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 16:12: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當前生態環境狀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生態問題;生態意識;生態理性;生態消費。
【作者簡介】葉琛,福建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福建警官職業學院思政部講師,主要從事哲學和中國化研究。
一、前言
“周老虎”事件已離我們遠去?;厥渍麄€事件,從2007年10月周正龍“野生華南虎照”到2008年11月針對周正龍的終審判決,整個“周老虎”事件轟轟烈烈開始,沸沸騰騰地進行,卻又在聲聲嘆息中匆匆落幕。“周老虎”曾牽動著網上網下國民的心,引起大家徹夜不息的爭論,并且兩次登上世界權威雜志《科學》。曲終人散,大家意猶未盡地說“周老虎”忽悠了全體中國人?,F在,人們已逐漸忘卻那只?;I募倮匣⒑湍莻€看似老實的陜西老農民。而筆者卻不免反思,整個“周老虎”事件,絕大多數人關注的僅是虎照的真假,卻只有少數人去想照片背后野生華南虎的生存困境和生態問題。由此可見,在生態環境令人擔憂的同時,我國民眾的生態意識狀況也不如人意。
“周老虎”事件所折射的不僅僅是物種滅絕,當我們以更深刻的眼光來審視我們周邊的生態環境時,我們發現表土流失、大氣污染、水源污染、生活垃圾和食品安全等都是我們身邊與我們切身相關的生態問題。如果民眾的生態意識不提高,生態環境得不到改善,那么就算真有那么一小群的野生華南虎尚且困難地生存在某深山老林里,最終也只能不可避免地走向滅絕。
二、提升民眾生態意識是緩解當前生態問題的關鍵所在
人類與自然從來就是緊密聯系、相互作用的。就如恩格斯所說:“我們統治自然界,絕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生態環境的不理想,不僅會影響經濟發展和政府決策,也影響著廣大民眾生活狀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告訴我們:人的意識指導人的行為。人類有什么樣的意識常帶來什么樣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也是如此。生態理論家在論述生態問題時有一個共識,即:生態文明建設不是項目問題、技術問題、資金問題,而是核心價值觀問題、人的靈魂問題。他們都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思想的大革命。萊易斯認為,造成生態危機的真正根源是千百年流傳下來、厚厚地積淀在人們頭腦中的控制自然的觀念。福斯特也看到了人們正是在那些傳統的倫理觀念的指引下肆無忌憚地破壞生態環境,所以他要求人們從思想觀念人手解決生態問題??梢?在生態者眼中,提升人的生態意識是建立生態文明的關鍵所在。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歷了古代自然的神化——自然主宰人類,和近代人類能力的神化——人類主宰自然,到現代力圖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三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人對自然的觀念也經歷了對自然的恐懼與崇拜、對自然的主宰與改造以及尊重自然和自然規律三個發展歷程。當人類對自然的充滿恐懼與崇拜時,人只能被動地順從自然的主宰,成為自然的奴役。當人類借助科技的發展壯大自身力量時,人成了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為了滿足自己無盡的欲望,人類對自然進行大肆掠奪。恩格斯說過:“……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比祟悓ψ匀坏摹皠倮睅砹巳祟惿姝h境的日益惡化和各種突發環境事件,讓人類不得不正視自己的生存環境。在對人類行為的反思中,人類認識到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生死與共,尊重自然規律,建立一種人與自然合作與和諧的關系,而不是一種主宰和反抗的關系,是人類繼續生存和發展的唯一選擇。因此,生態意識開始在人類的思想意識中凸顯出來。所謂生態意識,是指人們在人類生態活動的基礎上所獲得的對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系的一種客觀的、不以人類為中心、不以人類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的認識,以及通過這種認識所形成的基本的理論觀點、道德情操和價值觀念。其核心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緩解當前生態問題的當務之急是要喚起和提升廣大民眾的生態意識。只有樹立民眾的生態意識,才能催使人們正確地去解決環境問題,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首先,生態意識建設可以讓民眾樹立正確的生態意識,催生新的生產觀念和消費觀念。過去那種高投入,低產出的粗放式經濟在帶來收益的同時,所造成的生態問題是十分嚴重的。而一味追求大、多、全的奢侈的消費觀,也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樹立正確的生態意識,可以催生新的生產觀念和消費觀念,建立起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可持續生產體系和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其次,正確的生態意識可以規范人們的行為,使環境保護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長期以來,人們在思想上有一個誤區,認為只要能大力發展生產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犧牲些環境資源是無所謂的。這種認識必然導致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目光短淺、急功近利,不惜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如為了一己私利,濫采濫伐、肆意捕殺、胡亂排放三廢等等。樹立正確的生態意識,可以讓人們認識到以往直接或間接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不正確性,從而以新的生態意識規范自己的行為,并摒棄有悖生態文明的行為。
二、提升和踐行民眾生態意識面臨的兩大困境
