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4 16:23: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文化與班級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一年來的重點工作情況
1.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得到加強
建設一支思想過硬、團結務實、能干事、干好事的領導班子,直接影響著學校發展的方向、速度和未來。對此,學院領導非常關心。在學院組織部的直接領導下,經過考察、評議,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推選陳皓、高喆兩名同志任副校長,成立了新的學校領導班子。新領導班子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把學校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著力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秉承老班子的優良作風,工作積極主動、任勞任怨,工作踏實,工作成效突出,圓滿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推進學校又好又快發展。
2.中層管理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
今年暑期,經學院組織部批準,在自愿申請基礎上,經過民主評議、學??己耍瓿闪诵乱惠喼袑痈刹科溉喂ぷ?。新的中層管理隊伍,是在過去三年磨合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組合,有些崗位進行了調整,有些崗位也吸收了部分年輕成員。調整后各崗位工作人員很快進入角色,積極開展工作,用他們實際工作成效證實,這次中層調整是成功的,廣大教師和學校領導是滿意的。對學校中層管理,本年度進一步加強,改進目標管理中的過程管理,要求各科室不定期匯報、交流工作,“工作簡報”應用于過程管理是我們今年管理的一大亮點。我們還改進了中層科室考評方案,實行“群眾投票、領導打分、實績考察”的方式,實行全面客觀的評價,有效的調動了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管理效率。
3. 成功召開工會一屆三次會議,規劃學校第二個三年發展目標,完善學校制度建設
2009年暑期,我校隆重召開工會一屆三次會議,在熱烈、祥和、民主的氣氛中,教師代表積極為學校發展獻言獻策,共同謀劃學校發展,共商學校發展大計。會上通過了《第二個三年發展規劃》《學校章程》《中層科室考評方案》《教師考評方案》等規章制度。《第二個三年發展規劃》為學校今后發展明確了目標,讓我們在新的起點上又開始了新的征程?!秾W校章程》《中層科室考評方案》《教師考評方案》等規章制度,是我校制度建設再上新臺階的標志,是我們多年經驗的提升。
4.圓滿完成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按照濟寧學院黨委的統一安排和部署,2009年3月至7月,學校深入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確保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學校專門成立了學習實踐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全體黨員會議,認真制定了《濟寧學院第二附屬小學關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整個活動緊緊圍繞“如何全面實施以校為本的新基礎教育改革”,“如何深入探索儒家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小學教育完美結合的特色發展之路”開展。經過全體黨員的共同努力,圓滿地完成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上級“規定動作”,并在活動內容、活動形式和活動實效上有所創新,有力地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5.重點做好甲流防控,建設學校安全工作長效機制
今年,面對甲型流感不斷蔓延,威脅師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利局面,全校師生一起行動,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絕不松懈,健全防控機構,制定防控方案,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制定《濟寧學院第二附屬小學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預案》,加大力度開展防控知識宣傳,建立家校防控機制,堅持做好晨午檢和跟蹤調查,消毒,通風、零報告等一系列具體措施。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有效控制了疫情,保證了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
6.加強班級管理,強化習慣養成教育,樹立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
本年度,為深化學校發展,學校調整了工作思路,把工作的著力點落腳到“班級”和“課堂”。學校提出“德育以孔子仁愛思想為核心,以爭做少年君子活動為抓手”,重點落實在班級管理。為加強班級管理,學校組成以校長、分管校長、級部主任、班主任為主的德育隊伍;實行班主任交流月例會制度,總結推廣班級管理經驗,改進教育方法;抓好執勤隊伍建設,加強執勤總結、反饋、表彰;開展“校園志愿者”活動、“零廢紙活動”、“特色班隊建設活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等;充分利用校園之星評比、流動紅旗評比,進一步強化、規范班級管理。本年度還堅持每月開展一次班級主題班隊會觀摩活動,班級主題班隊會給教育一片新天地,給學生一個大舞臺,班主任老師的精心籌劃、良苦用心,孩子們的真誠執著、自信大方給每一位觀摩教師都留下深刻印象。
7、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充分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系列活動。本學年開展了春、秋季運動會、校園吉尼斯比賽、舉辦了首屆水果節、開展了讀書月活動、第三屆全校學生才藝大賽,舉辦慶祝建國60周年師生書畫比賽、建隊六十周年“紅色故事演講比賽”等,成功改選了少先大隊委,加強了學生干部的管理。
組織開展了教工乒乓球比賽、羽毛球比賽、籃球比賽等多種多樣的文體活動等;召開了 “三八婦女節”慶祝及表彰大會;重陽節慰問退休教職工、組織外出活動,教師節慶祝活動等。
8. 增進學校、家庭、社會聯系,構建聯動新模式
09年上半年家長委員會成功進行了第二次改選,下半年又分級部適時召開形式不同的家長會。組織有經驗的教師為家長做家庭教育方面的專題報告,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增進家校溝通交流合作,共同促進學生成長。同時,外聘了曲阜市公安局、司法局、駐區部隊、地稅局等多家單位領導擔任我校校外輔導員,開展活動,增進交流,服務學校。
9.實施“決勝課堂”戰略,加強校本教研,提升科研水平,鍛煉教師隊伍
加強課堂教學常規管理,嚴格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考試等教學環節的管理,根據各班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加強重點學科、薄弱學科、重點年級、班級的質量監控與跟蹤管理,組織全體教師上好常規課、通評課,期末分項測評、業務檢查、家長、學生問卷調查穩步實施。本學年中,學科領導、教研組長、骨干教師經常性進行跟班聽課,進行教學調研和指導,并專門召開了一年級和畢業班教師會議、教學研討會議。
繼續深化校本教研活動。“說、上、評”教研活動卓有成效地開展;“精品備課夾”工程提升了教研水平;常規課堂教學的督査工作,促成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學經驗交流會和班主任管理經驗交流會,讓經驗實現共享;觀摩課、評優課、示范課等教學比賽和教學展示,讓課堂展示了風采。
