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4 16:23: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本科院校職業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透露,中國高等教育結構將發生重大調整,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將逐步轉型,做現代職業教育,重點培養工程師、高級技工、高素質勞動者等。
職業農民
石泉縣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師資隊伍調查摸底工作 陜西省石泉縣農業局將9名農業系統業務骨干確定為石泉縣農民教育培訓教師。隨后將出臺教師聘用、教師培訓、教師考核、教師管理等制度,確保遴選的教師做得了課件、上得了講臺、下得了田間、做得好示范。
第十二“百鄉萬戶調查活動”組在山西開展調查 由農業部科技教育司、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河北農業大學組成的調查組到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進村入戶開展為期1個月的新型職業農民專題調查工作。調查組根據調查情況,及時與縣農委相關同志舉行座談會,專門研究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試點的具體工作,指導該縣加快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進程。
新疆43名農民獲首批新型職業農民中專畢業證書 在日前舉行的新疆首批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大會上,43名沙灣縣農民獲得新型職業農民中專畢業證書。新型農民職業中專班開設園藝技術和畜牧獸醫兩個專業,采用半脫產學習模式。3年來,這43名新型職業農民不僅自己擴大生產、增產增收,還帶動身邊農民建立了33個合作社,種植蔬菜1.1萬畝、紅薯6000畝。
西安市開展首批中級職業農民認定考試考核 考核認定工作分果業類、畜禽養殖類、瓜菜綜合類三個專業,考核分筆試和面試兩種形式,其中筆試成績占30%,面試成績占70%。來自全市八個涉農區縣的70名職業農民參與此次認定考核。
浦東新區舉辦新型職業農民發展論壇 論壇圍繞農業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發展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渠道建設、生鮮電商等主題展開。與會人員以獨特的視角,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并就自身合作社或企業遇到的難題尋求解決方案。
江蘇加大社區教育中心建設數量培育職業農民 江蘇計劃增加社區教育中心、村民學校的數量,以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采取蘇南、蘇北高校對接的方式以提高蘇北高校辦學水平,目前首批參與合作計劃的12所學校已經簽訂了合作協議。
沙灣縣與青島農業大學合作社學院簽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合作協議 合作的內容包括建立健全培育農業管理型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的發展規劃、制定開展先進農牧業生產技術、農產品市場營銷、休閑農業與創意農業、合作社管理、家庭農場管理以及外向型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訓規劃等。
扶持政策
宜都市農廣校喜領“農業科技入戶直通車” 農業科技入戶直通車項目計劃,是農業部改善基層職業農民的培訓手段,幫助基層農技推廣與服務,把最新的農業科技成果送到田間地頭的一項舉措。農業科技直通車完全能夠滿足宜都農廣校開展田間服務和農民培訓所需的條件,使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如虎添翼,真正做到把學校辦到農民的家門口,為農民送教上門。
岱岳區農廣校喜迎科技直通車 近日,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農廣校將一輛印有農業部“農業科技直通車”標志的汽車開進了農業局院內,標志著農廣校有了自己的田間流動課堂車。隨著培育職業農民進程的進一步深入,區農廣校將發揮職能優勢,深入田間地頭,擴大培訓規模,進一步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職教視野
河北省2萬名農村勞動力將享受到免費職業技能培訓 今年,河北省2萬名農村勞動力將享受到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并將獲得轉移就業幫助。培訓對象為準備轉移到當地縣域內二、三產業就業的河北省農村富余勞動力,或在當地縣域內企業初次就業半年以內的農村勞動力。
廣西將下放中職學校專業設置和招生計劃審批權 市屬中職校學前教育專業設置由市教育局負責審批,并報自治區教育廳備案,區直中職校學前教育專業設置,經辦學主管部門審核后報自治區教育廳備案;各市教育局下達所轄中職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年度招生計劃,區直中職校學前專業年度招生計劃由辦學主管部門審核。
重慶成立市屬高校轉型發展聯盟 重慶科技學院、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等6所重慶市屬高校成立市屬高校轉型發展聯盟。聯盟的主要任務是開展應用技術大學研究,推進聯盟成員間合作,提出應用技術大學建設、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政策建議等。
上海首推中職教育―應用本科教育貫通培養模式 9月起,上海將首推中職教育―應用本科教育貫通培養模式,在3所中職校和2所本科院校試點,首批計劃招生120人,“中職+本科”學習年限為7年。
全國投入逾360億元改善農村教學裝備 從教育部獲悉,自2010年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以來,中央財政對中西部22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村薄弱學校已投入教學設備類項目專項資金219.27億元,其中96%已完成招標采購,地方配套達145.23億元。這一專項資金惠及16.52萬所中西部地區農村薄弱學校,其中,11.91萬所學校添置了教學實驗儀器設備,7.59萬所學校添置了圖書,7.59萬所學校添置了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
