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管理
時間:2023-07-17 16:22: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運行管理體制現狀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運行管理體制是在“新農保”和“城居?!惫芾眢w制基礎上建立并施行的。2009 年國家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新農?!辈捎每h級統籌管理模式,在“新農?!痹圏c縣采用統一制度設計、統一繳費標準與財政補貼水平以及統一的基金管理和使用等管理制度安排。2011 年國務院頒布《國務院關于開展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以試點縣為管理單位進行基金收支管理。隨著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城鄉養老保險制度整合需求愈發凸顯,2014 年國家推進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統一,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由新農保基金和城居?;饦嫵?,實行市縣級統籌管理,設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管理服務和經辦機構,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對基金進行監管。
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運行管理制度存在問題
(一)監管辦不分離容易導致政府尋租
在新農保制度和城居保制度運行初期階段,集監管辦于一體的縣級管理模式容易誘發基金挪用、虛報瞞報等問題。2013年調查結果顯示各地區新農保和城居保虛報、瞞報參保人數問題嚴重。2011 年全國約有 2.2 萬人重復參保,導致國家財政支出額外增加約 290 萬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給付完全由國家財政負擔,各地區參保人員越多獲得的財政補貼越多,由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由市縣自行管理,市縣政府為獲得更多的財政補貼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特別是參保老年人口進行虛報。同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經辦和監管均由市縣政府完成,市縣政府或為了完成基金保值增值目標,或負責機構、負責人員為謀取私利容易產生基金挪用的問題。
(二)貧困地區不具備財政負擔能力
市縣財政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給付的主要來源,特別是在東部地區,國家財政部分負擔基金籌集的情況下,貧困地區市縣財政將難以負擔城鄉居民養老金給付,導致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難以提高,不能滿足其養老保障需求。產生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層級過低,各地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未能實現統籌使用,低收入地區在財政能力約束下容易出現財政缺口。
(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中提出“各級人力資源部門履行監管職責,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負擔基金監管,地方政府為經辦機構提供必要的工作場地、設施設備、經費保障,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梢?,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采用完全依托政府的管理模式。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運行過程中,政府設立經辦機構,對經辦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將耗費大量政府資源,而且“花別人錢、辦別人事”的管理模式將導致制度運行效率損失,可引入“第三方力量”提高管理效率。
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法人受托管理體制
(一)全國統籌法人受托管理
法人受托管理最早應用于企業年金之中,是指企業年金委托人將年金的運作管理等事務交由具有相關資質的法人受托機構代為執行,法人受托管理具有充分競爭、基金安全性高等優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可采用全國統籌法人受托管理體制,以省級為單位開展國家的各項治理工作,結合中央、地方財政分權改革,進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全國統籌管理。同時,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籌集、運營和投資等經營管理權由政府剝離出來,交由充分競爭的基金管理公司,不僅能夠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能夠降低政府管理成本。
(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法人受托管理體制優勢
1、全國統籌法人受托管理體制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
針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市縣管理存在的弊端,采用全國統籌法人受托管理體制將有利于改變政府包辦的管理格局,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籌集、運營、投資等事務在政府職能中分離出來。只需要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運行提供完善全面的法律體系和制度框架,發揮養老保險收入再分配功能,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行的良好經濟環境和金融環境,促進形成有效的監管機制,而不再直接參與基金運營管理。國家建立全國和省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會將基金投資運營權委托專業的基金管理企業,基金管理企業通過競標方式獲得管理權,基金管理企業直接面向金融市場將更加有效的實現基金保值增值。同時,委員會將基金支付事務交由銀行系統和商業保險公司,利用其已經十分發達的經營網絡,最大程度方便城鄉居民領取養老金,提高支付效率。政府負擔基金投資、運營監管,明確了政府的職能定位,在保證基金運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管理效率。
2、全國統籌法人受托模式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在全國統籌法人受托模式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交由專業基金管理企業,這些企業通過相互競爭獲取管理權,可降低基金運營管理費用,這種模式也避免了政府建立基金投資運營管理機構帶來的資本投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發放交由銀行和商業保險公司,可充分利用其分布廣泛的營業網點,形成全覆蓋的管理服務網,方便城鄉居民的同時還能夠避免政府設立專門待遇發放機構所帶來的高昂成本。
3、全國統籌法人受托模式有利于構建高效的監督機制
全國統籌法人受托模式提高了管理層級,并引進了管理機構和經辦機構相互制衡的監督模式,提高了基金管理的安全性,避免市縣統籌管理模式下存在的基金挪用、虛報和瞞報等問題。同時,全國統籌管理模式擴大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規模,能夠起到降低投資風險的作用,大規模養老保險基金能夠影響金融市場,提高基金收益能力。在全國與省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委員會監督管理下,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監管效率,并從法律的高度規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管理運行。
