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國內金融市場現狀分析
時間:2023-07-07 16:10: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國內金融市場現狀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FDI;東道國;經濟增長
一、理論綜述
關于FDI與經濟增長的理論研究國外經濟學界是從20世紀50~60年代開始,此時主要是針對發展中國家如何有效利用FDI進行研究,進過發展形成了發展主義(May,1970)、經濟民族主義(Vaitso,1974)和依附論(Baran,1973)。20世紀80年代中期,掀起該領域研究的第二次。以羅默(Lomer)、盧卡斯(Lucas)等為代表的新經濟增長理論是FDI與經濟增長理論的第三個階段。
國外學者Bhagwati(1978、1985)、Ozawa(1992)等人提出東道國健全的市場對于FDI的溢出效應有很重要的作用,認為健全的市場有助于減少市場扭曲,促進經濟增長;JeannineN.Bailliu(2000)較早地研究了國內金融市場在私人凈資本流動(包括FDI)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認為發達的金融體系具有實現儲蓄向投資的有效轉化和提高投資效率的作用與功能。
國內學者對FDI對東道國經濟增長的作用的研究也比較多:于克萍 、傅曉濤(1999)應用簡單線性生產函數和Koyc稱幾何滯后模型,以中國經濟增長為基礎研究了FDI的理想吸收規模。通過建立國民經濟總體的生產函數,反映經濟增長和FDI之間的關系;包群、賴名勇等人(2002)通過定量研究發現,影響FDI對經濟增長的眾多因素中,人力資本存量起著關鍵作用;李子奈、王志鵬(2004)利用我國29省份1982~2001年間的數據研究FDI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發現,FDI發揮作用的前提是人力資本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關于FDI與東道國經濟增長的關系普遍忽視金融因素在FDI促進經濟增長中的重大作用,尤其是國內的研究。Chee-Keong Choong、ZulkornainYusop和Siew-Choo Soo(2004)等雖然對金融因素對FDI對東道國經濟增長進行了研究但對發展中國家研究的較少,特別是中國作為引進FDI最多的國家之一研究更少。
二、國內金融市場對FDI與東道國經濟增長的關系分析
1.加速技術實現的速度。發達的國內金融市場理論上講會放大FDI的技術溢出效應,進而推動東道國經濟增長。新技術、新發明作為中間產品促成了新資本品的產生或促進原來資本品的技術升級,提高了生產中所使用的實物資本的生產效率,這個過程需要國內特定金融市場的支持。實踐證明,金融市場對通過各種手段為新技術、新發明提供融資的安排。
一國金融市場越發達,越能提供低成本的資金支持,越利于提高技術成果的轉化速度。具有發達的國內金融市場的歐美日韓等國通過金融中介、有效地金融監管、分散化的金融體系等為FDI的高新技術研發提供資金的支持和風險退出機制。FDI企業對東道國的競爭效應、示范效應是該國國內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技術改造的便捷途徑。通過模仿FDI企業的創新方式推動本國經濟增長。當然通過內部的融資可以為本國企業提供資金,但是發達、高效的國內金融市場為企業的外部融資也提供了可能。
2.增大投資的效率。國內金融市場越發達,金融中介的力量越強,較強能力的金融中介能夠把國內儲蓄、FDI企業的流入資金介紹給國內最需要該資金的企業或者是國內邊際產出較高的項目上,提高投資的利用效率。國內金融市場越發達,監管體系越健全,監管部門越能有效監督FDI資金的使用效率。國內金融市場越發達,優秀的金融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經驗越豐富,就越能有效地搜集各種資料和信息為企業提供及時的幫助,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3.加速儲蓄的資本化與國內外企業的聯系。儲蓄高效及時地轉化為投資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從經濟增長的一般途徑來看,投資是實現經濟增長的根本途徑之一。儲蓄水平提高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可能,將儲蓄有效地轉化為投資為經濟增長提供了現實性。儲蓄到投資的轉化,使社會物質資源從消費的生產轉化為資本品的生產,儲蓄不能及時高效地轉化為投資主要由于:貨幣的同質性與物質產品的一致性的存在、投資者與儲蓄者的分離、金融市場的不發達與不完善等因素。發達的國內金融市場,有利于儲蓄轉化為投資,使得二者的價值總量與實物總量的雙重相等,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
從儲蓄轉化為投資的實現手段講有金融型轉化和非金融性轉化兩種。非金融型轉化一是儲蓄者或投資者直接利用自己的產品或其他資源來投資;二是儲蓄者或投資者利用自己的貨幣資源投資于實物資本。金融型轉化是指儲蓄通過金融系統轉化為投資,一般是建立在現代信用關系和信用制度基礎上。發達的金融市場,由于各種因素的存在推動各種金融工具的發行,通過各種金融工具的發行功能,使得整個金融體系的投資者從儲蓄者手中獲得所需資本,調整生產資本的存量與流量,促進資本形成推動經濟增長。總之,發達的東道國金融市場,不僅使得FDI企業獲得生產資本的存量與流量,實現投資資本的形成和經濟增長,也有利于內外企業之間建立緊密的上下游關系促進經濟增長。
三、中國國內金融市場水平與FDI與經濟增長
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推動了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90年代后,中國逐步形成了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信貸市場、同業拆借市場等為主體的相對完善的國內金融市場。從以下幾個宏觀總水平來衡量中國的國內金融市場發展水平。
衡量金融市場發展水平的幾個重要指標有:(1)貨幣化率(M2/GDP)即廣義貨幣占GDP的比重,這一指標一般用于表示金融深化,麥金農在金融壓制與金融深化分析中用到,大多數學者在實證研究是也用該指標。(2)金融化率(FIR),也叫金融相關率,及金融資產價值占GDP(或GNP)的比重,Gold Smith認為他是衡量金融發展的重要指標。(3)資本外流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一國金融市場的抑制和扭曲程度的指標。(4)利率與匯率指標,它強調的是利率控制的金融抑制作用,利率開放是金融深化的重要手段。
中國的金融化率由1990年的89.6%上升到2008年的367.9%,顯示了中國的金融化率不斷提升,但是低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美國在1999年就達到了402.1%、日本1999年378.48%,也低于一些新興國家水平,比如新加坡2000就達到了378.48%。總之,中國金融發展水平低下,處于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同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對FDI促進經濟增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結論和建議
