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4 16:24: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企業國內貿易融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應收賬款;融資
2007年11月20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簡稱中國信保)與蘇寧電器在北京隆重舉行了《合作備忘錄》的簽約儀式,蘇寧電器由此成為中國信保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合作單位。
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作為一種保險產品,對于企業財務管理而言,具有諸多重要作用。筆者認為。從財務管理的視角來看,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既可以化解企業的應收賬款風險,又可以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取得貿易融資,還可以為企業拓展市場,促進銷售,從而增加企業的利潤。
一、何謂國內貿易信用保險
國內貿易信用保險(簡稱內貿險)是與出口貿易信用保險(簡稱外貿險)相對壓的一種保險產品。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是企業在國內采用賒銷方式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對于因買方破產或拖欠造成的壞賬損失,由保險公司按照約定的條件承擔經濟賠償的險種。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保障的是企業的壓收賬款安全,承保的風險主要是買家信用風險。
二、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企業化解應收賬款風險的新“武器”
應收賬款是信用銷售的產物,企業的壓收賬款并不意味著都能在將來完全收回,有一部分可能會形成壞賬,最終給企業帶來損失。目前國內企業拖欠賬款的現象比較普遍,據國家統計局的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5月末,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凈額34164億元,同比增長18.8%。應收賬款的安全關系到企業正常經營收入能否得到保障,遇到行業系統風險或災發的大額應收賬款損失時,企業的經營成果就無法得到保障,甚至可能導致企業破產。
企業為了防范應收賬款風險,傳統的財務管理做法主要有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在會計處理上計提壞賬準備、完善應收賬款清欠管理制度等。其實企業避免應收賬款大量成為壞賬的方去,除了上述方法之外,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投保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將壞賬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有效降低應收賬款給企業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從而保持企業的穩健經營。保險公司作為專門從事風險管理的主體,擁有一定的風險管理經驗和大批專業人士,能夠做出正確的風險評估,并為投保企業提供最有效的應收賬款追收服務。保障企業應收賬款回收安全是國內貿易信用保險的基本功能,它可以彌補企業遇到買家破產或拖欠的信用風險造成的損失。
三、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企業融資的新渠道
企業利用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不但能夠化解企業應收賬款風險,還可以獲取融資便利。國內多數企業主要以抵押、擔保為條件進行融資,但是這種融資方式對有些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是很困難的,因為他們不能滿足銀行相對嚴格的抵押、擔保條件。西方發達國家一種流行的做法是采用“應收賬款+信用保險”的債權融資模式。我國《物權法》規定,應收賬款作為企業的流動資產可以用于抵押。但一般而言,由于應收賬款的實現具有不確定性,企業要將實現不確定的應收賬款變成符合銀行要求的抵押品,就需要提升應收賬款的等級。如果企業投保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應收賬款的等級就變成了保險公司的信用等級,這樣就可以達到符合銀行要求的抵押品質。可以說,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在開辟銀行貿易融資過程中起到了融資媒介的作用。
目前,國內很多銀行已開始操作“應收賬款+信用保險”的融資模式。截至目前,中國信保已經與68家中外銀行開展合作,為企業提供信用保險項下的貿易融資業務,累計為企業提供貿易融資1902億元。中國平安財產保險公司也于2007年5月與中國銀行簽訂了《國內信用保險貿易融資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為客戶提供保險、融資服務。
另外,如果投保企業原先在存貨采購環節支付了大量貨幣資金,那么利用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借助保險公司的信用審核,就可以提升存貨供應商對投保企業的信任度,接受投保企業的信用采購方式,從而減少投保企業采購過程中的貨幣資金占用量,間接滿足企業的融資需要。
四、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企業拓展市場,增加利潤的新砝碼
在如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一些企業因擔心交易中存在信用風險,往往只愿采用現金方式進行交易。這樣的交易方式,固然帶來了交易的安全,但同時帶來的是較低的市場占有率,不利于企業獲取更多的利潤。
國內貿易信用保險還有一個財務功能就是可以幫助企業拓展市場、促進銷售,從而增加企業的利潤。(1)國內貿易信用保險的壓收賬款風險轉移功能,有助于投保企業通過使用信用銷售模式,開拓新買家,從而擴大業務規模和市場占有率,提升企業的銷售業績。如深圳某生產廠家一直對回款賬期控制很嚴,一直不敢放手擴大銷售規模,后來選擇投保中國信保的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中國信保保證若買家最終不能支付貨款,由中國信保支付90%至95%貨款。有了中國信保的保障,該公司已經擴大了產品的銷售,企業利潤也得到了增加。(2)企業通過改變原來的現金結算方式為信用銷售方式,也能有效增加對老客戶的交易量,保持長期穩定的客戶群體,提升企業的銷售業績。(3)企業可以通過為自己提供國內貿易信用保險的保險公司的龐大信息網絡,方便地得到客戶的資信情況,從資金實力、信用程度等多方面對客戶做出全方面評估,剔除信用不佳的客戶,選擇更多優質的新客戶,達到拓展市場和提升銷售業績的目的。
五、全面推行國內貿易信用保險的建議
由于缺乏政策上的保障,目前國內開展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主要有中國信保和平安財產保險公司兩家。早在2003年10月,中國平安財產保險公司和科法斯集團就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已經宣布正式推出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服務,2007年5月,平安財產保險公司又與中國銀行簽訂了《國內信用保險貿易融資合作框架協議》。而中國信保經相關部門批準,從2005年開始試辦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業務,2006年正式開辦這一業務,中國信保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業務推出以來,發展迅速,累計實現承保金額數百億元,業務開展的效果良好。
一、前言
