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7 16:09: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銀行的發展前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網絡銀行(Internetbank),包含狹義和廣義的兩個層次的概念,本文主要是基于狹義概念進行研究分析。狹義的網絡銀行是從業務的角度出發,指銀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包括開戶、銷戶、查詢、對賬、行內轉賬、跨行轉賬、信貸、網上證券、投資理財等傳統服務項目及因信息技術應用帶來的新興業務,使客戶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夠安全便捷的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個人投資等。
二、網絡銀行的特點及存在的現狀
(一)可降低交易成本
商業銀行通過網上銀行的建立和新市場的開發,使商業銀行節省了大部分的房屋和人工費用,大大提高了銀行的工作效率。通過提供較傳統銀行低收費、部分服務免費等方法爭奪更大的客戶市場。
(二)服務方便、快捷、高效、可靠
網絡銀行突破了傳統銀行的時間、空間限制,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高效和可靠的全方位服務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且節省了用戶的交易時間的金融服務。基于網絡銀行以上的優點,網絡銀行在我國發展迅猛。截止2010年底,我國已有兩百多家銀行推出了網絡銀行的業務,網絡銀行市場全年交易額達到553.75萬億元。與2009年相比,同比增長16.9%。資料來源:艾瑞市場咨詢(iResearch),ire-根據相關調研機構數據所示,網絡銀行的交易額規模從2006年至2010年就一直處于增長的趨勢,且增長率也趨于穩定。
三、網絡銀行所存在的缺陷及影響因素研究
國內網銀還是存在這諸多的不足表現如下:
(一)網絡銀行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欠完善網絡信息技術是保證網絡銀行有效施行的內部環境,支付體系不完善,不能實行跨行間的操作,網絡銀行的內控機制不完善,威脅著網絡銀行的安全,影響著網絡銀行的有效運行。外部環境中的網絡銀行的安全存在隱患,網絡銀行進行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對網絡銀行的使用者的權益無法進行有效保障。
(二)業務覆蓋面窄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且分布較為不均勻,網絡銀行的安全性不健全且貸款的審批手續和程序還是沿用傳統的柜臺業務的形式,所以網絡銀行業務業務范圍的深度較之國外銀行均有一定的差距。
(三)網絡銀行的認同度不高我國消費者對傳統的銀行業務有較高的認可度及偏好,較多數人比較難以接受電子貨幣的形式,且網上銀行的運行及質量問題更是嚴重影響了網絡銀行的發展。
(四)網絡銀行的安全機制缺乏我國對網絡銀行的管理按照傳統的管理方式進行運營,但缺乏科學的管理體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讓客戶放心進行消費。相對國外網絡銀行管理體制科學化及人性化,還有差距。
四、我國網絡銀行使用的影響因素研究
我國網絡銀行的發展中不足主要是:首先是信息網絡建設不全面,不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其次是網絡安全技術不夠可靠及網絡銀行法律監管機制不足;最后是缺乏網絡銀行的專業人才,不注重人才的引進及培養。個人在選擇網絡銀行主要是受網絡安全性而定,此外,網銀的服務態度、銀行的知名度、網銀的功能、交易中的優惠程度等均是個人網上銀行選擇時主要考慮的因素。而企業在選擇網絡銀行時主要的影響因素我國銀行之間的跨行交易很少,企業在非開戶行進行網銀操作時往往會比較麻煩。此外,企業也受網銀的安全性能及網銀的服務水平及態度相關,這些都由于企業網銀的使用操作金額較大,涉及的領域較寬。
五、網絡銀行的推廣建議
(一)樹立網絡銀行新的經營理念。在網絡經濟時代,網絡銀行還需要通過有效的整合銀行本身的資源,最大程度上減少客戶交易時復雜度,讓客戶以最小的時間成本來完成其所需要進行的交易。
關鍵詞:宏觀調控;國有銀行;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0.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3-0-01
一、宏觀調控對國有銀行的影響
在宏觀調控中所采取一些調控政策,會給國有銀行帶來一些風險,主要有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第一,宏觀調控加大了國有銀行的信用風險。對銀行來說信用風險主要是指由于客戶違約,造成銀行無法及時回籠資金所帶來的風險。在宏觀調控下國家頒布一些指令規定商業銀行對部分企業減少貸款,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正常的生產、經營受到限制,很多企業由于資金得不到有效周轉而發生破產,對銀行來說企業破產就會形成大量的壞賬。
第二,宏觀調控下國有銀行的利率風險加大。利率的變化給銀行帶來的風險可以從銀行的利潤和相關資產價格的波動方面加以分析。總所周知,利息是銀行收益的主要來源,利率的變化會給銀行的收益帶來巨大的波動,這種波動對銀行自身來說打亂了財務預算,對外部來說收益的不斷波動會給投資者到來不穩定的感覺,投資者為了減少收益的風險將資金轉移到其他行業,進而又會使銀行的存款率下降。而宏觀調控下加息所帶來的風險主要是指價格風險,由于利率上升會使得銀行原先持有的貸款的市場價值下降。
第三,宏觀政策下國有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增加。流動性風險主要是指在面臨負債的償還和資產增加的情況下,無法及時融到資金所帶來的風險,即在銀行急需資金時無法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負債或者變現自身的資產來獲得資金。我國國有銀行的流動性資產的來源主要是客戶的存款,貸款的收回以及在貨幣市場上的借貸,但是在宏觀調控下銀行的不良資產數量不斷地增加減少了貸款的收回,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銀行的流動性。此外,銀行準備金的提高也減少了銀行的可用資金。
二、應對國有銀行風險管理的措施
宏觀調控下國有銀行并未做好充分的準備,為了減少宏觀調控所帶來的風險國有銀行應該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這些措施可分為短期的和長期的。
(一)應對國有銀行風險管理的短期策略
短期策略可以說是一種應急的策略,短期的策略可以通過風險的控制和防范來進行。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壞賬風險是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為了防止壞賬風險可以通過分析宏觀的調控政策對貸款的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通過分散風險的辦法進行資產組合。此外,對原有的資產進行轉換,對那些信用風險較高的貸款采取退出的策略。
新增貸款的調整主要是調整新增貸款的結構。宏觀調控的核心是對結構進行調整,而非簡單的量的調整,宏觀調控的目的是國家通過資金的安排來控制一些行業的過度投資和部分盲目發展的企業,此外,對一些發展較為薄弱的行業加以鼓勵。為了與國家的宏觀政策相一致,銀行在未來的信貸中也必須按照這個思路發展。銀行調整貸款結構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銀行對一些國家限制的行業減少對其的信貸額度,對那些國家大力支持的行業放寬信貸的條件。第二,針對客戶做出調整。行業的調整是整體上的把握,客戶是要求銀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一些發展過熱的行業中也有一些發展較好的企業,當然也有發展前景不好的企業存在,那些發展較為緩慢的行業中也存在發展前景令人擔憂的企業存在。因此,銀行在分析信貸問題時既不能一味的“打擊”發展過熱的行業,也不能對發展緩慢的行業盲目的支持,銀行要以企業為基礎進行分析,最后決定是否進行信貸。對國家不鼓勵的行業進行分類管理,這些行業中那些確實具有很好發展前景的企業要繼續進行貸款支持,對那些國家不鼓勵的行業中,那些盈利能力較差的企業要停止進行貸款。第三,對貸款的期限進行調整。在宏觀調控下國有銀行的中長期貸款的數量迅速的增加,而且在貸款的額度中中長期貸款的比例很大。分析銀行的資本結構可知,中長期貸款的流動性較弱,加大了銀行的經營風險,因此,合理的做法就是盡量將中長期貸款轉化為短期貸款。
