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2 16:26: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德育的基本特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傳統道德思想;大學生;道德教育;積極作用
我國傳統道德思想形成于春秋戰國時期,以孔子為代表。傳統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的階級性和時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認,傳統道德思想蘊含著寶貴的精神財富,陶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至今仍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其中“修身”、“仁愛”、“禮儀”、“信”、“義”、“廉恥”、“忠”、“孝”、“自省”、“慎獨”等內容,如果剔除其消極的功利糟粕,保留其精華,對培養當今大學生基本道德準則、培養遵守日常社會規范行為,無疑是有益的。
傳統道德思想對中華民族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在一定時期甚至構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維方法,看不到傳統道德思想的作用和局限,看不到傳統道德思想對我國意識形態的歷史影響,是違反歷史唯物主義原則的。
總括起來,傳統道德思想側重于政治倫理教育。它的政治倫理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論”的基礎上的,它的核心是“有道”。以道德和禮制來教導百姓,勸告人們放棄惡習,回到天性的“善”的境地,使他們自愛自重,心悅誠服,那么社會自然就安寧了。所謂“有道”,就是所有的人都按照封建禮制規定,上下有序、各行其事,不允許越軌。如父母撫養教育子女,子女孝敬贍養父母,各自遵守基本社會倫理規范和生活規范,講究禮節禮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和社會公德意識等。這些觀點,在今天對大學生的德育教育中,仍然是必不缺少的重要內容。在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我們可以講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的故事,教育大學生牢記父母養育之恩,孝敬父母,回報父母,推而廣之,教育大學生感恩報德,回報社會,關愛他人;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引導大學生學會謙讓、誠實、關愛親友,培養親情友情,這樣就把傳統的正確的道德觀、倫理觀灌輸給了學生。當然這種灌輸的方法要靈活多樣,要重視教育內容的時代性、形象性。除了課堂教學外,還可運用電影、電視、錄音、錄象、網絡以及其他形式。例如扮演社會角色、參觀名勝古跡、考察、旅行等,這樣更適合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滿足其好奇心,增加生動性,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要將傳統道德思想有機地融入大學德育教育,就應挑選既懂得傳統道德思想又熱心德育工作的老師擔當專職德育教師。一方面,加強學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德育的針對性、科學性,開展各種利于道德行為教育內容的活動,豐富大學生活,擴展大學生的視野,培養大學生熱愛生活、關愛他人、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積極向上、發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從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健全的人格意志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將傳統道德思想有機地融入大學德育教育,應該注意層次性。首先要重視培養大學生基本道德行為習慣,學會自我控制,養成遵守日常社會規范的習慣。在當代大學生中,獨生子女的比例越來越多。一些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缺乏遵守日常社會規范的習慣,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不懂親情友情。對他們進行傳統道德思想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其次,在更廣泛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中,強調自我探索精神,促進健康人格的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高學歷人群,他們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把大學生置于更廣泛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中,對他們進行傳統道德思想的教育,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再就是重視大學生個性發展,強調培養大學生對待工作、學習、生活的正確態度。參照傳統道德思想要求,制定嚴格而又有學校自身特色的校規校訓,從小處著手,優化大學生文明行為規范。如公共場所不隨地吐痰,不抽煙酗酒,不嚼檳榔口香糖,不亂扔紙屑;談戀愛講文明,交往注意自己的儀表,待人誠實、守信;穿著適合自己的身份,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等道德品質。
在德育教育中對大學生灌輸傳統道德思想,還須注意形式的多樣性和方法的靈活性。因為傳統道德思想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我們的大學生面對的是開放的世界,越來越多的青年大學生不分良莠沖擊著傳統道德,企圖擺脫傳統道德的影響,去發展個性,實現自我價值,我們的德育教育如果不打破僵硬、封閉的體制,還是“濤聲依舊”,就難以為大學生所接受,也就不可能形成大學生健全健康的個性,那種簡單粗暴、“重專業輕德育”、“重管理輕教育”的方法,只會增加大學生的反感抵觸情緒,削弱傳統道德思想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父母沒有充分認識傳統道德思想的教育作用,也沒有認識到做父母的責任,他們要么對孩子過于溺愛,只重視物質生活,不重視基本道德和行為準則的養成教育,放任自流;要么一味拒絕、壓制,長時間不能滿足孩子的正當要求,因而造成孩子的壓抑感,性格扭曲,到了大學仍不能獲得全面的發展。因此,要告誡家長,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帶頭做到,發揮家庭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
當然,我國傳統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雖然對我們的德育工作開拓新思路、充實新內容有所裨益,但畢竟和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與道德教育有著很大的差距。因此,廣大德育工作者要明確大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絕不能把傳統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當作或等同于大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本末倒置。大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應該是:把全體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良好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和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圍繞這個目標,引導他們逐步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人。
總之,德育工作者要以實事求是的精神,改變當前大學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脫離大學生思想實際、呆板生硬傾向。提倡創新思維,從我國的國情出發,依據大學生精神生活的實際需要、民族特有的風格和性格,既要承接歷史遺留下來的財富,又要適應現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事業的發展,批判地吸取借鑒優秀傳統道德思想觀念,充實和豐富大學德育工作的新內容、新方法,把道德價值觀念、行為準則推廣開來,使之轉化為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增強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提高大學德育的實效性。 [科]
【參考文獻】
[1]韓東屏.追求和諧[J].道德與文明,2005,(1):11.
