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4 16:23: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化學的重要作用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方法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學好化學有重要的作用。一個人如果對某事物有興趣,就可促進他探求這件事物的來龍去脈,激發出他極大的好奇心,進而促使他深入的鉆研這件事物。同樣的道理,學生對學習化學有興趣就可促進學生來學好化學。那么,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挖掘教材中引人入勝的素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高中化學教材中,有許多與人們的生產生活聯系很緊密的化學知識,充分挖掘這些與人們聯系緊密的知識,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引入化學知識的時候,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來給學生介紹新知識,學生為了搞清生活中的這些現象就會很有興趣的追尋答案,這樣引入知識能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知識的介紹和分析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加入一些科學家探尋這些化學知識時的小故事,使學生了解一些化學發展史的知識,同時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愿望。高中化學教材中有許多介紹科學家的資料,把這些資料充分應用起來,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很有好處。另外,化學知識中有一些與人們生產中的工藝相聯系,教師可以把這些工藝給學生予以介紹,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化學中有許多化學實驗,做好這些化學實驗對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很有好處?;瘜W實驗具有形象生動、現象明顯,神秘有趣的特點,做好化學實驗不僅能夠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促進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夠引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激發學生探求化學知識奧秘的熱情。教師除了做好課本中的化學實驗外,還可以增加一些趣味實驗,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與興趣。在學生實驗中,教師也可指導學生做一些學生自己設計的實驗,提高學生將化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喜愛化學從而進一步探求化學?;瘜W實驗是化學知識與客觀實際相聯系的紐帶,集趣味性與神密性于一身,做好化學實驗教學對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興趣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當中與學生建立起融洽、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對促進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也有重要作用。在教學當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分析與討論化學問題。教師對學生要親切友善,態度和藹,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耐心細致的解答。要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給學生經常進行學習方法的批導,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對學困生要制定幫扶計劃,詳細了解學生學困的原因,熱情幫助這部分同學,使他們盡快趕上學習進度,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在平時教學當中,教師除了給學生傳授知識外,還要注重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的培養,做到教書育人的統一。這樣,學生由喜愛老師轉變為對老師所教學科的喜愛,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效果。
四、建立學生化學課外活動興趣小組,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組織學生課外活動興趣小組,讓學生開展一些與化學有關的活動,對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也有很大的作用。教師可指導學生開展化學知識競賽、化學演講比賽、化學實驗儀器小制作、化學趣味實驗等活動,深化學生所學化學知識,培養學生探求鉆研知識習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促進化學教學水平的提高。在課外活動興趣小組進行活動時,可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點評,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教師也可給學生布置一些實驗改進、實驗制作的題目,促進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的提高。教師還可指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并寫出調查報告,如調查當地水質污染情況,大氣污染情況,污水排放情況等,提高學生將化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從小關注環境、熱愛大自然的環保意識。
