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9 08:33: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學生教育案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醫學基礎課程 案例教學法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8-0150-01
目前全國的初、高中教育已經系統地開設了中學生青春期衛生健康教育課,青春期的衛生教育越來越重要。但是,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課的內容和形式還處于不斷探索和實踐階段,由于教學內容較為特殊,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當前的社會環境以及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狀況已不符合。案例教學法較為適應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與目前中學生的認知水平較為一致,能激發中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實現開設此課程的教學目的。
一、案例教學法的概念和優點
(一)案例教學法的概念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20世紀初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經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完善發展,已成為美國當今學校教育及培養中非常盛行和有效的一種教學法,但在我國尚未廣泛推廣應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對具體案例實際情況的客觀描述,將這些案例貫穿于教學之中,教師應用專業的知識和理論進行詳細剖析,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可得到中學生的認同。
(二)案例教學法的優勢
以實際案例作為教學手段,激發中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案例教學法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情境創立,調動中學生主動進行思考,把枯燥的傳統學習過程轉變為主動探索求知的過程,激發中學生的求知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案例教學法還以培養中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積極地參與,主動地思考分析,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當學習過程中學生缺乏應有的感性知識時,教師應提供相應的案例材料,深入淺出地剖析事物發生、發展的本質,實際案例就屬于這類感性材料,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聯想,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案例教學法也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應具有廣博的理論基礎,又應將實踐經驗與教學理念融匯貫通,不斷地更新教學內容,不斷地從現實生活中獲得適宜的教學案例,補充于教學過程里。這樣就可以更好地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提升教學情境的活躍氣氛,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案例教學法在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中的必要性
當今社會,少女早孕、青少年等現象頻現,而現在的中學生性成熟年齡提前,正處于性生理、心理發育的關鍵期,由于受到社會影響,作為中學生,早戀和性問題是很快要面臨的問題。各級教育部門已要求在中小學校實施青春期衛生教育,但由于種種原因,實際的青春期衛生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尚未形成系統、科學、完整的教學體系,現有的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的課程內容與實際情況脫節的現象較為嚴重,這樣就導致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課程內容空洞乏味,中學生毫無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差,教學目的無法實現。
面對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中的種種不足和弊端,各級教育機構必須重視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以滿足學生需求,滿足社會需求。
三、案例教學法在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中的思考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對課程的教學內容、方法、手段進行科學的規劃與設計,做到形式多樣,引發中學生的積極參與,如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以案例教學法為手段,輔以多種教學模式,引領中學生進入科學的青春期衛生教育的世界。
(一)理論部分作為講授的主線
在中學生青春期衛生教育過程中,對生命的誕生,人體的生長發育,青春期的性生理、心理知識等內容應以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圖片及視頻,以講授的教學方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二)案例教學法作為教學的重點
