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7 16:10: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銀監會的《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給出了定義:“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2 村鎮銀行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雖然國內村鎮銀行的發展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距離銀監會確定的目標還有很長的的距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2.1 市場定位不清,農村資金外流
當前國內村鎮銀行機構網點少,規模小,并且從業人員也較少,且各地村鎮銀行的運營情況來看,國內從推廣階段開始設立的村鎮銀行,部分集中在經濟相對發達的縣內,設在鄉鎮的很少。這就與試點制度設計目標中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在農村地區的覆蓋率、解決金融供給的缺乏、競爭不合理的問題等存在預期上的差距。另外,部分村鎮銀行將目光放在貸款金額比較大的小企業主及出口企業上,集中鎖定大客戶和高端客戶,其行為某種程度上已經違背了既定經營理念,并逐漸偏離服務“三農”的主要宗旨 。同時,一些村鎮銀行紛紛把資金投向能盈利的優質項目,使得農村資金外流現象較為嚴重。
2.2可持續經營能力較弱
(1)資金頭寸緊張、吸收存款難
國內村鎮銀行資金來源匿乏,普遍注冊資本金規模較小,多依靠儲蓄存款。一方面,居民的收入偏低,閑余資金不多,儲蓄較少,村鎮銀行增加儲蓄存款很困難。另一方面,村鎮銀行成立時間較短,社會公信度不高,很多農戶對村鎮銀行的資質持懷疑態度,愿意把錢存進來的較少,導致村鎮銀行總體存款規模小,在經營過程中資金頭寸緊張。許多民族地區的村鎮銀行注冊資本金規模偏小,而當地涉農資金等款項都不能存放在村鎮銀行,因此村鎮銀行的資金來源相當有限,導致吸收存款困難。
(2)信貸產品創新能力不足
部分村鎮銀行依舊依據傳統銀行的業務實踐與理念來經營,缺乏創新能力。目前,村鎮銀行主要經營傳統存貸款業務,這與當地信用社業務有重合,導致金融產品單一。中間業務受行號的限制,沒有實質進展,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客戶開戶的積極性。
2.3放貸需求大、額度小,發展受制約
目前,村鎮銀行的放貸市場具有較大的需求量,農戶和村鎮企業是貸款的主體。但是因為村鎮企業和農戶農業生產都缺少穩定的現金流,且農村地區的保障體系并不完整,傳統的商業銀行將村鎮企業和農業排除在貸款客戶名單之外。因此,村鎮銀行變成這些資金需求者的主要來源,擁有較大的市場需求量。但是,村鎮銀行吸收存款很困難,無資金來源,因此銀行的貸款額度變小,直至停止,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3 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策略的建議
3.1 明確服務“三農”的市場定位
村鎮銀行應該非常明確服務于“三農”的定位,擺正經營的方向。在機構的布局方面,不能偏離“穩定縣域”的基礎又不能與當地實際脫離。目前“貸款難”的問題主要反映在低端市場的空白以及中端市場的金融供給不足 。由此村鎮銀行的市場應定位于成為低端市場的供給主力以及彌補中端市場供給不足。
3.2 適度放松利率管制
據央行規定,我國村鎮銀行貸款利率不應比12%高。農村金融市場上的信貸供給方是村鎮銀行,注重成本收益。目前,農村金融具有供不應求的狀況,考慮到貸款農戶借款數額小、居住地偏遠、分散,頻率低等多方面因素,中央銀行規定的最高12%的貸款利率依舊偏低了。低利率無法使村鎮銀行較高的運營成本均衡,因此村鎮銀行存貸款利率管理應該賦予更大的靈活性,恰當放寬利率監管,運用各種金融工具來動員儲蓄。
3.3 結合市場需求開發金融創新產品
村鎮銀行要可持續發展需要發展具有個性化的服務和產品,實行產品差異和特色化。個性化服務的關鍵是打造特色,為村鎮銀行內部的優質客戶建立起全方位信用體系。除此之外,在貸款的風險識別方面,還可以實行鄉村聯絡員制度,或者建立金融服務站,以便于深入基層識別農戶的人品及還款能力,切實有效的降低貸款風險。 在力量所能觸及的情形下,本地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具有優先放貸權,本地農業龍頭企業的信貸需重點支持。
3.4建立健全農村信用擔保體系
擔保作為法律上的一種制度,能保證村鎮銀行的資金安全,因而能降低風險,提高還款率。政府應加速建設農村信用的擔保體系,在發展農村服務的網點,使其正規金融機構的力量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讓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得到健全,建立農業保險機構和信用擔保組織從而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關鍵詞】村鎮銀行;市場定位;發展路徑
引言
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監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發展村鎮銀行是豐富農村金融市場、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重要舉措,對于目前還處于二元傳統經濟社會的中國具有加強金融服務供給、推進農村經濟金融改革的重要意義。本文將運用SWOT分析法研究現階段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提出存在的問題,并對村鎮銀行的發展模式提出兩種可行建議。
一、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分析
(一)村鎮銀行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又稱態勢分析法,是對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內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外部機會(opportunities)、挑戰(threats)進行分析,從而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下面通過分析村鎮銀行自身的優勢、劣勢和所處環境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找出較合適的市場定位和發展戰略。
1.優勢。一是本土化優勢。村鎮銀行具有社區性銀行的通常優勢,十分熟悉本地市場,與貸款客戶有直接或間接的接觸,信息不對稱程度相對大銀行而言較小,對當地小客戶的風險識別能力較強。二是高效率優勢。村鎮銀行決策鏈條短,信貸機制靈活,能適應農村“短、頻、快”信貸需求。三是發起人優勢。村鎮銀行發起人可以是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或者優秀的農村合作銀行,能夠較好地利用發起行的資源,利用發起行的結算網絡,借鑒發起行的先進制度,利用發起行的品牌優勢,從而在起步之處就具體較強競爭力。
