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8 16:27: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文明建設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生態文明;理論研究;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X1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69(2012)05001305
一、引 言
20世紀中期,西方工業化國家先后發生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人們開始反思工業化弊端。從1962年《寂靜的春天》的出版,到1972年《增長的極限》的發表和瑞典斯德哥爾摩 “人類環境會議”的召開,再到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和2002年聯合國 “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的召開,等等,國際社會一直在尋求一種有別于傳統工業化的模式,希望走上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同時,一些學者開始從社會文明形式的高度來思考工業文明。保羅·伯翰南在其1971年發表的《超越文明》中預見了一種“后文明”即將出現,但沒有指明這種“后文明”將是一種什么形式[1](P1—2)。1995年,美國學者羅伊·莫里森在《生態民主》一書中正式將生態文明定義為工業文明之后的一種文明形式[2](P5—12)。與此同時,西方生態、生態社會主義的思潮和運動也悄然興起。加拿大學者威廉·萊斯分別于1972年和1976年發表了著作《自然的控制》和《滿足的極限》,指出生態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制度基于“控制自然”觀念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異化的消費觀念,要解決生態危機就必須建立“易于生存的社會”[3](P58—76)[4](P37—52)。此后,相繼出現了雙重危機論、政治生態學理論、經濟重建理論、生態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了系統的生態理論。在實踐上,生態運動也在西方政治和社會文化領域興起。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初的“綠黨”受到民眾擁護,在工業化國家不斷發展壯大,在許多國家的議會中取得越來越多的議席。例如,有明確政治綱領的德國綠黨,提出了生態社會主義的口號, 1998—2002年還與社民黨聯合獲得了執政地位,現在綠黨已經成為德國的第三大黨。20世紀90年代以后,生態社會主義明確提出了“紅色綠黨”的概念及其政治、經濟、社會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主張,形成了生態社會主義的思想體系和政治綱領。
我國政府非常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七大”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促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同志專門就生態文明進行了明確闡述:“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中央政府及主要領導的積極推動下,我國的生態文明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取得了顯著進展。
二、生態文明理論研究進展
我國生態文明理論研究始于1984年,當時著名生態學家葉謙吉最早使用了生態文明的概念,他從生態學和生態哲學的視角來界定生態文明,認為生態文明是人類既獲利于自然,又還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又保護自然,人與自然之間保持和諧統一的關系[5]。之后,理論界開始廣泛研究生態文明,尤其是“十七大”以后,生態文明成為許多學科研究的熱門課題。據統計,截止2011年底,我國共發表了以“生態文明”為題的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及報刊文章累計達10 029篇。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9月第12卷第5期 陳洪波,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理論與實踐進展 第一,關于生態文明概念與內涵的研究。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視角對生態文明進行了界定。一是認為生態文明是人類的一個發展階段,如陳瑞清等認為,人類至今已經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個階段,在對自身發展和反思的基礎上,人類即將邁入生態文明新階段[6][7][8][9]。二是認為生態文明是社會文明的一個方面,如余謀昌等認為,生態文明是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種文明,四大文明一起支撐和諧社會大廈[10]。三是認為生態文明是一種發展理念,認為生態文明與“野蠻”相對,是在工業文明已經取得成果的基礎上,用更文明的態度對待自然,建設和保護生態環境,改善與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11][12]。四是認為生態文明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是一種建立在先進生產力基礎上的文明形態。在確保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礎上,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轉變生產模式和行為模式,走一條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互動發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13]??傮w而言,目前關于生態文明的概念的討論很多,但尚未形成一種公認的、權威的概念。
第二,關于生態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研究。許多學者從儒釋道和佛教中探究生態文明的文化淵源。研究認為,儒釋道從各自的角度闡釋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如:儒、釋、道都強調“天人合一”,把尊重生命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共同的生態價值觀。佛教認為生命主體與生態環境是一個統一體,天地同根、眾生平等,天地萬物本身就是一個大的生態系統[14][15][16]??傊覈鴤鹘y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態文明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佛性統一、萬物平等,等等,這些樸素的自然觀及其生態實踐觀,對于建設當代生態文化體系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經濟法理念的概述
