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3 16:29: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茶文化的重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茶文化思想;高校素質教育;影響研究
1998年我國已開始高校教育改革,隨著高校擴招,高校教育改革也進一步深化,2010年國家相關部門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明確將素質教育,重視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重點,綱要指出:“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的發展戰略,[1]但當前我國高校過于注重專業教育,素質教育開展差強人意,其中傳統文化的缺失、大學生道德情操水平不高等問題較為突出,2014年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高校要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納入教育課程和教材體系之中。茶文化作為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對培養其人文素質、道德素養、思想政治素質創新思維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本文旨在研究茶文化思想對我國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影響。
1茶文化思想的內涵
我國茶文化是東方智慧與傳統哲學思想的結晶,融合了儒釋道三家思想之精華,歷代都被文人雅士視為精神追求的目標,也正因為他們的向往,將茶文化從物質領域轉移到文化領域,賦予了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內涵。
1.1傳統文化之內涵
中國哲學思想自古以來就強調“和”,即是指萬事萬物和諧、統一,和而不同,相滋相長,儒家“致中和”、中庸之道,道家的“天人合一”都有此意,因此“和”思想自然也成為茶文化精神的內核。茶性淡泊、平和,生長于大自然之中,汲取天地之精華凝結而成,其中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學,體現了儒家“中和之美”、道家“天人合一”之思想。由飲茶發展而來的茶禮也體現著人與人、人與萬物的和諧相處,以及以禮待人、和敬為人的思想內涵。當然在烹茶、點茶或沖茶的過程中同樣包含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大思想。
1.2個人道德修養
茶文化思想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修身養性,提升飲茶者的道德修養,古人從茶之自然品行與德行中概括出君子應當具備的價值觀、人生觀、生活觀以及生活的態度,總體來說就是:精行儉德、積極入世、仁民愛物。中國傳統文化重禮修德,這也是茶文化價值觀中重要的內容,“精行”即當代強調的誠信、至真之人性品德,“儉德”就是“樸素”的德行,也就是老子強調的“樸素天下莫能與之媲美”,追求一種自然、純樸、不浮夸、不奢華之品行。因而茶文化一直是古往今來用來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的重要方式。茶文化中包含著積極入世之觀,雖然詩歌歌賦中記載著很多有識之士因仕途不得意,回歸自然,沉醉于飲茶中消極避世。但實際上陸羽《茶經》中承載其對國家興旺,社會發展的關注,體現為一種積極入世的生活態度與人生情懷?!叭拭駩畚铩斌w現出人與人,人與萬物之間相互關愛,其與儒家的“仁者愛人”、佛家的“無緣大悲,同體大悲”、道家的“蓋天地萬物本吾一體”思想一致。
1.3審美教育
茶文化中包含著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同時也蘊藏著豐富的審美文化。儒家的“仁愛”,道家的“自在”、“天人合一”、佛家的“明心見性”等引申出傳統美學“澄懷味象”、“氣韻生動”等美學思想,賦予茶文化追求清美、祥和的精神意境。茶文化審美文化不僅作用于茶具、茶藝表演、飲茶環境等視覺化的形象,如千姿百態的茶形,茶藝表演的雅致,茶具的精美等,而且融入飲茶意境、飲茶者精神追求等之中,如茶香之美,茶情之濃,飲茶者的精神追求等等,這些內容都從不同的方面陶冶飲茶者的心靈。茶形之奇特,需要飲茶者凝神靜思,將心與茶融為一體,感悟茶葉在水中侵泡、綻放、升華的生命過程。茶文化之審美感悟促使了歷代文人雅士追求在清泉、松下、云林……中飲茶暢談,即使在室內也離不開梅蘭竹菊、琴棋書畫的渲染。因此,可以說茶文化是一種審美文化的教育,是美心修德的審美之道。
2茶文化思想對我國高校素質教育中的影響
隨著高校擴招的發展,高校素質教育顯得越發重要,根據《發展綱要》內容要求,我們很清楚地高校素質教育的核心與重點,文化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為其核心,創新思維培養為其重點,而茶文化思想對高校素質教育的核心與重點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本節將重點分析茶文化思想對于培養大學生文化素養、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創新思維的重要作用。
2.1茶文化思想有利于提升大學生文化素質與道德素養
大眾文化、互聯網以及智能手機的發展為當代大學生提供更加多元而豐富的娛樂內容與消遣方式,與此同時,削弱其傳統知識的傳承與文化素質的提升。將茶文化思想融入高校素質教育中,通過開展講座、課程教學等方式引導大學生學習茶文化思想,了解茶道、茶禮、茶藝以及其中蘊藏的人生哲理、生活態度、道德精神等內涵,不僅有助于茶文化思想的傳承,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更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在當代物欲橫流的消費社會中,對茶道、茶德的學習,幫助樹立大學生調節心態,培養和諧健康的人際關系以及“精行儉德、積極入世”品德與生活態度。當前已有不少高校開展茶文化課程教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本科生開設了公共選修課《茶文化》吸引了近6000名學生選修,課程開設的成功得益于任課教師不斷地完善、豐富課程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手段等等,擴大該課程的影響力,[3]有力地促進了大學生人文素質和道德素養的提升。
2.2茶文化思想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