首先,教育工作者應加強教學研究,在實際生活、參考文獻、醫院的臨床病例里選擇恰當的,應用符合中學生年齡特點的案例,以具備針對性、真實性和典型性為基本要求,根據教學內容有的放失,選用能說明實際問題的案例,每個案例均須對應一個主題,讓中學生在現實案例討論的基礎上對某一類概念或問題進行深入理解,達到強化認識、規范行為的教學目的。
當我對一個個心理案例進行歸類分析的時候,我從心靈的深處感受到了青少年學生的一種心理渴求,感受到了作為一個心理輔導教師身負的一種責任,這種責任隨著青少年學生年齡增長心理問題的增多而增強。
心理輔導案例資料的統計表明,中學生的心理異常不少。許多同學在輔導過程中表達了自己因學習負擔過重甚至難于承受的苦惱。輔導談話中說到愛學習的同學,僅占29%,而學習態度一般,以至“厭學”、“不得不學”的中學生競占66%,中學生普遍反映學習負擔過重,來自學校、家庭的壓力太大。他們在心理輔導活動中還表達了因人際關系不和諧而產生的煩惱:因得不到父母、老師的尊重、理解、支持而苦惱;因受到父母、老師不公正和粗暴對待而苦惱;因受到父母、老師或同學的誤解、背棄而苦惱。他們在咨詢談話中傾訴了青春發育期到來而遇到的煩惱與焦慮;體態發育的不如人意,身體內部發生生理變化而引起的心理失衡,對異性產生特殊情感而出現的心理不安。他們對自己的前途既感到擔心,也有些茫然。中學生對個人前途的擔憂集中反映在怕畢不了業,升不了學,將來考不上理想的學校,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等方面。
中學生心理問題較之小學生要多。中學生的心理問題多是因在三個方面遇到障礙而產生:一是性格脆弱。有些中學生長期以來沒有受過什么挫折和批評,一直在順境中成長,受挫能力很差,一遇到某種劣性刺激,如碰到比較大的困難或有些過火的批評,就經受不住做出常人做不出的事情。二是心里憂郁。有些中學生的人生道路不夠順利,自己又缺乏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樂觀向上的精神,因此總喜歡帶著墨鏡觀察世界,觀察人生,性格孤僻、郁郁寡歡,整天長吁短嘆,情緒消沉。三是戀情早動。有些中學生因受到外界的影響,過早地對男女關系方面的事情產生了興趣,向往花前月下的生活,喜歡纏綿的情調,更愛讀描寫愛情的小說,看描寫愛情的戲劇,進而去模仿,去效仿,于是校園開辟了傳遞“小紙條”的郵路,出現了交異性朋友的時尚。因這三方面的煩惱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在中學生心理輔導活動中占著非常大的比重。
人際關系問題是中學生反映最多的問題,占總記錄的26%。而學習問題,這個本應在學生心目中占首位的問題,卻反而排在了第二位,這是我在中學生心理輔導活動中記錄統計的一大特點。在人際關系問題中,交友問題占33%同學關系排在第一位。同學關系問題占28%,家庭關系問題占20%,師生關系問題占12%。
人際關系問題成為中小學生求助最多的問題,這表明,在中小學教育中人際關系教育是一個空白,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學習類問題在中學生的心理輔導案例記錄中占總記錄的22%,僅次于人際關系問題,居第二位。主要反映的問題是:因作業負擔過重而引起的身體素質下降,精神壓力增加,考試成績與作弊之間的選擇,對升學的憂慮以及請家庭教師作用的疑問等。
學習負擔過重,競爭激烈,父母期望值過高,使得青少年學生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一個初三的女孩咨詢談話時對我說:“14年來,我第一次覺得我真沒用。七年級以前我一直排在年級前幾名??傻搅顺跞?,我排在了109名。我曾一度消沉,后來我漸漸地正視了現實,拋開憂慮,努力學習,可現在我仍然排在40名。我現在不敢正視父母的臉,不好意思要零花錢。哥哥沒能考上大學,父母的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我怕父母的希望再一次破滅。如今,苦悶、煩惱、憂郁、氣憤聚集在胸,我不知所措,真想將手中的書從窗戶里甩出去。我經常感到恐怖和發抖,精神快要分裂了?!?/p>
厭學問題是一個突出的問題?,F在不單是學習差的同學不愿意學習,就連學習成績很好的同學也對產生了對學習的厭惡情緒。曾有位同學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過去沒條件念書,現在人們反而不愿意念書了?”感到學習心理壓力過大或心理負擔過重,與少男少女的心理素質和社會教育環境的影響有著密切的關系,解決這些問題又與每個學生個人的心理認識能力及自控能力密切相關,教育工作者應認真研究學習方面的“減負”措施。
情感問題在筆者心理輔導案例記錄中總記錄的占8%。在情感問題中,戀愛問題占48%,主要是異性同學從彼此的好感發展到更密切的交往,或者是有的同學感到生活孤獨、寂寞、空虛,尋求一種感情上的寄托而去尋找異。
中小學生情緒和情感方面的問題有別于成年人,他們多表現為情緒的不穩定,而不是像成年人那樣有穩定的心理特征。心理輔導中表現出的青少年學生情感類問題往往會對學生個體心理品質形成不良影響,這種不良影響主要表現在因情感挫折而造成的苦悶、情緒緊張、孤獨、膽怯、恐懼憂郁等。
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使我初步掌握了民辦中小學生主要的心理問題,也更強烈地感到了這些“富二代”孩子內心世界的矛盾,感到了一個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八九歲的孩子,成人的思維,十四五歲的人,四五十歲的心。學習競爭的壓力、前途上的迷茫、生活中的煩惱、師生間的矛盾、家庭關系的隔膜,使他們如重負荷。有滿懷悲憤欲自殺的女生,有無法自拔的男生,有離家出走前的呼救,有轉學困難的不滿,有輟學的苦惱,有陷入早戀泥潭無法自拔的男孩女孩等等。很多問題需要人來幫助指導,孩子們感嘆,“誰來管我們的情感,做我們的人師”,大量的心理問題提醒教育工作者們,在人的一生中,沒有哪個時期能比得過這個時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了。
關鍵詞:法制教育;法制精神;法律素質
一、法制教育對中學生的意義