所謂的經濟法理念即為人們在特定的社會當中,對經濟法本質以及發展規律的一種認識與宏觀把握,同時還包括對經濟法未來發展前景的一種理性構建。其是對經濟法的制定與實施的最高原則[1]。經濟法理念不同于經濟法領域的其他概念,其具有更高的地位。經濟法理念具有以下功能:第一,經濟法理念來自于經濟法律的實踐,同時可以科學地指導經濟法的制定以及實施,對經濟法律的實踐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第二,經濟法理念可以有效地預測經濟法的效果,從而科學引導經濟與法的發展方向。第三,經濟法理念能夠有效地推動社會文明的發展。
(二)目前我國經濟法理念的發展狀況
從20世紀80年代起,經濟法在我國開始盛興。然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提倡經濟行政法,并將經濟法列入行政法的范疇。在計劃經濟理念的影響下,很多專家與學者都認為經濟法是一種國家干預經濟的產物,并且將經濟管理關系看做為行政管理的一個分支,此觀點將行政法與經濟法的相關內容混為一談,忽略了經濟法自身的獨立性以及實踐性,最終造成市場常常出現行政壟斷現象。除此以外,我國經濟法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盡管經濟法在我國剛剛興起時比較興盛,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學術界并未對經濟法給予充分重視,因此經濟法的發展也越來越衰弱。甚至于有些學者提出傳統的法律部門即可將處理所有的問題,并不需要現代經濟法。這種錯誤觀點就是因為經濟法理念的缺失而造成的,嚴重影響了經濟法的發展。
二、經濟法理念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
(一)經濟法理念有利于生態文明原則的貫徹落實
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要求必須要充分遵循公平正義的原則。然而因為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其中各個地區的自然條件以及人文地理條件等具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國呈現出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狀況,這就無法充分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而經濟法能夠以法律的手段宏觀地調整經濟領域,從而促進經濟秩序的穩定,推動我國各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使得生態文明公平公正的原則能夠得到充分地貫徹落實。
(二)經濟法理念有助于生態道德的保障與維護
目前,我國人們還缺乏良好的生態道德觀念。為了獲得高額利潤,很多人還是選擇從事高能耗以及高污染的行業,這些行業在為人們帶來高額利潤的同時,也破壞了生態環境,嚴重影響了生態建設[2]。而經濟法理念可以有效地規范市場行為,監督人們承擔自身的生態建設責任,有助于生態道德的維護與保障。
(三)經濟法理念有助于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實行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而科學的經濟法理念能夠利用法律的手段有效地規范人們的行為,規范人們對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有效調整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從而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三、基于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經濟法理念的調整和重構
(一)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我國經濟法理念的調整
第一,科學調整我國經濟法理念的傳統思想。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法理念,其中涉及到我國社會發展以及經濟建設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可以將諸多內容概括為五個類別:公平公正理念、注重效益理念、經濟效益理念、經濟安全理念以及整體發展理念[3]。盡管這些理念都基本符合我國的政策目標以及經濟發展規律,然而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化也提出了更多的新理念與新要求,所以必須要對我國經濟法的傳統理念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使其能夠充分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第二,要重點調整經濟效益理念。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活動的最基本目標企業為獲得效益。然后而在經濟效益理念的影響下,使得一些經營者只是單純地注重眼前的經濟效益,但是卻忽略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要求。所以在經濟效益理念當中要加入環境成本,從而在經濟法的制定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經濟行為對環境帶來的消耗。
(二)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我國經濟法理念的重構
第一,樹立生態自然觀。在論述生態自然觀的過程中,馬克思與恩格斯運用了很多“物質變換”概念,而這一系列的概念闡述形成了物質變化理論,此理論為人們展現了一幅自然生態的圖景,明確指出了物質變換斷裂是人與自然在物質變換過程中出現不可持續發展的直接原因,而其本質根源即為資本的邏輯慣性違反了自然觀。同時也此理論還明確指出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即為轉變觀念與制度。在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不斷推進,建設生態文明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探索與發展,而生態自然觀對生態文明建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將物質變換理論貫穿到經濟法運行的全過程,不但充分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創新要求,而且還可以充分保障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第二,以人為本,樹立全面的生態價值理念。