參考文獻
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的構成與特征分析
我國近些年社會保險事業飛速發展,所謂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是指城鄉居民在辦理養老保險的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文字資料,圖表聲像等信息,這些信息中包含了他們的個人信息和社會保險的相關內容,具有真實性、復雜性和易露性的特點。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險檔案是居民養老保險的憑證,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養老保險的檔案是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全過程監控和記錄,具有指導作用、監督作用和維權作用。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一)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與城鄉居民個人、家庭、社會保險的辦理機構及政府的財務管理部門都有著直接的關系,凡是與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業務相關的資料、數據、文件等都歸為檔案管理的范疇。
(二)管理信息化要求較高。隨著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深入,高效的做事效率已經成為政府的必然要求。目前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發展,要求社會養老保險的業務處理要高效化、科學化和規范化,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的高度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題中之義。
(三)存儲和保存的期限較長。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險業務一般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只要居民存在養老保險的業務辦理,就會有相關信息的保留和存儲,這些就是檔案管理的內容。參保居民只要沒有停止養老保險的辦理,那對相關信息的采集、數據的存儲都要繼續,所以養老保險檔案的管理工作是一個時間跨度很大,保存期限很長的工作過程。
(四)安全系數要求很高。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內容繁雜,需要記錄的信息很多,這些信息對居民的切身利益有著極大的影響。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的形式有紙質的,也有電子版式的,有些檔案記錄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比如個人手冊等,有些檔案具有隱私性,這些都要求在居民的檔案管理上要做到高精準,重安全,確保檔案安全妥善管理,嚴禁信息的外漏、篡改等其它威脅檔案安全管理的情況發生。
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的作用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是開展養老保險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處理養老保險工作的憑證,同時也是城鄉居民維護自身合法權利的有力證據;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是養老保險工作和服務的延伸,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的好壞影響著養老保險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具有隱性的價值和意義;具有統籌全局,提高統籌層次的作用,由于以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不完善,工作體系不健全,導致區域化差異較大,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信息不暢,資源封閉性嚴重,而養老保險檔案的建議可以大大促進信息共享,提高統籌的層次和服務的水平;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的管理可以大大促進社保工作檔案的信息化,是整合社保檔案的必要條件,我國養老保險的層次較多,內容不一,管理部門也是不一樣,要想優化我國的社保系統,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的社保體系,提高檔案的管理水準已經是我國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需要和要求。
三、優化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的策略探究
(一)提高檔案管理意識,強化檔案基礎管理。就目前來說,雖然我國對社會保險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人們對社會保險的認識還不到位,在從業人員中,消極怠工現象時存在,對檔案管理的意識還沒有提升到與社會保險發展所適應的程度?,F在的從業人員,對檔案管理工作不認真,認為檔案管理不重要,這些思想對其工作質量有著巨大的阻礙作用,導致檔案管理工作雜亂無章,沒有發揮檔案在社會養老保險中應有的作用,嚴重損害了老百姓的利益。為此,必須提高從業人員的思想意識,提高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認識,強化思想教育,讓其重視檔案管理工作。
(二)對檔案科學分類,進行有序整理。對于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險工作來說,工作難度較大,內容較多。為此,要想優化檔案管理工作,就必須分門別類,把養老保險的檔案進行有差異的歸檔,并有序地整理和管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分類對檔案管理的重要內容和程序,對這個檔案管理來說起著主導作用。對于檔案的分類,必須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和分類標準,做到繁而不亂,井然有序。一般來說,對于政策性文件檔案的管理,一般都是按照文件的出處、類型、文號及時間來分類歸檔;對于經辦機構在養老保險的記錄管理中,可以按照部門、時間等要素進行分類;對于城鄉居民個人來說,比如保險手冊、賬戶等情況就行分類;對這些檔案的整理必須有序進行,不可雜亂無章。對于檔案的有序整理,需要做到編號使用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把握保險業務發展的規律,另外還要做好動態管理,做好常態下的工作。
(三)完善檔案管理制度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對于檔案管理來說,需要一定的制度支撐,對于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也是如此,需要規范檔案管理的流程,明確從業人員的職責,對養老保險的檔案建立、查閱、維護、保存等都要實現制度化的管理規范。對于紙質的檔案要排列有序,做好保存和維護工作,對于極為重要的檔案資料還要備份,對于電子版的檔案要注意網絡安全。對于從業人員,要求掌握基本的檔案備份、記錄、查閱、保存等知識,要維護好檔案資料,確保檔案管理的安全性。檔案從業人員要提高自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認真履行職責,做好本職工作。