五、提高學生探求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平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逐步培養學生探求創新意識,使學生養成鉆研、探究的科學精神,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分析探求化學知識,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啟發學生智慧。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化學問題的方法與技能,提高學生思維辨析能力。在教學中還要啟發學生分析探究問題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探求鉆研問題的能力,養成學生善于分析、總結、歸納、探索的學習習慣,不斷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探索化學知識奧秘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有許多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從以上各方面來悉心培養,使學生喜歡學化學、有興趣學化學,進而學好化學,從而培養出更多化學人材,促進高中化學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作者簡介:張曉賓(1963-),男,漢族,甘肅天水人,大學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育教學。
綠色化學,又叫清潔化學、環境友好化學,其實質是讓反應過程保持原子經濟性,使整個反應過程無污染,反應物充分利用,達到提高反應轉化率和經濟效益的目的。這對于預防污染,治理污染,保護環境,節約能源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提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與綠色化學的本質不謀而合。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接班人,就應該具有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意識。因此,他們應該深刻理解綠色化學的理念,豐富綠色化學的知識,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為服務于社會做準備??偠灾诟呗毥逃衅占熬G色化學,融入綠色化學十分重要。
2在高職化學教育中融入綠色化學的方法探討
隨著綠色化學概念的深入人心,各大高校紛紛對推行綠色化學教育做出舉措。但是由于綠色化學概念較為新穎,教學方式提出較晚,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下面就如何加強高職化學教育中綠色化學部分提出幾點建議。
2.1提高教師重視程度
由于教師質量參差不齊,部分教師還未意識到綠色化學理念在化學教育中的重要性,更未關注綠色化學所獨有的教學方式的變化。作為高校教師,面對化學教育上的重大改革,首先應端正態度,充分認識綠色化學對社會和環境的重要作用,積極的學習和了解有關綠色化學的相關知識,做到讀書破萬卷,講課如有神的境界;其次,應宣傳和推廣綠色化學理念,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更新知識體系,將講課內容向綠色化學方面過渡,及時向學生傳達先進知識;第三,要培養學生的綠色化學意識,在此基礎上才能強化授課效果,并使學生對綠色化學有了清晰的認識,從而再日后的學習中發揮主動性,積極拓展知識范圍。
2.2編寫綠色化學專用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在教材中貫徹綠色化學理念,才能真正使其深入學生之心。教材的編寫,首先應對傳統化學的反應式進行優化,使其達到綠色化學的標準。例如接觸法制硫酸一節中,硫鐵礦燃燒后的殘渣富含鐵元素,可回收用于煉鐵工業,廢氣中含有一定量的SO2,若直接排放會污染空氣,此時將其通過石灰乳或氨水,便可得到生石膏或亞硫酸銨,成功消除了污染并生產了副產品。再比如,CuCl2制備中,涉及到消除溶液中鐵和亞鐵離子的問題,若是使用教材所述的NaClO去除,則會產生新的雜質,增加了CuCl2制備的難度。若是從綠色化學角度思考,可采用H2O2做氧化劑,還原產物為H2O,不會造成污染,而且其分解產物為O2和H2O,亦沒有造成污染,因此是良好的氧化劑。再者,教材應對綠色化學有一個系統的講解,以幫助學生了解該行業的作用,重要性及發展前景等。講解除了基礎的概念性質外,還應包括研究成果,作用原理,應用方面等。尤其是其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作用。
2.3優化實驗教學方式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試驗中貫穿綠色化學理念,也是化學教育中融入綠色的有效途徑。
2.3.1微型實驗的開展
綠色化學倡導下,一種新的實驗方式應運而生,這就是微型化學實驗。這種實驗可以通過改良實驗方式,用更少反應原料、更小實驗儀器、更短實驗時間得到同樣的實驗結果,這樣便能有效降低污染,減少能耗,節約資源。高職化學實驗中不乏操作具有一定危險性,試劑具有一定污染性,藥品具有一定毒性的實驗,這時采用微型實驗便是綠色化學的集中體現。例如2,4-二硝基苯肼與醛,酮進行反應時,可在井穴板上,用滴管取一至二滴進行反應,即可觀察到明顯現象;再比如做氯氣取用實驗時,用針管取用可有效防止氯氣外泄,并很好地控制了用量,避免了對人體的損害和對環境的污染。
2.3.2利用多媒體開展實驗
對于一些危險性強,安全性要求高,原料消耗巨大,對環境影響惡劣的實驗,在實驗室內進行污染大,浪費大,操作難,并且效果可能并不理想。這時,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方式來教學。使用教學軟件可以準確模擬出實驗現象,學生觀察多媒體設備也更直觀,更清晰,可以準確快速的得出結論,有效避免了浪費和污染,滿足綠色化學的教學理念。
3結語
關鍵詞:高中學生;化學教學;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很多科學家、優秀的學生在談到成功的關鍵時,都不約而同指出自己對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高考指揮棒重壓下的高中課程繁重而緊張,作為智力因素之外的重要方面之一,興趣此時在課程學習中起著尤為突出的作用。它不僅對學習任務的完成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對教學活動的開展有著調節作用,更對學生自身能力和智力開發擁有不可或缺的啟蒙性作用。
一、強化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必要性認知
