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1 16:49: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關系的地位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公共關系學是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然而目前所處的分量卻很不客觀。本文針對公共關系學的地位和重量,談到了公共關系教學在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中的重要性及意義;進一步分析了公共關系目前所處現實狀況,提出了幾點個人見解。
關鍵詞:
公共關系學;工商管理專業;管理學;重要性;意義;現狀;解決方案
公共關系一直是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也就是說,在專業課程設置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一門獨立性較強的學科。公共關系學雖然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在一定程度上,它與其他相關學科的發展有一定的關系,如傳播學、行政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尤其是管理學。要找到兩者之間的聯系,就必須找到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因此,有兩種不同的觀點,觀點認為,當前公共關系是一門必修課,在工商管理中,我們要高度重視,因為其學科地位不夠高,制約發展的諸多因素,直接影響到管理學科的科學發展。通過對這一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提出了三個問題:一是高職院校公共關系教學的研究意義。二是在工商管理專業的公共關系教學中,究竟公共關系學本身是處于一個怎么樣的狀況?為什么這樣?三是如果不樂觀,怎么才不處于尷尬的狀態?這也是最關心的問題,也是本文寫作的最終目的。
1公共關系教學在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中的意義
要談公共關系教學對高職院校的意義,首先應從內容入手,尋找自己的相似之處,尋找共同點,一個一目了然的意義就呈現出來了。管理科學是一個綜合性的、跨學科的學科。它是系統的研究和管理的基本原則和科學的一般方法。管理學是適應現代社會生產的需要,它研究的目的是在現有條件下,如何提高研究內容的層次化管理水平更為廣泛,通過對圖像的研究。隨著這一學科的不斷發展,研究內容也不斷豐富和發展。概括起來,包括管理職能、企業管理、組織管理、虛擬企業管理等。因此,企業管理涉及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但它又不可能真正做到一切。公共關系學是研究組織與公眾之間的行為、法律和方法的一門科學。通過利用有效的傳播手段,進行有效的溝通,可以實現公眾對組織的理解、認同和合作,塑造一個良好的組織形象。公共關系不僅具有較強的理論和實踐性,決定了它必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公共關系的內容是企業管理所需要的。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公共關系是輔助工具,需要加以管理學的內容,管理學內容不能解決的問題,就靠公共關系學去完成。所以,在管理類專業設置這門課很重要,沒有公共關系,工商企業管理就像一個斷胳膊,然而,公共關系學卻是更好的讓管理學發揮到極致。
2當前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公共關系學的現狀
既然公共關系在企業和行業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取得的成績不用回避。那么它應該處于良好的狀態。然而,高職院校的公共關系教學不是很重要,但表現出了這樣的幾點:一是發展速度快、規模小。從工商管理專業在大多數高校和高職院校開設了公共關系的課程中看,教師和學生的數量已大幅度增加,為我國行政管理和企業管理人員的培養做出了貢獻,但在一定程度上卻帶動不了公共關系科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發展和增長。二是兩者關注度不一樣。雖然與管理學、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系,但在高職院校管理的地位要高些;公共關系學的地位遠遠比不上管理學。所以公共關系教學管理水平較低,同時系列的配套材料及基礎設施都不如管理學。三是培養的趨勢不同。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公共關系的教學效果已經得到了重視和廣泛的認可,學生在人才市場受到歡迎,越來越多的企業對高層次公關人才的需求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但是,這一切良好的現象,公共關系教學遠遠地滿足了社會的需求,管理學卻不一樣,無論在什么方面都很受廣大企業的歡迎。盡管高校和高職院校不斷培育出優秀的公關人員,但是還是存在不少的缺陷,原因何在?一方面,在國內真正從事公共關系專業的專職教師很少,無法深入地做到理論和實踐結合,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共關系理論和研究;另一方面,國家科研經費對其投入少,再加上國內外學術交流機會少,教師很少有研究機會,這就不利于學習外國新理論和新經驗。理論可以指導實踐,理論水平的缺失將導致實踐水平的降低。整個學科的研究水平還不夠,必須對日常教學進行制約和調正。
3公共關系教學脫離困境的對策
首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學科建設的核心,學校要有組織、計劃、逐步完善公共關系的教師隊伍,每學期給學生上課,還會導致教師在學校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同時,鼓勵教師參加一些學術交流活動,不定期或定期舉辦教師培訓活動,不斷提高團隊素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引入了一些公共關系的經驗豐富,同時又有深厚的理論素質的公共關系人員,補充到公共關系的教師隊伍。必須注重對教師開展專業教育和培訓,將不利條件轉化為有利條件。其次,在教材建設上,我們要組織有經驗的專家學者,寫一個不同專業的教材模式,鼓勵多樣化的教材,不僅是使用書籍,而且還可以利用視聽材料,如多媒體,能夠變抽象為具體,枯燥為生動。最后,注重公共關系理論研究,鼓勵創新成果。國家和學校應更加注重公共關系的基本理論,加大投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創造更多的學術交流機會。同時,還要保持自己的特色,發揮優勢。公共關系理論的發展,必然能幫助工商企業管理的專業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克非.對當前高校公共關系教學的若干思考[J].科學•經濟•社會,1994(4).