由于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全體人民的積極參與,因此必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人的主體作用,使得人們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中去,從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的快速發展。除此以外,在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在開發與利用自然生態資源的同時,還要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只有這樣才能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從而充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以及生態環境需求。第三,構建經濟秩序理念。秩序也是一種重要的法律理念?;诮洕ǖ闹刃蛞?,雖然市場主體的自由得到了充分重視,而且還享有一定的權利,然而不可以妨礙和損害其他主體的合法權利與自由,不能為了發展經濟而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生態文明社會的秩序主要包括政治秩序、生活秩序以及經濟秩序等。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要全面顧及到各個秩序的均衡發展,從而保證各個秩序都能夠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功能與作用。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改進熵值法;TOPSIS法;空間格局;海南省
中圖分類號:F12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1-0031-05
生態文明建設思想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其概念的正式提出并逐漸成熟還是在中國摸索新型發展道路的過程中完成的。生態文明建設是繼生態省、市建設的更深層次的創建工作,是生態城市的優化與補充[1]。在生態文明建設評價體系定量研究上,關琰珠等在廈門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中,以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為主線,從復合生態系統的角度,建立一個5層4個子系統共32項的指標體系。新指標補充了原有指標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方面的不足,對生態方面的表示也更周全[2];蔣小平以河南省為例,從總體結構上將生態文明評價分為3層,其中目標層由復合系統生態文明度一個指標構成,在自然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社會進步3個方面建立了評價子系統指標體系[3]。
杜宇從生態文明的基本構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的角度進行分析,認為生態文明建設應當包括以下五個基本構成要素:生態文化,綠色政治制度,又好又快的經濟發展模式,社會和諧有序,以及Y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環境,共34個指標層[4]。一些學者在生態文明建設評價的方法上有所改進,引入了多種定量模型和方法,對時間和空間進行綜合分析。朱玉林、李明杰和劉騰認為,構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體系的程度基于灰色關聯。該指標體系包括生態經濟五個一級指標:改善民生、生態環境、生態治理、生態與文化[5]。李勇等將模糊評價與灰色模型賦權結合在一起,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工作,有效解決了數據的不確定性問題[6]。楊開忠課題組在研究中提出生態文明指數(ECI),計算首先需要利用生態足跡的方法,然后以人均GDP和生態足跡作為基礎數據,收集全國各地的相關數據指數化,主要反映單位生態足跡經濟發展的規模[7]。目前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方法最常用的是基于PSR概念模型的層次分析法[8-10],而評價模型構建方法最為常用的是線性加權[11]。
對于生態文明建設這一概念,國外并沒有對其做出明確的解釋,也沒有展開針對性的研究,對生態文明的建設主要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節能環保、生態保護等領域,而對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主要體現在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構建上。建立指標體系在指標選擇的原則基礎上選擇不同的分析方法,平均加權法賦權,就引入層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使權重分配更科學的專家咨詢更加規范地評價指標。此外,這一時期的評價對象是區域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等的某些領域,如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性能指標。2001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設計了一個由58個指標構成的、包括15個主題和38個子題的最終框架,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計劃目的和目標提供了一個健全的啟動平臺[12]。海南省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基地,對整個省份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時空演化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及時,為科學編制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和指引作用。
一、評價方法與數據來源
(一)評價方法
采用Z-Score標準化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以改進的熵權法確定指標權重、TOPSIS法計算生態文明指數。因為前兩種方法目前都是較為成熟的方法,這里就不再贅述。
Topsis法是基于歸一化后的原始數據矩陣,找出方案中的最優方案和最劣方案,由此獲得最優方案和最劣方案間的距離(常用歐氏距離(Euclidean distance)),從而得出該方案與最優方案的相對接近程度,借此對進行方案優劣的評價。
第一步是確定正負理想理想解V+與V-;第二步是分別計算評價向量正負理想解的距離D+和D-;第三步是計算評價對象與最優方案的接近程度Ci,Ci越大,表明評價對象越接近最優水平。當Ci=1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最高;當Ci=0時,生態文明建設無效,處于混亂狀態(表1)。
