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對策
時間:2023-07-13 16:30: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對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會計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3)
摘 要:新年伊始,多家媒體就紛紛爆出多地商業銀行頻現存款“失蹤”現象。一向被視為最安全、最可靠投資方式的銀行存款,怎么會接連遭遇“丟失”呢?這無疑凸顯出我國商業銀行存在著嚴重的內部控制缺陷。文章就是基于這一系列銀行存款丟失案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目前存在的內部控制缺陷,并針對此現象探討出完善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對策思路,以期對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及風險防范有所幫助。
關鍵詞 :商業銀行;存款失蹤;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F832.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20
收稿日期:2015-03-20
1 系列銀行存款丟失案案情介紹
2015年年初,多地銀行存款被爆“失蹤”,一時間這些新聞占據著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據調查,近5年來,遼寧、江蘇、浙江、湖南等多地都曾出現過銀行存款丟失的現象,其發生情況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銀行外部人員作案詐騙。外部不法分子通過偽卡盜刷、攻擊網銀系統、偽造銀行票證以及假扮銀行工作人員等方式盜取儲戶存款。比如在去年10月份瀘州老窖“丟失”存在農行長沙迎新支行的1.5億元存款一案中,有數名詐騙人員偽造公司資料和印章,冒用公司名義到銀行完成掛失、開戶、轉賬等操作,盜取該公司在銀行的1.5億元存款。
第二種情況是銀行內部員工作案詐騙。內部員工利用職務優勢,監守自盜,誘騙儲戶多次輸入密碼,竊取客戶信息盜取存款。這類案件的涉案人員多為銀行分支機構的高層管理者,由于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基層管理者監控乏力,使得位于基層的銀行高管的權限過于集中,其權利往往凌駕于內部控制之上,所以就會導致基層銀行出現內部控制失效帶來的存款“丟失”現象。
第三種是銀行內部員工與外部社會人員勾結詐騙。這類情況一般與銀行非法高息攬儲相關,犯罪分子許諾銀行客戶除一般銀行利息外還可獲得其額外提供的高息,誘使儲戶將資金存入指定賬戶,同時與銀行員工勾結,要求客戶簽字、輸密碼等,將儲戶資金轉走。如杭州聯合銀行42名儲戶近億元存款丟失案就是如此,該行古蕩支行文二分理處原負責人祝超菊在案發前先是協助不法分子冒用銀行名義偽造蓋有銀行公章的保證書,對儲戶宣稱可提供事先一次性給予13%利息的“貼息存款”,當儲戶來到指定窗口存款時,祝超菊再趁儲戶不備,打開轉賬界面要求多次輸入密碼,將存款轉入其同伙賬戶分贓。
綜上所述,這一系列銀行存款丟失案的發生都與銀行的內部控制有關,銀行的內部控制不完善,才使得犯罪者有機可乘。因此,要避免此種現象的再次發生,必須完善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機制。
2 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分析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為實現經營管理目標,通過制定并實施系統化的政策、程序和方案,對風險進行有效識別、評估、控制、監測和改進的動態過程和機制。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有助于銀行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制度和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保障銀行和客戶的資產安全。而上述一系列存款丟失案都表明我國商業銀行存在很大的內部控制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內控政策不完整
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試行辦法》規定,商業銀行應在各項業務和管理活動中制定明確的內部控制政策,規定內部控制的原則和基本要求。然而,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商業銀行內控政策的制定不能全面覆蓋商業銀行管理的各個層面,也不能很好地為銀行的經營目標和審計政策提供良好的指導。同時,我國商業銀行為了拉存款、提升業績而和企業發展各種業務,而不考慮這種業務的風險有多大,可見銀行的內控政策沒有很好地覆蓋到一些高風險業務中,對這些活動也缺少必要的內部控制措施。
2.2 內控文化缺失
內部控制文化奠定了內部控制建設的基調,健康的內控文化可以保障內控制度的高效設計和有效執行。然而,目前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都缺少一種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內部控制文化,有些銀行工作人員并沒有真正領悟到內部控制的內涵,大都認為內部控制只是一種規章制度,而沒有認識到銀行內部控制其實是一種在業務運作過程中包含的制度制定、制度執行和監督控制機制的動態監測過程。另外,有些員工的思想觀念和業務素質存在很大的問題,對內部控制執行的重視程度不夠,他們常常會以習慣性的做法或經驗來取代制度的執行,又或者會以信任來取代控制的執行,對同事之間的相互監督和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對風險防范的意識不強,從而導致了各種違規操作現象的發生。以“杭州儲戶存款集體丟失案”為例,祝超菊作為銀行工作人員,卻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屢屢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無視銀行的內部控制制度,而同事對于她竊取儲戶密碼進行非法轉賬的行為卻沒有及時發現,足可見員工之間的信任已經取代了對內控的執行。
2.3 內控措施執行不到位
我國商業銀行的運行控制措施主要包括高層檢查、行為控制、實物控制、風險暴露限制的審查、審批與授權、驗證與核實以及不兼容崗位的適當分離等。然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這些措施的執行都是流于形式,貫徹很不到位。如在貸款的審批與授權上,授權不明朗,貸款事前審查不嚴格,貸款審批手續不齊全,貸后檢查不到位,對資金的運用缺乏有效的監控,對擔保單位的擔保資格沒有進行很好的審查;在實物的控制上,對實物的限制和監控不嚴,雙重保管和定期盤存制度沒有落到實處;在行為的控制上,對銀行員工的行為沒有進行很好的制約,沒有很好地做到不兼容崗位的適當分離,對員工的不法行為懲處不嚴。
3 完善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對策思路
3.1 提高違規成本,建立合規文化