[2]肖麗萌.改進高校公關教學之我見[J].公關世界,1996(1).
[3]司愛麗.公共關系學概論[M].機械出版社,2010.
>> 新媒體環境下政府公共關系的發展 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對外貿易的轉型發展問題研究 “新常態”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戰略思考 新常態背景下的我國創新發展研究 我國警察公共關系建設問題研究 我國媒介公共關系的發展策略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研究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及其新常態的研究 公共關系新思考 新常態背景下FDI在我國的區位選擇問題研究 基于新常態背景我國對外貿易格局發展研究 新常態下中小企業公共關系應有的戰略地位 信息化背景下我國政府公共關系改進策略 新媒體環境下企業公共關系策略研究 新媒體環境下政府公共關系的創新 可溝通范式政府公共關系建設的新導向 “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小微制造業企業發展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警察公共關系部門運行模式研究 淺談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發展 新常態下我國居民旅游消費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 李科.中國式全警公關:涉水過河[J]. 人民公安, 2013(23):10-13
[3] 柯健.香港警察公共關系建設新動向及其借鑒意義[J]. 廣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3):21-24
[關鍵詞] 公共關系教學;行政管理專業;意義;現狀;解決方案
公共關系學是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必修課,應該說,在行政管理的課程設置中,還是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公共關系學本身雖然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在一定程度上卻仍依賴于其他學科的發展,尤其是管理學。于是,就產生了這么一種情況,一方面,公共關系學是行政管理專業的必修課,很重要,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另一方面,它的學科地位還不夠高,缺乏相對的獨立性,制約發展的因素太多,直接影響到了行政管理學的發展。根據對此現象的分析,筆者產生了三個疑問:一是公共關系教學對高校行政管理專業而言,究竟具有什么意義?畢竟,如果只談意義的大小和重要程度未免過于抽象,研究成果也會流于形式,缺乏價值。二是在現實的行政管理專業的公共關系教學中,公共關系學本身究竟是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現狀?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充分地了解現實有利于我們對問題的進一步分析并得出解決方案。三是如果現狀不容樂觀,如何才能走出困境?這是本文最關注的問題,也是本文寫作之最終目的。
一、公共關系教學對于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意義
考察公共關系教學對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意義,首先應該從兩者的研究內容入手,尋找它們的共同區間,找到了這個區間,意義就顯而易見了。行政管理學的研究內容比較廣泛,是由其研究對象所決定的。隨著這門學科的發展,其研究內容也不斷豐富和發展。概括地說,包括政府自身的結構、功能及其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活動的規律,具體地說,包括行政職能、行政環境、行政組織、行政首長與領導群體、國家公務員、行政決策與執行、行政監督、行政法制、行政機關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與技術、行政效率與改革等等。由此可見,行政管理學關注的面極其廣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關系學是研究組織與公眾之間傳播和溝通的行為、規律和方法的一門科學。它旨在通過塑造良好的組織形象,利用有效的傳播和溝通手段,達成公眾對組織的了解、認可與合作[1]。公共關系學既有較強的理論性又有較強的應用性,這就決定了學習這門學科必須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公共關系學所關心的內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學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學看來,公共關系學是一種極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學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內容,公共關系學則根據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類專業設置這門課程就顯得十分重要,沒有了公共關系學,行政管理就如同斷了一臂。歸納起來,公共關系學使攻讀管理類專業的學生認識到公共關系在現代管理中的性質、意義和作用,學習和理解公共關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組織與公眾溝通的過程、手段和方法,最終的目的是努力培養現代公共關系意識,完善自身的公共關系素質,提高實際公共關系能力,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運用到工作實踐和社會實踐中去。
公共關系學是行政管理專業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課程之一,其理論部分是對行政管理理論的重要補充和完善,其實務部分是行政管理學生所必備的技能。
二、在當前高校行政管理專業中公共關系教學的現狀
既然公共關系教學在行政管理專業中的意義舉足輕重,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就處于這么一個良好的現狀呢?當然,成績首先是不應該被回避的。應該說,通過努力,高校公關教學成績顯著,呈現出這樣幾個特點:
一是發展的速度快、規模大。全國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專業都開設了公共關系課程,教師和學生數量都有較大增長,為我國行政管理人才的培養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公共關系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發展和壯大。
二是與行政管理學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系,互相促進,共同發展,與此同時,公共關系教學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配套的系列教材建設已經開始,師資水平也直線上升。
三是無論在校內還是在社會上,公共關系的教學效果已得到普遍認可和重視,培養出的學生在人才市場受到歡迎,而社會和企業對高層次公關人才的需要正呈現上升趨勢[2]。
