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1 16:20: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健康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以網絡平臺為載體,延伸法律宣傳觸角
農民法律意識不強、法律知識匱乏是其在合同糾紛中處于弱勢地位的主要原因,也是訂單農業繼續深化的瓶頸之一。針對此種情況,我局選擇了以網絡平臺為主要陣地的法律宣傳服務方式。
“沈陽渾河農業信息網”是我區一家在涉農企業和農民中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專業化農業信息網站。今年年初,我局與該網站經過了多次的溝通協商,最終達成了利用其涵蓋全區13個鄉鎮的500余臺網絡終端開展法律宣傳服務的協議。目前,我局已經在“沈陽渾河農業信息網”上專門設置了“紅盾護農,訂單助農”的相關欄目。計有“網站首頁”欄目,介紹工商部門服務農業訂單的具體內容和做法;“合同文本”欄目,開通了訂單示范文本下載鏈接,將省局、市局的合同示范文本和我局與相關部門共同修訂的參考文本上傳,并分為養殖、種植、加工、經紀四大類十個文本供農戶和企業下載使用;“法律和政策”欄目,供農戶免費查閱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讓農戶掌握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更多的了解“訂單農業”的發展趨勢;“訂單農業理論與實務”欄目,將我局搜集到的國內各省區市實施訂單農業過程中的運行模式、成功或者失敗的案例、相關的理論分析等予以刊發,讓農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如應注意收購農產品當事人的主體資格、明確糾紛的解決途徑等;“合同糾紛調解”欄目,為農民提供了受理農業訂單糾紛投訴的工商局、所地址和電話,農戶還可以在網上投訴企業出售假農資等坑農、害農行為,及時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在該網站出版發行的《渾河農業信息網報》和《信息快訊》兩刊物上同步刊載上述信息。
上述措施的實施,使“訂單農業”的基礎知識、注意事項、維權途徑能夠及時傳遞到農戶手中,對深化“訂單農業”發展起到了強力助推作用。目前各工商所和各鄉鎮已經將網站上的合同文本等內容下載成書面資料,方便提供給農民學習和使用。
二、不斷完善訂單文本,切實保護農戶權益
通過對近年我區“訂單農業”實踐的分析,導致購銷雙方糾紛不斷、“訂單農業”難以深化的重要原因在于合同本身。許多單位、農戶對簽訂合同沒有足夠認識,口頭約定比例占有相當的比重,書面合同內容又極為簡單,不能夠很好的保證自身權利的實現。2002年蘇家屯區永樂鄉政府與一外貿出口公司達成了生產白羅卜的生產意向,回來后組織鄉干部逐村進行動員,組織村民生產,等到白羅卜成熟的時候,那家外貿公司以外商收購標準提高為由拒收,由于當時是意向,意向的條款也不嚴密,結果造成大量的白羅卜賣不出去,農民紛紛找到鄉里,鄉里本著不能讓農民受損失的原則,在鄉里經濟十分困難的條件下決定賠償農民17萬元,鄉里背上了這些債務直到去年才得以還清。這件事對永樂鄉的震動很大,我們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向他們提供有關法律和政策文件,為他們送去了規范的農產品合同樣本,引導他們依法去簽訂履行合同。同時,我們將制定規范的合同文本作為我們工作的重點。我局首先組織專人從明確合同主體、標的、數量、質量、計價方式、價款、履約期限、履約地點、履約方式及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方法等合同基本要素入手,規范、完善合同的簽訂程序和內容。其次,組織沈陽市永樂鄉經濟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等10家農業龍頭企業對規范后的合同文本逐條、逐款進行細化,做到準確可行,不產生歧義。第三,與農業主管部門協調,進一步完善合同文本的技術細節,如考慮到農業生產周期長、市場價格波動大的問題,建議在簽訂合同時對農產品的畝產量不打滿、在價格上推行彈性價格等。第四,將規范后的合同文本在“沈陽渾河農業信息網”上公布,供農戶和農業龍頭企業下載使用。目前,已經完成的示范文本有《沈陽市種子委托生產合同》、《沈陽市種子買賣合同》和參考文本有《糧食訂購合同》、《養殖訂購合同》、《農產品訂購合同》、《居間合同》、《行紀合同》。
三、加強合同調解,嚴厲打擊利用合同坑農害農行為,構建“訂單農業”安全屏障
近年來,我國茶葉生產快速發展,面積不斷擴大,產量持續增加,市場供應充足。針對老茶園面積較大,品質效益提升不快等問題,農業部近日下發《關于促進茶葉生產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在穩定茶園面積的同時,加強老茶園改造,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提高單產,提高品質,提高效益,促進茶葉生產持續健康發展。
《意見》指出,目前,我國茶園面積達3500多萬畝。一些地方加快發展,面積呈擴大趨勢。農業部要求各地深入實施《全國茶葉重點區域發展規劃(2009-2015年)》,根據資源條件和市場容量,因地制宜地發展茶葉生產,積極推進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的優化,保持茶園面積的基本穩定。
《意見》強調,著力提高茶葉品質和效益,是促進生產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要加大老茶園改造力度,亟須改造樹齡在30年以上的茶園。整合項目資金,引進龍頭企業,加快老茶園的基礎設施改造,建設一批溝渠路配套、灌溉設施齊全的高標準茶園;加快無性系茶樹良種的推廣,優化品種結構,改造低產茶園,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力爭到2015年高標準茶園比例達到20%,提高5個百分點,無性系茶樹良種普及率達到60%,提高9個百分點。結合開展茶葉標準園創建,提升茶園管理水平。大力推廣生態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生態栽培技術,降低種植環節帶來的食品質量安全風險。
《意見》提出,要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引導支持企業和茶葉專業合作社在優勢產區建立生產基地,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帶動力的茶葉龍頭企業。在集中產區和銷區建設一批規模大、輻射廣的批發交易市場,創響一批茶葉品牌,擴大市場影響力,提升市場競爭力。
農業部第一季度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信息