隨著新巴塞爾資本協議的頒布和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的出臺,對資本監管有了更加嚴格的標準,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必須轉變粗放的資本發展模式,建立有效的資本約束機制,強化資本管理,走資本節約型的經營發展之路。如何轉變經濟資本消耗過大的現狀,推進信貸結構調整,節約經濟資本,實現經濟增加值最大化成為行領導重點關注的問題。從可持續發展理論來看,商業銀行的持續經營必須建立在對其稀缺的金融資源的有序開發和合理配置的基礎之上,并實現其效用與功能的最大化和最優化。為了使商業銀行稀缺而昂貴的資本資源與風險更加匹配、充分發揮資本管理在轉變發展模式和增長方式中的作用,必須推進業務創新,優化資產結構,加強資本結構管理,以形成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內部系統動力,提高資本資源的利用效率,擺脫資本困境。
目前,國內外商業銀行積極引入風險資本管理理念,積極推進信貸結構調整,貿易融資以其風險低、周轉快、節省經濟資本、綜合收益高、對中間業務貢獻大的特點,日益受到境內外銀行重視。國際同業方面,如花旗、德意志、匯豐、渣打等銀行均將貿易融資業務作為他們資產業務的主體,貿易融資業務已逐漸向專業化、精細化的方向深入發展。國內同業方面,中行以其傳統的優勢,一直是貿易融資業務的主流銀行。工行于2006年開始在珠三角及長三角區域開展貿易融資業務試點,提出要打造貿易融資第一大行的戰略目標,并啟動了貿易融資對流動資金貸款的替代工程,制定了完善的配套方法。而農行貿易融資業務與同業先進行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仍存在認識不到位、客戶基礎薄弱、貿易融資產品創新能力不足、國內貿易融資與本幣貿易融資業務發展滯后和外匯業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不足等方面的問題。
二、外資銀行及國內同業的先進做法
貿易融資業務在為商品的生產、購買與銷售提供流動性管理及風險管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國內外先進行貿易融資業務已逐漸向專業化、精細化的方向深入發展。
一是專業化的管理團隊。各行基本上都存在一個共同特點,每家銀行都有自己的貿易融資專業部門,其基本功能是從事商品和供應鏈貿易融資業務,由大量精通單證、各類商品貿易、各類商品價格、船運、保險和倉儲的專業人員組成,以事業部制來管理,就具體業務與全球各地的分支機構進行聯系和溝通。花旗、德意志、匯豐、渣打等銀行早已是完成了全球分支機構的布局。中行是我國走出去最早的銀行,目前也擁有了較為完善的境外分支機構。工行則是近幾年加快海外擴張,計劃在中東和歐洲主要城市設更多分行,目前在倫敦、盧森堡、法蘭克福、迪拜、多哈、阿布扎比擁有分行。
二是專業化的操作流程。貿易融資著眼于貿易流程,從原材料生產到交付給貿易商或制造商,融資包括前和后貿易流動、存貨及應收款項。以荷蘭合作銀行為例,他們會根據客戶各種貿易方式制定最合適的融資方案。在短期融資流程中,要求客戶提供購買合同、銷售合同等文件以了解所融資的商品及在物流運輸及保險方面的安排,從支付給供應商開始,到運輸過程監控,再到償還融資,對每個融資項目進行監控,并在整個融資過程中,明確以相關資產或單據作為償還融資來源及對商品所在的位置如提單或庫存等進行控制。在結構性商品融資流程中,向生產商和出口商提供中長期、特制的、跨境的履約性融資,包括預出口和預付款融資、結構性存貨融資、應收帳款購買和加工易貨貿易融資等。
三是專業化的服務方案。在貿易融資專業部門,根據商品種類,例如能源、金屬、農產品等進行細分為分部門及小組,專業化分工非常強。銀行還可通過為客戶量身訂做結構貿易融資產品服務方案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如工行積極引導分支機構針對不同專業市場、產業集群等集群式客戶,積極創新運用第三方增信、第三方保證、小企業聯保、組合擔保等多種措施,為當地小企業量身定做融資方案。2009年以來,該行共制定超過40份個性化融資方案,如廣東湛江“霞山水產貸”等方案,為眾多小企業群體客戶解決了“求貸無門”的難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四是專業化的貿易融資授信。貿易融資的授信理念與傳統的強調企業主體信用及擔保條件是否充分的授信理念有明顯的區別。貿易融資強調貿易鏈的自償性特點,關注的是貿易背景、上、下游企業、交易真實性、商品的價格波動、貨權的掌握、單據的價值、應收賬款的價值、國際結算方式的把握等。國內外先進銀行貿易融資依托產品和機制創新,突破傳統授信模式的局限,在開拓適應貿易融資風險特性的授信管理方法上有了突破,并設有專門的貿易融資評審中心,從組織結構方面保障了貿易融資授信的專業化。如工商在貿易融資業務中還放開了對借款人信用等級的限制,引入債項授信,通過把握交易質量為開展貿易融資業務核定相應的債項授信額度,并結合其授信項下授權審批制更有效地推動了貿易融資業務發展。
五是專業化的風險管理體系。貿易融資主要強調融資和整個供應鏈業務的流程控制和管理在銀行根據企業情況設計貿易融資額度時,往往就附加了很多的條件,也就是說從貿易鏈設計的本身就加入了很多風險控制的措施,比如對開證銀行的要求對特定買家的要求、對貨物品質的要求、對第三方倉儲的要求、對運輸工具的要求、對應收賬款合格性和如何轉讓銀行的要求等等,銀行的關注點在于過程的控制,在于單據流、貨物流和資金流,在于對資金流向的控制,對應收款價值的把握,對貨物貨權的實時掌握,在于對貨物價格波動的監督和控制等。
六是堅持不懈產品創新。在如今金融脫媒及融資渠道和手段日益多樣化的大背景下,要給農行的發展尋找出路,就需要了解互聯網發展、大數據效應、非金融企業對金融業的滲透及銀行混業經營的趨勢,并且研究這些趨勢和現狀對我行業務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另外還需要對我國經濟圈、經濟特區特殊的政策和金融試點改革,產業發展集群化,企業管理手段現代化、需求多樣化,同業針對大環境所作的變革、產品研發和應對措施等進行分析。
七是充分發揮交叉營銷。產品研發和客戶營銷的交叉效應需充分發揮。為維系和做深大客戶,必須設計一套綜合服務方案,提供集投融資、現金管理、套利避險等全方位的服務,深入到企業服務的各個環節,就需要不同條線和部門的通力合作,研發滿足客戶需求的組合型產品或新產品,才能以合作互贏的方式獲得雙方長期穩定的關系可實現從現有核心客戶出發,圍繞核心企業提供一對多的金融解決方案,實現中小型客戶的批量營銷;借助核心企業責任捆綁,對貿易全流程的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實施封閉管理,能在很大程度上化解貿易融資風險。
三、對農行發展貿易融資業務的啟示
(一)提高對發展貿易融資業務重要性的認識
“十二五”我國將從國際市場為主向國內外市場并重轉型,從“引進來”為主向“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轉型,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內外貿一體化程度將會越來越高,必將為貿易融資業務提供極大的市場空間。農行應進一步更新觀念,提高對發展貿易融資重要性的認識,調整經營策略和工作思路,密切關注外資銀行及國內先進同業的動向,學習其先進的融資理念及融資產品,提高農行貿易融資業務的市場適應能力和競爭力。
(二)推進貿易融資中心建設
推進貿易融資中心建設,逐步建立貿易融資業務專業化產品研發、營銷和風險管控機制,提升貿易融資業務的精細化管理水平。以名單制的方式,直接對貿易融資重點客戶實施本外幣一體化營銷,切實解決目前存在的本外幣營銷相互脫節的矛盾。貿易融資中心通過發起或參與客戶貿易融資業務的授信、用信調查,主導客戶貿易融資產品方案設計、實施,從機制上保證了客戶營銷和產品營銷的融合,有利于綜合營銷的開展。實施貿易融資業務的專業化審查、審批和重點客戶貿易融資業務的集中經營,細化和完善對單據流、貨物流、資金流的監控和管理措施,加強對客戶信用風險、產品操作風險以及市場風險的管理和監控,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
(三)加大規模配置和考核計價等資源投入
一是借鑒工行的做法啟動流動資金貸款向貿易融資轉換的工程。工行2009年提出加快流動資金貸款改造進程,確保年末貿易融資占流動資金貸款比例不低于20%,加快貿易融資對傳統流動資金貸款的替換。農行應確定流動資金貸款轉化為貿易融資的具體計劃,并爭取與業務目標相匹配的本外幣貿易融資信貸規模,在信貸規模計劃中對貿易融資業務安排專項指標,專項指標不允許用于其他資產業務,通過規模配置引導流動資金貸款向貿易融資業務轉化。
二是加大貿易融資考核引導。把貿易融資業務分別納入一級分行綜合績效考核以及一級分行領導班子履職考核中。加大貿易融資業務專項計價力度,并根據收益水平和業務發展潛力體現差異化計價,細化表內業務和表外業務計價、本幣和外幣計價、低風險業務和授信業務計價,增加貿易融資客戶計價項目,對貿易融資新增辦理客戶、授信且用信客戶按戶進行計價。
(四)推進貿易融資業務制度優化
充分調研,借鑒同業,推進制度優化。農行應對國際和國內貿易融資產品辦理的準入條件、擔保方式逐一與同業進行比對分析,解決企業授信理論值、準入門檻、擔保條件的瓶頸障礙。進一步研究小企業信貸政策和貿易融資業務政策的整合,在授信、業務準入、流程等方面積極支持小企業開展貿易融資業務,特別是要爭取調整為核心企業提供配套產品和服務的小企業的相關貿易融資信貸政策。