銀行存款丟失案的發生多與違規操作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因此,銀行應該加強檢查力度,加大違規處罰力度,提高違規成本,對因違規操作、內外勾結、隱瞞實情等造成的經濟損失,除追究直接行為人的責任外,還要嚴格追究各級管理層的責任。同時,各銀行還應將合規與內控管理評價指標納入各分支銀行的年度綜合績效考核內,以防止出現基層銀行為了抓業務而輕內控建設的現象。除此之外,銀行還應該加強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員工的思想觀念和業務素質,將合規文化建設與員工日常的工作和業務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員工對內控管理文化的認同感,持續推進銀行內控文化的建設。
3.2 完善內控機制,優化內控措施
銀行要預防存款再次丟失的風險,就必須強化、細化內控管理,建立從上至下完備的內控體系,完善內控機制,優化內控措施。首先,銀行應該建立和完善內控的“三道防線”機制:基層業務經營機構和基層員工作為內控的第一道防線,在承擔業務發展任務時應該加強運營中的風險控制,嚴格規范各項操作規程;作為內控第二道防線的風險管理總部和業務管理部門,應該統籌內控制度建設,指導、檢查、監督和評估第一道防線的工作,并適時調整內控政策制度,促進業務流程優化和系統完善;另外,稽核部門應作為內控的第三道防線,負責優化監督檢查方法,加大非現場工作力度,提升風險反應速度,促進整個集團的風險管控能力持續提升。
3.3 加快系統建設,提高監管力度
各家銀行應當積極強化事權責劃分機制,完善業務授權管理制度,推進差異化授權體制改革,提高監管的力度。同時,銀行應該開發更加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技術,加快內控合規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加強對業務和管理活動的系統自動控制,從制度建設、工作機制以及技術保障等多方面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客戶信息保護體系,加強信息系統對客戶信息保護的硬控制,為客戶構建一張金融交易和信息保護的“安全網”。只有這樣,企業和儲戶的銀行存款才會更安全,銀行的風險也會得到較好的控制。
參考文獻
1 車宣呈.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缺陷分析與完善建議——基于系列銀行高管卷款出逃案例的分析[J].會計之友,2015(4)
2 王義娜.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失效及治理——基于QL銀行欺詐案的分析[J].經濟師,2015(3)
3 邊凌潔.存款“不翼而飛”銀行該當何責[N].浙江法制報,2015-01-27
4 張維.銀行丟錢多發暴露諸多內部治理問題[N].法制日報,2015-02-12
5 劉文暉.存在銀行的錢,真的會丟嗎?[N].檢察日報,2015-01-21
6 朱邦凌.巨額存款離奇失蹤拉響上市公司風控警號[N].上海證券報,2015-01-13
關鍵詞:流動性過剩 貨幣政策 存款準備金 商業銀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0.49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6-1770(2007)06-039-03
近期央行不斷實施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包括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加大央行票據的發行量,實施窗口指導等, 這些緊縮性貨幣政策對商業銀行是否會有影響,成為需要加以關注的問題。本文擬研究緊縮性貨幣政策實施的內在原因,探討緊縮性政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并提出有關對策建議。
一、緊縮性貨幣政策將在較長時期內存在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國內經濟結構失衡造成我國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2002年以來,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局面進一步發展,帶來外匯儲備快速增長,而且每年新增數量不斷上升。受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影響,企業和居民大部分不愿意持有外匯,藏匯于民的政策變成了結匯于官,使得企業居民的大部分外匯都變成了金融機構的外匯占款。2001年外匯儲備增加投入的貨幣中93%變成了外匯占款,到2006年這一比例達到98%。強制結售匯制度下,金融機構的外匯占款最終成為央行的資產,而央行資產方的增加即表明流動性的增加。當前,央行對金融機構貸款數量、有價證券的數量都較少,外匯儲備超常規增長由此帶來外匯占款快速投放,超出經濟增長所需要的貨幣供應量,成為當前流動性過剩問題的主因。
為了控制日益突出的流動性過剩問題,避免銀行信貸過快擴張并可能由此帶來經濟過熱和不良貸款增加的風險,從2002年起,央行開始實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主要是采取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回收銀行體系過剩的流動性,利用窗口指導和上調基準利率控制銀行貸款過快增長。
由于全球經濟失衡是各國內外經濟失衡的表現,短期內難以有大的改變,而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要假以時日,沒有一定的時間是難以到位,人民幣不斷增加的升值預期將加快投資、投機資金的進入,這些因素的長期性決定了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將在較長時期內存在,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問題也將長期存在,因此,從較長時期來看央行將實施以緊縮為主的貨幣政策。
二、緊縮性貨幣政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1、商業銀行寬松的資金環境和信貸擴張的貨幣基礎仍將維持,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銀行增加利息收入有利
據測算,維持每年GDP增長10%、貸款增長16%、M2增長16%的水平,需要投放基礎貨幣約5000億元左右。2002年以后,外匯占款的增量已遠遠超過了經濟金融發展所需基礎貨幣量。為了抑制流動性過剩,對沖外匯占款大于基礎貨幣增量的部分,央行頻繁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發行央行票據。從政策實施效果來看,2002年以來基礎貨幣的增長額仍然保持較高的水平,2000年和2001年基礎貨幣比上年增加分別為2871和3360億元,2002-2006年,則分別比上年增加5286、7703、6015、5487和13415億元,緊縮性貨幣政策下商業銀行經營的基礎貨幣環境仍然偏松。
在主動投放基礎貨幣的時候,中央銀行會把社會的超額儲備的流動性控制在盡可能少的數量上。各國通行的無息存款準備金制度也使得商業銀行盡可能保留最低超額準備金率。但是由于我國基礎貨幣投放的被動性以及特殊的準備金收益率制度,當前銀行體系存在較高的超額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存款準備金僅是使部分超額準備金變成法定準備金,因此不會對銀行的存貸款業務產生緊縮作用。從實際運作結果來看,2002年以來,商業銀行存貸款規模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存貸比不斷下降,銀行體系并不存在資金面緊張的問題。