農業部今年一季度組織開展了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季度例行監測,共監測了31個?。▍^、市)153個大中城市的蔬菜(含食用菌)、水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4大類產品78個品種87個參數,抽檢樣品9641個。監測結果顯示,蔬菜、水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的監測合格率分別為95.1%、97.2%、99.6%和94.6%,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總體平穩。
農業部已將監測結果通報各地,要求對監測發現的問題進行認真整改,有針對性地跟進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依法查處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單位,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組織開展農藥及農藥使用、畜產品“瘦肉精”、生鮮乳違禁物質、獸用抗菌藥、水產品禁用藥物和有毒有害物質、農資打假等6項專項整治活動,嚴厲查處和打擊蔬果生產以及畜禽、水產養殖中非法添加、違規用藥等問題。同時,積極推進監管示范縣創建,進一步強化縣、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建設,探索有效管用的監管模式,加強人員培訓,全面提升監管能力。
中央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八成須用于設施建設
財政部、水利部日前下發通知,明確中央農田水利建設資金中八成須用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二成用于日常維護支出,不得用于人員經費、公用經費、購置交通工具等與農田水利建設無關的支出。
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將深刻地影響我國經濟的諸多方面。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但非農業強國,對于目前世界上農業現代化的趨勢應有全面、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揚長避短,明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本文就智力農業、精細農業、信息農業、生態農業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討。
農業現代化的本質也就是科學技術化。未來農業將是以現代科技及其應用技術裝備起來的嶄新產業。農業的發展大體經歷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和現代化農業三個階段。原始農業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賜,傳統農業以經驗為基礎,現代化農業則是依靠科學技術為主。
1.美國農業發展的教訓
1.1破壞土壤 土壤是有“生命”的物體,如果使用得當,土壤會越來越肥沃,反之則會越來越衰竭。美國現代化農業大面積的連年單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劑,加上長期的機械耕作,造成了嚴重的土壤流失現象。
1.2減少了遺傳的多樣性 不論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國式的現代化農業往往只使用少數的幾個品種,而過去的傳統農業則使用眾多的本地品種。減少遺傳的多樣性,對于農業生產是很危險的,由于品種的單一,一旦病蟲害爆發,農作物可能全軍覆沒。
1.3大量消耗能源 美國現代化農業是典型的“能源集約型農業”,美國每人一年中消費的食物是用1噸汽油生產的,如果全世界各國都采用這種能源集約型農業生產方式的話,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來生產食物,全球的石油儲備在15年內就要告罄。
1.4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學農藥,造成環境污染 美國31個州存在著化肥污染地下水的問題。大量使用化學農藥,對農業工作人員的健康造成直接危害。美國農業工作人員傷亡率僅次于建筑業、采礦業,被列為三大危險行業之一。
1.5肉牛飼養,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 美國的肉牛飼養主要集中在13個州,有42000處肉牛育肥場,鑒于高度集中飼養,廄肥處理十分困難,造成了很大的空中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飼養,用水量也十分集中,引起一些地區采水過量,水源日趨枯竭。
2.現代農業發展趨勢
2.1綜合運用高新技術發展智力農業 人們認識到時代越進步、科學越發達,農業生產就越需要智力來運作。目前我國在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技術路線方面,必須注意到我國農業技術結構的現狀和農村經濟的條件,技術路線的執行應能促進技術結構的優化。在技術結構上,應建立多元復合型的農業技術結構;在技術路線上,應選擇以生物技術、有機技術為導向,以工程技術為輔的綜合型農業技術路線。在綜合發展中突出重點,抓住農業技術創新向高新技術方向發展的突破點,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業技術創新和農業產業化發展。
2.2大力發展精細農業 采用精細形態生產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資源日益匱乏,為了經濟地利用各種有限資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術密集、勞力密集、資金密集和生態密集的手段。其次,運用精細形態的生產方式,可以在過去不能或很難從事農業生產的土地或空間進行生產。
2.3信息農業方興未艾 當今世界正在由工業化時期進入信息化時代,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光纖和通信衛星技術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樣,現代信息技術也正在向農業領域滲透,形成信息農業。信息農業的基本特征可概括為農業基礎裝備信息化、農業技術操作全面自動化、農業經營管理信息網絡化。
