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3 09:15: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種植扶貧項目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圍繞工作重點,抓好千村扶貧開發百村整體推進工作。按照中央、省、州的要求,堅持以貧困戶為基礎,以貧困村為單元,切實搞好千村扶貧開發百村整體推進工作。一集中財力,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對扶貧資金的整合,保證重點,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使貧困群眾長期受益,貧困村穩定脫貧。二是圍繞“866”建設目標,項目到村,扶持到戶。堅持建設項目直接安排到自然村或村民小組,扶持資金進村入戶,扶持項目本著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建設什么的原則,扶持資金優先保證安居房、人畜飲水、入戶通電、沼氣池、節能灶、衛生廁、衛生廄、基本農田地及水利設施、產業發展等關系改善群眾生產生活基本條件的建設項目。三是依靠群眾,民主決策,形成合力。農民群眾是受益主體,同時也是參與建設的主體,充分發揮群眾自力更生建設家園的作用,在確定扶持對象、扶持內容、項目實施及后續管理等方面,發動農戶主動參與,重大事項由村民自主決策;項目、資金的管理、使用向社會公告、公示,項目確定后,充分發動和依靠群眾,通過投工投勞等方式搞好建設。四是及早部署,及早掀起“866”建設。計劃早下達,資金早安排、項目早實施,抓住農閑時節,掀起“866”建設,2010年5月30日前完成農戶8個有建設項目,2010年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866”項目建設任務。
2、推進產業化扶貧,拓寬貧困農民增收渠道。從特色經濟林果著手,大力發展核桃、冬桃、花椒、優質石榴、茶葉等經濟林果,努力形成“引龍頭、建基地、帶農戶、城鄉聯動”的產業化扶貧之路,有效拓寬貧困地區農民增收渠道,促進新農村建設。抓實財政扶貧資金產業發展項目:一是積極向上級爭取財政資金扶持,按照各鄉鎮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整體協調,推進產業發展。二是扶持種植大戶規?;N植,發揮示范輻射作用,帶動周圍農戶發展特色經濟林果,逐步建立起具有規模的特色經濟林果種植生產基地。三是抓好實用技術培訓。一方面依托科技部門技術人員深入鄉村、農戶、田間地頭搞好培訓,做好服務;另一方面培養一批熟練掌握種植和管理技術的大戶,以點帶面,帶動特色經濟林果規模化發展。四是引進和扶持龍頭企業,為種植戶提供配套服務。一方面通過龍頭企業規模大、實力強,研究市場,分析市場信息,將準確的市場信息傳遞給農戶,并按市場需求來組織生產、加工、銷售產品,并提供技術、物資、設備等配套服務,推動種植業逐步向產業化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重點是信貸資金貼息扶持,力爭每年都有兩三個企業享受到財政貼息貸款扶持。
3、培訓新型農民,加大貧困鄉村勞務輸出力度。積極穩妥地擴大貧困地區勞務輸出,不僅是目前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現實而有效的途徑,也是促進貧困地區群眾接受新的思想觀念、提高勞動技能、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的重要措施。2010年新型農民培訓主要抓兩個方面的工作:一加強對勞動者素質的培訓,加強對農村富余勞動力職業技能、法律法規、安全知識和公民道德規范培訓。二積極探索勞務輸出的新途徑。堅持就近轉移與跨區域轉移相結合,常年轉移與季節性轉移相結合,走政府引導,市場調節,自愿輸出的路子,加強勞動力市場的培育,廣開就業渠道,組織和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城鄉、地區間合理有序流動。
4、推進小額信貸扶貧,拓寬資金使用覆蓋面。進一步總結經驗,完善管理辦法,確保小額信貸資金安全運行,取得效益。對小額信貸還款率低的地方,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找準問題加以解決。積極探索小額信貸扶貧支持龍頭企業、促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的新模式,積極探索小額信貸扶貧促進貧困地區勞務輸出的新方法,努力拓展資金使用的覆蓋面,使小額信貸扶貧在新時期的扶貧開發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今年已有58歲的朱劉保雖因車禍致殘,腿腳有些行動不便,可經營的頭腦卻一點也不比別人差。他栽過蘋果,跑過運輸,還當過幾年村支書,可眼望著4個兒子漸漸長大成人,前幾年老朱夫婦倆還真是有些發愁:娶一個兒媳婦少說也得花個四五萬,這4個兒子結婚的錢去哪里掙呢?正在老朱夫婦倆發愁之際,縣殘聯扶持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的惠農政策送上門。 依托縣殘疾人服務總社發展紅提葡萄種植, 老朱看中這是一個好項目。從1999年開始,老朱試著栽了4畝葡萄秧,在縣殘聯統一供苗、統一管理、統一技術服務的基礎上,老朱夫婦倆帶領兒子們勤于田間勞作管理,施肥澆水,育苗打秧,不敢有一絲懈怠。秧苗在一家人的精心培育下茁壯成長,老朱一家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頭,4畝葡萄園承載了全家人的希望。這4畝葡萄真沒有辜負老朱一家人的期望,當年就全部成活,隔年開始掛果收益。這紅提全身通紅,晶瑩剔透,而且比美國紅提還早上市近兩個月,市場銷售行情極為看好,畝產3000斤,銷售收入5000多元。老朱夫婦倆高興地逢人就說:“砍了蘋果種紅提,這招棋走對了!”到現在6年下來,老朱的葡萄園發展到12畝,而且成為遠近聞名的葡萄種植技術能手,收入連年翻番,4個兒子3個成家另過,老朱分給他們的家產也不再是簡單的農具和生活日用品,而是葡萄園和紅提栽培技術。在老朱的帶動下,現在全村159戶農民發展葡萄種植300多畝,輻射周邊農民500多戶,葡萄園發展到1000多畝,人均增收3000多元。種植紅提成為附近鄉村農民的首選致富途徑。
