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2 16:26: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糧食問題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國內外糧食價格波動分析
從國際糧食價格波動來看,短缺正在成為全球性的話題。全球食品價格自2002年以來持續攀升,到2009年已累計上漲65%。去年,全球谷物價格上漲42%。目前世界糧食儲備已降至30年來的最低點,只夠維持53天,遠低于2008年初169天的水平。世界銀行最近的估算顯示,國際大米價格2010上漲55%。另外,玉米價格也持續上漲。
從國內糧食價格波動來看,在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糧價異常波動給管理通脹預期帶來巨大壓力,也給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帶來新的挑戰。以玉米為例,由于我國糧食各品種間價格波動具有傳導性、同步性和放大性特征,玉米價格異常波動有可能引發糧價乃至整個食品價格的全面上漲。同時玉米價格持續上漲,將進一步增加養殖成本,打擊農民養豬積極性。如此的結果也導致我國目前豬肉價格暴漲,由此推動新一輪食品價格全面上漲,拉動CPI大幅上升,進一步加大通脹預期壓力。在食品價格的推動下,今年3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5.4%,4月CPI同比上漲5.3% 。目前我國長江中下游正遭遇特大干旱,市場上對于糧食減產的擔憂情緒逐漸升溫,部分地區蔬菜價格已經顯現大幅反彈。多家機構近日預測,5月CPI仍將維持高位,同比增長預計會在5%以上。反通脹已成為今年宏觀調控主要目標,而糧價穩定與否,則關系到整個物價的走勢,關系到宏觀調控的成敗。
2.我國糧食供求關系分析
目前,我國正于高速發展階段,在今后的10年甚至是50年里,人口增長、城鎮化、工業化將推動我國糧食需求呈現剛性增長趨勢,但耕地減少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國現在每年的糧食產量超過了1萬億斤,到2020年,我國人均年消費糧食將達到790斤,需求總量將至少在11450億斤。若按2020年的糧食需求11450億斤來測算,要保持自給率在95%以上,即總產要達到10878億斤,每年糧食產量至少要增產72億斤。假定播種面積保持不變,要求單產在2007年633斤的基礎上,每年提高0.7%以上。但是,多年以來,我國糧食單產年均增長率只有0.6%,單產增幅呈遞減趨勢,單產進一步提高的難度加大。畢竟,科技進步趕不上社會對糧食生產的需要,所以快速城鎮化時期土地減少的背景下,在有限的空間上,由于科技發展滯后,每畝地的單產就大打折扣,最后將會直接影響到糧食的總供給。事實上,在我國糧食連續多年增產之后,包括最近農業部統計顯示,今年夏季小麥增產,長期積累形成的基礎設施潛力已充分釋放,在高起點上繼續增產的空間已經很小。與此同時,糧食生產基礎薄弱、后勁不足、科技支撐乏力等根本性問題產生的負面影響將會逐漸顯現。
盡管我國糧食已經實現了七連增,糧食產量穩定,儲備充足,糧價也沒有大起大落,2011年3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是決定今年將在全國開展糧食穩定增產行動。會議決定,以糧食主產省和非主產省的主產縣為重點地區,以增加重要緊缺品種供給和推廣落實防災減災增產關鍵技術為重點,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力爭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去年水平,實現夏糧豐收、早稻增產、秋糧穩定,全年糧食產量在1萬億斤以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國將采取七項措施確保糧食增產:保護耕地,推進耕作制度改革和規?;N植;制定實施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發展旱作農業,發展節水灌溉;選擇基礎條件好、增產潛力大的50個縣(市)、500個鄉(鎮),開展整鄉整縣推進糧食高產創建試點;開展科技指導服務,推廣增產增效技術;做好農資供應和市場監管,保障種子、化肥、農藥、柴油等物資供應和糧食生產用電需要;制定完善防災減災預案,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完善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加大對種糧農民補貼力度,為此,中央新增支農資金100億元。以上舉措表明,為了加快構建供給穩定、儲備充足、調控有力、運轉高效、符合中國國情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從電力到水利、從科技到農資、從財政到金融,方方面面都必須立足大局,努力提供最大支持。
二、制約金融支持糧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1.支農政策取向與涉農銀行業機構經營目標差異,制約金融支持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是國家一直高度關注的問題,政府不斷出臺各種措施鼓勵農民多種糧、種好糧。但是,由于支農惠農政策強調更多的是對糧食生產作為弱勢產業的幫扶和保護,大多帶有強烈的計劃性色彩,而商業金融機構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市場經濟主體,農業作為風險偏高、收益偏低的弱勢產業必然難以受到商業銀行的青睞,因此,政策支農“扶貧”的目標定位與金融機構“逐富”的商業運作原則之間出現了錯位,支農政策的計劃性與金融機構經營的市場性難以目標同向。即便國家鼓勵涉農金融機構承擔起為農業生產提供融資的政策性金融職能,但當作為其社會責任的彈性政策性金融職能與剛性的逐利性內在需求發生沖突時,涉農金融機構多會舍棄社會責任,最終導致信貸資金流向“非農”領域。
2.財政支農效率低下與金融支農積極性不高現象并存,制約金融支持糧食安全
近年來,國家財政支農力度不斷加大,但量少、點多、線長,涉及金融領域的無論是在種類上還是數量上都明顯偏低,財政支農效率低下與金融支農積極性不高現象并存且互為表里。一方面,財政支農資金對銀行信貸資金具有一定的“擠出”效應;另一方面,“救火式”的財政補貼政策不能為金融機構提供資金長期安全保障。一份以1987年至2007年為時間段對中國財政支農杠桿效應進行研究的報告(彭克強,2008)表明,20年間,農業綜合開發中銀行貸款占比與國家財政資金投入占比僅有6年呈弱正相關關系,財政與金融農業綜合開發投入上的兩級分化格局直觀地反映出國家對農業發展的扶持資金未能有效地調動金融機構參與農業綜合開發的積極性。
3.貸款對象無法提供風險補償與信貸資金自身缺乏風險補償機制并存,制約金融支持糧食安全
一是貸款對象無法提供風險補償。當前糧食生產基礎設施薄弱,糧食生產受自然條件影響大、抗風險能力弱,其潛在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不言而喻。而目前農村擔保體系和農業保險制度不健全,導致保險公司在商業化經營中對農村種植業開辦的品種極少、保額較低,且有日趨萎縮的趨向,部分農戶雖然參加了保險,但第一收益人并非金融機構。二是支農信貸資金自身缺乏風險補償機制。作為潛在違約風險高的支農貸款,一旦發生違約,除了金融機構自身計提的貸款呆賬準備金外,無其他補償方式。雖然各級政府建立了農業貸款的擔?;穑~度較小,真正發生風險彌補也較困難。
4.傳統農業生產模式與嚴格的支農信貸準入條件不匹配,制約金融支持糧食安全
一是糧食生產的分戶式經營模式難以形成規?;刨J需求。全國產糧主產區戶均種植夏糧、秋糧的土地面積逐年減少,農戶經營規模也較小,農村耕地經營權的細碎化使得種糧所需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的投資金額較小、弱化了糧食傳統種植模式對信貸資金的需求,致使金融對糧食生產的支持進一步萎縮。二是傳統農業生產模式難以滿足嚴格的支農信貸準入條件。當前農村土地為集體所有,農戶可提供的抵押財產有限,抵押物本身價值較低,受自然條件和市場影響,收入難以保證,這些與銀行業漸趨完善的經營管理、日益強化的信貸管理和嚴格的信貸準入標準存在一定差距,增大了農戶貸款的風險,也增加了農戶貸款的難度。
5.支農信貸人員貸款責任追究與業績考核不科學性,制約金融支持糧食安全
當前銀行業金融機構普遍實行嚴格的貸款回收個人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基層行沒有貸款審批權卻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相對于其他信貸業務,涉農貸款面對的主要對象――農戶居住較為分散,而農戶貸款額度小、筆數多、放貸風險高、管理成本高,且貸款發放假如形成不良,將嚴格追究信貸人員責任,加之,銀行機構考核信貸人員,只考核存款多寡和不良貸款收回率、不考核發放貸款的多少。因此,現在從事農村金融服務工作的多數人面對涉農貸款風險最簡單和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惜貸”和“慎貸”,致使部分支農信貸人員寧可放棄涉農貸款高額利潤回報,將存款上存,也不愿承擔放貸風險。
