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6 08:22: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審計與現代審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風險導向;企業審計;實施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0-0-01
現代審計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經歷了一個相對較長的歷史,首先在國際社會上,審計的概念與原則發生了改變與進一步的發展,以便滿足不同財務信息需求者的實際需求。在20實際初期,美國企業發展中,由于企業從銀行進行了大量的貸款,銀行為了保護自身利益,確保企業具備償還能力,開始對企業進行審計工作,對傳統審計方式進行了突破,提高了審計工作的效果與效率。在1957年,風險這個概念首先與審計工作進行了融合,風險概念的提出,使得審計工作進行了轉變,使得企業的全面經濟狀況得到關注,成為了審計中的重要意識。在上世紀80年代之后,社會環境對于審計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審計業務領域需要不斷的擴大,并且各種咨詢業務、鑒證服務等的需求不斷增加。審計工作要尋求自身的發展,就必須在風險評估之上,來進行審計性質、范圍與時間的確定,形成一個科學的、系統的審計模式,而這種模式就是風險導向審計。而風險導向審計也經歷一段時間的發展,傳統風險導向審計的審計思路是由下向上,通過風險評測,來確定所審計企業的實際經濟水平,對相關報表以及賬戶進行確定。傳統的風險導向審計,要想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對審計方法進行改革,形成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以便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
一、現代風險審計與傳統風險導向審計的主要區別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對經營風險的評價,來確定相關性質、時間與范圍的方法,是一種戰略性的系統思想。進行風險導向審計工作中,對于企業所處行業的具體情況、戰略目標以及其他方面來進行綜合的評價,與傳統風險導向審計有著很大的不同。首先,兩者的性質不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主要是基于系統性的理論來進行發展,傳統風險審計方式主要基于傳統審計制度來發展的,先打與傳統風險審計的出發點有很大的不同,兩者的性質也完全不同。其次,兩種審計方式對于風險的認識也存在很大不同。現代方式的審計工作對于企業的經營所有風險來進行評估,傳統審計對于企業風險的認同方式較為單一,僅僅將固有風險以及控制風險來進行評估。再次,兩者具有不同的導向,傳統審計方式以內部控制為導向,并且將內部控制作為評估結果?,F代審計方式則以被審計企業所面臨整體經營風險為導向。最后,兩種審計方式的切入點有很大的不同。傳統審計方式以具體的業務交易為審計基礎,來判斷風險水平,采用由下到上的審計思路?,F代審計工作則是關注企業整體經營風險,采用由上到下的風險分析過程。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實施框架
(一)風險導向分析框架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工作的基礎是對于企業戰略經營的風險進行分析,現代風險分析是一種新的分析工具,重視對整體風險的分析,并且在分析中,以由上往下的分析方式,對于經營與審計中的風險進行分析。現代風險導向分析審計方法首先要對于企業的整體外部環境進行分析與了解,對于企業所處的行業特點與經濟環境的特點進行具體的分析,從而確定企業自身發展戰略的風險。通過對企業整體環境的分析,得出企業所面臨整體形式特點與整體風險。審計人員對企業的風險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對企業的業績與風險進行綜合的計算與評估,并且對其風險控制的措施進行評價。其次,對于企業經營管理中,風險分析人員需要對企業經營的內在風險進行評估,并且與企業的經營工作相結合,分析風險與企業經營的內在關系。最后,對于風險的分析上,剩余風險也是風險審計中的重要內容,審計人員要根據審計情況進行追加分析,確定重點審計環節。
(二)風險導向實施框架
以往的審計工作中,傳統的風險想到審計工作中,缺乏系統的方法對于審計資源進行良好的配置,審計對象與審計目的不明確,審計結果難以達到應有的目的?,F代風險審計工作的目的,是要對企業整體風險進行最大程度的降低,并且在規劃期內,對于風險控制手段的優先性進行安排。在風險設計工作中,要對于傳統風險審計難以達到的問題進行改進,并且避免以往風險想到審計工作中,對于企業整體風險分析的不足。一般來說,審計過程中,審計項目主要包括計劃內項目、特殊情況項目、被審計單位所要求的審計項目。計劃項目是審計部門對于風險審計工作中所規劃的審計內容,并且作為審計工作的基礎。對于計劃項目進行分析時,要進行審計項目的審計順序安排,并且對于風險與收益進行科學的評估,注重對高風險項目的審計。特殊審計項目是國家相關行政部門所要求的項目與急需處理的項目,是審計工作中較為重點的內容。被審計單位在審計工作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提出審計要求,從而更好的發揮審計工作對于企業發展的意義,讓企業更好地做出經營與戰略決策。企業提出的審計要求可以更好的對企業內部的問題進行暴露,從而更加順利的對于審計中的問題進行提出,避免了問題的遺漏,有利于發揮審計工作的最終目的。
三、結束語
總體來說,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工作的審計方法具有獨特的審計視角,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工作的關注角度更為寬廣,并且具有很好的前瞻性。目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工作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傳統模式的風險審計工作對于被審計對象整體風險評估水平有所不足,需要進行積極的改進。應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模式,可以更好的提高整體審計效果?,F代風險審計工作的發展從根本上說,是對于風險認識從局部到整體的發展過程,需要進行不斷的創新與實踐,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是審計工作發展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袁毅,馬靜.風險評估:貫穿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主線[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8(08).
