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9 16:57: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醞釀階段
1979年以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以及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當時我國的行政體制的弊端日漸凸顯,為了解決行政管理體制的不適應性以及時展中復雜的政治與行政管理問題,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逐漸被提上日程。I982年是我國于改革開放后的第一年,同年行政管理科學得以恢復??v觀這一時期,由于學科本土化的意識還比較差,公共管理還沒有形成完善的框架體系。大多數的研究都局限于政府管理及公共管理一般理論性研究,并且公共管理的學科主要偏向研究政府的行政管理以及公共管理理論的研究[1]。
(二)恢復和積淀階段
經過改革開放后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國的公共管理學科教育已經進入恢復階段。1S>86年,我國的高校開始將行政學作為政治學的二級學科進行本科教育,其中部分高校還設立了行政管理的碩士教學點。1987年公務員制度的建立也為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以及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并且在1988年中國行政管理學會開始在北京成立。至此,我國的公共管理開始形成體系,大量的行政學論文及專著開始涌現。
(三)突破和發展階段
1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中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方針。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中國原有的行政體制也相應發生了變化。并分別于13年3月和8月決定進行中央政府機構改革和公務員制度改革。而后于1994年我國的國家行政學院正式成立。這些都為公共管理的研究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歷史機遇,之后各地方政府開始成立地方行政學院,這一時期很多的公共管理學者開始研究西方公共管理理論和經典著作,我國公共管理的研究視野由此打開。
(四)轉型騰飛的新階段
I"8年《普通高等學校專業目錄》對公關管理分散的專業和理論性的教學模式做出調整,并正式將公共管理設立為管理學下屬門類,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國土資源管理五個專業。這一階段主要是針對市場的需求,注重培養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在學科體系方面,中國公共管理的學科體系基本形成。公共管理的研究任務也從政府行政為導向轉為以公共問題為導向。
二、中國公共管理學科發展問題分析
綜上所述,公共管理在我國的發展也僅僅只有二十幾年的時間,但是發展速度確實驚人和令人欣喜的。但是我們應當可以清晰的看到,作為一門學科的公共管理,其在中國的發展還是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公共管理理論研究方面本土化不足
我國的公共管理是在中國社會主義改革以及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是由于發展時間較短,長期奉行西方經典理論,并且缺乏實踐發展經驗,忽視了中國具體國情問題的研究因為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和管理模式是萬能的,更何況中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存在著典型的制度差異。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劇,各國在政治上聯系曰益密切,中國在21世紀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與機遇。因此,如何在國際舞臺上根據我國的現實國情,構建適應我國發展的公共管理理論迫在眉睫。
(二)研究方法上定量研究不足
定量研究是指研究者事先設定假設成立,并確定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然后用一些檢測工具測量和分析這些變量,從而驗證人員預先設定的假設一般而言,公共管理方面的定量研究是指將運用統計技術運用到公共管理研究領域。
在我國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這一問題上,相關學者總結了七本我國主流行政管理刊物,根據其對2729篇論文的統計結果顯示,我國的公共管理論文規范研究占到了總數的94.5%,處于理論研究的論文占到了總數的96%,而論文中沒有涉及到數據分析的則占到了論文總發表數量的94%。也就是說,當前我國關于公共管理的研究大多數還是處于理論研究和問題分析階段,而對公共管理的定量研究卻是少之又少。
(三)在學科教育上公共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踐脫節,導致發展乏力
公共管理在我國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適應中國國情的公共管理的理論結構初步建立,同時我國公共管理學者也充分吸收借鑒了西方發達國家的公共管理理論研究成果。但是在我國的高校教育體系中,無論是公共管理的理論知識還是教學模式都比較陳舊,主要表現為:教師主要以理論講述為主,就理論講理論很難能夠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其次由于忽略引領學生參與教學實踐,很難培養學生在科研方面的能力。最后,中國經濟的發展與在公共管理實踐部門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是遠遠不足的。就目前而言,實際部門所做出的努力遠遠達不到學界的需要。
三、公共管理學的未來發展任務
(一)借鑒西方的管理理論與立足中國本土化研究相結合
