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要性
時間:2023-07-12 16:26: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國防教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418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09-30
(1)部分高校尚未認識到國防教育的重要性。隨著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部分高校過分看重經濟利益,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加之嚴峻的就業形勢影響,高校國防教育更加不受學校的重視。高校從思想上對國防教育的不重視導致了國防教育開展不力,缺乏的開展國防教育的專門組織,缺乏開展國防教育必需的人力、物力等現象在高校屢見不鮮。
(2)部分高校國防教育師資力量不足。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人數大幅增加,高校缺乏專職國防教育課教師的問題更加凸顯。部分高校尚未配備專職國防教育課教師或專職教師數量不能達到學生上課的要求,上課形式多采取幾百人的大課堂形式,加上教學形式和內容的單一,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更談不上深入研究高校國防教育教學。
(3)課程教學設置不科學, 教學形式、內容缺乏無創新。當前,部分高校開展的國防教育課程仍采用傳統的“實訓+理論課”形式,其中實訓為主,理論課為輔。[1]而國防教育中實訓部分的課程內容仍和高中的軍事課相似,老套、單一,缺乏創新,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4)國防教育缺乏常態機制和連貫性。當前,許多高校能夠按照教育大綱的要求開展軍訓工作,并對軍訓工作高度重視,能夠保證軍訓時間、軍訓教官質量、軍訓科目科學性等,在物力方面也給予了大力支持,使得高校軍訓工作的開展富有成效。然而,許多高校在軍訓工作結束后便忽視了國防教育,缺乏后續教育和常態機制,教育的連貫性得不到保證,造成軍訓過程中養成的良好素質得不到及時鞏固,軍訓后期應有的國防教育難以深化的局面。
2.加強高校大學生國防教育的對策
(1)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專職機構。第一,高校領導和老師都應全面理解大學生國防教育的意義,深刻認識國防教育的作用。國防教育在規范大學生行為,磨練大學生意志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對培養大學生國防意志、國家意識、民族意識等也具有重要意義。第二,高校應保證開展國防教育的經費支持。對于高校國防教育應設立專項資金,專款專用,落實國防教育經費。在國防教育經費開支過程中也應開源節流。第三,設立專職機構開展國防教育。改變原有的保衛處、學生處兼職開展國防教育的局面,設立專職機構,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把國防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2)加強高校國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首先,應保證國防教育教師的編制和待遇,按照學生數量合理配備專職教師。其次,做好國防教育教師的選拔和學習工作,在選拔符合條件的專職教師的基礎上,通過教師試講、相互聽課、聆聽學生建議等形式開展教師間學習,保證教師質量的不斷提升。最后,為國防教育專職教師提供培訓和科研保障。高校應為專職教師提供必要的培訓和科研條件,建立健全科學的培訓機制,對專職教師開展培訓,保證專職教師的知識能夠跟上時展的步伐。
(3)創新課程內容,豐富課程形式。第一,根據社會發展和學生特點不斷創新課程內容。對課程內容進行創新,豐富國防教育內容,通過必修和選修課的形式,結合時下流行的國防教育相關的焦點,開展專題教育或講座。不斷豐富教育形式,借助多媒體、模型等手段,通過拓展訓練、實踐教學等方式,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熱情。第二,拓寬渠道,豐富教育載體。充分發揮國防教育基地、愛國教育基地的作用,通過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等活動開展國防教育。加強和社會的聯系,利用重點節日慶祝等時機,將傳統教育和實踐教育有機和結合起來。
(4)軍事理論課與思想政治課相結合,使國防教育具有連續性。國防教育和形勢政策課都是高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教育本質上講,雖然兩者側重點不一樣,但都是以培養造就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根本目的的,在教育內容上也有交叉之處。[2]國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既能達到效果上的相互促進,又能實現國防教育連貫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國防教育;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5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3-0240-02
中國近代史告訴我們,國無防不固,國無防不安。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切實提高全體國民國防意識是加強國防建設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全體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全民素質提高的重要內容,高校國防教育是我國開展國防教育的重點。根據國家的相關要求,很多高校都相繼開設了國防教育課,但很多大學生對當今世界形勢、國家安全形勢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許多高校無法提高學生的國防技能,高校在開展國防教育方面還面臨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因此找準當前高校國防教育領域存在的新問題并研究制定相應的對策,提高高校國防教育質量,是當前高等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加強大學生國防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培育學生現代國防觀念,維護國家安全
國防觀念是公民對國防客觀現象的反映,是對國家防務問題的根本思想認識[1]。國防教育是高校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國家安全觀、樹立現代國防觀念的重要途徑。在科技飛速發展、形勢風云巨變、我國改革時值攻堅階段、很多大學生對當今世界形勢、國家安全形勢了解非常有限的今天,切實加強高校國防教育,促進大學生深入了解國內國際形勢,逐步樹立現代國防觀念,進而形成正確國防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國防意義。