當然,高校公關教學雖然成績顯著,但同時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必須下決心、花力氣盡快解決,這也是本文寫作的意義之所在。
第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盡管現在我們擁有一支數量巨大的專業教師隊伍,但是,由于我國高校專業設置上的問題,基本上就沒有科班出身的教師,這就使得教師整體素質參差不齊,這種情況在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中尤其明顯。因為一般院校都沒有公共關系專業,公關教師大多是由其他學科、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轉而從事公關教學,主要精力仍用于原來的專業研究,所以行政管理專業中公共關系的教學任務實際上是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在承擔,這必然會對整個公共關系學的發展產生影響。
第二,教材的編寫和使用問題重重。
目前的教材種類繁多,但質量上乘者則少之又少,況且,大部分教材是為公共關系專業教育或者職業教育服務,很少有適合于行政管理專業學生使用者[3]。雖然公共關系專業教材有一定的廣泛適用性,但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也應區別對待,畢竟不同專業對于同一門課的要求不一樣。
第三,公共關系的理論研究水平亟待加強。
一方面,學習公關專業的教師很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共關系理論研究的進行;另一方面,國家在該學科的研究經費投入較少,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機會寥寥,教師就某一問題進行切磋的機會太少,也不利于學習借鑒國外的新理論和新經驗。理論可以指導實踐,理論水平的欠缺自然也會導致實踐水平的降低。整個學科的研究水平欠缺,對于日常教學來講,受到制約和影響也是必然的了。
三、走出公共關系教學的困境
首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是學科發展的核心,學校應有組織、有計劃、分步驟地逐漸完善公關教師隊伍,可以以院系的名義聘請一 些公關經驗豐富、長期從事公關活動的資深專家作為校(院)系外聘教授或名譽教授,每年給學生開課,由此也帶動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條件的話可以引進一些既有公關實踐經驗、又有深厚理論素養的公關人才,補充到高校公關師資隊伍中來。同時,鼓勵教師參加一些全國性的學術交流活動,不定期或者定期地舉行一些針對教師的培訓活動,不斷提升隊伍素質水平。要注意對教師進行專業教育和培訓,將不利條件轉化為有利條件。
其次,在教學方法和教材建設方面加大投入,爭取突破。公共關系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學科,這就要求理論教學必須結合中國實際,特別是要結合中國行政管理的實際,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和配套教材。在教材建設方面,要組織有經驗的專家學者編寫適合于不同專業的公共關系學的示范教材,鼓勵教材多樣化,不僅采用書本教材,還要采用影音教材等多媒體手段,能夠化說教為感知、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在教學方法上,要鼓勵教師之間互相交流,還要充分注意到公共關系學的學科特點,有意識地將說教式教育轉變成實踐式教育[4],一方面要保證學生理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例如,可以開展案例討論,舉辦學生模擬創業大賽、商務洽談策劃、新聞會等情景模擬[5]。這需要公共關系學教師不懈努力,不斷進行教學創新改革,挖掘學科潛力,實現教學模式多樣化,多設計、安排課堂技能訓練,靈活把握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實現師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再次,重視公共關系學理論研究,鼓勵創新性成果。國家和學校應對公共關系學的基礎理論研究給予高度重視,加大投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多創造學術交流機會,爭取我國的公共關系學研究與國際上接軌和對話。同時,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發揮優勢。行政管理學是一門中國特色非常強的學科,相對應的公共關系學自然也不例外,公共關系學理論的發展,必然為行政管理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楊曉峰.把“公共關系學”課作為高等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切人點[j].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3).
[2]張克非.對當前高校公共關系教學的若干思考[j].科學·經濟·社會,1994(4).
[3]肖麗萌.改進高校公關教學之我見[j].公關世界,1996(1).
關鍵詞:公共關系教學;行政管理專業;意義;現狀;解決方案
公共關系學是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必修課,應該說,在行政管理的課程設置中,還是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公共關系學本身雖然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在一定程度上卻仍依賴于其他學科的發展,尤其是管理學。于是,就產生了這么一種情況,一方面,公共關系學是行政管理專業的必修課,很重要,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另一方面,它的學科地位還不夠高,缺乏相對的獨立性,制約發展的因素太多,直接影響到了行政管理學的發展。根據對此現象的分析,筆者產生了三個疑問:一是公共關系教學對高校行政管理專業而言,究竟具有什么意義?畢竟,如果只談意義的大小和重要程度未免過于抽象,研究成果也會流于形式,缺乏價值。二是在現實的行政管理專業的公共關系教學中,公共關系學本身究竟是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現狀?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充分地了解現實有利于我們對問題的進一步分析并得出解決方案。三是如果現狀不容樂觀,如何才能走出困境?這是本文最關注的問題,也是本文寫作之最終目的。
一、公共關系教學對于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意義。
