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4 16:15: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近幾年來,由于農業生態環境退化、加之農業投入不足,和農業基礎配套設施體系滯后,而使得農業的基礎地位受到沖擊,制約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近些年借鑒了國外的相關經驗以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他們在農業經營的過程中,通過對生產力和更新能力的實踐活動,利用開發培育發揮農業資源的對經濟發展的需要, 從健康、完整的生態農業出發,向多項效益發展的經營策略。對可持續發展戰略進行研究,確立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探索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依據、戰略階段和戰略對策,對于加速經濟建設步伐,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平原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促進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步入良性循環發展軌道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通過多樣性、良好的環境等諸多方面,實現經濟發展和生存環境的改善,把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滲透到農業資源的每一個領域。
一、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是基本經營制度的改變,是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可持續發展理論則是一種嶄新的發展觀及思維方式。農業是可持續發展必須遵循生態平衡準則,因為農業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物質基礎。農業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和相應的發展對策,以發展為前提,逐步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等重大問題,因地制宜,揚長避短,轉變經營方式,調整農業結構,實現農業的經濟、社會、生態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生產要發展。要不斷發展農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對農業資源與環境的保護,實現資源的環境良性循環。農業經濟增長方式是可持續的發展,要從根本上建立可持續的農業發展環境,營建良好的社會經濟系統。
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林業發展在不斷增加投人的基礎上,科學技術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起決定性的作用。不斷提高林業的科技含量,縮小林業科技發展水平和林業科技工作的差距,加速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適應林業大力發展林特產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加速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認識。加強管理。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體系。從可持續的角度高度認識農業發展問題。加強領導,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法律,鼓勵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建立以效益為目科技創新體系,改變以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不斷探尋新的適合農業模式和政策,制定相應的農業資源有償使用機制。 以促進農業生現代信息科技更新,推動農業經營實現現代化。依靠科技發展林業。包括經濟的發展和對資源與環境的再發展能力的保護。
(二)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不斷提高農村各種產品的科技含量,重視科技服務體系的建立,推動農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科技含量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大量節約各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要進行科技開發加強農業科研基礎研究力爭,建立林業科技創新體制,利用先進的信息科技手段,創辦經濟實體,農村經濟發展的“難點”問題組織部門跨地區的聯合攻關。要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加快推動農業經營和管理的精確化,推動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堅持科研成果指導農業的發展。
(三)現代林業管理知識的運用。農業經濟管理和對農業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洪、澇、漬災的治理是農業發展中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加強干堤建設,實行“退田還湖”、“退垸還湖”,擴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調洪能力,加強農田蓄水排漬工程建設,提高抗澇排漬能力。重視農作物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組織,形成監測防治網絡,對有害生物進行綜合防治,以防為主。對農貿產品市場價格做出正確預測,強軟科學研究,提商軟科學的地位,創建管理政策的方案,實現科技成果的推廣。
(四)確定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目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目標就是大力發展養殖業。首席要減弱農業自然資源破壞規模的影響,使長期存在的農業自然而資源與環境破壞速度逐步緩慢,使人口總量同農業資產與環境的矛盾得到緩解。其次是在農業持續發展階段。避免破壞農業自然資源與環境的因素出現。選擇合適地域,重點突破,梯次推進,重點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競爭力強的名牌產品。使農業經濟的增長基本依賴于農業科技進步,最后是調整種植業內部結構,明確農業經濟可持續性的主體,實行生態補償;保障農業生產者的經濟可持續性。
(五)挖掘人力資源的潛力,實施人才戰略
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掌握了先進技術及具備創新能力的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經營制度的重大變遷,
