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8 16:27: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管理的意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城市化 新公共管理 中國城市管理 顯示意義 探討
總體而言,新公共管理方式在中國城市管理中的導向性作用是十分明顯的。相比于傳統的城市管理,這種新的模式具有市場化,自由化等特點,并且也具有明顯的競爭性。在中國城市管理中,相關部門遇到了諸多的障礙,而隨著新公共管理方式的出現,也相應地為領導者提供了更多中國城市管理的思路和方向。鑒于其中存在的問題,本文主要也將為此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建議,進而有效發揮新公共管理對中國城市管理的現實意義。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
新公共管理作為一種新的城市管理模式,相對于傳統封閉的中國城市管理而言,是一種以開放和包容的狀態系統來實踐和管理的公共事務。關于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從公共管理的權責方面來分析,新公共管理作為公共管理模式中的一種,其管理的重c也開始從內部行政管理向外部行政管理轉變,與此同時,由對政府程序和機構的重視也轉變為了對其結果和項目的重視。
其次是從新公共管理的開放性特點方面進行分析。由于新公共管理主要內容是通過市場競爭機制的引入,以此來打破政府壟斷公共建設的現狀,從而促使企業、團體也獲得了更多參與到社會服務競爭中的機會。除此之外,新公共管理區別于傳統的行政公共管理的地方,還在于它可以動員全社會進行公共管理,也能有效使廣大人民群眾有機會參與到社會的公共管理中。
最后一點同樣尤為重要,由于新公共管理主要是從私營組織的管理方式中吸取管理經驗,因此在對城市進行管理的時候,也會潛意識的將私營組織的發展模式、績效考核評定標準等內容融入其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變革了政府的職能。
總而言之,相對于傳統的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在參與、管理等方面都比較積極,且起到了一定的導向性作用。
二、新公共管理在中國城市管理中的有效思路
(一)積極轉變政府的職能
在中國城市管理中,新公共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想要實現對中國城市的有效管理,作為政府,必須要積極轉變自身的職能。比如在我國市場體系不斷完善以及經濟體制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就應該積極轉變自身的職能,并不斷更新城市公共管理理念,與此同時,還要對新公共管理概念等內容進行深入的理解。特別是在引入市場機制后,城市管理中的很多問題也得到了相應的解決,而這些也都是政府部門加以重視,并自覺轉變自身職能的有效結果。
(二)實現城市管理主體的多元化
在新公共管理模式實施的過程中,城市管理主體的重要性依舊是不容忽視的。為了促使這一城市管理模式更加具有有效性,我國城市的城市公共管理除了以政府為主以外,還需要將公共事業團體,社會公眾等作為城市的公共管理的主體。比如在公共事業團體中,所使用的資金應在政府部分劃撥的基礎上,并充分利用基金運作的模式進行相關合理的操作,不過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其資金運作負責人的身份和地位,進而有效保證其資金充分合理地運用。
由于第三方主體是在非政府組織的情況下所形成的非營利、非政治的獨立組織,所以他們主要是對社會發展的政策進行相關研究。不過在我國現階段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以社會服務為主的非政府組織建設數量還以及比較少,因此也還需要進行更有效的加強。
三、新公共管理對中國城市管理的現實意義
(一)為城市管理提供了嶄新的思路
無論是從作用還是重要性而言,新公共管理模式都是凌駕于傳統的公共管理范疇以及模式之上的。
比如在應對傳統城市公共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所存在的效率低下的問題時,新公共管理就可以從一些私營部門人事管理中吸取經驗,并為此實行績效工資制、合同雇傭制等方式,進而有效提升城市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由此可見,只有以市場化經營為主線的新公共管理,才能有效提高政府公共管理,以及個體人員的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在應對傳統的城市公共管理投入多、回報少的問題時,則可以從經濟學理論和方法中進行有效的學習。類似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其實還有很多,所以,新公共管理對中國城市管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二)促使城市公共管理的范圍得到了有效的拓展
由于新公共管理融合了先進的現代科技,因此使得傳統的城市管理模式和理念也受到了打破。其實上,新公共管理對中國城市管理的現實意義是多方面的,有兩點極具代表性。
一是新公共管理理論和方法使傳統管理理念被打破,再對城市進行管理的時候,其中蘊含了政治學、政策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相關理論知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為城市的管理提供了理論支撐,而這其實也是城市公共管理范圍得到有效拓展的一大表現。
二是新公共管理應用的是當前一些私營組織和工商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原則,由于這些企業和組織在發展工程中,特別注重政府公共管理服務的市場化以及客戶滿意度,因此促使新公共管理模式也為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四、結語
新公共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城市管理理念,對城市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實際上,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存在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不僅為城市的管理和發展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而且也使得整個城市的管理模式更加完善,管理效率更是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傊?,城市管理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因此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并且在實踐應用當中探索出一條更加嶄新的道路。本文對此探討,也是希望城市得到更加美好的發展。
(作者單位為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參考文獻
[1] 袁年興.論公共服務的“第三種范式”――超越“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務”
[J].甘肅社會科學,2013(02).
[2] 張慧娟.以公共服務推進城市管理新模式[J].經營管理者,2013(01).
[3] 郭理橋.現代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決策思路[J].中國建設信息,2010(02).
[4] 陳擁軍.法國城市基礎設施的委托管理模式[J].城市管理,2005(09).
