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0 16:17: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審計專業的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寫作原則
(1)超前性。在論文選題前,要選擇具有前瞻性的題目,即對我國職能部門制定有關方針、政策時有一定參考價值的論題。
(2)實用性。我們在做論文寫作時切忌空談,切忌重復已過時的東西,要選擇工作中對企業有重大影響的現實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新的見解。
(3)時間性。特別提醒撰寫會計方面論文的同學,由于20__年財政部頒布了現行會計制度,因此,我們在進行論文寫作時要注意參考20__年以后刊物發表的文章。如:寫會計信息失真方面的文章同學注意。自從現行制度頒布后,從制度層面已將會計信息造假問題杜絕了,建議這方面的論題就不要再選了。
(4)觀點正確。論文寫作時,其觀點不要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規定相違背。
(5)論題要嚴格限定在會計、財務、審計和會計電算化方面;或寫財務會計專業與其他學科交叉方面的論題。如:“稅收籌劃對企業理財活動的影響”等。其主旨必須體現出財務會計專業的內容。否則就離題了。
二、構思
1、選題
(1)不是所有刊物發表的題目都適合我們寫。因為會計專業本科論文完成字數要求在8000至10000字之間,而有些發表的論文題目寫作字數達不到我們規定字數要求,故并不適合我們選用。
(2)若寫與會計專業實踐相結合方面論文時,要突出所學財務會計專業理論與方法對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離開這一指導作用,論文將變成調查報告或工作總結。
(3)要注意審題。有的同學為了追求題目新穎,確定題目時,出現了自相矛盾的情況。如:有的同學把題目定為“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創新”。我們知道,對于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有關部門沒有出整的規定,該題屬于探討性問題,更無從在此基礎上創新了。
(4)論題要有探討價值。論文的寫作要以建立和完善相關規定或解決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中面臨的重大問題為對象,如:“淺談我國的財務分布報告”。該題針對我國現行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不夠完善的地方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設性意見,對職能部門進一步完善《企業財務分布報告》征求意見稿有一定參考價值。相反,有一些同學《關于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加強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這類題目寫起來很空,又沒有實際內容。因此,建議同學們不要選擇這些題目作為論文來寫。
2、寫作過程
一旦確定題目后,就要開始寫作了,寫作的時候要注意:
第一,確定題目;圍繞題目搜集有關資料;第三,對相關資料進行篩選;第四,根據篩選后的資料確定論文提綱,在提綱中把自己的觀點融入其中;第五,依據詳細提綱開始論文寫作。
同學們在收集資料時,可以到北京圖書館查找一下刊物:《會計研究》、《財務與會計》、《財務與會計導刊》、《財會通訊》、《財會月刊》、《中國農業會計》、《現代會計》、《天津財會》等,還可以參考各財經院校學報有關財務會計方面的文章。
三、應注意的問題
(1)題目和內容要一致。如:有的同學在寫“試論企業內部控制”一題時,夾雜了許多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的內容,表現出題目與內容相脫節,從而消弱了主題。
(2)論文結構要嚴謹。論文提綱確定后,要看看其結構是否合理。舉例說明:“試論審計風險的控制與防范”的一般結構應為:
審計風險的定義。進行各國審計風險定義比較,通過比較得出結論;審計風險的特征。對特征進行詳細說明;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對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審計風險的控制。主要把控制審計風險的步驟寫出來;審計風險的防范。把防范的主要措施寫出來。舉例:例如,在防范審計風險方面,現行會計制度中那些不夠規范的方面還需改進,怎樣改進。國際上成功范例給我們的啟示。
(3)文章內容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論文摘要:就高職院校會計與審計專業的人才培養而言,以培養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較強實踐能力的、實務操作,在培養中突出“強實踐、善實務、能創新”的要求,因此,在專業教學中應根據目標進行教學研究、分析。
會計與審計學專業是經濟管理學科的重要組成,其中融合了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審計等各方面的內容,該專業主要培養能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及社會中介組織中從事會計、審計實務工作的實用性人才。
高職院校作為實用性人才培養基地,當然要承擔為會計與審計系統輸送各種類型的、掌握會計與審計專門知識和能力的人員的重任。事實上,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在為如何培養合格的會計與審計人才進行積極探索。根據現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對會計與審計對象的選擇,對合格會計與審計人才至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評估:一是會計與審計人才總體的合格性,即會計與審計人才在總體數量和總體結構上要滿足不同會計與審計主體對相應會計與審計對象進行審查和評價以有效實現其審計目標的需要,培養的審計人才既要滿足企事業單位、政府審計、內部審計、社會審計三大審計主體不同需要,也要滿足各個重要行業的特定需要。二是會計與審計人才個體的合格性,即會計與審計人才的知識和能力必須滿足財政財務信息真實性、財政財務活動合法性、經濟管理活動有效性的復合性要求,無論是會計、審計人員,都必須掌握相應知識和能力。當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會計與審計人才培養模式難以滿足上述要求,折射出現行高等職業院校培養模式弱點。
針對行業的需要,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很早就認識到會計與審計教育事業的產品是會計與審計人才,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應服務和服從于經濟建設和會計與審計事業的發展。為此,我院會計與審計學專業不斷研究審計人才需求的變化,并以此調整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手段,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
一、會計與審計人才的需求
根據國家會計與審計人才的需求預測,會計人才的高層次要求增多,審計機關審計人才,尤其是高級審計人才供求矛盾非常突出。隨著審計業務比重的增加,審計機關產生了新的人才需求。因此,會計與審計學專業立足國家審計,開發特色課程,實施特色教學,樹立專業品牌,近年來該專業先后開發了基礎審計、財務審計、審計電算化等特色課程,與時俱進,重點突出會計與審計實訓。隨著經濟發展、市場競爭激烈和企業制度的建設完善,將有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意識到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會計與審計人才的需求也將有明顯增加。據了解,我國大約需要35萬名會計與審計學方面的專業人才,但目前只有執業人員5萬多名,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國際機構的認可,人才缺口很大。在未來10年我國需求的15類人才排行榜中,會計與審計學方面的專業人才位居榜首。從歷年的就業情況來看,該專業就業層次較高,并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就業率。
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及我院現況
資料顯示,我省十所高職院校里只有有2所設置審計專業或審計專業方向,有6所設置了會計專業,這只是會計與審計學科的一個分支,而且是設置在管理學專業之下,從2所高職院校會計與審計專業設置來看,對會計與審計人才以培養社會審計人才為主,而這種專業設置,缺乏對政府審計和內部審計專門審計人才培養的功能,會計與審計人才培養不能滿足審計人才總體合格性的要求。
可以推斷,我國高職院校審計人才培養總體結構體現出以下主要特征:一是我國高職院校審計人才培養模式單一,一些高職院校要么沒有會計與審計類專業,要有就是注冊會計師培訓;缺乏所有會計與審計主體人才的培養功能;更加缺乏包括行政事業會計與審計、財政稅務會計與審計、金融保險會計與審計、工程投資會計與審計等所有會計與審計門類人才的培養功能。二是我國會計與審計人才的培養以管理學專業為背景,會計與審計人才的培養中難免受管理學理論、思想、的制約,以管理學為背景的會計與審計人才培養機制,難以培養出既有會計操作技能,又能進行財政財務審計,又有績效、效益審計知識和能力的復合性人才;作為學科來說,也難以形成促進審計與會計以外的其他多學科的交叉和融合的平臺。
三、根據社會對審計人才的需求,調整高校審計人才培養模式