理論通過的協整分析Ln(FDI*LLY) 【LLY代表金融系統的流動性負債】,Ln(FDI*PRIVER)前的系數為負數【PRIVER代表私人部門的貸款】,表明我國的金融市場沒能起到積極推動FDI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目的,即國內金融市場與FDI相結合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負。這意味著中國的貨幣化程度不高,國內的儲蓄資源大量閑置不能夠很好的轉化為投資。雖然FDI流量逐年增加,國內金融市場不夠發達,使得FDI的溢出效應并不明顯。鑒于發達國家的經驗,我國應從以下幾方面建設國內金融市場。
1.健全資本市場,促進儲蓄轉化為資本的進度。股票、債券市場、同業拆借市場的融資以及風險投資、信用擔保、銀企合作等是中國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促成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但是在中國,股票、債券市場、同業拆借市場的融資以及風險投資、信用擔保、銀企合作等方式僅處于起步階段。針對國內金融市場存在的規模有限、覆蓋面小等缺陷,一是要增加股票、債券、信用擔保的品種,允許國內企業和科技、專利投資型FDI企業發行企業科技創新債券或大力發展“二板市場”;二是放寬技術、專利型企業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條件,提高外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范圍,增強FDI企業的資本積累能力,使FDI企業與中國國內企業建立前、后關系,進而提高國內企業的技術水平,放大FDI的技術溢出效應,推動中國經濟增長。
2.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1)我國商業銀行在進行商業化改革的時候,要以“利潤最大化”為指導原則,實施嚴格的風險管理機制,減少甚至是停止對重復建設、低水平建設項目的貸款,是資金流向國內高新技術產業、創新型產業。提高對企業現有在建工程項目的監督管理。
(2)實施信貸政策,調整信貸結構發揮其杠桿作用,鼓勵并引導對FDI企業在內的各類新技術產業、資金利用效率高的企業的信貸支持。
3.開放金融市場。開放金融市場,尤其是國內的金融服務市場,引進外資金融機構,是中國能夠更好的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從國際資本流動的結構來看一般經歷的過程為:國際債券投資―國際銀行貸款―國際直接投資―國際證券投資,由此可知,國際證券投資將逐漸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方式,在引進外資時,僅對FDI政策上的優惠已經無法適應國際資本流動的新趨勢。作為發展中的大國,中國要逐步開放金融市場,增進FDI的投資信心,逐步引進國際證券投資的模式,促進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擴大FDI的溢出效應。
4.大力發展民營銀行,成立科技開發銀行。當前,中國的國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推動企業科技融資方面欠缺仍比較大,尤其是為FDI企業提供科技改造、科技創新提供的資金不足,沒能很好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我國的整體科技水平,抑制了FDI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針對我國的現狀,成立科技開發銀行可以有效彌補現有銀行體系的缺陷。我國可以成立商業銀行性質的科技銀行專門的為科技創新服務的政策性金融業務,也可以考慮成立專門為技術創新活動提供政策的科技開發銀行。
5.加強金融監管體系
(1)加強法制建設,完善金融監管法律體系。加快金融體系的立法步伐,使各項業務法制化,做好金融法律、法規、規章等的制定和修訂,從監管機制的原則、監管內容、監管方式、監管責任等方面對金融部門的行為進行規范,量化金融監管的目標,實施嚴格的責任追究只,提高金融監管部門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水平。
(2)逐步建立統一的監管體制。短期內分業監管體制要繼續保持,長期內隨著中國金融機構的完善、機制的健全、監管能力的提高,可以建立統一的監管體制,成立國家金融安全管理委員會,下設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信托局等部門,分別對銀行、證券、保險、信托業進行監督管理。
(3)監管模式與監管內容的轉化。監管模式有機構型監管模式向功能型模式轉化,監管內容從合規型監管向風險型監管轉化。有直接的監督檢查轉向間接的考評檢測,有事后查處轉向對全過程的監督。
參考文獻
[1]吳蘊韜.《我國利用FDI的現狀分析》.《學術交流》.2004(9)
【關鍵詞】離岸業務;發展;內外分離型
一、我國境內離岸業務的產生發展
離岸業務是一項金融活動,是指境內銀行吸收非居民資金并服務于非居民。
1.我國境內離岸業務產生的背景與其發展的動因
從國內外的發展形勢看,起初我國已具備發展離岸業務的基本條件。國家政局和法律法規基本完備,經濟與相關的技術發展迅速,再加之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特有的地理優勢為國際金融業務的開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離岸業務是我國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我國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能夠促進我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融合,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起積極有效的作用。離岸業務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具有特殊的意思,有利于商業銀行的不斷創新和國際化發展。
2.我國境內離岸業務產生發展的階段
通過參考一些學者對離岸業務的研究分析,我國離岸業務的發展階段分類被普遍接受的觀點為:我國對離岸業務的研究始于上世紀80年代,它的發展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離岸業務的初創階段(1989年-1994年)。
在此階段,離岸業務的發展以招商銀行為主,起初開始于深圳的部分銀行,通過不斷的深入探索建立了完備的規章制度。截止1994年底,招商銀行通過離岸業務獲利1346萬美元。
第二階段,離岸業務的發展階段(1995年-1998年)。
從1994年到1996年,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分行、中國農業銀行深圳分行、深圳發展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市分行等4家銀行先后獲準離岸業務試點,并且發展迅速。截止1998年底,我國離岸總資產26.82億美元、總存款24.16億美元、總貸款22.32億美元,比1989年底分別增長了86.3倍、206.2倍和78.2倍,我國離岸業務初具規模,但由于擴張的盲目性離岸業務出現了的大量虧損。
第三階段,離岸業務的整頓階段(1999年-2002年)。
