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8 16:27: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數字教育大講堂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校本研修是由學校根據發展目標,自行策劃、組織實施的面向全體教師的培訓活動,它雖然有別于以通識培訓、學科主題研修為主的市、區級培訓,但這并不意味著校本研修可以放任自流,它需要區域和學校雙方的共同協作和充分互動,需要科學的專業指導和規范的過程管理。因此,作為教學業務部門而言,不能把校本研修看成是學校的事情,不能忽略區域活動對于校本研修的影響與支持。有鑒于此,我們以“四個結合”作為優化校本研修模式的重要抓手,努力使區域活動成為支持、引領校本研修的重要平臺。
一是與區級活動相結合,開啟校本研修新篇章
校本研修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撐,是提升教育內涵的有效途徑,校本研修的實效決定了學校教育教學和教師隊伍建設的質量。近年來,越城區以解決教師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通過“曲水流觴?教育學術大講堂”“校本課堂建?!钡然顒拥拈_展,把學校辦學理念和教師文化融合進校本研修,以此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1.以“曲水流觴?教育學術大講堂”為平臺,提升研修活動影響力
教育學術大講堂由越城區教研室主辦,學校(或學科)申請承辦,采用專家講學、學校講演、教師講解的方式進行的學術性活動。自2011年7月以來,我區已經舉辦了24期“曲水流觴?教育學術大講堂”。
例如,2014年4月8日,第22期“曲水流觴?教育學術大講堂”在群賢小學舉行,浙江教育報記者池沙洲作了題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閱讀》的學術報告。池記者圍繞“學校整體推進閱讀與教師個體閱讀相結合”的校本研修工作的主題,從教師的閱讀內容、閱讀時間、閱讀場所、閱讀載體等方面深入剖析教師的閱讀現狀,并對如何進一步豐富讀書內涵,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出了建議。這次講座對促進各學校的閱讀能力產生了深遠的作用。
教育學術大講堂的舉辦體現了區校聯動的特征,大講堂既可以是全區性的綜合活動,也可以是區校式的專題活動。承辦方通過圍繞學校校本研修的中心工作確立活動主題,精心設計內容,廣泛選請專家。得益于校本研修組織策劃的方法與技術的改進,參與活動教師的積極性被充分激發,研修活動也就更具實效性。同時,區教研室非常重視活動資料的整理與編印,并提供給有相關需求的學校,這樣在擴大活動惠及面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活動的影響力。
2.以“新優質學校推進項目”為載體,探索校本課堂建模
越城區教育局于2013年初提出并實施了“新優質學校推進項目”,而“校本課堂建模”則是區教研室為推進該項目實施的一項重要舉措。
例如,秀水小學的“潤澤課堂”就是本著“生本”“生態”“生活”“生長”的理念,通過“潤澤課堂”的實踐,進行教學方式轉變研究,不斷改進課堂教學的方式,從而使課堂充滿傾聽,體現對話互動、多邊合作;充滿智慧,飽含情趣與詩意;充滿思維挑戰,閃爍靈光;充滿生命氣息,體現文化浸潤。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就像呼吸與脈動那樣柔和自在,并最終提升師生的生命質量。
又如,元培小學以“尚美教育”為支點,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努力構建尚美、靈動的課堂。為達成“尚美”教育的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實踐尚美教育理念,優化教學結構、教學語言、教學情感、教學手段和課堂板書,積極追求尚美的課堂教學模式,以美啟美,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創造美的興趣和能力。
項目實施1年來,第一批9所實驗學校在區教研室的組織下開展專題研討,并以“校本課堂建模”為抓手開展校本研修。學校堅持“聚焦課堂”,從提高教學藝術開始,將校本研修與教學改革聯系在一起,努力提升教師的執教能力、專業素養和學生意識,凸顯了校本研修的本色。
3.以“理念與文化相融”為方式,創新校本研修特色文化
采用“理念與文化相融”的方式,以教育品牌聯盟、鎮域教育共同體、農村完小委托管理、跨校教研組結對等為抓手,把學校精神、辦學理念、教師文化和校本研修融合在一起。
例如,陸游小學,是魯迅小學教育集團和熱誠小學的聯盟學校,在兩所名校的指導幫助下,以“詩香詞韻,和合能諧”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題,著力打造“詩意課堂”。通過詩化情景的營造、詩集課程的開發、詩人才藝展示等活動,讓教師充分享受教學生活的詩意之美。塔山中心小學與稽山小學的“和雅教育”,北海小學教育集團的“博學厚德、海納百川”,錫麟中學的“讀書明理、修身養心”,培新小學的“棋道無形、潤物無聲”等主題引領下的校本研修活動,都是彰顯學校辦學理念、構建學校特色文化、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有效探索。
這樣,從教師教育與教學管理的雙重視野來推進校本研修,不僅使區域內優質的教育資源得到了統籌利用,而且還讓校本研修的特色文化得到了傳承創新。
二是與課題研究相結合,開創校本研修新模式
越城區很多學校注重把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焦點問題轉化為教科研課題,并以此作為校本教研的主題。我們認為把校本研修與課題研究相結合,有助于凸顯校本研修的問題導向,促進教師反思,同時還可以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校本培訓課程,提升校本研修質量。
如袍江中學分別在七至九年級進行了《初中數學課堂“問題串教學”教學模式實踐與研究》《初中英語“三學三練”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與研究》《初中科學“思維探索型”實驗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的項目研究。學校沿著“問題即課題―分析即科研―解決即成果”的務實之路,以教改項目研究為載體,以課題研究為軸心,既深化了校本教研,又實現了“人人都有課題”的教改目標。
學校立足實際,采取多種方式促進教師參與研究;教師選擇自己教學中的真實問題,結合日常教學活動開展研究。研修遵循“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思維軌跡,通過過程反思和成果共享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激發教師研修的熱情,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三是與網絡研修相結合,開辟校本研修新渠道
2013年8月,柯靈小學等4所學校被教育部國培辦列為“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項目”的試點學校。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融合,利用網絡特有的功能和優勢,傳輸包括文字、圖像、數據、視頻等形式的教育教學研討信息和資料,達到對教師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的交流、碰撞、感知、整合、改變以及提升,開辟了一條校本研修的新渠道。
以柯靈小學為例,學校依托國培資源,通過網絡平臺,創建了學校校本研修社區和各學科協作組研修社區,并以“成立組別,搭建網絡交流窩;選擇主題,提高網研把握度;注重跟進,關注網研評價力”三個維度為目標,努力提升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融合的質感。正如研修處主任所言:“自從參加國培辦試點引領性網絡研修之后,全鎮各學科的網絡教研總能在悄然之中讓教師的教學思想最大范圍地被傳播、碰撞和采納。研修超越了時空限制,化整為零,靈活性很大,不僅方便了不同學校、不同住處教師們的交流,也避免了因大規模的集中教研而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呈現出了校本教研另一道亮麗風景?!?/p>
四是與數字校園建設相結合,開拓校本研修工作新亮點
數字示范校園建設是浙江省“十二五”期間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旨在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主流業務的深度融合,實現教育教學、教育管理和服務的信息化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越城區被國家教育部列為第一批國家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的有魯迅小學教育集團,還有1所省數字化校園示范建設學校,5所市數字化校園示范建設學校,3所區數字化校園示范建設學校,已經初現國家、省、市、縣四級數字校園示范建設體系。
以魯迅小學教育集團為例,從2013年開始確立了《開墾一方小學數字課程的“百草園”》的工作主題。學校遵循“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充分享受課程的權利”的課程觀念,將“百草園”網絡課程建設的籌劃與開展校本研修整合,積極推進蘊含魯迅文化精髓的“百草園”微課程開發與應用,設立了三味書屋、朝花夕拾、疾風野草、水鄉社戲、現代閏土、“風箏”記憶、上天入地、童年如畫等8大內容板塊,強化魯迅文化特色課程內容建設。目前,學校已建成40余門微課程,并在“百草園”數字微課程平臺正式上線,為學生創設了可以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的數字化學習環境。在數字示范校園的建設過程中,微課程開發已經逐漸成為了校本研修的新方式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新路徑。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新興城市文化事業建設臺州市路橋區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0)11-137-02
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是一個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新興城市的商業區。經商氛圍濃厚,文化意識淡薄,建區10年后仍然沒有圖書館。2004年,路橋區圖書館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發展為今天的具有一定軟、硬環境的,在當地頗有影響的城區圖書館。在不到6年的時間里,一個役有實體館、沒有圖書、沒有辦公場所的圖書館何以在“商業之都、文化沙漠”中創造了一個生機勃勃的人文綠洲?其中,必定有許多創新的理念與舉措可以給予新興城市文化事業的發展以啟示。
