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1 16:20: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教育培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雙證制;初中學校;兩后生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4)24-0137-02
“雙證制”教育培訓原本是促進中學畢業生就業的一條舉措,但由于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制約,或實際執行的不當,其效果往往不佳。以武漢地區的幾所中學為研究對象,對其“雙證制”教育培訓工作展開跟蹤調查研究,終于發現其中的存在的幾點問題。
1 武漢地區中等學?!半p證制”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幾點問題
教學思想滯后于硬件環境的發展 在當前的信息技術大環境下,學校的教學硬件設施已經有了長足進步,視聽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乃至網絡教學都已走向普及。這本應對教學的效率實現極大的提升,但由于管理者和教師的思想還停留在原地,還是強調以教師為中心、書本為主線,忽略了學生在職業技能培訓中所最需要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教學模式也還是老一套的“滿堂灌”,沒有任何的自主創新環節和互動。這不得不說是對“雙證制”教育執行不利的一個主要因素。
師資的不足 在調查的幾所中學中,均沒有專門設置“雙證制”培訓教師。在崗的“雙證制”培訓人員多為數理化外等專業教師兼任,而他們的知識結構與技能水平往往并不適合,也并不足以完成培訓的任務。因而許多教師在課堂上僅僅是讀教材,而沒有任何操作與技能訓練的教學內容,即使有也達不到與社會要求接軌的專業化水平。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雙證制”教育培訓已經退化成為一種簡單、落后的文本宣講。盡管其課程名稱可能看起來很豐富,比如法律、計算機、汽修、電氣維修等,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究其根源還是在于師資力量的不足。
課程安排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 幾乎所有中學在培訓中都有法律、維權、計算機操作、就業指導等方面的課程,卻沒有更實用的普通工種及三產業崗位技能、制造業技能培訓的課程。已有的課程安排也缺乏系統性和就業的針對性,沒有實現“畢業證和職業技能證”兩者的相互融合。這種安排扭曲了“雙證制”培訓的真正內涵,課程缺乏新意,無法滿足學生需要,甚至會干擾學生職業技能的發展。
“雙證制”培訓定位的局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薄半p證制”培訓的對象是初、高中升學困難的學生,稱為“兩后生”。其中一部“兩后生”按勞動法規定,尚未到達法定就業年齡,用人單位不允許錄用。針對這一現狀,目前在初中畢業生中試行的“雙證制”培訓,僅屬于技能和能力素質培訓,而非“職業資格證”培訓,因而在初中開展“雙證制”培訓勢必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同時,我國的初中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部分,是向高中過渡的一個重要階段。這種定位決定了初中教學是以“升學”為主。對初中畢業班學生開展的“雙證制”教育,并不會引起學校、教師足夠的重視,自然也無法引起參訓學生的重視。而對于高中畢業生,升學仍然是其第一選擇,即使不能順利升入大專院校,他們也會選擇職校或培訓機構來完成職前技能的訓練和儲備,并不會對“雙證制”教育培訓寄予厚望。這都會導致中學內的“雙證制”培訓流于形式。
2 對“雙證制”教育工作改革的建議
注重現實性,轉變培訓觀念 為了全面落實中學“雙證制”培訓的質量,必須加快教學思想轉變,全面提高對“雙證制”培訓的重視程度。1)注重學歷知識與職業技能統籌并重發展;2)加強對初中學生培訓優惠政策、就業觀教育的宣傳,積極動員“兩后生”參加培訓,同時擴大學生開放范圍,將“雙證制”教育向“兩后生”之外的其他生源傾斜,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向職業院校輸入更多優質生源;3)加大職業技能和能力素質培訓的力度、強度、精度,調動更多的“兩后生”及非“兩后生”了解相關的知識技能,促使各初中學校充分認識“雙證制”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切實調動全方位力量的積極性。
加快課程的個性化建設 1)以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訓練為主,輔以法律、職業道德與禮儀、權益保護等相關知識;2)結合本地特色產業、新興產業發展設置培訓課程,將技能培訓與企業實習相結合。學校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實際情況,擬定好所開課程。
完善課時安排 現行的“雙證制”教育培訓時間多安排在每個學年的下半學期(通常是每年3月份以后),而這個時間段是畢業生復習準備升學的關鍵時期。學校、教師、學生關注的焦點都在“升學”上,在這個時間開展的“雙證制”培訓注定不會受到重視。這就需要相關政府部門盡快將教學計劃落到實處,將學校教育的本質回歸到“關注人的發展”。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可將“雙證制”教育培訓實施的時間提早,從每年九月份就開始實施,緩解與畢業生升學考試時間上的沖突。
改變培訓模式,提高培訓效率 為了增強培訓效果,應改“教師為中心”為“學生為中心”、變“課堂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為“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注重課程實踐教學,鼓勵教學者優化理論課程與就業技能實踐課程設置,做好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銜接,注重引導更多的學生做好對就業技能實踐課程的學習。鼓勵教學者采取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提高師資能力,加快教師隊伍建設 1)擴大授課教師來源:可聘請中職學校專業教師、企業高級技工以及其他社會專業人士等作為兼職教師。2)授課教師隊伍專業化:委派社會經驗豐富、授課效果好的教師擔任任課教師,穩定其隊伍。3)組建骨干課程講師團:以校內教師為主體,吸收社會相關專業人員,組建骨干課程講師團,資源共享,送教下校,為學生提供較高質量的培訓課程。4)強化教研活動:目前,“雙證制”培訓教學工作主要由任課教師單獨承擔、單獨完成,教學研究活動相對來說極其有限,因此需建立健全相應教研活動機制,促進多方資源的交流,幫助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
3 結論
推進“兩后生”“雙證制”教育培訓工作,是推進教育權利平等的重要組成,是普及現代文明的渠道,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舉措。終身學習體系的構建與改革離不開“雙證制”教育培訓的優化與推進。以武漢市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探究、分析“雙證制”教育培訓中普遍存在的幾點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意見,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對其他地區的相關工作也起到一定的啟發和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秀華.對雙證制教育培訓教材《現代文閱讀》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6).