由于未來央行上調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的問題,這些緊縮性的措施將不會影響商業銀行整體寬松的資金環境和信貸業務快速擴張的貨幣基礎。此外,由于目前法定準備金利率為1.89%,高于超額準備金0.99%的水平,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使部分超額準備金轉變為法定準備金,對增加銀行利息收入有利。
2、央票發行對銀行貸款存在擠出效應,對銀行盈利造成負面影響
目前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主要有貸款、有價證券投資和外匯占款等三部分, 2006年末,這三部分資金運用分別占資金運用總量的62%、11%和27%。從商業銀行資金運用的增量來看,2003年以來,隨著央行票據發行量的不斷增加,央票占金融機構資金運用的占比也在不斷增加,2003-2006年央票當年增加值占當年金融機構資金運用總量分別為4.6%、22.8%和16%,央票對貸款的擠出效應趨于明顯。
由于一年期央票到期收益率在2.9%左右,遠低于一年期貸款6.39%的收益率,央票對銀行貸款擠出將對銀行盈利產生負面影響。而定向發行央票屬懲罰性手段,發行對象主要是貸款發放較多的銀行,在于抑止貸款的過快增長,其收益率要低于一年期央票,對銀行盈利負面影響更大。
3、窗口指導將控制貸款過快增長態勢,但對盈利的負面影響有限
2006年以來央行多次實施窗口指導,都是要求商業銀行控制貸款過快增長。年初以來央行和銀監會聯合召開窗口指導會議,提醒各家銀行要對過快增長的信貸投放保持警惕,嚴格控制過度投資行業的貸款;銀監會則明確表示所有違規違法的信貸資金都要查處。受窗口指導的影響,商業銀行貸款過快增長勢頭將會受到控制,但由于總體上銀行信貸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對銀行的盈利增長不會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
4、加息有助于擴大銀行利差,增加利息收入
加息將有助于提高貸款平均利率水平。在宏觀經濟快速發展,投資需求較為旺盛的情況下,貸款需求不會因加息而受到影響,貸款平均利率上浮水平不會因為加息而縮小。2006年央行于4月和8月兩次上調貸款基準利率合計54個百分點, 2006年1季度貸款利率為5.85%,為基準利率的1.05倍,到4季度的1年期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升高到6.58%,為基準利率的1.08倍,4季度較1季度提高了73個基點,要明顯大于貸款基準利率54個基點的提高。貸款平均利率上浮水平不僅沒有因加息而縮小,反而略有擴大。
加息對于存款平均利率上調影響弱于貸款。央行數次加息沒有調整活期存款的利率,僅僅提高了銀行定期存款的成本,在目前存款利率存在法定上限的條件下,加息對于銀行存款平均成本的影響主要由銀行定活期存款結構決定。盡管加息使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利率的差距有所擴大,可能使企業和居民選擇期限更長的存款,進而提高銀行的資金成本。但實際上,由于居民和企業選擇定期存款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利息收入,而選擇活期存款是為了滿足流動性需要,投資和消費支出的增加才是驅動活期存款比重上升的主要因素。在目前股票市場火爆,企業投資增長較快的情況下,加息不會降低銀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銀行存款仍將呈現明顯活期化的趨勢,加息對銀行存款成本影響不大。
由于加息使商業銀行平均存款利率有所提高,但要明顯低于貸款平均利率的提高,將使銀行利差收入得到擴大。加息對宏觀經濟緊縮作用有限,并不足以降低信貸的增長,因此加息后銀行凈利息收入增長會有所提高。
5、銀行資金運用壓力將加大,但金融市場利率走高對商業銀行資金業務帶來積極影響
隨著外匯占款和市場流動性不斷提高,銀行體系存款規模將不斷增加,定向發行央票、窗口指導、加息等緊縮性貨幣政策將起到抑制銀行信貸擴張作用,加上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發展對企業信貸起到分流影響。銀行體系存差規模將持續提高,存貸比趨于下降,銀行資金運用壓力將會增加。
2006年以來,受貨幣政策緊縮預期和央行加大基礎貨幣回籠力度的影響,銀行間市場利率大幅上升。未來一段時間央行仍將執行緊縮為主的貨幣政策,帶動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利率持續走高。金融市場利率走高盡管會影響現有票據和債券的市值,但由于銀行債券投資的久期只有2年左右,現有債券市值所受影響較小。但是,債券市場收益率的上升會提高銀行未來的債券投資收益。因此債券市場收益率的提高,對銀行資金業務收入的影響正面為主。
6、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所受負面影響有限
加息主要目的是遏制過快增長的貸款需求,防止經濟過熱,因此不會影響宏觀經濟形勢。由于央行加息主要考慮CPI上漲的因素,扣除CPI加息后客戶實際利息負擔不會增加,對于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的影響很小,加息并不會對銀行貸款質量帶來負面影響。相反,由于加息會增加資金邊際成本,降低收益率較低的企業的貸款需求,有助于銀行對借款企業進一步優選,改善商業銀行新增資產的質量。
綜上所述,當前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利弊共存,有利之處在于:一是銀行資金面寬松的環境不會改變;二是增加銀行利差和資金業務收益率;三是有利于銀行調整資產結構,優化資產質量。弊端在于貸款快速增長勢頭將有所放緩,對利息收入總額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對策建議
總體來看,央行實施的以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發行央行票據為主的緊縮性貨幣政策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問題,不會對經濟增長和金融環境產生嚴重的沖擊,不會改變銀行資金面持續寬松的局面,對銀行經營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限。商業銀行不應過分擔心央行緊縮性貨幣政策,而應抓住經濟快速發展、金融環境較為寬松的良好發展環境,加快各項業務又好又快發展。
但是,央行發行央票、窗口指導、上調利率等政策會對銀行貸款增長、資金運作、資產質量、凈息差和利潤產生一些影響,商業銀行應正視這些影響,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做好以下應對準備。
1、積極調整優化存款結構,提高存款收益貢獻度
在市場流動性持續寬松的情況下,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將推動同業存款快速發展以及企業和居民存款活期化傾向。由于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持續上升,銀行信貸增幅居高不下,CPI高位運行,未來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較大,并有可能成為今后緊縮性貨幣政策的主要選擇工具之一。在加息周期中,商業銀行活期存款占比越高,加息得到的收益將越大。對此,商業銀行應認清當前金融發展形勢,抓住機遇,加快低成本活期存款業務較快發展。特別是應從強化品牌形象,加快產品開發,提升服務入手,加快企業、個人活期存款業務發展;同時應加強金融機構同業的市場營銷力度,積極吸收金融機構的同業存款,改善自身的存款結構,提高存款對銀行收益的貢獻度。
2、有針對性得加快內向型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