1.困境之一:炫耀式消費誘使民眾消費走向異化。西方生態者認為“異化消費”引起了資源極大浪費和環境嚴重污染,急劇膨脹的消費需求是造成生態危機的深層原因。阿格爾認為,所謂“異化消費”就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為了延緩經濟危機而力圖歪曲滿足需要的本質,誘使人們在市場機制下把追求消費作為真正的滿足,從而導致過度的消費。它表現為人們往往根據消費的多少來衡量自己的幸福程度,其結果造成這種需求超出自然界所能承擔的程度,從而導致了生態危機。馬爾庫塞在《單向度的人》一書中指出當代西方人的需求是一種被資本所支配和控制的“虛假需求”,并導致人們只根據瘋狂的消費活動來確定人的幸福。福斯特也指出生產出的使用價值主要是為滿足虛浮的消費,甚至對人類和地球具有破壞性。總之,發達國家滋長的“消費越多越體面”的觀念,不僅鼓勵人們以貪得無厭的態度去消費和浪費資源、能源和商品,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民眾的消費觀。
本來,崇尚節儉是中國傳統的主流消費文化。如今,在這種文化下也涌動著崇尚奢侈、炫耀式消費的潛流,特別是改革開放來經濟的發展和發達國家消費觀的影響,使這一消費潛流逐漸有轉化為消費潮流的趨勢。可以說,隨著物質生產水平的提高,異化消費的現象在我國已經開始蔓延,中國人的消費也帶著明顯的炫耀式消費的特征。
一方面,許多中國人在消費中有著盲目的符號崇拜。在當今普通國人眼中,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似乎就是看誰賺的錢多,而對于奢侈品的炫耀式消費則最容易把這個信息公諸于眾。所以許多人將奢侈品消費視為身份、品位的象征,LV、勞力士、范思哲、香奈爾、迪奧等品牌成為許多人爭相追逐的對象。有人甚至省吃儉用也要買名牌。人們在對名牌的盲目崇拜中,不幸被商品表面的符號異化了。他們追求那些商品不是為了商品的使用價值本身,更多是沖著商品表現的那個符號而去。另一方面,許多中國民眾對消費品的追求不是夠了就好,而是超過才好,形成了大而美、多而好的消費觀。比如,房子不是夠住就行,而是越大越好,車子也不是夠用就行,而是要排氣量越大越好。于是,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許多三口之家卻住著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哪怕有些人已經被銀行的貸款壓得喘不達氣來;在擁擠不堪的街道上,私家車摁著喇叭艱難前行……這些都給生態環境帶來不同程度的不利影響和破壞。
2.困境之二:經濟理性誘使民眾個體行為與生態理性相背離。經濟理性與生態理性相背離,或者說,經濟原則與生態原則相沖突,是當前建設生態文明的另一大困境。高茲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之間的對立說成是“生態理性”與“經濟理性”的對立。他認為在生產動機上有兩種理性:一是經濟理性,即資本主義以利潤為生產動機的理性。它不惜對資源的肆意開發,不顧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追求最大限度的生產和消費;二是生態理性,即社會主義以生態保護為宗旨的理性,它力圖用盡量少的勞動、資本和資源,努力生產耐用的、具有高使用價值的東西,以滿足人們適可而止的需求。
或者我們這里還可以借用這兩個概念,并進一步對二者做一更簡單的闡釋:生態理性重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經濟理性重個體利益和短期利益。這里的個體利益可以泛指與整體利益相對的個人利益或群體利益,而短期利益可以泛指從眼前利益至一兩代人之久的利益,主要是相對于人類長遠利益而言。
現實中,人類追求利益時,更多地注重個體的利益和短期利益,即追求個體的滿足和當下的滿足。踐行生態意識也是如此,一旦同利益相關,落實起來就更為艱難。因為人們盡管了解現在面臨的各種生態問題,明白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人類終將走向自我毀滅的一天,但若從自身利益出發,感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對己不利,就有可能在行為層面走向反面。這也是為何美國在環保方面呼聲很大,~旦關乎自身利益就止步不前;為何發達國家以慘痛的教訓昭示先發展經濟、后治理環境的發展道路有其致命的弊端,而發展中國家仍大量走上這條發展道路;為何近年我國民眾的生態意識有所提高,而環境狀況不但沒有根本改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惡化。
三、沖突兩大困境,踐行民眾生態意識
【關鍵詞】綠色會計 生態環境 可持續發展
1 引言
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是:總體惡化、局部改善、生態赤字在不斷擴大。隨著人們環保意識不斷提升,對資源節約與可持續發展的追求日益堅定,綠色會計由此產生。綠色會計是傳統會計和新型會計核算的融合,是通過確認、計量、披露、分析企業經營活動對環境帶來的影響來研究可持續發展的過程,從而為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
傳統會計準則下,企業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視其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帶來日益嚴重的生態壓力。當前生態環境狀況下,發展綠色會計能反映我國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和企業生產成本,促進企業挖掘內部潛力,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成經濟、社會、自然環境三方面協調發展,對于我國生態環境可以起到不可忽視的改善作用。
2 實行綠色會計的必要性
2.1 生態環境現狀的客觀要求。企業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條件是其在環境方面達成可持續化的使命。當前我國一味注重經濟發展,忽略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空氣污染嚴重、森林的覆蓋面積下降、水資源嚴重短缺等一系列生態問題越來越嚴重。企業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顧一切掠奪資源,缺乏社會意識。企業應當將生態環境成本歸入會計核算的成本之中,來達到經濟的真正可持續發展。因此,實行綠色會計是企業在生態環境現狀下發展經濟的的要求。