[2]時小儂.基于就業準入制度的“雙證制”教育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1(1).
關鍵詞:農村;成人教育;培訓;模式;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374(2012)02-0069-03
近幾年來,百色農業學校不斷創新農村成人教育培訓模式,以中等學歷教育為根本,以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為重點,以提高農村勞動力專業技能、增強就業和創業能力為培訓宗旨,以陽光工程培訓、溫暖工程培訓和新型農民培訓工作項目為載體,扎實開展成人教育培訓工作;培養造就一批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撐和科技保障,助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學校實施“送培訓下基層”工作的措施
百色農業學校在長期的農業職業教育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整合教學資源,聚集一切力量,開展“送培訓下基層”農村成人教育培訓工作。2005年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縣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共組織開展農村成人教育培訓18295人次,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撐。
1.1以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為抓手,著力提高農村勞動者綜合素質
五年來,利用學校專業和師資優勢,從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人手,先后組織實施“國家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李兆基基金溫暖工程培訓”、百色市下山進城入谷培訓、百萬農民大培訓、返鄉農民工等培訓工作,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106期,培訓人數達10795人次,發放技術資料約8萬份。
1.2以自主創業為目標,著力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
實施“送培訓下基層”農民培訓教育以來,先后開展農機、汽車駕駛員、農產品加工、電子操作工、機防手、計算機操作、電焊工、園林綠化工、鄉村旅游服務員、村級動物防治員、酒店服務員、電焊、農村建筑工匠、縫紉工、家政服務、摩托車維修、電子電器裝備等引導性培訓共計50場次,培訓農村富余勞動力2500多人次,在陽光工程培訓工作中,采取了引導性培訓與技能性培訓相結合,采取技能培訓與外出就業相結合,為當地農民致富增收、繁榮縣域經濟起積極的作用。
1.3以技能培訓為亮點,促進農業增效,引領農民增收致富
廣泛開展“送培訓下基層”活動,根據不同區域對農業科技的需求,組織專家及農技人員,深入到各鄉鎮進行技術培訓、指導。培訓的內容主要有:水稻高產栽培技術、“三免”“三避”技術、水稻旱育栽培技術、食用菌高產栽培技術、種桑養蠶技術、烤煙優質適產栽培與烤煙調制技術、甘蔗高產高糖栽培技術、無公害蔬菜生產、西紅柿栽培管理技術、果蔬嫁接技術、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日光溫室生產技術等。據不完全統計,開展各類農業技術培訓近50期,受訓人數達5000多人,使廣大農民真正掌握了現代農業先進技術,提升了農民的致富本領,提升了農民的致富能力,增強科技示范戶、科技帶頭人的“雙帶”能力。
1.4以培訓質量為主線。注重培訓實效。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在開展“送培訓下基層”農村成人教育培訓過程中,以培訓質量為主線,按照專業的不同、工種不同,分別制定科學的培訓方案。例如,2006年以來,先后共培訓1670人村級防治員、防疫員,培訓村干部200人。通過農家課堂、現場課堂學習、現場培訓、實際操作和自學等形式開展培訓,采取理論培訓、技能培訓、聲像教學、實際操作等環節有機統一,同時還注重教學監督及評價,技術跟蹤服務,實現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的提高,確保了培訓質量和效果。
1.5以當地政府合作為平臺,深化基層黨員培訓,提升農村黨員“雙帶”能力
始終堅持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合作開展“送培訓下基層”農村成人教育培訓,特別是與當地縣委組織部的合作,廣泛開展農村黨員大培訓。五年來,先后與平果縣、西林縣、那坡縣、凌云縣等縣委組織部合作,開展農村黨員培訓6000人次,通地培訓,幫助農村黨員轉變理念,掌握農村實用技術,提高農村黨員致富能力,從而提高農村學員帶領致富,帶頭致富的能力。
2.實施“送培訓下基層”模式的經驗
2.1認識到位,目標明確
實施“送培訓下基層”工作是開展農村成人教育培訓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中職學校教學向農村延伸,體現農業職業學校為“三農”服務的辦學宗旨。開展農村成人教育培訓工作,實施下基層送培訓,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也是破解“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快速發展勞務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構建和諧新農村的根本出路。“送培訓下基層”工作認識到位,措施到位,經費到位,人員到位,管理及技術跟蹤到位。
2.2加強領導,健全機構
領導高度重視,把成人教育培訓工作列為學校重中之重工作來抓。組建了“送培訓下基層”領導班子和工作機構,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培訓工作的校領導為副組長的培訓領導小組,下設招生宣傳組、教學培訓組、轉移就業組、跟蹤服務組。做到任務清楚、分工明確、責任落實,保障了各項培訓工作有效開展。
2.3廣泛宣傳,科學引導
學校與當地黨委、政府建立成人教育培訓合作機制,并大力宣傳成人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意義。特別是村兩委換屆后,如何提高村兩委的“雙帶”能力,成人教育培訓工作納入當地黨委、政府的主要工作日程。通過宣傳,科學引導農民參加培訓。
2.4精心組織,扎實培訓