會計與審計專業優勢經過多年建設,會計與審計學專業已經成為我院品牌專業,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會計與審計學專業劃分為基礎審計、財務審計、績效審計和資產評估四個專業方向,體現了審計學專業結構比較完整和全面的特點,突出了審計本質性的內涵,而省內開設了同類專業的其他院校,大多將其定位在社會審計方面,與之相比較,審計學專業整體架構比較合理。財會知識只能作為審計專業的基礎之一,而不是全部內容,甚至不是其主要內容,現代審計理論要求我們審計專業的教學內容必須在文、史、哲和外語、計算機等基礎課教學前提下,向經、管、法方面延伸。為此,會計與審計教學內容設計也體現了寬口徑、厚基礎、重實用”的原則,強調會計與審計專業人才全面素質的培養,不斷拓寬其知識面,增強其社會適應性,培育其獵取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調適和創新能力。 培養目標該專業培養具有優良政治素質,具備管理、經濟、法律、會計和審計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業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及社會中介組織從事審計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的高級專門人才。課程設置該專業的課程體系包括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基礎審計、財務審計、績效審計、會計電算化、審計電算化、稅收實務、經濟法、資產評估、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等;也包括一些實踐性教學環節,如暑期社會實踐、會計模擬實習、審計模擬實習、畢業實習等。我院2009年該專業的就業去向包括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部隊,其中,在各級機關就業的占總就業人數的10%左右,事業單位占15%,各類企業占55%,金融單位占20%。
四、會計與審計專業的發展展望
1 充分認識管理學在會計與審計學科建設中的地位,管理學是現代審計學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須關注管理學發展對會計與審計學的影響,把握會計與審計學科發展的新趨勢。也就是說,要從現代經濟管理的角度而不是從傳統的財務核算、財務監督角度認識會計與審計的重要性,從會計與審計的對象、會計與審計的定位、審計與會計的關系、審計與管理學的關系、審計與經濟學的關系以及審計與法學的關系等等認識現代會計與審計發展的趨勢和方向,特別是要從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學科體系等方面準確把握會計與審計學科同管理學科的聯系和區別。對會計與審計的專業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2 在經濟學、管理學學科建設的今天,可以會計與審計學專業建設為核心,帶動其他學科建設。首先,要加強對會計與審計學的基礎理論研究,把握會計與審計學科發展的規律。其次,要加強對會計學與經濟學與審計學、管理學與審計學以及法學與審計學的交叉學科研究,科學把握審計學科發展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趨勢。這樣,在不會把會計與審計單獨認為成為“大會計學”。
3 按照現代社會需要優化培養方案,為社會培養會計與審計專業人才。首先,要重新設置會計、審計專業作為管理學科的學科共同課程,強化經濟學和管理學、會計學、統計學、管理信息系統等學科基礎科,滿足專業培養對基礎理論的需要。其次,重新確定專業主要課程,滿足培養“一專多能”的綜合性會計與審計人才的需要。為了使學生畢業后能夠盡快勝任會計與審計工作,必須對學生進行執業訓練。在會計與審計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采用案例教學、模塊教學,這樣就能以點帶面,增加學生對流程、會計、審計程序等的具體認識。同時,在本科教學的后期,可以把學生安排到會計師事務所或大型機構財務部門實習,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入實際工作,既保證了會計與審計專業教學的效果,又滿足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是一舉兩得的。
會計與審計專業隨著經濟的發展在,高職院校的會計與審計學科必須建設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的模式,以培養滿足不同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的會計與審計人才,為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潘穎.對審計教學的幾點思考[J]Zz66免費論文資源網.
一、充分發揮審計教育界的智力優勢
審計教育界集中了一大批審計、會計、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審計等專業的教授、學者。他們學有專長,理論功底好,學術造詣高,具有智力優勢和人才優勢,是推動上海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的寶貴資源。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發揮審計教育界在審計理論研究、審計學術交流、審計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上海審計事業科學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審計理論研究方面。
一是吸收高校教師參加審計課題研究。就上海市審計局而言,目前承擔的課題研究包括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軟科學研究項目、上海市審計局審計科研課題;就上海市審計科學研究所而言,目前承擔的課題研究包括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重點課題、審計署審計科研所科研協作課題、上海市審計科學研究所課題;就上海市審計學會而言,目前承擔的課題研究包括中國審計學會合作課題、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會學術課題研究合作項目等。2014年,上海市審計局、上海市審計科學研究所、上海市審計學會共完成各類審計科研課題41項。開展審計課題研究,課題組成員要做到審計人員、審計科研人員、高校教授專家“三結合”,以提高課題研究水平,努力使上海審計科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多年來,上海市審計局、浦東新區審計局、徐匯區審計局、松江區審計局等審計機關注重吸收高校教師參加審計課題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鼓勵高校教師參加社會招標審計課題研究。2014年起,上海市審計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審計專項課題年度招標,兩年共向社會公開招標“國家審計促進政府自身建設的作用和途徑研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與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研究”、“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方式和技術創新研究”、“審計在法治政府建設中的作用和途徑研究”等課題4項,共有7個高校教授專家組成的課題組參加課題投標。高校教師在社會招標審計課題研究中嶄露頭角。
三是特邀高校教師擔任審計科研機構特約研究人員。為加強審計科研隊伍建設,2008年12月和2013年3月,上海市審計科學研究所先后兩屆在全市審計機關聘任特約研究員37人和56人。特約研究員的主要任務是:以優化組合的方式組成課題組,承擔審計署下達的重點審計科研課題研究和市審計局立項的部分重點審計科研課題研究;承擔市審計科學研究所委托的其他審計科研工作。今后可根據需要,聘請高校教師擔任上海市審計科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進一步發揮高校教師在審計理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特邀高校教師參加審計課題立項評審和結題評審。目前,上海市審計局已特邀高校教授參加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審計專項課題立項評審和上海市審計局審計科研重點課題結題評審。今后可更多地特邀高校教師參加審計課題立項評審和結題評審,以加強課題研究質量把關,促進提高審計科研水平。
(二)審計學術交流方面。
一是特邀高校教師參加審計專題研討會或論壇。2012年12月,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浦東新區審計局聯合舉辦“浦東審計創新論壇”,收到良好效果。2015年,中國審計學會將舉辦“金融審計與區域性金融穩定”等專題研討會。同時,還將舉辦以“加強審計創新,完善審計制度、保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為主題的第三屆全國審計青年論壇。上述專題研討會和論壇將邀請各有關高校教學科研人員參加,以推動深化審計理論研究,加快青年審計人才培養,為審計人員和高校教學科研人員建言獻策、展示風采搭建平臺,促進審計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是鼓勵高校教師參加優秀審計論文評選。為推動群眾性審計理論研究,上海市審計學會堅持每兩年組織開展優秀審計論文評選。在2011年至2012年優秀審計論文評選中,高校人員獲獎論文有5篇,占獲獎論文總數的29%;在2013年至2014年優秀審計論文評選中,高校教師獲獎論文有4篇,占獲獎論文總數的22%。
三是特邀高校教授舉辦審計學術報告會。為加強審計學術交流,2011年11月和2012年11月,上海市審計學會舉辦審計學術報告會,先后邀請復旦大學李若山教授、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秦榮生教授作“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國家審計”、“關注云計算發展對會計、審計的挑戰”學術報告。兩場學術報告會作為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會學術活動月”系列活動,受到聽眾好評。
四是加強審計科研機構學術交流。目前,除上海市審計局設有上海市審計科學研究所外,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也設有審計研究所。要加強審計科研機構之間的學術交流,充分發揮審計教育界在審計理論研究方面的優勢。
(三)審計人才培養方面
一是舉辦審計業務培訓班。2014年,依托上海立信會計學院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浦東新區審計局在審計業務培訓方面作出了探索。2015年,上海市審計局將舉辦“行政事業單位新財務會計制度與內部控制規范”培訓班,邀請上海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教授授課。為加強審計機關審計業務培訓,今后上海市審計培訓中心可建立高校師資庫。