[5] 陳迅,尤建新.新公共管理對中國城市管理的現實意義[J].中國行政管理,2003
(02).
【關鍵詞】公共管理;媒體作用;政策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新聞媒體在公共管理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政府需要利用新聞媒體進行公共政策的傳播,民眾可以通過媒體獲取想要的信息,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參與社會公共管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給政府決策提供有效的實踐依據。①因此,新時期我國政府必須加強媒體的作用,并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予以應對。
1.媒體對于公共管理的影響
1.1可以實現主動傳播。主動傳播指的是管理人員主動將政策和方針等進行傳播、推廣的傳播方式,例如當政府制定了某項公共管理措施之后,為了讓民眾了解政策的主要內容,管理部門和人員可以與相關的媒體聯系,或者在網絡平臺有關信息,向民眾全面解析該項公共管理政策,以便實現政策的有效傳播。②2017年長沙政府就2016年的黃渤工作報告進行了披露,并提出未來2017年環境保護的主要任務、思路、方針、政策等,希望廣大市民加強對環境保護職能部門的監督,獲得了熱烈反響。1.2可以實現客觀傳播??陀^傳播指的是媒體在管理者意愿之外的傳播,這種傳播方式不具有穩定性,屬于媒體的自發行為。媒體對公共管理的客觀傳播有可能出現積極正面的社會反響,也有可能出現消極反面的負面影響,需要根據情況而定。③例如,當公共管理部門頒發有關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規定時,部分媒體就該政策的積極意義進行了解析和闡述,這對于肯定黨和政府的領導、宣傳政府政策有著積極的作用,而如果媒體對此進行了錯誤的解讀,那么就有可能誤導民眾對政府產生錯誤的理解。1.3可以進行逆向傳播。逆向傳播指的是當政府實施公共管理并且出現了公共管理事件時,新聞媒體進行報道,產生了逆向傳播。逆向傳播實際上是不以管理者的意愿為轉移的傳播形式,因此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可能包括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兩個方面,積極影響指的是新聞媒體對公共管理事件或者公共危機事件進行客觀的報道,是能夠穩定民眾情緒的新聞報道,帶給社會的影響是積極的;而消極影響則完全相反,指的是媒體故意夸大、扭曲事實的報道,會引起社會恐慌,加大公共管理的難度。當然,逆向傳播中還存在一種媒體態度,即沉默態度,也就是說,在公共事件發生和管理中,媒體對此事不進行任何報道,也不發表任何評論,以給政府的公共管理提供更多的空間和時間。④例如,2015年天津大爆炸事件,對于社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此時網絡媒體對于政府的公共管理呈現兩邊倒的情況,一部分媒體認為公共管理及時,避免了更大的傷亡,也有部分媒體表示這些事件的發生說明政府的公共管理存在較多不足,應該完善公共管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新興媒體的出現帶動了自媒體的發展,自媒體環境下,民眾公共管理的話語權和參與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因此逆向傳播的事情會經常發生,政府必須客觀看待媒體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2.公共管理中的媒體作用和政府政策
媒體在公共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基本作用即為信息的傳播和推廣,因此在公共危機管理中,如何加強對危機公關的應對,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就成為關鍵。2.1危機管理初期的政策。危機公關出現的初期,民眾的第一反應是希望通過媒體渠道獲得更多有關公共管理的相關信息,如公共事件的發展情況、政府采取的應對措施等。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出現在中國大陸,引起社會的極大恐慌,⑤民眾迫切想知道H7N9禽流感的具體病癥和發病來由,目前哪些城市發生感染,怎樣對H7N9禽流感進行預防和治療,國家是否已經研發出疫苗進行對抗,當前各大城市的病情控制情況如何,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如果不借助媒體的力量信息、安定社會的情緒,就會激發社會的恐慌和混亂,因此政府迅速利用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進行了H7N9禽流感病毒相關內容和信息的,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指明了方向。2.2危機管理中期工作。危機管理開始之后,政府需要做到的是進行有效的公共事件管理和控制,加強各部門的配合,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在此過程中,政府必須保持與媒體的聯系,及時將管理的進度給民眾,讓民眾了解到最新消息,穩定人們的緊張情緒。2.3危機管理后期工作。公共事件管理后期,政府需要做到的是對此次公共事件的總結,先聯系各大媒體,包括網絡媒體、傳統媒體等,報道公關事件的處理結果和成績,消除人們的緊張情緒和顧慮,然后針對此次公共管理的經驗和問題進行總結,以掌握更多的傳播規律,為以后的公共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3.公共管理中的媒體應用對策
媒體對于公共管理具有重要的影響,是實現公共管理的必要渠道和必經渠道,它要求政府在公共管理時加強對媒體的利用,積極聯合媒體公共管理信息,讓民眾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⑥近年來,新興媒體的發展對公共管理的影響日益深遠,政府不僅要利用新聞媒體進行信息的單向傳播,還要和普通民眾進行實時互動,這對于推動管理者掌握第一手公共管理資料、了解普通民眾的公共需求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更好地指導政府的公共管理行為和措施,提高公共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因此,政府必須主動加強與媒體的合作,協調好與媒體之間的關系,要善于開辟自己的網絡媒體平臺,與民眾進行更加有效的交流和互動,傾聽民意、尊重民意。例如,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公共管理部門已經利用新浪微博注冊了官方微博賬號,網友可以通過微博平臺及時了解到當地的公共管理政策,并發表自己的意見,為政府的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多有用的資料和信息。與傳統媒體不同的是,新興媒體具有較強的互動性、民主性、隱私性等特征,網友可以隨意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這就有可能出現網友反對公共管理的情況,針對這樣的情形,管理者應該以虛心接受批評、客觀看待問題的態度予以應對,提高公共管理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在充分尊重民眾意愿、反對虛構事實的前提和基礎上,切實做好公共管理工作,為社會的穩定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
[關鍵詞]區域;區域行政;區域公共管理
著名行政學者理查德?J?斯蒂爾曼二世說:“研究公共行政必須研究它的生態問題。按照韋伯斯特詞典的解釋,‘生態學是各種有機體與其環境之間的各種相互關系?!疛?W?別斯指出‘生態學這個詞源于希臘語oikos,意為房子或家,經濟和經濟學也有相同的詞根,經濟學和生態學有許多共同點,但生態學的含義更廣泛。它涉及有機體與其環境之間的全部相互關系。”[1]美國著名學者利格斯(Fred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開創行政學研究的一個新途徑。我國現階段的行政環境是制約和影響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時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對象,并為行政管理的實施提供條件。故此,我們應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環境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生態環境的變遷,傳統行政學歷經了向現代公共管理學范式的重大轉變。邁入21世紀,區域行政面對的是一種全新的行政生態環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區域公共管理這種嶄新的制度安排應運而生。這種轉變很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21世紀中國公共管理面對的最大挑戰莫過于區域公共管理的挑戰,處理好和解決好了系列區域公共性問題,和諧社會的發展愿景就不再遙遠。”[2]區域公共管理是社會需要和時代呼喚的產物。作為一個新的理論和實踐課題,陳瑞蓮認為,在我國有關區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較為零散,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學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當前一個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并研究區域公共管理的相關內容。無疑,加強區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有學者說,“研究任何一種理論,都必須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術語。對于了解一種新的學術理論,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詞的正確含義,就尤為重要了”。[3]區域公共管理是個復合概念,其中“區域”和“公共管理”是其兩個核心概念。