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不會影響銀行存款快速增長的整體趨勢,但是銀行的信貸擴張受窗口指導等政策影響將有所放慢,而資本市場發展帶來的金融脫媒使優質大企業客戶,進而優質中型企業客戶的貸款迅速分流,因此商業銀行將長期面臨資金寬裕、存貸差持續擴大的局面。在銀行利差保持上升趨勢的情況下,拓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獲取利息收入將是商業銀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徑之一。商業銀行可加強細分市場研究,有針對性的尋找目標客戶。由于國際收支順差主要由對外部門的對外經濟交往引起,對外部門的資金充裕,緊縮性貨幣政策可能使內向型企業面臨資金面緊張的問題,信貸需求將會較為迫切。為此,商業銀行應加強對市場資金供求結構的研究,重點加快資金壓力較大、具有較好發展潛力、盈利情況良好的內向型中小企業客戶信貸業務發展,達到較好的營銷效果。
3、大力提高產品創新、市場交易和風險管理的能力,促進資金業務快速發展
隨著商業銀行存差的不斷擴大,銀行的資金運用壓力將增加,但是金融市場產品創新的加大以及市場利率的逐步走高,為銀行資金業務發展提供機遇。商業銀行應積極提升自身的資金產品創新、市場交易和風險管理能力,增強資金業務獲利能力。重點在于培育和引進資金交易人員,大力提高交易能力,提升盈利水平。增強營銷意識和營銷力度,加快本外幣資金產品的創新能力,拓展資金交易產品品種,以更好得把握業務發展機遇,增加業務收入。
4、大力發展新興中間業務,拓寬收入來源
應對流動性以及市場資金面長期寬松的局面,在貸款增長受限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應盡快調整經營思路,著力發展理財、基金、保險等各類中間業務,以及短期融資券承銷、境外上市為主的投資銀行業務,將之成為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重點來看,一是加強產品創新能力,不失時機的開發與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境外投資相關的理財等金融產品,大力拓展零售業務,特別是中高端零售業務市場。二是密切對公對私、總分行、境內外行的業務聯動,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和一攬子解決方案,促進承銷等投資銀行業務的發展。三是加快專業理財師、投資銀行隊伍建設,通過薪酬體制和機制的改革與創新,保持員工隊伍的穩定性,培養和引進相關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加快理財業務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存款保險制度;存在問題;建議措施
一、商業銀行存款保險制度概述
商業銀行存款保險制度作為一種金融保障制度安排,是指由符合條件的各類存款性金融機構集中起來建立一個保險機構,各存款機構作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繳納保險費,建立存款保險準備金,當成員機構發生經營危機或面臨破產倒閉時,存款保險機構向其提供財務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從而保護存款人利益,維護銀行信用,穩定金融秩序的一種制度[1]。
二、我國存款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漏洞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存款保險制度來說,沒有真正做到分工明確,將具體工作切實落實到具體單位行業中去。例如在投保人向商業銀行繳納保險金后,具體索賠額度如何計算,在怎樣的時間范圍內予以賠償并且針對不同程度的經濟困難分別給以怎樣的援助等等這些問題還沒有具體落實在文件規范上,因此可以看出我國對于政策上還存在一些問題,長期以來的經驗不足和理論缺陷還是造成大量政策上的漏洞,影響了存款保險制度的運行。
(二)社會信任問題
一直以來,我們國家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過凈息差實現的,零售業務及其他一些中間業務還不能夠未成為商業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也正是因為這種高資本消耗、高成本投入、高風險投放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得不穩定性,使得我國銀行業利潤來源的維持面臨著極大的挑戰,與此同時也給金融體系的穩定帶來了極大的風險隱患[2]。
(三)無法消除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就是因為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才將存款保險制度逐步的深化完善,可是這種全球性的金融風險無法消除,循環性的發生給全球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對于我國的金融體系更是有著破壞性的作用,這種破壞性也會進一步體現在存款保險制度上[3]。我國目前的金融體系正在不斷的完善中,但是應對全球危機的水平仍然較低,抵御風險的能力低,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的存款保險制度就面臨著較多的困難,應對這種無法消除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也就成為了重要的問題。
三、完善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對策
(一)完善金融法律法規
制定統一的《存款保險法》已是金融界和理論界的共識。2014年1月,央行在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上表示,存款保險制度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存款保險制度作為我國已全面展開的金融改革的重要環節,擇機推出的可能性很大。這也是政府管理當局的呼聲和迫切希望。我們國家對于商業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正式實施尚且處于比較初級和不完善的階段,因此,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法律條例進行規范和約束就顯得特別重要,通過法律的制定,將一些具體的內容要求明確化,既方便這一制度的正常運行,又能減少不必要的矛盾和混亂。
(二)加強對銀行的風險治理
風險問題是全球商業金融機構都普遍存在的問題,風險對于商業銀行的發展,尤其是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和運行都具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因此加強風險方面的治理也是存款保險制度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而從我國銀行業的實際情況來看,整體銀行資產質量低下,并且受地方政府的保護,我國銀行普遍存在較大的風險問題[4],針對如何加強銀行的風險治理,我們應該明確態度,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體制[5],因為風險是銀行業發展過程中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無論是全面風險還是操作風險,銀行自身都應架構好內在的控制風險的機制,治理機構的完善,對銀行來說至關重要。