2.2 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當今企業的發展成本已經不僅僅是傳統的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環境成本成為企業應當考慮的新型成本之一。企I要想健康發展,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化,不應只看到眼前的經濟利益,應當把目光放在長遠之處,考慮環境成本。企業要想長久的處于發展階段,應當從現在做起,將環境成本等內容納入會計核算當中,時刻考慮如何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化,要轉變目前高投入低產出、消耗大、利用率低、污染嚴重等傳統的生產方式,在發展中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綠色會計準則。
2.3 我國對外開放的需要。隨著經濟一體化不斷推進,中國在“引進來”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引進或投資那些高投入低產出、掠奪本國有限自然資源的低級生產項目,更需要企業披露綠色會計信息,指引投資和引入的方向,以便在國際貿易中維護自身權益,在國際市場中處于主動地位。當前,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全球問題,同樣,綠色會計也需要各個國家加強交流,共同推進,在這一學術領域的共同研討可以達成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雙贏。
2.4 綠色環保成為新世紀主題。從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到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以及2014年的南京青奧會,世界各地各級盛事都將綠色環保作為不可或缺的主題。在奧運會舉辦之前,北京市人民就被要求節能、節電、節水,進行垃圾分類、報紙回收、無紙化辦公等一系列環保工作。
2015年,主持人柴靜以其生活中的親身經歷為引,以空氣污染問題為中心,深度調查了當前中國的霧霾問題及環境污染的現狀。紀錄片《穹頂之下》一經播出就引起巨大的反響,原本就越來越嚴重的空氣污染和環保問題再一次獲得人們的關注。要改善當前環境狀況,綠色會計在我國的推行勢不可擋。
3我國綠色會計發展面臨的問題
綠色會計被引入我國的時間晚、發展緩慢、實踐經驗不足。上世紀80年代,綠色會計才被引入中國。90年代初期,關于“綠色GDP”的研討,才讓綠色會計在我國取得較大的發展和完善。當前,我國綠色會計的發展仍面臨許多阻礙。
3.1 綠色會計理論系統不完整。由于綠色會計這個新型概念在我國引入的時間較短,故其理論發展要優于實際操作發展。在實際操作中,有些公司不完全了解綠色會計,或者說不明白應當劃入綠色會計考慮范疇的事項、具體要素以及核算方法。綠色會計在我國存在的時間過短,相關研究人員較少,相對于傳統會計不斷的完善和適應我國現實情況的變動,理論系統并不完整。
3.2 綠色會計尚未得到企業重視。目前我國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經濟總量上升極快。在此背景下,沒有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是我國綠色會計的發展面臨的難題。近些年來,我國經濟一直呈良好態勢,尤其是工業的迅速崛起,使我國經濟不斷向前大步前進。工業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同樣給企業贏得了不菲的經濟效益。企業在謀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不知環境危機已悄然而至。傳統會計中的利潤核算只需要企業將銷售額減去銷售管理等傳統成本,并不考慮環境成本。由于企業的不重視,報表中顯示的利潤遠遠高于考慮環境成本在內的實際利潤,導致企業利潤虛增。企業只注重利潤,自然也就不重視綠色會計。
3.3 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目前,綠色會計的優勢正在逐漸被社會以及公眾所接受,相關理論不斷完善,然而綠色會計核算對象復雜,不能明確界定,具體核算內容也不確定,不能有效識別。相關法律規則尚不健全、環境的成本難以測量,致使綠色會計在我國發展緩慢。在我國,大多有關綠色會計研究仍處于理論階段,尚未形成具備實操性的會計方法,研究人員不能從實際操作中得到問題反饋,也就不能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來完善相關制度,這為綠色會計在實際操作中增加了難度,成為阻礙綠色會計在我國跨越完善的又一道障礙。
3.4 缺乏綠色會計相關會計人員。相對于傳統會計人員數量而言,綠色會計人員數量少,缺乏相關人員是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綠色會計人員除了需要掌握會計專業知識以外,還需要一定的生態環境知識。當前大學會計專業課程中,很少涉及綠色會計,有關教育不足,學生了解的知識也不夠。而且政府對這方面的認識不足,對此不夠重視。作為為人民做主的政府,面對企業追求非法利益,官僚者們選擇視而不見,勢力者們選擇眼觀測色,這就使得綠色會計的進程緩慢。
關鍵詞:三廢;治理;經濟發展
1前言
三廢問題的治理關系著城市居民整體生活質量,因而在此基礎上,為了打造良好的城市發展空間,迎合當代社會發展需求,要求當前生產工藝活動在開展過程中應注重從廢液、廢渣、廢氣角度出發,對工藝生產流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進行高效處理,由此規避三廢問題的產生對生產領域的進一步發展造成負面影響。以下就是對三廢治理及循環經濟發展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當前工業領域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參考,并帶動其不斷創新自身治理手段。