一、“區域”概念眾說紛紜及其公共管理視角的界分
區域(region)是一個多側面、多層次且相對性極強的概念。人們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觀察、分析和理解各種不同的區域。研究視角和內容不同,對于區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會科學叢林中,最早研究區域的學科是地理學,地理學把區域定義為地球表面的地域單元,這種地域單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內部組成物質的連續性特征與均質性特征來劃分。《牛津地理學詞典》中,“區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個單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別于周圍的地區”。[4]經濟學將區域視為由人的經濟活動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經濟社會綜合體。埃德加?M.胡佛說,“所有的定義都把區域概括為一個整體的地理范疇,因而可以從整體上對其進行分析”,“把區域作為一個集合體,……這一集合體對于管理、計劃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都是必須的。最實用的區域劃分應當符合行政區劃的疆界?!盵5]政治學把區域看成是國家管理的行政單元,與國界或一國內的省界、縣界重合;國際政治和國際關系的研究者對區域的解讀,往往側重從一種更為宏觀視角來討論區域的內涵和外延。米特爾曼提出三個不同層面“新區域主義”分類法:宏觀區域主義、次區域主義和微觀區域主義。在“區域”的多種釋義中,可以看出:區域有多種分類,系統性或整體性是區域的共同特征;區域的概念是相對的,可以依據不同視角有多種劃分;區域是變化的,應以動態的眼光來觀察它。實際上區域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很難給出一個公認的定義。本文是從公共管理學科角度來進行研究,基于此視角,區域應如何界定?有學者認為:區域是“一個基于行政區劃又超越于國家和行政區劃的綜合性概念”。[6]另外,從四個緯度對區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區域”做類型學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義上的經濟區域、行政區域、自然地理區域和公共管理中的“問題區域”和“邊緣區域”。[7]筆者以為,不論對“區域”進行怎樣的界分,從公共管理學科角度看,區域實際上是按照公共物品為標準劃分的有限空間范圍,是擁有相同一領域或多領域公共物品的域場。在這里區域不是一個地理范疇而是一個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務、公共問題、公共利益)為標準形成的同質性域場,并不絕對與行政區劃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視角:區域行政向區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轉變
要討論區域行政向區域公共管理的轉變,首先要了解區域行政的發展背景、內涵等基礎知識。區域行政問題與行政區劃密切關聯。學者劉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國行政區劃的理論與實踐》等論著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行政區經濟”概念,并分析我國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現象。在我國的行政學界,宋月紅在國內首次使用“區域行政”的概念,作者從行政區劃、行政區域與區域行政的關系角度進行研究,但這是一種狹義的或傳統意義上的區域行政范疇。[8]陳瑞蓮、張緊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視角:區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廣義的“區域行政”概念。[9]隨著實踐的推動和理論的發展,區域行政向區域公共管理轉變。在學界,最早使用過“區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華大學的劉鋒和中山大學的陳瑞蓮,二人從不同的角度對區域公共管理進行論述。劉鋒運用新公共管理、區域創新系統、區域核心競爭力、支持系統等理論對區域管理進行創新,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一研究與本文所關注的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別,它并不是真正從公共行政學角度對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從區域地理學的角度將創新理論引入到區域發展中去。[10]陳瑞蓮教授是我國研究區域行政和區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領域的論述,在學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關鍵詞:區域公共管理 整體性治理 監督機制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區域公共管理是我國解決政治、經濟、社會三者之間公共問題的手段,通過對區域內進行橫向或縱向的干涉,妥善解決好政治、經濟、社會三者之間的公共問題,從而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同發展。在進行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整體性治理的過程中,要想推動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整體性治理的順利進行,就要構建完善的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整體性治理的監督機制,通過對區域公共管理手段的合理利用,形成多元主體共同治理區域公共事務的新格局。
一、我國政府區域公共管理的相關概述
(一)我國政府區域公共管理的發展現狀
從現階段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發展情況來看,還是存在著很多的缺失,比如單一的治理體系、“金字塔”式的權力結構、區域公共管理的方向等[1],都是影響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整體性治理效果的因素,長此以往,區域公共管理方面的問題會越來越多。由此可見,要想充分發揮區域公共管理的效果,就要不斷深化區域公共管理手段的改革與創新,建立完善的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整體性治理的監管體制,為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整體性治理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二)我國政府區域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區域公共管理是現代公共管理中的一個分支,只有將基礎理論與實踐經驗相結合才能促進其發展。區域公共管理彌補了傳統行政區劃的劣勢,是解決社會、政府、經濟之間的公共問題的基本手段。區域公共管理不僅傳承了現代公共管理中的優點,還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一般情況下,區域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分為三種,下面筆者將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
