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 16:12: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司財務與會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管理直接關系到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公司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強化財務會計處理風險管理已成為眾多公司面臨的重要問題。證券公司也不例外,在我國證券市場日趨成熟,競爭愈來愈激烈的大背景下,對證券公司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管理進行研究與探討,有助于我們審視公司內部潛在的風險,進而從控制與管理風險的角度提高公司的財務管理效率。本文從證券公司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的表現形式出發,在對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強證券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管理控制的對策。
關鍵詞:
財務與會計處理;證券公司;風險管理
0引言
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是指公司在財務活動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賬務管理出現偏差,致使公司存在遭受經濟損失的風險[1]。自深圳特區證券公司開始試辦以來,我國證券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為金融市場上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證券行業加大力度進行業務創新及轉型,在監管層放松管制和鼓勵創新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證券行業釋放出巨大的發展活力,證券市場獲得了迅速發展。證券行業業務范圍不斷擴寬,產品類型日益豐富,資產規模持續提升,盈利能力和資本實力不斷增強。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證券公司面臨著巨大的觀念沖擊、市場沖擊、業務沖擊、人才沖擊和技術沖擊,證券公司間的競爭更加激烈,整個證券市場能否健康快速發展成為普遍關注的問題。證券公司面臨著諸多財務風險,比如凈資本規模較小,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差,收入結構不均衡,業務同質化嚴重,公司業績很容易受股市行情影響等等。如果公司沒有有效的識別財務風險并且采取有效的財務風險防范措施,那么將極其不利于證券公司的健康規范發展。隨著市場的透明化、信息化、監管手段的完善化及法規化、證券市場的國際化,證券公司必須積極應對證券行業的發展要求,建立相應的風險管理機制以面對來自各方的危機。財務風險是一種很重要的不容忽視的風險,而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管理是財務風險管理基礎,因此,如何規避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成為公司加強管理核心問題之一。
1研究綜述
在發達資本市場,在證券公司風險管理方面的研究已趨于成熟。我國作為新興的資本市場,證券市場的發育還不是很成熟,在證券公司風險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對較晚,尚處在理論探討與經驗借鑒的階段。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研究開始重點關注于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劉恩祿、湯谷良(1989)第一次系統論述了財務風險的概念、特征及原因,探討了企業該如何管理財務風險[2]。一些學者對證券公司的風險來源、表現形式和特征等進行了相關研究。畢秋香等(2002)按照證券公司的風險來源以及風險的特征,將證券公司所面臨的全部風險劃分為五大類,即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和法律風險,并且針對每一個風險的具體成因進行了歸納[3]。曾嶸(2006)根據證券公司的不同業務類型將風險主要分為四大類,分別是證券經紀業務風險、承銷業務風險、自營業務風險和其他業務風險,同時具體研究了每項業務具體面臨的各種風險,例如對于證券經紀業務風險而言,又可將其分為經營風險、操作風險、業務拓展風險和IT技術風險等[4]。部分研究主要從證券公司內部控制的角度研究其風險控制。陳共炎(2005)從會計控制的角度研究了證券公司內部控制問題。他首先分析了我國證券公司會計制度演進的狀況,然后總結了影響我國證券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因素,并結合一些證券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最后提出應當通過建立集中管理的財務制度提升證券公司會計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以充分發揮會計在風險控制中的作用[5]。馮玉明(2006)通過對上市公司2008年財務數據的實證分析,認為加強內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企業的財務風險[6]。王學峰(2007)結合內部控制的國際慣例和中國證券公司的實際情況,從證券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必要性、證券公司內部控制體系的構成要素及控制目標、控制主體及層級、控制客體與范圍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為我國證券公司構建了較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7]。張璽(2013)針對我國證券公司存在的風險管理問題,提出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以凈資本為核心的監管體系、加強行業信用評級制度管理、建立健全證券從業人員的監督機制[8]。段麗巧(2013)分析了金融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從財務內部控制環境、財務管理職務配置的優化等方面提出加強內部控制的對策[9]。一些學者重點關注了證券公司財務風險,并對其特征進行研究,提出了切實可用的風險管理辦法。許明波(2005)通過分析證券公司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征和財務風險,設計了全面、系統、邏輯一致的風險識別和評估的指標框架及風險動態監測框架[10]。孟祥霞(2007)從理論研究角度出發,認為應注重基礎理論,加強財務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研究,強化財務風險文化、風險管理教育和財務風險管理責任觀[11]。俞邵峰(2013)對證券企業財務風險的界定與特征以及證券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展開分析與探討,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加強證券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管理的有效舉措與建議[12]。但是,相對于其他大多數企業而言,證券公司的數據很難獲取,尤其是財務方面的數據,更是缺乏,這給證券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方面的研究帶來較大困難。證券公司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管理方面的研究較少,而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是財務管理風險的基礎,決定了證券公司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尤其是一些證券公司希望通過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方式進行融資,更是要保證財務與會計處理的真實行與合規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結果可以為我國證券公司的財務與會計處理的風險管理提供借鑒。