借鑒西方國家的公共管理理論與著作的本意也是為了促進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但是這種全盤照搬西方公共管理理論分析中國公共管理的事實,完全不考慮國情的研究方法顯然是不正確也是不可取的。中國的公共管理研究必須在借鑒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結合中國實際,切實分析我國的具體國情,從而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公共管理研究。個人認為公共管理學科研究的本土化,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借鑒國外的管理實踐,中國的學者可以運用國外的管理理論和方法解決中國管理實踐中的現實問題。通過研究分析國外的管理實踐,了解國外學者如何從管理實踐中提出問題,如何通過具體的研究工作建立相關的管理理論同時必須分析國外公共管理理論是如何在管理實踐的推動下不斷演迸和發展的。第二,考慮中國的具體國情,公共管理學者必須以中國公共管理實踐為依據,通過選擇中國政府、學校、企業以及其他各類社會組織的各種管理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在研究中建立起適應中國國情的公共管理理論。
(二)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雖然定量研究方法存在自身所固有的局限性,但這也是公共管理學科科學化的方向。所以我們必須從實證經驗出發,借助相關的技術和數理分析模型,這對公共管理研究者準確有效的分析現實情況具有
其實&性研°究方法與定量研究方法并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國情,要求我們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到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相互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源上避免因為單純的依靠理論研究而不切合中國實際的情況發生;同時又可以避免單純追求技術手段而忽視真實嚴謹的定性研究方法。也就是說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完美結合才能更加真實且生動的反映中國公共管理現狀。
(三)改進高校公共管理教學方法
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公共管理并不是一門純理論性的學科,它與當前我國國情以及政治、經濟發展現狀聯系緊密。因此在對其研究與教學方法上,完全依靠理論教學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公共管理的教學方向上,我們建議高校能夠將當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現狀與公共管理的現實需要向結合,而當前對公共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以高校的科研為主,所以加強對高校公共管理專業的學科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由于公共管理的教學模式既不同于一般的學科教育,也不同于在職培訓。所以公共管理的教學方法應是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全面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專業素質,即在課堂中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諸如案例分析法、開放式教學發、情景模擬和經驗交流等。這些方法要求老師必須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同時又要求學生掌握社會實際問題。這些教學舉措上的改進對于提高公共管理研究人員的素質和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爭取公共管理的國際話語權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的逐步加快以及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將越來越大,中國公共管理的國際化發展路徑將成為大勢所趨。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用全球化的眼光來審視當前我國公共管理學科體系建設。這就要求我國學者認真總結我國公共管理的實踐經驗,運用中國特色的理論基礎建設我國公共管理模,并充分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在全球公共管理氛圍之下形成中國特色,從而在推動全社會的發展上貢獻自己的力量,已達到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目的。從另一方面來看,通過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來推動國家治理的水平,也是中國公共管理朝國際化邁進的重要步驟。
四、結語
伴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政府治理模式將越來越受到普通民眾的關注,公共管理必將會成為擁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學科,這也怡好順應了國際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趨勢。因此,我們要在充分吸收國外先進公共管理理論的基礎之上,結合我國公共管理的實踐經驗,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從而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輸送公共管理學科專業人才,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奠定相應的基礎。
關鍵詞:公共管理;實驗研究法;強化措施