(二)數據來源
數據主要源于2015年《海南省統計年鑒》、2014年海南省環境統計年報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相關年報及工作匯報中獲得。
二、海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空間格局評價
(一)評價過程
基于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原則、理念以及國內外生態文明建設和評估現狀,結合海南省實際情況和特色產業,提取并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包含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居、生態旅游、文化教育以及生態文明制度等6個方面,構建由1個目標層、6個一級指標、28個二級指標組成的海南省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表2),采用改進的熵值法計算標準化后的指標數據的權重,具體指標和數據如表2所示。
運用TOPSIS法計算生態文明建設6個一級指標以及綜合指標指數,在Arcgis10.2軟件支持下繪制海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指標的分級和排序圖,結果如圖1所示。
(二)結果分析
海南省生態經濟發展水平較以往有很大提升,可分為Ⅰ、Ⅱ、Ⅲ、Ⅳ、Ⅴ五個等級,等級最高的省會城市海口為0.874 8,處于理想狀態,無論是總體經濟水平還是產業結構以及循環經濟,海口市都具有較大優勢,生態經濟發展體系較其他市縣更為穩定和完善。位于東線沿海的三亞、陵水、瓊海、萬寧、保亭等5市,以及位于西線沿海的儋州市以及中部的五指山市的生態經濟指數介于0.6―0.7之間,處于良好狀態的穩定發展階段,主要依托其區位優勢和海洋經濟的產業優勢。特別是三亞作為海南南部地區的增長極和重點旅游城市,與陵水、瓊海、萬寧等3市均位于快速發達的東部快鐵交通線上,旅游業和房地產業占據三亞市大半個經濟市場,因為旅游城市發展的需求,三亞市在市容、市貌、循環經濟等發展上,更有相應的制約因素促進整個生態經濟循環發展;而儋州作為海南西部的中心城市,洋浦經濟開發區、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和海大儋州校區均在其境內,這些因素都會促進生態經濟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除西線的昌江的生態經濟水平處于較差狀態,其他9個市縣均處于一般狀態。隨著十后海南省國際旅游島建設,中西部地區市縣發展拉開帷幕。環島高速、2015年環島快鐵的開通方便了各旅游線路的規劃布局以及各市縣間的交通聯系,使得島內各市縣以及島內島外間的聯系更加密切。
3.發揮生態人居優勢,帶動全面建設生態文明省。生態人居水平較高的地級市、東線城市和部分中部城市應繼續保持,重點提高昌江、澄邁、保亭、瓊中、定安、臨高、樂東、屯昌、白沙等中西部地區的生態人居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質量,增加公共綠地與公園面積,推行使用低碳、綠色、節能建筑,提倡綠色居住和綠色出行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人們居住、生活、工作環境,打造更適宜休閑空間。
4.優化生態旅游特色產業,著力打造美麗宜居省份。各市縣生態旅游發展水平差異顯著、兩極分化現象嚴重,難以實現生態旅游島內全覆蓋。應借助建設國際旅游島與“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契機,盤活旅游島和生態省建設的特殊政策體制,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構建“旅游+”的基礎上實現“生態旅游+”最大化。三亞、???個較為成熟的核心旅游城市,應堅定不移地發展高端、特色、多樣的主題生態旅游,帶動并優化周邊地區旅游環境;深度挖掘其他市縣的度假休閑旅游產品和精品路線,推進生態旅游+醫療養生、免稅購物、娛樂演藝、問題會展等的高度融合,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多元文化融合發展;打造以東西南北核心城市為主,貫穿連通周邊市縣的生態旅游路線;加大廣告宣傳投入力度,將生態旅游路線推向全國和世界。
5.著力打造文化特色產業,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文化教育作為海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的薄弱環節,應引起足夠重視。特別是三亞、瓊海、文昌、儋州幾個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態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文化教育成為制約其總體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因素,沒能成為海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領頭羊和示范區。三亞市坐擁歷史悠久的崖州古城,應開辟崖城歷史博物館,并做好修繕保護工作,深度挖掘其文化內涵,使其成為既具文化氣息又散發現代生態旅游和商業旅游氣息的熱帶濱海旅游城市。努力提升高等教育入學率,針對省內多起問題少年違法事件頻發等狀況,應注重培養培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和保護生態、尊重自然的生態文化氣息。
6.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完善生態補償體制。建立和完善生態文明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及時研究和統籌解決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大問題。要有效整合管理資源,完善行政手段,全面梳理現有管理資源分布情況,合理設置管理機構和劃分管理責權,優化行政資源及相應的財政資源配置。要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完善行政管理手段,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和威脅資源、環境、生態安全的突出問題。在十上海南省提出“國際旅游島”和經濟特區開發后,出現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秩序混亂、環境質量下降等狀況。因此,應注重島內所有市縣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有效管理生B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 白楊,黃宇馳,王敏,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及其評估體系研究進展[J].生態學報,2011,31(20):6295-6304.
