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6 08:22: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老年護理的重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402―02
《2010年度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稱,201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765億,占總人口的比重達13.26%,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2.93個百分點。預計2050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占三成,達31%。老年人是社區的特殊人群,因年齡、生理、心理特征及社會角色的轉變,社會適應能力降低,健康問題突出,對護理需求量很大。絕大多數老年人慣用傳統家庭養老方式。因此,開展社區老年人護理,滿足老年人身心需求,維持老年人健康,改善其生活質量,將成為社區老年人護理工作的重點。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定遠縣城內60―70周歲,無癡呆及精神病史,能正確回答問題的部分老年人。
1.2調查方法
利用方便抽樣,采取現場問卷調查及詢問的形式,根據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逐項向老年人詢問、填寫、當場收回。共發放調查問卷136份,回收率為100.0%。調查內容包括老年人個人基本情況、健康狀況、老年人對社區的護理需求;包括;1.健康指導,2.體格檢查,3.家庭病床4.上門護理5.康復服務.6.社區老年院。
2 結果
通過對我縣幾個社區的136名年齡在60-70周歲的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老年人對社區的護理需求都十分強烈,在6項社區老年人護理需求中,平均每人需求3.2項服務,其中92.08%需要健康指導,69.79%需要體格檢查,46.28%的老年人需要家庭病床及上門護理和康復服務,還有90.28%的老年人需要走進社區老年院。老齡人對社區護理需求與現有社區護理項目的低利用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維護老年人的健康是今后社區護理工作的重點,應健全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加強對社區老年人的護理力量。
3 對社區老年人護理工作的認識
3.1 轉變觀念,鼓勵全民參與
中國正全面迎來“421家庭時代”,一對夫妻贍養四個老人和一個孩子的家庭格局日益成為主流,家庭負擔極為沉重。中國老人贍養問題不能只依靠家庭贍養,應向社會贍養過渡,動員全民參與養老保險。
3.2 完善和規范社區護理機構
國家應加強對社區醫療領域的投入力度和管理,逐步形成“醫院-社區護理機構-家庭護理機構”一條龍服務。提供連續的疾病護理、康復護理、心理精神護理、日常照護、健康指導,高效利用醫療衛生資源。
3.3 健全完善相關政策、制度,逐步建立社區養老機構
政府部門要完善養老金制度、保險制度,制定相關法律和政策,由政府投資或鼓勵投資者建立私立養老院及社區老年院。
3.4 多元化服務模式發展
社區老年人護理不僅要做好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還要對老人進行疾病護理、心理護理。加強老年院基礎設施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3.5 培養社區專業護士
制訂培訓計劃和內容。重視專業人才培養。改善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以提高社區老年人照護的專業水平,同時重視基層護工隊伍建設,加大培訓力度。滿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照護服務需求,提供規范有效的老年人照護服務。
4 社區老年人護理評價
4.1 社區老年人護理的內容和形式不全面
目前我國社區老年人的護理還主要以老年人護理醫院的基本醫療護理服務為主,其他的護理內容以及護理形式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未能充分發揮它們疾病預防、健康促進的作用,有待規范化、專業化。
4.2 老年人社區護理人員不足、人才短缺
社區護士工作的滿負荷程度高、有效工時數低、社區護士數量不足以及學歷層次偏低、專業知識不足。即使在上海――我國最早步入老齡化的城市,通過調查發現,其社區護理人員也存在著年齡老化、學歷低、職稱不高以及護士數量嚴重不足的問題。
4.3 評價體系不健全
目前社區護理的管理基本都是秉承醫院護理管理的模式,而缺乏一套符合社區護理服務要求和特點的管理模式。因此,出現社區護理管理中組織結構不合理、服務目標不明確、規章制度不建全、質量管理不到位等現象,影響了社區老年人護理服務的快速發展。
5 面臨的挑戰以及對策
經濟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醫療保健知識的普及,使人的平均壽命大大延長,人口的老齡化必將使社會患病人群的需求與醫院有限床位資源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醫療模式的轉變,健康內涵的擴展,必然帶來醫療保健模式的改變。以個人和疾病為中心的醫療保健服務模式轉變為以個人、家庭和社區為基礎的醫療保健服務模式,這已經是全球衛生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為適應變化,一是選派骨干外出參觀,進修或學習。二是應有計劃地安排學習班,讓護士了解國際、國內的社區老年人護理發展的現狀,為實踐打好基本的理論基礎。