改革開放帶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同時也帶來多元的社會文化與觀念,以及日益更新的現代文明,這些猶如洪水般沖擊了大學生的思想,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當代顯得尤為重要。茶文化思想中的“中和之美”、“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等思想、茶文化中的審美教育蘊藏著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提倡樸素、勤儉、和美等傳統美德息息相關。因此,高校開拓茶文化課程,茶文化文藝、講座活動,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可以將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鮮活的表現出來,也更利于大學生的接納與吸收,從而堅定大學生積極踐行黨的路線、政策,增強民族自豪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
2.3茶文化思想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是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那么怎樣培養創新思維?可能有諸多種方式,但有一種是任何一個人都應具備的能力,基于傳統文化之上的思維創新。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尤其是茶文化有著諸多的不了解和不喜歡,殊不知以茶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蘊藏著博大精深的精神內涵,為人們學習、生活、乃至創作提供了靈感源泉,老舍、魯迅借助茶館意象寫成的小說,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味。在高校素質教育中融入茶文化思想,在提升大學生人文素質、思想政治素質的同時,也為他們積累傳統知識與思維方式,進而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3小結
茶文化思想對高校素質教育的影響可謂十分深遠,但如何更有效地開展,仍需要高校根據實際情況,開設茶文化相關課程、講座,完成茶文化德育功能的重要使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楊華.傳統文化傳承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實踐研究———以《中國茶文化》課程為例[J].美育學刊,2016,7(5):38-42.
關鍵詞:傳統茶文化;大學生創業思維;影響
在社會創業壓力不斷增大的形勢下,圍繞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討論也越來越激烈,而在這些激烈的探討中,大部分學生都將目光放在了大學生專業能力與素養的培養上,而忽視學生了創業思維的研究。在利益驅動的社會背景下,大學生步入社會,開始創業,很難做到從容淡定地發揮自己專業優勢,客觀看待各種利益誘惑,所以在學生畢業之前,教師有責任通過文化滲透,降低大學生的思想浮躁情緒,在他們的思維意識中修建起思想的堡壘,幫助他們能夠更好地抵御創業過程中的種種誘惑與困難。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對大學生創業思維具有非常巨大的優化功能,高校教師應該充分挖掘茶文化的教育價值,促進大學生創業思維健康、積極發展。
1大學生創業思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從目前我國的大學生創業思維的整體情況來看,其中明顯存在很多問題,下面針對其中三項最突出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1.1“眼高手低”所呈現出的問題
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種“優越感”,因為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自己有一個好的家庭背景,自已畢業于名牌大學等等,這些“優越”思想,就會造成他們創業過程中的“眼高手低”現象,大學生創業都渴望成功,大學生在畢業前也常常會接受一些學校組織安排的“成功人士”的經驗演講,給學生輸入的總是一些成功經驗,在挫折教育方面相對匱乏。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對未來創業需要“一點一滴”做起的規律有所忽視,加之目前,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以及祖父母的過度關愛下成長起來的,對于社會險惡以及利害關系根本不了解,他們大多追求安逸,自我中心意識強,認為自己什么都好,哪里都比別人強,這就是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困難就逃避、“眼高手低”問題出現的根源。
1.2“自信不足”所呈現出的問題
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信心不足”問題,基本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我國大部分非重點高校中學生的創業環境比較弱,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非重點高校的學生與重點高校的學生相比,本身就存在明顯的自卑感,加之社會的就業環境大部分也傾向于重點高校的學生,很多企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也就是先看文憑,在學生能力方面的考察放在次要位置。在學校環境與社會環境的綜合作用下,必然會導致很多非重點高校的學生在創業的時候,就會表現出明顯的自卑感。其次,是女學生創業所表現出來的自信心不足問題,由于中國長久以來存在的“男權思想”,導致不管是工作崗位,還是生活中、學校中,女生總是處于明顯的弱勢地位,即便是在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存在于人們思維中的“男權思想”也很難根除,這就導致高校女生創業過程中的困難很多,自信心不足。
1.3“焦躁不安”所呈現出的問題
“焦躁不安”主要是由于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由于各種困難而產生的挫敗感導致,創業是一個與社會不斷接觸,不斷摩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接觸很多不同的人,也會遭受很多拒絕和失敗,大學生初入社會,遇到這些問題就會產生很大的失落情緒,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和選擇是否正確。在克服以上問題的時候,高校教師可以借助茶文化中的有益元素,不斷在學生思維領域進行滲透,強化學生正面應對挫折和挑戰的意識,建立健康、積極的創業思維。
2茶文化與大學生創業思維的切入點分析
茶道是茶文化在現代社會的代表,是茶文化中的核心部分,能夠集中體現出茶文化的中心思想和內涵。下面以茶道為例子,將其在大學生創業思維中的切入點進行分析。在培養大學生創業的時候,引入茶文化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切入:
2.1顯性方面
2.1.1茶道遵循嚴格的程序