關鍵詞:管理效益審計 內容 方法 程序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5―179-02
“向管理要效益”――這是國內諸多企業喊得最響、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也就是說,企業能夠通過不斷加強管理,提高運作效率,實現“效益最大化”這個經濟活動的中心目標。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在逐步擴大規模、開拓市場的同時,也導致了成本和風險的同步上升。這一現象促使企業增加了對各種經濟活動加強管理的需要,同時也增強了對內部審計的依賴性,這就為管理效益審計的開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極大的業務拓展空間。由此而產生的管理效益審計,不僅是內部審計監督與企業現代管理理論相結合的產物,更是內部審計發展的必然方向和實現內部審計轉型的需要。管理效益審計的產生標志著對傳統財務審計傳承之后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使內部審計理論與實務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并與傳統審計構成了一個范圍更廣、內容更豐富的現代審計體系。
一、管理效益審計的概念
管理效益審計是現代審計的主要標志和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為直接目的的新型審計,它在審計的目的、職能、內容、方法等方面都突破了傳統審計的范圍。因此,如何準確把握管理效益審計的概念,是開展此類審計項目的基本條件。
管理效益審計是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采用特定的審計程序和方法,對企業管理活動、經濟活動產生的效率性、效果性、效益性,以及管理能力和水平,進行綜合、系統的審查、分析和報告,并對照一定的內容和標準來評定企業管理現狀、效益實現程度以及存在的潛力,通過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以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獨立的經濟監督活動。
管理效益審計的執行主體是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它的客體,從具體對象上講,包括各種經濟資料、管理資料所反映的被審計單位的業務經營活動、管理活動及其結果。管理效益審計具有廣泛的應用范圍,它適用于包含企業計劃、生產、銷售、財務、投資等在內的一切經濟活,動,以及被審計單位所有管理部門的管理過程及其結果。
二、管理效益審計的特點
1、審計內容的全面性。影響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因素很多,包括生產、組織、財務、技術和管理等多個方面,也就是說,管理效益審計的內容應該涉及到上述所有方面和層次。但是,管理效益審計內容的全面性并不意味著在審計時必須面面俱到,而是要重點突出,綜合運用審計知識,有所側重的進行深入審計。
2、審計對象的廣泛性。管理效益審計具有廣泛的適用范圍,凡是有經濟活動的地方就有經濟效益,就可以進行管理效益審計。管理效益審計的對象可以是一個企業、一個項目,也可以是一個行業、一個部門、一項業務等。
3、審計手段的多樣性。由于管理效益審計的對象非常廣泛、內容比較全面,因此,在審計手段上除了運用傳統的審計方法外,還要綜合運用其它方法。如:咨詢、座談、研究案例、數據分析、項目評估,以及內部控制測試、與被審計單位反復溝通等。
4、審計意見的建設性。管理效益審計的目的和作用是促進被審計單位加強經營管理,幫助其挖掘經濟效益的潛力。管理效益審計從審前調查、現場查證、資料分析、審計報告等每一個階段,都要始終突出一個中心,就是向被審計單位提出改進管理工作的建議,以及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和方法。
三、管理效益審計的方法
開展管理效益審計,如果缺乏有效可行的審計方法,就會緣木求魚,既達不到預期審計效果,又加大了管理效益審計的風險。由于管理效益審計涵蓋企業業務活動、管理活動、資源利用、信息系統等多方面的內容,因此針對不同內容所采用的方法和技術也不相同。本文將管理效益審計方法主要劃分為傳統審計方法、數據分析方法、圖表審計方法以及其他審計方法,準確選擇或交叉運用這幾種方法開展管理效益審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傳統審計方法。開展管理效益審計,要借鑒和使用一些傳統的審計方法,因為傳統審計的程序和方法是管理效益審計的基礎,凡是傳統審計中所運用的各種方法,在管理效益審計中也同樣可以運用,如審閱法、核對法、抽查法、盤查法、觀察法、分析性復核等。對傳統審計方法本文不再一一贅述。
2、數據分析方法。(1)指標分析方法。在管理效益審計中,審計人員應該經常運用指標分析方法,通過使用各種財務指標如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等指標,或利用統計指標以及其他相關指標,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及經營成果進行數量上的計算和分析,進行嚴密的數學推斷之后,對企業的效益實現程度和業務經營成果予以評價。(2)數據比較方法。數據比較方法是管理效益審計中廣泛運用的一種事后審計方法。它以被審計單位生產經營的實際成果作為基礎,運用各種現實的數據和資料,通過與前期水平、平均水平、計劃水平等層次的比較,以檢查分析企業計劃的執行情況、實現效益情況。(3)金額計算方法。金額計算方法是將企業在管理活動、經濟活動中存在的得與失予以數字化,用貨幣金額來表述的一種方法,俗稱“算賬”法。在管理效益審計中運用此方法,可使企業清晰認識到通過加強管理,得以提高經濟效益的明顯效果。
3、圖表審計方法。(1)調查表法。調查表法是根據審計事項的相關要求,事先擬定需要了解的問題,設計出必要、科學、準確的調查表格,發給被審計單位有關部門和人員予以征求意見的一種方法。無論審前調查,還是現場查證,這是管理效益審計搜集審計證據的一種重要且經常運用的方法。(2)流程程圖法。流程圖法是指用圖形來描述企業某項業務處理過程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說,將業務活動和相關記錄的產生過程、數據或信息傳遞、檢查和保存結果及其相互關系,用圖解的形式直觀地表達出來的一種圖解方法。比如AIS審計查證信息系統中,可將某項業務的實施過程運用抓屏、截圖的形式表達顯示出來。(3)系統圖法。系統圖法是將被審計單位的各級組織機構、管理機構、業務部門以圖表形式表現出來。以反映被審計單位組織機構運行情況的一種方法。