對于那些由于宏觀調控風險增加的資金要進行轉換,對這些貸款采取退出的政策,將風險貸款轉換為安全的貸款。當然,這種信貸退出機制可以學習國外的一些先進經驗,因為國外這方面的做法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銀行原有的被歸入壞賬的資產將其納入不良資產的管理程序,對那些出現支付危機的公司銀行要立即停止貸款,并采取各種措施加大貸款的收回力度。
(二)應對國有銀行風險管理的長期策略
相對于短期策略而言,長期策略主要是一些戰略性的對策,這種戰略性的對策一方面是宏觀調控對國有銀行的深遠影響,同時也是為了防止以后宏觀調控給銀行帶來的不利影響。這些對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要對國家的宏觀政策和經濟的發展形勢做出具體的分析研究,從長遠的角度確定銀行未來的業務方向。銀行除了具體的業務處理部門外,還應該設置一些專門分析國家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部門,從整體上把握國家的發展方向,防止銀行背離國家政策的發展道路。在分析了國家的政策之后,銀行對自身的業務做出調整,避免出現和國家政策相悖的風險。
第二,要建立具有前瞻性的風險管理體系。銀行的風險管理不僅是管理當前資產存在的風險,也要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加以評估,并分析出可能的應對政策。即是說銀行的風險管理不能夠只看到眼前的風險,也要對未來的風險加以預測,此外,還應建立完善的風險準備制度。風險雖然可以進行管理,但是風險的發生也是必然存在的。銀行做好風險發生的準備可以避免由于風險發生時處理不善給銀行帶來巨大地損失,這種措施也可以說是預防風險損失的重要舉措。
三、小結
雖然宏觀調控下我國的國有銀行由于和國家的政策不一致出現一定的風險,暴露了國有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的不足,但同時也使各大銀行看到了研究風險管理的意義,為銀行風險管理方面提供了借鑒。
參考文獻:
[1]付天佑.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處置問題探索[J].時代金融,2009(04).
[2]黃春鈴.宏觀調控政策對銀行業經營管理的影響[J].新金融,2008(03).
>> 我國移動支付的發展前景 淺談移動支付的應用以及發展前景 對話高層 暢談移動支付發展前景 數字移動電視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投資型壽險的發展前景與風險防范 關于移動通訊發展前景與相關策略分析 第三方移動支付的風險與監管對策 移動支付的法律風險及其監管對策 淺析智能天線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與發展前景 移動電視的傳播特性和發展前景 移動醫療的現狀及發展前景探析 移動醫療的現狀及發展前景初探 對我國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 金融監管發展前景 基于NFC的身份識別支付一卡通的發展前景 移動支付,前景與憂慮并存 數字水印發展的歷史與發展前景 月季的發展前景 汽車的發展前景 移動信息時代通信發展前景與技術探索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從移動支付交易規??梢钥闯?,我國遠遠超過西方發達國家,一定程度上不僅成為引領全球移動支付的“風向標”,而且有力地推動了支付市場的創新與發展。但是,如果對其運行過程監管不力,蘊含的各種風險亦會相繼爆發。確保我國移動支付健康、持續發展,亟待建立和完善相關監管制度和監管體系。本文就此展開研究。
二、我國移動支付迅速發展的成因
1.現代科技手段提供物質基礎
根據技術接受模型(TAM),一項技術創新被應用后,消費者是否接受與使用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技術的感知有用性與感知易用性。前者是指消費者使用該技術創新能感知可能為自己的生產生活帶來效用的提升;后者是指消費者正常使用該項技術創新需要投入時間、精力進行學習的難易程度(Davis,1989)。〔2〕現代通訊技術、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突破與發展是移動支付發展的物質基礎,如綁定手機與手機密碼、采用手機指紋等技術為移動支付的產生和被消費者迅速接受提供了物質技術條件。當前金融科技正致力于通過不同的技術手段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只有當用戶真正感受到技術進步帶來生產生活的方便與易用才會逐漸接受并持續使用,比如伴隨近場支付所需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發展,在加密技術、數字簽名技術與合適的APP幫助下,消費者只需一部手機就能輕松完成生活中的各種支付場景:付電話費、公交卡充值、水電煤氣繳費、火車票訂購、網上購物支付、線下購物支付、打車等?!笆謾C在手,支付無憂”毫不夸張,移動支付因此呈井噴式發展態勢,由一個革命性概念變成迅速普及的支付方式。
2.市場強大需求的助推
根據整合型技術接受與使用模型(UTAUT)對TAM模型與TAM2模型的拓展,綜合分析一項技術創新被應用后給消費者帶來的績效期望、努力期望、社會影響與便利情況等(Venkatesh,2000)〔3〕,可以較為全面地分析消費者接受與使用移動支付為其帶來的諸多效用,也能夠表明移動支付的確迎合了市場需求。分布式支付場景的出現、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及支付方式的多元化,要求支付系統24小時不間斷運行,以滿足廣大消費者隨時隨地購物和支付的需求。移動支付自身的高效便捷性迎合了現代社會追求方便快捷的需求,填補了傳統支付留下的效率空白,所以滿足了國內支付市場客觀變化的需求。與傳統支付手段相比,移動支付縮短約10%-40%的交易時間成為各方追逐競爭的主要動因。對消費者而言,高效、便捷是實現體驗式消費的有效途徑;對商家而言,不僅縮短交易時間、增加交易額,更重要的是加快了資本循環與周轉,提高了商家的經濟效益與效率;對跨境支付而言,移動支付的優勢更明顯,全球支付市場都青睞效率高的移動支付。相對而言,傳統商業銀行基于其風險最小化原則設計支付系統,因靈活性不高,支付效率偏低,滿足不了快速支付的需求。移動支付順勢而為,填補了傳統支付留下的效率空白。
3.支付清算體系創新推動
根據創新擴散理論,創新具有相對優勢以及復雜性、兼容性、可試驗性與可觀察性等特征,它們將直接影響用戶采用新技術與否的態度。尤其是相對優勢明顯的創新項目,即新技術創新應用能夠給用戶帶來降低交易成本并提升交易效率的好處(Rogers,1995)?!?〕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移動支付是創新性應用,順應了當前我國支付清算體系創新與發展的需要。我國支付清算體系發展的關鍵在創新,創新不僅可以提升支付系統的效率和適用范圍,促使非現金支付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更重要的是創新可以使清算體系在金融體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而在一些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由于傳統支付市場發展不足,很多人得不到銀行服務或者金融機構本身服務能力不足,這為移動支付提供了巨大發展與創新空間。在整個亞洲市場,移動支付發展非常迅速,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60%左右,中國、韓國、日本等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近幾年來國內各大機構為了角逐移動支付這一支付藍海紛紛投入巨資加大其研發力度,不斷推出創新性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比如不同類型金融支付機構相繼推出了非接觸式支付卡:中國工商銀行與百盛集團共同發行了牡丹百盛信用卡等移動支付方式,以適應支付清算體系的創新需求。同時其平滑無縫的操作兼容性將支付與物流整合為一體,電商公司將購買、支付和送貨整合為一次性完成,節省時間,提升用戶購物體驗,有助于用戶對移動支付的持續使用,而且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消費者偏好,再向消費者精準推薦偏好產品與服務,既可以有效培育顧客對產品與服務的忠誠度,又可有效拓展自己的客源,增加消費者使用移動支付的頻率;隨著數據加密和唯一識別碼技術的運用還能夠有效地保護用戶的隱私與資金安全,而且區塊鏈和分布式總賬技術將實現整個交易系統更安全。上述創新技術的運用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移動支付的飛速發展。