2.劣勢。一是難以滿足多層次需求。農村金融市場包含了多個層次,有農業產業化企業的資金需求,有個體工商戶、種養殖大戶以及需要政府補貼的農業綜合開發、扶貧等資金需求,有外向型企業的國際業務需求等。富裕起來的農民還對保險、基金等現代金融產品有較大的需求。村鎮銀行成立之初,對市場和風險的把握還不夠,金融產品還很單一,難以提供綜合性的金融服務。二是吸儲難度大。村鎮銀行網點少,市場品牌的建立也尚需時日,老百姓對村鎮銀行認可度不高,吸儲難度普遍較大。三是結算網絡不暢。從功能上看,村鎮銀行可辦理國內結算、票據承兌與貼現等業務,但從目前情況看,各家村鎮銀行結算網絡還不健全。
3.機遇。從機遇方面看,廣大農民、農村企業急需能為其解決燃眉之急、貸款門檻低的銀行,以滿足農村金融服務供給不足的矛盾。這對于新成立的村鎮銀行是一個良好的商機。
4.挑戰。農村金融市場總的發展態勢將是多元化的競爭格局。農業發展銀行逐步擴大商業貸款范圍,主要面向農業龍頭企業;郵政儲蓄銀行利用其網點優勢,大力推廣小額貸款;農業銀行也將加大對農村市場和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會帶來農村金融市場客戶資源的重新分配。
(二)農村金融市場客戶群分析
農村銀行機構的服務對象可以大致分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企業和農戶三類。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關系民生和農村經濟發展基礎。投入大、收益慢,單純依靠商業化運作存在較大困難,應以政策性金融為主。
2.農村企業:屬于商業性金融需求為主。農村企業是帶動農民致富、繁榮農村經濟的基礎。發展一批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規?;?、集約化經營企業能有力地帶動農村工商業發展。比如,近幾年蓬勃發展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較好的解決了單個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信息劣勢和規模不經濟,是農民根據自身發展實際的內生性制度變遷,具有旺盛生命力和良好發展前景。
3.銀行網點:中心城鎮以外的農村銀行網點建設,屬于政策性需求。設立村鎮銀行的政策目標之一是解決服務空白問題,這一目標具有鮮明的政策性,尤其是銀行網點的服務空白問題。從浙江中等發達縣市看,一個銀行網點吸收2000萬左右存款才能達到盈虧平衡點,而在非中心鄉鎮居民財富水平難以這一存款規模。顯然,在沒有財政補貼的情況下,希望新興的村鎮銀行扮演政策性角色到偏遠地方設網點,既不利于村鎮銀行的長遠發展,也達不到搞活農村金融的目的。
農民的信貸投入也不屬于純商業性金融需求。對農村的農民結構進行分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貧困農民,沒什么專業技術,依靠打工出賣體力勞動維持生計。這部分農民在浙江山區較為多見,日常收入只能吃飽飯,要滿足子女就學、改善生活環境等資金需求就捉襟見肘了。第二類是正在脫貧致富的農民。這部分農民從事個體經營,從事種養殖業等等,具備一定的經營能力。此類農民是浙江農村經濟中的中間力量,他們分布在大部分農村地區。浙江農村大部分家庭應屬于第二類。第三類是已經富裕起來的農民。這部分農民從事相對規模化的個體經營,收入較為穩定。這部分農民在城市郊區或經濟發達村鎮較為多見,在一般農村則不占主導地位。實現農村的生產發展和生活寬裕,重點在于前兩類,這兩類農民的金融服務需求帶有強烈的政策性特點。
二、浙江省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分析
(一)浙江省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
2008年5月27日和28日,我省首批試點的長興聯合村鎮銀行和玉環永興村鎮銀行分別開業。長興聯合村鎮銀行是我國目前注冊資本規模最大的村鎮銀行,之后村鎮銀行業務在浙江的發展如雨后春筍,截止2011年11月,浙江已經開辦了36家村鎮銀行。
試點村鎮銀行的設立最直接的良好效應是:豐富了農村金融市場,提高了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程度,促進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進服務質量。村鎮銀行由于其市場定位與農信社較為相似,成為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直接競爭對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出于競爭壓力,紛紛搶占和鞏固在農村的市場定位,主動提高對農村企業和農民的服務質量。
同時,試點村鎮銀行的發展也存在明顯不足:一是資金來源不足制約信貸供給。由于村鎮銀行成立時間短,機構網點少,相對于其他金融機構來說,在存款的吸收上處于劣勢,存款難問題尤為突出。而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和個人旺盛的融資需求較為旺盛。比如2008年6月份,上門玉環永興村鎮銀行進行信貸需求登記的小企業就達三百多戶,覆蓋了各主要行業。相比之下,村鎮銀行相對局限的信貸資金來源對下一步的信貸投放帶來一定的制約和影響。如長興聯合村鎮銀行存貸比已超過90%,玉環村鎮銀行也反映受存貸比限制,信貸投放難以滿足企業正常需求。
(二)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情況
從試點情況看,與地方商業銀行相比,村鎮銀行戶均貸款規模相對要低。但與農信社相比,村鎮銀行客戶層次反而更高。從農戶和中小企業貸款戶均余額看,兩家村鎮銀行均高于當地合作金融機構。從這三家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來看,基本符合設立初衷,以“三農”和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
(三)影響村鎮銀行定位的主要因素
1.內在盈利壓力:資金的逐利性決定了即使農戶、小企業等民營資金入股也不等于信貸會自然向小額貸款傾斜,股東不能不關心分紅等收益情況。在收入主要依靠利差的情況下,村鎮銀行的盈利能力取決于存款和貸款市場份額的提高。因此,村鎮銀行成立之初資本金過大,意味著資金的過剩和浪費,造成銀行經營成本過高和分紅壓力。這反過來還會迫使銀行背離中低端客戶的市場定位,從而追求短期的盈利效應。
2.網點結構:村鎮銀行網點少,延伸服務能力不足。網點結構一是影響銀行對客戶的服務能力。短期內,村鎮銀行不具備開辦網上業務的能力,其服務對象也不具備安全使用網上業務的知識。服務農民,更多的還是要依靠有形網點。二是影響小額信貸風險管理能力。小額信貸主要依靠經營者品德、投入回報情況等軟信息,而不是依靠財務報表等硬信息。村鎮銀行在農村網點不夠,影響了信貸員對農民信貸資金使用情況和風險情況的把握,出現“不敢放貸”或“低效率放貸”現象。
3.人員結構:新招聘員工對農村情況不夠熟悉。如長興聯合村鎮銀行員工43人,其中40人有從業經驗,主要來自當地國有銀行,熟悉銀行基本業務,但對涉及農村千家萬戶的小額信貸業務并不熟悉。
4.經營意識:從實際運作情況看,村鎮銀行發起人和經營層還存在明顯的求大思想,而不是小型的精品銀行思想。村鎮銀行高管層普遍希望以盡快的速度把規模作大,實現較好的盈利,然后再實現業務重點向農戶和微小企業傾斜。 (下轉第169頁)(上接第167頁)