高中化學課程與初中化學的基礎性認知不同,也與大學化學專業性、原理性不同,有其自身特點。高中化學課程內容較為繁雜、抽象,理論性也較強,記憶性的知識點多,學生學習起來感覺枯燥無味,極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化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努力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充分激發其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從“要我學”蛻變為“我要學”,并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化學的快樂。化學教師的成功在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不在于只是傳授一堆死記硬背的書本知識。
學生對所學知識感興趣,就會有很強的學習動機,就會采取更加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行動,因而也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反之,如果對所學知識興味索然,必然導致學習態度和學習行動消極,長此以往,學習成績低下也是必然結果。
強化學生對化學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知,是貫穿于高中化學教學過程始終的主線之一,是化學教師的首要責任。改善高中生對化學,尤其是高中化學的認知結構,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極其重要的一環?;瘜W是基礎自然學科,研究的是物質的組成、結構及其性質的變化規律,更要讓學生認識到高中化學不只是一門簡單的高考理科科目,而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提升高中學生化學學習興趣
1.課內與課外實驗相結合
化學本來就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理論的建構和知識的闡述就是通過一次次科學探究得出的,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大量應用和使用實驗這一科學探究的方法應該是化學學習方式的一種理性回歸,同時也是化學課程重要的學習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對一些具體的物體或經驗產生,并發展成為對整類物體和經驗的興趣,進而迸發出靈感的火花。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將學生領進神秘莫測的化學王國,使學生對精彩紛呈的實驗現象和變幻莫測的實驗結果產生興趣,以及通過學生對化學實驗過程的積極參與來培養興趣,這些都將成為學生學習高中化學最直接的原動力。
除了上面所說的教師示范性實驗可以作為激發學生興趣的手段之外,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常規實驗、書本實驗,甚至是自主設計的實驗,無疑將更有利于提升其化學學習興趣。教師除了教導學生親手進行書本實驗之外,也要結合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設和引導學生多進行課余實驗、課外實驗等開放性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獨立或學生間合作完成,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以及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理論教學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化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高中化學的學習也不應脫離生活而獨立存在。蘇霍姆林斯基在《興趣的秘密何在》一文中指出:“興趣的源泉還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痹诂F實生活中,教師把書本上和課堂上傳授的化學知識與生活實踐中的實物、事件聯系在一起,加強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這將使學生對化學的理解更加直觀,使學習化學、學好化學、用好化學產生更大的說服力。
高中化學教學的內容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中應主動將化學課本知識生活化,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化學現象,學以致用才能產生興趣。例如,家庭常用燒水壺上的水垢如何產生和去除;水泥、玻璃、合金等制造時的反應原理;霧霾、酸雨產生的原因等,生活中有很多的趣味現象和問題,我們都可以引導學生嘗試用化學常識去解釋和解決。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信息爆炸時代的到來,高中生涉獵知識的新、快、廣令人咋舌,教師要緊跟網絡、報紙、電視等媒體中的熱點問題,多留意和搜集其中涉及的化學知識并結合相關問題滲透到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日常生活和熱點事件的現象入手,結合生活實例分析化學知識,潛移默化中教授化學知識,而學生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也能感覺到化學知識的生動有趣,越來越認識到化學對人類社會和人們生活的重要作用,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興趣必然高漲。
3.化學模型與多媒體相結合
高中化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尤其是在學習結構化學和有機化學的時候,教師最好通過實際的效果展示使學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相關知識點。在高中化學的具體教學中,大量使用模型對學生的認知和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將抽象知識化為可視的、具體的、形象的模型進行直觀展示,將抽象、復雜、難懂的化學問題簡單化,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化學學習興趣。如,各種分子結構模型、晶體結構模型、電子云雜化軌道模型等在教學中的運用。
合理利用多媒體,進一步提高化學教學質量。與傳統教學技術相比,多媒體教學具有更大的優勢:直觀、生動、易于理解和記憶。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具體,在增加學生感性認識的同時,也可以模擬部分不易觀察,沒有條件實際完成,甚至是具有危險性的實驗。