考察公共關系教學對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意義,首先應該從兩者的研究內容入手,尋找它們的共同區間,找到了這個區間,意義就顯而易見了。行政管理學的研究內容比較廣泛,是由其研究對象所決定的。隨著這門學科的發展,其研究內容也不斷豐富和發展。概括地說,包括政府自身的結構、功能及其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活動的規律,具體地說,包括行政職能、行政環境、行政組織、行政首長與領導群體、國家公務員、行政決策與執行、行政監督、行政法制、行政機關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與技術、行政效率與改革等等。由此可見,行政管理學關注的面極其廣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關系學是研究組織與公眾之間傳播和溝通的行為、規律和方法的一門科學。它旨在通過塑造良好的組織形象,利用有效的傳播和溝通手段,達成公眾對組織的了解、認可與合作[1]。公共關系學既有較強的理論性又有較強的應用性,這就決定了學習這門學科必須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公共關系學所關心的內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學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學看來,公共關系學是一種極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學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內容,公共關系學則根據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類專業設置這門課程就顯得十分重要,沒有了公共關系學,行政管理就如同斷了一臂。
歸納起來,公共關系學使攻讀管理類專業的學生認識到公共關系在現代管理中的性質、意義和作用,學習和理解公共關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組織與公眾溝通的過程、手段和方法,最終的目的是努力培養現代公共關系意識,完善自身的公共關系素質,提高實際公共關系能力,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運用到工作實踐和社會實踐中去。
公共關系學是行政管理專業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課程之一,其理論部分是對行政管理理論的重要補充和完善,其實務部分是行政管理學生所必備的技能。
二、當前高校行政管理專業中公共關系教學的現狀。
既然公共關系教學在行政管理專業中的意義舉足輕重,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就處于這么一個良好的現狀呢?當然,成績首先是不應該被回避的。應該說,通過努力,高校公關教學成績顯著,呈現出這樣幾個特點:
一是發展的速度快、規模大。全國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專業都開設了公共關系課程,教師和學生數量都有較大增長,為我國行政管理人才的培養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公共關系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發展和壯大。
二是與行政管理學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系,互相促進,共同發展,與此同時,公共關系教學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配套的系列教材建設已經開始,師資水平也直線上升。
三是無論在校內還是在社會上,公共關系的教學效果已得到普遍認可和重視,培養出的學生在人才市場受到歡迎,而社會和企業對高層次公關人才的需要正呈現上升趨勢[2]。
當然,高校公關教學雖然成績顯著,但同時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必須下決心、花力氣盡快解決,這也是本文寫作的意義之所在。
第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盡管現在我們擁有一支數量巨大的專業教師隊伍,但是,由于我國高校專業設置上的問題,基本上就沒有科班出身的教師,這就使得教師整體素質參差不齊,這種情況在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中尤其明顯。因為一般院校都沒有公共關系專業,公關教師大多是由其他學科、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轉而從事公關教學,主要精力仍用于原來的專業研究,所以行政管理專業中公共關系的教學任務實際上是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在承擔,這必然會對整個公共關系學的發展產生影響。
第二,教材的編寫和使用問題重重。
目前的教材種類繁多,但質量上乘者則少之又少,況且,大部分教材是為公共關系專業教育或者職業教育服務,很少有適合于行政管理專業學生使用者[3]。雖然公共關系專業教材有一定的廣泛適用性,但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也應區別對待,畢竟不同專業對于同一門課的要求不一樣。
第三,公共關系的理論研究水平亟待加強。
一方面,學習公關專業的教師很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共關系理論研究的進行;另一方面,國家在該學科的研究經費投入較少,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機會寥寥,教師就某一問題進行切磋的機會太少,也不利于學習借鑒國外的新理論和新經驗。理論可以指導實踐,理論水平的欠缺自然也會導致實踐水平的降低。整個學科的研究水平欠缺,對于日常教學來講,受到制約和影響也是必然的了。
三、走出公共關系教學的困境。
首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是學科發展的核心,學校應有組織、有計劃、分步驟地逐漸完善公關教師隊伍,可以以院系的名義聘請一些公關經驗豐富、長期從事公關活動的資深專家作為校(院)系外聘教授或名譽教授,每年給學生開課,由此也帶動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條件的話可以引進一些既有公關實踐經驗、又有深厚理論素養的公關人才,補充到高校公關師資隊伍中來。同時,鼓勵教師參加一些全國性的學術交流活動,不定期或者定期地舉行一些針對教師的培訓活動,不斷提升隊伍素質水平。要注意對教師進行專業教育和培訓,將不利條件轉化為有利條件。超級秘書網
其次,在教學方法和教材建設方面加大投入,爭取突破。公共關系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學科,這就要求理論教學必須結合中國實際,特別是要結合中國行政管理的實際,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和配套教材。在教材建設方面,要組織有經驗的專家學者編寫適合于不同專業的公共關系學的示范教材,鼓勵教材多樣化,不僅采用書本教材,還要采用影音教材等多媒體手段,能夠化說教為感知、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在教學方法上,要鼓勵教師之間互相交流,還要充分注意到公共關系學的學科特點,有意識地將說教式教育轉變成實踐式教育[4],一方面要保證學生理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例如,可以開展案例討論,舉辦學生模擬創業大賽、商務洽談策劃、新聞會等情景模擬[5]。這需要公共關系學教師不懈努力,不斷進行教學創新改革,挖掘學科潛力,實現教學模式多樣化,多設計、安排課堂技能訓練,靈活把握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實現師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再次,重視公共關系學理論研究,鼓勵創新性成果。國家和學校應對公共關系學的基礎理論研究給予高度重視,加大投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多創造學術交流機會,爭取我國的公共關系學研究與國際上接軌和對話。同時,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發揮優勢。行政管理學是一門中國特色非常強的學科,相對應的公共關系學自然也不例外,公共關系學理論的發展,必然為行政管理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1]楊曉峰。把“公共關系學”課作為高等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切入點[J].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3)。
