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3 09:15: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自媒體時代的困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青少年所面臨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加,這樣就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顯露出來。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各方面的限制,發展的進程比較緩慢,近幾年來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了社會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以微信、微博、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億用戶使用的信息傳播的自媒體時代已經到來。應該充分發揮自媒體的優勢,結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一、青少年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在2012年我國教育部門頒布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導規劃》中明確指出,對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為了滿足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質,促進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需要。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在心理上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與困擾。所以,在青少年群體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必要。(2)青少年自身發展的需要。青少年階段是一生中發展最重要的階段。處于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心理困惑,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對他們日后的心理健康發展造成影響。調研發現,雖然有許多學校對于剛剛入學的青少年都進行了心理測試,并做好了記錄工作。但是,卻沒有進行后期的跟蹤調查工作,有些學校定期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卻沒有設立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影響了國家素質教育的實施。
二、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受到限制。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主要通過學校開展的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等了解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或者以固定的課本作為載體,教師通過口頭教育的形式對青少年開展教育工作,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十分有限,教師傳授知識的速度比較緩慢,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都比較單一,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都受到了嚴重的限制。(2)教師隊伍的限制。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相關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隊伍還比較匱乏。許多學校中沒有設置專門的心理咨詢室,更沒有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許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都是兼職。此外,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往往承擔著多個年級的教育工作,導致工作開展更加困難。(3)學生思想的限制。許多學校都開始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設置了專門的心理咨詢室,有專業的書籍、舒服的座椅等,與教室相比較更加舒適溫馨。但是,心理咨詢室的利用效率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許多學生心里有秘密卻沒有辦法跟老師溝通,怕老師對自己產生偏見。這樣就導致學生很難向教師說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學生不敢正視自己的問題,問題得不到解決,最終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健康的問題。
三、結合自媒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更方便、靈活。現如今,許多青少年都通過互聯網來認識與解這個世界。自媒體更是讓青少年快速融入現實生活。自媒體平臺,打破了傳統的限制,學生可以自主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的內容,他們可以自主選擇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教育變得更加靈活。(2)形象溫暖。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邁向成熟的最重要的過渡階段。當今社會的青少年擁有的不少,但是所背負的壓力也更大。他們對快節奏的生活充滿著困惑。正是因為這種心理的困惑導致學生不愿意與其他人去溝通。學??梢岳昧奶旃ぞ呓⒁粋€群,讓心理教師與學生在群里進行溝通。自媒體讓學生與教師產生了空間上的距離,他們會消除恐懼感,更容易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順利地開展,讓心理教師的形象更加溫暖。(3)順應時展的需要。根據數據統計,我國的網民數量已經達到了723億人,也就是說通過自媒體可以很容易緩解目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匱乏的問題。自媒體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要充分發揮自媒體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優勢,以滿足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需要。信息時代的到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教育工作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采取更加新穎的教育方式。四、結語總而言之,自媒體時代背景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順應時展的潮流,打開學生的心扉,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我國實施素質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賈叢源.自媒體時代下傳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與改進[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1):163-164.
[2]王萌.自媒體時代青少年價值觀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6.