關鍵詞:檔案管理工作;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作為一項政策性和專業性都比較高的工作,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的建立與參保民眾的繳費過程和后期待遇享受息息相關,這份檔案既是統計和發放養老保險的重要依據,對于這份檔案的有效管理也是一項為民利民的重要工作。養老保險檔案的管理是否安全、真實與參保人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我黨惠民政策的落實情況以及政府的形象。因此,我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業務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一定要在其過程中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保障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順利進行。
1 探究對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險進行檔案管理的重要性
就近幾年以來的情況來看,我國城鄉中參與養老保險的居民與日俱增,這意味著我國相關部門需要在加強養老保險檔案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養老保險檔案作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一直以來都在保障城鄉居民利益、助推社會養老制度的的改革以及提高經辦部門的辦事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雖然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體系還并不成熟,也存在著制度與內容不統一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養老保險檔案的建立進度和質量。因此,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險檔案在建立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完善養老保險體系,不斷規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使之更加規范。[1]
1.1 與城鄉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一份社會養老保險從辦理參保手續到為參保的離退休人員提供社會養老保險待遇,這過程中涉及諸多環節。在設立養老保險檔案時,一定要嚴格依據國家相關法律進行審查和管理,以保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切實受法律效力的保護,從而真正保障城鄉每個參保人的合法權益。另外,在為居民辦理參保手續時,首先要采集個人信息并將其錄入個人檔案,在這之后還要進行各種費用的收取和劃撥等。包括后期新老農保制度的銜接以及居民與職工養老保險的流動,都需要辦理相關的保險關系和基金轉移手續。因此,為了切實保障參保人的切身利益,個人檔案作為今后支付社會保險的重要依據,它的記載一定不能有絲毫馬虎。
1.2 關系到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進程
我們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部門在履行著社會保障的責任的同時,還承擔著切實為60歲以上老人服務和提供熱心幫助的責任。關于社會養老保險這個復雜又牽扯眾多的社會系統工程,如果不能保證每個人投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安全性,那么整個小區的社會養老保險部門的工作都將停滯不前,并對下一步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造成嚴重的拖延。[2]
2 關于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的具體措施
2.1 將現代化科學技術應用到檔案管理中,與時俱進
在我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背景下,實現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的數字化、信息化至關重要。從現代化的角度出發,檔案管理單位要切實加強日常管理,一步步實現檔案編研的電子化。另一方面,還要嚴格按照現行檔案管理的要求收集和整理資料,對檔案進行及時的修訂和立卷歸檔,在保證檔案資料的齊全完整的基礎上,將卷面卷內都排列的規范、美觀。在這之后,便要充分將電腦和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檔案管理中,真正實現電腦輸入代替手打,并轉為由機器配送信件,由網頁管理取代傳統的布告,從而最大限度的解放人力并節約物力,使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穩步提高。[3]
2.2 加強人才隊伍和制度建設
人才是檔案管理建立的一個重要因素,不斷提高社會養老保障中心里檔案人員的整體素質,以能力和創新意識來不斷適應新時期檔案工作的需要,是不斷提高檔案人員業務素質的重要舉措。為此,還要定期邀請檔案局相關業務骨干對各種檔案的規范整理進行現場培訓,牢固檔案管理人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檔案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同時還要繼續推進檔案管理的規范化,提高檔案利用效益,充分發揮檔案在提供優質服務過程中應有的作用,嚴格按照經辦中心應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行事,并將加強檔案管理的教育與管理落實到在實際工作中,使檔案工作有章可依,避免毫無章法導致工作的紊亂。[4]
2.3 改善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針對我國不同城鄉居民社保檔案基礎設施建設的不同情況,切實加強每一地區的檔案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可以建造高標準的檔案室,并設立獨立的辦公用房;另外,還可以適當增加在密集架和檔案柜等資源購入的資金,并為每個檔案室配備溫濕度計、滅火器等設施設備,真正確保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3 結語
綜上所述,考慮到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情況如何與社會的穩定和和諧有著莫大的關系,因此一定要重視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檔案管理,并極力做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服務工作,真正為民務實,保障好每一個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而針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有關部門不能視而不見、固守殘缺,而要與時俱進,改良和研究一套更加科學的工作機制,并不斷規范我國城鄉的社保檔案管理流程,避免出現較大的紕漏對投保人員的利益造成傷害。提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的管理水平。城鄉社保的檔案建設關顧民生大計,因此有關部門一定要不遺余力的提高對于社保檔案的管理水平,為促進城鄉和諧l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王翠玉.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業務檔案管理工作規范化的有效辦法[J].檔案工作,2016(17):119.
[2]路慶玲.淺析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J].問題探討,2014(05):43--44.
為了進一步落實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鞏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成果,擴大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覆蓋面和受益面,根據市、縣社保保障體系建設有關要求,現就我縣年度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續保、擴面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目標任務