一、現實情況與發展成果
路橋區是臺州市的主城區之一。位于浙江省東南部,瀕臨東海,全區總面積276.6平方公里,轄4鎮6街道,常住人口人口43.64萬,登記在冊流動人口27.8萬。路橋地處臺州人口最密集的溫黃平原中部,歷來是商貿發達地區,宋時便“商賈云集,車輛輻輳”,現在路橋已成為臺州市和浙江省東南部的商貿中心,漸成“無街不市,無巷不販,無戶不商”之勢。從臺州市的整體情況看,文化事業薄弱,發展不夠,對于文化建設與文化融合的重視程度一直排在經濟之后。作為臺州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路橋經濟發展與文化發展脫節的問題尤為突出,若長期得不到解決,必將制約區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在路橋建區初期,大部分人的生活還不是很富裕的,無暇給予路橋的文化建設更多的關注。如今,路橋的經濟發展已達到了一定水平,2010年的人均GDP將達10000美元,即將跨人生態文明建設的階段。市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自然而然也會更加注重文化生活品質。然而,路橋拿什么去滿足市民隱性的、迫切的文化需求?建設公共圖書館便是其中一項重要舉措。
公共圖書館于17世紀中期起源于歐美國家,在其產生后不久便在世界各國迅速發展與普及。它與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最大的差異就在于其絕對的公益性與開放性。中國與歐美國家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水平差距很大。英國每一萬居民就有一家圖書館,德國6600人,瑞士3000人;中國平均每46萬人才擁有一座公共圖書館,而在這些為數不多的公共圖書館中,有很多仍然以“藏書館”的實質存在著。路橋圖書館在建立初期便將自己定位在公共圖書館,堅持以人為本,為群眾服務,讓圖書館成為文化、人才的孵化器。歷經多年的發展,路橋區圖書館已創建了一個文化集市、九大文化品牌。文化集市包括:“南官人文大講堂”、“南官人文大展壇”、“蔡嘯書場”、“翰墨雅集――藝術沙龍”、“文學沙龍”、“橫涇塘沙龍”。九大文化品牌包含了文化集市的前四項與“地方文獻研究中心”、“鄉村圖書館援助行動”、“未成年人讀書節”、“商都文化”、“鄉村人文大講堂”。與此同時,共享工程、虛擬圖書館、圖書館網絡建設、圖書館分館建設等工作也已初具雛形,正在逐步成熟。另外,路橋區已把建造區圖書館放到優先發展序列,一座建筑面積達16000平方米的圖書館即將落成,內部擬設數字圖書館、音樂圖書館、藝術圖書館、法律圖書館、少兒圖書館(夢的地下城)、女子圖書館、柯璜紀念館、地方文獻陳列館等特色館。屆時,圖書館將真正成為路橋的“第二客廳”,對滿足市民文化需求、提升路橋文化檔次、營造城市形象具有重大意義。2009年,以一個文化集市與九大文化品牌為基礎應運而生的“南官書院”在路橋區域內形成了濃郁的文化氛圍,被浙江省社科聯命名為第二批“浙江省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圖書館研究工作之一的“路橋灰雕”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書館的品牌欄目“南官人文大講堂”,獲得了“浙江省優秀講座品牌”榮譽稱號;館長也被評為“浙江省講座工作先進個人”。
二、工作特色及發展理念
在新興城市發展文化事業不同于大城市,在保證群眾文化生活品質的同時還要創造文化資源,激發文化需求,引導群眾參與,正所謂“道在民間”。路橋區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深諳其中之理,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市民,在路橋區域范圍內創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豐富了不同年齡段的市民的文化生活。總結路橋圖書館的發展經驗,有幾項工作尤其出色。
1.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和信息共享體系。路橋市民是幸運的,雖然路橋圖書館的實體館仍然在建,但是借閱常見書籍已不成問題。路橋圖書館曙光醫院分館、博愛醫院分館相繼成立,合計可借閱圖書30000余冊,市民均可到曙光醫院圖書館免費借閱圖書。這是路橋建區以來第一次為社會公眾提供圖書借閱服務。路橋在實體館落成之后,兩分館仍會持續運營,分館數量與分館的藏書量也會適當增加,以期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借閱服務。圖書館的經費一直很緊張,為分館提供的藏書都是從新華書店賒賬來的。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克服困難,承辦了規模宏大的路橋未成年人讀書節,配合春暉小學的愛心教育,組織學生捐書,送書下鄉,成功舉辦了“鄉村圖書館援助行動――愛心捐書活動”,提高了螺洋居圖書館、新橋居圖書館、金清鎮圖書館3個試點鄉村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方面。圖書館積極與清華同方、萬方數據等九個在線網站進行了多次溝通,得到了免費試用權。與此同時,圖書館網絡建設也有了可喜進展,網站目前已正式開放。
2.創辦“文化集市”?!拔幕小苯梃b了“傳統趕集”的概念和形式,按照一定的節奏與頻率(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居多)舉辦活動,使市民習慣性地參與其中,讓文化融于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文化集市包含了六個欄目,內容涉及講座、展覽、說書、文化藝術沙龍。每個欄目都有不同的定位,能夠滿足各類人群的文化需求,具有路橋的本土特色。文化集市的欄目設計十分科學,文人墨客相聚一堂寫寫毛筆字、談談詩歌;農夫小販搖著蒲扇聽方言說書;陽春白雪、下里巴都可以到人茶館就坐聽講座。其中,辦的最出色的就是雅俗共賞的“南官人文大講堂”。自創辦以來,一直V2"公益免費、自由開放、以文會友”為宗旨,堅持每周日辦一場(法定節假日除外),至今已舉辦100余場。隨著圖書館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影響不斷擴大,大講堂已被市民視作商業之城中的一塊人文凈土。與之相呼應,同樣是一周一期的欄目“南官人文大展壇”也致力于傳播、普及人文,展覽內容豐富,來源廣泛,已有了一批經常性的觀眾,吸引了一些個人與單位的主動合作??梢哉f,圖書館與“文化集市”之間已形成了相互促進的關系,為路橋百姓奉獻了不少文化大餐?!拔幕小币惨殉蔀榱诵屡d城市文化事業發展的一個典型。
3.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地方文獻。據了解,目前路橋區尚無項目
進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已有4個項目進入浙江省非遺名錄、19個項目進入市級非遺名錄、160個項目進入區級非遺名錄。路橋灰雕藝術于2008進入省級非遺名錄,其“幕后推手”就是路橋圖書館。圖書館地方文獻收集保護工作涉及圖書資料、刊物、報紙、老照片。目前,大量散落在民間的地方文獻已集中到路橋圖書館,得以保存。另外,與當地媒體聯合開展的老照片征集活動在群眾中反響頗高,無數群眾主動將珍貴的照片資料送到圖書館,其中不乏佳作,能很好地反映上個世紀路橋的風土人情,圖書館雜志《商都文化》每期都會擇優刊登。同時,圖書館邀請了不少專家、學者、同行在南官書院共同召開了多次地方文獻研討會。
三、經驗分析與啟示
幾年來,路橋區圖書館。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文化事業單位,卻作出了一番令人敬佩、令人贊嘆、令人振奮的不平凡的業績。分析路橋區圖書館的經驗與成果,可以得到幾點具有普遍啟示意義的體會。
1.要有優秀的領軍人物。加快文化事業建設步伐,關鍵在領導。一個具有全局觀念、良好的管理能力、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心、精通業務的領軍人物不僅能夠讓一個機構良好的運轉,而且能將社會上文藝積極分子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將上層建筑與普通市民連成一條線,從而拉動一個區域文化事業的發展。路橋區圖書館館長是路橋區引進外地人才時從武義圖書館調入的。擔任武義圖書館館長期間,他白手起家,將武義圖書館建設成為全省圖書館的樣板。到路橋工作后,同樣從薄弱的基礎上起步,帶領著一個團隊以圖書館為根據地全方位開展文化活動,為商都增添了一份濃厚的人文氣息。這充分說明,文化事業需要熱心人,更需要一個具有服務意識,能組織、引導熱心人的領導者。
2.耍善于創新、敢于創新。創新要從實際出發,不斷更新理念,以理念指導實踐。推動發展。2009年,路橋區圖書館曙光醫院分館正式揭牌成立。圖書館采取的合作方式借鑒了股份制企業的運營模式,整合社會資源,成功地實現了圖書館分館的社會化運作。圖書館為分館提供圖書、管理軟件與業務指導,曙光醫院為分館提供場地、基本設施與工作人員負責對外開放服務。2010年,借鑒曙光分院的成功案例,圖書館再次尋求合作,在臺州市博愛醫院設立了第二個分館,初步滿足了市民的借書需求。路橋圖書館還計劃在新館建好之后建立館外館、流動館,讓圖書館形成一個系統的網絡,實現路橋市區范圍內步行15分鐘就可借閱圖書。
創新還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就是出的點子不少,能夠實現的不多,所以說現在比善于創新還要關鍵的就是如何行動起來,將點子付諸于實踐。少說多做,創新才會具有其存在的現實意義。毋庸置疑,辦講堂不是路橋圖書館的原創,百家講壇、浙江文瀾講壇等等都已辦得相當成熟,但是,將“南官人文大講堂”辦得如此成功,不是每個縣級圖書館都能做到的。辦大講堂面臨的難題很多:沒有場地,到處借;缺少經費,盡力??;沒有講座資源,找“關系”。大講堂采取通知不組織的形式,在第一期開講之前,路橋圖書館已經做好了門庭冷落的準備,但是,結果卻大大地出乎意料,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00多場,吸引了社會上各類人群。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獲“浙江省優秀講座品牌”稱號的圖書館中,路橋圖書館是唯一依靠租借場地開展活動的,這在全國范圍內都很罕見??梢?,“敢”字也是決定成功的關鍵之一。
3.要以人為本,面向群眾。以人為本應當成為發展文化事業的根本原則。以人為本中的“人”,既指個體,也指群體。各個文化事業單位,包括非公益性的與公益性的都是充當著社會文化的引導者與整合者的角色,在工作中應當注重培養服務意識、積極為個人與群體創造好的平臺與資源,擴大文化事業的輻射面,推動社會形成以主流文化為主線的文化神經網。