二是舉辦審計業務講座。近年來,上海市審計局有關審計業務處分別邀請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南京審計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教師,為審計人員作“資源環境審計研究”、“高校審計研究”、“計算機審計”、“計算機審計中級培訓”等業務講座,促進提高審計機關審計人員業務水平。
三是舉辦內部審計人員后續教育培訓班。2014年,上海市審計培訓中心邀請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教授,為內部審計人員后續教育培訓班學員講授“內部控制與監督”課程,促進提高內部審計人員業務水平。
四是舉辦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前輔導班和參加高級審計師資格評審。上海市審計培訓中心每年邀請南京審計學院教授,為本市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前輔導班學員作初、中級審計師資格考試考前輔導和高級審計師資格考試考前輔導,受到好評。同時,上海市審計局聘請高校2名教授擔任上海市審計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
二、充分發揮審計實務界的實務優勢
上海審計實務界具有較為雄厚的審計力量。截止2014年底,在國家審計方面,除審計署駐上海特派員辦事處外,另有上海市審計局和17個區(縣)審計局,共有審計人員1 023人;在內部審計方面,全市共有內部審計機構1 626個,配備專、兼職內部審計人員5 421人;在社會審計方面,全市共有會計師事務所322家,擁有注冊會計師5 830名。審計實務界的不少從業人員畢業于高校審計、會計等專業,努力報效母校是廣大審計實務界人員的心愿。審計實務界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高校審計專業在教學、科研、實習、就業等方面的發展提供廣闊舞臺,努力做審計教育界的堅強后盾,成為審計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一)適當參與審計教育活動。高校審計專業教育旨在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高尚的審計職業道德素養,系統掌握現代審計學基本理論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較強的專業實戰能力、能夠創造性地從事政府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和內部審計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審計專門人才,為審計實務界補充人力資源。審計實務界擁有一大批實務經驗豐富的審計人員,每年完成審計項目數以萬計。他們來自審計一線,掌握審計信息和動態,了解審計實踐與需求。審計實務界人員適當參與高校審計教學活動,理論聯系實際,可以為審計教育注入動力,增添活力。具體參與形式包括審計實務界人員參加高校審計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或擔任行業專家,為提高審計教學水平建言獻策;擔任研究生校外導師,指導研究生論文寫作;開設研究生講座,擔任研究生暑期學?;蛘搲瘞熧Y,傳授審計知識和實務技能;參加研究生招生復試和畢業論文答辯,促進提高審計教育質量。
(二)為高校審計專業教學提供參考資料。審計實務界有著強大的審計法規庫、鮮活的審計案例庫和有效的審計經驗庫,可為高校審計專業提供教學參考資料。近幾年來,上海市審計局先后編著和公開出版了《審計案例集》、《審計案例選編》;浦東新區審計局先后編著和公開出版了《畫說審計》、《審計門診》、《案說審計》。這些審計出版物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可供高校審計專業教學參考。
(三)為高校審計專業學生提供實踐基地。高校審計專業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只有注重實踐操作,學以致用,才能學有所成。審計實務界要發揮自身優勢,為高校審計專業學生提供實踐基地。以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為例,在國家審計方面,目前浦東新區審計局、松江區審計局成為其審計專業學生實訓基地或實習基地;在內部審計方面,目前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審計中心成為其審計專業學生實踐基地;在社會審計方面,目前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滬港國際咨詢集團成為其審計專業學生產學研基地或實踐基地。通過高校審計專業學生參與審計項目和審計機構審計人員現場帶教,使高校審計專業學生接觸審計實踐,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審計技能,為增長才干、實現就業創造條件。
三、充分發揮審計學會的橋梁紐帶作用
上海市審計學會是本市審計科學研究的學術團體,主要涉及全市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領域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市審計學會理事會已歷經八屆,現有個人會員660人,單位會員7個。市審計學會內設學術委員會和秘書處。學術委員會職責是協助秘書處組織、指導研究活動,審定研究成果;學會秘書處具體負責學會日常工作。要充分發揮市審計學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為審計界“四路大軍”加強審計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共同推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搭建平臺,搞好服務。
(一)加強市審計學會在高校的組織建設。2008年以來,市審計學會已發展高校人員95人為市審計學會個人會員,已吸納7所高校審計系(學院)為市審計學會單位會員。在市審計學會本屆理事會86人中,高校人員9人,占10.5%;在市審計學會本屆常務理事會23人中,高校教授3人,占13%;在市審計學會本屆學術委員會11人中,高校教授5人,占45.5%。今后要繼續大力發展高校中青年教師為市審計學會個人會員,切實加強市審計學會在高校的組織建設,發揮市審計學會的平臺作用,為審計教育界加強與審計實務界的聯系創造條件。
關鍵詞:審計人才;創新應用型;立體化;審計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基于創新應用型審計人才培養的審計立體化實踐教學研究
收錄日期:2012年4月11日
知識需要在實踐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實踐中磨礪,素質需要在實踐中提升。各種實踐教學環節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尤其重要,離開高質量的實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就是空話。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不可逆轉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更好地順應時展的潮流,培養出一大批既有遠見卓識、又有較強務實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型的審計人才,是目前普通高校審計教學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然而由于傳統審計教學方式存在實踐教學的認識不足、實踐教學體系不完整諸多的問題,因此為適應國際大環境下對審計人才培養的需要,必須創新審計實踐教學。
一、審計立體化實踐教學的內涵與構建原則
(一)審計立體化實踐教學的內涵。審計立體化實踐性教學是通過圍繞培養創新型、應用型的審計人才培養目標,運用系統工程思想,按照審計理論教學和審計實踐教學相結合、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分別從時間維、邏輯維和專業維的三維結構角度構建起全程化、多元化和復合化的審計實踐性教學體系(李四聰、李堅,2010),以達到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得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培養的教學目的。
(二)審計立體化實踐教學構建的原則
1、以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審計人才為目標。教育部于2006年啟動的“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全方位創新理念,使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應運而生。因此,審計專業及其實踐教學目標應定位在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審計專業人才,以滿足審計市場需求。
2、系統化原則。為了保證審計實踐的有效進行,必須對審計實踐環節進行統一管理,建立一個完整的審計實踐教學體系,使實踐教學體系的各個環節做到互相銜接,彼此關聯,具有連續型,并貫穿于全部學習過程。
3、整體優化原則。不僅要做到實踐教學活動各要素之間的協調統一,還要從人才的全面素質和能力發展的要求出發,滿足學生包括心理素質、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在內的綜合素質發展要求。
4、規范化原則。在培養方案中要規范實踐教學內容、形式,制定出相應的考核標準和要求。實踐教學的內容多樣,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規范的考核標準。
5、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必須建立在理論指導的基礎上,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只有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確定實踐教學內容,才有可能建立實踐教學的科學體系。
二、審計立體化實踐教學的主要架構與核心內容