(三)解決社會“信任危機”
社會的信任是商業銀行存款保險制度存在的基礎,因此解決社會的“信任危機”也就成為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關鍵問題,要想加強社會信任,首先要在全社會建立明確的存款保險體制,對用戶保險費的繳納,索賠額度的計算以及商業銀行具體的職能范圍做出準確的規定,讓社會公眾更加了解這一制度的內在運行模式從而強化對銀行的信任程度,解決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不足問題。
四、結論
通過對商業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概念介紹以及相關分類和特點,以及重點了解關于我國商業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必要性和存在的不足、發展建議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國當前的商業銀行存款存款保險制度仍處于初級階段,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問題,例如政策漏洞、金融風險等等,所以在我國即將建立這一制度之時,更應著重解決這些問題,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促進我國對于這項制度的發展,當然,在更深層次的探討商業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整體性之和未來發展預計的問題上,本文還存在很大的不足。
作者:高群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竇鵬娟.隱形與顯性存款保險制度的比較分析[J].法治與社會.2010.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商業銀行 沖擊
隨著阿里巴巴和諸多電商企業加入互聯網金融的熱潮中,互聯網金融業已成為當前的經濟熱點,2012年亦被成為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元年。一般我們把互聯網企業從事金融服務稱為互聯網金融?;ヂ摼W金融體現了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和金融的相互交叉和相互影響?;ヂ摼W金融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企業和個人的籌資和投資方式,它提供了一種有別于通過銀行的間接融資的籌資方式,對商業銀行的發展產生了沖擊。
一、互聯網對商業銀行的沖擊
(一)分流商業銀行存款
在電子商務中交易中,由于第三方平臺的中間擔保功能的存在導致,客戶的資金在支付給對方時會有一部分資金暫時滯留在第三方支付平臺,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收款時間,進而影響到了商業銀行的儲蓄結構。2013年支付寶滯留的資金已超過200億元。同時隨著第三方平臺業務的拓展,尤其是其資金管理業務的開展,使得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資金收益率高于銀行存款的利率,進一步分流了商業銀行的存款。
(二)沖擊銀行貸款業務
互聯網企業在信息處理上往往比商業銀行更為快捷,在應對企業的貸款業務時,也可以有針對性地考慮到中小企業資金需要的特點,為其設計合理的金融產品。中小企業在用款方面往往具有周期短、貸款頻繁、用款急的特點,網絡金融往往具有方便快捷的優勢。目前,互聯網金融的貸款范圍主要是現有銀行金融服務體系無法覆蓋的小微企業。因此,在短期內不會還對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造成重大影響。
(三)擠壓銀行中間業務
一方面,在互聯網金融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上支付的價格更低,而且支付方便的特點,并可以延期支付,有利于購買者享受更好的產品服務。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臺不斷利用其線上優勢的同時,通過POS網絡與代收賬款系統的構建逐步實現了線下的收單和付款業務。此外,互聯網金融不斷的向金融業務滲透,如匯付天下的基金申購費用僅為銀行承銷的40%,也對商業銀行的業務帶來沖擊。
(四)瓜分銀行客戶資源
在傳統的網絡支付中,商業銀行網關僅僅提供了款項支付的通道,難以掌握客戶的資金流動狀況。第三方支付平臺通過自己虛擬網關的建設,可以直接了解客戶信息,掌握客戶的資金流動情況?;ヂ摼W金融通過對客戶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掌握,使得其可以對客戶信息進行研究分析,進而制定合乎投資者需求的營銷計劃,使得互聯網金融在于商業銀行爭奪客戶資源中處于有利地位。龐大的客戶資源也勢必為互聯網金融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利潤空間。
二、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的對策
(一)加強與互聯網網金融企業合作
互聯網金融不是簡單地替代商業銀行,而是在商業銀行難以涉及的區域進行補充。商業銀行可以借助互聯網金融的信息技術和運營模式,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彌補了商業銀行支付效率的不足。通過數據平臺的合作可以使得商業銀行融合互聯網金融的信息優勢,進而降低經營成本,拓展業務渠道,保持市場的領先地位。
(二)努力提升銀行傳統業務優勢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積極探索建立以客戶為導向的金融服務體系努力提升銀行傳統業務優勢。首先,通過建立客戶體驗系統使得之前的零散體驗變為系統的體驗,進而促進投資者對于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了解,增加客戶嘗試新的投資工具的熱情。其次,優化業務流程,創新金融服務體系,使得金融服務可以貼近生活,從而突破傳統的管理方式,為投資者提供具有個性化的金融服務。
(三)加快銀行的網絡化水平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商業銀行也要積極地融入到互聯網中,進而將銀行業務逐步網絡化。首先,商業銀行應積極地與一些中小企業在線融資合作,尋求新的市場拓展方式,進而減少對傳統商業銀行對固定營業網點的依賴。如中國工商銀行積極構建“融e購”第三方交易平臺,使得線上交易和線下交易緊密結合起來,使得物資配送和資金流動、信息流動緊密地結合起來。
(四)挖掘和培養復合型人才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復合型人才既要懂得計算機軟件操作、數學建模,有要有扎實的經濟學和金融學功底。在銀行招聘中應當強調應聘人員的學科交叉背景,同時在員工入職培訓中積極的開展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業務培訓,普及互聯網金融的基本知識,宣傳互聯網金融的最新發展動態,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組織有關互聯網金融的專業知識競賽,努力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復合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志堅,肖玉秀.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啟示[J].市場研究,2014.
