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初中物理思維怎么培養
時間:2023-07-18 16:27: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物理思維怎么培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新課標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作為一個初中物理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而物理學科作為一門自然學科,主要是以實驗觀察和實驗操作為基礎,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習物理知識,探索物理規律,通過實驗引發猜想,通過實驗引發人們的思考,從而以實驗為基礎探究自然規律。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談談初中物理實驗能力培養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創新能力
物理是一門實驗的科學,物理知識與多數的物理概念都是基于物理實驗而得出。初中學生首次接觸物理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對物理實驗給予高度的重視,指導學生對實驗設備的安裝;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記錄、讀取、分析數據;完成實驗總結與報告,對物理實驗產生興趣,培養學生正確認識事物及客觀規律提供事實依據。通過優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分析歸納思維能力和探索和創新能力。筆者從事物理教學多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好物理實驗資源,著力培養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和物理學科上的創新意識。筆者將自己近些年來,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有效嘗試總結幾點,與同學科的教師分享,并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物理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自然科學尤其需要人們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多數的概念和原理都來自于物理實驗,這就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基礎觀察能力。但是,多數學生在實驗中注意力不能集中,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在實驗的活動中,缺乏實驗的觀察的目的性不夠明確。被一些刺激性強的事物吸引走,對實驗過程中應該仔細觀察的現象沒有給予有意注意,經常會出現實驗的漫無目的看了一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筆者在進行演示實驗和指導學生實驗之前,都會強調學生應該有目的地去觀察哪些現象,給予學生一個特定的方向,學生在物理實驗的觀察和操作的過程中,才能夠積極主動地思維,在實驗的觀察中獲取有關知識。
如初中物理實驗《光的反射》一演示實驗,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象;體驗和感悟我們是如何看不見不發光的物體的;經歷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跟法線位置的關系,測量反射光線與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總結探究的結論,獲得比較全面探究活動的體驗;通過觀察,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異。筆者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驗中的觀察能力,在演示實驗開始之前,筆者就讓學生在對實驗 的仔細觀察觀察中,重點觀察并分析:“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及法線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然后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兩者之間的大小關系”。學生帶著問題觀察實驗,就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對物理現象的關鍵內容進行仔細觀察,這樣很輕松地收到了本課應該達到的預期實驗教學效果。在實驗的觀察中,學生觀察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
2.物理實驗能夠培養學生實操能力
初中物理實驗的操作能力是一項必備的能力,學生的物理素質和能力除了要牢記物理理論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自己的物理實驗,通過動手的實際操作和體驗,才能將物理理論知識加以鞏固,才能使自己是實驗能力有所提高。筆者發現,不少初中物理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時,都是把物理課本擺在實驗臺上,一步步地將實驗按照課本的指示照做,這樣的機械的操作,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學生動手做實驗的積極主動性不高。筆者在物理實驗指導學生操作規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導作用,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筆者在物理實驗課中,對于初中物理實驗中用到的基本儀器有哪些,讓學生在操作前做好計劃,提高實驗的針對性。在學生實驗操作前,必須讓學生了解儀器的構造原理,知道在實驗中將會使用到的儀器的在具體的實驗中,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必須在腦中熟記,方能保證實驗的正確操作,逐步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這一實驗,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在實驗中會用伏安法測電阻。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正確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科學態度和團結協作的集體觀點。用伏安法測電阻是電學中的一種基本測量,屬歐姆定律變換式的具體應用,對于加深歐姆定律和電阻概念有重要作用,同時又給學生提供初中常用電學器材綜合使用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根據課題設計實驗電路圖,掌握正確的操作順序是本節的重點,根據電路圖進行實物接線并且排除接線過程中出現的種種故障是難點所在。筆者在實驗前,幫助學生首先理清知識:“①怎樣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的值?電路圖是什么?②需測哪些物理量?③怎么算出電阻?這個算出的值有誤差嗎?④怎么減小誤差?⑤怎么才會取得多組數據”等。將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分階段有計劃地進行,熟練掌握用伏安法測電阻的方法。增強了學生動手能力,又可促進思維,增加學生物理實驗與學習的興趣。