我國社區醫療衛生機構正在逐步發展之中,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速,社區老年人的護理將成為我國社區醫療結構的工作重點之一。在我國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剛剛起步階段,就未來社區護理的工作重點之一的社區老年人的護理,在加強護理管理方面進行規范,形成一定的工作程序,進而形成制度化,對提高我國初級衛生保健的水平,增強人們身體健康,特別是提高我國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無疑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老年護理;護理問題;解決對策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上海已經成為了我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隨著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對醫療資源的需求正呈幾何倍增長。近年來,醫院正面臨著老年護理資源匱乏、日常護理工作中缺乏對老年患者心理上的關懷、護理費用負擔嚴重等問題。我科通過對半年來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進行問卷分析,總結老年患者在護理中需解決的問題,通過頭腦風暴提出相應的解放方案,現總結日下。 缺乏心理關愛
護理人員在為老年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時,不僅要做好老年人生理上的護理,還需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問題。老年患者在生理功能下降或患病時會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變化。有些患者會表現為對醫生的治療產生質疑,進而拒絕配合治療和護理等。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悲觀厭世等情緒或發生自殺情況。護理人員在接觸到此類患者時應給予足夠的感情支持。要抱著對患者的同情和關愛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梢圆扇A聽、訴說、交談、陪伴等多種方式關心,寬慰患者。在日常護理中以鼓勵安慰患者為主,建立老年患者對戰勝疾病的信心。老年患者由于年齡的關系,缺乏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及認知。護士應該耐心的對老年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的知識和健康宣教。同時在講解時要注意語氣的輕柔,以簡單易懂的語言進行宣教,這樣能使老年患者有效而愉快的接受治療和護理。 護理費用負擔嚴重
在問卷調查中,老年患者普遍反映護理費用負擔重。這主要是由于專業護理人員缺乏,患者需要自行雇傭護工承擔一部分生活護理造成的。醫院針對這一現象,新增了大量的護理崗位,提高護士床位配比。現在我科已經取消了護工,患者日常的生活護理全部由助理護士承擔。這一舉措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也提高了醫院護理的整體質量。 飲食護理問題
對于老年人來說,飲食護理是非常重要的。(1)老年患者會隨著生理功能的減退出現消化不良以及咀嚼功能減退等情況。在飲食方面要指導患者以溫涼軟食為主,在烹煮食材是盡量煮爛為宜,這樣有助于老年患者的咀嚼與消化。老年患者以少食多餐為宜,可在三餐之間添加一些點心,但都以量少為宜。此外,有些老年患者可能因為怕麻煩家屬而刻意少飲水來減少上廁所的頻率。護士一旦發現這種現象應立刻阻止,同時注意加強對老年患者的宣教,強調適量飲水的重要性。 日?;A護理
良好的住院環境可以使老年患者得到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我們應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注意溫濕度適宜。老年患者容易發生意外傷害,在護理工作中要做好保護措施,為每個床鋪配備床檔,保持地面干燥。走廊中設置扶手,囑患者扶好扶手避免摔倒。對有些不能配合的患者,在征得家屬同意后為其使用保護性約束帶。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護理人員應協助其完成各項基礎護理及生活護理,如為患者定期洗頭、沐浴、修剪指甲等。對一般情況良好,能夠自由活動的老年患者,可提議其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增強體質,減少疾病的發生。 結論
關鍵詞:老年護理學 融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b)-0000-00
據估算,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3億,老年人口比重將達到31%[1]。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世界上很多國家正在面臨或終將面臨的嚴峻社會問題。人口老齡化給醫療保健事業帶來巨大挑戰,因此發展老年護理已成當務之急。我校在本科護理課程設置時把老年護理學設為必修課程,授課的方式基本是以課堂講授的方式??紤]到授課對象為第三學年的護理學生,護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醫療和護理知識,經過一輪的教學發現傳統的課堂授課教學方式不能滿足同學的學習興趣。筆者嘗試用融合式教學方式來進行改革。“融合”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綜合”或“整合”,“融合”在教學領域中,它的概念相對廣泛,比如各門課程的融合,就是把原來各門課程的封閉狀態,逐漸做到各門課程之間達到溝通和互補。針對老年護理學這門課程,如何做到融合,筆者將進行一系列探討,介紹如下:
