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0 16:17: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人工智能的辯證思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人類智能,人工智能,認知,心理學
人工智能技術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作為科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人類對自己本身的秘密充滿好奇,隨著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不斷破譯人體的生命密碼。而以生物科學為基礎的人工智能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人們希望通過某種技術或者某些途徑能夠創造出模擬人思維和行為的“替代品”,幫助人們從事某些領域的工作。為了讓計算機能夠從事一些只有人腦才能完成的工作,解脫人的繁重的腦力勞動,人類對自身的思維和智能不斷地研究探索。但是,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人們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存在著恐慌。如果機器真的具有了人類的智能,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會不會取代人類而成為地球的主宰者?人類智能和人工智能,誰才是未來的傳奇?
1.你在和誰說話?
“先進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不但擁有可以亂真的人類外表,而且還能像人類一樣感知自己的存在。”這是人工智能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目標和任務。那么,我們在不久的未來能否實現這樣一個目標呢?人類真的能發明出足以亂真的智能人類嗎?隔著一堵墻,我們是否能分辨出正在與我們對話的是一部機器還是人類?
1.1. 人工智能的定義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能是相對于人的智能而言的。正是由于意識是一種特殊的物質運動形式,所以根據控制論理論,運用功能模擬的方法心理學,制造電腦模擬人腦的部分功能,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動機械化,叫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本質是對人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是人的智能的物化。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人工智能發展的過程歸納為機器不斷取代人的過程。
1.2.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依靠智慧,發明了許多機器,使人類能夠從許多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1956年正式提出人工智能學科算起,40多年來取得長足的發展,成為一門廣泛的交叉和前沿科學。科學家發明了汽車,火車,飛機,收音機等等,它們模仿我們身體器官的功能,但是這些不能模仿人類大腦的功能畢業論文格式范文。當計算機出現后,人類開始真正有了一個可以模擬人類思維的工具,在以后的歲月中,無數科學家為這個目標努力著。1997年5月,IBM公司研制的深藍(Deep Blue)計算機戰勝了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洛夫(Kasparov)。在一些地方計算機幫助人進行其它原來只屬于人類的工作,計算機以它的高速和準確為人類發揮著它的作用。計算機的出現,使得人工智能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計算機不僅能代替人腦的某些功能,而且在速度和準確性上大大超過人腦,它不僅能模擬人腦部分分析和綜合的功能,而且越來越顯示某種意識的特性。真正成了人腦的延伸和增強。
1.3. 人工智能的研究領域
人工智能是一種外向型的學科,也是一門多領域綜合學科。它不但要求研究它的人懂得人工智能的知識,而且要求有比較扎實的數學基礎,哲學和生物學基礎,只有這樣才可能讓一臺什么也不知道的機器模擬人的思維。而人工智能的最根本目的是模擬人類的思維,因此,它的研究領域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什么地方只要有人在工作,他就可以運用到那個領域。
現階段主要研究領域有專家系統,機器學習,模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自動定理證明,自動程序設計心理學,機器人學,博弈,智能決定支持系統和人工神經網絡等等。
2.機器真的可以思考嗎?
機器真的可以思考嗎?機器的思考歸根結底還是模仿人類的思維模式,正是“思考”這一人類的本質屬性,使得人工智能和心理學從最初就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心理學研究人腦中信息的輸入、輸出、存儲和加工,并研究人腦各個部位的功能。最早的雙核計算機模仿人的左右腦,在人腦不同區域主管各個不同功能這一原理的基礎上,來設計負責不同功能的芯片。以此為出發點,心理學家和計算機學者進一步合作,通過研究人解決問題的方法來研究開發人工智能。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所要求實現的職能愈加復雜,但最基本的方式還是邏輯推理和歸納,這正是心理學家和邏輯學家的專業領域。心理學家以研究探討人類邏輯思維方式為人工智能提供了基本原理和原則。
2.1. 人類意識的本質
意識是世界的內在規定、一般規律和組成部分,是具有客觀實在性同世界的其它組成部分處在對立統一關系中的事物。意識普遍存于世界和萬物之中,世界是包含意識的世界,萬物是包含意識的萬物。沒有意識存在于其中的世界不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世界,沒有意識存在于其中的萬物也不是我們天天眼見手觸的萬物。有了意識的存在,世界和萬物就有了生機和活力。
2.1.1. 意識是與物質相對應的哲學范疇,與物質既相對立又相統一的精神現象。
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由無機物的反應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再到動物的感覺和心理這一生物進化過程是意識得以產生的自然條件。意識是社會的產物,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產勞動在意識的產生過程中起決定的作用。辯證唯物主義在強調物質對意識起決定作用的前提下肯定意識對于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在意識活動中人們從感性經驗抽象出事物的本質、規律形成理性認識,又運用這些認識指導自己有計劃、有目的地改造客觀世界。
2.1.2. 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意識的本質來看,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第一,正確的思想意識與錯誤的思想意識都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第二,無論是人的具體感覺還是人的抽象思維,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第三,無論是人們對現狀的感受與認識,還是人們對過去的思考與總結,以至人們對未來的預測,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意識的能動作用首先表現在,意識不僅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意識的能動作用還突出表現在,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以正確的思想和理論為指導心理學,通過實踐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2.2. 人類意識與人工智能的關系
認知心理學和人工智能,是認知科學的兩個組成部分。人工智能使用了心理學的理論,心理學又借用了人工智能的成果。人類意識與人工智能兩者具有以下關系:
l人工智能是研究用機器模擬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科學。它撇開了人腦的內在結構和意識的社會性,而只是把人腦作為一種信息處理的過程,包括信息的接收、記憶、分析、控制和輸出五部分。現代科學技術用相應的部件來完成著五個過程,就構成了人工智能或電腦。
l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的某些腦力勞動,甚至可以超過人的部分思維能力,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的出現不僅解放了人的智力,而且為研究人腦的意識活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徑。它說明了人的意識活動不管多么復雜,都是以客觀物質過程為基礎的,而不是什么神秘的超物質的東西,人們完全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方法來加以研究和模擬,它進一步證實了辯證唯物主義意識論的科學性畢業論文格式范文。
l人工智能的產生和發展,深化了我們對意識相對獨立性和能動性的認識。機器思維即人工智能表明,思維形式在思維活動中對于思維內容具有相對獨立性,它可從人腦中分化出來,物化為機械的、物理的運動形式,部分地代替人的思維活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將向更高水平發展,反過來推動科學技術、生產力和人類智慧向更高水平發展,對人類社會進步將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3. 人工智能的未來