2.有利于培養國防后備人才,服務國家軍隊建設
我國國防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堅持走精干的常備軍和強大的后備力量相結合的道路[2]。大學生是一個智商高、學歷高、思維靈活、善于創新的一個特殊群體,是一個愛國心強、報國志大的一個特殊群體,是一個巨大的國防建設后備力量庫,因此加強大學生國防教育,提高大學生國防素質是高技術軍事人才儲備的前提,是提升軍人整體素質,打贏未來高技術戰爭的重要保障。
隨著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出臺實施,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參軍或服兵役,服務國家軍隊建設,這對增強國家優秀軍隊人才儲備將起到了良好的補充作用。但大學生對軍隊從高校征兵的意義認識不夠,參軍大多是大學生心血來潮,具有很強的盲目性。大學生對服務軍隊建設的義務了解不夠,參軍大多是為就業、享受優惠政策或做跳板,具有很強功利性。因此加強高校國防教育,加深大學生對軍人使命的理解,提高大學生服務軍隊建設、服務國防建設的責任意識,對切實加強國防建設,建設強有力的國防,全面維護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實現祖國統一,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長遠意義。
3.有利于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國家和民族興盛與發展的基本條件。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大學生國防教育,尤其是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愛國主義信念,增強國家和民族使命感,強化集體主義和為民族利益而自覺斗爭的精神,激發并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設強有力的國防是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
二、高校國防教育存在的問題
自1985年高校開展學生軍訓工作試點以來,各高校國防教育在增強學生國防意識、提高學生軍事技能、磨練學生意志、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作風、為軍隊輸送優秀人才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不相適應,與我國現在的綜合國力還不匹配,國防教育仍存在各級領導重視不夠、對相關政策法規落實不夠、大學生國防意識較弱等問題。國防教育在省際之間、校際之間發展還很不平衡,做好高校的國防教育工作,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對國防教育重視不夠,認識不足
新生軍訓作為對國防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高校領導認識普遍不足,對高校開展國防教育的重要性認識普遍不夠。高校只是將國防教育作為新生軍訓的一個組成部分,沒有把軍訓放在應有的位置。國防教育的社會環境方面,由政府牽頭組織開展的國防教育活動較少,學生在校外接受國防教育的機會較少,學生國防概念缺失、國防意識淡薄現象突出。大學新生都一致認為學好專業知識,練就專業本領對自己成才就業很重要,而國防教育知識與自己前途關系不大,因此在上國防教育課時一開始感到好奇,隨后就把軍事理論課當成軍訓期間休息、身心調整課、玩的課。
2.體制不順,管理混亂
課程建設是加強國防教育的關鍵,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是加強課程建設的前提。目前高校國防教育機構掛靠武裝部(保衛處)、學生(工)處、社科部的多,獨立設置的少,國防教育機構在高校存在設置混亂、歸屬不一、管理不到位的現象,松散的組織弱化了對國防教育學科的領導和管理,影響了國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3.教師不足,素質不高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體,是搞好教學的關鍵,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整體素質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著國防教育教學的質量。高校國防教育教師總體數量不足,思政課教師或輔導員等兼職教師較多,科班出身教師缺乏,專兼結構失衡現象十分突出。上課教師專業技能不足教學要求,教師整體素質不高。雖有少數高校引進一些高層次專業軍事理論課教師,但引進人才才能得不到很好發揮,軍事理論課質量難有保障。由于國防教育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教師教學積極性普遍不高。
4.經費不足,政策缺位
由于國家相關政策配套措施不完善或落實不到位,高校國防教育經費十分有限,導致國防教育課程的教學科研條件很差,人員編制不足,教師學習交流機會較少,職稱評定困難。
關鍵詞:大學生;國防教育
同志曾指出:“只要國家存在,就有國防,國防教育就要長期進行下去,作為公民的終身教育來抓”。高校大學生國防教育作為壘民國防教育的重要環節,不僅是培養跨世紀人才的客觀需要,也是建設強大國防過程中的重要內容。
一教育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自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頒布施行以來,高等院校對大學生國防教育非常重視。從人才培養、領導機制、教育模式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政府重視、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國防教育成績顯著。但是,大學生國防教育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阻礙了大學生國防教育向更深入、更廣泛、更壘面的方向發展。
一是大學生國防知識缺乏,國防觀念淡薄。大學生對國防建設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認識,基本了解國防教育的方針、原則和內容。但是,大部分學生沒有當兵從軍、獻身國防的意識,對革命光榮傳統、軍隊戰斗精神、我軍使命職能等基本知識不清楚。有的認為國防建設與己無關,國家安全應該由軍隊負全責,有的認為參加軍訓的最大意義是體驗生活,能鍛煉自己的吃苦精神,有的甚至反對和抵制軍事訓練課,不喜歡僵化死板和不人性化的軍事管理制度,認為應該把時間用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上。