[2]張克非。對當前高校公共關系教學的若干思考[J].科學·經濟·社會。1994(4)。
[3]肖麗萌。改進高校公關教學之我見[J].公關世界。1996(1)。
[關鍵詞] 企業 公共關系 和諧 構建
進入21世紀以來,“和諧”已成為社會發展、國家安定、民族進步的一個主要目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企業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細胞,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建設和諧企業,就是要把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貫穿于企業發展的每個環節,使之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內在張力。為此,筆者從現代公共關系學的有關原理和實踐角度對構建和諧企業作一些思考。
一、良好的公共關系是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保證
1.公共關系管理目標――關系和諧
理論界對公共關系的表述是:公共關系是社會組織為了尋求良好合作與和諧發展,通過形象塑造、傳播管理、利益協調等方式,同相關公眾結成的一種社會關系。企業公共關系就是研究企業和公眾如何構建良好合作與和諧發展關系的。企業從如何吸引公眾注意力入手,到擴大企業知名度,提高企業美譽度,最終達成企業與公眾關系的和諧。盡管知名度與美譽度是企業公關管理中追求的目標,但對企業來說,“和諧度”指標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只有企業與公眾關系和諧了,才能完成企業在整個社會系統中的角色體現,才能完成企業美譽度的建立與知名度的擴展。縱觀許多資金雄厚、名聲響亮的海外品牌在進入我國市場,實施本土化戰略的進程中,不急不躁,以重在追求“和諧度”的公關操作。如可口可樂在20世紀80年代重返我國大陸市場,其既不炒作、也不以廣告來贏得知名度,卻是以贈送生產流水線、免費讓消費者品嘗等公共關系方式來取得與合作商、消費者的和諧,這就是對公共關系追求“和諧度”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示范。
2.公共關系協調對象――公眾關系
公眾要素在企業管理中占據及其重要的地位,要協調好公眾關系首先要了解企業面對的公眾類型及公眾在企業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企業的公眾可以分為企業內部公眾與外部公眾兩大類。在日常工作管理中涉及到的企業內部公眾主要有三個層次:一是領導層公眾。這是企業的最高決策層,在內部公共關系中起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中間管理層公眾。他們往往是部門的權威和帶頭人,又是企業內部信息渠道的必經環節。三是普通員工公眾。這些人是內部公眾的大多數,同時處在企業活動和日常工作的第一線,或者直接與消費者公眾接觸,因此,他們的工作直接影響著企業的聲譽和形象,是企業發展的基本隊伍和基本層次。由內部公眾的分類決定了內部公共關系包括企業內部上下級之間的縱向關系,各個部門之間、員工之間的橫向關系。內部公共關系的協調不僅是企業有效開展全方位公共關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更是企業求生存、求發展的根本所在。
企業外部公眾主要有:消費者公眾、供應商公眾、政府公眾、媒介公眾與社區公眾等,這些公眾都與企業有著緊密或松散的關系。外部公共關系的強化,有利于企業與公眾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融洽關系,使企業創建有利的市場環境。
3.公共關系利益觀――互惠互利
效益是衡量一個企業是否成功的最顯著的標志,一個企業利益的得失也是最敏感的問題。公關關系以互惠互利原則來處理這一問題,公共關系不再把追求片面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當作目標,而是把互利共生,協調發展作為目標,企業的工作都必須以公眾利益為出發點,以社會效益為依據,互相合作、服務,共同分享利益,企業公關管理應立足于企業和公眾之間的相互依賴,讓利益相關公眾的利益進入管理視野,做到“雙贏”。甚至在追求企業長遠利益的實現中可以放棄一定的近期利益。這種先與人利,我才得利,互惠互利的的觀念,就是融入了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發展思想的利益觀和發展觀,
二、借鑒公共關系相關理論來構建和諧企業
1.經濟發展是構建和諧企業的前提
發展,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問題。和諧企業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在創建和諧企業過程中,經濟基礎是和諧企業建設的基本前提,所以企業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行毫不動搖,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在經濟發展中企業要把公共關系的原理和技巧運用到企業的營銷中去,如開展市場調研,研究市場需要什么?自身優勢及特長何在?這樣可以權衡利弊,決定生產、經營的發展方向。通過傳播溝通與營銷攻關,了解公眾的偏好,然后進行市場定位,向目標市場,向公眾顯示本企業的品牌與產品。這樣可以建立起企業與相關公眾之間的和諧并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
2.先進的企業文化是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元素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它既是一種新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管理方式,又是一種精神動力和文化資源。要把眾多的職工凝聚起來,只靠金錢是遠遠不夠的。企業必須具備共同的價值觀、目標、信念。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決定著全體職工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方式,并能夠激發職工的士氣,充分發揮企業的潛能。對共同價值的認可,會使職工產生穩定的歸屬感,從而吸引和打造一支優秀的職工隊伍。要建立起現代企業文化應該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以人為本。愛護人、關心人、尊重人、幫助人,一切為了一切人的全面發展。在自然資源、物質資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企業必須注重人力資源的開發,并把人才培養目標設計從滿足傳統工業化需求向滿足建設和諧企業轉變,成功的企業將是學習型的企業,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學習已成為企業生命力的源泉,要引導職工從“學歷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有效地提高員工日常生活工作中運用科技、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薪酬制度,合理調整員工的利益關系,要關注員工對收入待遇、工作環境等方面的滿意度,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個人成長環境。
