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3 09:15: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水環境污染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水環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水科學發展觀;潔水;節水
中圖分類號 X37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1002-2104(2007)04-0121-04
眾所周知,水具有資源與環境的雙重特性,因此而成為一切生命之源。在此視角下我們已經充分注意到,在水資源方面中國已經提出了建立“節水型”社會的發展要求,但在水環境領域還尚未確立建構起“潔水型”社會的發展戰略。如果僅僅在量上“節水”而不在質上“潔水”,那么,節省下來的水就完全可能是越來越多且有害的污水,包括人在內的一切具有重要發展價值的生物都將面臨滅頂之災。因此,在水環境優先和兼顧水資源的新型戰略框架下,建構“節水”與“潔水”相結合的社會發展模式,將會對中國和世界的未來發展具有極其重大的發展意義。
1 “增長的極限”與可持續發展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陡然變得緊張起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遭遇到人類自身的巨大發展所帶來的嚴重挑戰。科技持續進步經濟持續增長人口持續增長資源持續短缺環境持續惡化,這一演進鏈條完全有可能把人類引向不可持續的“發展陷阱”,這就是“發展的異化”,也可以稱之為“發展的悖論”。人類過去和現在的發展,日益限制和約束著人類未來的發展。如果不能及時地建構新的發展理念,并再次引領重構新的發展路徑,人類發展就會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和危險。有人說GDP和GNP就是國內總污染(Gross Domestic Pollution)和國民總污染(Gross National Pollution),有人說將來人們有可能為一滴水而戰,還有人說人類將來剩下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類的眼淚。這些似乎危言聳聽而實際是在預警的說法,標志著全世界的有志之士們都愈來愈高度關注環境污染的巨大潛在隱患。1971年著名學者泰勒的《世界末日》、1972年麥多斯的《增長的極限》、1987年世界環發大會的《我們共同的未來》、1992年的《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1994年國際人發大會的《行動綱領》等重要文獻里,都充滿了對環境污染的高度憂慮和改善環境的積極探索,都在試圖搜尋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和諧創新路徑。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紛紛開展了全球范圍關于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研究,僅全球發展戰略模型就有十多個。第一個較為成熟的全球發展模型是由著名的全球發展戰略研究機構羅馬俱樂部委托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米都斯為首的研究小組提出的“增長的極限”模型。該模型對此指出:如果在世界人口、工業發展、環境污染、糧食生產、資源消耗這些方面按現在的趨勢發展下去,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的增長極限有朝一日將在今后100年中發生(2072年之前)。為了避免人類陷入不可持續發展這一困境,該模型提出人類必須在1975年停止人口增長,到1990年停止工業投資增長,以達到“零度增長”下的“全球均衡”。[1]該研究小組認為,只有如此,才能保障人類在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國家環??偩指本珠L汪紀戎女士在2005年6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會上回答關于中國水污染治理情況時說;“我同你們一樣,對水環境的污染治理很不滿意。中國是在經濟快速增長情況下出現了一些環境問題。中國環境問題的出現是壓縮型的,發達國家在一百多年里面陸續出現的環境問題,中國在20多年里集中出現,這是中國要必須面對的。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發展是不會停的?,F在要應對環境問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發展的觀念,需要改變的是發展的方式,需要評價的是我們發展的結果?!辟Y源和環境對人口發展具有硬約束特性,而水恰恰就同時具有環境和資源的雙重功能。因為,水既是人類發展所必須消耗的戰略資源,同時又是人類發展不可或缺的生態環境。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水,或者僅有污水,一切生命都將會面臨滅頂之災。
2 水科學發展觀與水環境資源
由于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傳統發展觀對人類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嚴重威脅,于是人們紛紛開始探索新的科學發展觀,發展觀出現了新的歷史變遷。作者對目前流行的“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一流行觀點持有不同看法。首先,以人為本是一種很模糊的發展概念 。模糊的科學定義是既清晰又不清晰,以人為本概念的清晰之處,就是不以物為本。但其不清晰之處在于是以多數人為本還是以少數人為本。因此,以民為本的發展概念可能更好一些。其次,以人為本的發展概念有可能認為“征服自然”具有合理性,從而把生態環境置于極其次要的從屬地位,有可能在發展過程中為滿足人的短期需要而一味追求經濟的GDP增長和忽視環境承載能力及生態要求,并最終導致不全面、不健康、不協調和不可持續。國際上對可持續發展定義就是在滿足我們這一代需要的同時而不對滿足后代的條件構成威脅,因此,這一定義非常強調縱向代際公平。我們認為這一定義有其縱向方面的進步性,但也有其明顯缺陷,這種定義還缺乏人口、資源與環境三者之間橫向協調和全面健康,真正的科學發展觀應該是把縱向代際公平與橫向健康協調有機結合和高度統一起來。我們因此而認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求是人口適度規模、資源循環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良性互動和長期均衡。或者說可持續發展基本構成要件就是人口、資源、環境,適度人口規模+資源循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這種新的科學發展觀更為強調長期可持續性的環境資源變量,把發展置于更為健康協調和堅實全面可靠基礎上,使發展觀具有縱向保證和橫向保障的多重緯度。
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架構和實際運用中,水環境資源是具有決定意義的重要發展變量,這是能夠解釋人類發展質態并決定發展能否實現縱向可持續性和橫向健康協調的根本解釋變量。因為水是生命之源和國家命脈,水對人類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高度的戰略性。沒有水環境資源就沒有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物,如果因為人類缺乏理性的過度發展或畸形增長而使水環境資源出現嚴重問題,不僅人類發展所需要的水質嚴重污染,而且水量也出現嚴重短缺,水環境資源在質與量兩個方面都出現威脅人類發展的嚴重問題,那么,人類就會走進了一個非科學的發展陷阱。事實上,這方面的嚴重問題已經在全世界具有普遍性和危機性,并在發展中國家尤為突出。一方面出現了全球性的水環境污染持續加劇,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世界性的水資源持續短缺,由此導致了一種違背人類預期愿望的非科學發展態勢。我們迫切需要一種有利于人類發展和中國在21世紀安全崛起的水科學發展觀,徹底擺脫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大污染小治理的傳統發展觀,建構一種與新型工業化道路相匹配的水環境優先的新型水科學發展觀。只有如此,才能確保中國在21世紀的水安全與人水之間的和諧發展。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2000年10月21日公布的一份報告,在發展中國家,90%以上的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河流或湖泊,由于以上原因,每年有5百萬人死于如霍亂等水源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其中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占地球總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80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我國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鄢y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后,我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 000億m3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m3,并且其分布極不均衡。我國人均占有水量超過國際公認的嚴重缺水警戒線。”中國不僅是一個淡水資源持續嚴重短缺的國家,而且更是一個淡水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和加劇的國家,中國在21世紀的發展首先面臨嚴重的水威脅,因而特別并優先需要水安全,中國比任何其他國家和地區都更需要人水之間的和諧發展境界和發展狀態。