[2] 關瑣珠,鄭建華,莊世堅.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發展,2007,(2):21-27.
[3] 蔣小平.河南省生態文明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1):61-64.
[4] 杜宇,劉俊昌.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9,27(3):60-63.
[5] 朱玉林,李明杰,劉騰.基于灰色關聯度的城市生態文明程度綜合評價――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例[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2010,4(5):77-80.
[6] 李勇,周學費.基于模糊灰色統計的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35-38.
[7] 楊開忠.誰的生態最文明――中國各省區市生態文明大排名[J].中國經濟周刊,2009,(2):8-12.
[8] 何天祥,摩杰,魏曉.城市生態文明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經濟地理,2011,(11):1897-1900.
[9] 陳曉丹,車秀珍,楊順順,等.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方法研究[J].生態經濟,2012,(7):52-56.
[10] 藍慶新,彭一然,馮科.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評價方法研究――基于北上廣深四城市的實證分析[J].財經問 題研究,2013,(9):98-106.
一、背景鏈接
生態文明是價值觀的革命,是黨對執政規律認識的升華。與長期以來所提倡的環境保護、污染防治、清潔生產等概念相比,生態文明具有更深刻、更豐富的內涵,不能將生態文明建設簡單化。科學發展觀要求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體現著保護環境、保護生態、以人為本的現代思維,是人類對自己行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
二、治理生態問題的措施
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既著眼當前,又考慮未來,實現經濟社會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第一,建設生態文明,前提和關鍵是如何發展??茖W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只有發展,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生態文明要求人類選擇有利于生態安全的經濟發展方式,建設有利于生態安全的產業結構,建立有利于生態安全的制度體系,逐步形成促進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的良性運轉機制,使經濟社會發展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對后代人的需求不構成危害,最終實現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
第二,建設生態文明,核心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文明是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環境和諧統一、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成果的總和,其本質特征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形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既是生態文明的核心價值理念和根本目標,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評價標準。
第三,建設生態文明,目標是不斷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堅持以人為本,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落實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堅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
關鍵詞: 農村社區教育 兼容性 生態文明建設 實踐與思考
什么是生態文明呢?指人類在遵循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客觀規律中取得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黨的十面向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劃,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擴展為“五位一體”,既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并把后者放在“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的突出位置,這是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戰術?!稗r村天地,廣闊有為”。農村、農業和農民既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有機組成,又是其中不容忽視且無可替代的重要內容。而農村社區教育則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推力。就是說,加強農村社區教育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相互交融,具有相當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簡析農村社區教育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
“相對于生態平衡與和諧社會來說,人既是一種建設性力量,又是一種破壞性力量”。理論和實踐充分表明:人與環境之間和諧關系的惡化和生態平衡的破壞多是由于人的盲目行為造成的,而要融洽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首先必須幫助人類及其社會群體的人們提高相應的思想認識,進而把正確認識轉化為一種積極有效的自覺?!犊沙掷m發展21世紀議程》強調提出:“教育對改變人們的思想認識和態度行為是不可缺少的,是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能力的關鍵?!北疚恼J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樹立如下理念:努力推動生態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終身教育發展,通過豐富多元的教育活動,促使人們逐步把生態保護變成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而這種理念與社區教育的基本服務功能是完全一致的,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同樣是社區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如果農村社區教育能夠有組織、有計劃、有秩序地在全體民眾中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對促進當地乃至區域化“五位一體”的各類文明建設將發揮生力軍作用,其積極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二、簡析農村社區教育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可能性
生態文明建設與農村社區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任務和基本功能等都是相似的,都需要地方政府和廣大民眾的高度重視、人心關注、積極參與和共同協作。因此,兩者之間的相互兼容是完全可能的。