繼續深化國家級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省級課題《走近孔子》、《我的月亮》等品牌課題的管理。本年度《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實驗》等五項曲阜市級課題順利結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的結題申報工作也已完成。
持續開展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工程。一是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培訓。09年中,我校派出大批學科教師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參加了徐州全國“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會、南京“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語文、數學、學校管理研討會、《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研討會等。二是鼓勵部分教師報名參加了濟寧市繼續教育網上培訓,組織全體教師參加了曲阜市教育知識競賽等。三是評選部分教師參加第一批電教骨干教師培訓等措施。加大了教師培訓力度,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10. 實施開放辦學,積極開展教育教學及管理交流。
李校長到香港參加孔教學院儒學研討活動;朱彩霞老師到香港支教;我校與青島師范附屬小學、日照五蓮職小開展了三地的教學聯誼活動;和曲阜市書院街小學和田家炳小學的“同課異構”教學觀摩活動。
我校傳統文化教育工作和建設先進經驗贏得了多方關注, 09年來到我校指導參觀交流的領導和同行絡繹不絕。我們迎接了美國、加拿大、臺北市、香港教育參訪團參觀訪問;接待了上海盧灣區、濟寧一中分校、梁山泗水等縣教育局三十多個參觀考察團。
我們還邀請山師大于教授、張茂聰教授、曲師大唐教授探討學校發展思路。邀請山東教育編輯部陶繼新教授來我校指導傳統文化建設工作。聘請LDC項目發起人康長運博士為我校顧問。
11.加強幼兒園管理,深化幼兒教育科研工作。
在做好幼兒園常規工作的基礎上,精心創設的環境,體現教育性、藝術性;充分發揮青年幼兒教師的優勢,針對幼兒的良好習慣養成、自理能力培養、學習興趣的激發等方面,設計長遠研究課題。針對幼兒特點,注意動靜結合、室內外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設計科學合理的幼兒系列游戲活動,通過不同層次的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12、其他幾項工作
加強檔案和人事管理,建立起全體教師成長檔案袋,做好各項證件及各級業績榮譽統計和管理工作。加強財務管理,全面改進后勤服務工作。加強對外宣傳,更新網站,充分利用校報、網站、媒體,加大教育宣傳力度。開始籌建數字化校園建設,逐步實施無紙化辦公;開通了濟寧市教育局公文傳輸系統,到現在為止已經初步實現應用辦公現代化。學校一方面努力開源節流,一年來多方籌措資金,努力為學校進一步發展爭取更多的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所謂班級“三色文化”,是指在道德人格發展理論的指導下,以培養有德性、有情感、有技能、有素養的職業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師生共同培育具有三重特質的班級文化,即以打造制度文化為底色,以承襲傳統文化為本色,以創新職業文化為特色,充分激發學生潛能,為職校生的生涯發展奠基。
一、以打造制度文化為底色
管理學界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任何一個組織機構,都必須有一套管理的基本原則和目標方向,作為組織內部成員行動的依據,從而促進團隊的組織效能。班級制度文化建設,就是確立班級管理目標和原則,為班級活動的有效展開奠基。
學生進校后不久,依據班級總體目標,在教師指導下為自己三年的學習生涯做個設計,明確三年的努力方向。班主任將其歸整成檔案,每學期對學生的發展進行點評。學生生涯檔案的內容包括:學生的職高三年的奮斗目標、人生的長遠奮斗目標;為達成目標將在各階段獲得的技能證書;為完善職業素養,打算在班級中進行的工作歷練;除專業學習外,還將在三年內學習的技能、素養;記錄三年中獲得的獎勵。
除此以外,在班級管理中引入企業管理制度,使學生在學校就能夠感受企業氛圍,培育企業精神。
(一)建立企業型管理模式
構建以班主任為主導、學生自主管理的班級企業化管理組織模式。按照班級公司化管理的要求,做好班干部隊伍的重組工作,明確分工和職責。設立各個職能部門,比如人力資源部,負責進行績效考核;宣傳部,負責教室環境布置;生產部,學習委員和組長負責學習管理……班干部實行競聘上崗和試用期制度,形成一個良好、公平的競爭激勵機制,讓學生在公平、民主的氣氛中發展自我。
(二)建立企業化管理制度
第一,借鑒企業“7S制度”進行班級管理。我們將世界著名企業廣為采用的“7S”制度引入特色班級建設中,學生在校身著校服,規范佩帶校園卡,實訓車間身著工作服,行為有序,舉止文明。在實訓基地學習時,要使工件、器具、量具等擺放整齊,位置固定,保持工作環境整潔,以此形成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
第二,借鑒企業績效考核制度評價學生。建立《班級企業化管理績效考核制度》,結合優秀企業實際管理經驗,從中提煉適用班級管理的具體辦法,制定以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成績為考核內容的績效考核制度。參照企業對員工的考核辦法,班級通過三方面考核,督促學生養成一個職業人應該具備的素質。
二、以承襲傳統文化為本色
我校的班級建設,旨在用優秀傳統文化奠定學生的精神之基。通過文化學習、體驗和展示活動,激活學生的人文情懷,培育學生的認知素養、倫理素養和審美素養。
(一)建班級圖書館,使書香浸潤教室
為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學校圖書館陸續開設分館――班級圖書館,學生暢游書海,呈現出一道道亮麗的書香風景線。各班經常性地舉行班級讀書會,有新書推薦、閱讀交流、美文欣賞、閱讀心得,有閱讀推薦課、閱讀欣賞課、閱讀分享課、閱讀競賽課……
許多班級還成立了自己的讀書團隊,如15數控班的“書蟲俱樂部”、15財會班的“讀書家園”……在讀書活動中,學生們親近書本,以經典為友,與圣賢先知對話,享受閱讀的快樂,享受生活的快樂,學生行為規范和道德修養都有了很大提升。
(二)開展設計節日文化活動,傳承中華美德
我校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各班以中華傳統節日為切入點,開展“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時代新風”的班級文化主題活動,通過主題活動的設計,寓教于樂,潤物無聲。政教處為班級提供年度活動主題及活動背景資料,在校園網站上共享,供班級在舉行相關活動時選取。
(三)編寫校本讀本,共享文化盛宴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空洞的說教往往難以被學生認同。在班級活動中,我們強化道德體驗,編撰校本讀本,組織德育活動,使學生在文化體驗中成長。
我們組織教師編寫了相關的文化讀本和視頻資料。如語文組老師主編《詩詞寧波》,校書法協會老師編寫《書法練習冊》,政教處拍攝了《值周禮儀規范》《一博雅禮》等文化禮儀視頻,都是班級在午間半小時期間進行文化學習的示范教材。
為弘揚先進、樹立新風,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優秀人物的熱情,傳承文明美德,我校開展“感動職教中心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每個班級推選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發現的令他們感動的“好人”“新事”,在全校海選出十個典型,在年初表彰。這個活動激發了每位同學關注文明、踐行文明的熱情,學校更是把這項活動做成了文化品牌。
三、以創新職業文化為特色