公共管理實驗研究是以實驗研究法作為基礎提出的學科研究法,現階段,不少學科已經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實驗研究方法,例如心理學科。實驗研究作為一種經典的論證方法,在我國公共管理區域無法有效使用,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實驗法的缺失。
一、實驗研究的優勢與特征
(一)實驗研究的優勢
人們進行科學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發現相關變量之間存在的因果關系以及作用機制,而發現因果關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實驗。雖然非實驗法在進行科學研究時存在一些限制,但是在使用時并不存在局限性,在實際的實驗研究法中調查法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1]。實驗研究法常用到的思維方式是逆向思維,即在開展實驗研究時,研究人員始終都存在“假如此事沒有發生,那么它的結果會是怎樣的”的一種思維方式,通過該思維方式,研究人員可以確定構建相關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結構,與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調查法相比較,實驗法可以人為地對實驗變量進行操控,并對其他干擾因素進行控制,效率相對提高許多。因此,實驗法具有非實驗法所不具備的優勢。構成因果關系的三個要素分別是:時間先后、公變以及不存在干擾量[2]。在這三個要素當中,首先,變量之間的發生是存在時間先后關系的;其次,變量之間的變化應當是相關的,有著共同變化的趨勢;最后,變量之間的關系變化不是由于其他量的變化導致的。實驗法可以很好地滿足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驗證需求,因此,此非實驗比較,其更加具有研究的優勢。
(二)實驗研究的特征
實驗研究法是在排除其他所有干擾因素之后,通過控制影響變量的所有相關因素的關系,提取出研究目標之間所存在的變量關系,其特征為:控制性、隨機性以及操控性。這三個特征在隨機實驗研究法當中存在特別明顯,該實驗法可以將可能存在影響因素盡數剔除,從而為研究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提供了絕佳的實驗背景。另外,實驗研究法重在人為地對研究變量進行操控和干預,其具體操作方式是在一定的數值范圍內對研究變量進行調整,觀測不同數值下因變量的變化情況。
二、強化公共管理實驗研究的策略
(一)基于公共管理實驗研究方法的強化策略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通過實驗研究的方法進行變量相關關系的論證已經成為一項成熟的方法,僅僅依靠了解實驗方法的理論和實驗變量的狀況是無法進行論證的,為了強化公共管理實驗研究,下面從公共管理實驗研究方法這一方面對強化策略提出建議。實驗研究方法的含義通常指的是以相關理論為基礎,即以理論判斷驗證為研究目標,在特有的或者是認為創造的實驗研究條件下,通過科學儀器設備,對相關研究變量進行控制和干預,通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獲取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3]。上文我們說過,在進行實驗研究是通常采用的是逆向思維方式,即常用的理論驗證實驗研究方式是理論假設方式。實驗法由于其自身獨特的性質成為科學研究的景點方式,在進行實驗研究時,通常是以人為的手段對變量進行調控,盡可能地減少其他因素對因變量的干擾,通過調控變量值取得不同結果的因變量,通過對這些記錄下來的數據進行計算分析,判斷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由于實驗研究法具有隨機性,保證因果關系不是偶然線型,保證了因果變量之間的普遍性。在公共管理中應用實驗研究法最大的問題是其外部效度問題,指的是將研究所得到的結果類推到實際的社會情境當中或者是其他母體環境中的有效性。也就是說,將實驗所取得的結果應用到實際環境的情況下,由于其他因素的變化,很有可能導致研究結果失效[4]。對此,我們認為,通過公共管理實驗研究方法進行論證,我們關注的是實驗結果的內部效度而非其外部效度。具有社會科學實驗研究,其外部效度問題是不能避免的,但是不能因為這些問題就全盤否定實驗研究的結果,實驗研究本身的目的是通過人為地操控驗證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存在,從而對一類的事物進行推理論證。因此,在進行公共管理實驗研究時,只能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因果關系推論,不應當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分布式推論或者是結構式推論。
(二)基于公共管理實驗方法學科特征的強化策略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通過實驗研究去論證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已經逐漸成為一項成熟的論證方法,部分學科甚至已經形成了對自己學科最為有效的實驗方法,例如心理學科、社會經濟學以及政治科學等。在公共管理中形成適應自身特點的實驗研究方法,在汲取這些已有專業實驗研究方法學科經驗的基礎上,需要公共管理實驗研究者根據自身項目的特點形成具有公共管理實驗研究的特征。要形成具有公共管理實驗研究特色的實驗研究方法,需要研究人員根據公共管理學科的特色形成具有學科特征的實驗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學科的特色是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本文以“根據問題中心,采用公共管理的思維方法”為研究策略,以公共管理真實情況中所存在的問題作為中心,以公共管理的總體狀態以及內在因素聯系作為基礎,構建公共管理學科實驗研究的理論框架[5]。每一個學科所關注的中心問題都是不同的,公共管理學科所關注的中心問題應當是,以科學合理的態度對現階段公共管理工作的恰當性進行分析,以此作為依據建立公共管理的框架結構,以恰當性作為框架中心目標,其構建方式為:因素—結構—功能,也就是從公共管理的角度來分析,此次實驗研究對象的構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間存在的變量關系,該關系又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等。在構建具有公共管理學科的實驗特征之后,在進行實驗研究調查的過程中也需要依據公共管理的特性形成具有學科特色的實驗方法?,F階段,部分學科通過不斷的實驗研究已經形成具有學科特色的實驗方法,例如心理學實驗方法的成熟,與其發展早期心理物理學的研究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要強化公共管理科學實驗研究,需要研究者們進行大量的實踐探索,尋找出具有公共管理學科特色的實驗方法。