三、未來村鎮銀行定位的選擇
(一)村鎮銀行的兩條發展路徑
從以上分析來看,村鎮銀行面臨兩條發展路徑的選擇。一是“中高端切入”模式。村鎮銀行利用發起行品牌、技術等優勢,吸收較高的資本金,按照城商行模式建立起較為先進的金融服務能力,從而在縣域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市場中迅速站穩腳跟。二是“低端起步”模式。村鎮銀行規模不大,成立之初即立足于以農戶貸款和個體工商戶貸款為主,做小、做散。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壯大。這種模式在特色產業較為明顯或者家庭工業、個體工商戶較為集中的縣(市)更為可行。
這兩種模式難分優劣,只能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以一、二類農戶為重點。從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致富的現實需求看,對較為貧困的第一類農民,銀行的主要支持手段是扶貧貸款。通過與地方政府的合作,由地方政府貼息或擔保,達到收益覆蓋風險的目的。對第二類農民,主要支持手段是增加有效信貸供給,改善服務質量。通過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規范運作、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創新服務手段,提高對人口密集、產業相對集中的家庭工業的支持力度,從而更有效地支持農民致富。
2.以優質的銀行服務為手段。實現自身商業可持續發展和提高社會效益都需要具備優質的銀行服務手段,包括靈活的信貸制度,更為豐富的服務品種,更貼近農村需求的服務方式。
3.有步驟地增設銀行網點。農村地區需要增加銀行網點,以方便百姓生活。同時,村鎮銀行要扎根農村,也需要有農村網點來推廣業務。但網點的設置是在成本收入可行的前提下推開,達到“銀行賺錢、百姓受益”的雙贏局面。
(二)村鎮銀行的定位是動態演變的過程
當前,村鎮銀行的業務盈利點在小企業和較為富裕的農民,其市場定位和農信社有較大重疊,單戶貸款額度甚至高于農信社。這與銀監會希望的“先解決服務空白,后解決競爭不充分問題”有一定矛盾。但從村鎮銀行自身發展來看有一定合理性。市場定位不是政府指定的,而是通過自身發展和市場競爭自然演進形成的。
政策限制對于農村基礎設施等大項目的信貸投向相對可行,但對于額小、量大的小額貸款,監管只能限制單戶貸款比例,而不具備識別貸款對象的更具體類別,即使能識別,也是成本太高,不具備可行性。相比較而言,市場競爭對定位的制約作用更為有效。比如,在從緊貨幣政策時期,信貸需求旺盛,村鎮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對象選擇余地大,貸款對象往往會選擇經濟狀況好的富裕農戶和中等規模企業。但在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的時候,村鎮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會根據其地緣優勢選擇一般農戶貸款。
村鎮銀行成立之初,機構的資產負債規模還相對較小,息差較低,而固定成本和費用較高,盈利壓力較大?,F已盈利機構的平均經營時間約為11個月,據測算其他機構3年內均可實現盈利。在需要盡快盈利的情況下,村鎮銀行難以有積極性來培育小額農戶貸款。同時,主發起行較好的支持也為村鎮銀行發展中小企業貸款提供了現實條件。
村鎮銀行的加入使農村金融市場產生鯰魚效應,受沖擊最直接的農信社勢必更加重視在農村的業務基礎,鞏固其農村陣地,使其服務對象進一步往下沉,從而間接上達到減少農村金融服務空白的目的。村鎮銀行發展到一定程度,其開展農村小額信貸業務的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同時,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一、二類農民生活更加富裕,商業化金融需求能力也大大提高,村鎮銀行對農戶的信貸支持將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Carter, D. A., McNulty, J. andVerbrugge, J. 2005.“De-regulation,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business lending perform-ance of large and small bank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ume 29, Issue 5, pp. 1113-1130.?
[2]李彥東.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究[N].金融時報,2010-3-22.
[3]萬解秋,謝金樓.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OL].中國改革論壇網,.cn.
[4]丁薇.透析村鎮銀行發展現狀[J]銀行家,2009(11).
[5]劉寅喆,銀河.村鎮銀行對農村金融的意義及其發展策略[J].財經視線,2008(8):78-79.
作者簡介:
關鍵詞:村鎮銀行;發展問題;對策
1 引言
村鎮銀行的發是新型農村機構的主力,在農村地區建立村鎮銀行是解決“三農”問題以及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解決良策。村鎮銀行的問題也一直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爭論的熱點問題。我國村鎮銀行自2007年正式掛牌以來,對激活農村金融市場以及完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改建農村金融服務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作為新生事物并處于農村并處于試點時期,其發展還是收到了許多因素的制約。只有理清了其面臨的問題并完善其解決方法,才能促進其持續健康的發展。
2 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
村鎮銀行是由我國境內外的金融機構和境內的非金融企業法人、以及境內的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目前,我國農村的金融還處于一個滯后狀態,現有的農村金融機構越來越無法滿足“三農”對資金和服務的多樣化需求,農民的貸款需求根本無法滿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在于監管部門對農村金融市場實行過度管制,農村金融市場準入門檻過高,新的金融機構無法進入,導致農村金融市場高度壟斷,金融服務嚴重滯后于三農發展的實際需要,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自2007年以來,我國村鎮銀行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期,截至2009年底全國已有148多家村鎮銀行。村鎮銀行以支持三農發展為主導思想,積極發展聯保貸款,創新金融擔保模式,有效緩解了農村金融長期供應不足、金融服務產品短缺的問題,在構建和完善農村金融體制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廣大農民提供了方便,快捷、全面的金融服務。