[2]周中之.倫理學[M].北京.
[3]王守實,等.高效德育學與教育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4]李錚.心理學新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李玉環著.高校意識形態教育若干問題研究,2008,4.
[6]臧知非注說.論語,2008,3.
關鍵詞:中國傳統德育,韓本傳統德育,特點,比較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36-0198-02
一、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特點
傳統的道德教育,是指與現代道德教育相對應的概念,主要是指以農業文明為基礎的社會形態之上建立起來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傾向。
中國的傳統道德教育思想,主要指的是正統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其顯著特征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實現“治國平天下”精神。它強調的是對人自身的肯定。儒家教育思想是樂觀型的,是“樂感教育”;不是消極無為的,而是發奮圖強的群體本位思想;注重加強個人修養。具體特色表現如下:
(一)強調倫理本位
所謂倫理本位,就是依據一定的道德規范,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作為道德教育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儒家文化思想是建立在宗法血緣關系和親情觀念之上的,其以孝悌等倫理關系和封建綱常為原則,著眼于解決宗法倫理問題。
中國道德教育的核心一直就是倫理問題。孔子的教育思想最核心的也是道德倫理教育。具體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父慈、子孝、兄愛、弟敬”等倫理次序和規范的遵守。在此過程中極其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因此中國傳統道德教育也始終體現著和諧人生、穩定社會的基調??鬃拥掠齼热莶┐缶?,而核心則為“仁”與“禮”。仁,是最高尚的道德品質,其內容極為豐富。其中孝是仁之人倫之根本,因此儒家倫理體系中最大特點是注重家庭,倫理始于家庭,由家到國,家國同構,十分注重國家和家族觀念。
與此同時,儒家道德教育還強調禮教,所謂“克己復禮”。禮是指遵守社會的政治制度和倫理道德規范。這樣就把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把法律道德化,也把道德法律化了。使道德具有了政治與法律的強制力,使儒家的道德教育觀念,成為治政、治國的政治指導。
(二)追求理想的人格
中國傳統道德教育中的理想主義色彩非常濃厚,儒家的理想人格,強調培養具有“仁”和“義”的“內圣外王”的君子。所謂內圣主要是指個人的修身養性;所謂外王主要是指為人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是內圣的目的和行為化。因此按儒家的人格設計,道德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內在根本,知識是人的外化憑借,政治則是人由內通向外,用道德和知識來改造、美化現實社會的途徑。因此,這種對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的探索是非常有意義的。
中國的傳統教育如何實現理想人格的達成呢?那便是克己修身。強調的是道德品質修養過程中的自省,反映了儒家對道德修養的主體的主觀能動性的認識,也體現出道德必須通過人的內心信念來外化,是一種以自覺和自律為基礎的要求。但如果這樣自省的方式變成了硬性的約束,它本身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反而成為人發展的阻礙性因素,成為壓抑人的個性發展、創造性、進取性的精神枷鎖。
二、韓國傳統道德教育的特點
韓國的傳統道德教育主要是指從中國吸收而來的儒家倫理思想,強調傳統道德思想的繼承和發揚,克服“非人化”,實現人的價值,培養世界公民精神作為占統治地位的傳統德育,對以后不同時期的道德教育都發生了深刻的影響。其特點具體表現如下:
(一)以“忠誠”為中心的道德教育
忽視“仁”而強調“忠”,應該被認為是韓國儒學所獨有的特征。“忠”和“孝”本來是儒教倫理道德的核心思想,但是中國和韓國的具體闡釋和側重點不同。中國儒家主張“忠”、“孝”兩全,韓國雖然也將“孝”作為重要的社會道德規范,但對孝的理解僅僅是孝順父母。在中國的傳統意識下,孝是整個家族制度的基礎,只有血緣關系才是相互協力和援助、至誠至意的基本對象。相反韓國的社會意識中對君主的義務就已經遠遠優先于血緣者的義務。百姓之間的以重視非親族之間的協力被稱為美德。
韓國的這種本土化的儒家思想,一方面與民族精神的培育緊密結合,強調對封建君主的順從和忠誠;另一方面滲透進韓國傳統的神道教之中,從小家上升到國家,強調對長者、天皇的孝順和忠誠。這種思想已經成為韓國人的民族心理,對后世韓國近現代化過程中形成忠誠集團意識,奠定了深厚的歷史基礎。
(二)以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信仰教育