以茶文化中的茶道為例,它將沏茶、品茶融合為一體,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動作、環節、步驟都有講究,只有每個點都做到位,才能夠充分展現出茶文化的魅力,給人以美的享受。簡而言之,茶道是講究一定程序的,甚至是嚴謹的。將這個思維用于大學生創業中,它的意義在于,構建學生對未來創業活動的正確認識,要讓他們從自身的職業特點和能力入手,遵循社會秩序,以及創業步驟,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一滴”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構建學生正確的創業思維,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突破創業中“眼高手低”的問題。
2.1.2茶道要求寧靜的氛圍
作為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茶道蘊含了豐富的“禪學”思想,在茶道表演的整個過程中,其整體基調是寧靜的、悠遠的、雅致的,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洗滌人們心靈的塵埃,這種思想對大學生創業思想有著巨大的優化價值,比如,要培養大學生冷靜對待困難和失敗的心態,處事淡定,榮寵不驚。也能夠幫助他們消除心中一些消極的情緒,在創業過程中會更加冷靜、客觀地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自己的優勢在哪里。實際上,大學生創業過程中,要懂得一個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能夠得到什么”遠遠比“想要得到什么更重要”,退一步說,即便他們創業不成功,他們至少能夠有所收獲,能夠懂得如何應對未來的“風雨”。
2.2隱性方面
2.2.1品茶所追求的分享
上文已經提到了,當代社會的大學生“自我中心”意識非常強,這與他們的成長環境有直接關系,這就導致在創業的時候,他們對未來前景的預測也總是“自我思維”,而這種思維會讓他們的創業思維越來越偏執,對創業道路的設計偏離理性,而在茶文化思想引入以后,學生的內心會更加平靜、理智,在創業中人與人的交流也更加和諧,這無疑會推動大學生創業思維向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2.2.2品茶所追求的靜思
人們在安靜的環境中,思維總是比較理性的,心境也會更加清明。這也是茶道追求靜思的原因,靜思并不是一個具體的、特定的問題,它是人們一種心緒,一種行為,在品茶的時候,人們會自然進入到一個情境中,心靈和身體都會放松。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必然會經歷很多磨難,也難免心緒混亂,這個時候,靜思就能夠幫助他們回歸最初創業的“本心”,能夠幫助大學生擊破這些問題,從而更加勇敢、正面地面對創業這件事。
3茶文化影響力作用下創業思維的優化措施
3.1合理設置茶道選修課程
在茶文化復興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實際上已經建立茶學科系,以及很多與茶文化相關的課程。這種方式是非常正確的,如果茶文化被突兀地植入大學生的創業教學中,學生很難馬上接受和理解,因此,高校需要通過課程設置,潛移默化、由淺入深地滲透茶文化思想。學校設置茶道選修課程,結合學生的創業教學情況,在創業教學課程中設置茶道、茶文化的實踐課程,教師帶領學生一同體會茶文化精髓,并啟發學生獲得更好的創業思維;學校還可以設立中國傳統文化選修課,茶文化作為其中一部分,當作一個專門的學習項目來學習,從而推動學生創業思維的健康發展。
3.2建立起體驗式教學模式
茶文化與大學生就業思維具有很多相通之處,而在大學生的創業教育中引入茶文化,目的是幫助學生解決現階段在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遭遇的困難。在實際的教學中,大學生必須要具備“知行統一”的學習態度,針對“行”的方面,學校要建立相關的選修課程,將重點放在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群體中,在畢業班開展茶文化選修課程,為他們接下來的創業奠定基礎,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對茶文化進行體驗、實際操作、分享感受等等。通過這樣的形式,強化學生的正面思維。
3.3教師啟迪下的文化感悟
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對學生思維發展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在引入茶文化的時候,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能夠將茶文化的體驗轉化為對創業思想的反思,這種反思需要教師以及小組成員的幫助,教師陪伴學生走到學業的最后階段,在最后階段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自己“授業解惑”的作用,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問題,啟發他們發現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教師可以將創業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羅列出來,并以論題的形式,交給學生,學生通過對茶道的體會,解決這些問題,并與教師、學生一起交流。
3.4課后實踐中的個體強化
創業思維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而創業離不開實踐,只有真正的實踐,才能夠磨練學生的意志,通過設置大量的課后實踐,幫助學生優化創業思維,使他們能夠成長為一個強大的個體。建立與茶文化相關的社團,開展茶文化與就業思維聯系的論壇、講座,社團成員之間相互切磋,以完成小型創業項目為任務,以開放式的就業思維來打破傳統的中庸思想,這對學生未來的創業發展必然會有更多的好處。結束語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和價值。在高校大學生創業思維教學中,以茶文化為切入點,融合我國傳統文化的“禮儀、仁義、和諧、寧靜”的思想,能夠對學生創業思維產生巨大的優化作用,使他們能夠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勇敢,更富有創新精神,也能夠更加正面、積極地對待創業中遭遇的困難和阻礙。本文從現階段高校大學生創業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具體研究了茶文化影響力作用下的優化措施,希望能夠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提供助力。
作者:王洪東 單位:河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石書臣,楊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德育的契合點[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22-25.