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許多企業破產,房地產市值大幅下降,經濟持續走低,導致大量不良離岸貸款出現,再加之人民幣的貶值壓力,1999年金融監管部門停辦了一切離岸業務,進行清理整頓。
第四階段,離岸業務的重生階段(2002年至今)。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和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2002年6月人民銀行恢復了招商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的離岸業務,并允許交通銀行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開辦該業務。這是我國金融業務發展的新起點,是我國國際化的開端。
3.我國境內離岸業務產生發展的特點
通過參考一些學者對境內離岸業務的研究,將我國離岸業務產生和發展的特點歸結為以下幾點:第一,服務對象為非居民;第二,國際化程度高;第三,交易業務自由化;第四,內外分離型離岸業務的發展模式;第五,享有更多的優惠政策;第六,交易大都發生在銀行之間。
二、我國境內離岸業務的現狀
我國境內離岸業務目前以銀行業務為主,采用內外分離型的發展模式,我國經營離岸業務的銀行共有七家但只有四家(交通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可以全面的從事各種離岸業務,而且這些銀行經營的離岸銀行業務經營幣種僅限于可自由兌換的貨幣。
內外分離型離岸金融市場,是以非居民為服務對象由政策引導和鼓勵的金融市場模式。我國采用這樣的模式,是根據我們的現存國情和經濟發展狀況而定的,因為在這一市場模式中金融管理當局將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分離監管,較為有效的保護了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
三、我國境內離岸業務的發展現狀分析
從1989年部分銀行開辦離岸業務至今,我國離岸業務的發展已經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磨礪,在此期間,離岸業務得到飛速的發展,規則和制度得到了不斷的完善,但是也凸顯出了我國離岸業務的一些不足。
第一,規則和制度有所改善但缺乏法律保障,法律法規滯后。
我國目前采用的仍然是1997年國家外匯管理局頒布的《離岸銀行業務管理辦法》,此辦法從1998年1月1日開始實施一直至今。
此辦法僅對中資銀行的離岸業務做了規定并沒有涉及外資銀行,但目前我國已有部分外資銀行開展離岸業務,中外資銀行沒有統一的準入標準。在離岸業務的具體業務方面也有明顯的法律缺失,例如離岸業務的稅收方面。
第二,監管法律缺失,監管主體和職責不明確。
離岸銀行業務涉及的各監管法律和部門沒有明確的主體和部門職責,阻礙了我國離岸業務的發展。
第三,離岸業務的賬戶管理缺乏有效性。
無論在離岸業務的存款、貸款還是現金賬戶,我國目前監管缺乏效率。
第四,銀行缺乏自律,容易產生在岸業務與離岸業務的滲透。
在岸業務與離岸業務的滲透使資金風險加大,而且容易發生風險的隱性轉移,影響貨幣政策和外匯政策的實施。例如在岸資金與離岸資金交叉混用,使在岸資金流出逃避外匯監管。
四、我國境內離岸業務的發展建議
通過對我國境內離岸業務的總結分析,針對我國境內離岸業務的發展現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修訂和完善《離岸銀行業務管理辦法》以適應我國目前離岸業務的發展。
將外資銀行的離岸業務納入監管范圍,做到中外資銀行離岸業務監管的統一性,加強對客服和銀行自身的監管和風險控制。
第二,對離岸業務的賬戶管理提出明確的規定,改善管理方式增強管理效率。
第三,加強離岸業務金融市場的發展以適應離岸業務的發展需要。
完善離岸業務金融市場的法律法規,提出合理的市場規范,可以有力的促進金融市場的發展進而加快離岸業務的發展,增強我國國際化水平。
參考文獻
[1]成光.離岸銀行離岸業務與中國企業“走出去”[J].財經之窗,2008:59-62.
[2]降曙明.我國商業銀行離岸業務發展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
13-17.
[3]成光,孫林巖.我國商業銀行離岸業務經營策略研究[J].經濟經緯,2009(1):133-137.
[4]朱焱.銀行離岸業務亟需“靠岸”[J].金融前沿,2011:51-54.
次級債是美國銀行針對信用記錄較差的客戶發放的住房貸款(即次級房貸),是住房抵押貸款發放機構(如商業銀行)將其持有的住房抵押貸款集合組成資產池,經打包定價后出售給特殊目的機構(Specialpurposevehicle,SPV),特殊目的機構再將其以擔保、保險等形式進行信用增強(CreditEnhancement),經過信用評級后以抵押擔保證券的形式出售給投資者。證券每月支付的本息現金流,直接來源于資產池中抵押貸款每月獲得的計劃償還和提前償還的本息金額。
作為近30年來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起始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其核心在于通過嚴謹有效的交易結構設計,使資產的客觀信用同原始權益人的整體信用相隔離,并提供住房抵押貸款資產本身信用和衍生信用兩個層次信用。目前,已在國際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與發展。美國次級債危機發端于2006年下半年,在2007年2月引發世人普遍關注,到2007年8月則升級成席卷全球金融市場的風暴。其影響并不僅僅限于次級債市場,已經蔓延至其他市場。在次級債危機的影響下,道瓊斯指數、倫敦金融時報指數、日經指數都在下降。與2003年6月29日相比,道瓊斯指數2008年1月30日的市值損失了3000億美元,去年美國金融行業裁員15.3萬人,而2006年整個行業裁員僅5.03萬人。截至今年1月底全球因次級債危機而導致資本市場縮水約8萬億美元。
受此影響,中國股市牛市步伐嘎然而止并調頭向下,從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上證指數下跌2000多點,許多股票被腰斬。我國的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這場危機的影響,同樣也對中國的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如何穩健運行以防范金融危機的
發生提出了亟待解決的課題。
二、我國金融投資的現狀分析
我國金融投資從實物投資中分離出來并發展壯大,是融合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進程之中的,并已呈現出投資主體多元化和投資工具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我國金融投資的發展面臨著種種困難,無論是融資工具的發行、流通、交易諸環節,還是資本市場現存的國有股癥結、股市結構單一、吸收公司上市標準僵化等特點,以及證券業的組織、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問題,發育不全的金融市場環境和運行扭曲的金融市場運行機制,嚴重地阻礙著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商品經濟發展程度的制約,但更現實的則是金融投資環境發育基礎的薄弱與其環境要素組合體系的殘缺不全。因此,改進和完善我國的金融投資環境已成為我們培育金融市場,完善金融投資體系,發展金融投資的關鍵。