1 基礎知識和應用實踐的融合
我們在從事任何一項實踐活動的時候,都必須有科學的理論作為指導,而任何一個科學理論的提出也必須被實踐活動檢驗。對于老年護理學來說同樣必須有強大的理論作為支撐,然后將理論應用于實踐。老年護理事業的發展與人口老齡化的需要不相適應,護患比例低.護理人員的減少與老年患者護理的復雜性增加,需要照料護理的老年人越來越多,需要照料護理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具有老年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能夠護理老人的人員越來越少,這要求我們的護生通過學校的學習后可以很快地走上臨床老年護理工作崗位,所以在教學中應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2 老年護理學與其他各門學科的融合
老年護理學是一門多學科相互交叉的課程,有部分內容在其他學科已有講授。而且老年護理學的教學內容多,以及課時相對少,針對這種情況,老年護理學的教師應注意加強與其他相關課程(如醫學基礎課程、臨床護理課程等)的橫向聯系,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對其他學科已經講授過的教學內容, 比如在學習“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概述”的時候,其中書中提到的兩種疾病,包括老年性關節炎和帕金森病,因為在外科護理學和內科護理學中都作為重點內容進行講授,所以我們在給同學進行本次課時,重點的教學內容就要有所改變,比如采用情景模擬教學的方式把學科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幫助大家理解和記憶。對一些重點、難點內容教師細講或精講.比如像“衰老的相關理論”這一章,有大量需要理解識記的概念和理論,需要教師耐心和細致并且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
3 知識素養與人文關懷的融合
在過去的護理中,對老年人的護理著重技能培訓而忽略人文關懷。一直以來,護理過于關注技術以及護理人員的不足,限制了護理作為服務行業的一種特殊類型所體現出來的人文關懷[2]。老年人的情緒很敏感,感情也相對特別脆弱,一句我們看來正常和普通的話語可能不經意中就給老年患者帶來傷害。老年人目前還面臨巨大的問題,隨著人口老齡化,老年癡呆也成為了嚴重危害老人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3]。老年人工作忙碌了一輩子,對家庭以及社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應該得到全社會尊重與愛護。在老年護理學的教學中,要求護生要“以老人為本”,充分理解老人的內心世界和老人的性格特征,閱讀一些關于老年人心理的書籍,并且通過到養老院這樣的機構進行教學實踐,讓同學們能夠真正做到尊重每位老年人的人格和尊嚴,對老年人要有愛心、孝心和責任心。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教師的情感效應。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本身我需要表現出自己對護理專業的熱愛,對老年護理事業的執著追求,才能讓護生從進教師身上學到要尊重愛護每位老人,我們所做的一切可以換來老人的快樂和信任。這樣來提高同學們學習老年護理學的積極性。
4 各種教學方式的融合
日本教育學家佐藤正夫認為,教學方法是引導、調節教學過程的最重要的教學法手段,是教學中旨在實現課程所計劃的目標和接受一定的教學內容師生必須遵循的原則性的步驟[4]。每一種教學方法對學生來說有不同的效果,在老年護理學的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我們把不同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課堂中,包括課堂講授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和專題討論法等等。比如在“跌倒和損傷”這一章中,就融合了多種教學方法,首先用課堂講授法讓同學們了解跌倒的定義和流行病學的特點等,通過多媒體圖片和視頻直觀地看到老年人跌倒后的情況和如何處理。再使用角色扮演法,讓一名同學扮演老人,一名同學扮演護士,如何處理病房當中的老人跌倒事件。為幫助同學了解其中的倫理和法律知識,讓同學們查找一些新聞中的老年人跌倒事件,再展開展開專題討論。使同學們真正充分發揮積極性,提高興趣,縮短護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學生通過專題討論的方式可以加深了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也有利于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交流能力。同時,自己制作幻燈片并且上講臺匯報的過程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摸索,對于老年護理學的融合式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成熟,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促進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讓同學們開始關注老年人,學會發自內心的關懷和愛護老年人。
參考文獻
[1]郭桂芳.老年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9:13.