在曲沃縣殘聯,當了12年理事長的馬建新向記者介紹:殘疾人是社會特殊困難的弱勢群體,貧困一直是困擾殘疾人生存和發展的首要難題。多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出臺了多項政策和措施來扶持農村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曲沃縣殘聯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在中國殘聯、省殘聯相關政策、措施、項目、資金的支持下,曾探索過多種扶持模式:通過社會募捐、企業贊助,救助特困殘疾人家庭;為部分貧困殘疾人發放奶牛,發展奶牛養殖;發展養豬、養羊,提高殘疾人的副業收入等等。但通過多年的扶貧實踐,我們還是選定了“基地+農戶”這一行之有效的扶貧模式。1998年,我們根據當地的土壤特性和貧困殘疾人家庭人手少、勞動力缺乏的特點,立足市場,認真分析考察,針對傳統的種植養殖業“增產不增收”的實際,把市場前景看好的紅提葡萄種植作為改善農村種植結構,增加貧困殘疾人家庭收入的首選項目。我們通過縣殘疾人服務總社建立了占地40余畝的曲沃縣殘疾人葡萄種植示范基地,培育葡萄種苗50萬株。通過基地發展示范戶,示范戶帶動貧困戶,齊心協力壯大葡萄種植。服務總社通過基地為殘疾人貧困戶提供優質、周到、完善的全方位服務。一幫種植:利用財政扶貧資金和康復扶貧貸款幫助貧困殘疾人育秧選苗,建立葡萄園;二幫管理:縣殘聯指定專人負責,聯系農業局、科委、科協、果業中心、農業技術中心等有關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跟蹤服務,現場指導;三幫協調:幫助種植戶協調地塊,使種植面集中連片,便于管理,聯系水利部門對集中連片的村進行政策傾斜,積極撥付水利款,打井改渠,提供便利的水利條件;四幫培訓:對殘疾人分批就業、輪流培訓,每年安排7~15人從事基地日常生產勞動,平均日工資15元,在勞動量大的季節,集中安排20~30人就業,通過輪流就業、實地培訓、鍛煉隊伍,成為示范戶;五幫銷售:在種植戶自主決策銷售方式的同時,基于自覺自愿的原則成立銷售協會,幫助開拓市場,實現增收;六幫貯存:引導種植戶走葡萄保鮮和貯存之路,打時間差、價格差,提高初級產品附加值。由于基地采用統一供苗、統一管理、統一技術服務,從而使扶持對象“苗不愁”、“種不愁”、“賣不愁”,充分嘗到了產業化生產、規?;洜I和規模效益的甜頭。幾年來,共扶持全縣7個鄉鎮45個行政村543戶殘疾人貧困戶發展紅提葡萄種植2000余畝,同時輻射帶動本縣和臨近市縣發展紅提葡萄種植13萬余畝,成為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紅提葡萄生產基地。曲沃縣貧困殘疾人真正依靠紅提葡萄種植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其實,在山西省,殘疾人扶貧開發的主要特點就是在納入政府總體規劃、統一組織、同步實施和動員全社會力量齊抓共管殘疾人扶貧工作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國家扶貧貼息貸款和財政扶貧資金,堅持從殘疾人的實際需求出發,適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市場為導向,以規模經營為特點,創造性地運用“基地+農戶”、“公司+農戶”、“訂單農業”等模式,積極創辦殘疾人扶貧開發示范基地。通過扶貧開發示范基地,一是可以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使其通過勞動增加收入;二是能夠起到輻射帶動作用,給貧困殘疾人提供種苗、種畜等;三是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利用基地可對殘疾人進行種植、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四是進行規?;a,基地可以帶動殘疾人發展規模化的種植、養殖生產,同時便于統一進行技術指導和管理,形成市場;五是起到連接市場的作用,基地可以在殘疾人和市場之間架起橋梁。目前,不少縣殘聯創辦的殘疾人扶貧開發示范項目已在縣里牽起了龍頭,成為全縣扶貧開發的排頭兵。如曲沃縣殘聯,就是積極創辦扶貧開發示范基地,通過基地為農村貧困殘疾人和貧困農戶提供種植、管理、銷售等系列服務。通過基地輻射、帶動農村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例如:山西屯玉種業集團牽頭的玉米制種,大寧、永和等縣的棗樹栽培,隰縣、吉縣、臨漪等縣的優質蘋果種植,大同、陽城等縣的食用菌栽培,左權、萬榮、垣曲等縣的中藥材種植業,屯留、清徐的養豬業,山陰、和順的養牛業,壽陽、天鎮的小尾寒羊養殖業等等。殘疾人扶貧開發示范基地的創辦,不僅使貧困殘疾人增加了收入,而且增強了基層殘聯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
今天召開的**區2009年農村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以及自治區和呼市相關會議精神;總結2008年我區農村工作,表彰2008年度農村工作成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圍繞區委、區政府確定的中心任務,安排部署2009年我區農村工作。
2008年全區農村工作的簡要回顧
一、特色優勢產業初具規模,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
立足我區農村實際,以發展避災、節水、高效、設施農業為主要方向,不斷深化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
