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3 09:15: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環境建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金融生態環境 陜西 區域金融
一、金融生態環境的涵義
自從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2004年首次提出“金融生態環境”這一概念后,這個用生態系統的觀點研究金融環境問題的方法便備受矚目,許多專家學者也開始從這一角度來研究區域金融的發展問題。所謂金融生態, 又可以被稱為“金融生態系統”,是各種金融組織為了生存發展,與外界環境之間及內部金融組織相互之間,在長期的密切聯系和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特征,執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動態平衡系統。優越的金融生態環境可以為金融主體運行提供有利的經濟、社會、文化、法治基礎,良好的中介服務體系和政府公共服務支撐,必然有利于金融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內部平衡,從而提高金融體系的整體運行效率。
二、陜西省金融生態環境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陜西省是中國西北部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中心,科技教育發達,自然資源豐富,交通運輸便利,近年來,伴隨著西部大開發的腳步,陜西省的金融生態環境得到較快發展, “十一五”期間,發展效果尤為顯著。
首先,各類型金融機構的數量大幅增加。截止至2010年底,陜西金融市場上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數量達6375家,保險機構40家,證券機構3家,金融服務主體有了大幅度增長。于此相對應的金融業從業人員數量、金融機構資產總額以及金融機構的賬面利潤等也均呈持續增長趨勢。金融機構總資產從2005年的6866.13億元增至2010年的20734.92億元,實現賬面利潤也從2006年的48.6億元增至2010年的222.26億元。其次,金融產品種類日漸豐富,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政府投入加大,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效果顯著。2010年,陜西省證券市場新增上市公司和融資總額均實現了新的突破。截止到2010年全省有上市公司37 家,年融資額190.4 億元,年債券籌資額273.4 億元。
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省各界共同努力,統一意識,從全局出發,科學有序的去推進。近年來,雖然我省金融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但仍然存在許多需要加強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經濟基礎差,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金融生態環境的發展先天不足
由于歷史原因,陜西省的經濟產業結構發展長期處于不均衡的狀態。國家軍工企業較多,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他工業的發展。第一產業的比重過高而第三產業嚴重滯后。經濟增長方式也以投入高收益低的粗放型為主。相比較為發達的地區,我省的金融生態環境在后期建設方面發展也相對落后。
(二)金融法制環境不健全,金融案件的執法效率低
法律環境將直接影響金融環境的有序、穩定、平衡和創新能力。由于難,執行難,抵押物由于行政干預難以變現等原因,陜西省金融機構普遍反映通過法律手段仍使得資產難以保全。據陜西省安康市案件執行情況調查反映,商業銀行對欠貸不還的貸款戶后,勝訴率達 100%,但真正執行收回的本息的卻不足10%。省內針對金融的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很大一部分法規缺乏約束力,致使許多信用活動無法可依,無章可循。
(三)是地區信貸結構不合理,信用狀況欠佳,社會信用建設滯后于市場經濟發展
截止到2010年,陜西省企業直接融資額占新增信貸的比重僅為3.3%,個人人均消費信貸額866元,遠低于全國個人人均消費信貸1846元這一水平。另外,企業和個人信用意識普遍不強,逃廢金融債務現象多有發生。
三、優化陜西省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議
(一)加快經濟發展,改善區域金融運行環境
陜西作為西部大省,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西安自古就是中國的經濟政治中心,這使得陜西擁有著雄厚的人文底蘊。借助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推動,陜西應該立足省情,從重點因素入手,如提高GDP增長率,降低單位耗能率,大力發展地產能源行業等。金融行業要和全省各個行業全力配合,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金融機構也要改進服務方式,正確對待資金出現問題的企業,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給予他們全力的支持。與此同時,要加大對高科技新興行業,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行業的投入,統籌兼顧,創新形式,實現共贏。
(二)建立并維護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市場,而市場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信用,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是現代社會經濟金融正常運轉的基礎。一方面,要提升政府的信用,政府要做到取信于民,提高政務的透明度,完善獎懲機制,并配合國家建立省市區的征信數據庫,為各項經濟金融活動提供參考依據。另一方面,要強化對企業與個人的信用管理,做好宣傳工作,讓信用真正的深入人心。
(三)促進金融生態環境的法治建設,完善現行法規,加大執法力度
完善合理的金融法治環境是構建良好金融生態環境的基礎,也決定著金融生態環境未來的發展空間。因此,在現行的法律框架下,結合陜西省的實際情況,司法部門應盡快制定和完善有關金融債權保護、信用管理、房產抵押、國有金融資產管理等地方性法規,有效保護金融資源。各級政府要轉變固有守舊觀念,充分認識發展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加大司法力度,積極的幫助金融機構和企業維護債權。另外,要加大執法力度,對危害金融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堅決打擊,減少金融資產的損失,確保金融資產的良性循環,提高案件執結率,增強法律威懾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城鄉規劃環境規劃空間資源主體功能區劃生態功能區劃
Abstract: in the two type socie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of policies, in the city for sustained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lan fully fusion has become a tre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wo planning focus, in order to solve the main contradic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up to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dea, down to the space of coordination system resources and put forward two rules of concrete Suggestions to fully mix. In the macroscopic level main body function division and with ecological function division in different areas of urban and rural space control principle contents is proposed requirements, theoretically expand the spac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control perspective; In the micro level of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detailed the content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pace control, practice can enhanc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and operation.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lanning space resource ecosystem delineation main function division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中國在現代化建設中面臨著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的瓶頸,十七大報告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簡稱“兩型”社會)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城鄉建設是兩型社會建設的載體,城鄉規劃是城鄉建設的藍本,要想最終實現兩型社會目標,就必須追溯到源頭,對城鄉總體規劃提出更高的要求。城鄉建設快速推進給城鄉環境帶來了一系列諸如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城市熱導等負面影響, 這些負面影響已逐步彌蓋了城鄉建設的正面效應,成為制約城市自身健康發展的瓶頸。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良好的景觀和生態環境成為了城市人民追求的新目標,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為了滿足城市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把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有機納入城鄉總體規劃已成為必然選擇。
