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7 16:09: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實踐相關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護理人員;靜脈輸液治療;相關知識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5月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調查了我院內科、外科、兒科、危重癥醫學科、急診科等各臨床科室護士496名,其中女性477名,男性19名,年齡19~51歲,平均年齡(27.2±5.3)歲;同年12月以同樣的方法調查了我院內科、外科、兒科、危重癥醫學科、急診科等各臨床科室護士498名,其中女性480名,男性18名,年齡19~52歲,平均年齡(27.2±5.5)歲;兩組被調查者資料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調查工具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分別于5月和12月對我院的護理人員進行調查,問卷參考王建榮的《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指南與實施細則》及2011版《美國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標準》相關內容,經靜脈輸液治療小組核心成員反復討論修改而成。
1.3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分為四個部分:①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學歷、工作科室、職稱等;②靜脈輸液治療相關知識自評;③靜脈留置針使用與維護管理的相關問題:包括留置針的留置時間、固定方法、沖封管的液體、濃度及量等;④靜脈輸液實踐指南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包括靜脈穿刺血管的評估與部位選擇、靜脈輸液護理安全、靜脈輸液患者教育、靜脈輸液相關并發癥預防及處理等;每部分內容由單選題與多選題組成。參與調查的護理人員采用無記名法,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問卷內容,現場收回問卷。2013年5月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96份,有效回收率99.2%;2013年12月共發放調查問卷498份,收回有效問卷498份,有效回收率100%。
1.4數據處理方法 原始數據用Excel軟件錄入,使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護理人員所在科室不同,對靜脈輸液治療相關知識掌握的情況不同。見表1。
2.2本次調查顯示臨床護士對于留置針使用與管理的相關問題及輸液實踐指南相關知識掌握較差,采取干預措施后,我院臨床護士對于留置針使用與管理的相關問題及輸液實踐指南相關知識知曉度提升,排列前6位的問題有明顯改善,見表2。
3 討論
3.1本問卷調查顯示護理人員在日常靜脈輸液治療中僅有23.5%的護理人員能夠按照指南要求進行皮膚的消毒、26.81%護理人員能掌握留置針A-C-L維護的相關知識、39.1%的護理人員能掌握留置針固定的正確方法;可見,護理人員對靜脈輸液治療相關知識的掌握及操作不夠規范,在臨床操作中存在較高風險,因此,亟需進行系統的培訓,以鞏固和提高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規范臨床操作。
3.2對策
3.2.1成立靜脈輸液治療小組,加強護理人員靜脈輸液知識與規范操作培訓。研究表明,靜脈輸液專職護士可以規范靜脈輸液操技術,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減輕患者的痛苦,大大提高靜脈輸液質量。表1顯示51.28%的ICU護士能掌握PICC留置時間、41.03%的ICU護士能掌握PICC首選血管,高于其他臨床科室;52.36%的腫瘤科護士能掌握留置針固定方法,但對PICC的相關知識掌握低于ICU護士;72.73%的兒科護士能掌握靜脈輸液治療最常見的并發癥,但對于留置針固定方法的掌握低于其他科室。為此,我院護理部成立靜脈輸液治療小組,采用集中培訓與臨床科室再培訓相結合的系統化培訓方式,加強培訓力度,同時結合科室實際,有側重、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工作,尤其是針對護士掌握薄弱的內容,重點授課,以保證培訓的連續性。通過培訓后,我院護士對靜脈輸液治療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提高,見表2。
3.2.2 成立品管圈,針對最突出的問題進行改進。品管圈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補性質工作場所的人們自動自發組成數人一圈的活動團隊,通過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活用科學統計工具及品管手法,來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課題[1]。在靜脈輸液治療小組成員中按照自愿報名的原則選取10人組成靜脈輸液治療品管圈,針對全院靜脈輸液治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確定主題,制定標準,規范執行,以解決目前臨床靜脈輸液治療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并形成長效機制,不斷改進靜脈輸液治療質量。
3.2.3根據培訓需求,采取多樣化的培訓方式,轉變護理人員對靜脈輸液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態度和行為 調查發現,目前從網絡、會議途徑獲得靜脈輸液相關知識的比例較低,提示全面、系統、有針對性的知識培訓還是一個薄弱環節。因此,根據培訓需求,采取多樣化的、有針對性的培訓方式,在開展相關知識培訓,加強基礎知識、法律知識的培訓,結合臨床管理和督導,不斷加強安全防范意識,確?;颊叩陌踩c自身的保護;對大專、本科及護師以上人員,加強對急救知識、藥理知識、新設備、新用具、新方法的培訓,從不同角度幫助護士掌握更深、更全面的知識,提升專業技能水平,更好的滿足臨床護理需求[2];同時在培訓過程中,實行培訓全過程的監督與控制;注重環節管理,保證培訓效果[3]。
參考文獻:
[1]劉庭芳,劉勇.中國醫院品管圈操作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3.