2三廢治理中應注意的事項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在三廢治理工序開展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三廢治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應注重結合當前人口、工農業生產現狀,提高對環境治理問題的關注度,并注重結合居民環境需求,對工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進行高效處理,由此達到最佳的三廢治理狀態,且就此迎合當前生態環境發展趨勢;第二,在三廢治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提升整體治理效率,亦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在治理作業環節開展過程中應注重針對農業、養殖業、城市發展等領域中三廢增長狀況展開調研活動,例如,復合飼料、化肥等使用情況等,繼而依據調研數據對三廢治理方法進行確定,由此達到最佳的三廢處理狀態;第三,青島機場海濱路在垃圾堆放過程中即隨之呈現出CO2、CO、CH4等氣體釋放現象,形成了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因而在當前三廢處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應注重結合中國CO2占據全球13%的問題,對三廢治理工序進行優化設計,由此打造良好的生態發展環境,滿足居民生活、生產需求,且就此規避火災等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1]。
3三廢治理及循環經濟發展路徑分析
3.1貫穿環境生物技術
在三廢治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注重將環境生物技術貫穿于治理流程中是非常必要的,為此,首先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在對廢水問題進行處理過程中,應注重結合微生物生命活動過程對廢水中污染物進行轉移、轉化處理,由此達到最佳的水資源應用狀態。同時,在廢水治理過程中,亦應注重將細菌等置入到微生物生化反應器環境下,由此實現細菌向無機物的轉換,達到廢水凈化目的。從當前的現狀來看,環境生物技術在廢水處理過程中的應用改善了AB法、SBR法、粉末活性法在應用過程中凸顯出的應用效率較低的問題,為此,當代工業、農業等領域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應著重強調對生物技術的引進。其次,生物技術亦可應用于廢氣治理環境下,即要求相關技術人員在治理工序開展過程中應注重對微生物新陳代謝過程的應用,由此將污染物轉化濃度較小的廢氣,即將廢氣濃度維持在<3mg/L的狀態下,就此規避廢氣的產生對人體造成危害。同時,在廢氣處理過程中,為了提升整體處理效率,應注重對生物吸收法、生物過濾法兩種處理方法進行合理化選擇[2]。
3.2推進“三廢”與資源開發利用的結合
在三廢治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提升整體治理效率,亦應注重強調將“三廢”與資源開發利用進行融合處理,由此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且就此為當代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例如,某企業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為了增強自身整體市場競爭力,即推進了精細化工、石油化工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時在產業轉型過程中將“三廢”作為資源,以三廢回收方法將其轉化為“生活煤氣”,最終應用于工業生產中,就此增強了500萬元/年的銷售收入,滿足了該企業可持續發展需求。為此,當代各領域在三廢治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應著重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并注重正確認知三廢與資源間的關系,打造良好的環保產業發展環境。此外,在三廢問題處理過程中,為了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亦應注重強調與當地政府部門間的高效溝通,由此推進當前循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滿足我國社會發展需求,并緩解三廢污染問題[3]。
3.3推進產業轉型
推進產業轉型亦有助于當前三廢問題的處理,為此,各領域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應注重強化產業轉型計劃的落實,且注重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來緩解三廢治理問題:第一,在三廢治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提升整體治理效果,要求各產業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應注重將“三廢”治理計劃納入到產業戰略規劃領域中,并注重結合當前企業發展規模,且融合國家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求對三廢治理計劃進行實時調整,由此達到最佳的治理成效,滿足企業發展條件;第二,在產業轉型過程中為了應對易燃易爆等安全環保問題,要求企業在三廢治理工序開展過程中應注重針對生產裝置運行狀況展開調研,并實時淘汰高消耗電石爐等生產裝置,且注重引進新能源、新材料,由此降低三廢產生總量,達到最佳的三廢治理效果。從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新材料引進等產業轉型計劃的實施關系著三廢治理效果,因而當代產業領域在發展過程中應著重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并強化推進產業轉型計劃的實施,最終由此營造良好的生態環??臻g,滿足居民生活需求,且推進當代經濟的循環發展[4]。
4結語
綜上可知,傳統三廢處理方法在應用過程中逐漸凸顯出耗能高且處理效率較低的問題,因而在此基礎上,為了發展循環經濟產業,要求當代企業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應注重針對三廢問題實施具體的治理計劃,且注重從推進產業轉型、推進“三廢”與資源開發利用的結合、貫穿環境生物技術等層面入手來應對傳統三廢治理模式下凸顯出的相應問題,達到最佳的三廢治理狀態,并就此實現對現代化科學技術的應用,推進當前社會循環經濟的逐步發展。
作者:江河 單位:東至縣環境保護局大渡口經濟開發區環境保護分局
參考文獻:
[1]劉強國.發展循環經濟是解決純堿三廢問題的有效途徑[J].鹽業與化工,2014,12(02):39~42.
[2]產業鏈首尾相適環環生金———昊華駿化集團有限公司發展循環經濟紀實[J].今日農藥,2015,13(04):54.
