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1 16:20: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豬養殖管理技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生豬產銷專業合作社;發展;思考;戛灑鎮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9-0059-02
近幾年來,新平縣戛灑鎮重視畜牧產業發展,通過政策、資金、技術扶持、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完善,使生豬養殖模式轉型升級加快,規模化生產迅猛壯大,產業提質增效明顯,其主要做法是培養典型示范戶,引領周邊群眾發展生豬養殖,樹立起大平掌生豬產銷專業合作社在當地典型和示范帶動作用,筆者多年來一直從事畜牧科技推廣工作,長期參與指導該生豬養殖專業合社組織實施,見證了該民營養殖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曲折發展歷程,現將大平掌生豬產銷專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供同行參考。
1 戛灑鎮大平掌生豬產銷專業合作社概況
戛灑鎮大平掌生豬產銷專業合作社位于新平縣戛灑鎮大田村委會大平掌村小組,總體由18戶生豬規模養殖戶組成了生豬產銷專業合作社,最初在2005年成立養豬專業合作組,2005-2007年政府部門為全組提供無息貸款48萬元,2008年至今全組獲畜牧扶持貸款1 830萬元。產銷合作社于2014年12月14日成立, 截至2015年底,共出欄商品肥豬7 000頭,出售仔豬5 500頭,銷售收入達2 000多萬元。2016年6月時,合作社生豬存欄3 600頭,其中能繁母豬153頭(其中LY母豬141頭,一般良種母豬12頭),杜洛克種公豬6頭,商品豬3 411頭,建設有標準化育肥豬舍、仔豬保育舍、母豬舍共計 11 525 m2,有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和養殖重點技術研發團隊,目前合作社生豬存欄3 600頭,預計2016全年可出欄商品豬8 000多頭,仔豬6 400多頭,收入可達2 272萬元,占該小組農業收入90%,占農戶總收入的 85%,通過多年卓有成效體制改革和養殖技術創新,合作社實現了規范化管理和規?;洜I目標,養殖經濟效益顯著。
2 存在的問題
2.1 組織化成度不高,總體實力較弱
合作社本著“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形成專業化、生態化、市場化、產業一體化的發展模式,但在內部組織化管理和生豬科學養殖技術運用等方面,缺少一套高效運行綜合管理機制,阻礙了生豬產銷專業合社長促穩定發展。
2.2 應對多變市場抗風險能力有待于加強
對生豬市場預警估量觀測、管理風險、烈性傳染病風險、防疫風險、疾病風險及市場風險缺少分析和研究,應對各種市場風險能力減弱,使產銷合作養殖風險增大。
2.3 持續發展后勁不足
該合作社是弱勢群體的聯合,資金短缺、積累不足、技術落后、人才匱乏、市場信息不靈是制約產銷專業合作社發展的主要因素。通過多年培育和扶持,專業合作社雖然不斷發展壯大,但小生產與大市場難全面有效對接,養殖綜合生產水平不高,政府扶持和養殖方式創新沒有建立長效機制,致使生豬養殖轉型升級和市場的開辟力不從心,難以應對市場、價格和競爭機制的影響,在市場價格低迷時抵御能力弱,制約了生豬養殖發展。
2.4 缺少養殖技術行家和管理人才
現有合作社成員雖然多年從業生豬養殖,積累了不少養殖經驗,但合作社經營者組織經驗不足, 缺少行之有效的合作社運轉手段與機制,難以將各個成員的生產設施、設備包括生產資料進行合理的調配與使用,現有的養殖技術更新慢,社員外出學習培訓意識不強,定期研討養殖技術次數不多,生產中遇到困難和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養殖觀念轉變和養殖模式創新能力弱,對外界畜牧業發展動態和趨勢不了解,以及在品種改良,技術革新、市場營銷方面沒形成綜合配套體系和機制,畜產品總體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養殖效益不能充分發揮。
2.5 動物疫病風險依然嚴峻
養殖產銷專業合作社按實施方案和技術措施建立健全了檢疫、隔離、消毒、免疫等規章制度,并嚴格遵守執行,傳染病風險有效降低,但受周邊地區疫情不斷、養殖區定期疫病監測評估少、疫病檢測種類和范圍窄、科學養殖水平不高,養殖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專業防疫支撐體系和專家指導等因素的影響,加之近年來動物疫病種類增多,病毒毒株變異加快,家畜交易頻繁, 養殖地凈化困難,疫病防控難度加大,使老病尚未凈化,新病傳入的可能性增大,生豬養殖防疫形勢依然嚴峻。
2.6 品牌意識不強
養殖專業合作社能否擁有知名品牌、強勢品牌,直接關系到自身的發展,大平掌生豬產銷專業合作社多年致力于生豬養殖的研發和技術攻關,探索出了有效的管理和養殖技術,在變化莫測的市場經濟中穩步發展,生豬年均出欄率逐年上升,養殖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顯著,但沒有及時申請相關產地認證,產品認證,沒適時打造形成屬于自己的品牌,市場占有率和產品知名度低,商品轉化率及經濟效益低。
3 應對措施
3.1 推進養殖專業合作走標準化生產路線, 健全機構,完善運作機制
按照合作社組織章程,通過召開社員會,群策群力,重點對生豬養殖發展趨勢和動態展開分析研討,適時修改養殖各種管理制度和更新養殖技術,著重解決社員養殖中遇到的養殖困難和問題,以便及時解決管理矛盾和規范養殖技術,提高養殖整體水平,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努力推進生豬養殖產銷合作社進行產業化經營,實現生產與市場的無縫對接, 從而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收益。
3.2 把生豬養殖抗市場風險能力納入常態化管理機制
一是要做好市場監測,加強信息引導,依托水塘鎮年交易20萬頭生豬交易市場距戛灑較近的優勢,進一步強化生豬生產和市場價格動態監測,密切關注生產形勢變化,加強形勢研判和走勢預測,及時市場預警信息,實現以養殖戶手機為終端,在互聯網上建立電子信息服務平臺,實時與養殖相關的市場信息,確保養殖場、養殖合作社能根據市場波動變化合理的調整生產規模,有效避開可能出現的潛在的市場風險。二是要優化豬群結構,淘汰老齡、生產性能低的母豬,組合優質種豬群,保持母豬數量并提高其質量,提升種豬生產能力和豬群質量。
3.3 整合畜牧產業項目資金,扶持合作社的發展