(2)精誠團結。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生產力,也是競爭力,團隊精神就是精誠團結的文化表征。在現實的競爭中,任何企業都很難憑個人的力量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團隊是企業贏得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團隊也在現代管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成功地創造一種團隊文化的企業可以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創造力和向心力,能夠吸引、培養和挽留一些優秀的員工,進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作用。如“豐田”在其內部員工的小孩的幼兒園階段就開始了“我是豐田人”的教育,所有豐田人都為做豐田人而驕傲。
(3)開拓創新??萍歼M步和創新式經濟是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自主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核心。一個倡導創新意識、運用創新思維、敢于組織創新競爭、鼓勵嘗試風險的企業文化,就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有助于創新思想的產生,并能使這些新思想迅速而有效地變成實際運用。如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制定了一個建議制度,豐田工廠到處都掛著“好產品、好主意”的大標語牌,鼓勵員工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管理創新,從1968年至1980年的13年間,豐田公司征集到的建議有430萬條之多,僅1975年7月至1976年6月間,就為公司節省了40億日元,其中有不少建議每月就可為公司節省200萬~300萬日元。
3.加強企業公共關系管理是構建和諧企業的保證
(1)全員公關,推進和諧企業的構建。要構建一個和諧的企業,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就需要對全體員工實行公共關系管理,這是一種讓全體員工高度重視企業形象,自覺創建和維護企業形象的公共關系管理方法,做到人人公關、時時公關、處處公關,達到人和境界。一個企業要創造人和的公關環境,從內部來講是促進企業內部的合作與團結,使每一個員工在各自的崗位上,以主人翁的姿態進行工作,人人關心企業的發展,人人重視企業的利益,人人珍惜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提升企業的整體素質和地位,從而使企業在對外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從外部來講是促進企業與社會,以及各種社會公眾間的相互了解,協調彼此之間的利害關系,消除可能出現的矛盾沖突,為企業的生存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從而在公眾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形象和聲望。
(2)了解公眾需求,找準建立和諧企業的出發點。不同的公眾其需求也不一樣,企業要了解并滿足各類公眾的優勢需求,使公眾對企業產生好感,這是建立和諧企業的一個基本出發點。對內部員工來說,首先要保障員工的利益。企業要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理順企業內部的利益分配關系,制定企業和員工共同享有的價值取向和共同遵守的規章制度,實現企業發展,員工受益,即建立起企業與員工之間平等合作、共謀發展、共享成果的和諧的動態平衡關系。同時,要對內部員工的勞動保護、生活福利、醫療保險、家屬問題等予以關懷。其次,要確立員工的主體地位。員工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確立員工的主體地位,使員工對企業產生一種歸屬感和親和感,并煥發出巨大的工作熱情和獻身精神,進而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對外部公眾來說,特別是對企業賴以生存的顧客公眾,必須要明了顧客的期望并通過自身的經營活動來滿足甚至超越顧客的期望。無數企業的興衰都印證了這一真理:只有將企業的經營目標和顧客的需求與期望有機的結合起來,企業才能生存;只有重視顧客的利益、為顧客創造價值,建立起和諧的顧客關系,企業才會有旺盛的生命力。企業要經常收集有關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規格、功能、價格、服務、用途等方面反映的信息,更要注意他們對產品優缺點的評價及如何改進的建議。以提高本企業的產品質量水平與服務質量水平。
(3)實現雙向溝通,尋求構建和諧關系的有效渠道。企業與公眾的溝通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企業與內部公眾的溝通。要做到經常向領導者反映下級員工的情緒、意見和要求,并提出如何根據下級員工的實際情況調動他們積極性的建議,從而使上級領導及時地調整好自己與下級員工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及時向員工介紹宣傳企業的目標和管理方面的政策,傳達領導層的意向和企業的現狀、發展方向等情況,從而使他們自覺的與上級領導搞好配合。二是企業與外部的協調溝通。在與外部公眾的溝通中首先要避免各種摩擦產生,可以采取像“感情投資”、“對話”、“微笑禮貌服務”等一系列公共關系專門活動形式,來直接避免有些矛盾的產生。其次,是當摩擦或糾紛發生后能及時地防止矛盾的擴大,最大限度地減少摩擦或糾紛給企業帶來的危害。在這種情況下,公共關系不是一味地為自己作辯護或企圖壓服公眾,而主要是通過各類傳播活動來爭取公眾的諒解。另外,可利用合適的時機開展相關活動,如召開記者招待會、展覽會、贊助、對外開放參觀、宴會、自助餐、酒會、慶典活動等向有關公眾介紹自身,從而創造有利的社會輿論環境,爭取社會對企業的最大支持。
構建和諧企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構成社會的各個機體都得到和諧,整個社會才能和諧。企業管理者可以將公共關系這一現代科學理論充分地運用到實踐中,以推進和諧企業的構建,最終提高企業與社會的綜合效益,并創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參考文獻:
[1]李建國:推動和諧發展 建設和諧企業[J].機械管理開發 2007年6月第三期
【關鍵字】茶文化 公關傳播 意義