三、次級債危機給我國金融投資改革的啟示
1.加強金融投資風險防范意識,在實踐中自我完善金融體系。
(1)提高應對金融危機的監控水平;
(2)應該警惕國內住房按揭貸款的潛在信用風險;
(3)謹慎加息,避免房貸資金成本過高引發的住房按揭貸款還款風險增加的金融風波;
(4)以美國次級債危機為前車之鑒,事先采取科學論證、試點推廣、風險控制等手段,盡快推動住房按揭貸款證券化的進程,化解集中于銀行體系的金融風險;
(5)嚴格控制并有效阻擊銀行資金尤其是境外資金非法流入國內資本市場。
2.立足于本國金融資本,積極引導個人投資者參與金融投資,鼓勵機構投資者的進入,同時吸收國外金融投資為補充,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加強對機構投資者進入金融投資領域的引導,降低其進入門檻,同時注意對其進行投資風險意識教育,樹立投資理念。
3.根據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經濟的要求,實現中介機構民營化,建立規范的行業自律制度和信用制度,強化會員和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完善證券交易所的組織架構和運作方式,建立嚴格規范的行業自律制度、信用制度和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制度,增強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
4.作為調控主體,政府退出對金融投資過程和投資行為的直接干預,成為整個社會金融投資活動的間接調控者。政府對金融投資的管理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目標合理確定金融投資活動的宏觀調控目標,明確發展方向;
(2)管好、用好政府投資;
(3)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依法建立公平競爭的環境,保護投資主體的合法權益,規范參與金融投資各方的行為;
(4)防范國家金融風險。
5.從實際出發,以切實滿足投資者的需要為宗旨,既改善金融投資環境中的物質因素,又靈活地運用各種政策措施,改善金融投資環境中的非物質因素。具體而言應從以下方面著眼:
(1)保持政治、經濟的長期穩定和發展。
(2)建立一個符合國際規范的、成熟而發達的金融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
(3)建立高效率的證券交易系統和現代化的通訊網絡,改進和完善信息傳遞系統,提高金融服務質量。
(4)建立和完善各種證券管理政策及法律,維持證券市場的正常運行秩序,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5)加快培訓金融投資人才。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政府必須在堅持金融投資漸進式發展原則的基礎上,一方面積極支持并鼓勵資本市場金融創新業務的發展,穩妥推進金融市場的開放;另一方面應加大力度,合理控制對外證券投資的風險。國內各類投資機構應從此次危機中汲取深刻教訓,在對外投資之前深入調查和研究,深入了解風險,合理防范和控制風險。
參考文獻:
[1]易憲容.美國次級債危機及對中國的警示[J].時事資料手冊,2007,(5).
[2]王寅.美國房貨風險警報[J].百勝,2007,(5):11-13
[3]張紅梅.現代金融投資理論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關鍵詞]世界糧食危機 農業國際化 路徑選擇
一、當前世界糧食危機概況
最近3年,由于國際市場糧價過高,已經導致多國發生了“糧食騷亂”。2010年由于受到全球極端異常氣候的影響,全球小麥主產區的小麥產量大量減產;與此同時,全球主要大米生產國的大米產量劇減了30%,導致國際糧食總產量預期下降,國際糧價不斷攀升。2011年國際糧食市場總體呈現“前高后低”的特點。受全球流動性依然寬松和極端天氣影響,上半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四大糧食品種價格在2月份強勢上沖,隨后寬幅震蕩,維持在2010年尾段較高位的運行區間。
二、世界糧食危機對我國農業國際化帶來的挑戰
1.世界糧食價格上升,導致我國糧食進口成本增加
據統計局初步統計,2011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57121萬噸,比2010年增產2473萬噸,增長4.5%,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截至12月15日,全國糧食價格指數報205點,較去年同期上漲17個點,漲幅9%,上漲速度雖較前兩年小幅回落約2個點,對比其他年份,仍屬于高速增長,延續了近幾年的上漲勢頭。
2.發達國家糧食出口國借口世界糧食危機繼續加大農業國內支持力度,提高貿易壁壘
自2010年以來,美洲、歐洲、澳大利亞、和亞洲的主要產糧國均發生了罕見的氣候災害,導致各發達國家政府更加不顧WTO《農業協定》關于國內支持條款的規定,增加對農業生產者的綠箱和藍箱支持,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美國2002年出臺的農業法案就公開允許提高對國內生產者的補貼,努力擴大糧食出口;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卻在不斷完善國內農業保護體系,并形成了由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組成的農產品貿易保護體系。
3.國際跨國公司壟斷了全球糧食市場,使得我國在農業國際化的進程中處于被動的地位
目前,全世界最重要的十幾家跨國糧商和四十家中型企業幾乎控制了全球食物鏈,而擁有世界大量糧食儲備的“ABCD”四大糧商就已經控制了世界糧食交易量的近80%,這些企業靠著長期以來形成的壟斷優勢,運用各種資金運作消滅競爭對手,從而實現價格的控制和市場的控制。
4.糧食金融屬性的增強考驗我國國內糧食金融市場抗風險能力和與世界接軌的適應能力
當前糧食的金融屬性已經超過了其商品屬性,糧食貿易金融化程度已經大大加深。然而當前我國的農產品期貨市場還存在交易品種少、規模小、投資結構不完善等問題,與世界農產品金融市場的接軌還不密切,國外農產品金融市場的波動將會對國內農產品金融市場產生一定的沖擊,并間接影響我國農業國際化的進程。
三、應對世界糧食危機,加快我國農業國際化的路徑選擇
1.大力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
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對于解決全球糧食危機,推進農業國際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為此,應該進一步擴大國際農業技術的合作,利用自身在農業技術上的相對優勢,輸出我國的優勢農業技術和裝備;擴大優質農產品出口,進口我國短缺農產品,保障我國的糧食供應安全;實施多種形式的農業對外投資,形成生產、加工、貿易等領域全面發展的格局。
2.積極參與新一輪《農業協定》談判,創造公平的農業貿易環境
當前的《農業協定》對我國農業發展的消極影響是明顯的:承諾擴大大宗農產品進口配額,將對主要農產品的生產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的減讓,特別是進口配額的一部分必須分配給非國營貿易企業,將會影響我國政府的宏觀調控;只有進一步改革《農業協定》中對發展中國家不利的條款,才能在公平合理的國際環境中促進我國農業國際化的健康發展。