3.物理實驗能夠啟發思維培養學生歸納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不斷推動人認識和研究事物、建立求知意愿的強大內在動力。只有當學生真正對某門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時,才會對其傾注全部的熱情,才能津津有味、專心致志的進行學習,甚至持之以恒地去深入鉆研這門學科,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帶有趣味性的學習,能夠讓初中生獲得更大的學習滿足感,讓他們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保持愉悅的心情。因此,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時,教師應該注重對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培養,不斷提高初中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入手,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是激發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的關鍵措施。教師在給初中生講解蒸發原理時,就可以先通過引入一些生活化問題,激發初中生的興趣和思考。例如濕衣服通過晾曬是怎么自己變干的呢?當我們在皮膚上涂抹酒精后,為什么酒精很快就沒了?這些問題能夠很好的向初中生揭示日常生活中暗含的物理原理。通過對這些現象的觀察和思考,能夠讓初中生對蒸發現象形成具體的概念,也能將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起來,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上營造自主學習的探究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營造自主學習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
初中物理是一門精密性高、抽象性強,且具有數學量化特點的實驗性科學,理解物理概念、認識物理規律的基礎環節就是觀察和實驗的過程。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學課堂上,單純的物理知識灌輸遠遠不能滿足其教學要求。而必須要在課堂上營造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引導初中生去豐富課堂上的學習活動,培養初中生的立體思維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并且在初中物理教師的引導下,去模擬物理學家發現真理的過程,讓初中生在此過程中建立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思維模式,并讓他們學會總結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例如當物理教師在課堂上講授電壓、電流和電阻等電學知識原理時,就可以通過情境創設、猜想引出、分組實驗等多種引導式的教學方式,為初中生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和記憶這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這樣的引導式初中物理教學模式,讓初中生在聽課的同時,通過分組的形式進行深入的討論和總結,能夠讓初中生在自主學習時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尤其是在進行分組討論時,能夠讓初中生獨立地進行思考和總結歸納,讓他們勇于發表自己在實驗中觀察到或者發現到的問題及看法,在營造起活潑、生動的課堂學習氛圍之余,又能讓初中生通過自主學習,更牢固地掌握物理教師所教授的內容。
三、在物理實驗中激發初中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由于物理學科的實驗性特點,在教學時為了幫助初中生更容易的理解和記憶物理理論,初中物理教師必然會在物理課堂上進行大量的物理實驗。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初中生動手能力和進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而對于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大多數演示實驗而言,基本都會給出非常詳細和具體的實驗步驟。如果物理教師在教學時直接按照教材進行演示的話,很容易就會讓初中生形成固定思維,限制了他們物理思維的自由發展,對初中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進行物理演示實驗時,教師應該先提出問題,讓初中生獨立地思考進行這項實驗所需要具備的條件步驟,并試圖將物理理論與生活常見現象結合起來。例如物理教師在引導初中生學習探究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時,就可以通過鋼板實驗來幫助初中生理解。教師先選擇一名初中生來自己動手完成該項實驗。然后讓這名初中生用一只手將鋼板的一端固定,并用另一只手對鋼板的另一端施力。在此過程中,所有初中生都可以觀察到:在力的作用下,鋼板發生彎曲。隨著施加在同一位置的力的大小改變,鋼板的彎曲程度發生變化;并且隨著施加力的位置變化,鋼板的彎曲程度也各不相同。進而說明力的作用效果大小與力的作用點、方向都有非常明顯的關系。通過課堂演示實驗和生活小實驗,能夠讓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帶著問題去進行自主探究,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增強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總結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 問題意識 教學作用 培養措施
人類在認識自然與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產生探索問題的心理。問題是開啟科學大門的鑰匙,學生有了問題才會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從而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作用