從傳統“兩規協調”(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城鄉總體規劃)的博弈歷程來看,兩種規劃協調的本質是用地問題,新城鄉規劃法的頒布實施已經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法律平臺。借鑒傳統兩規合一的經驗,從宏觀角度分析,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與城鄉規劃的矛盾焦點應該是建設用地擴張與生態環境涵養用地的失衡問題,因此本文跳出了僅就城鄉規劃環保篇章分析問題的小圈子,針對城鄉規劃的矛盾焦點,上至城鄉規劃編制理念,下至空間資源的協調性系統提出“兩規合一”的具體建議。
一、 規劃編制理念的融合
城鄉總體規劃與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融合并不是簡單的把環保規劃拿來照搬內容,而是需要從上至下系統的吸納,規劃編制理念是規劃編制中的“上”,規劃理念類似根基,限定了規劃的大體框架和編制方向。因此“兩規合一”首先要從理念上融會貫通[1]。
1、規劃編制的定位由單純滿足建設規模需求轉變為供需平衡的雙向協調。傳統的城(鄉)總體規劃,是以需求為導向的規劃模式,主要立足于發展的需求決定城市的性質、職能和規模。把環境保護融入城鄉總體規劃中,不僅要考慮城鄉發展的需求,還要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及資源的供給能力,為城鄉的發展提供基本保障和充足后勁。量化城市在資源、能源、環境等方面所能接受的容量,通過需求與容量的相互協調,科學統籌城市的定位和發展規模,保障城市的經濟社會活動在資源、環境可容納的范圍內,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2、規劃編制的重點由空間布局和發展建設轉向生態修復與經濟建設協調進行。傳統城(鄉)總體規劃注重的是人工物質空間的規劃,多把空間如何布局,空間上如何安排人類活動及相應設施建設作為首要內容,輔以自然生態環境的點綴,這就導致了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忽視。把環境保護規劃有機納入城鄉總體規劃就需要擴大城鄉規劃的視野,豐富與相關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內容,并保障新增內容與傳統內容的有機協調,實現從“單純的建設發展規劃”到“禁建區、限建區與適建區規劃”的轉變。優先考慮自然生態條件,最大限度地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將城鄉經濟社會活動限定在合理的空間范圍內,從空間資源角度保障城鄉的可持續發展。
二、 空間資源協調性分析
空間資源的爭奪是城鄉規劃與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矛盾焦點所在[2],因此“兩規合一”的突破口和關鍵點就是如何在經濟社會活動與生態環境之間協調配置好空間資源,而城鄉規劃中的空間管制正是實現空間資源協調配置的具體抓手??臻g管制具體內容是優先保護區域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緩解空間資源壓力,優化空間資源配置,通過明確各種地域類型空間管制的范圍、形式和程度,確保城鄉空間形態和資源豐度,引導城鄉合理建設,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3]中國地域遼闊,各地生態環境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差異很大,把行政分割的城鄉空間放到整個國土空間和完整生態系統的大空間范圍內考慮,處在不同地域的城鄉建設應服從該地域整體的主體功能和生態功能,因此不同地域城鄉規劃中的空間管制內容應結合主體功能區劃及生態功能區劃的布局對空間資源從宏觀層面上加以引導。把城鄉空間拆解到小空間范圍分析,主要抽象概括為禁建區、限建區和適建區三種空間資源的優化配置,其中禁建區、限建區與環境領域的受保護地區在空間界定上有重疊部分,因此城鄉規劃在具體編制及實施空間管制內容時應充分考慮生態環境中受保護地的點狀分布情況,保護地的具體類型及保護的具體要求,以求在空間管制范圍劃分上更加合理,在管制措施制定上更加具體,增強空間管制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1、宏觀層面上空間資源協調性分析
主體功能區就是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謀劃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確定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并據此明確開發方向,完善開發政策,控制開發強度,規范開發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根據上述開發定義和理念,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4]優化開發區和重點開發區都屬于城市化地區,開發內容總體上相同但開發強度和開發方式不同。限制開發區主要包括農產品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上述三類區是以行政界定的市(縣)為基本單元。禁止開發區是一類特殊的重點生態功能區,根據保護需要呈點狀分布,不以行政邊界界定。
生態功能區劃是在充分認識區域生態系統結構、過程及生態服務功能空間分異規律的基礎上劃分生態功能區。主要劃分了生態調節、產品提供和人居保障三類生態功能區,其中生態調節功能主要包括水源涵養、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壤保持、洪水調儲等五小類功能。[5]生態功能區主要是以行政界定的市(縣)為基本單元。
上述大范圍空間的兩類區劃具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其中主體功能區劃中的優化和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分別與生態功能區劃中的人居保障區,生態調節及產品提供區基本對應,。對應情況具體見圖。
由圖可知,主體功能區劃中的優化和重點開發區包括生態功能區劃中的居住保障區及部分農產品和生態調節區。其中居住保障區與優化和重點開發區的開發政策基本一致,農產品提供和生態調節區與優化和重點開發區的開發政策不一致,后一類地區看似在開發政策上存在矛盾,但對該類地區的空間資源進行詳細分解可知,兩類規劃分別對同一大類地區不同位置的空間資源做出了具體要求。由于主體功能區劃的印發時間較生態功能區劃晚,區劃基礎信息更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因此兩類規劃中沒有提及的空間資源部分應執行主體功能區劃中的相關要求。根據上述分析,站在經濟社會和生態戰略布局高度,從宏觀層面對處在不同地域的城鄉空間管制提出原則性要求。
處在優化和重點開發區(主體功能區劃)與居住保障區(生態功能區劃)交集中的地區: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大都市群地區應控制城市蔓延擴張,其中應減少工礦建設和農村生活空間,擴大城市居住、公共設施、綠色生態空間。不斷優化生態系統格局,凈化水系,提高水質,嚴格保護耕地、水面、濕地、林地、草地和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好城市之間的綠色開敞空間。其余地區的城鄉應擴大城市規模,減少農村生活空間,擴大城市居住、公共設施、服務業、交通和綠色生態空間。保護生態環境,減少工業化城鎮化對生態系統的侵占和影響。
處在優化和重點開發區(主體功能區劃)與農產品提供和生態調節區(生態功能區劃)交集的地區:主要是東隴海、江淮、冀中南、臧中南、黔中地區,這些地區的中心城市和其它地區應該執行主體功能區中關于優化和重點開發區的政策和要求,東隴海的蘇北灘涂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地帶、江淮的大別山水源涵養地帶、冀中南的太行山地水土保持地帶,臧中南的防風固沙及熱帶雨林地帶應執行生態調節區的空間管制要求,重點生態功能區應形成點狀開發,面上保護的空間結構,人類活動占用的空間控制在目前水平,保有大片開敞生態空間,水面、濕地、林地、草地等綠色生態空間擴大。
2、微觀層面上空間資源協調性分析
以河北省為例,探討城鄉規劃與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在小范圍空間的充分融合?!逗颖笔∩鷳B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涉及空間目標指標一項,描述為“全省水源涵養區、自然保護區、海岸線、濕地等重要生態功能區的保護明顯加強,受保護地區占國土面積的比例達到12%以上。[6]”并結合相關專項規劃,主要對管理權限內的水源地和自然保護區提出了具體的保護與管理要求。城鄉規劃法僅原則性規定了三區的劃分方法及管制要求,為了進一步細化、實化城鄉空間管制內容,本文主要從禁、限建區劃分范圍及管制具體要求兩個層面分析城鄉規劃及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協調融合,以求在微觀層面加強城鄉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1)禁建區、限建區劃分范圍及比例
