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4 15:29: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院校學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采用《霍蘭德職業興趣測驗量表》,對天津工程師范學院高職部150名學生的職業興趣類型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分析。結果顯示:有36.67%的學生職業興趣類型為社會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分別是藝術型(21.33%)和調查型(13.33%)。說明高職生偏好社會型職業,而偏惡常規型職業?;谝陨辖Y果,為在校高職生的職業指導提供了一些建議。
一、研究目的及基本假設
從相關文獻可以看出,對高職生的職業興趣類型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試圖通過考察不同性別(男、女)、不同年級(高職一年級到三年級)、不同學科(文、理)、不同生源(農村、城鎮)及是否是獨生子女(是、否)的高職生在職業興趣類型上各階段的特點及職業價值觀特點,為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提出建議?;炯僭O為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生源、是否是獨生子女的高職生在職業興趣類型特點上可能存在顯著性差異。
二、研究對象及方法
本研究選取天津工程師范學院高職部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有效問卷150份,高職學生150人,男生136人,女生164人。研究使用《霍蘭德職業興趣測驗量表》,該測試卷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學生心目中理想(最感興趣)的3個職業或專業;第二部分,根據霍蘭德6種職業興趣類型理論編制的《職業興趣類型量表》,包括6個興趣分量表,每部分11道題,共66道題,依據每位學生在6種興趣分量表上的得分高低來判斷其職業興趣類型;第三部分,職業價值觀的選擇,該部分給出10個工作價值標準,從中選擇認為最重要和最不重要的因素,從而判斷高職生的職業價值觀特點。研究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了方差分析和T一檢驗。
三、結果與分析
1.高職生職業興趣類型的總體特征
根據測量結果,高職生各自在6種職業興趣分量表上得分最高者作為其職業興趣類型。根據統計結果,有36.67%的學生職業興趣類型為社會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分別是藝術型(21.33%)和調查型(13.33%),而企業型、現實型和常規型三類職業興趣所占比例小,總計28.67%(見圖1)。從總體上看,高職生的各種職業興趣類型存在顯著性差異,并且發展情況由高到低分別為:社會型、藝術型、調查型、企業型、現實型、常規型。
2.高職生職業興趣類型的性別差異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考察男女學生在6種職業興趣類型上的得分差異,結果顯示高職生在現實型、藝術型和常規型上均存在顯著性別差異。其中,男生在現實型職業興趣上的得分極其顯著,高于女生(p<0.001),而女生在藝術型和常規型職業興趣上的得分顯著高于男生(p<0.O1),其他類型上沒有顯著差異。
在現實型方面,男生一般擅長于思維、推理、有更強的風險意識,所以更愿意從事理論研究、工程技術類的職業。在常規型方面,女生可能更具有順從、細心、保守、穩重等人格特征,喜歡規范明確、秩序井然的工作環境,更傾向于從事秘書、辦公室人員、打字員等,這和現實生活中的情形非常吻合。在藝術型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偏愛,這可能跟女生的形象思維占優勢有關。
3.高職生職業興趣類型的年級差異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考察高職生職業興趣類型的年級差異,結果顯示,不同年級高職生在企業型職業興趣方面的得分有顯著差異,P值為0.023,小于0.05,在其他類型上均無顯著差異,大一、大二年級之間和大一、大三年級之間學生在企業型職業興趣上得分沒有顯著差異,而大二、大三年級間卻存在顯著差異,P值為0.039,小于0.05,并且在企業型職業興趣得分上,呈現出大一、大二基本相同,大三激增的特點。
4.高職生職業興趣類型的學科差異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考察文科和理科高職學生在6種職業興趣類型上的得分差異,結果顯示高職生僅在現實型上存在顯著學科差異,P值為0.047,小于0.05,而且理科學生顯著高于文科,其他類型上均無差異。高職的理科專業更強調培養從事管理和實際操作的實用能力,在研究結果中得到證實。
5.高職生職業興趣類型的生源地、獨生子女與否差異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考察高職學生6種職業興趣類型在生源上和獨生子女與否上的得分差異,結果顯示6種類型上全都不存在生源地和獨生子女與否的顯著差異,這可能和現在城市和農村一體化的結果有關,也可能和本研究的樣本局限性有關。
6.高職生職業價值觀特點簡析
人們在選擇職業時通常會考慮一些工作價值標準,從而反映了個體的工作價值觀,本研究調查中列出了人們在選擇工作時通常會考慮的10種職業價值觀,分別為:①工資高、福利好;②工作環境(物質方面)舒適;③人際關系好;④工作穩定有保障;⑤能提供較好的受教育機會;⑥較高的社會地位;⑦工作不太緊張,⑧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特長,⑨社會需要與社會貢獻大;⑩能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從高職生認為最重要和最不重要的工作價值標準分布情況來分析其職業價值觀。