1.從政治治理的社會背景的角度來看
區域公共治理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必然產物,是應現階段市場經濟環境的需求而形成的。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國的市場經濟環境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才能應對復雜的國際形勢,拓寬市場經濟發展的深度與廣度,從而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與國際之間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賴關系[2]。
2.從政治治理的價值導向的角度來看
現代化的區域公共管理的價值導向是公共問題與公共事務,與傳統的公共區域管理相比更加靈活、外向,改善了單一的治理體系,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政府進行區域公共管理的時候,要將“合作治理”作為基本原則,將大量跨國界的公共問題和跨行政區劃的公共事務都作為區域公共管理的內容,從而實現社會、政府、經濟三者之間公共問題細化治理的目標。區域公共管理的主體具有多元化的性質,因此,不管是官方的政府組織還是非官方的民間組織,都在區域公共管理的范圍內,在區域公共管理的實際運行中,其覆蓋范圍遠比我們看到的要多很多。
3.從公共權力的運行向度的角度來看
區域公共管理將“合作治理”作為基本原則進行發展,而“合作治理”的本質在于市場原則、公共利益之間的相互合作。在進行區域公共管理的過程中,面對復雜的跨國界的公共問題和跨行政區劃的公共事務的時候,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夠通過區域公共管理來解決,所以才需要不斷深化區域公共管理手段的改革與創新,打破傳統區域公共管理的單一化,向多元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雙贏甚至多贏的目標[3]。
二、我國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整體性治理的意義
“整體性治理”是政府改革與創新過程中的新舉措,是一種解決社會公共問題的新理論,比如犯罪、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問題。近幾年來,“整體性理論”在我國政府發展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尤其是在我國區域公共管理方面。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整體性治理是以解決公共問題為核心,通過協調社會、經濟、政府三者之間的關系,來推動市場經濟建設的穩定發展,既要改善政府內部各自為政的現象,也要促進市場與政府的合作[4]。
三、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整體性治理的監督機制的作用
(一)監督機制是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整體性治理中關鍵的環節
監督機制是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整體性治理中關鍵的環節。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為了個人利益而奮不顧身的人,其結果可想而知,都不是非常的圓滿。由此可見,只有理性地、科學地追逐自身利益,才是正確的選擇。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才會造成經濟、政府、社會三者之間的矛盾,所以,構建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整體性治理的監督機制十分重要。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整體性治理的監督機制是政府行為、社會行為、經濟行為的保障,在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整體性治理的影響下,政府的行為受到一定程度的約束,社會對于法律、法規的落實方面也更加完善,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增長,有助于提升我國的國家競爭力,使中國在復雜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
一、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屬性解析
1.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工具理性
作為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中的重要概念,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eason)最直接、最重要的淵源為馬克斯·韋伯的“合理性”(rationally)理論,指的是借助實踐確認工具的用途,并借助工具為謀取利益。同時,工具理性以工具崇拜或者技術主義為生存目標,要通過精確計算達到最有效的目的。因此,工具理性更加重視效率和效益,對工具本身的價值、道德或者審關則較少關注。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場域中,工具理性主要表現為地方政府為了提升公共事業的服務水平,對各種公共事業管理方式、方法進行綜合運用的經驗與能力。由于在這一過程中,地方政府將公共事業視為“工具”進行“組裝”和“調配”,其目的在于尋求推進公共事業發展的最佳手段和最高效率,因此,其功利性的色彩十分濃厚;而在形式上,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工具理性又表現為物質形態的工具理性與精神形態的工具理性,兩種形態的有機結合與合作,最終達到了地方政府進行公共事業管理的目標。
2.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價值理性
工具理性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推進其公共事業管理的過程中,進行創造、選擇時所表現出來的自覺能動性。而作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另一個重要屬性的“價值理性”則是人們對自身實踐活動的價值和意義進行的主動把握,其中將工具理性所“忽視”的人類社會的倫理政治、道德理想以及對人性的終極關懷進行了集中全面的體現。價值理性主張通過關好的、精神層面的方法完成對真理的探求,其目的在于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生態之間的和諧與進步。其主要功效便是能夠回答地方政府進行公共事業管理的初衷和使命,并號召地方政府尊重人民的利益、符合人民的意愿、滿足人民的需要,以關、善的價值觀對其事業進行引導。從這個角度講,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也表現出了“非自我利益”的理性(即價值理性)。在這一理性框架中,地方政府將公共事業管理活動看作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活動,能夠自覺的參與其中,為社會公眾謀取福利。
從本質上講,地方政府進行公共事業管理的屬性是復合的和多元的,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礎,是人類獲得進步和發展的原始動力,后者是前者的精神支撐,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類實踐工具的價值,最終實現人類社會的持久進步。
二、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協作機制與缺位的表現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具有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這兩種屬性對于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實際上,無論是哪一種屬性,在實踐的過程中都不但孤立的,需要在彼此的辯證之中或者協調和統一。在當前時期,我國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正在不斷的優化,協作機制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需要進行重新審視的是,地方政府公共管理還在某些層面存在缺位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社會秩序和政府的行政效率。
1.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協作機制