在實施培訓工作過程中做到四個結合,即:“非農技能專業與地方特色產業相結合,專業設置與農業生產需求相結合,書本理論知識與面上推廣技術相結合,課程內容與農民需求相結合”,保證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實施“送培訓下基層”面臨的主要問題
3.1培訓對象素質相對較低
大部分農民都是初中畢業或小學畢業,在家務農參加學習培訓時間少,在經濟后發展地區,有近九成以上的農民沒有接受任何職業就業培訓,參加成人教育培訓機會更少,使培訓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如2011年學校在那坡縣百南、百省、那萬村開展的成人教育培訓中,報名培訓160人,其中初中畢業143人,占培訓人數的89.4%。
3.2培訓經費短缺
農村成人教育培訓工作培訓補助經費較少,部分專業培訓經費缺口大,向農民收取難度更大,又缺乏收費依據,地方財政無法配套,特別是工作經費更缺。
3.3培訓效果與質量縮水
由于農村成人教育培訓工作培訓點地域較廣,宣傳普及不能到每一個村社和農戶,開展培訓因交通、地域、經費等原因,遠遠不能滿足農民實際需求,培訓效果與質量有一定的縮水,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作用還顯得不夠。
3.4缺乏與培訓相適應的實訓場所,整合社會資源難度大
由于沒有相對完整的實訓基地,開展“送培訓下基層”培訓場所的條件、設備相對落后,如村級辦公設備、條件有限。另外,由于機制、體制上原因,整合當地有關部門如農業、林業、畜牧業、扶貧、勞動等的資源難度大。
4.實施“送培訓下基層”工作注意的幾個問題
4.1培訓計劃要適應當地產業發展特色
開展成人教育培訓,實施“送培訓下基層”工作,面對的學員主要是初中畢業的農村青年、中老年,這些學員主要在家務農,從事農業生產與經營,因此,開展培訓過程中,要結合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針對性的制定培訓計劃,如:凌云縣朝里村干部培訓,圍繞烤煙、八角、油茶、茶葉等主導產業發展來制定培訓計劃;西林縣村干部培訓,培訓計劃則圍繞沙糖桔、茶葉、竹子、蔬菜等特色產業發展來定。
4.2培訓內容要符合當地農民生產需要
實施“送培訓下基層”工作,應根據當地產業發展特色制定培訓計劃,培訓內容也要圍繞農民生產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即農民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如:那坡百南村鄉村干部培訓中,當地農民最急需的是種桑養蠶技術,因此在培訓時應重點傳授種桑養蠶技術。
4.3培訓方法要適合農民自身的學習條件
由于當地農民素質相對較低,大部分農民都是初中以下的受教育程度,接受理論培訓難度大,自學困難,掌握實踐技能的水平不高。因此,在培訓方法上要針對農民自身的特點,多開展實踐操作訓練與示范,讓農民學會操作,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并在生產地過程中進行跟蹤指導。
4.4培訓目的要實現農民增收
要注重培訓實效開展“送培訓下基層”工作。因為,農民是否實現增收、農業是否增效是衡量培訓實效的一項指標,實施“下基層送培訓”工作要以農民增收為目的,幫助農民轉變理念,提高農民致富本領。
4.5培訓效果要實現農村黨員的“雙帶”能力
實施“送培訓下基層”工作要以實現農民增收為目的,以實現農民帶頭致富、帶領致富為紐帶,來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提高農村黨員的文化素質和致富水平與本領,實現農村黨員的“雙帶”能力,實現農村共同致富,以推進新農村建設。
關鍵詞: 素質教育 初中生物 環保教育
環境保護是關系千秋萬代的大事,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人類以高度責任心做出持續努力。為此,我國將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以增強國民的環保意識。環境教育是落實我國環境基本國策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全民環境意識的重要形式。中學階段是一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是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在這一時期開展環境教育,增強中學生的環保意識,并強化環保行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環境教育的背景與意義
1.普及教育和社會的需要。初中階段是我國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從普遍性角度考慮,對初中生進行基本道德、基本素質、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教育是社會的需要。環境保護需要全民環保意識的增強與積極主動參與,每個公民依法都應當完成初中階段學習。因此,初中階段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環境教育,是培養和造就具有良好環境意識和良好素質的一代新人的關鍵。
2.初中生物教學的特殊性。生物教學在內容方法上都與環境教育有著特別重要的聯系。初中學生從小學進入初中學習后,通過生物課程學習,開始能夠比較系統地理解人類與其生存環境的關系。因此,可從知識結構內容上滲透環境教育,讓學生以生態學為基礎,了解生物多樣性,了解生態平衡,了解生物及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3.現實情況的差距。目前,黨和政府對環境問題特別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社會對環保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從有關統計資料和實際調查不難看出,作為祖國未來的初中生群體,他們對環境問題中的人口過剩、環境污染等現象有所了解,但缺乏科學認識,環境意識還是比較模糊的,對國家的重大環保政策還不夠了解。因而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加強國情教育和環保教育,改進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使其與現代環境教育相適應。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加強環境教育實踐