人工智能是為了模擬人類大腦的活動而產生的科學,人類已經可以用許多新技術新材料模擬人體的許多功能,諸如皮膚,毛發,骨骼等等,也就是說,人類可以創造出“類人體”。只要能夠模擬人的大腦的功能,人就可以完成人工生命的研究工作,人創造自己,這不但在科學上,而且在哲學上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就是人工智能承擔的歷史使命。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知識爆炸,科技的增長超出了人類承受的速度。各種新科技的出現層出不窮,隨之而來的成果簡直讓人瞠目結舌,克隆、基因芯片、轉基因等等,人類自身的秘密開始一層一層的揭開。我們人腦的復雜結構,人體的基因鏈也逐漸被科學技術解剖。我們希望將來的人工智能機器能將我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心理學,例如機器人做家務,帶孩子,做司機,秘書等等一系列我們不愿意花太多精力或者有太多限制條件的工作。然而,人類由于多種“性能”都不如機器人,反而退化成為機器人的奴隸?他們會不會有一天無法忍受人類對他們的“剝削”和“壓迫”,挑戰人類的統治?很多的科幻作品和電影中都預言了這樣的場景,未來的智能機器人和人類爭奪有限的地球資源,并最終打敗人類,成為新的地球統治者。這也正是絕大多數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憂心忡忡的原因。
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只能無限接近于人的智能,而不能超越人的智能。因為人工智能技術的本質,是模擬人類的思維過程,是為人類服務的。我們在進行發明創造的同時,擔心被我們所發明的物質所毀滅。正如人類發明了原子能,用于取代正在逐漸消逝的礦物能源,然而當原子能用于軍事領域的時候,他產生的力量也足以毀滅人類文明??萍急旧聿⒉皇菃栴},人類如何運用自己掌握的技術,才是問題的關鍵。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我們發明的技術,而是我們自己本身。
【參考文獻】
1.李建國人工智能與認知心理學[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1986年4月第二期 142-146頁
2.鄭南寧認知過程的信息處理和新型人工智能系統[J]. 中國基礎科學.科學前沿2008年 9-18頁
3.蔡自興,徐光祐人工智能及其應用(第三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年
4.(美)Sternberg,R.J.認知心理學[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6年
5.(美)Nils J.Nilsson 人工智能[M].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4年
關鍵詞:智能Agent;人工智能;中醫診療;醫案
中圖分類號:R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717(2009)05-0965-03
人工智能(arificiM intelligence,AI)是當前科學技術發展中的一門前沿科學。1956年,人工智能作為新興學科被正式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取得的成就已經引起人們能高度關注,有人把它與空間技術、原子能技術一起譽為20世紀的三大科學技術成就。
有學者認為人工智能是繼3次工業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并且指出:前3次革命延長了人手的功能,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而人工智能則是延伸了人腦能功能。實現腦力勞動的自動化。人工智能技術在研究中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成果,在機器人、自然語言理解、專家系統、圖像識別、地質勘探、石油化工、軍事、醫療診斷等領域應用十分廣泛。
作為人工智能的關鍵技術成分,智能Agent技術經過十幾年的理論建模,目前已開始初級應用。許多IT企業,如:微軟、IBM、Oracle等都對Agent的開發投入了極大的熱情,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Agent技術的廣闊前景。本文搞針對智能Agent技術的起源、發展和未來前景進行初步闡述和探討。
1 Agent概述
1.1 Agent的定義 目前學術界尚無一個公認的對Agent的定義,在國內多將其譯為智能。M.Wooldridge和N.T.Jennlngs于1995年提出的:“Agent是滿足特定設計需求的計算機(硬件或軟件)系統,它位于特定的環境當中。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自治性?!?。這是Agent目前普遍被人們認可的定義。
1.2 Agent的特性 學術界通常認為Agent具有以下一些的特性。
自主性:Agent具有屬于自身的計算資源和局部對自身行為控制的機制,能在無外界直接操縱的情況下,根據其內部狀態和感知到的環境信息,決定控制自身的行為。
智能性:Agent能夠從用戶瀏覽的網頁中提取出網頁特征或鏈接信息,與知識庫中的信息進行比較,將最接近的知識應用到該網頁上,自動將網頁中的信息抽取出來并反饋給用戶,能夠根據用戶查詢信息的行為進行判斷和分析,以提高查詢準確度。
適應性:智能Agent能夠從用戶日常的查詢、瀏覽等行為中學習用戶的興趣點,推理用戶的需求,為每個用戶建立,個性化的用戶框架,根據用戶反饋對獲取的知識和用戶框架進行修正,以適應用戶興趣點的變化。
協作性:Agent可以通過某種Agent協作語言與其它Agent進行多種形式的交互,有效地與其它Agent協作工作,可以共享交流信息,實現協作式的信息查詢,提高了信息查詢的效率。
移動性:Agent能夠在互聯網上跨平臺漫游,以幫助用戶搜集信息,它的狀態和行為都具有連續性。
安全性:Agent能夠主動避免惡意的Agent對計算機環境造成破壞。
由于Agent技術具有以上諸多特性,這就決定了其在其它領域中的應用具有廣闊的探索空間。醫者作為診療過程中的主體,其認知具有經驗性、靈活性、自主性、協作性等諸多特點,由此可見,Agent技術在這一方面也具有相似甚至相同的特征。在針對醫者認知過程的研究中,智能Agent技術是否可以充當記錄、模擬甚至傳播的載體,都是值得研究者們共同探討的課題。
2 智能Agent在醫療活動中應用可能具有廣闊的前景
2.1 智能Agent信息檢索系統將是醫生獲取知識的得力助手筆者認為,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未來應用于醫療活動中的智能Agent,將能夠根據醫生的個人需要提供動態、實用、指導性強的醫學信息。近年來,互聯網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網絡已經成為現代人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途徑。網上信息資源日益膨脹,搜索引擎只是初步解決了如何索引和查詢Intemet浩瀚無垠、零亂分散的信息資源的技術難題。相對于用戶希望的“花最少的時間能得到最相關的查詢結果”的愿望來看,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對專業領域定的用戶群提供專業的、量身定造的信息服務,使用戶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有效的找到最需要的信息內容是大家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在醫學領域,我們面臨著同樣的尷尬:醫學領域是一個時效性、交流性極強的學科范疇,往往在短時間內,臨床工作者、科研人員就需要及時、準確的對應信息。網絡資源雖具有紙介質媒體無法匹敵的信息資源,但分散、冗長的信息交錯混雜,為科研工作增添了無謂的負擔。缺乏專業、針對性強、靈敏的搜索引擎是科研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已經在科研和醫療方面得以不同程度的應用。在科研方面,世界各國建立起了大量的醫學、藥物數據庫為研究者提供信息服務,如包含9000余種美國處方和非處方藥物信息的“藥物信息庫”,癌癥數據庫Cancerlit,有關艾滋病臨床、藥物研制及文獻的AIDSDatabases,向醫患人員提供的臨床實驗信息數據庫Clinical-Trials.gov,包括健康指南、評價和消費者指南信息的全文數據庫HSTAT,補充和替代醫學資源NCCAM Resource,醫學文獻檢索系統Medline等醫學信息數據網絡資源,諸如此類的網絡資源極大的方便了醫學科研工作者。在醫療方面,許多世界發達國家都在斥巨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設國家衛生信息系統,英國的衛生服務信息系統、美國的衛生服務信息框架HII(Health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加拿大的電子健康系統(e-Health)和澳大利亞的電子健康網絡(Health Online),各種已經應用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RIS、和PACS等,信息技術已經在醫療管理方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我國衛生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晚,醫院層次的電子病歷研究探索剛剛起步,與真正的信息化、網絡化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中醫藥方面的網絡資源包括中醫藥文獻數據庫檢索系統、中國中草藥大典、中藥基本信息數據庫、醫學數據庫大全、名老中醫、中華藥膳等,但由于中醫藥理論的自然哲學特點,信息化僅僅實現了文字的超文本化和圖片的數字化。
有學者指出,基于智能Agent的個性化信息檢索系統是一個具有個性化智能化的多Agent信息檢索系統,它以用戶為中心,挖掘用戶的真實意圖進行WWW搜索。
2.2 多Agent是學術交流的平臺 由于Agent具有協作性
的特點,可以與多個Agent進行協調合作,共同完成復雜問題的求解,而傳統的醫學學術交流和解決疑難問題時,多采用專家會診討論的方式進行。因此,二者在問題解決模式上具有相通之處,甚至,Agent技術可以實現控制和協調遠程醫療系統中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在醫療活動及醫療信息資源的廣度和深度上實現系統的整合。
與傳統模式相比,Agent技術為領域專家,提供了更廣闊、更專業的智能信息平臺,真正實現了跨地區、跨醫療單位的綜合問題求解及疑難醫學問題探討,對于醫療資源的進一步共享,公平分布,甚至學術交流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3 中醫診療智能化的探索