高職生認為最重要的工作價值標準是能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其次是工資高、福利好和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特長。高職生認為最不重要的工作價值標準是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其次是工作不太緊張??赡苁且驗楦呗毶幱谧晕姨剿骱统砷L時期,在對未來職業選擇傾向中,非常關注自身興趣的實現和工作帶來的收益回報,但對職業的社會屬性還缺乏認識,所以不重視職業的社會地位等,未投身實際工作,因而忽視職業帶來的緊張和壓力。
四、討論與結論
高職生在社會型職業興趣上的得分較高,在現實型和常規型上得分較低,可推知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高職生對社會活動的興趣不斷擴展,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不斷提升,不再像以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但是他們對需要基本技能的基本活動如:機械、農林、維修等活動的興趣仍然不高,這可能與學校傳統上比較重視文化課,忽視技能課有一定關系。同時,高職生對重視程序條理的常規型活動不太感興趣,某種程度上說明他們喜歡創新,追求個性獨立的心理特征。
目前高職生的職業觀念發展還是比較成熟的,他們能在考慮自己的職業目標時不僅結合自己的理想、興趣和能力,還能從社會價值觀念系統來考慮自己的職業生活。由于不同的人,理想不同,知識構架不同,人生觀存在差異,價值觀更是千差萬別,所以對職業的興趣就不盡相同,他們的職業興趣呈現多樣化。
高職生的職業興趣類型按所占比例由高到低顯示為社會型、藝術型、調查型、企業型、常規型和現實型。高職生在現實型、藝術型和常規型上均存在顯著性別差異,不同年級高職生在企業型職業興趣上的得分有顯著差異,高職生僅在現實型上存在顯著學科差異,在生源上和獨生子女與否上均沒有顯示出顯著差異。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從職業興趣結構的進一步研究來看,高職生的職業興趣類型在空間結構上又將呈現怎樣的相關關系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而且在這6種具體的類型之下是否還存在著更基本的緯度也需要進行更深人的探索。另外,本研究取樣有限,而職業興趣的分類和結構在各地域之間是否有顯著差異仍有待研究。
五、對高職生職業指導的建議
對于高職生來說,尤其是高職畢業生來說,他們直接面臨職業選擇和就業壓力,可見在高中階段和高職學校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十分必要,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如下建議:
1.要加強高職生職業興趣取向的引導
在高職階段可以邀請專家給學生做職業興趣分析,通過職業日、職業實踐活動,根據其暴露出來的特征進行有效引導,促使學生全面了解自我,特別要注意對無法發展其與專業相符職業興趣的學生,達到結合興趣定職業的目的。目前在高職和本科院校一般都有專門的就業指導中心來發揮相關作用。
2.要建立專業可行的職業指導機制
我國高校現行的職業指導機制還處于起步階段,高職院校尤其如此,主要表現在:就業指導服務機構職責不夠明確,承擔了大量與就業指導無關的事務,職業指導重要性沒有得到相應重視。職業指導不僅要為學生講解就業政策、分析就業形勢、收集就業信息,還要幫學生做好職業生涯的規劃和未來人生指導,以及專業化的就業咨詢服務,這些都有賴于建立一支具備職業指導學、咨詢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的專業人員。職業指導機制中應該有專業人員研究相關的課題,研究結果可以幫助學校將對學生的職業興趣引導等職業指導工作和學生課堂等硬件設施的使用相結合,即將職業指導融人日常課內外生活中。
高職院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學校及社會的共同努力。為全面激活多方主體參與德育工作,我們應該邀請相關組織與人員定期開展論壇、講座等活動,讓家長、企業家、管理者、教育者參與其中,共同推動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成效。注重實踐教學。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已經初步意識到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開始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擴展到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中。但是,其實踐教學往往還停留在表面,并沒有將實踐教學深入到德育內容的各個方面。所以,我們應該樹立實踐教學理念,以實踐教學為引導,與企業、博物館、社區等合作,按照合作共贏、雙向受益的原則,引導學生走入社會、走入基層,在親身體會與實踐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與政治水平。
二、拓寬德育渠道