[2]鐘潔.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沖擊與應對策略研究[J].現代商業,2014.
[3]邱峰.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沖擊和挑戰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
(一)利率市場化的內涵
所謂利率市場化,簡單來講,就是把利率的主要決定權交給市場而非政府,是與利率管制截然相反的一種狀態。也就是說,金融市場上資金的供給和需求狀況主宰著利率的波動。比如當供給大于需求,利率會向下波動;反之,則是相反的狀態。
(二)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是從1996年開始的,旨在形成一個以基準利率為中心,市場利率為主體的利率體系。自此,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央行退居次位,起一個輔助的作用。
1.第一階段,同業拆借利率市場化。銀行間拆借市場建立的時間坐標是1996年,從該年六月開始,同業拆借利率上限會受到中國人民銀行的限制,并根據市場資本率的需求和供給情況,直接由借貸雙方確定拆借利率。
2.第二階段,債券利率市場化。1997年6月,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正式啟用,債券回購利率和債券交易價格也同時放開;到了 1998年,政策性金融券的利率管制也得到了釋放;1999年,在招標的方式下,財政部向銀行發行了國債。
3.第三階段,票據市場化。最主要的成果就是2007年SHIBOR開始成為商業銀行票??貼現、轉貼現的基準,票據貼現利率以SHIBOR加減點方式報價,與貸款基準利率已經基本沒有關系。
4.第四階段,外幣存貸款利率市場化。2008年后,四大行首次實現小額存款利率自主定價,授權可以低于央行規定的下限利率定價,這標志著我國外匯存貸款利率逐步市場化。
5.第五階段,人民幣貸款利率管制逐步放松。2013年7月19日,國務院準許央行自2013年7月20日起不再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進行管控。至此,利率市場化的意圖愈發明顯。
6.第六階段,人民幣存款利率管制逐步放松。2015年,經過數次對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上限的調整,最終于同年10月,央行宣布放開存款利率上限。
二、我國利率市場化給予商業銀行的益處
(一)有利于商業銀行靈活經營
利率市場化以后,市場信號的變化引領利率的變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商業銀行更多自由行使其經營權的空間。比如,商業銀行可以在綜合考慮市場狀況、其經營管理需求等諸多因素后,自主確定存貸款利率水平以及對其經營的金融產品進行合理定價。
(二)有利于商業銀行優化客戶結構
實現利率市場化以后,為了爭取更多的社會存款,商業銀行可以利用資金價格差異來吸引存款。在貸款利率方面,商業銀行會在充分考慮企業的經營狀況、提供貸款業務所需要花費的各種成本以及可能面臨的違約風險等基礎上制定不同的貸款利率。為了吸引優質客戶,對于不同風險水平的客戶,商業銀行可以確定不一樣的利率水平。
(三)有利于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
在利率市場化以后,商業銀行在確定利率水平方面更加自由和靈活了。它們完全可以憑借此優勢,在“利率”上多下功夫,研發與利率相關的多種金融產品。不難預料,在利率市場化達成后,隨著利率風險越來越突出,市場上對規避此種風險的產品需求量將是相當龐大的,這也將刺激銀行加快金融創新的步伐。
三、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中面臨的問題
(一)商業銀行的傳統利潤來源將受到沖擊
眾所周知,商業銀行的傳統主營業務有兩個,分別是吸收存款與發放貸款。一方面,客戶在銀行存款,銀行會給予客戶一定的存款利息收入,存款利率相當于銀行吸收存款用于貸款所付出的成本。另一方面,除去必要的存款準備金以后,銀行會將多余的存款借給需要資金的客戶,這便是貸款業務。借貸出去的資金,銀行會收取一個貸款利息,貸款利息往往是高于存款利息的,這兩者之間的差額便是銀行的利潤來源。過去,息差是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但是,在利率市場化以后,為了吸引客戶和吸納更多的存款,商業銀行普遍會在提高存款利率的同時又降低貸款利率,息差收窄,勢必對銀行業帶來沖擊。
(二)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加大
利率風險就是指市場利率變動的不確定性給商業銀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利率變動頻率和幅度增大的可能性都會上升,這很容易使得商業銀行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或者實際成本與預期成本相背離,從而增加其經營過程中的利率風險。
(三)商業銀行的競爭加劇
實現利率市場化后,商業銀行若還是想如過去那樣主要靠存貸利差來存活顯然是異想天開。為了繼續生存甚至發展壯大,商業銀行必須大力發展新的業務,比如中間業務。同時,也要積極研發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的金融產品。這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也會加劇銀行業的競爭。
四、我國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中間業務的發展
中間業務就是指商業銀行以中間人的身份,不運用或較少運用自己的資金,為客戶辦理相關業務,并從中收取手續費和傭金的業務。比如結算、信托、租賃、銀行卡業務、理財服務等。中間業務將是今后銀行重點發展的對象,與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并重。因為中間業務受利率影響很小,其相對于資產負債業務,可以使商業銀行花費很小的成本而得到一筆穩定的收入。
(二)加快金融創新
一方面,利率市場化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為了在銀行業繼續生存,商業銀行就必須擴展新的領域,開拓新的業務。另一方面,利率風險增強使得市場上對規避利率風險的產品需求旺盛,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研發出對應的金融產品,勢必會搶占先機,成為最大的贏家?;谏鲜鰞煞矫?,加快金融創新的步伐勢必會成為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發展壯大的重要法寶。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 商業銀行業務 機遇與挑戰 建議
一、利率市場化現狀