三、公共管理實驗研究在我國應用的機遇與挑戰
(一)公共管理實驗研究在我國應用的機遇
隨著公共管理實驗研究法的不斷推廣,以中國國情為基礎的實地實驗和調查實驗越來越多,針對各地需求開展不同目的的公共管理實驗研究,研究相關變量之間的關系,并推算出其附加價值。實際上,在中國國情下開展公共管理實驗研究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并且可供研究的題目種類也十分多。隨著我國政策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第三方項目評估的興起,公共管理實驗研究在我國的應用也在不斷增加。比如,在公共項目開展之前,需要對該項目進行評估,預算其價值并進行風險控制。另外,處于發展和經濟轉型時期的我國,與其他發展成熟的發達國家相比較有更多的變化,更加利于公共管理實驗研究的展開,即我國的體制改革優勢為公共管理實驗在我國的應用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我國每天在不同地區都要開展各種政策實驗與管理創新,這些實驗管理創新都為公共管理實驗研究中的自然研究與準實驗的展開提供了背景條件。例如,我國大量推行的定點管理實驗,這些項目為實驗研究者運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提供了極佳的背景條件。公共管理實驗雖然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是并沒有像人們想象的那般難以展開,如2013級廈門大學傳播學院廣告系的碩士生們運用“清推”方式開展的“憑借公益廣告的力量改變市民以及游客不文明行為”的實驗研究活動,在排除其他變量對實驗研究結果的影響之外,通過對不同標語對人們踐踏草坪以及橫穿馬路等不文明行為的影響,看哪種標語對人們的這種不文明行為具有強烈的制止作用。該公共管理實驗研究并沒有很大的資金投入,但是通過該實驗研究可以為城市不文明行為的管理提供參考意見。
(二)公共管理實驗研究在我國應用的挑戰
現階段,公共管理實驗研究方法在我國的應用仍然較少,國內公共管理學界對公共管理實驗仍然存在一定的理解誤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共管理實驗在我國的推廣應用。例如,《管理世界》在征稿啟事中對實驗研究結果的發表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規定雖然沒有限制實驗研究論文結果的發表,但是對于學生的實驗研究卻做出了限制。另外,部分專家學者仍然未曾認可實驗研究法在公共管理中的應用,認為實驗法只能在實驗室案中應用,并不認為我國的改革和試點均可以采用公共管理實驗研究方法進行論證研究。要想推動公共管理實驗研究法在我國的應用,首先需要轉變研究人員的傳統思想,在實驗研究中曾發現,理工科背景的研究人員較之文科背景的研究人員,更加容易能夠接受實驗研究法在公共管理的應用。因此,增加學科交叉融合,促進文理科之間的交流互動,對推廣公共管理實驗研究是十分有益的。
四、結語
公共管理學科由于其自身環境較為復雜,研究結果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失效的現象而引起爭議,但是基于公共管理的實驗研究法本身就是對相關關系進行論證,從而對系列事情進行類推得出相關結果的方法。為了強化公共管理實驗研究,研究工作者們應當根據汲取現有的具有學科特色的實驗研究方法,結合公共管理學科的現狀,以我國社會環境作為實驗條件,實驗探討出具有公共管理學科特色的實驗研究方法,為實驗研究法在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的應用提供有利依據。
作者:李芳 張宏濤 單位: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參考文獻:
[1]景懷斌.專欄導語:強化公共管理實驗研究的幾個問題[J].公共行政評論,2015,(3):120-125.
[2]馬亮.公共管理實驗研究何以可能:一項方法學回顧[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5,(4):13-23.
[3]王永明.公共管理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與構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93-95.
關鍵詞 公共管理 定性研究 發展
一、引言
科學的研究離不開有效的科研方法,任何科學能夠進步也都跟隨著方法的進步而取得進步。這在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公共管理領域研究中亦是如此。公共管理學是公共行政學發展的一個新趨勢,是公共行政學領域不斷拓展、研究模式走向成熟的重要體現。在我國,公共管理更是一門方興未艾的新興的應用于實際管理的交叉學科。從近代到當代,從古典自由市場經濟到現代市場經濟,公共管理經歷了從干預模式到市場模式的不斷演變和發展。在適應歷史的潮流中,公共管理不斷得到完善和提升。發展至今,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已然融入到了公共管理中?,F今已成為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種。它的名字叫做定性研究方法。它作為社會科學的“經典”、科學的研究方法方法,在公共管理領域有著廣泛應用。也被國內眾多學者進行科學研究,并應用于實際。