(五)積極推進貿易融資業務推廣和創新
一是完善國內貿易融資基礎產品。完善國內信用證的管理,包括調整國內信用證保證金收取標準、接受跨系統信用證辦理融資業務、確定業務核算科目等;降低應收賬款融資的客戶準入條件、針對優質客戶免除應收賬款買方確認等;研發國內保理、訂單融資和發票融資等。并進一步探索與訂單、采購、加工、存貨、銷售、運輸和收款各個流程融資需求相對應的基礎產品。
二是研發貿易融資與結算產品、資金產品、風險管理工具相結合的復合型金融產品,進一步提升貿易融資業務的價值內核。繼續研發和整合貿易融資新產品和境內外聯動產品,加大與境外分行和外資銀行的合作力度,實現資金、規模和領域的優勢互補,緩解農行的外匯資金和信貸規模壓力。
【關鍵詞】大宗商品貿易融資 發展狀況 制度安排 結構性貿易融資
一、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發展背景
貿易融資業務正成為國內企業融資的發展趨勢,逐步替代流動資金貸款等一些傳統金融產品(胡曄,2004)。企業間的競爭更多地體現為交易鏈與供應鏈的競爭,企業短期所需資金也必然運用于供應鏈與交易鏈,企業對貿易融資的需求將持續擴大,流動資金貸款被貿易融資取代將成為必然。據世界銀行估計,全球幾乎80%的貿易均有融資需求,當前全球貿易融資缺口達3000億美元,而全球14萬億美元的貿易總額約11萬億美元使用了貿易融資手段。
大宗商品貿易交易涉及金額較大、交易鏈較長、易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诋斍按笞谏唐吠⒌慕灰仔枨蠹捌渥陨淼奶攸c,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試圖融合各種授信理念,根據企業或貿易的實際情況確立融資方案。銀行根據從事大宗商品貿易企業資產抵質押和現金流授信,并通過控制企業應收賬款、存貨和購銷合同來保障融資的自償性,依靠項目本身的還款來源、未來的現金流量和交易狀況來保障其安全性。
二、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發展狀況比較
近幾年,我國雖陸續涌現了一大批股份制銀行及區域性地方金融機構,但由于技術及規模等方面的限制,難以提供全面的大宗商品貿易融資,尤其是大宗商品國際貿易融資服務(王新,2010)。西方發達國家對于采取各種金融支持政策和手段來幫助企業進行國際貿易融資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在貿易融資模式、方法及手段方面均有先發優勢。發達國家不但有豐富的融資工具,還成立了各類協助企業貿易融資的金融機構,如協助美國和日本的進出口銀行,意大利的出口保險部等。
我國同發達國家相比,雖在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方式種類上差距不是很大,但在實際應用上,依然是采用傳統的融資方式為主,仍停留在簡單的存貨質押和貨權擔保國內貿易融資,及以信用證結算與融資相結合的方式為主,功能較為單一。大宗商品融資模式下的中長期項目融資更是極少涉足。而這些傳統的貿易融資方式雖能抵御正常市場風險,但對貿易融資體制欠成熟的發展中國家市場中的、法律、制度風險卻束手無策。
三、大宗商品貿易融資制度安排比較
(一)重要性及戰略認識存在差異
當前我國對開展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尚未意識到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貿易融資業務將成為銀行競爭的焦點。國外大宗商品貿易融資起步較早,國外銀行能夠在做好自身定位的同時,根據企業整個購銷鏈條設計融資方案,對企業貿易融資提供綜合性全方位融資服務。
國內銀行主要通過價格戰爭奪客戶資源,未形成明確的價格策略,只憑借經驗定價的方式,最終導致銀行之間不計成本的無序競爭,嚴重破壞了風險管理標準,加劇了貿易融資的風險,同時也挫傷了銀行開展貿易融資業務的積極性。而發達國家金融機構之間的良性競爭業已超越國內,而放眼于國際信貸市場,如此形成良性循環。
(二)政策性支持到位度存在差異
目前一些客觀矛盾嚴重阻礙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的發展,急需政策性支持彌補。我國商業銀行普遍傾向于向大企業、壟斷性企業提供融資,而對于國際市場競爭力弱、更需要銀行融資支持的中小型企業往往存在惜貸的情況,這直接導致融資對象過于集中。據國家統計局2006年的調查表明,在整個商業銀行客戶當中,占比約0.5%的國有企業大戶,得到的貸款占整個金融機構貸款總額50%以上。而占比80.9%的中小企業,得到的貸款額卻不到金融機構貸款總額的1%。中小企業的較高程度的不確定性與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存在的矛盾,嚴重阻礙了銀行貸款方式的有效利用。政府若沒有相關政策性支持,這種局面很難得到改變。西方國家通過建立制度化財政彌補機制,主要依靠國家預算(也有私人資金和地方資金),嘗試建立的政策性擔保機構和政策性投資機構,從而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矛盾。如意大利的出口信貸及擔保,主要靠國家預算資金,資金不足時在國內外市場發行債券籌集資金。
(三)法律法規完善程度存在差異
從法律環境和規范管理的角度來看,法律法規的缺失也在阻礙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的發展。大宗商品結構貿易融資業務涉及國際金融票據、貨權、貨物的抵押、質押、擔保、信托等行為,要求法律上對各種行為的權利和責任有具體的界定。目前我國尚無一部完整的國際貿易融資法規,這樣就難以規范國內銀行、客戶及國外銀行間的法律關系,由此可能產生業務風險。金融立法明顯滯后于業務的發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操作在法律上沒有相應規范;銀行內部也沒有建立規范化的業務操作流程,規避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制約了我國的大宗結構貿易融資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如信托收據業務操作中,我們現行信托法還存在一些局限性,由此對銀行權利造成一定影響,而這諸多問題在以英國法為基礎的法律體系下均能較好解決。
(四)市場機制的運行存在差異
當前,國內仍缺乏完善的貿易融資擔保體系及貿易融資的制度環境及行之有效的融資方式與之配套。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涉及的風險廣泛,這不但需要銀行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還需要與相關部門高效協作。
1.融資技術手段
目前我國貿易融資產品僅是對國外一些方案的模仿,服務形式單一,商品融資業務的開展實質上并未脫離簡單的“貨押”,尚未從動產質押授信中分離出來。而外資銀行則先行基于客戶貿易需求,趨向于市場服務,重新設計融資工具組合,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對較完整的服務體系。如美洲銀行提供包含最佳定價、融資渠道咨詢、貸款處理服務及外匯融資、協調企業進入政府出口促進項目、國際交易方面的咨詢等一系列一體化的服務。
關鍵詞:中小企業; 國際貿易;融資
一、引言
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于2008 年8月2日在第二屆A P E C 工商咨詢理事會亞太中小企業峰會開幕式上說,由于受到企規模及市場影響力等因素制約,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著許多共性的問題,其中,融資問題是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最大瓶頸。白立忱說,我國中小企業約占企業總數的99%,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8%,出口創匯占68%,上繳稅收占48%,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國家是否富強,人民是否富裕,生活是否豐富多彩,經濟是否有活力,都與這個國家中小企業的發展程度密切相關。
中小企業是指注冊資金500 萬元以內,總資產2000 萬元以下、年銷售收入4000 萬元以下的企業。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自國家取消對非公有制經濟從事外貿經營的限制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獲得外貿經營權。但由于中小企業起步晚,自有資金積累少,資金短缺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我國中小企業雖然在經營方式和市場開拓方面比大企業靈活主動,在融資的難度上卻要大大高于大企業。