4、其它審計方法。(1)可行性分析法??尚行苑治龇ㄊ侵笇Ρ粚徲媶挝簧a經營活動過程中所涉及的重大經營決策,如引進設備、新建、擴建工程等進行技術上和經濟上的分析。(2)計算評分法。評分法是將企業管理活動劃分為若干部分,根據制定的各部分評分標準,分別評定分數并計算總分,據此對管理活動優劣程度作出審計評價。(3)審計調查法。審計
調查法是指根據管理效益審計內容和目的,針對某一特定問題向被審計單位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詢問、調查、確認,并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出具評價結果的一種方法。
為了滿足和達到管理效益審計的要求,在運用審計方法時,可以根據查證內容,靈活選擇,既可以使用上述方法中的某一種,也可以多種方法并用;還可以在審計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使用不同的查證方法。
四、開展管理效益審計的程序
管理效益審計與傳統審計的程序大致相同,不同之處是在傳統審計程序的基礎上,增加了初評試審和審后回訪兩個環節。開展企業管理效益審計的程序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階段:
1、初步調查階段――精心準備、周密部署。初步調查是管理效益審計的第一步。其主要內容是了解被審計事項的基本情況,收集與被審計事項相關的管理文檔、經濟資料、財務數據等資料。在初步調查階段,也可采取面談、座談等方式,通過與談話對象的交流,收集、捕捉與審計項目相關的信息。之后,認真分析所收集資料。爭取對被審計事項有較深了解。然后,根據分析結果,制定審計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審計目標、審計內容、審計重點、審計步驟、審計人員和審計時間等。
2、初評試審階段――打好基礎、確定重點。試審階段是在初步調查的基礎上,運用各種審計方法對被審單位的管理、效益狀況進行審查,以初步確證其管理水平和效益高低,繼而找出薄弱環節及其癥結所在,為關鍵的實施審計步驟作好準備。在此階段,審計人員應對被審計事項的內控情況進行審查,并與被審計單位管理人員、業務人員做深入而全面的交流和探討,為下一步實施審計階段明確方向和確定重點。
3、實施審計階段――仔細查證、有的放矢。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在完成上述任務后,按照審計工作方案規定的內容,進行認真、細致的核實查證,確保審實、審透、審準。之后,根據收集的有關審計證據,編制審計工作底稿,該階段是管理效益審計的核心所在。需要強調的是,在此階段,審計人員必須根據試審階段發現的管理薄弱環節、效益失控點進行重點查證,對發現的重大疑難問題采取擴大測試范圍、改變審計方法等措施,進一步收集審計證據,以形成有分量、有說服力、針對性強的審計工作底稿。
4、總結回訪階段――作出結論、督促整改。這一階段是管理效益審計的一個關鍵環節,審計成果集中體現在該階段。首先,在對審計工作底稿做認真核實的基礎上,運用管理效益審計方法,選擇審計標準,用審計人員豐富的職業判斷,對管理效益審計事項的審計內容進行評判,并作出審計結論,出具管理效益審計報告。審計報告要客觀公正地分析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管理效益情況,實事求是地指出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其次。要做好與被審計單位有關職能部門和人員的交流、座談工作,針對查證問題,說明產生的原因,促使被審計單位接受審計意見,做好下一步的整改工作。最后,審計人員還要注意做好回訪工作,積極幫助被審計單位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運用恰當可行的管理方法,達到通過審計促管理、搞好管理促效益的目的。
開展管理效益審計,就是要發現企業的“疾患”之處,揭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督促企業及時進行改進,促進企業創造最佳經濟效益,真正實現“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標。因此,內部審計應順應形勢,準確把握內部審計發展方向,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調整審計工作思路,創新審計理念,積極開展管理效益審計,努力推進和實現內部審計轉型,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免疫系統”的功能和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風險 價值 風險導向審計
一、研究背景
內部審計從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到現在,經歷了賬項導向審計、內部控制導向審計及風險導向審計三個階段,風險導向審計正是順應經濟和企業發展而誕生,是審計研究領域最前沿的課題之一。國內目前對于風險導向審計,已經進行了較多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但畢竟,風險導向審計進入中國的時間較晚,目前理論界對風險導向審計的定義、本質、內容、程序還未形成統一結論。風險導向審計在企業的實踐更是缺乏成熟經驗可借鑒,除了部分中央企業例如神華集團、中國移動在探索性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大部分企業仍然停留在以賬項審計或內部控制審計為基礎的“評價”審計階段,審計增值服務價值尚未真正實現。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推進內部審計轉型工作,即由防錯糾弊的賬表型審計向關注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管理增值型審計轉變,風險導向審計逐漸得到企業領導層的青睞,并提出了相關要求。但風險導向審計的概念還不清晰,具體如何開展,負責具體實施的審計人員方法還很有限。
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內涵
(一)關于“風險”的理解
企業正確理解并開展風險導向審計,首先應全面認識審計風險概念。社會審計服務的對象是會計報表相關方,如投資者、債務人、政府、銀行等第三方,注冊會計師需要對審計意見承擔法律責任,因此,外部審計認為的風險通常是指注冊會計師對財務會計報表發表意見,產生重大錯報漏報,引發審計失敗的風險。而企業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服務于企業管理當局,高級管理層可根據風險審計的成果,采取風險防范措施或調整內部控制,本文所指“風險”不僅包含企業會計報表錯報漏報等會計信息風險,企業運營過程中對實現經營戰略和目標,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的事項,例如產業政策不明朗、經營效益下滑、市場競爭加劇、信貸收緊、技術更新不及時、核心人員流失、信譽受損、自然環境局限等,都是內部審計關注的風險,內部審計與事務所審計對風險概念理解的差異,主要是二者服務的對象不同。