韓國是一個珍視傳統文化的國家,他們對傳統文化尤其是儒教精神推崇備至。儒學在韓國被稱為儒教,韓國人將儒家的倫理道德視為一種信仰,并深深地融入到民族精神的血脈,成為韓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古代韓國人的理想形象是“儒生”?!叭迳庇腥齻€特點:胸中有文墨,不然不能稱其為文化人,但并非一定要有高深的專業知識,要懂漢文,能夠在言論中引用圣經賢傳;有學以致用的能力,“儒生”不僅要有學問,更要體現在行動中,重視實踐;要有和諧的人格,要有優良的氣質,把內在的質樸表現為外在的教養美,即文質彬彬。所以韓國力圖教育國民成為“儒生”此外,韓國人非常重視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大大小小的文化遺址都被保護起來,已經遭到破壞的,他們便盡快修繕,同時繼承傳統文化習俗保護民俗藝術,積極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防止傳統文化的流失、所謂“閣民精神”教育,就是要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民主意識,培養民族自尊和民族復興的責任,確立民族主體性,以實現復興韓國的民主理想。
三、中韓道德教育傳統的共有特點
通過例舉兩國的道德教育在各自文化歷史傳統中體現出了各自特點,但在相似的東亞傳統文化圈的影響下使得兩者又表現出了很多共同的道德教育的傳統:
(一)重視道德教育的傳統
中國正是通過這種道德中介,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以及民族的存續服務的。同樣韓國由于受到中國儒教文化的影響,道德教育也自然成為國家的意識形態。中韓兩國道德教育的內容、形式雖然有各自不同的歷史變化,但是重視道德教育的一貫傳統沒有變。各國教育都在日益重視道德教育的今天,兩國仍然應該把重視道德教育的傳統,加以具體分析并在現代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的基礎上,有選擇性地吸收、繼承。
(二)群體主義的傳統
中國特色的人本側重點是在功能方面而不是在文化本體方面。儒家傳統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主體價值只是作為實現社會價值的途徑和手段。儒家的倫理道德關注的是整體、群體的文化特質。這種群體主義傳統對韓國而言亦是如此。韓國的群體主義更多地表現為集團主義的傾向,重視集團其他成員一起活動的意識。社會生產方式對個人的制約都是客觀的,片面強調社會價值甚至走向極端從而忽視個體的存在及其價值是中韓兩國道德教育都存在的問題。
(三)道德教育政治化的傳統
我們的德育側重點是政治思想教育而不是道德品質的養成。其優點是對國家、社會、民族以及文化的整合起了理論上的推動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持社會穩定,使社會行為都受道德的約束。負面的意義是中國的政治關系主要是道德化的人倫關系發展而來,裙帶關越發明顯,導致了政治上任人唯親的出現。韓國同樣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道德教育中存在政治化傾向,如前所述,如皇國史觀、神道國的信仰、武士道的精神都反映這一點。
四、文化視域下的中韓道德教育的差異分析
中韓道德教育的差異存在很多方面,筆者僅從文化的視角,探討對中韓兩國道德教育的歷史及其成因。
(一)德育依據文化前提的相異性
中國自古就擁有獨立的文化體系,具有原發性的特征。而韓國主要靠借鑒吸收先進國家的文化來提高自己的文化傳統。和中國相比較,韓國屬于“低勢文化”,其傳統文化的創造力顯得很弱,而移植模仿的特征一直很突出。不僅吸收中國傳統文化,近現代以來吸收了西方先進的文化思想。但是韓國不是單純照搬,更多的是與本國國情相結合。比如中韓兩國的儒學就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中國的儒家強調“仁”,韓國重視“忠”。
(二)德育觀念的相異性
中韓德育觀念和思維也產生排他性和學習性的特征,韓國主要是島國,很少有被外部征服的擔心。對于中國的傳統來說,中國周邊的地區,往往是蠻夷之地,是總給自己帶來武力威脅的地區。中國歷史悠久的燦爛文化造成了民族自豪感,認為自己周邊的文化都不如自己,最后思維局限化導致了封閉,影響到中國近現代以來的道德教育固守著傳統的教育理念,逐漸落后于時代的發展。而韓國由于并且善于學習,并加以吸收,最終形成了豐富的多樣性的文化。
(三)德育現代化過程的相異性
由于中國文化的排他性特征,使得中國傳統道德文化固守僵化。而韓國道德的學習化特征,使得與西方現代化文化相遇時盡力避免沖突并取其精華。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積淀厚重,因此面臨新文化時顯得不自如,體現了穩重性。韓國歷史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因此很容易打破傳統文化的束縛,吸收先進的文化,并加以改造,使之變成更適合本民族社會發展需要的新文化,具有鮮明的可變性。
(四)德育目的的相異性
韓國的教育形態是“普及、提高能力型”,中國是“選拔、達到目的型”的教育形態。因為古代中國的教育是以科舉為中心的,科舉的目的主要是選拔人才,因而產生了教育也應以選拔為前提的思想,這種觀念到現在一直存在。而韓國的教育目的正好相反,是普及、提高為目的的。韓國的教育已經融化于韓常生活之中,而且這種提高并不標榜很功利的目的,把受教育國身看作是目的。
參考文獻:
[1]王麗榮.當代中韓道德教育比較研究[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5.
[2]武漢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系組編.比較德育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9.