中國明確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任務是在2007年,而更早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則可以上溯至上世紀70年代。1978年,國家首次將生態環境問題列入國家科技發展長遠計劃。1994年,中國政府批準了《中國21世紀議程》,把實施可持續發展上升為國家的基本發展戰略;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明確了生態文明的概念,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任務。2012年,黨的十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地位,生態文明建設上升為五大建設之一,成為“五位一體”建設總布局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明確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方向:“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睆奈覈鷳B文明建設戰略的具體實施層面看,從2008年開始,國家環保部先后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的試點推廣工作,在此基礎上于2013年出臺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范區指標(試行)》文件,確立了生態環境、生態制度、生態經濟、生態文化、生態人居等5大生態建設體系,提出了29項具體建設指標,對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系統性的指導辦法。截至2013年10月,國家先后進行了6批、138個市(縣、區)生態文明建設的試點推廣工作,促進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有序進行。
二、當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多年實踐探索,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建設模式和經驗,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生態建設標準與地區實際貼合度不高中國國土幅員遼闊,地區之間的自然條件、職能分工、發展階段、生產與生活方式、文化傳統等都存在極大的差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從不同地區的自然差異、發展差異、文化差異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地區特點采用差別化標準進行分類指導。目前,盡管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到了地區差異情況,但從總體上看,仍然存在標準單一和一刀切的問題,與某些地方的實際情況反差較大,生態建設標準缺乏可操作性。
(二)地區發展不平衡由于我國地區間自然條件及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生態文明建設也表現出很大的地區差異。在我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已全面推進,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東南沿海從江蘇、浙江到福建、廣東,生態區已經基本連接成片。與東部地區不同,廣大中西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部分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及歷史上的生態破壞嚴重等原因,生態文明建設起步艱難,推進困難,地方投入很少,主要依靠中央政府投入。
(三)城鄉發展不平衡與經濟發展、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城鄉不平衡類似,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也表現出了城鄉差異。在城市,人、財、物的投入要比農村高,設施建設、制度保障等比較到位,也取得了相當的成效。但是對農村地區,重視程度不夠,人、財、物的投入遠不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當落后,在很多農村地區幾乎是空白,生活垃圾、污水沒有經過任何處理,部分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突出,水、土、氣的污染相當嚴重,已經對人民的生命構成嚴重危害。
(四)重形式輕內涵目前,很多人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解仍然是淺層次的,所謂生態文明建設就是清潔衛生、美化環境,一些地方熱衷于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重形式、輕內涵。生態文明建設的真實內涵應當是從國家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的高度、從當代人與后代子孫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去協調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路徑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復雜而又十分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應該采取多層次、多領域、多途徑,至少包括以下環節:
(一)改革社會發展評價體系要把推進建設生態文明這一基本國策真正落到實處,首先要改變的是當前所執行的不合理的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目前,我國實行的仍是一種以工業文明建設為核心的評價體系,這一評價體系的核心是GDP,GDP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一切圍繞GDP,以至于在很多情況下為了實現GDP增長的目標,可以以犧牲生態利益為代價。這一評價體系還造成了一種更可悲的狀況: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不但被剔除在GDP之外,相反,為了治理和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而付出的代價卻自然地進入到GDP的總量統計之中。按照傳統的工業文明式的社會發展評價標準,環境與資源的價值是被低估的,有些資源、特別是環境資源實際上是免費的,這對全社會經濟發展無疑是一種導向,起到了逆向的激勵作用,造成了對環境和資源的極大的浪費和破壞。因此,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首先要調整的是社會發展評價體系,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GDP評價體系,引入綠色GDP評價體系,只有符合生態利益的GDP才是有效的GDP,凡是損害生態利益的GDP都應該被剔除甚至倒扣。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的改變是從根本上決定生態文明建設能否推進的基本條件。
(二)改革地方政府政績評價體系政績評價體系直接指導著各級地方政府的施政行為,而地方政府具體的施政行為直接關系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實際進程。在以往的政績考核體系中,經濟指標、GDP占有絕對的核心地位,權重很高,而生態、文化、社會治理等方面盡管也納入了考核體系,但權重較低,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特別是在與經濟指標相沖突時,生態方面的利益就被犧牲了。要改變這一狀況,就必須調整對各級領導干部的考核辦法,改變唯經濟、唯GDP的考核辦法,綜合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方面情況進行考評,加大生態建設指標的權重,進行綠色GDP評價。在某些生態狀況比較特殊的地區,生態建設指標應該成為首要的考核指標,經濟指標是次要的甚至不作要求的。通過改革考核體系,引導各級領導更加重視生態建設。
(三)加強環境保護的思想教育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和指南,只有促使全社會形成對生態環境的良好態度、理念以及認識,才能給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大的內在動力。通過實施環境保護思想教育,讓人們獲得必要的環境保護知識,形成正確的環境保護價值觀,幫助全社會的人們養成良好的愛護環境的日常行為,促進企業等社會組織在開展相應活動時能保持自覺的環境意識。生態環境是屬于全社會成員的,保護生態環境也有賴于全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為此,我們應該在各層次的國民教育中,大幅增加生態環境保護、節約愛護資源等生態教育內容,并力爭把相應內容具體化、可操作化,轉化為人們的日常行為方式。
(四)豐富和提升生態管理方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能僅僅局限于宣傳教育,還需要相應的制度建設,通過相應的制度調節、特別是通過利益調節,才能把生態建設落到實處。通過實施資源使用調節稅、排污權交易制度、補貼制度等,讓環境與資源成本現實化,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正向激勵,鼓勵企業形成綠色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和法規,通過合理的稅費調節手段,促進企業的清潔生產,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生態文明建設只有通過相應的制度建設才能具體化、常態化。
(五)加強生態建設的科學規劃加強科學規劃布局是推進生態建設的非常重要的前置性環節,科學的規劃能夠使資源與能源被合理化利用,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進行科學規劃,首先應當明確國土資源的功能區劃,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功能定位。當前,我國已經對全國國土進行了宏觀功能區劃的初步設計,一些地方省份也對本地區的國土進行了生態功能區劃的初步設計。如江蘇省根據自然環境特點及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首先把本省國土劃分為3個一級生態區,即江部城鎮發展與近岸海域生態區、蘇北平原農業生態區、長江三角洲城鎮城郊農業生態區,在這3個一級生態區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具體劃分出7個生態亞區和33個生態功能區,根據不同的生態功能分區規劃各地方相應的社會發展布局。只有進行科學的生態規劃,才能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健康有序可持續地推進。
(六)設計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要求全社會各種力量共同參與又惠及全社會成員的事業,地區之間、行業之間、人群之間對生態環境保護所作的貢獻有差別,對生態環境破壞所負的責任也不同,要推進生態文明整體建設,就必須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實現生態公平,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生態建設的合力。我們需要對那些由于支持全局生態利益而犧牲自身局部生態利益的地區進行相應的經濟補償,用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來支持生態功能分區,以靈活多樣的形式來構建和完善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流域之間的生態補償機制,實現生態公平,從而形成整體的生態環境保護機制。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生態文明