可以推動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農業可持續的重要戰略之一。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觀念,創造性的解決可持續發展中的新問題的大批優秀人才,通過產權市場競爭的過程,創建生產、流通、服務等商品經濟活動的市場專門經營者群體。按商品經濟的原則去優化組合生產要素,適應市場經濟的創新管理知識和能力。獲取企業資產的實際支配權。促進農業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河源本土化農電商主要針對本地有豐富資源但面臨農產品銷售渠道少、農業勞動力老化,農業技術落后等發展瓶頸,銷售渠道較少的欠發達地區,加之電商對使用方的專業能力要求不高、門檻低;作為一種適用技術,電子商務技術支持多種業務模式如虛擬交易市場、農產品直銷、招標等,提供交易撮合、庫存和查詢、數字簽名、網上支付等功能,利用河源本土的電商平臺,提高河源農戶的電商意識,縮短農產品供應鏈,提高交易的效率和質量,解決河源農產品的產銷問題,增加農戶經濟收益,改善農戶生活水平redlw.com。
實施“互聯網+農業”模式,利用IT技術、4G、大數據分析、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結合河源的農電商發展情況,解決在采購中信息不對稱和客戶需求響應遲鈍的問題,提高農業信息化,實現全程的可追溯,促進統一規劃河源本土的農業種植,作物統一管理、數字化管理,減少效益波動,降低農業風險。實現河源農產品供求市場的有效對接,讓供應鏈上的農戶、企業從傳統的為庫存采購轉變為訂單采購,即采用“訂單農業”的生產方式,其優質的成本管理使產品價格被消費者所接受,同時又為農業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增強和擴大電子商務適用技術給人類和自然帶來的積極影響。促進河源生態的永續利用、資源的高效使用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實現“綠富”雙贏。因此,在適用技術理論的指導下,針對河源農業發展現狀,結合河源的本土資源,農電商企業可發展適合河源的農電商平臺,推動河源農業的轉型、電商的發展。
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對電商而言也意義重大。在適用技術理論指導下,農業的不斷可持續發展,能不斷合理、科學、可持續地開發和轉換本土資源,促進農產品的可持續增產,并保證農產品的品質,以此保障電商企業的產品供應穩定,提高消費者滿意度,提高電商企業競爭力。網絡電子商務市場的未來發展將不再是依靠用戶數量的增長,消費深度的不斷提升將成為驅動電子商務市場的主要動力。顧客滿意度指數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顧客網上消費的深度和電商企業在開拓網絡市場的競爭力。保證網絡銷售產品的質量,建立網站聲譽,利于塑造網站品牌。利用農業適用技術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可以保障電商企業銷售的農產品品質,提高顧客滿意度,加深顧客的消費深度,建立電商企業的聲譽,開拓電商企業的網絡市場,對于電商平臺的品牌塑造具有積極作用redlw.com。
因素的束縛。農業想要搶占21世紀的發展舞臺,必須走產業化經營與充分利用
人力資源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少不了政府對農業全方位的支
持。
[關鍵詞]政府角色、規模經營與人力資源相結合、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在、等政策推動下,經過50多年的努力,中
國農業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他的發展也存在許多令人憂慮的地方。首先,
在新的發展目標明確之前,中國農業進入了一個盲區,主要表現在:一、是低
質農產品普遍供大于求,相反,某些優質農產品卻供不應求;二、是區域結構
趨同現象嚴重,沒有地方特色;三、是農業產業結構層次低。其次,過去農業
發展為了追求效益造成了環境的極大破壞,中國農業應怎樣擺脫不利因素,創
造自身的發展優勢,中國政府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已成為新世紀中國農業
發展面對的頭等大事。
二、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農業發展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至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加強基層組織改革力度,切實減輕農民負擔,這方面安徽省的"三
個取消、兩個調整、一個逐步取消"是個很好的榜樣。二、是引導農村產業結
構的調整大力發展"名、特、優、新"品種,促進"農、林、牧、副、漁"大產業
協調發展。三、是加大農業的投入具體途徑(1)知識投入,實施科技興農戰
略,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的素質;(2)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3)促使農
業信貸資金到位,給予專項貸款相應的政策優惠。四、是關稅的適當控制和保
護,控制如棉花等重要產品的出口,放低國內競爭力較強生產成本高或無法生
產的急需產品的稅率。
三、發展模式
一、采用生物技術,中國有2.38億個農戶近2個億農業生產單位,幾乎一
家一戶單位的生產模式適合采用生物技術,推廣生物技術將吸引眾多掌握高尖
科技的人才加入到農業中,廣大農民又有精耕細作的傳統,只要通過一定的技
術培訓,很快就能掌握相應的生物技術。二、規模經營與人力資源相結合,首
先在大量采用生物技術的基礎上在適當的地方采用一定的規模經營,其次大力
發展農產品的加工業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擴大就業空間,再次必須具有相應
的運輸能力和市場信息,有利于擴大就業和促進農產品供需。
四、發展方向
中國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應逐步提高環境意識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在保護農業向前發展的前提下,大力進行環境建設,并逐步恢復已被破壞、退
化的環境系統,從而達到華夏子孫共同享受大自然所賜予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五、結語
中國農業發展的興衰,關系到整個中國及至亞洲和全世界的穩定,所以農
[關鍵詞] 奇臺縣 農業 農業可持續發展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農業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又一個熱點問題。農業可持續發展應至少體現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農業可持續發展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子系統之一,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應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特點和要求;二是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新型農業發展觀,是可持續發展理論在農業領域中的具體體現。這就要求人們發展農業時不能再繼續沿襲粗放式的經營模式,而要重新研究農業發展的規律,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綠色環保的新農業。