在當前時期,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建設和完善之中,地方政府在促進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同時,還要對自身的權力進行平衡,不偏不倚。既要與中央部門進行協作,協調中央和地方利益,還要對行政干預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進行權衡,不斷的通過有效的手段規范市場和社會秩序,最大限度的為社會公眾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傮w而言,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協作機制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規范社會秩序,向全社會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地方政府是國家公權力的執行者,在公共管理實踐中具有強勢地位。因此,作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地方政府就承擔起了維護社會秩序的義務,并通過對自身權力的運用,為當地群眾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改善群眾的生活水平;(2)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最大限度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國政治體制和企業體制改革對經濟社會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地方政府也適時的轉變了“身份特征”,變之前的“微觀調控”為現在的“宏觀指導”。這種對于自身權利和社會發展的協調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促進了企業和社會的發展。
2.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協作機制的缺位
地方政府在實施其公共管理職能時,其目的在于有效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并在與各種社會力量的協作之中,實現社會資源非配的合理化、社會發展公平正義化、政府行為高效和規范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當前情況下,一些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行為有待改進,其協作機制往往處于缺位的狀態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主要表現在:(1)在國家實行了分稅制之后,地方政府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顯著的加強,不但要全面的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還要通過多種渠道、借助多種力量,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卻出現了主觀上的偏頗,在執行中央政策與捍衛地方利益的過程中,并未協調好中央政策與地方利益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擴大地方利益的同時,將使國家利益受到損害;(2)在部分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實踐中,官本位、政府本位的思想還依然嚴重,而這種思想的存在嚴重的影響到了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甚至在不同部門需要進行政策協調、信息溝通時,也是難以將團隊協作的觀念深入其中,不同部門為了自身的利益彼此孤立,給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設置了無形的壓力;(3)部分地方政府具有自利化的傾向,這些政府在公共管理實踐中,對自身的角色定位不準,偏離了公共服務提供者的居中地位和公益位置,尤其是在一些社會公眾重大關切的問題上,一些地方政府不當使用自身權利,為自身謀求私利,與民爭利,這與黨和政府要始終為人民群眾謀取切身利益的初衷截然相悖。
三、協作管理語境下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解析
為了競爭的需要和平衡社會各方的利益,當前社會組織在優化其行為時,大多有意無意的選擇了協作管理的理念,并在實踐中加以豐富和發展??梢哉f,地方政府在對現代管理模式的借鑒方面是相對滯后的,甚至會對其產生排斥和抵觸,致使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遲遲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文章認為,有必要將協作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注入到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之中,完善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優化治理效果。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
1.形成對協作公共管理的正確理解
在管理學和社會學的范疇內,協作和協作管理是具有廣泛含義的詞匯,無論是人際關系管理還是跨組織的協作管理以及以互聯網絡為背景的管理,都能夠將“協作”引入其中,通過分工與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和組織運行的成本,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在協作管理語境下,地方政府的協作公共管理是作為一種獨特的制度形式存在的,它與市場自發性的協作不同,使一種有意識的管理,其基本特征為縱向與橫向活動的綜合(融合)。比如,在斯蒂芬·戈德史密斯與威廉·D·埃格斯等學者看來,地方政府的協作公共管理為網絡化的治理結構。因此對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協作性應該形成正確的認識,即提供公共服務、進行公共管理的地方政府應為公私聯合的“第三方政府”,這一政府能夠向社會公眾提供整體服務,并能夠借助先進技術和外部環境的力量最大限度的滿足社會公眾的多樣化和個性化訴求。
2.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協作機制的構建
對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而言,其協作機制的構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而在實施的過程中也要做出大量的適當的規則、規定以及標準體系。和傳統的官僚體制中等級制度不同的是,協作公共管理并不需要嚴格的命令管理,也不需要將其建立在一個中心權威之上,更不能為此設定一個單一的組織目標并為之“奮斗”。在這種新的公共管理機制構建的過程中,要以參與者的相互依存、集體決策和整體行動為前提和重要內容,其首要對其中的參與者、資源等進行確定,對所必須的運行環境進行創設。然后,通過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使得任何一個參與者都能夠樹立和維護其權威,并在和他人分享資源的同時,共同向社會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當然,在這一模式中,比較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協作機制的構建要輔以建立協同工作的協議與規則,這種協議往往能夠有效促進了地方政府協作行動的制度化和公共管理的區域化,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與實踐
在實施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協作化之時,除了要確定參與主體、使不同主體間進行通力合作外,更為重要的是要對協作性公共管理模式進行綜合治理和實踐,而無論是治理的效果認定還是實踐的對象選擇,都與公民參與直接相關,甚至可以說,公民參與是公共管理協作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為此,需要在實踐中注重公民參與的重要作用,不斷的賦予公民參與以新的意義和內涵。這是因為,對于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機制的構建,將公民置于對抗性的境地是無法增加公民參與的協作性能量的,而采取參與和協作的辦法就正好相反,能夠使治理的功效得到逐步的增強。當然,這一途徑的最終實現還要依賴于對公民參與的深刻把握,它們是:確定公民社會中的真正參與者;明確參與者的參與動機和參與目的;通過何種方式在何時、何地進行參與等。從這個角度講,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要敞開途徑,使公民能夠真正的、自由的參與其中,實現真正意義上以公民為中心的公共管理的協作治理。