隨著我國的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社會所需求的社會人才結構發生一定的變化,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更多的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使得需求人才的層次更為細分化,類型也更加的多樣化,加速了高等院校的對自身的教育定位,使得本科院校也細分而產生了5A的理論型本科院校于5B的實用性本科院校的定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問題也被大家所關注。而應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養技能型人才定位同職業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高度職業院校對學生的教育和要求所不同,因此僅簡單地將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職業素質教育模式直接套用到應用型本科院校就顯得有些牽強,由此看來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研究就顯得有些單薄。
二、改變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職業教育地位和作業科學定位
近年來我國對職業教育的研究力度愈來愈大,職業教育的建設不僅在人力強國,構建科學教育體系,提高國民綜合素質,促進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中起到重要作業,同時也體現了職業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會,改善民生的教育的良好載體。但是縱觀文獻,職業教育的研究,僅僅停留在高等職業院校的層面,而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職業教育的研究是少之又少,而應用型本科院校頓河高等職業院校的職業素質的要求又有很大的差異。
1.加強對應用型本科院校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深刻的認識他所帶來的深刻作用,締造出現代本科職業教育的社會良好環境氛圍
如何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教育更是應用型本科院校近年來探討的重要問題。因此,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職業教育確定未來的長遠發展目標,要進行戰略性部署、設計、統籌的規劃,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實現整合模式職業教育的建設,使得本科院校的職業教育在科學的、系統的規劃下避免重復建設的有序進行。協調有關職能政府單位加強橫向聯系,推動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職業教育的關注度,對職業教育的模式建立形成強大的推動作用;引導從政策上和輿論上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形成一種“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的理念,從根本上使得職業教育的參與者(教師、學生、社會力量)感到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2.加深了解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職業教育的特點和規律,營造快速發展現代應用型本科院校職業教育的良好的制度環境
現代的職業教育管理的體制機制存在著政策缺位、指導不利的狀況,同時也存在著政出多門,條塊分割的現象。人力資源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在職業教育的管理職能上存在著交叉,分別肩負著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發展的責任。同時用人的勞動制度與育人的教育制度分離,勞動市場的用人信息和職業教育的育人供給不銜接,職業資格證書與教育學歷證書分離。因此需要完善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加強職業教育與各類教育的銜接與統籌,尤其是加快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課程的關聯性,進行學籍互聯、學生互換、證書互通的新機制,建立本科職業教育發展和各類技能型人才開發的新通道,建設本科職業教育發展的“立交橋”,構建外部開放、橫向融通、縱向貫通的現代本科應用型職業教育體系,使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畢業生“就業有門”。
3.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職業教育面臨的困難
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與就業市場聯系不夠緊密;學校專業設置和布局不合理,辦學模式缺乏靈活性;課程教材內容不能及時更新和生產技術更新;專業課教師數量不足,很多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不強;在校生素質不高,給學校安排教學工作、實現培養目標帶來很大困難。從而,造成職業教育質量不高,缺少特色,缺少吸引力。
三、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隱形教育課程建設
【關鍵詞】職教體系內涵;專本銜接;銜接要素
一、職業教育體系的內涵與功能
(一)職業教育體系的內涵
國家統籌制定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它準確反映當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對人的需求、以及各級別的職業技術教育和其他教育之間相互銜接和相互聯系的制度體系。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以國家制度形式體現,它具有調整各方權利義務、保障其正常運行的功能,因此?,F代職業教育體系必需要通過國家的一系列政策和相關法律規章給予保障。其次,不同類別與層次之間的職業技術教育及其相互聯系與銜接之間的關系可由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調整。
(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功能