隨著各銀行新融資產品的不斷開發和工作力度的加大,貿易融資收入在銀行總收入中的占比逐步提高。同時,面對今年信貸緊縮的新形勢,各家商業都把發展的目標瞄準了中小企業信貸市場。這樣,如何結合中小企業特點發展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具有重要研究和現實意義。
二、中小企業貿易融資難的主要原因
國際貿易融資是以國際結算為依托、在國際結算的相關環節上提供的資金融通,進出口商選擇的結算方式直接決定了貿易融資的種類和操作流程,通過結算環節的融資,加速了企業的資金周轉,解決了企業應收賬款或對外付款所面臨的資金困境。國際貿易融資是以國際貿易為基礎的,它不僅涉及到國內、國外兩個貿易市場、涉及不同的法律規則及多方面復雜的環節,而且融合了與進出口環節緊密關聯的銀行和商業雙重信用。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的貿易融資面臨了更多的風險因素,因而面對更多的困難。
1、中小企業的內部原因。在我國經營進出口的中小企業數量眾多,但總體效益不佳。一些虧損企業管理混亂,資信欠佳,常因資金短缺而利用押匯、打包貸款等信用證融資手段套取銀行資金。銀行短期融資實際上往往被長期占用,嚴重影響銀行經營資產的流動性和安全性。同時在貿易經營過程中存在投機性經營,例如在某一時期,某種商品的國內外差價較大時,國內貿易商爭相進口此類商品。如新聞紙、紙漿、化纖、鋼材、食糖、成品油等,而一旦這些商品的國內市場價格下滑,貨款無法回收,就會給銀行資金帶來風險。
國際間的進出口貿易從談判、簽約到履約都是一種商業信用。為此,進出口企業雙方的資信狀況、經營能力、進出口貨物的價格、質量、交貨期限、市場行情和匯率變動情況以及企業生產能力等諸多因素均會影響到貿易是否順利完成。在這期間,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經營失敗,產生貿易糾紛和索賠,出現貿易風險。以機電設備進口項目為例,中小企業由于缺乏足夠技術支持,一旦出現進口設備無法正常使用,或者不能滿足最終用戶的技術要求的情況,則會面臨最終用戶拒絕付款的問題,導致風險貸款。
從銀行的角度來看,銀行作為一個金融企業,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是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其中盈利性是根本目的,安全性是基本前提。因此,在經營活動中,商業銀行必須保證資金的安全,即不能發生虧損和短缺,這樣,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欲的積極性不高。
2、銀行體系原因。進出口雙方銀行對促進貿易的完成起著關鍵作用,國外銀行都是按商業化經營原則來經營的,如經營不善,隨時有倒閉的可能。而中小企業在選擇銀行時,由于沒有足夠的能力對國外的行進行全面調查,缺乏和行長期合作的經驗,同時對有些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金融慣例、外貿管理政策了解不夠,在貿易結算時有可能遭到無理拒付等現象。國內銀行普遍缺乏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適用金融產品、信貸評價體系和擔保體系。我國金融政策和融資體系都是以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為主要對象設計實施的,銀行的信貸評價體系中也缺乏適用于中小企業的評價模塊,而是參照大企業標準,過多地考慮企業的財務指標,導致眾多有融資需求的企業無法得到貸款。因此,要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必須針對中小企業的特點,發展更加有效的融資模式。
3、外部政策原因。進出口商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是否穩定,法律是否健全,貿易、外匯管制是否嚴格等因素對貿易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因為貿易融資涉及到不同國家間債權、債務的清償與支付,當貿易對象國出現政局不穩、外匯管制、制裁等因素,都可能使貿易合同難以履行,從而使銀行的貿易融資蒙受風險。所以,忽略國家及政治風險,仍有可能造成風險貸款。[ hi138/Com]
三、中小企業貿易融資對策
1、借鑒發達國家國際貿易融資的經驗。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融資方面起步早、發展快,有不少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1)支持本國產品出口。發達國家一般都堅持出口融資用于購買本國的機器設備和其他商品。
2)審貸分離。對出口信貸及擔保項目嚴格審查,力求保證貸款的償還。美國要求逐筆對貸款進行審查和決定,審查國外進口商的財產狀況及資信情況。
3)融資資金多元化。以國家預算資金為主,多方籌集其他資金。西方國家出口融資的來源主要是依靠國家預算,此外,也有私人資金和地方資金。如意大利的出口信貸及擔保,主要靠國家預算資金,資金不足時在國內外市場發行債券籌集資金。
2、提升中小企業的信用級別。在政策的實行上要有可預測性、穩定性和連貫性,其中可預測性是關鍵。對不講信用的行為要嚴厲懲罰,讓講信用的人可以得到收益,這樣講信用才能成為企業的自覺行為;同時,中小企業要想獲得銀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自身,因此,企業要苦練“內功”,努力創造良好的經營業績。
3 、要增加資金供給方和借貸方之間的相互溝通。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貸款主要來源于銀行,因此,要讓銀行更多地了解自己經營狀況和未來的發展前景等,并按時付息還款,維持良好的信用記錄。中小企業還應了解銀行的貿易融資業務和銀行審批貿易融資的條件、過程及審核的重點,不了解銀行貿易融資業務的情況,是很難有效利用銀行貿易融資擴大中小企業的業務量的。相應地,銀行也應根據目前外貿市場上出現的新趨勢和新需求,開發與推出適合中小企業實際需求的貿易融資產品。
4、要改進我國貿易融資體制。銀行要加快改革步伐,積極調整信貸結構,大力發展多元化金融服務,尤其是要大力開展中小企業貿易融資金融服務,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要盡快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自律監管以及信用體系的建設,為民營擔保機構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引導民間資本進入中小企業貿易融資領域。要建立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體系并且應當逐步完善相關制度,以期中小企業貿易融資問題的解決。立法部門應該結合國際貿易實際工作和未來發展趨勢,立足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盡快建立健全貿易融資法律法規體系。銀行和中小企業則應認真研究現有的法律法規,分析國際慣例和我國現行的法律環境之間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建立產品化的業務操作程序,以經過仔細研究的標準合同文本憑證格式等規避業務中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
5、培養相關人才。首先銀行、外貿企業要對業務人員進行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法律等相關知識的培訓,使其了解銀行的貿易融資產品,理解各類產品的特點;其次業務人員要強化風險意識。在平時工作中,要注意總結經驗教訓,不斷積累經驗,尤其要精通國際貿易知識和運輸保險業務,密切關注國際貿易市場動態,了解掌握商品的行情變化,培養對國際貿易市場洞察力,增強識別潛在風險的能力。
6 、發展銀行融資風險較低的福費廷業務。銀行要能夠適時向企業推介合適的業務品種,發揮理財顧問的作用。根據中小企業開展正常進出口業務的貿易融資需求要積極創新金融服務,對傳統產品,要辦出新意。如打包貸款業務,不只局限于信用證業務項下,要逐步拓展到托收和出口發票融資,進口業務方面可采用轉開信用證、備用信用證等業務形式,滿足中小企業的多方面融資需求,促進企業發展。此外,國內信用證、政府采購封閉授信、票據衍生業務等也是比較適合中小企業的國際融資方式。 []
參考文獻:
1 、高正平. 中小企業融資實務[ M ] .北京: 中國金融出版社, 2 0 0 6 .