總體來看,我國村鎮銀行的增速太慢,同時制約因素太多。為此,應從創新信貸產品、拓展資金來源、降低違約風險,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入手,積極采取措施,加快村鎮銀行發展。
2.2 發展村鎮銀行所存在的問題
2.2.1 社會認同度低
在我國,村鎮銀行作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由于成立的時間尚短,且大多設立在中西部的縣域,經濟金融較為落后,因此與農村信用社等農村金融機構相比,農戶對村鎮銀行的認可度比較低,甚至存在誤解。儲戶對于資金的安全性持懷疑態度,害怕將錢存放村鎮銀行會不安全,儲戶大多傾向于到當地農村金融機構辦理金融業務,導致農村銀行社會認同感低,其市場競爭力就比較差。較低的社會認可度導致當地居民大多傾向于到當地農村金融機構(主要是農信社)辦理金融業務。同時導致村鎮銀行業務開展面臨諸多困難,這樣村鎮銀行就更難吸收到存款了,資金來源渠道變得狹窄,業務的發展也收受了限制。
2.2.2 資金來源缺乏
由于村鎮銀行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并且設立于我國廣大農村貧困地區。由于這些地區受地域自然條件和開放程度等限制在發展初期難以迅速形成規模,缺乏規模效應。缺乏公信力,社會公眾對這一新生事物的認知程度不夠等原因,農村居民對其缺乏了解,同時村鎮銀行網點少,現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對絕大多數農村居民的吸引力。這就致使資金來源短缺,難于吸收存款。雖然“三農”政策對村鎮銀行有一些優惠政策,但是結算系統不暢、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有限,資金來源匱乏。。相比較來說,其他的商業銀行由于發展的時間長,其服務的水平更全面和完善,特別是國有四大銀行,這樣農民就會選擇這些現代化程度較高的銀行來進行儲蓄。
2.2.3 自身市場定位不準
目前,我國的金融機構的分布出現了不合理的局面,雖然擁有較多的金融機構,但是運營效率卻相對低下,運營效率與資產負債規模出現反比例增長的趨勢。在客戶定位上,由于農民和小型企業的經濟較弱,創收能力不強,在市場競爭中也處于劣勢地位,但是它們卻是我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村鎮銀行的定位主要以農民和小型企業為主。但由于村鎮銀行是“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獨立企業法人,各發起人或出資人必然會把實現利潤最大化作為經營目的。因此,村鎮銀行現行制度因素、村鎮銀行的股權設置導致自身市場定位不準,難以主動去適應農村金融需求的小額、分散的特點。村鎮銀行將客戶定位于縣域的一些中型企業和具有優質資產的龍頭型企業,對于真正需要資金運作的小型企業和貧困的農戶卻忽視,甚至對于無法提供擔保的農戶不予貸款,這就造成了村鎮銀行客戶定位的偏離村鎮銀行在金融產品開發上以中高端客戶群為重點,對于無擔保能力的客戶群,往往忽視,這也脫離了原有設定的以農村小額信貸為主要產品開發的方向。
3 完善村鎮銀行發展政策
3.1 加大形象宣傳,提高社會公眾認知度
村鎮銀行應主動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其性質、經營方式、服務對象和產品等,讓廣大老百姓認識并了解村鎮銀行,如可以通過組織“普及金融知識,便民金融服務”等宣傳活動,向群眾進行宣傳;通過對銀行標志、營業廳網點的設計,利用銀行網點向客戶發放宣傳冊等方式進行形象宣傳,從而達到提升村鎮銀行社會認知度的效果。
3.2 拓展資金來源
村鎮銀行在國家原有的資金支持上,要努力降低自身的經營和管理成本,減少經營和管理中產生的風險和損失。利用各種宣傳途徑,讓更多的農戶和農村小型企業了解村鎮銀行設立的目的和意義,讓其了解村鎮銀行所開展的業務,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3.3 制定精準的市場定位
只有立足于農村地區的金融市場,才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在農村地區的優勢,憑借本地化從業人員在當地的社會人際關系,拓展農村金融業務,可持續地發展下去。這不但能夠避開和其他銀行類金融機構的競爭,還能夠鞏固自己在農村地區的地位。
參考文獻
[1]張效梅.村鎮銀行發展問題淺析[J].調研世界,2010,(3).
[2]Berger A N,U de U G F.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Journal of Business,1995,68:351-382.
[3]夏春萍,李中金.村鎮銀行經營發展的個案調查[J].經濟縱橫,2012(7).
[4]廖繼偉.村鎮銀行經營行為趨勢與發展方向――基于對四川省村鎮銀行的實證分析[J].現代經濟探討,2010,(12).
【關鍵詞】村鎮銀行 現狀 問題 對策
一、引言
安徽省是農業大省,村鎮銀行在其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三農”和涉農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定的資金支持。但是,由于農村金融市場缺乏完善的信用體系、規避農業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機制,銀行發放貸款的成本高、利潤低、風險大,所以農村問題一直是我國政府重點關注的問題。就全省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農村金融總體上還比較落后,與新農村建設以及和諧農村建設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與農村和農民對金融服務的需求還不匹配。對此,本文分析了我省村鎮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就我省村鎮銀行現狀中存在問題提出相關的建議。
二、安徽省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及分析
安徽省一直以來都是農業大省,但是其農業根底較為薄弱,農村金融的發展比較落后,并且城鄉金融二元化,農村區域相關服務的缺乏,抑制了農村地區金融業的成長,顯然新農村經濟增長需要新的金融機構體系。在此種背景下,農村的金融機構必須真實的為“三農”服務,因此扎根在農村的專業銀行產生。2008年2月2日安徽省第一家村鎮銀行一一安徽長豐科源村鎮銀行成立,這代表著我省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的試點,也標志著安徽農村金融改革的開端。截至2016年2月,安徽省共有66家村鎮銀行成立,組建數量居全國第六位。從2008年第一家村鎮銀行創立后,村鎮銀行在全省快速興起。2008年,當年開業2家,2010年年底增至17家,增加了15家。2011年新增16家,然而2012年6家的增量遠低于上年。2013年新增了10家,增速略微上升,但在之后的兩年間,增速卻大大放緩。此外,截止2016年2月已營業的66家村鎮銀行之中,主發起人為農商銀行的有40家,農合行有3家。然而在安徽設立村鎮銀行的大型金融機構比例卻很低,截至目前,五大行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僅為2家,其中,繁昌建信村鎮銀行是中國建設銀行作為主發起人和控股股東,績溪農銀是中國農業銀行作為主發起人。其余的21家,多數由股份制銀行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發起。安徽省村鎮銀行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為農村資金供給不足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完善了農村金融的市場體系。