中國進入21世紀之后的第一個全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l0一2020年)》指出:“到本世紀2020年,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必需要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在教育體系中必須要體現并落實好對人的終身教育、要協調發展好中等及高等職業教育”?,F代職業教育體系在功能上會主動適應并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改革開放近40年的中國,經濟一直處于高速增長,2017年,中國的GDP僅次于美國,達到12.2萬億美元。我國經濟高增長雖然已經持續了近四十年,但實體經濟增長率普遍明顯下降,尤其是近五年的下降幅度較大。一個國家要發展經濟主要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綜合素質、創新管理”?,F代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手段與方法,必須與國家經濟發展相匹配,適應經濟發展方式?,F代職業教育體系內在功能本身就是具有連續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技術技能型人才從不知到知再到技能專家是一個逐步培養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毋庸置疑,能夠具有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功能的只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通常情況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成長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有效途徑進行培養。一是自學成才的崗位自我鍛煉型的培養途徑;第二種通過在崗位成才,也叫拜師學藝即師傅帶徒弟型的;三是通過在學校接受一定的教育、接受一系列規范培訓后再去崗位實踐訓練成長起來。時間長、花費精力多是第一種方式,最終成為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可能性不大。人才成長速度較慢第二種方式。第三種方式學校培養人才方式是最理想的,通過學校正規教學培養,可以較為有效地培養出國家需要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學校培養人才模式必須要連續不能中斷,如中專畢業后就要讀???,專科畢業后就要讀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的連續培養便可實現。當然,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守理論到實踐,實踐到理論的原則。讓理論來源于實踐并高實踐,同時能嫻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職業崗位中的實際問題。
二、現代職技體系中的專本銜接模式
通常情況下,專本科的銜接模式分為專升本、合作培養和專本一體化共三種銜接模式。
(一)專升本模式
專升本模式通常情況下是指:專科學生通過參加本科院校在規定時間組織的選拔考試,或者符合省教育廳規定的免試條件的學生進入本科學校學習的一種高職與本科銜接的模式。目前,專本銜接模式的學制為五年,以前四年的學制現已廢除。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三年,本科高校學年。實際上專升本模式在我國已實行有20多年,只是剛開始只允許??圃盒5膶W生。從1999年開始,教育部《面向2l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才提出:“允許職業技術學院的較為優秀畢業生畢業后,可接受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此后,高職院校的專升本才逐漸開始。我國目前的專升本考試統一由省教育廳的高教處規定考試時間和科目??荚嚳颇恳话惆慈T課執行:計算機、外語、數學或一門專業課。專業課的考綱由各本科院校自行制訂,基礎課的考綱由省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制訂。專升本的考試試題命題工作由本科院校自行負責。專升本工作剛開始啟動時,各類本科院校均可招生。當時新建本科高校、老本科高校、211、985高校均可接收各??茖W校的專升本學生。專升本工作開展了一段時間后,國家規定重點本科院校不允許招收專升本學生,主要是為了保證重點本科院校的辦學質量。包括后來新建的名辦院校國家也不允許招收專升本學生,這個是對學生負責,保證專升本的學生在一個較好的環境中接受高一級別的教育。專升本實際是學生成才的一個立交橋。職業教育的“斷頭教育”通過專升本的立交橋打通了并實現了人才連續培養的功能。專升本模式具有一定選擇性優點。專科學生所在學??筛鶕拘W生的特點自由選擇學校及相對應的專業。但在實際工作中,專升本模式對現代職教體系的美譽度還是有所損害因專升本模式,實質上還是達不到連續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功能。所以專升本模式實質上還是給現代職教體系的聲譽有一定影響,影響主要表現在:第一,人才培養目標不一致導致脫節。高職與本科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實際是錯位的。雖然專科院校在選擇本科院校上有一定的選擇權,盡量根據學校情況選擇本科院校,但也解決不了根本上存在的問題。這樣也就導致了專本高校人才培養脫節。在新職教背景下,高職院校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深化產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將企業要素引入教學管理的各個環節,最終培養的是真正符合文化產業發展需要的實用人才。實際高職院校培養的目標是,一線優秀的產業大軍,他們不僅要具有高質量的再現能力,還要有高質量的再創能力,有一定的技術革新、改良與應用能力。培養的一線大軍就是要適應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需求。在新職教背景下的本科高校培養的則是如何應對新經濟的高端工程技術人才,是工程型、研究型人才。顯然,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不適應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本專科人才培養目標如果要一致,專本銜接最終失敗。第二,??婆c本科的人才培養方案沒有形成統一體系。學生在專升本前,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自成體系,沒有統一標準。造成專升本學生在本科段的課程缺失或重復。第三,教學標準差異。高職院校的公共基礎課、理論課比本科高校要求低,而本科高校的技能要求比高職院校低。這就導致優秀的高職生在本科高校在學習上產生極大障礙,成了典型的“學困生”。
(二)合作培養模式
專本銜接的第二種合作模式是:具有本科學籍學生的由高職與本科院校共同培養。具有本科學籍的學生在選擇上比較靈活,分別在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接受共四年學制教育。可以選擇2+2,即高職、本科各學習兩年。也可以是l+1+l+l,即??埔荒瓯究埔荒暝賹?埔荒瓯究埔荒?。專本銜接顯多余。第二,本科高校的招生指標被占用,本科院校不是很積極。第三,家長和學生都不能理解接受。本科院校的學生到??圃盒W習,家長和學生在心里都無法接受,持反對態度。這種合作模式沒有推廣的價值,生命力是短暫的,在現代職教體系的建立中不能起到積極作用。