在過去幾十年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探討中醫診療過程已經取得了一部分成果。自1979年關幼波肝炎診治系統的出現,為中醫診療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揭開了嶄新的一頁。隨后,陸續出現了一些旨在快速有效解決問題的醫療專家系統,但這些專家系統更注重專家診療經驗與智能技術的結合,對于醫者的認知在診療中的決策作用尚未進行深入探討和挖掘。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有學者嘗試運用人工神經元網絡的方法,在中醫領域建造了第二代專家系統的外殼。發揮神經元網絡的特點彌補了知識獲取和深層知識推理的不足。這些研究成果雖然并未在醫療活動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使用,但在中醫診療智能化研究進程中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未來的智能Agent中醫診療平臺中,作為一種理想,是要做到人與計算機之間形成同伴關系,即關鍵之處、需要經驗知識之處必須靠人,至于可以形式化的處理的地方則靠計算機,兩者密切結合,使得在求解問題的過程中,甚至難以判斷所使用的知識究竟是來自計算機的還是來自人的。這個理想將徹底改變人隨機器運行方式進行思考的被動局面。筆者認為,如何建立更適合醫生診療操作、群體交流和能激發醫者靈感涌現的智能Agent平臺,一方面有賴于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另一方面,醫案不妨作為理論研究模型構筑的切入點。
清代醫家周學海認為:“宋以后醫書,唯醫案最好看,不似注釋古書之多穿鑿也。每部醫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處,潛心研究,最能汲取眾家之所長?!爆F代名醫惲鐵樵所云:“我國汗牛充棟之醫書,其真實價值不在議論而在方藥,議論多空談,藥效乃事實,故造刻醫案乃現在切要之圖?!蓖ㄟ^對醫案的學習和研究,了解中醫各名家的學術思想和臨床辨證論治的特色,并對其進行歸納和總結上升為共性的診療規律,以便于更好的為臨床服務。
然而,醫案方面的書籍眾多,這為臨床工作者在面臨疑難問題求解是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傳統方式的研讀多是從名家醫案入手,從中獲得寶貴的診療經驗,在臨床上實踐,根據病人病情的變化用心思索,調整治療方案。經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和思索,實現經驗積累,同時也在診療過程也是形成新的醫案資料的過程。用計算機和專家系統整理古籍醫案工作已經開展了多年,在取得成果的同時,也存在錯檢、漏檢、統計結果呆板,功能不全等問題。如何能從醫案人手,發揮計算機技術在醫案整理中數據完整,記憶準確的長處;發揮智能Agent技術在構建人機界面時對診療思維的啟發性和使用的便捷性;發揮醫者在診療過程的主動性。有待于進一步探索。
技術聯姻教育總是那么謹慎
技術與教育之間的關系,我們以為是一個不等式:1+1≠2。
一方面,整個世界對教育的抱怨不斷強化,如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村修二批評整個東亞教育體系“浪費了太多生命”。美國投資家查理?芒格演講指出:“光靠已有的知識,你走不了多遠”……另一方面,僅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例,繼1972年出版了研究報告《學為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和1996年出版了研究報告《教育:內在的財富》之后,2016年又公開出版了一份新的研究報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這一報告的《序言》中指出:“社會無處不在經歷著深刻變革,這種形勢呼吁新的教育形式,培養當今及今后社會和經濟所需要的能力……我們必須高瞻遠矚,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重新審視教育?!?/p>
一方面,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2013年在出席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舉辦的SXSW互動大會教育分會上明確表示:過去十幾年間教育領域的技術發展陷入了停滯,研發投入也遠遠不夠……到了2016年,比?蓋茨在ASU-GSV峰會上所做演講圍繞“科技革命如何引導教育進入下一階段”的主題時謹慎明確表示:“我們的基金會已經在美國教育上花費了幾十億美元,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搞清楚現在這些學生是什么樣的,以及我們怎么才能很好地服務于他們?!绷硪环矫?,2017 年 6 月召開的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等聯合國機構和 XPRIZE 基金會共同組織了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峰會(AI for Global Good Summit),旨在討論讓人工智能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目標(SDG)強調的 17 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質量教育(Quality Education):用個性化教學變革教育”赫然在目。
以上兩組看似對立,實則呼應的案例,揭示了當前教育變革的痛點、癢點和奇點,都與時展、科技進步等外在因素間架構起諸多交集,而由此派生出來的諸如學習模式、思維特質、個性潛質和行為科學、腦科學等新興教育邊緣學科之間形成了新的認知和有了新的應對之策。曾經幾時,教育陸續地迎來了許多新技術。從最初的廣播錄音到電影電視,再到后來的互聯網……然而,技術到底能否改變教育呢?如果我們只是試圖用顛覆性革命視角去看待技術的教育價值,那么無疑會得到悲觀的結果,而在現實中,技術對于教育的改變是溫水煮青蛙式的改變:第一,技術改變了知識觀念,對知識的定義不再拘泥于總結性結論信息的汲取,而更重視可持續發展,乃至未來趨勢性的元素預判。第二,技術改變了教育界限,學校正在成為學生生命中重要成長階段的孵化器,進而要求教師承擔起多元智慧導引的新使命。第三,技術改變了學習,關注正式學習形式、拓展和延伸學習的內涵等深度學習要素排序急劇上升。
反觀本段落的不等式,答案應該是:教育因技術而成長,技術因教育而迭代。
教育技術的內涵與外延該不該重構
教育變維時代,應該能達成學習變頻的交集。
“變維”一詞最形象的揭示出現在《三體》,而最精準的學術定義傾向于“谷歌學術”;限于篇幅,這里只羅列一組相關概念延伸:降維、升維、高維、低維、眾維、分維……簡單理解就是一句話“升維思考,降維執行(打擊)”。在教育視域下,看似高維的技術攀升,并不一定只有操作升維才能響應,事實上,反倒是在契合時代進步的同時,不忘初心,更顯得適切教育本元。教育裝備,教育技術,教育工程,教育生態……這一路走來,教育技術的內涵與外延重構的核心概念大可歸結為一個詞:“跨界迭代”。唯一需要闡明的一點就是,在不被傳統教學范式捆綁的同時,也實在沒必要刻意追求技術條件與裝備環境的高大上先行;高解構與低結構之間是完全有可能達成平衡的。依我們的經驗,通過八項保障性學能資源體系的建構,同樣可以在確實有需要的境況下,達成類似的目的(這八項實驗生態改革是:在既有學科實驗室的基礎上,第一做到突破教材實驗底線要求,實現學科成長實驗貫通;第二是要求學科間實驗室實現交叉實驗項目的開放響應;第三是鼓勵創建基于學科拓展的特色實驗室;第四是引進學校區位環境內的社會博物館科技館資源課程;第五是尋求駐在學校所在城市的大專院校實驗室向中小學生有條件開放;第六是說服社會高新企業研發級實驗室為中小學生研究提供方便;第七是建立基于實驗項目可行性論證之后的中科院系所研發環境的支撐;最后,是建立與海外科研機構、高校資源鏈接的離岸實驗系統)。
在教育的執行層面,比如學科、學校、課堂、學教……介入因子的能動變化確實稍顯被動,即便是前進也亦步亦趨,鮮少主動因應。究其原因,還是觀念過于固守,思維定式影響力過于強大,加之教育界內外求全責備、又自我混亂的評議生態的干擾,就使得自我變革的欲望不斷被內耗,自我探究的勇氣不斷被質疑,自我實驗的冗余度環境不甚理想……即便如此,我們依然有可能在“變頻”中收獲堅守。大家熟知的(基于興趣,而非成績)“走班制”“學習廣場”“學術假期”不再多言,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做法可以借鑒。比如“STEM”課程,同樣以“機器人教育”為抓手,有很多學校都群起效之,但真能做到學科融合、學能一體的經驗實在還不夠多;這里,貢獻一己設計,期待拋磚引玉:“使命召喚――卓越成長支撐共同體”。由“學能生態孵化環境”(可選項包括學科成長促進機制、國家課程貫通重構、團隊協作課程開發、校內微型實驗基地群落地等);“未來生涯導引系統”(可選項包括潛質檢測分析、個性特質跟蹤及行為科學介入訓練、對接國際能力檔案的第三方多元評價響應、職業導向輔導等);“資源輔佐響應體系”(可選項包括八級實驗環境支撐、預現未來的深度學習同頻、遠程異地交流后臺建設等);“訪學成長基地布局”(可選項包括世界高端學術觀摩、跨學段課程先修、學生境內學術假制度和離岸訪學基地建設);注重品牌內涵附加值提升的外聯共享特色(可選項包括結合區位環境的聯盟校個性課程生態再設計、高端課程資源社群、校際聯動課程眾籌協調機構、學生專利世界等)五部分協調響應(可漸次推進)。
教育技術有哪些引領教改的發力點
技術只是工具,外在環境可以改變一部分人,而不是全體。從教育的視角,有兩個理由可以佐證。
其一,“天生我材必有用”名言的支撐點在于“不拘一格降人才”;當下教育變革中,一個最大的困惑就在于,我們總是在尋求一種能夠幫到所有學生齊步向前的“萬全之策”。事實上,這只能是一種善良卻不科學(更不理性)的愿望而已。一旦我們對教育的認知有了如此這般的修正,那么,技術對教育的影響力才有可能真正釋放出來。
其二,我們都已經熟知一個詞“STEM”,我們也都不同程度地了解人類發展經歷了漫長時期的同時,最重要的進化,是學會使用工具,有了“技術”。單從字母排序上,“技術(Technology)”位列第二,但這之后的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與前面的科學、技術之間,難道沒有發現一種內在的教育規律么?在教育的金字塔結構中,“科學”承載著所有,但“工程”卻引領著技術!而最終穩坐桂冠的永遠都是“數學”(哲學境界的象征)。所以,理性的解讀應該是教育工程既傳承了科學,也弘揚時代未來,更實踐著科學發展。
