首頁 > 精品范文 > 家校溝通的策略和方法
時間:2023-07-24 16:15: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家校溝通的策略和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家?;?和諧教育 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G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6(b)-0047-01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教育在創新。在教育日趨追求生態化、和諧化、信息化的今天,學校教育與社區、家庭及教育機構形成合力,走家校、社區、教育一體化之路。以家?;硬呗詾橥黄瓶?以校園網絡建設為平臺,促進了家校工作,在共建的家園中創造了一個開放、平等、相互信任、共同分享、合作與支持的大環境,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構建家校良性互動和諧教育共同體。近年來,筆者在學校管理中探索、嘗試家?;咏逃ā!氨娙耸安窕鹧娓摺?將教學和管理分流,不但工作輕松了,而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建立家校共育管理體系,促進家?;?營造家校合作氛圍
經過不斷的探索、實踐,我校成立了“七個一”的家校管理體系。
1、一會:各班每月召開一次家長會,學校每期召開一次家長大會。
2、一冊,即家校聯系手冊:做到每個學生一本,每月家校互相反饋意見。
3、一欄,即家校聯系欄:每月更換一次資料。
4、一校,即家長學校,一月舉辦一次家長培訓班。
5、一日,即家長開放日:每月各班組織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親自目睹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從中體會和學習一些正確的方法。
6、一訪,即家訪:老師通過家訪了解孩子基本情況和一些家庭情況,使老師做到在教育幫助孩子時能有的放矢。尤其是有心理障礙的孩子,老師將根據掌握的情況進行正確的引導,使之健康成長。
7、一臺,即校訊通平臺,學校利用校訊通平臺將教學、教育方面的問題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家長再將意見反饋回來。通過以上窗口與家長溝通、交流,在教育方面達成共識,促進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銜接,家長素質普遍提高了,行為規范了,家校合力取得了顯著效果。
2 探索“六大”策略,有效實現家?;?/p>
策略一:“通”——溝通、交流,增進了解
如何做好溝通,學校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提高教師職業素養,贏得家長的尊重與信任;二是密切雙向溝通了解,建立良好的尊重與信任。
策略二:“引”——傳播、引導,達成共識
一是通過宣傳學校辦學理念、辦學宗旨,介紹學校教育教學特色,引領家長走進學校課程,了解學校教學教育目標,從而樹立正確的觀念,獲得科學方法;二是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各班教室環境的創設都結合了潛在的對家長的指導教育因素,讓教室墻壁說話。
策略三:“饋”——反饋、調整,增強實效
通過發放家長問卷,舉辦家長開放日、家長會,利用校訊通平臺等方式及時反饋信息,研究改進學校工作。
策略四:“享”——分享、體驗,獲得滿足
學校通過定期開展孩子學習成果展,家校共育表彰大會、開學典禮、大型慶?;顒?讓家長與師生分享快樂,分享成功。
策略五:“轉”——轉變角色,發揮家長學校的引領作用
在家校工作中,我校十分注重引導家長轉變角色,讓家長意識到自己不是學校教育的觀察者、旁聽者,而是組織者、設計者、協作者,我校設立了分層次的家委會,即全校的家委會和各班的家委會,各級家委會職責明確,互相配合,使之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引領作用。
策略六:“挖”---挖掘家長的優勢資源,促進家?;雍献?/p>
一是挖掘家長的職業資源。不同職業的家長對學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會不同,我們充分發揮高素質家長的帶頭作用,通過他們去宣傳學校辦學理念,尋求家長的支持,從而帶動其他家長與學校的互動。二是挖掘家長的興趣特長資源。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學校讓有特長的家長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體驗活動過程,并為學校獻計獻策,促進家?;雍献?。
3 家校聯動,以“三讓”為切入點
3.1 讓家長進入學校
首先,舉辦家長學校,開展“新課程通識培訓”,為家長提供較為完整的有關新課程的說明材料,并與他們一起討論新課程改革的背景、意義、改革的目標,宣傳新課程創導和基本理念及教學形式。其次,培養方式要靈活多樣,提高實效,可以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向家長介紹新課改的有關情況,提高他們對新課改的認識;也可以請家長到學校或在網上發貼子介紹家庭教育的經驗和與學校溝通的體驗,發揮主流家長的引領作用等。再次,舉辦“教學開放日”活動,讓家長進入課堂,觀摩參與新課程教學課堂,和孩子們一起直接感受新課程教學活動。第三,舉辦三方座談會,教師、學生、家長三方座談活動,面對面交流、商討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坦誠交流,不拘細節,只求實在、實效。