(三)專本一體化模式
專本一體化模式下,合作的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分別完成各自的教學任務。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的成績最終通過本科院校審定,成績審定合格的學生轉入本科高校學習的一種操作模式。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要實現一體化就必須在簽訂協議的前提下進行。本科院校把高職高專批次錄取的學生作為培養對象,把學生在??齐A段的學業成績認定或學分認定作為升學的主要方式,有時會把整個班的學生同時轉為本科學籍,把學生在??齐A段不合格的科目不認定相應學分,進入本科后再補修合格的一種合作模式,學制可以為四至五年,前三年在高職學習,后二年在本科高校學習。這種合作模式下學生可以同時獲得高職和本科畢業證,能比較理想地實現連續培養功能、高端人才培養功能、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功能。
三、主要影響專本銜接的因素
通過以上具體分析,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是專本一體化模式。通過??婆c本科有效溝通后,在人才培養方式上達到一致意見后再銜接,本質上體現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較理想的一種合作方法。目前這種??婆c本科建立的良好銜接,最有助于實現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一)組織管理要素
中高職銜接的好與差與管理密不可分。從五年中專高職銜接的情況可明確看出,凡是組織管理得好的效果就好,反之,效果就差。專本銜接的管理是需要從決策層、管理層和執行層加強,省級教育行政管理層面審核,審核并公開各校銜接情況。調控合作院校的專本銜接辦學資格、招生數量、培養質量,調整本區域專本銜接政策、規模及未來發展方向。目前,專本院校更應加強深度有效的銜接。把加強學生的道德品質、職業精神的教育放在首位,此項工作當然也是任重而道遠。
當前我國物流職業崗位主要是需要中高級應用操作型人才以及高級研究開發人才。但是很多職業教育培養的物流人才都只是初級物流作業執行人員,造成了初級物流人才相對過剩,但是極度缺乏中高級物流人才的不平衡狀態,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是不合理的。
2.職業教育中物流人才培養目標
就中職物流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分析,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培養綜合職業能力較高,可以在服務一線、生產一線操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以及勞動者。對于高職高專院校物流專業教學而言,主要教學目標是為了確保學生畢業后可以立即上崗,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專業培養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只有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才可以確保物流專業人才可以靈活運用現代化先進的物流設施設備,能夠熟練的操作現代物流辦公軟件。對于應用本科物流教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為了根據物流企業的實際需求培養高素質的物流管理層人才以及能力過硬的技術人才。盡可能使物流人才能夠具有多個領域知識,具備一定的戰略決策能力以及協調管理能力。對于研究生物流教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為了培養物流人才的研究能力,并且引導學生能夠靈活應用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解決當前物流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而提高學生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3.物流職業教育改革策略
3.1將中、高職教育和本科教育直接銜接
這種教育模式主要是指學生就讀完中職后,可以不用參加全省的統考,只需要參加專業對口的本科銜接院校的招生考試,并且考試合格后就可以直接到本科院校入學就讀,這樣就可以形成中職、高職、本科教育一體化模式。針對這種一體化職業教育體系下,中職階段教育應該是三年制,然后以注冊入學的形式到高職院校就讀兩年或者三年,這樣就可以得到高等職業院校的學歷?;蛘咭部梢栽谥新氃盒W習三年,然后到本科院校就讀四年,這樣就可以得到本科院校的學歷。還可以在高等院校學習三年,然后再到本科院校學習兩年,這樣也可以得到本科院校的學歷。
3.2高職教育和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有效銜接
關鍵詞:普通本科;應用技術本科;轉型;困境;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5)10-0009-04
一、“轉型”而非“升格”的原因分析
高校擴招后,我國大部分院校都把研究性大學作為學校的發展目標,其結果必然是學術型人才過剩,而同時技術應用型人才卻供不應求,從而出現人才供給的結構性失調現象。若把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改為應用技術本科,則不僅有利于人才培養整體結構的調整,而且轉型的本科院校也將獲得一次重新發展的大好機會。發展應用技術本科并非意味著現有的大量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要把應用技術本科與高職升本科嚴格區分開來。目前,我國應用技術本科發展的主要途徑是對部分傳統學術性大學進行改造。
(一)普通本科轉型迫在眉睫
1.結構性失調:普通本科院校人才飽和市場高技能人才稀缺
一方面,普通本科院校人才飽和。自1998年高等教育擴招以來,普通本科生的數量逐年增加。據統計,2010年中國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達630萬,2011年達660萬,2012年達680萬,2013年中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總數再創新高,約700萬。其中,本科畢業生人數占最大比例。然而,教育部對2012年畢業生就業率統計排名的結果是:第一,985高校;第二,高職院校;第三,211大學;第四,獨立學院;第五,科研院所;第六,地方普通高校。我們發現,普通本科院校學生的就業率不如高職院校,出現普通本科人才培養的浪費現象。