因此,技術影響力延后對教育領域的波及,乃在于教育期待技術的支撐而不是替代;由此延伸,也就順帶著回答了另一個問題:為什么以總結性經驗(知識)為主要表征的教育方法論,千百年來卻又一直承擔起建構未來的重任。
下面的舉證,都是為了以上推演的成立。
首先,最新技術,尤其是到了智能時代的技術爆炸階段,技術不再以效仿人類為己任。比如,機器人不再止步于減輕人的勞動付出,而是向著無人境界遠行;再比如,深藍和阿法狗選擇了挑戰人類引以為傲的高智慧尊嚴;再來看看權威機構的預判,全球數百位頂尖科學家,耗費漫長時間,搭建了一個復雜數學模型,通過類似摩爾定律的多重推演,得到一個最終結論:人工智能或將在2040年,達到普通人智能水平,并引發智力爆炸。這一時刻,距今還有23年……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來自教育的回答是“教育不教知識和技能,卻能讓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理查德?萊文(Richard Charles Levin),耶魯大學校長)。
其次,比23年期限更可怕的是,到達節點后,人工智能或將實現瞬間飛躍。對AI的最新定義是“非生物智能”!人工智能專家普遍認同,非生物智能不可能鎖死在人類自己能夠展望的水平上。它將超越人類,變成我們無法理解的智慧物種。這里,就給教育以警示,我們必須提早介入到幫助所有學生認清情勢,并提前因應的綢繆之中,@里的教育重點,或將越來越多地從“技術中心論”調適為“生存中心論”。
再次,教育將優先關注那些有效的個性化學習產品。比如,“Big History Project”(這個產品重新定義了小孩學習科學的方式);比如,NewClassrooms和ThinkCERCA就分別為K12學生學習數學、掌握讀寫能力提供了全新的學習體驗……
最后,要清醒地認清,就教育的支點而言(畢竟美國正式推出STEM是以“國家戰略”的名義的),教育技術與獲得技術支撐的教育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目與綱的關系。與此同時,亟待建立證據基礎來評判產品是否有效,比如LEAP Innovations這個組織就在做這件事情,它針對個性化學習產品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評估方法。
我們布局最新教育技術應用的設計
著眼于未來辦教育,這是教育的初心,更是教育不遺余力追求的本元。但樣本肯定不是唯一的,甚至在現階段,只能存在掛一漏萬的實驗設計。
我們現在正在開發的“未來學校”模式,就其契合技術這個視角而言,大抵做了四個方面的響應。
第一,“同頻時代”。不單是指學校的基礎設施將得到極大提升,教室會變得很不一樣。不僅是說跟進了一些最尖端的智能設備,而是學習(是的,不再是教育教學)的整個布局都會變得個性化。在這方面,我們持續了整整十年的摸索,上文提及的“八級學習資源系統”將多快好省地保證深度學習模式的有效實施,而不必再糾結于經費、師資、教材等的制約。
第二,“同步世界”。我們重點試驗了兩大系統,一個是Summit Public Schools和Facebook聯合開發的一種在線教育工具――PLP(個性化學習平臺)。這一軟件能將整個學年的課程放在一起,形成視覺化的項目圖,而學生可以在日程表上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學習材料并參加考試。通過PLP,教師也可以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與學生配合,共同確定新課程計劃。另一個是Wolfram Alpha(也稱為WolframAlpha或Wolfram|Alpha,縮寫WA),是由Wolfram Research公司推出的一款在線自動問答系統,在美國 Popular Science 雜志的投票評選中獲得2009年度最偉大的科技創新產品的榮譽);Wolfram|alpha就像從一個巨大的電子大腦(electric brain)搜索答案,它能針對廣泛的問題提供詳盡的答案,即使這些問題以不同的方式詢問,它也能應對自如。
第三,“定制未來”。這方面的支撐理論是“冰山理論”和“最近發展區理論”,而輔佐的技術支撐主要由現代心理學、認知科學、行為科學和最新腦科學等成果組成;而派生出來的成果聚焦在個體潛質發現,與職業生涯設計。
關鍵詞:技術社會;社會建構;技術異化
思格斯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雹龠@是恩格斯對社會需要推動科學發展作的精辟論述。社會是技術的載體,技術的發展開始于社會的應用需求,終結于服務社會。國際著名技術哲學家Carl Mitcham教授將技術哲學區分為工程的技術哲學和人文的技術哲學“兩種傳統”,目前已得到普遍的公認。②由此看出,人類社會與技術息息相關,世界逐漸走向了“技術世界―社會世界”的這層關系。如今,在這個特殊的的“技術社會”中,技術建構論問題研究不不得不被我們所關注。
一、 技術建構論
在STS 大環境的籠罩下,技術與社會的相關研究中最具影響力與特殊性的應屬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在上世紀80年代,歐洲和美國的技術哲學家和社會學家提出了“社會建構論”的思想?!吧鐣嬚摗闭J為技術和技術變革是社會結構或結構的產物,而不是某種自我發展的產物。
社會建構論的基本觀點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認為社會是一種獨立因素或者自主力量,另一方面即社會變遷引起技術變遷。那么,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是,技術與社會,誰起的作用更強大呢?技術的社會建構論者們考察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力量,再運用技術哲學以及社會學方法來建構技術與社會的作用。在他們看來,技術是系統的一部分,而這個系統就是社會,其中包括社會的價值觀、人生觀、風俗習慣等等。這些社會因素以不同的方式塑造了我們的現代技術。換言之,技術是社會的產物,所有技術不是自主發展的內在邏輯理論的技術自主性,而是在許多可能性的社會群體的選擇的結果,技術活動的本質是社會活動。
二、 技術異化與社會構建
關于技術異化這個話題,法蘭克福學派從人的自由解放角度進行討論,他們認為,人們的物質生活和分工條件得到了改善,但是人們并沒有擺脫異化之苦,相反,“現實構成了一種更高的異化階段”,使“異化了的主體被其異化的存在所吞沒”。赫伯特?馬爾庫塞在《單向度的人》中提到,“物質生活的改善是以人的革命精神喪失、犧牲自己的人格和尊嚴為代價的?!雹廴说漠惢谀撤N程度上體現的不是物質的滿足,而是肉體與精神的依賴。在異化狀態下,人類不再是控制技術的大師,已經成為適應科學技術和技術的社會要求的工具。技術異化表現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自然層面,社會層面和人本層面。
(1)自然層面:技術異化帶來生態危機
從自然層面來看,我們把人與自然劃分為同一個系統,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但在近代科學技術的發明和應用過程中,隨著大量的廢棄物排入環境,自然資源消耗越來越大,這嚴重破壞了地球上自然資源系統。早期空調的發明和應用,使人類的生活空間更加涼爽、清新,可是使用過程中,空調大量排放氟利昂,破壞大氣層,污染環境,最終卻異化為“全球變暖”。日本福島突發的核泄漏、核輻射事件,雖是無意的,但給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壓力。
(2)社會層面:技術異化導致人的異化
從社會層面,技術帶領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為人類創造了新的文化載體,人們越來越多地依靠網絡媒體,從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積極溝通的缺乏?,F代通信工具,如電話、傳真、移動電話、電子郵件、計算機、網絡等現代通信工具已經投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一方面,人類利用科學技術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機械,另一方面,技術的奴役性讓人們逐漸散失了人類的主體,,現代機器雖然減輕了工人的體力勞動,卻在社會層面上剝削了工人的主觀能動性與主體意識。也就是說,作為技術的對象,逐漸使人們的行為失去了主動性和目的性,技術異化導致了人的異化。
(3)人本層面:技術異化的不確定性
從人本層面,人類生活與技術息息相關。轉基因技術可以說是第二十一世紀最先進的技術之一,利用該技術培育了大量的農作物,但當微生物長期侵入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其后果是人類都是難以預料的。再說人工智能的進化理論和智能機器的出現與發展,雖然一方面解決了人們的便利,節約了部分時間,但指人類的某些行為卻可以被機器所取代。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機器有了人類的智慧,人的存在就顯得越來越微乎其微了。比如汽車的突然失控,機器人的無故失靈,“低頭族”使用手機導致的一系列疾病,這些事情離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近了,人工智能在人本層面的異化已導致許多未知的不確定性。因此,在社會構建中,技術的異化是我們需要引起注意的,我們應該采取適度的措施去挽救這種技術危機。
三、總結
技術建構論是技術哲學中的一個重要話題。在任何情況下,社會建構理論引入了一種非確定性的技術變革模式,而技術創新的社會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技術的社會影響。技術就是社會的產物,因此在技術發展階段的社會背景下,把技術作為一種社會結構分析,可以為技術性分析和規范分析奠定基礎。強社會建構論是希望更多人能夠注重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把握技術的適度性和適宜技術的可能性,使用社會建構論指導我們正確地利用當代技術, 并解決目前諸如人口、生態、能源、和平等全球性問題,真正促進技術哲學的深入研究和發展。(作者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美]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劉繼譯.[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10
[2]F?拉普.技術哲學導論[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20―31.