中圖分類號:S71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21
前言
伴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而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自然而然也讓國民對于自身的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每一個人來說,生活環境與生活質量息息相關。但是,在當前社會工業化程度不斷加深,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矛盾也越來越深。各種自然災害以及因為環境污染而引發的環境問題屢屢發生。譬如說地震、霧霾、山體滑坡、溫室效應、大氣污染等,這些災害的發生都與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有著巨大的關系。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前各國都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到了首要問題。在我國,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除了出臺了相關措施條例避免生態環境被人惡意破壞以外,也開始積極調整林業產業的結構,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管理理念,提高林業生態資源的利用率,在保障林業生態資源可再生的情況下,實現經濟效益的增長。這樣一來,才能實現建立可持續發展社會的目的,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提供巨大幫助。當然,除此之外,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還需要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構建生態文明的舉措,這樣一來才能確保林業生態資源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共同實現。
1 加強天然林保護
對于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構建生態文明的工作來說,首先要做到一點就是要加強對天然林的保護。從目前我國林業的實際工作狀況來看,由于認識上的缺陷,導致在當前天然林的保護并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導致我國天然林面積日益減少,嚴重影響了當前我國的生態環境。除此之外,目前礦山的開發,特別是露天礦的開采,不僅會對天然林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同時也會導致當地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認為,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相關部門,在進行開發建設的時候都要積極開展對天然林的保護,避免天然林再次遭到破壞,同時對于已經被破壞的天然林要進行及時的恢復,這樣一來才能更好地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為我國國民創造一個更為良好的生活環境。
2 強化森林資源保護意識
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來說,強化森林資源的保護意識是格外重要的。一定要讓每一個人都認識到,生態環境的保護是確保人類正常生活與生存的重要條件,因此可以說,保護生態環境,也是為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提供保障。而在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當中,對森林的保護是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這是因為,森林是整個生態系統中最為核心的一部分,同時森林本身也具有防風固沙、凈化大氣、含蓄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多種作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有著巨大幫助。除此之外,在森林之中,還有許多動植物在生長和成長,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生態資源。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每一個人都要重視對森林資源的保護,要認識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護森林資源。這樣以來,才能有效的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同時,利用森林中的生態資源,進行產業化的發展,無論是木材以及其他動植物的利用,還是創建林業生態旅游產業,都對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實現林業生態中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平衡。
3 國土生態空間的規劃意識
對于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生態文明的構建工作來說,生態空間的規劃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工作人T在工作當中,一定要強化國土生態空間的規劃意識,注重每一個生態系統的特征和需求,按照這些要求去擬定不同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這樣一來才能有效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譬如說,國土生態空間就可以分為荒漠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以及城市生態系統等。
4 重大生態修復工程的建設體系
在前文筆者就有提到過,在當前我國天然林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需要進一步加強生態修復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護天然林,從而讓天然林在生態環境中發揮作用。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認為,要想更好的保護林業生態環境,構建良好的生態文明,就必須要重視生態修復工程的建設。當然,在建設生態修復工程之前,必須要對林區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了解和分析,以此有針對性的制定生態修復計劃。這樣才能確保生態修復工程真正發揮作用,以此對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生態文明的構建提供幫助。
5 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支持體系
對于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構架生態文明工作來說,除了要加強每一個人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以外,同時也需要政府出臺相關的生態文明建設政策確保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生態文明構建工作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實施,并且對每一項工作進行監督,確保工程所使用的資金和資源真正落實到位,這樣以來才能更好的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除此之外,由于林區處于相對偏遠的地區,在這些地區經濟的發展都不甚理想,因此在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當中,沒有充足的資金和資源保障工作的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認為還可以建立相關的生態產業金融以及稅收扶持政策,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6 維護生態安全的法制體系
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擁有豐富的林地以及濕地資源,同時也具有較大范圍的可治理沙地。這些資源既是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不過,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無論是林地、濕地還是沙地,都存在較為嚴重的破壞現象,要想徹底根治還需要長時間的治理,有些地方甚至已經是不可逆裝的破壞。因此,為了更好的治理生態環境,還需要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林業的行政執法體系,這樣才能避免生態環境遭到進一步的破壞。
7 培育生態文化的綜合體系
要想進一步加強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構建良好的生態文明,那么培育生態文化的綜合體系也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還是自然保護區,都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建立相關的文化館、科技館以及其他的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可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普及相關的生態環境保護知識,這樣一來才能真正將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根植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從而為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生態文明的構建提供幫助,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建設。
8 結論
對于我國的社會發展建設來說,加強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構建良好生態文明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要做到這兩點,就必須要加強對天然林的保護、強化森林資源保護意識、提高國土生態空間的規劃意識、建設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構建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注重生態安全的法律體系以及培育生態文化的綜合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構建良好的生態文明提供巨大幫助,從而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增添助力。
參考文獻
[1]房成杰.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及構建生態文明的舉措[J].吉林蔬菜,2014(8):59-60.