一是以規范的管理提升高職生社會實踐的成效。社會實踐是高職學生體驗社會、探討人生的重要方式。通過這種方式,高職生可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與技能,體現自身價值。為進一步提高高職生的社會實踐意識與能力,我們應該建立健全高職生社會實踐管理機制,在人才培養方案、經費保障中探討高職生社會實踐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并對社會實踐過程與結果進行監控與評估,確保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規范有效。二是引導高職生參與志愿活動。高職院校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學生思想政治觀念決定著國家與民族未來的發展。為幫助高職生在價值多元化的情況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參與志愿活動,讓其通過志愿活動形成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等優秀品質。一方面,各高職院校應該建立健全完善的青年志愿者服務體系,將志愿者活動指導中心、志愿者協會、班級志愿服務結合起來,完善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訓與獎勵各環節。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確保志愿者活動持續、穩定,并充分利用好校內外資源,建立相對穩定的志愿服務基地,將志愿活動推向社會,從而擴大志愿者活動的影響力與效果。三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作為高職學生德育的重要資源,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可以通過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文化科技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發揮出校園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
三、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學生焦慮指數平均分為102.8,其中最大值為141,最小值為58。這顯示出受試者的平均焦慮指數較高,超過了量表的平均值99。問卷最小值為58,遠遠超過了量表最小值33,這反映了農業院校大學生口語焦慮程度比較普遍,且程度較高。就具體問題來說,如下問題的焦慮程度較高:63%的同學同意“在外語課說英語很沒有信心”。44%的同學同意“外語課上沒聽到老師用外語說什么會感到害怕”。而對“外語課上做沒有準備的發言時感到恐慌”的同意率竟達到了72%?!霸谕庹Z課上主動發言會使我感到尷尬”的選擇人數也較多,為46%。這一點,在筆者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深有體會。外語課堂上主動發言的同學很少,往往只有幾個經常發言的同學會主動舉手,其他同學都是被動地被點名回答問題。58%的同學同意“快被叫到回答問題時我會感到心跳得厲害”。47%的同學選擇了“說外語時擔心別的同學取笑”。最后一個問題,即“老師問事先沒有準備的問題時感到緊張”也有很多同學同意,達到了66%。為了更進一步反映學生課堂口語焦慮程度,筆者把學生口語焦慮分為高、中、低三檔。99分(含99)以下的屬于低度焦慮;99-132分之間的為中度焦慮;132分(含132)以上的則是高度焦慮。統計結果顯示29%的學生屬于低度焦慮,58%的學生屬于中度焦慮,13%的學生屬于高度焦慮。中、高度焦慮的學生比例竟高達71%,這更加體現出農業院校大學生口語學習焦慮的普遍性與緊迫性。
二、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焦慮性別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男生和女生外語課堂口語學習焦慮平均值分別為102.4和103.2,平均值差T為-0.412,顯著性檢驗值為0.723(P〈0.05)。這說明兩者之間不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差異。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學生性別與英語口語學習焦慮沒有直接相關關系。通過對農業院校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焦慮的調查研究,發現農業院校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中焦慮程度普遍偏高,這與學生的英語學習背景時間相對較晚、質量較薄弱不無關系。學生的性格因素、教師課堂的組織形式以及課堂學習氛圍也有很大影響。
三、原因分析
1.學生主觀原因
學生自身英語水平較低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相對于其他院校的學生而言,農業院校在招生時分數線往往偏低,導致其英語成績也相對較低。另外,農業院校的生源相當一部分是農村生源。跟城市學生相比,農村學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要差一些,尤其是英語水平。他們起始英語學習較晚,口語水平也相應落后。成績的不理想直接導致了這些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焦慮比較普遍。對于負評價的畏懼也致使學生不愿意主動在課堂上發言。在英語課堂上,學生往往對于教師以及其他同學的負評價非常敏感。他們擔心得不到老師的認可,害怕被老師批評,被其他學生嘲笑,所以不愿意參與到課堂口語實踐活動中來。學生的個體差異也直接影響了他們的英語口語學習。性格外向的學生一般都比較自信大方,樂于表達思想,敢于犯口語錯誤,所以相對來說他們比較愿意回答問題。相反,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更易于缺乏自信和冒險精神,他們更容易產生語言焦慮,因此這些學生不愿意參加課堂口語活動。另外,農村來的學生,因為其當地教育水平有限,在中學學習過程中往往不注重口語學習,導致他們的口語水平較差,語音語調不標準,回答問題出現錯誤時很容易招來其他同學的嘲笑。因而,他們會對說英語感到自卑,產生一定的畏懼心理,焦慮情緒比較明顯。