一是立足城郊優勢,適應市場需求,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蔬菜種植業。按照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原則,以香島、綠豐苑、綠豐達等企業為龍頭,通過整合政府、企業、農戶各方資金,共投資3000多萬元,在討思浩、古路板、野馬圖等村新建溫室大棚350棟,新增蔬菜保護地320畝,新增蔬菜產量3100噸。其中,香島生態農莊投資1500萬元,完善了基礎設施;綠豐苑農業產業化示范園,100畝蔬菜基地和17個蔬菜品種通過了國家有機農產品質量體系認證。全區蔬菜種植業初步形成了規模化、標準化的良好發展格局。
二、生態建設穩步推進,經濟林開發初見成效
次),有效地制止了林區內散牧行為。全區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nextpage]三、農業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村道路建設成效顯著
四、旅游業開發力度不斷加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按照加快大青山“一帶三線”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對全區旅游業發展規劃進行了重新修訂,編制了保合少旅游集鎮和盤龍山旅游景區規劃。加快了旅游項目建設進度,巨華葡萄酒莊園酒廠開工建設;奧淳原生態酒莊園酒廠峻工投產,并新建了酒道館;投入200余萬元,啟動了面鋪窯農家樂旅游項目,建成農家四合院6套;尚水居畫院主體工程基本完工;蒙錫玏馬術俱樂部完成了項目規劃和征地工作。華盛休閑體檢中心等旅游項目正在加緊辦理相關手續。**區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增加了配套設施。小井溝生態園、綠野山村被市旅游局評為“**市農家樂旅游點”。成功舉辦首屆**區冰雪旅游節暨冰雪趣味運動會。旅游業從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的步伐明顯加快,對全區經濟發展的帶動力和影響力開始逐步顯現。
五、各項惠農政策全面落實,新農村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全區發放糧食種植補貼50萬元、農業生產資料綜合直補349萬元、農機補貼8.3萬元。扎實開展扶貧工作,修訂了《**區2008—2012年扶貧規劃》;實施了生蓋營、惱包、大窯、面鋪窯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和野馬圖、甲蘭板產業扶貧項目;爭取到了扶貧貼息貸款等新的扶貧項目;加大了社會扶貧力度,籌集資金410萬元,切實幫助貧困村解決了一些生產生活實際問題,涌現出了以區委組織部為代表的一批社會扶貧先進集體,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在人民大會堂,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說:“扶貧工作要只爭朝夕,決不能讓貧困地區群眾掉隊,也不能讓‘平均收入’掩蓋了不平均。到2020年,如果貧困地區面貌改變不大,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是說不出口的。中央將采取切實措施推進扶貧工作?!睆目倳浀倪@番講話中,我感到的是總書記對貧困地區人民的牽掛和關懷之情,以及對貧困人口的體恤和一片拳拳之心。讓我們感動,讓我們奮發。
海南是以旅游和農業為主的一個省份。由于旅游資源分布不平衡,真正依靠旅游發展經濟的市縣只有少數幾個,大部分市縣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農業生產。三農問題即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的一大難題,在海南,這個問題更為突出。目前,海南農村的主要產業還相當原始單一,村民大多以養豬,種植水稻、甘蔗和檳榔為主。少部份人以漁業捕撈、海水養殖、淡水養殖、種植橡膠、種植果樹、種菜為業,收入很低,普遍比較貧困。
首先,我省農業生產利潤太低,投入產出不成正比。
在種植水稻方面,假如每戶農戶有10畝水田,以目前海南土地每畝的產量計算,每畝大約生產400公斤稻谷,每公斤2元,種一季水稻收入8000元計算,一般一年種兩季,收入16000元,除去化肥、農藥、種子等的費用6000元,每年純收只有10000元左右。
在種植甘蔗方面,每戶農戶有10畝大田,3到4畝大田可產10噸甘蔗,每噸260元,一年只能種一季,一年收獲30噸就是7800元,若除去人工化肥農藥等費用3000元,利潤只有4800元。
在養豬方面,一般情況總的利潤在30%左右,一家人養一頭豬要投入700元,養到5到6個月能賣1000元。一般一家農戶一年有本錢投入養豬可養5頭豬,一年的利潤大概在1500元。加上別的收入,海南大部分農村一家一年的收入在16000元上下。在海南特殊的生活環境下,一家人的生活和人情份子錢就要占去花銷的大部分,一年到頭也就所剩無幾。
其二,我省農村很多農戶不夠勤勞,勞動積極性不高,很多農村人寧愿讓地荒著也不種菜,沒錢還要自己買菜吃。
我省是個農業省,但80%的蔬菜卻要從外省購進,這就說明本地菜農的勞動積極性不高。不少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寧愿在家閑逛,甚至吃喝賭博也不外出務工。在海南務工的大部分是來自四川、廣西、貴州等地的農民工。這些地方的農村現在房子蓋得都很漂亮,因為這些地方的農民很多都是兩夫妻結伴外出務工,一年下來能存2-4萬元,幾年后他們回家就會蓋上新房,然后又出來務工,幾年后就有本錢做其它的事情?,F在,在??谀嗨骋惶斓墓ゅX大工有250元,小工也有200元。他們很多都是丈夫做大工,妻子做小工,一個月的收入相當可觀。但現在海南農民有多少個愿意去做泥水匠?