三、發揮教師在學生化學興趣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興趣是主觀能動性的表現,屬于個人意識領域范疇,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在興趣提升中的作用不可忽視。教師要在任課過程中能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學生傾注更大的熱情,針對學生個體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精心設計課程,師生共同實驗等,逐步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納以及民主、平等、協調的師生關系,真正形成教學互動、教學相長的化學學習氛圍。實踐表明,學生在很多時候首先喜歡一個老師,進而才喜歡他所教授的課程。
此外,教師在授課之余要時時關注學生的情感和思想的變化,尤其對化學基礎較差、成績不突出的學生更要多加鼓勵,表揚其點點滴滴的進步,使他們逐漸體驗到化學學習帶來的快樂與成功。快樂與成功在學習中體會的越多,學生的自信心就會越強,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就會逐步增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化學課程擁有高中課程的一般特點,也有自身獨具的特性,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采取一切必要的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將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并貫穿于整個高中化學學習階段的始終。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化學海洋中盡情徜徉,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海峰.以情境創設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J].高中數理化,2014(8):56.
【關鍵詞】激發興趣 動手能力 思考能力 理解鞏固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3-0117-01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的很多知識規律都是通過實驗歸納總結得出,離開實驗,一切理論都變得空洞無力。學生對自己親手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會理解深刻,也更容易理解所學習的內容?;瘜W實驗對于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化學家庭小實驗是中學化學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化學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
一 家庭小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能對所學的科目感興趣,學習效果會事半功倍。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最好的方法是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教師可以在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做好家庭小實驗,適當地布置家庭小實驗,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如在學習初中化學第一節緒言課后,布置學生回家做“清水變牛奶”的實驗,讓學生回家準備一些石灰水,用一根吸管往石灰水中吹氣,就會看到清澈的石灰水變得渾濁。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來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同時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實驗大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為以后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讓學生回家自己動手做實驗,驗證課本上學到的原理,使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既可以提高他們學好化學的欲望,又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二 家庭小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試。教材上的演示實驗,大部分只是教師操作,學生沒有動手的機會,對于學生實驗,因為教學條件所限,學生很難有大量動手的機會。因此,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很難得到提高,這導致學生覺得學習枯燥,很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設法讓學生有更多動手的機會,家庭小實驗就是最好的選擇。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可以尋找一些易得藥劑或代用儀器,進行簡易的實驗,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簡單,每個學生都可以動手操作。如在學習完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后,可以布置學生回家用蠟燭來驗證滅火的原理,在用家里的大水杯代替燒杯進行相關的實驗,很容易得出實驗現象。又如在學習了水的凈化這一節內容后,布置學生回家做自制凈水器的實驗,讓學生找家里的替代材料,自己做實驗,觀察效果,讓他們親身體驗實驗成功的樂趣。