關鍵詞:機械設計制造 創新性教學 實踐教學
一.機械設計制造教學創新的意義
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規律都說明,工業強國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二之選。在需要不斷發展經濟的中國同樣如此,因而機械設計制造業在我國經濟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低端的工業發展已不能滿足國家經濟的要求。只有進行相關行業的革新與發展才能更加有利于國家經濟的發展。面對著這一重大轉變,相關教育機構更應該將培養創新性人才,促進相關專業的革新與發展寫進人才培養計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不僅有利于學生個人的發展,更加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
二.機械設計制造教學中創新性措施
1.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教師退居輔導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方案中,教師往往占據教學過程中極重要的主導地位。教師往往根據自身經驗安排教學程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詳細講解,告訴學生各種操作程序及其理論。然而這樣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創造性,不利于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同時,教學過程較為枯燥無味,難以吸引學生的和注意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個人感受,尊重學生的個體意識,允許學生提出疑問與質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也開放性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同時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我,肯定自我,突出個人,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大膽嘗試的同時應時刻注意提點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意識,當學生遇到困難時予以點撥,幫助其更好地進行課堂學習。
2.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
機械設計制造業教學過程中設計性和實踐性較強。這就要求學生積極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促進自己更加牢固地掌握相關知識,鍛煉自己的實際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相關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識的將利用同一原理的事例放在一起,鼓勵學生尋找其中的共同點。又或許教師可以運用完全相反的事例解釋統一原理,而讓學生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學生通過自主分析得出的原理知識會掌握的更加牢固,在日后也會更加靈活地運用。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組成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難以顧全全體學生,而學生小組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了。學生之間朝夕相處,相互之間非常了解,他們可以更好地指出各自的有點與缺點。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同時,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圓桌會議更容易進行頭腦風暴。在交流的過程中,思想的碰撞有利于學生激發個人智慧,有利于他們的設計頭腦??偠灾處熢诮虒W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培養學生對學科專業的興趣,避免他們產生畏難情緒。
3、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相結合
機械設計制造是集專業理論性與實踐操作性于一身的基礎課程。在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教學中也安排有部分實驗課程。然而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大多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實處的較少。在創新教學的過程中,實踐教學必不可少。教師還應該加大實踐教學比重,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真正掌握相關知識。在進行理論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相關知識進行一定的設計,而在實踐課程中再積極鼓勵學生將這些設計運用于實際。這樣讓學生用理論指導實踐,達到最終的進步。此外,教師還應放手學生進行實踐學習,允許他們在實踐過程中犯錯。在實驗課程中,部分教師害怕學生犯錯,掌握不了相關知識,因而在教學中運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學生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長此以往,學生或許在短期內掌握了相關的實踐技能。然而,就長遠來說,這很不利于學生個人發展。學生長期遵循教師個人經驗,因循守舊,會導致思維僵化,難以跟上時展的步伐。在相關專業技術更新日益快速的今天,墨守成規的人將會被市場所淘汰。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允許學生犯錯,促進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當學生犯錯后,教師不應該責備或立即指出解決辦法,而是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尋找錯誤原因。學生通過深刻思考,尋找錯誤根源,總結其中的原因,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