2.外部客觀原因
新教學大綱提倡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教學模式,這更強調了英語口語培養的重要性。但有的教師仍然堅持傳統的教學方式,只顧自己在前面講課,忽略了鍛煉學生口語能力的環節,長此以往導致學生越來越不愿意進行口語活動。輕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能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而壓抑、沉悶的課堂氛圍則會對學生造成壓抑感和焦慮感。教學手段單一、活動方式簡單、師生互動少也容易使學生產生課堂焦慮情緒。此外,教師的課堂反饋也決定著學生焦慮程度的高低。積極、肯定的評價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反之,負面、消極的評價則往往引發學生的沮喪和恐懼。
四、建議對策
由于三本院校環境設計專業自身的特點,設計藝術類實多為分散實習,與其他非藝術類專業的集中實習差別較大,體現出的問題也不盡相同。
1.學生數量增加而實習崗位較少,實習競爭激烈成為突出矛盾
設計教育的規模不斷壯大,以文華學院為例,從2004級招生僅為44人到2014級招收學生133人,十年間人數增加至原來的三倍。而實際上用人單位能夠提供的工作崗位有限,由于之前幾年較大的人才輸入,企業能夠提供的實習崗位數量與學生規模不成正比,而且實習學生為實習單位帶來的經濟效益與單位培養投入的差距較大??紤]到設計作品創意的外泄和人員安全及管理成本增加等因素,大多數單位對招實習學生的積極性較低,學生很難找到實習單位,影響了學生實習的有效性。
2.學生由于自身的主動性不足和認知局限,參與生產實習的積極性不高
三本院校環境設計類學生有著大多數藝術類學生的特點:獨立人格的發展及追求個性化表現。但有別于一本類院校的學生,其相對競爭意識較弱,學習的主動性、實習的積極性較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部分藝術類學生在高中階段相比其他文理科學生而言,學習的主動性較弱,一些學生為了圓大學夢,并不是出于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藝術院校。三本院校設計類學生的文化基礎和專業基礎相對一本學校的學生較弱,進入大學后對學習的認知不強,一些學生不清楚自己學習的方向,缺乏對專業知識積極主動的探索。第二,學校所在地的實習單位較少。武漢作為高等學校較為集中的地區,每年的在校學生較多,但是設計院或設計公司發展較好的中心地區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為主,大型的設計單位也大多集中在這些地區。同時,現在大部分實習單位不提供住宿和實習工資,只提供少量餐補,工作需要經常加班,交通成本也較高,學生從成本考慮,大都會盡量選擇在學校所在地尋找實習單位,而這樣工作崗位少、人員多的矛盾使得競爭相對激烈,實習率偏低。第三,設計藝術類學習成本較高,三本院校的學費也較高,造成設計類學生對經濟待遇的要求較高。以學習經驗為主要目的的實習和工作本身就有區別,無待遇或待遇低,與學生的預期心理落差大,學生的實習積極性偏低。
3.部分學生素質偏低,達不到實習單位的要求
三本院校環境設計類的部分學生因為高考失利或本身素質偏低,不能及時擺正心態,沒有全身心投入學習實踐,沒有參與過完整的設計方案,自然不能適應設計公司緊張、高強度的工作環境。環境設計專業是一門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專業,本身也是知識涉獵面較廣的綜合學科。實習的過程是將平時在課堂學習的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生活中,不僅要求學生動手能力強,還要求其有對于突發狀況積極應對的能力。設計工作壓力較大,實習過程中一些學生因為不符合要求而被淘汰。
二、解決對策
根據目前部分三本院校環境設計專業學生實習效果不明顯、實習成果不顯著的問題,追根溯源,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學校、用人單位和學生三方面的矛盾,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實習提供保障。
1.院校在實習中應發揮一定的指導作用
環境設計專業對口的實習單位除了設計院外,大部分是私營設計單位(規模小的公司居多),這些用人單位盈利目的較強,往往缺乏主動為社會培養人才的意識。學校可以通過和用人單位簽訂實習基地協議等方法,在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社會形象的同時,也有利于為學生提供較穩定的實習崗位。同時,學院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指導課程和實習工作資訊,完善實習信息體系,邀請用人單位來學院舉辦招聘會等,為學生走出校門、更多地參與實踐創造機會。
2.教師強化教育引導力度,積極幫助、鼓勵學生改善自身