按照“擴大受益、應保盡保”的總體要求,年全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3900人(含待遇領取人員),其中續保17956人、擴面980人,綜合參保率提高0.7個百分點,達到99.5%,基本實現“人人參?!蹦繕?。各鎮要按照年初目標任務(見附表1),高度重視,扎實工作,確保繳費、續保、擴面各項工作實現新突破。
二、繳費時限
繳費續保工作從月初開始至月底結束,以后繳納的保險費按補繳費處理,不享受財政補貼。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其家庭成員未按捆綁要求繳費的,從起停發養老金,待其家庭成員補費后,從次月起恢復發放,停發的養老金不予補發。
三、繳費標準及補貼標準
(一)正常繳費。根據《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辦法》和《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細則》,個人繳費標準統一確定為11個檔次(見附表2),多繳多補。依據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城鄉居民負擔能力,年城鄉居民最低續保繳費標準確定為200元,財政補貼30元。
(二)欠費補繳。補繳欠費以《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信息系統》測算數據為準,由個人全額補繳欠費、當年個人繳費、財政補貼及其欠費產生的利息。
四、繳費續保程序
各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繳費續保的組織宣傳和擴面征繳工作,具體業務由各鎮勞動保障事務所承擔,工作程序如下:
(一)在認真做好宣傳發動、組織動員和調查摸底等各項準備工作的基礎上,從《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導出《年度繳費續保人員名單》,發放到各村,對照名單開展收費工作,確保工作情況明、底子清、進展快、無差錯。
(二)各鎮到縣農保中心領取專用票據,統一發放到各村,由各村安排村農保協理員收繳保費。收費時,要依據《年度繳費續保人員名單》,準確無誤的開具收費發票,并填寫《繳費證》、《繳費明細表》,新增人員一并填寫《參保登記表》。
(三)收費期間,各鎮要開設臨時收儲專戶,每天對所收基金進行歸集,每周將所收基金及產生利息一并上解到指定銀行賬戶;經辦銀行每收一筆款項,要于收款當天將對賬單送達縣農保中心,確?;鹕辖獠怀鰡栴}。鎮負責縣城區城鎮居民續保擴面的組織征繳工作,要安排精干力量逐社區、逐樓院、逐戶做好宣傳動員工作。縣農業銀行4個鎮的養老保險繳納和發放業務,繳納的保費上解到農業銀行代收專戶??h郵政儲蓄銀行3個鎮的養老保險繳納和發放業務,繳納的保費上解到郵政儲蓄銀行收入專戶。
(四)收費結束后,各鎮勞動保障事務所要依據繳費票據,審核各村《繳費明細表》,填寫《繳費記錄卡》,確保繳費票據、繳費明細表、繳費記錄卡填寫一致,不缺項、不漏項前,將收費票據存根聯和記賬聯以及《繳費明細表》、《繳費匯總表》報縣農保中心復核。
(五)縣農保中心要在前完成各鎮人員繳費、基金收繳、銀行財務的對賬工作,前完成繳費信息導入、繳費申報復核、個人賬戶記錄、養老金發放、基金定期轉存等業務,防止因轉存不及時造成基金利息虧空。
(六)殘疾人繳費補助,由縣殘聯負責摸清底子,前提供人員名冊。計生家庭繳費補助,由縣人口計生局提供人員名冊,各鎮勞動保障事務所負責審核,先繳后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快速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續保、擴面工作,關系到全縣城鄉居民的切身利益和各級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各鎮、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繳費、續保、擴面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領導,夯實工作責任,確保繳費續保工作任務順利完成。
(二)強勢宣傳,擴大受益。各鎮和宣傳廣電部門要大力開展惠民政策入戶入腦宣傳活動,采取開辦電視專欄、打電話、發短信、印發宣傳資料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引導城鄉居民自覺自愿參保。同時,要千方百計擴大待遇享受率,因捆綁對象未能按時繳費,影響老人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要根據不同情況,靈活處理。對多子女家庭,捆綁對象家庭特別困難的,可按政策規定的最低標準繳費;捆綁對象屬于低保戶、無力繳費的,經村委會公示無異議,鎮政府審批同意,可暫時從捆綁對象中剔除。對捆綁對象常年外出打工、無法聯系的,可暫時從捆綁對象中剔除,待其回村后納入捆綁范圍。對因家庭矛盾導致捆綁對象不繳費,致使老人無法享受待遇的,各鎮要采取領導干部包戶包人的辦法,搞好矛盾調處,因戶施策,督促其參保繳費,確保全縣老年人養老保險待遇享受率達到100%。
關鍵詞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F840.6 文獻標識碼:A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對保障老齡人口的基本生活、轉變傳統的觀念、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經過兩年多來的不懈努力,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建立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新機制,經辦管理進一步規范。但目前農村人口流動大,農村居民居住分散,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推動既面臨制度構建方面的問題,也面臨相當大的管理和操作難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存在問題
1、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仍存疑慮,部分農民參保意愿不強,參保年齡結構偏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與之前國家推廣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老農保)相比,農民普遍認為城鄉居民養老更加優惠,是一項惠民政策。但從調查情況來看,有相當一部分農民特別是年輕人參保意愿不強,認為長達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參保繳費,等到60歲后才有回報,時間跨度較大,對新農保政策延續性表示擔憂,擔心政策難以保持長期不變,甚至有的農民認為城鄉居民養老說不定也會重蹈老農保的覆轍,自身利益會受損;有的農民擔心繳費會越來越多,以后逐年增加經濟上承擔不了;類似這樣對城鄉居民養老政策穩定性和持續性的疑慮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農民的參保積極性,增加了擴面的難度。
2、保障水平偏低、增長機制不明確,降低了對參保人員的吸引力。目前城鄉居民養老基礎養老金還處于較低水平,與現行農村居民低保最低標準相比,保障功能不高。與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相比,如參加城鄉居民養老選擇1200元/年繳費檔次,繳費15年,按現行政策測算,到年滿60周歲,每月養老金也僅約為230多元,保障水平明顯低于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降低了對參保人員的吸引力,加之城鄉居民養老增長機制也不明確,影響到城鄉居民的參保積極性。
3、多繳多補、多繳多得政策激勵機制體現不足,多數農民傾向選擇低繳費檔次。從政府對參保農民參保繳費補貼情況來看,大部分縣不論選擇那個繳費檔次,繳費補貼標準均為每人每年30元,多繳多補激勵效果不明顯,多數農民認為選擇較低繳費檔次更加合算。據統計,我市選擇100元繳費檔次的農民約占參保農民總數89.4%,選擇200元繳費檔次的農民約占參保農民總數4.9%;選擇300-400元繳費檔次約占參保農民總數3.1%,;500元以上的僅占2.6%。
4、捆綁繳費使部分60周歲以上老人無法享受基礎養老金。國家和省市新農保實施意見和實施辦法均規定: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在政策執行過程中老人要享受到基礎養老金的補貼,其適合參保條件的子女都必須參保繳費,否則不能享受。這一規定雖然有利于保費征繳工作的開展,但從目前農村現實情況來看,要使老人所有適合參保條件的子女都參保繳費存在很大困難,這就影響部分60周歲以上農村老年居民享受到基礎養老金的補貼。