2 、E d w a r d G H i n k e l m a n .InternationalPayment[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0.
3 、張耀麟. 銀行進出口貿易融資[ M ]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2 0 0 0 .
4、北京聯合信息網中國信貸風險信息庫./f i n a n c e . s i n a . c o m . c n / c h a n j i n g / b /20080107/11194373907.shtml.
關鍵詞:新形勢;國際貿易融資;風險;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12-0105-02
0 前言
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的發展,加劇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和銀行業的競爭,國際貿易融資因獨特的優勢而成為銀行和企業重點發展的一項金融業務。但是銀行和企業必須認真分析和研究其中存在的風險,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肆虐的環境下,更應樹立起融資風險意識,努力探索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對策和措施,以有效規避風險,幫助我國銀行和進出口企業獲得資金支持,進而推動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發展,實現穩定外需的目標。
1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趨勢
近幾年來,隨著高新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快了國際貿易供應鏈的形成和電子商務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步伐,促進了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使得國際貿易融資在方式上和市場組織形式上均發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變化。
1.1 積極參與國際貿易供應鏈的各個環節
為了順應國際貿易供應鏈的新的發展趨勢,一些國際大銀行已不再只是對客戶在國際貿易中的某個環節或階段進行局部的融資,而是更加關注客戶在整個貿易周期的需求,從買賣雙方簽訂合同開始,追蹤整個供應鏈中貨物及資金的走向。例如JP摩根于先后收購了一家物流公司和一家票據管理公司,不僅打破了廠商、物流公司、銀行獨自參與的局面,而且完善了公司在供應鏈上的金融服務,真正為進出口商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務,有效地降低整個供應鏈的成本。
1.2 開展國內信用證業務,創新應收賬款融資
國內貿易的特點和性質上與國際貿易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我們可將國際貿易融資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國內貿易融資上,根據我國目前的信用環境和業務風險程度,開展國內信用證業務。另外,銀行也可以通過創新應收賬款融資來提高銀行發展貿易融資業務的競爭力。因為隨著信用證結算方式的減少,客戶對托收、貨到付款、賒銷等應收賬款的融資需求將不斷增加,銀行應抓住這一機遇,創新業務,增加服務渠道,為客戶提供便利。銀行可根據自己的條件大力開展保理、福費廷和出口商票等融資業務,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采用第三方買斷、資產證券化、風險參與、再擔保等方式來分擔風險,提高風險的防范和控制能力,進而促進貿易融資和銀行匯票的發展。
1.3 創新管理方式,實施貿易融資電子化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的普及,銀行應與時俱進,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參與國際電子結算支付系統。電子商務平臺既能為買方提供了貨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為賣方提供支付的保護,為銀行、保險公司、運輸公司提供業務資源,為客戶獲得業務資源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有效地降低了貿易的風險。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創新嘗試。例如荷蘭銀行開發研究出MaxTrad技術,通過MaxTrad技術,可以為客戶提供24小時的在線服務,為買賣雙方自動處理貿易交易及管理應收、應付賬款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因此,它被評為最佳網上貿易服務提供者。
2 目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為我國銀行業和企業的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加快了它的發展速度,但由于我國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在方式和技術上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制約了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
2.1 融資模式落后,融資對象集中
目前,國內各銀行辦理的貿易融資業務仍是以傳統方式為主,約占貿易融資總量的70%,比如出口打包貸款、進出口押匯等。而相對于保理、福費廷等較為復雜的業務則開展十分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就以福費廷為例,這是一項無追償權的貿易融資方式,對于外貿企業來說,可確保應收賬款的安全性,加速企業資金的周轉速度,提高企業對信用風險、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的防范與控制能力,但目前我國各銀行對該項業務開發力度不夠,很難滿足企業需要。而且我國銀行的融資對象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外貿企業。這些企業資金雄厚,國際競爭能力強,業務發展穩定。而對于廣大的中小型企業,則往往設定不利于中小企業申請國際貿易融資貸款的條件,從而縮小速效的范圍,限制了融資和中小企業的發展。
2.2 缺少有效的貿易融資風險防范措施,風險控制手段落后
雖然國際貿易融資的風險較為復雜,但也是可以利用科學方法進行有效的預測和防范的。我國各大商業銀行和企業也都建立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操作規程和管理辦法,但仍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片面追求業務規模,粗放經營,沒有針對金融危機環境下的國際貿易融資的業務和風險進行周密、詳盡的分析和研究,因而使得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隱患較大。
2.3 缺乏精通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高素質復合型的人才
工作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直接影響著銀行和企業的服務質量、融資產品的創新以及融資風險的管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對商業銀行和企業內部員工的業務水平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國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單一,國際結算、信貸、法律等知識水平不高,因而急需一大批精通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以滿足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趨勢。
2.4 融資市場秩序混亂,競爭不規范
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雖然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但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市場秩序不規范,各家銀行為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增加國際結算業務量,競相降低對企業的融資貸款要求,以吸引更多的客戶,放松了對貿易融資風險的控制,加劇了銀行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
3 防范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的對策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為了促進我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我國政府、銀行、企業都必須探索出當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措施,強化風險意識,盡快建立和完善風險防范體系,加大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不斷提高融資風險的識別能力和防范能力。