“融入群眾”是我們以前長提的一個發展文化事業的舉措。筆者認為,在當今社會風氣日漸開放、民間文化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的大環境下,“面向群眾”要比“融入群眾”更為恰當。身處文化事業發展核心的精英們要有“一覽眾山小”的氣勢,也要尊重大眾文化、了解大眾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與其打著精英文化的旗幟孤獨行走,不如讓優秀的大眾文化領跑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安虈[書場”、“南官人文大展壇”、“商都文化”等都扮演了市井中的文人角色。這些文化活動既貼近百姓生活。給了百姓一個展現才華的平臺,又具有傳播人文的重要意義,讓市民充分互動,各得其樂,再恰當不過。
4.“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文化事業不同于學術研究,它更多地擔當著一個傳播者的職責。關起門來修煉,兩耳不聞窗外事是行不通的。想要謀求可持續的發展,先要“引進來”,在自身強大之后再“走出去”,不斷更新、與時俱進,形成良性循環?!澳瞎偃宋拇笾v堂”能取得今日的驕人成績。與“引進來”是密不可分的。為了保證講座的質量,“南官人文大講堂”加盟到了“浙江文瀾大講壇”中,使浙江圖書館文瀾講壇成為了其長期支持單位;與臺州學院、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等高校建立了緊密戰略協作關系;與杭州市、溫州市圖書館達成了合作關系。這一系列的努力使大講堂始終保持高水準與向前走的態勢,也造就了路橋圖書館的“講座外交”與“鄉村人文大講堂”的盛況。如今,路橋圖書館已成為了臺州最具有價值的講座資源庫,為臺州市椒江區圖書館楓山書院、臺州市曙光醫院、臺州市警察學校等提供講座資源。這些活動拓寬了路橋圖書館的交際范圍,為拓寬業務活動、開展延伸服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大大增強了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
5.要以小見大、持之以恒。與大多數單位一樣,圖書館的工作很雜、很繁瑣,總是小事很多、大事很少,很多工作一天、兩天不做并無大礙,然而,長此以往,單位之間的差距就十分明顯了。而判斷兩者好壞的根據正是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細節?;业袼囆g出現于唐宋時期,曾在路橋輝煌一時。路橋圖書館館長發現許多灰雕在拆建中遭到破壞。隨后,他了解到一位老先生保存了大量表現灰雕藝術的攝影作品,就與他商量,將這些作品拿去展覽,讓更多人關注路橋灰雕藝術的保護。2007年9月,《伸向天空的祈禱一路橋灰雕》攝影圖片展在浙江省圖書館和浙江省內各地圖書館進行巡回展覽。這使路橋圖書館成為了首個向省級圖書館呈送展覽的縣級圖書館,也在“路橋灰雕”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憋L風火火搞經濟,勤勤懇懇做文化。一個地區的GDP每年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完全有可能,但是一個地區人民的人文素養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提高是很難做到的。不是說經濟建設不需要恒心,而是發展文化事業更需要堅持不懈地付出與經營。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發展被更多地提出來了,但是。新興城市對這兩者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文化事業想要得要長足的發展,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投入,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文化立法。強化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開放辦館 文化強國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4)02-0006-02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和戰略任務,黨的十進一步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戰略實踐中,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資源最集中的部門,理應發揮最大的功能。為此,本文介紹了南充市圖書館開放辦館的成功案例,供其它公共圖書館借鑒,以更好地為社會各界群眾服務。
一、文化強國對公共圖書館的功能要求
(一)提升大眾文化的品位
公共圖書館作為具有完全公益性質的事業單位,其服務對象涵蓋社會各行業人士,乃至最基層普通群眾,在提升大眾文化品位、引導讀者價值取向方面,具有很突出的資源優勢。因此,公共圖書館不能僅向讀考提供各類圖書情報資源,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軟件”、“硬件”資源,吸引社會大眾主動進入公共圖書館服務空間,借以引導大眾的閱讀方向,提升大眾的閱讀品位。這既是公共圖書館相較于醫院圖書館及學校圖書館所獨有的優勢,亦是公共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提升城市文化的品質
城市文化是城市最具價值的無形資產和形象品牌,是城市具有較強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集中體現。我國目前由于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席卷而來的外來文化夾雜了一些低級趣味的思想,以致今天處處出現“老年人摔倒扶與不扶”的道德怪圈,城市正陷入逐漸失去靈魂的危機。國際圖聯圖書館建筑與設備委員會主席P.J.舒次先生說:“公共圖書館作為一種社會文化設施將永遠存在。圖書館不止是一個藏書的地方,更是一個社會的文化中心”。[1]因此,作為傳承和發揚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公共圖書館應向城市提供最先進的文化,并成為城市中一個充滿活力、魅力和吸引力的社會有機體。
(三)提供終身學習的課堂
文化強國是重要的戰略目標,也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大眾文化的持續提升,需要打造終身學習、自主學習、全民學習、全面學習、創新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其實,自20世紀60年代后期以來,終身學習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潮流,成為21世紀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終身學習不是口號,是要落實到行動中的一種意愿。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階段,生命的每一段歷程,由于信息變化、技術革新及社會結構轉變,人們都不得不用新的知識、技能和觀念來適應環境的變化,這為公共圖書館充分發揮作用提供了舞臺。即便在新農村建設中,公共圖書館也能為農民持續長久提供大量的農業科技文獻,傳遞科技信息,促進科技興農。
二、南充市圖書館開放辦館的實踐
(一)南充市圖書館簡介
南充市圖書館興建于1952年,2008年面積8000平方米的新館建成投入使用。全館現有館藏書刊42萬多冊(卷),在崗職工34人,其中40歲以下職工13人,館員17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23人,職工隊伍基本實現了專業化、年輕化。圖書館本著“以人為本、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宗旨,設置了外借部、期刊部、少兒部、自動化部、特藏部、采編部、典藏部、地方文獻部等服務窗口,開展了古籍修復、少兒閱讀、每周影視及各種培訓等特色化服務。堅持無假日開館服務,每年接待讀者8萬人次以上,書刊流通保持在30萬冊次以上。相繼被國務院、文化部評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全民閱讀優秀獎”,被四川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領導小組授予“先進單位”,被四川省文化廳評為“讀者服務工作先進集體”。
(二)圖書館開放辦館模式
1.“網絡信息化”服務模式
南充市圖書館早在2005年就開始與中國電信合作,啟動了全市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工作,建立了南充市圖書館網站,開通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南充分中心與省中心和國家中心的鏈接,實現了圖書掛網,即拓展了業務服務空間,又讓市民隨時隨地可以通過電腦、手機鏈接圖書館網絡實現“網上讀書”,深受市民尤其是年輕人歡迎,以致平均每天的點擊量達近萬人次。
2.“流動圖書館”服務模式
為加強全市文化體系建設,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更好地為基層市民服務,南充市圖書館購置了多功能汽車,車載電腦與圖書館信息借閱系統聯網,實現“流動圖書館”下基層、甚至下鄉服務。在流動服務過程中,市民可以采取“招手?!钡姆绞浇型A鲃訄D書車,憑身份證在“流動圖書館”里看圖書或借閱各種書籍。
3.“圖書館進社區”服務模式
針對目前一方面公共圖書館達三分之一的圖書資料無人問津長期閑置浪費,而另一方面社區圖書資源匱乏的問題,南充市圖書館與各社區合作,通過資源整合,建立圖書社區分館。由于社區減少購書壓力,將這部分資金用于改善讀書環境,有空調及免費茶水服務,并提供內容豐富且實用性強的文化類、
生活類、保健類、少兒類、綜合類及《南充日報》、《南充晚報》、《讀者》等報刊雜志,受到社區群眾廣泛歡迎,各社區書屋圖書借閱率達到70%,為社區培養出了大量的“文化人”。
4.“文化大講堂”服務模式
從2009年開始,在南充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支持下,南充市圖書館每年都開展“中國(南充)嘉陵江大講堂”活動,該活動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相繼邀請了《百家講壇》名嘴紀連海、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孫立群、國防大學教授馬駿等著名專家學者前來講學,受到市民熱烈歡迎。大講堂的成功舉辦讓圖書館更有信心,圖書館甚至計劃把講堂搬到社區、農村、企業中去,講農業、健康,甚至講如何處理婆媳關系,還可以講市民關心的流行元素等等,只要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切,都將請專家學者前來分專業、分學科、分不同人群,將文化知識傳播開來。如今,“中國(南充)嘉陵江大講堂”已經成為南充的一道文化盛宴、一張文化名片,以致大講堂專家學者感嘆“南充人民有思想!南充城市文化有水平!”