1.有利于學生理解物理原理。物理上的很多概念與原理是比較抽象的,而初中學生的思維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很欠缺,他們在學習抽象的物理概念與原理的時候會產生困惑,從而產生疑問,如果學生樹立了問題意識,就會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來。教學實踐表明,學生提出的問題常常是他們理解概念或原理方面的誤區,是最需要老師指導的地方。老師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給學生有針對性的幫助,從而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與原理。
具有問題意識的學生,他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經常會多問幾個為什么?這是他們積極思維的表現。在面對新知識的時候,他們會對照已經掌握的知識領會新知識,如果還不能理解,他們可能就會查閱資料,或者請教同學與老師甚至做實驗進行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物理的新知識會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靠,而且有利于將學習到的知識,構建成知識體系。
2.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不到問題,說明學生沒有深入學習,只是停留在表面。從某種意義上講,產生學習積極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問題,有了問題,才有思考的積極性,有了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才會有參與教學活動熱情,進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比如,在學習浮力知識的時候,請學生聯系實際說說在水中提起物體與在空氣提起物體時,感覺有什么不同,然后引導他們探索浮力產生的原因,從而促進探究式教學的開展,提高教學效率。
3.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根據新課程教學理念,在物理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而創新思維能力,需要從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開始。可通過問題意識的培養,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可見,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必須重視問題意識的培養。
當前,初中學生的問題意識并不強,他們可能習慣于聽老師的講解,害怕在同學面前直言自己的問題。那么,在具體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
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措施
1.創設教學情境,誘發學生提問。問題都存在于一定的情境中,很少是孤立存在的。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老師應該采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問題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情境當中,誘導他們提出問題。比如,在教學壓強的時候,可以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為什么被筆尖戳手比筆尾戳手疼?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壓力產生的效果與接觸的面積有關系?在學習物體浮沉條件的時候,可以用實驗創設教學情境:將一塊橡皮泥拉成兩段,一段揉成圖放在水中,另一段將它做成船形放在水中,學生會看到一個是沉在水中的,另一個是漂浮在水中的,進而引導他們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同樣是橡皮泥,一個是沉的,另一個是漂浮的呢?物體沉浮的條件是什么?
2.用物理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利用實驗能很好地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實驗的作用。比如,在教學大氣壓知識的時候,學生看到筆者做紙片托水的實驗后,就提出這樣的問題:假如杯子中的水,放得不滿,結果怎么樣呢?筆者讓學生用實驗探索這個問題,從而增進學生對大氣壓的感性認識;在教學電流表正確使用的時候,筆者強調:連接電流表的時候,電流要從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有的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假如連接反了會產生什么現象呢?筆者讓學生用實驗探索,電流連接錯了,電流表的指針將怎樣偏轉;在使用天平測量物質質量的時候,總是要求學生在稱量之前調節好天平。有的學生就思考:假如不調節天平,能否稱出物體的質量呢?這個問題激發了學生興趣,不少學生還沒有等到老師組織討論,就私下討論起來。老師應不做解釋,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親身動手實驗探究,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還能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3.利用生活現象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物理與生活有密切聯系,生活中處處要用到物理知識。比如,在教學物態變化知識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這樣的視頻:春天里的冰雪融化、夏天里的暴雨如注、秋天里的大霧彌漫、冬天里的鵝毛大雪;學生看了這些自然現象后自然會問:雪、霜、霧等是怎么形成的?再如,在教學機械運動知識的時候,可以播放這樣的視頻:在奧運會的比賽場上,跳遠運動員在比賽的時候,首先要進行助跑,引導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跳遠比賽,為什么要加速助跑呢?聯系生活不僅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而且能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教學理念。
總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能不能讓學生大膽提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更需要老師的教學藝術。老師要潛心研究學生、研究教法,讓學生敢于提問,讓問題走進課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馮貴東.中學物理.物理教學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2007.6.