4.積極開設第二課堂
機械設計制造專業相對其他學科專業而言,更加具有實踐操作性,學生只有在大量的訓練中才可以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首先,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走入實驗室,進行課余學習與訓練。將自己的創新念頭投入實際,進行檢驗,并在這一過程中進行分析與總結。其次,學生應該積極參與網絡虛擬平臺進行仿真操作,將一些由客觀原因影響而無法進行的實驗予以操作。最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專業競賽。學生在比賽場上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在獲得他人肯定的同時獲得更多的知識與技能??傊?,學生在第二課堂的深入學習中更加有利于知識與技能掌握,同時也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
三.總結:
在機械設計制造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教授給學生相關的理論知識與技能,卻不能代替他們進行相關的設計學習。靈活運用相關創新教學措施,促進學生個人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擁有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性人才在社會競爭中才會處于更加有利地位。學生也可以終身學習,更好地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自我價值。
參考文獻:
[1]李俊華.《改革機械設計基礎實驗教學》[J].中國科技信息.2005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在互聯網+的環境下,高職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都需要持續更新,不斷變化。高職《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也呈現出新的特點,面臨許多新問題、新要求。學習者的學習方式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式教學,因此高職院??蓸嫿ňW絡教學平臺,依托各種信息化教學平臺,進行網絡課程資源的建設。
2《單片機應用技術》網絡課程建設的必要性
《單片機應用技術》是高職機電類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課程特點是實用性和實踐性強,需要學生從理論到實踐,實踐再到理論的重復。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該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如采用項目教學、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將相關知識點融入到相關任務中進行講解,通過實際項目的完成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但是學生們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面臨著許多現實問題,例如:學生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存在缺乏與老師及時溝通、不能按時完成項目或者項目完成情況不好等問題。師生互動、過程管理、資源服務等因素制約著項目完成的質量,最終導致一些學生實踐能力并沒有提高,甚至失去了對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和信心。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發現學生缺少與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的網絡資源和學習平臺,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自主性缺失,限制了學生自主探究和創新能力的發展,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利于教師與學生的發展。因此通過搭建網絡化、個性化、自主式的《單片機應用技術》網絡學習平臺,讓學生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個性化、自主化的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效。同時通過網絡課程資源的建設,也可以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借助網絡課程平臺進行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促進教師個性化的發展。
3泛雅網絡課程平臺
目前筆者所在學校購買了超新泛雅網絡學習平臺,該平臺是一個集教學互動、資源管理、精品課程建設、教學成果展示、教學管理評估等功能于一體的新一代網絡教學平臺。教師通過該平臺能夠建設網絡課程資源建設,借助平臺提供全面的網絡教學功能完成作業、測驗、通知、答疑、討論、資料、評價等互動教學活動,統計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以幫助學校和老師更好地進行教學管理評估。