三、強化金融支持糧食安全的建議
1.建立我國農村金融制度體系
目前,我國總體上已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期。而農村金融是現代農村經濟的核心,金融業應該認識到,保證糧食安全,建設現代農業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對我國發展現代農業,保障糧食安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著重要意義。我國要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必須發展現代農業。金融要在服務于現代農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就要發展多層次現代農業金融服務體系,既應注重發展面向農村特定產業的專業金融服務機構,也應鼓勵不同類型金融服務機構針對農業生產鏈不同階段的不同風險,互相配合并提供互為補充的服務。特別是以國際化為特征的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使農業生產鏈拉長,在產業化農業生產的不同階段中,在土地投資、水利設施、防災減災、糧食增產、農產品開發,需要根據風險大小和融資期限長短,提供專業而全面的農村金融服務。同時,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將信貸資金投入中低產田改造、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整治等現代農業基礎開發領域,通過開發適合實際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加快農業生產轉型,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2.解決我國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問題
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必須解決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問題,我國應通過創新促進土地流轉和利用外部資源,解決我國農業生產中人多地少、分散經營、效率低下的問題,適度發展農業規模經營。一是應引入土地生產當量配額交易機制,解決城鎮化發展與土地約束的矛盾,確保糧食安全,解決農村基礎建設資金不足問題。借助金融市場,以經濟手段促使各地增加對農村基礎建設的資金投入,提高土地生產率,以市場方式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二是要發揮比較優勢,促進涉農貿易和跨國農業投資。針對農業生產方式和資源環境的變化,需要把農業政策與農產品貿易以及與貿易相關的投資政策聯系起來,更加有效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同時注意實質性保護食品安全,保護農產品供給能力和提高糧食產量。三是要進行土地制度改革,在確保農地規模的基礎上,允許土地以市場化的方式流轉,鼓勵農業生產的國際合作。
3.發揮金融在農業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紐帶作用
國際經驗證明,金融手段能夠促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甚至可以放在產業鏈的核心。具體地說,可以通過市場化的手段指導農戶的行為,到收獲的季節,金融企業可以把農戶和下游企業結合起來,同時金融企業還可以把產業鏈貿易公司、農資公司、鐵路、港口等緊密結合在一起。簡言之,借助金融的力量,農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有望彼此連通。一是發揮金融在促進農村經濟組織發展方面的作用。應加強信貸政策指導,積極鼓勵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信貸支持。二是發揮金融在現代農業風險管理方面的作用。大力發展訂單農業,鼓勵開展與訂單農業相結合的農村信貸產品創新。因此,為了確保糧食穩定增長行動的成功,各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首先應以增加涉農貸款為主線,不斷創新并增加對農業以及相關產業的信貸供給。
4.集中更多的資金投向農村
對現行財政支農資金“政出多門”的分散管理模式進行改革,改變過去財政補貼“單干”的直接支農模式,建立政府扶持和財政補償機制,綜合運用直接補助、貸款貼息、獎勵促進、擔保、政策優惠等方式,將財政支農資金和農村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捆綁起來運用,發揮金融資本與財政資金的聯動作用,通過有效激勵金融機構的支農積極性大幅度提升財政支農杠桿效率,從而形成財政支農實現社會效益目標和金融支農實現經濟利益目標雙贏的局面。同時,要加大對農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寬融資渠道,綜合運用財稅杠桿和貨幣政策工具,定向實行稅收減免和費用補貼,引導更多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農村。特別是鼓勵民間資金投入涉農領域,集中更多的資金投向農村。
5.提高糧食生產效益
增強糧食生產對信貸資金的吸引力,最根本的辦法就是解決信貸資金的收益問題。因此,一方面可以通過穩定農產品價格與農民收入預期,避免農產品價格大幅度波動,進一步豐富農產品期貨品種等措施,使得種糧收入高于投入成本,在完成農戶自身積累的同時,提高糧食生產收益;另一方面要加大對糧食生產的科技投入,提高糧食生產附加值,推進糧食生產產業化,使得種糧投資收益率不低于社會平均投資收益率,吸引信貸資金等社會資金向農業投資轉化,促進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的協調發展。
6.建立以政策性保險為主體的農村保險體系
我國還需要大力發展農業保險市場,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在農業抗災減災以及災后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中的作用,以此促進農業的穩定發展和糧食的穩定增產。一是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化解因自然災害造成涉農貸款的損失。二是規范政策性擔保公司的運作,解決農戶、農村經濟組織的擔保難問題。三是建立農業風險投資基金,發揮政府風險擔保金的代償作用,對已經出現的信貸風險給予必要的補償。四是建立支農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建立農村支農貸款保險機制,開發農業貸款補償保險品種,為銀行防范信貸風險設置保障線,提高銀行持續增加農業信貸投入的積極性。五是鼓勵發展以農業訂單為依據的跟單農業保險,鼓勵商業性保險公司開拓農村保險市場,探索建立農村信貸與農業保險相結合的銀?;訖C制。
7.完善糧食主產區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一是積極調整信貸投向,確保穩健貨幣政策下農業和糧食生產的資金供應。銀行業金融機構特別是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要按照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要求,把支持糧食主產區農業和糧食生產作為今年信貸工作重點。二是繼續加大信貸投放,著力發揮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支農主力軍作用。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入股比例、投資地域、融資渠道實行三放寬,吸引各類資本投資入股,增強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支農實力。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村商業銀行上市融資和發行次級債,拓寬資本補充渠道。鼓勵實力較強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跨區域兼并重組,拓寬支農服務工作面。三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充分發揮大中型商業銀行的支農作用,大中型商業銀行現有縣域機構網點保持穩定。建立綠色通道,鼓勵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可持續發展原則指導下對縣域以下增設具有有效貸款功能的分支機構。不斷拓展政策性業務范圍,有效提升政策性銀行的支農功能。四是加快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組建進度,不斷提高農村地區金融機構覆蓋面。基于解決農村信貸融資需求的視角,重點引導各類資本到金融服務空白和競爭不充分地區設立機構、開辦業務,大力培育多層次、多樣化、適度競爭、相互補充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引導政策性銀行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支持力度,放寬糧食主產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市場準入要求,積極發展村鎮銀行、農業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多種類型的小型金融機構,確立民間借貸的法律地位,發展非正式金融,為糧食生產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