關鍵詞:初中物理;創新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6401(2016)09-0120-01
初中物理作為學生接觸專業物理知識的開端,良好的教學不但有助于學生物理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更有利于他們今后對更高層次物理知識的學習。然而受應試教育、中考升學壓力等多方面因素所影響,目前初中物理普遍存在“填鴨式”教學方式,如此一來不僅教學效果難以保障,學生創新能力更是無從談起,這對他們今后高層次物理學習造成嚴重阻礙。鑒于此,下文將基于筆者實踐經驗,探究一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物理教學方法。
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優質的課堂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究欲望,讓學生對于物理教學中抽象以及平淡的問題產生學習的欲望。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具體的內容在備課階段借助于教案、互聯網等多種途徑設計課堂教學模式,比如適當增加一些簡單有趣的小實驗,以此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讓其能夠主動開動腦筋去探索知識。例如在學習“大氣壓”這一知識點時,學生往往缺乏對大氣壓的直觀感受,為此,教師就可以在備課階段設計一個卡片托水實驗,即往玻璃杯中加滿水,并用一個塑料卡片將杯口蓋住后倒過來。隨后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問:如若將玻璃杯倒過來,把手放開,那杯子里的水會怎么樣呀?學生們都不假思索地回答:漏出來。這時教師將杯子倒過來,并將手移開,讓學生觀察現象,學生會發現塑料卡片緊緊地貼在杯口上,且杯子里面的水也沒有倒出來。此時,學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調動,教師則可以鼓勵學生對此現象進行猜想,并一步步將學生引入課程的重點內容“大氣壓”的學習當中。
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與逆向思維
大部分初中生認為物理課程很難學,筆者根據研究發現,這一情況產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學生缺乏良好的物理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在物理基礎知識教授完畢后,向學生提出一些引導性較強的問題,隨后讓他們進行獨立思考并給出自己的答案,最后教師在點評幾名學生的回答后公布該問題的準確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例如,在學生學習完“物體浸在液體中會受到液體的浮力”這一知識點,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物體浸在氣體中會受到氣體對它的浮力嗎?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知識點與方法進行解答,引導學生在探究知識點的道路上另辟蹊徑。此外,教師還應重視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例如,在學習“地球對物體的吸引作用”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采用逆向思維的方式來思考:物體會不會對地球也產生吸引力?又如,在學習“電”能生“磁”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讓學生反過來思考:“磁”能否能生“電”?讓學生了解到在一定條件下事物之間能夠互相轉化,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三、重視物理實驗的探究性
實驗是物理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物理規律與概念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概括而來的。因此,實驗教學不單是物理教學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當在保證實驗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條件,提供具有探究性的實驗,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創新,以實現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例如,在進行“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實驗時,教師在學生小組完成“伏安法”測量后,繼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進行小組分析、研究與討論是否有新的測量方法,并自己動手進行實驗的設計、實驗器材的選擇、實驗步驟的制定以及實驗結果的總結與論證。最后由教師對設計的方案與結果進行點評。有的學生在不斷實驗與探索中設計出了“安安法”與“伏伏法”來進行電阻測量,通過這一過程,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加了創造熱情,進而提高了學習物理的積極性。綜上所述,鑒于初中物理對學生今后更專業物理知識的學習以及創新發揮著重要作用,因而要求廣大教師必須在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方法、模式的前提下,立足于教材實際,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重視物理實驗的探究性,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與逆向思維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紅霞.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J].科教文匯旬刊,2009(5):179.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教學 創新思路
