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7 16:10: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師心理檔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 有助于維護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緩解其職業倦怠。建立高校教師心理健康檔案,關注教師心理問題,幫助其建立合理的專業期望,制定有效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可以避免或緩解教師職業倦怠。從而實現緩沖教師心理壓力,維護身心平衡,促進個人成長目標。
1.2 有助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教師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是影響學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不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建立高校教師心理健康檔案,加強對高校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研究,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健全合格人才。
1.3 有助于學??茖W管理。建立高校教師心理健康檔案,可以彌補高校教師檔案主要包括教學檔案、科研檔案和身體健康檢查檔案三方面內容的缺憾,有助于管理者最大限度挖掘教師的潛能,幫助教師確立科學、健康的工作理念,提升自身心理素質,進而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完善學校管理體系,實現目標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雙贏。
2 高校教師心理健康檔案建立的原則
2.1 客觀性原則。高校教師心理健康檔案資料應符合事實,準確可靠,客觀記錄。一是全面綜合測評,除心理測驗外還要包括自我與他人的觀察評價。二是選擇適合的心理測量工具。三是方法適當,使用正確,嚴格遵守相應規則。
2.2 系統性原則。系統性原則是指在建立心理檔案的過程中,要以系統的觀點保證所收集資料的完整性和有序性。一是以目標為導向,規范有序地收集資料;二是資料應盡可能完整;三是要及時補充和更新心理檔案資料,準確反映教師心理的變化;四是使用的測評工具盡可能前后一致,便于結果分析。
2.3 全面性原則。高校教師心理健康檔案所收集的資料應包含師德修養、教育機智、師生關系、教學活動及科研能力、團隊合作等多方面評價,同時包含教師的個性心理差異,家庭及其社會文化環境對教師的綜合影響等。
2.4 發展性原則。教師心理檔案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檔案,反映了教師心理活動及個性特征的完善發展。教師從崗前培訓到熟練教學,其心理活動伴隨著專業活動,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因此,要加強跟蹤研究,以便預測并及時發現問題,為其成長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2.5 保密性原則。檔案管理須嚴格遵守保密性原則,專人負責管理高校教師心理健康檔案,妥善保管其個人信息及測試結果等資料,非專業人員包括行政領導等不得隨意翻閱、泄露教師的心理健康檔案內容。不得公開教師個人真實信息,避免給教師帶來極大的身心傷害,進而影響心理健康檔案建立及心理咨詢與心理輔導等工作的順利開展。如因工作等特殊需要引用咨詢案例時,須征得教師本人同意,對資料進行適當處理。
3 高校教師心理健康檔案建立的內容
高校教師心理健康檔案主要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個體咨詢及團體咨詢等方式,綜合記錄教師的個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狀況。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
3.1 高校教師基本資料。個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民族、政治面貌、專業背景、學歷、職稱、健康狀況等。家庭情況包括:家庭居住地、父母健康狀況、家中排行、近親有無精神方面病史等。對高校工作的看法包括:對工作現狀的滿意度,對師生關系的滿意度,在集體中所處的地位與作用等。個人心理健康狀況的自我評價包括:是否接受過心理咨詢和治療,近期有無煩惱,應對煩惱與挫折的方法有哪些,是否愿意接受心理咨詢等。
3.2 經過標準化信效度檢驗的心理測評量表。主要是:心理衛生綜合評定量表:癥狀自評量表(SCL-90)、一般健康問卷(GHQ)、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
個性人格問卷:卡特爾16種人格測驗(16PF)和艾森克個性測驗(成人)(EPQ)。
家庭功能與家庭關系評定問卷:家庭環境量表(FES)和OLSON婚姻質量問卷(ENRICH)。
生活質量與主觀幸福感測查:總體幸福量表(GWB)和教師職業倦怠問卷(MBI)。
其他心理量表:應付方式問卷、生活事件量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心理彈性量表等。
3.3 個體咨詢輔導記錄。咨詢員對每次咨詢做詳細記錄,內容包括咨詢時間、地點、咨詢師、來訪者、主訴內容、觀察印象、交談情況、心理問題的性質、咨詢建議、評價效果、反饋信息和轉介情況等。
一、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管理
在高中心理教育中,教師要做好學生心理檔案管理工作,將學生所進行的心理測驗資料完整地保存,并對這些心理健康檔案進行有效整理,以使其能充分反映出學生的心理狀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管理,有利于保障學生的健康發展,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情況,當其心理出現問題時,便可以向教師尋求幫助,而教師則可通過學生的心理檔案資料來觀察心理輔助的效果,進而實現有效的高中心理教育,推動高中心理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二、積極開展心理教育活動
高中心理教育并不只是一種心理咨詢,而是一種教育活動,其主要任務在于預防學生心理出現問題。由于高中生的學習任務繁重,時刻處于緊繃狀態,因而高中心理教育,應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得失,面對成功時不可驕傲,遇到失敗時不可一蹶不振,要重視對學生的生命教育,使其熱愛生命,充滿激情和活力。
三、壯大心理教育師資隊伍
1中職學生面臨的心理壓力
1.1自身因素