環境設計由于自身的專業特點,不可能讓全部人員在某一個設計團隊內進行集中實習。大學學習區別于之前的學習,不再是以考試、進修為目的的學習,而是要把自己培養成合格的社會人才的學習。除了專業知識,還有對施工現場的掌控能力,以及對工作踏實認真的態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學生通過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接觸到社會上真實課題的全部設計、施工流程,不僅可以對學習專業的本源有更好的認知,還可以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3.將個性化教育納入專業實習課程的建設
每位學生有著不同的優勢,教師可以據此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實習的專業化培訓。不同的工作對專業能力的需求不同,就環境設計專業而言,男生比女生在外出施工上的性別優勢明顯,女生較男生在設計文案、進行投標介紹上的性別優勢明顯。除去性別差異,不同的性格也適合不同的工作需求。設計的過程不僅是嚴謹的設計施工過程,還需要和不同行業的人進行溝通交流,學生可以根據性格特點選擇符合自身的工作實習崗位。
4.不要一味希望去知名的大型設計公司鍍金
設計項目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在很多大中型企業中,這種分工合作區別明顯但聯系緊密;但是在小型設計單位中,分工可能沒有那么明顯,而要求一人多用,對專業能力和個人能力的要求更高,對個人專業知識的全面性的考驗更強。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和性格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實習崗位,盡量少走彎路。
5.不要一切以經濟利益為主
環境設計專業學習成本投入較多,學生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盡快地收獲成果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對專業知識在理論上只有初步認知,缺乏設計經驗和實際工作經驗。工作單位的設計工程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它有著較高的施工現場經驗要求。學生初到實習單位,因缺乏實踐經驗和實際操作能力往往不能勝任設計工作,在專業上需要“師傅”一對一的教導培養,因而,沒有實習工資是很容易理解的,甚至在知名企業實習還需要繳納一定的培訓費用。這些和其他學科專業一般認知中的實習有所區別,學生要有心理準備。
三、結語
【關鍵詞】畢業論文;論文五環節;措施
畢業論文是大學生完成學業的標志性作業,是對學習成果的綜合性總結和檢閱,是大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最初嘗試,是在教師指導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記錄,也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基本能力的一份綜合答卷。
在多年負責畢業論文工作和指導過程中,對學生畢業論文工作進一步提高了認識,熟悉了操作流程,對學生的指導工作也更加熟悉,加強了畢業論文的過程管理,學生的畢業論文質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一、高職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的目的
(一)全面檢驗
學生撰寫畢業論文是在校大學生最后一次知識的全面檢驗,是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與提高程度的一次總測試,這是撰寫畢業論文的第一個目的。
(二)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
撰寫畢業論文的第二個目的是培養大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使他們初步掌握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學生畢業后,不論從事何種工作,都必須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寫作能力。
(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個目的是訓練學生搜集運用資料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增強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高職學生畢業論文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高職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中由于種種原因,導致存在以下現狀和問題:
(一)高職學生對寫畢業論文認識不夠,積極性不高
從很多高職院校調查了解,很多學生對寫畢業論文的認識不夠,不了解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從指導論文過程來看,有部分同學甚至認為寫畢業論文就是指導教師的事情,寫作態度不積極,對收集資料等不認真,很隨意,出現東拼西湊的現象,更有甚者是大篇幅下載。從這些現象看,充分說明了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
(二)指導教師不夠重視,責任心不強
從以往的管理過程中發現,有部分指導老師在指導過程中存在走過場,對論文的指導工作不夠上心,指導過程中很少與學生進行交流,可能出現放任自流的現象,等到最后交論文的時候趕進度。
(三)主管部門存在措施不力,制度不健全
主管部門缺乏對指導教師的交流、培訓。對指導教師的指導進度監督管理不是很到位,考核制度不到位。
三、畢業論文工作指導環節——五環節