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及其目標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一種雙贏發展,即人類、自然和諧發展;當代人、后代人和諧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求農業、生態和資源協調發展,最終達到農業生產、農村經濟和農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1.農業可持續發展含義的界定
目前,學者們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含義的界定并沒有一個定論,而多數學者認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內涵至少應體現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農業可持續發展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子系統之一,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它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特點和要求;二是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新型農業發展觀,是可持續發展理論在農業領域中的具體體現。
2.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在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也會不同。就一般情況而言,都包括三個目標:(1)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目標;(2)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3)農業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國家對上述三個基本目標的著眼點及側重點也存在差異。由于發達國家已基本解決糧食安全和糧食短缺的問題,其目標就主要側重在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保護上。對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由于還沒有解決糧食安全和農村貧困的問題,就迫使他們把滿足基本需要放在首要位置上,但并不是就可以否認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各構成目標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而是要說明一國在選擇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時候,必須從本國的實際國情出發。
從我國實際國情出發,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應該是不斷的解放和發展農村的生產力,保持農業生產率穩定、持續增長和綜合生產能力不斷顯著提高;全面發展農村經濟,改變農村落后面貌,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小康和較高水平的共同富裕;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合理、持續利用農業資源,更好地滿足現實及未來國民經濟和人口增長及其對農產品的需要。
二、奇臺縣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奇臺縣農業可持續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農村經濟不斷發展,農產品有效供給大幅度增加,農業得到全面的發展,為奇臺縣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經濟社會的日益發展,奇臺縣的農業可持續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1.農業資源浪費,農業生態破壞嚴重,導致自然災害頻繁
農業資源是直接關系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奇臺縣的農業資源卻因大量浪費而面臨著日益短缺的威脅。奇臺縣全縣耕地面積159.6萬畝,人均耕地面積21.4萬畝。近幾年來,全縣約有10萬畝耕地沙化,濕地基本消失。水資源也出現短缺情況,奇臺縣人均占有水資源約27.8%,而且水資源分布不均衡。全縣農業用水每年缺少約13.2萬立方米,地下水位也日趨下降,地面水越來越少。自1995年以來,東大橋河流、三清宮河流出現斷流,斷流時間和距離逐年延長,至2002年已經干涸。同時,奇臺縣農業用水方式落后,水資源浪費嚴重,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和經濟發展加快,耕地和水資源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制約作用會更加明顯。
農業生態環境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一個完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支持和保證。長期以來,由于奇臺縣人民只重視農業開發,輕視環境保護,致使農業生態環境破壞日益嚴重。同時農業環境污染也十分嚴重,由于資源過度耗費,農業生態破壞,加之20世紀90年代以來受全球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奇臺縣氣候變化異常,自然災害越來越多,發生頻率越來越高,危害也越來越大,致使農作物遭受損失。2000年9月一場霜凍帶來了高達1.2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2.農業科技發展滯后,科技人才缺乏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現代農業的根本特征,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是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經過近20多年的發展,奇臺縣農業科學技術雖然已具備了基本的科研能力,但總體水平仍比較落后,其中主要是基礎研究落后、農業科技儲備不足、突破性農業成果缺乏、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科技成果對農業的貢獻率只有12%,大大低于我國39%的水平??萍既藛T偏少,占農村人口和從事農業勞動人員總數的比重較低。據調查,每個鄉、村擁有農業科技人員還不足15人。