要積極引導合作社整體發展,強化政策、資金、技術扶持,開展養殖模式及市形勢分析,合理按需求適度組織生產,著重加快落實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和生豬良種補貼、能繁母豬補貼、養殖保險等政策組織落實,技術措施方面具體指導好新技術、新方法、 新品種、新設施設備在養殖合作社生產中的推廣與應用。全面提高生豬養殖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和培強壯大。
3.4 提高社員養殖技能和管理水平
一是要按計劃和要求適時組織社員集中討論生豬養殖關鍵技術措施,及時調整養殖方式,更新管理方法,著重運用落實好“種、料、管、免、檢、監、 測、銷”綜合配套體系和機制;二是選撥部分社員到大型生豬養殖規模養殖企業、畜產品交易市場、畜產品加工企業學習養殖管理及畜產品精深加工技術,培養出一批善管理、會經營、懂技術團隊;三是合作社可試行與科研單位簽訂技術服務及人才培養協議,壯大團體技術力量,逐步提升養殖技術整體技能; 三是結合農民培訓、科技入戶等工程,組織社員集中培訓、外出考察等形式,讓社員了解畜牧發展動態和趨勢,逐漸轉變社員的養殖觀念和實現養殖模式創新,使養殖效益充分發揮。
3.5 加強疫病防控,保障生產安全
進一步強化生豬產銷專業合作社防疫監管,生豬產銷合作社要圍繞自繁自養、全價料飼養、程序化免疫、制度化消毒、科學化用藥、保健性防疫等科學的飼養管理來提升豬群健康水平,根據養殖水平和當疫病流行情況制定適宜的免疫程序,著重抓好豬瘟、豬藍耳病、豬口蹄疫程序免疫及規范常規病防治措施,切實加強重大動物疫病監測和檢測,及時分析和評估監測結果,預警信息。杜絕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發生重大動物疫情,確保生豬產業健康發展。
1 生豬養殖標準化建設的背景
轉變生豬生產方式是健康養殖和提高養殖效益的必然要求。XX年10月,**畜牧局組織人員對全縣生豬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據調研結果顯示:農村散養受農村留守人口減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飼料(原料)價格上漲,導致養豬成本增加,農戶養豬利潤空間越來越??;加之近年來,全縣雖清凈無疫,但受到周邊地區豬ii型鏈球菌病、牲畜口蹄疫、無名高燒等疫情諸多因素的影響,農民養豬積極性受挫。農村散養農戶生豬飼養觀念發生根本性改變,生豬飼養量直線下滑。大戶養殖在未推行標準化規模養殖以前,雖在養殖數量上有所增加,但養殖場建設存在防疫設施不完善、管理不規范、人畜混居、污染嚴重、效益低下、抗風險能力差等諸方面缺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生豬產業的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豬數量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農村散養難以供給社會生活的需要,推行規模養殖,轉變生產方式成為破解難題的最佳辦法。生豬養殖標準化、規?;?、科學化、健康養殖成為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2 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的主要做法
2.1 抓組織保障,推動生豬產業從傳統產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實現助農增收致富。生豬產業是我縣農村的傳統和骨干產業,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生豬產業的發展,確立了“一體兩翼”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思路??h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國家級生豬養殖標準化示范區創建工作,下發了《關于加快生豬產業化工程建設的意見》、《關于創建國家級生豬養殖標準化示范區的意見》等文件,成立了以分管農業的縣級領導為組長,畜牧、質監、財政、環保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國家級生豬養殖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領導小組,并專門召開創建工作動員部署會議,與19個鎮簽訂生豬產業發展目標責任書,嚴格目標考核。各鎮各相關部門也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做到了機構、人員、經費、責任、措施“五落實”。 全縣生豬產業發展工作體系進一步健全,形成了上下聯動、部門配合、齊抓共管、農戶響應的工作局面。
1生態豬養殖技術
1.1生態豬遺傳改良技術
隨著生物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國現已引進多個外國優良生態豬品種,這些生態豬品種的優勢為:生長速度較快、生豬瘦肉率較高等等,但是其缺點在于生豬肉質較差,無法滿足中國人對于豬肉口感的需求。我國現有的生態豬肉產品口感符合中國人需要,但其生長速度較慢,因此,應加強生態豬遺傳改良技術,采用雜交及基因改良技術,將不同品種的生態豬加以優選,從而培育出更為優質的生態豬品種,使其具備生長速度快、肉質口感及口味好的新型生態豬品種。
1.2生態豬飼養技術
生態豬飼養是其養殖技術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首先,應加強對養殖場周圍環境的調查工作,南寨鎮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冬夏溫差較小,其氣候十分適宜生態豬養殖,當然,應具體分析養殖場附近實際特征,結合地域特點綜合加強生態豬飼養技術。其次,引入國外先進飼養技術,國外在生態豬養殖方面已經取得一定成果,養殖場應依據南寨鎮氣候及地理特征,有針對性將國外更為科學和全面的養殖技術引入國內,提升養殖場生態豬飼養水平。例如,國外普遍采用的早期斷奶技術對生態豬養殖具有積極影響,根據生態豬種類、科學的將其母豬與仔豬分離,有效提高仔豬健康水平,促進仔豬迅速育肥。最后,正確認識生態豬放養的重要性,為了提升生態豬肉質及口感,應及時將生態豬定期放養,在放養過程中根據生態豬種類及生長周期特點,對其進行科學飼養,進而改善生態豬肉質。
1.3生態豬遠程監控技術