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卻嚴重缺乏。據統計,我國技術工人有7 000萬,其中,初級技工占60%,中級技工占36%,作為高技能人才的高級技工、技師、高級技師只占4%(約280萬人),與發達國家的35%~40%的水平差距很大。然而,市場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卻在不斷增加。因此,我國高技能人才數量及質量顯然已不能滿足我國地方經濟發展、企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這對我國人才培養格局提出了挑戰。中國人才報告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技能型人才隊伍的突出問題:一是數量短缺且結構不匹配,現有技能人才隊伍的等級構成、職業工種構成、知識和技能結構等不能適應產業結構調整;二是技師、高級技師面臨斷檔,青年高技能人才嚴重短缺。所以,普通本科院校轉型迫在眉睫。
2.處境尷尬:普通本科生科研能力與實踐能力均不高
一方面,普通本科院校在學術研究方面相比“985”、“211”高校以及一些重點本科院校而言,不管是學生的知識能力還是教師的教學水平、學校的設備資源等都存在較大差距,且國家在政策與財政上也向名牌重點大學傾斜,從而出現“馬太效應”,普通本科院校在學術方面缺少自身特色,其培養的學生在市場競爭中就會處于劣勢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學術型人才,即主要是為學生畢業后從事學術工作打下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而不是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強的技術技能型的人才。因此,其開設的課程也以理論知識為主,缺少實踐技能活動,即使有些院校在學生畢業之前也會讓本科生進行實習,但大多數只是形式而已,而未發揮真正的效果。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很少愿意花時間給普通本科生培訓的機會,且社會普遍反映本科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因此,用人單位寧愿選擇擁有一技之長的職教生而不愿接受擁有豐富理論知識的普通本科生。這樣,普通本科生就處于兩難的尷尬處境。從人力資源的角度考慮,本科生的大量閑置對社會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浪費,不僅國家投入了經費培養,且對家庭來說收益率也是相當低的。長此以往,會造成 “讀書無用論”的重新抬頭,無疑會對我國的教育事業產生消極影響。
(二)高職??啤吧瘛北锥送癸@
1.比例不合理:本、??埔幠5箳?/p>
2004年9月,國務院下發的《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中等職業學校不再升格為高等職業院校或并入高等學校,??茖哟蔚穆殬I院校不再升格為本科院?!薄S捎谏鐣枰鞣N技術人才,因此,高職??茟囵B以經驗技術為主、掌握單一操作技能、服務于一線的高技能型人才,理論知識的系統性相對本科層次的技術教育而言要求較低;而本科技術院校則應培養更高級的技術人才,這些人才既要有較強的理論學習能力,又要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創新能力。首先,接受普通本科教育的從業人員以學術研究型人才為主,動手實操能力弱,而高職院校主要培養技術操作型人才,能快速適應企業一線的日常操作業務,但缺乏系統的理論基礎知識,整合提升能力不足。其次,一般由高職專科“升格”高職本科的院校往往是高職院校中的佼佼者,而這批優秀的職業院校本可以在??茖哟蔚脑盒V衅鹨I示范作用,若將這批優秀的職業院校轉為技術本科,則會造成??坡殬I院校缺乏本層次的優秀人才,不利于其人才培養。再次,部分高職??茷榱松裰帘究菩辛卸话灿谧陨淼膶哟嗡剑つ孔非髮W校的升格,這樣,對高職??谱陨淼奶厣?、專業發展不利。而且本科院校數量會越來越多,本專科規模倒掛現象將進一步加劇,高等教育內部層次間也難以形成穩定的結構形式。
2.師資力量薄弱:高職生師比進一步擴大
近年來,我國高職(??疲┡c本科的招生數大體相當,具體如表1所示。然而,在師資力量方面,兩者差距依然很大。2013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學位教師比例為64.4%,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普通本科院校為74.5%,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高職(??疲┰盒?0.0%,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比例為41.0%,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普通本科院校為45.8%,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高職(??疲┰盒?9.3%,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在高職院校中,高級職稱者占專任教師比例為29%,中級職稱者占39.3%,中級以下職稱者占31.7%,高級職稱比例僅為本科院校的64%,顯示出師資結構的低層次化。
從表1以及以上的數據分析可知,雖然近年來我國高職(??疲┰盒Ec本科院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但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與本科院校相比還是差距懸殊的。生師比是指學生數與教師數的比值,它是衡量一個學校辦學規模、辦學效益、教育質量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2013年,高職高專院校的生師比為17.1∶1,如果將三年制的高職??粕駷樗哪曛茟眉夹g型本科,現有的高職院校生師比將進一步提高,其師資力量的薄弱性也會進一步凸顯,將直接危害到高職教育的辦學質量。
二、普通本科院校轉型為應用技術本科院校的困境分析
(一)轉型意愿低
受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仍然不高,即使職業教育有了自己的本科學歷甚至是研究生學歷,但相比普通本科而言,人們更傾向于學術型的教育,認為普通教育培養的人才是“治人”的,而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是“治于人”的。盡管經過多年努力,職業教育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有所改善,但目前重理論、輕技能的社會思維定勢尚未得到根本轉變,“高技能人才也是人才”的觀念尚未得到真正確立,正是這種狹隘的人才觀制約了技能人才的培養。學校從職業教育走向普通教育,即被視為“榮升”;反之,則被看成是“降格”。部分普通高校的目標指向是辦研究型的“世界一流大學”,要轉型為職業院校,就顯得十分不情愿,表現為轉型的被動,甚至進行“冷處理”。因此,普通本科轉型的積極性亟待提高。