在劃分禁建區和限建區時首先要囊括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受保護的各類地區,并且應扣除重疊面積。這些地區大都已經劃定了保護界限并呈點狀分布在城鄉空間中,囊括的方法并不是這些區域的簡單加和,應從維護生態整體性和功能性角度出發,有意構建相關保護地的生態廊道,以聯通點狀保護地,營造相對開敞的生態空間,加強生態要素之間物質、能量、信息的流通,充分發揮出禁建區、限建區的生態效能??偨Y我國東、中、西部典型地區空間管制規劃得出,只要地區內地形不復雜(山地、沿海等),禁、限建區的比例一般在85%左右,其中禁建區一般達到10%,限建區75%,[3]結合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河北省城鄉建設規劃中禁建區比例應該達到12%以上。
(2)禁建區、限建區的具體管制要求
結合環境領域管理及保護重點,主要對城鄉規劃禁、限建區中的水源地及自然保護區的管制要求進行細化,其余空間資源根據其功能類型應分別符合風景旅游保護區、歷史文化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等相關法律法規及對應領域專項規劃的要求。
水源地空間管制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結合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及水源地規劃,對城鄉規劃中的水源地地區提出了三類具體管制要求,一是水源保護區常規環境管制要求。除嚴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對保護區行為進行管理外,土地規劃部門加強對水源保護區的規劃管理,對已劃入水源保護區的區域,要嚴格土地審批,禁止新、改、擴建項目;對已占用水源保護區用地的原有單位(項目),應結合區域改造,逐步搬遷。二是飲用水水源風險管制要求。針對水污染事故的突發性,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加強一級保護區內交通穿越風險管理,強化危險化學品運輸監管,在水源保護區內定期開展生態監察。三是保護區內面源管制要求。結合城鄉規劃,合理村莊布局,在水源保護區周邊等重點村鎮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強農村工業企業污染、生活污染、規?;笄蒺B殖場(小區)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等方面的防治工作。
自然保護區空間管制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結合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及相關專項環境規劃,對城鄉規劃中的自然保護區提出具體管制要求。城鄉規劃中的禁建區、限建區劃分應具有一定預見性并呈動態開敞狀態,以適當擴大自然保護區面積。結合生態環境規劃,城鄉規劃中的禁建區、限建區應自動納入根據需要新建立的自然保護區,對受到嚴重威脅的典型生態系統、珍惜瀕危物種、珍貴海洋生物資源以及自然遺跡等,實施搶救性保護,并納入配套的一批生態廊道,將主要的自然保護區連片成網。除上述傳統的自然保護區,城鄉規劃還應提高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的關注程度,并將其及時補充納入禁建區、限建區范圍,從空間資源的配置上給予優先保障,切實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
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城市的自身發展,城鄉規劃與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融合成為了一種趨勢,本文從兩種規劃矛盾焦點即空間資源分配問題作為研究的突破點,上至城鄉規劃編制理念,下至空間資源協調性分析系統地提出了“兩規合一”的具體建議。從宏觀層面以主體功能區劃及生態功能區劃為導則和基本框架,對不同地域范圍城鄉規劃的空間管制內容提出了原則性要求。并以河北省為例,從加強城鄉規劃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出發,從空間范圍劃分及控制措施制定等微觀層面具體細化了城鄉規劃空間管制內容。
參考文獻
[1]段寧. “兩型社會”背景下城鄉規劃編制的理念轉變與內容創新. 城市規劃和科學發展―2009年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2009:623-630
[2]曹春霞,丁湘成. 空間規劃體系的協調機制研究. 科技建設, 2009(4):640-648
[3] 金繼晶,鄭伯紅. 面向城鄉統籌的空間管制規劃. 現代城市研究,2009(2):29-34
[4] 全國主體功能區劃. 國土資源部, 2011
一、依托良好生態園林基礎,不斷提升園林綠化水平
青島依山傍水,植被繁茂,自然風景優美,目前已形成了較為合理的生態綠地結構布局。但是,從總體上看,城市的園林特色尚未得到充分體現;空間布局上有一定的不均衡性;生態綠地建設有待加強。應以自然山水公園為主體,以濱水帶狀綠地為紐帶,以專類公園為地域文化標志,以街旁綠地為點綴,構建綠色空間和良好的人居環境。充分利用青島“山、海、城、島、河、灣”的優越自然地理條件,保留城市自然山體、河流水系、海岸綠地、濕地等,形成由公共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附屬綠地和區域綠地構成的綠地系統,構建綠色空間和良好的人居環境。以沿?;闪謳А⒀睾泳G化帶、沿路綠化帶為生態廊道,以海島、濕地、自然保護區、水庫涵養區、山頭公園、風景名勝區、國家公園等為補充的多層次、多功能、網絡化全市域生態體系,構建“一核、三區、三廊、多點”的生態網架。
均衡發展公園綠地。要在原有城市綠地基礎上,以軸線、廊道聯通大型公園綠地,合理放置綠化廣場、公園、小游園形成綠化節點,使大、中、小公園有機結合。尤其是浮山、太平山綜合公園、百果山、午山四大城市 “綠肺”。目前,大部分居民周末的去處一般是城市公園,尤其是老年人,公園幾乎已經成了他們的必去之地,因此,加強對公園的綠地建設是及其重要的。
合理布局生產綠地。要按照生產性、觀賞性和經營性相結合的原則,在整個市域范圍協調生產綠地,以點狀形式分布其間,從而發揮最大的效益。合理布局生產綠地有利于城市的美觀,有利于整個城市的綠化和空氣清新。在布局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根據季節調整綠地的類型,使其跟城市景觀協調一致,在體現城市的現代美的同時,為城市帶來清涼綠色的感覺。
改造提升居住綠地。要將居住區綠地與其它綠地類型相結合,擴大原有綠地面積,增加居住區內的游憩、保健和游樂設施。居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的改善,跟綠化用地的設置有很大關系。目前,由于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空氣質量日益下降,尤其是空氣中的微塵物質,給廣大居民生活帶來了不利影響,因此,為了改善居民生活質量,要充分利用居住區內及周邊的水體、綠地,將各類綠地有機串聯,使居民一出門就能步入綠色走廊。
嚴格保護古樹名木。保護好古樹名木是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和風景資源的內在要求,也是保護城市歷史的明智之舉。古樹是城市的一道重要風景線,不僅體現了古老的韻味,也有利與對生態的保護。要抓緊對我市的古樹名木進行深入調查,建立檔案,挖掘文化內涵,從而為開發古樹資源創造條件。
二、依托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大力加強生態城市文化建設
發掘歷史文化資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顯城市個性和特色,有效地保護城市文化資源,不但要保護有形的物質遺存,把現存的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控制單位以及具有一定價值的古街舊巷、遺址遺跡等,通過控制性規劃劃定保護區,嚴格實施剛性管理,更要注重保護民風民俗、民間傳說、遺聞軼事等無形的文化遺產,要及時對其加以發掘、整理和保存,同時,還要保護好孕育了燦爛歷史文化的青山秀水。
在老城區的改造中,有價值的古跡、遺跡要盡量保存或修建、復建并豐富其內涵。歷史遺跡是一筆珍貴的文物,對其進行保護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使命感。同時,在城區拓展過程中,力求使史料征集和發掘的成果在規劃建設中得到合理充分運用,突出青島“山、海、城”的海濱特色與歐陸風情交融的生態環境。
城市功能、經濟發展狀況、自然稟賦、歷史文化傳統、周邊環境等方面的差異,決定了生態城市建設既要統籌發展,又必須各展所長。青島的生態城市建設也必須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科學合理利用并進一步強化城市的山水園林特色、人文特色,堅持走特色發展道路。同時要注重培育城市精神。保護和利用的目的是為了傳承。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所具有的獨特精神品格,它的形成離不開對傳統歷史文化的傳承。城市精神不僅能對提高市民素質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而且能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因此,在生態城市建設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城市的文化建設工作,利用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新的文化特色,注重各種文化的相互融合,在生態城市居民中廣泛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不斷提高城市的文化建設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質,為生態城市的建設奠定基礎。