3 水環境優先兼顧水資源的發展秩序
水與其它地下礦產資源相比較的顯著特點,就是水既是環境又是資源,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三大要素――人口、資源與環境中,水具有環境與資源的雙重特征和疊加功用,因此被稱為水環境資源。水作為環境,它能夠被人類以生存之母的形式每時每刻加以依存利用,沒有水尤其是沒有淡水,就沒有所有生物,就更沒有人類;水作為資源,它能夠以人類生存之父的形態對人類社會給予基礎支撐,從而能夠被人類加以開發利用。因此,水既是母體性的重要戰略環境,還是父體性的重要戰略資源,水環境資源對人類社會的生存發展具有至高無上的戰略性。
在工業革命以來關于水的科學發展史中,人們首先是把水視為資源而不是看作環境,適應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需求而對“水資源”加以大規模的經濟性開發利用,使水表現為“國民經濟的命脈”,僅僅從經濟的角度來理解水,并總是力圖把水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對水資源定義目前尚無統一的理論表達,英國《大百科全書》對水資源的定義是 :“水資源為自然界全部所有形態(包括氣態、液態和固態)的水體”。聯合國《水資源評價――國家評價手冊》對水資源的定義是:“可資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夠數量和可用質量,并能在某一地點為滿足某種用途而被利用”。原蘇聯水文學家O?A?斯賓列格在《水與人類》一書中將水資源定義為:“水資源為某一地區的地表和地下水儲量?!敝袊洞蟀倏迫珪穼⑺Y源定義為:“地球表面可供人類利用的水?!保?]而后隨著人口規模持續增長、工業化進程持續提速和GNP或GDP的持續增長,水資源供給短缺問題日益凸顯和持續加劇,尤其是由于對水資源大規模地經濟性過度開發利用而導致的水污染加劇,主要由水決定的人類生存發展的自然環境和生態支撐問題,便被提到了議事日程。全世界的人們都開始認真考慮生態與生計、溫飽與環保的相互關系問題,都在重新反思和理性審視人類已經走過的傳統發展道路和增長模式,這時人們需要把生產、生活、生態問題加以統籌認知和全面判斷,需要對過去、現在和未來進行發展連接,于是在“水資源”的基礎上就又有了“水環境”的科學表述?!八h境”的概念首先出現于科學研究領域,而后又被應用于決策過程,“水環境”的出現和應用,從根本上標志著“水科學”體系的真正形成,也昭示著人類對水認識的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董h境科學原理》對水環境的定義是:“水環境一般是指河流、湖泊、沼澤、水庫、地下水、冰川、海洋等地表貯水體中的水本身及水體中的懸浮物、溶解物質、底泥,甚至還包括水生生物等。從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水環境系指地表水覆蓋地段的自然綜合體?!保?]相關文獻表明,盡管水資源的定義尚未統一,但有國內外多種理論表述。而對于水環境的理論定義卻很少,因此,對水環境的認識還有待深化和拓寬。
無論是水環境還是水資源,都不僅關乎到人類生存,而且更關系到人類發展,自然就產生了“水環境”與“水資源”的發展排序問題,也就是說,就“水環境”與“水資源”兩者對人類生存發展的相關系數和重要程度而言,我們需要確認哪一個更重要一些,在人類的生存發展序列表上,哪一個更具有優先價值和領先意義。
首先,從已有的各種定義分析,水環境的內涵比水資源的內涵更為豐富,水環境的外延也比水資源的外延更為寬廣。也就是說,水環境在外延上涵括水資源,水資源僅僅是水環境的一個構成部分。其次,水環境不僅決定水資源的發展情勢和功能質態,而且還決定了除資源性水體外的其它動植物的多樣性和可持續性,這些動植物的多樣性和可持續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類的命運。再次,水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屬于水質問題,而水資源在很大程度上卻屬于水量問題,如果水質不出現問題,那么,所有的水資源就皆為潔凈水,有利于為人類的生存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和根本保障。如果水質被嚴重污染,那么,所有的水就成為不能支撐人類生存發展的污水,這時的“水利”就會變為“水害”。第四,如果僅僅把水視為資源,而不首先視為環境,人類就完全有可能無視水環境要求,而單純地把水資源優勢開發為經濟優勢,而且人們也善于這樣做。根據行為科學的演進規律告訴我們,在傳統工業化道路上行走了很長時間的人們,由于路徑依賴性和慣性沖動的緣故,從“水資源道路”轉到“水環境道路”的改弦易轍,也具有較大難度,如果不能及時走上水環境型的發展道路,水污染和水威脅就不能得到有效克服。第五,如果水資源出現短缺,影響的可能只是人類發展問題;而如果水環境出現污染問題,那么,其影響就不僅僅是發展問題,而主要是生存問題,而且完全有可能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第六,節水只是涉及陸地淡水資源的節省問題,而潔水則是包括海水在內的所有水保護問題。
雖然水資源也是極端重要的,但與水環境相比較而言,水環境會比水資源顯得更加重要。作者無意否定水資源的重要性,而是在水環境與水資源之間的理性比較中,認為水環境的重要程度要優于水資源的重要程度。我們因此而必須盡快建構起有利于人類永續發展的新的現代水科學發展觀,這種發展觀真實地表達了長期被嚴重忽視的水環境發展訴求,其核心要義在于奉行水環境優先和兼顧水資源的發展理念,根本要旨是堅持和制定水環境優先和兼顧水資源的發展戰略。這種水發展理念和發展戰略,必定會根本改變我們的發展思路,重新優化我們的發展模式,創新選擇我們的發展路徑,徹底提升我們的發展評價,再次重新喚起人們的水環境發展意識,將水環境發展置于一切發展序列的優先位置,把水環境承載容量作為我們最大化的發展邊界。
4 潔水與節水有機結合的社會發展模式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科技含量低、經濟效益差、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高的傳統工業化發展道路上,中國經濟從1978年起持續了28年的高速增長,并在經濟總量和綜合國力等方面取得了許多偉大成就。但是這些經濟增長成就是以巨大的環境污染為發展代價的,中國走了一條先污染后治理和邊污染邊治理的傳統發展道路。在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水環境方面,付出了極其昂貴的巨大污染代價,其GDP或GNP真實有效的增長程度,也就自然打了很大折扣。中國不僅是當今世界上水資源極其短缺并持續加劇的發展中國家,而且更是一個水環境污染極其嚴重并持續劣化的國家,可以這樣說,中國在事實上走了一條“有經濟增長而無環境發展”的發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走進了一個自掘的“發展陷阱”。由于水資源持續短缺的嚴重程度已經構成了經濟可持續增長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約束瓶頸,中國決策層已經注意到建構“節水型”社會的重要性,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在2003年也提出了建設節水型社會的工作要點,這無疑是中國水利事業發展的重大歷史轉折。
作為水的資源特性無疑要求在“水量”方面建構節水型社會,這是保障中國水資源安全的重要支撐。但是,由于水具有環境與資源的雙重特性,而且在發展序列中水環境發展重于水資源發展,水環境權重大于水資源權重,因此,僅僅認識到必須建構節水型社會,還不是保障中國水利安全的充分條件。中國水安全不僅應當包括水資源安全,而且還更應當包括水環境安全,確切地說,中國水安全首先是水環境安全,首先是要實現人水和諧發展,人與水的關系首先是人與環境的關系,這種關系幾乎可以等同于魚水關系。水環境資源的雙重特性以及水環境優先發展的內在要求,還必須同時甚至優先建構“潔水型”社會,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建構起能夠切實保障中國水利安全的社會發展框架。潔水是水環境發展的必然要求,節水是水資源發展的惟一路徑。潔水與節水是中國水利事業的“車之兩輪”或“鳥之兩翼”。21世紀的現代水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必須在潔水優先和兼顧節水的發展理念引領下,建構潔水型社會與節水型社會相結合的社會發展模式,尋求21世紀中國新型的水利科學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李嘯塵主編.新人力資源管理:知本理論卷(第一卷)[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0:330~332. [Li Xiaochen.New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Knowledge Capital Theory, the first chapter, Peking:Petrol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 2000:330~332.]