[3]陳昌曙.技術哲學引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91―108.
[4]肖峰.略論技術的社會哲學[J].哲學動態.2003(3)
[5]肖鋒.國外SST 研究述介[J].哲學動態,2001(7)
[6]陳凡.技術社會化引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7]羅偉等著.技術創新與政府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邢懷濱.社會建構論的技術觀[M].東北大學出版社,2005
[9]李三虎、趙萬里.社會建構論與技術哲學[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0
[10]殷登祥.科學技術與社會概論[M].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7
注解:
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5
一、一個古老而又常新的生命命題
蘇格拉底一句“認識你自己”成為人類尋求生命的意義的肇始,不僅成為現代生命哲學方興未艾的主題,更是社會普通人思考日常生活意義時不可繞過的問題。邏輯學自亞里士多德以降至培根,一直被界定為認識客觀事物、把握規律、探索真理的工具,圍繞“工具”目的是其不變的主題,即“暫時撇開思維的具體內容,而專門研究人的思維結構及其運動的規律和規則”(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形式邏輯)。自笛卡爾到康德,再到黑格爾,傳統的形式邏輯逐漸形成圍繞概念的 “內涵邏輯”的辯證法,邏輯學的范疇推演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和境界,尤其是黑格爾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他的努力下,辯證法的理論形態發生了根本轉換,即從自發到自覺。黑格爾最終把辯證法發展為本體論、認識論和邏輯學相統一的思想運動邏輯。盡管還沒有擺脫被恩格斯批評的“變戲法”的尷尬,但是畢竟已經開始涉及人(盡管是類的層面)的自由以及對美的感受問題。對這種“類”概念的自由,有學者指出“當黑格爾把‘理性’視為人的全部豐富性──包括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目的等──的深層統一性時,他便以一種泛邏輯主義的思維方式把人抽象化了”。[1] “認識你自己”不免也就成為一種抽象,一種理念的東西,無關生活。
馬克思開啟了邏輯學發展的另一豐碑,即唯物主義辯證法。這種立足于歷史發生學立場上的辯證法是對黑格爾抽象理念辯證法的揚棄,因為它根源于人類的社會勞動實踐,以探求人類的自由解放為使命。但是,馬克思的邏輯學關照下的人已不再是類的概念,社會實踐中“有生命的個體”,追求人的自由解放是貫穿馬克思辯證法始終的紅線,是辯證法的內在理論品性。就方法論意義而言,總體上,唯物辯證法以矛盾分析為主軸,是一個方法的集合,還有由抽象上升到具體、邏輯的與歷史的統一、歸納和演繹、辯證的分析和綜合方法,等等。恰如列寧在《哲學筆記》中所指出的:“辯證法也就是認識論”。一般而論,人們心目中的邏輯學更多時候都是在認識論中發芽、開花、結果的學問,有時候也涉及價值、自由的東西,但多數時候是為認識而認識的,是為其方法的本的。即使在辯證法的學習過程中,如此的認識也是屢見不鮮的。至今,蘇格拉底的那個古老的生命命題仍活躍在人們生活的邏輯中,有意思的是邏輯學本身也在執著地尋求著它自身的“生命”意義,這就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即通過邏輯學的生活關照尤其是辯證法的學習以促進理想自由的人格塑造與形成。
二、“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與辯證邏輯生活關照的使命
馮契先生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提出“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顯見,這為解答上述問題提供了極佳的思路。因為這關乎知識與智慧的根本關系問題,也是生命意義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爭議可能最大,難度也可能是最大的。正如馮先生所指出的:“這是一個要克服種種異化現象,刻苦磨練的過程。” 又說,“因為理論不僅僅是武器、工具,而且本身具有內在價值,體現了人格,表現了個性”。[2]理論尚且如此,何況乎方法論呢?就唯物辯證法而言,毫不諱言,它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認識武器,掌握其方法的精髓是至關重要的,這是“轉識成智”的必須前提,也算是第一步驟。孫正津教授對此有著深刻的分析。他認為,辯證的分析和綜合是唯物辯證法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其他都以此為依據主要用來進行概念的辯證推演,這種推演的特點是立足于概念的辯證本性,通過概念內在矛盾的展開、演化,在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中形成具有辯證特性的理論體系。事實上,唯物辯證法的推演進路和方法與人們認識的過程與規律是內在統一的,是內恰的。我們之所以視之為科學,就是因為它體現了人們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這種辯證思維的概念推演方法一方面源自認識和研究事物的認知實踐;另一方面,又通過其特有的邏輯結構和方式深化對事物的考察和認識。進一步,當我們把辯證法的思維運用到實際的工作和思考中時,就會相應地轉化為工作和思想方法,同理,當運用到學術研究中,則會轉化為一定的研究和表述方法,而運用到生活中,就會轉化為表達方法和生活“智慧”。
辯證法化理論為方法主要是通過辯證的分析和綜合進行的,因為辯證的分析與綜合主要針對目標是分析和綜合被研究對象包含的矛盾。所有關于矛盾的理論或學說都是辯證法可以分析的對象,只有在對矛盾的剖析中才能深化對方法把握?!敖y一物之分為兩個部分以及對它的矛盾著的部分的認識是辯證法的實質” [3] ,還必須客觀分析矛盾對立面的轉化。這里講的轉化要求我們需要從更廣的視域去理解,用動態變化的眼光審視問題。矛盾的轉化是有條件的,事物的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的確可以轉化,但是不是絕對的。辯證的分析和綜合在推進認識的發展時需要二者之間的不斷相互轉換。有分析、有綜合,相互交織和滲透。辯證的分析和綜合要分清主次、理順關系。運用時,要借助矛盾分析的若干范疇,從事物諸多矛盾中,要分析出其先后、主次、基本和非基本矛盾,弄清楚起始矛盾與后繼矛盾、主次矛盾、基本與非基本矛盾的關系。唯物辯證法的矛盾分析為我們認識事物提供了強大的方法論武器。通過矛盾分析,尤其是對立的矛盾有著內在轉化的前景,這讓我們可以樂觀的看待事物發展,從而冷靜地等待事物的統一,乃至和諧,這是難能可貴的方法論價值立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與傳統矛盾分析法對待宏大歷史、人類命運矛盾的樂觀精神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人作為微觀個體的生活對待矛盾的無奈和焦慮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普遍。
在踐行“化理論為德性”的命題中,密切關注日常生活的同時,尤其要注意邏輯悖論問題。邏輯悖論矛盾的誤用與缺位不能也不應再被忽視。錢廣榮教授認為“自相矛盾”是典型的邏輯悖論矛盾,將其用作“對立統一”意義上的矛盾是誤用,這種誤用將導致邏輯悖論矛盾在唯物辯證法中的缺位。[4] “缺位”是從辯證法的方法論運用而言的,在此主要著眼于人的生活領域談“誤用”的問題,以分析我們對唯物辯證法生活關照方面理解與把握上還存在某種程度的局限。生活中的自相矛盾往往是人們實踐經驗的產物,但是不能因為多為主觀而忽視其地位和意義。它體現了實踐主體即個人和社會在選擇和實現價值的過程中由于認知能力和實踐經驗的制約而出現的不能自圓其說的自相矛盾情況。它不同于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的邏輯悖論,而是一種與人們諸多行為選擇(尤其是日常生活)直接相關的普遍的客觀存在。也就是說,生活中的自相矛盾與辯證法的對立統一矛盾是不同的。這里人們容易犯的錯誤是要么把二者直接等同起來,要么是直接把生活中的自相矛盾遮蔽掉,無視其存在。在多數時候將前者混同于唯物辯證法的矛盾而加以誤用,這實在是一個邏輯錯誤。不僅如此,這樣做的實踐“惡果”恰如錢廣榮教授所指出的那樣:“我們至今只能運用‘對立統一’的規律描繪和說明世界,不能運用自相矛盾的邏輯悖論的方法,揭示和敘述社會和人生選擇中客觀上大量存在的悖論現象尤其是道德悖論現象,忽視開發自相矛盾研究的重要的科學認識和社會實踐價值?!盵5]如此一來,勢必會導致人們不能用“悖論方法”認識和把握社會和人生的價值選擇中出現的種種矛盾,把矛盾剛性化,視矛盾轉化自然化,進而影響到自身的生活觀念和情緒,嚴重的會出現心理失衡,引發行為失范,甚至制造社會不和諧和社會動亂?;氐今T契先生的“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命題,我們就可以看到如果缺乏了人們的生活實踐這個環節,“化理論為德性”最終將成為單純的理論抽象,換言之,如果人們對生活實踐的經驗總結和提煉出了問題,又將如何形成正確的理論呢,沒有正確的理論,如何又化為科學的方法呢?