1.對生物教師進行專門的環境教育培訓。環境教育成敗常常取決于教師。目前我國中學對環境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師的環境教育意識還比較淡薄,普遍缺乏環境教育專門知識,對所有教師開展環境教育培訓的成本太高且成效不大。根據目前我國中學師資力量及教材內容設置情況,可以考慮由生物教師承擔環境教育的主要任務,對生物教師進行專門的環境教育培訓,包括職前教師環境教育培訓和在職教師環境教育培訓,從而在中學中培養一批擁有較高水平的環境教師隊伍,這是環境教育成功的關鍵。
2.挖掘環保內容,搞好課堂滲透。初中生物教材有些內容涉及的環境教育內容較零散,怎樣把這些相關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做到適時、適量、適度地滲透環境教育,關鍵是教師如何合理地挖掘教材、歸納整理、拓展延伸,再以適當形式傳遞給學生。如“形形的生物”這一模塊部分的教學,在介紹“生物多樣性”知識點時,老師可以列舉大量有關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的資料,讓學生認識到我國的生物多樣性正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結合“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模塊部分教學,可以直觀方式向學生呈現我國大約已有200多種植物滅絕,現在約有4600種植物和400種野生動物處于瀕危狀態;森林覆蓋率只有13.92%,而沙漠和沙漠化面積已達153萬平方公里,讓學生認識到我國環境現狀,使其意識到環境保護的緊迫性。結合“健康的生活―健康及其條件”模塊部分教學,介紹環境對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保護環境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環境教育滲透時要注意:(1)找準環境教育與教材內容的結合點,避免牽強附會。(2)掌握好滲透的比重和程度,環境教育作為普及性教育,不能上成某一學科的知識拓寬課和環境專業課。
3.積極開展生物知識與環境保護的競賽活動。心理研究證明,當學生處在競爭活動中時,就會激起較強的好勝心和好奇心。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經常開展一些生物知識競賽活動。在競賽知識內容里融入環境保護知識,這樣在強化促進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受到環保意識的熏陶,同時他們會為了取得競賽的勝利而不斷努力學習更多環保知識。另外,教師為了提高學生進一步參與的積極性,可以在競賽結果后頒發一些有意義的小獎品,作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的獎勵,也可以把獲獎情況和積極參與者的情況在學校公示欄或者光榮榜上公開展示表揚,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
4.付諸行動,體驗保護環境成效。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親自參與保護環境取得的成效和成就感。教師可緊密聯系當地實際,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使學生親自體會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性。也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到當地社區、街道、河邊親手打掃衛生、清理垃圾等義務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情況,同時感受到作為“環保志愿者”受到人們贊揚的喜悅。除此之外,還可以定期出版墻報,利用6月5日世界環境日、9月16日保護臭氧層日、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等特殊的節日舉行專題講座等。環境教育是面向全社會的教育,其廣度和深度還應大大擴展,加強“環教”課外活動開展和環保知識宣傳,直至全民參與,是最理想的前景。在各學科教學中都應該對廣大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意識及環境科學知識教育,使學生形成一定的環境意識和環境保護責任感、義務感。這對人類生存、對社會發展而言,價值無法估量。
總之,對中學生加強環境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和經常性工作。環境教育是既系統又跨學科的綜合課,要運用到地質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工程學、數學及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因此,課程改革中,生物教師應積極與其他學科緊密聯系,為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陳浩蔭.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環境教育.廣東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增刊.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強部門協調
各鎮人民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要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工作的通知》為指導,充分認識開展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對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各鎮(開發區)有關部門要與培訓機構共同研究制訂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明確相關政策措施,按照區域戶籍人口1/500的比例,確保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全區每年1000名左右的城鄉成年居民通過“雙證制”教育培訓的指標,確保完成市對縣區新農村建設農民素質提升工程考核目標。具體任務分配如下:開發區60人;鎮186人;練市鎮174人;鎮140人;鎮159人;和孚鎮109人;善璉鎮57人;舊館鎮39人;千金鎮46人;石淙鎮30人。各鎮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工作由各鎮化技術學校具體開展培訓,經濟開發區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工作由鎮化技術學校負責具體培訓。