(一)審計立體化實踐教學的主要架構。本文借鑒李四聰、李堅的“地方高校管理類專業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中的模式來構建審計立體化實踐教學,即從時間維、邏輯維和專業維三個維度來體現其立體結構。時間維主要反映審計實踐教學從規劃到實施、反饋的階段性工作,包括確定根據市場需求確定審計實踐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審計實踐教學體系的分析、審計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審計實踐教學體系的決策、審計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邏輯維主要體現審計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思路和實現途徑,即審計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邏輯步驟,按照體系的規劃、構建、實施、評估和運行反饋五個梯次推進并在循環反饋中不斷動態調整。專業維是要根據社會對 “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創新型、應用型審計人才的需要,在實踐教學體系中應該建立“審計基礎課程實踐—審計專業基礎課程實踐—審計專業課程實踐”相應的模塊化的審計實踐課程的知識結構。
(二)審計立體化實踐教學的核心內容。審計專業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內容就是要構建起多元化的審計實踐教學平臺體系,即立足于審計實踐教學要求和審計人才培養目標,從學生的基礎能力培養—專業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培養三個層次研究審計立體化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
1、基礎能力培養的審計實踐。本階段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設計單項性(知識點)審計實踐教學模塊進行的。該模塊所涉及的實踐內容主要是操作性實驗,此類實驗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數學分析能力、數據挖掘與分析能力等能力。主要采取三下鄉、基礎學科競賽、論壇、SRP、學術講座等形式。通過這一模塊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態度,并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提供基礎知識。
2、專業能力培養的審計實踐。對學生審計專業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設計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模塊實現的。該模塊主要運用分析設計性實驗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此階段,審計實踐的形式主要采取案例分析、課程論文、執業資格訓練、專業技能競賽、單項情景模擬實踐等形式;涉及的實踐課程可分為審計專業基礎課和審計專業課兩類,涉及審計專業基礎課程的實踐課程有會計實踐、稅務實踐、財管實踐、資產評估實踐等,涉及審計專業課的實踐有審計基礎實踐、財務審計實踐、稅務審計實踐、金融審計實踐等。
3、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的審計實踐。本階段的審計實踐主要是對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行提升。這一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設計綜合性審計實踐教學模塊、校外實習基地教學模塊、創新實驗教學模塊和跨專業綜合性實踐教學模塊四個模塊來實現的。綜合性實踐教學模塊主要是強化學生實務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和創新能力。校外實習基地教學模塊用于鞏固學生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并能將其應用于實踐,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實驗教學模塊是把創新實驗與學科競賽、教師科研以及社會服務相結合,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鐚I綜合性實踐教學模塊的實踐中將涉及多個相關專業的實踐內容,即審計綜合實訓中學會運用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和會計等多個專業的知識,以培養學生運用綜合知識獨立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在這一階段主要采取的形式有畢業論文、綜合性仿真模擬對抗實戰、畢業實習(社會實踐)、創意設計大賽和創業計劃大賽等。
三、審計立體化實踐教學模塊的支撐手段
為保證審計立體化實踐教學各個模塊的順利實施,還必須為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工具,利用開放實驗運行機制,通過綜合競賽、大學生科研項目、專業實踐教學、開放式在線實驗以及審計實習基地為其提供支撐平臺。作為第二課堂延伸的綜合競賽有助于營造文化素質教育的氛圍,因此學校應拿出一定資金給予資助,也可與學生的學分掛鉤。大學生科研項目有助于結合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驗,提高創新實踐能力。因此,應撥出專款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與學生評估獎勵、綜合測評結合起來,同時鼓勵教師給予更多的指導而加計工作量。專業實踐教學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工具將財經、審計仿真軟件引入課程教學并開設最新實務課程。這個平臺就是由六個階梯式審計教學模塊組成。開放式在線實驗要求建立審計綜合實驗室,實現在線遠程實驗演練。而且其他專業的學生通過該平臺也能得到審計知識的基礎訓練。審計實習基地是指利用校內外的資源建立校內和校外實習基地,如果有自己的校園企業則可直接建立校內實習基地,如果沒有,可與會計師事務所聯系,建立合作關系,建立校外審計實習基地。
四、審計實踐教學的保障機制
為了保證審計立體化實踐教學的正常運作,就必須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和制度,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建立審計立體化實踐教學的保障機制:
(一)領導重視,提高審計教師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認同性,為審計實踐教學提供思想保障。領導重視不是口頭上的重視,而是要付諸于實踐,即應該建議包括院級和系部管理部門的審計實踐教學的組織機構,因為只有領導到位才能保證這個體系發揮作用。審計教師對應用型審計人才培養的認同性應體現在其有到審計一線進行社會實踐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以提升自己的審計實踐操作技能與積累審計實務經驗。
(二)加大投入,開發實踐教學資源,營造高仿真的審計實踐教學平臺,為審計實踐教學提供硬件保障。目前很多辦有審計專業的學校,沒有系統的且適宜的審計實踐教材,其審計綜合實驗室都屬空白,未購買與實踐教學相關的審計軟件,更談不上仿真實踐平臺了,從而學生無法實踐審計的電算化和無紙化操作。因此,學校應在充分利用現有實踐資源的基礎上,加強在審計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加大審計實驗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建立校內外審計實習基地。
(三)建立科學的審計實踐教學管理體制,為審計實踐教學提供制度保障。沒有制度不成方圓,因此在保障審計立體化審計教學前提應是制定審計實踐教學的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審計實踐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審計實踐教學督導檢查制度、審計實踐教學課程考核制度、審計實踐教學質量評價制度以及審計實踐教學激勵制度等內容。為改變學校實踐經費支出不足的現狀,可從社會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對審計實踐教學的經費投入。
(四)打造理論實踐都過硬的“雙師型”實踐教學團隊,為審計實踐教學提供人力保障。“雙師型”教師是指既具有理論教學水平又具有指導技術操作的實踐能力的教師,既具要面對學生又要面對企業、社會。為了培養這種“雙師型”教師,學校可以內部培養,但應制定教師實踐能力培養培訓的實施辦法,使教師在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經濟上不受損失,在晉升職稱等方面享有更優厚的待遇,激發教師主動到企業掛職、下廠鍛煉以提升實踐能力的積極。學校也可以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實現培育創新型、應用型審計專業人才的有效途徑,是實現審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根本保證。也可以外部引進既具有扎實的審計理論功底又具有豐富的審計實踐經驗的審計師等高級人才。還可以將二者結合,即深化產學結構,建立新型的聯合培養機制,建立“校企互通、動態組合”的兼職教師隊伍,兼職教師來源,建立校外兼職教師資源庫。
主要參考文獻:
[1]李四聰,李堅.地方高校管理類專業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中國市場,2010.22.
[2]王靜.高校實踐教學創新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榆林學院學報,2010.1.
[3]郭秀珍.會計實踐教學全仿真操作設想[J].會計之友,2006.6.
[4]揚錄強.校企聯姻培養應用型審計人才的實踐教學研究[J].中外企業家,2009.7.
[5]姚吉祥.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缺失及對策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生學報,2010.6.