關鍵詞傳統心理健康教育;自媒體;改進
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所面臨的各種壓力都在不斷增大,這使得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然而,由于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限制頗多,致使其發展緩慢且效果不佳。近些年來,由于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讓移動終端得到了普及,以微信、微博、網站論壇為代表的自媒體應用簡化了公眾的信息傳播渠道,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中數億用戶實行信息傳播活動的新興寵兒。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充分發揮自媒體的優勢,與心理健康教育適當結合,希望以此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1自媒體的涵義
關于自媒體的定義,至今還仍有許多爭議,“自媒體”最早由美國著名硅谷IT專欄作家丹•吉爾默提出,可分為三個階段:web1.0即傳統媒體或舊媒體,例如電視、廣播等;web2.0指新媒體包含傳統媒體的網絡版和新聞門戶網站等;web3.0指現在的自媒體,即以微博、微信、網絡論壇為代表的可以實現用戶貢獻內容的媒介。
2初中生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2.1國家素質教育的需要
2012年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中曾明確提出:“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或問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2.2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需要
中學階段正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心理學家把這一階段叫做“心理危機時期”。處在這個特殊階段的初中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所以在這一階段的初中學生很容易產生某些心理問題,影響到其今后的健康發展。通過對錦州市多所學校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可以了解到,雖然有的學校對于新入學的學生進行心理測驗并存紙質檔案,卻不能很好地進行跟蹤再調查;部分學校每個月都會舉辦相應的心理講座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卻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由于多種因素的限制,使得學校并沒有充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了更好地響應國家素質教育的需要,應該找到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2.3時展的需要
目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發展還不平衡,大部分學校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學校中心理健康咨詢室設施配置不足,心理健康教師能力不足,不能給予學生及時的心理疏導和咨詢。甚至有一些學校根本沒有設置心理咨詢室,沒有配備心理健康教師。尋求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和方法,加強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亟需解決的課題。隨著社會的發展,自媒體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溝通工具。針對自媒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通過一個預調查進行了初步了解。調查方式是對錦州市幾所中學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發放問卷共130份,收回115份,回收問卷有效率為98%。問卷共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二是學生使用自媒體的現況;三是對開展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的態度與建議。通過調查,在被試的初中生中73%的學生存在著各自的困擾,有的同學會選擇通過跑步或者聽音樂等方式進行排解,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選擇不排解壓力,順其自然。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用智能設備上網的同學更是達到了測試人數的98%。對于開展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的態度,僅有0.8%的同學表示不是很支持開展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而78%的同學表示不同程度的支持,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達到匿名咨詢的效果。因此,應當充分發揮自媒體的優勢,與心理健康教育適當結合,希望以此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實效。