三、發展綠色建筑、推進生態宜居城市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業生態環境補償;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機制;補償標準
中圖分類號:F323.22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2.02.019
Suggestions and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of Hebei Province
HAN Xi, WANG Jian, ZHOU Ji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Hebei 071000,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survey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in Hebei province, and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suggestions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The figures of survey showed that current compensation mode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was still very not perfect. It not only brought great pressure to the government, insurance companies after disaster, and it affected farmers' basic living problems, influents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Therefore, it wa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agricul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 problem systematically, and we should find out the various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 and finally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the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compensation standard
1 河北省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現狀分析
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是為促進補償活動、調動生態保護積極性的各種規則、激勵和協調的制度安排,是實現和諧社會生態的途徑?;诖耍P者設計了河北省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問卷,調查問卷500份,其中有效問卷481份,有效率為96.2%。此次調查范圍廣,河北省11個地區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樣本分布;調查對象廣泛,能較好地反映出不同經濟發展狀況地區的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現狀,問卷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制約河北省農民生產的自然風險種類較多,具體而言,由氣候異常產生的干旱、洪澇、冰雹、霜凍等氣象災害與病蟲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最為嚴重,旱災、水害尤甚;對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潛在威脅較大的自然災害主要有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生態災害;由環境污染帶來的環境災害正逐漸成為農民生產過程中的主要災種;地質災害對河北省農業生產的影響則相對較小。制約河北省農業生產的因素除了自然因素還有人為因素與之交織。由于人口不斷增長,大面積的毀林開荒、亂砍濫伐、過度放牧,加速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形成了“經濟社會落后――破壞性開發――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繁――經濟社會落后”的惡性循環,造成了河北省生態環境的惡化;另外,隨著河北省城鎮化速度的加快,城鎮建設擠占耕地現象十分嚴重,過度開發土地資源等,也加劇了自然災害暴發的頻度、范圍和強度。
正因為河北省存在自然災害和人為因素影響的災害,對農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必須對農戶進行農業生態環境補償。調查中發現,農戶認為應該補償的主要領域如表1。
通過表1可以看出,農戶認為政府補償的領域大部分在土壤(61.09%),農戶主要以耕作為主,所以希望政府在之前給予補貼,在受災之后通過政府財政、保險公司、金融機構等途徑得到一些補償。從目前河北省實施的生態環境補償相關政策來看,很多都是短期性的,缺乏一種持續和有效的生態環境補償政策和完善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
2 農業生態環境補償存在的問題
2.1 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政策宣傳不到位
許多農戶對農業生態環境補償這個概念還不熟悉、不了解,在調查中關于“您對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了解程度”的調查中發現,很了解的農戶有25戶,占調查農戶的5.19%,一般了解的農戶有239戶,占調查農戶的49.59%,不了解的農戶有218戶,占調查農戶的45.23%。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一般了解和不了解的比例均未達到50%,這就表明現在了解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農戶存在但是數量還不大,說明政府對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宣傳力度和補償力度不夠大,以至于農戶對這個概念不了解。
在“對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意愿”調查中可以看出,“很強烈”的農戶占27.18%,“比較強烈”的農戶占28.01%,“一般”的農戶占32.99%,“不大強烈”的農戶占8.51%,對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沒感覺”的占3.32%。如圖1。
由圖1可見,居于首位的是農戶對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意愿“一般”,其次是“比較強烈”,然后是“很強烈”,可見政府對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宣傳力度不大,大家沒有看到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益處。因此,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政策宣傳與農民的意愿是息息相關的。
2.2 農業生態環境的補償力度不到位
在“是否享受過政府的農業生態環境補貼”的調查中發現,認為接受到農業生態環境補貼的農戶占到了20.68%,沒有接受到農業生態環境補貼的農戶占50.00%,不知道的農戶占29.32%,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力度不到位,甚至有29.32%的農戶不知道農業生態環境補貼的存在,沒有接受到補貼的農戶竟然占到一半,可見政府應該加大宏觀調控,加大補償的力度和規模。
在“農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后互助補償的作用”的調查中發現,認為沒有作用的農戶占到了10.60%,認為有一定作用、作用一般和有作用的農戶分別占30.15%、30.56%、20.17%,認為作用很大的農戶占8.52%,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沒有作用”和“一般”大約占到一半比例,可見,農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后互助補償的作用有待于提高,農業生態環境的補償力度不到位這種狀況應該改善。
2.3 基層的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意識淡薄
農戶的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意識淡薄,在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必要性調查中也發現,認為有必要的59.58%,認為還可以的占31.46%,認為沒有必要的占2.50%,不清楚的占6.46%,這表明雖然多于半數的人認為很有必要進行農業生態環境補償,但是意識還是較為淡薄的。
2.4 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尚未完善
在“建立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在減少生產成本方面”的調查中,認為“沒有好處”的農戶占7.71%,認為“好處很少”的農戶占18.33%,認為“好處一般”的農戶占47.50%,認為“好處較大”的占20.42%,認為“好處很大”的占6.04%,這表明少于半數的人認為建立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在減少生產成本方面好處較大或者很大,河北省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尚未完善,在這種未完善的機制下減少農業生產成本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在某種情況下,完善的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機制能節約生產成本,給農戶帶來效益的提高。