二是教育手段方法少,教育效果不明顯。根據問卷調查統計.大學生接受國防知識的渠道主要有電視媒體、報刊雜志、課堂教育等3種形式,占到其知識獲取量的95%以上,反映出當前國防教育手段單一,信息渠道少的現實窘境。而作為教育主陣地的課堂教育,多采用老師主動灌輸,學生被動授受的方式教受,沒有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老師也沒有很好地把知識進行條理分割和融匯貫通,沒有很好地找知識準切入點把學生掌握的知識升華為國防理念。
三是教育缺乏連貫性.教育成果難鞏固。大學生軍訓作為國防教育的重要一環,越來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梢哉f,抓好了大學生軍訓,就上好了大學生國防教育的第一課。高校在這個問題上有著清醒和一致的認識,下很大功夫抓好了大學生軍訓。但是,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組織領導不力,缺乏階段性計劃,考核指標難落實等因素,后續國防教育沒有及時跟上,沒有把軍訓教育成果進一步鞏固深化,形成了“軍訓正規一陣風,訓練完后又成空”的局面。
四是成長環境安逸舒適,缺乏吃苦尚武精神。堅強的意志、崇尚軍事和武藝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陽剛之氣、進取意識和自強活力的重要標志,也是國防人力資源成長的一種基本的精神環境動力。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大學生,大都生活在環境優越的環境中,授受過較好的知識教育,但缺乏堅強的意志品質,特別是尚武精神不足,從軍、愛軍、擁軍的意識在減弱。
二解決問題的幾點思考
做好高校大學生國防教育工作,必須認真貫徹《國防教育法》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爭取社會全面支持,分析教育對象特點,探索創新教育手段,抓住關鍵時段、關鍵地點全方位開展教育活動,力爭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一,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完善政府教育功能。政府對國防教育的重視程度.是影響國防教育成效的關鍵因素。為了確保全民的國防意識,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首先,要強化國防教育是政府“首要職責”的理念,把國防教育的成效作為評定政府工作得失的重要依據,并建立政府部門國防教育的獎懲機制。通過責、權、利三者的有機結合,真正調動起政府各級對國防教育工作的關注,促進高校對國防教育工作的重視。其次,要積極探索辦好全民國防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在發揮好傳統教育模式作用的基礎上,加大廣播電視、新聞報刊、互聯網等多種手段的宣傳力度,開展經常性的全民重要節日紀念活動,為大學生國防教育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
作為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國防教育任重而道遠。高校應當將軍事理論教程與軍事技能訓練相結合,開展高質量的國防教育,這一方面是國家法律賦予高校的神圣職責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向學生傳播了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促進學生精神品格升華的重任,為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性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了卓越貢獻。
一、國際形勢新變化對高校國防教育的要求
隨著世界形勢的不斷變化,國家安全面臨新的挑戰,做好國防建設和國防教育對維護國家安全有“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作用。大學生是國家、社會未來發展的希望,將高校國防教育與時展相結合,將大大拓寬大學生對國際形勢的認識,提高大學生的國防意識,為鞏固國防、維護國家安全提供充足的儲備和建設力量,這對我國新時期的國防建設是極為有利的。
(一)培育高素質國防后備軍是世界發展的潮流
高科技時代,普通群眾不再是戰爭動員的唯一重點,世界各國更加重視培育具有專業技能的高素質國防后人才,大學生成為這一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放眼全球,各國都自有一套系統完備的國防教育方法。比如,美國有針對性地對社會不同階層制定了相關法律,如針對社會大眾的《國防教育法》,針對青壯年的《普遍軍訓與兵役法》等等,此外,美國還在高等學校建立了完善的國防教育制度,設立了由國防部統一領導的后備役軍官訓練團。為參訓的學生支付學雜費,還提供相應的獎學金和補貼。俄羅斯在培養軍備人才方面也進行了有益嘗試。為培養初級軍事人才,俄羅斯不僅進行軍事登記專業培訓,興辦少年軍校,更在高等學校設立軍事系,培養理論與技術兼備的軍官人才。英國在大學設立海、陸、空三類軍種訓練團,政府鼓勵學生參加訓練活動,并提供參訓費。越南每年安排初中以上學生進行軍事訓練,且訓練結束后將通過嚴格考核,選拔優秀者授予軍銜,分配到部隊技術兵種任職。
(二)現代戰爭技術高科技化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現代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了科學技術的尖端化,使得高技術戰爭愈演愈烈。高技術戰爭以高技術武器為基礎,但沒有精通操作的高素質官兵,高技術武器形同爛鐵。制導炸彈、制導子母彈、巡航導彈、反輻射導彈等精確的制導武器,隱形飛機、隱形坦克、隱形船等隱身武器,太空的軍用偵察、通信、導航衛星等空間武器系統,以及正在研制的新生化武器和新概念武器等無一不標示著高科技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以被世界軍界評論為“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的兩伊戰爭為例,擁有除原子彈以外,包括化學武器在內的所有先進武器,但由于軍隊官兵近一半是文盲的低素質戰士,使得尖端武器毫無用武之地。相反,海灣戰爭能夠成為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高科技局部戰爭,不僅因為先進武器的廣泛使用,大量的高技術人才的運用是美國致勝的重要原因。
(三)開展國防教育是維護校園和諧的重要措施
大學生正處于人的心智由幼稚到成熟轉變的重要時期,由于缺乏歷練,鑒別是非能力較差等原因,大學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產生消極情緒。如何磨煉大學生意志,培養其樂觀向上、艱苦奮斗、勤勞勇敢的優良品質,成為高校工作急需探討的問題。實踐證明國防教育在培養人的組織性、紀律性,磨煉人的心智、耐力、體力方面有著卓越成效。在軍事訓練中學生們能夠團結一致、互幫互愛,在困難面前,堅忍不拔、不屈不撓,對待軍情時事,不再漠視,能夠主動關心,積極探討。這對于整頓校風、學風,整頓校園秩序,維護校園和諧有著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強化大學生國防教育不僅是造就高素質人才、符合時展的必要舉措,更是建立強大的國防力量,保證國家不受侵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戰略之舉。