4《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整體設計
4.1建設目標
針對《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的培養目標,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與要求,依托超新泛雅網絡學習平臺的優勢,按照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做一體的高職教學模式進行網絡課程的開發,構造一個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中心的在線學習平臺。通過網絡課程的建設,讓學生離開課堂也能學習,從而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的需要,借助網絡學習平臺能及時與老師和學生進行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通過網絡課程開發,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為基于網絡教學環境的課程教學改革奠定基礎。
4.2網絡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
本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動手實踐和創新能力,結合專業所培養的崗位對本門課程的知識和技能要求,通過網絡課程建設將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成若干個相對獨立卻又相互關聯的學習項目,每個學習項目又有若干個工作任務,將知識點和技能點分散到工作任務中去學習和掌握。
以數字電壓表的設計制作工作任務為例,其對應的本課程相關知識點和技能點如下:
工作任務:數字電壓表的設計制作
相關知識點:A/D轉換的基本知識;A/D轉換芯片ADC0832的功能及應用。
相關技能點:能設計單片機與A/D轉換器的接口電路;會編寫A/D轉換控制程序;會用KEil軟件對源程序進行編譯調試及與Proteus軟件聯調,實現電路仿真。
預期效果:完成數字電壓表的設計、制作、調試,實現功能。
4.3網絡課程資源建設
4.3.1學生自主學習所需的課程資源建設
圍繞工作任務的完成,在超新泛雅網絡學習平臺上按照以下步驟來進行建設和展示:任務要求、相關知識、任務實施、任務總結與拓展,并按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要求呈現,方便學生自主學習。
任務要求是本工作任務的目標要求,后續各部分都是圍繞任務的實現而展開的,主要建設的資源有任務書、學生工作頁。
相關知識是完成本任務前或完成本任務后所需要的掌握的基本知識,主要建設的資源有相關知識點的微課視頻、PPT教學課件、Flash課件等。在微課中設計思考環節和知識點的相關練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任務實施包括單片機系統的硬件電路的搭建和軟件程序的編寫,在任務實施過程需要穿插介紹相關技能和技巧。主要建設的資源有實訓虛擬仿真、部分實訓操作視頻、相關技能微視頻等。
任務總結與拓展主要是對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并對相關知識和技能進行梳理與總結,并適當進行拓展。主要建設的資源有任務過程評價表、本工作任務所涉相關知識點和技能點的測驗、拓展任務要求及演示視頻。
4.3.2以教師為主的課程資源建設
根據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要求,其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區別,因此需對原有的教案(教學設計)進行改造,甚至顛覆傳統教案,從學生學習的視角,從用戶使用的視角展開教學設計。因此教師要將多年的課程教學中積累的大量不同形式的學習素材進行整理與完善,主要建設的課程資源有:課程標準、教案、學生作品庫等,編寫與網絡課程相符的校本教材。由于單片機技術發展較快,教師應積極開發新的工作任務、更新教學內容,增加新資料比如一些工程案例庫等,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滿足企業對單片機人才的要求。
4.4評價方式的設計
根據高職教育特點,以能力考核為出發點,理實結合、注重過程、覆蓋全面,按教學過程及任務要求制定細化指標并覆蓋全部知識點。充分利用網絡學習平臺課程具有開放、共享、實時等特點,通過平臺的數據統計學生對每個任務要求及知識點的學習情況及學習參與度,為實施過程性考核提供了技術保障。
5結論
【關鍵詞】 胰島素筆;規范化;個體化;健康教育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1.184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 或者兩者同時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代謝紊亂[1]。胰島素的應用在糖尿病患者的自然病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操作簡單、注射時疼痛較輕、攜帶方便的胰島素筆普遍使用, 使胰島素治療也越來越為患者所接受。但患者對胰島素筆的注射技術及相關知識的掌握關系到胰島素治療方案能否正確執行及執行效果, 也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活質量。根據患者對胰島素筆注射方法及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采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能起到顯著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科2013年3月~2014年4月入院的正在使用或曾經使用過胰島素治療的102例患者, 語言和思維溝通正常, 患者自行或家屬協助完成注射, 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意識, 不排斥胰島素治療, 自愿接受調查。其中男46例, 女56例, 年齡19~78歲, 平均年齡(59±7)歲。