4.政府重視與支持下的制度保障
良好的市場秩序是一國經濟社會良性快速發展的前提,為此,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為了加快供給側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尤其是普惠式金融、互聯網、移動通信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而移動支付制度創新有助于加快一國普惠金融、包容性發展、微金融發展及非現金支付的發展;移動支付在加快電子商務與網絡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有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效增加就業,進一步提升金融業服務質量與效率,更好地服務于我國實體經濟,增強我國經濟整體實力與競爭力。但是,S著移動支付內涵向移動金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不斷延伸,在鼓勵移動支付創新的同時,監管機構必須對其進行合理監管,適時界定移動支付的創新邊界,推動移動支付產業健康發展。為此,2015年1月央行了《關于推動移動金融技術創新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規定自2015年6月1日起,境內符合條件的機構可以申請“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2015年7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工信部、公安部等十部委聯合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被稱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基本法”;2015年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2016年3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與發改委了《關于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通知》,等等。
三、我國移動支付的發展前景
上述有利因素相互疊加共同推動了我國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使之不僅成為支付清算領域創新發展的重要源頭,而且成為引領全球移動支付的“風向標”,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1.移動支付多元化發展、業務持續性增長
移動支付產品多元化發展且業務持續性增長將成為我國移動支付市場的“新常態”。隨著現代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移動支付產業在全球飛速發展,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目前國內移動支付巨頭如微信支付、支付寶、百度錢包等通過采取投入大量資金補貼用戶與商家的辦法爭奪移動支付“藍?!?。2016年2月蘋果公司的Apple Pay進入國內市場,引發華為、小米等手機巨頭開啟自身移動支付的公測?;谝苿又Ц斗毡憬荨⒏咝?,順應社會經濟發展和支付市場發展需求的優勢,國內移動支付產品從傳統遠程支付、二維碼支付、NFC近場支付、藍牙支付、聲波支付到外接刷卡器等,基本形成了多元化格局。根據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2-2017年,全球移動交易總量和價值年平均增長率可達到35%,全球移動支付市場規模2017年將達到7210億美元,用戶數將超過45億。①
我國早在2013底國內手機網民已超過5億,同比增長20%左右,占總網民數的40%;手機支付用戶達到125億,同比增長126%,占手機網民總量的75%。2015年,我國大約有一半網民,接近358億人使用移動設備進行支付,比2014年增加近70%。全球著名市場研究集團益普索(Ipsos)聯合支付寶的《2013年中國消費者如何看待移動支付報告》顯示,已有86%的受訪用戶嘗試過移動購物,移動領域將成為支付與電商的核心市場。②中國人民銀行的《2013年支付系統運行總體情況》則表明,2013年全國移動支付業務量達1674億筆,交易額96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3%和318%。另據中國人民銀行2014年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移動支付業務量為4524億筆,交易額達2259萬億,同比分別增長170%和134%。中國人民銀行《2014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2015年支付系統運行總體情況》提供的數據表明,2015年我國移動支付業務達13837億筆,交易金額為1082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586%和37906%。2015年中國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而根據比達數據中心的《2015年度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研究報告》,2015年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總規模達931萬億元,其中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家占據了移動支付90%以上市場份額。第三方支付:先清牌照再發展.http://.cn/money/bank/bank_hydt /2016-04-18/doc-ifxriqqx2917793.shtml.支付寶2017年1月4日的2016年中國人全民賬單數據也顯示:移動互聯網已成為國人生活方式非常重要的一部分。2016年,使用了支付寶的實名用戶有45億,71%的支付筆數發生在移動端,有10億多人次使用“指尖上的公共服務”。其中80后、90后是移動支付的主流人群,80后人均支付金額超過12萬元,90后使用移動支付的人數占比高達91%?!?〕
2.移動支付客戶粘性將進一步提高
從數據分析看,移動支付客戶粘性將進一步凸顯,有替代傳統電子支付的發展趨勢。移動支付客戶粘性也即移動支付客戶持續使用問題,Oliver(1980)的研究認為,用戶是否再次購買某種產品或持續使用某種服務的關鍵在于其對產品或服務的滿意度?!?〕移動支付在全球范圍的快速發展,以及通過不斷推出新產品滿足客戶體驗式消費需求的模式,將助推移動支付客戶粘性進一步凸顯,從而有替代傳統電子支付的發展趨勢。在美國,移動支付雖然早期發展相對比較慢,但電子支付與移動支付領域的收益卻占全部支付收益的35%左右,到2018年移動支付收益可能與傳統支付收益平分秋色。而在發展中國家,消費的能力越來越強,消費更趨年輕化。年輕人熱衷新技術,靈活求變,愿意體驗全球支付的創新與服務,尤其偏愛移動支付帶來的便利,智能手機的出現使“閃付”“當面付”等便捷支付方式受到青睞。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移動支付機構、傳統金融機構、銀行卡清算組織以及互聯網企業等參與各方適時推出了方便民眾生產生活的支付服務,如與打車、商場、醫院、旅游、餐飲等消費類行業的商戶合作,引導消費者逐漸從傳統支付方式轉向移動支付方式。目前國內比較典型的支付方式是通過掃描二維碼、綁定賬號等以支付寶、微信進行支付,蘋果公司最近也在中國市場推出了Apple Pay,這些方便民眾生產生活的移動支付方式的迅速發展,將最終成為主流支付方式,提升消費者的忠誠度,進一步增加移動支付客戶粘性。
3.移動支付正在成為一種全新商業模式