3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與存在的問題
3.1授課范圍與內容的局限性
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主要是通過學校所開設的專門課程、活動課程或者融合課程來接受有關心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而且是在固定的時空內以書本為載體,教師通過口頭講述的方式來使學生接受心理健康知識,所以授課范圍有限且傳授知識的速度緩慢,教學內容單一。學生是以集體的形式參與到課堂當中去,故無法根據自身心理情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致使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授課范圍與授課內容受到局限。
3.2師資方面的匱乏
以我國目前的狀況來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依然處于匱乏階段,許多中小學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學校設有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咨詢教師。而設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某些學校教師專業水平也令人堪憂,甚至不乏是兼職教師。不僅如此,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一個教師往往要負責一個年級甚至是一個學校的學生。在傳統的心理咨詢中,一個咨詢師每次只能接待一個來訪者,以此來看,要想滿足全體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就變得極其困難。
3.3社會偏見
很多學校都設有一間布置得非常溫馨的學校心理咨詢室,暖色的墻壁,舒服的座椅或者沙發,專業書籍、鮮花一應俱全。一些學校還專門購置了沙盤等測試的工具,與教室相比較,更顯安靜舒適。然而,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利用率卻不盡如人意。很多學生認為,心里有秘密,但是沒法說。老師不能懂,也怕老師對自己產生偏見。社會對心理問題的探索是有一定偏見的,這就導致很大一部分學生無論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上,還是在社會心理咨詢室中,都不敢或者不愿意暴露自己,害怕受到他人的排擠與質疑。學生們如果不能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那么一旦出現問題將無法得到排解,如此往復便會使問題擴大化。
4結合自媒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特點
4.1方便靈活,形式新穎
現如今,網絡是青少年接觸、認識、了解并參與社會生活的一個必要途徑,而自媒體更使得青少年能夠方便快捷地融入信息社會。通過自媒體平臺,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與能動性,使學生突破原有的時空限制,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學習內容,掌控學習進度。這樣的變通,不僅可以讓那些由于某些原因而沒能參加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生方便快捷地接受教育,也可以使教育更具靈活性。
4.2形象溫暖,立場中立
青少年時期正是邁向成人的過渡時期,如今的青少年擁有更多,同時也背負更多,繁雜的世界,快節奏的步伐,高速流動的信息,充滿壓力的競爭,使得青少年時期既充滿生機又充滿困惑與彷徨,然而這許多心理困擾,不少學生既不愿意讓身邊的同學知曉,也沒有勇氣向家長傾訴,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可以傾訴煩惱的角色。利用現在的移動自媒體平臺,學??梢栽O立一個QQ群,群內有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咨詢師,讓同學們可以在QQ群中通過匿名的方式向老師求得幫助;也可建立QQ群小組,組內成員互幫互助;或者學??梢允孪壬暾垘讉€公用QQ賬號,如果學生產生情緒問題可以自行登錄此QQ賬號向老師尋求幫助。由于學生拿著自己的手機或者獨自坐在電腦前,與他人產生了距離,會產生安全感,從而愿意敞開心扉,可以真實地傾訴自己的真實想法,這也減少了傳統心理咨詢中的阻抗問題的發生幾率,使心理咨詢得以順利進行。
4.3順應時展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也就是說通過現在的網絡自媒體可以適當緩解當下師資貧乏的問題,現有許多專業化水平高的微信公眾號和心理輔導網站可以供大家學習。微信公眾號有:北京大學心理中心,簡里里,你好媽,NLP青少年兒童心理教育第一人,時代心理TIMESMIND,心里有術,心理測試,壹心理等等。這些公眾號會定期推送關于心理教育方面的文章或心理測試,其中還有許多關于家長、學校應該如何教育孩子的小文章。有的還提供在線咨詢、電話傾訴等服務。然而經過調查得知,除了一些心理相關工作者會關注這一類的公眾號之外,少有家長會關注這類消息。這說明自媒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是有了,卻未形成良好的體系,難以使每個學生都受益。所以,要想使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發揮作用,還需要建立一套具體可行的學校系統,才可以切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實效。
參考文獻