[3]王瑞蓀.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4]宋春宏.比較德育新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新時代背景下,需要我們樹立新的德育觀念,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以順應新時代學生發展的特點。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人類社會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那么,作為現代教育如何發掘每一個孩子蘊藏著的無限的潛在創造力而使他們成為創造之人呢?作為教師應注意選擇好每一個創造之地,把握好每一個創造之時來造就一個創造之人。小學德育作為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領域,德育對其他各育起著保證方向和保持動力的作用。因此,努力改革德育教學,實施創造教育是大勢之趨、刻不容緩。于是我在重視繼承思想品德課傳統的同時,注意了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進行了德育教育中實施創造教育的教改實驗的探索。
一、 樹立“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
一切教育都必須以人為本,這是現代教育的基本價值觀。我在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學生個性特點為指導思想,遵循青少年個性發展的特點,著眼于學生終身良好思想道德與行為習慣的形成,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落實“全員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點德育”,建立以“激勵”為中心的德育管理機制,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激勵學生戰勝困難。
二、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造志趣和創造能力。
第多斯惠說過:一個不好的教師是奉送真理,而一個好的教師則是教人發現真理。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不同之一還表現在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不同之上。實踐證明:樹立全面的教學任務觀,滲透創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學活動結構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養小學生創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斷關注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趨勢,加強德育科研,根據學校實際和社會的發展變化不斷更新德育觀念,更新德育手段。擺脫一成不變的單純憑經驗的德育管理思想,讓德育工作在不斷創新中煥發出新的活力。努力擺脫以說教為主的德育方式,積極開展校內外德育活動,讓德育回歸生活,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實踐中體驗道德與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內”,轉變為“內”為主,“內”“外”結合的教育方式,讓學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內涵,自覺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
三、轉變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線的廣大教師。新課程標準中提到,教師要真正做到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德育觀、人才觀和學生觀,要以民主的態度與學生進行協商,不可獨斷專行,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過去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說教為主,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只能是被動地按教師的要求做。在新的課程實施中,教師要轉變角色,要成為學生德育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要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要成為這個平等中的“首席”。
教師如何來當好這個“首席”呢?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那么我們教師首先就要樹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認真當好這個角色,把自己融入學生之中;二是作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強學習,注重個人道德修養,提高個人道德素質,在各方面給學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也就是應當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會道德素質要求內化成學生的自我要求。
四、融于生活,活動豐富多彩。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
一切教育都必須以人為本,這是現代教育的基本價值觀。我在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學生個性特點為指導思想,遵循青少年個性發展的特點,著眼于學生終身良好思想道德與行為習慣的形成,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落實“全員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點德育”,建立以“激勵”為中心的德育管理機制,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激勵學生戰勝困難。
二、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造志趣和創造能力。
第多斯惠說過:一個不好的教師是奉送真理,而一個好的教師則是教人發現真理。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不同之一還表現在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不同之上。實踐證明:樹立全面的教學任務觀,滲透創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學活動結構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養小學生創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斷關注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趨勢,加強德育科研,根據學校實際和社會的發展變化不斷更新德育觀念,更新德育手段。擺脫一成不變的單純憑經驗的德育管理思想,讓德育工作在不斷創新中煥發出新的活力。努力擺脫以說教為主的德育方式,積極開展校內外德育活動,讓德育回歸生活,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實踐中體驗道德與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內”,轉變為“內”為主,“內”“外”結合的教育方式,讓學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內涵,自覺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