那什么是定性研究方法呢?定性研究的英文名為“qualitative research"。在我國香港、臺灣地區曾被譯成“質的研究”,大陸地區也有部分學者將其翻譯成“質性研究”或“質的研究”;但在公共行政領域,“定性研究”的說法更為普遍。所以,總結看來,定性研究就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外,進行觀察、訪談、實物收集案例研究等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原始資料包括場地筆記、訪談記錄、對話、照片錄音等等。而在國外對定性研究基本內涵不同學者對其進行了不同的定義??偟母爬ㄓ幸韵聨追N:(1)定性研究是一種用文字來描述現象并且得出結論的方法,而不是用數字加以度量分析,最后推出結論。(2)定性研究是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來描述和分析文化、人以及群體行為特征,主要指非實驗性的,通常采用自然情境中的資料,而且一般不用數量形式表達的研究方法。(3)定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中以復雜的、獨特的、細致敘述來理解社會和人的過程。(4)定性研究是理解人的現場研究,一般以參與觀察、無結構訪談或深度訪談來收集資料。(5)定性研究是從非普遍性的陳述、個案中獲得印象和概括的過程。
二、國內公共管理定性研究現狀的述評
定性研究在之后的發展正逐漸被應用到實踐中去。當然也很快在應用性較強的公共管理研究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這個被稱之為“經典”的科學研究方法成為公共管理研究領域的重要方法及手段。它強調人類行為是一種有意義的行動,人們對社會現實的建構是在主體以及參與互動的他人對社會客體賦予意義的基礎上共同完成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公識的規則或知識也是如此產生。對這些規則或知識及其產生過程,需要用通俗的言語進行總結推論,很難用定量的方式進行研究。因為定性研究通常趨向于運用訪問、觀察和文獻法收集相關資料,并依據主觀的理解和定性分析進行研究,所以,眾多公共管理領域的學者將它引用到了公共管理的研究。
公共管理作為一種“舶來品”在中國不斷發展。隨著國內外學者的不斷努力以及學術界的研究,公共管理的概念也相繼傳入國內,引起我國學術界的極大重視。中國的公共管理學在歷經曲折后于最近20年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研究人員對公共管理領域內許多重要的前巖問題展開了廣泛的研究。它是一個大規模協調人類共存與合作,具有社會管理工程特性的學問。它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說它古老,是因為它與人類文明相伴,從人類群體存在起,管理就無處不在。它幫助創造了人類文明,是人類文明的舞臺。說它年輕,是因為它又是與現代技術、現念和社會進步息息相關的、與時俱進的學問。歷史上,它至少有過數次歷練與重生的經歷。在每一次的歷練中都有不同的科學因素加入到公共管理領域的研究中去。而定性研究對公共管理的貢獻也是功不可沒?;仡櫠ㄐ匝芯勘灰牍补芾硌芯款I域的發展史,可謂曲折坎坷。在最初的中國,定性研究并沒有得到它應有的地位,更談不上規范的應用。在過去的十多年里,我國研究者為了彌補在定量分析法方面的空缺,主要注重定量分析法的發展和研究而忽視了定性分析法。但從總體來看,定性研究法引入公共管理領域時間較短,在一定水平上來看,定性研究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在公共管理研究領域,一方面,想要構筑精致的政策科學以及推動政策分析的科學化、定量化是大多數管理學者的研究興趣,但是現代公共管理研究同時面臨著政策失敗的現實困境以及傳統實證主義受垢病的方法論危機,需要在后現代主義的研究視野中進行方法論的重構。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數中國公共管理學者的學術訓練以思辯為主,因而比較容易認同定性研究。但在應用過程中,許多學者容易模糊規范研究、思辯研究與定性研究的界限,將公共政策定性研究等同于規范研究或思辯研究。
定性研究的眾多方法之中,有一些受到了公共管理學者的重視。其中,現象學方法,案例方法,敘事方法等都已經引入公共管理研究領域。在1971年,柯肯哈特(Kirkhart)將定性研究法中的現象學方法引入了公共管理研究。而貝利(Bailey)也認為,案例方法適合探討大量公共管理的研究問題。赫梅爾(Hummel)認為敘事方法有助于產生和積累公共管理知識。但在之后的應用發展當中,我們也發現定性研究這種尋求創造性的方法,是非常有利于解決一些公共管理領域一些本土化研究不足的問題。有利于形成根植于中國經驗的理論概念和知識體系。而中國本土化研究的不足,正是國內公共管理學科認同產生危機的關鍵性問題之一。定性研究方法與定量研究方法相比較而言,定性研究法更適合于發展中國現實的概念體系和系統知識,有利于學科本土化目標的實現。因而,定性研究方法對于解決公共管理學科認同危機的學科本土化方面,具有自身特殊的價值和功能。
然而,任何一件事物的發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要辯證的看待一件事物的發展。公共管理定性研究的基本路徑毋庸質疑也存在了一定的不足之處。定性研究方法自身作為一個學術型發展研究的產物,自身的構造、模式、應用方法及發展也存在著一定外界的爭論。尤其是許多定性研究的教材、案例是針對廣泛的整個社會問題進行研究、探討而寫成,在公共管理方面存在缺乏針對性的確定,不能一陣見血的應用到實踐當中去,沒有較為完善的針對性。例如:如何在公共管理的學術研究領域,如何運用定性研究方法到公共管理領域本身就是一個研究問題。然而,由于定性研究問題的特點與定量研究迥然不同,這客觀上注定了定性研究問題選擇的艱難性和復雜性,所以我們在未來還要繼續對定性研究法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論證,使得定性研究法能夠很好地應用到公共管理領域中去,為公共管理領域的研究繼續做出巨大的貢獻。
三、總結
時至今日,定性研究法引入中國公共管理研究領域,在經歷了一些列曲折的發展之后也得到了學術界的不斷認可。我們依舊認為,定性研究法的引入是中國公共管理研究領域進步的一大體現。在其應用方面,相信國內的學者能夠不斷進步,為中國公共管理的發展研究實現里程碑式的跨越進步。
參考文獻:
[1]陳振明.公共管理學―一種不同于傳統行政學的研究途徑(第二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王樂夫,陳干全,李偉權.公共管理基礎理論及體系[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范柏乃,藍志勇.公共管理研究與定量分析方法[M].科學出版社.