論文摘要:目前,我國在區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幾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區域公共管理與區域行政有沒有區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為什么區域行政會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區域行政就是在一個區域內的政府(兩個或兩個以上),為了促進區域的發展而相互協調關系,才求合作,對公共事務進行綜合治理,以便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而區域公共竹理是區域內的多元體為了解決在政治、經濟或社會其它領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問題,實現共同利益,運用協商和調解的手段和方式對區域以及區域內橫向部分和縱向層級之問交義重疊關系進行的管理。
區域公共管理是現代公共管理學與區域科學在新的時期和新的實踐中有機結合的一個新的理論和實踐課題,然而理論的發展始終落后于實踐的步伐,區域公共管理理論還處于起步的階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論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論所具有的意義等基本問題都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為了更好的反映實踐和服務實踐,對區域公共管理理論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正如任何理論的提出都來源于積累一樣,區域公共管理理論的產生也同樣經歷了一個發展的歷程。20世紀80年代,區域的空間有限性與經濟發展的一體化趨勢之間的矛盾催生了區域經濟概念的提出,此后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如地理學家、理論經濟學家、發展經濟學家等從不同的角度對區域經濟這一實踐領域進行分析和研究,最終主要發展成為兩大不同的學科群:一是區域經濟學;一是經濟地理學和政區地理學。理論研究的焦點都在于區域經濟的發展與地方政府間的關系。然而由于國家學科設置等歷史原因,政治學和行政科學一直沒有能在區域發展領域內開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徑。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國內經濟地理學和政區地理學涉及到“區域行政”,但該領域學者側重的是從行政區劃改革的角度來研究區域設置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問題,這里的“區域行政”并不是實際意義上從行政學科角度對區域發展進行研究的新的途徑,主要是從管理學的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適度的原則出發考察中國行政區劃存在的種種問題。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學和行政學的發展,政治學和行政學在區域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徑:一是區域政治研究;一是從行政科學角度出發的區域行政。區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區域公共行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區域行政的一種深化。本文試從我國區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論成果基礎上,通過對區域和區域內關系的研究提出區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對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問題作一分析。
一、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現狀
理論的發展總是反映現實和服務于現實,而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還處于理論滯后現實的階段。在學界,使用過區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劉鋒和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陳瑞蓮教授,兩位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本著不同的目的對區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見解。劉鋒教授運用新公共管理、區域創新系統、區域核心競爭力、支持系統等理論對區域管理進行創新,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一研究與本文所關注的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別,它并不是真正從公共行政學角度對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從區域地理學的角度將創新理論引入到區域發展中去。中山大學的陳瑞蓮教授是我國研究區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實質意義上從行政學科角度對我國區域行政進行研究的開創者。她在對區域行政深厚知識積淀的基礎上對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一些問題作了述評,認為任何一門學科和一種理論的產生都是社會需要和時代呼喚的產物,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為經濟全球化下的區域主義與區域競爭的崛起、經濟市場化下的區域政區間競爭加劇以及區域公共問題的大量興起;而國外的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間競爭理論、地區競爭力與區域創新研究、政府間關系與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實證研究。同時,她也對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義做了闡釋,僅從理論創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動區域科學研究的創新,另一方面,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開,也能從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上對現代公共管理學學科創新。這些認識是深刻并富有創新意義的,然而,這些認識是在區域行政研究的基礎上對區域公共管理的一個簡約性的概括并沒有對區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內涵以及其實質進行分析。毫無疑問,有幾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區域公共管理與區域行政有沒有區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為什么區域行政會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要解決以上的問題,有必要對區域公共管理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區域與區域行政
區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觀念上的空間概念,但不純粹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沒有嚴格的范疇和邊界以及確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區域。對區域的含義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學把區域定義為地球表面的地域單元,這種地域單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內部組成物質的連續性特征與均質性特征來劃分的;政治學把區域看成是國家管理的行政單元,與國界或一國內的省界、縣界重合;社會學把區域看作為相同語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類社會聚落。區域經濟學對區域沒有完全統一的認識,有學者認為要對經濟區域下一個比較確切的、同時人們普遍接受的定義是比較困難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內涵:首先,區域是一個有限的空間概念;其次,經濟區域必須有相應的公共管理層級以提供公共服務;第三,區域在經濟上盡可能是一個完整的地區;第四,任一區域在全國或更高一級的區域系統中擔當某種專業化分工的職能。區域劃分,常采取兩種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區域分成不同的兩種類型,一是同質區域,二是極化區域(也叫集聚區域、結節區域、功能區域)。