(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本質
本質指事物的根本屬性,企業管理的本質是履行受托責任。審計理論界普遍認同,受托經濟責任關系是審計的基礎和邏輯起點,風險控制責任是受托經濟責任的延伸和發展,風險導向審計的本質就是從監督角度,保證經營者全面有效履行受托經濟責任和風險管控責任。
現代企業制度的特征是產權清晰、權責明確。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形成分權管理、分級負責的管理體制和受托經濟責任關系。內部審計以相對獨立的第三方,起著對受托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監督與評價作用。企業所有者對聘任的高級管理人員,以及高管層對所屬投資公司管理者的經營行為監督和業績評價,由各級內部審計機構完成是適當的。如果內部審計機構對審計項目所采用的審計程序和方法不當,審計內容出現重大遺漏,未能發現重大差錯、舞弊行為或出具的審計結論失誤,從而產生不良后果,這就是內部審計風險。因此,企業內部受托經濟責任的存在,內部審計風險也就成為必然,而內部審計風險內容和形式的不斷變化,則使得內部審計的方法和技術不斷革新,最終形成現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模式。
(三)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目標
1999年,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協會將內部審計的目標定義為“促進組織完善治理、增加價值和實現目標”,進一步明確了內部審計在提升組織治理水平,促進價值增值以及實現組織目標中的重要作用,這里價值增值是一切活動的落腳點,是貫穿于全部審計全過程的終極目標。對內部審計目標更高的定位將進一步提升內部審計在組織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提升內部審計的層次。
(四)風險導向審計與傳統審計的區別和聯系
首先,從審計內容上看,傳統審計主要在于檢查企業資金資產的安全完整性,財務核算的真實合規性、內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等,較少關注企業所處行業,企業潛在的業務風險。與傳統審計模式相比,風險導向審計增加對企業所處行業的研判,找出經營重難點和薄弱點,并將風險評估貫穿于審計工作始終;其次,從審計流程和方法上看,傳統審計在審前調查、制訂審計方案、評估審計工作量、調配審計人員、審計分工、確定審計重點、審計分析問題等方面,缺乏風險識別與評估,導致審計低效,甚至可能疏漏重大問題,而風險導向審計從立項開始,將風險意識與風險評估貫穿審計全過程,抓住審計重點,提高審計效率,正好可以彌補傳統審計的不足。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風險導向審計并不是對傳統審計模式的全盤否定,而是在對傳統審計模式繼承基礎上的一種創新。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是在系統導向審計模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并未完全拋棄系統導向審計的方法,仍需要大量運用分析性復核、抽樣審計等傳統審計手段,傳統審計模式下的查賬技巧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中仍然適用。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經濟環境發展的產物,它是戰略管理理論及風險管理理論在企業內部審計實踐中運用,進而推動審計觀念和審計方法發展的結果。本文認為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內審人員在審計全過程,始終以企業風險(企業全面風險而非審計風險)分析和評估為導向,確定審計范圍與重點、分配審計資源,對企業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進行評價,提出建設性建議,協助企業管理風險,實現企業價值增值的確認和咨詢活動。
三、風險導向審計的作用與意義
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對于強化受托經濟責任和風控管理責任是可行的,其所起的作用至少表現為:
一是提升審計價值。在當前企業經營環境越發復雜,各種風險頻發的背景下,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審計,首先對企業風險進行全面分析評估,以此確定審計重點,審計關注的內容既包含企業內外部環境對企業的影響和重大經營風險問題,也包含傳統的會計核算、財務收支、資產管理、工程招投標、物資采購等“技術性差錯”。審計提出問題和建議,側重于企業系統性風險,為消除企業潛在風險,提升企業管理,增加價值服務,是高級領導層希望看到的。所謂的“有為才有位”,審計的價值進一步體現,審計的作用和地位進而得到提升。
關鍵詞:風險導向審計;內部審計;指導;運用
風險導向審計是在賬項基礎審計、制度基礎審計的基礎上產生的,其執行的風險導向模型是“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我國在2006年2月對審計準則進行大幅度調整,將傳統審計風險模型修改為新的審計風險模型?,F代風險導向審計是以系統論和戰略管理理論為指導,以降低信息風險為根本目的,以控制審計業務風險為中心,以降低審計風險為根本途徑。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本質
第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是一種新的審計基本方法。傳統審計風險模型的審計方法實質上仍然是制度基礎審計方法的延伸,它從分析客戶會計報表的固有風險和內部控制風險著手,根據內部控制測試的結果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則是從企業的戰略分析入手,通過“戰略分析-環節分析-會計報表剩余風險分析”的基本思路,決定實質性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并建立了企業會計報表風險與企業戰略風險之間的邏輯聯系。