其三,原始單一的農業生產模式制約農民的發展。
在很多省份,農業機械化在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目前很多省份已經不再用耕牛種地,而且播種、施肥、除草、收割等也機械化了。但海南大多數的地方還是以人工和耕牛種地為主。而很多地方通過再一次分田地,將土地成片承包給農戶,達到大規模耕作,方便機械操作。但我省農民的田地大多還是東一小片西一小片,不成規模,既浪費土地資源,又妨礙機械操作。
農業和農村經濟既是跨越式發展的基礎,也是海南發展的“短板”。實現全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重點在農村,關鍵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由于自然原因、基礎條件、人口素質、發展質量等多重因素影響,我省農村發展長期處于比較滯后,城鄉二元結構十分明顯。而扶貧是改善農村經濟基礎、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舉措,是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最直接、最現實的途徑。
其四,目前我省在扶貧工作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
在指導思想上,扶貧工作不同程度具有一定的政績性、短期性和功利性的思想。在扶貧措施上,除了給予資金和物資之外,主要的問題是對貧困地區人的思想上的扶貧還不到位,知識技能扶貧相對滯后;涉及農村經濟和農業發展的基礎扶貧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嚴重欠缺,政策扶貧效應不夠明顯;產業扶貧特色和規模需要進一步培育;農業項目的爭取力度有待加大,各種扶貧資金需要進一步爭取和整合;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化的能力亟待加強,各種保障性機制還不健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統籌城鄉發展的各種體制機制還不健全;社會扶貧還處于起步階段,各種扶貧力量還缺乏引導機制。在保障機制上,部門合作扶貧機制沒有建立,扶貧工作不夠統一規范;扶貧工作考核督查機制還不夠科學,扶貧工作問責制度有待進一步強化。
針對我省在農村扶貧工作出現的問題,特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調整扶貧策略
扶貧工作是堅持先易后難還是先難后易,在實踐中沒有固定的模式,各地都根據各自實際采取不同扶貧推進手段。先易后難,即對扶貧難度相對不深、扶貧難度較小的地區率先開展扶貧,雖然在短期容易見效,但這種扶貧方式,對于貧困程度深、扶貧難度大的地區扶貧工作不能及時開展,失去了扶貧應有的公平性。先難后易,即對貧困程度最深、扶貧難度最大的地區率先開展攻堅式扶貧。從長遠看,率先破解扶貧難題,有利于整個扶貧工作順利開展,但扶貧工作在短期內受益貧困群眾少,社會效益不夠明顯。所以說,扶貧工作應兼顧其社會效益和公平性并舉,各級各部門要做到科學規劃,統籌推進,堅決摒棄急功近利的“政績式”扶貧,立足長遠,突出重點,把扶貧工作放在民生上,放在任期外,采取先易后難和先難后易相結合的方式,堅持社會效益和公平性并重,統籌推進扶貧難題破解和扶貧面穩步擴大。
其次,要統籌考慮,綜合施政,開創扶貧新局面
(一)思想扶貧??v觀我省農村貧困,主要表現是小農思想在農村地區比普遍。因此,扶貧工作應該首先著眼于解放思想、突破陳規。通過建成和豐富農家書屋、建立農村綜合農貿市場示范點、開展農民精神文明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融入
黨的路線方針、加強農民思想政治工作陣地建設等措施,讓農民親身感受市場經濟,不斷在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新知識中更新觀念,破除小農思想和小富即安心理,促使農民突破現狀,增強勤勞致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知識扶貧?!胺鲐毾戎斡蕖笔俏覈鲐毠ぷ鏖L期積累的寶貴經驗,我省一些山區的少年兒童因貧困而上不了學,輟學率高,文盲率高;反過來又因為素質和勞動技能低下,造成循環式貧困。因此,給貧困人口以足夠受教育的機會,促進他們思想觀念更新和勞動技能提升,成為我省扶貧開發工作的關鍵。要通過成立農民科技培訓中心、組建農民技能培訓隊、編印農技知識冊子、培訓農技帶頭人等措施,著力增強農民自身素質,提升脫貧致富的本領。
(三)基礎扶貧。農村油路、砂石路、農機路等還有待加大力度修整完善,部分鄉村不通動力用電,一些地方人畜飲水還存在困難。因此,要做好全省農村扶貧工作,就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走基礎先行的路子。要不斷加強農村道路建設,促使農村道路聯網,方便群眾出行;加大農村、水庫、水池、壩塘、泵站、水渠等水利工程建設,完善洪澇災害防護措施,提高防災能力。
(四)人才扶貧。近年來,我省一些邊遠山區和貧困鄉鎮的人才資源依然欠缺,農業實用型人員還很少。因此,為農村配備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才扶貧是當務之急。可以通過政策引導、待遇偏向、創新機制等措施,建立直接面向農村、面對農民的人才扶貧計劃,為農村充實一批實用型、技術型、專業性的人才。
(五)政策扶貧。在嚴格落實國家和省里的一系列惠農支農及扶貧政策的基礎上,通過制定扶貧優惠政策,積極優化財政支出來扶貧。海南在實踐中,可以通過對農民合作組織、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村致富帶頭人等制定一定的優惠政策,充分發揮這些組織和人員在農村脫貧致富中的模范帶頭作用。