[1]聶智.論虛擬社會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D].中南大學,2013.
[2]楊賢芳.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D].安徽大學,2014.
[3]姜巧玲.高校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D].長沙:中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4]叢立新.中學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31-34.
[5]郭靜靜.自媒體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創新[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7).
[6]張茜.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中學為例[D].山西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7]姚本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整合[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一種超越傳統的信息傳播媒介開始興盛起來,這就是“自媒體”(We Media),也被稱為“個人媒體”或者是“公民媒體”。關于自媒體的概念,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于2003年7月的由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兩位聯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體)”研究報告對“自媒體”下了一個十分嚴謹的定義:“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的事實、新聞的途徑。[1]”從此概念可以看出,自媒體不同于傳統的電視、電臺、報紙等主流信息傳播媒介,人們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每個人都成為了信息的傳播者。目前自媒體平臺主要包括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間、貼吧、社區BBS等,兼具有平民化、個性化、自主化、易操作、交互性、信息傳播速度快等特點。自媒體時代就是指個人通過手機、網絡等運用自媒體平臺向特定的或者是不特定的人群傳播信息的媒介時代。
二、“高校網絡輿情”
高校網絡輿情是指在高校網絡空間內,以在校大學生為主的輿情主體對其所關心的特定的中介性社會事項產生的評價和所持的社會政治態度[2]。高校學生是使用自媒體平臺的主流人群,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高校學生幾乎可以隨時隨地接入網絡,通過自媒體平臺隨時傳遞個人心情或者是網絡熱點新聞,也可以在自媒體平臺發表各種意見,與各類人流互動,就某一問題進行討論。高校學生是一個思想活躍、知識豐富、追求新穎、崇尚個性的社會群體,因此,高校網絡輿情不可避免地帶有主體(高校學生)及載體(自媒體平臺)本身的特征,如自由性與可控性、互動性和及時性、豐富性與多元性、隱匿性與外顯性、情緒化與非理性、個性化與群體極化性等特征[3]。
三、自媒體給高校學生網絡輿情管理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自媒體時代高校學生網絡輿情所具有的特征,一方面,自媒體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帶來了機遇。在自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可以通過相關平臺發表自己的意見及觀點,通過互相討論,吸收借鑒不同群體的經驗,不僅有利于高校學生的經驗積累和成長,也是高校學生接收和傳遞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同時,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也可以利用自媒體平臺傳播信息,引導高校學生輿情走向。另一方面,自媒體也給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帶來了諸多問題和挑戰,如果管理不善,可能會出現高校網絡輿情危機。如果網絡輿情有誤或者是指向偏差,就會給高校學生對事件真假善惡的辨識造成困惑,出現“以訛傳訛、以謠傳謠”的現象,比如2014年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發生的集體腹瀉事件,因為網絡謠言說“學校水污染嚴重,汞含量超標110倍,苯超標70倍”,造成該校14000余名在校師生集體恐慌,最后由警方調查取證出面辟謠。因此,如何在自媒體時代背景下加強高校學生網絡輿情管理就成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不得不面臨的現實問題。
四、自媒體時代加強高校學生網絡輿情管理的對策
(一)從國家社會層面來說,加強對網絡輿情和自媒體平臺運營商的管理,建立長久有效的完善的網絡監管機制
目前我國政府實施的網絡監管仍然是一種被動性的、回應性的監管方式,即只有當網絡上出現了某個對社會影響巨大的嚴重問題,政府的網絡監管部門才會介入,這種事后監管達不到監管的時效性,尤其是網絡傳播速度之快,如果不及時介入,就會引起不必要的損失。建立有效的完善的網絡監管機制,一方面,加強立法,明確網絡監管責任;另一方面,加強對自媒體平臺運營商的準入管理,從源頭上屏蔽非法網站的信息交流與傳播。同時,也要完善信息公開和機制,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管理。