第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摒棄了傳統審計簡化主義的認知模式,代之以復雜系統的認知模式,并引入戰略管理分析工具?,F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思考方法是系統理論所指導的復雜系統認知模式。審計要有效地把握會計報表的錯報風險,就必須從企業的戰略管理活動著手分析,對戰略管理活動進行分析,必須將企業置于廣泛的經濟網絡中進行系統分析。從方法論上講,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比傳統的制度基礎審計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對企業了解得更透。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內部審計中的運用
第一,準確確定審計的重點和范圍。運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論,從分析風險入手,準確確定審計的重點和范圍,在審計準備階段,就加大防范力度,即通過對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的了解和分析性測試的結果,充分關注被審單位的特殊風險,確定總體審計風險概率和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概率,將審計風險減少到最小程度,確保內部審計能夠發現業務經營活動中的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及存在的風險隱患,達到實現防范風險的目的。
第二,實施控制測試和實質性測試。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強調從宏觀上對風險進行評估,但并不是說可以忽視微觀層面的操作風險。因此,應繼續實施內部控制測試,并分析重點,實施實質性測試。在控制測試和實質性測試兩階段中,審計資源的合理配置是關鍵,也是風險導向審計理論的出發點與歸宿。因此,應結合重大風險各因素的綜合分析與判斷,將審計資源向重點風險領域傾斜,以實現“全面審計、突出重點”,在提高審計效率與效果的同時,強化企業風險管理。
第三,實現審計手段電子化,提高審計工作質量。一要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內部控制風險的評估,確定標準內部控制的模型,并經常調整、完善,以提高內部控制風險的評估效率及其準確性。二要運用計算機軟件進行分析性測試,提高分析的速度和準確性,擴展分析的范圍。三要運用計算機進行統計抽樣,避免人工抽樣檢查的不足,有效降低審計風險。四要構建完整的審計信息系統,推進風險導向審計與非現場審計有機結合,提高內部審計的質量和效率。
三、內部審計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措施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是為適應企業經營高風險的特點而產生的,同時也是為量化審計風險、減輕審計責任、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的一種審計方法。為加強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內部審計中的運用,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第一,建立內部控制評價的新模式。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中,內部審計更加關心的問題主要是:控制風險的目標是什么,控制要解決的問題,這種控制是否先進有效,控制風險有多大,是否影響管理當局的決策等。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新的審計環境要求審計人員應通過與企業管理層進行有效溝通的方式,采用新的評價模式,為企業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
第二,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效性。在審計技術方面,風險分析和計算機應用甚少,由此降低了審計工作效率。因此,內部審計在轉變目標定位,樹立管理理念的同時,更要重視審計工作的實效性,以確保審計建議的落實。
第三,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對企業而言,需要界定風險范圍、理順風險責任、建立風險模型和風險防范機制,這就是要靠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走出一條迎接風險、化解風險之路。因此要求內審人員都應加強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技能,提高內審人員對風險的敏感度,以風險為導向做好內部審計工作。
總之,企業內部審計開展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是內部審計的必然發展趨勢,既是職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企業內部審計堅持開展對企業風險管理過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檢查、評價和報告,促進企業改進管理、實現目標和增加價值,無疑是企業內部的一種最好資源。在實踐中,尚無完整的模式可參照執行,即使有關現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準則出臺后,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因此,內部審計師在現階段,應首先接受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在執行過程中,將風險評估貫穿審計的全過程,不斷探索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方法,將審計風險降低到最低可接受水平。
參考文獻:
1.馬文成,王有良.基于風險導向審計的內部審計創新研究[J].會計師,2009(6).
2.聶海斌.風險導向審計在應用中的問題及完善[J].當代經濟,2009(16).
3.張越.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在內部審計應用中的探索[J].現代審計與經濟,2009(4).
4.張朝.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內部審計中的應用[J].冶金財會,2009(5).