[2]譚運進,孔繁榮.中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率低的原因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5):76-78.
[3]吳宇寧.我國古代文化對古代商業發展的影響———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框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2):79-81.
(一)教材編排
教師要結合阿壩州的地理環境、經濟條件等具體條件來進行教材的編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教學,因此,要結合已有一些教材作為基礎,選擇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資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國茶文化》為底本,《茶藝百科知識手冊》,和其他茶文化相關教材為資料,學校專職教師根據茶文化的相關資料結合阿壩州的具體情況進行編撰,確保實用。
(二)教學設施
1.教學設施:多媒體演示配套設施、電腦、收錄機、舒緩音樂等設備。
2.教學設備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類茶葉若干、茶葉罐等。
3.教學場地:茶藝學多功能實訓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園、茶藝館等。
(三)課程設置
茶文化的課程設置主要從理論講解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來考慮,課時的比例應該是1:1.茶文化理論講解主要從茶的飲用和厚重的歷史文化,茶與傳統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結合當地的人文環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對茶藝和茶道的重點介紹。比如:客來敬茶,茶與民俗民風,茶與歌舞及楹聯,茶會,茶館與茶藝館,茶的傳說;茶與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結及旅游,品茶與茶藝,茶與茶藝,茶與文學,書畫藝術欣賞等;茶性茶德,陸羽《茶經》的哲學思想詮釋,茶道與飲茶,名家與茶,中日茶道史實比較;茶文化之當代實踐,茶文化和東方文化與現代化,發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論教學,實踐操作也是該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畢業后是否能夠熟練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是否能夠從容流暢的介紹茶文化的相關知識,旅游管理學生是否能夠開發茶文化旅游品牌資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內容,因此學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的同時需要到茶藝館進行參觀、學習各種茶葉的沖泡方法和茶藝的表演等技巧。學校還可以聯系旅游公司讓學生到相關場所進行頂崗實習,給學生充分接觸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師資情況及學分計算
由于該課程的操作性很強,因此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活動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行為個性及交往中的表現形成對學生的認知,學生接受了教師行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據期望的方向表現出相應的行為。在這種互動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學校安排一個茶道方面專業技能教師與學生互動,教師對茶藝的欣賞水平和茶藝表演的展示會感染、帶動學生的創造力,幫助學生創造自己的輝煌。該課程由于是新開設的課程,可以作為旅游專業的學生的選修課,在大二的時候開設,時間為一年,共72個學分。
(五)考核方式的設計
本課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兩部分,一是理論考試。這部分考核可以從平時的學習狀態、課堂展示、學習心得、考勤等方面來進行綜合評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據期末檢測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從茶文化的歷史、茶的種類等方向讓學生撰寫論文或者開展課題研究。為確保論文的質量,提前四周布置論題范圍,本人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學生簡要講授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及規范要求,規定完成的論文不能少于五個參考文獻。其次是操作考試,這部分的重點放在茶文化講解和茶道茶藝實際操作的考核上。兩種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綜合評定,以此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結論
(一)教材編排
教師要結合阿壩州的地理環境、經濟條件等具體條件來進行教材的編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教學,因此,要結合已有一些教材作為基礎,選擇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資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國茶文化》為底本,《茶藝百科知識手冊》,和其他茶文化相關教材為資料,學校專職教師根據茶文化的相關資料結合阿壩州的具體情況進行編撰,確保實用。
(二)教學設施
1.教學設施:多媒體演示配套設施、電腦、收錄機、舒緩音樂等設備。
2.教學設備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類茶葉若干、茶葉罐等。