關鍵詞:安徽省;水環境質量;灰色關聯評價
中圖分類號:F062 文獻標識碼:A
1.安徽省區域水環境質量綜合評價
1.1 安徽省水環境概況
安徽省內各地市眾多,為了響應生態強省建設的目的,選取皖江城市帶承接轉移示范區為研究區域,范圍為安徽省內的長江流域,包括合肥市、蕪湖市、馬鞍山市、銅陵市、安慶市、池州市、滁州、宣城和六安市共9市,包含59個縣(市、區),輻射安徽全省,皖江城市帶是長三角向中西部產業轉移和輻射的最佳區域,具有產業基礎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強等綜合優勢。
1.2 灰色關聯評價方法
水環境質量評價中的關聯分析指的是對與環境質量標準相關的各個因子進行逐一的差量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劃分該因子隸屬的環境質量等級,其中,關聯性最密切的序列就是所要評價的級別。
水質量環境標準中對水質級別的劃分并不是絕對的,而是存在一定的模糊概念,對于一系列的水環境質量指標,可以將其劃分為一群指標屬于L1級水,而其他指標屬于L2級水,同時,在進行水體采樣時,還存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上的不連續性,樣本信息存在一定的缺失,因此,從這些水樣中提煉出的大多數的水環境質量級別信息還需要與各級標準序列間進行關聯分析或隸屬關系的分析,灰序列的關聯分析實際上就是指灰色系統中多個序列之間接近度的序列分析,也就是根據這多個序列之間的幾何相似程度來判斷相互之間的關聯性大小。
2.建立模型與應用
2.1 建立評價數學模型
首先需要確定評價的指標和水質分級標準,水質的等級劃分可以分為見表1所示5個評價等級,根據當地實際的水質監測結果對水質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并與水質量環境標準進行關聯分析,從而得出當地水質所屬的質量等級。
2.2 應用
對2009~2015年期間的安徽省水質進行監測,用于研究安徽省水環境時間上的變化;對皖江城市帶9個市的水質進行監測,主要用于顯示該區域水質空間上的變化。去除水質Ⅰ級和監測數值為0的因子,以TP、TN、BOD5、CODMn等因子進行水質指標的評價。水環境質量評價結果見表2。
3.結論與思考
3.1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
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僅會消耗大量的資源,其發展也是不可持續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將經濟活動產生的產品可以再次循環利用,采用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重污染、能耗高的傳統企業,在生產中大膽地采用高新技術,發展有機產業,是降低傳統產業污染和損耗的重要措施,能夠從根本上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改善。
3.2 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工業污染防治
通過對企業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取締和關閉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污染嚴重的生產企業,控制污染源,實施減排計劃,控制企業的污水排放量,加快建設治污工程,從技術層面上實現對產業結構的優化,有效地控制污染情況的發生。在優化產業結構的同時,還要大力發展第二產業,同時注意調整工業和行業結構,推進清潔生產的開展和使用進程,引導工業生產向輕污染和低能耗的方向發展,生產工藝向清潔工藝靠攏,同時采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進一步淘汰落后工藝設備的過剩生產能力,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力度。
3.3 加強政府對環境污染的監控與指導
加強政府對環境污染的監控與指導。在對污染源進行治理時,要從污染的末端環節開始治理,逐漸向污染的源頭推進,最終實現對整個污染區域的治理;從簡單的污染治理逐漸地向深層次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合理布局進行轉變,使清潔生產與結構調整、技術進步、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加強企業管理相結合,尤其是在促進城鄉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同時,更要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來防治高能耗和高污染的生產落后工藝向農村轉移。
3.4 加強項目管理,嚴格落實環評制度
嚴格執行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對高能耗、高污染項目的引進和推廣要進行嚴格的限制,鼓勵開發生產高效、環保、低能耗的產品。建立健全公眾參與制度,進一步加強環評文件的技術審查工作,對竣工的工程驗收要嚴格進行,提高驗收的質量。在進行建設項目審批時,將材料來源及用量節約削減情況作為選擇合適工程項目的先決條件,對于建設力度和能力有限的地區實行限批政策。
3.5 加大環境監察力度,規范執法行為
在對重污染、高能耗的企業進行整改的同時,還要注意加大對環境的監察力度,規范執法行為,從實際的問題解決角度出發,解決根本性的環境問題。
參考文獻
[1]師吉華,李秀啟,董貫倉,等.東平湖水環境質量綜合評價[J].大連海洋大學學報,2015(4):99.
[2]周林飛,許士國,孫萬光.基于灰色聚類法的扎龍濕地水環境質量綜合評價[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7(2):66-69.
[3]孫梁,王治江,王彤,等.鐵嶺市經濟發展與水環境質量關系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9):322-323.
[關鍵詞]城市河流 水環境 綜合規劃治理
中圖分類號:TU3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386-01
一、城市河流水環境問題現狀
城市河流水環境是指城市中的線狀水體(自然河流、人工渠道、護城河)及其水循環空間,具體地說是指以河道水域為中心,包含河道周邊環境的一個特定區域。目前國內城市河流水環境問題嚴重,“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狀況普遍存在。城市河流發展至今,在人類的干擾之下遇到了許多問題。河流的多樣性和水質在人類破壞之下逐漸下降,植被單一化、閘壩建設、截彎取直、排放污染過多等問題都存在于我國許多地區,產生了不良的后果。城市河流水環境主要存在水質受到嚴重的有機污染、底泥對水質的嚴重污染、支流對干流的污染、不利的水動力條件加劇水質污染、航運影響水質和景觀等問題。水質污染日益加劇,各大城市已經充分認識到城市河流水環境污染對居民生產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紛紛加大整治力度,通過采用河床斷面的修復方法,在河流治理和保護水環境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二、城市河流水環境的概念和內涵及其功能分析
1、城市河流水環境的概念與內涵
我國對城市河流水環境在概念與內涵上的表述并不是非常清楚。早期對水環境內涵的理解所存在的說法也不盡相同,“水資源”說、“水體”說、“水質”說等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歧義與爭端。通過長時間的研究,對于水環境內涵已經有了統一的解釋,并且結合城市河流水環境的具體情況,提出了治理水環境的措施和治理目標,主要治理內容包括:污染防治、河流堤岸保護、生態恢復和景觀建設等方面。從環境的“主體”與“客體”進行分析,水環境就是人與水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使水環境發生演變的過程,以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來正確研究水環境。但總體來說,人類活動是影響城市水環境的主要因素,必須充分意識到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并在實踐經驗中,找到治理的方法和途徑,降低人為因素和社會因素對城市河流水環境造成的影響。
水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城市水資源是實現城市居民生產生活的保證,必須充分認識城市水環境對人們的重要性,改善人為因素對城市水環境的影響。新時期的河流功能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生產生活用水,更多的是被水上娛樂、景觀欣賞等新功能所占據,在人類活動時,逐漸的改變了河流的水文、水質,使整個城市的水環境也在悄悄的發生著改變,出現了河流水質的改變,生態功能逐漸退化,給水環境治理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
2、城市河流水環境的具體功能
人類文明的起源是源于河流附近,目前全球人類聚集最多的地區也是在河流附近,可以看出,河流水環境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的重要意義。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城市河流的功能有了新的定義,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分洪抗旱、水產養殖、河流運輸、水上娛樂等功能代替了河流的原始功能,加上對河流不斷的規劃治理,使現代城市河流水環境的功能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現代城市河流水環境的功能總結為三方面:保護生態環境、休閑娛樂和文化遺產。第一,河流是所有物種生存的必要條件,是維持生命的前提;第二,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水上娛樂已經成為人們重要的娛樂方式,河流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第三,河流規劃是一個城市重要的人文標志,是城市多樣化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展示城市發展理念和發展成果的重要平臺。