2.4 生態農業大發展 生態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中,以生態科學和原理為指導,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保護、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和減少環境污染,形成農林牧副漁良性循環,保證大農業穩定發展。世界上所有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各種生態環境問題,人口的增加、工農業生產的發展,都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
關鍵詞:農村基礎設施;影響;建設現狀、問題及措施
在當今大力發展鄉村振興的社會經濟發展大背景下,國家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的發展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政策,極大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在國家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扶持之下,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向前推進。但面臨城鄉地區不斷向前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依然處于初級階段,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各項基礎設施在建設和投入使用過程中所暴露的問題日益凸顯出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是一個時間長遠、系統性較長的工程,需要繼續加大投資,加強管理。通過有效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能夠進一步帶動先進生產技術的有效投入,進一步增加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業經濟產生的影響
1.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包括了發展新產業、建設新村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等多方面內容。農村經濟要想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就是要注重加強對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重視程度,因為基礎設施是開展各項經濟活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其對助推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指針對當前農村經濟的發展需求,以及對推動農村全方位發展有利的各項設施和措施,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能夠進一步提升農村地區的基礎水平,助推經濟健康發展,將高科技的先進技術應用到農業農村生產當中,真正實現農業操作的自動化、機械化。基礎設施建設還包括了改善農村面貌,進行有效的規劃,建造加強垃圾分類處理,維持良好生態環境。簡單說來,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帶動一個地區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改善生產生活水平。未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應該從“三農”問題角度入手,對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作出進一步的完善,開展針對性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更好地梳理農村經濟發展的全部脈絡,保障農村地區的教育、醫療衛生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基礎[1]。
1.2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業經濟產生的影響
加大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是改善農村地區服務職能、服務效率,促進農村農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它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反映,也有利于增加廣大基層群眾的經濟收入,助推鄉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近年來,諸城市下大力氣劃撥出專項資金,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不斷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更好地改善了農村的人居環境,生態條件進一步改善,為實施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因地制宜推進生活垃圾處理和污水治理,強化農村改廁規范升級和后續管護,80%的村莊達到濰坊市一類村莊標準。完成農村改廁12萬余戶、建設農村公廁171座、生活污水治理村莊477個。30%以上農村居民實現清潔取暖。社區公共服務不斷優化,改造提升農村社區服務中心92處、衛生室150處。統籌基礎設施建管,推進水、路、氣、暖、物流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管護。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極大的提高了農村公共服務水平,農村人居環境面貌大幅提升,為農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基礎保障,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推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互促進、融合發展,讓美麗宜居鄉村創造美麗經濟。
2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