3.培育大型跨國農業企業,打破國際農業企業的行業壟斷
針對當前國際農業跨國企業依仗對相關農產品資源在生產、流通、銷售渠道等方面的壟斷,賺取壟斷利益的行為,應該加快國有農業公司的改革,走開放之路;引入新的機制,優化資本結構,加強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步伐;按照現代企業的標準建立法人治理結構,進行產權改革,讓農業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鼓勵其朝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企業奮斗。
4.完善國內糧食金融市場,促進國內外糧食金融市場的一體化
為防止國際糧食市場價格上漲帶動我國糧食價格的大幅攀升,必須盡快完善我國糧食金融市場,尤其是農產品期貨市場。除了利用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進行風險的自我規避外,同時也要注意借鑒國際經驗,重視期貨品種的開發,服務于我國農業經濟的需要,在適度開放期貨市場的條件之下,做大做強我國的期貨市場。在完善我國農產品金融市場的前提之下,實現國際國內農產品金融市場的接軌,爭取實現農產品金融市場的國際化。
參考文獻:
[1]陳武.比較優勢與中國農業經濟國際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關鍵詞: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
1.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現狀
1.1金融投資成為家庭理財的主要方式
我國大眾家庭理財指的是普通家庭將閑散資金進行投資,參與社會金融活動并從中獲取利潤的過程。大眾家庭理財實際上是社會剩余資金以某種形式參與社會經濟建設,同時展示貨幣價值的過程。從20世紀80年代起,大眾家庭理財主流是儲蓄,國家需要大量的資金儲備,而市場經濟發展不足,金融市場發展更為緩慢,國民需求較少,儲蓄利潤高于大多數的理財形式。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尤其是金融市場的發展,很多金融理財形式顯示出較高的利潤率和靈活的操作性,人民幣購買力的變化使得民眾更愿意參與各種形式的金融投資,以股票、基金為代表的理財形式,成為目前我國家庭理財的主要方式。
1.2新興理財產品成為熱門
我國現階段的金融投資市場具有種類豐富的理財產品,為家庭投資提供廣泛平臺。與股票、基金、期貨、理財保險同步,為了獲取資金優勢,銀行也衍生出大批理財產品,該現象符合金融市場規律,也符合我國家庭理財行為的發展規律,即民眾參與金融市場的活動,以民眾手中的財富量為標準選擇理財產品。隨著網絡金融的發展,很多家庭理財逐漸轉為網絡金融理財形式,參與P2P投資或者在第三方交易平臺購買購入門檻低、隨存隨取的理財產品,是現今我國大眾家庭金融理財的新潮流。
2.我國大眾家庭金融理財的問題及原因
2.1大眾家庭金融理財受市場影響大
我國大眾家庭以理財的形式參與金融活動,作為金融市場中的一員,同樣受到金融市場變化的影響。從儲蓄理財轉為以股票、基金為主流的金融理財,再轉變為即時的網絡金融理財,大眾家庭理財經歷著我國金融市場的轉變。也正是由于受金融市場影響大,大眾家庭理財的收益同樣也由金融市場決定,但家庭理財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卻是十分有限的。據相關資料顯示,由大眾家庭理財匯入金融市場的可用資金額度不容小覷,但是,這部分資金的收益率卻遠不如大型企業或銀行在金融市場中的活動。然而,大部分金融理財風險卻由普通家庭理財承擔。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大眾家庭理財的管理者是普通民眾,他們缺乏專業的金融知識,對金融市場的敏感度不高,對理財本身的理解程度也僅限于“拿利息”,非專業的理財行為和態度,使得家金融理財的發展受限,這也是未來我國大眾家庭金融理財發展的突破口。
2.2大眾家庭理財風險高
近年來,我國居民對于儲蓄的欲望連續降低,在該現象產生同期,我國股市行情持續走高,具有較大比例的股民存在將自己的家庭存款從銀行轉移到股市的意愿。參與股票、基金等金融理財的家庭越來越多;有些家庭對P2P投資,以期獲得相關的收益。但是,大多數家庭金融理財所獲收益都不能滿足家庭理財管理者的預期,很多家庭金融理財活動,受股票、期貨交易的波動性影響,呈現出“賠本”的狀態。股市行情不佳導致家庭破產的事件時有發生;P2P公司無法收回單款,間接導致投資家庭本金虧損的現象也普遍存在。大眾家金融投資理財仍然面臨著較高的風險,并且,這種風險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呈現出越來越高的趨勢。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大眾家庭理財中的理較少,而根據金融理財的主流趨勢,以及小部分股民投資獲益的選創效益,大眾家庭理財存在著比較嚴重的盲目跟風現象。跟風作為中國公民思維習慣特點,也容易造成巨大虧損,因此,如何理性地參與金融投資理財,如何盡可能地規避金融市場風險,是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的方向之一。
2.3大眾家庭理財需求難滿足
我國普通民眾家庭參與金融投資理財,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利用閑散資金賺取利潤,而這些利潤將應用于個人花銷或者家庭開支。實際上,有目的地、積極地參與金融理財的家庭,將理財所得用于固定家庭開支的占大多數。例如,在固定資產理財較為盛行的時期,部分家庭將購買房地產作為理財的主要形式,購房后將房屋出租,利用租金供應子女大學期間每個月的生活費,在子女畢業之后,將房產作為子女結婚成家之用,這是典型的理財滿足家庭需求的形式。但是,在金融投資理財活動中大眾家庭理財缺乏一定的計劃性和目的性,理財所得收益不穩定,在滿足固定的家庭開銷需求方面,可操控性不是很強。金融投資理財的高收益吸引著大量家庭的參與,但是其對家庭理財需求的滿足能力不足,又使得一些家庭理財管理者將理財的視角轉向其他項目上。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國金融市場針對大眾家庭金融理財設計的產品,本身缺乏相應的穩定性和指向性,對于家庭型客戶來說,理財產品和相關服務的個性化不明顯。如何滿足理財需求,也是大眾家庭投資理財發展的主要目標。
3.我國大眾家庭金融理財的趨勢
3.1家庭可參與的金融理財項目逐漸固定
民眾以家庭為單位參與金融市場活動成為大勢所趨,但是,要求家庭理財的管理者具備專業的金融知識和對金融市場的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是不現實的。在民眾積極參與金融投資理財活動的同時,隨著各種金融理財活動發展逐漸穩定、民眾在理財過程中的不斷交流和總結,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項目會逐漸穩定。首先,在國民經濟迅速提升、投資受益者比例大的前提下,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股票投資的隊伍中。股票作為金融投資理財的主要形式,已經在家庭理財中存在了一段時間,股票行業本身的參與規則逐漸固定、經濟人對參與者的指導能力不斷提高,使得股票收益和風險的比例越來越大,可以作為家庭參與金融投資理財活動的首選;其次,因政府的資金管制政策和大眾家庭對投資上技能的缺乏,國內大眾家庭均會進入到門檻更低、風險更小、收益更加穩足、變現能力更強的金融投資領域,比如說購買基金和股票等;而對于那些專業技能要求更強的房地產、黃金、期貨等項目,大眾家庭可能不能加入其中。這意味著,我國股票行業仍以大眾家庭為主要發展的客戶群體,為家庭型投資者提供股票和基金購買指導以及相應的服務,是促進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主要策略。