三、我省村鎮銀行現階段出現的問題
村鎮銀行是我省新出現的一種金觸機構,主要為當地“三農”經濟的發展提供金融服務。村鎮銀行的建立,增加了農村地區的金融支持力度,使得我省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和供給不足的現狀得到了一定的改變。但是隨著這些試點銀行管理和業務經營的逐步加深,也出現了一些特定的問題。
(一)村鎮銀行服務的中心偏離了“三農”
村鎮銀行的實質歸于“銀行業金融機構”,但是“村鎮”也意味著其設立地點在農村,為當地農民和農業所服務。由于農戶具有一些“天然弱點”:沒有充足的抵押物、農業弱質含的還貸危機和非生產性借貸等,所以各種金融機構都不樂于經營農民相關的業務。同時,在很多村鎮銀行中,其最大的股東為商業銀行,很多發起行的持股比例超過了50%,這些村鎮銀行幾近于他們的分支機構,商業銀行顯然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所以這些村鎮銀行也難以改變其一貫的經營理念,深受商業銀行的影響。
安徽村鎮銀行的經營,部分已偏離了為當地“三農”發展提供服務的初衷。例如從安徽省已經建立的村鎮銀行看來,它們的總部絕大多數都是設在縣城,并沒有下沉到貧困村、貧困縣,其金融環境和經濟環境都比較好,服務客戶大多是有固定收入的群體,而非農民。并且,很多村鎮銀行本應該專注與“高風險,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額農貸業務,卻因為利益的驅使,而更傾向于利潤回報更高的項目及客戶。
(二)吸儲難度大,可貸資金不足
村鎮銀行與其他的商業銀行相比較,它是為農村服務的新生金融機構,成立的時間短。所以,社會的認知度較低,百姓難以有認同感,并且L險控制的能力偏低,沒有品牌網點等優勢,僅僅依靠本地的機構和儲戶存款,所以想要吸收儲蓄就比較困難。并且,由于近年來我省的農村經濟發展較快,資金的供給顯然不能滿足需求的增長。像村鎮銀行這樣的農村金融機構,存款不足卻因為當地的快速發展,有著大量的貸款需求。例如安徽省長豐科源村鎮銀行,依據其2014年年報,銀行下設4家營業機構,資產總額是258200萬元,各項存款余額221142萬元,各項貸款余額140545萬元,資產規模較小,存貸比較高。
(三)專業人才匱乏
專業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約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高素質的人才是其成功的先決條件。村鎮銀行受到其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的制約,很難吸引高素質的人才。并且,由于村鎮銀行的服務范圍小,金融產品較為單一,銀行的員工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與鍛煉,很難提高自身的素質與水平。人才招聘困難也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村鎮銀行在這一點上,遠遠落后于其他類型的銀行?,F有的村鎮銀行人員,部分是來自其他商業銀行,其余都是通過招聘等方式選拔進來的。然而,高素質的金融管理人才,大多分布在現有的大型金融機構,雖然部分村鎮銀行員工來自當地其他的村鎮金融機構,他們熟悉當地市場,但卻不具備專業知識,不利于銀行業務的發展。例如安徽省的鳳陽利民村鎮銀行,從人員數量來看,其一共有19名職員,人員較少,不利于業務拓展。并且只有董事長,行長,副行長三位,對于金融管理方面具有較為豐厚的經驗,其余的員工為應屆畢業生、退伍軍人和公司職員等,缺乏相關的工作經驗,部分沒有金融的知識背景,難以進一步深造,嚴重制約了該行的創新與發展。
四、關于對安徽村鎮銀行發展的建議
(一)找準市場定位
村鎮銀行想要實現其自身的發展,就必須找準市場定位。因而,安徽村鎮銀行想要持續發展,就必須堅持為“三農”所服務,利用好區位特點,從實際出發,明確自己的I務主體與業務范圍。想要采取具體的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發面展開:深入農村當地市場,在各鄉鎮布局其分支機構,能夠真正為農民帶來便利;合理地與當地商業銀行展開競爭,發揮其為“三農”服務的特色,樹立比較優勢,揚長避短;專注于特定領域、地域,做精細化、專業化、本地化的銀行,服務于農村客戶、農業生產領域及與農業相關的小微企業,推廣農戶的小額貸款,打造屬于自己特色的產品與服務;與此同時,要積極地尋求當地政府的相關支持,并且發展好與當地其他金融機構的關系,努力吸收其存款,以提高自身的資金實力。
(二)積極吸收存款,拓寬資金來源
村鎮銀行想要吸儲,必須要提升相關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融入區域經濟。要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情況,提供特色的服務以及優惠的政策。要根據區域的特點,為當地農民和相關的小微企業,提供特色的業務種類。同時,村鎮銀行應加強自身的建設,貫徹落實銀監會的相關規定,遵紀守法,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另外,村鎮銀行應正確利用當地的媒體,積極宣傳其相關的優惠政策與服務內容等,營造良好的口碑、形象。并且,村鎮銀行要主動融入當地的政府、社會和村鎮社區,開展各類的活動,為百姓帶來實惠,以此不斷提升老百姓的認知度。
(三)引進優秀人才,培養人才機制
村鎮銀行的發展,離不開人才機制的培養。從銀行的內部來講,首先要建立健全銀行內部人員的規章制度,規范員工的行為,加強村鎮銀行的文化建設,提高員工的文化素養。其次,要加大員工的績效考核力度,應注重控制風險,防止業績考核脫離實際。為員工提供相關的教育培訓,以適應當地的經濟環境發展等。同時,實行獎勵機制,使優秀的人才獲得好處,增強其認可,以激發員工工作的熱情。從銀行外部方面看,要改善人才的引進機制,建立健全人才選拔招聘的機制??梢圆扇⌒@招聘等方式,適量地選拔具有相關知識背景的大學生。重點是大力引進本土化的精英人才,可以通過提供豐厚的待遇或者福利政策等,以此吸引同業金融機構中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高建.安徽長豐科源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研究[D].安徽:安徽大學,2014.
[2]謝金樓,萬解秋.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探討,2010(10).
[3]徐鵬.我國村鎮銀行發展問題探究[D].江蘇:蘇州大學,2012.
[4]耿夢媛.我國村鎮銀行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D].河南:河南大學,2013.