一 我國茶文化的內涵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自古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比較而言,茶在“開門七件事”中,排在末位。但在文化領域而言,茶又貴為兄長,能入俗家之門,可登大雅之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文化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遷,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碰撞與交織,產生了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而茶元素在其中扮演著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從廣義上講,茶文化應包括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著重于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是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用。由于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獨立的體系,因而,現在常講的茶文化往往偏重于人文科學。中國的茶文化包含和體現了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內容十分豐富。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之后,茶文化的內涵及表現形式正在不斷擴大、延伸、創新和發展。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中國茶文化也跨越了國界,廣傳天下,成為人類文明共同的精神財富。
二 公共關系傳播
1.公共關系傳播的內涵
公共關系傳播是指特定的社會組織為實現其公共關系的目標,綜合運用各種傳播方式和傳播媒介,同組織的內外部公眾進行雙向信息交流的活動過程,是一項復雜的、完整的、系統的活動,是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的;傳播的手段也是多樣性的。公共關系活動所面對的公眾是復雜、多元的,為了實現傳播效果的最大化,達到多層次的傳播目標,公共關系傳播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公眾,借助不同的傳播媒介、采用多種的傳播形式,盡可能地實現信息的全方位傳播。擴大傳播的影響面,使更多的公眾接收到或向組織反饋信息。
2.公共關系傳播的作用
有意識地開展各種雙向傳播活動對于主體的公共關系有著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使公共關系主體準確地把握自身與現實環境及其關系的真實狀況。其次,可以使公共關系主體增加選擇能力,擴大選擇范圍,從而提高決策的可行性。最后,可以使公共關系主體的預定目標易于實現。傳播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必要中介。
三 我國茶文化需要公關傳播
茶是人際交往的橋梁和紐帶,社會生活中無論是走親訪友,還是接見元首,接待貴賓,一般都以茶招待,在今天這個文明互動的世界里,人類需要對話,而茶是對話交流最好的中介。茶作為公關媒介,讓公關者把茶文化通過茶藝、茶道、茶禮的形式傳播出去,其在當代公關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越來越多外來文化的滲透,國人都受到極大的影響,盲目地崇拜外來文化,忘記自己文化的精髓?,F在一提到茶、茶道,多數人會首先想到日本、韓國,而不是中國,茶具和茶禮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中國,相當一部分人已經簡化甚至是拋棄了這些東西,實質是拋棄了中國茶文化的精髓,這說明我國茶文化的宣傳做得還不到位,國民的重視程度不夠高。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非常有必要將其弘揚廣大,使海內外更多的人來了解茶文化。所以說,我國茶文化需要公關傳播,需要通過公關傳播使之發揚光大,讓全世界的人都記住它,吸取其精華。 四 我國茶文化公關傳播的意義
1.茶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為世界六大健康飲品之首,也是中華民族的國飲
茶既是飲料,也是食物,同時又是藥。唐代著名藥物學家陳藏器說:“茶是萬病之藥”。在當代人們稱之為天然的健康飲料,日本人稱之為長生不老的仙藥。當今人們所追求的是“綠色”飲料和“綠色”食品,而茶就是純天然、安全、保健的飲料。宣傳茶文化,進一步提高茶的“國飲”地位,通過公關宣傳,積極倡導以茶養生,讓更多的人愛飲茶、會飲茶,提高廣大群眾的生活質量,增強人們的體質。
2.弘揚中國茶文化有利于促進文化交流
各名茶、名山、名水、名人之地,均可通過舉辦公關活動,如茶文化節等,將其進一步擴大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引進外資投入,興建茶文化景點,使國內外茶文化交流更加頻繁,跨越省界、國界,廣交天下朋友,使之成為人類文明共同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3.中國綿延不絕的文明傳統,賦予了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蘊
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歡將自己對茶的喜愛之情以不同的文化形式表現出來。弘揚中國茶文化,有益于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和藝術欣賞水平。
4.茶文化是中國飲食文化之一,風情各異的茶俗、茶禮及制茶法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通過宣傳教育,使更多的人重視茶具、茶禮的應用,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內涵與精神,從而增強國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凝聚力。
5.進入現代社會,茶是一種生活的劑,是改善人際關系的調節閥
茶文化以德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主張義重于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提倡對人的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于
平衡人的心態,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同時還可以使人們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通過飲茶來放松心情,找到一種遠離城市喧囂,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覺。
6.幫助下一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當今,城市里啤酒屋、咖啡館、酒吧等舶來品充斥著飲食、娛樂市場,被一部分青年、白領青睞,已造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沖擊。久而久之,則會對我們的下一代產生某些負面影響。我國的茶人、茶文化愛好者們有義務和責任去幫助咱們的下一代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精品文化之一——茶文化。因為茶不僅僅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健康的飲料,而且在茶的背后還蘊藏著一個博大精深的文化世界。