(二)從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層面來說,應該建立起完善的網絡輿情引導機制
高校是青年學生聚集的主陣地,也是思想最為開放和活躍的地方。高校學生也是運用自媒體的主流人群。高校輔導員、學生工作人員和高校思政教師要注重對高校學生網絡輿情的管理。對于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來說,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建立與學生的互動對話機制。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開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或者是官方微信,利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載體和方式保持學校和學生群體之間的互動對話,堅持“平等對話、互通互信”的理念,充分尊重大學生的知情權、參與權和話語權[4]。另一方面,堅持教育育人為主,“因勢利導”,引導高校學生網絡輿情走向。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基本工作是教書育人,在自媒體時代下,高校學生是高校網絡輿情的主體,既不能對其使用自媒體發表言論置之不理、放任不管,也不能采用阻止或壓制的方法,最好的辦法就是“順著自然之性去因勢利導,使人的情感、欲望自覺接受理性的引導”[5]。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要時刻關注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動態和走向,做好研判工作,及時介入,及時公布輿情相關信息,積極做好高校學生的疏導工作。最后,完善相關應急機制。在出現輿情危機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積極應對,通過相關自媒體平臺及時公開相關信息,危機解決后,還應做好善后處理工作,消除輿情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從高校學生個人層面來說,應該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文化水平,不斷提升個人能力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目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新興、主流形式。近年來,互聯網媒介逐步向自媒體時展,主體多元化的自媒體平臺、便捷的信息傳播渠道在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打造新型便利性平臺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自媒體的分類和界定
1.以學校、學院或處室為運營主體的官方自媒體
如學校黨委宣傳部主管的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學生工作部門維護的年級QQ群、共青團微博、網上民聲等。該類自媒體的優勢:消息來源可靠、消息過程嚴謹可控。弊端在于缺乏娛樂性和吸引力、關注度較高但實際閱讀量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2.以學生組織和學生團體為運營主體的民間自媒體
目前在高校受眾較多、影響較大的有:學生會等學生組織管理的微信公眾平臺和QQ空間、bbs論壇、各類求助墻和表白墻等。該類自媒體的優勢在于接地氣、學生參與度高。弊端在于內容易跑偏、容易淪為學生抱怨、吐槽的陣地,難從根本上起到教育引導效果。
3.以個人為運營主體的個人自媒體
在高校范圍內來講,主要分為教師個人自媒體和學生個人自媒體。個人主體可以通過現有的各種網絡渠道發表觀點、分享生活。是現階段覆蓋范圍最廣、也最難以引導的一種自媒體形式。
二、自媒體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
1.互聯網媒介的介入,打破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時空限制
過去,學生與教師之間基本以面對面交流為主,交流時間基本以8小時工作時間為主。導致一些較為內向、羞于與老師正面交流的學生難以表達自己的困惑或訴求;導致一些時效性較強的宿舍矛盾等問題錯過最佳交流時間而失去最好的教育效果。自媒體的出現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和地域界限,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網絡思政當中來。
2.學生活躍于自媒體平臺,使教育者更容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
大學生喜歡并熱衷于通過QQ空間、微信朋友圈、微博分享自己的即時心情和動態。使教育者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在現階段的生活狀態、情緒波動等;并能夠借助自身教育經驗快速判斷學生在現階段的思想狀況,把握住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時機。
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參與,弱化了二者之間的身份界限,拉近了二者之間的距離
在網絡話題中的共同關注和共同參與,使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說教者,更多地成為聆聽者和參與者。身份界限的弱化使學生更容易在虛擬平臺下敞開心扉、交流真情實感;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真實性、效果更為明顯。