移動支付已經被電商、銀行和支付機構等作為新商業模式,成為迅速占領市場的“利器”。根據情境理論分析,互聯網、大數據及電商是一種全新消費情境,具有突破地理、時空限制等優點,極大地簡化了消費環節,并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消費時信息非對稱問題,提升了用戶消費的可得性與時效性(Belk & Ajzen,1975)?!?〕支付是資金流動的一種方式,而資金流動是經濟活動最直接的反應。電商、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等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資金流動,提高了精準掌握客戶消費偏好和消費習慣的能力,有利于根據大數據分析結果進行精準營銷。這意味著移動支付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提供資金往來流通服務,更重要的是,電商、銀行等機構可以進一步深挖支付數據所蘊藏的其他信息,有針對性地提供其他增值服務。
從發展趨勢上看,未來支付發展空間不在支付本身,更多的在于衍生業務,這也是電商平臺為什么要大力推廣支付業務的重要原因,因為電商可以借此打通購物、支付、郵遞、金融等服務。移動支付作為支付行業最具有競爭力和潛力的支付方式,無疑成為電商、銀行等機構大力推廣與爭奪蠶食的蛋糕。傳統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趨勢明顯加快,新型非銀行支付中介也在快速銀行化,二者都在角逐主導未來移動銀行的地位。不管結果如何,未來主導移動支付的機構必是大量利用手機、大數據、云計算和實時支付體系的綜合性機構,移動支付業務必然是新型金融生態體系的核心服務內容,誰在移動支付市場拔得頭籌,都將擁有占領和開發的“利器”。
4.支付場景與服務成為未來移動支付主戰場
未來移動支付發展的強有力引擎在其消費服務場景,市場競爭將逐漸轉向支付場景與服務的爭奪。國內早期移動支付的競爭主要是入口之爭。2011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實施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制度,首批發放27家第三方支付牌照。從每年發放牌照的數量看,2011-2015年發放的牌照數分別為101家、96家、53家、19家和1家,從中可以看出2011年與2012年是高峰期,之后明顯放緩,2015年只發放了1家牌照。隨著牌照發放的收緊,2016年以來,支付牌照收購案頻發。2016年2月,小米科技6億元左右購買捷付睿通65%股權;2016年5月,新大陸68億元收購國通星驛;2016年8月,美的集團3億元左右購買深圳神州通付50%股權,恒大集團57億元收購廣西集付通;2016年9月,唯品會4億元左右收購浙江貝付;2016年10月,鍵橋通訊945億元購買上海即富45%股權。經過幾年的跑馬圈地,國內移動支付入口之爭基本告一段落,初步形成了我國移動支付的市場格局。
隨著國內移動支付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支付市場格局的初步形成,國內移動支付巨頭正在將競爭重點逐漸從一開始的線上轉向線下以及線上線下互動,大力拓展移動支付線下應用場景。國內居民日常生產生活中使用移動支付的場所也越來越多。進一步的,阿里巴巴在積極打造其商業生態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場景化支付;支付寶正在積極布局線下移動支付場景,加強線下超市、便利店、餐廳等日常消費場景中移動支付的應用;為了搶占市場,支付寶甚至為線下商戶免費安裝掃碼槍,費率也比其他傳統線下支付工具更低;此外,支付寶還積極布局海外移動支付應用場景,適時推出了支付寶退稅等便民服務,同時與萬豪集團展開合作,開拓酒店移動支付場景,萬豪集團分布于全球的多家酒店陸續推出了支付寶服務。國內移動支付的另一巨頭騰訊金融也不甘示弱,積極布局移動支付場景與服務,2015年初騰訊金融與便利店品牌7-11開展合作;2015年6月,與中石油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在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及O2O等業務領域開展大力合作;2015年7月,財付通宣布QQ錢包與滴滴打車合作,滴滴打車App正式接入QQ錢包支付,全國多數城市用戶可使用QQ錢包支付打車費用。此外,京東支付等也在積極拓展自己的移動支付場景服務業務。
四、我國移動支付發展面臨的風險與挑戰
移動支付的發展一方面加快了我國金融深化進程,方便了民眾的生產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移動支付尚屬新生事物,在密碼管理、通信安全,備付金管理、無牌照支付機構的禁止與取締、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等方面還存在一定不足,可能面臨諸多風險,比如預授權沖正交易、預授權套現、跨境移機套現、各種套碼造假行為不斷升級、商戶收不到結算資金等違法違規事件時有發生,使移動支付的安全與健康發展成為監管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消費者等利益相關群體共同關注的問題。
1.移動支付的負外部性凸顯
負外部性主要是指某經濟主體行為的活動給他人或社會帶來損失,而且無需為此承擔成本(劉越,2010)?!?〕支付從來不是支付本身的事情,一方面消M者購買商品或服務后需以資金流動這一進程作為終結;另一方面支付又是商家、支付機構、銀行等分析消費者行為的起點??v觀移動支付發展進程,與其他商品和服務市場相比,移動支付市場最顯著的特征是其負外部性突出。一旦移動支付機構的風險增加,不但可以在支付系統本身快速傳導與擴散,而且往往會迅速波及生產、消費等實體經濟。目前我國的移動支付機構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第三方相對中立的機構,為集團內部服務的趨勢已愈加明顯,這顯示一定的“系統重要性”。如果風險累積一旦達到臨界點后爆發,可能影響整個企業集團,嚴重的可能波及其他產業或全社會。科學、合理地監管移動支付,促進其健康有序發展,不但不是背離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而且是防控市場化風險的必要補充。
2.無牌照移動支付機構依然存在
支付業務順利運轉不僅是支付市場本身的內在需要,還關乎廣大消費者的資金安全,乃至金融市場的穩定與秩序。根據感知風險理論,由于信息非對稱與復雜的行為情緒等,用戶很難準確預測消費行為對其帶來的效用水平,可能出現用戶實際消費效用低于預期的問題,若用戶在消費決策時或消費過程中感知到這種風險的存在將影響其正常使用。Jacoby等(1972)將感知風險分為社會風險、績效風險、經濟風險、心理風險與身體風險五個維度?!?〕目前我國監管機構對支付業務實行特別許可制度,只有符合《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的機構方可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開展支付業務。但事實上現實中一些沒有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機構也在開展支付業務,給移動支付市場的正常發展帶來一定隱患,一些商務平臺也曾經因為支付問題給客戶帶來風險。無牌支付機構由于無需遵循監管機構的監管要求,無需承擔制度遵守成本,給正規持牌支付機構帶來了不小的沖擊,造成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嚴重影響了我國移動支付市場的正常秩序,不利于其良性、有序、健康發展。由于沒有監管機構對其監管,無牌支付機構在硬件設施建設和管理方面都可能不會有足夠的投入,一旦出現問題,客戶資金安全便存在很高的風險。如何取締無牌照移動支付機構是當前我國移動支付市場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3.行業規范及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
制度包括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制度可以保證良好的經濟秩序,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作為我國金融業的一個新興市場,到目前為止,全國尚沒有統一的移動支付行業標準,以至于市場上有多種移動支付平臺,浪費了大量資源,尤其是平臺之間不能開展有效溝通與合作,阻礙了整個移動支付產業鏈的大規模有序拓展。而且移動支付涉及環節比較多,如支付企業、銀行、手機運營商、軟件運營商、電信運營商等,但多方參與者之間并未形成可持續、各方共贏的利益分配格局以及明晰的權責分擔機制,造成業務拓展和競爭局限于低水平“跑馬圈地”階段,形成一條完整成熟的產業鏈的道路還比較漫長。