想要恢復中國茶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需要我們每個人長期不懈的努力,而且是長時間的努力。我國茶文化已經是中國文化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它的精髓會影響一代又一代人,我們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了光大中華民族的形象,就需要公共關系傳播的推動,同時,公關傳播也會更有力地體現其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王玲.中國茶文化[M].北京:中國書店,1992
[2]余悅.中國茶文化研究的當代歷程和未來走向[J].農業考古,2005(5)
一、公共關系教學對于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意義
考察公共關系教學對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意義,首先應該從兩者的研究內容入手,尋找它們的共同區間,找到了這個區間,意義就顯而易見了。行政管理學的研究內容比較廣泛,是由其研究對象所決定的。隨著這門學科的發展,其研究內容也不斷豐富和發展。概括地說,包括政府自身的結構、功能及其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活動的規律,具體地說,包括行政職能、行政環境、行政組織、行政首長與領導群體、國家公務員、行政決策與執行、行政監督、行政法制、行政機關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與技術、行政效率與改革等等。由此可見,行政管理學關注的面極其廣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關系學是研究組織與公眾之間傳播和溝通的行為、規律和方法的一門科學。它旨在通過塑造良好的組織形象,利用有效的傳播和溝通手段,達成公眾對組織的了解、認可與合作[1]。公共關系學既有較強的理論性又有較強的應用性,這就決定了學習這門學科必須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公共關系學所關心的內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學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學看來,公共關系學是一種極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學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內容,公共關系學則根據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類專業設置這門課程就顯得十分重要,沒有了公共關系學,行政管理就如同斷了一臂。歸納起來,公共關系學使攻讀管理類專業的學生認識到公共關系在現代管理中的性質、意義和作用,學習和理解公共關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組織與公眾溝通的過程、手段和方法,最終的目的是努力培養現代公共關系意識,完善自身的公共關系素質,提高實際公共關系能力,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運用到工作實踐和社會實踐中去。
公共關系學是行政管理專業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課程之一,其理論部分是對行政管理理論的重要補充和完善,其實務部分是行政管理學生所必備的技能。
二、在當前高校行政管理專業中公共關系教學的現狀
既然公共關系教學在行政管理專業中的意義舉足輕重,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就處于這么一個良好的現狀呢?當然,成績首先是不應該被回避的。應該說,通過努力,高校公關教學成績顯著,呈現出這樣幾個特點:
一是發展的速度快、規模大。全國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專業都開設了公共關系課程,教師和學生數量都有較大增長,為我國行政管理人才的培養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公共關系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發展和壯大。
二是與行政管理學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系,互相促進,共同發展,與此同時,公共關系教學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配套的系列教材建設已經開始,師資水平也直線上升。
三是無論在校內還是在社會上,公共關系的教學效果已得到普遍認可和重視,培養出的學生在人才市場受到歡迎,而社會和企業對高層次公關人才的需要正呈現上升趨勢[2]。
當然,高校公關教學雖然成績顯著,但同時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必須下決心、花力氣盡快解決,這也是本文寫作的意義之所在。
第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盡管現在我們擁有一支數量巨大的專業教師隊伍,但是,由于我國高校專業設置上的問題,基本上就沒有科班出身的教師,這就使得教師整體素質參差不齊,這種情況在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中尤其明顯。因為一般院校都沒有公共關系專業,公關教師大多是由其他學科、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轉而從事公關教學,主要精力仍用于原來的專業研究,所以行政管理專業中公共關系的教學任務實際上是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在承擔,這必然會對整個公共關系學的發展產生影響。
第二,教材的編寫和使用問題重重。
目前的教材種類繁多,但質量上乘者則少之又少,況且,大部分教材是為公共關系專業教育或者職業教育服務,很少有適合于行政管理專業學生使用者[3]。雖然公共關系專業教材有一定的廣泛適用性,但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也應區別對待,畢竟不同專業對于同一門課的要求不一樣。
第三,公共關系的理論研究水平亟待加強。
一方面,學習公關專業的教師很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共關系理論研究的進行;另一方面,國家在該學科的研究經費投入較少,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機會寥寥,教師就某一問題進行切磋的機會太少,也不利于學習借鑒國外的新理論和新經驗。理論可以指導實踐,理論水平的欠缺自然也會導致實踐水平的降低。整個學科的研究水平欠缺,對于日常教學來講,受到制約和影響也是必然的了。
三、走出公共關系教學的困境
首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是學科發展的核心,學校應有組織、有計劃、分步驟地逐漸完善公關教師隊伍,可以以院系的名義聘請一些公關經驗豐富、長期從事公關活動的資深專家作為校(院)系外聘教授或名譽教授,每年給學生開課,由此也帶動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條件的話可以引進一些既有公關實踐經驗、又有深厚理論素養的公關人才,補充到高校公關師資隊伍中來。同時,鼓勵教師參加一些全國性的學術交流活動,不定期或者定期地舉行一些針對教師的培訓活動,不斷提升隊伍素質水平。要注意對教師進行專業教育和培訓,將不利條件轉化為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