(一)審定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的恰當與否關系到本篇論文完成的質量。因此學生選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擬定題目時可能會顯得很盲目,找不到方向,找不到論題的定位,因此在學生擬定論文題目時,老師要認真把關,做好論題的審定工作,注意以下幾點:
1. 選題要“小”
有的人認為,論文題目大,寫起來容易,資料就好找,可選擇的例子多,寫起論文來就容易。但是題目大,要寫的方面很多,這也要講,那也要講,結果什么都講不透,中心也不突出。所以一般的畢業論文在選題時一定要“小”。例如:《中國企業管理問題研究》這個論文題目就很太大,研究的范圍很寬,就不適合做一般的論文題目??梢詫⒄撐念}目修改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研究》,這個論文題目相對較小、更為具體。所以注意選題的范圍。
2. 選題要“實”
學生在擬定論文題目時要“實”,主要強調論題要有實用性、現實性、針對性。研究的論文題目切忌空、泛,缺乏實際的意義。
3. 選題要“準”
論文題目的內容要“準”,切忌模棱兩可,過分夸張。也要避免冗長繁瑣、籠統空泛、含糊不清。
(二)下達論文任務書
學生確定論文題目后,原則上不再修改。確定好題目后,就給學生下達任務書。學生根據論文寫作相關要求和進程安排進行寫作。任務書的內容主要包括選題的意義、論文的內容及要求、論文進程安排、查找相關資料等。
(三)審核論文提綱
論文提綱是作者構思謀篇的具體體現。便于作者有條理地安排材料、展開論證。有了一個好的提綱,就能綱舉目張,提綱挈領,掌握全篇論文的基本骨架,使論文的結構完整統一;就能分清層次,明確重點,周密地謀篇布局,使總論點和分論點有機地統一起來。指導老師要認真審核學生的論文提綱,為寫論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修改初稿、復稿、最后定稿
學生論文寫作中一般分三步完成,初稿、復稿、終稿。指導老師在論文指導中也要把握好各步驟的節奏,并對初稿、復稿進行修改,提出修改意見。
(五)組織論文答辯
為了保證論文答辯的質量,要規范答辯流程,一般把答辯過程一分為三,即指導教師指導、評閱教師審評、論文答辯三個環節。第一步,指導教師根據論文及學生完成論文表現,寫出論文評語及評分,指導教師的評分占總分的30%。第二步,答辯前,答辯委員會確定評閱教師,評閱教師對學生的論文進行評閱,并寫出評語及評分,評閱教師的評分占總分的20%,評閱教師不能是指導教師。最后,進行論文答辯。在答辯時,學生自述畢業論文的內容、特點及撰寫過程。答辯委員會向答辯人提問,一般情況,問題的數量為3-5個,根據學生答辯情況,答辯委員會成員分別給出得分,最后取平均值為答辯成績。論文答辯的成績占總分的50%。
四、高職院校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措施
高職院校學生畢業論文管理中存在以上的現狀和問題,為了提高高職學生畢業論文質量,特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成立畢業論文領導小組
為了更好地做好學生畢業論文工作,成立畢業論文領導小組是很有必要的??梢苑譃槿龑哟?,一般由系主任擔任組長,系學生科長、教務科長擔任副組長,指導教師和相關班級輔導員為成員。由這個組織機構來統籌管理,層層落實,其成員應該各盡其責,從而從宏觀上保證學生畢業論文的完成。
(二)召開畢業學生論文寫作動員會
為了提高學生的論文質量,在學生撰寫畢業論文之前,召開學生動員會,讓學生明確寫作畢業論文的重要性、意義所在;以及讓學生明白寫作的時間范圍、格式要求等內容。使學生在思想上有高度的認識,為論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指導老師的甄選和培訓
學生畢業論文的完成,需要指導教師進行指導。指導教師的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完成論文的質量,從而選派指導教師就顯得尤其重要。一般來講,論文指導教師必須具有認真的工作態度、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和豐富的專業知識,指導專業與所學所教的專業是否一致。選定指導教師后,要對指導教師進行培訓,指導教師明確論文指導的意義、要求,達到指導教師能高度重視畢業論文指導這項工作目的。
(四)加強溝通聯絡
學生完成畢業論文過程中,要加強溝通。主要表現為輔導員和學生的溝通,指導老師和學生的溝通,指導老師和輔導員的溝通,保證溝通暢通。例如:如果發現有的學生進度沒有跟要求的進度一致,就需要輔導員和學生進行溝通、聯系。
(五)加強監督檢查,保證畢業論文撰寫進程的實施
為了加強對畢業論文工作的過程管理,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定期對畢業論文工作的進度和質量進行檢查和抽查。這項工作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
1. 初期檢查
在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完成論文選題后,系、教研室要對學生的論文選題、論文內容、工作量、可行性等進行檢查。
2. 中期檢查
在學生畢業論文寫作中期,系教務科對學生畢業論文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3. 后期檢查
在學生畢業論文完成后,對學生畢業論文的答辯情況、評分情況進行檢查,以保證論文答辯的質量。
學生論文寫作工作是一項時間比較長的工作,涉及領導、指導教師、輔導員、學生等主體。因此要注重過程監控管理,每個環節保證溝通聯絡暢通,發現問題,做到及時解決,才能保證最后收獲高質量的論文。
【參考文獻】
[1]陳桂良. 畢業論文寫作100題. 浙江出版社,2010(5).