農村農業科技人員的擁有量,就其數量和質量而言,仍遠遠不能適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再加上農村科研隊伍不穩,農村農業科技人員的嚴重流失,這些都嚴重制約了奇臺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農民問題日益突出,農業勞動力素質偏低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和農業經濟的發展,奇臺縣農民生活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農村和農業尚未擺脫不發達狀況,農民問題突出。具體來說:一是農民總體生活水平還比較低。二是農民收入增加不快,2001年甚至處于停滯狀態。2001年~2003年由于價格和市場等種種原因,奇臺縣農民人均收入增長緩慢;三是奇臺縣農民涉及的社會負擔較重,20世紀90年代各種名目繁多的亂攤派,亂集資和亂收費現象嚴重的挫傷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四是農業勞動力素質偏低。據統計奇臺縣現有人口約23萬人(包括農六師駐縣團場6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2.3萬多人,文盲半文盲人數達4%,高中畢業生只占到6.7%。農業勞動力中智力型的知識人才占的比重十分小,基本上是體力型的人力資本。這種情況使農業技術的推廣、普及和農產品的深加工比較困難,更使得勞動生產率難以提高,而且影響農村精神文明的建設,也阻礙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農村的市場經濟不發達,市場化程度不高
我國的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是市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僅有限的資源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約束力,而且市場的需求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約束也越來越明顯。目前,奇臺縣農村經濟的市場化程度低,市場體系發育不完善。這主要表現在商品市場、農業生產要素市場規模小、設施落后、市場運行效率低,這些都嚴重制約了農業的市場化和農產品的競爭力,從而制約了奇臺縣的農業可持續發展。
三、奇臺縣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解決的基本路徑
針對奇臺縣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各種問題,我們應從奇臺縣農業的實際出發,順應其農業發展的趨勢,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徑以確保實現奇臺縣農業可持續發展。
1.面向市場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農業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奇臺縣農產品不僅要供給自需,而且大量的涌向烏市、克拉瑪依、南疆的大中城市,這就意味著奇臺的耕地資源利用強度較高,但普遍只用不養,難以得到應有的保護與改善。針對這個問題,奇臺縣應面向市場,按照市場需求安排生產,實現農業產業化,以實現農業資源的持續利用。實現資源――初級產品――初加工產品――精加工產品――商品――貨幣――資源的良性循環,推進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和可持續發展。農民貧困的原因在于他們只參與資源向初級產品的短鏈轉化,而在其他環節上卻得不到應得的利益。資源的保護和改善主要依靠農民的投入,其他環節上則沒有拿出足夠強度的投入用于改善和保護資源。推進農業的產業化和可持續發展,組織、協調和完善資源向財富轉化的環形鏈,形成生態、技術、經濟的良性循環。奇臺縣農民既可以參加資源向財富轉化的全過程,得到應得的利益,又可以通過合作創造財富,促進奇臺縣農產品的加工,并改善農業資源和農業環境。
2.推動農業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運用農業科學技術,用最少的資源投入實現最大化的生產產出。農業生產的增長來源于人的勞動、自然資源、資本和科學技術四個方面。奇臺縣自然資源的供給是固定有限的。因此,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在于科技的進步。運用科學技術改善奇臺縣的傳統農業是農業改革的必經之路,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從科學技術方面考察,奇臺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生態農業,就是充分利用奇臺縣光、土地、水等資源,研發新品種,增加品種和產量;二是在農業生態的基礎上,實行兩種或多種作物一次性種植,合理利用時間和空間,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減少了因分次種植而增加的機耕費用和出苗水費,從而減輕農民的財務負擔。如奇臺縣綠豐種業經銷部草業專家陳明和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師馬學忠等7名技術人員,經過三年潛心研究,大膽提出的“春小麥混播蘇丹草技術”,就明顯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提高勞動者素質是基礎性的條件。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由具有現代文化素質和現代道德修養的農民去實施。因此奇臺縣要積極發展職業和技術教育,辦好廣播電視、學校、夜校和農民短期培訓班,幫助廣大農民掌握各種實用技術。采取措施來提高農民學科學技術和用科學技術的積極性。
奇臺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市場化改革有待深入,特別是指導農民如何進入市場。奇臺縣要在穩定,明晰農村財產關系的基礎上,發展股份合作制、合伙制等多種合作方式,從而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農民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能力。
3.政府采取措施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
奇臺縣農業結構調整的思路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是一條:適應市場的需要,符合市場規律的要求,即奇臺縣農業的結構調整要“適市求市”。這個“適市求市”包含兩個層次?!斑m市”就是適應市場種地,種出來的農產品要與市場對接,符合市場的需要,消除庫存和積壓,這才算是“適市”;“求市”就是求得市場規律,進行推銷。“求市”調整比“適市”調整更甚一籌。市場在胸,規律在手,能摸透市場的發展趨勢,找準其固有的內在規律,才能掌握農業調整的主動權。
奇臺縣的氣候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半荒漠干旱氣候,光熱、水土資源占一定優勢。奇臺縣要充分利用有利優勢,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奇臺縣要充分利用光熱、水土資源優勢,抓好復播工作,重點發展高效蔬菜、豌豆、蕎麥等作物;依托金鷹亞麻廠、奧新亞麻廠、天山面粉廠、新啤集團奇臺制麥有限責任公司和屯河奇臺食品分工司,發展亞麻、大麥、優質小麥和甜菜,提高單產,增加效益;圍繞畜牧業建好人工飼養草料基地,全縣發展以玉米和苜蓿為主的飼草;圍繞市場抓好高效特色作物種植,重點是蔬菜、西甜瓜、打瓜等作物,力爭形成新產業,建成新基地。