生態豬養殖中,可引入遠程監控技術,尤其在大型生態豬養殖場中,可在豬舍內安裝養殖自動監測設備,針對豬舍中溫度、濕度等相關參數加以檢測,并實時傳至養殖場服務器數據庫之中。通過這一形式,養殖人員無需經常到豬舍中人工測量,只需要在計算機前實時觀察豬舍內部參數情況,并遠程遙控溫度、濕度控制器,從而為生態豬營造更為適合的生長環境。另外,還可以在豬舍中安裝網絡攝像頭,攝像頭捕捉的畫面也實時傳送至中央服務器中,裝置人員通過攝像頭能夠及時觀察到每一頭生豬的生長狀態,并為生態豬建立健康檔案,將生態豬飼養情況、健康情況、環境溫濕度、免疫情況等信息記錄于健康檔案之中,如一旦發生生態豬疫情,該健康檔案可成為生豬疫情治療的重要輔助信息,有效降低生豬疫情對生態豬養殖場造成的損失。
1.4生態豬糞便污水處理技術
傳統生豬養殖中,生豬會產生大量的糞便和污水,一經排放會對養殖場周圍空氣、水體及土壤造成嚴重的污染。而生態豬養殖更加重視周圍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可將沼氣技術引入生態豬養殖之中,在養殖場低洼地區修建沼氣池,將生豬在產生的糞便和污水排入沼氣池中,保障生豬豬舍的整潔與衛生。同時沼氣池中的糞便和污水通過發酵,產生大量的沼氣能源,能夠為養殖場提供熱能,該熱能也可以用于豬舍的取暖。沼氣池發酵后,剩余沼液和中的細菌因發酵而被徹底殺滅,可作為農作物種植的有機肥料,為農作物提供大量的磷肥和氮肥。
2生態豬養殖發展趨勢
2.1生態豬養殖產業化
產業化是當前生態豬養殖的重要模式,眾多大型養殖場采用更為科學、合理的養殖技術,能夠有效降低養殖成本,提升生態豬養殖的經濟收益。除此之外,應加強生態豬養殖戶的管理,對于小規模的生態豬養殖戶,可采用企業+基地+養殖戶的模式,即生態豬企業與農村養殖會簽訂相關合同,由企業為養殖戶提供仔豬、飼料等原材料,養豬戶按照企業要求進行生態豬飼養與管理,并在企業的監督和管理之下為生態豬做好防疫、飼養工作,待到生態豬達到出欄標準后,企業按照合同簽訂價格回收生豬。當然,這種模式與大型養殖場相比,其缺陷十分明顯,但如能做好生態豬養殖戶的管理與監督工作,此種模式具備極高的現實意義。
2.2生態豬的自然放牧
生態豬的自然放牧十分重要,通過自然放牧,為生態豬提供更多的活動時間及活動場所,能夠有效提升生態豬的肉質及健康水平,同時,自然放牧狀態下的生豬,其原始性和生態性表現更為出色,是當前國外生態豬養殖重要技術方向。因此,在生態豬養豬過程中,應加強生態豬自然放牧工作,促進生態豬的健康成長。
2.3生態豬的立體養殖
關鍵詞:生豬養殖 規?;?適度規模
中圖分類號:F3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3)02-260-04
一、發展規模化養殖的必要性
我國是世界養豬大國之一,生豬出欄量、豬肉產量均居世界首位,同時,豬肉在肉類總產量中占絕大部分。具有資源利用率高、經濟效益明顯、產品質量保證優勢的規?;B殖方式得到迅速的發展。規模化養殖是我國生豬養殖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保證食品安全、提高生產效率、平抑市場價格、實施環境保護必須邁出的發展之路。
首先,適度的生豬養殖規模,是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豬效益、提高農戶經濟效益的需要。其次,適度的生豬養殖規模,是降低市場風險的需要。再者,適度的養殖規模。是完善傳統生豬養殖方式、促進生豬業發展的需要。最后,適度的生豬養殖規模,是加快新農村建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需要。
二、生豬規?;B殖現狀及農戶適度規模養殖存在的問題
(一)生豬規?;B殖發展現狀
生豬養殖在我國農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豬不僅是我國肉類食品的主要來源,而且是我國農戶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占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8%~10%左右。2000年以來,國家出臺了各種政策措施,大力發展生豬規?;?、標準化養殖,建設標準化養殖小區等多種形式的養殖方式,實現規模養殖水平的提升。表1反映了我國生豬出欄量、存欄量及產量的逐年上升,生產規模逐年擴大,適度規模養殖在不斷發展。
在國家對生豬養殖不斷加大扶持力度的背景下,云南省生豬產業發展較快,規?;B豬場迅速發展起來,農村地區的生豬養殖模式從農戶散養到規?;B殖的趨勢正在逐漸加大,規?;蛯I化的養殖將是農村今后的主導養殖方式。
(二)農戶適度規模養殖存在的問題
1.規模過大導致規模不經濟,生產效率低。按照科斯的理論,企業的經濟活動規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規模的擴大超過一定限度以后,內部管理成本的增加額會大于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額,從而導致成本上升。所以規模經濟對于不同企業有不同的要求,能夠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經營規模是最合理,我們將這樣的規模水平稱為適度規模。發展規?;B殖,實際上也就是養殖企業對適度規模的尋求過程。
然而目前,我國在推進生豬規?;B殖的同時,片面追求面子工程,規模過大導致單位成本上升,引起規模不經濟,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也在日益突出。
2.環境污染問題突出。規?;B殖要求建設大量的養殖場或養殖小區,而養殖場會產生大量的畜禽糞,加上一些不良的管理辦法、不合理的經營方式、掠奪性的生產運作,使大量的豬糞、尿各種廢物及臭味急劇增加,帶來的是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大氣污染等綜合環境污染。大量的養豬場對環境污染不僅表現在這些方面,同時還表現在病原體通過糞污擴散和傳播,對人畜的健康造成潛在威脅。如果發展養豬產業不重視環境保護,最終將被地方政府出自于“以人為本,保護環境”的目的“驅逐出境”,從而斷送在當地發展的前程。
3.濫用飼料添加劑。生豬養殖過程中,應補充何種飼料添加劑及補充多少量,主要取決于生豬的日糧狀況和實際需要,同時,飼料添加劑的選用還應符合安全性和經濟性的要求。在實際生產中,少數飼料生產與養殖企業,為追求個體利益,在飼料中使用違禁的性激素、催眠鎮靜劑和腎上腺素等。近年來,一系列與飼料有關的危害人畜健康和食品安全的事件相繼發生,如二惡英以及“瘦肉精”事件等。
4.飼養方式傳統落后。我國生豬養殖雖然總體上來看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部分地區飼養方式依然比較傳統落后,采取的是傳統集約化養殖方式,很少采用現代化養豬的生產工藝。集約化養豬方式只是高密度的飼養方法,是現代化養豬的初級階段,而現代化養豬的內涵主要是在集約化的基礎上程序化,其生產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