3.2 讓教師進入學生家庭
教師到學生家庭,體驗學生的家庭生活。時間或一天、半日,也可數日,一則可以發現家教中存在的問題,便于針對情況進行教育;二則感受學生家庭生活,融洽溝通三方面的關系,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對一些“問題學生”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則可以現場指導家教,有效地利用學生的家庭環境和家長交流家教意見,提出改進辦法;四則可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3.3 讓溝通多樣化
下班路上,同事接到一個家長電話,還沒有說幾句就吵了起來,雙方在電話兩頭互不相讓,家長認為教師沒有好好對待他的孩子,而教師卻認為家長并沒有盡到家長應有的責任和義務。據了解,這位初中語文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減輕課業負擔,在班級采取了“兵教兵”的策略:將全班的成績優秀的孩子任命為“師傅”,將成績較差,較為調皮的孩子命名為“徒弟”?!皫煾怠泵刻斓娜蝿帐浅椴椤巴降堋钡墓旁娢哪瑢?、背誦,給徒弟講解徒弟的疑難問題,檢查“徒弟”的作業,而“徒弟”每天的任務就是接受“師傅”的考察和教導。若沒有完成任務,師徒二人將一起被扣除學分,放學留下等“處罰”措施。 這不,這些學習成績較優秀的孩子家長不滿意了,他們認為這樣的做法弊大于利。比如耽誤自己孩子學習的時間,比如會受到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的影響,比如會耽誤孩子回家的時間等等。開始不久,家長對老師就有意見了。
的確,經常聽到一些青年教師反映家長不好溝通,或者不理解教師的工作。從教學方法和效果角度來看,“兵教兵”的教學策略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方式。但是,如何能有效的與家長溝通,讓他們理解并且支持老師的這一教學措施,有效的雙向溝通則顯得非常重要。
首先,在思想層面要高屋建瓴。由于家長、教師所處的環境和看問題的方式或角度不一樣,所以家校的鴻溝基本上源自于思想上的隔閡。雖有鴻溝但是雙方都有共同的目標:希望孩子成才。故要做孩子的工作首先得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比如從科學依據上給家長講解學習金字塔理論(如圖)。學生通過聽講,能記住學習內容的5%;學生通過閱讀,能記住學習內容的10%;學生通過觀看視頻音像資料,能記住學習內容的20%;學生通過老師的演示,能記住學習內容的30%;學生通過討論,能記住學習內容的50%;學生通過實踐,能記住學習內容的75%;學生通過教授給其他人,能記住學習內容的90%。所以,讓孩子融會貫通的有效方法就是當“師傅”去教會別人?!皫煾怠蓖ㄟ^為“徒弟”講解、分析的過程,自身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深刻,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甚至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都得到進一步提升,他們豈不是受益者?“兵教兵”是“雙贏”的舉措。同時,也可以鼓勵家長讓孩子講給自己,既能讓孩子再次溫習知識,又能提高孩子聽說讀寫等相關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第一,在制度方面要家校共商。
好的教學策略離不開制度保障,而完善的制度更離不開民主的探討。以相互尊重、平等協作為原則,家長、教師、學生在一起制定規章制度,在細節方面讓制度更加人性化,更加方便操作。比如,就“師徒”學習內容來看,不同的徒弟有不一樣的理解能力,所以在內容上必須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細化,讓徒弟感覺學起來不困難,很輕松,目標容易達到。再比如,在師徒結合方面,家長和教師需要考慮到結對學生的性格特點,揚長避短,相互補充,配合默契才能發揮出兵教兵策略最大的效果。
第二,在行動方面要同心協力。
孩子的行為習慣受到家庭和學校的雙重影響,故在“兵教兵”策略實施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家校同心協力的原則。一般來講,“師傅”在教師和家長心目中是十足的乖孩子,是品學兼優的優等生;而“徒弟”則在學習方面興趣不大或者習慣較差,或者將主要精力運用到游戲、體育運動等其他方面,久而久之學習則落下了。所以,激發“師傅”教學興趣和端正“徒弟”學習態度、規范“徒弟”學習行為、時間等則離不開家長、教師的外部作用。比如,要保證師徒交流的時間,教師、家長要提供合適的場地,合適的時間,以及安全的外部環境。若“徒弟”因學習習慣不好,教師、家長應及時運用相關方法予以糾正。在行動方面家校協力,久而久之,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僅會變好,學習成績也會有較大進步。
第三,在評價方面要多元正面。
關鍵詞:家校溝通 問題 對策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209