[2]諸芳.社區老年病房人文關懷護理研究進展[J]. 中外婦兒健康,2011,19(2):97-98.
【關鍵詞】老年安全隱患護理干預
老年人由于機體老化帶來的改變如記憶力減退、 感官功能衰退、 反應速度減退以及體力下降均造成其 自身受侵害力低從而增加了在安全方面的受害率。作好老年住院患者其住院期間的安全隱患已成突出問題。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或避免安全隱患因素,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的護理。
1安全隱患相關因素
1.1生理方面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熱機體的各項功能日漸衰退,健康狀況出現不同程度下降,老年患者機體老化所帶來的記憶力減退,感官功能衰退,反應速度減退以及體力下降等,容易出現意外。
1.2心理方面老年患者過高估計自己的體能或自尊心太強,不愿麻煩別人;個別病人情緒不穩定,對病情治療抱失望態度或減輕家人負擔而不配合治療等容易造成意外發生。
1.3病房環境因素 環境常常是導致老年人發生跌倒、 損傷的重要因素。如: 病房燈光昏暗或直射;地面不平或有障礙物, 積水太滑;家具多棱角;病床高度不適;無床檔;座椅不穩,無 扶手靠背; 廁所地面濕、 滑或廁內無扶手 ; 床旁無呼叫器等。
1.4醫護人員方面由于低年資護士增多,技術操作熟練度低,經驗不足,協作精神不強。未能認真執行護理查對制度和交接班制度,不認真執行護理技術操作規程,擅離職守,觀察疾病不仔細。缺乏法律知識,自我維權意識不強,缺乏愛心,態度冷漠,護患溝通不夠。
1.5藥物方面老年人肝功能代謝及滅活活化作用減退,藥物量在體內蓄積易產生毒副作用,特別是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應用洋地黃藥物類易中毒;鎮靜催眠劑、抗高血壓藥、精神類藥等都是增加病人意外發生的因素。
2.護理措施
2.1危險性的評估
對剛入院的老年患者均作完整的評估,屬于高危的老年患者,護理人員在其床前掛“預防跌倒”的警示牌,以引起醫護人員的警惕。在判斷患者是否易跌倒、墜床的高危險狀態時應將情況及措施向患者說明。評估老年患者的跌倒高危險性,被認為是預防跌倒有效的重要的對策。跌倒屬于突發事件,狀況各種各樣,只要有了防范意識,就可預先提示和預防。
2.2安全舒適的病房環境要使病房設施安全、燈光充足、地面防滑、清潔、干燥,病房及床旁、走道無障礙物。病房,走廊,衛生間設置扶手,便于患者行走。便器為坐式馬桶,內設緊急呼叫器。
2.3做好心理護理 老年患者比較固執,易堅持自己的意見,不愿承認自己老,生病也不與愿意接受別人的幫助。但是在患者重病或久治不愈時常對治療喪失信心,易產生悲觀、恐懼感。因此對老年患者要像對待自己的長輩一樣,尊重、關心、愛護。細心照料,耐心解釋,推心置腹與患者談心,消除其恐懼和不良情緒,保持良好的樂觀心理狀態配合治療護理。
2.4重點護理 (1)對高危跌倒病人要將其列入重點交班內容,嚴格交接班。(2)對有跌倒、墜床史的病人要詳細詢問發生時間、地點、致傷程度等,重點預防。(3)對老年癡呆伴有夜間不眠、行為紊亂、共濟失調、步態不穩的病人在臥床或坐輪椅時給予適當保護約束,以保證安全。(4)協助病人做好生活護理,對行走不穩的病人多給予照顧,將常用物放予伸手可及之處,外出活動或檢查時由護理員在旁陪護。(5)防墜床、防燙傷。每日睡前夜班護士應協助病人加上床欄,特別是意識不清的病人晝夜均應將床欄拉起。發現病人睡在床邊緣時,應把病人推向中央。室內禁火源,熱療時應有防護措施。對老年癡呆和反應遲鈍的老年病人禁用熱水袋,以防燙傷。
2.5提高護士職業道德素質護士必須具備慎獨精神,具備高度的職業道德和責任感,工作積極主動,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查對制度。學會與老年人交流溝通,溝通中了解病情,做好健康宣教,實施個性化護理。做好基礎護理,滿足患者需求。
2.5注意用藥安全 遵循服藥原則, 服藥時姿勢要正確,應采取站立位、 坐位或半坐位,以免發生誤咽、 嗆咳。服安眠藥者服后不宜再活動。服降壓藥后不要立即更改, 以防性低血壓發生。降糖藥服用后半小時候后準時進食。了解各藥作用,隨時注意觀察用藥后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做好記錄,報告醫生。某些降壓藥應用時會出現頭暈、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應進行藥物知識的宣教,防止頭暈而跌倒。
臨床資料