三、發展生豬規?;B殖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發展規?;B殖,實際上也就是養殖企業對適度規模的尋求過程。影響農戶生豬養殖規模選擇的因素有很多,如生產成本及收益、技術因素、土地因素、資金因素、當地政府政策等等。
(一)養殖成本及收益
生豬養殖成本是指生豬生產過程中為生產該產品而投入的各項資金(包括實物和現金)和勞動力的成本,反映了為生產生豬而耗費的除土地外其它各種資源的成本。具體包括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和人工成本三部分。其中,直接費用中的仔豬進價、精飼料費、青粗飼料費、飼料加工等項目和人工成本是總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生豬養殖收益是指生豬養殖給養殖戶帶來的經濟利益,衡量指標是收入和利潤。
規?;B殖能否順利開展以及選擇何種規模養殖,受養殖成本和收益的影響。由于規模經濟的存在,各不同養殖規模的單位成本不同,單從成本的角度考慮,農戶會選擇單位成本最低的規模來飼養生豬;另一方面,收益也影響著適度規模的選擇,單從收益角度考慮,農戶會選擇收益最高的養殖規模。所以,養殖成本及收益是發展規?;B殖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農戶要綜合考慮成本及收益,進而選擇養殖規模。
(二)養殖技術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豬養殖技術決定能否發展規?;B殖。不同的養殖規模對技術的要求不同,大規模養殖需要現代化、先進的、生態的養豬技術,而農戶散養或小規模飼養則對技術要求相對不高。我國是養豬大國,但生豬產業發展進程較慢,技術相對落后。幾年來,一些新興生態養豬技術(如發酵床養豬法)的出現,促進了規?;B殖的發展。規?;B殖需要先進的養殖技術,科學的管理方式,農戶選擇養殖規模時,只能根據現有的技術水平、基礎設施等條件來相應作出合適的選擇。
(三)土地資源
生豬規?;B殖需要建設養殖小區或養殖場,而養殖小區或養殖場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土地,所以,土地資源也是影響規?;B殖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資金來源
任何生產活動都離不開資金的投入,生豬養殖也一樣,要發展規模化養殖,必須有一定的資金來源。養豬場的選址、建設、仔豬的購買、飼料費用、養殖過程的人工成本等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養殖戶能否取得大量的資金來源,影響著規?;B殖的發展。
(五)政府政策
規?;B殖的發展除了受經濟因素和市場環境的影響外,還受非經濟因素政府政策的影響,而且政策因素對生豬規?;B殖的影響非常大。一般來說,鼓勵性的養豬業產業導向政策會促進農村養豬業的發展,限制性的產業導向政策則可能阻礙農村養豬業的發展。對規?;B殖戶實施一定的優惠政策和適當的補貼政策,能促進規?;B殖的發展。另外,對規?;B殖采取低稅收政策或免稅政策能提高農戶發展規模化養殖的積極性。
四、農戶生豬養殖適度規模的確定
(一)模型構建
1.模型假定。資金來源有保障;各生產要素可自由組合;技術支持有保障。
(三)經濟規模的確定
所謂經濟規模,就是能使得養殖戶的利潤最大的飼養規模,因此,經濟規模的確定,只需求利潤函數的最大值。
五、實現生豬適度規模養殖的對策建議
(一)技術指導
近些年我國生豬養殖與以往相比具有養殖方法和技術日益科學化、養殖規模逐漸擴大的特點,這對農戶的養殖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國的農村養殖戶由于文化程度比較低,養殖技術比較欠缺,主要是長期從事生豬養殖積累下來的一些經驗,不能適應現代化養殖的需要,更不能應付豬病多發的局面。因此,相關部門應舉辦各種培訓和函授教育,向養殖戶傳授生豬養殖技術、防疫技術、管理技術,使他們能適應新形勢下規?;B豬的需要,推進我國生豬規?;B殖的發展。
(二)資金支持
要大力發展生豬規模化養殖,除了要有一定的技術支持外,資金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國家有關部門應從加大農業財政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著手展開支持工作,為生豬產業的發展解決資金難題。一是加大農業財政投入,特別是加大對土地流轉、種養結合、農機設備、農業風險保障等方面的補貼力度,對參與推進規模化養殖發展的種養殖企業、合作社、銷售企業還可以運用產業傾斜政策,采取減征或免征增值稅、貸款貼息、用地用電等優惠條件,以促進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針對生豬飼養業融資難等問題,政府應從以下幾方面采取措施:(1)推廣和完善生豬養殖政策性保險,增強規?;i場抵御市場風險、疫病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以提高企業的信用評級,減少養豬企業的融資阻力。(2)推廣小額貸款,支持農戶適度擴大養殖規模。(3)運用貼息等方式,引導和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增加對規?;i場貸款。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規?;B豬發展,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三是加大對農村小規模生豬養殖的資金投入,一方面,建立生豬行業穩定發展基金;另一方面,按風險和收益相適應的原則,根據整個行業的平均收益水平,對因產業發展波動而受損的環節給予補償,保障生豬市場供應。
(三)社會服務
我國生豬飼養還存在著大量的散養農戶,技術推廣以及相關技術服務工作難度較大,加上農戶科學意識淡薄,只有讓農民真正看到新技術的利益才能得以有效推廣。要實現適度規模養殖,新技術的推廣必然是社會性的、公共性的服務內容,是政府需要重點關注的環節。政府應促進科技服務的發展,形成以養豬業協會為龍頭、以大專院校為中心、以各種實用培訓機構和綜合站點為輔助的系統體系,有效提高科技服務的效率。此外,養豬戶整體文化和技術素質較低,要加強對他們的職業培訓工作。同時,政府部門要促進養殖服務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加大投資力度,加大科技含量,增加產品的附加值。養殖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健全和不斷完善,能使養豬戶安心生產且不盲目跟風,有利提高生產效率。
(四)風險防范