8.引導農業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
關鍵詞:河南省 糧食物流 問題 策略
實施糧食物流現代化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糧食物流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工作。發展現代糧食物流不但能夠促進糧食系統部門經濟增長,而且有利于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因此,應該大力促進現代糧食物流的健康持續發展。
河南作為我國的糧食主產區,糧食產量在我國糧食產量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除了能夠滿足自省的需求,還要向外省運輸糧食,因此,河南省糧食物流需求日益增長。雖然河南省的區位優勢和發達的交通網絡,為河南發展現代糧食物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條件,但是必須認識到仍然存在著糧食物流問題,因此需要找到相應措施來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進糧食物流的發展。
1 糧食物流的內涵
糧食物流是指糧食從生產布局到收購、儲存、運輸、加工到銷售整個過程中的商品實體運動,以及在流通環節的一切增值活動。它包含了糧食運輸、倉儲、裝卸、包裝、配送和信息應用的一條完整的環節鏈。
2 河南省糧食物流發展的現狀
2.1 總產量
據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公布的數據,2013年河南秋糧總產量為2478.5萬噸,比上年增加26萬噸,增產幅度為1.1%。加上夏糧實際產量,河南今年全年糧食總產量為5713.7萬噸,比上年增加75萬噸,增產1.3%,實現10年連續增產,連續3年糧食總產量超過5500萬噸,不僅解決了河南近1億人口的糧食消費和大部分畜牧業生產用糧以及食品工業用糧,而且,每年還向省外輸送的糧食或食品大約1500萬噸,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糧食輸出大省,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2.2 糧食流通量與流向
截至2010年底,全省糧食流通量大約為2700萬噸,其中省內流通量2000萬噸,跨省流通量約在1200萬噸左右,約占全國總量的8.6%。主要流向的省份和城市為:廣東、福建、上海、北京、天津、四川、廣西、云南等。
2.3 糧食物流基礎設施
截至2010年,河南省糧食系統具有各種糧食倉庫2748個,占地面積6333萬平方米,有效倉庫容量3619萬噸。按倉庫容量劃分,有34個超過10萬噸的倉庫,96個5-10萬噸的倉庫,156個2.5-5萬噸的倉庫,其余為2.5萬噸以下。按專用設施劃分,其中有鐵路專用線的糧庫62個,專用線總長度1000300米,有效長度51880米。
2.4 糧食運輸方式
河南省內主要是散裝汽車運輸,跨省運輸方式主要是包糧鐵路運輸,內河運輸為輔。
3 河南省糧食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總體來說,現階段河南省糧食現代物流發展水平偏低,糧食物流成本占總流通成本的比重偏高,相比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目前,河南省糧食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3.1 糧食流通運輸方式落后
目前河南省糧食物流很大程度上仍然采用傳統落后的運輸手段,如用容量小、消耗大的敞篷卡車進行包糧運輸,而現代化的集裝箱和散糧運輸發展比較緩慢。在收購環節基本采用麻袋或編織袋進行包裝,在儲存環節拆包散儲,到轉運環節又要再次包裝。整個流通環節重復一拆一包,糧食損耗大、容易混合雜質,導致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下。
3.2 糧食物流設施設備落后
河南省糧食物流企業的大多數倉儲設施不能滿足散糧裝卸的需要,適用于散糧裝卸的立筒倉,淺圓倉比較少, 大部分平房倉沒有專用的散糧出倉機,無法滿足裝卸散糧的需要。同時,只有少數大型面粉加工企業擁有散糧汽車,只為搬運生產所需原料,其他企業和地方糧庫幾乎沒有散糧汽車;并且河南省的散糧火車運輸、內河運輸仍然處于初始階段,火車和汽車的散糧裝卸設備幾乎沒有應用。
3.3 糧食流通企業規模偏小,行業服務能力較低
河南省的糧食流通企業除了幾家大型企業之外,大多數縣市的糧食流通企業比較零散,規模仍然偏小、設施也比較落后,技術裝備水平低,經營行為有待規范,市場競爭力弱,不能滿足當地糧食物流的需要;中介組織發育不健全,服務功能和自律功能有待加強;糧食物流資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利用效率低,行業壟斷和地區分割現象嚴重,難以形成整體合力。糧食流通的各個環節之間處于分裂狀態,銜接和協調性差。
3.4 糧食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糧食物流流通的過程中,由于流通環節多、受地域影響大,所以對信息的要求比較高。發達國家的糧食物流企業已經將電子商務應用在糧食物流中,而河南省的糧食物流信息化還比較落后,還沒有形成權威的糧食市場信息系統,糧油市場監測網絡不健全,負責監控信息采集人員還不充足,監測和管理系統建設落后。在瞬間萬變的國內和國際糧食市場,已經到了公益性糧食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的關鍵時刻。
3.5 糧食物流市場環境不夠理想
首先,政府的監管薄弱。河南省缺乏專門的糧食管理的法律法規,政府對市場基礎設施資金投入不足,支持市場發展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其次,市場秩序比較混亂。河南省大多數糧食物流企業規模小,不僅沒有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甚至為了拉到貨源與其他企業惡性競爭。
4 發展河南省糧食物流的對策建議
4.1 加強糧食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政府應加大對糧食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并大力推廣散裝,散卸,散運和散儲的“四散化”運輸方式。應當建造和改造散糧中轉倉;根據各地糧庫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建設和完善散糧接卸設施,大型企業可以增加大型收發設備,而小型企業完善基本糧食運輸設備即可。據估計,目前接卸糧食的成本是80元每噸,如果實施“四散化”,將節約三分之一的成本。而且“四散化”能夠擴大物流中心的輻射半徑,提高糧食流通的數量和速度,這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4.2 加快糧食物流信息體系建設
我們應該認識到信息對糧食物流發展的重要性。政府和行業應抓緊建立糧食物流信息平臺,通過信息共享,為糧食企業提供“產、儲、銷、運”的市場信息服務,解決目前糧食跨區流通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地引導糧食企業參與電子商務活動,利用信息網絡技術開展網絡交易,使糧食實現無物化流動,從而節約時間和費用,提高效率。
4.3 完善糧食物流市場環境
各級政府應該對糧食物流重點建設項目給予資金支持,鼓勵各種社會資本對糧食物流建設項目進行投資和融資,在土地、稅收方面給予優惠;相關政府執法部門應當加強監管,形成獎罰分明的獎懲制度;整合現有資源,綜合考慮各企業對公共物流設施的需求,促進倉儲設施、運輸服務市場化,實現資源共享,消除區域分割和行業壟斷。
參考文獻:
[1]張月華.河南現代糧食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州大學學報,2011.23(3):33.