5、新農保與其他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難,影響城鄉居民的參保積極性。隨著城鄉統籌發展步伐的加快,城鄉二元結構逐步被打破,農民在農村和城市之間流動就業日益頻繁,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制度之間的轉換和銜接提出了迫切要求。但由于國家至今未出臺相關制度銜接政策,各險種之間轉移接續存在障礙。部分農民擔心城鄉居民保險、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城鄉保險之間制度銜接困難,因此不愿參保。
6、基層經辦機構建設與當前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不相匹配。城鄉居民保險制度實施以來,雖然各地進一步加強了人員配置,目前情況來看,縣鄉兩級大部分城鄉居民保險經辦機構都是由原民政老農保經辦機構劃入,或者是村干部兼職,基層管理平臺脆弱,既表現在人員編制缺位、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基礎設施及信息平臺落后,又表現在管理人員學歷層次、業務能力、政策水平等相對較低,難以達到工作要求和支撐繁重的管理任務。
二、對策和建議
新農保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制度建設和工作推進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機制創新。我們要把握新農保制度改革的特點和規律,進一步解放思想,總結經驗,努力破解影響和制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保障制度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以更好地推進城鄉居民保險事業發展,滿足城鄉居民不斷增長的社會保障需求。
1、保持城鄉居民保險政策相對穩定性。城鄉居民最擔憂的是政策的朝令夕改。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應保持相對穩定性,甚至應以立法形式體現其嚴肅性。對城鄉居民保險的參保對象、范圍、法定權利、各級政府的責任、財政撥款支持的初始額度以及逐年增長的比例、基金管理以及經辦機構性質和職能定位等等,作出具體規定,為其提供良好的法制環境保護,改變城鄉居民保險依靠行政力量推動的局面。另外,城鄉居民保險在推進過程中,應循序漸進,逐步探索,逐步總結完善,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進一步調整完善城鄉居民保險政策設計。雖然城鄉居民保險制度設計中基本體現了繳費激勵機制,但“多繳多補,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政策體現不足,規定較籠統,缺乏繳費檔次與補貼檔次之間,繳費年限、檔次和基礎養老金遞增額度之間的激勵機制的強制性,在“所需資金由各地自行解決”的規定下,極易使得激勵機制落空。應將基礎養老金與個人繳費水平和繳費年限建立明確的適度聯動關系,對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參保人可適當加發地方基礎養老金,以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使農民切身感受到“多繳多補、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好處,以提高其參保積極性和繳費水平。
3、提高基礎養老金水平。當前城鄉居民保險保障水平偏低,應建立科學的基礎養老金待遇調整機制,根據物價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經濟的發展,相應提高基礎養老金水平,使其能隨物價上漲和經濟發展而同步調整。
4、細化相關政策,確保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同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的轉換和銜接。在推進城鄉居民保險制度建設的同時,應著眼未來,逐步實現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立足當前,細化相關政策,做好統籌協調,從國家層面盡快出臺城鄉居民保險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間的銜接轉換政策,實現異地遷移以及同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失地保障等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
關鍵詞:城鄉保;基層運行;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F840.67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河北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基層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與措施
收錄日期:2014年8月28日
一、河北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情況
河北省進行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城鄉保)在2011年7月1日啟動試點工作,實施范圍先后在涿州市、萬全縣等37個縣(市、區)實行城鄉保試點,并且在這些試點地區取得了較好的發展。但是,眾所周知河北省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尤其是農村老年人所占的比重較大,這使得農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面對日益增加的養老壓力,城鄉保在基層運行中產生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對待。
二、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在基層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老年人繳費困難。尤其在貧困地區,農民的老年貧困現象非常的嚴重,現行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保障水平低,不能保證老年人的基本養老需求。農村老年人的經濟來源還只主要依靠子女,尤其在老年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依靠程度更為明顯,一旦遇到疾病,費用只能全部自理,根本談不上公費醫療。農村人口老齡化日趨加重,我國農村的家庭保障機制面臨嚴峻的考驗。農村老人空巢化現象嚴重,獨居老人越老越多,子女的贍養負擔很重,但是子女對老人的服務越來越少。種種原因導致老年人連最低的100元都無法繳納。這樣導致廣大老年人一直游離于社會保障網之外,他們的生老病死基本上是由個人或家庭來承擔。
(二)廣大農民參保意識淡薄,對城鄉保的發展持懷疑態度。目前,城鄉保已經很完善,但是在農村絕大部分的農民并沒有參保。有些農民對城保的參保繳費,以及不同繳費檔次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標準等規定不太了解。甚至對這項政策有疑慮,由于參保繳費的時間跨度比較大,有些農民擔心繳費期間政策會變化,使得自身利益受損。許多農民認為“養老保險好像是亂集資,亂攤派”,或者“養老保險預期收益不多,發揮作用不大”,或者對現在參加養老保險,到時是否能領到養老金表示懷疑。參保人員對繳費檔次的認識存在局限,低檔次繳費人員比重。
(三)部分年輕的農民繳費積極性不高。由于城鄉保實施的是自愿投保的原則,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農民的參保率低。而且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險意識差,在農民看來家庭養老才是最主要的養老形式。大部分中青年農民認為自己現在還年輕,沒有必要考慮養老問題。所以他們即使參保繳費檔次也大部分是100元。
(四)工作人員服務水平低,素質不高。在農村實行縣級管理雖然有其優越性,但是縣級管理過于分散,工作人員的素質高低不一,對待前往咨詢的民眾態度粗暴。而且鄉鎮工作人員的穩定性較差,缺乏專業的人員,而且也沒有統一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這些都使得服務水平低下。在農民看來,有些工作人員對于工作的基本流程都搞不清楚,這樣就對城鄉保制度產生了懷疑,進而“敬之遠之”。