(二)實訓基地不健全
實訓基地包括校內實訓基地與校外實訓基地兩種,然而,普通本科院校在兩種基地建設方面都不能滿足應用技術本科的需求。一方面,在校內實訓基地方面,普通本科院校以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習為主,因此不需要較多實訓設備,若將其轉型為應用技術本科院校,則需購置大量設備且學校還需布置實訓場所,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投入較多,對于一般普通院校而言,原本就因為國家在財政方面的投入少而捉襟見肘,這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們轉型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由于學術型本科大學幾乎都是“關起門來搞研究”,與外界聯系,尤其是與企業的聯系較少,通過產學合作而建立起校外實訓基地也自然而然變得困難。
(三)師資隊伍應用技術水平不高
應用技術本科要想得到快速健康發展,必須辦出其自身有別于普通本科的特色之處,而要辦出特色,就必須擁有一批有特色的教師,這些教師需要擁有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然而,一方面,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師大多是學術型的研究人員,他們雖然在學術研究方面碩果累累,擁有很多科研成果,但卻都是理論型人才而無動手操作技能,這顯然達不到應用技術本科教育對教師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技能型的人才更多由??茖哟蔚母呗氃盒砼囵B,而無更高層次的教育機構,因此社會缺乏這種高技能型人才充實應用技術本科的教師隊伍,培養聘用充足的高水平技術本科教師成為重中之重。
(四)與產業界合作的經驗不豐富
普通本科院校長期閉門教學,單純地教授學生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企業等社會團體缺乏溝通與交流,由于長期走學術化的道路,缺乏舉辦技術應用型院校的經驗,在轉型初期,其教學管理以及教學理念等易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因此,實施起來較困難。若將普通本科院校轉型為應用技術本科,學校教師的內部結構就必須進行較大程度的重組與改造,否則易出現理論課教師在黑板上教學生實踐知識的局面。
三、普通本科院校轉型為應用技術本科院校的實施策略
面對職業院校轉型中的種種困難,我們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才能將這一想法付諸實踐,才能真正有利于高技術人才的培養。
(一)加強引導,營造重視技術的社會氛圍
應用技術本科與普通本科是不同類型的高等教育,沒有等級層次之分。普通本科院校須改變“轉型等同于降級”的觀念,要將其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高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理論研究型人才,轉型的普通本科院校應明確其在培養技能型人才方面與其他本科院校是同等地位的,只是培養人才的類型不同而已;學生、家長以及院校要明確普通本科院校是培養高水平的學術型人才,而技術本科是培養高水平、高素養的應用型人才,通過技術本科教育的培養,同樣可以擁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國家應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使全社會形成普通本科與應用技術本科同等重要的文化氛圍,讓更多的普通本科院校積極參與轉型而不是回避甚至是否定轉型,國家的重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變社會對應用技術本科的傳統觀念,因此,轉型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二)突出實踐,精心篩選合適院校
由高職升格為普通本科的院校,由于他們具有一定的技術教育方面的辦學經驗,積累了一定的適合于舉辦應用技術本科的師資隊伍與實訓設備,且大部分院校還有企業等豐富的社會資源可供聯系,且大多保留了升格前的院校特色,因此能夠順應轉型的需要,在設備、師資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礎,而傳統普通本科則缺乏相應的設備。相比而言,將這些院校進行轉型能夠降低成本,實施起來切合實際。雖然將由高職專科升格而來的本科院校轉型為應用技術本科優勢明顯,但在選擇試點院校時仍須提高警惕,嚴格把守質量關。國家在實施轉型策略時,應嚴格考察普通本科院校的硬性、軟性條件,從中挑選一些合適的院校局部試點,積累一定的經驗后再逐步推廣,從而保證應用技術本科的質量,提高其聲譽,為其順利發展鋪平道路。
(三)頒布政策,切實保障兼職教師的利益
將企業中的高級技術人員、民間擁有高超技藝的大師作為兼職教師聘請到職業院校任教是解決技術本科院校高水平教師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國家應制定相關政策來提高兼職教師的積極性。一方面,政府可以在資金上予以支持,在撥款制度、科研項目、教師職稱評聘比例方面予以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政府應積極倡導全社會形成一種崇尚技術、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圍,這樣,這些兼職的優秀技術人才才有可能不計報酬地投身于技術人才培養之中。
(四)洞悉市場,準確把握人才需求格局
應用技術本科須按職業崗位群來設置專業,突出與普通本科不同的特色專業。普通本科所培養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一些崗位的需求,但由于其供過于求,大量人才浪費,而且由于市場變化,一些專業設置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應用技術本科在進行課程設置時要加強市場調研,設置市場緊缺的專業課程,這樣其培養的技能人才才能為社會所用,才能解決我國人才供給的結構性矛盾。通過項目教學、訂單培養,加強學生頂崗實訓等教學改革,在企業中建立教學實訓基地,從而彌補其辦學經驗不足的缺陷,使其培養的人才能夠順應市場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周遠清.念好四本“經”――學習貫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精神隨想[J].中國高教研究,2012(5):1.
[2]石偉平.時代特征與職業教育創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石偉平,徐國慶.試論我國技術本科的發展[J].職業技術教育,2003(31):5-9.