[2]王楠.河南省現代糧食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武漢工業大學,2012.
關鍵詞:威海市 糧食補貼 現狀 問題 對策
一、威海市現階段糧食補貼現狀
威海市自2004年開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糧食補貼政策,對種糧農民進行直接補貼。為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糧食生產,緩解柴油、化肥等農資漲價對種糧農民的影響,威海市有關部門將于2010年繼續對種糧農民實施財政補貼政策,農民每種一畝小麥,可獲得83.15元財政補貼,其中,糧食直補15元,農資綜合直補68.15元。另外,對小麥種植面積在100畝(含1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畝再給予10元的獎勵。
國家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政策的持續實行,進一步促進了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保護了種糧農民利益。今年威海市近38.24萬戶種糧農民種植小麥112萬畝,共可獲得補貼資金9326萬元,市財政于3月初已將補貼資金全部撥付各市區。各市區財政部門將于3月底前通過“山東省財政涉農補貼一本通”管理系統,一次性兌付給種糧農民。
其中,在一系列惠農政策引導下,今年文登小麥種植面積增加了近4000畝,總面積達到41萬畝。據介紹,今年文登糧食部門共投入資金100多萬元,對葛家、高村、澤頭等基層糧管所的地面進行了硬化,并協調質監部門對收糧的所有秤磅進行了重新校驗。文登市今年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比往年提高了3分錢,國標三等白麥由每市斤0.87元提高到0.9元,紅麥和混合麥每市斤提高到0.86元。在糧食部門的督導下,各購銷企業通過自籌、貸款和加快銷售資金回籠等方式,目前共籌措收購資金6000多萬元,以保證夏糧征購資金及時全額兌付給售糧農民。農發行文登支行將繼續嚴格執行國家的糧食購銷政策,保證收購資金及時、足額供應。
二、威海市糧食補貼中存在的問題
從2004年開始,威海市糧食直補政策已實施了6年多,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該市糧食直補在補貼方式、補貼標準、補貼對象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糧食直補效應難以發揮,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仍然沒有很好地調動起來。
1.政策變動頻繁,實際操作難度增加
政策一年一變,政策缺乏銜接。甚至一年多變。一年內政策分批分季落實,不便于鄉村統一布置工作。就負擔卡填開來講,極不方便,面對不斷變動的政策,威海市地方基層無所適從,不易準確把握政策,執行起來就可能出現偏差。
此外,政策缺乏銜接,制度組合作用不大。一是部門分散,缺乏銜接。在一年內發放到同一農戶的各類補貼,財政部門內負責執行的就有幾個科室,這些科室往往不是協調一致行動,給基層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二是收支并存,缺乏銜接。近年來中央不斷加大農業扶持力度,而地方上仍然存在一些涉農收費,比如水費。一些地方基層因繼續向農民收取水費,而將應發給農民的補貼存折留扣在手,使得補貼落實大打折扣。其實在加大支農支出的情況下,這些落后的收費項目完全應當取消,在公共產品供給領域, 真正對農民實行“零負擔”。三是制度組合,缺乏銜接。其一,補貼目標定位過高,當其他制度是處理同一目標的主要地位時,糧食補貼政策就應當著眼于簡化和完善操作方面,這是當前補貼政策應該注意改進的地方。其二,現行制度環境也在影響補貼政策的落實,同時也影響了補貼的監督效果。
2.按承包耕地面積和現行標準補貼,不能刺激農民多種糧
威海市實行的糧食直補方式主要是按農民承包耕地的面積進行補貼。這種不與糧食種植面積掛鉤甚至不管是否耕種就直接補貼的方式雖然操作起來較為方便,但糧食直補政策執行的結果往往是“按畝分錢”,致使部分農民群眾誤解為按人頭發放補貼,把補貼款簡單理解為黨和政府的關心款,與糧食種植沒多少關系,不利于鼓勵種糧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另外,當前糧食直補絕對數額較小,每畝補貼才13.5元,占糧食價格的比重極小,起不到調動糧食生產積極性的作用。農民群眾普遍反映補貼標準低,有的說:“一畝田補十幾元,還抵不上化肥漲價的錢?!痹诒容^效益的驅使下,一些農民棄糧種經濟作物。
3.農業生產資料費用呈上升趨勢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農民支出增加
自2008年上半年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高漲帶動國內化肥、柴油等農資價格不斷攀高,加重了種糧農民的負擔。據對山東省各縣農產品生產價格抽樣調查表明,2006-2008年,威海市農業生產成本年均分別上升了24.0%和10.8%,其中2008年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4
[1] [2]
.%和.%。造成農業生產成本上升原因是農資價格大幅度上漲。農資費用出現較大幅度增加,成本上升影響了農民收入增加。
.農業補貼額度過低,效應沒有充分發揮
由于我國目前財力有限,威海市對農民直接補貼的額度太低,遠低于糧價波動對農民收益的影響。目前農業補貼發放中的另一個問題是,補貼資金沒能真正用于農業生產和農業基本建設。農民補貼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發放,每戶補貼額度多為幾十元、幾百元不等,相對于農機具的價格微乎其微,所以許多農民把補貼款只作為一筆意外之財,很少真正用于發展生產,影響了現土地耕種者的生產積極性,不利于土地規?;洜I,發揮補貼的作用。
三、建議與對策
.繼續加大補貼力度,調整補貼結構,完善補貼種類
威海市應在國家財力的允許下,繼續逐年增加農業補貼數額,改進補貼方式。進一步明確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政策的目標和導向,逐年加大對綜合性收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等農業補貼的力度。同時,增加農機補貼數額,改變農機補貼方式。通過增加對農機化的投入,使農民購機補貼的覆蓋面逐年擴大,最終使這一政策覆蓋到每戶農民。還可新增如農民轉崗,創業技術、技能培訓等增強“三農”軟實力方面補貼等。
.完善補貼發放方法,提高效率,加強監督
完善直補資金的發放辦法,加強涉農補貼資金管理。建議財政、農業等重要部門要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進一步建立健全涉農補貼資金發放告示制度。鄉鎮財政部門不僅應該在補貼發放前對補貼發放范圍、發放辦法進行公示,還要將補貼項目、金額和存入時間公示。通過發放通知書或明白卡等方式及時告知農戶,便于互相監督,增強透明度。進一步升級“一折通”計算機管理軟件。財政涉農補貼資金項目多、涉及面廣,將目前所有的財政涉農補貼資金納入軟件系統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率,同時,也便于監督補貼資金發放使用情況。
.完善糧食補貼程序控制制度,健全糧食補貼監督管理制度