班級文化與企業文化相融合,是縮短學校與企業人才培養差距的有效方法。我校引進企業進班級,學生直接接受企業核心理念的熏陶、企業管理模式的理念以及企業最前沿的技能培訓,讓學生浸潤在職業文化的真實情境中,實現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一)基于專業個性的班級環境設計
根據校企文化融通的原則,各班在環境設計中充分體現了職業文化特色,學生長期浸潤在濃郁的企業文化和班級文化融合的氛圍中,充分感受到優秀職業文化的內涵,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企業文化的“預熏陶”。
每個班級根據專業特點,對教室環境進行精心設計,形成個性化的育人空間。意在使教室里的每一塊墻壁都會“說話”,使每一個走進教室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業世界帶來的快樂,誘發產生濃厚的職業興趣。比如,汽修班圍繞“汽車”設計教室環境,設置“汽車報道”欄目,使學生增長知識、拓寬見識,及時把握汽車行業的前沿信息;設置“玩車一族、數我風流”欄目,用學生制作的個性化海報標注汽車的性能與學生個人的性格,展示學生的職業理想。
(二)基于班企合作的班級活動組織
學校定期聘請企業人士深入班級管理,為班級活動出謀劃策,與班級共同舉辦文化活動。企業進班級,班級進企業,學生在實踐中深刻體驗企業文化,融入企業文化。
企業與班級合作進行德育實踐活動。每個專業的學生,開學第一課都從企業見習開始,班級學生親身感受企業的文化氛圍,扮演員工角色,進行文化體驗。部分企業還建立班級獎學金,系列活動讓學生從踏進校門的那一刻起,就浸潤在濃郁的企業文化氛圍里,感受到“學生”和“員工”的雙重身份,形成適應職業生涯發展的能力、創新精神與創業意識。
(三)基于主題的特色文化展示活動
學校開展了“特色班級文化展示周”“‘技能創新,展示個性’技能節”“‘激揚青春,繽紛校園’創新創業活動周”等系列班級文化主題展示活動。與企業合作,班級組織了豐富的專業性有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例如,愛車衛士定期為公交公司服務,會展服務社擔任“消博會”志愿者,青鳥計算機服務社和企業人士合作,為社區居民免費維修電腦等都取得了較好的活動效果。
關鍵詞: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文化變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5)07C-0108-04
一、學校文化變革的必然趨勢:校企文化融合
校企合作、產學結合是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校企合作的逐步深入,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沖突和融合問題逐步凸顯出來,一場文化變革在中職學校悄然發生。
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本質上都屬于亞文化,都具有文化的共同屬性,但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存在一定差異。學校是政府主管下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系統教育的組織機構;企業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盈利為目的,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社會經濟組織。學校以育人為目標,學校文化更趨向保守、穩定;企業以盈利為目的,企業文化更趨向開放,靈活;學校文化倡導的是寬松、民主、平等、自由、個性的育人環境,而企業文化則更強調規范、紀律、競爭、業績、服務的經營環境。[1]
文化的諸多差異對中職學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特性的基礎上,積極吸納和融入企業文化,調整人才培養方式,順應職業教育環境的變遷和發展的趨勢,是中職學校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江陰市商業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江陰商校”)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以就業為導向,以優秀“職業人”培養為目標,以校企文化對接為抓手,以實踐活動為平臺的“三同四式”人才培養方式。
二、“三同”策略:
基于學校文化變革的育人理念創新
(一)共同培育策略
今天的校園人是明天的企業人,學校與企業要深度合作,雙向互動,才能共育優秀職業人。具體表現在學校與企業可共定人才培養目標,共商人才培養方式,共建優秀教學團隊,共創仿真職業環境等,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職業意識、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共育優秀“職業人”。共同培育策略使學生在校期間便具備了兩種身份,即既是學生又是企業準員工,使學生一入學就能接觸到企業文化,進而在2-3年的學習中,不斷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盡早進入一種職業化狀態,更好地謀劃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樹立職業角色意識,并能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處處規范自己的言行。共同培育策略能讓學生在思想上接受,在心理上認同,在行為上主動調適,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為明日的優秀“職業人”做好準備。
(二)文化融合策略
“文化融合”是指以優秀的精神文化統一信念、思想,通過共同理想、信念和價值觀的引領提高育人質量。世界各國著名企業都形成了頗具影響力的企業文化,如波音公司的“我們每一個人都代表公司”,日本豐田汽車的“好產品,好主意”,海爾集團的“真誠到永遠”等。因為先進企業都清楚,其員工的行為并不只是靠科學管理的規章制度約束,更需要共同價值觀的引導,需要文化的認同。
中職學校更應深入企業學習,把握企業文化精髓,依據學校自身特點,形成校園精神文化,并通過學校標識、管理制度、校園環境等將精神文化要義顯性化,讓校園沉浸在一種核心價值文化的引領下,產生導向、凝聚、約束、激勵效應,形成積極文化場,潤澤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性情,發揮文化的育人功能。[2]
(三)協同對話策略
“在哲學家眼里,對話就是對話者雙方相互理解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反思的過程,也是人類和平共處的基本方式?!盵3]協同對話是通過積極營造心理安全、自由的教育情境,師生雙方在平等基礎上相互交流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作用中達到彼此理解和精神溝通,從而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中職學生兩三年后即將踏上社會,成為社會的勞動者、企業的員工,因此對校園外的大社會,對于自己的未來、人生既充滿憧憬,又感到懵懂;對于校園、企業、社會上涌現的各種事物以及多種觀念的碰撞和交融,人事的善與惡、美與丑、真與假、是與非不能完全辨別,形成了很多朦朧、模糊的想法,甚至夾雜著許多錯誤的認識。因此,在中職生中開展平等、信任的教育對話,打破傳統的灌輸說教或者訓誡式的教育方式,無疑是有效的。教育對話,可通過創設情境、引入生活案例、現身說法等方法拉近談話者彼此間的距離,從而提高對話的效果,增強教育的說服力,幫助中職學生更好地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四式”策略:
基于學校文化變革的育人方式創新
中職學校文化變革既是育人理念的創新,更是實踐上育人方式的創新。為此,江陰商校形成了“四式”育人策略。
(一)課堂滲透策略
學校按照企業用人標準調整課程設置,將新的技術、理念、企業精神、行業要求等引入課堂,豐富課程內容,積極構建校企文化對接下的教學新形式。