2008年7月~2010年12月我人民醫院收治114例老年性腦血栓確診患者,女44例,男70例;年齡63~85歲,平均72.5歲。均喪失正常生活能力,其中失語患43例,運動障礙102例。
護理方法
病情觀察:一是要全面增強呼吸系統護理。因為患者長期臥床,機體功能減弱較為明顯,其呼吸系統功能下降較大,很容易因痰液堵塞出現窒息情況。醫療護理工作者必須隨時做好搶救準備,對于呼吸道內痰液較多的患者,要對其經常叩背和翻身,促進患者痰液排出,必要時可采取吸引器排痰。二是應對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監測。高血壓是引發老年性腦血栓的關鍵因素之一,為此在護理中對患者的血壓變化應格外關注,并進行密切監測。三是進一步增強生命體征監測。醫療護理工作者應對患者的意識、呼吸、心跳、體溫等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同時應注意患者是否有頭痛和顱壓增高的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必須在第一時間向醫生報告,同時協助配合醫生準備進行搶救。
用藥護理:對老年性腦血栓患者用藥過程進行精心護理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關鍵因素。腦血栓患者通常應給予溶栓、抗凝、血管擴張藥進行聯合治療,醫護人員應向患者清楚解釋各類藥物的相應作用、不良反應和相關注意事項,指導其遵醫囑進行及時用藥。使用溶栓藥物時,必須對藥物劑量進行嚴格把握,同時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識和血壓變化情況,定期對血象進行檢查,一旦發現黑便、牙齦出血以及皮下瘀斑等情況,必須進行及時處理;阿司匹林等抗凝藥應選擇在飯后服用,同時對患者的胃腸道反應進行及時觀察。在擴血管藥使用中應重點對血壓變化情況進行監測,輸液滴數應做相應的減慢;脫水劑、利尿藥按量準時服用,并觀察尿量。
生活護理:由于老年性腦血栓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通常較差,治療過程中,更加需要對其給予精心的護理。一是關注患者的安全護理:患者安全是護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醫療護理工作者應針對老年性腦血栓患者的特點,對墜床等進行重點預防。二是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現褥瘡:協助臥床老年性腦血栓患者保持較舒適的臥位,避免其出現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的現象,應向患者以及家屬解釋拍背和翻身的必要性,為患者進行患肢被動運動以及按摩,對骨隆突處部位等,要采用50%紅花液進行定期按摩,增強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褥瘡的發生。三是要做好患者的口腔護理:由于老年性腦血栓患者大多長期臥床,其口腔內的菌群出現失調的可能性較大,因此,醫療護理工作者應向患者宣講口腔衛生的重要性,同時要幫助其用生理鹽水棉球進行定期的口腔清潔護理。
飲食護理:受疾病困擾和精神因素影響,老年腦血栓患者常常出現食欲不佳現象。醫療護理工作者要向患者詳細耐心地講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鼓勵和引導其攝入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食品,增加水果和蔬菜攝入。
康復訓練護理:老年腦血栓患者因年齡因素,其身體機能已經有了較明顯的減退現象,患病后的致殘率一般較高。因此,在完成急性期治療后,應隨即開展極的康復訓練,幫助和促進患者的神經側支循環,盡全力減少患者的殘疾率。在肢體功能訓練方面,醫療護理工作者應把握患者康復訓練的各種時機,一旦患者病情和生命體征穩定,就應當鼓勵患者進行肢體功能康復鍛煉。
結 果
1例因腦水腫合并腦疝死亡,72例明好轉,肢體活動恢復較好,語言功能有部分恢復,患者自理能力有較為明顯的提升,有41例基本痊愈。
討 論