職技高師院校學生多來自農村,他們對善惡美丑、公正偏私、誠實與虛偽、高尚與卑劣、榮譽與恥辱等有較準確的定位。在巨大挑戰和巨大機遇并存的當下,他們對提高自身整體素質有明顯的緊迫感,但由于轉型社會中各種現象、各種思潮的沖擊,部分職技高師院校學生產生困惑,甚至形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職技高師院校大學生普遍缺少抱負,沒有遠大理想,遵循“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的投機原則。部分學生存在信仰危機,榮辱觀扭曲,如對考試作弊表示理解持無所謂態度;“一些漂亮女孩依靠外表獲取經濟利益”,認為是“個人自由”;不按時上課的大學生”被認為“可以理解”、“無所謂”等。部分大學生民族觀念、集體觀念、公德修養淡薄,或知行不一,缺乏誠信;強烈的自我意識,缺乏團結協作精神,強調以個人利益為中心決定其價值取向與價值目標;缺乏嚴肅認真的交際觀、愛情觀、消費觀,筆者注意到近年來,職技高師院校因心理健康問題休學、退學的學生明顯增多,而大學校園內自殺、殺戮等一系列惡性事件時有發生,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2.原因分析
職技高師院校學生道德素質問題的出現不能簡單地歸咎于單方面的原因,它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既有大學生自身的,又有社會、家庭、學校和教師的原因。一是社會因素。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場經濟原則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寬松的開放環境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多元化文化和觀念沖突強烈;不良媒體為奪人眼球,獲取利益,對價值取向曖昧的影視作品和新聞事件進行不恰當傳播與報導;為獲取工作經驗等,許多大學生步入社會打短工,受道德素質低下的從業人員影響等。二是學校因素。職技高師院校教育功利化,導致高校道德素質建設無所作為。重就業、輕管理;重人情、輕處罰;重教育,輕制度的運行模式加劇學生道德素質滑坡。據筆者觀察,諸如考試管理暫行規定、課堂考勤制度等,在很大程度上無法對大學生進行有效行為引導和約束,不少學生對規章制度視若無睹、形同虛設。三是教師因素。高校教師行為偏頗,在授課等環節帶有消極情緒(功利主義、金錢至上等不當言論)都直接對大學生的道德觀產生不良影響。一方面職技高師院校教師水平良莠不齊,另一方面由于社會法制不健全,學校政策不規范,無法切實保障教師的正當權益,屢屢出現教師管教學生而被處罰,甚至開除事件;加之職技高師院校學生評教系統功能的異化,部分教師為避免事端、升職加薪等,而迎合學生,討好學生,考試作弊不敢抓,課堂不到不敢問。四是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偏失從根本上阻礙思想道德素質建設。家長的功利性、官本位教育,使不少大學生急功近利,強調索取,身處大學校園繽紛誘惑,更是將道德拋諸腦后。五是自身因素。大學生從眾心理強,容易隨波逐流。面對日趨多元的道德觀念,許多學生無所適從,面對種種不道德、不文明現象,不能正確地、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而產生錯誤的道德觀念,競相仿效,甚至明知故犯。
3.對策思考
筆者認為,加強職技高師院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個領域和方面,需要全社會形成思想合力,共同探索新時期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建設的方法、途徑和工作機制。
3.1加強社會大環境道德建設,大力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社會不僅要通過樹立正義禮善的先進典型,從正面產生積極的引導教育作用,更要對背離社會道德建設的錯誤言行,實事求是地大力批判,從反面發揮積極的“約束”作用,提高大學生的甄別辨析能力。當前,尤其要加強大眾傳媒特別是互聯網絡的陣地建設,健全法制,加強監督、問責機制,嚴厲阻止各種不良文化對大學生的腐蝕。建立誠信檔案機制,大力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造開放平等、誠實守信的社會大環境。
3.2切實發揮職技高師院校思想道德建設的主渠道作用。高校肩負著培育和引領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任,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發揮著推動示范作用。因此,高校要充分發揮“思政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促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理解、認同,推動其自覺實踐與行動。同時進一步挖掘和利用校園文化的隱性和顯性作用,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貼近”師生為原則,以常規教育為起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踐體驗主題活動,進行養成教育,實現實踐育人,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信”與“行”的問題。再次建立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職能部門間配合和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職技高師院校要認識到,新形勢下,面對學生出現的新問題、新現象,一方面要依靠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要有規范的管理措施作保證,及時查漏補新,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貫徹執行,做到有章可依、違章必究,使職技高師院校培養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而不流于形式,不斷提高實效性。