總之,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在生態不被破壞,資源不被耗盡的前提下,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使當代人及其后代人對農產品的需求得以滿足的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應體現在保持農業持續的增長、保持農業生態環境的持續性和保持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三個方面。以實現農業生產、農村經濟和農業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體現出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新局面。奇臺縣是農業大縣,通過走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充分利用奇臺縣的農業資源,才可以為奇臺縣其他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后盾。
參考文獻:
[1]金兆懷:中國糧食主產區糧食農業產業化經營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89~148
[2]高啟杰:中國農業技術創新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J].調研世界,2004(8):18~23
[3]王垂仍:農業[M].北京對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1986年
[關鍵詞]農業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政府補貼
[中圖分類號]F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06)08-0019-02
當前,發達國家的可持續農業已取得良好績效。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對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外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模式
在世界范圍內,由于各國的自然資源和國情不同,在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踐中必然存在著不同模式與途徑。
美國:以環境保護為主要目標的可持續農業。美國是世界上最早倡導可持續農業的國家,曾先后提出過“低投入持續農業”和“高效率可持續農業”的構想。其中,“低投入持續農業”的主攻目標是建立一種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農業生產體系。已在實踐中廣泛實施的具體模式有:農作物合理輪作模式、種植業與畜牧業綜合經營模式、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模式和主要利用農場內部有機肥的土壤管理模式等。實踐證明,此種模式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但其生產效率相對較低。因此,后來又提出“高效率可持續農業”模式,該模式注重農業的生態原則和對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科學管理,強調依靠科技進步來促進農業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高,通過合理使用化學制品,來減少環境污染,切實保護生態環境。
日本:環境保全型農業。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后,伴隨經濟的高速增長、農業機械化、化肥化和高收益化的迅速發展,引起了土壤和水質污染,自然環境和生態破壞嚴重。上世紀80年代,日本農林水產省正式提出“綠色資源的維護與培養”,開始走上“環境保全型”農業發展道路。該模式主張以有機物還田與合理輪作為基礎,通過對人工合成化學制品的限制和生物肥料、生物農藥的大力開發與應用,把資源的持續利用與環境保護同提高農業生產率結合起來,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德國:“綜合農業發展模式”。德國曾經是世界上生產和使用化肥、農藥最多的國家,但負面影響較為嚴重。于是,德國提出了“綜合農業發展模式”。其主要內容:一是綜合農業與生態系統平衡。綜合農業的實施以不破壞自然環境為前提,而且必須與生態系統要求的平衡過程相一致。二是綜合農業與土壤保護。農業經營要因地制宜,合理輪作,施用鈣肥,綜合植保。三是綜合。農業與水源保護。措施包括:合理規劃農田,避免在水淹區進行耕作。在水域周圍建立保護綠地,合理栽培,涵養水分以及實施最佳施肥法等。四是綜合農業與經濟。發展綜合經濟必須協調好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關系,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作用,并根據不同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來具體實施。
韓國:“親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韓國的“親環境”農業是指遵守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農作物施肥標準量、適當使用家畜飼料添加劑等,保護環境,生產安全的農(畜)產品的農業。韓國“親環境”農業之所以最近幾年進展迅速,主要是因為這期間韓國政府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頒布《親環境農業培育法》,為促進親環境農業的發展奠定制度基礎。二是引進兩大制度,即親環境農產品認證標示制度和親環境農業直接支付制度,以提高親環境農業生產者的積極性并促進親環境農產品的有效流通。三是實施一系列促進計劃,包括《親環境農業培育五年計劃(2001―2005)》。
以色列:“節水型”可持續農業。以色列的60%土地屬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區,人均每年可用水資源300立方米,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30,約為我國平均的1/8。面對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以色列自1948年建國以來,僅一代人就建成了現代農業,甚至贏得歐洲“冬季廚房”的美名,這主要得益于全國管水“一條龍”。以色列全國水利工程,從1953年起歷時11年建成,耗資1.47億美元,主管道130公里,共400個揚水站,5000公里輸分水管道,每年輸水13.5億立方米。以色列雖然私人經濟十分發達,水資源的管理和使用權卻牢牢控制在國家手中。以色列先后制定了《水法》、《水計量法》、《水井控制法》等一系列法規,并子以嚴格執行。另外,沒有“國家水利委員會”,負責制定全國水利政策、分配配額,以及防止污染、研制海水淡化設備、保護土壤和排污等工作。