中職學生和普通高中生一樣,同屬一個年齡段,同處在青春成長時期,同樣是由于知識和經驗不足,因而存在看問題不全面,綜合調節能力明顯欠缺,個性心理傾向不夠穩定,情緒化情感用事。而就讀中職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在初中階段因學習成績跟不上,影響升學率而被過早地被劃成“另類”的學生,因而得不到包括心理學意義在內的應有的教育。因此與普通高中生相比較,他們的起點較低、差異較大、厭學現象較為嚴重。存在學習動機不強、興趣不濃、信心不足、畏懼心理嚴重。這是中職學生在心理上同普通高中生的一種區別。
1.2家庭因素
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僅以自己的主觀愿望去要求孩子,且期望值過高,而對孩子的興趣、愛好與實際能力幾乎不予考慮。要求過高往往會使許多學生產生自卑和壓抑的心理,嚴重的自暴自棄,甚至離家出走。
1.3社會因素
當前正是市場社會,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學生求職困難已成為整個社會的普遍性問題,而求職的艱難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中職生自入校到畢業,危機感等心理壓力一直重壓在其心理。社會上激烈的職業競爭,致使中職學生產生很大的壓力。
1.4學校因素
當前許多中職學校仍然是以理論學習為主要的學習方向,而對學生心理教育,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這就使得學生的心理很難得到健全的發展。
1.5學科因素
中職學校與普通中學相比在課程設置上有很大差別,專業課程較多,且專業性較強,教學方法和時間的支配也有異于普通中學,造成許多中職學生難以適應這一環境,所以學習、生活均感到壓力很大。
2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職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職學生心理發展的實際需要,也是當前解決中職學生心理問題的必要手段。通過心理學教育,可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和抗挫折的調節能力,減少中職學生心理障礙及其他心理問題,可以引導每個學生都能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際關系適應的心理健康方向發展,即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全面完好的發展。進而為他們將來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能做到抗拒誘惑、承受挫折、自我調節。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健全發展的動力,也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必要條件。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
2.2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強中職學校德育的實效性
學校德育不僅是外在地向學生施以占社會主導地位的思想、政治、道德規范等認識性的教育,同時也包括對學生進行心理學意義的教育,促使學生由道德認知到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在這過程中,可以說更多的是體現為德育心理學原理、知識和方法的應用;也可以說,這幾乎已經成了學校德育過程取得實效的一種工作規律。
2.3心理學教育對學生學習的幫助
心理學認為,在學生的學科性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都貫穿著學生的認識心理和意向心理,如果教育者能使學生這二者達到辯證的統一,學生就能有著好的學習心態和好的學習狀態,使學生學習的需要、動機、目標和行動就能在教學過程中達到自覺一致。如果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再能根據學生個性的心理實際,能在適合的時間和空間,使用適當的方法,那就能使教育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的程度。這便是心理學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意義。
3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操作
3.1加強學校領導,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各中學校應根據需要成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導委員會,具體負責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強和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設,要在課題研究、教育管理、人員培訓、資金使用、工作獎懲、成果推廣、科普宣傳等方面制定相應的制度。有條件的學校應成立心理學教研室,設立專職教學與研究教師。各職業學校要建立起在校長的領導下,以思想品德課教師、班主任和團干部為主體,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要使學校每一位教師樹立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意識,使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
3.2建立中職學生心理學教育檔案
通過檔案的建立,能及時準確地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特點及現狀,使教師對每個中職學生的能力差異、個性特點、心理欲求、學習心理等有全面了解,為教師科學地管理和教育學生提供直接的方法,從而使中職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能有的放矢,減少盲目性,提高針對性,進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心理學教育檔案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確定心理學教育檔案的內容。主要是有關中職學生的心理狀況、心理特點等材料。中職學生心理檔案的內容,應盡可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為中職學校教育提供可靠準確的信息。中職學生心理檔案一般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資料,亦即學生基本情況,主要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家庭生活情況、學校學習生活情況及對個人生活有影響的重大社會生活事件等。二是反映學生心理狀況和心理特點的資料,主要包括智力水平、個性特征、心理健康狀況、學習心理特征、職業能力傾向類型等。其次是中職學生資料的搜集。搜集反映上述檔案內容的資料和信息,這是建立心理檔案的關鍵。學生資料的搜集方法主要有觀察法、自述法、談話法、問卷法、作品分析法和心理測驗法等。最后是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解釋和建立心理檔案。在搜集了學生資料后,就要對每一種資料,尤其是心理測驗的結果進行解釋,并結合學生基本情況提出教育培養上的建議,然后再建立更為系統的心理學教育檔案。