一、引言及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綜合國力有了長足的提升,國家對于人才需求越來越大和人才供給的結構性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基于此對于教育領域的改革呼聲越來越高。中小學是我國的義務教育階段,也是我國人才教育最為基礎和重要的階段,必須得到國家重視。新課改是目前國家推進中小學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解決教育問題的重要思路。
新課改是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的,主要是針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缺陷而制定的應對改革的措施,它的提出對現有的教學人員和教學體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的推行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改革中的一種大的趨勢。任何教學個人和學校如果不能夠把握大勢的要求,仍然沿用老路,勢必會落后于時展的要求,勢必會影響整個教育改革的大局,基于此,探討當前新課改中教學的現狀和問題,提出推進課改的創新性策略有利于把握新課改的大局,更有利于推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二、當前我國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
盡管現行的新課改正在推進,但是目前我國的中小學教學仍然以傳統教學為主,教學方法、教學秩序、教學體制都還沒有及時進行更新,因此了解中小學教學的現狀,有利于更好的為推進新課改提供更多的源泉。
初中物理是一門探討由現有現象到認識事物本質的學科,學科的要求是善于觀察事物現象進而通過漸進式方式找到事物現象背后的原理?,F行的初中物理的教學中卻違背了以學生學習、探索為主的目標。其主要的缺陷表現在:
一是,初中物理教學的目標比較單一,未能夠把握重點。目前的教學中,物理老師注重的是告訴學生事物現象后面的原理,采用的是一種課堂集中教學的方法,很多學生知道這一種原理和本質,卻往往將事物的現象和本質分割不能夠形成一種完整的思維。
實質上來說,物理的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培養一種思維方法,這比直接告訴他們結論要重要得多。讓學生培養發現問題的眼睛,分析問題的智慧,探討問題的興趣,解決問題的欣慰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也更加適合學生學習和培養思維能力的要求。
二是,初中物理教學的角色配置不合理,未能夠相互協調。教學相長說的是教和學二者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學習知識。要求老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相互幫助,相互配合,互動互學。而當前的物理教學中,大多數時候只是老師在傳道式地教育學生,老師告訴什么,學生就學習什么;老師說什么,學生就信什么。這樣的方式之下,學生會很害怕回答老師問題,并且不知道如何思考,更沒有自我辨別、自我認知的意識,結果導致了長期中學生實踐能力、思維能力不足,不利于其發展。
三是,初中物理教學的模式單一,未能科學使用實驗方法。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實踐方式之一。學生產生的是多種感官共同學習的現實,也能夠形成更加至關的感受和更加高效的策略。興趣源于感官,學習源于思維,通過實驗就是產生學習興趣的很好方法,通過實驗就是很好理解現象,由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方法。目前的物理教學中大多通過老師的課堂傳授、書本學習,這樣的話未能夠接觸到第一感官,學習效果也會差很多。并且未能夠達到學習的目標,實現學習的思維。
當然,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更存在著一些其他的缺陷,這些缺陷共同作用,最終阻礙了整個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在新課標的背景下,需要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
三、新課標改革視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創新策略探索
新課標要求學思并重,更加注重思維方式和思考能力的培養,為了達到這方面的要求,可以采取具體措施如下:
一是,轉變初中物理教學思維,調整教學目標。物理學習更重一種思維方式的培養,注重學生培養思維的本領,提高思考問題的能力,基于此,教學目標就應該放在培養會思維、能思考學生。例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減少宣講學生知識和理論,宣講學生道理,試著去告訴學生怎么樣去學習道理和知識,告訴他們什么樣的方式是最好的,這才是新課標下符合初中物理的教學方式。
二是,轉變初中物理教學角色,調整教學策略。新的初中物理學習方法應該更加突出學生的能動作用,可以采用引導式和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例如,課堂上可以嘗試問答式的方式,討論式的方法,老師在開頭做一些引導,并提出一些開放式的問題,由學生討論和學習,學生提出問題,學生認為有難度,有學習的興趣,再來由老師來進行講解,以便于提高效率。
三是,采用情景式教學,重視實驗方法的引導。教學情境的有效性,是良好物理教學效果的基礎?;谛抡n改的需求,初中物理知識以探究的形式為主。因而,在教學中,有效的教學情境是課題引入和開展的基礎。隨著現代信息技術逐漸地滲入初中教學之中,物理情境的創設可以基于多媒體平臺,進行有效地創設。例如,老師可以多多利用實驗的方式,實驗的方式,是有效學習的方法,實驗的結果,是對問題結論的直觀說明,就可以在講解中多多利用教學實驗,讓學生體驗實驗,學習知識。
總之,新課標下,初中物理的教學策略創新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需要在長期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嘗試,只有不斷的嘗試,盡力去探索,才有可能實現課改的目標。
【參考文獻】