關鍵詞:會計;實驗室教學;研究;實踐
一、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實驗室教學的現狀
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高素質、高層次、應用型會計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會計實踐性教學是為培養“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等會計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目前多數高職院校的會計實驗室教學還不能適應這一要求,當前會計實驗室實踐教學的一般做法是:在一間機房內,給每臺機器裝上財務軟件,再設計一套實驗流程及實驗數據即可。這種模式一次性投資少、建設難度低、見效快,在全國迅速普及,信息化的初期確實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進入實際工作的橋梁,但隨著企業信息化進程的加快,企業的財務系統與生產、供應、銷售系統密切聯系,共享信息資源。這一功能單一的模擬實驗室僅從專業的角度出發,立足崗位培訓學生,教學內容狹窄,無法適應企業信息化新的要求。所以說,企業信息化的迅速發展必然要求加速實踐會計實驗室教學模式的重構。
二、實習基地是會計實驗室的升級
實習基地是實踐性教學的載體,是學校的“練兵場”,是學生的“習武地”。所以,實習基地要真正體現專業特色和水平,體現先進性、配套性和實用性,不僅要產生教育效益,而且要產生經濟效益,形成教學、實習、生產、服務一體化。
要充分利用校內現有的實習基地,如語音室、實驗室等給學生實習的空間和舞臺,使其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實踐技能的訓練,為走出校園打好基礎。校外實習基地以就近、實際為原則,根據各專業的特點,來開發一批具有實習實踐價值的企業或公司。如商英專業可開發旅游局、旅行社、外資企業、合資企業、翻譯服務公司、進出口公司等為實習基地;服裝專業可開發服裝廠、縫紉部、干洗店等為實習基地;與這些企業,公司建立起合作伙伴關系,簽訂合同,明確職責,履行手續。每年按計劃、按比例進行學生的實習實踐活動。這樣不僅給企業和公司帶來了效益,節約了資金,而且學生得到了鍛煉,吸取了經驗,提高了能力,達到了實踐的目的和效果。
三、構建新型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1.應用教學軟件
(1)會計模擬實驗軟件。會計模擬實驗軟件主要有會計核算教學軟件和會計管理教學軟件。會計核算教學軟件是將會計核算方法、會計數據處理過程,用系統軟件編制成專門用于處理會計業務、會計核算的軟件,如用友會計軟件(教學版)。教師利用這些軟件教學,能全面、形象地介紹會計核算的全過程。學生利用這些軟件,可以加強對會計核算程序的理解,還可以進行練習,在計算機環境中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會計管理教學軟件,是將會計管理思想和會計方法,用軟件工具編制成專門用于處理會計預測決策、會計控制分
析、會計考核評價等問題的軟件。
(2)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是利用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將會計實踐課程教學的重點難點內容制作成集畫面、圖像、文字和聲音等為一體的,具有智能結構、反映教學內容和教學思想的軟件。這是一種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演示和解說實務操作過程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它有利于增加實踐教學課堂容量,壓縮實踐教學課堂時間,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實踐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學效果。
(3)考試與改卷軟件。這是利用計算機系統編寫的能夠完成實踐課程自動抽題、無紙化考試和自動閱
卷的教學輔助軟件。這種軟件一般具有自動生成考試盤、考試試卷、電子考試、自動閱卷、成績查詢和分析等功能。
2.充分利用網絡教學手段
實行現代化教學手段,首先應將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建成局域網,實現小范圍內信息共享和傳遞,再將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局域網與校園網絡連接,實現全校范圍內信息共享和傳輸。更加重要的是應以會計精品課程建設為契機,建設會計專用教學網站,將會計教學資源放在專用教學網站上,讓學生隨時共享實踐教學大綱、教學課件、電子教案、教師授課錄像、習題集、題庫、實驗指導書、教學案例等教學資源。
3.采用會計案例教學
會計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圍繞會計教學案例,綜合運用所學會計專業知識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并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探討、交流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等課程均可采用此種教學形式。案例教學的關鍵在于案例設計,要求案例來自實踐,同時又要經過加工提煉。案例應盡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資料,包括直接和間接、確定和不確定的資料,且答案應是多元的。案例教學能改變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的狀況,通過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完善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形式
會計實踐性教學應包括以下八個方面,即演示教學、案例教學、單元練習、模擬實習、校外生產實習、社會調查、項目設計、撰寫論文等。
1.演示教學。這是一種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演示和解說實務操作過程的實踐性教學形式。這種方式一般與日常課堂教學活動結合運用,以幫助學生對所學(或即將學習)的知識建立感性認識,并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這種方式可根據教學需要安排在課堂教學之前、之中或之后。它有利于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壓縮課堂教學時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學效果。
2.案例教學。這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圍繞某教學案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并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探討、交流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等課程均可采用此種教學形式。案例教學的關鍵在于案例設計,要求案例來自實踐,同時又要經過加工提煉。案例應盡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資料,包括直接和間接、確定和不確定的資料,且答案應是多元的。案例教學能改變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的狀況,通過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
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3.單元練習。這是一種在完成課程某一單元教學內容后所進行的階段性實務訓練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單元練習是為課堂教學內容服務的,在內容設計上應系統地反映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理論聯系實際,完整、系統地掌握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練習中既要有確定解的問題,也要考慮能反映復雜多變的現實情況并有多個解的問題,以培養學生充分應用提供的資料全面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并提出多元化解決方法的能力;要考慮不局限于某一單元的綜合問題,以培養學生利用本課程已學知識,甚至其他前導課程的知識、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4.校內模擬實習。這是一種在校內實驗室進行的以一個企業一個生產經營周期的基本業務以及前期的有關資料為基礎,通過一整套真實的會計憑證、賬簿、報表,模擬企業財會部門會計實務處理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校內模擬實習的關鍵是實習資料的仿真性和內容的完整性以及對模擬實習的指導和考核。從模擬實習的內容上看,不僅包括會計核算,還應包括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從實習手段上看,既要進行手工模擬實習,又要進行電算化模擬實習,一般先進行手工模擬實習,后舉行電算化模擬實習。校內模擬實習,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根據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實務操作的適應能力和執業判斷能力。
5.校外生產實習。這是一種直接讓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跟班或頂班參加會計實務工作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校外實習一般屬崗前練兵,是教學環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屬于綜合性實習,其實習內容涉及廣,包括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審計、稅收、金融等諸方
面的業務。除此之外,通過校外實習,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校外實習的目的主要是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鍛煉和培養。
6.社會調查。這是一種利用假期或校外實習機會或特定安排一定時間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題調查、并撰寫專題報告的實踐性教學形式。社會調查一般由學生獨立完成,調查的內容和形式也可由學生自主選擇,學校和教師主要做好組織、動員和事后的交流、檢查工作。社會調查是學生深入實際了解社會獲取信息的有效途徑,是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觀察、分析、表達、交際、合作及解決現實問題能力的培養。
7.項目設計。這是一種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親自動手,完成某一實際或模擬系統(項目)設計,并撰寫設計報告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根據會計原則對某些特殊業務進行確認、計量,并設計會計科目、會計核算程序和方法;根據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的需要設計會計制度、財務制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商品化會計軟件進行修改、完善和對某一模塊進行開發等。項目設計可以一人獨立完成,也可以一個項目小組完成;可以在校內完成,也可以與企業聯合完成。老師一般只提出目標和要求,不要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