[4]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關鍵詞:公共管理;經濟政策;政府職能;作用
中圖分類號:F01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5-000-01
前言
其實,公共管理是政府的職能之一,其發展的狀態一直受到政府方面的影響,也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熱切關注。公共管理之所以擁有比較廣闊的發展空間,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部門對其所制定的經濟政策。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公共管理已經遭受到了很大的壓力。政府為了實現對公共管理的調整和完善,開始不斷轉變經濟政策,以便于適應經濟的發展。如今,很多學者都在對公共管理進行理論上的探討和爭論,并就政府所制定的經濟政策進行分析。
一、公共管理概述
一直以來,公共管理的概念都會與公共事務等內容一起被提及。談到公共管理,人們對其的看法各不相同。有人認為,公共管理主要是為了展示其公共性以及政治性;也有人認為公共管理比較注重管理,是一種管理行為;還有人覺得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應該突出管理的以及機構所存在的規章制度。公共管理的歷史發展歷程比較復雜,其所蘊含的理論依據也比較多樣化[1]。通常,人們會將公共管理的發展與政治的發展聯系在一起。從1887年開始,公共管理這一概念就已經和政治聯系在一起,直到1980年,人們已經將公共管理與政治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具體的劃分。
國外對于公共管理的理解以及認同比較復雜,但總體來說,人們認為公共管理的焦點應該體現在政府方面對于公共事務的管理。而政府按照國家的意愿所制定的公共管理政策則使公共管理擁有了不同的管理目標和管理手段。我國認為公共管理屬于行政管理的一部分,盡管與行政管理有所差異,但其依然能夠與行政管理并行存在??梢?,無論是國外學者還是國內的研究人員都認為公共管理的主體不僅僅是政府,還包含了其他的非政府組織。而公共管理保障了提供公共產品的質量以及處理公共事務的效率。當然,公共管理的這一部分是與政府方面所制定的經濟政策相聯系的。在管理對象方面,公共管理所包含的對象比較寬泛,其管理了政府以及其他的公共組織的內部行為和公共實踐[2]。
二、公共管理的作用
公共管理對于社會發展非常重要,其在很多的方面都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在社會服務方面,公共管理本身就是為社會群體提供服務,而其在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將收集最為全面的公共信息材料。公共管理部門利用自身的權益來調查社會環境,并對社會信息進行收集、整理以及分析,通過對信息資料的整理來預測出社會環境的變化,進而評估出社會環境中所存在的風險。正是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公共管理才能夠為我國的政治、經濟甚至是軍事提供信息。從管理的方面考慮,我國的公共管理部門所執行的管理職能是與普通的企業管理不同。企業管理中所存在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技巧都不能盲目的用在公共管理當中[3]。公共管理是在政府的引導之下對政府的內部管理進行監察,從中找出政府內部管理所存在的弊端,并督促政府對所存在的管理問題進行改善。公共管理的存在不僅提升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也抑制了政府內部官僚的腐敗現象。從管理效率的角度考慮,公共管理不僅僅注重管理的效率,還在管理的過程中為職工提供比較公平的工作環境。普通的企業管理是為了通過對管理目標的制定以及對管理制度的實施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如此,企業就能夠在該種情況下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公共管理則是注重協調。其不僅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協調資源與資源之間的聯系。通過對資源的優化配置來達到效率的提升,并以此來提升社會效益。
三、公共管理的經濟政策分析
政府部門為了實現公共管理的作用和職能,已經在公共管理的基礎之上制定了相應的經濟政策,以此來擴大公共管理的范圍,完善社會經濟的發展。首先,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共管理的職能需要進行重新的界定。政府部門為了給公共管理產品以及服務提供更加優質的環境,不斷的利用市場經濟對公共管理進行調節,以此來保護公共產品,避免公共產品以及公共管理為社會群眾所提供的公共服務遭遇社會沖突[3]。政府所制定的經濟政策還確保了市場經濟環境的穩定,降低公共管理將會遭遇的風險,為公共管理消除外部環境中所帶來的壓力,以便與公共管理內部資源的更加優化配置。其次,政府方面還轉變了自身的職能,確保自身的職能更加市場化,以便于調節市場機制來為公共管理提供有效的供給。很多經濟欠發達地區在公共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限制,其所擁有的人才以及資金都無法達到為社會群體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務的目的。政府方面開放經濟政策,積極為公共管理提供財政方面的支持,并調節市場機制,為公共產品提供補貼,促使公共管理的行為不再受阻。最后,政府督促工商部門協調轉變市場外部環境。公共管理擁有更加完善的組織結構,并制定了高效率的管理機構,從而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4]。
四、結論
總而言之,公共管理將在政府所制定的經濟政策引導下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公共管理對于社會管理非常重要,也對政府的內部管理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政府提供的經濟政策支持下,公共管理在市場中為社會群體所提供的公共產品以及公共服務都將擁有更加穩定的發展環境。在政府的宏觀調控當中,公共管理將樹立起完善的核算意識和服務意識,從而減少自身的管理成本,收獲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鄭新業,王晗,趙益卓.“省直管縣”能促進經濟增長嗎?――雙重差分方法[J].管理世界,2011,10(08):34-44-65.
[2]熊愛宗.公共債務管理:金融危機的挑戰與未來改革方向[J].國際金融研究,2015,10(08):44-52.