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網絡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誕生并得以迅速發展。傳統審計遇到了空前嚴重的挑戰而必然的走向了網絡化,網絡審計在醞釀中呼之欲出。本文首先從必然性、可能性、技術支持和實現基礎四個方面論述了網絡審計的產生的必然性;在此基礎上,創造性的提出了本文的核心理論--網絡審計的構成理論,即網絡審計由"對網絡經濟的審計、對網絡系統的審計、利用網絡進行審計"三部分構成;隨后,又對網絡審計的優勢及應用中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歸納總結;最后,對促進網絡審計發展提出了筆者的五項建議:(1)開發網絡審計軟件。(2)準備網絡審計人才。(3)加快審計網絡建設。(4)加強網絡審計立法。(5)制定網絡審計準則。
關鍵詞
網絡審計網絡經濟網絡經營網絡財務
計算機與網絡技術使世界進入網絡經濟時代。以電子商務為基礎的網絡經濟及與之相適應的網絡財務的迅速發展不僅使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發生重大變化,而且對傳統審計提出了空前嚴重的挑戰。
一、網絡審計呼之欲出
1、必要性
以電子商務為基礎的網絡經濟的誕生和高速發展及應運而生的網絡財務呼喚網絡審計的誕生。近幾年,以大批網絡公司的成功崛起為標志,"網絡"已由時髦變成了一種實務。全球的網上銷售額2000年就已達到了3000億美元(世貿組織測定),2003年將達到15000億美元(世界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從第一代的互聯網商務(建立網站)到如今的第二代的互聯網商務(把服務器與后端系統相連,實現網上訂貨及訂單跟蹤)。再到將來的第三代互聯網商務(企業業務兩端都實現自動化,形成實時傳播的供應鏈)網絡經濟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并引發了管理思想和會計業務等方面廣泛而深刻的變革。
電子商務(E-Business或E-Commerce)是借助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網絡互聯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來全面實現電子化的交易和結算的商務新模式,具有便捷、經濟、高效的特點。截至2001年1月,我國電子商務網站達1500余家;互聯網服務市場總體規模為53億元,而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卻達到了771.6億元。證券公司、金融結算機構、民航訂票中心、信用卡發放等均已成功地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并完成了大量而又可靠的交易。據最新評比報告顯示:我國電子商務能力居世界第37位。電子商務這種與傳統商業截然不同的商務操作和管理模式,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審計所能涉及的領域。北京出現的全國第一起利用電子商務逃避納稅案,就從側面反映出了傳統審計面對電子商務時的無力與無奈。
Internet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直接導致了網絡財務的出現。確切的講,"網絡財務"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網絡技術為基礎、幫助企業實現財務與業務協同、遠程報表、遠程報帳及遠程審計等遠程處理,事中動態會計核算與在線財務管理,實現集團型企業對分支機構的集中式財務管理。據報道,中國兩大財務軟件公司"用友"、"金蝶"都已了自己的網絡財務軟件。網絡財務是企業財務管理從思想觀念到方式手段的一次深刻革命,傳統審計也必須加快發展步伐和變革力度以適應網絡經濟及網絡財務的發展。
2、可能性
新型公司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的高度集中使網絡審計的出現成為可能。
網絡經濟、網絡財務對網絡審計而言,既是一種挑戰,同時也是一種機遇,因為它即將帶給傳統審計一個全新的變革和飛躍。以電子商務為基礎的網絡經濟和網絡財務的深入發展和廣泛應用,必然導致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在計算機網絡系統中的高度集成,從而使得審計所需的大量原始的財務數據和其他各種證據都可從被審單位及其相關業務單位的計算機網絡系統中直接獲取。這不僅為真正有效實用的網絡審計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全面高效的網絡審計系統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3、技術支持
互聯網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深入發展給網絡審計的出現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持。
我國IT產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在硬件、軟件,互聯網絡的開發、管理及運用方面已經擁有了比較成熟的技術,形成了一整套較為科學、先進的技術體系。
在硬件技術方面,我國嵌入式微處理器研制達到90年代末國際水平,研制出了點徑為0.6納米的世界上信息存儲密度最高有機材料,運行速度為4032億次/秒高性能超級服務器。
在軟件技術方面,中國開發完成了國產計算機操作系統"中國兩千"(chinese2000)。財務軟件的開發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它的開發、運用、普及和網絡化都將為網絡審計軟件的開發提供豐富技術和經驗。
在互聯網技術方面,遠程控制技術、保密傳輸技術、大型數據庫技術、web技術、網絡身份確認技術、防火墻技術、虛擬專用網技術、反病毒技術等都將在網絡審計技術的開發與實現中產生重大作用。
4、實現基礎
網絡(局域網和互聯網)、財務和管理軟件的普及、完善及較為充足的網絡操作人才為網絡審計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我國截止到2000年12月31上網人數突破2250萬人,預計年內將達到3500萬。上網計算機892萬臺,互聯網站點突破3萬個。光纜總長度125萬公里,國際線路總容量2799M,電腦擁有量全球第八。另外,我國即將啟動網絡戰略性結構調整。在擴建完善現有的以光纖為主體的基礎傳輸網的同時,加速建設新一代高速信息傳輸骨干網絡和寬帶高速計算機互聯網。這為網絡審計誕生和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物質環境。