三、城市河流水環境綜合治理措施
城市河流水環境綜合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處處體現“兼顧、和諧”的原則,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單一措施與多項功能相結合,防洪安全兼顧景觀、生態、水環境功能多項措施并舉,最終實現“水清、岸綠、安全、共生”人水和諧的治理目標。水環境綜合質量是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能僅僅重視景觀質量的改善而忽略其它方面質量的提高。
1、生態護岸
城市生態水利的構建依靠工程來實現,工程設施應該為功能和環境建設服務,即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基礎上與防洪、水質、環境、景觀、生態要求和諧一致,應盡量隱藏工程痕跡而不是凸顯。生態護岸是恢復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滲透性”的人工護岸,它可以充分保證河岸與河流水體之間的水份交換和調節功能,同時具有防御洪水的基本功能。
本著“既滿足河道體系的防洪功能,又有利于河道系統的生態建設”的原則,河道的護砌形式盡量采用生態護砌,結合流速、景觀等因素,因地制宜,河道常水位以下盡可能采用不同類型的生態護岸。常水位以上的護岸應盡量考慮景觀與安全相結合,流速低的部位盡量采用草皮等綠色護岸,在河道轉彎的凹岸及其它流速較大的地方如果必須采用硬質護岸,也盡量采用透水的材料,并盡量把它設在綠色護岸之下,作為河道的防護的“第二道屏障”,使其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常水位以下的生態護岸類型可參考:生態磚、魚巢磚、木樁、枝條、自然堆石、卵石、干砌石、仿木樁、生態袋等護岸形式。洪水位生態護岸類型可參考:生態植草磚、植加筋、植被混凝土、鉛絲石籠、混凝土框格塊石、干砌石、生態袋、土工三維網墊、揶殼纖維網墊、植物扦插等。
2、入河雨水生態控制措施
只有污水不直接入河,由污水管網收集到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城市河道水質才能基本保證。但是由于路面(特別是瀝青路面)初期徑流污染物濃度很高,雨水也會對河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城市河道治理需要對入河雨水采取一定生態控制措施,以最大程度保護水質,降低雨水污染的沖擊負荷。
初期雨水控制措施 初期雨水污染物濃度很高,盡量引入市政管網,對入河的雨水口進行改造,設置溢流井,初期的污染嚴重的的部分雨水就近匯入污水管道,超出的部分溢流排入河道。植被淺溝 植被淺溝技術是一種防止和削減徑流污染物進入受納水體的一種措施。植物淺溝是指在地表溝渠中種有植被的工程措施,一般通過重力流收集處理徑流雨水。當雨水流經淺溝時,在沉淀、過濾、滲透、吸收及生物降解等共同作用下,徑流中的污染物被去除,達到雨水徑流的收集利用和徑流污染控制的目的。生態雨水口 在集中的雨水入河口處設置卵石區和滯水區,對入河雨水進行過濾。種植水生高等植被 水生高等植被,如蘆葦、香蒲、茭草、蓮藕等具有很好的物理阻滯作用,通過消浪,促使沉積,降低沉積物的再懸浮,并大量吸收水體和沉積物的營養鹽,以達到凈化水質的作用。
3、保護和重建河流天然濕地濕地號稱“地球之腎”,天然濕地是陸地與水體之間的過渡地帶,是一種高功能的生態系統,具有獨特的生態結構和功能,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自然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在規劃設計中,要盡量利用河流灘地、河心島等,根據不同水深,通過種植水生植物,形成濕地環境,必要時需要人為設置濕地。
總結
城市河流在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中都有著突出的貢獻,直接影響著城市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水環境的質量對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因此,必須加強城市河流水環境的改善,將自然環境與社會發展協調統一,加大對水環境的整治力度,降低人為因素對水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保證水環境的原始功能得以發揮,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水土流失及水源污染已經成為城鎮一體化、農村環境改善、鄉村經濟振興的關鍵阻滯因素。據人民網2020年8月16日消息,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達271.0萬km2,占國土總面積的28.73%。雖然相對于上一年度而言我國重點生態保護及修復區水土流失狀況持續好轉,但我國水土流失分布呈現由西向東逐步降低特征,水土流失治理資源分布不均衡,導致我國部分農村地區水土流失問題依然嚴峻,制約了新農村建設進程。為此,需要以小流域為基本單元,以水土保持為核心目標,遵循人工修復與自然恢復相結合的基本原則,進一步提升農村水環境承載力,從而為新農村建設、鄉村經濟發展奠定堅實有力的生態環境基礎。
1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基本概念
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為基本單元,以水源保護為中心,以解決水土流失問題、提升水環境承載力、恢復自然水環境為核心,同時兼顧人工修復及自然恢復的現代化、綜合性水問題治理理念與技術方法。我國水資源總量占全球水資源的6%,但我國人口基數較大,截至2020年我國人均水資源量為2944m3/人,略高于中度缺水線(2000m3/人),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82位,是聯合國認定的缺水國家[1]。水資源短缺、水土流失問題嚴重會導致農業生產力不足,制約農村經濟的發展,愈發嚴峻的水污染問題也對農村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威脅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為構建“生態防線”,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理念應運而生,對解決水土流失問題、恢復水環境作出了巨大貢獻。
2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實施要點
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以小流域為基本單元,以水源保護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環境為核心目標,按照農村地區小流域水土流失現狀、新農村建設需求、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要求、農業現展基本內容等對小流域農、林、水、草、田等水土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利用進行統籌規劃,緊抓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保護三道防線,多措并舉,因地制宜地構建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其實施要點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2.1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態修復防線
生態修復防線建立在農村地區坡度超過25°,或土層厚度低于25cm的區域。通過在林草破壞嚴重、植被覆蓋率較低區域周邊設置禁止出入警示牌、防護欄等,對該區域目的樹種進行補種等方式避免該區域受到人為干擾,以生態環境自然恢復為核心保持水土、減少污染。
2.2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態治理防線
生態治理防線建立在農業種植區等人類活動較為頻繁的區域。人類活動對周邊生態及水環境造成干擾,導致此類區域生活垃圾堆放多,加之農業生產中過量使用農藥化肥,導致水環境十分脆弱。此類區域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措施包括建立水土保持林及經果林,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地形地貌及土質特征種植栽培適應性強、附加價值高的果樹,既可以作為生態屏障防線,又能擴大經濟效益;修建水利工程,以綜合治理理念為導向,保證水利工程與自然環境、水資源調配及利用、農業生產與生活等相協調,發揮水利工程防洪減災、水源調度、農田灌溉等綜合功能,解決用水問題;推進農業現代化與綠色化建設,采用農業高效生產技術,以科學灌溉、田間管理強化農作物長勢及病蟲害防御能力,減少農藥化肥用量,修復被破壞的水環境與土壤環境[2]。
2.3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態保護防線
在水庫周邊、河道兩岸、主要溝道等區域進行護岸護坡、河道清理并建設綠色景觀,形成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生態保護防線,可以解決濕地萎縮問題、減少水體污染。
3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3.1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打造農村宜居空間