利率是由市場供求變化自發形成的一種市場價格。利率市場化是指利率由市場價格機制形成。在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利率政策是利率管制。利率管制主要是指利率的變化由國家嚴格加以控制。從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開始推進利率市場化。2012年以來,我國的利率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二、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帶來的機遇
(一)利率市場化有利于商業銀行營銷
利率走向市場化,商業銀行有了存款、貸款的定價權。商業銀行可以細分客戶,針對不同的客戶可以給以不同的利率,實行差別定價。在市場上,商業銀行可以自由定價,吸引優質客戶,使負債優良化,保證商業銀行的安全性。同時商業銀行對于非優質存款客戶實行利率下浮,減少成本;對于非優質貸款客戶實行利率上浮,增加收入。
(二)利率市場化有利于商業銀行法人貸款業務多樣化營銷
目前,在利率管制下,商業銀行對于法人貸款業務整體營銷思路在于營銷一些雖然在一定范圍內有收入損失但是具有貸款高安全性的優質客戶。一旦利率走向市場化,商業銀行會尋求收益與風險的均衡,營銷不再僅僅高度集中在上述客戶之中。在不同客戶市場中,現有五大商業銀行必然依然積極營銷大客戶;高風險的同時是高收益,中小銀行在一定風險承受范圍內,必然以創新產品更好地為中小企業服務,有利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三)利率市場化有利于商業銀行優化個人貸款業務結構
目前,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主要分為房屋按揭貸款和非房屋貸款。第一,無論自然人申請哪一種個人貸款業務品種,自然人申請貸款都具有一定的剛性??刂苽€人貸款業務風險關注的要點在于自然人違約的概率。考慮自然人違約的概率的因素在于自然人的人品、工作單位、截止申請貸款日的信用狀況等等。在自由利率定價的條件下,可以對于違約概率較小的自然人適當給以利率優惠,吸引其選擇利率較低的商業銀行貸款;可以對于違約概率較大的自然人以利率上浮,作為風險補償。第二,個人貸款業務受政策影響較大。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商業銀行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衡量收益與風險,在一定政策情況下,以利率的變化調整商業銀行自身的個人貸款業務結構。在需要大力發展某種個人貸款業務品種的政策指導下,適當將該業務品種的利率定價給以優惠;在需要控制某種個人貸款業務品種的政策指導下,即可上浮該業務品種的利率。
三、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帶來的挑戰
(一)利率市場化會加大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競爭
在利率市場化下,各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定價變得靈活。存款大客戶對商業銀行的忠誠度并不高,嚴重受利率變化影響。利率一旦變化,存款大客戶即采取行動,即將自己名下存款流動到存款利率較高的商業銀行。為了爭奪存款大客戶,短期內各商業銀行必然大幅增加存款利率,造成惡性競爭。商業銀行受利潤驅使的這種短期行為可能會造成金融市場的混亂,并產生經營危機。
(二)利率市場化會增加商業銀行定價的難度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利率管制,商業銀行不需要考慮利率定價的問題。利率走向市場化,商業銀行利率定價對于商業銀行必然成為至關重要的一個問題。在利率市場化下,五大商業銀行仍然處于主導地位,可能促使定價趨于同質化。商業銀行如何合理進行利率定價、如何吸引優質客戶、如何有效控制風險等等這些問題必將成為商業銀行進行利率定價的難題??偟膩碚f,商業銀行利率定價的結果,是商業銀行之間競爭的博弈結果,是商業銀行與客戶之間博弈的結果。最優的商業銀行定價,是實行商業銀行之間、商業銀行與客戶之間博弈的均衡。
(三)利率市場化必然降低存款與貸款的利差,使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下降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業務依然主要集中在存款業務、貸款業務。在商業銀行對利率自由定價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必然做出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貸款利率的短期行為。若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增加、貸款利率下降,存款與貸款的利差必然下降,商業銀行的利潤必然下降,商業銀行的盈利性必然減弱,必然影響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四)利率市場化可能導致借款人逆向選擇
在利率市場化的狀態下,由于借款人與商業銀行之間信息不對稱,可能會導致借款人的逆向選擇。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是激烈的,為了爭奪優質的借款客戶,會降低貸款利率,可能導致借款人逆向選擇,一些非優質客戶會進入借貸市場。這些非優質的借款人違約的概率較大,可能給商業銀行資產的安全性帶來挑戰,會惡化商業銀行的整個資產結構。
(五)利率市場化給商業銀行風險控制提出了新要求
利率從市場管制走向市場化,利率從在政府不調整的情況下一成不變走向隨市場變化而波動。利率波動變化,存款客戶的流動性增加,貸款客戶的敏感性增強。當然利率波動變化,使得商業銀行的利差會下降、盈利會減弱,存款人提前支取、借款人提前還款的可能性會增加,負債與資本的機構匹配受到挑戰,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增加。商業銀行如何有效協調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將是利率市場化下的另一個難題。
四、商業銀行業務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建議
(一)審慎考慮,合理定價
商業銀行應立足自身狀況,針對所處細分市場,協調風險與收益,完善資產負債機構,結合同業定價情況,審慎考慮利弊后合理定價。商業銀行進行利率定價應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避免短期行為,避免與同業惡性競爭,以股東收益最大化為目標,有效預測利息收入,全面考慮利率影響因素,以此作出合理利率定價。
(二)細分客戶,差別定價
商業銀行作為法人組織,在控制風險、保證流動性的情況下,經營以盈利為目的。商業銀行的首要任務是營銷優質客戶。在利率市場化的機遇下,商業銀行可以細分客戶,對不同的客戶實行差別利率。第一,對于存款客戶,規定一定存款額的區間,不同區間內客戶實行不同的利率。執行利率的原則在于客戶存款金額越大,利率越高。第二,對于貸款客戶,優質客戶實行利率優惠,曾有信用逾期的客戶實行利率上浮。
(三)創新產品,吸引客戶
目前,商業銀行僅僅經營傳統業務,已經沒有發展的空間。商業銀行可持續經營、與時俱進的發展的根本在于產品創新。在利率市場化下,利差收入降低,商業銀行再以利差收入作為利潤的主要增長點是有礙其發展的。在利率市場化下,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在于產品創新,提高中間業務收入。目前,金融發展已不再處于以需求、供給為導向,而處于內生引導發展的階段。當前,商業銀行要想發展的一方面就在于面對自己的細分客戶,創新產品,找到新的利潤增加點。