一是繼續執行政策宣傳單、農民負擔監督卡和一冊通發放等行之有效的辦法。確保農民知情權和監督權,確保補貼資金安全封閉運行。二是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公示制度。健全政策公示、數據公開和網上查詢制度。三是在簡化對農民直接補貼項目的情況下,制定更加嚴格規范的操作和控制程序。四是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政策執行能力。搞好培訓輔導和調查研究,善做政策探索者,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勇做改革先行者。
此外,除完善補貼操作的內部控制制度外,還需要完善內外結合的監管制度。健全政府監督、媒體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的監督體系。具體實施監督時,政府各部門可以統一行動,各部門發揮各自監督優勢,各負其責,這樣可以整合監督力量,提高監管效率。努力把糧食補貼這項民心工程辦成順民心、合民意的工程。
.建立聯動機制,發揮農業生產規模優勢
關鍵詞:現代農業;糧食安全;資源稟賦
中圖分類號:F326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來年間,包括“十一五”與“十二五”階段,農業與農村從自身的角度發展形勢總體較好。至2013年,糧食總產量實現了連續10年增長,農民收入實現了連續10年快速增長。農業農村經濟形勢總體不錯,有三大標志:一是主要農產品供給充足;二是農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長;三是農村民生事業發展成效顯著。
一、農業農村經濟形勢總體發展情況
農業農村經濟形勢發展情況主要看三大標志,一是主要農產品供給情況,二是農民收入情況,三是農村民生事業發展情況。
(一)農產品供給情況
從農產品供給角度來說,2003年以后十來年間,特別近幾年,連續大豐收。2012年糧食總量達到了11171億斤,即5.9億噸,按我國人口2012年13.5億計算,人均占有糧食430公斤,全世界2012年人口總量是70~71億,2012年全世界糧食總量35億噸,人均占有量330公斤。中國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人均水平100公斤。有些媒體報道,中國以全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成就很大。2013年畜類 (豬、牛、羊肉等肉類)總產值8384萬噸,人均60公斤,而全世界的人均占有量為40~45公斤,我國人均占有量超過世界人均占有量15公斤;2012年水產品總量為5906萬噸,人均43公斤,全世界人均占有量為20~25公斤,我國人均占有量超過世界占有量10公斤。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較,仍然有較大差距。美國約有3.1億人口,常年糧食總量為3.5~4億噸,人均糧食1200公斤,我國的人均占有量只占美國的1/3;美國畜類人均占有量80~120公斤,是我國1倍以上。
(二)農民收入情況
2010、2011、2012近三年,農民收入增長幅度扣除物價因素后,連續超過城市居民。2012年,農民收入增長率為10.7%,城市居民收入增長率為9.6%,比城市居民收入增長率高1.1%;2011年,農民收入增長率為11.4%,城市居民收入增長率為8.4%,比城市居民收入增長率高3%。2010年,農民收入增長10.8%,城市居民增長7.8%,比城市居民收入增長率高3.1%。城鄉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1:3.33縮小至2012年的1:3.1。農民收入連續3年增幅超過城市居民,但3年超越的增長幅度越來越小。以上數據說明兩個問題:一方面,城鄉收入差距在縮小,另一方面,農民收入仍較低。且從更長的時間段來說,農民收入長年增長緩慢。
(三)農村民生事業發展情況
農村的民生事業發展健康、可持續,成效顯著。農村的民生事業用十個字概括,即“水、電、路、氣(能源、沼氣)、房、教、科、文、衛、?!?。前五個字反映的是農村民生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標準,后五個字是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標準。近年來,這十個方面的發展,顯著地領先于國民經濟其他事業的發展。例如,2006年始,九年義務教育免除學生書本費,對學生進行補貼,還原了真正的“義務”原則;2003年以后,對農村地區實施合作醫療救治制度,由老百姓自行解決醫療問題逐步過渡到政府解決。2003年開始從農村地區試點至2012年基本覆蓋了全部農村地區、全體農民。農民繳納一定的費用,可以獲得政府的醫療救助。即農民每年繳納40元,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繳納200元作為醫療繳費共計240元,2013年繳費費用調高至300元,農民的繳納標準不變,剩余由政府相應提高。農民報銷醫療費用可達到農民純收入的6~8倍,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7927元,即農民住院后可獲得4~5萬元的報銷款。2010年開始,政府普遍實施農村養老制度安排。60歲以上農村老人,每個月可以獲得國家55元的養老補貼,一年可以獲得660元補貼,由傳統的家庭養老――社會養老―― 政府養老過渡。還致力于農村人畜安全飲水工程的建設,解決了3億多人的安全飲水問題。
二、農村農業經濟形勢發展對國民經濟與全球農業發展意義重大
農村農業經濟形勢發展不僅對農村農業本身發展意義重大,而且對國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對全球農業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對國民經濟的意義
農村農業經濟形勢的發展對于“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意義重大。1978年至今,我國GDP增長率為9.8%,2008年以前從未擔心過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問題,但2008年以后,認為中國經濟要重新回到兩位數增長率的機會不多。2012年至今,GDP增長呈持續下滑狀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對于GDP是促高或促低的問題,也就是說,糧食與農產品的發展對于GDP的增長不做正貢獻即做負貢獻。2012年下半年,早稻、夏糧均持續增長(10年來我國糧食只增不減),對國民經濟GDP增長的促進是正面的。糧食、包括禽肉、牛、羊肉,蔬菜、水果供給充裕,價格才不會大幅度漲或跌,CPI表現為在可控制范圍之內。2011年為5.4%,2012年為2.6%,2013年為3.5%。農產品占CPI的1/3,2013年上半年GDP下降,對農業影響很大,體現在禽類產品價格一直走低。因此,農村農業發展對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從長遠來看,調結構、防風險意義重大。農業是經濟的基礎,是重中之重。
(二)對全球農業的意義
中國農業發展形勢好能確保全球糧食安全,對全球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2012年中國糧食總量5.9億噸,全世界糧食總量23.5億噸,中國的糧食正好是1/4,中國糧食總量穩定,全球糧食貿易才會穩定,才不會產生所謂的“中國糧食”。中國解決了自己的糧食問題,對于平抑世界糧食貿易中的糧食價格也有重要意義。因為中國糧食貿易在國際市場中的影響舉足輕重,如果大買家需求量大,價格就會走高。