一、激發學生進行創新的興趣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正確的引導能夠從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進行創新的興趣。在傳統的教學方式當中,教師不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只是簡單地把物理知識傳輸給學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教育必須逐漸改變這種教學方式。物理學科與人們的生活聯系緊密,教師在激發學生創新興趣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具體來說,激發學生創新興趣的主要方式包括:第一,幫助初中生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夯實物理知識基礎。吃透物理知識是學生進行創新的基礎,只有完全理解物理知識,學生才有進行創新的能力;第二,在講述物理知識過程中,教師應該配合習題讓學生學習如何利用物理公式以及物理理論等;第三,初中學生對故事的興趣比較濃厚,故事能夠極大地引起學生的興趣,物理教師可以利用故事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興趣。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物質的液化、凝固、升華、凝華等物態變化之前,應該在開始新課之前幫助學生復習舊課,即物質的三態:固態、氣態、液態,同時也幫助學生復習溫度測量的步驟、技巧以及注意事項等。在復習完舊課之后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三種物態,進而當教師講授新課時,學生能夠很快理解,不會出現困惑,如果教師不引導學生復習舊課,在學習物態變化時,學生很可能已經忘記了固態、氣態、液態具有什么特征。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較高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做一做書上的練習題,如果發現學生學習情緒并不高漲,則可以講述一些小故事,如講述自己小時候舔覆蓋著冰霜的籃球架,舌頭被凍住的故事。這些授課流程能夠幫助學生扎實地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同時學習情緒也會比較高漲,對于學生進行創新非常有幫助。
二、營造課堂進行創新的環境
想象力是學生進行創新的基礎能力,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寬松的課堂環境,鼓勵學生進行聯想和想象。縱觀在物理學科中具有創新成果的物理學家,都進行過大膽的猜測,可見大膽的猜測對創新何等重要。在授課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進行聯想和想象,大膽地提出問題,客服學生的恐懼心理,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探索。首先初中物理教師要改變自己的心態,把初中物理課堂中師生關系改善為合作型的關系。教師不要以主宰者的心態和方式與學生相處,而應該是以引導和溝通的方式與學生合作,營造寬松的課堂環境,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共同完成物理知識的傳授和學習。例如,在學習光的性質與透鏡時,教師在講授完光的折射、反射、漫反射等基礎知識之后,會帶領學生學習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的成像原理。教師不要直接把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的成像原理告訴學生,而應該是提問一些問題,如問學生對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的成像過程和成像原理是怎么認識的,一些學生可能會說是因為光的直射,一些學生會認為是光的反射,也有一些同學會分不同情況來理解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成像過程。教師應該鼓勵大家說出自己的看法,不論學生說得對或者錯,教師都不應該嘲笑。同學們說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師再帶領學生一一探究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的成像過程和成像原理。
三、利用生活實際進行創新的支撐
論文關鍵詞:物理實驗,創新能力
“全國第四次教育工作會議” 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都明確提出: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式,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初中物理課標明確指出,初中物理教學不僅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愿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物理實驗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物理實驗生動、鮮明,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帶著好奇心觀察實驗,這是大部分學生的心理,怎樣才能把學生的好奇引導到探究物理現象,提高創新思維能力上來,這是值得研究的。在物理教學中,應結合創新教育的精神,充分發揮物理實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
1 注重物理演示實驗的改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我是這樣創新設計的:
在課本演示實驗裝置上,我加裝了一根裝有醫用酒精的密封口的試管。上課時,有同學就驚奇的喊:怎么和書上的不同啊?我便賣關子道:這就是老師的發明創造了初中物理論文初中物理論文,這樣會讓這個實驗更精彩,更挑戰大家的智慧。果然,在整堂課的實驗過程中,大家都沒有漫不經心,都是積極的動眼動腦動口。不僅很順利的完成了《課標》要求的六個問題,還探究完成了如下問題:①燒杯中的液體沒有沸騰,而試管中的沸騰了,為什么?此時,這兩種液體中的溫度相同嗎?它們還會升高嗎?②試管中的液體少了很多,怎么解釋?若把試管取出放入冷水中,會有什么現象?說明什么?③水沸騰的溫度是100℃嗎?為什么?如移去酒精燈,讓水沸騰,有什么方法?