認真貫徹1+1行動的有關精神,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發揮1+1的優勢,通過各種途徑繼續認真開展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改進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學科性和實效性,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
二、具體目標
1.注重學生心理輔導,做好學生心理咨詢工作。利用好沙盤游戲,做好學生的個體和團體輔導
2.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心理輔導室的作用,進一步在全校做好宣傳、發動、普及、教育等工作。
3.不斷豐富教師的教學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4.認真開展各班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活動。
5.做好家長輔導學校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6.充分利用班隊會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7.爭取獲得綿竹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稱號。
三、心理健康教育具體工作計劃
(一)心理健康教育具體途徑:
1、學生板塊
(1)課程設置:班級心理健康活動課(每周一次),參考課題
一年級:1、我是小學生——學生角色意識培養
2、集體生活真快樂——學校環境、學校生活的適應
二年級: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立意識培養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的培養
三年級:1、與好習慣交朋友——良好學習習慣培養
2、定好學習時間表
四年級:1、人際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交往禮儀技巧
2、學會合作
3、學會感恩
4、讓自己更快樂——情緒調節
五年級:1、我的注意我做主——注意力培養
2、我是最棒的——自信心培養
3、認識自己的優缺點
4、親吻考試焦慮——考試技巧培養
六年級:
1、我也曾失敗過——應對挫折能力培養
2、什么是競爭
3、如何與他人溝通
4、爸爸媽媽和我
(2)心理講座
a、打開心靈的快樂頻道
b、對六年級學生開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2、教師板塊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座談會
(2)對教師進行情緒與壓力團體培訓,遵循教師自愿報名參加原則,情緒團體培訓每周一次,持續五周;壓力團體培訓每周一次,持續六周,在學校團體輔導室進行。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課活動,教師互相觀摩學習。
(3)咨詢室面向教師開放,讓每位教師在其中得到身心放松。
3、家長板塊
通過家長學校和家長會的形式,向家長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和親子教育方法
(二)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
1、進一步將咨詢室設計得更加科學合理,如室內布置,心理咨詢室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等等。
2、心理咨詢室開放時間:周一到周五中午12:30——1:20,下午16:30——17:30。心理咨詢室面向全校師生開放。
(三)建立并整理好學生心理檔案,完善學生心理檔案制度
1、建立心理檔案制度,擬訂心理檔案守則和借閱規定。配合心靈守望計劃,做好學生的心理測試。。
2、收集個案記載和分析。
關鍵詞 心理檔案 建立 利用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學生心理檔案是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學生的認知過程、智能狀況、個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狀況做出鑒定和評價的記錄,建立心理檔案是系統地收集資料與證據的過程,是對學生心理進行描述、分類的過程。心理檔案的建立不僅為開發學生潛能提供了幫助,為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與培訓提供了條件,同時也為教師進行心理輔導提供了保證。在當今這樣的信息時代,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檔案信息聯系非常緊密。在學生心理檔案的信息收集方面,我國起步雖晚,但一直在向完善、完備的方向努力。
1學生心理檔案的主要內容
心理檔案的內容,又稱心理檔案的項目,是指能揭示或從中了解到大學生心理狀況、心理特點的材料。通常包括:個人的基本情況,如年級、專業、學號、姓名、性別、健康狀況、重大生活變故、既往病史、心理創傷史等;學生的家庭情況:父母的年齡、職業、經濟水平、家長的教育方式與態度、對父母教育方式和家庭氣氛評價等;心理測驗情況:心理測驗能夠幫助分析來訪者的各種心理特征,通常使用的心理測驗的種類有:人格測驗、智力測驗、情緒評定、職業咨詢測驗等。
2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的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項
學生心理檔案信息的收集方法豐富多樣,其中最常用的是問卷法、觀察法、談話法以及測驗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心理測驗法,在實際操作中,心理測驗能最快速最有效地收集全校學生的信息,在分析測驗結果時也有相對客觀準確的參照標準。問卷法也能做到大范圍收集信息,但后期的分析處理相對繁瑣;談話法則適用于個別學生的信息收集。有從事學生心理檔案的工作人員提出:在新生入校后對新生進行詳細的心理普查及心理量表建立,為每個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并有針對性的提出指導建議;在學期中對學生進行第二次心理普查,對心理檔案完善;期末對學生進行第三次心理普查,對心理檔案進一步完善。