另外,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是我國移動支付市場監管面臨的最大問題。法律由于沒有明確規定移動支付交易中各方的權利與義務及交易中滯留資金的安全管理、證據確認和責任承擔等,更沒有建立良好高效的糾紛解決機制,消費者的隱私權、財產權、舉證權等權利無法得到有效保護。
4.客戶備付金安全事件頻發
2015年底,我國第三方支付沉淀資金總量已經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增長60%。盡管中國人民銀行的《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挪用、占用、借用客戶備付金、不得擅自以客戶備付金為他人提供擔?!?,但是支付機構挪用客戶備付金,造成資金鏈斷裂的重大事件時有發生。對此,2015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表示將改革客戶備付金存管制度,整頓支付機構參與銀行間資金清算和各類跨業經營活動,切實保障客戶資金和信息安全。
近期,監管機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現有規定,分別注銷了部分違反備付金規定的移動支付機構,但如何有效管理備付金問題仍然沒有從制度層面得到有效解決。目前,支付機構幾乎都是同時與多家銀行在備付金存管上進行合作,其中支付寶合作的銀行多達24家,這既不利于風險控制也不利于監管。探討備付金集中管理制度建設應是當下監管機構和移動支付業界需要共同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
五、健全移動支付監管體系的對策建議
1.在規范中發展,在發展中規范
可以預見,為了參與競爭以及進一步拓展市場,移動支付領域將不斷開展業務創新并實現產品創新以吸引更多潛在客戶。移動支付發展實踐也說明,伴隨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有可能出現各種違法違規行為損害消費者利益,若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勢必制約移動支付的進一步發展。所以在大力鼓勵移動支付創新的同時,監管機構也要嚴格履行職責,適時界定移動支付創新邊界。2016年3月5日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內人士認為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三年提及互聯網金融并且態度不斷轉變,由“促進發展”到“規范發展”,顯示了中央政府對發展與監管的高度重視。未來監管層在跟蹤互聯網金融發展一段時間后,應重點關注和推進行業規范發展,避免出現系統性風險或風險的大范圍傳導。
2.構建良好的監管制度,監管當局應有所作為
良好的移動支付監管制度的確立不僅不會抑制移動支付的創新和發展,而且可以確保移動支付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對于移動支付這一新業態除了應給予必要的發展空間,還應做到金融風險可控,避免危及國內金融穩定與發展。對此移動支付的監管主體――中國人民銀行和其他各金融管理當局應有所作為。移動支付行業提供的主要是資金支付結算和清算功能,其本身屬于中國人民銀行的法定職責范疇,所以應統籌協調監管職責,適當借鑒國外監管模式,細化各監管主體的監管職責,消解移動支付交叉業務的監管真空,對移動支付業務進行全面監管。其他各監管機構應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實時連續跟蹤監測移動支付類別、業務規模、違法違規事件等稻藎從中分析總結移動支付的特征與發展趨勢,為將來明確是否監管或如何監管提供充分的數據支撐?!?0〕
3.構建互聯網金融監管框架體系與移動支付產業統一標準
為了規范我國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相關法律制度已陸續出臺。2015年7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委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將互聯網金融納入監管框架,明確了各類互聯網金融活動的邊界,規定了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的監管職能分工,從而標志著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框架的初步形成。2015年12月又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要求各省市地區金融辦、工商局、公安局等相關機構加強對P2P網貸的監管力度。
除此而外,應充分考慮我國移動支付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合理借鑒國外移動支付標準的基礎上,制定適合我國移動支付的統一標準。該標準除了應涉及13.56MHZ SIM PASS和2.4GHZ RFID-SIM標準、安全標準、終端標準外,還應包括整個產業鏈上各環節的協調、管理、監督等。同時國家相關部門應聯合移動支付產業各參與方建立統一的產業標準。在現有監管體系架構基礎上逐漸完善行業監管,繼續加大力度指導行業有序健康發展,合理解決支付市場違規問題,營造有序健康的受理環境,進一步加快形成助推移動支付產業升級的長效法律機制。
4.強化行業自律
移動支付行業管理協會是監管部門有效監管的補充,有助于實現對移動支付的全方位監管。一般而言,一個行業進入創新活躍期后,行業協會等自律組織是最初的市場秩序維護者,可以根據行業發展程度及出現的問題,自發發揮準監管職責,制定科學、及時、有針對性的行業標準,運用市場化手段約束并規范移動支付行業的創新行為。因此,行業自律組織應利用自身信息優勢及時制定并逐步完善統一的行業標準。一旦形成統一標準,將大大減少行業發展中的欺詐、套利等亂象。除此以外,行業自律協會可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升消費者對移動支付的認知水平,使消費者能夠區分合法機構與非法機構,認識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支付的差別;認識支付賬戶與銀行賬戶之間的區別,知曉支付機構不是銀行,第三方支付只是支付市場的補充者;認識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機構與非持牌支付機構的差別等?!?1〕
5.鼓勵參與主體共同解決支付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建立良好的移動支付生態環境只靠一兩家參與主體是不現實的,只有所有的參與主體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做大做強整個產業,實現互利共贏。目前我國移動支付產業鏈包括芯片廠商、銀聯、銀行、電信運營商及第三方支付機構等,尚未形成完整產業鏈。各參與主體應加強自身建設,做好移動支付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進而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勢實現資源共享,聯手共筑安全防火墻,實現合作共贏。
〔參考文獻〕
〔1〕Dahlberg, T., Bouwman, H., Cerpa, N., & Guo, J. M-Payment-How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Could Change the Payment Ecosystem〔J〕.ECIS, 2015, 0-17.
〔2〕Davis,F.D.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3(15):319-340.
〔3〕Venkatesh,M.G.,Davis F.D.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Four Longitudinal Case Studies〔J〕.Management Science,2000,46(2):186-200.
〔4〕Rogers,E.M.Diffusion of Innovations〔M〕.4th edition.New York:Free Press,1995:142-177.
〔5〕W陽潔.移動支付更火了〔N〕.人民日報,2017-01-05.
〔6〕Oliver,R.L.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0(17):460-469.