3.教學場地:茶藝學多功能實訓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園、茶藝館等。
(三)課程設置
茶文化的課程設置主要從理論講解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來考慮,課時的比例應該是1:1.茶文化理論講解主要從茶的飲用和厚重的歷史文化,茶與傳統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結合當地的人文環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對茶藝和茶道的重點介紹。比如:客來敬茶,茶與民俗民風,茶與歌舞及楹聯,茶會,茶館與茶藝館,茶的傳說;茶與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結及旅游,品茶與茶藝,茶與茶藝,茶與文學,書畫藝術欣賞等;茶性茶德,陸羽《茶經》的哲學思想詮釋,茶道與飲茶,名家與茶,中日茶道史實比較;茶文化之當代實踐,茶文化和東方文化與現代化,發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論教學,實踐操作也是該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畢業后是否能夠熟練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是否能夠從容流暢的介紹茶文化的相關知識,旅游管理學生是否能夠開發茶文化旅游品牌資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內容,因此學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的同時需要到茶藝館進行參觀、學習各種茶葉的沖泡方法和茶藝的表演等技巧。學校還可以聯系旅游公司讓學生到相關場所進行頂崗實習,給學生充分接觸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師資情況及學分計算
由于該課程的操作性很強,因此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活動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行為個性及交往中的表現形成對學生的認知,學生接受了教師行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據期望的方向表現出相應的行為。在這種互動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學校安排一個茶道方面專業技能教師與學生互動,教師對茶藝的欣賞水平和茶藝表演的展示會感染、帶動學生的創造力,幫助學生創造自己的輝煌。該課程由于是新開設的課程,可以作為旅游專業的學生的選修課,在大二的時候開設,時間為一年,共72個學分。
(五)考核方式的設計
本課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兩部分,一是理論考試。這部分考核可以從平時的學習狀態、課堂展示、學習心得、考勤等方面來進行綜合評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據期末檢測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從茶文化的歷史、茶的種類等方向讓學生撰寫論文或者開展課題研究。為確保論文的質量,提前四周布置論題范圍,本人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學生簡要講授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及規范要求,規定完成的論文不能少于五個參考文獻。其次是操作考試,這部分的重點放在茶文化講解和茶道茶藝實際操作的考核上。兩種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綜合評定,以此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結論
關鍵詞:杭州茶文化旅游發展現狀及對策
一、茶文化旅游概述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及茶文化為主題而展開的系列旅游活動。它是文化旅游持續發展的產物。也可以說,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葉的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和保健實用價值等吸引旅游者進行休閑體驗的一種新型旅游形式。它是將茶葉生態環境、茶生產、自然資源、茶文化內涵等融為一體進行旅游開發。其基本形式是以秀美幽靜的環境為條件,以茶區生產為基礎,以茶區多樣性的自然景觀和特定歷史文化景觀為依托,以茶為載體,豐富的茶文化內涵和絢麗多彩的民風民俗活動為內容,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而涵蓋觀光、求知、體驗、習藝、娛樂、商貿、購物、度假等多種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產品。
二、杭州龍井茶文化旅游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西湖秀麗的山水孕育了龍井茶,而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杭州,更是吸引了有識之士為杭州譜寫茶文化的詩話篇章。
千百年來,茶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連,如柴米油鹽醬醋茶。千百年來,人們除了品茶,還追求“廉、美、和、敬”的茶德,如琴棋書畫詩酒茶。正是這些平凡與高尚造就了茶文化的秀麗篇章。西湖風景區內韜光烹茗井。是因為白居易與韜光禪師汲泉煮茗,至今讓人記憶猶新。而據史料記載,唐宋兩代嗜茶并留下詩文的就有好多。如白居易、范仲淹、蘇軾、陸游等,他們為杭州茶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05年中國茶葉學會、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國旅游報》等10家權威機構聯合授予了杭州市“中國茶都”的稱號。作為茶都,茶文化旅游也因此顯示了無限的生機。杭州茶文化旅游作為一項新型的旅游項目,以自然資源優勢為基礎。西湖龍井開茶節、西湖茶文化博覽會、茶文化嘉年華等地方節慶為平臺。吸引大量中外游客,雖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但仍存在問題與不足。