創新實驗教學,能引起學生更濃厚的認知興趣和更強烈的求知欲。這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激發靈感,使他們產生頓悟,而且,還可以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
2 重視學生分組實驗的落實,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分組實驗教學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而成為物理教學中的薄弱環節。采取“以講代做”的實驗教學現象十分普遍。有的教師感嘆:現在的學生學習物理的靈氣一屆不如一屆。實踐證明:那些長期堅持實驗教學,落實學生分組實驗的班級,能使學生在獲取物理知識、掌握物理規律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素養和較強的創新能力。
物理分組實驗,是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體驗物理規律的形成過程,更好理解有關抽象的物理概念,并形成合作交流意識和科學探究的精神。在實驗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全身心參入實驗,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動口,讓實驗探究的七大環節都能充分體現學生在實踐中的主體作用。特別是學生在實驗中碰到儀器裝配不上,數據測量不準,現象與規律相悖、實驗出現故障等等問題時,教師切忌動手,包辦處理一切。這種包辦代替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使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體現了老師的“高”水平,但卻大大扼殺了學生探索的勇氣和創新性思維,很不利于提高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核心期刊目錄雜志網。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引導學生按照實驗的規范程序要求,認真分析故障出現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性辦法,由學生自己動手排除故障。我有一次上分組實驗課“探究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初中物理論文初中物理論文,有幾組學生將線路連好后閉合開關時小燈泡不亮,電流表無示數,他們急得直叫喚。這時我沒有動手幫助學生,而是耐心地啟發學生認真分析小燈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然后要求學生冷靜思考,仔細檢查,排除故障。這幾組學生通過反復實踐,終于使小燈泡亮起來,完成了實驗。而且這幾組同學還創造性的掌握了用局部短路的方法排除電路故障(該知識點當時還未學習),他們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更激發了他們對物理的興趣,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
3 引導好課外實驗探究,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
注重創新的教師,應培養學生“壇壇罐罐當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的意識。如:用注射器來做驗證大氣壓存在的實驗;用橡皮筋來做振幅與響度或頻率與音調的探究;用裝滿水的礦泉水瓶來探究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用空氣清新劑和激光筆來演示光的直線傳播等等。
為了拓展物理實驗創新途徑,我經常引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探究活動。如:在學了聲學后,我鼓勵學生用錄音機錄下自己唱的歌曲,放給自己聽,來比較固體傳聲與空氣傳聲效果的不同;在學了光的折射后,我引導學生利用透明金魚缸裝上濃度上下不均的鹽水來再現海市蜃樓的奇觀;在學過電學后,我經常鼓勵學生利用身邊廢舊器材如音樂賀卡、錄音機等制作自己房間的門鈴、可調光臺燈等等。有些學生還會主動找我借一些物理實驗室的器材回家做實驗,這是我非常支持與鼓勵的。經常讓學生用身邊的物品自己做實驗,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調動他們實驗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形成創新精神。
4 質疑,用實驗來釋疑,讓創新能力得到升華
有時,學生使用的有些教輔資料上也有值得質疑的地方,這更能引導學生進行追求真理的科學探究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
例如用一套相同的玻璃杯,杯里盛上深淺不同的水,按水的多少順次排列,就可以用一只筷子敲出優美的曲子來,你能說說其中的道理嗎?
某教育出版社《物理學習輔導》一書對此問題的回答是:杯子發出聲音,主要是杯壁的振動,空杯時,整個杯都在振動,發出聲音較低.盛上水后,振動范圍主要是水面以上的杯壁,發出的音調較高.裝上不同量的水后初中物理論文初中物理論文,整套杯子發出的音調各不相同,就可以組成一件樂器了。
這一回答看似很有道理,但是,有的學生還是表示出了懷疑。于是,我建議學生回家親手做做實驗,看看是什么效果。實踐發現,客觀結果恰恰與上述結論相反:空杯音調高,而水裝得越多,音調越低。為什么呢?在于上述回答過程沒有抓住發聲體的振動部分而導致錯誤的結論。在此種情況下,杯子是作為一個整體發聲的,在有水時,相當于整個杯子變厚,從而發出的聲音較低,就像人的聲帶一樣,男生聲帶比女生厚,從而說話聲顯得低沉―音調低的道理相同。
總之,我們不是為做實驗而做實驗,我們應該利用實驗中盡可能利用的因素,調動學生的積極,激發學生探索欲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我們做實驗是學習這種研究事物內在聯系,研究問題的方法,在實驗過程中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