1.打破德育課教學封閉形式。德育課教學改變單一刻板的課堂講授、照本宣科的知識灌輸式,積極引入企業情境、管理理念、創業故事等,通過鮮活的實例引導學生形成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和職業信念。構建開放的德育課堂,鼓勵學生了解社會變化,調研行業動態,參與企業實踐,并把這些作為德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2.文化課教學融入企業元素。文化課各學科教學要結合課程特點,以就業為導向,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有機滲透企業元素。具體表現在:(1)重置教學目標。文化課教學應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關鍵能力”,如自我學習、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更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為專業學習和職業發展奠定基礎。(2)整合教學內容。整合學科知識與企業文化,加強整合文化課與專業技能教學。如在語文教學中加強人際溝通、業務洽談、應用文寫作等實用技能的培養。(3)豐富教學手段。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運用情境教學、案例教學、角色扮演等多種教學方法,將企業元素與豐富的教學內容融合,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3.專業課教學緊扣崗位任務。專業課教學改革要圍繞崗位實踐,聯合企業積極開發實訓項目;建設主干專業課程,探索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編寫體現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的校本教材。在具體教學中要積極創設企業情境,實施以項目為載體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大量運用現場教學、任務驅動教學、直觀教學法等,引入仿真軟件、微課、慕課等信息化教學手段,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和教學的針對性。
(二)活動體驗策略
活動體驗策略是從校企文化的對接口入手,以學生的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校內外系列活動為主線,以學生的自主參與、自我體驗、積極探索為載體,以活動促發展,寓教育于活動之中。為此,學校制定了《基于校企文化對接的學生活動主題規劃表》(詳見表1),依據優秀的“校園人”――高素質的“職業人”――有修養的“社會人”三個維度,以主題活動為載體,分年級、分模塊,循序漸進地培養中職學生的道德品質、職業素養。具體內容如下:
一年級: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意識,規范的言行舉止和文明的行為禮儀,邁好中職生學習生活的第一步,實現校企之間傳統文化的對接,使之成為一名優秀的“校園人”。
二年級:著重培養學生優秀的職業品德,良好的職業操守,正確的職業態度和規范的職業禮儀,引領中職生邁好職業生涯的第一步,實現校企之間職業文化的對接,使之成為一名高素質的“職業人”。
三年級:著重培養學生卓越的綜合素質,促進其由學生向成人角色轉換,實現校企之間社會大文化的對接,使之成為一名道德品質優、心理素質好、就業能力強、有公德、有修養的“社會人”。
通過反復實踐和不斷總結,學校還形成了學生體驗活動的具體操作流程。第一步:創設項目,根據育人目標或學生中存在的問題設定活動項目;第二步:準備活動,根據活動項目設計操作流程,做好活動開展前的準備工作;第三步:體驗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真實體驗活動的過程;第四步:相互分享,展示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成果,交流彼此間的收獲和感悟;第五步:活動提升,師生共同反思,總結活動的成功經驗與不足,以利進步。
(三)管理對接策略
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競爭力,贏得可持續發展,科學有效的管理是關鍵因素。因此,成功的企業都有一套獨特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規范。學校應主動學習企業經驗,借鑒企業模式,提高管理實效。
1.引入企業“五化”管理。工業化進程中,企業要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成效,普遍推行規范化管理。企業規范化管理簡單說就是“五化”:制度化、流程化、標準化、表單化、數據化。[4]江陰商校在中職學生行為規范管理方面積極學習企業的“五化”管理,通過制定規章制度,明確操作流程,細化考核標準,量化考核結果,實行獎優罰劣等一系列措施強化學生的規范意識、標準意識,為學生走上職業崗位,適應從業要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引入企業“五化”管理,也使學生管理走上“有規可依、有規必依、執規有據、違規可糾、守規可獎”的規范化管理軌道,全面提升了學校德育管理水平。
2.模擬企業“8S”管理?!?S”管理是不少企業采用的一種管理模式,具體為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學習。在遵循職業學校管理規律的基礎上,江陰商校積極嘗試引入“8S”管理辦法,形成了教學區、實習區、宿舍區的“8S”管理標準和要求,對物品擺放、衛生打掃、遵規守紀,以及安全、學習、節能意識都做了明確細致的規定,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熟悉企業管理的特點,逐步適應企業的管理要求,以便進入企業后能迅速完成角色轉變,更好地融入企業。
3.實施班級“公司制”改造。文化的變革也帶來了學校班級管理方式的創新。學校提出了“上學即上班,上課即上崗”,“學生即員工,學習當工作,作業當業務”的管理理念。班級管理進行“公司制”改造,仿照企業CI策劃要求對自己的公司(班級)進行整體包裝、設計,模仿企業規范制定班級公約,開展總經理、班組長競聘活動,實行“每月模擬工資績效考核”等。通過創設和模擬企業情境,實施班級企業化管理,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縮短了學生向“職業人”轉變的過程。當地媒體《江陰日報》以“班主任變董事長,學生上課有‘獎金’――江陰商校班級管理引入公司化模式”[5]為標題,對班級公司化管理這一特色進行了詳細報道。
(四)環境熏陶策略
環境是影響師生情感、品格涵養以及熏染文化氣息的一個相當微妙而現實的因素。學校文化變革中,環境文化也要主動吸納企業元素,積極打上企業烙印,更好地發揮環境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改造人的功能。根據實際情況,學校確定了環境文化建設的原則:科學性、美觀性、職業性、實用性;學校環境建設的主要內容是在科學布局學校建筑,合理安排校園設施,凈化、綠化、美化校園環境的基礎上,積極引入企業文化特色,力求做到“四化”:(1)校園景觀職業化。設置體現職校特色的標志性主體,將學校長廊、櫥窗、墻面改造為校企文化交融的宣傳窗口。(2)班級環境專業化。緊扣專業特色,布置班級環境,模擬優秀企業,創新班級管理。(3)實習環境企業化。模擬企業生產實踐,在教學實訓基地、實驗實訓室的布置上,標示企業實際工作流程,積極營造仿真的職業環境,突出安全、高效特征。(4)生活環境規范化。借鑒企業規范化管理,在就餐、就寢、勞動等日常生活中做到規范、有序、高效,培養中職學生的規范意識和成本意識。
“三同四式”育人策略有效提高了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江陰商校通過問卷和訪談形式對近2年畢業生進行了抽樣調查,發現中職生在遵守紀律、團隊精神、誠信度、學習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企業對學生職業道德、個人素養的滿意度也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周巖.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銜接和融合[J].機械職業教育,2006(9).
[2]錢榮,季春花.校企文化交融下的德育管理創新探索[J].職教通訊,2012(8).