三、中國農村農業的發展需要以現代農業為支撐
中國農村農業未來發展的問題需要以現代農業為支撐。在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之前,先對農業現代化與現代農業的概念進行區別?,F代農業是一種產業形態,對應的是現代城市與現代工業。而農業現代化指的是一個過程,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過渡過程。
(一)發展現代農業與國家自然資源稟賦密切相關
人類目前已經進入高度發達的社會,農業在全球的表現與科技、工業和其他領域一樣,經歷幾十年、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發展史,已經進入高度發達時期,現代農業發展本身也經歷了兩個大的階段。盡管說發達國家的現代農業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但從“現代”這兩個字的要求來說,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的發展,也不能說過去與現在的概念是一致的。過去的現代農業可能可以定義為“機械化與化學化”的結合,但今天以同樣的指標來衡量發達國家的農業,顯然內涵是不夠的。發達國家現代農業能發展到今天,現代農業在各個國家的表現也是迥然不同的。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階段、土地資源與水資源的稟賦條件不同,現代農業在各個國家的發展已經體現出完全不同的目標模式。這種目標模式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表現模式多種多樣,但從最基本的內涵來概括,主要有以下三大模式。
1.以美國為代表的專業化、規?;潭容^高的現代農業模式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地多人少,側重用機械代替勞動力。以美國為例,美國是當今世界上頭號農業強國。全球農產品市場中可貿易量的1/3糧食、1/3棉花、1/3大豆都由美國供給。美國農業是顯著的資源密集型農業,美國總人口約為3.1億人,耕地面積為24億畝 (中國耕地為18億畝)。美國勞動力相對不足,因此,特別強調以機械代替勞動,特別強調勞動生產效率,即一個勞動力、一個家庭農場每年創造多少農產品,這是其現代農業最重要的標志之一。
2.以日、韓為代表依靠科技進步提升土地產出率的現代農業模式
日本、韓國地少人多,主要依靠科技進步提升土地產出率。日本、韓國雖然科技較為發達,但農業資源稟賦先天不足,構成了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另一個模版。農村勞動力、資本資源、技術資源相對豐裕,但是土地資源、水資源相對不足,因此,特別強調土地的產出效率與土地的配置效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強調的是農產品的生產總量,而日本、韓國則強調的是一塊地產出的農產品數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強調的是勞動生產效率,日本、韓國強調的是土地生產效率。日本、韓國平均耕種規模為2~3公頃,美國家庭農場的平均規模是200公頃,處在二者之間的是歐洲國家,主要在30~50公頃之間。
3.以歐洲國家為代表的農業機械化與發展生物技術并重的現代農業模式
歐洲國家為代表的農業模式,既注重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也注重發展生物技術。既強調美國、加拿大式的勞動生產效率,又強調日韓式的資源投入效率,勞動技術投入效率,是一種中間模式。除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之外,取決于這三種模式最核心的因素是:資源的稟賦。
(二)中國特色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
從資源角度尤其是農業資源角度來說,我國無法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巴西、阿根廷等國相比。例如,巴西以土地面積為標準,將家庭分為大農、中農、小農、微農,家庭土地面積10公頃為微農,政府將對其進行扶植。俄羅斯的耕地總量為世界第三,生命資源、水資源、天然氣等資源豐富,且人口較少。人口多、人均農業資源量少是中國農業資源的主要特征。
1.目標要求多重化
中國現代農業的目標要求是多重化的,既要保證糧食的自身供給,保證增加收入,同時還要保證環境不受污染。美國、日本、韓國等的目標是單一的。如,美國只要保持糧食、棉花、大豆幾個重要產品的全球競爭力即可,而日、韓保持大米100%能夠自給,其他農產品依靠進口可解決問題。荷蘭全世界花卉生產能力最好,只要保持花卉在全球的競爭力,其他可以通過歐洲內部協調可以解決問題。而中國無法與這些國家相同。一是13.5億人靠農業提供農產品解決吃飯問題,二是數以億計的農民需要通過農業來提高收入,三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業做出正面貢獻的同時,要講究持續發展。
2.產業類型多樣化
中國的現代農業從產業角度來看,不能與發達國家和農業資源豐富的國家相比。產業類型需要多樣化,需要農、林、牧、漁產業以及更多樣化的農產品。農業、林業、蓄牧業、漁業對我們這么大的國家,13.5億這么多人口來說,哪種產業都不能少。而多樣化的產品靠貧瘠的農業資源來生產,壓力很大。
3.發展模式多元化
正因為中國的產品要求,產業要求與目標要求如此之大,在中國的資源環境狀態之下,決定了中國農業發展的模式顯著地區別于美國、日本和歐洲國家。美國是大規模農業,日本是精耕細作農業或者稱為資本、技術密集型農業,中國由于各地有各自的要求,資源從總量上來說是稀缺的,而中國的地形、地貌、經濟社會的發展階段東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四個方向是完全不同的。中國人均農業資源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差距很大,但與日本、韓國相比,回旋的余地要大得多。決定了中國的農業發展是獨一無二的,多元化的。這種多元化表現在中國東北地區與中國的東南地區是完全不一樣的。主要體現為:東北規模化農業、江浙集約化農業、城市都市化農業等。
第一,東北地區為代表的規?;r業。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地的現代農業模式與美國模式沒有本質區別,規?;?、專業化程度較高,東北農民的農地較大,買玉柴拖拉機器500~600馬力,一次性投入200萬元,一天24小時不間斷作業,一次可完成耕地、播種、平地3000畝。
第二,江浙地區為代表的集約化農業。與此對應的廣東、浙江、上海這些城市郊區的農業,包括沿海城市,注重土地產出率與農業資本投入。如廣東養魚采取的是集約化養魚辦法;從以色列、德國、荷蘭引進過來的玻璃溫室,一畝地投資幾百萬元十分普遍。當然,玻璃溫室只能用來培育名貴的花,集池養魚養的是名貴的魚以保證效益。
五、對策
通過以上分析,認為我國農產品供給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緊平衡狀態對于買方來說是不利的。如何解決中國最重要的糧食安全問題?