區域發展的行政學科研究途徑是基于其它學科對區域發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對區域的界定應該借鑒其它學科的研究,但行政學科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有自己研究的側重和偏向,因而我們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還必須界定一個適合行政學科研究的區域概念。美國區域經濟學家胡佛把區域定義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計劃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為一個應用性整體加以考慮的一片地區”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示。區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種載體,體現各種關系和利益。在區域發展的行政學科研究途徑中,中山大學的兩位學者“從地理學或經濟學的研究中受到啟發,認為區域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的連續的有限空間范圍,是具有自然、經濟或社會特征的某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的同質性的地域單元”。本文支持這樣的界定,但筆者以為,既然區域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的,而這一定的標準可能是自然、經濟或社會特征的一個或多個方面,那對區域的理解我們必須突破從地理學或行政區劃研究出發的關注角度,從對其范圍的關注轉向對其內部實質內涵的關注。如果我們將區域內的主體按照較普遍的三分法劃分為國家、市民社會和私人領域的話,可以發現,區域內各主體在不同的利益領域內形成各種交錯重疊的復雜關系。區域作為區域發展中行政學科研究途徑的基礎性的概念,它更實質的東西在于它所蘊涵的多元主體和多領域利益之間復雜的關系,這是由行政學科的學科性質決定的。
基于對區域的認識,中山大學的兩位學者認為區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區域內的政府(兩個或兩個以上),為了促進區域的發展而相互間協調關系,尋求合作,對公共事務進行綜合治理,以便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根據這一理解,區域行政的行為主體應該是政府,強調的是政府間(同級政府之間與上下級政府之間)的相互關系,并通過對政府的協調來達致區域內優質公共服務的提供。這是區域行政的基本內涵,那么區域行政與區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區域行政為什么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
三、區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須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樣的區別國外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各種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層出不窮,但什么是公共管理,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我國有學者在綜合國內外各種觀點的基礎上認為現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整合社會的各種力量,廣泛運用政治的、經濟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強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績效和公共服務品質,從而實現公共的福祉與公共利益”。公共管理與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體不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還包括其它的組織和第三部門組織等。在公共管理與傳統公共行政的比較分析上也存在許多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觀點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據,但一個普遍認同的觀點便是在公共管理和傳統公共行政比較中,公共管理的行為主體不僅包括政府還包括其他各種的社會力量,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體;在公共管理的性質方面,公共管理要體現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體應著眼于社會發展長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來開展其基本活動;在行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復合型的集體行動,以共同的目標基礎,通過協商的方式達成。#$%不可否認,現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發展的一個新趨勢,是公共行政領域不斷擴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體現。
區域行政走向區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論基礎的,除了現代公共管理理論的發展,還有市民社會理論和治理與善治的理論。我國學者在考察我國現代化進程時認為,“要擺脫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兩難境地,首先必須從認識上實現一種思維的轉向,不能像以往的學者那樣,把目光的聚焦點只放在政治權威的轉型上,因為中國現代化兩難的癥結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國家與社會之間沒有形成適宜現代化發展的良性結構,確切地說,在于社會一直沒有形成獨立的,自治的結構性領域”,為此,他們引進了西方的市民社會理論,并依據中國現代化的現實進行改造,“中國的市民社會乃是指社會成員按照契約性規則,以自愿為前提和以自治為基礎進行經濟活動,社會活動的私域,以及進行參政議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學者已有的共識的觀點來看,市民社會的結構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幾個方面:(1)私人領域;(2)志愿性社團;(3)公共領域。哈貝馬斯認為公共領域是介于私人領域和公共權威之間的一個領域,是一種非官方的公共領域,它是各種公眾聚會場所的總稱,公眾在這一領域對公共權威及其政策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作出評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討論構成這一領域的基本特征;(4)社會運動。市民社會概念于20世紀80年代后在全球范圍內的再度興起,與當代世界各國所發生的深刻的社會變革及對此的理論反思有密切的關系,面對現實,理論家們對國家在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會理論的發展,引發治理和善治理論的產生。什么是治理?在關于治理的各種定義中,全球治理委員會的定義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權威性。該委員會在1995年發表了一份題為《我們的全球伙伴關系》的研究報告,認為:治理是各種公共的或私人的個人和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它是使相互沖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并且采取聯合行政的持續的過程。