2.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當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不同程度的滯后現象,這種問題如果得不到高度重視,勢必會對未來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存在滯后是制約農業經濟健康發展的原因,主要在于農村基礎設施配置不合理,存在總量不足,農村生活設施建設任務有待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結構不平衡,項目基本是直接服務于農村生產生活的建設項目,這些項目在農業的產前、產中和產后的各種服務設施投入存在不足,在整體布局上缺乏統一的科學規劃和設計,致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難以和當地的實際農業發展相結合。農村基礎設施存在老化現象,配套設施不健全,缺乏科學的后期管理,導致有的工程成了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2],有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投入使用之后,短時間內出現了運行障礙、缺陷,根本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制約作用,同時還存在不同程度的鋪張浪費,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2.2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近幾年,中央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各地抓住利好政策,加強了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如農田水利建設、農村道路、農村飲水安全等涉及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的基礎設施建設。但在具體工程建造過程中,經常存在資金供給不足或者各項資源利用不到位的現象。廣大農村地區所建造的各種基礎設施普遍表現為運行效率相對較為低下,尤其是在經濟比較落后的邊遠地區,由于受到建設資金不足和當地農業發展等多方面條件的制約,缺乏必要的資金和技術支撐,基礎設施建設存在滯后性、效率低等特點,有的工程還存在建設完成能不能有效運行的情況。另一方面在基礎工程建設過程中缺乏相應的監督,造成了設施建設效率低下,建設質量相對較差,項目后期管理不到位等情況,影響到農業經濟的整體發展進程,既浪費了國家資金,又影響到農業經濟的持續增長。
2.3地方政府部門的扶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很強的工程,一旦脫離了政府部門的資金扶持和政策支持步履維艱。但從當前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來看,由于受到地方年度財政收入限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不足。由于扶持力度不足,直接影響到政策的執行和實施,政策落實不到位,難以落地,豆腐渣工程屢見不鮮,影響到基礎設施的建設進程,同時也對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產生了一定制約。
3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業經濟健康發展的措施
3.1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組織領導,協調各個工作部門的具體職責,發揮各個部門的優勢作用,加強對資金資源項目的有效整合,形成合力,不斷向前推進,切實做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市級政府部門應該對本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負總責,并將建設工作進行進一步的細分,明確建設工作,重點落實各項責任,強化保障措施,在人員部署、人力資源組織、財政安排方面進行有效協調。另外,應該因地制宜地統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強技術扶持和技術引導,積極扶持新科技新技術的有效應用[3]。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要求不斷加強技術革新,積極開展網絡建設,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引領帶動作用,為技術革新創造更多的內部和外部條件,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質量,提高基礎設施的運行水平。
3.2完善投入機制
為了進一步拓展資金來源,應該加快構建以政府投入為主導,廣大農民群眾普遍參與,社會廣泛支持的投入機制,實現對各項資金的針對性整合,要按照專項資金專用,用途不變,統籌合理安排,集中投入,集中使用,形成合力的原則,針對性地利用好各項資金資源,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扎實開展奠定堅實基礎。此外還應該加快構建完善的激勵機制和引導機制,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當中,按照誰投入、誰運行、誰管理的原則,加強對基礎設施的針對性管理,保證其發揮應有的作用,提高運行效率。
3.3建立長效機制
應該堅持政府為主導,農民參與為主體,落實各項責任,注重建設成效的原則,進一步探索城鄉一體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并形成全新的公共服務機制,探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市場運轉機制,加快培養市場化的運轉,維護隊伍,提高設備的運行水平。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評價機制,加強對農村建造的指導和有效監督,對于工作不積極,工作政策落實不到位的,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在建造和發展過程中,其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需要我們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加強技術和政策方面的改進,切實提高整個設施建造質量和建造效率,保證各項基礎設施的配置更加合理,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以此來帶動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增加農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林毅夫.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啟動農村市場[J].農業經濟問題,2000(7):2-3.