三、生命主體的意義─邏輯學生活關照的可能和必然
蘇格拉底難能可貴的從哪個“不屬人”的時代提出這樣偉大的“屬人”命題,不僅標志古希臘的理性精神的發軔,更使“自己”成為千古之謎。自此以后,諸如人活著的價值、人活著的意義,生命的本質、意義等成為哲學家們包括蕓蕓眾生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歷史證明,越是有價值的問題越是需要耐心和韌性,人類從一個樸素的崇尚神靈的史前史時期,到心靈開始發育、自我意識萌芽的神學時代,及至笛卡爾“我思故我在”以主體性凸顯為標志的振聾發聵的吶喊,人類終從迷霧中清醒,開始并學會了從主體理性的視角審視客觀的社會和人類自身。新時代為生命吶喊的是以叔本華的非理性主義為始,后有尼采的權力意志、薩特的存在主義、??碌纳w驗、柏格森的生命綿延等等都力圖掙破理性主義的籬絆,對生命的本真自由進行探索,又一次開啟了人類理想人格的塑造問題。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劇,人類越發現自身逐漸墜入理性至上的理念抽象中去了,理性邏輯至高無上。技術“坐架”時代的到來使得人丟掉了內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成為“單向度”的人。事實上,這種理性僅僅是工具理性而已,技術理性統攝一切。人的生活逐步陷入被“殖民化”的境地。[6]面對人的生命發展的這種內在要求,需要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諸學科給予時代的回應。而現實是,諸學科包括邏輯學借助科學技術的翅膀都呈現出了“一種可悲而又有前途的發展”的傾向[7]。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數學的應用,辯證邏輯成為真正的“邏輯”邁出了可喜的步伐。在可預期的未來,邏輯學(辯證邏輯)與人工智能、博弈論、計算技術等或結合或借助將會迎來學科范式的大發展,這是尤令人鼓舞的。但是,除了在學術之林構建自己的領地,邏輯學面對日益“殖民化”的人的日常生活在德性塑造、自由尋求上究竟能否有所作為卻是一個引人深思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我們認為邏輯學尤其是辯證(批判)邏輯的生活關照不僅可能,而且必然。
首先,邏輯學可以為人的理性培育創造機會并促進人的理性提升。通過重新建立人類的精神生活,繼續完成如哈貝馬斯所言的“遠未完成的”啟蒙事業??档逻@樣界定啟蒙:“就是人類脫離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不能運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經別人引導就缺乏運用自己理智的決心和勇氣,那么這種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要有勇氣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的座右銘?!盵8]我們可以這樣判定,即主體理性是鍛煉發掘、思考與探索生命意義的能力的重要前提和保證,而主體理性的生成離不開批判性的邏輯思維與方法,這種能力為基礎的理性便能很好地引導主體正視生命的基本訴求,并以此為邏輯起點,去認識自然,關注對生命意義的認識、體驗以及建構,在不斷的社會生活實踐中重新認識自身,直面生命,進而提升生命意義。因此,要在鏡子中映照出真實的自我,先需要人的主體理性精神的發揚。
其次,對邏輯悖論的研究不僅是使辯證邏輯自身發展完善,更是使辯證邏輯更接近甚至契合現實生活的重要方向。邏輯悖論的研究并不妨礙邏輯學在當代參與學科競爭的優勢,反而會添加許多有益的因素。在張建軍看來,邏輯學擁有“基礎學科、工具學科和人文學科三重性質,這是邏輯學在當代科學體系中獨有的特征”,早在1997年,他就提出要開展邏輯社會學研究。錢廣榮指出“需要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將邏輯悖論的‘自相矛盾’現象引進唯物辯證法的范疇體系。”[9]當代中國社會出現的許多矛盾(包括作為個體人的生存困惑)其實是以悖論方式存在的“自相矛盾”,認識、闡明和把握這類“矛盾”,必須要運用 “自相矛盾——邏輯悖論矛盾”的方法,分清利弊得失并分析其成因,采取揚長避短的發展策略,才有可能在“解?!敝兄鸩阶叱觥捌娈惖难h”,贏得新的發展。這種方法也會最大程度地避免使人習慣于用“一點論”、“一極論”、“純善論”的方法去認識、評價社會和人生,并逐步克服這種傳統評價的痼疾,養成自覺運用 “兩面方法”看社會和人生的“悖論素養”。 第三,重塑人的批判性思維是邏輯學的時代使命。物性化、單向度的個人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否定性思維的能力和品性,在技術理性的統治下,人成為附庸。吉登斯把現代性的極端后果總結為經濟增長機制的崩潰、極權的增長、生態破壞的災難、核沖突和大規模戰爭[10]。無疑,在當前的復雜風險的社會條件下,采取行動的個體面臨的選擇模式很多,因為選擇的難度加大,在日程生活中往往多表現為犬儒主義、復古主義與激進主義等。哲學家奧伊肯這樣評價我們的選擇困境:“我們處于一種痛苦的困惑狀態中。純粹現實主義的文化剝奪了生活的一切意義;回到舊的生活方式又不可能,而放棄一切尋求生活意義與價值的努力也同樣做不到,我們自己的時代尤其難以泰然接受這樣的局面?!盵11]重塑人的批判性思維則成為邏輯學當代應有之使命。對社會(生活)采用這種服膺理性、邏輯和真理的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健康的懷疑主義態度,是當代人克服單向度,從而恢復人對于自由、尊嚴與意義最求的重要途徑和方式。
人必定要生活在一個邏輯的世界中,通過邏
輯并應用邏輯去認識世界、認識自我,是人的永恒使命,履行這個使命最終也是最重要的后果就是人獲得自身的發展和完善即理想自由人格的塑造。時代越是發展,這個趨勢就會越凸顯,邏輯學理應并必然在人的生活世界觀和生成性思維上起到應有的作用,只是有時是從反面提醒人類而已。
中圖分類號:TP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01-0223-03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tology Based on Protégé
YI Ga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nt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knowledge to express a lot of sharing and reus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launched a large body of research,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medical resources to achieve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reuse of medical knowledge to use technology to build the ontology medical knowledge base, through ontology languages, ontology construction tools, and domain ont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 of research, the use of Chinese herbs skeleton method to build the body, as an examp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t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 Key words: ontology; knowledge base; OWL; skeleton method; stomach disease