〔7〕Belk,M.,I. Ajzen.Belief,Attitude,Intention,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New York:Free Press,1975:45-88.
〔8〕劉越.基于“公地悲劇”視角審視低碳經濟〔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10(5): 87-92.
〔9〕Jacoby,J., L.B.Kaplan.The Components of Perceived Risk〔C〕.Proceedings of the 3rd Annual Conference for Consumer Research,1972:382-393.
關鍵詞:基層銀行;金融管理;工作
我國各大銀行在發展的過程中,內部各部門的管理職能也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尤其是在銀監分設以來,銀行對金融的管理職能不再像之前那么重視,金融管理可以說是漸漸退出了銀行的主導領域。銀行的基層機構在金融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在這個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的同時,仍然還有一些問題等待解決,例如金融機構提供材料不完整、執行力度不夠等等。下面本文將對基層銀行金融管理方面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并為如何優化金融管理工作提出建議。
一、基層銀行金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法律風險
在銀行的金融領域里,法律的規范和領導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在很多的發達國家里,為了避免銀行在金融管理領域的法律風險,往往會在金融產品的開發階段,就建立相關的法律體系,使其適應金融領域的發展環境,在這種情況下,銀行的金融產品能在更加安全的環境中發展,并且更加符合經濟現狀的需要。在我國,銀行在金融管理法律方面的工作有很大的不足,法律體系不夠完善甚至是缺失,這就導致了對金融的管理工作無法正常進行,經營起點不夠完善,不能夠通過法律有效地控制并且約束金融產品的發展道路。
2、來自市場的金融風險
披露金融信息是金融管理工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在金融披露方面還處于弱勢狀態,并沒有系統的披露標準。這就導致了金融產品的使用者不能深入地了解產品,因此金融產品就有一定的市場風險。例如很多銀行在金融產品的研發與銷售過程中,并不能對金融政策的要求進行合理的解釋,這樣的情況會導致對行業的風險不能很好地把握,從而使金融產品市場出現更多的問題,阻礙了金融產品市場的拓展甚至是整個銀行的發展腳步。
3、人才的缺失
想要加強對基層銀行的金融管理工作,大量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是必備條件,但就目前我國銀行的員工情況來看,在金融管理方面,人才缺失的現狀十分顯著。在金融產品的研發過程中,缺少專業性人才的參與,使得金融市場的拓展受到阻礙。一般來講,從金融產品的研發、銷售到和管理等各個方面都需要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的參與,這是銀行金融領域良好發展的前提。因此,銀行在工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引進高素質的管理人才,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基層銀行金融管理的優化目標,以及促進銀行的可持續性發展。
4、銀行的操作風險
在目前我國基層銀行金融管理所存在的問題當中,銀行的操作風險是很重要的組成因素。在我國的大部分銀行中,都沒有設立專門的金融管理部門,因此在金融產品的銷售與與推廣過程中,對其監管及管理工作就不能夠有效地進行,在市場規劃方面也有很大的不足。除此之外,在金融產品在市場銷售的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解決,這樣的經營模式對金融的管理工作的優化十分不利。
二、優化基層銀行金融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
1、完善法律體系與相關政策
在金融管理的工作過程中,法律環境的約束能夠有效地保證金融產品在健康的市場環境內推廣。銀行一定要在金融產品的研發階段,就要對日后產品投入市場中會產生的各種問題進行預防,根據發達國家的相關經驗來看,建立完善的法律系統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這樣的措施能夠有效地提高金融管理水平,給金融產品營造一個健康的市場環境。具體方法就是中國銀監會要重視這方面法律體系的重要性,并且成立金融管理部門負責相關工作。在法律與監管體系的建立過程中,要注意與我國的銀行內部結構和市場經濟發展情況相符合,才能在實施過程中更好地發揮管理職能。
2、加強市場的監督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市場的監督工作在金融產品的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優化基層銀行的金融管理工作中,一定要重視市場的監督作用,只有在正確、良好地將市場的監督作用進行發揮的前提下,才能夠保證金融產品的推行前景以及銀行的發展前景。除此之外,對高素質管理人才的培養也是金融管理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大量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加入,能夠使銀行在金融管理方面遇到的問題得到更快更好的解決,能夠有效地促進金融管理的工作效率的提高,從而使銀行的發展步伐加快。
3、加強管理力度
銀行的管理力度在各個環節都受到很大的重視,在金融管理方面也是如此。通過對多家銀行的工作現狀的調查可以發現,確定金融市場的發展規律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更要做好金融產品的規劃,根據市場經濟的現狀對金融產品的經營目標和方法進行適時的調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對金融產品進行管理。除此之外,金融管理策略的研究也是銀行工作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將更適合的管理策略投入到金融產品的管理中,能夠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銀行在對金融進行管理的同時也要注意經驗的積累,為之后金融產品的進一步推廣打好基礎,讓管理職能得到更好的發揮,促進銀行的良好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基層銀行的金融管理工作不僅是促進銀行個體良好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我國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更是有著不可代替的促進作用。因此,銀行要正確地看待在金融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綜合采取各種手段優化金融的管理工作,為銀行的高速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卓葉青.關于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思考[J].華章.2011(17)
[2]游鴻,趙玉虎.淺議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業務風險控制[J].商品與質量.2011(S4)
論文摘要:面臨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困境,社會各界頻出新招,其中中小企業集群融資日益受到追捧,本文通過分析中小企業集群的特征,探討中小企業集群在銀行融資方面的優勢以及銀行如何做好風險管理工作,對解決我國長期以來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區域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地區中小企業遍地開花,眾多同類型的企業逐漸集中到某一特定區域,從而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如著名的浙江義烏小商品產業集群、溫州皮鞋、打火機產業集群以及北京海淀區it產業集群。商業銀行利用中小企業集群融資方面擁有的各種優勢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業務的同時,還應加強風險管理工作,更好地促進雙方的互利共贏局面。