二、國外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經驗
1.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改善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評價標準。美、日、法、德、韓等國的共同做法就是把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改善放在第一位,在農業生產中注重生態原則,提倡自然循環型農業發展模式,把資源的持續利用與環境保護結合在一起。韓國政府在其正在實施的《五年計劃》中提出了自然循環型農業發展模式,提倡立足于區域概念的農作、畜產、林業的自然循環發展:促進農作與畜產的循環發展,使農作向畜產提供粗飼料,尤其是安全農產品之副產品粗飼料,為親環境畜產發展提供條件,而畜產向農作提供有機肥尤其是安全的有機肥,為親環境農作發展提供條件。促進畜產與林業的循環發展,使畜產為林業提供堆肥、液肥,而林業為畜產提供林業之副產品飼料和生產資料。
2.技術創新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美、日、法等國注重運用科技創新來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尤其是以色列把“科技興農”作為國策,政府每年農業科研經費上億美元,占農業產值的3%。政府通過宏觀調控和具體指導,鼓勵農民采用新技術。ARO(農業研究組織)是世界著名的農業科研機構之一,承擔了全國3/4。的農業科研任務。以色列斯邁哈?博拉斯父子發明的滴灌技術,有其他灌溉方式無法比擬的優點,據稱已開發到第六代。發明滴灌技術以后,以色列耕地面積從16.5億平方米增加到44億平方米,但農業用水總量30年來一直穩定在每年13億立方米,農業產出卻翻五番。以色列農業增產的95%靠科技。
3.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制度保障。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農業可持續發展實踐的國家,同時,它也是最早頒布此方面法律的國家。早在1983年,美國就制定了有機農業法規,對有機農業進行了界定。1985年,美國通過了《可持續農業教育法》,1986年又通過了《可持續農業法案》。德國的農業有一套較完善的法律法規,一般農產品種植必須遵循的法律法規就有8個,種子法和物種保護法、肥料使用法、自然資源保護法、土地資源保護法、植物保護法、垃圾處理法和水資源管理條例。此外,德國還根據歐盟于1991年和1994年分別公布的種植業和
養殖業的生態農業管理規定,制定了更嚴格的生態農業管理標準和規定。日本于1992年頒布了《有機農產品及特別栽培農產品標志標準》和《有機農產品生產領域管理要領》,并將以自然農業、有機農業為主的農業生產方式列入保護環境型農業政策。日本于2000年還頒布了《日本有機食品生產標準》。韓國政府于1997年12月頒布了《環境農業培育法》,并在2001年修改時改稱為《親環境農業培育法》,為促進親環境農業的發展奠定制度基礎。
4.積極的政府補貼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持。各國為鼓勵本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都在實施積極的補貼政策。韓國政府為補償實踐親環境農業的農民可能遭受的收入減少,獎勵農業、農村的環境保護和安全農產品生產,于1999年引進并實施親環境農業直接支付制度。以2003年為例,旱田中有機、轉換期有機農產品生產地為每公頃663美元,無農藥農產品生產地為每公頃563美元,低農藥農產品生產地為每公頃437美元。水田中各類農產品生產地每公頃直接支付費用分別減少20美元。德國的環保型農業分三個層次,低級層次是在耕作中控制使用化肥和農藥,中級層次是再加上土壤和生長調節劑的控制,高級層次是有機農業。不同層次的環保農業,根據農場主減少的收入固定補助標準,由政府從生態農業基金中給予補償。歐盟、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對有機農業的補助每年每公頃總計可達1000馬克。日本不但對從事有機農業提供必要的農業專項資金無息貸款(7年內償還),而且對建設堆肥供給設施、有機農產品裝運設施等進行補貼。
三、對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啟示
1.廣泛參與、共同促進。中央政府應制定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計劃和政策。地方政府應根據所轄區域的地域特點,制定和實施本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計劃。相關民間團體應協助政府實施具體措施,為會員和農民實施必要的教育、培訓、技術開發和指導等。農民應把各項指標落實到生產實踐中。
2.積極的環境教育。通過環境教育,使農業生產者具備農業可持續發展所要求的倫理意識、法律意識以及環保意識,積極參與環保;通過農民專業技術組織等傳播、推廣環保技術,促進農民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化肥、農膜等化學物質,掌握并使用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等。
3.有效的政府管理。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目的是通過人們在思想觀念、技術手段、經營管理方面的轉變,緩解人與自然之間失衡的緊張關系,協調并重建人口――資源――發展之間的平衡,為當代人也為后代子孫留下可供其生存與發展的資源環境基礎,因此,它在本質上是一項外部性很強的公共事業。既然是一項公共事業,政府的管理(科學合理的干預)就是必不可少的。這對于任何社會經濟制度的國家都是一樣的。從韓國的經驗來看,在親環境農業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初級階段,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強化中央政府分擔的義務。
【關鍵詞】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分析
想要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就需要結合我國當前人口眾多的國情,對人們的生活方式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從而保障生態平衡,促進農業經濟的集約化發展,有效的保障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策略的實施,進而促進我國社會的穩定發展,促進我國經濟水平的穩定提升,保障我國農業經濟可以進行有效的、密集的、專業的、規模的生產,從而滿足人們的生活水平需要,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進步。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對農業體制進行有效的改革,在農業生產方面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充分利用我國的農業資源,保障我國生態環境的良好,從而有效的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我國農業資源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就需要有關部門要不斷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滿足人們對農業產品的需求,從而促進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進步。