養豬業是集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疫病風險于一身的行業,因此,要實現生豬適度規模養殖,風險防控顯得尤為重要。自然風險的防控上,養殖戶應采用現代的先進技術,科學的管理方式進行養殖,增強抵御自然風險的能力。經濟風險的防控上,應從政府和養殖戶兩方面來加強,政府要發揮好宏觀調控的職能,使生豬產業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養殖戶要關注市場動態和價格變動,適應市場變化,適時作出調控,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疫病防控上,加強畜牧獸醫隊伍建設特別是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增強動物疫病防疫檢疫的能力;建立健全動物疫病防疫監測、動物及其產品檢疫和獸醫衛生監督三大體系,努力提高畜禽防疫和檢疫率;建立重大動物疫病緊急反應機制,嚴格動物疫情報告制度;建立和完善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和撲滅機制,嚴格執行強制撲殺染疫畜禽及同群畜禽的制度。
(五)市場監管
要實現生豬適度規模養殖,應加強政府的市場監管。一要建立和完善規?;B豬的相關法律法規,使環保部門等相關部門在執法時做到有法可依,同時也為養殖戶提供法律參考。二要加強環保部門的監管,環境污染嚴重是當前規?;B豬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要解決這一問題,環保部門要加強監管力度,嚴懲污染嚴重的養殖戶。三要建立和完善生豬產業經濟預警系統,實時反映豬肉市場價格變動,運用經濟學理論分析豬肉市場價格變動規律,引導養殖戶選擇適宜的養殖規模。
[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廳科學基金研究項目“農戶生豬養殖適度規模問題研究”,編號2012J080。]
參考文獻:
1.李樺,鄭少鋒.生豬養殖規模及成本效益分析[C].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
2.何亮.臨河養豬業效益分析規?;洜I問題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2009
3.譚美英,武深樹.推進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思考[J].2009(4)
4.孫凡花,賈永全,姜明明.利用灰色局勢決策研究我國養豬生產適宜規模[J].2006(6)
5.馮永輝.我國生豬規模化養殖及區域布局變化趨勢[J].中國畜牧雜志,2006,(4)
6.馬麗軍,丁麗敏.管理會計[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
7.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農村統計年鑒[S],2003-2012
一、全面落實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
一是落實對存欄能繁母豬和良種公豬實行補貼和保險的政策。從今年開始,對全縣能繁母豬飼養者按每頭50元的標準兌現補貼,其中中央資金占60%,省財政占20%,縣財政占20%,對良種公豬飼養者按每頭300元的標準由縣財政兌現補貼。從20*年開始,對全縣存欄能繁母豬進行保險,養殖場(戶)的保險費由中央財政承擔50%,省財政承擔20%,縣財政承擔10%,養殖戶承擔20%。二是落實加強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政策。從今年開始,我縣生豬良種繁殖場(二級場以上)在獲得省級財政補貼的基礎上,縣財政按一定的比例配套補貼。三是落實強化生豬疫病防治的強制免疫和“不免不補”政策。對列入國家一類動物疫病和高致病性藍耳病實行免費強制免疫。對因防控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需要撲殺生豬的養殖場(戶),參照生豬口蹄疫撲殺補助標準和負擔辦法給予補助。但是對未實行強制免疫的養殖場(戶),不予補助。四是落實對大型生豬規模養殖場(戶)和生態養殖小區實
行一定補助和獎勵的政策。從今年開始,對年飼養出欄生豬500頭以上的大型規模養殖場(戶),在中央財政補貼的基礎上,縣財政按一定的比例予以配套補貼和獎勵。五是落實生豬生產、銷售、屠宰的稅費優惠政策。生豬養殖環節不交納任何稅費。生豬收購販運環節僅在銷售地征收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不準在收購地征收。從現在起到20*年12月31日,繼續緩征屠宰環節的城市建設維護稅和教育附加。對屠宰上市的生豬,僅在市場環節征收市場管理費,每頭收費不超過5元。六是落實生豬生產用水、用電和用地政策。對生豬生產及其非經營性飼料加工用水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水用電政策。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按照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立養殖場(小區),其用地按照農業用地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在畜牧養殖場(小區)用地范圍內興建永久性建筑物,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關優惠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二、抓好生豬生產的服務工作
一是推廣良種。在抓好我縣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的同時,大力引進和推廣大約克、杜洛克、長白種公豬和長大二元雜交母豬,積極繁育推廣普雜母豬;各鄉鎮要建立生豬配種站和豬人工授精站。二是推廣良料。首先是調整種植業結構,擴大玉米、花生、大豆、油菜和牧草的種植面積,提高飼料的自給率,降低養豬成本;其次是繼續大力推廣稻谷加濃縮料或全價料養豬的低成本養豬模式,提高生長速度,縮短生產周期,提高養豬效益。三
是推廣良法,一方面搞好技術培訓和推廣,大力推廣低成本養豬技術、母豬繁殖技術、種公豬飼養技術和肉豬育肥技術、豬病防治技術等,提高養戶的整體素質,實行科學養豬;另一方面加大對生豬口蹄疫、高致病性藍耳病等重大豬病的防控力度,實行強制免疫政策,努力控制生豬死亡率。同時,嚴厲打擊生產和經營假冒偽劣獸藥和飼料的行為,保障生豬生產安全發展。
三、大力發展生豬規模飼養基地和生態小區
在發動千家萬戶養殖的同時,各鄉鎮要利用水面立體開發的優勢和現有果業開發的優勢,重點扶持一批規模在1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和1000頭甚至上萬頭的生豬養殖示范基地和生態小區,以點帶面,輻射全縣。