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學生獨立解決,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 家庭小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化學教學能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因此,許多家庭小實驗都源于生活又略高于生活,在家里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沒有同學間的互相討論,學生只能靠自己想辦法完成實驗,這樣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如在學習了碳酸鹽的檢驗方法后,布置學生回家驗證家里常用的蘇打粉里面是否含有碳酸鹽,讓學生從家庭用品中尋找物品來替代實驗室藥品,這種要求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才能完成的實驗,對學生來說很有挑戰性,能很好地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生在這樣的實驗中通過動手操作、觀察、記錄,分析和思考,不僅獲取了新的知識,而且學會了探求新知識的方法,同時滿足了學生的成就感,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四 家庭小實驗有利于加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一、拓展材料的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1.提高學生分析處理現實生活中關于化學問題的能力
2009 年全國理綜試卷第12 題,有關原電池的電極反應問題,如果考生不能很好地從材料中找出相關的化學信息并順利想到學習過關于原電池的知識的話,那么該題可能就完全空白。新大綱要求學生不但要具有分析化學問題的能力,而且也要求學生能從實際的問題中提取信息,篩選信息,學會化學解題的一般模式。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能力。教材拓展材料中如《新型滅菌消毒劑———二氧化氯》、《正確使用鋁制品》、《粗鹽提純》等,介紹了化學知識在現實生活生產中的實際應用,使得化學教學與生產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教師需要在平時的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注意一些實際生活問題中包含的化學知識,這樣才有利于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化學素養的形成。
2.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擁有積極良好的化學學習興趣,對化學學習的創造性態度具有促進作用。當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時,學生的思想就會活躍起來,精力顯得格外的充沛,記憶和思維的效果也會極大的提高,便有了持久的學習勁頭。新教材中的拓展材料非常注重對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引導,在拓展材料《同位素的應用》中,用非常簡單的化學原理解決了一些對遠古生物年代的確定,以及對現在的一些疾病的診斷等。在這些拓展材料中,化學知識展示了它神奇的功能,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能很好的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鞏固教材重點和突破教材難點
高中教材中化學重點與難點知識都顯得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和掌握,更談不是上靈活應用了。而教材中拓展材料往往能使之具體化,對正確理解這些知識有很大幫助。例如化學反應速率是高中化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教材特意安排了拓展材料《酶的催化作用》。酶為什么只是使化學反應速率增大,而對于化學平衡移動沒有任何影響這對初學者來說是一個難點。
拓展材料用比較形象的方法揭示了酶在化學反應過程中的催化作用,使學生加深了理解。
4.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實事求是的態度,增強對社會責任感
教材中許多閱讀材料對著名的化學學家,如門捷列夫、侯德榜、凱庫勒等對人類所做巨大的貢獻進行了介紹。在《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律》閱讀材料中就著重介紹了門捷列夫通過巧妙推理、提出假說、數學推理、實驗驗證、合理外推,最終揭示了元素性質隨原子序數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規律。通過學習材料,學生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又加深對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又可以了解化學規律研究過程。這些材料不僅有助于高中生認識到所學的高中化學知識在人類歷史上的重要作用,還能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未知的知識。
二、合理有效地處理拓展材料
1.把拓展材料的內容以問題形式呈現
學習拓展材料,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討論,然后每個小組找出一個代表來回答相關問題,回答不完善的其他組可以補充,如果還是沒有回答完全教師可以給予完善。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還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如果拓展材料的知識比較難,可以把它設計成幾個小問題,使每個小問題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
2.建議學生閱讀一些有關化學的課外資料
教會學生從更高的層次和更廣闊的角度理解知識,構建適合自己的知識網絡,從而激發學生對知識想要更進一步研究的愿望。課本中的閱讀材料為學生提供了資源,課本中的材料畢竟是有限的,對于學生來說,閱讀量不夠,教師要及時捕捉到這些信息,適時的給學生介紹更多有關材料。在拓展材料《化學的簡介》中,只是籠統地介紹有關粒子化學的一些前沿信息。這些可能不能滿足很多學生想知道具體哪些最新的情況,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粒子化學方面的科普書籍。
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4―0118―01