三、公共圖書館開放辦館的建議
(一)建設以人為本的圖書館文化
公共圖書館“以人為本”涉及兩個群體,一是圖書館服務主體――圖書館員,二是圖書館服務客體――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層次需求的廣大讀者。圖書館要充分滿足讀者需要,其核心要素在于館員,即館員的職能要充分發揮,這要求圖書館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館員隊伍,并建立激勵機制充分發揮館員工作積極性。公共圖書館服務對象的多元化,決定了圖書館人文化服務的必要性。圖書館要針對不同群體的讀書需求,努力推出深受讀者喜愛的文化服務場所和文化服務方式,使圖書館成為市民文化交流的圣殿。
(二)發揮地方政府的主導職能作用
公共圖書館作為完全公益性質的事業單位,其職能發揮要以地方政府為主導。因為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其所要承擔的主要是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和文化職能,在實現這兩項職能當中穿插實現政治職能和經濟職能。[2]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對公共圖書館的價值準確定位,明確在文化強國戰略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服務是文化強國的重要助推劑,另一方面為公共圖書館提供人事編制保障、財政資金保障,并通過統籌規劃、協調部門利益、完善政策法規、營造發展環境,推動公共圖書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升的文化服務需求。
(三)創新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
如何創新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使廣大群眾享受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成為公共圖書館的中心任務。近年來,各地公共圖書館積極創新服務模式:“一卡通”服務模式,即以市圖書館為中心館,以區縣、鄉鎮、街道、社區圖書館及高校圖書館、醫院圖書館、專業圖書館為分館,實行總分館“一卡通”,在全市通借通還;“電子書”服務模式,即在手機上利用電子書閱讀器下載電子資源,隨時隨地隨心“掌上閱讀”;“縱向延伸”服務模式,即開展面向社區、面向農村、面向基層的延伸服務……這些模式都為了使公共圖書館真正成為“公共產品”,[3]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宋志宇.圖書館―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的助推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18)。
【關鍵詞】圖書館 創新服務 特色課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5-0036-01
高職院校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和質量。高職院校圖書館是高職院校信息化和社會化的重要基礎,其中心工作必須與學校的發展同步。作為高職院校重要組成部分和辦學必備條件之一的圖書館,應緊密配合學校的發展,加強和重視文獻信息資源專業化建設,重點支持具有優勢的特色課建設,為學院的特色課建設提供創新服務。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圖書館在信息化時代,創新性地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其特有的教育職能和信息服務職能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學院特色課資源建設,為其提供信息文獻資源和信息技術保障,不斷拓展圖書館服務新領域:主動服務于特色課建設、多元化服務于職教主體,充分實現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工作職能。
一 圖書館開展司法速錄特色課資源建設實踐
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是為司法界培養基層法律工作者的重要院校,因此,鑒于本院的特點和司法界書記官人才急需的情況,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大膽改革以往的學科設置思考模式,以突出學科專業的創新性、實用性為基本思路;以畢業生就業的前瞻性、法律與人文素質培養的綜合性為前提;以與各相關學科的整合性、獨立性為基本學科特質。率先在同類專業中設立了司法速錄課程。本學科的設立,填補了同類院校相關學科的空白,為司法機關培養適應信息化、數字化發展需要的優秀書記官奠定堅實的基礎。司法速錄被確定為學院特色課,在建設中圖書館發揮了其資源優勢。
1.開發高質量的教學軟件
本課程教學的一個主要特點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司法速錄高科技成果進行理論與實踐教學。在課題組多年的教學實踐及辛勤勞動下,我們從實際教學效果出發,制作了圖文并茂的PowerPoint電子課件,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搭建網絡教學平臺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搭建自學平臺,完善了網絡課堂的架構及內容,使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促進了課堂教學信息的吸收和拓展;完善了網絡答疑系統、網絡習題庫、格式庫、實例庫等,形成完善的立體學習環境。
3.建立教學資源庫
以部門法為依據,建立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批復、解答和規定等法律法規數據資源平臺;根據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中文獻檢索的需要,建設專業文獻信息資源平臺。不斷搜集加工與課程相關的特色信息資源和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保證資源的不斷更新,為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學工作提供專業文獻檢索支持;錄制實踐教學錄像,引進教學光盤及其他影像資料,建設數字化視頻資源平臺;結合法律文書制作的特點,建立教學素材資源平臺。
二 司法速錄特色課資源建設成果
自2011年以來,學院圖書館開展創新服務受到廣大師生的好評,并取得豐碩的教學成果:學院現獲得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部級精品課4門、省級優秀課13門、省級教學團隊1個。司法速錄課被評為省級優秀課,司法速錄多媒體課件被評為省級教育技術教學成果三等獎。實踐證明,特色辦學不僅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提高了學生就業率,而且培養的學生得到了司法行業的廣泛贊譽。
1.成功培養了大批書記官
我院首屆2005級書記官專業未畢業的兩名學生在2007年被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招錄為書記官。2005級有一名同學憑速錄技能在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招考公務員中名列第一被錄取;2006級書記官專業又有五名學生被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前招錄為書記官,該專業畢業生連續五年被提前錄用。
2.為社會輸送了大批速錄員
我院培養的書記官專業畢業生,多數在校期間已拿到速錄員資格證,有183位畢業生獲得了高級速錄師資格。畢業生進入政府機關、軍隊、報社、網站等社會各行業,并發揮了作用。
3.頂崗實習社會實踐成果顯著
我院培養的書記官專業高級速錄師已成功為我省承辦的亞冬會、東北亞博覽會、汽博會、吉林省“兩會”、市長咨詢會、光博會、房產會、社科講壇等大型會議進行現場速錄。還有大部分學生到吉林省圖書館舉辦的“城市熱讀”、長春文廟舉辦的“大講堂”作現場速錄,市圖書館舉辦的“國學大講堂”、“城市熱讀”作現場速錄。因為學生基本功扎實,得到了所在頂崗單位的好評。更多學生畢業前在各級人民法院、各級人民檢察院進行見習,并能得到重用。
“校園紅絲帶”是天津市高校范圍內開展的預防艾滋病系列公益宣傳活動。2021年,天津市將開展第六屆“校園紅絲帶”系列活動。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活動主題
本次活動主題為“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二、活動時間
2021年5月至12月。
三、活動形式
(一)防艾講師培訓及選拔大賽
為提高宣傳教育效果,以青少年的視角反映青少年的防艾及性與生殖健康教育需求,以青少年喜歡的方式表達青少年的防艾性健康困惑,培育和選拔優秀的同伴教育學生防艾講師,在全市高校范圍內舉辦防艾同伴教育講師培訓班及第二屆學生預防艾滋病同伴教育講師大賽,遴選優秀的同伴教育學生防艾講師。
1.學員招募
(1)由本校老師進行推薦,原則上每所學校推選不超過2名選手;
(2)“津門紅絲帶”高校防艾志愿者聯盟成員;
(3)自愿報名。
2.報名條件
(1)遵紀守法。
(2)需為在校大學生。