1.充分發揮政府及部門的主導作用。地方政府首先要強化生態文明教育的主導作用,把之納入中長期和年度發展規劃之中,并引導納入社區教育計劃之中。其次,在政府的有效主導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社會團體等既是社區培訓項目的指導者,又是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推進者,要有效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帶動并形成生態文明教育的公眾參與機制,把生態文明教育與“美麗鄉村”建設、衛生城市創建、文明單位爭創、文明社區評創和“星級家庭評選”等活動相結合,切實提高教育活動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2.充分發揮各類培訓教育的先導作用。隨著科技社會的迅猛發展,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由于人們對生態的保護意識和參與意識比較薄弱,對“地球村”的認識程度比較淺顯,直接導致生態危機現象不斷加重。為了有效遏制并切實改變這種狀況,必須通過生態教育活動完成使命。鑒于此,對于人數較多、破壞現象嚴重的廣大農村地區,要堅持以社區教育為有效載體和良好平臺,積極開展豐富多元的生態教育活動,從中發揮帶頭示范和輻射帶動的“雙帶”促進作用。通過多樣載體形式,著力開展如下教育活動:生態知識普及教育,生態文明觀念推進教育,強化生態環境法制教育,生態文明技能教育,加強各類產業轉型培訓等。通過培訓教育,讓生態文明建設成為農村社區教育的常態內容和主體內容。
3.充分發揮健康輿論宣傳的引領作用。要讓全社會力量重視和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教育和輿論引領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鑒于此,我們要堅持以農村社區教育為有效載體和良好支撐,一是高態勢、大力度地開展宣傳生態文明建設內容的教育活動,積極營造健康良好且熱烈濃厚的輿論環境,逐步讓生態文明建設深入人心,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源源不斷地輸入活力元素。二是積極舉辦諸如“人美?家美?鄉村美”之類的生態教育周活動,通過發放資料、植樹護綠、征文演講和文藝匯演等活動,大力倡導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意識行為,反對一切不和諧因素。三是認真挖掘和注重培植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進典型,不斷放大典型示范和輻射促進的教育效應。
黨的十報告首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新執政理念,強調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這不僅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國家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而且賦予了“美麗中國”豐富的科學內涵、時代意義和深層的倫理要求。實現“美麗中國”的建設目標,既需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更需要發揮全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樹立健康的生態文明的價值觀和建設天藍水碧、山川秀麗的美麗中國而不懈努力。
一、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價值是時展的必然要求
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生產力取得了突飛猛進式的發展,特別是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尤為迅猛,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們在享受科技發展帶來的巨大成就的同時,世界范圍內的氣候問題、污染問題、水資源危機等生態問題進入爆發階段,人類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挑戰。正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們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卻忽視了對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所以從本質上來說,生態危機源于人們對世界認識的局限性以及不斷膨脹的私欲。
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它反映了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進步以及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馬克思說:“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部分?!盵1]128恩格斯也說過:“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并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2]374-375歷史發展到今天,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人與自然不是主仆關系和對抗關系,不能一味索取,而應該是一種協調發展、利益相關的關系,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否則,一味索取、肆意破壞,必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近年來多種氣候問題、生態失衡問題已經一次次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因此,保護自然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日益重要。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和中央政府在全面進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同時緊抓生態文明建設。1994年,國務院批準了第一個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建設生態文明”首次被明確提出,并被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生態文明包含三個方面的基本內涵和基本要求,即生態意識文明、生態制度文明和生態行為文明,這三個方面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之后我們提出了“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對生態文明的提煉和發展,走低碳環保道路,代表了更高層次的人類生態文明追求。良好的生態環境,不?H能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自然資源供給,也為推動社會的進步發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因此,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國家全面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進程的歷史階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走低碳環保的科學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相得益彰,生態文明建設在教學中的實踐賦予了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的時代意義,同時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并對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吁開發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價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斷創造和實現其內在價值,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價值觀就是其重要的實踐。建設生態文明,離不開生態道德教育,離不開對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價值的深入研究,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對宣揚生態價值觀的實踐行動。
二、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價值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探索