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基礎,而傳統化學教學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我們可以將影視資源引入化學教學,通過影視素材與教材的融合,提高化學課的趣味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把初中化學提升到一個新的教育境界。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運用影視素材的現實意義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引入影視資料,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化學教學人文性的重要體現,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利于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掌握?;瘜W是一門理性思維比較強的學科,傳統“填鴨式”教學很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影視藝術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運用直觀的影視現象將抽象的化學知識呈現出來,不但可以將化學從平面轉化為立體,還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透過影視窗口,看到化學的本質,增加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親切感。其次,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質疑探究精神。古人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見一個價值點,就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性?;瘜W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化學原理都是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的。因此,化學學習最需要的就是學生探究精神。影視素材的豐富性,能夠為學生提供無限的探究點,不但可以讓學生發現化學的深層次魅力,還可以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化學價值,這也正是初中化學的重要意義體現。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運用影視素材的應用策略
1. 改編影視歌曲,加深化學知識記憶。初中化學識記性知識較多,有物質俗名、元素符號、化合價、原子團,化學實驗現象等。以往教學中,學生常采用死記硬背,但效果甚微。由于對某些知識記憶不熟,就出現系列錯誤。如某種元素化合價沒掌握,就不會寫化學式,進而使化學方程式配平有誤,最終導致相關計算錯誤。由于用詞不當,對某些微小實驗現象造成描述性錯誤。如在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時,有同學用“出現白色沉淀”來描述實驗現象就是一種不妥當的說法,因為真正看到的只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諸如此類例子數不勝數,這就對學生的記憶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而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于歌詞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因此,教師可充分挖掘教材,將這些化學知識改編成流行歌曲,不但可以增添化學學習的趣味性,也可通過“寓教于歌”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例如,現下流行的化學版《青花瓷》《放手去愛》《孤單北半球》等,都是將化學知識融入學生喜愛的流行歌曲,引起學生的熱烈反應,這也是教師在未來教學中必須應用的策略。
環境化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970年以前為孕育階段,70年代為形成階段,80年代以后為發展階段。二次大戰以后至60年代,發達國家經濟從恢復逐步走向高速發展,由于當時只注意經濟的發展而忽視了環境保護,污染環境和危害人體健康的事件接連發生,事實促使人們開始研究和尋找污染控制途徑,力求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60年代初,由于當時有機氯農藥污染的發現,農藥中環境殘留行為的研究就已經開始。這個階段是環境化學的孕育階段。到了70年代,為推動國際重大環境前沿性問題的研究,國際科聯1969年成立了環境問題專門委員會(SCOPE),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專著《全球環境監測》,隨后,在70年代陸續出版了一系列與化學有關的專著,這些專著在70年代環境化學研究和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在瑞典斯德歌爾摩召開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成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立了一系列研究計劃,相繼建立了全球環境監測系統(GEMS)和國際潛在有毒化學品登記機構(IRPTC),并促進各國建立相應的環境保護結構和學術研究結構。應該說,這一系列的舉措在人類的環境保護事業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80年代全面地開展了對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和各主要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人類活動對這些循環產生的干擾和影響,以及對這些循環有重大影響的種種因素的研究;重視了化學品安全性評價;開展了全球變化研究,涉及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等全球性環境問題。同時加強了污染控制化學的研究范圍。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國際科聯組織了數十個學科的國際學術機構開展環境問題研究。例如: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1989年制訂了“化學與環境”研究計劃,開展了空氣、水、土壤、生物和食品中化學品測定分析等六個專題的研究。