(六)產業扶貧。提高農村扶貧開發水平,必須因地制宜找準扶貧開發的產業發展路子,著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如特色農業、特色旅游業、特色勞務業、特色手工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等。把潛在資源轉化為特色產業發展項目,使產業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產業經濟規?;?、規模經濟外向化。
(七)項目扶貧。項目是帶動發展的引擎,要通過搶抓政策機遇、千方百計爭取農村發展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重點在爭取農村道路、改土造田、農業水利、農村電網、清潔能源、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積極爭取項目,利用國家以及省市縣的配套資金,以項目投資加大農村扶貧工作的積累,穩步推進貧困農民脫貧致富。
(八)勞務扶貧。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在多措施提升農民技能的同時,可以結合全省建設的實際就地培訓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成立相關部門負責農民技能培訓、務工信息和相關責任義務承擔;結合實際制定勞務扶貧規劃,有計劃、有組織實施勞務輸出。
(九)社會扶貧。在農村扶貧開發中,要充分發揮社會扶貧的作用。社會扶貧與政府扶貧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有能力有意愿捐款扶貧的人,他們的扶貧作用會越來越大。在社會扶貧方面,政府要善于動員和組織社會各界,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為更多的組織和個人表達社會責任心提供更多機會,形成行業、社會、政府共同推動的扶貧大格局。
(一)、強化部門合作。政府職能部門如發改、科技、財政、農牧、林業、民政、扶貧、農村、城建等部門都各自依據不同的政策和計劃開展扶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復建設和浪費問題。因此,要加強部門合作,整合資源,科學規劃,集中投入,分步實施,確保扶貧一個村,脫貧一個村,長遠致富一個村。
1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地區扶貧金融工程的運作程序與案例分析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區扶貧金融政策方面,創新金融服務進一步放寬。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扶貧金融工程規范化的運作程序是:貴州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扶貧金融問題的診斷與分析——扶貧金融商品的開發——扶貧金融商品的定價——扶貧金融設計方案的交付使用。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扶貧金融工程從扶貧融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扶貧金融產品性能目標的確定,扶貧金融方案的優化設計,扶貧金融衍生產品的開發,扶貧金融產品的定價模型的選定,仿真的模擬實驗,扶貧金融產品小批量的應用和反饋修正,直到扶貧金融的新型模式的推廣應用,各個環節緊密有序。大型扶貧金融機構在扶貧金融工程師的努力下,面向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扶貧金融工程,運用數理分析、計算機技術和系統工程技術,設計與應用扶貧金融數學模型,從而解決扶貧金融工程的相關問題,主要依靠扶貧金融產業界的技術工作者,設計各種扶貧金融商品在國內國際金融市場上交易,賺取超額套利利潤,為大型扶貧金融機構設計出結構化的金融市場工具及其金融衍生產品進行扶貧融資風險管理,達到實現降低扶貧金融風險,提高扶貧金融效率的目的,提高了大型扶貧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
大型銀行金融工程師運用金融工程理論設計扶貧金融項目的實物期權投資策略和扶貧金融實物期權定價技術,為大銀行金融扶貧貸款項目在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提供風險分析和風險管理服務。貴陽市扶貧金融項目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例如,貴州省赫章縣核桃產業,建立扶貧融資體系,推動核桃產業發展投入多元化。銀行信貸投放結構重點傾斜到核桃產業中,支持、幫助核桃加工企業和專業化合作社爭取貼息貸款、小額信用貸款,推動金融資本、企業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核桃產業。例如,貴州省畢節市,地處烏蒙山腹地,是貴州喀斯特最為集中石漠化山區,是貴州省的礦產資源大區,具有煤、鐵、鋅、磷等礦產資源優勢。貴州省畢節市的反季節高山蔬菜種植,貴州省威寧縣海拉鄉的黨參種植,貴州省盤縣北盤江花江段干熱河谷種植花椒、砂仁、火龍果、枇杷等成功并實現了產業化。貴州省貞豐縣和安龍縣在海拔1200米的喀斯特山區種植金銀花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收入及生態效益。例如,喀斯特地貌約占82.65%的貴州省荔波縣,貴州省龍里縣和貴州省畢節市在生態示范區建設中,通過旅游扶貧金融、自然保護區建設、景區保護建設、生態移民、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生態經濟縣的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果。