二、現階段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高校國防教育在理論教授,軍事訓練方面取得了部分成效,但是由于思想認識不夠到位,體制建設不完善,教學模式創新力度不大等原因,普通高校國防教育仍需改革。認清普通高校國防教育現狀,分析并解決出現的問題,是推進國防教育更上一層樓的重要措施。
(一)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的主要方面
當前,我國各高校開展的國防教育有以下內容:(1)開設軍事理論課程教學。高校開設軍事理論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學生學習了解基本的國防知識,培養國防其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自身素質。(2)注重軍事技能訓練。我國《兵役法》第四十三條規定“高等院校的學生在就學期間,必須接受基本軍事訓練?!痹谖覈?,軍訓一直是各大高校國防教育的最主要途徑,通過軍訓,不僅能夠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最直觀地感受艱苦的軍事生活,了解國家軍事訓練的主要內容,融入國防教育的大環境中,培養其國防建設的主人翁意識,也能夠培養學生團結拼搏、嚴謹自律的良好品質。(3)開展國防宣傳活動。通過開展講座、舉行先進故事報告會、橫幅宣傳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國防教育接近學生生活,營造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的濃厚氛圍,增強學生國防觀念。
(二)高校大學生國防教育存在的問題
1.學生走馬觀花,未引起足夠重視。和平年代,當代大學生多“生于安樂”,很多學生從小便由父母包辦一切,優越與安逸的生活讓他們缺少了鍛煉的機會,缺失了艱苦奮斗的精神,“戰爭”對于他們來說只是存在于小說、電視上的某個情節,因此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多數學生國防意識淡薄,認為“國防”只是空洞的口號,忽視相知識的學習,缺少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感淡薄,成為國家國防建設的漏洞。
2.學校師資薄弱,國防教育隊伍不足。雖然加強國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部分院校不能很好權衡利弊,只重視科研和教學,忽略對學生教育的貫徹落實,課程開設馬馬馬虎,未能建立系統的教學體系。此外,筆者調查發現,很多學校傳授國防課程的老師多為“業余”的國防教育者,對國防教育從未有過系統的研究,更一點是阻礙高校國防教育教學進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3.社會相關人才匱乏,國防教育后勁不足。近幾年,我國為促進國防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經濟支持,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扶持,這不可否認,但“僧多粥少”,面對龐大的高校國防教育力度仍然不夠,專門人才培養不到位,國防工作后勁不足,不能很好地適應時展和國防安全需要。
三、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的創新
創新促進價值的提升,新的歷史時期,國防教育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對學生組織紀律性的培養,國防教育更要重視在已有的基礎上的推陳出新,從傳統教育向掌握高科技知識轉變,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培養優秀人才。
(一)提高教師水平,建立高素質國防教育隊伍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國防教師是國防思想、軍事技能的傳道授業解惑者,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對提高國防教育課程質量有著決定性作用。對國家而言,要做好相關的組織培訓工作;對教師自身而言,要不斷追求上進,及時更新知識儲備,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二)注重理論指導,加強軍事課堂教學
國防教育工作者要以時展為導向,不斷改革課程設置,更新知識體系,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通過多種途徑使學生了解最新國防動態,更新知識儲備、加強憂患意識,培養學生的軍事思維,使軍事國防教育融入學生生活,讓學生在軍事課程的學習中促進自身的綜合發展。
(三)推進實地考察,促進教學與實踐結合
高??梢酝ㄟ^開設選修課和國防教育講座等形式,通過學分計人的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國防教育。通過多種形式的授課、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軍事、國防的關注與興趣。此外,實踐出真知,高校應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地考察機會,讓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加深學習效果。
一、目前高校國防教育的現狀
(一)對高校國防教育認識存在偏差
目前,部分高校領導對國防教育重要性的思想認識存在偏差、目標不明確,對有關軍事教育的任務、培養目標,軍事教育如何適應素質教育,以及面向未來進行教育改革等問題的認識不深刻,從而導致高校國防教育的綜合功能在高校的教育中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部分高校尚未把它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必要環節,只是簡單地把軍訓當作大學生國防教育的全部內容,認為學生進行了軍訓就是接受了國防教育,學校的國防教育任務就已經完成了。有的高校領導甚至認為,國防教育是軍分區、人武部、軍事院校的事,國防現代化建設所需的軍事人才應由軍事院校培養,地方普通高校能簡單地搞一點軍訓,開設一點軍事理論課便可以了,沒有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雖然全國普通高校都要求開設軍事訓練課和理論課,但是還有很多高校沒有設立“軍事教研室”等專門的職能機構,有的高校雖有,卻有名無實,只是掛了一個牌而已。部分高校沒有專職的軍事教師,每年需要開設軍事理論課時,都是臨時從部隊院校聘請教師前來上課,導致在教學效果和教學管理上存在許多問題。大部分院校國防教育活動的開展缺乏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的實施,為“教”而“教”,其綜合教育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事實上,高校的國防教育應當與其他課程一道擔負起培養學生愛國、愛黨精神的任務,指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優良道德品質和高尚精神境界。