在“建立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在提高農業產量方面”的調查中,認為“沒有好處”的農戶占11.92%,認為“好處很少”的農戶占16.95%,認為“好處一般”的農戶占40.79%,認為“好處較大”的占24.27%,認為“好處很大”的占6.07%,這表明多于半數的人認為建立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在提高農業產量方面好處一般、很少或者沒有好處,這就表明這種補償機制在提高產量方面作用不是很大的,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機制不要完善。
2.5 農戶得到過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形式單一
調查中發現,農戶接受的農業生態環境補償形式較為單一,接受政府補貼的農戶有278人次,占62.61%;得到種植業災害保險的農戶有72人次,占16.22%;得到養殖業災害保險的農戶僅有19人次,占4.28%;接受政府征地補償的農戶有63人次,占14.19%;接受企業污染補貼的農戶有12人次,占12%。這表明現在農業生態環境的補償主要是政府的財政補貼,其他的補償形式比例較小。
此外,農戶得到過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補償標準過低。調查中發現,對補償服務非常滿意的占2.34%,滿意的占23.57%,一般的占38.85%,不滿意的占29.94%,非常不滿意的占5.31%。對補償方式非常滿意的占3.19%,滿意的占22.13%,一般的占48.72%,不滿意的占21.28%,非常不滿意的占4.68%。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河北省農戶得到的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標準過低,滿意度不高。
3 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對策建議
3.1 積極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整體框架
鑒于現行生態環境補償政策不完整,還沒有一項真正以生態補償為目的的政策設計,要有效地克服部門分割引起的矛盾和脫節,真正對環境降壓,可以建立生態補償整體框架,通過上級對下級、國家對地方的縱向公益補償,區域之間、上下游之間橫向利益補償和對資源要素管理進行部門補償等3種方式,制定相關政策,以便為地方生態補償進行導向,逐步實現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的生態補償。從我們調研的情況來看,地方對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政策的需求非常強烈,因此,應上升到國家政策層面進行整體考慮。
3.2 制定統一的生態環境補償標準
河北省在補償標準的制定上,沒有能充分考慮農民、牧民、企業團體和各級地方政府的意愿和希望,造成補償的標準過低,如果這種情況普遍存在,生態補償機制就難以發揮其應有的效應。另外,資金使用未完全體現生態補償。因此,要制定統一的生態環境補償標準。
3.3 形成多元化的生態補償機制的資金格局
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全社會支持生態環境建設的投資融資體制。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投融資體制,既要堅持政府主導,努力增加公共財政對生態補償的投入,又要積極引導社會各方的參與,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態補償方式,拓寬生態補償市場化、社會化運作的渠道,形成多方并舉,合力推進。逐步建立政府引導、市場推進、社會參與的生態補償和生態建設投融資機制,積極引導國內外資金投向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3.4 積極探索有效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實踐模式
河北省政府應該在轄區范圍內進行適度的探索。當然,這些探索成功的一個前提是有法律和政策的支持, 應通過農業生態補償立法,將補償范圍、補償對象、補償方式以及補償標準等的制定和實施以法律形式確立下來,促使農業生態補償工作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以適應科學發展觀、建設環境友好型新農村的需要。根據制定好的法律和政策,積極探索適合河北省的有效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實踐模式。
4 小 結
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河北省農業生態環境補償有待于進一步發展與完善。筆者從政府角度、企業角度以及農戶自身角度3個方面提出解決河北農業生態環境補償問題的對策建議。這就要求我們強化保護生態環境宣傳、積極建立生態補償整體框架、建立多元化的生態補償資金格局,另外,農戶的文化水平越高、風險規避意識越強、政府的支持如給予補貼、給予優惠政策等能夠促進農業生態環境補償的發展。加快完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制度保障,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應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推進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永平.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財政政策研究[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7(8):21-23.
[2] 孔凡斌.完善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理論、實踐與研究展望[J].農業經濟問題,2007(10):59-62.
[3] 程宇光.健全農業生態環境補償制度的若干問題探析[J].生態環境,2010(6):148-151.
[4] 梁麗娟,葛顏祥.關于我國構建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思考[J] .軟科學,2006(4):45-47.
[5] 萬軍,張惠遠,王金南,等.中國生態補償政策評估與框架初探[J].環境科學研究,2005(2):33-36.
[6] 孫新章,謝高地,張其仔,等.中國生態補償的實踐及其政策取向[J].資源科學,2006(4):28-30.
[7] 馬定渭,鄒冬生,喻夜蘭,等.中國農業生態環境現狀與恢復對策[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6-8.
[8] 牛桂敏.我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完善與可持續發展關系探討[J].上海環統科學, 2006(2):55-58.
路明副主席以“發展中國農業科學,為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提高中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而奮斗”發言。他介紹了我國農業科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業科技面臨的形勢,指出在我國農業生產當中環境問題十分突出。目前在農業生產相對發達的地區,普遍推行集約農業,靠提高復種指數,開采地下水,過量使用化肥來提高產量,影響水體質量,造成農產晶化學污染嚴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和農產品的出口。而采取傳統的粗放式農業生產的地區,由于生產水平低,滿足不了農民的需求,導致大量采薪毀林,破壞草原和植被,水土流失嚴重,帶來洪澇、沙塵暴等災害。針對集約和粗放農業,提出了“生態農業”、 “可持續農業”的理念,中國應當走一條與生態友好的有自己特色的現代農業之路。
路明強調,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是新世紀農業科學的農業生產的重要目標。他介紹了健康安全農產品的概念,認為生產健康安全農產品有三個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保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二是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三是應對綠色壁壘,增強我國農產晶的國際競爭力。在生產健康安全農產晶的過程當中,應當注重解決以下問題:
第一,保證安全農產品生產的四個環節,建立農產品安全管理的五個體系。在安全農產品的生產中,要保證最佳生態環境,農業投入品達到安全標準,實行清潔生產,產品的加工、儲存、包裝達到安全標準四個環節。要建立健全農產品的安全標準、監督檢測、質量安全執法、質量安全認證、質量安全市場五個體系。
第二,提高資源特別是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降低農產品的生產成本。
第三,可持續地利用自然資源,要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做到物質循環使用,能量平衡開發,采取與環境友好的作物生產方式。
第四,拓寬農業發展領域,開發能源農業和化工農業。
吳曉青委員以“關于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幾點建議”為題,從分析云南省生態環境的現狀,總結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經驗教訓,就我國新世紀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闡述了意見和看法。