一、中小企業集群及其特征
中小企業集群是指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的相關產業或某特定領域內大量相互聯系的中小企業及其支持機構在該區域空間內的集合。以中小企業為主的企業集群,由于其能夠快速適應市場變化、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而日益得到迅速發展。其特征可概括為以下三點:第一,同一區域內絕大部分企業都圍繞某一核心產業從事相關活動,專業化協作分工以獲取外部經濟,提升整體效率;第二,生產資料、信息在各企業間充分共享,使集群內各企業各自的運營成本大大降低,增強了產品的競爭力;第三,適者生存,集群內企業總是在不斷變化,新技術不斷涌現,使得集群整體保持增長的持久動力。
二、中小企業集群的銀行融資優勢
基于以上對中小企業集群特點的認識,我們認為中小企業集群在銀行融資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具體如下:
三、中小企業集群提高集群內企業的信用度
由于集群內各企業聯系相當緊密,交易頻繁,信息暢通,任何違約行為都會迅速為集群內企業所獲知,從而使得違約企業聲譽嚴重受損,與其他企業的合作機會將大大降低,企業經營難以為繼。任何違約行為都是致命的,所以集群內企業會盡力維系好本身的信用度,這也能更好地滿足銀行對企業信用的要求。
四、中小企業集群增加銀行的信貸收益
銀行同時對集群內多個企業開展信貸業務,由于各企業業務結構、組織形式、產品前景等關鍵指標都很類似,相對單個企業貸款而言,可以節省大量交易成本,如調查成本、談判成本和監督成本等。隨著產業集群的發展,集群內企業不斷發展長大,產生更多的融資需求,銀行基于企業良好的信用記錄,發放更多的優質貸款,從而實現二者的“雙贏”。
五、中小企業集群降低銀行的信貸風險
大部分中小企業融資難主要原因是銀行相關的信用記錄基本上是空白,銀行出于控制風險的需要不敢貿然貸款。而集群內企業則有著天然的優勢,銀企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大大降低,具體而言:第一,由于地理接近,銀行對當地企業的各類情況已是相當了解,很容易判斷其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有效避免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第二,如果集群發展現狀良好,銀行又看好集群的未來發展前景,銀行更樂于給予集群內企業更多授信額度,而對于單個游離的中小企業,由于風險的存在,銀行的態度更加審慎。
六、銀行如何做好風險管理工作
通過上述分析,中小企業集群在銀行融資方面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對銀行廣泛開展中小企業業務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但風險仍然不容忽視,銀行應不遺余力地做好風險管理工作。我們認為可以采用如下措施:
七、合理預測中小企業集群的發展前景
經過三十年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小企業已從原先的小作坊、個體戶不斷發展壯大,中小企業集群也是遍布全國,一派繁榮的景象。然而,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各種問題也相繼暴露出來,如大部分產業集群仍然專注于中低端制造業,品牌意識差,大打價格戰,隨著近年來通貨膨脹的加劇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此類集群很可能會被歷史淘汰;另外,集群使得集群內企業間聯系相當緊密,提高了整體效率,但也導致了“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聯動效應,某一企業的危機可能釀成整個集群的危機。銀行應合理預測集群的未來發展前景,做好行業分析、區域分析,防范集群衰敗風險。
八、針對不同類型集群實行差異化的管理
不同的集群的各方面要素有所差異,銀行應針對不同集群的資金流動性、業務結構、組織形式等特點,實行差異化的風險管理模式,如對出口導向型企業集群,應密切關注國際經濟形勢,評價海外市場的需求能力在金融危機后的恢復程度和相關貿易壁壘等;另外,對資金流動性較強的集群,可以有針對性地運用“信貸工廠”模式以滿足其資金需求的“短、頻、快”的特征。
九、有效評價并積極管理集群整體風險
由于集群內企業受集群內部的有效約束,只要集群發展良好,其違約風險就相對比較低。然而,如果集群整體面臨衰退甚至淘汰的風險,其內部企業的違約風險將大大提高。因此,銀行應有效評價集群整體風險并積極管理,如定期評價集群的核心技術的先進性,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稅收優惠、信貸支持等)。
參考文獻:
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們在此隆重舉行中國建設銀行支行開業慶典儀式,這是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對中國建設銀行支行的開業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蒞臨慶典儀式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
近年來,縣通過優化金融環境,加強銀政、銀企合作,推進了各項事業的發展。建設銀行作為國家專業銀行,一直以來對的建設和發展十分關注,給予了極大支持,并與我縣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今天,中國建設銀行率先在縣城設立支行,不僅是銀行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對我縣發展的強力支持。它的設立,不僅結束了縣城沒有銀行的歷史,同時也結束了縣沒有專業銀行的歷史;不僅是縣的福音,更是縣企業家的福音,必將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的活力。同時,隨著縣城建設的快速推進,人流、物流、資金流的不斷聚集擴張,支行也蘊含著無限商機,有著十分光明燦爛的發展前景。
建設銀行支行投入運營后,全縣各級各部門要鼎力支持支行開展業務,積極幫助搭建銀企合作的橋梁,實現雙方“互利共贏”。同時,也希望建行支行自身加強內部管理,密切銀政、銀企合作,逐步做大做強。最后,祝愿中國建設銀行支行開業鴻發,開張大吉!祝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萬事如意、新春愉快!
謝謝大家!
【關鍵詞】民間金融;發展現狀;發展前景
2010年3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興辦金融機構。業內人士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這意味著民間金融組織有望取得合法身份。早期的金融理論中,作為非正規金融的民間金融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是政府打擊的對象。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許多國家通過實證研究表明,民間金融之所以能夠產生并長期存在,在于它在資源的調動和分配活動中能發揮重要的作用,能解決許多正規金融系統難以解決的重要問題。如中小企業和弱勢群體的融資問題,民間金融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一、民間金融的發展現狀
(一)形式和渠道具有地區性差異
傳統農區,農戶的生活性借款多于生產性借款,民間金融保持著自由借貸的傳統,資金主要靠親戚朋友提供。張家口壩上地區,當雙方關系親密時一些臨時性借貸一般不付利息,即使支付利息,其利率也比其他形式的民間借貸低。在新型農區,如種植暖棚蔬菜、特色水果等的農區,農戶多為季節性借款,民間金融趨于組織化。張家口的涿鹿、崇禮地區借款的利率要高于生活性借款的利率。在經濟較發達地區,民營中小企業對民間金融的需求占較大比重,民間金融體現出規?;奶攸c。張家口的宣化、沙城地區,該借款的利率較高,金額也較大。
(二)借貸方式相對比較單一
農村民間金融的借貸方式主要為信用借款,民間金融的主要形式——私人借貸就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信用形式。資金持有者一般只向周邊熟悉的農戶放貸,通常局限于一個村或鄰近村的農戶。民營中小企業的借貸主要發生在有經常業務往來、借出方對借入方的經營情況十分了解的企業間。借貸雙方由于十分熟悉和了解,貸款一般不需要抵押和擔保,多為信用貸款。通過對張家口農村地區的調查,60%的農村家庭在需要借款時首先考慮的是向親戚、朋友等借款,大大高于向銀行貸款的比重。