[2]鞠晴江.基礎設施與農村經濟發展關系的實證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6,30(3):113-116.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農機工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72
合理應用農機工程開展農業生產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證農時,提高農民經濟效益,促進農業快速、健康發展。通過多年的努力,我國農機工程發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成績,促進農業的健康發展,但是客觀的講,我們要意識到在農機工程發展的過程當中或多或少還是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農機工程的發展與進步,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本文就當前我國農機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總結,并提出如何進一步做好農機工程的具體做法,僅供廣大同仁參考,不足之處還望見諒。
1 農機工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國農機工程近年來發展良好,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也還是遇到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農業機械化水平有待提高 、農機工程服務體系薄弱、對于農機工程的投入力度有待提高以及受到農民收入的影響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制約農機工程健康發展的不良因素,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1.1 農業機械化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地^出現大中型農業機械不多,但是小型機械過多的情況,農業機械結構不平衡;部分地區還出現動力型機械較多,但是與之配套使用的農機具不足,影響農業生產效率;同時也存在部分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太低,很多非常實用的農業機械還沒有得到普及和利用;還存在山區農業機械化水平低下的情況。農機工程服務體系建設水平較差,投入到農機領域的資源較少。
1.2 資金和技術投入少
中國作為一個傳統大國,農業發展決定了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雖然政府一直重視農機程的發展,但在專項資金的投入比例還是比較少的,有些地方甚至沒有專項資金。同時在一些大型設備的研發中政府也沒有給相應的政策支持,使農機研發受到影響。
1.3 農民收入不高
我國農民收收入增長緩慢,收入不高,影響了其對農機配置的積極性,不利于農用機械使用效率的提升。而且很多地區的農民收入水平不均衡,購買力出現落差,導致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均衡,導致我國農業機械化整體發展水平不高。
2 如何進一步促進農機工程發展
要想進一步做好農機工程發展工作,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是關鍵,同時還要健全農機工程服務體系,還要對農機工程發展的大局進行戰略性的調整以及大力培養農機工程新型人才等。
2.1 加大農機工程的資金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努力我國農機工程事業發展良好,成績喜人,各種各樣的農業機械設備已經廣泛的應用于農業生產當中,給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隨著我國農業發展步伐的加快,對于農機工程的發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歷史時期,農機工程要想健康穩定發展,筆者認為需要國家的大力扶持和幫助,在資金與政策上都要適當的傾斜。建議農機工程扶持要因地制宜,保證農機工程健康發展。同時要積極普及農機使用常識,讓更多的農戶了解并選擇適合自家的農業機械設備,提高農業機械設備利用率。
2.2 健全農機工程服務體系,保證農機工程良性發展
健全的農機工程服務體系是保證農機工程事業健康發展的關鍵。為了推動農機工程順利發展,建議首先要結合實際情況對農機服務體系進行調整,使農機工程服務順應市場發展要求,盡快實現產業化和市場化。同時農機工程的管理者也要以身作則,明確自身工作責任,樹立榜樣的作用。更要加強各個部門構之間的互動,團結協作構建更適合的農機工程發展的服務體系。
2.3 對于農機工程發展大局進行戰略性調整
農機工程發展大局戰略性調整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注重機械設備量變增長到質變增長的過程,努力研究復合式多功能的作業機械;農機工程的發展要根據農業結構進行調整,同時也發展精深加工的機械設備,注重推進優質品種工程,進一步推廣節能環保的機械設備;優先發展農產品深加工設備,將自己的農產品經過精加工和深加工,以便進入國外市場,再根據市場需求發展機械化,建立集約化農產品生產基地。
2.4 大力培養農機化人才,提高農機化人才綜合素質