我國農業經濟涉及的范圍比較廣闊,包括生態環境資源、農業資源、勞動力資源等,所以想要保障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首先就要保障農產品的供給符合市場需求,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水平;其次政府要不斷提升農民收入,增加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從而保障農民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合理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進行農業生產,促進農業生產的效率提升;最后就是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保護我國的自然環境,為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保障農業發展可以適應自然發展規律,從而有效的提升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2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2.1產業結構不合理
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主要以農作物為主,對于果蔬的種植比較重視,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進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農作物的需求也不僅相同,這就導致農業生產過程中產業結構單一,很難跟隨市場需求而進行及時的調整,就導致農業生產承受過大的風險,不利于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2農業經濟發展速度緩慢
我國經濟主要以工業為主,所以在我國當前經濟發展趨勢下,城市建設和工業化程度都在不斷提升,而農業發展簡單,且發展成本相對來說比較低,就導致政府將大量錢財投入于我國的工業之中,大大制約了農業技術的發展進步,使農民收入大大降低,打擊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導致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速度緩慢的現狀。
2.3農業發展程度低
由于我國地區遼闊,就導致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范圍廣泛,但是雖然我國農業規模巨大,卻無法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和技術設備,就導致農業生產只是依靠簡單的農業工具和農民勞動力,造成農業生產的品種質量不高,科技含量低,質量標準達不到國家規定,就在市場銷售的過程中缺乏競爭實力,嚴重阻礙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導致農業發展水平低下,種植規模大卻收效甚微,從而阻礙了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2.4我國資源環境狀況
雖然在我國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已經越來越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但是在農業發展過程中,依然會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首先,農業灌溉需要大量的水資源,這就嚴重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不利于保護我國稀少的淡水資源;其次,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學藥劑,損害土壤,破壞空氣質量,嚴重甚至會對水資源造成污染,給我過資源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再次,在使用農業設備進行農作物耕種的過程中,給土地造成了嚴重的負擔,使我國可用來耕種的土地面積大大減少;此外,農產品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嚴重影響著我國自然環境,給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最后,在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土地荒漠化問題日益嚴重,而且在農業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使用化學物質嚴重影響著我國農產品的安全問題。這些生態環境問題嚴重阻礙著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如何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想要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第一步就需要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引進我國農業發展中,為我國農業生產提供先進的力量支持,提供合理的設備保障,從而有效的保障我國農業經濟可以使用優良的農作物品種并借助先進的手段進行生產,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有效的促進農業的發展進步;第二步就是需要建立健全農業管理制度,對農民進行合理的保護,切實解決“三農”問題,增加對農民的經濟補貼,及時為農民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以保證我國農業資源可以被合理的利用,從而有效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進步;第三步就是要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加強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減少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增加農產品的使用效率,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結束語
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急需解決,所以這就要求國家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農業的管理與調控,保障農業生產過程中能夠有先進的技術和制度保障,從而促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恒.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5,(4):85.