[4]洪金建.教育部統計顯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就業率墊底[N].中國青年報,2013-07-03(3).
[5]畢結禮.高技能人才開發探索與實踐[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5.
[6]楊向格.我國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社會學思考[J].現代企業教育,2010(2):157-158.
[7]李建奇.高等職業教育研究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 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文獻綜述 設立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的理性思考 我國發展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的模式與路徑選擇 發展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的必要性和哲學思考 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現狀、挑戰與方略 本科院校高等職業教育路徑探索 本科院校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模式探析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繼承與創新 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是時候了 本科層次教育職業化探索 發展本科層次高職教育勢在必行 關于拓展高等職業教育辦學層次的幾點思考 高等職業教育層次上移:現實與前瞻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層次及其培養策略 本土視閾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層次路徑研究 完善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層次”的戰略思考 發展研究生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斷裂?整合?再造:高等職業教育層次高移發展建構 高等職業教育中室內設計教學層次分析 河北高等職業教育多層次化發展動因及策略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fr=aladdin.
[8][14][26]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DB/OL].[2014-06-14]..
[21]百度百科:高等職業教育[DB/OL].[2014-06-06].http:///link?url=GdT8JZi528_4kZENFzbBO7dq2FRG7UEaBA
7NEZtFdY4uYcT9BN6XWffU9jrQRyoxa3hOO2pCOfIow2YwsG7s0_.
[22]職業技術教育雜志社信息中心.10年來我國高職法規、政策建設[J].職業技術教育,2006(33):26-27.
[23]寇金和.高職教育要貫徹“三改一補”方針[J].北京市計劃勞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2):46-46.
[24]侯艷,劉玉蕾.600所本科院校轉型職業教育 高等教育變革前路未卜[DB/OL].[2014-06-12].http://news. /edu/2014-05/11/c_126485698.htm.
[25]楊金土.職業教育興衰與新舊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職業教育回顧[J].教育發展研究,2004(2):1-4.
[27]張振元.特殊技能人才學校教育培養體系研究導論[J].河南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1):17-21.
[28]范典.高考將分兩種模式 技術技能型和學術型[DB/OL].[2014-06-14]. http:///2014-03/24/c_119910549.htm.
Systematically Thinking on the Problem of Bachelor-leve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iton
ZHANG Zhen-yuan
(Yellow Riv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Kaifeng He’nan 475004, China)
一、理念與認識問題
1.高職教育界定模糊,認可度低
長期以來,社會各界甚至連一些教育工作者心目中始終沒能給高職教育一個準確的定位。有人認為,高職教育是“職業教育”范疇中處于較高層次的那一部分,并不屬于高等教育,從而將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視為兩個并列、互不交疊的教育范疇;有人把高職教育與成人教育等同起來;還有人認為高職教育就是職高教育。加之傳統的等級制度和身份觀念使大眾對高職低眼相看,“學而優則仕”,傳統的“讀書做官”、“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在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進機關當“白領”待遇穩當,到工廠當“藍領”低人一等,這種心理定勢短時間內難以改變。
2.辦學方向不明,發展定位不準
地方本科院校舉辦高職教育的出發點,有的是出于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利用高職教育的高收費政策而“名正言順”地追逐眼前的經濟利益,把舉辦高職教育作為本科院校的一個創收途徑而不是長期任務;有的學校認為辦高職教育投資少,認為辦高職比辦別的高等教育容易;也有的學校把高職教育看作二流教育,是普通本科高校附帶的、次要的任務,找幾個人,租一塊場地,掛一塊牌子就開張招生了,缺乏辦好高職教育明確的辦學方向和奮斗目標。
二、質量問題
1.生源質量不高
生源向來都是學校生存的根本,沒有生源就談不上發展。地方本科院校高職教育招生工作開展十余年來,生源質量一直不是很理想,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和高校擴招的進一步發展,高職高專教育的招生問題愈加嚴峻。報考高職院校的學生是在普通本專科錄取沒有希望的情況下的無奈選擇,不少省(市)對獨立設置的高職學院在專科批次錄取時放在??频牡诙A段,更有一種二等“公民”的感覺。這些考生既沒有“職業”的概念,又沒有一定的專業技能,高考分數又不高。顯而易見,以這種高考分數組合起來的高職專業,在學生的質量上、心態上及高職培養目標上都與高職教育的要求有較大的差異。
2.師資隊伍匱乏