(一)加強資源保護
中國的農業資源捉襟見肘,但在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中,資源的絕對減少不可避免,減少的速度能否緩解,減少的程度能否放慢?城市面積越來越大,占用了耕地,而且是好的耕地,離城市越近的耕地質量越好。資源分布不均勻,對于農業的約束較大。四川平原、江漢平原,包括上海蘇南地區每畝地的產量遠遠高于寧夏、青海、新疆等地區。云南、貴州、四川降雨量很充沛,但降下后沒地面無土,有山地和丘陵,“有水沒土”,土地都是1平方米/塊,1畝地分布為27~28塊,貴州多數是喀斯特地形地貌。甘肅、寧夏地區則是“有地無雨”。因此,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堅持“耕地保護”的國策,18億畝耕地作為紅線,不可破壞,同時堅持農業資源的可持續性利用。
(二)強化科技支撐
科技發展的流程是研發――轉化――應用――新產品。第一環節是研發,“一粒種子改變一個世界”,袁隆平是世界糧食安全之父,他解決了數以億人的吃飯問題。但是農業發展方面與發達國家差距很大,美國1畝地單產平均玉米700公斤,中國1畝地單產玉米380公斤。畜牧業差距更大,因為中國歷來是以種子業優先的,畜牧業是經濟發達以后才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頭奶牛在中國的產奶量4~5噸/年,發達國家平均8~10噸,我國一頭母豬產仔量最多18頭,丹麥一頭母豬平均產仔25~30頭/年;肉牛生產同體重140公斤,發達國家同體重300公斤,因此,科技支撐非常重要。技術研發出來以后需要轉化,中國科研機制、人才機制存在一些問題,數量成為人才測評的主要標準,而不是以轉化的生產率為標準。第三是推廣問題,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民是弱勢群體。平均工資最高的是金融業、證監業、保險業,最低工資是農業工作者,差異為4~5倍。第四,農業人才的培養問題應該受到關注。
(三)完善扶持政策
農業扶持政策主要價格政策與補貼政策。價格政策方面,對農產品有最低收購價,這個最低收購價未能反映成本、供求關系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目標要求。最低收購價在全球一體化與WTO的背景下,不能一味地高。如果價格過高,過分扶持,造成競爭不平等,會受到遏制。補貼亦然。但沒有足夠的價格政策與補貼,農民沒有生產糧食的動力,一畝糧食年均收入500~600元,等于打工一個星期的收入。如果補貼跟進,價格提高,農民的收入提高了,生產積極性自然提高。如,河南、吉林、江西、安徽主要生產糧食,其他重點進行工業建設的地區,應該通過財政轉移支付,來保障這些糧食主產區的生產,這樣,糧食主產區的政府才有抓糧食建設的積極性。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產能過剩,鋼材、水泥、鋁等均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我國一方面資源短缺,一方面環境置換的代價太大。這與政府GDP考核機制密切相關,大多從事以生產為主,資源耗盡型的生產。多余的鋼材、水泥可以用到農業中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達國家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均給予扶持或者是高額補貼,如水稻田的劃塊,溝渠均是水泥砌出來的?,F在我國的發達地區,包括蘇南地區在內,農田水利建設除了大江大河以外,也將鋼材水泥運用于田間建設中。中國經濟發展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需要擴大內需,最大的內需是農村,把農田水利建設作為消費鋼材水泥最好的途徑,解決這個問題是一箭雙雕。認識到這個問題還不夠,只有對政府GDP考核機制進行改革,才能真正地化解過剩的生產能力,改革落后的生產方式。
參考文獻:
[1]張紅宇.中國農民與農村經濟發展,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
[2]張紅宇,白天山,宋國興,佐常升.國民經濟成長中的中國農業[M] .新華出版社,1995.
[3]張紅宇.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建設[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 城鎮化對國家糧食安全問題的影響機制研究 城鎮化過程中土地流轉對糧食安全影響研究 城鎮化對糧食安全提出新挑戰 我國人口與土地城鎮化的協調性測定與影響因素研究 我國人口城鎮化質量發展的空間差異研究 淺議我國城市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 人口紅利及城鎮化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 論城鎮化中糧食安全與糧食物流體系的關系 關于人口與我國糧食安全問題的研究 新型城鎮化與糧食安全 論糧食安全與城鎮化進程 城鎮化與糧食安全并不矛盾 基于城鎮化背景下土地流轉與糧食安全問題研究 基于城鎮化戰略視角下土地流轉與糧食安全問題研究 論城鎮化中糧食安全與物流體系的關系 國際貿易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的文獻綜述 極端氣候對我國糧食安全生產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農業水資源緊缺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分析 轉基因糧食對我國糧食安全影響之我見 貿易自由化對中國糧食安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徐滇慶,賈帥帥.問糧――詳解18億畝耕地紅線[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63-78.
[3]薛君.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的糧食安全問題與對策[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0(2):123-128.
[4]蔡曉黎.河南省城鎮化發展對糧食安全的影響研究[J].河南農業,2015((11):8-9.
[5]張占倉,于英超.城鎮化對國家糧食安全的影響――基于31個省份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5,40(2):12-15.
[6]David Satterthwaite,Gordon McGranahan,Cecilia Tacoli.(2010). Urbaniz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ood and farming[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365,2809C2820.
[7]Sylvia Szabo.(2016).Urbanisation and Food Insecurity Risks:Assessing the Role of Human Development[J].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44(1):28-48.
[8]Northam, RM. Urban Geography. 2nd edn.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1979. 65-67.
[9]林倩茹,羅芳.我國城鎮化區域發展差異的聚類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4(19):52-53.