初中學生處于人格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的法制觀念和意識直接影響他們以后的成長。同時,法律素質也是青少年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初中學生作為未成年人,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發育不成熟,如果沒有法律的約束,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更有可能會使他們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同時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都比較差,其各項權利往往會受到來自于各個方面的侵害。因此,通過思品課當中的法制教育,提高他們的守法意識和維權意識,就顯得尤為必要。對中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從自身角度來說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從國家角度來說更有利于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培養具有法制精神和法律素質的中學生,同時也是中學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中所要達到的目標之一。
二、當前初中法制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成為學校法制教育工作的最重要陣地之一。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普遍存在著如下問題:1)法制教育作為中學德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思想品德教材中關于法制教育的內容不僅偏少,而且不系統、不全面、無規律,缺乏內在連續性。教材內容老化,案例滯后不生動,有的甚至偏離初中生的生活實際。2)對于學生來說由于各個科目的重要程度不同,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積極性不高,缺乏對法制教育內容的足夠重視,存在著應付現象。從而影響了法制教育的實施。3)思品教師缺少必要的法學理論和法律專業知識。遇到一些社會實際問題,特別是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往往張冠李戴,甚至束手無策,無法解答學生的問題。導致法制教育效果大打折扣。4)教師實施法制教育的方法、手段,比較呆板、單一。有的甚至照本宣科,缺乏直觀、形象的教育手法。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識教學。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為習慣的培養。當然,法律知識教學也是必要的,它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兩者明顯也有著重要區別,法律知識教學不能代替法制教育,知法并不一定會守法,當前我國青少年犯罪已經成為一個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知法只是前提和手段,只有讓學生守法、用法和護法才是法制教育的終極目的。
三、初中實施法制教育的構想
初中的法制教育應該要有針對性,針對初中生心里和生理發育不成熟、抽象思維能力較強及理性思維能力較弱的特點。法制教育應該力求內容豐富,教育形式生動活潑,通過直觀,形象,多樣的活動形式,培養學生自覺守法,護法和維權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因此,在初中實施法制教育要多層次,多手段。
1.加快法制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學校教師應利用校內、外的課程資源,充分考慮課程改革的要求編寫法制教育的校本課程。課程要以依法治國,建設法制社會,培養具有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的青少年為目標。以貼近生活實際,更加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案例為主要內容,開發出讓學生感興趣,樂于接受的課程。
2.加強對教師尤其是思品教師的法律知識的培訓。一般來說,學校法制教學的任務都是由思想品德教師擔任的,而思品教師一般都比較缺乏專業的法律知識,影響了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打鐵還需自身硬,因此,需要加強對思品教師的專業培訓。
3.充分挖掘教材,利用課堂主陣地。法制教育在學校中的開展主渠道應該還是課堂教學。通過系統的、有計劃的課堂教學,讓中學生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尊重他人的權益。在課堂教學中案例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選取的案例應該是中學生最為關注的時政熱點問題和感興趣、想知道的問題。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對學生因勢利導,潛移默化地進行法制教育滲透。例如在講解生命健康權的有關知識時,教師采取了近期發生的“霧霾北京,豬漂上?!钡拳h境污染造成生命健康權遭受侵害的案例,迅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開辟第二課堂,鞏固法制教育效果。通過建立課外興趣小組,開展模擬法庭活動,舉辦征文比賽,演講比賽和法制教育主題班會等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校舉辦了幾期模擬法庭活動,由于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實踐性強受到學生的喜愛。在模擬法庭活動中,學生能大膽的展示個體特征,或法律知識淵博;或善于雄辯口若懸河;或以親身經歷去說服教育,通過這樣的生動,形象的教育方式,讓法制觀念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到學生的生活當中。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初中 思品 應用 研究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思品課堂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也相應地做出了改變。案例教學法在思品課堂上的應用不僅能夠反映其時效性、針對性特點,對學生的思品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也有著直接作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根據教材的課題來選擇相關的案例,并且傳述給學生,這種方式在吸引學生聆聽老師講述的內容時,也激發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對學生思品理論的學習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有著積極影響。