1. 2 調查方法
1. 2. 1 研究工具 采用自行設計的胰島素筆使用情況及胰島素相關知識問卷調查表。該表是根據有關文獻、臨床經驗、專家意見等設計的, 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病程、糖尿病分型、使用胰島素的時間、是否接受過相關教育)和胰島素筆注射的注意事項及胰島素的相關知識共19題。
1. 2. 2 資料的收集方法 由責任護士于入院當天對患者進行一般情況及相關知識的問卷調查, 在此后的住院期間, 護士根據患者入院時對問卷的掌握情況, 進行針對性的知識干預, 并于出院的前1 d對患者再次進行相同內容的問卷調查, 將2份問卷進行整理比較。本調查分2次共發放問卷204份, 有效回收204分, 有效回收率100%。
1. 2. 3 健康教育實施 ①入院時評估患者的年齡、文化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家屬的支持度、入院時問卷的解答情況等, 并根據評估情況給患者分組。②針對患者的評估, 進行靈活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包括:一對一的討論、書面資料、多媒體材料、實物演示、成立患者互助組等, 并組織3次/周的小組教育。強調健康教育穿插在日常護理治療工作中, 要保證30 min/d的健康教育時間。最后,在出院的前2 d確定患者能正確完成胰島素注射過程, 對胰島素的相關知識有深入的了解, 較圓滿完成問卷調查。對不能完全理解的患者要登記在冊, 作為出院1個月后重點隨訪對象。
2 結果
2. 1 102例患者的一般情況見表1。
2. 2 教育前后患者胰島素筆的使用情況及相關知識掌握對比見表2。
表1 102例患者的一般情況(n,%)
項目 例數 構成比
年齡 <60歲
≥60歲 55
47 54
46
性別 男
女 46
56 45
55
文化
程度 小學
小學以上 22
80 22
78
病程 <5年
≥5年 72
30 71
29
分型 Ⅰ型
Ⅱ型 27
75 26
74
使用胰島素
年限 <1年
≥1年 36
76 35
65
表2 教育前后102例患者胰島素筆的使用情況及相關知識掌握對比[n (%)]
項目 入院時 出院前
隨身攜帶急救卡 26(25) 98(96)
針頭一次性使用 25(25) 86(84)
外出攜帶胰島素筆時注意事項 56(55) 99(97)
BD針頭適用于哪種胰島素筆 78(76) 99(97)
低血糖的表現和處理 80(78) 101(99)
注射胰島素的部位 57(56) 102(100)
兩次注射部位間距距離 51(50) 98(96)
皮膚消毒的范圍 20(20) 85(83)
注射預混胰島素前搖勻 80(78) 102 (100)
胰島素的儲存溫度 42(41) 99(97)
注射前洗手 33(32) 89(87)
如何正確安裝筆芯 72(71) 102(100)
注射前排氣 56(55) 100(98)
注射完針頭在皮下停留時間 25(25) 96(94)
按時進餐 89(87) 101(99)
規律更換注射部位 25(25) 88 (86)
皮膚消毒劑種類 92(90) 102(100)
知道檢查胰島素的劑型和有效期 55(54) 102(100)
用后針頭的處理 20(20) 98(96)
3 討論
3. 1 影響患者規范化進行胰島素治療的關鍵因素是年齡、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的經濟狀況 年齡越小, 受教育程度越高, 家庭的經濟狀況越好, 患者就越能正確地執行胰島素治療方案, 執行效果也就越好。反之, 對于年齡比較大、知識層次低、家境貧寒的患者、依從性較差、執行力也低。因此, 在進行治療方案的選擇時, 要充分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 選擇對患者有效且最易接受和掌握的。
3. 2 患者對胰島素治療過程中的細節問題掌握不足 特別是對隨身攜帶急救卡和更換胰島素注射針頭認識不夠。90%以上的患者無攜帶急救卡的習慣, 85%以上未每次更換針頭, 84%患者不知道注射前要排氣。住院期間要大力加強患者胰島素筆注射實踐訓練, 強化胰島素注射的相關知識, 保證其出院后胰島素治療的安全和療效[2], 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地控制血糖, 提高其生活質量。
3. 3 具有針對性、個體化的健康教育, 患者更易接受, 掌握的程度越高 根據對患者的評估, 對于不同的患者側重點不同, 對于已經掌握的知識不在重復教育, 對于患者還未掌握的知識點,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進行強化干預。這樣, 不僅優化了健康教育的流程, 簡化工作內容, 節約護士的工作時間, 患者的知曉率也明顯提高。
3. 4 加強對在職護士的健康教育培訓 健康教育實施者知識水平和溝通技巧, 影響著患者教育的效果。近幾年糖尿病研究發展較快, 對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研究以及治療方法、檢測手段都有較大的重新認識和提高[3], 新技術、新項目的不斷涌現, 都對臨床護士有著較高的要求, 因此, 不斷對護士進行新知識、新業務的培訓, 對一個科室護理水平的提高, 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尤黎明, 吳瑛.內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0:414.
[2] 周秋紅, 李映蘭, 李強翔.不同等級醫院糖尿病患者出院前胰島素筆使用及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調查.中國全科醫學, 2009, 4(12):588-589.