四、切實抓好生豬流通
一要建立合理有序的生豬流通格局,鼓勵生豬運銷大戶收購外銷,并為他們排憂解難。二是走出去,與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的客商建立長期穩定的購銷關系。三是開辟“綠色通道”,嚴厲打擊公路“三亂”,確保生豬運銷暢通無阻。四是制定統一的生豬屠宰稅費標準,確保生豬內銷順暢。
五、切實加強對生豬生產發展工作的領導
關鍵詞:豬高熱疾??;防治措施;養殖
豬高熱疾病是一種高致病及致死性的疾病,這種疾病是由高致病性藍耳病病毒、細菌以及寄生蟲等病原體感染所致,對生豬有極大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倘若防治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出現集體死亡的情況,會對生豬養殖戶帶來巨大的損失。患有豬高熱疾病的病豬,通常會出現皮膚潮紅、嗜睡、精神不佳以及食欲不振等病狀,對于患病嚴重的病豬,甚至會出現呼吸急促、口吐白沫等癥狀,危及生命[1]。因此,為了保障生豬不受豬高熱疾病的困擾,本次研究通過對豬高熱疾病的患病原因進行分析,進一步探討如何開展對豬高熱疾病的防治工作。
一、 出現豬高熱疾病的原因
1.1病原侵入導致患病
病原侵入生豬體內,是造成生豬患有豬高熱疾病的最直接原因。而主要的病原體有豬瘟病毒、寄生蟲、鏈球菌以及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等類型。當生豬被這些病原體入侵身體后,會出現豬高熱病狀,如厭食、嗜睡、腹瀉以及氣喘、不能站立、眼角分泌物明顯增多,體溫升高至42度以上等明顯疾病癥狀,不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還會導致生豬死亡[2]。
1.2未對病死豬進行規范處理
當病豬死亡后,養殖工作人員需要對病豬進行規范處理,不能將病豬隨意處治,當處理不規范時,很有可能會出現傳染情況,從而形成豬瘟,對其他還未傳染的生豬有很大的威脅。除此之外,對已經患病的生豬,應當進行隔離治療,禁止將病豬進行長途運輸,防止病豬在運輸途中傳播疾病。只有對病死豬進行嚴格的處理,才能保證不會出現意外情況,使病死豬流入市場,對人們造成危害。
1.3未進行嚴格免疫工作
對生豬進行嚴格的免疫工作,可以增強生豬的免疫力,從而減少生豬患病的可能性。然而,在我國,有許多生豬養殖場未能對生豬進行嚴格的免疫工作,使生豬的免疫力低下。還有些生豬養殖戶對免疫疫苗的保存方法不規范,導致疫苗失效或效果減弱,使得已經注射了疫苗的生豬免疫力仍舊低下,容易患病[3]。
1.4飼料儲存不當
當養殖場對飼料儲存不當,導致飼料發生霉變后,仍舊飼喂生豬時,會使生豬形成免疫機制。而霉變的飼料則容易產生毒素,降低生豬的免疫力,當生豬免疫力降低時,會增加其患有豬高熱疾病的風險。除了對飼料儲存管理不當會致使生豬患病外,對生豬的飼養、衛生、通風等工作的管理不當,均會增加生豬患病的可能性,極易讓生豬產生豬群應激反應,造成不良后果。除此之外,飼料儲存不當,還會造成養殖場的經濟損失。當養殖場未能加強對飼料的管理工作時,會造成大量飼料浪費,從而增加養殖場的成本。
二、 防治豬高熱疾病的措施
2.1加大對飼養管理的力度
當生豬養殖場較大時,應當對養殖場采用封閉式飼養管理模式,并在養殖場內部建立符合養殖場自身情況的防疫制度,在日常飼養管理中,需要嚴格按照防疫制度執行。防止出現制度執行不到位,而引發生豬患有疾病的可能性。同時,對養殖場的飼養環境必須加大重視,飼養環境干凈會大大降低生豬患病的概率。當生豬養殖場較小時,應當加大對養殖場對飼養條件和環境的重視度,能夠保證生豬的飲食與飲水干凈,甚至可以在生豬的日常飲用水中加入適當的維生素,以此來提高生豬的免疫力,降低生豬患病的可能性[4]。
2.2嚴格做好養殖場的消毒工作
消毒對于生豬養殖場來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消毒工作可以將可能侵入生豬體內的病原體消滅。因此,每天都需要對養殖場進行消毒工作,例如每天將養殖場地面徹底沖洗打掃干凈,以此來保證地面的清潔度;還可以在養豬場內進行定時定量的噴霧消毒,以此來斬斷病毒的傳播途徑。嚴格的消毒工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病原體對生豬的入侵力度。在選擇消毒藥劑時,養殖場消毒工作人員可以選擇過氧乙酸、石灰乳以及強力消毒靈等對生豬的負面作用較小,但具有很強抗毒作用的消毒劑,來達到更好的消毒作用。
2.3建立完善的檢疫監督機制
除了養殖場自我監督外,有關政府部門也應當加強對養殖場的檢疫監督機制。要求所有生豬養殖場必須具有檢疫合格證,才能進行生豬的養殖工作,并且必須嚴格進行病豬以出售等形式進行流通,必須按照規定嚴格除了病豬以及病死豬。當有關機構加大對養殖場的監督力度時,自然會對養殖場產生一定的壓力,從而對免疫工作加大重視度。除此之外,相關機構還應當聯合其他部門對動物產品冷庫以及加工廠進行突擊檢查,對有違法行為的冷庫及加工廠,必須除以嚴重的處罰,防止病豬或病死豬流入市場,對人類造成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全方面的對豬高熱疾病進行防治。
2.4應當加強科學免疫工作
科學技術對于養殖場的免疫工作有很大的幫助,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對生豬的疫苗研究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因此,養殖場應當加強科學免疫工作,以此來提高生豬的免疫力,減少其患病的幾率。當出現疫情時,應當及時進行治療,防止出現疫情蔓延情況。由于豬高熱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因此,只有對其進行科學免疫工作,才能預防大面積疫情情況出現。
結束語:綜上所述,導致豬高熱疾病的直接原因是病原入侵生豬。這通常是由于養殖場沒有進行嚴格的免疫工作,未能按照規定對病死豬進行處理,沒有對養殖場的環境進行良好的管理,以及沒有對飼料進行良好的處理。因此,必須加強對養殖場衛生、飼料、防疫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才能幫助養殖場減少生豬患豬高熱病的可能性,從而減少生豬的死亡率,提高養殖場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還應當有關部門還應當加強對養殖場、冷庫及加工廠的檢疫工作,確保沒有病豬或者病死豬以其他形式流入市場,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崔金鑫. 豬高熱病的防治措施探討[J]. 中獸醫學雜志,2014,10:29.