打造宜居空間是新農村建設的生態環保目標之一。我國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水土流失和水環境污染問題嚴重,農村經濟發展滯后,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堅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基本價值導向,從生態環保角度審視農村水資源、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致力于解決農村環境污染、水資源匱乏、飲水質量偏低、生活垃圾難處理等問題,可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3.2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夯實農村經濟基礎
推進農業現代化與綠色化發展是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的重要作用之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以水資源保護為核心,采取多元化及有效性措施恢復遭到破壞的水環境與土壤環境,在推行相關政策方針時注重調動農業生產主體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認識到農業與水環境和諧發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通過完善農田灌溉基礎設施、水資源調蓄工程、建設水土保持林等保護農業現代化發展所依存的水土資源、水土環境,避免水土流失、水環境污染對農業現代化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對于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振興鄉村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進程大有裨益[3]。
3.3調整農村產業結構,顯著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是對農村水土資源保護性開發與合理利用的統籌規劃與細致安排,其治理范圍包括農村的林、田、湖、草及相關產業,堅持以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為主,因地制宜采取造地適樹、植樹種草、因害設防等治理措施,實行“山頂戴帽,果樹纏山腰,山下養殖,護坡種草”等政策方針,在保護與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遵循治用并舉的基本原則,對水資源及土地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優化其利用結構,將寶貴的水土資源應用于高附加值、低成本高回報的有機、綠色農產品生產之中,通過科學配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及工程措施為農業的現代化發展保駕護航,同時顯著提升農民收入,踐行新農村建設的“農民增收”基本要求,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推動新農村建設的路徑
4.1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在新農村建設中若想發揮積極作用需率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通過整理資料、實地調研等方式了解新農村規劃建設宏觀戰略、小流域綜合治理需求、水土流失治理情況,在此基礎上協調好生態保護與水土治理之間的關系、小流域治理與新農村建設之間的關系、政府部門治理效益與村民切身利益之間的關系,多層次利用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資源,實現統一治理、綜合規劃、全面發展的目標。在這些資料的基礎上,依據小流域水土保持實況科學確定新農村生產發展方向,以小流域綜合治理為出發點合理安排牧用、林用、農用土地的比例與位置,積極建設高標準農田,實現農田優產高產目標,加大陡坡退耕力度,為林草種植提供有力條件。為了使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能助推新農村經濟建設需將水土保持與新農村商品生產、農業生產結構調整關聯在一起,同治溝措施、治坡措施、農耕等措施相結合。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開展前需考慮人畜飲水、糧食高產等實際問題,以提高新農村建設實效性為導向合理規設治理方案,保障小流域綜合治理能事半功倍。
4.2從實際出發推行技術措施,落實小流域綜合治理目標
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措施主要有3個:一是農業耕作措施;二是林草措施;三是工程措施。其中,工程措施指的是通過修建梯田、澇池、水窖、山坡截溝、攔沙壩、泥石流排導等工程達到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目的。實踐證明,山丘區水土保持需以小流域為基本單元。為了使技術措施可以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中發揮作用,需專職部門立足農村當地深入調查分析,了解小流域組成要素及經濟系統,將動植物、土壤、水體等要素視為時空分布探究的著力點,同時調查分析農村當地的生產資料、人口、技術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明確小流域的人口承載力。以土地資源科學利用為主合理規劃治理方案,從宏觀上講,科學規劃農村生產用地,使小流域生態能在農村經濟體系中發揮積極作用;從微觀上講,根據農村不同地方的實際情況靈活實施技術措施,規設詳盡的實施計劃,使小流域治理能高效展開。不同地區所采取的規劃治理手段存在差異,以黃土高原為例,在治理初期采用了多目標規劃法、線性規劃法、經驗規劃法、非線性規劃等方法,使小流域綜合治理目標得以貫徹落實。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基礎為土地利用規劃科學合理,基本單元為小流域,從實際出發合理使用工程措施、林草措施、農業技術措施,建成具有綜合性的防治體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上述技術措施的同時需明確治理目標,以農業措施為例,需加強土壤抗蝕力、追加植被覆蓋率,達到改良土壤、保肥、保土、保水的目的,繼而充分發揮多種技術措施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優勢。
4.3注重監督反饋,持續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平
相關部門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治理問題,注重監督反饋,定期歸納總結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經驗,立足實際,不斷調整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措施。新時代數字技術成為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平的條件之一,利用數字技術亦可提高治理效果監督反饋質量。例如,在推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時可引用BIM技術,立足坡面蓄水、泥石流排導等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規設5D模型,增強相關工程監督反饋的可視性,同時各部門要基于BIM系統進行高效協調聯動,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的過程中形成合力,有效落實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措施。再如,利用大數據及時更新基礎數據,大數據具有持續膨脹的特點,可在小流域綜合治理中發揮數據搜集等作用,為自然資源保護、利用、開發、管理提供參考。
5結束語
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加大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力度,能夠改善農村生活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有利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是推進農村經濟振興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邢夢雅,劉婭莉,楊小妹,等.基于生態紅線劃定的小流域生態保護開發研究[J].人民黃河,2021,43(7):120-123+140.
[2]焦愛玲.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1(6):8+11.
關鍵詞:水環境;污染原因;治理對策
引 言:水和空氣一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因素。眾所周知,在現代社會中,水就是經濟的血液、社會的命脈,顯而易見,水在人類生活和生產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水是世界萬物構成的必備要素,同時又是工農業發展需要的基本資源。過去人類對于水的依存關系的認識很膚淺,導致人們對水只是片面的無情的索取,地下水開采過量,地面水污染嚴重,水生態環境急劇惡化。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使水資源的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這也警醒人們要對水環境污染防治給與重視和關注。
1 水資源現狀
近年來,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的需要量不斷增加,人們逐漸感覺到水資源的缺乏。而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使得本來有限的水資源失去了很多使用價值。我國水資源污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降水酸化,飲用水安全問題凸顯