三、自媒體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1.官方自媒體如何吸引更多受眾
官方自媒體作為教育主體最有力的發聲平臺,只有讓其聲音真正傳遞到每一位受教育主體身邊,才能讓最真實、最正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惠及每一位受教育者。因此,在花樣繁多的各式媒體平臺中,如何在保留官方平臺即時、真實的前提下,突破其嚴肅界限,使其最大限度的兼具教育性與娛樂性是現階段亟需思考的課題。
2.學生集體自媒體平臺如何更具真實性和教育引導性
集體自媒體平臺作為現今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接收形式,擁有龐大的受眾和參與度,如果能全方位發揮其作用,必將成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最有利的幫手。但現階段,集體平臺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和退出機制,加之平臺更新速度快、保有信息量龐大,使得集體平臺的發聲在真實性和教育引導性上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成為制約集體自媒體平臺發展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流陣地的一大絆腳石。
3.個人在自媒體平臺發聲過后能否有更多思考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便利性和意義在于以點帶面,通過個別教育帶動集體教育?,F今,個人自媒體平臺的發聲更趨向于抱怨性發聲,針對學生的問題,教育者在個別教育過后,能否引導學生針對其抱怨性發聲有所思考、有新發聲是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快速見效的一大法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最大限度地改變“解決問題”的教育模式,向“引導學生自我思考”、“變受教育者為間接教育者”方向邁進,以此達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目的。
四、自媒體時代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1.規范校園自媒體平臺建設,切忌盲目追求自媒體平臺數量
學校官方自媒體平臺的建設和管理應由專職部門備案負責,避免各部門未經論證各自組建自媒體平臺,從而避免同一信息的重復推送。力爭將有價值的信息在受眾較多的平臺合并推送,擴大信息覆蓋面和影響力。
2.將學生納入自媒體平臺建設隊伍
一是讓學生參與到平臺建設、信息編輯當中來,在枯燥的信息中融入活潑的元素,使受眾更易于接受。二是借助學生骨干的力量成立網絡輿情監管小組,關注網絡動態,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及時解決。
3.將師德建設、線下思想政治教育和網絡陣地建設有效結合起來
充分發揮高校教??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榜樣帶動作用。在做好師德建設的基礎上,充分相信大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將無形的引領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實現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究其根本,是被數字時代所衍生的種種“攪了局”,是被數字時代下的曇花現象“蒙了眼”,忘卻了品牌初心。
數字時代,改變的是消費者而不是核心價值
數字時代的來臨,打破時空界限的網絡日益走入廣大消費者的視野,全面介入了廣大消費者的生活,信息獲取、社交、娛樂、購物、點餐、出行、支付......可以說,消費者的吃穿住用行都因數字時代而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消費者的意識、認知和行為習慣也在悄然改變。
自然而然,企業忙碌著順應消費者變化而開展一系列的品牌營銷工作,將更多的時間、金錢和精力投入到迎合數字時代的變化中,甚至部分企業調整組織架構,專門開展數字化營銷的工作,以便企業能夠更好地和消費者保持聯系。這種“跟得上趨勢”的做法沒有錯,消費者的變化將引發品牌營銷工作的調整也沒有錯,但需要清晰的認知的一個邏輯是:數字時代改變的是消費者,不能過分沉迷于迎合消費者的意識、認知和行為習慣的變化,而忽略甚至偏離了品牌核心價值,也就是說,品牌核心價值不能輕易改變。
迪士尼、耐克等成熟品牌,并不會隨著時代的改變和消費者的變化而忽略或偏離其品牌定位,不管什么樣的時代,不管哪一代人,迪士尼的夢幻和樂趣依然是其品牌核心價值;激勵依然是耐克品牌所倡導的核心概念。
為此,在數字時代更加浮躁的環境下,保持品牌初心,擁有并堅持一個清晰的品牌核心價值顯得比任何時候都重要。
數字時代,改變的是演繹方式而不是核心內容
數字時代,衍生了許多新媒體平臺,催生了許多新媒體形式,各種新奇特的語言、詞匯和“物種”也被原創出來,企業不得不面對這些新事物,開展品牌營銷工作。于是乎,追熱點、蹭熱度變成了風氣;定向、原生變成了必學;H5、短視頻變成了必做;品牌傳播中,若不把KOL、自媒體都用一遍,那就是沒有互聯網思維,那就是不懂互聯網營銷......
不可否認,與傳統工業經濟和信息不對稱時代不同,數字時代已經改變了品牌與消費者原有的溝通模式,企業需要重新思考“商標所有權”的含義,需要思考如何重新演繹品牌繼續為企業創造價值,也就是說,品牌的演繹方式需要重新定義,但這種重新定義的改變,只是演繹方式,不是品牌所要傳遞的核心內容。
舉個例子,自2012年起,百事可樂在每年CNY期間,都會推出以“把樂帶回家”為主題的整合營銷事件,歷時7年,所要傳遞的品牌核心內容重未改變,變化的只是演繹方式,或微電影,或明星拜年,或借勢IP......