1991年和1993年在我國北京召開的亞洲化學大會和IUPAC會議上,環境化學均是重要議題之一。
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第一次授予三位環境化學家Crutzen,Rowland和Molina,他們首先提出平流層臭氧破壞的化學機制。Crutzen于1970年提出了NOx理論,Rowland和Molina于1974年提出了CFCs理論,這幾位化學家的實驗室模擬結果在現實環境中得到驗證。從發現平流層中氧化氮可以被紫外輻射分解而破壞全球范圍的臭氧層開始,追蹤對流層大氣中十分穩定的CFCs類化學物質擴散進入平流層的同樣歸宿,闡明了影響臭氧層厚度的化學機理,使人類可以對耗損臭氧的化學物質進行控制。這些理論的研究成果因1985年南極“臭氧洞”的發現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動”,從而導致1987年《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簽訂。這充分表明環境化學家的工作已經引起全人類的重視,環境化學已經開始走向全面發展。
我國的環境化學研究也已經有了20多年的歷史,自70年代起,在典型地區環境質量評價,環境容量和環境背景值調查,污染源普查,圍繞工業“三廢”污染,在大氣、水體、土壤中環境污染物的表征、遷移轉化規律,生物效應以及控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年來,完成了一批攻關課題和重大基金項目等國家任務?!鞍宋濉焙汀熬盼濉逼陂g,在有毒污染物環境化學行為和生態毒理效應、水體顆粒物和環境工程技術、大氣化學和光化學反應動力學、對流層臭氧化學、區域酸雨的形成和控制、天然有機物環境地球化學、有毒有機物結構效應關系、廢水無害化和資源化原理與途徑等方面的工作分別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中國科學院重大重點等項目的支持,取得了一批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從政府到地方各級行政管理與環境保護部門、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等多層次的管理人員與研究人員隊伍[2,3]。
在酸雨測量技術、形成機制、物理化學特征、高空云雨化學、大氣酸性污染物來源和沉降過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天然源研究、區域酸沉降模式和酸雨成因、能源與環境協調規劃、酸雨區域綜合防治和臨界負荷的研究方法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環境分析化學方面,從80年代起,我國先后制訂出《環境監測標準方法》,《環境污染分析方法》和《環境監測分析方法》等,選取了200多種分析方法,近百種無機和有機物,所用的方法靈敏、準確、可靠,多年來在全國環境監測系統和有關實驗室廣泛應用。對監測分析方法的統一與標準化,在提高分析監測水平及實驗室質量控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992~1995年,國家基金委化學部資助了重大基金項目“典型有機污染物環境化學行為與生態效應”的研究,探討了某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環境行為、在介質中的遷移轉化規律、污染物的環境風險評價、水生天然有機物的起源、表征、與重金屬相互作用機理與模型以及鹵代烴生成潛力等。在新農藥單甲脒的環境行為和生態毒理效應以及有機錫的生態毒理效應研究中取得了創新性成果。首次發現城市水源中的硝基多環芳烴的存在,對多氯聯苯等的光解規律和產物毒性提出了新的機理和解釋。部分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工作于1999年獲得了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在O3的測量技術、中國光化學煙霧特征、室內大氣光化學反應模擬、空氣質量模式、汽車尾氣高效凈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大氣微量組分源排放、大氣氧化能力、大氣光化學模擬和模式的研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曾獲國家科技進步
二、三等獎。
在天然水質變化與水污染控制原理、難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去除與生物降解和高級化學氧化、水質凈化的高效生物和絮凝反應器、廢水的無害化與資源化、清潔生產等方面取得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勵。
但是,從國際發展趨勢和目前水平來衡量,就總體而論,我國環境化學的研究,無論從方法、技術上,還是研究思路上大多缺乏獨創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對熱點環境問題的研究遠遠不能滿足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需求。在分支學科和研究的內容上發展也不平衡,缺乏連貫性、系統性和綜合性。在環境化學過程研究中對化學污染物的外觀表征研究得較多,而在復合污染的界面反應過程動力學,污染機制及其效應方面研究的深度不夠,缺乏從分子水平上對污染物動力學機制的研究。在環境分析化學方面,雖然建立和發展了較為完備的常規分析測試方法,但對于環境樣品的形態、結構與中間產物、同族體等的分離與測定還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很大差距。在污染物的現場測試、實時測定等方面尚缺少有效的方法和儀器。
隨著國家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視和公眾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跨世紀的環境化學任重道遠。無論是控制或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還是從改善環境質量、保護人體健康、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等各個方面,環境化學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環境監測,大氣復合污染的化學機制、污染評價與防止對策,水體中復合污染及土壤多介質污染機制研究,有毒化學品生態效應及危險性評價,內分泌干擾物質的篩選,污染控制原理,環境修復技術等諸多領域,環境分析化學,大氣、水體和土壤環境化學,污染生態化學,污染控制化學等分支學科都面臨著挑戰和良好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