[3]聶榮鑫.走向對話:一種新的德育模式[J].思想?理論?教育,2002(2).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在個人微信的基礎上新增的功能模塊,它作為具有代表性的新型社交媒體平臺,在教育領域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如何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有效運用新型網絡平臺服務于班級管理成了班主任工作中的“必修課”。微信公眾平臺作為班級管理宣傳和交流的平臺,開創了新的班級管理模式。
關鍵詞:
微信公眾平臺;職業學校;班級管理
1微信公眾平臺的主要特點及運用
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2012年8月23日,騰訊公司在微信的基礎上上線了微信公眾平臺。微信是一種更快速的即時通訊工具,具有零資費、跨平臺溝通、顯示實時輸入狀態等功能,與傳統的短信溝通方式相比,更靈活、智能,且節省資費。在此基礎上推出的“微信公共平臺”,有著廣泛的受眾體。經過三年的發展,微信公眾平臺成為了具有代表性的、被廣泛關注與運用的新型媒體平臺。它除具備一般網絡平臺的開放性、交互性、即時性等一般特點外,還具有傳播便捷性、交流靈活性、內容簡潔性等特點。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平板、網頁快速發送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眾平臺、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搖一搖、搜索號碼、附近的人、掃二維碼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臺,同時微信可以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帶給朋友們全新的移動溝通體驗[1]。微信公眾平臺所提供的平等開放的人際交往平臺恰恰契合了青少年學生渴望交流、樂于自我展示的價值需求;同時,教師可以隨時隨地提供教育資訊和服務,家長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來了解學校文化、班級活動,掌握學生在校表現情況,滿足家校溝通的需求。
2網絡公共平臺下,職業學校“三方溝通”的特征及需求
職業學校中,學校、家長、學生作為學校的主體,在溝通方面存在其獨有的特征和需求。
1)特征:價值與尊重尤為重要。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s)、安全需求(Safetyneeds)、愛和歸屬感(Loveand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2]。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與過去傳統管理理論的最大區別在于它強調了人的價值和尊嚴的重要性。以就業為目標,評價標準相對多元化的職業學校,與以升學為目標,以成績為評價標準的普通中學相比,截然不同。職業學校學生需要重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重新定位,自我價值感處于一種調整建構狀態。相比較普通高中,職業學校學生的溝通心理和方式有著其獨特性。在與人溝通方面具有更高的需求和積極性,渴望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肯定,重建信心和目標,樹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職業學校學生家長對孩子的認識基本停留在初中階段“學習能力不強”“學習習慣不好”“行為習慣不良”等固有弱勢思維上。在對孩子的教育上缺乏信心和耐心,這讓職校校方尤其是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的方式和內容上更應體現親子“共建共進”(共同構建信任機制樹立信心,共同進步)的特征。
2)需求:立體多樣。學生方面,在心理上獲得尊重與認同的同時,專業技能課程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接軌的要求,讓其了解行業動態、參與職業鍛煉。職校學生存在著自立、自信、傾訴、理解、發泄、價值實現等多方面的需求。而學校和家長方面,尤其是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時,借助電話、短信、校訊通等傳統媒體的溝通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局限性,比如信息表述方式單一、缺乏互動、時效性不強、角度單一等。在傳統的溝通方式里,溝通往往被約等同于“匯報”,尤其是“匯報”學生在校的不良行為,容易讓家長和學生產生懼怕感。職業學校的家長更需要增強孩子的信心,參與、了解孩子在校的專業學習與成長,借助微信平臺學生作品、展示學生生活,通過正能量的傳遞,改善三方關系。同時,從構成媒體上看,網絡已經成為職校學生溝通的主要平臺。CNNIC的《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統計報告》提出,學生群體在整體網民中所占比例近1/3,遠高于其他群體[3]。而新媒體的出現很快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獲取和溝通的平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興起、4G網絡業務的深入發展及智能手機在職校學生群體中的普及,微信和校園微信平臺的開放性和平等性特征基本符合了學生溝通的心理需求,因而,也被越來越多的學生群體關注和使用。同時,微信公眾平臺信息打破了傳統即時傳播媒體(如QQ群、微信群)的信息容量小、形式單一、容易被“刷屏”過多的局限,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的集成,有效利用“三方”的碎片時間實施溝通,凸顯了微信公眾平臺在“三方”溝通上的優勢。
3職業學校班級微信公眾平臺的應用探究
以職業學校班級微信公眾平臺為例,一般是這樣建立班級微信公眾平臺的:
1)在微信公眾平臺申請班級管理公眾賬號。因為微信公眾平臺沒有設立專門為班級設立的公眾賬號類型,同時因為班級也不具備法人的性質,受到這樣的局限,一般只能以班主任或班級中的個人為主體申請微信公眾平臺中的“服務號”或“訂閱號”。
2)班級微信公眾平臺賬號名稱及LOGO征集。為了更好地體現班級凝聚力,樹立班級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這一過程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班級公開征集班級微信公眾平臺賬號名稱,并引導學生根據班級特色及目標設計班級微信公眾平臺的LO-GO,通過民主投票來選擇確定班級公眾號名稱和LOGO。
3)組建班級微信公眾平臺日常運營團隊。根據學生自愿的原則,報名選舉成立班級微信公眾平臺運營團隊。以班級宣傳委員為中心,成立“兩組一中心”(文字編輯組、圖片采集組、綜合運營中心)的運營團隊。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職能章程和圖文征集獎勵制度,鼓勵班級學生用心發現身邊可宣傳的“人和事”,積極投稿,做班級微信公眾平臺的主人翁。
4)完善班級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發的功能編輯自定義菜單??筛鶕嗉壧厣局?ldquo;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添加菜單,如“作品展”“學友之家”等。為了讓更多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和建設中來,還可以添加社區討論的功能,讓學生和家長自由發表言論。同時也可以開設“家校專欄”,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并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和校園生活。
5)著力宣傳,提高知名度。“掃一掃”,成了熱門的詞語,可見二維碼的運用已經深入人心,利用班級微信公眾號二維碼進行宣傳,可以獲得更廣泛的關注。樹立班級品牌意識,更重要的是,班級學生作品被廣泛地關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提升學生的專業價值。讓班級微信公眾平臺成為學生了解行業動態的窗口,更要將其打造成學生與社會尤其是與行業內部人員溝通的平臺,為學生就業開拓更廣泛的途徑。
4班級微信公眾平臺運營過程中的積極影響