如今在社會變遷、進城務工人員流動加劇的社會時代背景下,學生的成長和教育問題變得日益嚴峻與緊迫,家校聯系也開始顯得尤為重要。一直以來,家長都一直認為既然把孩子交給了學校,教育孩子就是學校的責任,甚至有的家長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學校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與家長的交流溝通有助于全面了解學生,更好地開展好教育工作。
一、家校溝通的主要意義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學生教育中存在的兩個最重要的環節,家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的簡單繼續,而是與學校教育互為補充的教育形式。在學校教育過程中若能取得家長們的積極配合,與學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將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發展。
家校合作是當今培養學生的有效途徑,其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充分享受來自教師和家長的關懷,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教師和家長聯系,并不是為了告狀,而是要多方面地了解學生,從而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由于家庭的千差萬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各不相同,如果我們與家長溝通不到位,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就會產生偏差,如果得不到家長的配合和支持,我們的教育就會事倍功半,這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二、家校溝通的基本方式
許多事實證明,家庭和睦與否對孩子的發展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學生的教育除了要靠教師的努力外,還需要家長的理解、支持、配合。只有家庭與學校相互溝通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我們在與家長溝通時應講究藝術,追求變化。在研究實踐中,我們發現家校溝通的方式可以分為傳統和現代兩種類型。
(一)傳統方式
傳統方式包括家訪、校訪、家長會、家長開放日、書信聯系等,這些溝通方式是經過多年的積累形成的。在傳統方式的溝通中,不僅僅是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與學生的溝通,要讓他們明白,老師和家長溝通,并不是為了告狀,而是要多方面地了解他們,更好地教育他們。
(二)現代方式
現代方式包括電話互訪、短信、QQ、微信等網絡聯系。針對大多數家長事務繁忙,與自己的孩子接觸機會少的情況,教師要及時、經常主動與家長取得聯系,或告知家長可以隨時主動與老師取得聯系。以便家校雙方及時了解學生的表現,采取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的教學手段來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三、家校溝通的常見問題
(一)認為“學校教育應負全部責任”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大部分家長仍然缺乏參與學校教育及與學校共同教育孩子的意識。據調查研究,很多家長認為自己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來接受教育的,全部教育交由學校負責,教育出了問題與父母無關。持這種觀點的家長主要是沒有認識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從中國古代起就是一體的,有語為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在現代學校教育體制下,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
(二)家校溝通思想上不重視
家長與教師在溝通中從思想上不重視,雙方交流的機會很少,造成信息交流反饋不暢,不能得到有效的教育動態。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沒能很好地利用家庭的教育力量,總是孤軍奮戰,身心俱疲,教育效果不佳。從家長角度來看,家長處于被動狀態,對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往往知之甚少,并認為自己的文化不高,不懂教育,沒有能力參與學校教育活動。這兩方面都導致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受到了阻礙。
(三)家校溝通不注重技巧、方法
許多教師在平時不習慣主動和家長取得聯系,往往只在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會想到與家長進行溝通。殊不知這樣的溝通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其,久而久之會讓家長覺得孩子一定在學校犯了錯,見面時家長先擔心的就是挨一頓批評。存在這種心理狀態下的家長很難與班主任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學校與家庭無法形成教育合力,教育合作效果差。