他總結我國多年來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教訓,得出幾點啟示:第一,生態保護與建設多部門分割的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新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需要。新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必須從實際出發,放棄部門利益,順應發展的需要,切實解決管理體制不順的問題。第二,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要平衡發展。第三,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協調。第四, 自然保護區由政府單一管理的模式,已不適應新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需要。保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需要全社會的重視、全民的參與,才能達到保護的目的。第五,環境保護部門要發揮生態保護與建設的主導作用。不僅要履行“統一規劃、統一法規、統一監管”的職能,加強生態保護工作的領導、監督和管理,同時還要參與生態建設的綜合協調和服務。
他認為,為有效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的生態環境面貌,必須推進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改進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管理機制。
第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的全面發展。
第三,生態建設要與人民群眾的經濟發展特別是貧困地區老百姓的脫貧致富相結合。
第四,必須高度重視和依靠非政府組織和環保志愿者隊伍的力量。
第五,引進和推動自然資源管理模式的轉變。
吳曉青委員還介紹了我國當前環境保護的現狀和形勢,以及相關的對策。
蔡建成委員以“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問題”為題發言。
隨著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的進展,三峽庫區的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他針對目前三峽庫區的生態環境現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和具體措施。
他認為,目前三峽庫區仍然面臨嚴峻的污染問題,表現為:一,庫區廢水達標率低,污水處理設施嚴重不足,水體污染趨勢加重;二,庫區生活垃圾、工業固體廢物岸邊隨意堆放,處理率低;三,三峽庫區由于各個支流沿江城鎮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基本未處理,沿岸堆放垃圾現象普遍,水污染問題日趨嚴重。目前三峽庫區及其上游生態環境惡化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高;二、生態環境退化現象普遍。
為此,他提出對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建設的建議,并提出實施建議的具體措施。
第一,必須統籌庫區、影響區和上游區的水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工作。三峽庫區應在大規模削減現有污染的基礎上,合理控制人口規模,嚴格控制不合理的開發活動,禁止新建污染嚴重的企業。影響區應以水質改善為重點,加大污染防治和工業結構調整力度。上游區在控制水體污染的同時,重點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減少泥沙人河量。
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是控制三峽庫區上游的水土流失,減少入庫的泥沙量。優先實施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及水土保持等工程,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生態示范區、生態功能保護區和重點資源開發監管區,采用適當措施,使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土流失重點區域得到強制性保護,盡快恢復原有的生態環境。
錢弘道委員引用“外部不經濟性”理論,從經濟和法律的角度分析了生態環境保護。
空氣、河流、海洋和森林都是生態環境財富,生態環境是關系到全體社會成員福利的公共財產。這些公共的財富被少數人的生產行為所侵害,使得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日益嚴重。外部不經濟性是由廠商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所造成的對環境的損害和資源的破壞。廠商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外部不經濟性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和收益沒有直接的關系,這種不經濟性未計人企業的生產成本,而被轉移給了社會,即全體受害的社會成員承擔了少數企業對生態環境的損害結果。
他認為,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源于兩個基本因素:一是沒有人擁有產權或沒有人強迫他們處于被污染的生態環境中;二是正在被污染的生態環境具有集體消費特征。
隨著經濟的發展,負外部性正逐漸發展為巨大的威脅,這就要求政府必須進行積極的干預,控制外部性。現實生活中,解決外部性問題主要采取政府管制、懲罰性稅收或補助、頒發經營許可證等辦法。
他認為,沒有法律的保護,生態環境的發展無從談起。從經濟分析角度講,法律在生態環境的保護中應當起一個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促進資源使用效率的作用。
他介紹了利用稅收控制污染的優點,一是可以給污染者提供激勵,促使其尋求改進的方法和手段來避免或清除其排放物。二是防止污染者把其生產成本(污染成本)轉嫁給其他人。他認為利用稅收控制污染與其他管制相比,有很大的優越性。它不要求管理機構衡量包含在稅金中的遵守污染控制標準的成本,而只是估計減除污染的收益,這使稅收不像排污標準那樣容易出現錯誤。
茍少華委員分析了當前在食品、住房裝修等生活中使用的化學產品的污染問題,闡述了化學工業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關系。
20世紀是化學工業蓬勃發展的世紀,上個世紀中葉,由于化學品產量的劇增,化工產品種類的增多,其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性和對環境、生態的破壞也逐漸暴露出來。
我國人均資源和能源占有量位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改革開放以后,雖然國民經濟每年以高增長率速度持續發展,但經濟格局仍以粗放型經營為主,不僅造成能源和資源消耗強度巨大,還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伴隨著我國化學工業的經濟規模擴大,其帶來的危害如環境污染和危害健康實例不斷出現。他結合國外環保治理經驗和教訓以及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特征,對協調好化學工業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關系提出建議:
一是要合理立法和嚴格執法,使環境治理工作納入法制管理軌道;二是加強行業管理,規范企業生產過程。隨著我國加入WTO,如何以國際通用標準進行行業管理,規范企業生產行為,監督市場產品,已是我國環保工作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三是大力宣傳環保理念,提高全民環保素質。建議將有關環保方面的知識納入全民義務教育體系中;四是增加科研投入,鼓勵科研人員開發新技術對于治理生態環境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張季綸委員介紹了國外的“環保警示教育”,提出環保不僅是政府和企業的意識問題,強制性的環保措施是針對當前環境惡化的形勢的,而環保教育才是永恒的、持續的。應著眼于提高全民的環保素質和意識,從基礎教育、專業教育和全民教育人手,將環保滲透到教育的各個方面和學科當中,環保教育的立法需要加以重視。
倪晉仁委員提交了題為《面向生態的水資源合理配置與調控》的書面報告。介紹了用生態系統原理來合理調配水資源的水資源系統概念。他認為,傳統的水資源利用模式多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收益為目標,面向生態的水資源利用目標則是水資源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內,為自然一社會一經濟這一復合生態系統提供最優的生態服務;傳統水資源利用以“供給管理”作為核心,面向生態的水資源利用則強調“需求管理”,面向生態的水資源利用、配置與調控模式關注水資源從輸入自然一社會一經濟復合生態系統到輸出該系統的全過程。
面對我國惡劣的自然環境,必須尋找用較少的水資源滿足發展需求的新途徑。面向生態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是尊重自然規律的客觀體現。
面向生態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模式是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治愈水資源浪費的良方。面向生態可以使水消耗和水污染更少,并使人們生活得更好。越是生態脆弱的地區,越需要面向生態;越是需要調水的地方,越需要面向生態。面向生態,應該變水資源供需導向為水資源生產率提高導向,變單純的分配定額制度為水資源的有償轉讓制度,按照面向生態的市場機制利用水資源、出租水資源、回收水資源,轉讓水資源、管理水資源,使節水者獲益。在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以不同地區的生態需求定開發利用的水資源量,以水定糧、以水定產、以水定草、以水定林、以水定發展。