1.政府公共管理基本職能政府的公共管理基本職能主要是針對任務性職能,具體可以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這些職能要體現出政府在公共管理領域的活動范圍和內容,要發揮出政府對國家的整體作用。
2.政府公共管理運行職能政府的公共管理基本職能必須在各個管理環節的合理運作的情況下才能夠實現,因此在進行公共管理的過程中,政府公共管理又包括了很大一部分的運行職能。運行職能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內容,如:協調、控制、人事、組織、報告、程序、決策、指揮、運作等。不論是我國政府的基本職能還是其運行職能,都與公用管理的服務水平和制度環境息息相關,尤其是在經濟發展全球化,社會進步的今天,政府公共管理的職能會對國家競爭力產生重要的影響,能夠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要想促進市場競爭力的發展,還要在公共管理職能能力提升方面多做努力。
二、政府公共管理職能研究的總結與展望
國家職能和政府職能存在相互統一,互相支持的效果。當前業內對政府公共管理的研究盡管已經取得了不曉得成效,但是還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學者面對研究普遍表現出對實證性內容和微觀層面關注不夠的問題。為此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一)從法律和產權界定方面研究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法律作為政府發揮職能的基礎之一,研究其與政府公共管理的相關性必將為政府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市場機制和秩序,確保政府公共管理職能的有效發揮。
(二)從政府提供具體的基礎設施和維護政策環境方面去研究應當在重視政府提供良好基礎設施的同時,對政府提供良好資源配資、生產力發展及創新環境的能力和政策環境問題進行研究,促進政府職能的優化發揮。
(三)研究政府建立和維護社會保障體系的職能通過社會保證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從政府的角度發揮作用,提升社會勞動生產力,減少民眾對政府的負面心理,維護社會未定,并且也可以促進和改善民眾的價值取向,維持社會公正,讓政府致力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
(四)注意研究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在發展中國家的特殊作用我國作為一個有代表性的發展中國家,社會公共管理職能尚處在一種未定型的狀態,還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在注意到發達國家政府公共管理職能的普遍問題時還要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針對很多特殊性問題進行研究,通過實證方法和理論依據區分其普遍性和特殊性。
(五)重建公共管理職能的研究框架對政府公共管理職能的研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當市場作用不顯著是,政府如何通過迅速有效的手段發揮來挽救市場狀態,通過價值觀和利益觀的角度來保證政府對廣大人民利益的維護作用。
(六)從公共關系的視角探討政府公共管理職能政府的公關形象,特別是其美譽度和可信度直接影響著公眾對政府公共管理職能的支持與接受程度,研究如何在行使公共管理職能的過程中,確立表里如一的可信政府形象也應該研究的重點方向。
三、結語
一、創新性教學體系建設
1.梳理理論教學體系,重點著墨于“實際應用”環節。《公共管理的技術與方法》理論教學中容易出現重“數理推導”,輕“實際應用”的傾向,學生通常認為“很難”“、不易掌握”。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在于,《公共管理的技術與方法》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應用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為了彌補這一差距,課程通過對取材于實際公共管理領域的例題的解答,總結學習該課程的基本技術與方法。理論教學部分包括:測量與調查方法,定量分析基本方法,統計分析初步,統計推斷方法,假設檢驗方法,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方法,定量決策分析方法等模塊。理論教學內容將巧妙地避開各種方法的數理推導,介紹基本理論后,通過70多個例題,逐漸展開《公共管理的技術與方法》這門看似深奧的課程,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直接將理論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
2.構建啟發創新思維的實驗教學體系。近年來,一方面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社會卻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問題,尤其是行政管理人才狀況令人擔憂。面對行政管理人才供需矛盾的現狀,我們意識到:必須高度重視實驗教學質量,徹底改變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模式。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使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從2009年開始,筆者在《公共管理的理論與方法》課程的教學體系中增加了占學時一半以上的實驗教學內容。以往的課程教學中沒有設置實驗環節,學生很難做到“知行合一”。2010年,人文學院公共管理實驗室的建立為實驗課程的開設提供了軟硬件條件。在設計專項實驗的過程中,課程組發現,大多數學校的專項實驗主要是借助宏觀統計數據開展統計表和統計圖的制作、集中趨勢分析、離散趨勢分析、相關和回歸分析、假設檢驗和時間序列分析等實驗模塊。