近年來,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老年性腦血栓的發病率也呈現上升趨勢,因為老年性腦血栓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已經引起了臨床上的重視。對老年性腦血栓病人進行全面的系統護理,能夠有效維護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進一步促進患者肢體的自主運動,逐步改善患者肢體功能障礙。通過有效的綜合臨床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情況及機體恢復能力,進一步提高腦血栓的治療效果,減少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質量和生活品質。此外,患者和家屬的配合治療也很重要,在護理中應取得患者和家屬的支持和理解,通過宣講使患者和家屬掌握必要的醫學護理常識,以便在出院后能夠給予科學有效的持續護理,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 徐培榮.急性腦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J].吉林醫學,2008,29(6):474.
跌倒是住院患者是常發生意外事件,神經內科患者大多為老年患者,所患疾病大多與大腦的思維、行走步態等有關,是住院患者發生意外跌倒較多的臨床科室。因此總結分析導致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加強安全管理和宣傳教育,能有效降低患者跌倒的潛在風險,提高護理安全。
1 對象
1.1 對象2010.1月-2010.12月隨機選擇年齡≥65歲的老年人,共選擇91例,男性60例,女性31例:年齡65-95歲,平均年齡78歲。TIA15例,腦梗塞20例,帕金森綜合征21例,腦出血后遺癥20例,老年癡呆10例,癲癇5例。
2 方法
2.1 跌倒因素
2.1.1 神經內科患者大多為老年患者,所患疾病大多與患者的大腦思維、行走步態有關,是住院患者發生意外跌倒較為多見的臨床科室。
2.1.2 患者跌倒相關因素最重要的是原發疾病,以TIA、帕金森綜合征、腦梗塞和腦出血等腦血管疾病及癲癇等較多。
2.1.3 環境因素:病區環境因素常常是導致患者發生跌倒損傷的重要因素。當個體功能下降時,環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就顯得尤其重要①?;颊邔ψ≡涵h境部熟悉,病房光線不足或過于刺激,病床高度不適,地面有障礙物或濕滑,廁所內無扶手等因素都可引起跌倒。
2.1.4 藥物因素:神經內科疾病患者常用藥物如抗抑郁藥,抗高血壓藥物,止痛、鎮靜催眠藥物和抗焦慮藥物,擴血管藥等,均可通過影響神志、精神、視覺、步態、平衡、血壓等增加跌倒的風險。
2.1.5 目前護理人員年齡趨向年輕化,工作經驗相對較少。對患者跌倒的危險因素認識不足,宣教不到位等因素也可引起意外跌倒。
2.1.6 其他因素:排便時屏氣用力或長時間臥床突然改變,引起一過性腦缺血而發生跌倒,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跌倒常發生于無人照顧時。
2.2 護理管理
2.2.1 首先對入院患者實施跌倒風險評估,應用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表,結合神經內科住院患者的實際情況,按年齡、跌倒歷史、超過一個醫學診斷、有無肢體運動及感覺障礙、使用業務(鎮靜或擴血管)、步態、小腦功能、精神狀態等內容對住院患者進行評估,按得分情況分為輕、中、重度危險。
2.2.2 對有跌倒危險的患者進行重點護理管理 (1)在患者床尾懸掛上醒目的防跌倒標識,以達到“廣而告之”的目的②,列入重點交班內容,嚴格交接班。(2)對有跌倒史的患者在詳細詢問后,重點預防,必要時專人看護。(3)對腦血管病、癲癇、老年癡呆患者在臥床后起床、入廁等給予適當保護約束,保證安全。(4)協作患者做好生活護理,外出活動或檢查時由醫護人員陪同。(5)加強住院患者安全健康教育,指導患者避免引起跌倒的危險因素,如患者起床時要做到3個30秒,即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后30秒再站立,站立30秒再緩慢行走。對于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囑咐家屬陪護,協助生活。(5)提供安全環境:病室及走廊光線應充足,有夜間照明燈。地面清潔、干燥、無積水,活動通道有危險的障礙物應及時清除。在易發生跌倒的地方設置醒目標志使患者能提高警惕。(6)加強用藥指導:護士應了解藥物的藥理作用和不良反應,告知患者按醫囑服藥,不可擅自增減,并告知患者用藥后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囑其改變動作緩慢,護士應加強觀察。(7)加強護士、尤其是年輕護士的培訓尤為重要,重點掌握神經內科疾病的特點,醫生用藥情況及相應的副作用,在的跌倒風險評估等,提高對跌倒的干預意識,增強責任性。