(五)部分城鄉?;鶎咏涋k機構欠缺,工作網絡薄弱。雖然河北省各縣、鄉已經設立了專門的城鄉保經辦機構,但是落實到基層就是基礎設施比較落后,還有一些偏遠山區根本沒有現代化、信息化的辦公硬件。國家對基層的設備總體上投資也比較少,工作網絡薄弱,導致辦事效率低。信息系統不完善,缺乏針對社會保障信息管理專門的網絡和系統,難以實現參保人信息高效、精確的管理,經常出現重復參保的現象。
(六)農村基層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不科學。農村的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不僅難以保證保值、增值,而且各地擠占、挪用和非法占用基金的情況時有發生,有的將社會保障基金借給企業周轉使用,有的用來搞投資、炒股票,更有甚者利用職權貪污揮霍,致使農民的“保命錢”大量流失,嚴重影響了基金的正常運轉。而且有些地方的基金依賴于銀行存款,投資渠道單一,這樣就容易受到利率和通貨膨脹的影響?;鸬墓芾砗褪褂貌粔蛲晟?、規范。很多農村都是由民政局一手征繳、保管和使用的,沒有相應的監督管理部門進行監管,有侵占、挪用的現象,導致農民失去信任。
(七)國家對農民補貼額過低,基礎養老金保障水平不高。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籌資和待遇標準仍處在較低水平,有的地方養老金水平甚至低于適度水平,這將不利于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據相關報道,北京2014年將基礎養老金提高至430元,上海則提高至540元。目前,基礎養老金全國平均水平為74元,然而河北省的大部分的縣城都還是最低基礎養老金55元。過低的基礎養老金很難解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有些地方六七十歲的農民還要自己務農才能維持基本生計。
(八)政策實施情況不平衡。在河北省一些地區由于宣傳力度到位,信息傳播較快,使得當地老百姓全面了解到政策的優惠性,參保積極性很高。但是在一些偏遠的山區,鄉鎮在宣傳政策的時候存在滯后性,這樣就使老百姓猶豫不定,瞻前顧后,對政策存在疑慮,擔心繳費期間政策會變,最后不僅沒有得到養老保障,反而使自己利益受損,導致參保率低。而且有些農村現在已經是“空心村”,在一定程度上出現空掛戶,這些外出務工人員由于聯系不到,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參保率。甚至有些農民認為在花自己的錢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
三、對策建議
(一)加大對城鄉保的宣傳力度。為使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得到更多認可,進而推動制度順利進行,需加大城鄉保的宣傳力度、增強年輕農民的養老意識。由于農民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能夠帶來的收益不能準確的預估,這樣就增加了城保的不確定性。因此,有必要加大城鄉保政策的宣傳力度,讓其對城鄉保制度有深入的了解,使大家都能明白參加養老保險是為了自己。同時,宣傳的重點應放在示范、推廣和操作的規范性、科學性和保險金發放的及時性上,而不應停留在一般的號召上。要讓政策的精髓讓農民了解,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大容量、高頻率的宣傳,宣傳時要與農民面對面的交流,不應盲目的追求參保率,要讓農民切實的感受到政策的優越性。
(二)國家加大對基層城鄉保的財政支出。國家要對農村給予財政支持,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于生活在農村的老年人特別是那些沒有退休工資收入的鰥寡孤獨老人來說這是維系他們生活的一道紅線。加大基層城鄉保的補貼力度,應該使城鄉保的養老金水平適應當地收入和物價水平的變動機制。國家應該設定更高的繳費上限,提高繳費標準的下限,可以對高繳費適當的進行補貼,激勵更多的人選擇比較高的標準進行繳費。國家要提高基礎養老金的標準,使基礎養老金和當地的物價水平相適應。
(三)進一步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梢詫⑸鐓^保障作為一種保障方式,來彌補農村養老保障相對落后的局面。更加注重公平、可持續性、提高管理效率。鼓勵老人參加商業養老保險和進行儲蓄養老。
(四)加強基金的管理工作,確?;鸬谋V怠⒃鲋?。嚴禁基層組織和保險機構挪用基金?;鶎庸ぷ魅藛T的工資以及管理費用,應有財政單獨列支,不應從養老保險費中支付。積極拓展基金的投資方向,增強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可以采取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相似的運作方法,由專門機構來運營管理,確保其保值、增值。其實農民最關心的是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問題,在現在通貨膨脹還比較嚴重,但心在自己60周歲以后這些錢會貶值。
(五)加強立法工作。如今一切都是按法律辦事,城鄉保制度的運行應該有法律法規的規范。從法律上確認城鄉保的地位、性質、義務以及責任,簡化參保程序,對城鄉保進行監管,使城鄉保在法律的軌道上更加健康的運行。
(六)建立健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服務平臺,提高城鄉保的服務能力。加快社保經辦機構信息化管理服務,科學整合現有公共服務資源和社會保險經辦管理資源,建立健全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經辦機構要盡最大努力為參保人員提供方便,對于參保人員不懂的問題,一定要細心講解。改善基層建設,提高辦事效率。加強與相關部門的交流溝通,尤其是代收養老保險費的金融機構。同時,根據服務對象的訴求,不斷優化經辦工作流程,改善服務態度,做到繳費、領取待遇方便、及時,讓群眾得到高效、便捷的服務。
(七)加強工作人員的服務能力和素質。針對城鄉保的特征以及基層工作模式,配備穩定、專業的業務工作人員。由于工作人員和農民接觸機會和時間最多,所以要充分發揮一線基層干部和工作人員在政策宣傳中的作用。讓農民真切的體會到工作人員是一切為了農民的切身利益著想。
(八)構建一個城鄉保監管體系。由于現在處于城鄉保試點階段,相關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政府管理效率低下、管理資源分散。很多不法分子會鉆法律的漏洞,進行違法的行為。構建一個監管體系,可以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維護農民的權益,使農民上繳的社保基金用于正規途徑。
總之,我國建立的城鄉保制度符合養老保險的發展趨勢,這項惠國惠民的政策必將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益,這表明我國城鄉保制度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并軌的目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也表明著我國社會保障向追求更加公平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主要參考文獻:
廊坊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開展新農保試點是國家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惠農政策之后的又一項重大的惠農政策。按照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國務院辦公廳于 2009年 9月 4日頒布了《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這標志著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廊坊市和全國很多新農保試點地區一樣,以往執行的是老農保政策,面對新的形勢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既有共性問題也有地方自身的客觀困難,包括如何實現新老農保政策在地方的平穩有機銜接;如何實現基金的籌集、待遇的撥付,基金的監督等各環節的科學管理;如何最大限度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將新農保政策貫徹落實到位并結合自身特點不斷完善、更新合理細致的操作辦法等。本文試圖從理論分析和實踐探索的視角,對廊坊地區進一步完善開展新農保存在的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對于實現廊坊地區經濟的新跨越和促進當地社會和諧發展也將發揮良好的推動作用。