這種實驗教學體系存在三個突出的“短板”,一是公共管理技術與方法的獨立模擬和訓練;二是實驗數據由教師定制,學生缺乏數據收集能力;三是忽視培養學生根據特定研究問題,設計研究方案及操作步驟,選擇恰當的研究方法的能力。創新性實驗教學體系建設希望通過在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整合設計性實驗以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具體來說,一是增加綜合模塊以增強學生對研究方法的靈活應用能力。二是增加社會調查模塊以增強數據收集能力。配合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的內容,把學生分成不同的調查小組,就同學們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問卷調查,最后整理調查數據以備實驗之用。三是增加研究設計模塊,使學生能夠通過社會現象發現一個“好的問題”,制定探索特定問題的研究方案及詳細的操作步驟,選擇恰當的研究方法以及選定時間框架等一系列訓練。實驗教學體系包括十個實驗項目:統計圖表的制作;數據的描述統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因子分析、聚類分析和判別分析;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綜合應用;研究設計與評價。最后三個實驗項目是針對克服實驗教學中的三個短板設計的。
二、創新性教學體系建設框架和主要措施
1.建設框架?!豆补芾淼募夹g與方法》創新性教學體系建設框架(如圖1所示):
2.主要措施。首先,不斷提高理論精講水平。通過大量社會調查案例分析和例題分析,促進學生對于理論問題的消化吸收,增強學生的形象理解。在教學中適時開展課堂及課后討論,建立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機制。其次,不斷改革教學內容結構,注重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理論與實驗相結合方面,授課時數與實驗時數比為1∶1,也就是說,課程總時數的一半是安排學生在實驗室,由老師輔導、學生實驗完成的,提高學生對調查資料的處理能力。
在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方面,除了在課上融入大量的調查案例和例題以外,在講授完公共管理的技術與方法后,讓學生自選課題,設計總方案;讓學生對已選課題自己設計問卷;讓學生深入社會中,親自調查和收集資料;讓學生自己整理、分析資料;由學生自己完成研究報告。老師在每個環節就共同存在的問題在課上指出、分析和糾正。通過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社會調研,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和實踐經驗。
[關鍵詞]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私人管理
自我國設置公共管理碩士學位(MPA)教育以來,有關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私人管理幾個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的爭論一直不斷。直至今天依然是基本概念混亂不清,基礎理論膚淺薄弱,學術論著自相矛盾的現象相當普遍。本文試圖規范澄清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私人管理幾個基本概念的含義,理順三者的相互關系,以促進我國的公共管理碩士學位(MPA)教育和研究健康深入發展。
一、公共管理概念
何謂公共管理?有人認為,公共管理(學)就是行政管理(學)。例如,夏書章教授就是這樣看的。他指出,行政管理學是從西方引進的,英文為administration,意為行政、管理,因此,有人把它譯為行政學,有人把它譯為行政管理學。因為行政天生具有公共性特質,因此,英文administration前通常有public加以限制、形容和修飾,所以,有人也把它譯為公共行政學,有人譯為公共管理學。[1]我理解夏老的意思,公共管理學與行政管理學僅僅是個譯名不同的問題,并無實質性的內容差別。如果我的理解是夏老的本意。那么,有幾個問題是值得商榷的。其一,假定行政、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過去在外國表達的可能是同一個對象的含義,但是也不是對國外在這一個領域全部研究現狀和歷史的全面概括,至少它沒有能夠概括進去國外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全球治理等理論。其二,既然我們把外國在這個方面的理論引進國內,那就遇到一個與中國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問題,而夏老的看法沒有完成這項工作。其三,當前中國教育部在專業設置上把公共管理設為一級學科,把行政管理置于公共管理之下設為二級學科,表達了公共管理與行政管理有差別的意向,此時再把行政管理等同于公共管理,值得商榷。當然,夏老強調公共管理就是行政管理不僅在譯文上有他的道理,而且在實踐中更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為行政管理即政府管理確實在公共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舍棄政府的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只是一句空話。
有人認為,公共管理不是行政管理,而是新公共管理。陳振明教授說:“說到底,公共管理與公共行政還是有相當大的區別的,而且它代表了公共部門管理研究的新趨勢。因此,我寧愿將公共管理視為一種傳統的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之后的新途徑、新范式,我稱之為‘第三種途徑’,而將前兩者分別稱之為‘第一種途徑’和‘第二種途徑’?!盵2]陳教授講的“第三種途徑”的“公共管理”,就是上世紀80年代在英、美一度很興盛的“新公共管理”,它是一種在“重塑政府形象”名義下以市場經濟學和公共選擇理論為基礎的以市場為導向的引入私人管理企業方法的公共事務管理市場化的公共管理模式。陳教授關注當今世界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前沿趨勢,令人欽佩。但是,他的觀點也值得商榷。其一,他把公共管理等同于新公共管理模式,忽視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也屬于公共管理范疇,顯然在概念上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其二,他只看到新公共管理引進私人管理方法的優點,沒有看到這種模式存在的缺點。據我觀察,當年在美國很興盛的新公共管理如今并不是很時髦的東西,相反,強調政府權威才是當今在美國起主導作用的公共管理模式。其三,有意思的是陳教授一方面寫文章贊揚宣傳西方新公共管理式的公共管理,另一方面由他主編的《公共管理學》卻講的是政府管理的內容,這種論著上面的互相矛盾表現了作者自己研究中的困惑。
更有意思的是與陳振明教授恰恰相反,張成福教授寫文章批判新公共管理,而他著的《公共管理學》教材,卻完全講的是新公共管理的內容。[3]這種論著上面自相矛盾的情形使人無法明白作者的學術立場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