又例如,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山區的納雍縣10年累計完成“長防林”工程總面積73.7萬畝,也應該發揮油桐、核桃、竹林經濟林的生態經濟效益。貴州省喀斯特石山區貴陽市“林帶”開展森林休閑度假種植竹林的活動,是開展全社會綜合扶貧金融工程的結果。例如,貴州省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可以每年展開一次竹林認養活動。開展貴州省貴陽市溶洞暗河冷水魚扶貧養殖金融工程,例如,貴陽市烏當區漁洞峽水庫的養殖貸款金融工程,提高了金融效益。因為貴州的喀斯特大泉眼的泉水流量大于10L/S的有5214個,總流量為538060L/S,大于50L/S的喀斯特大泉有1710個,常年有水,長度大于2KM的地下河,貴州省有1130條,總長度為6246KM,總偶測流量為489856.29L/S。由于喀斯特地下水溫度較地表水低,低下合理的魚類生產速度很慢,營養含量高于一般淡水魚,肉質鮮美,深受貴陽市城市居民及其外地游客歡迎。地下河魚類養殖特別在貴陽周邊的城市郊區發展較快。貴陽市烏當區新添寨漁洞峽水庫的冷水魚養殖及農家樂較發達,與貴陽市市區去漁洞峽水庫觀光游客愛好吃地下河魚類的休閑度假活動密切相關,依靠實物期權定價技術,預防了貴陽市冷水魚養殖扶貧的金融風險。
2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地區扶貧金融工程面臨的矛盾局面
貴州省金融業2011年增加值達到297億元,2012年貴州省金融業增加值達到358億元,占同期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1%,2013年,貴州省金融業已經進入貴州省支柱產業區間的新時期。
2.1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區扶貧金融工程日益突出的重要性與貴州石漠化山區生態惡化關注度提升并存
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山區是中國貧困問題最突出和森林生態最脆弱的區域。貴州省喀斯特石山區域地處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烏蒙山區是生態脆弱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山區是國家開發扶貧金融工程深化和中國森林生態建設試驗區?,F實的情況是,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大型工廠和大型企業未能引進幾家,且基層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很難指望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能將保護森林生態的環保配套設施能同步建成。
2.2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區產業扶貧金融工程基礎薄弱與貴州承接主導產業扶貧金融工程的巨大潛力并存
扶貧資金不足一直是制約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乃至是制約中國扶貧開發最大的瓶頸,新階段扶貧開發必須創新扶貧開發領域的融資機制,走出一條政銀企合作的扶貧開發新路子。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把“扶貧資金”與“信貸資金”有機結合的“扶貧融資”新模式,將使財政性“輸血式扶貧”扶貧資金真正發揮撬動和放大“造血式扶貧”銀行信貸金融資金的“杠桿作用”,是一個實現扶貧資金效益最大化可行的新模式。
貴州省目前仍是中國農村貧困特困面最大、貧困特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連片特困省份,貴州省扶貧減貧事業是中國最繁重的貧困省份。產業扶貧金融項目是培育和壯大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山區的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要重點投融資,產業扶貧金融項目實行競爭立項,審批要符合貴州省產業傾斜規劃,例如,民族藥材種植產業及其中成藥生物制藥產業、老干媽食品配套產業、煤炭、鋁和磷礦等綠色化工產業,等等;扶貧對象能力培訓的扶貧金融項目是為了提高扶貧對象就業和生產能力,對其家庭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參加實用技術培訓給予補助的資金;改善農村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幫助扶貧對象緩解生產性資金短缺困難,支持貴州省喀斯特貧困山區建立村級發展互助資金,對扶貧貸款實行貼息等,可以充分運用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實驗,金融設計方案優選競賽和銀行信貸風險仿真實驗等金融工程理論與方法。
2.3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區扶貧信用管理的金融工程實施環境較差與貴州城鄉信貸環境不斷改善的局面并存
貴州省農村信用社力爭創建100個信用鄉(鎮)、2個農村金融信用縣、50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中心,不遺余力地在貴州省喀斯特石山區開展信用管理能力提升活動是為了貴州省農村信用社采用金融工程技術開發新產品,發展風險管理技術和工具,規避信貸風險,實現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扶貧金融科學的工程化。2012年末,貴州銀行業金融質量提高,2012年貴州省金融成為第三大稅源產業。
2.4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區縣域農村扶貧金融環境落后與深化貴州農村綜合扶貧金融工程的難得機遇并存