在過去長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人們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局限于政治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形而上地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在簡單地分析人類支配行動的思想動機,從而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對于緩和人與自然的矛盾關系、對于調解人類社會全面發展等問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3]96。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形成了這樣的一種價值觀:“人不僅是自然的開發者和享受者,還是自然的主宰者和征服者?!盵4]以人為中心的價值觀必然會導致人類利己主義。而這種錯誤的價值理念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曾長期占據統治地位。進入工業文明時代后,受工業文明主導的價值觀和思想道德觀的影響,以經濟發展為核心,人們往往刻意地追求物質資源的私有化和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這種價值理念導致了人類對自然過度地索取和掠奪,大自然也對人們實行了一系列殘酷的反抗和報復,近幾年來天災頻發,人類的發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水資源污染、亂砍濫伐等人類活動已經引起了水土流失、荒漠化、泥石流、酸雨等自然環境災害;二氧化碳的過多排放引起溫室效應,導致海平面上升。人們應該正確認識這些災害的發生、發展,并采取措施盡可能減小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在正確意識的引導下,在國際社會積極倡導達成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共識。糾正錯誤的生態觀,樹立低碳理念,走低碳之路、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共同呼聲,而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態價值觀培育方面的作用在當今時代顯得尤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把生態意識滲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層面,第一步要從思想上對人們進行環境法規教育和生態倫理教育,使人們清楚地認識到現在大家正面臨著嚴重的生態危機,從而倡導積極的生態價值觀。第二步要從實踐層面引導人們關注生態保護,將低碳環保的思想觀念滲透到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
低碳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價值觀要求我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規律,摒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樹立牢固的生態價值觀、生態道德觀、生態法律觀、生態消費觀,形成師法自然、順天致性的良好氛圍。
三、低碳時代呼吁對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價值的積極開發
每個人都對美好的生活有所向往,這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在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背景下探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價值,將生態意識滲透到思想政治教育,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必要責任,也是現實社會發展的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內容,也是解決社會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對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道德教育、普及低碳理念有著重要的意義?!皩崿F生活的低碳化,不僅僅需要制度支持、政策引導、法律約束、技術支撐等外部措施,更需要人們從思想和意識層面給予重視與支持,為其提供內部動力。”[5]只有牢固樹立生態價值的意識,才能使人們自覺從事生態環境的保護活動,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對人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達到緩和人與自然關系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價值搭起了實現低碳生活的橋梁,低碳時代呼喚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揮作用。生態道德教育是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是開發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價值的基本方法。生態道德教育有利于人們形成正確的低碳環保意識。通過生態道德教育,可以明確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可以讓人們認識到自己現在所面臨的生態危機,從而教育人們正確地踐行低碳理念。將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價值觀融入生活、予以實踐是實現生態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徑,通過生態道德實踐,能夠使人們更具體直觀地認識和了解低碳生活。它主要通過引導輿論、宣傳動員,從而讓低碳概念深入人心。
在我國,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比較優越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和良好的教育氛圍,這為生態價值層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另一方面,我國生態文明教育起步比較晚,加上人口眾多,素質參差不齊,在我國宣傳和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價值觀依然任重而道遠。
四、強化思政教育生態價值是高校生態教育的現實需求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發揮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以及全局性優勢,通過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在整個社會培養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適度消費、理性消費、綠色消費的正確消費觀,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正確生產、生活、消費習慣,將生態意識轉化為全民意識。大學生是生態文明教育的主要對象,也是傳播生態文明觀念的主力軍,因此,對大學生開展的生態文明觀教育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更是教育發展、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共同要求。
(一)開展生態文明觀教育是推進高等學校教育發展的時代要求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21世紀議程》,明確提出:“教育是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能力的關鍵。”從可持續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提出了把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這是高等學校承擔起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培養卓越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其發揮社會功能的有效途徑。然而,我國的高等教育以培養專業領域專業人才為主要目標,導致過于偏重專業知識的傳授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忽視對學生開展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教育,更加忽視對于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開展。近年來,很多高校以建設“綠色大學”“生態大學”“生態校園”等為目標,大力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和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活動,對塑造大學生健康的生態價值觀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由于對這方面的教育普及度和重?度仍不夠,大學生的生態文明觀念與他們將要擔負的社會建設任務和社會責任差距還很大,高校生態文明教育任重而道遠。