3.1 以政府為主導,加快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防范體系建設
金融危機使世界政治與經濟環境更趨復雜,加大了國際信用風險,對我國的出口貿易,融資提出了嚴峻考驗,所以我國必須加快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建設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防范體系,密切跟蹤國際形勢的發展,收集各種風險信息,建立國別風險信息庫和行業風險機制,及時公布不良買家信息,讓銀行和企業能夠采取措施防范收匯風險進一步擴大,為外貿的平衡增長提供保證。
3.2 創新貿易融資方式,降低貿易融資風險
如今全球市場需求低迷,大多數企業的出口貿易不景氣,貿易融資需求放緩,銀行業務量下降。另外,伴隨著銀行競爭的加劇,我國當前貿易融資方式、業務量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都無法滿足國際貿易的需要。因此,我國必須認真面對,重視融資風險,積極借鑒國際上的貿易融資方式,根據市場的需求,通過專業化的金融解決方案的設計,不斷開發和拓展新業務,不斷擴大保付、福費廷等新業務的覆蓋面,以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幫助進出口企業度過金融危機,也拓展了自身業務量,促進了貿易融資向多樣化方向發展,降低貿易融資風險,推動貿易融資業務快速發展。
3.3 完善管理制度,規范業務操作,加強監管
國際貿易融資屬高風險業務,因此,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操作實施全過程監管至關重要。銀行必須做好融資前的貸前調查,全面調查、了解申請企業的資信狀況、企業的經營能力、履約能力以及該單業務的盈利情況,也要嚴格審查開證申請人的品行、開證行的資信及信用證條款,做好貿易融資貸前的把關。做好貿易融資貸中的審核,把握好貸中的決策和管理,細化業務風險審核,嚴格關注資金使用去向,必要時可派人跟單操作。因為國際貿易是一種時效性極強的業務,只要有一點疏忽大意都可能導致交易的失敗,所以要依據貸前的調查結果,加強監管,進行事后跟蹤,以及時做出融資決策,降低風險。
3.4 加強法律和制度建設、完善信貸資產的法律保障機制
目前,我國在貿易融資的相關法律法規無法滿足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發展的需求,因此,我國政府應加強對現有的相關立法的研究,結合當前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和未來發展的趨勢,找出與新形勢不相適應的地方和存在的漏洞,分析國際慣例與我國現行法律之間存在的問題,為科學立法提供依據,制訂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通過有關途徑盡快完善相關立法,加快與國際慣例和通行的做法接軌,從而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業務操作方案,依靠法律來為我們順利開展貿易融資業務保駕護航,利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地保障銀行和企業的利益,降低融資風險系數。
3.5 培養高素質人才,提高貿易融資業務管理人員素質
我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開展的時間較短,相關人員的知識、管理水平和經驗還不能滿足這一業務發展的需求,目前急需一大批既懂國際慣例,又懂操作技術和精通信貸業務的復合型人才。因此,銀行和企業務必安排好人員培訓計劃,不斷提高員工的專業水平和道德修養,樹立融資風險的意識和“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管理理念,提高風險防范和控制能力。并且要明確權力與責任,貫徹落實到位,促使員工自覺地、積極地投入工作之中。另外,銀行和企業也可通過引進精通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從而全面提高貿易融資管理人員隊伍的素質和業務水平,提高員工的識偽和防偽能力,增強融資的風險防范能力。
3.6 建立電子商務平臺,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許多高科技成果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之中,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生產方式,為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此,我們在開展貿易融資業務時,建立并不斷完善電子商務平臺,這是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嘗試為貿易商、銷售商、物流公司等搭建一個共享的信息技術平臺,為客戶提供詳盡、及時的收付款信息,方便客戶的管理工作。許多銀行通過大力開發和完善網上銀行功能,增加渠道服務項目及開發銀行與企業間的直聯等方法與客戶之間建立起信息共享平臺,改進業務處理流程,通過單證集中處理實現標準化操作,從而提高單證業務處理的效率,讓客戶及時了解賬戶中的余額變動及重要訊息,幫助客戶降低操作成本,及時規避融資風險。
4 結束語
有貿易就需要融資,要融資就一定有風險,隨著國際貿易業務的迅猛發展,進出口企業和銀行對貿易融資的需求更加迫切。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作為促進貿易發展的一種金融支持,既能有效提高銀行和企業的業務量,提高盈利能力,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影響下的嚴峻的經濟形勢,我國應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銀行和企業必須強化風險意識,積極探索,創新融資業務,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貿易融資風險防范體系、運作機制和預警機制,規范各項業務操作,從而把貿易融資風險控制到最低水平,促進貿易融資業務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蘊潔,肖新華.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風險分析及防范[J].今日財富,2010,(2).
[2]程曉娟.我國國際貿易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22).
關鍵詞: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貿易融資問題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3-0-02
本文首先從我國外貿中小企業出發,以小見大再到全球國際金融不景氣環境下國際貿易融資問題,有利于緩解外貿企業融資下壓力大的難題、促進外貿融資發展、推動出口貿易增長并加速我國經濟復蘇。進行金融不穩定環境下我國中小外貿企業的融資環境分析,給出目前企業的貿易融資需求;計算出世界金融危機狀況下中小企業的貿易融資成本和主要貿易融資風險的大小,主要預測和規避世界經濟危機下中小企業的國際貿易融資風險;以中國外貿中小企業作為分析對象,分析近些年來中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現狀,說明存在問題和解決辦法;結合實際條件例如國家政策機關、銀行機構和外貿公司等多個主體,提出解決當前國際金融動蕩環境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經濟與金融的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國間貿易發展迅速,我國對外貿易自改革開放以來持續高速增長。特別是我國成功加入WTO后,隨著關稅水平的降低和非關稅壁壘的減少,國內市場逐步對外開放,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然而,2007年美國次級債抵押貸款危機的爆發引起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全球金融環境處于動蕩狀態,全球經濟嚴重受創,我國的出口貿易增長速度也出現明顯下滑,對外貿易發展形勢嚴峻。我國市場主體是由大量中小外貿企業組成,存在機會與挑戰,經營狀況十分嚴重,融資出現困難,這就使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受到很大阻力。
一、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難的現狀
在我國,中小企業指的是注冊資金小于500萬元,總資產在2000萬元以內、年銷售收入總額小于4000萬元的企業。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不斷深入的經濟體制改革,占我國企業總數絕對數量的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越來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國家為了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放開了對非公有制經濟進行外貿經營的限制,從而大量的中小企業有權利進行外貿經營。可是我國中小企業大多在改革開放以后成立,最多不過40年的歷史,資金原始積累比較少,在發展業務過程中經常出現資金短缺的問題,這一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繼續發展的瓶頸。我國中小企業的優勢在于經營方式轉變和市場開拓要比大企業靈活方便,可是融資能力要比大企業差得多。