3.2家庭理財管理者以及相關理財產品對風險進行高度控制
在家庭金融投資行為中,投資者可把市場運動的方向分為基本運動、中期趨勢和日常波動。對于普通民眾而言,投資的關鍵在于抓住中期趨勢,中期趨勢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大幅變動,安全性高。對于一個投資者來說,要學會掌握基本運動以及中期趨勢,忽略日常波動;在此基礎上,投資者還應始終保持樂觀的投資心態,根據家庭資金的持有情況以及自身對風險的承受能力,理性地進行投資,盡量避免盲目追求利潤,否則投資的獲利虧損的大幅起落容易對其造成極大的消極影響。除了家庭理財管理者從主觀角度進行風險控制之外,提供投資理財產品的證券公司、銀行等,也應在經營和服務過程中,幫助大眾家庭識別和預測風險,盡量降低投資風險對家庭理財的損害?;ヂ摼W金融投資理財作為新興的理財形式,已經得到大量家庭型投資者的支持,為了高度控制風險,相關金融主體,如P2P貸款公司,應該主動向參與者披露經營信息以及必要的會計信息和征信信息等,這些能夠成為家庭型投資者衡量風險、進行理性投資提供很大的幫助。
3.3針對家庭理財需求設計更具個性化的金融理財產品
大眾家庭進行金融投資理財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家庭開銷需要,在服務個性化的現代社會,金融市場也開始重視針對家庭型投資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即根據家庭理財的主要目標提供合適的投資型理財產品,在對家庭財產狀況、收支狀況進行深入調查的基礎上,以客戶分析作為開發理財產品的基礎,使理財顧問成為家庭型投資者的指導者,幫助他們更好地實現金融投資理財目標。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已經開始進行這樣的金融理財產品開發和推廣。例如招商銀行推出的養老理財產品、興業銀行推出的教育型投資產品等。這些產品具有明確的目標,并且,銀行為客戶提供的理財顧問,能夠對客戶進行一對一的貼心服務,幫助家庭型投資者選擇最合適的理財產品,這種從產品到服務的個性化發展,是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的主流,也是銀行以及其他投資公司發展家庭型客戶的主要策略。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大眾家庭已經成為金融投資理財的主要參與者,家庭型投資者在理財能力和知識技術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對理財風險的客觀認識且目前的理財產品尚不能完全滿足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需要。理財項目逐漸集中并且固定,無論是投資者還是金融機構的經營者,都需要充分考慮如何規避理財風險。希望本文能夠為我國普通民眾家庭參與金融投資理財活動提供參考性的建議。
參考文獻:
[1]王頔.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現狀分析及趨勢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08):129-130.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服務貿易結構變得更傾向于銀行、保險、證券等新興服務部門,未來服務業的競爭將逐漸轉向以金融服務為代表的新興的服務產業的競爭。中國金融業起點低,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因此,大力推動中國金融服務貿易結構升級,打造良好的金融服務貿易平臺,對于提升中國金融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中國金融服務貿易的現狀分析
要素條件分析:資本分析。資本是金融服務貿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前我國金融機構的資產規模較小,因此擴大金融機構資產規模,提高資產質量將極大的影響中國金融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截止2010年年底,中國的不良貸款率降至 1.1%,資產質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與金融服務貿易強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人力資本分析。人力資本是一個會影響一國金融服務貿易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有大量高素質金融人力資本的金融機構可有效地提高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有效降低競爭成本。目前我國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銀行金融機構工作人員所占比例相對較低,我國金融機構缺乏優秀的金融服務貿易專業人才。
技術資源分析。技術也是影響金融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一個重要因素。在金融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市場,必須有強大的信息技術支持。在技術方面,信息技術的發展有利于金融服務者研發新的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拓寬金融服務者的服務渠道,優化金融服務業的成本結構,為金融機構創造更多的利潤。
需求條件分析。 金融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還受金融服務貿易需求的影響。金融服務貿易需求包括進口需求和出口需求,從2006-2010年2006-2010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可看到,當前中國金融服務貿易的進口需求和出口需求相對較小,同時出口額遠小于進口額。但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市場的改善,社會需求越來越旺盛。
相關及支持性產業分析。波特認為:一國產業或企業,相關及配套產業健全與否,是決定其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之一。表1顯示,近年來,中國金融業的相關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迅速,但與當前金融服務貿易強國相比較,仍有一定差距。
表1 2010-2011年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單位:萬元)
年份 信息系統集成 信息技術咨詢 數據處理和存儲 集成電路
服務收入 服務收入 服務收入 設計收入
2010 31166873.2 11998876.1 17634255.3 4496857.1
2011 40835066.3 18015462.3 30660054.0 6320067.6