在學生檔案的建立和保存過程中要注意:(1)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時要注意堅持科學的態度和方法,以保證心理檔案的客觀性,做到實事求是,根據客觀事實分析歸納學生的心理問題;同時還要根據心理測驗的適用范圍及使用標準來選擇合適的心理測驗,嚴格按照測驗的解釋來分析測驗結果。(2)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時要注意資料的完整性、系統性和針對性,按照一定順序整理資料、分類歸檔。收集到的心理檔案要確保涵蓋了心理檔案的主要內容。(3)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時要注意跟蹤完善資料,每個學生的心理發展都是動態連續的,及時更新和補充心理檔案,全面了解學生最新的心理動態。(4)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時要特別注意保密性。保護學生的隱私是心理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
3學生心理檔案的利用
3.1利用心理檔案,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學生心理檔案大多是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產生的,同時能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學生能夠通過心理檔案,全面地審視自己、認識自我,進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通過利用學生心理檔案,可以幫助我們快捷地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等情況,適當引導這些獨特性,和他們一起設定努力的目標,促使其成長和發展。學校可以根據學生心理檔案測量的結果進行分類,若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可進行群體解決,如舉辦心理健康知識的系列講座和心理科普知識宣傳,給學生心理、身體健康提供科學指導,并教學生維護身心健康的方法。若是部分或個別存在的問題,則可以個別咨詢。若條件許可,可以建立心理治療室,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和行為問題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治療。
3.2利用心理檔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生心理檔案可直接為教師提供學生的心理狀況,使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能力差異、個性特點、學習心理等,為教師科學管理、改進教法、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據,教師還可以利用心理檔案優化教學方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學生個人資料,分析學生個人的長處和短處,對于一般性的心理問題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另外對于某些有特殊困難的學生來講,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的資料,找出學生在學習、職業或生活適應方面的問題,并加以有針對性的輔導與教育,以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或降低問題的嚴重性,使這些問題免于惡化。同時,學校也可以參考利用學生心理檔案,幫助挑選學生干部、評優等。并根據性別差別、職務差別,不同的干部的不同要求,選擇合適人選,實現最佳組合。
3.3利用心理檔案,加強學校管理
學生心理檔案提供的學生生活環境、心理發展特點等共性及個性信息,為學校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宿舍管理方法、食堂就餐制度等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提供了依據。學校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改進學校管理方式,有針對性地改革管理方法,更好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3.4利用心理檔案,提高教學質量
學生心理檔案是學校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依據,學校應該利用心理檔案中收集到的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能力、適應水平等信息開展科學研究,將研究成果應用到教育教學中去,發展適應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
3.5利用心理檔案,為學生心理健康科學的研究積累素材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學業壓力和就業競爭壓力加劇,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不斷增多,如果不及時解決,可能影響其健康成長和人生發展。因此,做好學生心理健康的科學研究工作顯得特別重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的科研工作,離不開收集和整理大量的資料。在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根據學生心理健康的科研特點,系統、科學地收集、整理各種資料,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將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再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地增強科學性,提高科研水平,促進和推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霞,曹莉華.中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與利用[J].教科文匯(中旬刊),2007(11).
[2] 藍海萍.建立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初探[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26(8).
[3] 周春開,芮鴻巖,姜繼紅.大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與利用研究[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2,12(3).
[4] 陳姝殊.淺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問題[J].成功,2009(7).
[6] 王艷紅.試論學生心理檔案建立的作用[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1(4).