[2]鞏固.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的集體林權改革與林業法變革[J].東吳法學,2013.
[3]李丹.林業生態建設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5.
[4]周春江,胡新靜,李晶.現代林業營林建設[J].北京農業,2013(36).
關鍵詞:生態生產力 生態文明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211
1 和諧社會中的生態生產力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們不斷追求的美好社會,我們黨和國家在解決溫飽問題向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的時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就應運而生了。建設一個和諧、協調、穩定的社會是人人所向往的,隨著社會本質的認識一步步的深化,和諧思想的內涵也進一步得到深化。
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內涵,“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1]和諧社會的這幾個方面是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但是要求人的和諧,而且還要求人與自然和諧,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生產力從生態化的角度出發,確立生態系統對于生產力的基礎性地位,把人類的生產過程納入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過程;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價值目標,最終實現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社會的公平正義和安定有序都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生態生產力在這個層次上可以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實現城鄉、區域之間的互動和協調發展,從而促進經濟的全面發展。
2 生態生產力的提出
生態生產力的思想是關于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內容,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發展生產力,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物質資料,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人類社會生活和歷史活動的全部。根據不同時期的生產力發展的狀況,可以將人類社會的發展劃分為原始文明社會、農耕文明社會和工業文明社會三個階段。人類工業文明的發展是生產力發達的重要形式,但是工業文明帶來的不僅僅是財富的增加,更帶來了人與自然的不和諧,造成生態環境惡化,最終也在一步步地影響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在對工業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反思中,生態生產力的發展應運而生。生態生產力文明應成為社會主義文明體系的基礎。社會主義的物質、政治、精神的文明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離不開生態文明。沒有良好的生態條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質、 政治和精神等方面的享受。沒有生態安全,人類社會自身就會陷入生存危機。五位一體的發展凸顯出發展生態生產力的要求,恩格斯說:“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們夢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為荒蕪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積蓄和儲存水分的中心?!?[2]馬克思把人、自然、社會作為統一的有機聯系的大的生態系統予以探討,立體呈現了關于人、自然、社會三個方面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思想。
3 中國發展生態生產力的路徑
第一,轉變發展理念。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奮斗目標,是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戰略。十報告中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就要發展生態生產力,做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通過人與自然和諧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充分考慮人口承載力、資源支撐力、生態環境承受力,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統籌考慮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3]為此,必須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堅持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開展全民節能減排,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機制。第二,要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同時要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發展利用體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第三,要加大環保投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重點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第四,加強對被破壞的水利、林業、草原建設,促進生態恢復。
第二,提高科技水平??茖W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對于生產力提高的作用越來越大,把科學技術應用在生態生產力的發展過程,使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經濟發展與自然保護之間保持一定的張力。著眼于科學技術在生態中的發展,不但可以使科技獲得合理進步,而且可以提高生態生產力的提高,推動社會的和諧。在追求生態科學技術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降低生態技術的使用成本,做到發展和生態保護的協調。企業是科技發展和應用最緊密的地方,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在實現利潤和生態生產力的發展中找到平衡點,綠色生產、營銷。
第三,生態生產力的發展需要與之相適應的制度。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一種先進的生產力的發展要有與之適應的上層建筑。當制度法律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時,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則起反作用。上世紀國外倡導的“綠色GDP”被引進到國內,將環境和生態指標量化后并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指標中,以此衡量經濟社會的綜合發展水平,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態指標在內的評價體系,客觀上就是要求做好生態生產力的發展。
4 總結
和諧凝聚力量,生態文明建設鑄就偉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生態建設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堅持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人民出版社,2006:880.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1:519.