農業部要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綠色食品政策支持和工作推進力度,推動綠色食品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要積極穩妥地推動發展,必須堅持寧缺勿濫的原則,不放松質量標準,不降低準入門檻,切實維護精品形象,不能盲目追求發展速度和規模,而要更加注重速度、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不斷提高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二要著力打造精品品牌,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抓好標準化生產,加強全程質量監控,加大品牌宣傳和市場服務力度,使綠色食品進入“以品牌引領消費、以消費拓展市場、以市場拉動生產”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
三建立并不斷完善以“堅持標準、規范認證、加強監管、風險預警”為核心的綠色食品質量保障體系,及時消除潛在的行業風險和隱患,防范重大質量安全事件發生,確保綠色食品品牌安全可靠。
四要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的框架下,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逐步建立起“以行政執法為主導、行業自律為基礎、屬地管理為保障”的監管體制,即立足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強化以市場導向為基礎、政府推動為保障的發展機制;立足產品質量和風險防范,建立規范高效的認證工作機制;立足品牌的公信力,建立依法監管的長效機制;立足強化職能職責,加強體系隊伍建設,完善綠色食品工作系統的運行機制。
五要進一步優化認證制度,提高認證效率,加強法規及相關配套制度建設,提升保障發展能力;大力推廣和應用安全優質農業生產資料,促進標準化基地建設,加強綠色食品定點監測體系建設,加強綠色食品宣傳、培訓和技術指導,強化科技支撐能力;發展專業流通企業,建立有特色的營銷體系和有活力的促銷機制,積極培育綠色食品市場,增強市場服務能力,更有效地促進廠商合作、產銷對接。
北京市設施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全面展開
設施農業是北京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的一種重要形式。為支持全市設施農業的健康發展,北京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農業部設施農業機械設備檢測中心)組織開展了設施農業機械化技術科技下鄉系列活動,引導農民建設標準化程度高、性能優良、適宜當地種植要求的日光溫室,并將適宜日光溫室作業的各種適用機械推薦給農民,提高設施農業機械化水平。
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啟動
從中國農科院獲悉,涵蓋蔬菜從產地到餐桌各個關鍵環節的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近日正式啟動。
據該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杜永臣介紹,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研究的蔬菜品種主要包括大白菜、番茄、黃瓜、甘藍、辣椒、茄子、不結球白菜、花椰菜、青花菜等9種蔬菜;針對每種蔬菜不同的技術需求,研究涉及大棚蔬菜、高緯度高海拔地區夏季栽培蔬菜、加工用蔬菜、出口專用蔬菜、傳統露地栽培品種、高效種質創新和品種改良技術、高質量的良種繁育技術等7個方面。
(一)農業產業化程度低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農業產業化發展勢不可擋。長久以來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都是以小農經濟為主,小規模的生產經營方式導致農業生產習慣難以改變,生產技術難以提高。我國城市工業產業化近年來發展飛快,農業產業化發展速度已經嚴重落后于工業產業化的發展速度,主要表現為:農業機械化程度低,農業生產規?;潭鹊?,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少,進行農產品初級加工企業多、深加工企業少、農產品增值率低,龍頭企業少、標準化生產依舊停留在初級階段。此外,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民進行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直接面對市場,抗風險能力低,一旦市場發生變化,農民損失慘重。
(二)農業勞動力大量轉移我國農民數量多,但是農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城鄉二元制使得農村和城市經濟發展差距大,農產品和工業品的價格差距過大導致農民經濟收入少但生活負擔重,很多農民為了養家不得不進城打工,有關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城市中的農村流動人口年輕化程度高,大多為80、90后,這些流動人口大多處于結婚生子的年齡階段,生活壓力大。很多農村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居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此外,農民工外出務工大多帶有盲目性和自發性,對勞動保護和合約簽訂懂的少,因此帶來很多社會問題,如:工資拖欠、工傷處理、工作時間不合理等等問題不知道怎樣解決。