(一)茶文化旅游宣傳力度不夠,管理不善
茶文化旅游的絕好平臺――西湖龍井開茶節、中國茶博覽會、國際名茶之鄉博覽會等很多很有特色的節慶活動并沒有很好地發揮作用。市場管理不善,行政體制混亂,對西湖龍井茶也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其次,杭州本身所具有的旅游資源也沒有很好地利用。例如:中國茶葉博物館卻是冷冷清清,來參觀的人很少,只在節日期間熱鬧一陣,接著形成巨大反差。而且,很多商家為了謀取更多利潤,吃、住、行、娛、游、購六大元素,往往只體現在“購”上,更有甚者,將茶葉以次充好,不擇手段,不斷提高產品價格,卻棄產品質量于不顧,往往適得其反。人們到處見到冒牌的西湖龍井茶,使得游客的戒備心理越來越重,失真的茶文化旅游商品更使得游客不敢在旅游區購物,從而影響到整個旅游業發展,產生惡性循環。
(二)獨立的茶文化旅游開發路線不足,產品結構單一
杭州茶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多樣,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作為茶文化旅游的專項路線卻少之又少,是我國旅游事業的一大遺憾。而且旅游產品結構很單一,在單一的茶文化旅游項目中,游客的活動形式僅限于游園采茶、購物、茶藝,而不是以個性化的方式參與其中,所以并沒有得到很強的感官體驗,效果不好也可想而知。雖然茶文化旅游資源很多,但是卻缺乏精品路線,只有之江段的梅家塢、龍井村等一小塊地方有較穩定的客源,其他很多地方并沒有實現其應有的旅游價值。旅游項目缺乏內涵和其應該有的旅游體驗項目,從而得不到旅游者的重視。
(三)缺乏具有專業修養與知識的茶文化旅游人才
茶文化旅游除了重視物質享受以外,還很重視精神體會,而這種精神體會只單純依靠旅游者自己是不夠的,往往需要有高素質的導游人員進行講解和引導,作為一個“形象大使”,達到茶文化與旅游的完美銜接。這就對導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杭州旅行社的從業人員來說,還存在著素質不均、沒有很強的創新意識等問題。
(四)不夠重視茶文化旅游資源生態開發與保護
“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生態旅游”這些已經被人們所熟知,但是,“茶文化生態旅游”目前還沒有很明確的概念。文化生態旅游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旅游,其意義就是文化旅游產品的生態化開發和文化旅游資源的生態保護。雖然近年來杭州的茶文化旅游發展很快,有“西湖龍井開茶節”等活動,并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與生態旅游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
三、杭州龍井茶文化旅游發展的對策
茶文化旅游的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它的順利發展,筆者就此提出以下幾點解決方法:
(一)不斷開發市場,加大宣傳與管理力度
從整體上來說,杭州的茶文化旅游宣傳力度不強。對于杭州市民和外地旅游者來說,西湖龍井開茶節等活動可以使其對于茶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除了有盛大的祭茶儀式外,一些以茶文化為主體的歌舞、民俗表演等會激起游客的興趣,是一種強有力的宣傳方式,有利于提高杭州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但是,在宣傳中,必須有側重點,要注意挖掘和介紹茶文化內涵與特色。對于旅游市場的開拓來說,應該將重點放在杭州的主要客源國,如韓國、日本、印度等,這些國家本身有飲茶的傳統,所以是穩定的客源國。同時應加強市場管理,切忌唯利是圖,努力營造茶文化氛圍和特色旅游環境,完善旅游管理法的法規與制度。
(二)適當增加茶文化旅游專線,豐富產品結構與內涵
茶文化旅游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體會,所以經營者不只要重視物質內涵,還有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與旅游部門加強合作,努力推出旅游精品專題線路必不可少,當然,還要綜合考慮收費標準、季節、時間等因素。比如說:青少年求知欲強,追求刺激,可以安排夏令營等活動,請茶學專家講授茶文化知識,并讓他們親自參與到采茶、制茶、品茶的活動中去,體驗茶文化氛圍;對于中老年游客來說,他們更注重保健與養生,所以在旅游過程中,更注重意境,讓身心徹底放松。體會茶的保健功效。在茶文化的展示上應加強層次感,在形式上加強多樣性,豐富產品結構及內涵,樹立好茶都形象。使“中國茶都”成為杭州繼西湖之后的又一旅游名片。
(三)全面培養茶文化旅游專業人才
對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除了專業知識的掌握,可定期舉辦茶文化知識講座、茶藝表演等。在注重知識更新的同時,還要對茶文化的歷史,茶的采制、品飲、軼聞及等級區分等方面有所了解。而單有高素質的導游人員還不夠,還得有戰略性的旅游經營策劃方面的人才,在茶文化旅游路線設計、營銷上下功夫,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適應茶文化旅游的發展。
(四)合理利用茶文化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杭州茶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應該以原生態開發為主,商業開發為輔,從物質與非物質、有形與無形兩個方面來加大開發力度。比如要搜集、整理、恢復、保護傳統茶文化表演,如斗茶、祭茶、茶宴、茶戲、茶歌舞等,促進茶文化保護,同時硬件設施要與自然、人文環境相協調,讓游客充分體會當地茶文化的魅力。
四、總結
杭州茶文化源遠流長,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生動、鮮活、立體的博物館。隨著杭州旅游業的持續發展,茶文化旅游必將成為高品位的旅游項目,也必將提升杭州這個旅游城市的觀賞價值、體驗價值、商品價值、服務價值和品牌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琳潔,論我國茶文化旅游發展現狀,茶葉,2007,33(3).
[2]宋丁,茶休閑旅游發展中應注意的八個問題,特區經濟,2009(2).