他認為,面向生態是解決中國水問題的根本出路。面向生態是一個觀念的轉變,也是一個方向,它的目的是讓社會受益,而且是更多地受益和更持久地受益。面向生態追求物耗最小,即在現有技術經濟水平和滿足同樣服務的條件下盡可能地降低物耗、限制污染物排放和減少生態系統的影響。面向生態與一般的“考慮生態”有本質不同,面向生態不是暫時的,而是需要持續的。
他說,面向生態的水資源合理配置和調控是一個新的探索,它將使得水資源配置研究的視角更加廣闊。
委員們還對民建中央科教委員會、社會服務部2002年調研課題報告一《我國退耕還林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提出了修改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鄉土地理;實踐;教學設計
鄉土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一輪課程改革對鄉土地理教學給予了高度重視,強調把鄉土地理作為綜合性學習的載體,突出體現開放的新課程觀念,突出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突出體現“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在此背景下,鄉土地理教學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如何指導學生進行鄉土地理的實踐活動就很值得思考與探索。
一、鄉土地理實踐教學的意義
雖然鄉土地理所涉及的教學內容直接源于學生所在地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也許是學生熟識的,但是,這并不代表學生已經完全感知和了解家鄉的地理環境,這中間還有一個將感性認識提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鄉土地理實踐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幫助學生以實踐活動和綜合學習為主要學習途徑,認識家鄉的地理環境。
當前地理新課程改革強調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探究地理問題,注重基于鄉土實際的實踐活動。《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由此可見,新課程背景下的鄉土地理教育不僅僅是傳授鄉土知識,更承載著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和“為今日和未來世界培養活躍而又負責任的公民”的職責。而鄉土地理實踐教學正是實現新時期地理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
瑞典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指出:在地理教育時要引導學生由近及遠,從直接觀察周圍的地形到形成復雜的表象。學校是學生最熟悉、了解最直接、感知最深刻的地理環境之一,鄉土地理實踐教學選擇引領學生從認識校園生態環境開始認識家鄉、國家和世界,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由于學校這一“鄉土地理”所屬的范圍就在學生身邊,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因而更利于學生開展調查研究等地理實踐活動。
二、鄉土地理實踐教學模式的設計——以“校園生態環境調查”為例
1.“校園生態環境調查”的內容設計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校園作為一個微縮的地理環境,其所包含的自然與人文要素可謂非常豐富,在進行調查研究時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選擇對校園生態環境影響較大、學生比較感興趣且易于操作的探究方向,作為地理實踐教學所要調查的內容,是有效開展“校園生態環境調查”的關鍵。
基于以上思考,“校園生態環境調查”主要設計以下內容:
(1)校園植被調查:學生實地調查校園的植物種類、現狀、分布及植被覆蓋情況,實地測量校園綠化面積,繪制圖表并提出校園綠化、美化建議。
(2)校園溫度濕度調查:學生選擇多個測點,使用阿斯曼溫濕度計在同一時間分別測量各點的溫度及濕度,比較不同地點的溫濕度值,繪制圖表、分析原因并給出合理化建議。
(3)校園土地利用類型調查:學生實地觀察,總結歸納用地類型種類;實地測量各類用地的面積,利用實測數據繪制校園平面圖,并在圖上標注圖例、比例尺和方向。
(4)校園噪聲調查:學生選擇有代表性的教學樓、操場、綠地、臨街、臨近主干道等測量點,多次測量和比較不同地點的噪聲值,分析原因并給出合理化建議。
(5)校園垃圾污染調查:學生多時段對校園內垃圾進行觀察、拍照,調查垃圾箱的數量及污染源分布,分析垃圾產生原因、對環境的影響并提出整改建議。
(6)校園安全隱患調查:學生多時段對對校園全方位觀察、走訪、拍照,查找安全隱患,分析形成原因,并結合問卷調查提出消除隱患的可行性報告。
2.“校園生態環境調查”的流程設計
(1)準備階段——商定調查內容,指導學生明確課題研究的任務與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校園生態環境,從中發現需要探索解決的問題,確定調查內容,商定研究過程,擬定活動方案。
根據方案,教師指導學生明確調查內容、調查方法、調查目的,培訓相關儀器的使用,做好人員分工與物品準備。
(2)實施階段——學生走出課堂,開展調查;教師全程調控,給予指導。
鄉土地理實踐教學的關鍵,是要讓學生動手去做,去經歷和體驗。同時教師要對學生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調控,幫助學生解決活動中的困惑,進行知識講解及方法介紹。
這一階段,各組分別實地調查、測量、繪制圖表,并反復檢查測量內容,認真核對測量數據,按照分工完成各項調查任務。
(3)交流分享——撰寫調查報告(科技小論文)及成果展示。
學生對測量數據分類、歸納、整理,分析調查結果,提出合理建議,形成科技小論文及課題調查報告,并制作展板(PPT)展出。
鄉土地理,既為學生熟知,又為學生喜歡。筆者通過讓學生對校園生態環境進行調查研究,改變了學生地理學習的方式,使抽象的地理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具體,是對鄉土地理實踐教學模式的一次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摘 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態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阻礙社會和地區發展的瓶頸。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環境與地區經濟建設之間的協調,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迫切的。本文就巴東縣為例,針對巴東縣關于生態機制建設的一些政策實施情況來進行分析,提出一點相應的政策性建議。
關鍵詞 生態補償 地區經濟 機制
近些年來,生態和環境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阻礙社會和地區發展的瓶頸,各地區由于生態保護存在著結構性政策缺位,造成了生態保護與經濟關系之間利益的扭曲,也影響到了地區之間以及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和諧,為此,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環境與地區經濟建設之間的協調,促進地區經濟的長效發展,也已經成為了地區政府刻不容緩的一件重要事情?,F就巴東縣關于生態機制建設的一些政策實施情況來進行分析。
一、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主要做法和效果
(一)努力推進以水土保持為重點的生態保護工程,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巴東堅持以治理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為目標,通過對山、水、林、田、路的綜合整治,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1、各項生態建設取得明顯進展。一是注重生態家園建設推廣。為逐步替代農村傳統能源消耗,改善生存環境,通過試點示范,推廣以沼氣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家園建設,效果較好。全縣已建沼氣池4.5萬口,參與“五改三建”建設的2.8萬戶,保護森林面積9萬畝;并建立了“雷家坪高產生態農業示范基地,探索出果-糧-豬-沼-菜的生態農業模式,明顯激發和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生態農業的熱情。二是強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1989年,該縣水土流失面積2196平方公里,占全縣國土面積的65.5%,經過20余年治理,目前水土流失面積減少到1380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41.2%。三是推進高產農田建設。近些年來,該縣積極申報項目,組織實施了官渡口、溪丘灣、東口等鄉鎮中低產田改造1.5萬畝,提高了土地單產,較好利用了土地生態資源。四是加強森林資源管護。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較好地營造和保護了全縣生態環境,由于生態改善,野豬、山羊、金絲猴等野生動物開始增多。森林植被恢復較好,2007年森林覆蓋率達到45%。安全飲水、煙水配套、整村推進扶貧等工程在改善自然生態方面也都起到積極作用。2、糧油生產連年豐收。近些年,隨著自然環境的不斷改善,生態效果開始顯現,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糧食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在21萬噸以上,油料產量今年上半年已達到1.8萬噸。3、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在糧食產量穩定提高的同時,該縣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狠抓柑桔、小雜糧、蔬菜、魔芋、藥材、桑蠶等經濟作物種植,鼓勵生豬、山羊等畜牧業發展,農民收入不斷提高。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595元,到2008年,達到2482元,增長55.6%。