【關鍵詞】西寧市;防治知識;血壓控制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05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4004-01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提高,臨床上各項疾病的致殘率與致死率都大幅下降,但某些全身性慢性疾病的發生與發展卻沒有放緩的趨勢。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是其主要并發癥[1]。近年來,高血壓的發病人群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自身的疾病防治知識不足,沒有做好個人日常保健工作,從而導致血壓的控制效果不佳。
隨機抽取西寧市三個二級甲等以上醫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間接診的共1000例高血壓患者病案,通過就診時體檢以及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西寧市高血壓防治相關知識與患者血壓控制狀況之間的關聯性,考察對于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實際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信息1000例高血壓患者中男性857例,女性143例,平均年齡(57.6±16.7)歲,患病時間在2年到15年之間不等。小學學歷及以下159例,中學學歷454例,大學及以上學歷者387例。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通過患者體檢結果以及調查問卷,調查問卷的內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高血壓疾病以及藥物治療知識、日常保健知識以及血壓控制情況等指標。將患者體檢結果以及調查問卷結果進行統計分類。
1.2.2分組方法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考察患者高血壓防治相關知識的掌握水平,將患者分為三級:甲組,患者掌握度較高,服藥前、清早、飯后等時間自行測量血壓,并作一定記錄,能夠正確做到按照血壓變化調整服藥時間,每月內至少一次體檢。乙組,患者掌握度一般,飯后測量血壓和服藥,一般為一天兩到三次,三個月以上進行體檢;丙組,患者掌握度較差,自行測量血壓在時間上隨機性大且頻率低,服藥不規律,很少體檢。
1.2.3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結果
2.1高血壓分級結果見表1。高血壓診斷標準和危險分層根據2005年我國衛生部的高血壓防治指南[3]。
由表2可知,三組患者在身高、體重和心率上均無統計學差異,但三組的心率、收縮壓和舒張壓值均呈遞增趨勢。在收縮壓上,甲丙組之間具有統計學意義;在舒張壓上,甲乙組和甲丙組之間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國內外的實踐證明,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可明顯減少腦卒中及心臟病事件,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有效降低疾病負擔[4]。同時由于高血壓患者目前的治療方法在于控制患者血壓,缺乏治本方法,因此在臨床實踐中,高血壓患者要重點做好日常的保健護理工作,學會自行測量血壓,做好詳盡的日常血壓記錄,并根據血壓的變化值學會自己調整藥物用量,定期體檢,最好每月兩次。此外,患者還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與飲食習慣,保持心情愉快,減少血壓增高的各類危險因素,最大限度地保持血壓的穩定。
通過上述研究可知,西寧市高血壓患者的高血壓防治相關知識掌握水平與患者的血壓控制成正比,因此在該地區進一步加強對高血壓患者的防治相關知識普及宣傳,能夠最大限度地保持患者血壓的穩定,保證高血壓患者的生命健康,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武桂梨.神鹿社區服務中心高血壓患者用藥及血壓控制情況[J].中國保健營養,2010,03(20):113-115.
[2]任素琴,張雅雯,孫淑芳,楊曉秋,錢遠宇,吳青,孟慶義.老年高血壓患者藥效學知識認知狀況與血壓控制的關系[J].護理雜志,2004,12(07):174-177.
大學生運動員對運動人體科學知識的需求是強烈的。本次調查顯示,79.2%的大學生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想到要運用人體科學知識進行科學訓練,但僅有36%的大學生運動員認為已經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相關知識來指導訓練。96%的大學生運動員認為有必要了解更多的運動人體科學知識,73.6%的大學生運動員認為在培養專業大學生運動員的過程中有必要開設運動人體科學的相關課程以滿足大學生運動員對科學訓練的需求。關于如果有與運動人體科學知識相關的講座是否會去聽的調查顯示,53.6%的大學生運動員選擇會去聽,44.8%的選擇不一定,只有1.6%的選擇不會去,這說明大學生運動員對運動人體科學知識還是很渴望的。