信息資源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積累,國內醫療信息化市場熱潮涌動,在發展數字醫療的過成中則面臨著醫療信息的標著化、統一化、一體化等問題。中醫作為傳統醫學,在經歷了幾千年長期形成了大量的數據,獨特的中醫理論和中醫診斷技術。中醫學在信息化階段還有很大的研究發展空間,它的數據多建立在人的經驗基礎上,其規律受自身理論的支配,其客觀性與科學實驗數據不在一個層面上。若果用科學實驗數據的獲取方法和標準衡量中醫數據,即便是實證數據仍不可避免帶有主觀因素。
本體(Ontology)的概念實際上是哲學上的一個概念,近二十年來,計算機人工智能領域大量使用本體概念。形象的描述,本體就像個位于人和機器之間智能的中間構件,通過這個中間構件使得人和機器的交流變得通暢,它能幫助機器理解自然語言,自然語言的不斷擴充,能導致機器做出相應的變化和修改。本體具有自我學習的能力并且能夠和自然語言同步。那么本體是怎么學習的呢?它也和人一樣必須遵循一定的“語言規則”,它利用一套推理機制從已知出發“推理”要學的新東西。所以一個本體是一個自我完善的系統,它通過自己的一套公理和推理規則達到人類類似的智能學習,并且它的運行準確無誤。因此,本文嘗試使用本體編輯工具Protégé作為知識庫建立工具,以建立中醫方藥本體為例,利用中醫藥歷史文獻及公認的中醫藥知識和中藥專家對方藥進行全面詮釋,討論構建中醫藥本體的方法。
1 Protégé工具
Protégé工具是一個斯坦福大學開發的本體編輯和知識獲取軟件,第一本版本是1987年推出,開發語言是Java,屬于開放源碼軟件。由于該軟件設計優秀并且包含眾多的插件,使得Protégé成為最常見的本體論編輯器之一。
2中醫方藥本體的建立
目前本體的研究包括領域知識本體、通用本體、方法本體、元數據本體等。知識庫系統提供基本詞匯以及詞匯之間的關系,設計相應的本體是建立大型知識庫系統的第一步,這對于知識庫系統的組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1本體的構建原則和方法
本體到目前為止,構建原則歸納為滿足后建本體必須逐條參考先建本體,沿用其合理條目,若棄用先建本體,必須闡明實質性分歧,此原則也適用于任何本體的自身修改過程[5]。但構建本體并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構建方法,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構建方法,我們選擇的是Mike Uschold & King的“骨架”法,具體流程見圖1[2]。
1)確定本體的應用目的與應用范圍:確定本體的研究目的和用戶的范圍(如管理者、技術員、程序員);比對本體應用環境和目的;建立本體用戶文檔;確定本體的形式化程度。
2)本體的分析:根據本體應用目的和形式化程度,確定本體知識范圍,通過該領域專家的研究探討,定義本體所有術語的意義及其之間的相關關系。
3)本體的表示:是確定本體形式化的東西,可以用語義模型表示本體。
4)本體的檢驗:構建相應本體后,通過相關專家對本體做最后論證,包括檢查本體各元素間的語法上清晰性、一致性、完整性、可擴展性。
5)本體的建立:建立本體表示知識,這是一個知識概念話和形式化的過程,首先通過設計知識本體概念結構,確定本體結構,其次利用函數、類、公理、關系等組織和表示概念知識,最后選擇合適工具和語言構建具體本體。
本體的建立過程是一個反復、不斷推敲和完善的過程。通常領域本體的建立不是一撮而就的,我們需要在應用中不斷的修改、完善與擴充。
2.2中醫方藥本體的定義
不同的本體應用環境,需要不同的領域知識范圍,我們構建中醫方藥本體目的是能夠根據中醫方藥知識庫中的現有知識,對中醫醫師臨床用藥意見做出提示,也就是在辨證的基礎上,依據確立的法治,選擇適當的藥物和配伍組成。并根據系統中的知識判斷出用藥的合理性和相應的療效。我們構建本體的應用范圍是中醫臨床醫師或者中醫在校學生,作為學生學習的相關指導。
以本文的領域本體建模的范圍就是嚴格按照Gruber本體約定最小(Minimal Ontological commitment)原則將涉及中醫方劑知識利用本體表達,集中體現為方藥組成、功用、用法、加減、主治[3]。
中醫用藥過程中,準確的辨證乃是采取“有的放矢”治療措施的前提。只有通過對癥狀的全面分析,仔細鑒別、認真判斷等獲得病人狀況,然后根據確立的法治選擇相關方藥,并進行藥味、藥量加減,組方結構充分表明了方中藥物配伍之間的主從關系。因此,進一步了中醫方藥的概念和意義、熟悉方藥的君藥、臣藥、佐藥、使藥之間的關系,掌握中醫用藥原則與方法等非常重要。
2.3利用Protégé構建中醫方藥本體模型
通過相應的中醫藥專家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中醫方藥本體,并需要借助Protégé本體編輯工具來具體實施。
2.3.1定義類和屬性
本體中最基本的組織單元就是類,類是創建對象實例的模板,是同種對象的集合和抽象,類是一種層次結構的組織形式。子類繼承父類,子類也是一種概念模型,是父類更具體的概念。如”方藥”是中醫方藥本體的最高層次類而方藥組成、方藥功用等是其子類它們會繼承方藥的所有特性。
定義類和類層次的基本方法是:從所有概念中選取頂層概念,作為本體類中的基類,以及其它類與基類的繼承關系作為本體類中類層次結構中的錨點。類的層次關系通過它們之間類的關系來確定。如解表劑類的實例是全部治療表癥的實例,則解表劑類為方藥類的子類,以下就中醫方藥本體的類和類層次劃分具體說明。在長期臨床實踐積累中,中醫形成了許多經典的方劑,如麻煩湯、小青龍湯等,不同方劑反映了由中醫獨特的哲學或世界觀出發的對疾病滋生形成,形態構成,變化轉歸,治療控制的特有的視角和思考。在辯證過程中,各種辯證方法互相參照、補充、演繹,
形成中醫特有的錯綜復雜的中醫診斷學。
本文方劑本體設計過程中,在保留中醫辨證特色的原則下,將不同的辯證方法下形成的方劑,如解表劑、瀉下劑、清熱劑、溫里劑、安神劑、消食劑、驅蟲劑等作為為方劑類下的基本的錨點,進行類與類層次劃分[3]。
1)建立并保存項目
打開Protégé,點擊“新建(Create New Owl Ontology)”按鈕,然后點擊Continue,選擇保存位置。然后選擇“select a project type”。為了便于本體和系統的交互,筆者建議將新建項目存為“OWL/XML”格式。然后點擊“Finish”按鈕,新的項目即被成功地建立。
2)創建并命名類
創建類及類的命名在Protégé主界面中。
3)創建類的屬性(Properties)
4)本體定義的邏輯檢驗
本體定義的邏輯檢驗實際上是對本體概念的一致性進行檢驗,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利用Protégé中檢驗模塊進行,也可以利用DIG接口編程調用Racer推理引擎來解決,推理引擎支持下的本體檢驗和本體推理,通過對本體概念的一致性檢驗來達到本體檢驗的目的,本文通過Protégé和Racer的接口,使用Racer推理來檢驗本體建立的邏輯是否有誤。
例如:解表劑即是表癥的下位詞,也是方藥的下位詞,如 果我們將解表劑改為里癥的下位詞,這顯然是矛盾的,因為里癥與表癥是互斥的概念。
5)本體實例的建立
在Protégé中,通過individuals標簽的三個面板達到添加實例的目的。內容包括實例名稱和附加在該類上的屬性。當大量的實例被賦予相應的屬性及屬性值時,就形成了相關領域的知識庫[4]。
實例建立分為兩步:首先選擇類,創建該類的實例;然后添加各實例的值。下面是解表劑中得具體實例。
①選擇方劑類->解表劑類,添加“麻黃湯”。
②在Members list窗口中點擊Add individuals,輸入實例名稱,并編輯實例的各種屬性。分別添加組成、用法、功用、主治、加減。
實例例子:
Defframe麻黃湯:中醫方劑類
{
組成:麻黃9g,桂枝6g,杏仁9g,炙甘草3g。
用法:水煎溫服,服后加蓋衣被,取微汗。
功用: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風寒表實癥。
加減:無。
}
3總結
本文介紹領域知識本體的構造原則、構造過程及注意事項,并用Protégé工具構造了一個具體的知識本體――中醫方藥本體。知識本體能夠較好地描述領域知識中的概念屬性以及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可以實現基于領域知識語義的資源檢索,大大提高檢索結果之間的相關度。由此可見,構造合適規模的領域知識本體是中醫藥學知識庫系統分析的第一塊基石。
參考文獻:
[1]馮志勇,李文杰,李曉紅.本體論工程及其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鐘伶.基于本體的益氣健脾方的知識表示與應用初探[D].福州:福建中醫學院,2005.