由于高職教育規律、特點、培養目標、學生情況、教學過程有別于普通本科教育,因此,師資隊伍的建設要有相應的特殊要求。在業務素質上,要求教師具備雙重素質,既要有教師素質,又要有工程師的素質,亦即“理論型”與“實踐型”相結合人才。在組織形式上,實行專、兼職相結合的師資隊伍結構,基礎課以專職為主,專業課教師以兼職為主。在職稱結構上,要求專職教師應當取得教師職稱和相應專業的技術職稱。地方本科院校按學科梯隊要求建設起來的師資隊伍,不一定符合高職教育對于師資的特殊要求。這個問題,在地方本科院校開辦的高職教育中,普遍存在,卻往往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3.實習實訓條件不足
普通高校雖有搞研究型人才培養的設施,如高精尖的實驗室,但是缺乏供學生自己操作、演練的實驗室和實訓基地。而且本科院校的實驗室、工業中心一般只是進行理論、原理的驗證l生試驗和探索未知、發現科學原理的試驗,其設備不具備可供反復訓練使用的特點。部分本科院校以“為了本校高職教育發展”為由,在一些企業建立了實習基地,但這些基地往往僅供學生參觀、認識實習之用,并未給學生提供“真刀真槍”實訓的機會。而學校的實習基地和工廠卻因為投資不足,設備陳舊,工藝簡單,無法提供高新技術的實訓條件。在實訓基地的建設上,普通高校原有的辦學體制也無法適應高職辦學要求,比其他類型的高職院校更缺乏高職發展所需要的經費支持,甚至高職學費也不能全部用于高職辦學。
三、特色問題
目前,很多本科院校的高職教育往往是普通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大雜燴或不成功嫁接,它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照搬職業教育,片面強調職業性和適用性;二是承襲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而又降低其標準。在教育性質、內容、方法、培養途徑等方面缺乏反映特定人才需求的特色。實際上特色問題關系到普通本科院校高職教育培養的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特色是高職教育的生命線,沒有特色,普通本科院校的高職教育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和必要。具體表現在:
1.專業設置盲目
(1)熱門專業、新增專業的重復率偏高。有些院校高職專業與本科專業設置重復率最高能達8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可以說“人未盡其才,物未盡其用”。(2)校內高職新專業的增長率偏高。部分院校在一年內新增了3個以上的專業,其中個別院校申報了7個以上的新專業。(3)“軟性”專業比例過大。有些院校在儀器設備、圖書資料、實驗實訓場地及實施、專兼職教師隊伍等諸多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故只能設置一些對“硬件”實施需求相對較少的專業,如財會、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文秘、法律的專業。但對諸如此類的“軟性”專業人才市場的需求到底如何,并未做細致的調查、預測和分析。這勢必對若干年后此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造成較大的壓力,而畢業生就業率的低下必然會反饋到招生環節,如此循環下去將導致此類專業的蕭條與萎縮。
2.教學方式陳舊
長期以來,高等教育在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仍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如滿堂灌、考、背、默等應試式教學方式和手段積習未改;重課本知識,輕聯系實際;重理論講授,輕技能訓練;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等錯誤教育觀念支配下的錯誤做法還未明顯改觀。地方本科院校在舉辦高職教育過程中也或多或少沿用這些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其“產品”嚴重背離培養目標,背離市場需求。
3.培養模式單一
人才培養模式指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培養方案。它集中反映在人才培養計劃(教學計劃)上,包括專業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及培養過程等。近年來,地方本科院校的高職雖然規模迅速擴大,辦學模式逐步趨向多元化,但人才培養模式至今尚未完善,人才培養質量難以得到保證。這既影響高等職業教育的持續發展,也對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產生一些負面效應。
4.考核方法片面
目前,高職教育采用的評價方式,在很多方面是一種最低標準評價,即合格評價。考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1)考試觀念落后陳舊,與高職教育的人才觀、質量觀和教學觀不相適應,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主觀性、隨意性和盲目性。(2)考試內容過分依
附于教材,對新知識、新科學、新技能的傳授和掌握與實際脫節太大。(3)考試的內容和方法與培養目標相脫節。(4)重視結果性考試,輕視過程性考試。(5)考試的反饋調節功能遠遠沒有得到發揮。
四、體制和運行機制問題
1.辦學體制封閉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很重要的一環是開放辦學,采取多種形式與有關企業、行業合作辦學。一方面依靠企業、行業對辦學的支持與幫助,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學校為企業直接輸送人才的功能。而大多數本科院校缺乏先進的辦學理念,既不了解國際職業教育發展的前沿,又不了解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趨勢,缺乏服務意識,處于傳統的封閉式管理狀態,一切由國家、政府包攬,忽視學校、企業、學生的互動關系,已經習慣于以自身學科發展為中心的封閉式的辦學,地方本科院校仍然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辦學機構。
2.運行機制不暢
目前,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高職教育運行模式是設置二級職業教育技術學院,有獨立的辦學空間,高職教育教學完全由職業學院相對獨立的實施。這種辦學模式有許多弊端:首先,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因而具有不同的教育教學特點和方法;其次,高職教育存在于一個長期進行普通本科教學的環境中,高層管理者自然會以主次之分而置高職教學與組織整體教育教學和就業工作的邊緣。同時,也必然會由于觀念、行為等的慣性作用而使高職教育的運行與普通本科教育同構化。這種模式運行的結果是既使高職教育失去自身的職業性特點,偏離了培養高等技術應用人才的目標,也使普通本科教育受到干擾。
3.籌資渠道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