銀行不斷開發新的融資產品和加大工作力度,銀行總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貿易收入,很多商業銀行也開始發展中小企業信貸市場。這就需要我們結合中小企業自身特點進行中小企業在國際貿易中進行融資。
二、中小企業貿易融資難問題產生的原因
國際貿易融資是的基礎是國際結算,在國際結算中提供資金融通,進出口商選擇通過選擇一定的結算方式就是選擇相應的貿易融資種類和一定的貿易融資操作流程,結算環節中的融資使企業資金周轉加快,解決了企業應收賬款和對外付款出現的難題。國際貿易融資大多以國際貿易作為基礎,它涉及到國內和國外兩個貿易市場、不同法律規則和很多復雜環節,而且涉及到與進出口相關的銀行和商業兩種信用。不同于大型國企,中小企業的貿易融會產生大量風險,也會面臨更多困難。中小企業貿易融資難問題是由多種原因共同造成的,其中有中小企業內部問題,銀行體系的原因,外部政策影響等,下面就來分別介紹這些原因:
1.中小企業內部自身問題
我國現在有大量中小企業進行進出口業務,但數量并不等于質量,雖然數量眾多但總體效益不是很好。其中有部分企業常年虧損,管理存在問題,內部混亂,資信狀況不佳,當出現資信問題就采取押匯、打包貸款等融資方式去銀行套取資金。這些企業長期占用銀行短期融資,不利于經濟長期發展并使其他更需要貸款的企業無法獲得資金,同樣也給銀行帶來經營資產流動性和安全性問題。在開展國際貿易經營中進行投機性經營,根據國內外市場價格差投機買賣。當一些商品的國內外存在較大差價時,很多國內貿易商大量進口此類商品轉而在國內銷售獲得價差??墒钱斶@些商品在國內市場價格下降時,會形成存貨積壓,貨款自然難以收回,給銀行帶來資金安全問題。
國際上的進出口貿易包括談判、簽約和履約,都商業信用行為。在信用評定上,看重的是進出口雙方企業的資質信用狀況、經營管理能力、進出口貨物價格優勢、質量水平、交貨完成日期、市場行情變化和匯率浮動狀況及企業生產銷售能力多方面因素其中每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影響到貿易的完成。這當中任何一個因素出現問題,都會使經營失敗,產生貿易糾紛和貿易損失索賠,造成貿易風險。例如,很多機電設備進口項目,中小企業由于缺少相應的技術支持,當進口來的設備不能正常使用,沒能達到使用客戶的技術要求,導致使用客戶拒絕付款,產生風險貸款問題。
銀行作為金融企業,在資金融通中產生收益。其中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是保持流動、安全性和盈利。根本目的是盈利性,基本前提安全性。在經營活動中,商業銀行特別關注的是資金的安全,杜絕資金虧損和短缺問題,因此,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采取一種謹慎的態度,只對資質特別好的企業貸款。
2.銀行體系的原因
進口國和出口國雙方銀行對促進貿易的順利完成起很關鍵的作用,國外銀行一般都是按照商業化經營原則經營,當出現經營不善的問題時,商業銀行會隨時倒閉。我國中小企業選擇國外銀行時,沒有專業的能力和水平,以及信息不對稱的原因,很難對行細致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缺少和國外行長期合作的經驗,在和一些發展中國家進行國際貿易時,不太了解這些國家對外貿易政策、金融慣例、外貿管理條例等,這種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使貿易結算時出現無理拒付的現象。國內商業銀行缺少為中小企業融資的理財產品,信貸評價體系發展緩慢,擔保體系不夠健全。我國制定的金融政策和現有融資體系大多以國企央企為對象設計并實施的,商業銀行的信貸評價體系中關于中小企業的評價規則也較少,大多是參照大企業標準制定的,對中小企業考慮較少,使很多有融資需求的小企業無法獲得貸款。這就要求對我國中小企業應該結合其自身特點,量體裁衣,解決它們的融資困難的問題,使融資模式更有效。
3.外部政策影響
外部政策對進出口貿易有重要影響,國家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的平穩發展對貿易往來起到保障作用,健全的法律有利于保護貿易雙方的利益,外匯和貿易管制的嚴格程度是貿易是進行的標桿。國際貿易融資涉一般涉及不同國家間債權、債務的清償與支付,當貿易輸入國存在政局不穩的情況,出現外匯管制和制裁等問題,會造成貿易合同履行失敗,進一步使銀行的貿易融資遭受損失和風險。因此,要重視國家政策和政治風險,控制風險,減少風險貸款。
三、我國中小企業進行國際貿易融資時應采取哪些對策
建成多個方位、多個層次的國際貿易融資體系,能使我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難的困境得到改善,提高中小企業的國際貿易競爭力。政府應該聯系當前實際,在宏觀政策中解決企業當前貿易融資困難并提出解決對策。圍繞我國金融機制和中小企業自身發展情況,建成多個層面、多角度的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體系。把國家宏觀政策連同金融機制并結合中小企業自身發展情況,聯合在一起解決問題,用全面的方法和觀點處理事務。
1.向發達國家學習,借鑒它們的貿易融資的經驗并吸取經驗教訓。發達國家的國際貿易業務有幾百年的歷史,國際貿易發展程度較高,融資業務開始早、發展迅速,有很多好的經驗需要我們學習:
(1)國家方面出臺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支持我國產品出口。發達國家一般都采取出口融資用于購買本國產品。
(2)審查和貸款分離。對出口信貸及擔保項目嚴格審查,確保貸款的償還。美國在處理貸款時對每筆貸款都要進行調查和處理,查看外國進口商的財產狀況及信用。
(3)融資資金來源于多個渠道。融資資金一般以國家預算資金為主,通過其他方式多方面籌集資金。例如西方國家出口融資主要來源就是國家預算,另外,也包括私人資金和地方資金。例如意大利的出口信貸和擔保業務大部分依賴國家預算資金,不足的部分通過在國內外市場發行債券進行資金籌集。
2.促使中小企業提升他們的信用級別。實行政策要具有預測、穩定和連貫的特點,能夠預測是重點。嚴厲懲戒不講信用行為,把講信用何不講信用的人區別對待,講信用的人會得到更多的實惠和收益,這樣講信用才會變成企業間推崇的行為,能夠自覺實行,增加不講信用的損失成本;中小企業想要獲得銀行貸款,基本是由企業自身決定的,企業要努力發展好自身,做出良好的成績。
3.加強資金供借方和貸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我國信貸業發展不發達,中小企業的貸款大部分來源于銀行,銀行應該充分了解需要貸款企業的經營能力和未來走向,企業也該重視建立自己的信用記錄,按照約定時間支付利息并還款,保證一個好的信用記錄。中小企業要密切關注銀行的貿易融資相關業務和審條件、相關過程和審核的重點,通過銀行貿易融資來擴大中小企業業務發展量。同時,銀行要了解企業企業對于融資需求的特點,設計并推出有針對性的能滿足中小企業需求的貿易融資產品。
4.改革我國現有貿易融資體制。銀行要對信貸體系進行改革,對信貸結構進行調整,金融服務進行多元化發展,多針對中小企業開展貿易融資金融服務,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幫助。制定出臺有關貿易融資的法律和法規,提升監管能力并建設完善的信用體系,給民營擔保機構創造利于生存的環境,促使民間資本為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服務,發展民間借貸。要成立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體系完善與國際貿易融資有關的制度,盡可能解決中小企業貿易融資問題。立法部門是制定法律法規的部門,對一個行業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制定法律法規時應把中小企業實際情況結合起來,看重發展,對它們有一定政策性優惠,以我國基本國情為基礎,參照國際上先進國家的法律法規,制定一部與世界接軌的法律。作為開展貿易的主體,銀行和中小企業是法律法規的實際作用者,對他們來說是十分有用的工具和準則,因此要認真學習里面的內容,吃準吃透,注重對國際慣例的分析并深入研究我國現在的法律環境和存在的問題,給出意見和建議,設計出的切實可行的方案,設計出合理的操作程序,對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進行規避。
5.加強對國際貿易融資方面相關人才的培養。銀行和外貿企業要對從業人員進行國際貿易基礎知識、國際金融理論、法律法規相關知識進行培訓,使他們對銀行的貿易融資產品有很好的了解,做好對各類產品的理解;然后從業人員還要具有風險意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對經驗教訓的總結,積累成功經驗,從業人員最重要的就是熟悉掌握國際貿易知識和精通運輸保險業務,對國際貿易市場動態有深入了解,關注商品的行情變化,培養對國際貿易市場觀察力,加強風險識別的能力。
6.對銀行融資中風險較低的福費廷業務大力發展。銀行應該向企業推薦合適的融資品種,幫助制定理財規劃。為中小企業設計出適合它們的業務,國際貿易融資需求要不斷創新,不斷改造,提供金融服務,改造傳統產品,做出創新性。例如打包貸款業務,進口業務采取轉開信用證、備用信用證等手段,實現中小企業多元化面融資需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還可以采用政府采購封閉授信、票據衍生業務等方式融資,都非常適合中小企業。
參考文獻:
[1]高正平.中小企業融資實務[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9).