關鍵詞:生態農業;制約因素;對策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持續更新和社會經濟的飛速進展,環境保護備受關注,面對糧食危機重重,全球都在重審農業發展模式。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農業大國,在發展農業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面對、高效解決生態農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要將“提升現代農業的發展效率,增強現代農業的發展可持續性,努力打造低碳環保、資源節約型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作為農業發展的指導標準。
1生態農業的內涵及發展意義
1.1內涵
生態農業是指在保護、優化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以生態學以及環境學等理論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和生態農業有關聯的科學技術、社會經濟等因素,構建一個包括社會、經濟、自然三大系統的復合系統,這一系統能夠確保有限的資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獲取更高的物質產出率,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1.2發展意義
1.2.1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綜合效益
生態農業集傳統農業、現代農業的優點、經驗于一身,同時依靠最前沿的農業技術,提升農業的生產效率和有限資源的使用率,并且還有助于合理開發和保護自然生態資源,提升農業生產的生態效益,用更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生產出更能滿足市場需求的農產品。
1.2.2高效利用農業資源,積極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發展生態農業最難處理的是伴隨農業生產出現的環境污染問題,濫用農藥、化肥等現象屢見不鮮,土壤、空氣、水資源被污染,直接導致農產品的整體質量下降、生態環境損壞嚴重[1]。生態農業重視的是有限農業資源的高效、可持續使用,嚴禁人們對自然資源進行透支,有利于農業生態環境保持良性循環,為農業的發展營造舒適的環境。
1.2.3加快實現小康社會的步伐
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任務就是要重視“三農”問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步伐,切實提升農民收入,而發展生態農業則是實現這一發展目標的關鍵。
2生態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2.1思想意識落后,對生態農業的認識不夠科學全面
部分農民在選擇農業生產技術時,傾向于那些見效快、成本低的技術,對于有助于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保護的新技術視而不見,在這些農民心中,依然保留著固執老舊的農業生產觀念。此外,某些基層地方政府只關注政績,只在乎農業帶來的經濟增長,對于一些新農業技術的推廣缺少的熱情,更有部分人認為那是環保部門的責任,和他們沒有關系。然而,生態農業的發展從來就不是某個人、某個部門的任務,也不是立竿見影的事情,需要多個部門長期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2農業產業鏈不健全,生產組織化程度不高
不少地區發展生態農業時,仍然采取分散經營模式,不能有效預測市場需求,因而增產不增收的現象頻頻發生,對農戶生產積極性有著很大影響,農業規?;蜆藴驶搽y以實現,使得農產品的質量高低不一,難以擁有自身品牌,市場競爭力可見一斑。另外,貿、工、農一體化程度不高,伴隨較多的流通環節,產業鏈有待健全,如此必然會損害農戶利益,更有部分農戶以量取勝,卻難以提供優質的產品質量,如此自然難以達到生態農業的相關標準。
2.3資金投入不足
當前,不少生態農業建設項目剛剛起步,因而離不開財政金融的支持,但各級政府能夠補貼的力度有限,使得不少項目難以全面開展,有些剛上馬的項目也因資金短缺難以順利進行。同時,生態農業有著投入周期長、收效慢的特征,因而存有借貸傾向,但部分小額農貸落實并不到位,使得農戶難以獲取貸款而致使生產伴隨困難。而就金融部門而言,針對農業貸款的發放量也十分有限,難以及時滿足生態農業發展需求。部分貸款抵押有著過高的要求和過短的還款期限,難以滿足具有較長周期的生態農業實際[2]。一些農業龍頭為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不得不求助于民間融資渠道而擔負高利息負擔。
2.4生態農業技術不夠先進,制約農業經濟效益
缺乏先進的農業技術,會使得生態農業的發展動力不足。當前,一些地方的科研費用利用率很低,盲目、重復投資的現象十分常見。在農產品防腐、包裝、農業產業化等方面,技術不夠先進,難以滿足生態農業發展的需求。在技術結構方面,過于重視現代工業技術,不重視生物技術,這會增加水資源、土地資源的污染狀況。另外,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沒做好,很多科學高效的農業技術,沒能夠在第一時間轉化成實際的農業生產成果,農業的產量上不去,經濟效益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3推進生態農業發展的策略
3.1做好生態農業發展的宣傳工作,鼓勵農民參與
借助電視臺、廣播等媒體,為農民介紹生態農業發展的相關知識,提升農民的觀念,讓更多的農民愿意參與到生態農業建設中。為農民講一些生態經濟學的常識,讓他們意識到濫用化肥農藥,不僅僅關系到農作物的收成和自己的收入,更關系到環境保護等問題。同時,借助網絡、培訓、函授等形式宣傳生態農業發展的典型事跡,用真實的事跡讓農民切實體會到生態農業發展的優勢,此外,將生態農業發展的概念用墻報、宣傳欄等形式進行宣傳,讓這一概念深入人心,并且,綜合評估農民的實際狀況,然后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生態農業的投入。
3.2加大資金投入和對生態農業的扶持力度
在政府方面,需在財政預算中列出發展生態農業的專項資金。類似龍頭企業等政府扶持的相關項目也要逐漸傾斜向生態農業。各級財政部門需要撥出專項發展生態農業的資金,同時結合政府貼息等措施,引入社會資金,形成政府作為引導者,企業和農民投入為主體力量、信貸投入為補充力量的資金投入新機制。在金融部門方面,需要和財政局等聯合起來成立生態農業發展的專門協調機構,簡化貸款程序并給予相應的優惠貸款利率。推行小額貸款時,銀行可以和政府資源聯合起來,創新抵押方式,解決企業+農戶的聯保問題。重點扶持生態農業企業龍頭,制定靈活的借還貸機制,幫助農業龍頭做大做強,進而推進當地生態農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3.3做好科學技術創新工作,用科技為生態農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生態農業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農產品批量規模化生產,所以,一定要重視農業科技創新平臺的搭建,整合科研院所、涉農高校等資源,成立相關的實驗室或是科研基地,另外,還要重視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特別是在這些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方面,更是要加大扶持力度,搭建技術創新平臺,為農產品的深加工以及畜牧等方面的發展,提供創新和科研的條件。同時,要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速度,積極創辦一些農業技術企業,放寬對生態農業技術的認定標準,另外,以發展特色農業為導向,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促進生態農業技術企業的快速發展。
3.4重視生態農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為生態農業的發展養精蓄銳
生態農業是高科技農業,要切實提升農民的專業技能、文化素質,保證生態農業的發展可持續性。具體的講,就是要深化農村教育體制的改革,加大農業技術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農民的農業技術水平。對于高等涉農院校而言,要重點扶持農業特色院校建設,有計劃地開設一些與生態農業發展相關的課程,為生態農業發展輸送各類人才;對于中等教育而言,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選聘專業過硬基礎扎實的教師,提升教學質量;開辦農業培訓學校,開設生態農業發展相關的講座,提升農民的技術水平,讓農業技術教育落到實處,為生態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4結語
發展生態農業有著重要的意義,但當前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還伴隨不少制約因素,應該針對這些因素采取相應合理策略,從而更好的推進生態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馮卉.關于生態農業發展的思考[J].現代園藝,2015(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