一、關注時效新聞,反映熱點問題
在中學階段,初中生雖然是未成年人,但是他們仍然是龐大社會群體中的一類群體。由于對社會接觸較少,且他們的好奇心強烈,想象力豐富,因此有著很強的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作為教師,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要把握到位,教師在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后,為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實事性的新聞案例或者近期的熱點問題。例如在學習《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選取近年來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新聞、化妝品成分超標、房地產敲詐消費者等有關的新聞案件。每個人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個體,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都被高度關注,思品課堂把時效性的新聞拿出來講述給學生,可以起到提醒作用,學生們從這些事例中也會自我反思,學到相關的生活知識。而案例也充分與教材知識點相照應,學生對于抽象的理論知識難以理解時,案例的分析則可以幫助他們弄明白教材知識所表達的含義。
又例如學習《身邊的誘惑》這篇課文時,此篇課題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而現今生活中不法分子欺騙學生上當的例子也十分普遍,教師根據這樣的情況也應該著重強調此課題的內容。在講述案例時,案例中的受害者幾乎都和在座的學生年齡相仿,所以教師在講述過程中更應該提醒學生拒絕身邊的誘惑,保護好自己。所以案例除了促進學生理解教材知識外,更重要的一點是案例所反映的問題就是與學生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有著直接的聯系,所以案例教學對于思品課堂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二、培養高尚人格,樹立正確三觀
對于初中生而言,中學階段不僅是中學生身體成長旺盛的階段,也是道德品質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型的關鍵階段。初中思品課堂更加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和三觀的正確引導,案例教學法在此顯得尤為重要。案例中的事實可以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促使他們重新認識自己、認識身邊的人、認識社會……例如在學習《告別依賴走向自立》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列舉“張九精”的事例,講述的是一無所有的大學生依靠自己的勤奮執著的力量不斷地奉獻他人、認真工作;在自己貧困之時努力打工掙錢,贍養病重的家庭,但從未放棄幫助他人;他的事跡獲取了全國人民的贊賞。這種案例對于當今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幸福家庭中的中學生來說,張九精的故事能夠打擊到他們的孤高自傲的內心,對他們性格的改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形成一個自力更生、刻苦奮斗的精神,提升中學生的人格品行。
又例如在學習《誠信做人到永遠》這一課時,“誠信”這個話題不管對于小孩還是成年人都是具有教育意義的話題。所以教師在講到這個話題時,列舉的案例也要將更廣泛的領域涉及到誠信:國家對公民執行政策時落實與否關乎著國家的誠信;企業生產產品時,其質量過關與否關乎著企業對消費者的誠信;朋友之間約會,守時赴約與否關乎著雙方誠信問題……所以誠信對于中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十分嚴謹的主題,教師采用案例教學能夠更加準確地告知學生誠信對于人生發展的重要性,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積極實踐,保護家園
案例教學在一定程度上直觀地反映了社會現象,對學生的思想啟迪開發和人生道路發展有著促進作用。而學生根據案例的內容,再結合教材所表達的思想,在實踐活動中去貫徹執行,則更會有所感悟。例如《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這一課,身為公民的中學生有義務去了解并且執行這一基本國策。教師在講解時,也可以針對案例來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去執行基本國策。比如“計劃生育”有關的政策,教師可以列舉“張藝謀超生”的案例,表明人口政策的嚴謹。而中學生可以最直接接觸的一項是“保護環境”政策,教師則可以列舉“酸雨腐蝕文物古跡”、“霧霾下的北京”等這些與環境污染有關的案例,引起學生對環境的注意,要求他們在生活中時刻保護著周圍的環境衛生,為自己的家園營造一個更健康、安全、舒適的環境。
學生的實踐活動將教材的思想落實到社會生活中,案例教學法則幫助教師在理論授課和實踐操作之間構成一個渠道,讓學生把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積極去觀察我們周圍的環境和社會。
綜上所述,思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積極采用案例教育法,與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溝通關系,在今后的教學環節中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游慶括. 討論式教學法在思政課運用的依據和策略[J].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2).