2012 55832575.8 24353980.7 41560128.7 7702274.0
資料來源:2013年中國統計年鑒
企業策略,結構和競爭分析。為了提高中國金融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需要建立一個結構合理、全面的戰略規劃。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總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轉載須注名來源目前在華投資銀行營業機構少,其資產占銀行金融機構總資產比例小。由此可見,中國金融市場自由化程度還不夠,中國金融機構目前仍處于被保護狀態,這對我國金融機構競爭力的提高有很大影響。
政府政策和機遇分析。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被稱為“看得見的手”,中國的情況告訴我們,從金融服務貿易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到金融服務貿易監管措施的實施,都與政府密不可分,政府制定何種法律政策,將對中國金融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產生很大影響。目前中國金融市場快速發展,對于發展金融服務是一個好機會。
三、提高中國金融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建議
擴大資產的規模,提高資本的質量。中國應增加資本投入,提高金融機構的抗風險能力。為鼓勵金融服務產業的發展,政府可增加對其財政撥款,提高金融企業的軟硬件設施水準,提升金融機構的實力,優化金融市場的外部環境。規范市場投資行為,吸引外國投資,進一步改善國內的金融和保險機構的盈利能力,擴大其資產規模。在關注資產規模擴大的同時提高資本的質量,這就要求金融機構要嚴格審核貸款的審批條件,進一步做好貸款風險預警措施工作。
優化人力資本結構,提高金融服務水平。金融服務貿易領域的國際競爭實際上是高質量金融人才的競爭。中國的金融機構應建立金融人才儲備,一方面可以加強我國內部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在發達國家工作的華人為我國金融機構服務,把國際市場的先進經驗帶回國內。與此同時,中國也可以在國外建立金融機構,吸納國外金融高端人才為我們服務。
加強技術研發,創新金融服務貿易產品。引進國外先進的金融技術,加強技術研發,加快國內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推出高技術、高知識、高附加值的金融產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專注于電子金融的發展,進一步推動金融資訊服務,擴大金融服務范圍,提高金融服務效率,降低金融服務成本,以提高國內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水平。
拓寬渠道,擴大需求。目前中國金融服務貿易逆差,要注意解決金融服務貿易出口需求的問題。對于這問題,外商投資企業的需求對中國金融服務貿易的出口額有直接影響。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引入外商投資企業,來刺激國內金融服務貿易的需求,還可以開展海外市場,增加金融服務貿易的出口需求。
支持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競爭力提升。在當前形勢下,提高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必須有相關產業的支持。相關及配套產業,包括傳統服務貿易、貨物貿易以和信息技術產業。我們應該支持這些產業的發展,促進金融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提升。
世界經濟金融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并購史,在近百年的發展過程中,先后涌現出了五次大規模的企業并購浪潮。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不斷開放,呈現出經濟的全球化和金融的自由化兩大特點。同時,由于各國不斷放松金融管制,自90年代以來,世界金融業不斷掀起并購浪潮。
一、外資并購中國商業銀行的現狀分析
當前,中國銀行業正處在體制轉軌、擴大對外開放、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時期,隨著中國加入WTO,外資銀行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速度不斷加快,與中資銀行的競爭與合作已經全方位展開。1999年12月和2001年12月,國際金融公司、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分別注資參股上海銀行,合計占其總股份的18%,使上海銀行成為中國加入WTO后第一家由多家海外金融機構參股投資的國內商業銀行。2002年12月,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與花旗集團正式簽署一系列戰略合作協議,花旗銀行首期出資6700萬美元取得上海浦東發展銀行5%的股權,成為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第四大股東,同時承諾在個人金融、風險管理、財務管理、IT系統改造、人力資源管理等領域對浦發銀行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2004年,外資銀行并購浪潮有增無減,且突出呈現出股權比例高、交易金額大的特點(見下表)。
二、外資并購中國商業銀行的效應分析
2003年1月,國際清算銀行、歐洲央行、歐盟委員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和10國集團共同發表了關于銀行并購的模式、動因和效應的研究報告――《Report on consolidation in the finan?鄄cial sector》,報告認為銀行并購后使得金融資源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合理調配,從而實現整個銀行業效率的改進。外資并購除了具有積極效應,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一)外資并購中國商業銀行的正效應分析
首先,外資參股能補充資本金,提高中資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資本金不足一直是中國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商業銀行廣為詬病的一個問題,也是宏觀金融秩序保持穩定的隱患。對國內商業銀行來說,不管是股份制商業銀行還是國有商業銀行,都希望能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提高資本充足率,為進一步發展營造條件。而并購則有可能成為這些商業銀行擺脫資本充足率不足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歐美市場的并購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了這種可能性。2004年民生銀行和交通銀行先后吸引外資參股并購,其主要目標就是補充資本金、提高資本充足率、為擴張業務奠定資金基礎,因此在選擇并購投資人時,其看中的就是對方的出價和資金實力。