2012年,貴州省銀行等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首次突破1萬億540億元,增速位列中國第3;貸款余額增速位列中國第6名。2013年上半年,貴州省銀行存款增速首次躍居中國第1。2012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3.9%,增速位列中國第4。貸款同比增長21.1%,增速連續6個月穩居中國第5。貴州省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9.44%,增速位列中國第4?,F在的貴州直接融資發展迅速,融資結構持續優化。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區深化綜合性扶貧金融工程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貴州省農村婦女小額信貸將為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扶貧減貧做出可靠貢獻,這都是依靠金融工程開發出來的金融產品。
3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區深化扶貧金融工程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為了保持和改善貴州省喀斯特區域的森林和植被生態,貴州省各地喀斯特巖溶石漠化特困山區的金融模式各有特色。例如,貴州省喀斯特山區的湄潭縣、鳳岡縣的茶海等,采用茶葉茶葉金融模式,金銀花經濟作物金融模式,種草養畜生態畜牧業金融模式,核桃漆樹經果林種植金融模式,退耕還林(草)金融模式,森林綠化與農林牧業綜合金融模式。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山區采用金融扶貧工程和金融扶貧政策推進該區域化學化工產業、大農業產業和大服務產業綠色化、低碳化和生態化發展,可以利用數理金融工程等金融工程理論進行扶貧金融風險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1 金融支持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地區支柱產業發展
大型金融機構的金融工程師運用金融工程理論立足產業扶貧,開發農村產業鏈條扶貧金融,采用數理金融學全面調研和確定貴州省各縣市區轄內支柱產業,以納稅排名前10位企業為重點,逐戶認真進行篩選,科學計算和預測龍頭產業和支柱項目的現金流,針對龍頭產業產業鏈,實施支柱產業名單制管理和金融方案營銷,運用扶貧金融工程理論實現對相關產業鏈的綜合金融服務,金融支持貴州喀斯特特困山區支柱產業加快發展。
3.2 金融支持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地區吸納產業轉移和支柱重點項目
貴州省的支柱產業和重點產業主要有綠色民族醫藥生物制藥產業、綠色化工產和旅游業,采用金融工程師是建議,金融支持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的金融扶貧減貧工程,推進減貧扶貧金融發展戰略和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銀行縣域支行的金融產業良性運行。以開發優勢行業重點客戶、總分行級核心客戶在貧困地區設立的分(子)公司和在區域內落地的優質項目為重點,優先金融支持投資主體明確、資本金來源有保障、商業化運作的大型優質支柱產業項目,對于立縣強縣大項目產業客戶大型金融機構的金融工程師要在產業客戶期貨融資商品、產業客戶外匯融資商品和產業客戶證券融資商品開發領域多多設計出創新品種,以創新金融商品和新型金融模式尋求國內國際金融市場的超額利潤,促進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扶貧減貧金融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3.3 金融支持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地區采用城鎮化生態移民的生態項目
貴州省喀斯特石山區生態移民城鎮化要搞好生態森林融資,產業金融支撐項目、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項目、新型社區建設融資項目、土地整理與土地開發融資項目、綠化工程金融項目、進城居民生產經營和消費升級改造項目的金融支持,要保證珠江源水源和長江上游支流烏江水源地的青山綠色。特別是緊盯具有城鎮化建設職能的大型央企、地方國企、大型民營企業等優質投資主體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保證森林覆蓋率、生態植被,預防水源污染、河流污染、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和空氣污染。
3.4 扶貧減貧金融工程為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地區植樹造林促進綠色農業和綠色森林業
貴州省喀斯特山區特困地區綠色農業和綠色森林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運用金融工程技術為重點支持貴州省農業產業化大型龍頭企業,特別是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通過量身設計特色金融服務方案、按需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為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的綠色農業、民族醫藥、綠色化工和綠色森林(核桃、板栗等經濟林)產業發展的主力軍,金融工程師是為大銀行金融決策保駕護航的衛士。貴州省要大力支持與龍頭企業有效對接的生產基地建設,貴州省金融業需要重點支持貴州省各地級市、縣市區等林業和農業龍頭企業以建設種養基地為重點的產業鏈延伸,發展訂單農業,為專業合作社融資,增加對其產業鏈上中小企業、下游經銷商、農戶的金融支持。