(二)開展生態文明觀教育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個性要求
是否具有正確的生態文明意識和良好的生態文明素養是衡量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大學生融入社會的客觀要求,大學生學會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學會如何達到雙方利益最大化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大學生應該用哲學中辯證的觀點來看待人與自然的發展,促進自身人格的完善和各方面全面發展,這也是高等教育所必須承擔的教育責任。然而,現實中大學生的生態文明觀卻參差不齊。大學生普遍生態文明觀念淡薄,生態文明素養低,消費觀念不正常,推崇奢侈主義,對于生態環境感知度低,保護環境意識弱,生態倫理道德停留于表面,自我約束力差。生態文明觀念并沒有成為他們樂于接受的東西,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自覺性和責任感低,因為他們被保護在象牙塔里,沒有受到自然對他們的懲罰,他們的雙眼被蒙蔽了。生態文明觀的缺失所造成的人格的不完整,會導致他們逐漸被社會淘汰。而通過開展和加強生態文明觀念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生態道德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養成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習慣,提高生態文明素養,敢于同危害環境的行為做斗爭,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 政府 行政責任
一、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政府缺位問題
1、地方政府缺乏生態意識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各地政府都在努力發展經濟,中央對地方政府官員的評價也是參考各地的GDP發展水平。所以,導致很多地方政府官員都重經濟發展指數,而忽略生態文明建設,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在發展地方經濟的過程中,很多地方官員縱然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只要有利于促進GDP增長,就默許這樣的企業發展,走了“用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錯誤道路。出現這樣問題,從根本上說主要是因為地方政府缺乏生態意識,沒有認識到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只重視眼前的利益忽視了長遠的發展。
2、對地方政府考核標準的標準不完善
現行的對政府考核的標準很少將生態文明建設標準納入考核體系之內,關注的只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速度。所以在推動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加大物質投入力度,而且還應該建立起相關的制度。有的學者提出了綠色GDP概念,將綠色GDP指數納入到對地方政府的考核體系之中。通過這種制度建設,促進地方政府官員形成生態文明意識,從根本上實現變革,促進地方生態環境的建設。
3、生態保護法規建設滯后,相關制度執行不到位
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法律是其中最為有效的制度保障,對于阻止生態環境破壞和合理開發生態資源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與生態文明建設配套的法律制度建設卻不到位,而且政府在貫徹和落實的過程中也沒有嚴格按照相關政策和法規執行。有的專家進一步指出,雖然我國已經有了環境保護的相關法規,但是受到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地方政府在貫徹和執行上甚至出現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特別是缺乏刑事責任,所以一些企業對于生態環境問題也不夠關注。最后,我國現有的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過于零散,而且缺乏實用性,特別是像我國這種生態資源大國,缺乏系統的環境保護法規是很難實現生態的可持續性發展的。
二、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的責任
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政府應該發揮其主導作用,樹立起科學的發展觀念,促進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協調發展,解決地方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具體而言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1、制定科學的生態文明建設規劃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政府需要在宏觀上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按照自然規律辦事,走可持續性發展之路。同時,各地方政府也必須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根據地方的實際,制定出符合地方發展特點的規劃,以促進地方各種生態資源的合理開發與運用,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
2、推廣生態文明教育,提高民眾生態意識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程不僅僅是政府一方的責任,還必須依靠廣大群眾的力量共同的完成。然而,我國人口眾多,整體素質較差,環保意識薄弱,所以政府必須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提高群眾的生態意識。具體而言,可以通過如下策略:第一,開展生態文明普及宣傳活動,發放傳單,制作公益廣告。第二,加大對高校有關生態、環保專業的投資,培養專業化的環保和生態人才,為生態文明建設積累資源。第三,制定行政規范,引導群眾自覺的保護環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3、完善相關法規和政策,加強執行力度
相關法律和政策的完善與否會直接影響到人民對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的態度,政府只有不斷完善相關法規,加強對生態建設的法律保障,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困環境保護法》等關于環境方面的法律,但是有關生態和環保的法律體系還沒有建設起來,例如對燃油稅和環境稅等議案還沒有最終立法。同時,政府還應該加強執行力度,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4、開發生態經濟,加大對環保產業的投入
近些年來,我國政府開始加大對環保的投資,但是卻存在著盲目投資的問題,對環保和生態方面的技術重視程度不夠,這些都影響了環保產業最新科技的推廣。所以,政府應該統籌管理與科技投資,建立完善的生態經濟研發體系,鼓勵環??萍紕撔?,給與足夠的經費和政策支持,并且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形成一條新的生態產業鏈。
5、加強政府生態治理的綜合協調能力
生態系統由各種因素構成,各種因素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為了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政府應該不斷提升自身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協調能力。考慮到各地自然條件、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的差異,政府部門應該建立起一個動態的環境保護系統,明確各部門的職能,協調各個機構之間的關系,提升政府部門整體協調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生態文明的建設是一個漫長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積極發揮其職能,認真的履行自身的責任,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宏觀調控,提供市場監管、社會服務等職能,轉變自身的職能,全力加強生態建設,將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統籌發展,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
參考文獻:
[1]李亞.論經濟發展中政府的生態責任[J].中國林業,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