[2]梅冬芳.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淺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6,3(2):153.
[3]郭瑩.論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創新[D].天津大學,2015,12(2):89.
1 現代農業的含義
現代農業是同傳統農業相比而言的,它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而產生的?,F代農業發展的基礎是資本、物質和技術等幾個方面,通過工業化的生產手段和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通過社會化的服務體系對農業進行一定的支持,在管理農業的過程中以科學經營理念為原則,從而轉變農業的增長方式。從具體上看,現代農業的含義包含四個方面:首先是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工具,主要是各類機械化的生產工具,其動力主要是石油和電能,除此之外,化學肥料和農藥也應該廣泛的應用其中。從總體上來看,現代農業的物質和能源都是由工業部門所提供的。其次,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技術。進行農業生產指導時,通過對農業生產發展的變化規律進行觀察,然后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對自然進行利用和改造。第三,專業化、社會化以及區域生產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農業產品需求的變化,農業生產結構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林、牧、副、漁得到了全面的發展,不僅如此,農業還同工商業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而且,在市場化的經濟條件下,農業產品大大提高了其商品化的屬性。第四,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制度和農民生產方式?,F在,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農民通過合作的方式不斷擴大其農產品餓生產規模,隨之發生巨大變化的,還有農民的生活方式。
最初對現代農業的定義就是機械化農業。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現代農業的定義又增加了良種化化學化以及水利化三個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能源危機和生態危機的爆發,使得人們認識到,過去那種只注重技術和經濟的農業發展是不對的,在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應該將生態效益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上,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 現代農業建設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2.1 做好農業生態建設規劃工作
因為我國各地進行農業生產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社會條件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在進行農業生產時所需要的技術支持以及生態模式也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在進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要對各地的自然環境以及經濟社會環境進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對農業生產的配套技術、管理形式、產業規模以及區域協調等進行規劃,從而有效的推進生態建設的持續發展。
2.2 對現代農業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論和技術進行不斷的研究
先進的理論和技術是現代農業建設的基礎。所以為了使這些技術能夠成為現代農業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應該對與生態農業生產有關的理論和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創新。這些技術一定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生態農業模式的結構與功能、生物多樣性、生態農業安全和生態管理技術。
2.3 走市場化道路,將生態農業化、標準化、信息化以及現代化進行不斷推進
多年的農業生產的經驗表明,生態農業的發展必須走上市場化道路,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巨大的生命力,否則,生態農業的發展將會失去動力。這樣看來,現代農業建設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就一定要將市場作為其發展的導向,并且對生態農業的龍頭企業給予大力的支持,與此同時,構建出一條“科-農-工-貿”一體化的生態農業產業鏈,將各種不同的生產模式應用在現代農業生產之中,例如:“公司加農戶”模式、“公司加基地”模式。當前,推動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跟隨國際科技發展的潮流,進行各種不同的生態農業模式生產技術規程與標準的制定。
2.4 進行農業轉型,將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化的生態農業,并且通過大量生產健康食品為農民增收
未來能夠順利打通出口國際市場的一個重要通行證就是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因為當前全球人民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就食品安全與健康問題。而健康安全的食品主要是通過現代的生態農業生產出來的。所以,現代農業應該鼓勵農民進行健康食品生產,生產那些具有市場前景并且具備健康特色的農產品,創建國際農業產品品牌,從而達到增收的目的。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將數量型增長轉變為質量型增長。第二,將單純的面向國內市場轉變為面向國際市場。第三,轉變為符合功能性的農業生產。第四,轉向規?;蜆藴驶霓r業生產。
2.5 不斷對農業基礎化設施和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進行完善
從總體上來看,農業一方面可以將農業產品作為生產原料提供給其他的產業,為社會的穩定發展提供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另一方面,他還將生態服務功能提供給所有人。所以,國家一定要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農業生產建設中來,同時將有利于生態農業發展的政策進行不斷的完善,將生態補償計劃考慮到農業生產中來,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的將我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進行鞏固。
2.6 加強專業知識的推廣,健全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法律法律
現代化的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所有人的參與:農民、領導、科技人員都要參與到生產中來。所以,現代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就是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推廣有關現代生態農業建設的專業知識,并將其對農民進行培訓。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加農民對現代農業的了解。同時,健全的法律法規也能夠保障現代農業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依法發展。
3 結論
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之路,但是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需要農民和技術人員和國家管理者的重視,并且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地進行方法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