3.5 金融支持開展貴州省喀斯特石山特困地區旅游產業扶貧金融工程
貴州省喀斯特特困地區旅游資源豐富,貴州省是一個喀斯特山地天然的森林公園省。貴州還有晴隆縣24道灣等風景項目融資比貴州省黃果樹瀑布更吸引游客,積極搞好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特困山區旅游業扶貧金融工程業務,貴州省大型扶貧金融機構需要創新扶貧金融產品以便于銀行等在國內國際金融市場上創造利潤,化解扶貧金融風險。
一是與中心工作相結合,帶動農村科技硬件建設。我局緊緊結合部門項目工作,投入資金 1.5萬元,配置了科普宣傳設備、桌椅及各類圖書,建設了新民村科技文化活動室,完善了有效的科技推廣、科普宣傳的網絡和機制,有效地解決了村民“讀書難、學科技難”的問題。
二是與科普工作結合,支持科技扶貧。組織相關部門深入群眾進行科技培訓、科技咨詢、禁毒及艾茲病防治知識宣傳、醫療義診、發放農村實用技術資料等活動。同時還積極組織農村實用技術培訓2次,培訓群眾達520人次,發放科普宣傳資料及各種實用手冊4000多份,倡導了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三是大力扶持掛鉤村,積極發展主導產業。積極扶持村民立足當地優勢,圍繞地方主導產業的培育,為掛鉤村產業發展提供完善而堅實的科技支撐,一是重點扶持村民推廣各種經濟作物種植,20__年底,新民村紅花藥材種植達1200畝,其中引進新品種云a3號200畝;二是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目標,積極扶持掛鉤村進行蠶桑種養及包谷種植,20__年,全村種植蠶桑262畝,包谷1500畝,各種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四是踴躍捐款捐物,積極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捐款捐物,一年來捐送物資、現金折合扶持資金6500多元,送往對口幫扶的貧困村、戶,以實際行動送溫暖、獻愛心,密切與貧困戶的感情,為扶貧掛鉤村群眾扎扎實實辦了好事、實事。
三、20__年的工作重點及具體工作措施
結合本部門的工作實際,我局在扶貧工作的重點是繼續抓好群眾的綜合性技術開發。
(一)結合我局實施的科技富民強縣項目及蠶桑產業發展要求,投入部分項目資金,積極支持農戶規范化建設小蠶共育室,并通過加大技術培訓力度、蠶桑種養試驗示范,推動群眾的蠶桑產業發展。
(二)繼續加大農村科技硬件建設。投入資金完善村級科技文化活動室,切實解決山區農民“讀書難、學科技難”問題。
整合資源,創建殘疾人扶貧基地
“自從在助殘基地上班,生活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基地還實現一條龍服務,上門指導,負責銷路,真是太好了。”殘疾人受益者如是說。
永寧鎮被扶持人王來祥、郭淑云夫妻倆,家里有6口人,父母年邁多病,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夫妻雙殘,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經濟收入以種地為主,年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不能維持家中的正常生活。自從養殖了貴妃雞以后,家中生活狀況明顯改善,收入有了明顯提高,人均年收入達到7000元。扶貧助殘基地建設的效果看得見。
進入“十二五”,延慶縣殘聯認真總結殘疾人扶貧工作經驗,積極轉變觀念,大力扶持發展殘疾人扶貧基地,探索了一條山區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的新路子。到目前為止,全縣共建立了劉斌堡鄉大棗種植基地、永寧鎮聚聚鑫扶貧助殘基地、四海鎮茶菊基地、大莊科鄉慈母川村麻核桃基地等12個殘疾人扶貧助殘基地。
康莊鎮太平莊循環農業扶貧基地項目是基地加農業生產設施承包的運作模式。一是吸收殘疾人戶為合作社社員,成立殘疾人管理小組,與殘疾人簽訂協議,以保證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合作社不能無故辭退在崗殘疾人員,加強和殘疾人戶的聯系。二是農業生產設施承包。與殘疾人簽訂日光溫室大棚承包協議,產出農產品由就業基地統一出售,除去運輸、用工費,包裝費外,全額返還。三是基地用工。合作社對在就業基地從業的殘疾人,實行統一管理與種植。對殘疾人扶持的種植大棚和土地,合作社采取一幫一的運轉模式幫助種植、管理和銷售。四是合作社定期派出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幫助他們維護設施,以確保其正常生產。保證殘疾人低收入戶在基地能夠通過勞動就業和承包大棚生產經營,有穩定的收入和安全的勞動環境。農閑時組織殘疾人進行技術培訓。
永寧鎮聚聚鑫扶貧助殘基地則以“基地+農戶”的形式對殘疾人進行扶持。為了使殘疾人放心飼養貴妃雞,基地與每位殘疾人都簽訂了飼養協議,以高于市場銷售價格回收貴妃雞;對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失,基地給予適當補償。基地免費為殘疾人家庭提供貴妃雞的養殖技術,常見病防疫,分期、分批免費為他們發放貴妃雞種雛50只。保證他們在最短的時間里學到養殖的技術,提高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條件。同時基地建立以來,集中扶持了10名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在基地勞動,這樣,既增加了個人收入,又學到了飼養技術。
邀請專家,開展科技扶貧助殘
2009年5月市殘聯在延慶縣八達嶺鎮小浮坨村扶貧助殘基地成功舉行了以“送科技、送溫暖”為主題的北京市扶殘助殘送科技下鄉活動啟動儀式后,延慶縣的殘疾人多次得到市、縣相關專家對種植、畜牧的講解和指導,實現了科學種養殖的愿望,提高了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