四、家校溝通的應對策略
家校之間坦率而真誠的交流是家校溝通的基礎,只有家校緊密合作的教育才是健全的教育。
(一)尊重――鋪設出一條溝通的平坦路
孩子的成長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緊密相連,家長、學校、教師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者比比皆是,我們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家長,經常主動和家長打個電話,匯報一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聆聽一下孩子在家的表現,給家長多報喜、巧批評,調動家長參與研究家庭教育的積極性,同時對家長提出教育建議,針對家長提出的問題和家長一起探討教育的方法,并鼓勵家長要“信任孩子,鼓勵孩子,做孩子的榜樣?!贝送?,還可以讓家長在全體家長面前介紹自己家教的成功經驗,增強家長對孩子教育的主動性。孩子進步了,家長也高興地笑了。只有學校和家庭的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交流,才是家校合作的基礎。
(二)真誠――架設起一座溝通的心靈橋
【關鍵詞】農村初級中學 家校聯動 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1-0156-02
當前青少年教育最為關鍵的內容即為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量初級中學都開始使用家校聯動的模式來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能夠向外界傳遞正能量,進而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校園。同時學生還必須在實踐生活中不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校聯動能架起一座互聯互通、互愛互助的溝通橋梁,提高學生積極性,幫助學生全方位發展。學校應該花更多心思在指導家庭教育方面,加快家校聯動工作的實施,為建設美麗和諧的校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 農村初中家校聯動現狀分析
1.社會轉型帶來的家庭變化
社會轉型給家庭帶來的變化主要有下面三個內容:第一即為人口聚集在城市內部,消費水平急速上升,各種通信工具逐漸普及到每家每戶。第二即是大多數父母的工作時間越來越多,其對孩子的教育時間越來越少。第三即是由于獨生子女逐漸增多,孩子的勞動時間慢慢減少,取而代之的則是學習時間,這樣就失去了學習生活技能的大量機會,學生在以自我為中心的氛圍中成長起來。
2.社會轉型對農村初中家校聯動產生的影響
當前在農村,由于缺少家庭教育使得學生在學校的五天學習還沒來得及消化,就被每周休息的兩天所帶來的影響給磨滅。要想真正改變農村教學狀況,最有用的方法即為學校與家庭結合在一起,僅僅只靠學校或僅僅只靠家庭都沒有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家校聯動實施的條件發生了變化:
第一,大量人員不斷流動,使家校聯動活動開展較為困難。為了不斷提升生活質量,大量農村家長選擇到城市參加工作,其孩子只能在農村做留守兒童或者托給其他親戚代為照顧,致使孩子與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同時也給學校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
第二,父母在社會工作中的時間相對較多,使家校聯動不能實施。由于當前生活與工作的步伐越來越快,許多父母都選擇將更多的時間交給工作,這讓他們幾乎沒有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家校聯動工作不能順利展開。很多父母為了生活而不斷努力勞動,不能顧及孩子的教育問題,同時他們也沒有時間與孩子溝通,慢慢累積,就會產生“只養不顧”的現象。
第三,獨生子女數量不斷增大,給家校聯動活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大量長輩對孩子的溺愛,也使孩子不愿意承擔家務勞動。父母對孩子的普遍要求即為健健康康與好好學習,這使大量學生在生活能力與思想道德上不能得到更多的提升。
第四,農村學生在地區分布上的特點給家校聯動帶來了大量困難。在這里以舊屋基鄉作為例子,舊屋基鄉是一個單純的山區,在整個山區之中只有一所初中,有的學生為了上學需要花費兩個小時的時間。學生的家庭位置分布相對較散。若學校還是使用較為傳統的方式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將不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同時還會給老師帶來極大的工作壓力。
第五,農村學生相較于城市學生普遍缺少家庭教育,這讓家校聯動面臨非常大的困難。從農村的角度來說,許多家長由于本身學歷的限制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這些家長缺少專業教育知識,采用的教育方法相對較為簡單粗暴。只有極少數家長發現自身對孩子必須負擔的責任,同時做好這個工作。接近四成的家長喜歡使用暴力的方式來教育他們的兒女,或是在眾人面前不顧孩子的自尊,該行為完全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想法,進而逐漸減少了學校教育帶來的正面影響。