關鍵詞: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思路
與茶文化旅游項目市場化運營不同,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則側重于前期對項目使用價值進行打造,并在旅游經濟視角下來提升該旅游項目對游客所帶來的效用。因此,這就為我國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提出了要求。就茶文化的內涵而言,主要包含行為文化板塊和思想文化板塊。茶文化中的行為文化板塊,主要以藝術表現手段來展示與茶有關的文化信息。茶文化中的思想文化板塊,則主要以行為文化為載體,關注從載體背后所呈現出的思想文化元素。這就意味著,對我國茶文化旅游資源進行開發,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向游客展現本土茶文化的行為要件和思想要件,并側重思考思想要件的展示路徑。茶文化的思想要件將有助于提升旅游項目的市場差異度。
1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所呈現出的要求
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要求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歸納:
1.1自然資源開發的要求
茶文化資源必然需要建立在茶葉這一物質基礎上,所以自然資源開發則成為第一步。對茶文化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可以向游客提供生態茶園參觀項目,使游客獲得深刻的內心情感體驗。但由于茶葉種植在高山或高寒地區,這就為自然資源開發帶來幾個要求:第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要求較高;第二,道路規劃需要與生態茶園的區位和承載力相聯系;第三,可整合散落的茶園資源,形成規?;内厔?。
1.2人文資源開發的要求
人文資源構成了茶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自然資源不同,人文資源的開發將有助于增強游客的體驗感,而這種體驗感又是通過與當地人的人際互動中來獲取的。如,參與到當地人對茶文化進行藝術性的詮釋中來。又如,體現農家茶文化的特色。因此,人文資源開發所呈現出的要求包括:第一,將分散的人文資源存在方式,形成相對聚攏的態勢;第二,分類建立起當地茶文化人文資源的開發模式。再者,對人文資源進行開發需要引入全域旅游的形態。
1.3產業資源開發的要求
所謂“產業”可以界定為,相互關聯行業之間所形成的集合。顯而易見,在進行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時,需要當地多個行業的共同支撐,如商品零售行業、餐飲住宿行業、茶葉生產行業等。這就決定了在開發過程中還需要將上述關聯行業整合進旅游項目之中,從而滿足游客的多元化消費需求。
2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與市場銜接的問題探討
2.1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結構性問題
該問題的提出與當前正在開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聯系,那么如何建立起與市場需求結構相適應的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路徑呢。這里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便是,茶文化旅游產品主要向域內還是域外消費者提供。若是對域內消費者提供,那么相同的茶文化背景必然會對自然資源開發的要求更高;而若是向域外消費者提供,那么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人文資源,都需要進行著力打造??梢?,建立不同的市場定位,仍需要與自身的開發能力相聯系。
2.2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商業化問題
商業化的本質便是建立起旅游產品的交換模式,但從本文所討論的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主題而言,該項目在運營中存在著顯著的外部性,而這將弱化開發主體未來的收益回報率。另外,在全域旅游類型下來開展旅游服務,便使得當地居民參與到了茶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中來,所以未來對輔助資金的供給便成為必然。由此,以上所存在的商業化問題需要在市場運營之前得到解決,不然將抑制旅游市場各經濟主體之間的合作意愿。
2.3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可持續問題
在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需要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里的可持續包括這樣幾個要義:第一,實施循序漸進的開發步驟,使得邊開發邊運營;第二,維系現有茶園生態積載量,做到不破壞和及時修復??梢姡瑥母鞯厮答伒男畔⒅锌芍?,關于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可持續問題,仍未能引起大眾的重視。
3關于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路徑思考
結合以上的闡述,這里從三個環節來對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路徑進行思考:
3.1理清市場定位
上文已經提到,對產品提供的目標消費者進行不同的定位,將直接決定著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重點和著力點,這也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與此同時,對于產品不同的市場定位又將影響到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力度和資金投入量,而對于那些深處高山和高寒地區的茶葉產地而言,顯著的資金需求瓶頸將嚴重制約他們的旅游項目開發進度,若是在項目開發中平均使力,那么將影響到重點環節的打造??梢姡紫刃枰鶕陨淼拈_發實力理清市場定位。
3.2開展市場調研