1)過程民主,弘揚班級學生主人翁意識。班級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過程要充分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班級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與管理,這本身就是對學生的尊重。把班級微信公眾平臺建立成學生自己的平臺,一方面可以保證班級微信公眾平臺的良性成長,另一方面可以更加體現班級管理的民主氛圍,弘揚班級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2)專業作品展示受眾更廣,班級學生更自信。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尤其是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如果能及時將學生優秀的作業作品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展示,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家長及時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專業學習情況,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通過微信朋友圈的轉發,可以提高班級微信公眾平臺的關注度,樹立品牌意識,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和增強學生對所學專業的熱情。隨著學生專業學習的深入和專業技能的提升,到了高年級,班級微信公眾平臺還可以與用人單位建立聯系,成為學生就業及企業選拔人才的重要窗口。
3)家校互動,構建開放和諧的親子互動平臺。處于就讀職校階段的孩子,正處于自我意識形成的重要時期,常常讓家長覺得“難以理解”,對孩子“興致勃勃”的追求,家長也會覺得是“胡鬧”等這些問題,往往會給這個年級階段的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造成嚴重障礙,這種不良影響甚至會對孩子和家長在后面近十幾年的關系造成威脅。學??梢越柚⑿殴娖脚_加強學生德育建設,通過宣傳每月之星等形式,用以鼓勵各方面表現優秀和進步快的學生,樹立榜樣,促進班級學生共同進步。這些也會得到家長的極大關注。在學校和班級開展活動時,可以用手機拍下學生活動的視頻和照片,配上說明文字發到微信公眾平臺,讓家長瀏覽、下載和保存。通過多途徑展示班級的活力與文化,把現實的校園生活與虛擬世界相結合,創建“數字化”班級。學生還可以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整合音頻、視頻等各種元素制作出個性化電子雜志,能夠讓全班同學、家長們都看到,并可以得到有效的支持、反饋和鼓勵。在不經意間讓家長走近孩子的生活,參與到孩子的校園活動中來,增加理解,為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服務。
4)及時傳遞專業咨詢,開拓專業第二課堂。除了通過課本和專業課教師向學生傳遞相關專業技能外,很多專業學習或行業相關的咨詢處以分散的狀態。因此,在班級微信公眾平臺的維護過程中,要發揮班級學生的集體力量,隨時隨地將自己了解到的相關咨詢分享到班級微信公眾平臺上供大家學習交流。通過二維碼,推送等功能,學習者可以通過微信連接到互聯網上幾乎所有的學習資源,進而實現學習資源的有效利用。讓學生所學知識與當前社會的前沿需求形成對接,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自己的專業學習與研究方向。
5)利用班級微信公眾平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結合學生的生活,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實踐意義。及時宣揚學生身邊的“好人好事”,并結合愛國、感恩、孝道、誠信、公平、互助等話題設立專題討論,提升、弘揚中華文化,滲透中國傳統文化與美德,讓班級微信公眾平臺在成為學生專業技能成長的搖籃時也成為學生個性形成與人格完善的窗口。
作者:戴晶晶 單位:常州幼兒師范學校
參考文獻:
[1]騰訊公司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在你身邊為你設計,騰訊的用戶體驗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17.
班主任是學校的基干,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指導者和領導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對教育的信念與追求,他對學生的關愛與期望,他對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認同與取舍等,無不滲透在他對班級管理之中。
一、班主任自身要練好“內功”
俗語說“打鐵全憑自身硬”要做好班級各項工作必須加強自身建設,班主任自身建設的關鍵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質,樹立班主任的權威。這種權威不同于上下級之間形成的行政權利,而是班主任知識豐富、能力超眾、人格高尚而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的使人敬佩的聲譽和威望,他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無形資本。班主任,首先是教師,必須把所教學科的課上得精彩,必須向下面三點努力:
(一)是不斷用新知識充實自己,做知識的富有者
教師的天職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學生最不能原諒的就是教師的一知半解,稀里糊涂。在知識更新加快傳播渠道多元化的今天,教師已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因此學生并不因為教師年齡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為你確實有知識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沒有真才實學是很難在學生中樹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須不斷用新知識充實、武裝自己。不僅要精通所教學科,還要熟悉所學專業的一切知識。
(二)是加強道德修養,做學生為人的楷模
班主任是各項工作任務的中間者和具體執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都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養,努力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給學生以示范。做學生的楷模。前蘇聯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說:“沒有教師對學生直接的人格影響,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币虼?,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強自身修養是對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三)是具備多種能力
班主任要具備的能力很多,如教育預見能力、獲取信息能力、表達能力、教育疏導能力、教育應變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教育環境的控制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班主任應積極投身與教育實踐之中。勇于思考,善于運用,勤于總結,使自身素質不斷由一個層次上升到更高的一個層次。
二、用愛用心做好學生工作
我教的學生有愛心:在眾志成城抗震救災中,我們慷慨解囊:在為我校趙曉東同學因車禍幾個月未醒的捐款中,我們班又位于先進之列;平時拾金不昧、去敬老院獻愛心的大有人在。
我教的學生有信心: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后進生的轉化,像?!痢?、王××等,不但我無私地奉獻愛心,不厭其煩地引導其消費、督促其學習,而且讓值日班長每天找其閃光點,不斷強化,持之以恒,終于產生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效果;快樂是有條件的,有的同學一談到學習就快樂不起來,我就對癥下藥,幫助起樹立信心,可以做到寫好一個字,背會一句古詩,讀準一個單詞。認真聽好一節課……就應該快樂。
我教的學生有決心:我們都能做到“我錯我能改”、“我主動我思考我不恥下問”、“輕傷不下火線”等,我們的學習成績不斷在提升,我們更多的學生已經樹立了崇高的目標,踏踏實實、認認真真、“一切皆有可能”。在學校第十四屆田徑運動會上,不被看好的我們奮力拼搏,越挫越勇,取得少年丙組第一名好成績。
我教的學生有細心:我經常引導學生正確理性地消費,培養他們的節約意識;每天都在存、取錢,遇事也不差錢:我們經常開展安全教育,像防火防盜防騙防搶防病防煤氣中毒等,遇到災害時自護自救的基本措施;我們還不間斷地進行法制教育、紀律觀念教育。“先成人再成才后成功”教育……
三、幾點有益有效的嘗試
(一)和諧班級快樂多
“和諧教育的規則是:要使一個人在思考和運用體力的時候,不是單純地相信什么就完了,而是要他去維護真理,采取自己的立場?!蔽野嘤形粚W生叫曾××。家族有麻風病史,平時,她多是默默無聲,不愿和同學們交流、談心。課間,她也時常是一個人在角落里呆坐,顯得很自卑??吹剿枪陋毜纳碛?,我疼在心里。并暗下決心:一定要讓她快樂起來!