三、轉變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線的廣大教師。新課程標準中提到,教師要真正做到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德育觀、人才觀和學生觀,要以民主的態度與學生進行協商,不可獨斷專行,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過去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說教為主,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只能是被動地按教師的要求做。在新的課程實施中,教師要轉變角色,要成為學生德育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要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要成為這個平等中的“首席”。
教師如何來當好這個“首席”呢?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那么我們教師首先就要樹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認真當好這個角色,把自己融入學生之中;二是作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強學習,注重個人道德修養,提高個人道德素質,在各方面給學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也就是應當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會道德素質要求內化成學生的自我要求。
四、融于生活,活動豐富多彩。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德育發展;新思路
引言:
中等職業教育院校從辦學教育核心目標人才培養方向上就與普通院校存在差異,所以如何有針對性的就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這一特殊性,思考并探索出適合于中等職業教育的新型德育教育思路與新型教育模式,不斷實現德育教育在中職教育課堂的實際教育效率的提高,盡快解決職業教育的關鍵性問題。
1職業教學的內容要從多角度拓展
在我國近些年的德育教育事業發展進步過程中,主要應該關注的重要德育教育群體除了普通院校學生還有中等職業教育院校的學生,如何讓中職學生擺脫學習困難的困境,其中一個重要的可行性方式就是要讓學生真正的回歸于生活,讓學生真正從內心深處愿意接受學習內容,有興趣有積極性去主動學習。所以中等職業教育院校的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模式革新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要從德育教育角度入手。
1.1打破常規并活用教材:
基本教材的理論知識和理論內容框架,是中等職業教學內容延伸和拓展的基礎內容載體,學生需要先將教材的內容和基本的理論職業技術內容充分理解,才能在此基礎上活學活拓展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突破傳統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以及組織學生排演課堂活動內容以及話劇小品等,利用多元豐富的師生互動教育教學模式來達到調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構建起輕松、和諧、信任的教學活動氛圍[1]。
1.2圍繞社會時事充實教材:
中等職業教育院校的總體教育目標較普通院校更加明確和清晰,社會實際人才需求內容在中職教育教學內容中體現更加明顯。對于這一特點,中職教育院校應該更加重視教育教學時事性內容的充分融合,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欲望,積極鼓勵學生多關注國內與國際的新聞時事,多關注身邊發生的新聞,通過各類方法拓展自己的知識活動范圍,可以多為學生訂閱書籍、主題報刊、雜志資料、然后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更多的增加交流和探索,不斷提出不同的個人觀點,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增加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為將來脫離家庭和學校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此類將德育教育課程內容與新聞時事內容相結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顯示教育意義,具有明顯的時代感和教育吸引力,是對學生學習能力和事物認知接受能力培養和提高的重要方法。
1.3理論聯系實際貼近生活:
將德育教育的教材理論內容聯系到中職教育教學實際,更加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也是職業教育教學內容豐富和拓展的重要方法。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課程教材,同時從學生的學習實際能力出發,充分的利用好可利用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這些教育教學內容的豐富和充實都可以為中等職業教育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經過不斷的教育教學實踐總結可知,最基本和最核心有效的中職學生德育教育方式還是要從生活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和愛人之心,引導學生自尊自愛、愛父母、愛家人,用愛人之心將德育教育精神融入生活,發揮新的生命力[2]。
2采用多種形式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時效性
2.1采取探索性學習:
無論是對普通院校學生還是對于中等職業教育院校學生,刻板的學習模式始終無法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學生之間的個體性差異決定了學生學習和接受能力也存在不同,很多學生不是接受能力差,而是活潑好動。還有部分學生過于內向而不愿意主動加入課堂討論活動等,針對學生的差異性特點,中職教育工作者就應該采用更加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模式,通過對不同學生的針對性教學達到整體全面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德育教育多年的傳統教育模式以及固定下來的德育教育內容從根本上就不存在豐富的趣味性,內容多少有些許枯燥,所以就要求德育教育工作者針對這一問題探究多樣化的德育教育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豐富,精心準備每一堂德育課,不斷達到德育課程教育內容和創新性和探索性的發揮,增加課堂活躍程度,鼓勵學生積極表達個人見解和個人想法。于此同時,可以通過學生感興趣的當下熱門時事內容的融合,使得課程更加新穎,內容更加豐富。充分的肯定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明確教師的主導性作用的發揮,讓學生可以自愿自覺的參與其中,減少課堂刻板學習的壓力感,鼓勵學習自主思考,從而達到中職學生基本德育知識、個人認知能力、個人情感的豐富和提高[3]。
2.2推行活動化教學模式:
針對職業教育的特殊性特點,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不應該單一停留在課堂教學模式上,應該鼓勵學生積極走出課堂,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社會實踐和志愿者活動,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和名勝古跡,從而在豐富課余文化生活的同時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自身體驗。通過豐富課堂教育教學內容和互動靈活的教育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貼近中職學生的生活和未來職業發展實際進行教育制度內容的安排,同時又充分的符合社會職業教育的基本原則,活動化教學模式的推行是提高學生課堂教學時效性的重要方法。
3結語
在對中等職業教育德育發展新思路的探索中發現,中等職業教育本身就具有職業教育的特殊性特點,所以針對這一教學特點應該有針對性的提出符合中職學生學習實際的教學模式革新策略,通過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和活動性內容的增加實現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發展思路的新探索。
參考文獻
[1]鞠麗娜.中等職業教育關于德育發展新思路[J].現代交際,2015,10:170.
[2]張祺午.統籌區域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德育工作[J].職業技術教育,2009,21:39-44.