目前,具備條件的域外不少地區都在打造茶文化旅游項目,并在對外宣傳上也根據自身的區位名稱和文化典故進行了商業化包裝。但從不少游客所反饋的信息中可知,由于急功近利的心態驅使得產品開發的許多方面還不甚完善。為此,在減少資源開發的重復率,以及努力建立起本地區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特色,有必要在開發之前開展市場調研工作。市場調研的內容包括:第一,對同類型產品的運營進行實地考察;第二,對游客消費偏好信息進行搜集;第三,認真剖析業內相關產品開發的成功或失敗的案例。
3.3發揮比較優勢
建立起旅游產品的市場差異性,這是旅游資源開發中永恒的主題。通過市場調研之后,應為建立起差異化資源開發提供思路。另外,充分發揮域內茶文化旅游資源的比較優勢,則是實現產品市場差異性的關鍵之所在。而且,這里的比較優勢可以為自然資源,也可以為人文資源,還可以為行業關聯性等多個方面。
4實施策略根據以上所述,實施策略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4.1界定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市場定位
界定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市場定位,需要以自身的資源開發能力和資金供給狀況為依據,同時還需要以旅游交通基礎設施的修建情況為參考。以身處高山地區的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項目為例,由于在開發中這里存在著不少顯著的限制性因素,所以在市場定位中應主要聚焦域內游客。但即使定位于域內游客,也需要在動態視角下對旅游項目拓展進行長遠規劃,并通過完善旅游產品供給體系,來將域外游客納入其中。
4.2突出人文元素在開發中的市場差異化
從市場調研中可以感知到,似乎自然資源已難以形成顯著的市場差異化,這種自然景觀式的開發模式極易模仿與復制,所以需要突出當地的人文元素。茶文化旅游資源中的人文文化,主要從飲食和藝術層面對茶的利用和表現而存在著,而且存在的載體則是當地的村落和農戶。這就意味著,在突出人文元素的旅游資源開發下,需要在全域旅游產業打造模式下將當地的村落和農戶組織起來,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展示平臺。
4.3建立同業協會和公共基金助推商業化
在運營茶文化旅游項目時,應充分發揮民間組織對市場經濟主體的協調作用,政府部門則起到最終的裁定和制度供給的職能。為此,這里需要建立同業協會制度,如茶文化家庭旅游服務業協會、生態茶園觀光業協會等。通過以協會為單位來進行關聯行業之間的銜接,就能較好的滿足旅游項目在打造中的內控要求。以行業協會建立公共基金項目,則能起到扶持弱勢成員的作用,這種具有共濟會特征的公共基金符合農業村落環境的傳統。
4.4針對性制訂茶文化旅游資源戰略規劃
確保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呈現出可持續發展的態勢,這里就需要針對性的制訂茶文化旅游資源戰略規劃。規劃的內容主要包括:第一,市場需求結構環節;第二,市場目標游客的拓展環節;第三,資金融通環節等??傊?,需要以提升資源開發質量為目的,來制訂茶文化旅游資源戰略規劃。
5實證討論
下面以湖南湘西地區的少數民族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為例,進行實證討論:
5.1引入觀光農業、生態農業要素
受到湖南湘西地區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鳳凰縣的農業生產仍然延續著傳統農耕的作業方式。這一現實似乎成為制約當地農業發展的阻礙,但卻成為發展當地鄉村旅游項目的重要元素。
5.2引入鄉土風韻的旅游飾品要素
伴隨著近年來苗族民間藝術家在世界舞臺展露歌喉,人們對苗家服飾已有了充分了解;并且,漂亮的服飾也引起了諸多消費者的興趣。從旅游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包括服飾在內的飾品雖然統稱為旅游附屬產品,卻作為實物形態宣示了游客所到之處的見證。
6小結
本文認為,與茶文化旅游項目市場化運營不同,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則側重于前期對項目使用價值進行打造,并在旅游經濟視角下來提升該旅游項目對游客所帶來的效用。就茶文化的內涵而言,其中主要包含行為文化板塊和思想文化板塊,還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向游客展現本土茶文化的行為要件和思想要件。需要指出的是,茶文化的思想要件將有助于提升旅游項目的市場差異度。開發思路包括:界定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市場定位、突出人文元素在開發中的市場差異化、建立同業協會和公共基金助推商業化、針對性制訂茶文化旅游資源戰略規劃等四個方面。
參考文獻
[1]武美虹.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策略探討[J].工程技術(文摘版)•建筑,2016(37):331-331.
[2]宋亞超.基于文化安全視角下的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社會科學(全文版),2016(4):287-287.
[3]石銳.川西地區鄉村旅游項目規劃及景觀設計研究[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理論版2011(3):22-23.
茶文化正了名。但還遠不夠,必須要讓國內外游客認同,并產生消費欲望。所以要充分借助現代立體媒體工具(尤其是互聯網)和旅游營銷活動(文娛、體育、會展、學術)等,加強推介宣傳,樹立品牌形象。
開發**擂茶文化旅游產品時,一定要注重對擂茶文化內在精神的發掘,讓游客充分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體驗到文化旅游的愉悅,性情受到陶冶,心理需求得到滿足。為了淡化商業性表演成分,可考慮重點扶植臨近**景區,擂茶文化氛圍濃、民風淳樸、民居古樸、村落整潔的自然村作為**原生態擂茶文化保護和旅游開放示范村。同時也要與時俱進,實行規范生產,確保食品安全。
避免政績扶植、短期突擊等浮躁的短視行為,切實把握擂茶文化的優勢與特色,找準與周邊區域及相似行業的定位坐標,透徹分析**擂茶文化旅游產品的核心市場(**本地-湘中長株潭-湘西張吉懷)、基礎市場(宜昌-武漢-滬寧杭-粵港澳)、機會市場(臺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客源市場條件,明確**擂茶文化旅游發展的長遠目標,有的放矢的確定各階段目標。其次,由于旅游業與社會各界關聯性極強,所以旅游部門應與其他相關部門工作協同,實現大**區域擂茶文化旅游管理的最優化和效益的最大化。第三,管理體制創新,規范引導社區、企業、個人參與擂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使其服務社會、造福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