也就是說,在數字時代下,更需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和清晰的思維,不可盲目跟熱點、蹭熱度,更不可隨波逐流地趕H5、短視頻等形式的時髦,為了跟熱點而忽略內容,錯把手段和形式當做內容,原本有限的市場費用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效能。
內容決定形式,最關鍵的是,仍然是要思考清楚品牌所要傳遞的核心內容。
如此,才可以真正意義上借數字時代的勢,抓數字時代的脈,將數字時代下消費者熱衷體驗和參與的效能發揮到極致,推動消費者能夠講出一個非常好的品牌體驗故事,從而形成時下流行的“口碑傳播”。
數字時代,改變的是思維方式而不是思維邏輯
當下,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言語“某某的思維過于傳統”、“某某的想法不夠互聯網”...... 傳統思維與互聯網思維儼然已經成為了對立面,呈現水火不相容的局面,互聯網思維已經被定義為一種與時俱進的思維方式,甚至如果不具備互聯網思維,都將面臨失業的危險。
的確,做品牌工作,需要隨著數字時代所帶來的消費環境、競爭環境和媒體環境的變化而調整思維方式,創新、預案、快速應變......,但其基礎和根本仍然是品牌的系統思維邏輯,如果忘卻或拋棄了這一根本,就有極大地可能出現偶然的創意“閃點”、短暫的創意“曇花”,甚至出現“行不散神散”或“行散神也散”的現象。
也正因為如此,數字時代下涌現出比以往時代更多的“風風火火而來,悄然無聲而去”的互聯網品牌(具體品牌名就不在此特指了),也就不足為奇,他們缺失的就是品牌的系統思維,丟掉了品牌應有的“魂”。
以品牌的系統思維邏輯為基礎,調整符合數字時代的思維方式,才是正道,才會避免盲目地追求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倒退到“一個點子闖天下”的時代。
莫忘品牌初心,永葆品牌差異
一.注重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構建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為了使教師能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信息時代真正走出一條現代化教育的教學新路,我校利用假期時間,派出優秀教師去滄州或河間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學習Word、Excel、PowerPoint、Authorware、課件大師等軟件的應用,參加陪訓學習的老師回來后,再對全校老師進行培訓,讓每個老師都熟悉這些軟件的應用,并能制作出課件,為自己的教學服務。
為了能讓老師們的課件活起來,更加人性化,更好的達到學生與課件的整合,學校利用利假日,帶領老師們到滄州八中、崇仙中學等學校進行學習和交流,另外,為了提高老師們的課件制作水平,我校每年都買一些多媒體課件資源,安裝在多媒體備課室,讓老師們去觀摩、去學習、去研究。
在平時,校領導也經常去多媒體教室聽課,和老師們共同探討,如何合理利用多媒體,如何能達到人機的整合,如何利用多媒體突出一節課的重點、突破難點,慢慢的老師們制作的課件活起來了,課堂也活起來了,學生的思維也活起來了,教育教學質量也就慢慢的提高了現在我校的每個老師,都能根據自己所教的科目制作出較好的教學課件,在河間市舉行的課件制作評比活動中,我校的熊玉來、吳書霞、張書芹、李亞楠等老師都獲得了一、二等獎。
二.遠程教育接收的應用
我校自開通遠程教育接收后,校領導就十分重視遠程教育資源的共享與應用,讓專人負責這項工作,每天準時接收教育資源,老師們可以隨時進行查閱學習,看到好的教育資源,及時應用到課堂中,為學生服務,不但激發了學性的學習,更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打開了學生的思維,同時老師們的專業知識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教育教學理念也得到了更新。
教導處及時的利用教研時間,組織老師們觀看接收到的優質課視頻,然后進行研討,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的改進,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信息技術課的開設
教導處根據河北省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標準,開設并開足信息技術課,并設有專職的信息技術教師,每個教師都能做到認真備課,及時上課,而且上課有教案,課后有反思,學生們對信息技術課也很喜歡,上完每一節課后,反響都很好,每個學生對Word、Excel、PowerPoint都能進行應用,每到節日,學生們都能利用相關的軟件制作一些賀卡,期中期末考試時,每個學生都能進行上機操作,所有這些都是平時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