[論文摘要]中小學德育課程改革與創新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與互補,主導要素是對民族思維方式和民族精神的體認、培育與發展;其二是增強綜合性與實踐性,整體構建德育的目標內容和實踐活動體系;其三是德育課程形態回歸生活,促進學生道德主體性的發展。
一、道德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應成為德育課程改革的主導要素
課程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聚集點。中小學德育課程在德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進入21世紀,中小學德育課程仍面臨如何批判繼承傳統文化,如何借鑒國外優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發展和創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歷史性課題。對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對兩種文化主導要素的把握為前提。這種主導要素以民族思維方式和民族精神為標志。
1、民族思維方式和民族精神的體認。
文化哲學和文化人類學研究表明,一個民族在其歷史演進和文化行為中積淀形成的長久地起作用的思維方法、思維習慣,對待事物的審視趨向和眾所公認的觀點,就是這個民族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人類文化現象的深層本質,是對人類文化行為起支配作用的穩定因素。了解了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在一定意義上就把握了該民族文化演進的綱要。中華民族傳統思維方式的總體特點是整體和諧、辯證綜合。中國古代哲人觀察宇宙、人生運用整體思維,把人放在與天地社會的動態聯系中認識。中國古代哲學是本體論、認識論、道德論的統一,化倫理道德、人生價值的探究為中心。正如張岱年先生所言:“中國哲學家所思所議三分之二都是關于人生問題的。世界上關于人生哲學的思想,實以中國為最富,其所接觸的問題既多,其所達到的境界亦深。”中國傳統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導思想,就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家庭和睦。所有傳統美德都與這種整體精神相聯系。傳統價值觀總是置國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個人服從整體,強調國家統一、社會太平。自秦漢以來,中國就形成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盡管歷史上也曾出現過暫時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獲得了統一,這與民族精神的影響是分不開的。這些內容完全可以成為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思想材料。這種思維方式及其傳統道德對維護國家統一,幸民族團結,調解人際關系,保持生態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不僅重視整體和諧,而且強調辯證綜合。例如:儒家追求“仁愛”,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罰;主張“德政”,但不否定法治,從而形成了“德主刑輔”的治國方略。這里邊蘊含著辯證綜合的思想。儒家還特別注重個人道德修養在人際關系中的調節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養也具有辯證法的合理因素,這種修養方法對調節人際關系,促進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與互補
中國傳統道德是一定時代的產物,同任何事物一樣,中國傳統道德也具有兩重性,既有進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產基礎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傳統道德,必然有封閉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應當批判地繼承,吸收其精華,剔除其糟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趨勢不可逆轉。我們要順應時代潮流,在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的同時,還要有世界眼光,實現中西文化的整合與互補。
在對待西方文化問題上,我們有過正反兩方面的經驗?,F在可以清醒地認識到,采取閉關自守、全盤否定,或崇洋、全盤西化的兩種極端的態度都是錯誤的。正確的態度應當是分析、鑒別、學習、借鑒、吸收、利用,在的指導下,實現中西文化的互補與整合。首先,在思維方式上,西方學者注重歸納和實證,沿著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邏輯,從道德現象、具體事例、個案分析入手,總結歸納各自的教育理論,實用性、可操作性強;中國學者則注重演繹,沿著從抽象到具體的思維邏輯,從概念出發,說明或指導實踐。這兩種思維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鑒、互相補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張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鼓勵學生自由選擇,師生平等對話;而我們則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理論講授和教育導向。這方面同樣可以互相借鑒,互相補充。再次,在教育內容上,特別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適用于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念,如改革開放觀念、民主法制觀念、權利義務觀念、公平競爭觀念、效率效益觀念、互利互惠觀念、公關信息觀念、商品市場觀念、文明消費觀念等,更需要借鑒和吸收,使其與中國傳統美德相融合。同志指出:“發燕尾服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繼承和發揚一切優秀的文化,必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和創造精神,必須具有世界眼光,增強感召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黨和人民從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我們都要積極繼承和發揚?!边@是中小學德育課程改革與創新的重要指導思想。
二、綜合性與實踐性應成為德育課程改革與創新的主要特點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運用整體性的德育內容,通過教育才各受教育者雙主體互動的實踐活動,培養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過程。德育課程是實現這種教育過程的最重要的活動載體。要培養學生完整的德性,必須加強德育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全國教育科學“九五”“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經過幾年的研究與實驗初步構建出德育的目標內容體系和實踐活動體系,為中小學德育課程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了決策依據。
1、整體構建德育課程的目標內容體系
整體構建德育目標體系的做法是:總體目標,一以貫之;學段目標,各有側生;年級目標,具體明確;情意兼顧,知行統一。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德育總目標是:把全體學生培養成熱愛祖國,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遵紀守法的公民。在這個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總目標內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中小學德育目標要根據學生年齡身心特點、知識水平和品德形成發展規律,將總目標轉化為小學、初中、高中不同階段、具有年級梯度的具體目標,并體現知、情、意、行的協調統一。