(3)能夠正確認識艾滋病,不恐懼,不歧視。
(4)對防艾宣傳工作有熱情、有見解。
(5)經學?;驅W院同意,能夠協調一定的課余時間參加相關比賽及培訓。
3.活動安排
本活動分為報名、海選、培訓和初賽、復賽集訓、復賽、決賽集訓、決賽7個環節。
(1)報名
報名者需將報名材料制成一個壓縮文件,按照要求命名為“講師報名+學校+姓名”,例“講師報名天津醫科大學張三”,上傳至網盤。通過“津門紅絲帶”微信公眾平臺獲取講師培訓報名鏈接,或掃描附件1二維碼,填寫報名信息和報名材料網盤鏈接及密碼進行報名,報名截止時間為5月12日(星期三)13:00。報名材料包括:
①防艾及性與生殖健康主題課件,內容可涉及“身體形象與自我認同”、“戀愛觀”、“性行為與決定”、“避孕與意外懷孕”、“性病艾滋病防治”、“傳染病防控”、“性騷擾與害防范”、“新型與藥物濫用”等;
②演講視頻,時長10分鐘以內,包括簡單的自我介紹。
(2)海選
報名階段結束后,如報名人數超過60人則由主辦方進行海選,經篩選演講表現優秀、課件完整的60名選手參加防艾講師集訓。
(3)培訓和初賽
通過海選的選手參加培訓,培訓采取線上直播、錄播和互動形式進行。選手經過培訓后將進行初賽,遴選出20名選手參加復賽。
(4)復賽集訓
20名入圍選手進行線下集訓,為復賽做準備。復賽選手每人制作一部防艾相關話題短視頻,用于復賽人氣投票使用。
(5)復賽
復賽為20進10的比賽,由專家評委進行實時點評并打分,得分最高的前10名選手進入決賽階段,結果當場告知。比賽形式根據當時疫情防控要求另作安排。
(6)決賽集訓
進入決賽階段的10名選手將接受線上線下一對一訓練和實操演練。
(7)決賽
決賽現場,專家評委為選手們點評打分,當場決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另設最佳組織獎1至2個,最佳防艾短視頻6個。決賽當天舉行頒獎儀式,為獲獎選手及其指導老師、最佳組織獎獲獎團隊頒發獎品和獲獎證書。決賽全程直播,關注微信公眾號“津門紅絲帶”可觀看和互動,參與短視頻在線投票評比。
4.版權和其他規定
(1)參賽學生必須保證其所用到的參賽輔助資料不涉及侵權,如有涉及,由參賽者負一切法律責任。
(2)參賽學生所展示內容不得包含任何違反我國法律法規的內容。
(3)主辦方對入選復賽學生講師的個人教案、PPT、視頻和其他相關展示材料有使用權,并在其宣傳、開發中不再付酬。
(4)凡報名者,均視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條規定。
(5)獲獎學生講師在比賽結束后至少一年內應積極配合、參與主辦單位組織的我市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預防艾滋病的教育活動。
(二)學生社團艾滋病預防控制項目申請
通過支持有關社會團體開展艾滋病性病防治宣傳教育、促進行為改變,動員艾滋病檢測咨詢和轉介及消除歧視等活動,提高學生艾滋病防范意識和知識、自身警惕性、自覺規避高危行為能力,同時,促進社團艾防工作經驗分享和推廣,為學校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的建立提供借鑒。
1.支持對象
本市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可在學?;騿挝还芾聿块T的組織與監督下,以學生社團為主體申請項目。
2.申請要求
(1)每個學生社團最多可申請 1 個項目,每個學校中標項目不超過1項;
(2)每個申請項目的社團應開展的工作:
①組織針對學生群體開展適宜的艾滋病性病預防宣傳教育活動,促進高危行為改變及檢測;
②設置至少一個校內HIV自我檢測試劑發放點位;
③完成HIV自我檢測和結果反饋5人份以上;
④報名參加防艾講師賽至少1人。
(3)每個項目填寫一套項目申報材料,按要求填寫后發送至郵箱sjkzxxbazbyfkzs@tj.gov.cn,申報材料格式和項目具體要求詳見“津門紅絲帶”微信公眾平臺的《天津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2021年青年學生艾滋病防治項目申請指南》。
(4)項目申報材料提交截止日期為2021年5月31日。
(三)健康教育防艾大講堂
1.時間地點
在秋季新生開學期間,每所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舉辦專題講座1場,具體時間、地點由各學校自行確定。
2.有關要求
(1)以專家演講為主,主持人提問、觀眾代表分享等環節為輔。每場講座時長為40分鐘至60分鐘;
(2)健康教育師資由各區疾控中心或各學校負責安排(聯系方式見附件2);
(3)健康教育防艾講座應覆蓋本校全體新生,有條件的學??砂才欧切律昙墔⒓?;
(4)每個學??筛鶕虒W情況安排一場或多場講座,聽眾以學生為主,同時要組織部分學生輔導員參加;
(5)各學校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可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本活動;
(6)各區教育局于11月30日前掃描附件3中二維碼填報完成情況。
(四)大中專院校學生輔導員標準化防艾培訓
1.時間地點
初定5月中下旬舉行,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2.報名要求
(1)高校及中等職業學校輔導員老師、學生工作相關老師、社團輔導老師、衛生和心理相關老師均可報名。
(2)請每所學校選派一名老師加入“學校老師防艾培訓通知”QQ群,群號為201816366。培訓具體時間地點及報名事宜將在該QQ群內通知。
3.培訓形式
(1)以專家演講的形式為主,輔以現場互動;
(2)根據報名人數安排1-3場標準化培訓講座,每場內容相同,占時一天,報名的老師可以自行選擇場次。
4.培訓內容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性觀念,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在學校中開展性道德、性責任、拒絕不安全性行為、拒絕等教育工作。
(五)高校防艾宣教與自檢模式建立項目
緊密圍繞我國艾滋病防治重點工作,依托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信息交流和數字化防控工作委員會工作平臺,充分發揮來自艾防專業機構、高校、媒體等專業委員的作用,結合相關省份艾滋病防治專業機構針對青少年人群開展宣傳、干預工作,建立促進青年學生自檢的模式,結合項目實施開展針對性調查,收集一手信息為指導針對性開展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技術策略和政策建議提供依據。
1.支持對象
天津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天津理工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共5所學校
2.項目內容
參與該項目的學校與疾控部門建立聯系,經協商后簽訂項目協議。項目學校應開展的工作內容有:
(1)每所學校開展覆蓋學生不少于1000人的防艾宣傳,宣傳材料和內容由疾控機構統一提供;
(2)每所學校完成大學生艾滋病知識、行為和自檢需求情況調查問卷600份以上,問卷由疾控機構統一提供;
(3)每所學校組織1次啟動會及政策倡導培訓班,由校領導、學生部老師、教師、輔導員、校醫、學生會及社團組織代表參加,不少于30人;
(4)每所學校組織1次學生社團同伴教育骨干培訓班,不少于50人參加。
(六)京津冀大學生防艾辯論賽(依照京津冀相關組委會安排另行通知)
四、職責分工
(一)行政部門
衛生健康部門負責此次系列宣傳活動的籌備實施,教育行政部門、團委負責系列宣傳活動學生的宣傳發動工作,并組織有關院校社團開展相關活動。
(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本次系列宣傳活動的方案制定、具體實施和定期督導;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本轄區相關系列活動的具體實施和技術指導,并配合市級工作安排。東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承辦防艾講師培訓及選拔大賽。
(三)各有關院校
負責組織協調本單位及本校學生社團宣傳活動和高校防艾宣教與自檢模式建立項目的具體工作實施,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好本次系列宣傳活動。
五、工作要求
(一)衛生健康部門、教育部門、共青團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協調有關單位,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二)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按照方案要求,結合轄區實際,開展特色宣教活動,配合市級工作安排。
(三)各有關院校要高度重視本次宣傳活動,積極配合有關單位推動系列活動具體實施。
(四)本次系列活動經費由我市艾滋病防治經費和高校防艾宣教與自檢模式建立項目列支。
(五)本次系列活動有關時間安排和線下活動形式會結合疫情防控有關要求進行相關調整,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六、聯系方式
市衛生健康委疾控處 劉昕 23521729;
市教委體美勞處 高占山 83215107;
團市委 趙思瑤 28236859;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劉軼 24333573。
附件:1.防艾講師培訓報名鏈接
2.各區艾滋病健康教育師資聯系方式
3.天津市學校健康教育大講堂舉辦場次報送表