[2] 羅紹良、陳燕輝、陳志燕. 思想政治課堂討論存在的問題調查分析[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11(01).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研究表明,當學生處于富有立體感的生活情景中時,學生會情緒高漲,富有想象空間和超常的思維能力,進而表現出以往所沒有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在創設的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生活情景中,不僅能讓學生真實地感覺到思想道德與法律的存在,產生確定性的法律意識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還能讓他們在社會的是是非非下產生明確的是非觀,更能讓他們在大是大非之前,懂得用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去看待問題,讓他們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犯時,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景出發,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有意識地創設貼近生活實際的情景,用政治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悟到政治的樂趣,進而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就非常想學、樂學,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明顯地提高。
(二)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闭n堂教學中問題的提出,是師生之間進行教學信息交流的過程,也是教師了解學生、掌握教學情況的一種反饋方式。學生的提問是對學生思維過程和吸取知識的一種反應,教師的提問是啟發學生、誘導學生的過程。學生可以從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中,得到教師的啟發、引導等信息。教師則可以從學生的回答中獲得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因此,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地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景中,得到啟發與引導,進行嘗試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不只是一臺“收錄機”。如在學習“公民享有受教育義務”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投影儀,向學生展示影片:某中學的校門口,一為初中學生正興高采烈地背著書包上學,后面的父親跑上來,拉住學生的手,大聲喊叫:“別上學了,跟我回家做生意去?!痹诳赐暌曨l影片后,學生之間紛紛展開討論。教師可借此機會提出問題:(1)如果你是視頻中的學生,你應該怎么做?(2)視頻中父親的做法違反了我國的什么法律?就這樣,通過創設問題情景,為學生學習《義務教育法》做好知識鋪墊,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思考與探索。
(三)創設案例情境,開拓學生眼界
初中政治教學以培養學生思想品德、法律素質能力為主要途徑。在教學環節,通過創設案例情景開展教學活動,能把知識點與例子相結合,使學生從個案的分析、比較中,受到更真實的深切的教育,從而達到開闊眼界的目的。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創設案例情境:一是選取新世紀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的新聞報道中所講述的人物事件,這些案例更具時代感,對于初中的學生而言,更能形成共鳴。二是選取與初中學生生活與學習相關或相近的典型案例,如學校、家庭等領域,這些典型案例對初中學生的示范作用更加突出,更能起到示范教育意義。三是選擇一些與初中學生有共同之處,能引起思想情感共鳴的案例。通過引入這些時代鮮明、與初中生生活相近的案例,創設情境,能開拓學生視野,幫助學生了解與掌握教材以外的思想政治知識,以全面提高政治教學質量。
二、結語
一、造成中學生心理問題逐年增多的主要成因
(一)戀愛受挫而導致心理問題
中學生出現心理問題,跟談戀愛有關的很多。由于中學生無論身體還是心理都處于不成熟期,過早地涉獵男女情感問題,我們教育稱之為早戀。早戀是青春期或青春期之前的少男少女所產生的過早戀愛的現象。這個時期,由于年齡局限,涉世不深,缺乏必要的思考能力等,總是跟著感覺走,更多感覺到異性的突出之處,往往都會使他(她)們對異性產生傾慕之情。從心理學、生理學角度看,青春期的學生對異性充滿好感,渴望接近異性,并試圖與異性建立比較親密的關系,這本來是正當的要求。然而,由于青春期學生過于敏感和富于想象,這時如果把握不住自己,便會走進情感誤區,家長、學校和學生本人如果處理不好就會使中學生陷入心理漩渦。
面對這樣的學生建議我們的班主任在平時多學習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識,掌握最基本的心理診斷技術,發現問題及時和家長取得聯系,提供合理化建議,給學生以更多的關愛,盡快使情感受挫的學生走出心理問題的漩渦,避免更嚴重的問題發生。
(二)因不會處理人際交往關系而導致心理問題
人是社會的人,總是生活在人群里,有了人群就有了人與人的交往。社會學將人際關系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系。心理學將人際關系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系。