目前,我國已有很多地區的降雨都偏酸性,全國降水的年平均PH值低于5.6,酸雨地區的城市地下水的PH值也隨之下降,而水質的酸化更加造成了地下水的總硬度增加,有機物污染和重金屬污染也日益嚴重。而目前我國已有近一半的城市居民的飲用水不達標,飲用水安全問題嚴重威脅著居民的身體健康,我國水資源供應面臨巨大的挑戰。
1.2 地表水體污染嚴重
據統計,我國污水的年排放量達600多億噸,其中約有80%以上是沒有經過任何處理而直接排放入水域的工農業污水。隨著污水排放量的加快,我國地表水體的環境質量也隨之急劇惡化,各江河湖海都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質污染嚴重,有些甚至已經不再適合作為人們的飲用水源。
1.3 地下水體污染嚴重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于水資源的大量使用,工農業生產以及人們日?;顒佣疾煌潭鹊貙Φ叵滤w造成了污染。地下水體的硬度升高,砷、汞、鉻、氟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升高,而這類有毒物質的性質是不易分解和沉淀的,并且還會被生物體轉化成毒性更加強烈的有機化合物,從而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
2 水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2.1 工業污染
全球工業經濟迅速發展,我國作為一個經濟迅速崛起的大國。經濟發展有利有弊。面對日趨嚴重的工業污染,我們不得不引起重視。工業廢氣的排放,使空氣質量不斷下降;工業廢水的排放,使水資源不斷減少。我泱泱大國竟然面臨缺水的威脅;
2.2 生活污染
很多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還比較原始,基本上是在城市的郊區建立垃圾廠(通常是露天的),將生活垃圾推擠在此,定時定量焚燒。但這些生活垃圾中通常有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玻璃物品和廢舊電池等,成分復雜,回收利用率低,大部分城市對污染治理的設施建設不到位,雨水將焚燒后的污染物從地表向地下滲透,造成地下水污染加劇。生活污水等未經過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江水里,增加了溪水的污染。
2.3 農業回流水以及固體廢棄物污染
由于耕種、噴灑農藥、施肥等工作的需要,使得農業灌溉的回流水體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和富養肥料的有毒農藥,使得人們生活用水造成嚴重的污染。另外,工農業廢棄物和城市垃圾的數量和種類繁多,這些廢棄物轉入水體中,會使水體造成嚴重的污染,而且極難控制和治理。
3 水環境污染的治理對策
3.1 提高環境監測技術水平,加強污染事故反應能力
改善基層環境監測站的技術設備,加強對污染事故反應能力,預測、預警能力,監控對污染源的動態變化,增加監測頻次、減少采樣誤差,及時、準確、有針對性地反映排污狀況,使環境管理的日常事務能力有所增加。
3.2 貫徹水法,加強水源保護
推進水法的完善與實施,保護水源,這是防治水污染的、保護水質的根本方法。一方面,加強各地區水源保護法等水法的落實,嚴格實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一方面,有針對性的采取保護水源的防護措施,推動地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展開。其次,可以努力實現城鄉一體化,統一管理和監督水法的實施,不斷完善水資源防治措施系統的建設。
3.3 加強對水資源污染嚴重的企業的監管力度
管理部門在對水資源進行檢測和管理的同時,可以著重對水資源污染嚴重的企業、以及水污染嚴重的地區進行高強度的整改。在當前社會飛速發展的同時,很多知名企業都違背了社會健康和諧發展的可持續戰略要求,生態環境破換嚴重,尤其是水資源的破壞。因此,必須加強電力、化工類等重工業進行實時監控,嚴格控制廢水排放量,強化內部水源管理,從源頭上遏制水污染。另一方面,對重度水污染地區進行限期整治,加強對水源狀況的檢測,完善日常的監督工作,保證水資源的質量。
3.4 廢水循環利用
廢水循環利用分為以下幾個途徑:地下水回灌;景觀和娛樂用水,比如澆灑綠地、道路、洗車、沖廁所等雜用水;冷卻水甚至鍋爐補給水等。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緩解工業與農業、城市之間的用水矛盾,同時可以節約水資源,實現“優質水優用,差質水差用”的原則,有利于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改善生態環境、減輕水體污染,這樣才能更好的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其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3.5 建立完備的給水排水系統
據了解,在國外,給水排水行業稱為水工業,在國內,水工業的概念也逐步被業內人士所接受。水工業主要有產品開發、系統平臺搭建、技術服務三個方面構成,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國內的發展潛力巨大,市場開發度具有較大空間,我國現在的水處理設備總值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具有很大差距。在城市建設中,應著重建立排水系統,改善城市遇雨成“海”的狀況。
3.6 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
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念,引導人們積極參與水資源的防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首先,根據各個地區的具體情況制定詳細的計劃,嚴格控制排污總量。其次,根據當地社會經濟條件,以及工農業的發展,制定用水定額和排污定額標準。同時,改革城市水價,實施階梯水價標準制度,努力提高城市中水回用率。最后,可以加強水的需求側管理,以水定產業發展規模,定城市發展規模,建設項目必須獲得取水許可和排污許可,推進水權、排污權制度和準市場管理,逐步實現資源、環境的優化配置。
3.7 推進農業現代化,減少農業污染
完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加大強農惠農力度,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實施良田、良種、良法、良制工程,按照優質、高產、高效農業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重點推進農業經營產業化、農業技術集成化、基礎設施工程化和農民現代化,著力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積極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著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
4 結束語
總之,在新形勢下,我們應該在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一如既往的堅持務實的良好作風,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己任,建立完善的水環境污染控制與防治管理系統,提高人們的生活用水質量,緩解用水緊張問題,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健康、幸福。
參考文獻:
[1]陳娟.水污染防治與水污染防治法分析[J].內蒙古水利,2011(07).
[關鍵詞]地下水;水污染;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X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1-0214-01
地下水作為一項生活中最基本的用水選擇,其作用可想而知,同時即便地下水不作為日常飲用水來幫助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是它的污染仍舊會影響整個地球的環境,因此,重視地下水污染防治已經是一個十分緊迫的現實問題。
一、地下水污染的概念、特點與現狀
(一)基本概念
地下水污染是指在人類活動影響下,地下水水質朝著惡化方向發展的現象。也就是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導致溶解物或懸浮物進入地下水環境,引起水質惡化,無論其濃度是否使水質惡化達到影響其使用的程度。地下水污染源可分為人為污染源和天然污染源兩大類。
(二)地下水污染的特點
地下水污染的特點總的來講,地下水由于貯存于地下含水介質中,不易被污染。一是是因為包氣所具有過濾屏障作用能將害物質優先過濾掉;二是因為巖石、土壤及水體中的微生物對污染物的降解,使之成為無害物質。人們往往忽視地下水污染是因為地下水不易被污染且很難直接觀察。但因環境容量的有限性,污染物進入地下水系統并超出它的自凈能力時,就會對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一旦地下水被污染,及時很難被發現,后果危害極大。地下水污染具有如下特點:(1)難確定性。即地下水含水介質的差異性和復雜性導致污染范圍很難確定。(2)污染過程的隱蔽性。地下水在地表以下,被污染后不像地表水污染直觀明顯而易于監測。(3)延遲性。地下水污染早期不易被覺察。(4)廣泛性。與地表水污染僅局限于水體所流經或貯存的有限空間內不同,地下水是處于不斷運移和循環中,各個水力系統又有著密切的水力聯系,從而決定了地下水污染范圍廣泛。(5)危害長久性。地下水運移于含水介質中,運移速率極其緩慢,循環周期時間長(從幾年到幾百年不等),天然地下徑流將污染物帶走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且作為含水介質的砂土對較多污染物都具有吸附作用,從而使污染地下水體在地下滯留時間長,污染物的清除極為困難。
(三)地下水污染現狀