(三)農業科技推廣難農業科技推廣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由于我國農業地區分散,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大量年輕勞動力外出,資金欠缺等原因,使得農業科技在農村推廣困難。當然,農業科技的推廣過程是需要循序漸進的,由于我國目前缺乏相應的體制管理,導致農業科技的推廣進程緩慢。很多農民不懂得合理使用農藥、種子和施肥,缺乏正確指導,結果花費很大力氣卻成效甚微,從而增加了生產成本。
二、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建議
(一)改善農業基礎設施首先政府要提高重視,通過引導增加政府資金投入、市場資金投入、引入工商業部門的管理和市場機制,建立社會化農業服務體系,把農業發展逐漸引入到“工業化農業、科學化農業、集約化農業、市場化農業、社會化農業”的道路上。鞏固農業經濟的基礎地位。在農村加大灌溉工程、植保工程、種子工程、動植物防疫體系、農業信息網絡等工程的建設,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產條件。此外,加大對農業相關政策補貼,提高農業服務水平,推進農業示范點、示范區建設,摸索農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二)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伴隨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農業經濟發展也要緊跟時代,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水平。設置農業經濟發展機構,聘用專業知識過硬有服務農業經濟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建立健全農業經濟發展運行新機制;政府要加大投資力度,并鼓勵企業建立科研中心,加大研發力度,創新農業產品品種和生產;建立農作物以及畜禽優良品種的繁殖和疾病防御推廣體系,幫助農民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建立科學技術進入農戶工程,利用專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幫助農民,提高農民的專業素質,推進高科技農業持續發展;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減少勞動力,降低勞動量,釋放多余勞動力,減少勞動成本,提高勞動效率,增加農產品產量,增加農民收入。
(三)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循環經濟發展一直被人們關注,農業的生態循環發展也正在被重視和推廣。如何利用有限的生態資源發展現代農業經濟是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把農業經濟和自然資源結合起來,推動農業經濟向科學轉型,以生態循環理念為基礎,堅持資源合理利用、采取集約開發和及時保護,做到環境污染及時治理、資源循環利用、減少成本投入、清潔生產,全面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圍繞“三農”,做到農民素質提高、農村村容清潔、農業持續健康發展。做好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項目建設,加強交流學習,不斷探索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的新模式和新機制,為農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好服務。
(四)加強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業產業化發展離不開產業二字,要做成產業,就需要鼓勵扶持農業經濟龍頭產業,通過龍頭產業的發展帶動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首先,要做好原料基地的建設,隨時保證農產品加工原料需求,推動優勢企業和優勢產業朝優勢地區集中,減少運輸成本,節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其次,政府引導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通過政策扶持和引導,加強農產品市場營銷和推廣,完善農業產業化發展,擴大農業生產輻射面,增強農業產業化對農業經濟的帶動,將小規模的農業生產推向有組織、有規模的市場經濟中。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要以龍頭產業為中心,推進龍頭產業的集中化,形成規模,讓這些龍頭產業發展成為設施配套、上下承接的產業群,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以此發揮其規模效應。同時,要強化這些企業的標準化生產和管理,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和質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