二 農村初中教育中的家校聯動策略
1.建立更加和諧的家校合作關系
筆者認為當前解決眾多農村中學家校聯動問題的最有效的方式即為積極創建和諧的家校溝通關系。家校聯動的主要含義即為家長與學校從許多不同的方面開展合作,讓學生能夠更加健康快樂地學習知識與美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合作可以看作建立新的關系,各個參與者都能夠自主活動,但又必須互相團結,支持對方的工作,分享得到的教育經驗。家長與學校的教育目標相同,家長要支持學校的教育工作,學校也將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家長解決其兒女的教育問題,使用在學校中存在的教育優點,幫助家長更好工作,吸取經驗。家校聯動中最為基本的前提即為家長與學校兩者之間真誠的溝通。家長與學??梢圆扇「鞣N不同的媒介展開溝通,讓信息能夠快速傳遞,進而增加整個教育效果。
2.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優化家?;映尚В嵘逃|量
為了更好地豐富學生的校園、家庭生活,促進家校間的溝通協作,幫助家校進行良好的互動,全方位地對具體化的學習成果進行提升,具體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校報。以當前各學校的實際情況為研究基礎可以了解到,不同學校以自己的實際運行情況為前提,定期或半月或一個月印發一期校報。一般來講,校報中主要設計的欄目就是學校在這一個月或半個月的時間內所發生的事情、重要會議、學習方法探討、生活實踐、心理輔導等,經過印刷后發放到學生手里,規定學生要將其帶回家與父母一起閱讀。采取此種方式,家長不必親自到校,也可以對學校近期發生的事情以及具體的教學情況進行了解,方便家長進行針對性的家庭教育,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運用互聯網絡等社交媒體進行具體化的互動行為。由上述可知,校報就是將學校在教育等方面的具體工作情況進行展示,要真正實現家校間良好的互動,就必須加大這方面的建設力度。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相關的通信技術獲得了迅猛的發展,逐漸建立了包括電腦、電話、手機通信等一系列溝通的平臺,學校通過上述設施可以建立多樣化的信息途徑。教師可以采取這些方式與家長建立起溝通渠道,充分交流學校具體的教學情況與教學方式。
第三,設立“家長開放日”,進一步加強家校溝通。從一般意義上講,為了使家長對孩子學習情況、學校教育情況、學校各項教學設施情況進行全方位的了解與掌握,僅僅通過校報、通信的措施是遠遠不夠的,當家長親自到學校對相關內容進行參觀與了解之后,對現代化的教育技術進行深入的感受,親身體會良好的育人氛圍;在進行課堂聽課時,了解子女在學習過程中的狀態;聽取匯報并掌握學校具體的運作情況;面對面與教師進行深入的溝通,并和孩子一起進行有趣的教育活動,了解學校的辦學風格與辦學特點,才能對學校整體的運作情況和孩子的成長情況充分了解。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此過程中充分了解到家長給學校反饋的建議與意見。就目前情況而言,許多學校已經將“家長開放日”實施,這是一種良好的家校合作互動形式,也獲得了家長方面的一致好評。但在組織過程中會對具體的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不宜頻繁進行。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進一步保證學生能夠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首要任務就是建立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橋梁,促進兩者在學生學習生活過程中形成一種協作關系。從根本上來講,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兩者相互依存,在教育的過程中,無論缺少哪一方面的教育都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成功。
參考文獻
[1]韓曉雨.關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探討[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10)
〔關鍵詞〕小學生;網癮傾向;干預對策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2)16-0012-04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在網絡被社會普遍認同和使用的同時,“網癮”問題也如同影子般籠罩著青少年。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因為沉迷網絡,身體與心理的健康都受到很大的傷害,甚至做出違法犯罪的行為。2008年,我們以鄞州區實驗小學為樣本進行了小學生“網癮傾向”的調查,結果顯示:小學階段“網癮傾向”呈現上升態勢;同時“網癮傾向”與家庭環境、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等具有較高的相關性。