(二)國防教育師資隊伍信息化知識儲備不足
高校國防教育信息化人才建設的關鍵是教師,從事國防教育的教師一方面要有相當學歷,有一定的軍事工作和軍事生活經驗,懂軍事,熟悉理論,軍事素質較高,另一方面必須具備相應的信息意識、信息素質和信息教育能力。但各高等院校從事國防教育的專業教師多數是“半路出家”或是干部擔任,還有一些學校是由人武部的干部直接擔任,他們雖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相對于其他領域的教師專業素質來說顯得理論素質偏低。再加上工作多是兼職,受到知識結構、學習和工作條件的局限,對大學國防教育理論缺乏系統的研究,不能主動適應當今世界信息化發展趨勢,不能準確把握信息化對高校國防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缺乏積極應對的辦法和措施,因而處于被動狀況。事實上,高校國防教育師資隊伍需要軍事教師對信息和信息技術保持強烈的敏感性,及時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動態,掌握科學發展的前沿知識和技術,并及時補充到教學過程中;具有積極主動地挖掘信息、搜集信息和運用信息能力,掌握信息和信息技術的處理手段;預測信息的前瞻性,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并能自如地把各種信息工具運用到教學工作中,扮演好知識的傳播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信息技術教育的領航者的角色。
(三)高校國防教育信息化內容缺乏
當前,高校國防教育信息化內容缺乏的表現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教材信息化內容缺乏。各高校使用的國防教育教材內容相對于現代信息戰發展趨勢而言,尚存在不足。隨著科學技術發展,信息戰全面影響著現代戰爭,使軍隊的體制、作戰思想、作戰手段、作戰方法、作戰保障和作戰準備都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因而傳統的軍事理論教材中的軍事科技章節的部分內容顯然不太適應形勢的發展,應該對現用教材中的軍事科技章節的內容進行調整,不斷增強有關信息戰的新知識、新內容,特別是科技成果在軍事領域的成功應用等。二是信息化內容教學缺乏體系。對于信息化戰爭的了解,主要依靠教師的個人喜好,根據時事新聞進行講授。但這種渠道顯然缺乏穩定性和持續性,不能向學生充分、及時地介紹各種信息化戰爭背景下的國防理論、國防學術、國防科技的最新成果及發展動向,難以向學生傳授最先進的國防理念、世界武裝力量發展方向、未來戰爭的可能面貌等等。而只有在教學具體內容上廣泛涉獵裝備、戰術、謀略、戰法、軍事思想、高新科技、新概念武器、國際軍事形勢、我國國家安全形勢等,才能吸引更多同學參與國防課程的學習,培養他們關心國防信息化建設的意識和興趣。
二、高校國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新途徑
(一)加強國防教育師資隊伍正規化建設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國防教育專業師資隊伍是搞好大學國防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是教學第一線的組織和實施者, 如果沒有一支堅強的高質量的教師隊伍, 教學質量就難以提高。國防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可以實行“擇優選調”,“兩條腿”走路的方針, 即主要從高校國防教育戰線從事教學工作有豐富經驗和相當水平的教員中選調, 以他們為教學骨干。另一方面, 對目前的軍事課教師進行再教育, 如借肋駐地軍校力量舉辦學習班, 脫產學習等, 提高他們的軍事素質。其師資隊伍建設還必須加強領導, 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 督促和激勵教師進取, 做到政治上愛護, 思想上幫助, 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 盡可能解決教師的實際困難, 以解后顧之憂。同時, 制訂出中、長期國防教育教師培養規劃, 逐步建立和完善國家、省市、高等學校三級教師培訓制度, 有計劃、有目的地培訓中青年教師。方式上可以采用在職深造、短期培訓、交流學習等多種手段, 開闊視野, 提高教學科研的綜合能力。
(二)建立國防信息網,充分利用網絡為國防教育服務
互聯網絡已成為廣大民眾接受各種信息及思想觀念的重要渠道。省軍區應當建立本省國防信息網,借助網絡平臺發揮本省軍事教育資源為高校國防教育服務。國防教育信息網可以將優質軍事理論課程制作成網絡課程形式,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利用駐地部隊軍事資源和高校優質課程的優勢,打破高校各自為戰的孤立局,面破解高校尋師無門的難題,還可以使高校之間國防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形成強強聯合的局面。高校國防教育建設則要主動借助網絡平臺,在校園網上開設國防教育專欄,建立國防教育新的陣地,這對提高國防教育的時效性,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學生可以利用國防信息專欄開展集信息瀏覽、圖書資料、虛擬網站、電子郵件、文件傳輸、遠程登錄等多項內容的國防教育活動。國防教育網絡化必將成為國防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最有效、最現實的選擇,不但滿足了信息化教育所需,而且不需大量的重復投資,可最大程度地利用相關設備、資源的規模效應;還可以把國防教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有利于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全民的國防觀念,有利于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濃厚氛圍。
【關鍵詞】通識教育;國防教育;課程建設