一、重慶市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
(一)重慶市村鎮銀行發展速度較快
隨著重慶經濟的快速發展,原有的銀行體系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各種金融服務需求;與此同時,其他省份村鎮銀行正在快速發展,因此,為了打造長江上游的經濟金融中心,重慶市也開展了村鎮銀行的試點。2008年,重慶市第一家村鎮銀行在大足掛牌成立,截止2015年6月,重慶市共有31家村鎮銀行,發展速度領先西部地區。已覆蓋全市81.08%的地區,預計今年將覆蓋全部區縣。在注冊資本方面,超過1億元的就有8家,平均注冊資本超過6千萬。
(二)重慶市的村鎮銀行在主發起人的類別上呈現“多元化”趨勢
目前重慶市現有的31家村鎮銀行中,城市商業銀行類型占據了半壁江山。國有大型銀行、全國型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齊頭并進,這種情況一方面基本滿足了各種客服層的需求,對于各類銀行加強競爭提高服務水平有一定益處。但是另一方面也對全市銀行管理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普通村鎮銀行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
近年,重慶市村鎮銀行對于民間資本的開放程度進一步加強,讓銀行在籌資方面有了更多的選擇;在政策持續的支持下,重慶市村鎮銀行正在加速發展,但是另一方面,重慶市最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近年來發展迅猛,與村鎮銀行互補共同為中小企業和“三農”服務的同時,也對部分村鎮銀行產生了巨大沖擊。因而,普通村鎮銀行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
二、重慶市村鎮銀行運營中存在的問題
(一)發起主體受到限制導致村鎮銀行的獨立性喪失
根據《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第八條規定:“設立村鎮銀行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有符合規定的章程;(2)發起人或出資人應符合規定的條件,且發起人或出資人中應至少有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重慶已經成立的村鎮銀行中,發起銀行均是處于控制地位,村鎮銀行實際上就是發起銀行的一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發起銀行大量占股壓縮了民間資本進入的空間,不利于村鎮銀行對民間資本的利用。[3]由于主發起銀行絕對控股,導致村鎮銀行的其他股東對經營管理漠不關心,導致村鎮銀行的獨立性喪失,村鎮銀行淪為主發起銀行的分支機構。
(二)村鎮銀行吸儲能力弱,資金來源短缺
各地村鎮銀行都存在著個人和企業存款雙重吸儲難,存款規模遠遠低于金融機構存款總量。村鎮銀行個人存款“吸儲難”原因是缺乏信譽、網點少;根據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的規定,村鎮銀行雖然是獨立的商業銀行,但尚未與人民銀行征信系統連接,未設置金融機構聯行行號,而是通過間聯或行模式完成結算,使清算、匯兌等業務無法辦理,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村鎮銀行存款的增長;重慶現有村鎮銀行一般在經濟較落后的縣區等且這些地區同時也存在著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銀行導致吸收儲蓄存款更難。
(三)市場定位與政策目標的差異性突出
村鎮銀行設立的原則在于“投資多元、貼近農村、治理靈活、高效運作、服務三農”?,F實情況中,村鎮銀行的資金來源既包括國內外的銀行資本,也包括國內的產業資本和民間資本,這些資金所追求的無一不是利潤最大化。如果沒有較為完善的政策指導和較強的監管力度,投資者包括商業銀行在內,勢必擇優選擇支持對象,這樣極易動搖服務“三農”、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市場定位,甚至違背服務“三農”和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辦行宗旨。
村鎮銀行試點的目的是“解決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等問題”。[4]目前,部分村鎮銀行制定的發展規劃是成為“具有持續發展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的縣域商業銀行”,其市場定位和實際經營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目標客戶重點選擇在效益比較好的農村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導致信貸資金“農轉非”,偏離了服務“三農”的辦行宗旨。
(四)村鎮銀行內部人才缺乏
由于村鎮遠離城市,交通生活不便等一系列因素,導致很多大學生不愿到鄉鎮地區就業;村鎮銀行內部人才缺乏是內部人才培養問題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村鎮銀行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
(五)村鎮銀行在金融創新上思維固化,缺乏創新意識
村鎮銀行對創新支持力度不夠;這主要是由于其實力相對其它銀行較弱,金融創新項目失敗的影響大,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創新針對性不強,不能形成有效的金融創新項目。村鎮銀行在選擇金融創新項目上較多的考慮項目的盈利性等,而忽視了村鎮銀行的特殊性以及國家設立村鎮銀行的主要目的。
(六)村鎮銀行風險日益增加
農村經濟因其特殊性:風險較大,經營周期長,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等因素;導致村鎮銀行在為農民提供貸款項目時風險較其它項目大,村鎮銀行經營壓力也隨之上升。這也導致了村鎮銀行風險增加,風險控制也顯得更加重要。在風險控制方面村鎮銀行與商業銀行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特殊性主要表現為村鎮銀行主要目標客戶為農民,主要是為了響應國家假設新農村的政策而成立的小型農村金融機構。
三、解決重慶市村鎮銀行運營問題的對策
(一)依托主發起銀行對村鎮銀行的專業化運作與管理,保持村鎮銀行的相對獨立性
在確定發起銀行的控股地位時完善民間資本的進入機制,妥善處理好民間資本的進入問題等,充分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依托主發起銀行對村鎮銀行的專業化運作與管理,降低運作風險。保持村鎮銀行的相對獨立性,完善民間資本對村鎮銀行的監管;在重大決策時發起銀行大股東與民間資本中小股東均有一定的表決權。
(二)立足于“三農”,爭取政策優惠
由于重慶市村鎮銀行資金實力有限,它所要達到的位置就主要在農戶那里,應立足于“三農”,解決農民生產中的困難,與農民共享發展成果,以求不斷壯大。在初期為了提高村鎮銀行支持“三農”金融供給能力,可給予村鎮銀行一些適當的優惠政策,比如降低村鎮銀行存款準備率、提高存貸比等政策。同時將村鎮銀行納入信貸規劃,對其加強“窗口指導”和風險調控。
(三)加強對重慶市村鎮銀行內部人才的培養
重慶市村鎮銀行應重視內部人才的培養,依托重慶高等學府招收優秀人才,改變內部人才缺乏困境;完善內部人才培養的激勵措施,建立員工發展晉升機制,加強內部人員的團結。
(四)建立重慶市村鎮銀行信貸風險控制體系
要考慮事前考核,事中管理,事后評價。在事前的考察審核時,不僅需要考察項目本身可行性還需審核項目的合法性;在事中的管理需要村鎮銀行信貸專管員定期了解所發放貸款項目的開展進度以便隨時掌握項目信息,降低村鎮銀行的信貸風險。提供優惠政策促進貸款者及時還款。
在事后的評價時建立客戶信用檔案;對前期信貸項目查找不足,及時改進。最終確立一套完整的信貸風險控制體系,在以后的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并不斷的將信貸中好的作法作為村鎮銀行的業務準則與章程,將其制度化。
參考文獻:
[1] 范依梅.我國村鎮銀行發展與我國農村金融改革.集團經濟研究,2007,(25)
[2] 中國證券報.銀監會:持續提升村鎮銀行民資持股比例.商,2014,(04)