這既包括有權迫使人們服從的正式的制度和規則,也包括各種人們同意或以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個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規則,也不是一種活動,而是一個過程;治理過程的基礎不是控制,而是協調;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門,也包括私人部門;治理不是一種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續的互動。治理的實質在于建立在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認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擁有的管理機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權威,而是合作網絡的權威,其權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單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種實踐的科學,毫無疑問也會存在失效的問題,為了完善治理理論,理論家們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說,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管理過程,善治的本質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的一種最佳關系。善治具有五個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責任性、法治、回應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種理論,我們可以發現它們有幾個基本的共同點:一是它們都強調管理主體的多元性,不僅包括了政府還包括私人領域和市民領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標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體之間利益協調的達成并達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過協商和調整,在認同的基礎上統一行動。
綜合對區域和以上理論的認識,本文認為區域公共管理是與區域行政有本質性區別的概念,可以將其界定為:區域內的多元主體為了解決在政治、經濟或社會其它領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問題,實現共同利益,運用協商和調解的手段和方式對區域以及區域內橫向部分和縱向層級之間交叉重疊關系進行的管理。這一概念包含以下幾個內涵:(1)區域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多元主體,包括政府組織、私域組織和第三部門;(2)目的是解決由經濟、政治或社會其它領域構成的復雜的交錯性問題,實現最優的共同利益;(3)區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與經濟市場領域和政府公共領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競爭和壓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協商和調解;(4)對象是區域內個體和共體之間相互形成的交叉重疊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陳瑞蓮,論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緣起與發展[J]政治學研究,2004(1)
[2]王諍,區域管理與發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58-61
[3]楊龍,我國的區域發展與區域政治研究[J]學習與探索,2003(4)
[4]劉鋒,新時期公共管理創新[J],中國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蘭克·杰萊塔尼,區域經濟學導論[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2,239
[6]陳瑞蓮,張緊跟,試論我國區域行政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7]張成福,黨秀云,公共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5-12,
[8]陳慶云,我國公共管理的基本內容及其重點[J]公共行政,2003(1)
關鍵詞:公共管理;價值定位;構建;措施
中圖分類號:
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3)21002801
公共管理的根本特征是“為公共服務”和“追求公共的經濟利益”。基本價值的理念是民主政治與公民的權利,其核心價值理念也是受到公共權利與法制的限制與制約。公共管理需要改變傳統的公共行政的以效率作為基本的價值核心的相關內容,重新從民主、人權和法制的角度出發進行公共管理的價值定位與構建。
1公共管理的定義
公共管理主體一般是政府機構,廣義的公共管理中人民是主體。公共管理的定義是一個新思路、新技術和新理念的時間的運用,并且是在公共領域的基礎上進行的。總之,政府在施政過程中,運用科學的管理功能、理念、組織和手段進行公共管理的相關事務。
2公共管理的價值定位
2.1傳統公共管理的價值定位
傳統的公共管理執行效率是經濟學中的主導價值觀。大多數人會將公共行政管理的效率視為公共管理的價值定位。公共管理目的是在雇員與官員處置之下,有效的使用現有資源,并且促進公共計劃的經濟、快速和完美的完成。但是隨著傳統的公共行政的管理模式的對于現行的改革需求和理論已經相背離,所以現階段國內外對于公共管理的價值定位進行了相應的改變。
2.2新公共管理的價值定位
新公共管理的價值定位實現了從效率優位轉移到績效優位,并且以部門管理規范制度和經濟學的理論為基礎,對管理結果與管理者責任進行評價,從而實現了政府進行公共管理過程中的基本價值,并且將經濟、效能和效率作為新的公共管理價值意義評價因素。
3構建公共管理價值
3.1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的內容有新發明和新創造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相關過程,也就是新的技術成果一般是從開發研究與市場的推廣全部過程。技術創新過程中總結為管理的問題:其主要體現在要素的組合方法創新和要素的創新,以及相關要素產品的創新從而構建創新性的公共管理。要素的創新是企業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針對現有的資源要素合理地進行分配,主要內容有人員、材料和設備等。要素的組合方法的創新包含生產的工藝和生產過程中的組合、產品的創新是對產品結構。品種和效用等方面的創新過程,三方面共同協調推進公共管理的構建,實現公共管理的價值。
3.2制度的創新
制度創新是指建立或使用新制度組織結構和運行的規范的安排,例如:國家現行的經濟體制,企業組織的形態和運行機制,制度的創新過程也是管理的實現過程。在現有的國有化經濟戰略性的重組環節中,以及企業所建立的制度進程中,都在進行組織化的革命,并且開始步入攻堅階段。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實現不僅僅是從生產資源方面開始,還是對人們的擁有的使自己或者是他人的損益權利。并且企業是市場主體,在經營機制中的創新主要是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負盈虧和自我約束的經營,這也是市場經濟管理價值的構建。
3.3組織的創新
社會組織和經濟組織需要根據形勢變化而進行組織創新。其次,從生產函數的企業觀念轉變,組織創新不單單是技術創新。需要從技術創新轉移到組織本身上,并且正確的看待組織創新,在將組織的自身為組織創新中心時,需要對管理人員修正的組織機構。獎勵辦法、溝通能力、技術轉變和工作環境入手,改變管理人員行為。這兩種觀念均是傳統組織理論。組織的創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該從創新角度對組織進行改革,在組織進行創新時需要及時掌握適度原則,但是組織活動不能過于頻繁,這樣會使組織經常處于不利的動態狀態,會影響組織目標的實現和功能的發揮。
4公共管理的價值表現
4.1法律性
在進行公共管理之前需要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主要包括:管理主體的行為規范和管理客體的規范性。公共管理的價值的表現還體現在法律法規內容的整體性上,對公共管理的各個方面進行明確、可操作的規定,使管理機構規范自己行為。
4.2行政特性
通過行政命令的運用公共管理機構進行公共政策與管理權限的控制,依據行政方式進行指揮、組織、監督與調控,并且對公共事業的相關活動進行直接的控制與干預。
5結束語
公共管理需要從政治角度出發,其價值定位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并且通過建立公共管理制度和相關的服務等,體現我國政府的公共利益本質。
參考文獻
[1]趙海洋.淺談公共管理價值取向[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