3 結果通過護理管理在神經內科住院老年患者意外跌倒中的應用,91例老年患者在入院治療期間均未有跌倒情況發生。并且有95%的老年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跌倒的危險性相關因素以及預防措施。經認知行為干預,降低了老年人跌倒風險,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質量。對意外跌倒患者的原因分析發現,患者的原發疾病,環境、藥物因素及患者知識的缺乏,年輕護士對跌倒的認識不足等等都與跌倒有關,為了防止患者的跌倒發生,應采取積極的護理管理措施。研究認為,跌倒是一種社會流行病,是環境、生理、病理、心理等因素的綜合作用的結果(3)。通過完善對神經內科住院老年患者的跌倒風險評估,加強護理管理等措施,在2010年以來,我科的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發生率較前有明顯減少,值得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陸月梅,孫蓮芳,陳浩 老年住院病人跌倒原因的危險因素與護理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7,4(5):387-388
[2] 王蘇娜 香港醫院預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方法,中華護理雜志,2003,38(5):397
【關鍵詞】老年急診;特點;搶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259-01
就目前來看,我國老年人的數量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老年急診患者的數量也隨之上升,從老年急診的特點、老年疾病的類型以及老年急診人數等多個方面來看,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高,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疾病顯著增多[1]。老年急診患者中,病情嚴重,疾病種類復雜,發病時大多數患者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加上患者家屬的恐慌與煩躁,對老年急診患者的情緒造成嚴重的影響,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有一些老年患者的疾病發作比較緩慢,在就診的時候雖然沒有出現急癥表現,但是在就診過程中病情隨時都有可能出現變化。為了提高老年急診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本文主要針對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80例老年急診患者的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急診室收治的80例老年急診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在62-9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9±9)歲。41例心血管疾病,19例單純高血壓發作,12例腦血管疾病,5例急性胃腸炎,3例外傷;合并肺部感染25例。
1.2 老年急診特點
1.2.1 癥狀特點
本組大多數老年急癥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為不典型。將疼痛作為特征的疾病,經常缺失疼痛癥狀,例如:急性心肌梗死13例,其中4例表現為無痛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25例,其中有16例沒有明顯咯痰、咳嗽癥狀,而以消化系統、精神系統以及神經系統癥狀就診;腦梗死8例,其中2例無神經癥狀。
1.2.2 夜間急診多且重
本組80例患者的臨床統計資料顯示,老年急診患者夜間疾病發作的數量要多于白天發作,61例夜間發作,占76.25%;19例白天發作,占23.75%。41例心血管疾病中,13例急性心肌梗死,占31.71%;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1例夜間發作,占84.62%。其他疾病經常于夜間加重,例如:心臟病并發心功能衰竭,主要在后半夜中出現無法平臥、呼吸困難等癥狀;出現發熱現象的患者,在夜間的發熱溫度更高,通常情況下均>38℃;將疼痛作為主要癥狀的疾病患者,夜間的疼痛程度相比于白天更加嚴重。