下面講述的也是一位班主任老師實際工作中的一個案例,很值得借鑒。班主任與這名男生的接觸始于高二分文理科之后。一天下午,兩名男生打了起來,起因是學生A想要在上課時坐別人的座位,而學生B不讓,學生A就動手打了人。學生B打電話告訴了她媽媽。因為事實清楚班主任就把兩名打架的學生交給學生處,并請來了雙方的家長。學校對學生A進行了批評教育,學生A的家長態度很好,雙方達成和解,事情就解決了。
過了不久學??荚?,班級的一名女生跳窗進教室改考號,被發現后經教務處教育,該女生表示悔悟,可是下午一上班老師還沒有進教室,就有家長在辦公室里等她,母親和姥姥一起來的,當媽的一邊哭一邊訴說,他兒子讓人打了,老師問讓誰打了,她說考試作弊的女生,我問為什么,他說那女生認為自己被學校處理是因為有人告密,而告密的男生就是他兒子。
兩次爭端,同一個男生,而且每次都是由家長出面,這說明一個問題,。這名同學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極差,遇到大事小情,就找媽媽。人際關系緊張,現在有的中學生,偏執任性,唯我獨尊,目中無人,缺乏寬容之心,膽大妄為,缺乏自省,遇事選擇逃避,拒絕長大。需要不斷的引導,經過長期疏導,最后也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
像案例中的事件在我們學校當中經常出現,建議我們的班主任經常深入班級,了解學生的動態,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平時在班級里多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與人相處,班主任再及時加以引導,使班級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避免問題學生的出現。使自卑、封閉、猜疑等不良心理遠離校園遠離學生,愿我們的學生都能在和諧的校園內健康快樂的成長。
(三)因升學壓力而導致心理問題
初三、高三都是學生學習生涯的轉折點,面對中考和高考,學生心理都會或多或少存在壓力,毫老子多方面。成長之路的獨木橋,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學校的頻繁考試加排榜, 周圍親戚朋友的關注等等,壓得我們的中學生喘不過氣了,進而導致這類心理問題學生的增多。
壓力本身只是一種事物或者一種現象,它的客觀存在并無好壞之分,往往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確地對待它而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其實,當你能在壓力中游刃有余時,相信你會說:壓力就是動力。因升學壓力導致心理問題在我們中學教育工作中應該放在一定位置上,應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研究。
二、解決中學生心理問題逐年增多的策略
要想使我們的中學生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離不開專業素質高的教師隊伍。提高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素質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一)搭建平臺,促進心理健康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資源共享。
(二)組織各級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根據本校的學生特點和自身教學經驗,通過討論完成本級學校的教學規劃、課程設計,形成全地區統一的教學設計,作為本地區的教學指導。讓心理老師的教學工作不再處于閉門造車、自說自話的階段。
(三)組織專業技能培訓,如沙盤、團體活動、拓展活動、心理劇等,提高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水平,改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設施利用率低的現狀,進而推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四)在嘗試進行學科滲透的同時,努力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學校的其他常規工作相結合,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全新局面。
三、解決中學生心理問題逐年增多的具體措施
(一)組建丹東市心理健康教師微信交流群。
由全地區各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組成,為大家提供相互認識、相互交流的平臺,改變孤軍奮戰、消息閉塞的狀況。
由德育部任主編,各學校心理健康教師輪流負責編輯心理教師內部交流刊物,面向全市心理健康教師出版發行。
(三)加大對心理健康教師的優秀論文、咨詢案例及課程的評選。
(四)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經驗交流會
交流會分兩個層面:一是領導層面的交流。
(五)借鑒其他學科的一課多上模式
在同一時間內、對同年級學生布置同一個授課主題,在完成準備和試課之后,組織各地區老師相互聽課。
(六)盡最大努力提供培訓機會
【關鍵詞】中學生;信息技術;網絡;道德教育
一、加強中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網絡道德一般指人們在使用、處理計算機網絡信息,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
時應遵循的倫理道德規范。由于發達的現代科技本身并沒有自發地預設相應的道德關懷,計算機網絡這個“雙刃劍”在如今的中學生中負面作用正日益顯現,因此在中學生中開展切實有效的網絡道德教育就顯的非常必要。我們必須要把網絡道德教育看做一項特殊的道德教育,要帶著開放的意識,運用現代的教育手段和先進的教育方式進行切實有效的,有針對性的網絡道德教育。
二、信息技術課實施網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學生網絡道德問題是由于上網而產生的,因此,傳統的學校道德教育在