附件1
2防艾講師培訓報名鏈接
附件2
各區艾滋病健康教育師資聯系方式
區
聯系人
聯系方式
和平區
張宇
13207611369
河東區
趙甲戌
13102975295
河西區
時同鑫
13821275803
南開區
鄭雅靜
13682140923
河北區
張輝
15222241719
紅橋區
張新穎
13389080320
濱海新區
高洪艷
13920785655
東麗區
張冬
18622693575
西青區
劉楠
13821462052
津南區
羅紅彬
13652174717
北辰區
吳玉麗
26823633
武清區
劉杰
17627796200
寶坻區
劉春長
15122120223
薊州區
聞志強
13389050155
寧河區
馮克昌
13752325615
靜海區
元哲梅
28916110
附件3
天津市學校健康教育大講堂舉辦場次報送表
(區教育局填報)
“一體”,是指通過統籌學科發展與隊伍建設,統籌教學立校、科技興校與人才強校,深化教學改革,驅動內涵發展,提高育人質量,構建生態教育?!皟梢怼?,是指高浜校區全面開展吳文化特色教育,從校園環境到吳文化校本教材,從特色課程到專項活動,從校內校外到國內國外,跨塘實小演繹了吳文化特色辦學的別樣精彩。虹橋校區則著眼于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運用,夯實和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推進智慧教育進程,力求以教育信息化帶動學校的教育現代化,推動學校持續、健康、和諧發展。
一、體驗現代科技,完善軟硬環境
1.打造現代化“硬”環境,體驗現代科技的靈動和魅力
信息技術的硬件環境的建設是信息技術應用和發展的基礎,它關系到教學效果、設備設施的管理和應用效益等;是使學校的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等走向全面智能化、智慧化的重要措施和保證。學校在“切實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以特色發展為抓手,虹橋新校建設為助推,聚焦智慧課堂,實施“三個一”工程,全面推進虹橋校區的信息化硬件建設。
第一,打造一間未來教室。未來教室將徹底顛覆學生、家長對教室的想象。未來教室是一種典型的智慧學習環境的物化,是多媒體和網絡教室的高端形態。未來教室以電子雙板課堂教學平臺為核心,結合電子書包、高清視音頻交互系統、課堂直錄播系統等,以實現多種教學模式的創新。在虹橋校區已經基本完成了課堂直錄播系統的微格教室,而電子雙板、電子書包等成為跨小學子平時日常學習的基本裝備。
第二,安裝一塊電子交互白板。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與電腦進行信息通訊,將電子白板連接到計算機,并利用投影機將計算機上的內容投影到電子白板屏幕上,在專門的應用程序的支持下,可以構造一個大屏幕、交互式的協作會議或教學環境。利用特定的定位筆代替鼠標在白板上進行操作,可以運行任何應用程序,可以對文件進行編輯、注釋、保存等在計算機上利用鍵盤及鼠標可以實現的任何操作。在跨實小虹橋校區所有的普通教室和專業教室均采用短焦投影儀,投影儀帶有紅外線交互系統,集合相關軟件,全面實現交互白板教學。
第三,成立一個虛擬仿真電臺。在跨小有一個虛擬仿真校園廣播電視臺,學校利用攝影棚中的一小部分空間搭配藍色背景,加上兩支攝影燈光,把人物的全身、半身、胸上景拍下,就可以制作出豪華大場景的合成效果,無需為不同的節目搭建不同的演播室或場景,還可以與非線性編輯系統結合使用,將虛擬演播的節目直接輸出到非線性編輯系統中進行編輯播出,并可將編輯結果記錄到網絡共享存儲器中,實現演播資源共享。
2.營造現代化“軟”環境,感受信息技術的創新和樂趣
隨著園區城鄉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居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與日俱增,學校借力園區的優質資源,以深化教育改革,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來增強教育的軟實力,加速了學校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第一,借力“云資源”,打造精品課堂。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到2015年,要基本建成以網絡資源為核心的教育資源與公共服務體系,為學習者可享有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務,于是園區教育云資源庫應運而生。這里集合了園區優秀教師制作課件所需要的圖片、影音、參考資料、考題等一系列資源。作為園區教育的一份子以課例研究為切入口,借助園區教育的云資源,通過校園網、班級博客、視頻點播直播系統等載體,全面構建學校智慧校園的軟環境的建設。
第二,開設“大講堂”,促進教師成長。教育信息化時代已經來臨,教師的教育觀念也必須與時俱進。跨塘實小要利用“跨小大講堂”,邀請各類專家、名師或者各科教學的能手為全體教師進行各級各類講座,如先進教室、數字教師、未來教育、雙板教學等,加強新媒體、新技術的培訓和在教育教學教學中的應用,全面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鼓勵教師參與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嘗試與研究,推進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
二、奠定吳文化視角,堅持內涵發展道路
在學校的發展道路問題上,跨塘實小始終相信堅持內涵建設至關重要,因而努力轉變發展理念,積極實現從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的轉變,從形態塑造轉向功能提升,從內部循環轉向與社會聯動發展,從“建大樓”模式轉向“出大家”模式,走創新型、質量型、特色型發展道路,在吳文化特色教育的道路上取得了驕人成績。
1.營造吳文化環境,融入書香園林的秀美和典雅
從2006年開始,學校在高浜校區就開始實施“吳文化書香校園環境”創設工程,努力讓校園成為美不勝收的“蘇州園林”,成為至美吳文化的環境和物質再現,成為每一塊墻壁都會說話的吳文化教育的大課堂。走進現在的跨塘實小,校園布局嚴謹有序,分區流線層次分明,長廊漏窗移步換景,綠化小品和諧統一,樓榭亭臺參差錯落自成一體,建筑群體廊連檐接融會貫通,更有竹林搖曳、芭蕉繁茂頓生無窮雅趣。古色古香、韻味濃郁的蘇州園林一般的校園,讓人留連忘返,都說風景這邊獨好。
3.開發吳文化課程,感悟吳地文化的內涵和精神
吳文化博大精深,是學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源泉,只有對吳文化相關知識有了深刻的認識和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談得上熱愛和傳承。為此,學校通過實踐探索,開發了吳文化校本課程教材《吳文化一百課》《尋訪世遺精華:蘇州園林》《蘇藝三編》等,嘗試在各學科中有機滲透吳文化,并以開設吳文化專題興趣課程為支撐進行課題研究。如今,跨小每個孩子都能掌握至少一門吳文化技能,學校也成為園區唯一一家“蘇州市未成年人昆曲傳播基地”。學校還原創編制了適合小學生的“昆曲操”,集昆曲武生、體操、舞蹈、音樂于一體,讓每一個學生在運動中感受昆曲的無窮韻味。
3.開展吳文化活動,感受人間天堂的靈秀和幸福
要讓學生真正領悟吳文化的精髓,還必須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好強的特點,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自己去探究。為此學校將吳文化教育資源逐步延伸為弘揚吳文化的綜合實踐活動和各類學校主題活動,“吳文化”藝術節、世遺文化節、“吳文化”綜合實踐活動、黨工團的“拓視野、品吳韻”活動、少先隊的“吳文化100問”廣播專欄、校際間的“吳文化”互訪活動……在這些活動的實踐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孩子的快樂、教師的進步,我們的孩子會創造了,會求知了,會學習了;我們的老師對新課程改革的思路越來越清晰,理念越來越明了了,教師不被教材的內容所束縛,能結合季節和環境的特點開展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主題教育活動。這對學校課程改革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將新課程的理論真實地體現了出來。
三、構建生態校園,營造和諧校園文化
在整體硬件構建中,學校積極貫徹生態校園的理念,以現代技術為手段開展科學規劃、合理建設和有效管理,積極構建具有高環境親和性、 低環境沖擊性、節能實用性、舒適健康性、和諧共生性等特點的生態校園,重視在校園建筑景觀風格的和諧、校園的安全與舒適、校園人文和諧、校園內人與環境的關系、校園能源的利用及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等各個方面的建設。