以此為基礎,我們精心篩選和借鑒了一些現有的“網癮”干預研究的經驗,結合本區域小學生“網癮傾向”的實際情況,利用學校教育的有利環境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干預對策研究,形成了“五步四法”的干預模式。
一、小學生“網癮傾向”的“五步”干預方法
針對“網癮傾向”學生,在研究實踐中我們建立了“疏-控-引-動-學”的五項干預方法,按照“疏導為主,家校合力,促進發展”的原則來實施“網癮傾向”干預。
1. 疏:談心交流,疏導“網癮傾向”心理
首先,與“網癮傾向”者進行平等耐心的交流,談話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學生的“網癮傾向”情況,另一方面也需要對學生的心理作疏導,讓其初步認識到網癮傾向的危害。只有在干預者和預者之間建立了良好的溝通關系,之后的干預行為才能有效進行。
其次,與“網癮傾向”學生的家長進行交流溝通,一方面了解孩子在家里的上網情況以及孩子“網癮傾向”的家庭因素,另一方面幫助家長對孩子的“網癮傾向”進行正確的認識,建立家校一致的干預理念。
2. 控:家校共管,控制“網癮傾向”行為
在孩子還沒有完全能抵制“網癮傾向”的誘惑之前,需要對他(她)的上網行為進行一定的控制。這需要家庭和學校雙方的合作管理。通過建立良好的家校聯系平臺,鼓勵學生利用《上網情況登記卡》(見下圖)對自己的上網行為進行自我檢查,同時家長和學校進行嚴格監督,及時提醒學生對自己的“網癮傾向”行為進行控制,從而阻止“網癮傾向”行為的繼續加深。
注:(1)平時上網時間, 表示1小時之內, 表示1~2小時內, 表示2~3小時內, 表示3小時以上;周末上網時間各表情在原有時間基礎上增加2小時,如 表示3小時之內。(2)上網內容和上網地點有多項的,可以多選。
3. 引:分類引導,降低“網癮傾向”程度
這是干預步驟最為關鍵的環節,依據不同的“網癮傾向”類型采用不同的引導方法,如“興趣轉移”“生活補償”“特長引導”和“信息任務”等方法,來降低學生的“網癮傾向”程度,直至消除“網癮傾向”的影響(具體引導方法見“四法”引導策略部分)。
4. 動:活動推進,轉移“網癮傾向”行為
在學生的“網癮傾向”程度初步下降,網絡興趣開始發生轉移的同時,輔助以各種健康的文體活動,如閱讀趣味性強的書籍,組織和參加娛樂性強的文體游戲活動等,進一步鞏固和強化學生抵制網絡誘惑的內在動力,轉移對網絡的單一依賴,鞏固干預成果。
5. 學:學習指導,掌握正確的網絡使用方法
單純的轉移行為還不能長久地解決學生的“網癮傾向”,只有讓學生真正掌握正確的網絡使用方法,形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干預。因此,我們還需要及時開展一些豐富多彩、有益健康的網絡學習指導活動,如搜集學習問題答案、撰寫網絡研究報告、進行網絡旅游活動等,使學生逐步消除對網絡游戲的單一依賴,逐步積累良好的網絡學習素養。
二、小學生“網癮傾向”的“四法”引導策略
通過調查,在區分學生“網癮傾向”類別的基礎上,我們采取了四種有針對性的引導策略。
1. 網絡游戲型“網癮傾向”干預——興趣轉移法
主要特征:熱衷于玩網絡游戲,特別是角色扮演類網絡游戲,不能自己控制好游戲的時間,停止游戲有輕度的不。這也是“網癮傾向”學生中干預難度最大的一種類型。
主要干預對策:利用益智類的游戲先進行過渡替換,消除學生對角色類游戲的過度依戀,進而逐步建立對網絡其他功能的使用興趣。
具體干預說明: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向學生推薦一些健康的益智類小游戲,讓學生的網絡游戲行為從容易沉迷的角色類游戲過渡到不容易沉迷的益智類游戲,也可以推薦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其他網絡應用,如網絡歌曲欣賞、視頻動畫觀賞等,當然在內容選擇上也要注意對學生的適宜性,以此來有效降低學生的游戲型“網癮傾向”程度。
2. 聊天交友型“網癮傾向”干預——生活補償法
主要特征:喜歡利用QQ、論壇、貼吧等交流工具聊天和交友,不能很好地控制聊天時間,初步表現出對現實交往的不適。
關鍵詞:農村小學;管理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8-0251-02
一、分類要求,重點培養
1.農村小學師資水平現狀:良莠不齊。師范類優秀的學生畢業后一般都希望可以在城市學校工作,而很多畢業生不愿在農村學校任教,現在在農村小學任教的很多都是非師范類的畢業生。同時,因為很多原因,在農村小學中比較有經驗的,也就是說年齡偏大的教師很多都是民辦教師。民辦教師的學歷不高,原來的教育基礎也不好,再加之他們沒有接觸新環境和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不容易適應現代教育形勢的迅速發展;然而,即使有些教師有著正規的師范教育背景,但因崗位的學習或后續培訓不夠,所以離課程改革新理念的要求越來越遠。
2.改進策略:分類要求,重點培養,努力提高師資水平。在思想上,應該讓所有的教師都了解而且明確農村小學教師師資構成不平衡的特點。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分層管理。對那些比較年老的教師所提出的管理要求比較放松,以便很大限度地讓他們發揮自己的作用,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對他們是嚴格而不是苛刻,是關心而不是放任。而對于那些年輕有干勁的優秀教師,一方面,加強培養優秀年輕教師,讓他們在學校內變得更強,做一個領頭羊,帶領其他老師一起為學校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和其他學校相比,他們都毫不遜色。另一方面,他們在學校中的“強勢效應”還應該最大限度地得到發揮,給他們提出更高要求,從而帶動全體教師一起進步。