這方面明顯不足,這也是目前網絡道德教育所面臨的一個難題。而信息技術課的開設,為中學生網絡道德教育提供了一個重要的“陣地”。所以,信息技術課將成為學校網絡道德教育的“主戰場”。同時,上課的機房本身也是一個網絡環境,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網絡道德教育無疑將更具有針對性,更具有實效。所以,在當前學校網絡道德教育相對低效的情況下,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擔負起對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的重任。
三、信息技術課實施網絡道德教育的方法
信息技術課實施網絡道德教育必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一切優勢,根據“以網治網”,“以網育人”的原則,制定出適合的方法。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幾種方法:
1、利用網絡技術構建學生之間交流討論的平臺
中學生網絡道德問題來源于網絡,也應該在網絡中得到解決??梢栽跈C房中搭建實名制的BBS 、聊天室等網絡交流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實現學生之間平等真實的交流,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一股聲勢強大的導向力量。筆者在機房中建立了用于教學的論壇。在信息技術課堂中,一方面,論壇可以作為學生交流知識,展開網絡道德問題的討論,教師解答疑難的場所;另一方面,教師在論壇中可以很好的引導學生如何和他人交流,如何遵守網絡規范。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接受了網絡責任感教育,提高了是非的辨別能力,使其網上的行為符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的要求。一個學期以來,論壇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剛開始時不負責任的粗話,臟話,已經被和諧、熱烈的網上討論所代替。
2、用貼近學生的例子作為教學素材
對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一定要遵循貼近學生生活的原則。這樣學生的感受會更加強烈,也更有說服力。在《網絡與道德》這一課中,如:筆者在教育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游戲時:選取了海寧的一個中學生真實的案例。先讓學生看,看完后讓學生在論壇中展開討論,教師加以引導,最后教師總結:“游戲不是全部的生活,要適度游戲”。其中有學生在上交的感想中寫道:“以前玩游戲從沒想這么多,電視上面還以為是說說的,原來真有這種事啊。后果這么嚴重呀!”由此可見這樣的案例更能激起學生的共鳴,教育效果也更好。又如:在教育學生遵守網絡秩序時,針對少數學生隨意刪除他人作業和抄襲作業的問題,特別指出:“這就是一種破環網絡秩序的行為。一旦這種行為養成習慣,步入社會后,將很難改變。今天可能只是到別人的電腦里取一些作業的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別人的銀行帳戶里取一筆錢;今天可能只是隨便弄著玩玩,搞個小的惡作劇,刪掉一個文件,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實干,到別的企業里毀掉一批數據或資料?!苯涍^這樣的教育,學生更能深刻理解破環網絡秩序的含義了,明白遵守網絡秩序要從小做起,那些“搗蛋鬼”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心靈觸動。
3、在具體的網絡活動中滲透網絡道德教育
對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在所有的信息技術課程中發掘德育元素,并充分利用這些元素,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這樣,信息技術課中進行網絡道德教育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落到實處。如,信息技術新教材中有電子商務的內容,可以設計成單獨一節課,名為《誠信的網上購物》。第五、討論網上購物網站應該建立怎樣的誠信制度以及自己應該如何文明誠信購物。
4、用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協調人們在活動中的行為,促進身心健康,提高人們活動的效率。然而,由于過度的上網,網上虛擬化的交流,弱化了學生與現實交往的能力,并助長了對虛擬成就感的追求,導致了視力下降和神經衰弱,影響了身心健康成長。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一定要培養學生與人共事的協作精神。讓學生在和諧親密的人際關系環境中,擺脫網絡的束縛,塑造健康的人格。信息技術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合理分組,精心設計小組活動,創造一切條件,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切實有效的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交往能力。為學生正確認識網絡社會和未來參與社會分工,打下基礎。
中學生網絡道德問題是當前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所共同面對的一個難題,也是一個挑戰,作為信息技術課教師,一定要肩負起應有的責任,開拓創新,勇于實踐,在教學中滲透網絡道德教育,為信息社會培養合格的公民盡一份力。
參考文獻:
【1】李衛東《網絡道德教育論略》
【2】陳瑞維《信息技術課中的問題情景教學》
【3】王經濤《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現狀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