(三)利率相對較高,借貸期限較短
民間金融的利率一般由資本市場上資金需求和供給關系決定,并參考借款人的信用、借款期限以及與借款人的親疏關系,平均利率水平高于銀行同期的利率水平。借貸主要是由于生活和生產急需時,農戶和民營中小企業會面對較高的利率,一旦渡過難關,會立即償還貸款,貸款期限一般較短,以6—12個月期限居多,月利率平均在2%~3%,利息支付方式以按月支付和按季支付最為普遍。期限越短,利率會越高。
(四)交易成本低,融資金額不斷上升
中國社會具有濃厚的鄉土特色,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農村民間金融也具有鄉土性,多發生在具有血緣關系的家族內部或是朋友鄉鄰之間,彼此非常熟悉,借出者對借入者的經營情況和收益狀況很清楚,對借款人的人品、資信情況等也有深入了解,因此信息成本很低。借款后彼此能保持較頻繁的接觸,對借款者的生產活動和資金使用狀況等信息也很清楚,收集和處理貸款的監督成本和跟蹤成本也較低,從而降低了整個金融活動交易成本。農戶發生的民間借貸金額普遍較小,一般都在萬元以下。而企業的借貸規模一般較大,一般在10—30萬元之間。近幾年隨著農村經濟的飛速發展,民營中小企業的規模日益擴大,需要的資金不斷上升,融資金額也隨之攀升。
(五)金融覆蓋率高
民間金融由于其特有的優勢,在農村廣泛存在著。調查發現,在張家口的農村地區,不管是經濟較繁榮的地區,還是位置偏僻的地區,民間金融都普遍存在,有的地方還十分活躍。在農副業發展較好的農村地區,民間借貸的市場覆蓋率更高,如蔚縣東辛莊村,201戶農戶中多數家庭從事養豬、養羊和經營小煤廠,2006年有90%以上的農戶發生過民間借貸。
(六)規模與民營經濟的發達程度和貸款需求滿足度密切相關
農村的中小企業貸款大多缺乏必要的抵押和擔保,而對資金的需求規模卻比較大,正規金融出于對風險和成本的考慮,一般不愿意將資金貸給他們,民營中小企業的資金主要依賴于民間金融。因此,民營企業發展水平較高而正規金融對其資金需求的滿足度低的地區對民間金融的需求越大,民間金融也越呈現出組織化和規模化。
(七)公開程度逐漸上升
隨著農村資金需求的不斷擴大、政策管制的松動和金融改革的推進,民間金融內部和外部的環境都已有所改善,社會承認和認可的程度提高,以借貸為主要收入來源,資金實力較為雄厚,能夠滿足較大額度農村資金需求的民間金融組織大量出現,民間金融正在由隱蔽的地下狀態向半公開化甚至是全公開化程度轉變,農村民間金融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二、民間金融的發展前景
通過對民間金融現狀的調查分析,可以看出民間金融能夠在夾縫中生存下來,說明它本身就有市場。隨著市場的發展,正規金融體系遠遠不能滿足整個經濟發展的要求,就會出現一支新的金融體系,一些新的金融組織,或者一些新的金融形式。民間金融的特點符合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融資安排,不是對正規金融的拾遺補缺,而是一種必要的金融方式。筆者借鑒國際經驗并結合我國實際,對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的發展前景作出以下幾種設計。HttP://wwW.gWYOo.Com
(一)設立小額貸款公司
中國的小額貸款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這些小額貸款試點沒有實現真正的自主經營,主要是強調公益扶貧性質,而忽視了其商業性,所以絕大部分沒有維持太長時間,能贏利者不到1%,其中大多是因資金困境而中途夭折,這也與政府當時嚴格控制金融業的背景有關。政府對金融業的嚴格限制在2005年發生改變,央行第一次提出,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由自然人或企業發起的小額信貸組織。同年12月27日,第一批正式注冊的新型民間商業性金融組織“晉源泰”和“日升隆”兩家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在山西平遙縣率先成立。通過對這兩家小額信貸公司運行一年多的觀察可知,作為商業性的民間金融機構,一定要體現盈利性和商業性,機構由市場和股東會說了算,而不能只由政府或監管部門決策。小額貸款組織應該主要是解決農村經濟發展中遇到的貸款難的問題,其貸款對象應該以“三農”為主,以及為“三農”服務的其它經濟實體。為促使小額貸款組織廣泛地為農戶服務,還應該規定單戶貸款最高金額以及農戶貸款占資本金總額的比例。從國際經驗來看,小額信貸公司多會受到資金缺乏的困擾,要想持續發展,國家必須允許其吸收存款,逐步拓寬其融資渠道。
(二)發展為合作金融機構
合作金融是指由個人集資聯合成立,以相互合作作為主要宗旨的金融機構的金融活動,由此建立的金融機構稱為合作金融機構。該機構是由資金所有者各自為了自身融資方便自愿組織起來的機構,進出自由,每個人可根據出資的多少承擔相應的責任,簡便的手續和快捷的方式以及低于其他民間金融組織的利率使其可幫助急需資金的機構成員解決資金困難。近年來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揚的農村合作金融模式是孟加拉鄉村銀行(GrameenBank)。該銀行由接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孟加拉學者穆罕默德·尤努斯于1976年創辦,其宗旨是向農村地區追求自我就業的窮人提供小額流動資金貸款。從國際經驗來看,合作金融事業在各國經濟發展中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各國的合作金融不存在完全一致的具體模式,各自的合作金融機構本身也隨時間和經營環境的變化而調整。合作金融作為我國農村金融的基本組織形式,已在理論界達成共識,可以借鑒國際經驗來發展和完善農村合作金融事業,通過對農村信用社的改進來形成合作金融機構。改革過程中應吸收民間金融的資金,根據當地經濟和金融發展水平、農村信用社的經濟實力和當地民間金融的規模來選擇各自適宜的合作金融模式。
(三)成立社區銀行(或稱為村鎮銀行)
社區銀行(CommunityBank)源自美國,由當地移民社區中的農民或商人建立起來,并一直以住戶、中小企業和農場主為主要的服務對象。其業務領域較為廣泛,主要涉及商業銀行各種業務,以及客戶中介金融服務。美國獨立社區銀行協會(ICBA)定義的社區銀行是獨立的、由當地擁有并運營的機構,其資產少于1000萬到數十億美元不等。由于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具有堅實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借鑒美國社區銀行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當前金融改革和發展的實際情況,發展社區銀行,服務三農和民營中小企業,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社區銀行可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設立、運作并為農戶和民營中小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個性化金融服務,這為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提供了一個比較現實的通道。
(四)發展民營銀行
民間金融總體規模的不斷加大和民間資本強烈的逐利性,成為創建民營銀行的內在動因。市場經濟要求金融機構按市場規則運行,民間金融組織逐步演化為民營銀行順理成章。綜觀世界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民營銀行的比重都在持續上升。在世界上少數國有銀行占主導地位的國家多是一些比較貧窮和處于轉型過程中的國家。在經濟發達的工業國家中,國有銀行所占比例都低于10%,而且其比重還在下降。中國民生銀行的董事長經叔平曾表示:民營銀行是我國未來間接融資需要大力發展的主體。民營銀行適合為中小企業服務,開放民營銀行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還能加強金融市場的競爭,從而促進國有銀行的改革。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相當程度上是銀行業壟斷程度過高,真正能夠為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商業銀行數量太少造成的??赏ㄟ^引導民間金融組織逐步轉化為規范化的民營銀行,民營銀行的服務對象定位于民營中小企業,為其提供靈活的專業化服務,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