迄今為止,絕大多數的機關、單位的會計核算都實現了計算機管理,80%以上的單位使用的是國產的財務或管理軟件(部分已具備了網絡財務功能)。有的建立了內部網絡管理和信息系統,實現了數據共享。這為網絡審計軟件的開發和審計網絡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在人員方面,受過系統的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大中專畢業生和受過計算機應用培訓在職人員已非常普遍。這就為網絡審計的普及與推廣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
二、網絡審計的構成
網絡審計是指綜合運用網絡及其相關技術手段對網絡經濟及網絡系統進行審查的新型審計。由以下三部分構成:
1、對網絡經濟的審計
網絡經濟是指在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下,利用服務器來實現的各種經濟活動。這種虛擬經濟模式具有虛擬性、廣泛性、隱蔽性、即時性等特點,與傳統經濟模式有顯著的區別。這也是網絡審計相對于傳統審計而言有很大不同的根本原因。這些差別主要表現有以下四個方面。
(1)更加廣泛而復雜審計對象
審計對象的本質是企業的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營管理活動,而在電子商務中,企業的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營管理活動的特點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種業務隱性化和數字化,使舞弊行為更易發生;此外現代審計賴以存在的內部控制制度也出現了新特點,傳統手段無法對新環境下的內部控制進行評價,也就無法得出正確的審計結論
傳統電算化軟件正在經歷縱向網絡化、橫向與管理信息系統融合的發展歷程,企業資源計劃(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和業務流程重組(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等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的管理思想的發展和應用的實施加劇了傳統管理流程的變革,使審計面臨的對象更加復雜。目前一種強調企業面對顧客、競爭和變化,應保持持續不斷的改進的新理論"業務流程迭代"(BPI,BusinessProcessInteraction)正在全球興起,基于Internet的ERP和BPR理論又加入了電子商務的內涵,這意味著審計面臨的對象將呈現出不斷變化的特點。未來企業內外資源的有效計劃及其優化和執行,將是一個基于共同知識體系的全球化的應用,這就預示著審計還將面臨多公司交叉的更為廣闊的網絡系統,網絡審計的對象將空前的復雜和廣泛。
(2)更先進的工具和方法
網絡審計引入了以計算機為主的網絡計算設備和以互聯網為主的網絡體系(有線網與無線網)及與之匹配兼容的網絡審計軟件系統。工具的不同使得網絡審計除了從傳統審計及計算機輔助審計那里繼承來的和從網絡財務那里移植來的方法外,還擁有自身所特有的方法體系。這包括實時監測,電子函證,遠程審查,實時測試等具體的審計技術手段及建立網上企業信息檔案庫,系統開發認證制度,網絡系統(功能和控制)的定期審查(年審或季審)制度等審計制度。
(3)更高素質的審計人員
網絡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是基于計算機技能、網絡知識和完備的審計理論等多方面的綜合運用,所以網絡審計要求審計人員除了過硬的業務素質外,還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網絡、通訊、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知識,掌握網絡審計的理論和方法。如有必要,網絡審計還需引進計算機專家等專業人員。
關鍵詞:風險導向審計 產生背景 我國的運用思考
一、 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原因和內涵辨析
審計模式是審計期望、審計目的、審計范圍和審計方法等要素的綜合體現。縱觀審計模式的發展史,從帳項審計到制度審計再到風險導向審計,推動審計模式變革的因素很多,其中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審計期望差距的存在是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社會因;(2)經營失敗帶來審計失敗使審計風險陡增是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內在原因;(3)傳統審計模式的失效是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外在動力;(4)審計組織的經濟壓力是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經濟因素;(5)信息系統的高度發展為風險導向審計產生提供了物質技術條件。在這五大主要因素的推動下,風險導向審計應運而生。
具體而言,風險導向審計以審計風險評價為中心的審計程序,是以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為導向,對被審計單位可能引起重大錯報的內外部風險因素進行評估,以確定審計的重點和范圍,并對其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的一種審計方法。 2003年10月,國際會計師聯合會下屬的國際審計和保證準則委員會(IAASB)提出新的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
二、 風險導向審計的特征
區別與傳統審計方法,風險導向審計尤其強調對被審計單位風險因素的把握,并由此為依據進行審計計劃和實施相應的審計程序,它主要具有以下三大特征:(1)風險導向審計著重于從從宏觀上判斷被審計單位所面臨的經營風險,這一目標的完成主要依賴于對被審計單位所面臨行業經營環境、經營流程和內部控制制度等方面的綜合分析判斷。通過“戰略分析――環節分析――會計報表剩余風險分析”的基本思路,決定實質性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2)它使用的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審計思路。所謂“自上而下”:從企業的治理結構、發展戰略、經營決策、外部環境上來分析、發現、把握風險;“自下而上”:通過實施審計程序及取證的結果,結合重要性的判斷“自下而上”地歸納和判斷整個財務報表的風險并形成最終的審計意見;(3)它較多地應用分析性程序來識別重大分析錯報。注冊會計師可以從風險源分析入手,以風險源為導向,在風險導向審計過程中充分運用分析性復核程序,進而確保更好地識別潛在的重大錯報風險源。
三、我國如何正確運用風險導向審計
1、根據審計環境的現狀,合理應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