二、積極組織開展農村勞動力“雙證制”教育培訓
各鎮(開發區)要將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作為組織實施“千萬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開展農村“兩創”實用人才培訓的一項重要工作。從2012年起,在組織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時,對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學員,都要按照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的工作要求,增加文化課輔導環節,培訓結束時將組織學員參加文化考核與學歷認定,提升學員的文化素質和學歷層次。
針對2004年以來已參加過技能培訓的農村勞動力,各鎮化技術學校要認真做好調查摸底,向鎮(開發區)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領導小組提供數據,由各鎮(開發區)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牽頭負責,有計劃地動員組織其中有一定學習能力的中青年農民參加文化補習、文化考核和學歷認定。
三、進一步抓好企業職工“雙證制”教育培訓
青壯年職工是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和生產骨干,也是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的工作重點。各鎮(開發區)經濟建設服務中心和化技術學校以及有關職能部門要在總結前些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按照“雙證制”教育培訓工作的新要求、新辦法,廣泛動員和組織企業青壯年職工參加“雙證制”教育培訓,加快提高青壯年職工的崗位技能和文化水平,提升企業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
四、加強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工作的經費保障
為了確保文化課學習輔導、文化考核、學歷認定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原有開展技能培訓的基礎上增加文化課教育的培訓經費。開展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工作所需經費由市、區政府承擔,列入市、區財政年度預算。市本級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經費由市、區財政按各50%承擔。成人“雙證制”教育文化課的具體教育培訓成本為:文化課培訓費750元、資料費及配套練習冊等50元、考試及考核費用64元、畢業證書及學分認定等管理費36元,合計每人900元。
各鎮(開發區)及有關部門要相互配合,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積極組織、參與、支持培訓機構開展技能培訓及文化課輔導。鄉鎮化技術學校要積極參與農村勞動力培訓和企業職工培訓,開展農村勞動力和企業職工的“雙證制”教育培訓,并加強與中職學校的聯合,切實做好成人“雙證制”教育培訓的文化考核、學業檔案管理、學歷認定和文憑頒發等工作,確保教育培訓質量。
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的必要性
與第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雖然普遍提高了,但與每年600多萬大學畢業生相比[5],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新興產業不斷推陳出新,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如果缺乏一定的職業技能,就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據統計,2009年我國1.45億農民工中,年齡在16~30歲之間的有65%左右的人只接受過初中教育,接受過高中教育的不足20%[2]。但從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文化要求來看,21.8%的單位要求勞動者要具有大專以上文化,38.3%的單位要求勞動者要具有高中文化,只有26.8%的單位要求勞動者具有初中以下文化[6],可見大部分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遠遠滿足不了用人單位的基本要求,從而使其在激烈的就業市場競爭中一直處于劣勢地位。通過教育培訓,可以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掌握更多更好的專業技能,增強謀生本領,提高就業質量,有助于解決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開闊他們的視野,跟上時代步伐,推動城市化進程。
與第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發展目標在于融入城市,成為名符其實的市民,他們中絕大多數人在進城務工之初甚至在學校學習階段就憧憬過城市的美好生活并希望在城市立足扎根[7]。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新生代農民工研究報告》表明有55.9%的人準備將來“在打工的城市買房定居”。雖然目前有部分地區已取消了農村戶籍,然而市民在心理上并未接納他們,據調查,農民工認為市民對他們友好的占36.5%,不太友好以致排斥的占24.8%[8],究其原因雖與市民對農民工的偏見有關,但更主要的是由農民工自身素質造成的。新生代農民工要想完成城市化過程,由農村人變為真正的城市人,在城市中和諧發展,就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改變傳統觀念。通過教育培訓可以加強新生代農民工文化、法律、文明行為規范等學習,使其深入了解城市,自覺增強對市民群體的歸屬感,克服鄉土文化中的封閉、內向、散漫等消極思想,以主人翁姿態,積極參與到城市各項活動中去,在心態、文化、生活方式上逐漸接近市民,最終達到與市民的心理融合。