8.撰寫論文。這是一種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開展學術研究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撰寫論文一般包括選題、收集資料、確定研究思路、撰寫論文等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對知識獲取、信息選擇的過程,即綜合知識、綜合技能運用和發揮的過程。撰寫論文有利于深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撰寫論文包括中期論文撰寫和畢業論文撰寫與答辯。通過畢業論文的答辯,可以鍛煉和考核學生的思維、語言表達能力。
四、我系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經驗與不足
(一)實驗室及會計實踐專業化問題
我系實訓室種類較多,但是每種只有一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同時多個班級開設同一實訓項目,則場地不夠,不能充分滿足教學的需要。同一類實訓師資力量稍嫌不足:表現在會計教師少,教研室里既承擔理論教學,又承擔實踐教學,而且有些老師對實踐教學項目并不熟悉,比如說有些老師精通手工模擬,有些精通軟件操作,如果精通手工的老師排在軟件實訓里教學效果不能達到最佳。所以應配備專門的實踐教學老師,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實踐室的作用。
(二)教師的會計實踐經驗不夠
目前會計實驗指導教師大多是高校畢業生,他們從學校畢業后就直接上講臺,又由于手上的工作比較繁忙,很少有機會同時在企業里從事財務實踐工作,雖然院系會組織定期培訓,但專業知識往往不能及時更新,實踐教學整體水平不高。而實驗指導教師是影響學生會計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對實踐學習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加強實驗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實驗指導教師的專業能力,是各院系在會計實驗室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三)實訓教材的適用性問題
實訓教材是體現實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是組織實踐教學、傳播知識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保證。實驗教材是實踐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材建設是開展會計實踐教學的基礎。高職高專會計實踐教材的編寫必須體現最新的企業會計制度和會計研究成果,并能將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進行有機結合。但是要找到一套適合本院系學生和實驗室條件的實訓教材是比較困難的。
(四)針對以上的幾個問題,我們結合實驗室條件、師資力量及學生素質,探索出一套成之有效的會計實踐教學方法。
1.組織教師走出課堂,參加社會實踐,并切實為之創造條件。不定期地參與事務所的一些審計評估工作,有些個別教師還在其他單位及事務所參與更多的會計、審計工作。他們將已掌握的企業資料,制作成相應的案例,充實教學,使課堂教學形象、生動,貼近實際;同時,教師在參加社會實踐中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使理論教學在見諸實踐的過程中得到了升華,有效地推動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2.在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的同時,我們還要求老師也盡可能地取得相應的技術等級證書和專業資格證書?,F在,我系所有會計教師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會計證、電算會計證、計算機等級證、珠算證、會計師證、注冊會計師證等。通過自己切身的體會,老師們很自然地把取證的職業技術能力的要求與學歷教育的要求融為一體,注入課堂,使理論教學與取證考試相互融通、相互滲透,增強了取證輔導的針對性。教師既是講師、副教授;又是會計師、注冊會計師。他們能講課、能編寫教材、能帶實習、能指導畢業論文、能承擔與教學有關的科研課題;也能動手做傳票、登賬、出報表、并進行財務分析。教師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帶動了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
3.自己動手,編寫適合本院系的會計實訓教材。實踐教材原則上應采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但考慮到本院系的辦學特色,根據高職財會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結合新《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遵循科學性、合理性、實用性、針對性、適時性、有效性原則,編寫融會計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為一體的會計理論與實務一體化教程,并配套制作動態實驗教材、電子實驗教材和立體化實驗教材,得到了授課教師和學生的一致認可,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盛錦春等.信息技術與會計教學整合[J].上海.信息技術.2006.
[2]李飛星.會計模擬實驗室建設與會計實驗教學[J].北京.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6.
Abstract: Internal audit is a significant measure used by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to monitor enterprise operational status. Through interviewing experts, researching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and reviewing papers, the problems in terms of the scope of the internal audit, the quality of the internal audit staff,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internal audit and the quality of the internal audit which exist in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internal audit process are studied in order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關鍵詞: 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問題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internal audit;problem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11-0169-02
――――――――――――
作者簡介:王瑾(1971-),女,河北保定人,審計師,研究方向為財務管理。
0 引言
隨著電力體制不斷改革深化,電力企業被推向市場,實現了自負盈虧,完成了企業制轉變。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電力企業因其具有資產比重高,投資回收期長及投資規模大等特點,面臨著其它一般行業所不能比擬的風險與挑戰。面對這一切,電力企業只有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內部控制,及時發現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風險,才能在市場經濟競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管理控制的重要工具,被電力企業越來越重視。但由于受多種復雜的內外部因素的影響,我國電力企業目前在內部審計方面仍存在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分析了電力企業內部審計過程中在內部審計的范圍、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及內部審計的工作質量四個方面存在的問題,以期為電力企業發展提供支持。
1 內部審計范圍狹窄
根據IIA頒布的《內部審計師職責說明書》所指出的,內部審計師應該著眼于增強整個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對企業內部各方面的經營管理活動做出合理公正的評價,為企業的董事會和經理人員提供實現經營目標所需的顧問服務[1]。然而,盡管我國電力企業實現了政企分離,轉變成了公司制企業。但電力企業審計人員的工作觀念未能從傳統審計中轉變過來,仍將內部審計視為政府審計的補充,將自身定位于經濟警察的角色,將工作重心仍放在查證財會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財產安全的防護性及監督生產經營之上,缺乏事先預防措施及對風險管理審計的關注,缺乏對被審計部門和下屬企業的咨詢服務意識,未能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協調步調,難以為管理者決策支持提供服務,難實現內部審計應服務于經濟飛躍的目標。
通過查閱資料發現,西方發達國家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已完成由評價受托經濟責任的履行向為受托管理責任的完成提供鑒證和咨詢的轉變過程[2]。其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涉及的領域相比我國電力企業更為廣泛且內容更為深入,更著重于企業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及治理過程。對于跨國企業而言,其內部審計范圍除了查證內部財會信息的真實性與合法性以外,也將風險管理的審計、全球發展戰略的審計、經營決策的審計及人力資源管理審計等方面的工作納入內部審計的重要內容[3]。顯然,電力企業在上述幾個領域的審計尚未全面深入開展。在電力企業發展已經與國際接軌的今天,內部審計范圍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拓展,以適應在新的形勢和體制下電力企業邁向國際化大公司的發展需要。
2 內部審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適應發展要求
內部審計作為電力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需要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及工程技術等多學科人才的支持。對于電力企業而言,面對國內普遍缺乏復合型人才的大環境,只能通過提升內部審計人員整體素質以及優化人員結構才能保證電力企業更有效的實施內部審計。但是,通過企業調研及查閱文獻發現,目前我國電力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與電力企業發展的要求仍存在很多差距,并不能滿足內部審計的發展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問題:
2.1 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結構不合理 西方發達國家認為內部審計人員在專業結構上應滿足:經濟管理專業、工程技術專業及其它專業各占1/3[4]。而我國電力企業內部審計人員財務會計專業比例高達50%以上,使得工程技術專業及其它審計所需專業占據比例非常小。顯然,這種專業人才結構只能適應開展財會方面的審計以及其它以財會資料為基礎的審計咨詢活動,對電力企業實施風險管理、內部控制以及評價等活動不能有效支持,不能適應審計范圍的日益擴大,嚴重影響著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增值職能的全面發揮。例如,對經營活動種類繁多的電力多經企業而言,若內部審計人員只懂得財會知識,而不懂得工程技術方面的知識,則審計人員對企業所需原材料價格的高低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審計結果的正確性也很難保證。