一、廊坊市現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一)廊坊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比較優勢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東,北臨京都,東與津門交界,南接滄州,西和古城保定毗連,地處京津兩大城市之間,環渤海腹地,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稱。1989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為省轄地級市,現轄廣陽、安次和開發區,三河、霸州兩個縣級市,大廠、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六個縣。90個鄉鎮3222個行政村,幅員面積6429平方公里。據戶籍統計,2011年末全市總人口為435.88萬人。近年來,廊坊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突出成績,綜合實力和經濟總量迅速壯大,發展環境明顯優化。廊坊擁有包括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和京畿大省河北在內的近一億人口的消費群體,是中國北方產業和人口高度密集、城市集中、工商業發達、市場容量大、購買力強的黃金地域,商機無限,前景廣闊。廊坊、燕郊、安平、霸州四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海內外客商提供了理想的投資場所。廊坊被新聞媒體評為“中國二十佳投資區”之一。
(二)廊坊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主要內容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廊坊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近幾年也快速起步,特別是2009年以來,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9]32號)、《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冀政[2009]180號)、《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合并實施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通知》(冀政函[2012]68號)精神,結合本地實際,經過幾年的發展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險的經辦網絡已初步形成。
廊坊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原則是“?;?、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鄉非從業居民,可在戶籍地自愿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個人繳費,目前繳費設為每年 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個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鼓勵中青年城鄉居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我市按照省統一部署,結合城鄉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有條件的村集體應對農村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準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城鄉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有能力的城鄉企業對其務工的農村居民和轄區內城鄉居民參保繳費可給予補貼,具體辦法由各鄉鎮、各園區、城區辦根據所屬地實際情況制定。中央財政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支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55元。政府在繳費期對參保人選擇100元、200元、300元標準繳費的,按照每人每年30元的標準予以補貼,政府在繳費期,由省、市、縣按10%:25%:65%的比例分擔。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為每位城鄉居民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的利息按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統一計息,以后按年度定期公布計息標準。原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統一合并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原有分設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戶、財政專戶、支出戶合并,統一管理。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國家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自2012年7月1日起,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可按月領取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養老金。隨著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推廣,截至2012年7月底,我市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口達198.5萬人,基本實現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
二、廊坊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廊坊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在推廣和完善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農保政策宣傳不到位導致農民困惑
廊坊市新農保的試點工作已經進行了三年多,農民的參保率逐年上升,但是廣大的農村居民對制度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的,參保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隨大流參保,依然存在沒有聽說過新農保制度而沒有參加保險的情況。另外,很多農村居民對新農保制度的信任度不高,存在有很多誤解。再有,一些農民對“子女參保,家中 60歲以上的老年人才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的“捆綁式”式參保辦法存在理解上的偏頗。他們把這一政策誤解為子女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就是父母領取的養老金。這樣的話,還不如直接自己按月給父母養老錢更安全和省心。此外,還有一些比較富裕的農民則認為新農保的保障力度不夠,把錢存在銀行更保險或者用于購買商業保險,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養老問題。
(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保障水平低