調查中發現,將近90%的大學生運動員認為了解運動人體科學知識對日常的訓練是有幫助的,其中運動營養方面的知識被認為是對運動訓練最重要的,其次依次為疲勞的恢復、體質與健康、運動損傷、運動訓練原理、運動處方、興奮劑、解剖生理以及其他相關知識,認為各方面知識均不重要的人數為零,說明大學生運動員在訓練實踐中體會到了一定的人體科學基礎知識的重要性。統計結果顯示,41.6%的大學生運動員在運動訓練過程中能夠不同程度地主動應用運動人體科學的相關知識,該比例尚不足一半,說明大學生運動員依據運動人體科學知識進行科學訓練的情況尚不樂觀,在今后的大學生運動員訓練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增強大學生運動員主動運用科學知識指導訓練的主動性和能力。運動醫學界普遍認為科學選材、科學訓練、合理營養是影響大學生運動員成績的三大關鍵因素??茖W選材涉及大學生運動員身體形態測試,心、肺等人體機能的測試以及生化特征和身體素質等??茖W訓練,需要準確理解和正確運用循序漸進、系統性、全面性和個別對待等基本原則,而這也需要以一定的運動人體科學知識儲備為基礎。合理營養可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促進健康和生長發育等,大學生運動員合理營養更側重于提高機體的運動和恢復能力。合理營養不僅涉及各種營養素的功效,還有不同年齡、性別、生理條件、運動負荷、健康狀態等情況下的食物、營養素的供給量和配比等。此外,醫務監督、運動性疲勞和運動損傷的預防和恢復等等也成為當前運動訓練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訓練效果的有力保障。正是因為上述原因,大學生運動員急希望在運動實踐中運用人體科學知識科學指導自身訓練,以期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本次調查的一些數據也說明了這一點。然而大學生運動員掌握運動人體科學相關知識的水平參差不齊,自覺運用到訓練過程中的較少,準確指導訓練的更是微乎其微。這與大學生運動員每天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運動訓練、缺少系統學習有密切的關系。
2大學生運動員獲取運動人體科學知識的途徑
由調查可知,大學生運動員獲取運動人體科學知識的途徑依次為:生活常識、查閱相關書籍、學校的系統學習、互聯網、采訪專家,還有7.2%的大學生運動員通過其他途徑(具體回答為聽其他人尤其是教練所講)獲得。在調查中還發現,有很小一部分大學生運動員是通過其他途徑獲得運動人體科學的相關知識的,其中主要為聽其他人尤其是教練員所說。這說明教練員對運動人體科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運動員相關知識的認知和掌握水平。目前,我國現行的運動隊管理一般實行教練負責制,也就是教練員即為運動隊領隊。教練員與大學生運動員在運動訓練以及日常生活中接觸密切,一言一行都會對大學生運動員尤其是大學生運動員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提高大學生運動員對運動人體科學知識的掌握水平,應首先加強教練員相關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
3結論與建議
【關鍵詞】循證護理模式;支氣管哮喘;效果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41
支氣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指有多種細胞(如T淋巴細胞、肥大細胞、嗜酸粒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1]。本病能夠引起反復發作的咳嗽、胸悶、氣促、喘息等癥狀[2]。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即“以證據為基礎的護理”, 指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用科學證據制定個體化、科學地護理程序從而對患者實施有效護理[3]。此方式由傳統的經驗護理模式轉變為依靠科學研究成果為基礎的護理模式,是目前最新的護理實踐標準,是發展護理研究實踐的重要方法[4]。為了推廣循證護理模式在臨床應用,總結其護理作用效果,筆者選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隨機選取其中40例患者實施循證護理,效果顯著,現將經驗體會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筆者所在醫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 21.5~76歲,平均(43.6±10.5)歲;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19~73.5歲,平均(40.4±9.7)歲;診斷標準參照由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2002年制定《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5]。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長短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觀察組和對照組均采用統一治療方法。此外,觀察組應用循證護理模式而對照組僅應用常規護理模式。
1.2.1循證問題評估患者情況,根據臨床特點在盡量滿足患者和家屬要求基礎上,確定循證問題, 如避免誘發因素,指導飲食起居,增加對疾病相關知識認識,改善癥狀情況、了解霧化吸入、鍛煉問題、心理護理問題、藥物服用時間問題等。
1.2.2循證支持依據循證問題,尋找循證支持,進行系統文獻檢索, 并組織人員對證據進行科學地、有效實用地評價, 將最終取得的證據結合專業知識和患者需求,制定具體合理的實施計劃,并進行人員統一培訓,最后實施循證護理措施。