二、剛性規章,柔性管理
1.農村小學教師生活現狀:比較特殊的生存狀態——生活在農村。在農村小學,由于教師就生活在村子里,所以教師交往的圈子不大,而且也很固定,他們交往的感情基礎是親情和鄉情。因此,在教師之間存在著不簡單的社會關系和親情關系,甚至可以說是錯綜復雜的。例如,老師們在學校里可能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又或者是同事關系,而在村子里、家庭里則可能變成父子、親戚的關系。所以,這種很復雜的關系給學校的管理帶來了很大難度。
除了存在復雜的關系之外,某些在農村小學任教的教師有時候還需要親自去完成自己家里的農活。大家都知道,農村的風俗習慣、日常事務非常多,這樣使得這些教師有時候會遲到早退,無法嚴格地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這也是農村學校管理的一大難題。因為這些農活、親情往來、婚喪嫁娶,肯定會對學校管理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學校不能強求教師遵守,因為教師雖然在學校必須完成教育任務,但同時他們又必然會面臨很多社會關系,不能拋棄。因此,作為管理者,在兩者發生沖突時應該權衡兩者,妥善處理好。
2.解決策略:剛性規章,柔性管理。學校里面都有管理的規章制度,而在這個層面上看來,管理只是一種制度的要求,強調的是平等,任何人都需要遵守。然而,如果認為管理就是硬邦邦的,是無情的,這是不理解管理的表現。規章制度是剛性的,但是我們,特別在管理農村學校的時候,要做到柔性管理。農村教師關系中,鄉情和親情都顯得比較隱蔽,但這些關系是很重要的,無處不在。管理農村中心小學,若忽視了這種親情和鄉情的話,將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因為如果學校只是簡單地按制度、規范的要求來嚴格要求教師們,農村教師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問題、特殊情況一概都納入考慮的范圍,“合理”與“合情”之間是失衡的,那么可能讓我們農村中心小學的管理陷入僵局。如果重視之,在學校管理中,可以使其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從而幫助學校進行管理。
三、家校之間溝通,提高管理實效
1.農村家校之間溝通的現狀:家長不重視教育,新的“讀書無用論”充斥農村社會。首先,目前農村家長對教育態度已經不同往日,可能人們對農村學校的學生們印象依然停留在:認真、勤奮、刻苦。然而,事情已經慢慢地發生了變化。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導致農村家長和學生讀書的觀念發生了變化。他們覺得,生活不一定靠讀書才有出頭日,靠農產品、靠出去打工,一樣能行。
其次,這幾年來大學持續擴大的招生,再加上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壓力大大增加:許多大學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找到的工作收入也不如意,有時候甚至工資還比不讀書低,再算一下之前投資在教育的金額在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說是巨大的,巨大的教育投資與就業現實之間存在著矛盾。所以,在農村讀書的積極性再也不像以前那么高了。他們覺得,孩子讀書并不重要。無形之中,教育的重要性在孩子和家長心里都降低了不少。
2.改進策略:家校之間加強溝通,轉變家長教育觀念。首先,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聯系,增強他們之間的溝通。影響學生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學生想要健康成長,除了接受學校的正規教育之外,社會和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而且學生越大,受到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的影響程度就越大,并且這種影響是非常深刻,不可忽視的。同時,如果家長不配合,即使教師多么的優秀,學校設備多么先進,那么學生的教育效果還是很有限的。所以,通過利用家校聯系及時做好和家長的溝通,使雙方都能為孩子的教育齊心協力的話,相信教育的效果會更好,同時學校的管理也會更加順暢。
其次,要采用很多的方法來轉變農村家長的觀念,一般認為家庭教育主要內容就是在家輔導孩子學好功課,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家長關心的重點。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的文化不高,無法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但是這種想法是不科學的。通過家庭教育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激發出他們認真學習的動力是家長的主要任務。學校幫助家長轉變錯誤的教育觀念,不斷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從而使學生更加愿意學習,配合好老師的工作,與老師的關系越來越和諧,有助于學校整體上的管理,營造和諧校園的氛圍。
參考文獻:
[1]楊金平.堅持以人為本完善學校管理[J].現代教育科學,2010,(12).