整體構建德育內容體系就依據總目標,從廣義上認識德育,確定德育內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五項要素構成。政治教育主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使他們確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教育、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教育、集體主義的價值觀教育及“五愛”教育,培養他們具有正確的思想觀點。道德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教育,進行傳統美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環境道德、剛強道德教育。培養他們具有正確的道德認識、高尚的道德情感、堅強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法紀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法制和紀律教育,培養他們具有法律觀念和遵紀守法的品質。心理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性格、氣質、興趣和能力的教育,培養他們具有適應環境、承受挫折、自我調控的心理素質。德育內容五項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內涵,但又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為條件,互相制約,構成了德育統一體。其中思想教育是靈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紀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礎。要分別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點和規律以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論上僅僅把德育視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義語”或“道德教育的簡稱”,那么在德育實踐上就會失之偏頗。整體構建德育內容體系就是以五項要素為緯,以各項要素質的不同層次為經,依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知識水平和品德形成發展規律,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橫向貫通、縱向銜接、分層遞進、螺旋上升,從而解決不同學段、不同年級德育內容的倒掛、脫節、簡單的重復、脫離實際的問題。中小學德育內容的整體性,不僅指五要素橫向結構的整體性,還包括五要素在年級與學段縱向銜接中體現出來的整體性。經過德育實踐活動的“內化”與“外化”的過程,五要素促進著學生德性的整體化發展。
2、整體構建德育課程的實踐活動體系
德育課程不僅是德育目標內容的知識體系,同時還是德育實踐活動體系,這是由道德的本質屬性決定的。道德來源于社會生活,社會生活是實踐的,因而實踐是道德的發展基礎,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態。實踐體現著道德的本質,反映著德育的基本規律。再次,道德實踐能力是學生品德評價的根本標準。學生的品德素質只有在現實的生活實踐中才能表現出來,這是因為學生在面臨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認識、道德情感轉化為道德行為,潛在的品性變為顯性的德行,只有在這種狀態中才能根據學生的具體行為表現來認識和評定其品德發展水平。同時,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才能認識個體品德對人、對社會的價值和意義。在德育過程中,學生如果不把認識理解的道德知識運用到道德實踐中,不僅自身品德不能得到切實提高,而且會出現“知行不一”的情況。只有把品德培養引向道德實踐,德育才能取得實效,同時,德育實踐也是克服學生主行不一現象的最好途徑。所以真實的道德實踐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評價的根本標準。
因此,中小學德育課程在整體構建德育目標內容基礎上,要樹立“新三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情景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的德育理念,整體構建本課程的實踐活動體系。這一實踐活動體系包含德育的途徑、方法、管理、評價四個緊密聯系的要素。
三、回歸生活應成為德育課程改革與創新的主要形態
1、回歸生活是德育課程形態的一種改革趨向
回歸生活的趨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課程理論的研究視野,另一方面促進了德育課程類型的變革和發展。其表現為原來占一統地位的德育學科課程開始由理論體系向生活體系轉移,同時,一些新德育課程類型在實踐中逐步發展,如德育活動課程、德育綜合實踐課程和德育校本課程等,德育隱性課程(校園文化、人際關系、精神環境等)也納入德育課程范圍。在近年來的德育課程改革實驗中,“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課題組研究編寫的《德育》系列實驗讀本在德育回歸生活上進行了從個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區生活、自然辦生活、國家民族生活六個層面上設計活動內容。內容的選擇堅持“近、小、實、親”的原則,即貼近社會生活和學生思想情感實際,提出問題小一點,回答問題實一點,使學生感到親切一點。2002年6月,教育部頒發的《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所持的德育理念充分體現了以上要求,即“我們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種生活德育的理念。我們認為道德始終存在于人的整體生活之中,沒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是為了生活而培養個體品德,改善、提升社會的道德的,并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個體品德和社會道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人們自己的生活。脫離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將導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體化,脫離了生活去培養人的品德也必將使這種培養因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確證而流于虛空、形式、無效?!毙抡n程標準設計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等四個生活維度,提出了我在成長、我與家庭、我與學校、我的家鄉(社區)、我是中國人、走進世界六大生活主題,充分體現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2、回歸生活是學生道德主體性形成的源泉
德育課程回歸生活的重大意義在于更加切近德育的客觀規律。第一,生活是德性發展的動力源泉。道德是人的“生活規則”和實踐結果,人的道德素質所體現的是對生活規則的運用能力。社會實踐不斷豐富著道德活動家的條件和環境。使道德活動的領域不斷擴大,水平逐漸提高,隨著人參與社會實踐程度的加深,社會實踐不斷對人的道德水平提出新的要求,這種要求與人目前道德水平這間形成一種不平衡狀態,產生道德需要。這種道德需要包含著人的認識、情感和意志,是人參與道德實踐、發燕尾服自身德性的動力。德育活動課本形式和途徑靈活多樣,與社會生活建立起多種聯系,為學生的道德成長引進了源頭活水,增強了動力。第二,促進德性的整體性發展。傳統德育課程偏重于道德知識體系和道德認知,現代認知派又將認知引向單純的道德判斷和思維技巧,造成德性發展的片面性。完整的德性應是知、情、意、行的協調統一,個體只有置身于道德實踐之中才能達成這種統一。同進,道德意義上的完整德性不僅要成就自我,還要通過成就自影響社會,成就他人,即完整的德性是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完美統一。同樣,只有參與生活實踐,才能實現這種統一。這兩種統一表現為人在現實的道德情境中的自覺性、主動性和能動性,即道德主體?!兜掠纷x本堅持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都是主體的“雙主體”理念,教育者的主體性體現在根據教育止的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對德育環境、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進行選擇、加工和設計,對學生的主體性進行引導和培養;受教育者的主體性體現在在教育者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德育活動、發燕尾服道德能力,在教育者的引導下,學生逐步做到自訂成長目標,自析成長環境,自尋成長動力,自開成長渠道,自開成長方法和自評成長效果,道德主體性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和提高。