【關鍵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評價
成都市武侯區是全國首個“城鄉教育一體化實驗區”,先后成為全省教育工作先進縣、全國教育均衡特色示范區、全國基礎教育國際化研究實驗區。全區現有公辦中小學60所,在校學生近10萬人,全區中小學均配置了專兼職心理教師,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配置了心理輔導室。目前全區共有“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17所。從2013年在廣泛征求各學校意見的基礎上,我們選擇了幾所具有代表性的“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遍_展了試點研究工作,在一線教學實踐中創造性地探索學生學習效果評價途徑。鑒于在中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才剛剛起步,教育部、各省市教育局尚未出臺統一的教學大綱、測評指導意見。武侯區內學校開展評價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不同學??梢愿鶕陨淼膶嶋H情況靈活選擇、使用,充分發揮各種方式和途徑的綜合作用,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的目的――評估(非檢測)
評出學生在學習了課程內容后所獲得的學習結果,即學生在其對應年齡段的心智發展水平如何?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和適應能力,真實反映學生心理素質發展狀況。衡量出學生所具有的心理素質發展潛力,以確定下一階段的教學內容、策略,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進一步深化我區的課程改革。客觀地反映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況,及心理教師實際教學效果,規范全區心理活動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實效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二、評價原則――發展性原則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關注的是學生一生的心理素質、人格發展,著眼于學生能力的提高,這是一個具有延續性、動態的過程,這一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們對學生要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各年齡段學生心理素質發展動態過程為基礎進行評價?!皠討B評定”兩層含義:一是跨越越多個時間點觀察評定學生的進步與改變情形,了解學生動態認知歷程與認知能力變化的特點和潛能。二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產生大量的互動(如個別談話、個別咨詢),強調評價與教學結合,評價與心理咨詢等老師收集的綜合信息相結合。
三、評價方法
實踐“檔案袋評定”的方法。“檔案袋評定”分為兩類:展示型檔案和過程型檔案。我們選用后者,稱其為“心理素質成長檔案袋”簡稱“成長檔案袋”,它是典型的過程性檔案。心理教師動態的將每學期各次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結果不斷放入“成長檔案袋”中,隨時間進程不斷豐富“成長檔案袋”中學生各階段心理素質發展狀況的信息。它避免了傳統的紙筆測試、避免了為考試而教學,它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發展的全過程進行全面、直觀、生動的記錄。學校在新生入學時為每位學生制作一個,存放于心理咨詢室,持續使用六年,在學生畢業或轉學時交由父母轉交至新學校,也可伴隨學生一生,以此保證對學生評價的延續性和全面性。經過試點校實驗證明“成長檔案袋”的使用具備以下優點:
1.延續性。在個別咨詢與輔導中,學生上次參加個別輔導所做的咨詢記錄是心理教師為該學生制定下次個別輔導方案的重要依據。在日常的形成性評價中,前期獲得的評價結果是心理教師針對性制定下一階段的教學方案的重要依據。在期終的終結性評價中,前后兩學期獲得的不同評價結果,是評價學生心理素質階段性發展狀況的重要依據。
2.全面性。不因學校心理教師的改變,學生轉學、畢業等客觀原因遺失學生各階段心理素質發展狀況的重要信息。
四、評價措施
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期末綜合評價分值為(50%+50%)。即學期形成性評價占綜合評價50%,學期終結性評價占綜合評價50%。學生各階段、各類成果都裝入成長檔案袋。
學期形成性評價。學期形成性評價主要包括:出勤情況;課堂活動表現;課外活動表現;個別心理咨詢與輔導情況;常規心理測試量表等維度。個別心理咨詢與輔導情況。個別有需要的學生參加了個別心理咨詢與輔導,心理教師要對輔導過程進行完整規范的咨詢記錄,嚴格遵循保密原則,將學生咨詢記錄放入學生的“成長檔案袋”,作為學生本學期形成性評價的一部分。常規心理測試量表。心理教師可以根據一個時期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或傾向,運用各校已安裝的“心海導航”專業網絡平臺,選取相應的心理測試量表對部分學生進行測評,了解學生本階段心理素質發展狀況。測評后,要嚴格遵循保密原則,將測評結果放入學生的“成長檔案袋”,作為學生本學期形成性評價的一部分。但請謹慎使用心理測試量表或其他測試手段,不能強迫學生接受心理測試,禁止使用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儀器,如測謊儀,CT腦電儀等。
學期終結性評價。學期終結評價是目標達成評價,主要是總結、了解學生本學期在學習過程中行為形成、能力培養、知識掌握等情況,它包括對核心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養成等。這一評價一定要和平時的學期形成性評價相互結合起來,才能全面。建議心理教師分年級制作《學期終結評價表》以完成學期終結性評價。將評價結果放入學生的“成長檔案袋”,作為學生本學期終結性評價的依據。
根據上級文件精神,以課題研究為契機,結合我們校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更好地發揮學校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使我校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3、對涉及留守兒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規定的,100%給予法律援助;
4、關愛留守兒童,在班級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機制,發揮班級主陣地的作用
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經?;?。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成立班級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制度
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系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系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系電話,監護人或其委托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系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并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系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寄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并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悅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配對幫扶教師和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兒童,教師要不時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非寄宿的兒童,教師要定期走訪與其他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群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托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范、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要著重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咨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明確職責,努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1、加強寄宿班級的建設與管理
通過家訪,開家長會等形式廣泛宣傳,盡最大努力動員留守兒童的家長有一方返鄉。讓農村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照顧與關愛。同時,結合農村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的現狀,轉變辦學理念,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