[3]高紅艷,,包含飛.以肺瘩病為例探討中醫證候本體的構建[J].醫學信息,2007,20(11):1876-1882.
[4]侯玉,張昌林,,等.Protégé在構建中醫治則治法本體中的運用[J].醫學信息,2007,20(11):1566-1871.
關鍵詞:思維;語言;邏輯;三者之間的關系
關于思維、語言與邏輯三者之間的問題,邏輯學界對其的認識較為深刻,需要對三者之間的關系再做細致深入的了解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邏輯學,同時也是我們學習邏輯學的基礎。
一、正確認識思維、語言與邏輯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反映。人的認識分為兩個階段,即感性和理性階段。這兩個階段人們對于事物的認識是不斷加深的,思維是思維主題處理信息及意識的活動。思維的主體即是人,近年來由于科學的不斷進步,主體也會有逐漸發展完善的人工智能類產品。思維主體是可以有意識地對信息進行能動操作,比如收集、傳達、存儲、提取等,而信息是能被主體所識別的現象及表象。
思維的基本特征是間接性與概括性。思維活動對于對事物的認識是通過相應的方式來達到目的的,即分析與綜合、比較、抽象與概括、具體化與系統化等。認識主體在不同的時間段擁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所以同一主體在不同時間段對于同一事物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我們在認識思維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不同的時間段思維的思維方式。幼兒時期思維的特點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而邏輯思維也開始萌芽;童年期邏輯思維迅速發展,并在其發展過程中完成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青春發育期,認識主體的思維形式擺脫了具體內容的束縛,假設演繹思維在這一階段也能夠得到相應發展;青年期的思維能力繼續發展到個體思維發展的高峰期并達到成熟;中年期思維活動的現實性、靈活性和智慧性以及辯證邏輯思維的進一步發展。
語言是思維對事物的反映,思維只有借助于語言才能夠表達出來,如果沒有語言作為思維的載體,我們便不可能感知和意識到思維的存在。語言與思維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溝通交流工具,思維對客觀事物本質和規律性的揭示,總是通過語言才得以確定、鞏固。而作為思維形式的概念、判斷、推理,也總是要靠相應的語詞(詞或者詞組)、句子(單句或者復句)、句群等語言單位才得以表達。沒有語言,人類的思維活動也就無法顯現出來,但是并不代表思維并不存在。
而語言分為自然語言和人工語言,自然語言就是人們在思維與交際中使用的語言,它是人們生活中的必要工具,它應用廣泛,豐富多彩,表達力強。但是自然語言具有歧義性與模糊性,卻也因此具有獨特的表達效果。人工語言也叫形式語言或者符號語言,它是人們為了某種目的而創造的表意符號。人工語言能簡潔、精確地表達與描述研究對象。
對于邏輯的理解與運用是建立在對思維和語言的良好認識基礎之上。通常我們所說的邏輯都是廣義意義之上的,即研究思維的邏輯形式極其規律以及邏輯方法的科學。
二、三者之間的關系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離不開思維,也不能沒有語言。但是對于事物的認識必須要符合客觀實際,另外必須掌握和了解思維形式的性質、特點和規律,了解和掌握思維在正確認識事物中的租用。
邏輯是理解思維的工具之一,通過語言表達出來或者直接導致行為,語言和思維都很有可能有助于積極的或者消極的思維。所謂積極的與消極的思維是就思維的直接目的或者長遠目的而言,無任何目的的思維也有,也可以歸入消極思維。至于邏輯語言的關系,簡單的從以上各自的解釋或者定義上來說就是二者的相互作用包含了兩種或近或遠概念的一切可能關聯與無干邏輯構思維,但邏輯不參與思維的成分。思維是一種加工形式,原料就是我們日常接受到的信息。而邏輯就是加工方式。在于運用什么類型的加工形式。語言是思維進行邏輯運算后的產物。語言是一種人與人交流的產物,而不是自身與大腦交流的產物。但是由于日常是使用習慣。使得語言也參與了思維運行。但是語言只是起到暗示、確定的作用。思維運行主要靠的是邏輯。 語言的在思維中的作用如:語言確定思維思考起始點,接著邏輯進行思考,這時就會出現一個結果,或者接著思考下去就得出結果。
認識主體對對象的認識和把握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邏輯達到的,合理利用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學好邏輯的關鍵。
三、怎樣利用三者之間的關系學好邏輯
人們日常接觸到的普通邏輯,是屬于基礎性和工具性的邏輯科學,它為各門科學和哲學提供共同使用的推理和論證工具。我們需要利用語言與思維和邏輯之間的關系全面打好學習、學好邏輯的基礎。
首先,我們應該借助于語言全面掌握邏輯的基本知識。能夠區分基本的概念如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能夠正確理解直言判斷的周延性;能夠準確把握和理解必然和真假等關系;能夠區別和把握充分與必要條件以及能夠正確理解和把握負判斷、等值判斷等。對于語言的理解和把握建立在對語詞、句子、句群的理解和把握上,必要的語言功底也是學好邏輯基本功的重要方面。其次,我們應該切實掌握學習邏輯的抽象分析方法。邏輯抽象分析方法是科學分析方法中抽象程度最高,適用于哲學、科學、社會實踐和日常生活等廣闊領域的一種分析方法。我們需要克服切實掌握邏輯抽象方法的心理障礙來學習這樣的人工符號表達式,同事多應用邏輯方法做相關習題。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學會邏輯分析,所以必須努力提高邏輯綜合應用的能力。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復習和思考來加深對各種邏輯知識和方法的理解,并以此來鞏固對于這些基礎知識的記憶,竭盡全力找到和了解各種邏輯知識與邏輯方法之間的相互聯系。我們一定有意識地去鍛煉自己的思維,主動去多做練習,多總結,多從經驗中找到規律,提升應用能力。雖然綜合應用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只要將其中相互關聯的邏輯知識或者方法找到,最終是可以應用的。
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結合思維與語言的實際應用來提高邏輯應用能力。有邏輯思維的能力并不能等同于能夠解決難題,但是僅僅就邏輯學來說,我們有相應技巧可循,即熟能生巧?,F實中人們認為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實際上是思想能力強,并且是邏輯地說明。語言的精妙我們可以從辯論賽中得到一定的驗證,思想在辯論中產生,包括自己和自己辯論。堅守常識也是學好邏輯的一種方式。比如我們可以很輕松得到關于人權的個人結論,原因是不論大牌專家怎么宏論,我們只要堅守誰都不愿意自己的正當權利被侵犯,除非不得已這樣的常識。因為堅守這個常識,就要具體分析比如國家保有軍隊的權利,該權利會在不同情況下要求國民承擔不同義務,戰時似乎侵犯人權,但這是為每個人安全需要的一種付出,必須具有正當性??梢妶允爻WR及邏輯地得到的結論的重要性。要注意的是,歸納得到的結論不能固守,因為歸納永遠是歸納事物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它違反部分怎樣不等于全部怎樣的常識,例如哲學。中國人常常用哲學說明問題,總是從一個一般到另一個一般,所以說而不明,好象不會邏輯思維,其實是錯誤的。
學習邏輯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實現的,必須有針對性得有規律地學習基本知識,結合最基本的語言與思維去理解和最后應用邏輯。
參考文獻:
[1]吳家國.普通邏輯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金岳霖.形式邏輯[M].人民出版社,1979.
[3]何向東.邏輯學概論[M].重慶出版社,1985.
[4]粱慶寅.傳統與現代邏輯概論[M].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