3.3提高教師素質是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關鍵。一方面,教師只有先為學生樹立德才兼備的做人樣板,才會對學生起到感召熏陶作用和人格示范作用,即所謂身教重于言教。另一方面,教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要及時發現和把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動態,進行道德觀教育是最富實效性的途徑之一。筆者認為提高教師素質應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以師德建設為基石,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錘煉教師品質;二是切實提高教師地位,保障教師權利;三是改進和完善學生評教系統,客觀求是地對教師能力做出正確評價,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3.4重視家庭德育教育,家庭是社會文明教育的起點。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不僅能為學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能使人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家庭教育要把對子女的教育當做社會的需要,給子女創造民主、和諧、進取的家庭環境,向孩子灌輸愛國愛家、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幫孩子形成對善惡、是非、美丑的判斷,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現如今,幾乎所有高校都開設大學生思想與道德修養課。但是,這樣一門旨在提升學生思想覺悟,升華學生道德境界的綜合課程卻多數流于形式,成了學生的必逃課、睡覺課。究其原因,除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90后”學生存有逆反心理之外,應該是教師在課程教授過程中重在理論灌輸,上課時一味地講解那些枯燥的概念和條文,難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所致。筆者認為,德育課程應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就校園里出現的某個事件(如“暴力事件”)或某種現象(如“廁所文化”)展開討論,讓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事件或現象背后的原因,相信這比教條的理論講解更為有效。
二、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文化素養是人之為人良好的品質修養,是人發自心底的對真善美的追求,其外在表現為個人良好的言行舉止及待人接物時優雅、謙遜的處世態度。這種優秀內在的品質修養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它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淀。因此,高職院校也應把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從學生入校報到的第一天開始,就應從各項工作中滲透學校文化教育理念,通過入學教育、軍訓、課堂滲透、校園文化建設等等各個方面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以濰坊工程職業學院為例,新生報到第一課即“感恩教育”主題活動,通過向學生展示新生報到時父母、教師、學姐們忙碌的身影、關切的話語、殷切的囑托等各種真實的場景照片,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他人的關愛;通過相關的主題講座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的人文氣息;通過鼓勵學生自發開展的“光盤行動“”讀書活動”和“班級文化活動”等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在學生自發組織的這些活動中,我們發現了校園里的許多可喜變化:在桌椅上亂涂亂畫的現象少了;去食堂打飯學生秩序井然,會自覺地回收餐具了;校園里、樓道里吵鬧喧嘩的現象少了、圖書館、自修室里學生安靜看書的人數愈來愈多了;班級之間、系部之間的溝通、合作現象多了……在學生的諸多變化中,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大學生應有的精神風貌。
三、加強學校文化建設
學校文化最大、最根本的價值就在于,它使學校、教育名副其實,使一個學校真正站立起來,真正作為一個有生命的活的存在,使教育散發出人性的光輝,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學校文化本身就是一種最大的“化人”的力量。真正獨具特色的學校文化能夠彌漫到學生的校園生活和教育過程中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以春風化雨般的方式起到引領、規范和升華的作用。因此,高職院校更要重視學校文化建設,讓學生感受到并不斷認同這種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力量。對高職院校而言,在建設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過程中,不能閉門造車,我們有必要積極學習和借鑒其他高校文化建設中一些好的思路、經驗和做法,但是也不能盲目照搬。任何一所學校,不論其歷史是否悠久,在創辦和發展的過程中,總會留下一些自己特有的理念和發展足跡,對于這些多年的足跡沉淀,我們要仔細、深刻地回顧、整理,盡最大努力從中提煉出一些值得繼續保存和發揚完善的東西,只有在這種不斷反思、補充和完善的過程中,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