于是,我一有空就親近她,和她聊天、聊生活、聊學習,并且和她有個約定,有什么困難都可以來找我;平時,我盡量多抽出時間去和她的親人聯系溝通,了解她的生活情況:請求家長協助學校做其思想工作,課堂上讓她多回答問題,鍛煉她的膽量,培養她的自信心。有時,也多讓她幫我做做事情,比如:抱作業本,帶領大家讀書等等:課間活動時,我讓幾個同學主動去找她玩游戲,跳皮筋……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與溝通,曾××同學變了,她有了自己的朋友,能主動和別人交流了,學習和勞動充滿著歡樂,臉上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曾××的變化,使我們班更加團結,更加和諧,看到全班每個學生都天真、快樂的學習、生活著,我這個班主任也感動到無限欣慰。
(二)精心精細出精品,細節決定成敗
“把最簡單的事干百次做對就是不簡單”,清華大學EMBA,清華同方總經理汪中求先生在《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中說,“作為普通人,大量的日子很顯然都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做不好,也做不到位”。如何抓細節呢?發現問題是前提,解決問題是保障,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一、文化引領,精神凝聚,培育自主發展型團隊
文化是團隊的向心力,精神是團隊的正能量。我們注重發掘、繼承、沉淀學校傳統文化,鑄造學校精神,發揮文化與精神對團隊凝聚、引領作用。
(一)發掘學校傳統的核心文化要素
四川師大附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一代代附中人恪守“吃苦耐勞,自主發展,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在獅子山上默默堅守、長期奉獻,始終保持自我修煉、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的發展態勢。川師附中的傳統核心文化要素是自主發展的精神與價值準則,自主發展是學校不斷超越的價值源泉。
(二)明確團隊發展的主要精神追求
根據學校核心文化要素,我們確立了自主發展的學校特色文化建設方向。結合“崇道鼎新,成人成才”的辦學理念,根據“崇自主發展之道,鼎自主教育之新,在自主發展中成人成才”的基本思路,確立團隊建設的主要精神追求:一是樹立自主發展的個人準則,即教師要善于調動自身積極因素,發掘自身的發展潛力,主動思考和謀劃自我發展,積極爭取各種有利資源促進自我超越;二是確立自主發展的團隊標準,以自主發展文化凝聚自主發展精神,以自主發展精神培育自主型發展團隊。
(三)確立團隊建設的實踐推進框架
明確團隊建設的主要精神追求后,我們開始建構實踐框架,主要采取了三項措施。
一是納入學校規劃。2010年制定學校規劃時,我們確立了“三力一自”發展思路,即發展力、學術力、文化力和自主發展的思路?!鞍l展力”是指全體師生立足教與學實際,不斷發現解決現實問題、提升超越現狀的能力;“學術力”是指全體師生學習、探究、創新、變革的能力;“文化力”是指全體師生傳承創生“自主發展”的特色文化能力。“三力一自”是師生提高自我發展能力的基礎,我們將其作為學校規劃的基本思路,旨在培育自主發展型團隊。
二是確立發展愿景。隨著學校教育質量和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我們提出了“穩定發展,鑄優品質”的發展戰略和“辦學水平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發展目標,各年級、教研組、備課組據此確立奮斗目標。學校為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梯隊勾畫了發展愿景。如基礎性成長階段教師,要通過教育教學常規和基本技能的自我發展,盡快成為教學新秀;發展性成長階段教師,要提高教學自信,增強目標感和成就感,努力成為優秀青年教師。我們以這些愿景,牽引教師提高自主發展的能力,形成自主發展型團隊。
三是明確評價標準。幫助師生和學校團隊更好地判斷自主發展情況,我們結合各條工作主線和各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的實際工作與學科特點,制定各項評估標準,每年根據學?!靶1窘萄谐晒C合量化細則”,對各教研組進行科研綜合評估,評出優秀教研組和個人,并實施獎勵。
二、研究引路,特色凝聚,培育實踐變革型團隊
自主發展型團隊的最大特點,是主動吸收各種變革信息,思考改進策略,不斷超越現狀。自主發展型團隊也是實踐變革型團隊,形成的主要路徑是通過實踐變革實現自主發展的文化訴求。我們采用了“研究引路,特色凝聚”的團隊建設實踐策略。
(一)“多層級課題研究”培育實踐變革型團隊
聚焦不同發展階段的關鍵問題,形成統領全校教育教學的龍頭課題,再層層分解,在不同層級開展子課題研究。強化課題研究的“引路”功能,聚焦學校、教研組、備課組的共同關注點,確立研究專題。多層級的課題研究,不僅促進了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向實踐變革型團隊轉變,還出現了不少跨學科、年級的研究共同體。研究引路,成為我校培育實踐變革型團隊的有效策略。
(二)“特色項目推進”培育實踐變革型團隊
1.推進“自主管理”,培育實踐變革型領導團隊
我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規劃引領。在規劃中落實特色文化創建目標、理念與思路,培養教師和管理團隊的戰略意識與規劃能力,用規劃導引教師“自主發展”的方向,提高全體教師在規劃框架下“主動發展”與“自主創造”的能力。二是層級推進。優化層級管理體系,提高校長領導力和統籌力、分管副校長的規劃力和創新力、職能部門負責人的執行力和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分管干部和各部門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促進各層級自主管理。三是重心下移。強化專業組織對教師自主發展的引領能力,加大備課組和教研組的管理權限,豐富教研組和備課組的管理職能。在此基礎上強化年級組管理功能,力求以扁平化的基層管理,提高教師團隊的自主創造能力。
2.在特色課堂建構中,培育實踐變革型教學團隊
磨練實踐變革型教學團隊的主陣地在課堂。我們展開“構建‘自主?優效’課堂,打造特色教學品牌”的課堂教學變革實踐。開展考察學習、專家講座、課例研究、主題論壇、專題研討、成果展示等系列主題活動,提升了教師研究意識和創新能力,加快了實踐變革型教學團隊成長。