“通識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是區別于“專業教育”的一個概念,它譯自英文“General Education”,19世紀以前,“General Education”一詞一般是中小學教育的總稱。第一個把它與大學教育聯系在一起的人是美國博德因學院( 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Packard) 教授[1]。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是我國最早提出通識教育的人,在20世紀30年代,他就強調“通識為本,專識為末”,“社會所需要者,通才為大,而專家次之” [2]。我國學者李曼麗在綜合了國內外關于通識教育概念的各種認識之后,用馬克斯·韋伯的“理想類型”方法,從性質、目的和內容三個維度構建了通識教育的概念:就性質而言,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是所有大學生都應該接受的非專業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識教育旨在培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展的社會的人和國家的公民;就內容而言,通識教育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教育[3]。
國防教育是國家整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增強國防觀念和履行國防義務為目的,以教育為手段的一種活動,反映了國防與教育的有機聯系,在國家發展中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規定: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但在實際教學中其作用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大多數學生認為國防教育課程對個人的成長與成才的意義不大,上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修學分。從通識教育對國防教育課程的改革進行認識,無疑是提高國防教育實效性的可行之路。
1.通識教育成為國防教育課程建設的新視角
當前,國內綜合性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設置中有關必修課程的設置基本趨于一致,涵蓋思想政治理論、英語、計算機、體育與軍事等五大類傳統課程[4]。但是國防教育課程的設計并沒有反映通識教育的理念,因此需要從通識教育的視角認識國防教育課程的建設。
1.1 通識教育追求的是“全面發展的人”
通識教育可以培養德智體全面和諧、全面發展的人,無論是個性、道德、情感還是身體和心理,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F代社會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把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注重培養大學生鑒別、選擇、吸收新知識的能力,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以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同時以健全的心智來了解整個世界。普通高校國防教育旨在通過教學,使大學生掌握基本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能,達到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加強組織紀律性,促進大學生綜合索質的提高。這個目標與通識教育在培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國家的公民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1.2 通識教育以學生為主體的自覺意識教育
“通識教育是一種喚醒學生的主體性的一種教育,也可以說是一種覺醒教育” [5]。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前提下,通識教育不是單純地向學生進行教授、灌輸一些思想、價值觀、人生觀以及道德方面的知識,而是引導和喚醒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培養學生形成敏銳的洞察力、判斷力和選擇能力。國防教育課程中關于戰爭的正義性問題的探討,可以利用當今敘利亞問題進行分析;對于戰爭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對的戰例進行分析;同時對于愛國主義教育方面則可以利用當今領土的熱點問題進行辯論。從而揭示正義、人權、責任的真正內涵。
1.3 通識教育是培養國家公民的教育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分工的細化,我國高等教育過多注重培養技術型和應用型人才,致使現今這批90后的大學生過分強調個人的技術能力和專業水平,從而導致了其缺乏“社會人”的意識,缺乏國家公民必要的素質。通識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在社會上有責任感的公民。這為改革國防教育重理論教育輕公民教育、重政治教育輕德育教育提供了客觀依據。
2.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建設存在的不足
自1985年高校軍訓試點開始,經過20多年的持續教育,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較以前相比,有了較大的提高。通過國防教育,讓大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國防知識與技能,有效地激發了大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但是,在我國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2.1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觀認識不足
對國防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居安思危意識較差。部分教育工作者認為高校的主要工作是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國防教育是軍事部門的事。這種觀點認為國防教育在高校中可有可無,與人才培養沒有很大的關系,簡單地開展一些軍事理論教學也就算開展了國防教育。
改革開放后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沒有意識到世界各種矛盾正在蔓延和滋長,和局部戰爭仍繼續存在,就我們國家內部而言,各種國家分裂勢力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活動,同樣外部敵對勢力對我國領土的侵犯也逐漸頻繁,嚴重影響著我們安全穩定與發展。雖然世界的總體趨勢是和平與發展,但這并不是說戰爭的危險己經遠離了我們的國家。
2.2 課程體系缺乏系統性
2007年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又修訂并下發了新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教體藝[2007]1號文件),其中對國防教育課程的性質、目標、要求、內容以及課程建設和評價也都做出了具體的要求。但是,部分高校借口由于學生數量多、經費緊張等理由,使國防教育變得簡單化。