(四)完善制度,甄別客戶
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針對借款人,商業銀行應按照業務特點和風險特性的不同,不斷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有效甄別借款人,減少借款人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發生。商業銀行應以有效信用風險計量為導向,制定相應防范風險的制度,平衡收益與風險,有效選擇優良借款人,加強利率風險管理。
(五)建立體系,防控風險
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有效防控風險。在利率市場化下,受利率波動影響,商業銀行行為選擇以逐利為核心。促使商業銀行審慎經營、約束商業銀行短期逐利行為的有效措施在于商業銀行自身合理的風險控制體系。建立合理的風險控制體系的原則在于有效進行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聲譽風險和戰略風險的管理。
利率市場化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是機遇與挑戰。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商業銀行應有效利用機遇、面對挑戰,建立合理的風險控制體系,以研發創新產品為基點,有效進行利率定價,并且加強利率風險管理,成功實現轉型,穩健、可持續經營下去。
參考文獻
[1]游春,胡才龍.利率市場化對我國中小銀行影響的問題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2011(08).
[2]李海波. 利率市場化對銀行公司業務的影響[J].銀行家,2013(01).
(一)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ヂ摼W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于金融業務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理論上任何涉及到了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為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審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眾籌創富通寶等模式。
(二)商業銀行的概念是區分于中央銀行和投資銀行的,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多種金融資產為經營對象,具有信用創造功能的金融機構。最初使用“商業銀行”這個概念,是因為這類銀行在發展初期,只承做“商業”短期放貸業務。放款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放款對象一般為商人和進出口貿易商。人們將這種主要吸收短期存款,發放短期商業貸款為基本業務的銀行,稱為商業銀行。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優勢分析
(一)信息處理高效、成本低。互聯網企業的數據采集本身就是在網上完成的,獲取的客戶信息天然以電子格式存在,擴大數據量的同時也方便了網絡間的同步傳輸和分析,既提升效率又降低成本。
(二)突破規模瓶頸,實現長尾效應。憑借技術優勢,互聯網企業可以較好地契合長尾需求,突破了物理位置限制?е碌男棖蟛宦?足;依靠數據分析達到定制生產,降低庫存成本;依靠網絡搜索引擎,客戶的搜尋成本得以降低。
(三)覆蓋廣?;ヂ摼W金融模式下,客戶能夠突破時間和地域的約束,在互聯網上尋找需要的金融資源,金融服務更直接,客戶基礎更廣泛。此外,互聯網金融的客戶以小微企業為主,覆蓋了部分傳統金融業的金融服務盲區,有利于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四)數據來源穩定、掌握平臺先發優勢。通過分析可以發現,自主擁有的平臺是互聯網企業涉足金融業務的核心所在。在此基礎上,通過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等技術,可以評估商戶的信用水平及還款能力,從而可以進行業務拓展與風險控制。
三、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沖擊
(一)改變傳統金融服務模式。首先互聯網金融注重客戶體驗,在運作模式上更強調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核心技術的深度結合,以支付寶為例,該公司積極嘗試將重力加速感應等新技術應用到移動支付中,為客戶提供靈活性產品提升客戶體驗,而傳統銀行服務注重物理店面的有形服務,對該部分客戶需求重視不足;其次商業銀行受其業務操作流程的限制,無法有效應對網絡小微貸款公司的挑戰,以阿里小貸為例,該公司整合阿里巴巴、淘寶網和支付寶資源,通過系統數據對接實現了大規模數據云計算,客戶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申請小額貸款,系統會通過數據計算該客戶的風險等級進而進行授信,最大限度降低了成本和風險,通過交互式營銷沖擊傳統銀行服務模式。
(二)改變了支付渠道,沖擊商業銀行的收入來源?;ヂ摼W金融的發展對商業銀行收入的沖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分流銀行儲蓄客戶,銀行存款客戶流失,減少或降低銀行存款增幅,其次提高銀行吸儲存款成本,以余額寶為例,其募集資金通過同業存款又流回銀行,但同業存款利率要高于銀行同期存款利率,銀行吸收存款成本增加;再次網絡借貸的發展沖擊銀行貸款客戶來源導致貸款利息減少;最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分流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以財付通、支付寶為首的互聯網第三方支付企業逐步將業務類型由線上走向線下,第三方支付線下POS收單業務一旦成熟,將影響銀行的POS刷卡手續費收入。
四、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
(一)轉變理念,追求融合。在大數據時代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金融行業的互聯網化與互聯網行業的金融化相互融合需要轉變經營管理理念,善用互聯網思維做金融,謀求共同發展。對商業銀行來說,一是要深入研究,付諸實施。建立本行互聯網金融的相關部門,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行研究,并盡快建立基于客戶的適應商業銀行發展的新型金融模式。積極學習,順勢轉型。商業銀行要學習互聯網企業的網絡營銷方法和策略,提高對客戶交易數據的分析能力,以獲得信用評價體系和信用數據庫。商業銀行應通過自身實力的不斷提升吸引優勢資源與合作盟友的加入,即便是競爭對手,只要合作得當同樣可以共同開辟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