與第一代農民工相比,絕大多數新生代農民工不滿足目前生活現狀,對工作條件、工資報酬、福利待遇等有較高的期望。但由于其文化水平、技術技能等限制,新生代農民工入城后一般只能從事需要體力多、技術含量低的工作。由于工作環境惡劣,工資報酬低,與市民相比,新生代農民工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尤其是從小備受寵愛的獨生子女,進城后由于強烈的環境反差造成的心理負擔因期得不到合理的傾訴和宣泄,從而產生心理障礙,引發各種心理疾病,還有可能釀成悲劇。此外由于部分人法制觀念淡薄、對自己約束能力不強而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浙江省十里坪監獄對近5年入監服刑罪犯調查發現,新生代農民工服刑人員實施暴力犯罪和團伙犯罪的占當年新入監服刑人員一半以上,有的年份達七成以上[9]。因此通過教育培訓,一方面提高其綜合素質和就業所需技能,讓其掌握一技之長,提高就業質量,從而逐漸改善其生活狀況;另一方面,加強心理疏導和法制教育,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增強法制觀念,提高社會認同感。
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雖有各類培訓機構對進城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但缺乏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農民工培訓工作由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多部門參與,缺乏統一領導,監管措施不力,致使教育培訓工作流于形式,沒有達到應有的教育培訓效果。目前頒布的有關對農民工教育培訓的文件多側重于對農民工培訓的措施和步驟、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訓配套保障措施,更沒有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特點制定出相對完備的法律法規,從而使對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工作無法可依。國家非常重視農民工教育培訓問題,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投入大量資金,對提高農民工素質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由于農民工數量龐大,總體還不能滿足他們對教育培訓的要求,與國家對高等教育財政投入相比相差甚遠,國家對農民工教育培訓經費不足直接影響到對其教育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用工單位也沒有把對員工培訓作為一項投資,尤其是在當前大學畢業生供大于求的嚴峻就業形勢下,用工單位多采用“拿來主義”,不愿意為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買單。
對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時沒有考慮到他們的文化基礎,有的培訓機構將職業教育等內容直接移植到對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中;培訓機構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多數教師是臨時招聘的兼職人員,甚至有的培訓機構聘用一些還沒有邁出校門、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的高校在校生,教師隊伍不穩定,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更為嚴重的是培訓內容與市場需求脫節,內容老化,沒有針對性;多數培訓機構培訓方式簡單,仍以傳統的課堂講授為主,學員動手實踐機會不多,靈活性不強,學不到實用技能,不能有效地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能力和就業質量,調動不起其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因此,多數人對培訓工作不滿意,據楊海芬等調查顯示,對培訓內容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占56.7%,對培訓形式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占32.3%[10]。由于新生代農民工接受正規教育時間短,整體文化水平不高,對當前經濟發展和就業形勢判斷不準確,小農意識較強,缺乏市場競爭意識,只顧眼前經濟利益,誤認為不參加培訓也能“勝任”工作,不愿意投入精力和經費參加培訓。多數用工單位同新生代農民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短,甚至有的單位根本不愿意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以規避由于簽訂勞動合同而引發的法律責任。由于絕大多數新生代農民工對自己的人生沒進行過認真規劃,職業流動性非常大,用工單位不愿意讓他們參加培訓,以免影響工作,影響單位的經濟效益。
加強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的對策
農民工教育培訓法制化是世界各國共同的趨勢,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針對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的法律,現有的教育培訓機構多以獲得最大報酬為最終目標。培訓工作功利化,制約了農民工教育培訓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由于沒有專門的法律保障,導致對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工作的監督和管理無法可依。因此,必須加強立法工作,建立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機構準入制度及獎懲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加強教育培訓機構的鑒定、評估和監管工作,建立培訓資金監管制度,充分發揮社會、網絡、新聞媒體等監督和評價功能,樹立和強化新生代農民工的終身教育理念。明確目標,劃清職責,健全機制,理順關系,把對新生代農民工的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到法制化軌道。教育培訓經費緊張是制約新生代農民工素質的提高及城市化進程的瓶頸,盡管政府對農民工培訓經費投入逐年增長,但新生代農民工數量也在逐年增加,每個參訓人員得到的補貼微乎其微??