關鍵詞:村鎮銀行 C-A-P 模型 發展定位
村鎮銀行是以服務三農為宗旨,實行的是小額度、大范圍以及商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為原則,提供的存貸款服務范圍必須局限于縣域經濟圈內的銀行類金融機構。事實上,我國的村鎮銀行目前處于初級發展探索階段,并不和銀監會的規定緊密相連,出現了一些發展中的問題。其中,實際發展定位的偏離問題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對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分析中,本文采用“C-A-P” 模型進行分析,它揭示了市場定位戰略及市場定位由三維要素決定,即客戶(Client )、競爭地(Arena )和產品(Product )。
一、我國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
最近幾年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村鎮銀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截至2012年9月末,全國已組建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三類新型農村金融機構858家,其中村鎮銀行799家。出臺政策方面,2009年國務院了《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12年銀監會專門出臺《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但是村鎮銀行真正對農村經濟服務的比例卻達不到理論中的標準。如2012年4月中國金融網記者查閱相關數據顯示,松江民生村鎮銀行截至2012年末涉農貸款余額3.69億元,占比為26%??梢?,一些村鎮銀行已經不符合其建設的初衷。服務的重心也從對農村經濟的服務轉向了對企業作貸款的服務,更有一些村鎮銀行完全不對“三農”作貸款服務。
二、我國村鎮銀行發展定位分析
村鎮銀行建立的初衷是為當地農民和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農村金融供需矛盾,解決農村貸款難的問題,但是現實經營狀況表明由于制度建設不夠完善與監管不力等原因,導致了村鎮銀行的定位處于徘徊、猶豫不決之中,與當時建立的初衷存在一定的距離。具體表現在:
(一)經營對象(C)偏差
村鎮銀行建立的原則是服務于三農發展需求,其發放的貸款必須首先滿足區域內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要求,只有在滿足了當地農業發展資金需要后才能將多余的資金貸款給其他產業。從安徽省的情況看,從2008年起成立首家村鎮銀行,幾年來規模不斷擴大,現已開業的村鎮銀行截止2012年一季度已達到19家,資產總額達48.3億元,所有權益10.7億元;累計發放貸款5192筆,累計金額48.2億元。其中,發放農戶及農業經濟貸款2452筆、9.95億元,發放非農產業貸款2501筆、35.3億元。同時根據山西高平市太行村村鎮銀行的業務情況分析出:直至2012年3月末,該銀行貸款給制造業、服務業、工商業的總額達到了57.7﹪。再分析山東棗莊和匯通村村鎮銀行的業務情況發現,其中2011年度棗莊村鎮銀行設立在地級市城市的80﹪的資金都流入了非農產業,其排在前三名的是批發行業、交通運輸、服務業,匯通村村鎮銀行也大致一樣。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村鎮銀行的經營對象出現了偏差,其貸款并未真正投放到農業經濟發展。
(二)機構網點(A)遠離農村
依據《規定》的條款得知:村鎮銀行機構網點設置應在農村,給“三農”發展提供便利。但是從目前已經成立運營的村鎮銀行的機構網點大多數都設置在各個地區的縣城。只有極少數的村鎮銀行設置在鄉鎮,這已經完全偏離了真正對金融業務迫切需求的農村地帶。鄉鎮客戶只能到縣城辦理相關借貸款業務,這給交通不便的農村地區客戶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目前全國設立的村鎮銀行地理分布如下:東部地區250家,東北地區200家,中部地區188 家,西部地區161家。其中,遼寧省和浙江省分布最多,青海省則分布最少,自治區內村鎮銀行尚屬空白??梢钥闯霭l達地區設立較多,貧困地區較少,這可能導致貧困地區的金融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同時村鎮銀行在縣城設立的較多,純粹在農村設立的較少,例如安徽省已經成立的19家村鎮銀行分析,僅僅只有長豐科源村鎮銀行設置在當地鄉鎮,其他銀行都遠離鄉鎮。村鎮銀行機構網點遠離鄉鎮,在無形中已經偏離了“村鎮”的設立理念,也脫離了其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三)業務(P)趨同于其他銀行
大部分村鎮銀行在市場地位時不注重自身服務宗旨、運營環境、資金實力,也不對市場進行科學、準確、仔細的分析判斷,而是盲目的跟隨農行、工商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與這些銀行競爭,使其偏離了本身的服務宗旨和方向,在業務上趨同于其他銀行。根據調查顯示,全國的村鎮銀行大量的資金涌入風險較小的縣域中小工業項目、城鎮化建設項目等項目。例如安徽省長豐科源村鎮銀行其總注冊資金為2.54億元,但是從其貸款的業務情況分析出,2012年末其貸款總量為1.6億元,其大多數貸款的方式為按揭貸款(房貸、汽車貸款、中小商業企業貸款、個體戶經營貸款、美麗家園貸款),其中貸款的對象為當地農戶和農業經濟的業務只有“美麗家園”,貸款總額不足600萬元,僅僅占3.7﹪。
三、村鎮銀行發展的未來展望
根據C-A-P模型的分析,村鎮銀行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偏離了“服務三農”的初始定位。如果村鎮銀行真正以服務三農為實際發展定位,未必無法盈利,但這需要村鎮銀行進行科學的經營和管理。同時,銀監會需積極引導,審慎監管使村鎮銀行安全運營;金融管理部門要出臺一定的傾斜政策支持[0],并通過農村征信系統等建立農村金融市場的良好秩序等等??傊?,村鎮銀行健康與可持續發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與支持。
參考文獻:
[1]張亮.我國村鎮銀行市場的現狀與發展前景[J].學術界,2012
[2]田光武.村鎮銀行的經營困境與可持續發展[J].武漢金融,2008
關鍵詞:村鎮銀行;金融創新;核心競爭力
基金項目:2013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河北省新農村建設中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研究”(編號:201304042)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提高農村地區村鎮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以河北省為例
收錄日期:2013年10月25日
一、河北省村鎮銀行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的背景下,河北省村鎮銀行數量不斷增加,業務不斷擴大,發展勢頭良好。截至2013年6月末,河北省村鎮銀行已開業27家,批準籌建5家。河北銀監局還積極督促已開業村鎮銀行機構下延,全省已開業村鎮銀行的分支機構要由2012年底的2個增至2013年底的11個。同時,河北省村鎮銀行的資產負債規模穩定增長,經營狀況總體良好,利潤逐年增加。截至2013年6月末,河北省已開業村鎮銀行注冊資本總額為12.02億元,從業人員636名。資產總額99.23億元,負債總額86.51億元,各項存款72.36億元,各項貸款43.61億元,貸款戶數4,763戶,實現凈利潤5,091萬元。
同時,村鎮銀行依托河北農村地區這片土壤,充分發揮了“草根金融”的優勢和潛力,嚴格按照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積極向農戶、小微企業貸款,為三農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截至2013年6月末,河北省已開業27家村鎮銀行共發放小微企業貸款21.70億元、856戶,發放農戶貸款20.47億元、3,728戶,投向小微企業和農戶的貸款占全部貸款的86.68%。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經濟組織、中小微企業、農戶貸款難的問題,有力支援了農村生產、種植、養殖業的發展以及農村當地骨干企業、特色企業的發展。