地下水污染實質是因為人類的活動使地下水的物理、化學、生物性質發生改變,進而限制了水的使用范圍和領域。中國水資源總量有1/3是地下水,其具有水質澄清、水溫穩定、分布面廣、供水穩定的特點,并且取水條件及取水構筑物構造簡單,因此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對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合理處置生活垃圾和工業三廢,農業生產中過量使用化肥農藥,不科學的采礦及冶煉重金屬等導致地下水遭受嚴重污染。根據《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全國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約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嚴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輕度污染,基本清潔的城市地下水僅有3%。
二、地下水的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
質量狀況:地下水對于人們的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聯系著百姓生活的日常起居,而近年來,國土資源部的各項調查顯示出來的信息都是地下水被污染,例如最明顯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對比,地下水質的狀況需要多方因素共同的作用下才能保持清潔;像北方地區的平原和丘陵地帶水質相對較好,而在中原地區水質則明顯變差,而質量狀況最差的當屬沿海地區。
變化趨勢:對于發展中的我國來說,地下水資源是受到極大的重視的,針對其中應該覺察的變化趨勢,經過分析也得出了相應的結論:在我國能夠劃分的明顯區域便是南方和北方,而較兩者之間的明顯變化方向來說更是有目共睹的,北方地區因為地域和城市的關系,所以地下水的質量通常檢測出來的都是呈現的下降趨勢;而南方的地下水質量相對來說比較穩定,因此它的地下水污染通常分布在城市和相關的周邊地區。
三、我國地下水污染防治技術探究
如上所述,我國的地下水污染現象已經非常嚴重,有些甚至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情況,為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我國地下水污染情況進行有效防治。
(一)加大資金投入,切實提高污染防治能力
眾所周知,地下水污染不同于地表水污染,污染物質一旦進入到地下水層,污染物的移動速度會非常緩慢,但一旦該區域地下水遭遇污染將會非常難以消除。因此,各級政府部門和相關企事業單位一定要加強地下水污染的預防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及時做好城市排污系統、生活垃圾填埋及廢物消納場的建設工作。
(二)嚴厲查處環境污染尤其是水污染等違法行為
地下水污染歸根結底仍屬于環境污染的范疇,因此,對于已經造成大量地下水污染或者對地下水存在潛在污染威脅的企業和個人,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切實做好本職工作,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建立健全地下水污染責任人追究制度,嚴格規范各類工業污水排放企業的排放形式和排放量。而對于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居民生活垃圾廠的投建和改進工作,不僅嚴格規范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排放去向,而且對已經進入居民生活垃圾廠的生活污水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盡可能地將該生活污水盡快處理或進行二次改進使用。
(三)地下水污染源和污染物滲入地下含水層的途徑
針對由于煤炭開采導致的嚴重地下水污染問題,建議改進工藝,盡最大可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嚴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標準,妥善處置工業廢渣和生活垃圾,除此之外,還需要正確選擇采礦過程中U石及尾礦排放點。
四、地下水污染的保護
(一)適時地開展關于地下水資源用度的調查
關于水資源的利用,只有找到了用途才能更好的分析污染的來源,保證對癥下藥,綜合考慮地下水的發展源頭,以及地質構造包括使用區域和環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只有適時開展對于水資源利用狀況的調查才能更好的預防或者是治理水污染,保證有證可循的舉措。
(二)嚴格控制污染源頭
對于地下水最嚴重的一個污染源無非就是居民用水對其過度的排放和無休止的接取,導致水污染問題成為當下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而控制城鎮居民用水的污水排放,不失為一種重要的舉措。
(三)加強重工業污水排放檢測和管理
在重工業加工領域加強水環境的監控和檢測是治理地下水污染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在排查的過程中能夠防止污染源和存在的安全隱患,給地下水污染起到一個把關的作用,防止黑色金屬影響水質。
(四)應分類控制農業用水對于地下水的污染
面對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對于養料的需求,而在水和藥中合的作用下會產生一些雜質,而其就是影響水資源的關鍵點,它們一旦排不出去就會對水資源造成污染,甚至是更壞的影響,所以在農業發展的同時要注重查看其殘留藥物對地下水的影響,保證合理用藥,科學施肥,做到無公害的綠色莊園,是地下水更好的為農業服務。
水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要基礎。但是由于不合理的開發和嚴峻的水污染形勢,使水資源與社會發展矛盾突出。一方面由于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量逐年增大,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社會發展引起的水污染問題加重了水資源的短缺。在當今時代,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特別是與人類生活直接相關的水環境污染問題,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研究和治理地下水污染,但中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而其社會經濟又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因此在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應不斷探索研究,尋找適合本國國情的研究方法和治理措施。
參考文獻
[1] 楊柳濤,劉瑩.地下水污染防治技術方法進展[J].廣東化工,2015,11.
1.1 日本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體系的內涵
環境質量標準是日本政府為保護人類健康和生存環境制定的,是環境行政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行政的管理目標。根據環境基本法的規定:由政府根據環境條件,為保護人類健康以及生存環境制定的標準;標準分為保護人類健康項目(簡稱“健康項目”)和保護生活環境項目(簡稱“生活環境項目”)兩種類型;政府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證環境質量達標。
在日本環境基本法和環境質量標準文件中,界定了質量標準體系的結構和基本內容。標準體系中涉及的標準類型、項目、分析方法等在法定的法律法規中均有明確的原則。根據法律法規制定的質量標準項目、限值、分析方法等技術規范具有明確的法律意義。環境質量標準不是孤立的標準限值的概念,而是一個體系,主要包括標準項目、標準限值、分析方法、監測方法、評價標準和表征方法等。不同環境媒介涉及的標準體系內容有所差異,但質量標準體系的結構具有共性。本文對質量標準體系中的監測技術規范和監測準則、評價方法等內容不予論述,重點介紹質量標準項目和標準限值的內容。
日本水環境質量標準項目分為環境質量標準項目、“必要監視項目”和“需要調查項目”三個層次。不是由單一的質量標準項目構成,而是由三種不同監控要求、不同監測頻次和不同控制力度和手段構成的從防患于未然到由國家嚴格控制的不同級別和層次的污染物監測項目種類構成。環境質量標準項目(圖1中的1):分為健康項目和生活環境項目。健康項目屬于國家嚴格控制,通過法律法規監測的項目,監測頻次多,必須隨時保持達標,不得出現超標情況。生活環境項目也屬于國家質量標準范圍,但允許通過制定達標期限等措施,逐步治理和防范的污染物。“必要監視項目(圖1中的2)”:雖然不是法定質量標準,但作為需要監視和監控的污染物,屬于必測項目,也納入國家監測體系進行監測。監測頻次少于質量標準項目。但有可能會根據科學發展和污染物的風險程度及檢出情況補充到質量標準項目中。“需要調查項目(圖1中的3)”:從防患于未然的角度出發,每年對選擇的300種“水環境污染的化學風險物質”開展調查和監測。除此之外,消毒副產物作為特定項目也納入日本公共用水域的監測項目體系之中。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項目構成見圖1。
圖1 日本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項目構成圖
1.2 日本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體系形成歷程
日本地表水質量標準的制定始于20世紀70年代。伴隨1950年后半日本的經濟高速發展,水環境急劇惡化,水俁病等公害不斷發生,為遏制環境的惡化,治理污染,1967年日本頒布“公害基本法”,1970年召開以治理環境污染為主題的“公害國會”,頒布“水質污染防治法”等各項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水環境質量標準就是根據此法首次設定。自1971年水質環境標準設定以來,根據人們對環境的認識、對各種化學物質性質的了解及環境中化學物質的存在狀態,水質標準已經修訂了16次,其項目、分析方法等內容也有相應的增加和變更:1971年制定8個健康項目、5個生活環境項目的環境質量標準;1975年增加PCB項目;1993年健康項目由9個增加至23個,生活環境項目增加了海域的氮和磷。同年,還增加25個項目的“必要監視項目”類的監測。1999年增加硝酸氮和亞硝酸氮、氟和硼;2003年增加保護水生生物的質量標準項目;至2009年增加了健康項目中的二惡烷項目。