紤]到國家、政府和新生代農民工的實際情況,在政府逐年加大對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經費投入的同時,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實行多方位立體化的籌措機制,如單位從利潤中提取一部分,個人繳納一部分,社會捐助一部分,共同籌資建立新生代農民工個人教育培訓專項基金,定期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科學文化、心理健康、法律法規等培訓,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和技能,加快其融入城市的步伐。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后一年或采取9+1義務教育模式,對沒有繼續深造意愿的學生實行分流培養,強化其職業技能和城市化心理輔導,與用人單位聯合定向培訓,直接為企業培養技術工人。#p#分頁標題#e#
一是農民科技培訓力量明顯不足。全省現有農村勞動力700多萬人,每年各類農村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全口徑培訓農民僅為240萬人,占需求培訓總數的33.8%,尚有66.2%的農民得不到培訓;全省每年返鄉初高中畢業生和初中輟學生25.58萬人,全省農村職業學校和成人學校年均招生培養量7.85萬人,占需求培訓總數的30.7%。上述數據說明,現有農民教育培訓能力遠不能滿足培訓的需求。同時,各類農業培訓學校的教育設備、設施老化落后,導致農村農民教育培訓質量和能力的低下,也是制約農民教育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農民教育培訓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去年,中央及省級財政投入農民科技培訓的經費為3870萬元。但是按全省710萬農村勞動力計算,人均年培訓費用為5.45元,僅相當于每年政府為每一位農村勞動力免費贈送一本科普書。
三是農民教育培訓保障機制嚴重缺乏。長期以來,開展農民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并沒有被真正地重視起來,納入重要日程,同經濟工作一樣同步推進。農民作為弱勢群體,在受教育方面沒有得到與城市職工同等公平的待遇。目前,還沒有有關保障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實施的地方法規,把培訓教育農民、提高農民素質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在資金投入上,絕大多數市、縣沒有把農民科技培訓列入財政預算,資金投入無固定渠道和保障;在政策制定上,較少出臺鼓勵和支持科教單位參與農民科技培訓、調動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積極性的政策措施。
今后,為做好農民培訓工作,我省應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今后一個時期,農民科技培訓要以建設新農村、培養新農民為重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主旋律,堅持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和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地推進,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大批高素質的技能型實用人才。把農民教育培訓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構建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新機制,整合資源,創新方式方法,確保農民教育培訓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起到有力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二是要進一步加強領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然要求培養大批與之相適應的新型農民??梢哉f,農民素質是否真正得到提高,決定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敗。建議省里成立專門的農民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省長掛帥,主管副書記和副省長任副組長,農業、教育、財政等有關部門領導為成員。在人大、政協的重視和支持下,把農民教育列為新時期重點工作、硬任務,列入各級政府崗位目標責任制,全面、迅速、科學、可持續地推動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深入開展。
三是要進一步整合資源,構建培訓體系。實踐證明,農村職業教育只有走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發展之路,才能動員各方面力量,集合全社會能量,共同促進農民教育培訓協調健康發展。根據我們省實際情況,建議打造以縣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為龍頭,縣鄉各類農業教育培訓、推廣和科研機構為補充,構建面向廣大農村和農業產業、培養大批合格勞動者和農村實用人才的農民科技教育培訓體系。
一、送教下鄉組織與管理的困難和問題
(一)農民文化程度偏低,缺少主動接受教育培訓的意識。就吉林省樺甸市而言,截止2013年3月末,有農村勞動力166478人,其中16~30周歲為47079人,這部分農民多數外出務工,不是接受農民教育培訓的主體;31至50周歲只有69325人,占勞動力總數的41.6%;51至70周歲50074人,老年勞力占勞力總數的30%以上。其中:小學畢業占32.5%,初中畢業占51.13%,高中畢業占14.48%,中等職業畢業占1.8%,大學畢業占00.9%,這些農民文化程度更低,多為初中、小學和半文盲。加之相對文化程度較高的農村未婚青年的離土離鄉,導致留守農民年齡偏大,對新生事物認識不深,很難從經驗和傳統中解放出來,雖然他們從事著傳統生產模式的種養殖農業,且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存在著不科學的種養植手段,造成生產上人力物力的浪費,降低了收入水平。然而隨著國家對農業投入的不斷加大,農民收入也相對有所提高,小富即安的意識不斷增強,農民只顧眼前的短期利益,缺少長遠發展的目光,對提高自身素質的教育要求不強烈。