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存在著教學模式單一,訓練內容單調等情況。隨意縮減國家規定的理論教學計劃,重軍訓、輕理論教學等,難以保證國防教育的連貫性。高校國防教育課程由于教學時間很短,缺少系統全面的教育,軍訓成果難以鞏固持久。軍訓完成以后就意味著大學生的國防教育就己經基本完成。
2.3 組織結構和師資隊伍參差不齊
大多數高校的軍事教研室都依托于武裝部、學生處和保衛處等行政部門,使其在高校的軍事教育中難以發揮其自身的職能,缺乏自主性和獨立性。將武裝部行政職能等同于軍事教研室的職能,忽視了軍事教研室的教學功能、學術研究功能和科研功能。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因素,教師隊伍現狀如何,將直接關系到課程的教學與今后學科的發展。根據某項針對高校專職軍事教師的調查統計,在學歷結構中竟然有無學歷的轉業軍人員擔任國防理論教師,情況則令人擔憂。國防教師缺乏系統的崗位培訓,科研狀況不容樂觀。
3.通識教育視角下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建設的思路
3.1 以通識教育為標準,提高認識,完善課程設置
在國防教育課程的設置上,首先是要具備“通”,即教學內容的系統性?,F代國防教育要通過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探究和認識,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現代國防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精神力量的綜合體,是滲透各個領域的“大國防”。普通高校國防教育應從綜合的視野出發,對教育對象進行基本知識、技能和價值觀的培養與訓練。課程的設置要力求包容性而不是專業化,從而達到“通”的目標。同時還要達到“識”,即認識、了解。包括對科學、社會、文化、歷史等的認識。國防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必須圍繞愛國主義的主線,通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發展學生的理性,讓學生了解自身的政治責任。因此國防教育教學內容的設置中應突出國家安全觀、利益觀和領土觀等“大國防觀”,讓學生能夠做出道德判斷,去維護民族、國家、公眾的利益,從而擁有健全的人格。
3.2 立足通識教育,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軍事理論的教學時數為36學時,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系統的掌握軍事理論的知識體系,必須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來達到教學目的。
3.2.1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和多種形式開展國防通識教育
課堂教學還是國防教育的主要陣地,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采用現代教學手段,將聲音、文字、圖像、影像等信息融為一體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運用到理論講解中,從而提高國防教育的質量。同時也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資源和應用信息資源的能力,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國防教育課程應建立網絡平臺,將課程教學內容信息通過網絡技術實施教學,引導學生通過網絡獲取更多的教學資源。吸引軍事愛好者積極參與,提高軍事理論課教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擴大學生視野,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廣博性,達到“通”的目標。
3.2.2采用傳統講授和不同內容不同教法相結合開展國防通識教育
由于軍事理論課程教學課時較少,因此不能講解過多、過細、過全,而應該講思路、講要點,并為學生的思考留下足夠的時間與空間。例如在國際戰略環境一章中采用專題授課的方式,針對戰略格局和中國周邊安全環境進行深層次探討。同時也給學生留出討論的時間,采用問題研討和辯論方式的教學方法。通過對文、理科學生進行交叉知識傳授,如對文科類學生重點講解軍事高技術、信息化戰爭等知識,而對理工科學生重點講解國防概述、軍事思想、國際戰略環境等知識,來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獨立的理性思考和正確的分析能力。
3.2.3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多渠道開展國防教育活動相結合
要積極探索和挖掘新的教學資源,如舉辦國防教育專題講座;組織學生參觀國防教育展覽和國防教育基地;針對特殊的日子進行國防教育宣傳,通過廣播、板報以及??冗M行廣泛的宣傳,開展以國防教育為內容的知識競賽和征文比賽。同時也可以組織學生軍事興趣社團,定期組織學生走訪老戰士、到革命老區慰問學習、到軍營中重溫軍訓的過程;有條件的還可以開展野外生存訓練等活動。使學生真正認識社會、認識歷史、認識人類,增強大學生的責任與使命感。
4.結語
在這個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社會的時代,更新傳統觀念已成為教育發展的主要的動力。國防教育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地位不是可有可無的,它培養的是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國家公民,這關乎未來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公民素養、政治素養和道德品行,更關乎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因此,高校國防教育理論研究應該成為社會特別是國防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問題,而通識教育將為課程改革提供新的視角。
參考文獻:
[1] 蔡則祥,張維.高校通識教育的演變與課程改革創新[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0(3):89—94,99.
[2] 陳曉輝.通識教育與促進當代中國人的全面發展[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5):36—38.
[3] 李曼麗,汪永銓.關于通識教育概念內涵的討論[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9(1): 96—101.