四.校本教研的延伸——網絡教研,是我們永遠的追求
如何提高教學與研究的實效性,使之成為我們教師學習、探討、互動交流的理想陣地?我校在進行了大量聽評課的基礎上,讓老師們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情況,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難問題,然后讓教研組根據老師們提出來的這些困惑和疑難問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各教研組定時間、定地點、定中心發言人對這些困惑和疑難問題進行研討,每個老師各抒己見,然后統一意見,找出較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再由老師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進行實驗。
另外,為了更好的激發老師們的教研熱情,使教研活動更加深入,我校在原教研活動的基礎上,在網絡博客上推出了“每周一話題”網絡特色教研活動,這樣,教研活動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了,每個老師可以隨時隨地登錄到博客上進行研討,可以不定時的發表自己的言論,這樣不但拓寬了教研的渠道,而且能更好的保存資料,積累老師們的經驗和教訓,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
五.充分利用互聯網,創建博客,建立自己的電子檔案
鼓勵每位教師均創建自己的博客。創建博客,相當于建立自己的電子檔案,可以在任何一網的電腦上進行查詢或登陸。在博客上,教師們可以上傳平時的教案、教學反思、文章摘錄、各種圖片等,還可通過博客認識很多教育界的同仁,獲取大量有關教育的案例和方法?,F在我校已有一部分老師有了自己的博客,而且不定時的進行更新。
六.多媒體備課室的應用
為了便于老師們隨時可以上網查閱資料,進行備課,我校在2002年就組建了多媒體備課室,接入了互聯網,并設有專人管理。
按照《人物》預約的采訪時間,他準時出現在茶室。這些天,網絡上正謠傳著他“死亡”的消息,這事兒給他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在看到這條消息后,他立即更新微博,說明自己正在片場拍戲?!疤Щ罅?,我還沒死呢?!彼麚u頭擺手,炯炯有神地盯著你,眉眼間還是那只孫猴子。
謠言讓他困惑,但同時也讓他體驗到了一種“怪怪的幸福”。無數網民開始悼念他,大量的國內外媒體都報道了這則消息。網絡悼念館、點蠟燭等紀念活動持續發酵,有人留言“美猴王回花果山去了”,“孫悟空勾了生死簿,是永生不死的”。這些話讓他很感動。
自1988年中央電視臺開播《西游記》后,扮演孫悟空的六小齡童就變得家喻戶曉。這部電視劇在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及東南亞各國播出后,也引起轟動。時至今日,這部劇已被重播3000遍,創下的收視之最,至今未被打破。
拍完《西游記》后,六小齡童讓自己停了3年,原因是那時一舉一動“都是猴樣”。3年后,他開始嘗試接拍不同的角色,、魯迅、、吳承恩……但觀眾記住的并不多。甚至在拍戲現場,與演員對戲時,有位女演員“差點把舌頭咬爛”,還是忍不住笑出聲來,原因是“總覺得他是孫悟空變的”。
六小齡童最愛紅色,因為“孫悟空在戲曲里臉譜的主色調也是紅的”。接受采訪這天,他也穿著一身紅衣,連帽子都是紅的,聊得興起,他撩起右腿褲腳,一只紅襪子跳入眼簾。
朱軍曾在《藝術人生》里問他,還有沒有可能塑造新的經典形象來超過孫悟空,他回答:“幾乎沒有?!敝燔婓@訝:“采訪了那么多人,沒有一個這么說的,都說最好的作品在下一部。”
“我說一個人要沒有自知之明,就不是聰明人?!段饔斡洝肥茄潘坠操p、老少皆宜的世界名著,孫悟空又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幾代人都熟悉的美猴王,我演了他,影響了幾代人。要再演一個角色能超越孫悟空,沒可能?!彼f。
但他依然在嘗試些新的角色,只要劇本適合。只是他已明顯感覺到,現在的演員已不如當年那般嚴謹、認真地去創作角色,更多的是看檔期、壓時間,拍完走人。近些年,對《西游記》劇情及人物的戲說、惡搞,也讓他坐立不安,他不愿意將來被小朋友問:“孫悟空叔叔,孫悟空到底有幾個女朋友?”
“我最大的痛苦,就是我演了孫悟空,而我不是孫悟空。”他頗有點失落地說。
現在,53歲的六小齡童正在籌備著“大計劃”:趕在2016年猴年拍出3D版電影《美猴王》,他要親自擔任這部電影的導演,并再次出演孫悟空。起初,他希望這部戲的演出及3D技術都由中方完成,后來發現中國的技術根本跟不上,只得邀請好萊塢制作。
電影的投資、制作都已到位,可就是沒有理想的劇本。他向海內外征集劇本的消息,但獎金只有50萬人民幣,在這個時代,這無疑是個很低的價格,投來的劇本,也多是些惡搞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