(二)硬性培訓導致培訓組織與管理的困難。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工作的不斷重視,“三農”工作也被有關業務部門列為所謂的重點工作,從而出現了對農民培訓工作的牽頭部門過多,有些培訓并不是經?;拖到y化開展,且部門之間缺乏協調聯動,各自為政,培訓目標不夠明確,職責也不夠細化。主要體現為,一是個別部門對于農民培訓還存在“走過場”,為完成任務而培訓,形式化嚴重,農民參加培訓后收獲甚微,導致農民十分反感。二是培訓手段難以創新。農民習慣“三分聽課,七分學樣”的方法學習新技術,而大部分培訓機構開展的培訓形式基本以課堂理論傳授為主,形式和內容單一,效果不佳。三是有些從事以經營為目的的企業或個人,進行以盈利為目的的農民培訓,影響十分不好。
(三)農民教育培訓缺乏產業支撐。在農業產業發展日益商品化和市場化的形式下,農民增收的愿望十分強烈,政府部門盡管重視產業發展,并要求做大做強,但農民在產業結構組織上缺少良好的市場導向和信息服務,農民對市場經濟信息缺少了解,從全國情況看,產業經濟發展仍然處于起步階段,與農民教育培訓之間的結合還沒有形成良性循環。目前,就樺甸市而言,聚集在特色產業上的勞動力比例不高,產業方面大戶不多,專業合作組織也不多,導致大部分農民連年種植重茬作物,難以形成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從而制約了農民參與培訓的愿望。
(四)體系建設不完整,影響了農民培訓的組織與管理。改革開放三十四年來,農民培訓體系隊伍建設日漸完善,然而,在基層農民教育培訓組織與管理的實際工作中,還體現一定的不足之處,亟需加以完善。一是由培訓部門過多導致鄉鎮政府組織與管理培訓的部門不統一,鄉鎮政府很少有整體農民培訓方案,造成培訓不系統和重復培訓的現象時有發生,作為鄉鎮政府沒有過多精力組織培訓,制約了組織培訓的積極性。二是基層機構軟弱。從全國情況看,大部分縣市都相繼以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為前身成立了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承擔著當地農民教育培訓的主要工作。有些縣市雖然建立了鄉級培訓組織和村級培訓點,由于受編制、經費的影響,等同虛設,工作開展情況并不理想。就樺甸市而言,市農民科技教育中心(農廣校)在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中,多年受到省、國家級的表彰,屬縣市級辦學體系較好單位。在體系建設上,鄉鎮培訓站也是附加在鄉鎮農業生產辦公室的機構上,沒有一個獨立的法人機構,村級培訓點沒有專項使用資金,導致沒有專人負責,培訓都是臨時組織,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農民培訓工作的縱深發展。
二、送教下鄉組織與管理辦法和途徑
(一)增加農民教育培訓的組織靈活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取得良好培訓效果的有效方式。無論是實用技術培訓還是在諸多培訓項目,如何按規定保質保量完成培訓任務,讓農民坐得住,做為農民教育培訓工作者就要研究參加培訓學員的年齡、文化層次和他們的培訓要求等,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取得最佳的培訓效果。一是在完成好培訓任務的同時適當增加對農民感興趣的相關培訓,讓農民感受到參加培訓的充實效果。二是培訓時間和培訓形式的靈活性。培訓時間應避開農民的農忙季節并尊重農民的生活習慣,按照農民的生活節奏安排培訓,必要時也可以住村晚飯后開展培訓。培訓形式上,突破單一的課堂面授模式,把課堂教學、現場實習、典型示范等形式有機結合,做到教學形式多樣化,讓農民真正掌握一技之長,同時對專業技能的講授,也要力求與生產實踐相銜接。 三是“送”進來,“走”出去。通過2012年9月對樺甸市三個鄉鎮的農民教育培訓調研情況看,多數農民希望在不出家門得到培訓的同時又希望走出家門,尋求先進的農業產業前沿技術和信息。所以,在組織農民培訓過程中,盡量創造條件盡力走入村屯,把科技教育培訓辦到農民家門口,讓農民不出家門便受益;同時,創造條件讓農民有機會走出家門,有參觀考察的機會,了解不同地區產業技術和信息,從而提高培訓班的培訓活力,提高農民參與培訓的興趣,達到最佳的培訓效果。
(二)做好訓前調研,變硬性培訓為針對性培訓。做到訓前調研,采納和聽取受訓人員的建議,滿足農民參加培訓的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做到培訓深入淺出,增加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開闊他們的視野,拓展致富思路,杜絕培訓“走過場、形式化”。
(三)以“一村一品”模式發展村級產業經濟。深入推進“一村一品”經濟,不僅是一項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的強村富民工程,也是與農民教育培訓之間形成良性循環的關鍵所在。通過培訓引導和提高農民對產業發展的愿望和興趣,在政府和相關部門加強信息、信貸和相關政策的扶持下,找準產業和產品的切入點,在發展一村一品產業經濟的同時,農民渴望知識、提高素質愿望也就更加強烈,從而,對農民組織開展實用技術、職業扶持、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培訓就會更加順暢。
(四)加強對農民培訓的資金投入,完善農民培訓體系??h、鄉、村基層農民科技教育培訓機構在農民教育培訓組織與管理工作中,既重要又略顯薄弱。所以,在農民培訓體系建設中必須得以加強。一是政府要加大對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視和指導,理順現有縣級農民科技教育中心(農廣校)和其它相關培訓機構,建立一支農民科技教育的專業隊伍,對本地區農民培訓進行統一管理,成為當地的農民科技教育的主要陣地。杜絕其他非相關部門開展各種形式的農民培訓,逐步把農民培訓納入法制化軌道。二是國家要對其加強投入,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滿足基層農民培訓教研、培訓、推廣的需要。在充分發揮縣級農民科技教育中心作用的同時,積極發揮鄉級培訓站的區域帶頭作用,滿足其工作經費,配齊人員編制,逐步增加其獨立開展農民培訓的能力。村級建立培訓點,有專人負責,并適當給予財政工資補貼,增加其工作積極性,使村級培訓點真正活躍起來,提高農民科技教育中心(農廣校)體系五級辦學普及率,同時當地政府加強對其監督和管理,使其真正成為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專業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