3.在班級特色文化建設中,培育實踐變革型德育團隊
我校班級文化建設的“四自共生”,是指以班級為基本單位,通過師生共同參與班級管理,促進學生形成“自我規劃”、“自主管理”、“自能學習”、“自強發展”的能力。在推進“四自共生”班級文化建設中,我們確立了校級、年級、班級、家庭“四級”保障機制,通過開展多樣化學習、班主任論壇、集體備課、跨科交流、主題班會案例研究等路徑整合經驗,促進團隊專業成長,培育了一支優秀的實踐變革型德育團隊。
三、任務導行,責任凝聚,培育積極智慧的執行團隊
執行力是團隊管理能力與管理有效性的主要標志,主要體現為把學校辦學理念、目標、規劃等,轉化為實際操作行為的能力。失敗的團隊管理教訓告訴我們,再好的頂層設計和制度框架,如果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或“制度掛墻、我行我素”的現象,就是執行力出了問題。
我們這樣強化執行力:一是構筑團隊成員工作的黃金心態。營造“溝通而不對立,補臺而不拆臺,互助而不自利,合作而不單干,溫情而不冷漠”的工作氛圍;樹立“工作就是為生命增值,工作是一種帶薪的愉快學習過程”的良好心態。二是擔當與責任。以年級團隊發展為例,我們按照三個梯度進行目標分解和責任分擔:管理團隊職責是把握方向、正確引領,管理策略強調“公生明、明生正、正生威”,決策執行強調“議則百家爭鳴、行則步調一致”。班主任團隊的職責是,根據不同階段特點研究解決激發學生精神動力的問題;備課組長團隊職責是:教學標高把控、新課和復習等教學節奏安排、學術研究質量把關。三是提高“沒有任何借口”的執行信念,如根據“精致鑄就特色”的要求,教育教學以抓實備課、抓活課堂、抓嚴輔導、抓精練習、抓細分析等多種舉措,提高各個環節的執行力,同時注重提高團隊創造性執行的智慧。
四、民主管理,情感凝聚,培育和諧共進型團隊
自主發展型團隊、實踐變革型團隊和積極智慧的執行團隊,需要民主管理來保障,需要人文情感來凝聚,才能促進團隊和諧共進,提高整體發展力。
(一)民主管理,在協商與溝通中培育和諧共進型團隊
培育和諧共進型團隊需要教職工樹立主人翁意識。我們在制度保障基礎上強化民主決策、校務公開、對話溝通,通過民主管理調動全校教職工的積極性,為培育和諧共進型團隊提供了重要保證。
(二)情感凝聚,在彼此認同中培育和諧共進型團隊
為了深入了解教師發展的情況,明晰工作思路,學校對教師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校對教師發展的價值期待與教師自身的期待不盡相同。學校一廂情愿地認為:提供給你平臺,你就應該發展;參加一次活動,你就應該提高;經過培養,你就應該成為學科領軍人物甚至是名特優教師。而43%的教師選取“教研活動強度夠大了,再多會影響正常教學工作”。兩種不同的價值期待,造成學校花足力氣給教師提供發展空間,而收效卻無法滿足學校需求。怎樣使培訓更貼合老師的要求,充分調動老師的積極性,鼓樓小學培養教師隊伍著力把握三個關鍵因素,成就名師團隊。
一、建構目標,差異發展,滿足教師的不同需求
學校在教師發展上,絕不能總把目光停留在全體的同步發展上,對百分之百的教師群體提出總要求。盡管我們并不忽略全體教師都應發展的基本要求,但無論哪個學校的教師能力水平總會有差異。只有“按需供給”才能找到適合教師發展的接近區,這和我們教育學生時“跳一跳摘桃子”是一個道理。根據教師的現狀,我們在具體分析的前提下,構建差異發展目標:新教師的發展目標定位于入門、有效,打造規范課堂;骨干教師的發展目標定位于打造高效、個性化的課堂,同時要幫扶年輕教師;成熟期教師的發展目標是加壓打氣,打破高原期瓶頸,獲得再發展。
新教師上“亮相課”,著重考察課堂是否實用、規范,學生常規管理是否到位,是否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否關愛學生。課后還要通過監測學生,看看課堂知識是否掌握。我們還通過校園媒體、網絡的宣傳,擴大這些老師在社會、家長中的良好聲譽,使他們獲得再發展的動力。擁有區級高等稱號、市級稱號的視為成熟期的教師,學校對這些名師的要求更高。他們要承接“名師高徒課堂教學觀摩”活動,通過摩課、評課闡述自己的教學觀點和思想。為發揮示范輻射作用,實行名師課堂開放制度,通過名師優秀的教學業績、扎實的教學作風、過硬的教學素質引領師資隊伍整體提高。同時,學校爭取一切機會讓名師走出去,使他們在與外地教師競爭、學習、交流中得到鍛煉,提高水平。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更多的“新人”冒出來,不斷擴大“名師”后備隊伍,形成了培養名師一名師帶徒一再出名師的發展態勢。
二、人文管理,自覺發展,給教師努力奮斗的理由
人都是有感情的,每位教師都渴望受到尊重。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每一項管理機制的建立,每—個管理制度的落實無不體現著對教師生命的尊重。
學校還力求把人文滲透到管理的各個方面。過節時的一份祝福、病床前的一聲問候、進行教研活動時的一份支持、家里遇到困難時的一份幫助,都是學校人文管理的體現。學校幫助聯系體檢,帶領教師鍛煉身體,使他們有健康的體魄承擔工作。工會安排教師子女放學后統一寫作業,不但準備適合閱讀的書籍,還定期發放點心、獎品,免去教師的后顧之憂。
三、多措并舉,同伴互助,提供教師需要的成長環境
雖然教師對各種培訓活動存在各種意見,但不可否認,在前進的道路上,引領與互助萬萬不可缺少。學校能做的,就是怎樣不斷改變,以滿足教師需求。學校請來了充滿智慧的專家團隊:徐州市教研室左兆軍老師的腦科學,徐師大戴建軍教授的智慧課堂,市教科所鄭飛所長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于永正、高林生、徐善俊、查曉紅等特級教師的精彩評課,市教研室劉春老師的同課異構高效課堂……讓老師們親耳聆聽教育專家們的教育精髓,近距離與智者對話,從中吸收到豐富的營養。開展“師徒結對”活動,聘請專家、學者為師,選撥思想覺悟好、業務能力強、基本功扎實的骨干教師為徒,在專家的指點下,促使青年教師盡快成才。同伴互助也有優勢,感同身受、指導及時是它最大的特點。先走出去的骨干教師,擔負著二次培訓的任務。學習外地的成功經驗后,回校舉行匯報會、摩仿課、嫁接課等介紹外地經驗,展示學習成果。同時開通學校QQ群,骨干教師建立個人博客,及時將個人的成果、反思上傳到相關網站。有了同伴的呼應,教師們自然樂此不疲。
走進鼓樓小學,青年教師人人拜師學藝。不光學課堂教學、班級管理、專業技能、現代化教學手段,甚至是家庭教育、醫療保健、美食養生……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就是師傅,只要你愿意虛心請教就會有人教你。學校出現了師徒之間比、學、趕、幫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