二、提高村鎮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一)政府應加大對村鎮銀行的政策扶持。政府應加大對村鎮銀行獎勵、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的力度。政府對村鎮銀行的獎勵,目前僅僅針對新成立3年之內的村鎮銀行,今后應該對成立滿3年的村鎮銀行,之后每年也給予一定獎勵,以支持村鎮銀行長期發揮支農作用。同時,將村鎮銀行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稅收優惠政策的前線延長至2015年12月31日。政府特別要充分運用貼息、稅收減免等財政手段激發村鎮銀行貸款積極性。中央銀行應采用貼息方式給村鎮銀行提供再貸款用以支持三農。要引導村鎮銀行合理調整貸款利率結構,給予村鎮銀行一定的貸款利率浮動權,制定扶持地方特色的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優惠利率政策。
(二)金融監管部門應加強對村鎮銀行的引導和監管。金融監管部門應引導村鎮銀行加強內控管理、強化自我約束,提高信貸資產質量,有效防范各類風險。按照《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辦法》做好村鎮銀行各項工作,并以此為依據,完善市場準入,細化分類監管工作。監督村鎮銀行牢牢把握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并嚴格要求村鎮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以及利潤率,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嚴格控制村鎮銀行的存貸比率、流動性風險比率以及貸款集中度等比率。由于銀監會鼓勵村鎮銀行下設分支機構,村鎮銀行應抓住機遇,根據當地經濟發展和自身發展實際情況,在適當時機設立更多的分支機構,以加強金融對地方經濟,特別是縣域和“三農”以及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
(三)村鎮銀行自身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
1、繼續嚴格執行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發揮草根金融優勢
(1)客戶定位——鎖定農戶、中小微企業為重點客戶群。只有把村鎮銀行定位在為農戶和中小微企業服務上,才不會因為金融服務目標與功能錯位而誘發經營風險。村鎮銀行應鎖定農戶、中小微企業為重點客戶,以服務農村、農業、農民為己任,研究農戶、中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特別是信貸需求,根據其特點向其開展適合他們的金融業務,為銀行擴大市場份額和收益,同時促進新農村建設和發展。
(2)產品定位——打造新型農村金融產品成為利潤增長點。目前,村鎮銀行開展的金融業務不全面,提供的金融產品比較單一,而農戶和中小微企業本身具有的特點和性質決定其需要個性化、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因此,村鎮銀行應不斷為其打造新的金融產品,為農戶和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及擔保提供方便。除了傳統存、貸、匯業務以外,應積極開展中間業務,推出理財產品、業務等,同時根據農戶、中小微企業需求為其量身定做信貸產品。針對信用良好的農戶,應積極開展信用貸款;針對中小微企業抵押資產不足特點,應向其提供保證貸款;針對擁有知識產權的中小企業,可以建立全新無形資產擔保方式,提供質押貸款。村鎮銀行可以用知識產權、產品品牌、技術成果等無形資產作質押品,這樣既擴大自己的業務范圍,又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了外部資金來源。最后,針對中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短、頻、急特點,應簡化貸款審批手續、縮短信貸流程,保證有產品有市場、發展有潛力的中小微企業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后快速獲得貸款。
(3)服務定位——變“坐商”為“行商”是改進服務質量、提升效益的關鍵。村鎮銀行作為草根金融,應不斷改善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技術和手段,提高經濟效益。應改變傳統的“坐商”行為,即等待客戶上門辦理業務;村鎮銀行應推廣“行商”意識,積極主動地為農戶上門服務,并做到微笑服務。村鎮銀行應主動根據農戶和中小微企業信貸在季節上、額度上、還款方式上的需求特點,設計探索多種貸款形式,改善對服務。此外,村鎮銀行還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財務顧問服務,幫助其進行籌資分析和制定投資方案,合理安排資金的收支,加強財務管理和資金管理,建立可靠的財務監控和風險防范系統。村鎮銀行還可以建立信息咨詢服務體系,向中小微企業提供各種金融信息、投資信息、經濟政策信息的咨詢服務。
2、開展金融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村鎮銀行應根據金融市場發展狀況和農戶、中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創新特色金融產品,提高自身競爭力。一是針對農戶養殖、種植及消費需求開發新的金融產品,滿足農戶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要求;二是開展針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創新;三是開展針對中小微企業進行信息采集、甄別方式創新。信息采集是中小企業融資的前提和依據,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有效手段。應采取以定性分析為主的經營風險分析與定量為主的財務風險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不斷創新信息采集與甄別、檢驗方式;四是針對中小微企業進行授信機制和審批流程創新。針對中小微企業授信機制應盡量縮短審批鏈條,提高授信審批效率,在運營模式方面可以實行扁平化管理,改變奇特商業銀行的總行-管轄行-支行三級管理構架,實行總行-支行二級管理。
3、加強內部控制,防范金融風險。村鎮銀行應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產權明晰、政企分開、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明確村鎮銀行股東大會、 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者各方職責和權利,達到有效制衡。同時,村鎮銀行應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內部控制,防范經營風險。特別是在貸款業務管理方面,應提高信貸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針對擔保貸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等不同種類貸款類別,規范信貸流程和補償機制,嚴格控制不良貸款率。
4、引入戰略投資者,增設村鎮銀行。河北省可以引進省內外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包括主發起人、地方法人機構、國有大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堅持按照“低門檻、嚴監管”原則,鼓勵主發起人批量化、規模化設立村鎮銀行。支持大型銀行創新管理模式,探索成立管理總部、業務部多種方式組建村鎮銀行。鼓勵發起行在產糧大縣、養殖大縣、貧困縣和銀行網點空白鄉鎮設立鄉鎮銀行。
主要參考文獻:
[1]李海申,苗繪.河北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及政策建議[J].中國財政,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