其次,并購有利于中國商業銀行建立多元化的股權結構和真正高效靈活且有彈性的經營機制。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解決委托――效率問題,并購作為一種外部約束機制,一方面能夠提高現有經理層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能夠引進先進管理經驗和效率更高的團隊,從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雖然經歷了多年的金融改革,但國內銀行普遍存在的體制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等問題一直沒得到根本的解決,公司治理結構也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通過外資并購入股,無形中對中資商業銀行施加壓力和影響,這種壓力與其自身的動力相結合,會形成促使中資商業銀行經營機制發生變革的“催化劑”,從而加速其股權結構的優化,提升其經營管理水平。上海銀行1999年底吸收國際金融公司入股的首要目標就是希望通過引進外資,改善股權結構,更新經營理念。
再次,外資銀行先進的經營理念和技術手段將為中資銀行注入活力,優化中國銀行業的市場結構,實現正的溢出效應。進入中國的外資銀行大多歷史悠久、實力雄厚,并在長期市場競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隨著它們的進入,其成熟的經營方式、先進的管理水平和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必將給中資銀行帶來新的思考,從而使其盡快轉變角色,適應整個市場的變化。在激烈的競爭壓力下,整個銀行業的服務意識和水平也將得到顯著提高,沉寂多年的中國金融市場必將產生“鯰魚效應”,并重新煥發活力。此外,商業銀行通過并購往往能夠實現技術互補,大大降低自身對軟硬件的投資。
最后,著眼于未來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的長遠眼光,吸引外資參股并購是中國銀行業突破國別市場壁壘,拓展銀行經營邊界的重要手段。與國際市場接軌、參與國際競爭,是世界銀行發展的大趨勢,中國的銀行業不可能置身事外,但限于規模和水平的制約,目前參與國際競爭的中國銀行僅局限在少數資本雄厚,具有政府背景的大銀行,而廣大中小銀行對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往往有心無力。而且,當一國的商業銀行試圖進入另一國金融市場時,往往會受到目標國金融市場和法規的嚴格限制,這些限制通常在短期內難以解決,有些甚至是無法解決的,機會成本非常高。借助并購能夠順利地繞過目標市場的壁壘,既有效地規避了市場國的金融法規,又較快地融入了當地的金融市場。
(二)外資并購中國商業銀行的負效應分析
事實上,銀行間的并購可以看成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外資并購中資銀行可以成為中國銀行業改革的“助推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演變成危機重重的“炸藥筒”。外資并購對中國銀行業潛在的負效應同樣不容忽視。
首先,外資并購會對整個銀行體系的安全穩健帶來負面影響。并購重組后銀行業務的分散化和專業化程度更高,雖然單個銀行機構自身風險下降,但是金融機構間的相關性卻增強了,一旦出現破產便會給整個銀行業帶來更嚴重的風險。而且,外資并購中資銀行在增強中資銀行與國際金融市場聯系的同時,也增加了中資銀行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傳染的可能性。
其次,外資并購對銀行監管提出了新的挑戰。由于合并后的銀行廣泛涉足多個金融領域,在當前分業監管的體制下,就會形成同一銀行被多個機構監管的局面,由此產生多個金融監管機構間的協調問題。我國《外資金融機構監管條例》規定,外資超過25%的銀行為合資銀行,適用于該條例;外資不足25%的應按中資銀行管理。從目前外資銀行參股中資銀行的比例看,外資均避免突破25%的持股上限,從而其復雜的跨國交易很難受到當局的監管,容易產生道德風險。
最后,外資并購會帶來成本和整合上的壓力。Robert Lensink和Niels Hermes(2004)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在較低經濟發展水平下,外資銀行的并購參股同國內商業銀行提高的費用支出相關。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外資憑借其在資金和技術上的優勢在談判中要價過高,在合作過程中打壓中資銀行;二是在溢出效應的作用下,由于中資銀行需要投資于先進的銀行技術手段,從而導致成本增加。但影響并購成功與否的關鍵還在于并購后的兩家或多家銀行的整合問題。其在管理模式、財務系統、企業文化等諸方面都會有所不同,在改造過程中有可能形成沖突,反而帶來效率上的損失。
三、結論和建議
外資參股并購對國內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優化股權結構、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經營理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從國外的實證研究成果看,并不是所有的銀行在并購后都能實現正效應。因此,不管是監管當局還是中資銀行,都應該以一種理性的心態看待外資參股并購,做足“內功”,在規范市場環境的同時實現引資的最終目的。
(一)明確自身目標,理性實行并購
中資銀行在選擇并購投資人時,應該明確自身目標。雖然當前幾乎所有的中資銀行都存在資本金不足的問題,但銀行的發展并不是僅僅依靠補充資本金就能實現的。況且,除了吸收外資入股外,發行股票、債券等也是快速融資的手段。因此,中資銀行在選擇并購投資人時,應該樹立長遠發展的目標,把并購重組看成自身長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僅僅盯著價格。實現經營和管理上的進步和爭取未來的合作機會才是中資銀行在選擇外資投資人時最應引起重視的。
(二)借鑒國際經驗,少走彎路
在金融業并購重組愈演愈烈的今天,不管是市場經濟發達的歐美發達國家,還是正處于轉軌經濟體制的發展中國家,并購重組都已經成為擴大規模、化解危機、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如曾在亞洲金融危機中遭受沉重打擊和巨大損失的韓國、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家都對銀行體系進行了大規模的重組和改革,積極引進外資,以外資并購帶動國內金融業的發展,逐步走出了危機的陰影。中東歐轉型經濟國家近年來外資參與的比例也不斷攀升,統計數據表明,中東歐轉型國家外資銀行資產在其商業銀行總資產的比重都比較高,截至2002年底,絕大多數國家都在70%以上。這些國家在外資參股并購本國銀行業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教訓,對我國當前的銀行業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們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借鑒吸收,爭取在引資的路上少走彎路。
(三)加強金融監管,完善法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