2.2 內部審計人員審計理念有待提高 限于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結構,多數電力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審計理念仍然停留在“監督與評價”及“查錯糾弊”的觀念,已難于適應現代經濟事項多樣化、復雜化的挑戰。對于改變固有審計模式,創新審計理念,及內部審計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的角色、功能發生的變化鮮有思考。部分企業由于缺乏管理層的理解和支持,內部審計人員難以真正融入、參與企業經濟管理活動中,更多的是以監督員的身份對整個經濟活動進行監督,無法將新的審計理念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影響了企業內部審計由財務審計向風險管理審計轉變;由事后審計向事前、事中審計轉變;由差錯糾弊向提供管理咨詢服務轉變的速度,從而對提高電力企業經營管理運行整體的經濟性、效益性和效果性形成不利影響。
3 內部審計獨立性缺乏
審計機構應相對于被審計單位獨立是審計結果具有客觀性與公正性的前提與基礎。然而,經過企業調研及工作實踐當中發現,部分電力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缺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內部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 目前,由于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在組織結構中與其它職能部門處于平級,甚至還要受到其它部門在審計經費及人員配備等方面牽制,使得難以對同級部門和其它經營管理部門開展審計工作,審計工作的獨立性與客觀性難以保證。
3.2 內部審計人員缺乏獨立性 電力企業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部門,由于崗位設置及人員配備所限,在經營管理中處于被領導地位,其工資、前途與福利直接受企業領導影響。這就使得內部審計人員在制定審計計劃、進行審計活動以及出具審計結果時存在多方面顧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內部審計結果的客觀性與公正性。
3.3 內部審計經費來源缺乏獨立性 充足且獨立于被審計對象的經費來源是電力企業內部審計結果具有客觀性與公正性的必要保障。然而,電力企業內部審計活動與有財政保障的國家審計活動不同,其經費一般來源于企業管理費用,通常由管理層決定經費多少,隨意性較強,存在經費來源短缺的情況,使得內部審計活動不能順利實施[5]。
4 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有待提高
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著電力企業是否具有良好的競爭力。然而,電力企業雖然完成了政企分離,在內部審計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工作質量上依然存在以下問題:
4.1 缺乏健全的內部審計質量保證體系 內部審計作為一項規范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其工作質量的高低需要一套完整的、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作為支撐。但通過企業調研及查閱文獻發現,電力企業在內部審計質量保證體系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①內部審計業務無章可循,個人經驗依靠嚴重。由于我國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缺乏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章程與工作規范,致使審計工作無章可循,審計工作質量的好壞往往取決于內部審計人員經驗的多少,進而導致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得不到保障。②現場審計為主,后續審計并未跟進。電力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平時與其它各部門之間溝通不夠,一般只是通過現場審計活動獲取信息,不僅內部審計成本大,而且達不到理想效果。同時,由于后續審計并未及時跟進,使得一部分在現場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也不能了解其整改情況,常常在下次審計過程中發現同樣的問題。③未能提供“增值”服務。根據IIA頒布的《內部審計師職責說明書》所指出的,內部審計師不應僅僅是對公司內部財會信息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做出驗證,更應該著眼于以增值和改善電力企業運營狀況為主要審計內容的增值性審計,為企業的董事會和經理人員提供“增值”服務。然而,電力企業內部審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往往涉及多個行業,需要多個行業的專業知識作為支撐。這對于多數來源于財會專業的內部審計人員來說,由于專業背景的不同,并不能對多個行業的運行狀況做出深入的分析與判斷,一般只限于以財會審計為主的工作,并不能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4.2 內部審計程序需進一步規范 規范的內部審計程序是其工作質量的保證。內部審計工作分為準備、實施與終結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需要完成的任務。然而,有些電力企業在進行內部審計的過程中存在內部審計程序流于形式的現象。在實際工作中未能嚴格執行內部審計工作規范,忽視制定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詳細審計工作計劃,及詳實的審前調查方案,使得審計工作無法覆蓋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審計報告披露的問題缺乏客觀性與全面性,影響了內部審計工作成果的運用,未能很好發揮內部審計服務管理、促進管理的職能。
5 結論
通過從內部審計的范圍、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及內部審計的工作質量四個方面分析電力企業在進行內部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看出我國電力企業雖然完成了體制改革,實現了政企分離,在市場經濟活動中體現出了獨有的特點。但要與國際大公司形成競爭力,在內部審計方面仍需解決很多問題。
參考文獻:
[1]鮮梅.電網公司內部審計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09.
[2]黎洪琥.江西省電力公司內部審計相關問題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08.
[3]劉曉蓮.國際內部審計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
關鍵詞:會計專業碩士;區域經濟;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F23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2-0102-03
黑龍江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自然資源豐富,石油、煤炭開采加工企業較多,同時,由于地理位置與俄羅斯接壤,對俄貿易在全省經濟中也占有相當份額,區域經濟的特點非常明顯,這些不同的行業對中高級會計人才的需求側重點也有顯著差異。因此,應針對黑龍江省地方經濟的這些特點,構建適合黑龍江省發展的會計專業碩士(MPAcc)培養模式。
一、黑龍江省專業型會計人才供需現狀分析
黑龍江省2012年財會類專業需求量處于第三位,僅少于營銷類和服務類。通過調查發現,雖然畢業生人數的增加導致就業困難,但會計類專業的就業形勢明顯好于其他專業,在招聘職位需求中,財會經濟類職位需求一直位列前茅。調查結果顯示,基層的會計崗位比較喜歡會計電算化專業畢業生,大多數單位都有長期需求,并且用人單位的行業很廣泛。在會計人才供給方面,因近年來各大高校不斷擴大招生,且黑龍江省各大高校基本上都設有會計專業,所以會計專業人才的孵化能力得到快速提升,這也就導致了會計專業人才供需條件發生快速轉變。但調查發現,中高級會計人才比較稀缺,供不應求,尤其是高級管理型會計人才十分稀少。目前,黑龍江省嚴重缺乏知識層次高、職業道德好、開拓意識強、具有戰略眼光、善于理財的高級會計管理人才,大多數單位的會計人員沒有進入管理決策層,不能在單位的經營管理中發揮應有的參謀作用。所以使許多企業在規?;⒓瘓F化發展進程中陷入了高端會計人才匱乏的窘境。
二、黑龍江省高校會計專業碩士(MPAcc)的培養目標定位
全國會計碩士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在《會計專業學位教育改革方案》中指出,全日制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是為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等輸送高水平、應用型業務骨干和中層管理后備人才。黑龍江省高校會計專業碩士培養目標的設定要考慮市場需求,即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適合黑龍江省經濟的發展。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目標應是培養德、知、行、省的四合一人才,即將職業道德素質、專業知識、能力要求和自我省悟有機融合在一起的辯證統一體。首先,職業道德素質是培養目標的根基,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如果沒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那么業務再好,也不可能給企業、國家和社會帶來效益。其次,專業知識是MPAcc培養目標的基礎,它既包括了會計領域的相關理論,也包括了工商管理、應用經濟等各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再次,會計人員要具有可持續發展潛質的職業能力,其中包括戰略意識、創新意識、學習能力、應用能力等等。最后,自我省悟是必不可少的,在警醒與反省的同時,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培養會計專業碩士(MPAcc)應順應時代需求,培養具有高素質、擁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通曉市場經濟運作規律、掌握專業理論、精通業務、了解國際慣例的應用型、專業化高端會計人才[1]。
三、黑龍江省會計專業碩士(MPAcc)培養模式的構建
人才培養模式受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所制約,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更側重于培養會計應用型專業人才,應注重職業導向,注重培養解決會計及相關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應用型研究生更側重于獲取程序性、專業性的知識,偏重于“怎么做”。重點培養的是在會計和相關領域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術,以及合理解決會計與相關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應用型研究生將來主要從事實務性工作,還要考核其是否具備會計專業的從業資格。因此,依據會計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確定了校企所聯合培養模式,突出應用型教育,同時與注冊會計師職業資格考試緊密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課程體系的設計
根據全國MPAcc教育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參考性培養方案》和《關于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通知》(學位辦[2009]23號)文件精神,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的課程體系目前包括3個部分:核心課、方向課以及自選課,其中必修課程為核心課,方向課和自選課為選修課[2]。