關鍵詞:大學生;國防教育;入伍;國防素質
國防乃國之大計,國防教育是國防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強國防教育,能夠激發人們對國家安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勵人們的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強化人們的憂患意識和國防觀念,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民國防教育是一項龐大的社會工程,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是其中極其重要的環節,是一項利在當今、功在千秋的基礎性工作。
一、大學生國防教育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當今的大學生對于國防建設的重要性有比較高的認識,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國防教育的顯著成績。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國防教育的針對性還不夠強,渠道還比較單一,教育的效果還有待提高,存在著許多令人擔憂的隱患。
首先,大學生雖然對于和平時期國防建設的重要性有比較一致的認識,但是,又認為這些都是別人的事,似乎與己無關;還有一些學生對和平時期國防建設的必要性存在模糊的認識,甚至有的同學還表現為對國防建設的冷漠或抵制??傊?這些情況說明,近年來我國的國防教育并沒有真正深入人心,這些問題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
其次,大學生具備一定的國防知識,但非常籠統,國防教育缺乏組織計劃性,這反映了大學生國防知識的來源渠道比較單一,國家的主導作用未能充分體現;軍隊的“活教材”作用有待加強;學校的主渠道作用不夠明顯;社會的良好氛圍尚未形成。
第三,當代大學生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但堅強的意志特別是尚武精神不足,對于國防勞動的艱苦性談虎色變。上世紀90年代初作家大鷹曾寫過報告文學《誰來保衛2000年的中國》?,F在,我們愈加感到要培養明天的國防人才,鍛造未來的威武之師和鋼鐵長城,加強大學生的國防教育,進而提高國防素質已是迫在眉睫。
二、加強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的重要性
國防意識是公民抵御外侮、捍衛、維護國家尊嚴和安全的主觀認識,是培養公民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載體,也是國家國防教育和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學生作為綜合素質較高的特殊群體,是我國國防后備力量的骨干部分,也是全民國防意識教育的重點所在。為此,認清并抓住以下幾點至關重要:
1.加強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是“營造全社會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的濃厚氛圍”的重要樞紐和有效途徑。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和民族的希望,是高層次人才的儲備庫和成長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保衛者和接班人。加強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不僅有利于提高廣大青年的國防素質,更是全民國防意識教育的重要樞紐和有效途徑;加強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既可以增強他們的愛國熱情和國防意識,激發他們樹立時刻準備為國防建設奉獻力量的信念和決心,又可對廣大社會青年產生積極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同時,抓好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可以使大學生通過影響家庭進而輻射全社會,提高全民國防意識和國防素質,起到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效果。
2.加強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必須緊扣愛國主義這一主題。國防意識教育是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高校開展國防教育要轉變“重技能、輕意識”的觀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引導大學生將自我價值的實現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將國防意識和素質內化為個人的基本素質,將其轉化為熱愛祖國、勇于為國家和民族獻身的強大精神動力。
大學生是國防教育的重點對象,是全民國防意識教育的橋梁和紐帶之一。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加強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的深遠意義,直面當前大學生國防意識較淡薄,國防教育重技能、輕意識的客觀形勢,以愛國主義為主題,以核心價值觀和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建立長效機制為關鍵,以廣泛的資源為平臺和基地,全方位構建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體系,并以此為依托,輻射和帶動全社會形成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的濃厚氛圍。
三、提高大學生國防教育的有效途徑
在不斷提高我國國防人力資源開發能力時,必須注意:一是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完善政府教育功能。二是聚焦國防教育重點,提高大學生國防意識。三是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切實提高教育效果。
首先,強化大學生的國防意識。一方面,必須強化國防憂患意識和危機感教育,通過開展戰爭與和平辯證關系教育、國防安全潛在危險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另一方面,國防教育應盡快回歸其國防本位性,強調其國家性,使得廣大民眾認識國防教育的實質是國家根本利益教育,并不只是從屬于德育教育、素質教育的普通教育。
其次,拓展國防教育形式,要搞好課堂理論教學。課堂理論教學是傳統的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國防教育作為特殊教育的強制灌輸手段之一;另外要組織好社會實踐?!笆陿淠?百年樹人”,國防教育是全體公民的終身教育。學校不能把國防教育當作階段性任務,僅僅滿足于“講課”和“考試”,而要當作長期性任務,把國防教育貫穿于學習、生活之中。
第三,完善國防教育法規和機制。事關國家根本利益的國防教育,應當是一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的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各教育環節的科學管理,而這離不開健全的國防教育法規和機制。根據我國的國家戰略和國防需要,一方面,要根據《國防教育法》,制定操作性強的專門法律法規;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國防教育管理體制。要從頂層設計上規范國防教育的歸口單位,理順各級工作機構的隸屬關系,明確各個部門的具體職責,使國防教育真正融入社會教育、素質教育中。
四、鼓勵大學生積極入伍,提升國防隊伍綜合素質
為了鼓勵優秀青年到部隊當兵,近年來,國家和各省市陸續出臺了許多極具吸引力的優惠政策。在2009年,為了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入伍服兵役,國家和軍隊以空前力度出臺了減免學費、繼續深造、優先就業等8項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