關鍵詞:農民 種糧積極性 蘇南 蘇中 蘇北
我國的糧食主要是由小規模農戶生產的,農民是糧食生產的主體。而且,我國農戶的糧食生產屬于半自給半商品的生產,農民生產的糧食既要用于滿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又要適當地向市場銷售[1]。因此,農民的糧食生產積極性直接作用于糧食生產,影響到糧食生產的各個環節,對糧食生產的發展至關重要。當地種糧的政策好(包括價格政策),科學技術能夠很好地轉化為農民種糧食的現實生產力,農民生產的糧食能賣得好價錢,能夠增加收入,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則高漲,促進糧食生產[2][3][4]。反之,則不能促進糧食生產[5][6]。因此,研究分析不同區域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差異,對政府進一步完善和促進地方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啟發意義。
1 問卷設計及調查分析方法
1.1 問卷設計說明 問卷包括以下四個部分:①被調查農民的家庭基本情況,如所屬區域、家庭人口、年齡、性別、勞力情況、家庭經濟狀況、耕地面積等。②當前農民對糧食生產的效益是否滿意?③當前農民從事糧食生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④當前農民在糧食生產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1.2 調查點選擇本研究是基于問卷調查的研究,蘇南地區發放問卷150份,蘇中地區發放問卷150份,蘇北地區發放問卷220份。最后回收有效問卷分別為133份、120份、207份。
2 調研結果
2.1 不同區域農民對糧食生產效益和前途的認識
蘇中和蘇北地區肯定“種糧效益低”的分別為65.00%和58.25%,分別較蘇南地區高21.49和14.74個百分點(見表1);蘇南地區只有2.27%的被調查農民認為“糧食生產有前途”,低于蘇中和蘇北地區,而蘇中地區又明顯低于蘇北地區(見表2)。這說明蘇南地區農民對種糧效益的滿意率和種糧前途的信心率明顯低于蘇中和蘇北地區。
隨著農民經濟收入的提高,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意愿度(種植面積)將降低,但絕大多數農民將會種植滿足自己口糧所需的糧食作物,三個地區糧食種植的面積均會呈現一定的下降趨勢,但在經濟較發達的蘇南和蘇中地區,這種趨勢預期將較蘇北更為明顯。
2.2 不同區域農民的糧食生產目的
從糧食生產內部分析,農民種糧食的目的至少可從三個基本方面分析,一是滿足自己的口糧需要,二是家庭養殖需要的飼料糧,三是以出售為目的商品糧。研究表明,蘇南地區近90%的農民主要是為了自己的口糧,明顯高于蘇中和蘇北地區(表3);蘇中和蘇北地區還有相當比例的農民由于缺少技術或不知道還能種植什么作物而無奈選擇了種植糧食。
假如有技術、市場和效益都能保證的作物,三個地區的農民表現趨于一致,只有20%左右的農民會放棄種糧而全部種植這種高效作物,絕大多數農民會選擇在確保口糧種植的前提下,剩下的耕地全部種植這種有較高效益的作物。可見,無論是蘇南、蘇中還是蘇北,滿足家庭口糧的基本需求是農民配置耕地資源的一個基本目標,農民在糧食作物和其他高效作物的種植進行選擇時,保證其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基本口糧是一個非?;镜某霭l點。
2.3 不同區域農民在糧食生產中遇到的問題與期望
被調查農民反映他們在糧食生產上遇到的最主要問題是糧食價格低和糧食成本低等影響糧食生產效益的問題,其次是糧食生產的技術問題。蘇中、蘇北地區的農民更多的期望糧食價格的提高,而蘇南的農民更期望能夠降低糧食生產成本。不同地區農民對目前糧食生產技術的需求重點不同,隨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農民對糧食生產省工的技術的需要程度也在提高,在經濟發達的蘇南地區,省工技術已經超過良種而成為農民最為關注和渴望的技術。
雖然自2004年以來,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在不斷擴大,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種糧熱情,但近年來糧食生產成本上升、糧食價格偏低、流通渠道不暢等因素仍然制約了農民的種糧行為;再加之農業科技進步緩慢,農業基礎設施配套見效慢,也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各地政府因根據當地的糧情民況,進一步關注21世紀農民,培養新型農民,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參考文獻:
[1]徐芳.農戶售糧儲糧行為的形成于引導.農村經濟,2002(6):56-57.
[2]閔銳,王雅鵬.種糧不賺錢與糧食安全問題的淺析.糧食問題研究,2007,(3):25-27.
重金屬污染糧食實際上是一個糧食安全問題,但這個問題卻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因為,無論是在管理者還是專業人員抑或公眾的眼中,耕地拋荒、糧食短缺才是最大的糧食安全問題。世界銀行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全球食品價格上漲15%,貧困人口增加4400萬人。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顯示,今年1月糧食價格指數比上年12月上漲3.4%,達到199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造成糧價上漲的原因有很多,如極端天氣事件、美國超寬松貨幣政策、國際農產品市場金融化、發展生物燃料爭奪糧食資源等,這些都影響全球糧食主產區收成。但是,唯一沒有提到的就是糧食污染。
這一問題在中國也存在。中國的西南地區是土地遭受重金屬嚴重污染的地方,例如廣東連南、廣西南丹、湖南常寧、湖南常德、湖南郴州等地,都存在著大量砷渣廢棄,導致礦區周圍農作物含砷量超過國家標準。水田土壤中的砷、鋅的含量高于菜地,因為水對重金屬的吸附能力更強,水稻等水田農作物的重金屬含量會更高。但是,當研究人員把糧食主產區受到嚴重污染的監測報告送到當地官員的手中后,官員的表態是:“我們目前無力治理,所以請不要告訴任何人我看過這份報告?!?《中國新聞周刊》2月22日)另一方面,對糧食負有監管責任的部門也不會檢測糧食中的重金屬,這就使得重金屬污染糧食的情況未受到人們的重視。
在重金屬污染糧食呈現出的信息不對稱中,不知情的是廣大消費者。世界衛生組織在近期過一個信息,該組織的統計表明,每年由于糧食和水污染引發的疾病導致發展中國家220萬人死亡。盡管并不清楚世界衛生組織的這個統計是否包括中國的情況,以及糧食污染中由重金屬造成的占多大比例和有多嚴重,但其的信息已充分說明,重金屬污染糧食對人們的傷害已毋庸置疑。
糧食受重金屬污染的信息不對稱還會造成另一種傷害,即心理危機。盡管公眾并不知道中國的重金屬污染糧食有多嚴重,但在信息時代,專業人員的研究結果畢竟會透露出來。因此,公眾可能對這樣的信息是一知半解的,獲知的信息也是不充分的。這也為各種流言的傳播提供了土壤和空間,其結果是,人人自危。誰都擔心自己會吃到被重金屬或其他毒物污染的糧食,在提心吊膽中過目了,稍有風吹草動,就信以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