全國MPAcc教育指導委員會規定核心課為學位必修課程。其中包括會計英語、社會思潮研究、企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管理經濟學、高級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高級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高級審計理論與實務、高級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等課程,其教學內容應緊密聯系會計工作的實際,及時將新理論、新成果、新案例納入課程內容之中。為滿足會計碩士職業拓展和就業的需求,需設置方向課和自選課,課程的設置權歸屬于培養單位,也可以考慮將這兩類課程合并為一類課程,即按專業方向設置專業方向課[2]。
根據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特點,在課程設置方面,除了完成學位必修課程之外,由于黑龍江省自然資源豐富,石油、煤炭開采加工企業較多,同時,地理位置與俄羅斯接壤,對俄貿易在全省經濟中也占有相當份額,所以在方向課和選修課中應還加入俄語、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國際關系、煤炭企業會計、石油企業會計、ERP實施方法論專題、項目管理專題、管理溝通與時間管理專題、企業戰略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理論、內部控制理論與IT治理、AIS應用模塊1(FI財務會計)、AIS應用模塊2(CO管理會計)等課程。通過上述課程學習,可使會計碩士加深對企業實施ERP項目(會計模塊)業務的認知,熟悉省內各大開采加工企業的會計工作流程,從而具備所需的知識、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
針對想要考取注冊會計師(CPA、ACCA)職業資格的同學,可以開設注冊會計師(CPA、ACCA)專業方向課程。主要課程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專題、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專題、財務舞弊與識別專題、會計準則與審計準則專題、IPO財務與審計專題、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注冊會計師應用文寫作、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IT審計、管理溝通、中國稅制與企業納稅籌劃等課程,通過對上述課程的學習,可使會計專業碩士加深對會計師事務所業務的認知,具備注冊會計師(CPA、ACCA)所需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
在培養學員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的同時,還要注重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把德育融入到教學的每個環節,營造良好的學風和文化氛圍。培養具有過硬的政治素質、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的學生。為全面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高等院校要避免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安排和鼓勵學員多參加各種學術報告,結合案例分析將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到能力培養過程中。
(二)實踐教學環節設計
實踐教學培養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在實踐教學基地學習,可以掌握更加豐富的知識和提高能力水平。而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不應只是尋找一些實際的工作單位,從單位中找幾個導師,讓一批學生到那里實習,而應是會計專碩培養必不可少的環節和系統工程,培養單位和實習單位要高度重視,密切合作,周密規劃,并進行必要的投資。在選擇實習單位時,不僅要考察備選企業的經營規模、地理位置、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也要考察其高管人員的理論知識和科研潛力,以及對于建設實踐教學基地的熱心和重視程度。被選中的實習單位,要有單獨的管理機構和領導班子,負責組織和管理實踐導師和實習學生。然而只讓學生實習是不夠的,要在培養過程中分層次教育,建立學校與企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即所謂的校、企、所聯合培養,即學校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把學生需求調研放在第一位,學校領導、就業指導處和各專業教師有針對性地調研企業的用人需求,根據崗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要求,為學生的培養制訂計劃。另外,以校、企、所聯合培養為導向的專業課程設置、學用一致的教學內容、產教相輔的實習體制,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高水平技能[3]。這樣,在以學校為主、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為輔共同培養的模式下,學生所觸發的創新靈感,更可能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
黑龍江省有龍煤集團、大慶石油公司、中瑞岳華會計師事務所等典型企業。這些優秀的企業、會計師事務所不僅為會計專業碩士學員提供非常好的實習基地,更為建立校、企、所聯合培養模式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學員可通過實地考察、現場調研和交流、實際操作等培訓方式,在企業中進行培訓和實習,使會計專業碩士的教學課程內容更加豐富,不僅增強了課程的前瞻性、科學性、操作性、應用性、針對性,滿足了會計專業碩士教育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特點,同時也能讓學員真正投入到黑龍江省的建設之中。
(三)教學內容的實施與保障
1.實行“雙導師”制
優秀的導師是高質量會計碩士教育的前提,會計碩士培養目標得以實現,課程體系的順利實施都離不開建設專職導師與兼職導師相結合的師資隊伍。
現階段會計碩士課程主要由高校教師承擔,偏重于理論研究但缺乏相關會計實踐經驗的高校教師,在從事理論課程教學的同時,也應主動到會計實驗室等地間接實習,在實習過程中積累經驗,提高會計實際工作能力。還應充分借鑒國外會計碩士教育的成功經驗,吸納一些具有經驗的、資深的注冊會計師、管理會計師、財務分析師、投資咨詢顧問、企業咨詢顧問擔任校外導師,既可以讓校外導師到高校為學生講授有關實務課程,也可讓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由校外導師實施現場教學或進行相關指導。
2.嘗試會計專業碩士國際化教育
由于黑龍江省地理位置與俄羅斯接壤,對俄貿易在全省經濟中占有相當份額,所以要加快會計專業國際化教育的步伐。會計專業碩士培養的國際化教育,立足點是人才本地化,切入點為知識結構國際化。一方面,標準要和國際接軌,教學的過程要有計劃、有步驟,培養學生具有全球化視野和國際交流能力;另一方面,要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在一些方面廣泛地開展合作交流。要與國際先進的財經教育接軌,在省內培養適應國際市場需要的通曉會計基本理論、精通會計業務、了解世界主要會計模式異同、熟悉國際會計準則與慣例、懂計算機和外語、具有較廣泛的商業知識的國際化會計人才。
(四)人才評價標準與考核方法
為進一步完善課程考核方法和機制,針對會計碩士培養的特殊要求,如理論性較強的課程,除了可以采用閉卷方式考核學生外,還可讓學生撰寫評價方面的研究性小論文或文獻綜述;對專題講座可安排撰寫學習心得或調查分析報告;對于實驗課程則可安排撰寫實驗分析報告;對于應用性較強的實務課程,可結合案例教學撰寫案例分析報告。通過上述方式培養其學術寫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
會計碩士分析和解決會計應用性難題能力、收集和處理學術資料能力、語言表達與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體現是學位論文。為保證學位論文的質量,全國MPAcc教育指導委員會在《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參考性培養方案》和《關于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通知》(學位辦[2009]23號文件)中對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寫作提出明確的要求.要求“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要突出專業性、學以致用[3]。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學位論文應具有創新和實用價值”。
論文答辯是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最后關口。答辯委員會必須嚴把學位論文的質量關。委員會組成人員里,必須有1名或以上外聘專家。答辯過程中,會計專業研究生要闡述清楚本課題的創新之處,答辯委員會要就答辯者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是否有利于產學研相結合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提問并展開學術辯論。答辯后,研究生還要進一步分析和思考答辯老師提出的意見,對論文寫作的經驗教訓加以總結,清楚知道通過這次論文的寫作自己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在科研能力上有哪些提高,同時精心修改學位論文,以便在會計學術服務于實踐過程中取得更大的成果。
結束語
會計專業碩士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是個復雜又系統的過程,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MPAcc教育模式,疏通供求雙方的聯系渠道,改革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根據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的特點,從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導師配置等方面對現行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教育體系和機制進行創新,從而推動黑龍江省校MPAcc會計教育的發展,進而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曹昱.構建適應濱海新區發展的會計專業碩士(MPAcc)培養模式[J].勞動保障世界,2010,(11).
[2] 劉永澤,趙和喜.會計碩士專業學位(MPAcc)培養模式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2,(2).
[3] 高明.會計專業碩士應用能力培養創新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
Research on the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Master training model in the universi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gional demand
TAN Xu-hong,LI Xin
(Management college,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Harbin 15002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