社會生活具有整體性開放性,德性發展應有整體性開放性,這就給德育課程提出了如何具有與之相應的整體性開放性問題?!兜掠纷x本在德育課程的整體性和開放性進行了多角度探索。如在內容體系上把德育內容五要素融為一體;在德性結構上把知、情、意、行融為一體;在德育過程上把德育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融為一體;通過德育活動課,在綜合實踐課程、校本課程、社會實踐活動、德育基地和隱性課程之間建立起有機聯系,建構了一個既有開放性,又有整體性的德育課程體系。
上述三個方面反映著現階段中小學德育課程的發展趨勢,在這種趨勢中,尚隱含著需要深化研究的課題,如德育回歸生活、注重實踐并不意味排斥知識的系統性,如何適應中小學階段德育的規律性,如何在道德的“認知課程”、“經驗課程”、“體驗課程”之間找到合理的結合點,仍有待繼續探索。
【關鍵詞】高職;德育途徑;比較研究
讀書育人,以德為先。在我國,由于高職院校存在的歷史不長,高職德育工作正在探索過程中。在新的形勢和新的歷史條件下,許多陳舊的德育教育方式方法已經難以適應高職教育日新月異的發展要求,通過國內外相關研究比較,如何整體構建富有我國高職院校特色的德育體系,探索符合學生思想特點和我國高職院校辦學特點的顯、隱結合的德育教育新途徑,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研究課題。
1.何謂高職德育途徑
高職院校德育途徑是指教育者對高職生實施德育時可以利用和選擇的渠道或路徑,是實現學校德育目標、落實德育內容的組織形式,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條件。
2.國內外高職德育途徑研究之比較
2.1國外德育途徑研究
國外有關德育途徑的研究主要圍繞學校管理、校園文化、學科建設、社會實踐、家庭教育、社區教育、家校結合、心理教育等方面展開[1-2],并側重于對德育隱性途徑的研究。
在西方國家,他們的在德育途徑不僅注重正面的、德目式的灌輸教育,還通過教育、管理、服務開展教育,寓德育于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學生活動之中,對學生進行滲透式的隱性教育。在美國大學,隱性的教育往往是通過生活指導、社區活動、宗教活動、社會實踐等方式進行的。在社區學院,課外活動主要有學生社團和被視為必修課的課外活動。早在20世紀20年代,加利福尼亞的帕薩迪納初級學院,曾經成立了70個各種學生俱樂部。目前,雖然參加各種俱樂部的學生比例有所下降, 但是一些社區學院,它們會采取積極措施在學生中培養能夠組織領導課外活動和俱樂部的人才,通過學生組織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自我教育。在美國高校,它們的學生工作采取法制化的校紀管理,因而具有鮮明的德育功能。其法制特點不僅在于規范化,而且有極高的透明度和嚴格的程序,從而使得校紀管理成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有力手段風。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生工作構成了良好的德育軟環境,在對學生的關注、體諒中,潛移默化地達到育人的效果。通過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給予學生以熏陶,是日本大學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它們在德育方法上常常采取隱性教育的方法,但是其德育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確的, 比如通過優美的校園環境激發學生的認同感、自豪感,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等。
2.2國內德育途徑研究
國內的研究文獻較豐富,涉及面較廣。我國高職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更青睞選擇具有明確教育意義和目的的德育途徑,而對學生道德具有潛在影響的隱性德育比較忽視,從而導致隱性德育途徑的開發力度相對不足。
目前,我國高職德育工作主要通過貫徹實施兩課(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得以開展,這是對高職生進行德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陣地。兩課課程在高職德育過程中扮演著最核心和最重要的角色, 但是它并不能代替其他途徑來開展德育工作。高職院校過于注重德育主陣地建設,而在其他非德育課程教學的德育滲透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其結果是淡化了各科教師關心育,參與德育的意識,尤其是非德育課教師淡化了教育性教學意識,客觀上喪失了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機會。同時,我國更注重顯性德育途徑的利用,校園環境、風氣等隱性德育途徑的開發力度相對不足。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德育途徑的拓展、各途徑如何發揮各自功能、各途徑如何優化配合、如何加強德育途徑的實踐環節等問題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和前沿問題,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研究成果,研究趨向于體系化建設和具體化實施[3-7]。如按照空間特點,一般將德育途徑分為學校、家庭、社會三大基本途徑。國內相關研究結合高職院校的特點,把企業納入高職院校德育途徑體系中,構成四大基本途徑。從高職德育的具體實踐出發,又在院校、家庭、社會、企業四大基本空間德育途徑的基礎上,再按照德育途徑的性質特點分析整合和歸類,把高職院??梢越洺_\用的德育途徑包括課程、實踐、組織、環境、管理、咨詢、傳媒等七類。這七類近20項德育途徑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融通,構成了高職院校德育途徑整體體系。對這些德育途徑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整合,使德育資源得以有效、充分、合理地利用,形成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社會育人的德育大格局。
通過對各國家德育途徑的相關研究比較, 可以看出:國外的研究與實踐傾向于隱性的德育途徑建設,國內的研究與實踐則側重于顯性的途徑建設。當前,國際局勢復雜多變,大學生思想活動也隨之顯現出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等特點,從而決定高職院校的德育工作形式要從傳統的以顯性德育途徑為主體的德育模式變為顯性德育途徑與隱性德育途徑相統一、相結合的德育途徑新模式。只有顯性與隱性途徑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既是德育活動的客體,又是德育活動的主體,才能真正提升德育水平,滿足大學生個體全面發展需要。只有兩種德育途徑相互結合,新時期的高職院校德育工作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英]約翰.威爾遜著,蔣一之譯.道德教育新論[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美]諾丁斯著,于天龍譯.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趙煒.比較視角中高職德育之共性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08,3:97-100.
[4]程則思.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德育現狀分析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9,5:113-114.
[5]胡孝四.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背景下的高職德育創新思路[J].職教論壇,2010,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