在精神文化建設中,學校力爭營造以人本理念為核心的和諧校園文化。學校是傳承文化、創新文化、培養人才的主陣地,是社會發展的人才泵和思想庫,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學生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的更好發揮,有利于學校自身的改革、發展與穩定??缣翆嵭∫浴叭L”建設為核心,努力營造和諧優良的校園文化氛圍?!叭L”即校風、教風、學風。校風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學校努力營造一種向上、進取、濃雅的學習氣氛,培育富有本校特色、催人奮進的校園精神,用校園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師生;教師通過講座報告、參與學生的文化活動并加以指導,以優良的校風和積極的態度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心理素質,切實發揮校園文化對學生健康成才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公共圖書館;社會屬性;服務模式
新媒體沖擊著以紙媒為主的傳統傳播方式與閱讀模式,但與此同時給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轉型帶來了機遇,提醒我們思考公共圖書館的本質,即它的社會屬性是什么,準確地把握其承擔的社會角色和實現的社會價值,有助于探索公共圖書館在轉型中的運營方式和服務模式,總結一些成功案例經驗有利于了解公共圖書館的未來發展趨勢。
1、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屬性
1.1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角色
1.1.1信息傳播與交流中心
公共圖書館的硬件設施隨著城市的發展不斷得到完善、充實,如今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培養人們的信息素養、縮小信息鴻溝等方面承擔著重要角色,如舉辦學術展、學術論壇等。雖然由于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和知識的可獲得性日益加強,但“信息富裕”和“信息貧窮”的差別和鴻溝始終存在。
1.1.2終身教育中心
公共圖書館是社會教育的實體,不僅提供了網絡的知識學習共享空間,還提供現實的知識學習公共空間,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隨著互聯網和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公共圖書館已經從“沒有圍墻的大學”發展成為“無遠弗屆的大學”,它始終是市民終身學習的最佳公共場所。
1.1.3文化休閑中心
公共圖書館不僅是書香文化中心,還是城市的多樣文化中心,甚至是文化休閑中心。市民可以在圖書館中學習知識、交流思想,欣賞藝術、陶冶情操,如紐約市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經常舉辦各種小型音樂會和藝術展覽,舉辦各族裔文化節。
1.2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價值
推行“平等服務”理念,促進社會融合。公共圖書館應保障在服務體系內的所有人,都能就近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資源,將有限的資源最大限度地共享給讀者。然而,實際生活中圖書館還遠沒有滿足人們的“平等服務”的需要,尤其是一些弱勢群體,如農民工、殘疾人等。深圳圖書館在平等服務、促進社會融合方面做出了貢獻。在堅持“讀者為本、服務第一”的理念下,全年每天不間斷開館,免證進館閱覽,所有書刊開架借閱。在特設室外館區,民眾可以休閑鍛煉、上廁所等,充分體現了人性化服務。
創造文明的閱讀環境,提升市民文化素質。文明的閱讀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物質環境是指圖書館內部館藏布局、館內外環境布置等各個環節都要從讀者的需要出發,優雅整潔、寬敞明亮;人文環境,是長期服務過程中形成的潛移默化的觀念、態度、信仰、認知環境。公共圖書館強調人性化管理,注重工作細節,提倡微笑服務,強調服務態度和藹可親,以職業化、文明的形象面對讀者,以建立和諧融洽的服務關系,營造安靜、舒適、濃郁的知識氛圍,使人們樂意進入圖書館,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優化服務環境,滿足民眾的信息需求。優化服務環境不僅是公共圖書館完善服務體系的要求,也關系到民眾能否實現最大程度地獲取信息的權利。2013年8月16日,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了《國際圖聯關于圖書館與發展的宣言》。宣言指出“獲取信息是一項基本人權,可以打破貧窮及惡性循環,并支持可持續發展。在許多社區,圖書館是唯一的地方,人們可以在那里訪問信息,以求提高教育水平,培養新技能,尋找就業機會,開創事業和做出健康策略或洞察環境問題。圖書館獨特的作用使其成為重要發展伙伴,通過提供各種信息、服務和方案,以滿足多元化社會對信息的需求”。因此,公共圖書館服務環境和人們的信息需求滿足能反映了一個地區的文明程度和經濟文化水平。
2、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趨勢
2.1新媒體及其特征
新媒體是相對于書刊、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的,通常是指建立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基礎上所延展出的新型傳媒形態。新媒體主要包括網絡媒體、移動媒體以及數字媒體三大類,以其多元性、交互性、分眾化、個性化、跨時空、低成本等特征與優勢,在互聯網時代得到廣泛應用。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7.9%。其中移動互聯網成為最大的亮點,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的興起與運用,促使手機網民迅猛增長規模近6億人。
2.2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趨勢
2.2.1從“書的圖書館”到“人的圖書館”
“以書為主體”的服務轉變為“以人為主體”的服務。沃爾特?克勞福德與邁克爾?戈夫曼提出新的圖書館學五定律:“圖書館為人類服務;尊重知識交流的所有形式;聰慧地利用技術加強服務;保護對知識的自由存??;景仰過去,創造未來”?!叭耸菆D書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屬,也是圖書館存在和發展的依據。人是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和工作中心,也是衡量圖書館工作成敗的價值標準”。圖書館的讀者是使用圖書館各種資源的主體,在新媒體時代,更要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一方面文獻資源建設要符合讀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工作也應以讀者為中心,順應讀者新的閱讀需求。
2.2.2從“閱讀空間”到“創新空間”
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不僅為讀者提供閱讀空間,還融合和接納各種創新思想的匯集。比如,圖書館通過網絡等多種手段將專業信息資源和學科專門服務提供給相應的讀者,在獲得一些新型的互動閱讀體驗后,讀者可以及時地反饋他們的意見、感受和要求,從而推動圖書館服務的改革創新。另外,讀者對于圖書館服務需求的多元化和個性化特征,圖書館員更要發揮想象力,優化服務,將圖書館變成一個溫馨、舒適且充滿文化氣息的公共閱讀空間和文化休閑中心。
2.2.3從“回應需求”到“發展需求”
信息是流動的,需求是變化的。圖書館不能僅僅向讀者提供書刊和各類資訊,要從過去被動地回應需求向主動地發現需求。為此,圖書館可以通過征集讀者的意見去設計圖書館的服務,以滿足讀者的“發展需求”;可以將資源決定服務,服務決定需求的固有模式調整到需求決定服務,服務決定資源的新模式;可以通過開展讀者、專家專題報告會評價圖書,搭建網絡平臺,征集讀者心得,專家評議等,既能開展讀者之間交流,更可加深讀者與專家互動;同時增設相應欄目與窗口,定期向讀者推薦圖書,新書資訊、內容及其評價,使發展需求成為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內在動力,以此引領大眾閱讀。
2.2.4從“館際合作”到“社會合作”
圖書館之間開展館際合作,對于優化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有重要作用。同時,館際合作也應逐漸向社會合作發展,特別是與學校、科研院所、文教衛體單位等合作。公共圖書館與社區、政府、企業三個層面的互動,有利于圖書館從單向輸送到多向互動發展,從被動到主動以及融合成一個公共文化交流空間。其一,與社區合作。圖書館搭建社區民眾信息共享和知識交流平臺,提供國內外有關社區服務信息資源,積極為社區規劃出謀劃策,參與調研、協助撰寫等;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為居民提供公共服務信息,發揮信息溝通的橋梁作用。其二,與政府合作。圖書館積極主動為政府提供信息服務,才能得到政府重視,促進政府加大投入。其三,與企業合作。圖書館發揮人才技能、文獻資源、設備等優勢,加強社會信息服務的敏銳性,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既解決經費困難,也提升了知名度與美譽度。而企業獲得安全、優質、可靠的信息服務,才能專注自己的核心業務,獲取更大的競爭優勢。因此,圖書館與企業的合作,既是對社會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也是館企合作實現雙贏共利的有效模式。
3、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轉型