[2]沈銀坤.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管理[J].校管理,2002,(1).
校聯系
【中圖分類號】 G6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6―0028―01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父母及成年人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的過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構成了人類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在中國,近60%左右的家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問題。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很多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環境,出現心理問題得不到正確及時地解決,家長教育意識淡薄,對孩子的關心不夠,缺乏溝通。本文就談談農村地區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一、農村地區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1.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許多農村家長由于自身文化素質不高,又忙于生計,無法對子女進行教育和指導。重養育,輕教育,把對孩子的教育視為學校的天職,認為家長的任務就是解決孩子的物質需求,卻忽視了孩子精神需求及道德教育。
2.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當前的家庭教育,把關愛孩子當作教育孩子的全部,愛變成了一種溺愛,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無視他人的感受,不懂得尊重他人。父母覺察不到孩子的不足和弱點,不能及時予以引導和糾正,導致孩子自我評價的歪曲,形成惟我獨尊、為所欲為的性格缺陷。
3.家長與孩子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由于教育觀念錯誤,有些農村家長不會選擇與孩子交流的時機,更缺乏與孩子有效交流和溝通的技巧,更有部分家長與孩子“交流方式”簡單粗暴,非打即罵,缺少耐心說服和對孩子正確的思想教育。許多家長認為,他們的任務就是提供孩子吃穿,至于學習和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只重視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卻忽視了精神上應有的關懷、交流和溝通。
4.家庭教育的要求缺乏一致性。由于受農村居住條件的限制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家庭教育中,有時是爺爺與奶奶,有時是父母,由于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缺乏一致性,從而導致他們對孩子的教育要求也不同,使孩子無所適從。
5.家長不良言行的影響。部分家長對自己要求低,對孩子要求高。個別家長自己得過且過,卻要求孩子做事認真,奮發上進。這種做法使孩子對父母的教育產生了懷疑,削弱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6.家庭學習環境差。筆者在家訪的過程中,經??吹皆S多農村學生沒有專門的學習房間,學習環境和學習設施普遍較差,有的學生邊看電視邊寫字。這樣的學習環境,容易造成學生視力下降、脊柱彎曲、身體發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書寫不規范等問題。
二、農村地區家庭教育的改進策略
1.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習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識,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教育好孩子。家長在注重對孩子智力投資的同時,還要加強精神方面的教育,特別注重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因此,家長應通過學習,參加培訓去了解少年兒童生理、心理發育特點和教育規律,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家庭關系,努力與孩子一起成長。
2.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對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校聯系,學校和家庭對孩子的教育真正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推進教育工作的開展,促進孩子德、智、體多方面均衡發展。學校和老師要充分利用家訪、家長會、家長學校、家長聽課日、電話交流等活動進行充分交流和溝通,共同教育好學生。
3.建立農村家教組織網絡。要充分挖掘社會資源,推動創建各類家庭教育組織,如:農村留守兒童家長學校、家長假期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咨詢站等。要積極推廣成功家長的經驗,樹立典型。精心設計和組織各種內容豐富、主題鮮明、形式新穎、有感染力的主題宣傳教育,深入農村向家長傳授家庭教育常識,傳授如何營造溫馨和睦、民主寬松、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經驗,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提高科學教育子女的水平。
4.擴大宣傳,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氛圍。要充分發揮大眾傳媒在推進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作用。倡導各類報紙、電視臺開辦家教園地、父母之友、家長課堂等家庭教育專題、專欄節目,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與社會相適應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價值觀以及“以德育人”、“科學育人”的理念,使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科學的家教方法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