1.3 護理方法
1.3.1 加強夜間護理
根據老年急診患者的夜間急診多且重特點,護理人員應當加強夜間護理的力度,在夜間重點時段中,應當安排急救能力強、經驗豐富的護士進行值班,對于一些高?;颊?,應當重點進行護理,給予更多的關注。當老年急診患者在夜間出現病情加重情況時,護理人員應當及時告知主治醫生,采取相應的搶救措施,避免老年急診患者由于搶救不及時,導致死亡。
1.3.2 認真、仔細的巡查
急診護士應當對老年急診患者進行認真、仔細的巡視,觀察患者的面色、行動是否存在困難、精神狀態以及神志,對于呼吸困難、面色差、神志不清以及自訴病情嚴重的患者,立即采用擔架或者輪椅將其送至急診室,并且優先進行救治,必要時給予患者吸氧,防止治療延誤,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1.3.3 及時搶救
急診護士應當實時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一旦發現患者出現嚴重病情,立即告知急診醫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護理人員應當了解與掌握急診搶救知識與技術,熟練搶救器械的應用方法,熟悉不同類型急救藥品的用途與使用劑量,還要熟悉中毒所需要使用的拮抗劑與解毒劑,在搶救老年急診患者中能夠快速準確的使用,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為老年急診患者的搶救贏得時間,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1.3.4 重視急救設備管理
護理人員應當確保各種急救設備儀器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及時補充耗材,派遣專人對急救設備進行管理,定期對急救設備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處理,制定合理的急救設備保養操作規程。合理的搶救護理措施與嚴格的規章制度是提高老年急診患者搶救成功率的重要條件,分工明確、科學合理的搶救護理流程是保證老年急診患者搶救成功的關鍵所在。護理人員應當確保搶救設備儀器處于一個良好的狀態,防止由于搶救設備儀器出現故障而造成老年急診患者搶救出現延誤,導致搶救失敗。
2結果
本組80例老年急診患者,經過良好的搶救護理,均搶救成功,無1例出現死亡,搶救成功率為100%。
3 結論
老年急癥患者中,大多數為慢性病,由于長期受到病癥的折磨,造成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其次,一些老年患者由于小病而不愿意到醫院中進行診治,不愿意麻煩自己的子女,主要通過自行服藥控制病情,當病情突然加重的時候,大多數老年患者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導致患者出現高度緊張,心理壓力增大,產生恐懼、憂郁、絕望的心理;當候診時間與檢查時間比較長的時候,會加劇患者的焦慮、緊張,這個時候就有可能造成患者疾病的發作。因此,老年急癥患者的病情變化十分迅速,護理人員應當充分的重視。
大多數老年急診患者病情發生變化時均呈現隨機性[2]。所以,護理人員應當加強巡察力度,實時關注患者病情出現的變化,并且依靠自身敏銳的觀察力,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采取合理的搶救措施,用盡一切方法挽救老年急診患者的生命。
本組研究中,80例老年急診患者經過良好的搶救護理,均搶救成功,搶救成功率100%。與王春燕[3]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老年急診患者的病情變化十分迅速,病情隨時都會發生變化,所以護理人員應當充分重視病情的觀察,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異常情況,立即通知醫生,采取相應的搶救措施,迅速將搶救器械儀器準備到位,為患者爭取搶救時間;護理人員對老年急癥患者采取的正確搶救護理措施,能夠提高老年急診患者搶救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晉華,鄭秀云.老年急診的特點與搶救護理[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08(05):39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