(二)努力推進以節能減排為重點的綜合管理,著力改善城鎮環境
巴東境內有長江和清江兩大流域,在謀求地方發展過程中,縣委、縣人民政府立足生態環境保護,培養兩江清水為目標,狠抓節能減排工作,努力保護著一方青山綠水。一是狠抓工業企業節能減排。依靠國家投入帶動民間投資,組織申報實施了恒興肉類食品有限公司的污水治理,正在認真實施義和工業硅節能降耗與治理工程。二是爭上一批環保項目。組織實施了城區營沱污水處理廠,荷花垃圾填埋廠,在東口和官渡口鎮新建垃圾填埋廠;鄉鎮中已實施溪丘灣垃圾填埋廠、污水處理廠;沿渡河垃圾填埋廠、污水處理廠。這些項目較好地保障了庫區沿岸污染物處理。野三關垃圾與污水處理工程正在實施,大支坪垃圾填埋場已完成初步設計。三是推進工業集聚建設。按照一縣雙城布局,一方面鼓勵企業入園,使工業企業集中在開發區,有利基礎設施共享,加強環保設施建設,降低企業節能減排的成本?,F在已有20家企業登記入園,其中5家已投產,正在建設的閱山硅公司,采用挪威愛肯公司的環保除塵技術,安裝了先進的除塵環保設施。另一方面加快淘汰小水泥、小酒精等落后工藝。已關閉野三關一條小酒精生產線,對小煤窯實施了綜合整治,關閉整合保留到現在的23家。四是工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一方面保持工業經濟快速發展,2008年,全縣工業增加值突破10億元,增速達到125.6%,是2005年工業增加值2.1億元的5倍左右。規模工業企業達到29家。另一方面,2007年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86.6%,工業煙類排放達標率達到96.3%,縣城空氣質量保持Ⅰ級,空氣環境質量狀況優良。
(三)努力推進以生態旅游為重點的綜合發展,著力提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
按照把縣城打造成政治、文化、旅游中心的目標,全縣努力在以旅游為先導的帶動下,全面推進第三產業發展。一是依托良好的旅游資源,以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規劃為指導加快旅游產業建設。突出神農溪5A景區創建重點,加快水布埡高壩景區4A創建,著手小神農架的旅游開發,以旅游產業開發為載體,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依托明山秀水的環境資源,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二是旅游產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出臺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加快招商引資等方面的意見,鼓勵商業貿易、郵電通訊、金融、中介、信息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引導賓館、餐飲、交通運輸等傳統產業發展,2008年全縣旅游接待游客達到81萬人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0億元,同比增加19.2%。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多年來,巴東人民致力于地方生態環境保護,為保護、營造良好的庫區生態環境做出了艱苦的努力和無私的奉獻。但由于該縣原本生態環境脆弱,山勢陡峭,土質松散,又歷經兩江四庫建設,水土流失面積大,地質災害隱患多,全縣生態保護與建設任務還相當艱巨。在生態保護實施過程中,還存在生態補償機制不夠完善,執行起來困難重重等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粗放生產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增大了生態環保壓力
巴東整體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生產方式粗放,不可避免地存在過度開發自然資源的現象,這種粗放式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增大了地方生態環保的壓力。一是工程活動的破環。巴東在遷城移民以及國家大型工程建設中,存在有的選址不合理,有的造成道路切坡、爆破震動、土石方開挖等對自然生態的破環現象,極易誘發地質災害。二是農業生產過度開墾。全縣沒有實施退耕還林的地區,仍然存在廣種薄收、亂開濫采現象;農田耕種過程中,濫施化肥,導致土壤板結等造成耕地質量下降問題日趨嚴重;生豬規模化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成為制約畜牧業集約發展的瓶頸;巴東有全國著名的優質豆科牧草巴東“紅三葉”,草場達10萬畝以上,退化嚴重,閑置破環量大;就地砍伐薪柴代替生活用煤的趨勢又有抬頭。三是工業生產粗效。巴東工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傳統的依靠資源采掘、簡單加工生產行業還占很大部分,所以資源浪費大,利用效益不高,企業實力弱,造成節能減排工作難度大。
(二)體制機制障礙沒有得到根本性突破,制約了生態補償制度實施
一是投融資體制不活。在大規模吸引外來資本,激活民間資本方面,需要更多優惠的政策和適宜的環境;在進一步降低投資商務成本,吸引戰略投資方面尚需從行政審批權力改革,增強縣域經濟發展自由度方面加大力度。二是補償機制細則不清。生態補償牽涉到多方利益主體,操作起來一般較為復雜,執行較為困難,比方說《水土保持法》對水保費的征收在繳納標準、使用范圍及管理方面沒有明確限定,保障征收的力度也不夠;在恢復破壞的地形地貌方面,單純以面積或體積計算,考慮不夠全面,應當增加按破壞程度等方面來要求恢復治理。又比如采礦區除造成踏陷等地質災害的處理外,還應考慮耕地破壞、水資源破壞、水質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的綜合治理;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備用金的征收及使用管理上,征收標準的確定不夠科學,沒有考慮到諸如礦山閉坑后的地質災害延遲現象。三是誰破壞誰負責的原則實施難度大。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破壞,難以清楚劃定范圍、限定責任。因為一旦成災,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地質條件因素,有降雨因素、有采礦活動等因素,難以清楚界定。
(三)生態補償投入沒有統籌規劃,不利于集中發揮合力優勢
在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實施生態建設的過程中,存在部門多頭管理、功能交叉現象,而每塊投入又非常有限,且加大了工作成本;另外,地方財政實力有限,主要是靠上級投入,而該種投入又多為物資及直接的生態建設補償,扶持產業發展的比重較低,不能解決生態保護與建設的長效問題。
三、幾點建議
(一)建立長效穩定的生態補償機制
巴東在國家主體功能分區中被劃為限制開發類,為支持國家建設,保護自然生態,巴東各類產業因為受制于生態環境約束,其發展在今后仍會弱于沿海發達地區。但生態資源也應有價,可否對其實行科學評估,予以必要的生態補償,以保障為生態環境做出努力地區能與全國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要求。所以建議國家建立專門負責生態補償的機構,進行統籌規劃,對承擔生態建設地區進行長期扶持。
(二)延續現有生態補償政策
建議對已經實施效果較好的諸如退耕還林、天保工程、小流域治理等生態環保工程追加投入,延長期限,擴大范圍,提高標準,既鞏固現有生態補償政策實施效果,又進一步推動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
(三)優先實施庫區環保治理工程
巴東縣位于大巴山山脈和武陵山脈云貴高原之間,全縣海拔相對高差大,水網密度大,地形破碎,土壤嚴重石漠化,全縣土地石漠化面積52935hm2,農業人口7.63萬人。過去的石漠化治理,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形勢依然嚴峻,改善惡劣的自然環境,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的任務還很艱巨。巴東在2006年已經就石漠化治理問題編制了《巴東縣巖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規劃》,擬爭取投入4.2億元,進行綜合治理,但目前全州僅建始縣在搞試點。為加大保護庫區生態環保力度,對巴東這樣的少數民族地區,又是擔負著保護長江這一全國最大淡水資源任務之一的庫區,懇請將此項目優先納入實施。
(四)進一步完善多元投入機制
除開國家財政投入外,建議上級部門做好區域協調,摸索排污費的征收管理制度,以及實行上下游出入境水質斷面考核,建立跨區域的流域環境保護機制;對已有確定的資源補償相關費用征收規定的,要進一步完善征收的標準、繳納方式以及使用管理方面的制度;提供無息或低息貸款,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生態環保建設;繼續利用好國債資金吸納社會資本實施生態環保項目;繼續完善減免稅費、加速固定資產折舊等制度,鼓勵企業加大節能減排力度。
(五)探索大型工程建設實施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
建議對三峽電站這樣一些大型工程從發電量中抽取一定生態補償費用,用于原地區生態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宗臻鈴.長江上游地區生態重建的經濟補償機制探析.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