立足我國國情,目前我國的審計環境無論是從外部環境還是內部環境都還不能完全滿足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要求,還存在著差距和不足。因此,我們要根據具體環境慎重選擇審計方法。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作為一種科學先進的審計方法,對審計環境必然存在一個高水準的要求。
2、培養復合型人才,讓審計人員適應新的審計模式
培養復合型人才是當下之需。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自身的技能、經驗的積累、職業判斷的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質將直接影響審計方法的運用,而各種審計方法對審計人員又有著不同的要求?,F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運用,不僅要求審計人員掌握會計、審計知識,而且要求審計人員熟悉管理知識、了解行業環境,全球競爭環境及國外政治、監管環境,具備審計人員獨特的敏銳性和判斷力。
3、樹立系統觀點,注意綜合運用審計方法
[關鍵詞]煙草行業 風險導向審計 借鑒意義
一、風險導向審計的發展過程
從審計模式的發展來看,出現過三種審計模式:(1)賬項基礎審計, 主要根據對賬簿記錄、原始憑證等會計核算系統的審查取得審計證據,形成審計意見。(2)系統基礎審計, 從提高審計效率的角度出發,將審計程序劃分為符合性測試與實質性測試,以對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調查、測試、評價為基礎,確定審計程序時間與范圍。(3)風險導向審計,是指以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評估為基礎,綜合分析影響審計風險的各種因素,并根據量化的風險水平確定實施審計的范圍和重點,進而開展實質性審計的一種審計模式。
到20世紀90年代,一些國際性的會計師事務所開始對審計過程和方法進行變革,通過對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綜合評估來確定審計重點和方法。2002年,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委員會修改了相關審計準則,標志著以經營風險為導向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正式確立。我國在2006年2月15日也了一系列新的審計準則,正式與國際準則接軌,全面推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思路和方法。
二、風險導向審計與傳統審計的區別
(一)審計的重點不同。傳統內部審計注重檢查歷史業務記錄和內部控制系統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歷史運用情況, 而風險導向審計更加注重審計風險、企業管理風險、經營風險和組織指導企業未來的發展前途。不僅要用風險評估來確認單個審計項目中的審計重點, 而且要用風險觀點、風險標準來確定審計項目, 內部審計師不僅是在內部控制系統中分析業務活動。
(二)風險的認識不同。傳統審計對審計風險模式中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的認識僅是從會計的視角來分析, 因而大都只分析會計報表項目本身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 并以此為基礎來分析控制財務報表的風險。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對“固有風險”的認識, 除了包括會計報表項目本身的風險外, 更多地考慮企業的戰略風險和經營風險, 并成為控制財務報表風險的最重要手段。同時內部審計師關注組織現存的企業風險及組織為降低企業風險所進行的各項管理活動, 有助于管理者努力維持企業長期安全經營, 避免傳統內部審計的局限性。
(三)分析著重點不同。傳統的內部審計主要側重于財務報表本身的分析。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則側重于對整個企業的經營環境和經營過程的分析, 并將被審計企業置于社會經濟體系中, 分析其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及對風險的控制措施, 從而形成對財務報表的預期, 根據預期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分析判斷。
(四)風險導向不同。傳統內部審計以內部控制為導向, 根據內部控制測試的結果, 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則以被審計單位的戰略風險為導向, 根據對戰略風險的評估及隨后各步驟的評估測試, 逐步形成對財務報表的預期, 從而執行相應的實質性審計程序。
三、風險導向審計對煙草內部審計的借鑒意義
在我國,銀廣夏事件發生后,國內會計職業界反思審計失敗的同時,呼吁推行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以降低審計風險;不過,美國“安然事件”的發生,推遲了風險導向審計在中國研究的進程。有專家認為,風險導向審計將導致審計中“偷工減料”,從而增加審計風險。要如何引入風險導向審計,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難題。
目前我國法律制度環境有待完善,風險意識還需進一步強化,責任主體也有待于進一步明確,在這種情況下,盲目地引入風險導向審計是不切合實際的。但我們必須看到,風險導向審計是將來內部審計發展的必然方向,對于煙草內部審計也有其非常重要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引入風險導向審計的思想可以增強煙草行業的風險意識。煙草行業的特點是在國家專賣法下獨家經營,依法開展煙草專賣專營,一方面專賣法的保護使得煙草行業效益較好,另外一方面缺乏競爭也使得整個行業缺乏風險意識,對可能出現的市場變化、外部環境改變導致的潛在風險缺乏認識。引入風險導向審計的思想,可以使得內部審計在開展工作中,對行業可能遇到的各種現實風險和潛在風險進行評估,幫助管理層回避有關風險。
(二)在我們開展內部審計時引入風險審計模型分析,有利于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風險。與傳統審計的三因素風險模型相比,審計風險=(管理舞弊風險+員工舞弊風險+錯誤風險)×檢查風險的風險模型,強調了對固有風險的評估,內部審計要考慮到與被審計單位經營風險相關的許多因素,包括企業的戰略、組織結構、產權結構、經營、籌資、投資、對財務業績的衡量與評價等許多方面,這樣就可以根據有效評估的結果來設置有針對性的審計計劃和工作方案,提高審計的效率,通過評估可以發現企業可能出問題的環節,從而重點實施實質性檢查,從而降低審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