3.1服務內容
以人為本、以讀者為中心是公共圖書館社會屬性的核心內容。深圳圖書館的服務實踐很好地體現了這一原則,具體包括三個方面:
個性化、多樣化的讀者服務。深圳圖書館積極舉辦講座、報告會、展覽、影視展播及各種形式的讀者活動,營造全民學習的良好風氣。除承辦“市民文化大講堂”、“公民法律大講堂”等全市文化品牌活動外,還做好自身活動品牌的創建,結合自身優勢,積極開展深圳讀書論壇、粵港澳三地圖書館公共服務論壇、深圳閱讀文化圖片展、歲月的回憶――粵港澳深圖片聯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動,為讀者提供了豐盛的文化大餐。此外,深圳圖書館還努力拓寬服務領域,以高新技術、商貿、時裝、法律等專題資源及深圳地方文獻、臺港澳文獻資源等為特色資源,先后開設了東盟資料中心、時裝閱覽區、臺港澳中文文獻以及外文原版文獻閱覽區、少兒服務區等一批特色服務。這為讀者獲取信息與知識提供了廣泛的空間,成為圖書館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重視為弱勢群體服務。推行“平等服務”理念,促進社會融合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使命。深圳圖書館新館專門設置了視障閱覽室,為視障人群提供繼續學習、平等獲取資訊的平臺。此外,深圳圖書館還成立了視障公益影院并開辦盲人電腦培訓班,舉辦了深圳視障人士電腦比賽、詩文朗誦會及讀書征文活動等。與深圳及港澳地區殘聯等機構合作,組織殘障人士參加講座、參觀、技能競賽等活動,傳遞對弱勢群體的文化關愛。
3.2服務形式
在新媒體環境下,深圳圖書館已經突破了最初的通借通還形式,實行“全面開放、免證進館、分層管理、一卡通行”的服務方式,實現了自助服務,一卡通用,平臺統一的模式。
推行自助服務。深圳圖書館采用RFID技術推行并完善圖書館自助服務。無需工作人員幫助,讀者就可以享受“一卡通行”的自助服務,如存包、辦證、查詢、圖書借還、預約、扣繳等。還結合本館實際開發了“文獻智能管理系統”,實現了文獻定位、靈活排架、檢查亂架、智能上架、自助借還、典藏防盜等功能?;赗FID技術研發的“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系統,通過統一的網絡監控、集中的資源配置與協調和強大的物流體系,將分布各街區的所有自助圖書館連接起來,實現自助辦證、查詢、借還圖書、預借等服務,使圖書館服務延伸到城市的各個角落,使更多的人共享公共圖書館資源。
服務平臺統一。為了建立覆蓋全城、服務全民的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網絡,深圳市啟動了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建設。深圳圖書館作為圖書館之城建設的中心館,使全市公共圖書館在統一證號、統一條碼號、統一技術應用標準、統一服務規則的基礎上,為所有市民提供無差別、無障礙的圖書館服務。讀者只需擁有一張“圖書館之城”讀者證,就可以在加入統一服務的任何一家圖書館和全城所有自助圖書館享受辦證、退證、補證、借還文獻等服務,還可以一次性查詢所有圖書館的資源,自主選擇短信、語音電話、網絡等方式享受圖書續借、讀者證掛失等服務,充分體驗統一服務的便利、高效、均等。
新媒體應用。讀者可通過網上、電話或短信方式進行查詢、續借、預約、修改用戶密碼、實時咨詢、課題服務等,還可以通過遠程訪問獲得電子文獻原文傳遞服務。深圳圖書館利用共享工程資源與現有網絡,通過基層網點、有線數字電視網、互聯網、無線網將文化資源傳遞至千家萬戶。另外,微信公眾號是深圳圖書館應用新媒體的成功嘗試,為讀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一是深圳圖書館資訊主動推送較頻繁,及時地將館內活動和最新通知都通過公眾號推送給用戶,方便讀者及時知曉資訊動態。二是提供較完善的讀者證管理和讀者證服務。在讀者證管理方面,除了提供讀者證綁定和讀者證解綁,還提供了讀者證掛失服務,只需通過發送相應指令便可執行。基于讀者證的服務方面,不僅提供了借閱信息查詢和圖書續借服務,還提供了獨有的預借信息查詢和用預付款自助扣費服務。
3.3服務共建
深圳圖書館探索政府資源與社會資源合作共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模式,由企業提供館舍、配備相關人員及設備,圖書館提供文獻資源和相關業務培訓及指導的方式,先后在大型的科技園區、工業園區、廠區及社區建成開放了4個分館。2010年,分館新辦讀者證3000余張,接待讀者9000余人次,外借圖書近3萬冊次,大大滿足了偏遠市民和外來務工者的文獻需求。
同時,深圳圖書館積極與社會機構合作,爭取更多資源投入,促進圖書館服務范圍的擴大和服務質量提升。先后與企業合作共建了創維、新百麗、桃源居三家分館,與武警、駐深部隊、看守所、監獄、學校等地方機構聯合共建了55個館外流通點,有效實現了圖書館文獻資源的輻射和服務的延伸。另外,深圳圖書館還與市委宣傳部、市司法局、市社科聯等政府單位及深圳市社會工作者協會、深圳市殘聯、殘疾人輔助器具中心等社會機構合作,共同舉辦市民文化大講堂、公民法律大講堂、社會建設大講堂等活動,豐富不同讀者群體的文化信息需求。
4、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建議
4.1利用新媒體技術,搭建公共圖書館創新轉型服務平臺
公共圖書館要改變傳統封閉式服務方式,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圖書館服務提供實時交流平臺,實行網絡化、電子化信息服務。例如,在網站上提供新型服務平臺,揭示館藏信息,宣傳服務內容,方便讀者使用館藏資源等。很多圖書館利用互聯網提供了實時在線的信息咨詢服務,解答讀者提問;以電子信箱、公告牌等形式,向公眾或特殊用戶群體推送信息摘編、二次文獻等各種信息整合開發的成果;以手機短信息的方式發送活動通知、提示圖書到期、介紹服務內容等。圖書館還可以更充分全面地利用各種新型媒體創新服務模式。比如,以微博、微信的方式撰寫書評、介紹推送館藏信息等。新技術的應用擴展了服務內容和方式,一方面既要滿足人們的基本信息需求,另一方面為讀者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精品化的服務。因此,有必要改變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推動圖書館服務平臺的轉型與創新。
4.2發展社區圖書館,進一步推動公共圖書館之間的資源整合
社區圖書館是在最大范圍內實現圖書館社會價值的載體。然而,我國社區圖書館發展相對滯后,單館服務能力也有限,無法兼顧普通閱讀和深層次服務。只有在其他公共圖書館的資源支持下,借助現代化的技術,突破傳統的服務手段,利用社區強大的輻射能力,利用政府對社區建設的高度重視和切實投入,發展成資源充足、服務優良的“百姓身邊的圖書館”。
4.3全民閱讀活動方式多樣化,開展特色活動
隨著網絡和手機智能化的發展,全民的閱讀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網絡閱讀和移動閱讀已經開始普遍盛行,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對此閱讀方式更加青睞,因此公共圖書館必須轉變發展策略,更新技術,提高館員素質,提供特色服務,以此對讀者進行良性引導,推動全民閱讀的發展。圖書館要對讀者進行調查分析,了解不同層次讀者的特點,根據其切身需求開展相關的服務,創新服務的方式,開展具有特色的活動。例如開展圖書推介活動,可以借助網站、微博等平臺建立與讀者的交流,將專家評書、讀者品書、館員推介結合起來,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空間。另外,圖書館可以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開展適合的讀者活動,如哈爾濱開展冰城雪雕圖書展覽等。還可以開展親子家庭閱讀活動,舉辦家庭讀書會,使全民閱讀深入到家庭,讓孩子與家長一起學習,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
4.4轉變管理模式,加強與政府和社會機構的合作共建
科學合理、靈活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可以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開發文獻資源,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目前,公共圖書館正在從單一的服務向多功能的綜合智能網絡化的系統發展。這就要求公共圖書館的傳統管理體制積極轉型,以適應新型的“文化+科技”的服務體系。
新媒體的推廣和應用,為公共圖書館的全面轉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傳統的管理體系和服務體系還無法在短期內迅速調整以適應新技術的要求,包括圖書館的硬件設施更新、技術支持、圖書管理員的規模與掌握新技術的能力等。因此,在完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過程中,政府和社會機構的支持是至關重要的,不僅體現在政府提供相應的財政資源,還體現在圖書館與政府、社會機構在服務上的合作共建。圖書館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以具體的服務項目得到政府和社會機構的支持,資源互補,形成更具活力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倪代川.論圖書館公共性[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