1.3 日本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制定依據
環境質量標準項目的修訂,由日本“中央環境審議會水環境部會”在不同時期,根據公共用水域常規監測結果、化學風險物質檢出情況、日本生產、輸入、輸出的化學產品產生污染物的情況,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飲用水指導方針的修訂情況、國內外水質質量標準、日本國內飲用水水質質量標準,并參考學術研究成果和病理、病毒試驗等數據,開展討論,對環境質量標準進行修訂,包括增減項目、修訂標準限值和調整分析方法等。
“環境質量標準項目等的設定依據”對各選取項目和標準限值的制定包括以下6個方面的內容:(1)物質信息:包括名稱、CASNo、元素/分子式、原子量/分子量、在環境中的存在及狀態(水溶性、揮發性、分解速度、遷移、產生的副產物等);(2)主要用途及生產量;(3)現行標準(國內標準:環境質量標準、飲用水質量標準、PRTR法;國際標準:WHO飲用水水質指導方針、USEPA、EU);(4)在日本水環境中的檢出狀況(公共用水域的常規監測、需要調查項目等監測調查數據;地下水普查數據);(5)根據PRTR制度①統計的在日本全國的排放量;(6)標準限值或指針值的制定方法(防疫學調查、病理試驗、毒性試驗數據等)。
2 日本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體系現狀
根據日本的“環境基本法”(1993年法律第91號)第16條第3項之規定:對于環境標準項目,需要經常進行科學的評判,根據情況做出必要的修訂。本文所介紹的日本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最新修訂時間截止到2009年底②。具體的標準項目及標準限值如下所述。
2.1 健康項目
健康項目,從1971年最初設定的8個監測項目,經過不斷修訂,數次追加,到2009年11月形成目前的27個項目。具體見表1。
說明:1.(1)標準值為年平均值。但總氰標準值為最高值。(2)“不得檢出”是指根據分析方法測定的結果低于檢出線。(3)氟和硼的標準值不適用于海域標準。(4)硝酸氮及亞硝酸氮的濃度為根據為規格43.2.1、43.2.3以及43.2.5測定的硝酸根離子濃度乘以換算系數0.2259與根據規格43.1測定的亞硝酸根離子濃度乘以換算系數0.3045之和。2.附表1至10為總汞等11個標準項目的分析方法(略),具體參見環境省告示78號文。3.英文和分子式或化合物內容為作者查詢資料的標注,不屬于日本標準文件中內容。
1999年,根據常規監測和普查結果統計的檢出率較高,同時由于WHO對飲用水指導方針中增加了18種污染物監測項目,日本高爾夫場使用農藥的暫定監測指導方針決定監測的5個項目等因素,篩選13個需要考察的項目,經過比較水環境中的檢出率、病理研究和毒性試驗的結果,參照飲用水質量標準,決定將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氟和硼由“必要監視項目”轉為 環境質量標準項目中的健康項目。其中,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標準限值的確定是根據Wa1ton等(1951)進行的硝酸濃度與嬰兒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發病率的調查結果和飲用水水質質量標準將其設定為10mg/L。氟的標準限值設定是從預防氟斑牙角度出發,同時考慮飲用水質量標準,將其設定為與指針值相同的≤0.8mg/L。而硼的標準限值設定根據Price(1996)的小白鼠生殖毒性試驗、厚生省的市場調查等結果,得到日承受量、日常攝取量的數據,將標準限值定為≤1mg/L(之前“必要監視項目的指針值為0.2mg/L”)。
在2009年11月將二惡烷(1,4-二氧六環)由“必要監視項目”轉為環境質量標準項目中的健康項目。原因如下:(1)根據常規監測和調查,其檢出率較高;(2)根據統計,此污染物每年向環境中有排放;(3)該物質有易溶于水、難以揮發和分解的特性。基于以上原因,此物質作為需要高度關注的污染物,納入環境質量標準項目的健康項目中,屬于需要嚴格控制其在環境中濃度的污染物。其標準值的設定根據小白鼠腫瘤研究實驗數據,參照飲用水和WHO飲用水指導方針的標準值,定為≤0.05mg/L。
2.2 生活環境項目質量標準
生活環境項目是指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生存環境、生態環境的監測項目。其標準值設置不同于健康項目,健康項目標準值在所有環境媒介中是一致不變的,而生活環境項目是根據公共用水域類型進行劃分,并根據不同的水域環境功能設置標準值。
生活環境項目于1971年首次設定,有pH、BOD、COD、SS、DO、糞大腸菌群和正乙烷提出物共7項。1982年從防治富營養化角度增加總磷和總氮,2003年從保護水生生物角度出發增加總鋅,構成目前的10個標準項目。與地表水監測相關的有河流和湖泊方面,項目和標準值見表2。
說明:1(1)標準值為日均值(湖泊、海域也為日均值)。(2)關于農業用水利點位,PH值為6.0~7.5 DO≥5mg/l,湖泊同。(3)水質自動監測儀器是:具有自動監測該項目并能自動記錄監測結果的儀器,或與該機能相連接的儀器(湖泊和海域也同此基準)。(4)確認具體數目的定量分析法(湖泊、海域同)——略,具體參見環境省告示78號文。2.自然環境保護區、水道1、2、3級,水產1、2、3級,工業用水1、2、3級,環境保護地域的劃分(略),具體參見環境省告示78號文。
2.3 必要監視項目
公共用水域必要監視項目:關于保護人類健康的相關物質,根據從公共用水域監測時發現的化學物質,雖然不作為環境質量標準項目,但因有連續觀察必要性,將此類物質設定為“必要監視項目”,將其定位于地方政府應該對其開展監測的地位,在1993年設定22項“必要監視項目”,經過1999年、2004年修訂過程,目前2009年“必要監視項目”共有26項。具體見表3。
2.4 保護水生生物的“必要監視項目”——河流和湖泊
為保護水生生物環境,日本在2003年11月制定了保護水生生物的水質環境標準。將總鋅作為生活環境質量標準項目。將三氯甲烷、苯酚和甲醛作為“必要監視項目”,將其納入地表水監測的質量標準體系之內。具體見表4。
說明:生物A為嘉魚、鮭魚等喜好低溫的水生生物及其餌生物的生存水域。生物特A為生物A水域中,水生生物產卵及幼子生存的需要特別保護的水域。生物B:鯉魚、鯽魚等比較喜好較高水溫的水生生物及其食餌生物的生息水域。生物特B:生物B水域中,水生生物產卵及幼子生存的需要特別保護的水域。
2.5 有毒有害化學物質(Dioxins)對水質和底質造成污染的環境質量標準
防治有毒有害(Dioxins)類化學物質污染的環境質量標準制定于1999年,最新修訂時間為2009年,具體標準如表5:
說明:1.TEQ為毒性當量。2.標準的使用水域范圍:水質(不包括水底的底質)的標準適用于公共用水域及地下水。水底之底質的環境標準適用于公共用水域的水底底質。
2.6 特定項目(三鹵甲烷前體物(THMFP-5)
在日本公共用水域監測項目中,還包括了特定項目——三鹵甲烷前體物(THMFP-5)的監測。主要是根據日本的“水道水源法”,于1995年開始監測。在《2009年度日本公共用水質監測結果》中公布了當年監測的年度均值及1995-2009年的變化趨勢。
3 研究日本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體系形成歷程及現狀對我國地表水質量標準體系研究的啟示
從40余年日本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體系的形成和變更歷程,可以看出,日本環境質量標準體系的構建和發展與時展、經濟發展息息相關,隨環境保護的深度和廣度的加深和擴展,地表水質量標準的也逐漸形成具有本國特色的體系。研究日本地表水質量標準體系對于我國地表水質量標準體系的研究具有以下啟示。
3.1 注重綜合研究
從縱向研究看:日本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變遷在時間序列的發展歷程與日本的經濟發展階段、污染狀況、分析技術的進步及污染防治理念的加深和擴展緊密相關。例如:工業高速發展導致水污染的加劇,促使國家采取措施治理和保護環境,包括制定環境質量標準開展監測,評價污染狀況等。PCB的監測依賴于分析技術(氣相色譜法——GC/MS)的成熟,富營養化的防治使得總磷和總氮成為環境質量標準項目,“必要監視項目”和“需要調查項目”體現了防患于未然的環保理念。橫向的研究表現在,對于質量標準項目的選擇與污染物檢出狀況、WHO標準項目的變化、病毒和病理及流行病學研究成果等決定了毒性較大對人類健康和生存環境威脅較大化學風險物質成為優先控制污染物進入質量標準項目的范疇。標準限值的界定更是依賴于飲用水標準、病毒和病理試驗及公害病研究等多學科、多部門、多領域的合作與研究成果。
3.2 環境質量標準體系的研究需要用系統、綜合和發展的觀點不斷地開展工作
我國環境質量標準體系的建設和研究需要根據我國的國情和特點、參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參考世界各地區的法律法規和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不斷進行項目和標準限值的研究、評價和修訂工作,才能更好地建設和完善適應我國特點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體系。
注釋:
①PRTR制度(Pollutant Release and Transfer Register)是日本從2001年開始實施,企業向國家申報由企業向大氣、水、土壤中排放的對人類健康或生態系統有害的污染物的排放狀況。國家根據企業自主上報的 數據推算出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在環境中的移動量并將結果公布的制度。
②[水質汚濁に係る環境基凖について]公布日:昭和46年12月28日環境廳告示59號[改定]昭和49年9月30日環境廳告示63號…平成21年11月30日環境省告示78號env.go.jp/hourei/add/e01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