關鍵詞:生豬養殖;生態型;規模養殖;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2)03-0024-03
1 河北省當前生豬養殖模式概況
河北省目前的生豬品種主要有大白豬、長白豬、杜洛克豬、斯格豬、冀合白豬以及其他地方品種,品種結構較全,但優質品種的比例不高。河北省生豬出欄數量僅次于四川省而居全國第二位,而生豬出欄率、外調和出口數量均居全國第一位,是全國生豬生產大省和商品豬調出大省。在養殖模式上,主要有農戶散養、適度規模養殖、養殖小區、萬頭養豬場等。目前仍然是以農戶散養為主,適度規模和養殖大戶約占45%。
(1)農戶散養。生豬散養模式具有利于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泔水緩解人畜爭糧等優勢。但通過對養殖戶進行調查發現散養戶存在飼養品種雜、飼料質量差、大小豬混養、豬舍簡陋、忽視消毒、濫用藥物、疫苗接種不及時等弊端。實行無害化、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是生豬養殖的發展方向,在此趨勢下,河北省生豬散養呈下降趨勢,2007年之前散養戶占七成以上,現在已降至六成以下。生豬散養戶的逐年減少,一是因為散養戶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小,價格波動時容易虧本;二是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對養豬的依賴性大大降低。此外,政府缺乏對農戶散養的扶持也是生豬散養逐漸減少的一個主要因素。
(2)養殖小區。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優惠政策的鼓勵引導下,養豬小區成為河北省畜牧業新的經濟增長點。養殖小區有一定技術含量,能基本按照養殖技術進行生產。但養豬小區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小區選址不科學、建筑布局不合理、公用基礎設施不配套、整體規劃布局不到位。二是防疫制度不健全、服務措施不配套。如果不采取相應措施,則容易產生疫病。三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的養殖小區不是集中建成一個投入使用一個,而是邊建邊使用,沒有合理規劃,常常是有的飼養戶已裝欄開始飼養,另一些小區內的飼養戶還在進行土建,戰線拉得較長,對生產經營不利。
(3)規模養殖。規模養豬經營規模大,專業化、集約化程度高,豬群生長育肥迅速,出欄周轉加快,欄舍利用率高。規模養殖豬場采用標準化技術,在生產中實行科學管理,做到了品種標準化、日糧標準化、飼養科學化。規模養豬十分重視徹底消毒制度、定期防疫制度、定期驅蟲制度、緊急防疫制度等衛生防疫制度。由于規?;B殖對飼料需求大,應建設相應規模的飼料加工廠。而且規?;B殖對生態環保壓力大,要求有綜合處理利用豬糞尿等廢棄物的設施。目前河北省規模化養豬的主要模式有公司一體化經營和“公司+農戶(農場或基地)”兩種模式。
2 現代生豬養殖業的發展趨勢及模式
(1)生態型是生豬養殖業的發展趨勢。養豬業是高有機物、高氮、高磷污染的產業,很容易造成周圍環境的富營養化。養豬業的發展不能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要把環境保護和維持生態平衡放在重要位置。雖然國家已頒布《畜禽飼養場污染物排放標準》,但環保設施設備投入較大,一般一個萬頭規模養豬場就需投資60萬~80萬元。按照科學發展觀,結合河北省基本狀況,倡導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型養豬業,推行養豬、沼氣、種植(糧、菜、牧草)等多位一體的生態種養模式,實現對養豬排放污染物的合理綜合利用,才能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因此,生態養豬模式是解決河北省養豬業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方式。新的生態養豬模式將是多樣的、不同規模的、運用現代養豬技術的、現代化的養豬方式。
(2)現代養豬業發展模式。河北省養豬業正處于由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只有生豬養殖達到一定規模,才能實現服務指導、科技應用、疫病防控、產品銷售、質量控制等系列化、專業化、標準化,保證養殖效益和生豬及其產品質量。規?;?、集約化、專業化的生豬飼養方式是今后養殖業發展的方向[1],但考慮到大多數農民既是豬肉的主要生產者也是豬肉的消費者,因此,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規模飼養模式與家庭散養模式將同時并存。如上所述,盡管散養存在一系列的弊端,但畢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廣大農村肉類消費的主要來源。同時家庭散養有其獨特的優勢,它一方面可以利用一些非常規的飼料資源如剩飯、剩菜、泔水、野菜等;另一方面給農業提供大量的有機肥,也減輕了環保的壓力。
3 促進河北省現代生豬養殖的政策建議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生豬業作為河北省畜牧業支柱產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圍繞產業鏈的品種、飼料、獸藥防疫、技術管理、土地資金、加工、流通中介、環保等作長遠規劃。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出臺生豬產業的有關優惠政策,加大對養豬業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快生豬基地建設。對養殖場建立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二是針對生豬養殖制定財政補貼政策。補貼的重點是良種、標準化豬場建設、防疫設施建設、環保設施建設、無公害畜產品基地建設等。三是加大對養殖加工龍頭企業和養殖農戶的扶持力度。對有誠信、信譽好的龍頭企業實行政府擔保貸款,予以貼息。對生豬加工龍頭企業的技術改造應納入國有企業技改優惠政策扶持范圍,并適當降低增值稅稅率。
3.2 進一步完善良種繁育體系