論文摘要:國際貿易融資,作為可向國際結算提供廣泛資金融通支持的新興業務,具有風險低、周轉快、節省資本的特點,其作用正在為越來越多的銀行所認同,并逐漸成為影響國際結算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國際貿易融資如何緊跟國際業務發展前沿,深入創新,從而推動國際業務做大做強,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文章論述了目前中國企業的貿易融資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及融資方式,并對此做了進一步的原因分析和研究。
1中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現狀分析
國際貿易融資是指圍繞國際貿易結算的各個環節所發生的資金和信用的融通活動。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全球貿易融資額大幅下降,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09年全球貿易融資缺口為1000億美元,而世界銀行則認為缺口可能高達3000億美元。貿易融資的缺乏導致國際貿易大幅滑坡,阻礙全球經濟復蘇。我國也不例外。正是國際貿易融資的下降,極大地阻礙了我國的出口復蘇。當前國際貿易融資的來源和形式都發生了變化。
1.1企業出口方面近年以來,中國中小企業發展迅猛,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不斷提高。2006年我國中小企業已達4200萬戶(包括個體工商戶),約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8%。
中小企業已成為中國外貿領域一支重要的力量。但由于中小企業起步晚,自有資金積累少,資金短缺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中國中小企業在貿易融資過程中存在諸多困難。
中國目前為中小企業擔保的機構在中小城市很少,到2007年底,中國中小企業出口融資信用擔保機構只有3729個,擔??傤~為5049億元、受保企業為21.65萬戶。雖然中小企業出口信用擔保機構有了很大發展,但是大多數分布在大中城市,中小城市很少。
1.2銀行方面銀行對大中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出口融資政策有所不同。從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貸款來看,與大中型企業相比,中小型企業出口融資貸款利率高很多。另外,銀行給中小企業的進出口貸款一般采取抵押和擔保的方式,不僅手續繁雜,而且還要支付諸如擔保費、抵押資產評估費等相關費用,這無疑增加了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的難度和融資成本。與此同時,由于銀行貸款手續繁瑣及審批時間過長,迫使許多為求生存的中小企業選擇民間融資渠道,而民間融資的高利貸性質幾乎是眾人皆知的。
銀行對于中小企業的風險狀況缺乏有效的識別手段。中小型企業普遍存在著規模小、經營穩定性差、報表不真實等問題,這種狀況使得銀行傳統的企業財務技術分析對授信決策的指導意義大打折扣,使得銀行在中小企業進出口貸款方面選擇的策略是簡單地退出市場。這也從一方面顯示出中國的金融市場發展失衡、資本市場發展滯后使得整個融資結構的調整難以順利推進。
2中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的主要問題
原材料和勞動成本的提高,對中小企業生存構成了威脅。而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也甚少惠及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生存困難,大量倒閉或停產。中國社科院關于“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復蘇中的作用”的調研報告顯示,有40%的中小企業已經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倒閉,另有40%的企業目前正在生死線上徘徊。因此總結目前中國國際貿易融資問題有如下幾個方面
2.1貿易融資方式過于單一,對象過于集中當今的國際貿易規模、方式都向更高、更復雜的方向發展,雖然現在國際上所使用的的貿易融資方式日益加多,也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嘗逐步創新,開拓新的貿易融資方式,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基本上仍然是以傳統的融資方式為主,即以信用證結算與融資相結合的方式,品種少,且功能單一。
銀行方面,目前各家銀行辦理的業務主要以基本形式為主。而比較復雜的,如保理和福費廷則相對比較少,甚至在有些地區尚未開展。
2.2中小企業資金不足中小企業生存難,除了內部管理存在問題、缺乏人才、技術水平不高外,資金不足和融資困難是中國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絕大部分中小企業存在資金缺口。資金短缺直接影響企業運轉狀況。資金短缺往往極大地限制中小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技術和設備升級、新產品的研制和開發、拓展新市場和增加新經營項目。
3中國中小企業貿易融資問題的原因分析
3.1現代信息技術的制約以先進的技術手段做支撐,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管理就會顯得更高效,便可以將銀行相關的部門和分支行高效率、有機地聯系起來。然而目前我國的銀行業只能說基本完成了金融電子化建設的階段,金融信息化在有些銀行只是剛剛起步,從而缺少網絡資源的共享,缺乏統一協調的管理,以致無法達到監控風險、相互制約的目的,這樣就難以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
3.2企業規模及內部因素制約在中國經營進出口的中小型企企業數量眾多,但總體效益不佳。一些虧損企業管理混亂,資信欠佳,常因資金短缺而利用押匯、打包貸款等信用證融資手段套取銀行資金。銀行短期融資實際上往往被長期占用,嚴重影響銀行經營資產的流動性和安全性。同時在貿易經營過程中存在投機性經營,例如在某一時期,某種商品的國內外差價較大時,國內貿易商爭相進口此類商品。如新聞紙、紙漿、化纖、鋼材、食糖、成品油等,而一且這些商品的國內市場價格下滑,貨款無法回收,就會給銀行資金帶來風險。
3.3銀行和政府政策對貿易融資的制約進出口雙方銀行對促進貿易的完成起著關鍵作用,國外銀行都是按商業化經營原則來經營的,如經營不善,隨時有倒閉的可能。而中小企業在選擇銀行時,由于沒有足夠的能力對國外的行進行全面調查,缺乏和行長期合作的經驗,同時對有些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金融慣例、外貿管理政策了解不夠,在貿易結算時有可能遭到無理拒付等現象。中國的銀行普遍缺乏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適用金融產品、信貸評價體系和擔保體系。中國金融政策和融資體系都是以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為主要對象設計實施的,銀行的信貸評價體系中也缺乏適用于中小企業的評價模塊,而是參照大企業標準,過多地考慮企業的財務指標,導致眾多有融資需求的企業無法得到貸款。因此,要解決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必須針對中小企業的特點,發展更加有效的融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