1.2.3實施循證護理措施依照循證護理思維模式,制定可行有效科學的護理方式促進其在護理工作中綜合運用,它的主要內容有:(1)進行知識宣教,幫助患者了解掌握支氣管哮喘的相關知識,如常見的誘發因素、如何避免誘因、避免方法等,主要的臨床表現及和治療措施。(2)運用心理學方法、技巧,采用關心、愛護、熱情、開朗的溝通方式,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建立醫患互動機制,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念,克服消極心理,培養自我調節等技能。(3)實行患者的個體化護理,記錄患者個體的誘發因素,掌握相應的規避措施。(4)指導患者正確使用吸入止喘藥及激素類藥物,幫助其掌握控制、緩解支氣管哮喘藥物的使用方法,增強治療依從性,令患者認識到持續用藥的重要性。(5)做好病情的自動檢測,如使用峰速儀測定呼氣峰流速,并根據所得結果調整用藥劑量,通過監測手段和結果掌握患者的具體情況。(6)幫助患者制定合理、個體化的鍛煉方案,循序漸進,逐漸增強體質,注意部分患者會在運動后出現癥狀加重,要調整運動量,避免誘發哮喘發作。(7)幫助患者采用舒服的半臥位或者坐位,仔細觀察詳細記錄患者的呼吸、哮鳴音和血氣分析等情況,防止并發癥的發生,請患者家屬、同事、朋友等協助參與對患者的管理,及時提供所需的幫助,進行全面照顧和支持
1.3評價指標對兩組患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癥狀改善情況、霧化吸入掌握情況和住院天數進行比較。
1.4統計學處理應用 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單因素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
2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資料,結果所示,觀察組在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癥狀改善情況、霧化吸入掌握情況所得數據均優于對照組,住院天數少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多種細胞介入和參與的氣道炎癥,常在年青時發病,容易在春秋季發作,是種較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支氣管哮喘以呼氣性困難為特點,癥狀停止后同常人無異,反復發作,無法緩解,可能會逐漸發展成為肺心病、肺氣腫[6-8]。循證護理主要由科學合理并且擁有實用價值的護理研究依據,實施循證護理的相關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患者的相關疾病和問題等因素共同構成,其目的是充分運用科學證據,制定合理治療方法措施達到治病救人的目標[9]。在醫學日常工作中不能僅憑臨床經驗、慣例和一般理論就實施治療,而應當遵循科學證據和原則辦事,這是循證的意義所在。循證護理主要有5個步驟構成[10],(1)發現臨床實踐中問題,并將其簡單化、具體化,提出方便實施解決的提問。(2)通過檢索和瀏覽文獻找出具體提問的理論證據。(3)結合實際操作通過科學方法評價證據的有效性以及可操作性。(4)把獲得的證據和循證人員所擁有的臨床專業知識、經驗及患者需求結合,制定科學、具體、個體化護理計劃。(5)實施循證護理措施,通過各種反饋來評估效果。實行循證護理的相關人員應具有不斷學習、自我教育的素質,應當自覺接受專題講座等繼續教育,熟練掌握循證護理知識以及護理的實踐方式,方便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為患者提供服務。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實施循證護理措施后其在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癥狀改善情況、霧化吸入掌握情況所得數據均優于對照組,住院天數少于對照組,充分顯示了循證護理在臨床應用的優越性。
綜上所述,對支氣管哮喘患者采取循證護理模式有助于增加患者掌握防治哮喘知識,提高癥狀緩解率,減少住院天數,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秀蘭,張小吉.循證護理在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2(3):21-23.
[2] 張旦嬌,賀尚平.循證護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09,5(05):137-138.
[3] 鄭東英,王麗娟,何杏蘭,等.循證護理在支氣管哮喘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09,7(32):65-66.
[4] 程玲.循證護理在老年哮喘病人飲食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9(11):57-59.
[5] 謝曉鏗.循證護理的理論在老年哮喘患者飲食護理教學中的探討[J].醫學文選,2006,11(3):498-499.
[6] 朱凌云,陸佳紅,張靜華.循證護理在臨床護理中的實踐[J].齊魯護理雜志,2006,5(11):1062-1063.
[7] 周文琦,高彥陽,雷建華,等.中西醫結合循證護理對支氣管哮喘發作期的效果研究[J].河北醫藥,2011,2(10):1576-1577.
[8] 閆玲,閆輝,閆秀杰.吸入普米克聯用β2受體激動劑治療小兒哮喘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1,2(2):43-44.
[9] 牟玉蘭,朱鑫華,霍婷婷,等.循證護理哮喘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預防醫學,2008,6(S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