加強良種的引進、繁育、推廣是搞好養豬業的關鍵。一是切實加強生豬“原種場―原種擴繁場―種豬生產場―人工授精網”的三場一網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特別是在生豬主產區建立骨干種豬場,加快瘦肉型豬改良推廣步伐。二是進一步加大人工授精站的建設力度和服務范圍,向社會大量提供優質種公豬和進行人工授精技術的培訓,加快生豬品種改良速度。三是建立河北省種豬質量檢測中心,開展全省種豬測定工作和聯合育種,提高生豬選育水平。四是利用雜種優勢培育出適合本省地域特色的優良生豬品種(系),創建冀豬品牌。
3.3 加強疫病防治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治體系關系到養豬業的成敗,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檢并重的原則,建立防疫保障制度。一是逐步規范各種規模養殖場的防疫消毒工作,做好春秋兩季常規性的防疫、消毒,堅持對引入引出活畜進行嚴格檢疫。二是推廣程序化防疫技術和科學保健計劃,對各類種豬場重點應抓好防疫工作,根據當地豬傳染病流行的種類,確定應該接種的疫(菌)苗種類。三要采用科學的免疫程序并對疫苗免疫效果進行監測,根據監測結果隨時調整免疫程序。
3.4 注重飼料的科學與安全
在養豬業的成本中,飼料支出約占70%左右,為了解決人豬爭糧的矛盾,必須多種飼料搭配,徹底改變傳統的飼喂方法,避免飼料單一引起營養缺乏癥和代謝病。在配合飼料加工生產中,要做到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科學配方。充分利用生物酶制劑等現代生物技術[2],不但能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提高生長速度,還能降低糞便中毒素的含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不斷開辟新的飼料來源,以減少土地的承載力;加強對飼料業的質量衛生監管,保證生產的豬肉健康環保。
3.5 加快行業協會建設
近年來,河北省一直在嘗試和探索公司與農戶的關系。例如雙鴿公司采用“公司+標準化示范區+科技研發+合作社組織”的養殖模式,與農戶簽訂合同,統一供種、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用藥、統一培訓[3]。但總的來說,目前河北省農戶和小規模生產者獲得的信息渠道還十分有限,難以有效地對成本、收益和風險做出預期評估,養殖者往往盲目生產、銷售。應在養豬業相對集中的地方和養殖小區建立養豬業協會,增強服務功能。通過協會互相溝通供求關系和價格變動趨勢信息,全面掌握養豬業及其相關產業的商情變化,穩定價格,降低風險,提高效益。
3.6 推進糞污生態處理
豬排泄物和各種廢棄物污染嚴重影響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民生活質量,應依靠科技、采取綜合治理措施,爭取實現污染物零排放。①合理設計[4],減少廢棄物產生。一是在配制飼料時采用“理想蛋白質模型”平衡飼料中的各種營養成分,提高飼料轉化率,減少糞便中氮的排出;二是改進集糞系統的設計,實行干清糞,豬糞與污水分開收集處理;三是在飼料中添加生物除臭劑,減少臭氣的排放。②循環利用,實現生態持續發展。一是采用“厭氧處理―生物發酵―肥水還田”的處理工藝,將糞便制成種植業的有機專用肥,生態循環利用;二是建設沼氣池,利用糞便產生的沼氣取暖、照明。
3.7 大力發展產業化經營
發展規?;B豬與養殖小區建設是生豬產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應以龍頭企業帶動基地發展,充分利用當地資源與技術,加快傳統養豬業向產業化模式發展,促進養豬業的發展。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與中小農戶、規模養殖場(戶)簽訂訂單生產,形成“公司+基地+養殖戶”和“龍頭企業+養殖小區+養殖戶”的經營模式,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基地建設,基地建設帶動農戶生產,走出一條規?;B殖、集約化生產、企業化管理的產業化之路,實現生豬養殖的產業化。
3.8 建立健全行業發展的預警系統
深入開展生豬供求預警機制(科學的調查、分析、評估)、盈利周期預警機制(科學計算、調查印證,得出合理的分析)、生豬生產預警機制[5]以及加強價格預警機制(定時定點跟蹤、統計、分析價格的漲跌),便于政府及行業部門及時掌握行業發展動向,及時市場預警分析報告,科學預測市場和消費需求走勢,正確引導生產和經營決策,防止養豬行業大起大落的被動局面。
3.9 加大養殖技術推廣力度
一是建立健全科學養豬培訓體系,廣泛開展技術培訓,提高養豬農戶技術水平;二是應用現代科技理論將各生產工藝群按飼養標準配制各類豬群所需的飼糧開展標準化飼養,按“全進全出”流水式生產工藝過程要求組織生產[6];三是進一步健全基層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增強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及時為養殖戶解決技術難題,全面提高河北省養豬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四是建立一支較高素質、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的職工隊伍。
3.10 深入開展產品深加工
開展產品深加工,不斷實現增產增值,才能促進養豬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深加工可以增加產品的銷售品種,進而增加產品的銷售總量;深加工可以延長產品保質期,有利于產品的銷售和市場價格的穩定;深加工還可以變廢為寶,挖掘生豬的經濟價值,實現增產增值增效。實行產品的深加工可增加生豬的附加值,提高養殖戶收入,從而激發生產者的養殖熱情,持續擴大生產規模,保障養豬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竇炳軍,尚 慧,潘 斌.養豬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對策[J].農業科技,2011(5):33.
[2] 閆永剛. 養豬業如何走“低碳經濟”之路[J].中國牧業通訊,2011(9):37-38.
[3] 孫德林.多元化發展的美國養豬業-美國養豬業考察見聞[J].豬業科學,2011(7):27-29.
[4] 劉一文,張爭勁.養豬業發展方向及應注意的問題[J].現代農業科技,2010(18):3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