根據現行制度規定,農民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所構成。其中基礎養老金是由中央財政補貼的 55元和省、市根據自身財力所提供的補貼組成。農民最少要繳費滿 15年,在達到 60周歲時才能領取養老金。如果他今年 55周歲,就要先把前面 10年的補齊,然后再交 5年,才能在 60歲時領取養老金。如果這個農民選擇的是 500元的繳費檔次,經測算他所能領取的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總計是 109元。從廊坊市 2010年新調整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看,2012年的廊坊市農村低保標準是每人每年 2784元,平均每月為 232元。這就意味著現在任丘市農民所能領取到的養老金遠遠低于其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再加上物價上漲因素,其養老金待遇水平根本不能滿足農民晚年的基本生活需求。據 2011年 10月份國家統計局的信息表明,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了 5.5%,其中農村上漲了 5.9%,食品價格上漲了 11.9%??焖俚南M增長,也從另一方面變相地壓低了養老金的生活保障水平,養老金沒有起到保障農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作用。
(三)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1、基金投資范圍窄,保值增值率低
廊坊市現行基金管理制度規定養老基金結余額,大部分用于購買政府債券或存入指定國有商業銀行,因此受投資方式和渠道以及環境的限制,導致養老基金有效增值困難,甚至貶值。養老保險基金回報率低于通貨膨脹率,使得儲備資金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貶值。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受到當前投資環境的制約。如同其他投資計劃,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濟發展的客觀條件,諸如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國家財政收支狀況,經濟運行中的擴張與緊縮,以及金融市場的完善發達。因為養老基金最主要的投資對象是金融資產,所以金融市場的完善、健全與否直接影響到規模日益增大的養老基金保值增值這一目標的實現。二是受到政府嚴格管制的制約。這種嚴格管制使得養老保險基金難以進行有效的投資,表面上保證了基金的安全,實際上使基金遭受通貨膨脹的侵蝕。
2、社保經辦部門專業化水平、業務素質整體不高
在縣級社會保險所下,鄉鎮社保經辦機構陸續建立,但一些鄉鎮仍然臨時指定鄉村干部負責社保基金的收繳和發放工作。社保經辦機構基礎設置落后也是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資金投入不足,信息平臺建設滯后。多個機構沒有基本的電腦用來統計,整個業務流程還停留在手工操作層面,經辦自動化水平低,目前的機構網絡對于保費繳納、歸集上交、待遇領取等無法做到簡單、便捷、安全、信息平臺嚴重滯后。經辦人員缺編嚴重,業務素質偏低。根據統計,開發區很多基層經辦人員不熟悉業務流程,對養老保險政策把握不準,工作效率低、工作漏洞多,難以適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運營的需要。社保經辦單位存在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產生的影響是很大的,主要集中在對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繳和統計、應保盡保工作的監督等影響上。
三、解決開發區養老保險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民對新農保的信心
廊坊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 2009年開始實施的一項新制度,要想促進廣大農民積極參保,就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宣傳的目的不能僅限于讓農民知道有這樣一個政策,而應深入宣講,讓農民把具體的政策、措施搞清楚、弄明白。要通過宣講,使農民充分認識到,年輕時為自己年老生活做準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的行為,也是對父母盡孝道的行為,更是一個有利于社會安定團結、穩定發展的行為。對新農保制度的宣傳工作不是一天兩天的短期任務,而是一個長期的活動。只有通過正確而合理的宣傳,老百姓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才能達到消除農民對新農保制度的憂慮,增強廣大農民對新農保制度的信心。
(二)加強對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和保值增值
1、完善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運營模式
一是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與投資運營體制,避免同一部門既管政策,又管基金,使監督形同虛設。并加強基金規章制度建設,健全內部財務制度與監督機制。
二是強調社會統籌基金與個人賬戶基金實行分別管理,社會統籌基金不能占用個人賬戶基金。以免當地政府或保險所隨意挪用個人賬戶基金,從而不利于做實個人賬戶。
三是健全養老金領取資格檢查機制。具體措施有發揮參保單位作用,通過調查問卷和居住證明的方式全面進行生存狀況檢查。
四是引入社會監督機制,建立死亡離退休人員火化信息反饋制度。
2、積極拓展投資渠道,實現基金保值增值
首先,允許養老保險基金采取多元組合、優化投資的方式。針對最為核心的保值增值問題,應在安全適度增值的原則下出臺組合舉措,向社會保險基金發行特種國債。將養老保險基金按不同比例投資于銀行存款、國債、股票、企業債券、基金權證等,進一步提高盈余率。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統計:世界各國養老基金的投資方式,一般為公司股票占60%、公司債券占17%、政府債券占6%、短期貸款占3%,有擔保貸款占60%。廊坊市的養老保險基金必須通過合理有效的投資渠道和管理模式來實現基金的保值和增值,這是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而又艱難的戰略任務。
其次,可以嘗試推行委托制。將部分養老保險基金委托給專門投資機構進行投資,可以提高積累資金的增值率,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和運營機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投資風險,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又保值增值。
因此,建立和拓寬養老保險基金的增值渠道,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管,優化基金保值增值的環境,對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加快專業化、信息化的養老保險經辦網絡建設
針對廊坊市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現狀,一方面必須加大管理建設投入。配備較為先
的管理硬件,加快信息化建設平臺網絡,為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配齊經辦人員數量,加大基層管理人員、提高養老保險經辦人員的專業素質、特別是一線經辦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其業務素質,建立起一支高素質、專業化、信息化的經辦管理團隊,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這是關系到開發區養老保險管理工作能否科學化、信息化、快捷化的重要問題,因此,必須給與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許昆崢.加速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J].中國民政,2007,(8).
[2]楊草迎.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理論與政策研究[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3]趙殿國.積極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J].經濟研究參考,2008,(32).
[4]趙曼.社會保障[M].科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