2我國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的現狀
國內關于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的研究比較細致,涵蓋了財務印鑒管理、發票管理、銀行存款管理、涉稅、會計檔案管理和實物資產管理七個方面,落實到了實務中可能出現的具體問題上面,并給出了較為詳細的解決方案,這對于證券公司日常賬務處理有非常大的借鑒意義。但是國內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風險研究缺乏理論指導。研究內容都是從微觀層面著手,以上研究問題雖然較為全面,但是并不能涵蓋財務與會計賬務處理的方方面面,并且多從實際問題出發,并不能對整個證券行業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其次,研究缺乏普遍性。國內的研究多從某一個證券公司的角度出發,分析該公司存在的問題,所以研究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態。這樣雖然各個公司能夠處理好自身問題,但是該公司的經驗不能對其他公司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研究缺乏共性。再次,缺乏全面的風險控制體系。研究內容較為分散,多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風險并沒有一個全面的控制體系,導致在財務與會計的日常處理中通常是出現了問題才能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樣將會把證券公司置于一個風險較大的環境中,風險控制十分被動。
3我國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的識別和應對
3.1我國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的識別和應對思路
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管理是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只有真實準確的財務信息才是管理層決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據,才能夠滿足外部客戶的需求。針對上述研究不足,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改進:第一,研究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的理論基礎。應當跳出微觀層面的研究,從宏觀角度出發,深入了解證券行業的財務風險,找到解決問題的理論支撐,對于現有問題及未知問題都具有普遍的理論意義。第二,總結研究證券公司面臨的風險問題的共性。公司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財務人員缺乏風險意識,未嚴格執行公司財務管理制度,公司內部財務監督缺位等方面的因素。這些原因具有普遍性,研究應當針對整個證券行業,并非某個證券公司的某些財務與會計風險問題。因此,應當總結風險問題的共性,結合理論基礎,形成一些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風險控制對策。
3.2風險識別
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并對我國幾個規模和市場影響力較大的證券公司及其營業部進行走訪調查,總結出證券公司財務與會計日常處理主要風險。
4結論及建議
4.1結論
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管理是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只有真實準確的財務信息才是管理層決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據,才能夠滿足外部客戶的需求。擁有完善的內部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控制機制是保證證券公司成長的關鍵。本文通過總結分析國內證券公司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控制的研究成果,發現證券公司財務與會計處理普遍存在七種一級風險:財務印鑒管理風險、發票管理風險、銀行存款風險、涉稅風險、會計檔案管理風險、實物資產管理風險和經紀人賬務處理風險。上述風險分別對應若干個二級風險,并針對各個風險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4.2建議
應當建立事前預警、事中控制、事后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將對于風險的把控時間提前,提高應對風險的主動性。具體來說首先應該建立風險預警系統。通過風險預警可以盡早發現并識別公司面臨的各種財務與會計處理風險,并對風險程度進行大致的評價,為中期的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做鋪墊。其次應當嚴格公司財務規章制度,明確職權分工,明確財務責任,對財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財務人員風險意識及控制風險的能力。最后,應當強化內部控制與監督,完善風險的控制及規避,總結風險產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案的經驗教訓,為以后處理由此類風險帶來的問題提供借鑒。
作者:文妮 單位: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參考文獻:
[1]孫曉明.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及控制研究[J].財會研究,2011(22):43-56.
[2]馮辭.淺析證券公詞樹務風險管理[J].中國科技信息,2005(4):42-43.
[3]畢秋香,何榮天.證券公司風險評估及指標預警系統設計[J].證券市場導報,2002(10):7-8.
[4]曾嶸.試論我國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J].貴州社會科學,2006(5):29-31.
[5]陳共炎.證券公司會計制度與風險控制問題探討[J].證券市場導報,2005(1):43-47.
[6]馮玉巧.劉娟娟.證券公司有效風險管理體系探討[J].證券市場導報,2006.
[7]王學峰.中國證券公司內部控制體系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7(10):38-42,48.
[8]張璽.淺析證券公司風險管理[J].中國證券期貨,2013(3):45.
[9]段麗巧.對加強金融企業倒務風險內部控制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3(16):235-236.
[10]許明波.證券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5(1):48-54.
國內外融資約束研究綜述與展望
內部控制、融資約束與惡性增資
家族治理、專用性投資與企業業績
中美高校國有固定資產管理比較研究
企業性質、公司治理與財務理論創新
內部人持股、投資者認知與公司價值
社會資本、替代性融資與企業成長
“四大”審計市場集中性與審計質量
我國科研經費管理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
財務管理目標的歷史演進及其成因
公司財務學理論的創新與發展路徑
財務報表分析:理論內涵與學科定位
管理者團隊特征與資本結構動態調整
完善伊春林業財政投入的政策建議
貨幣政策、區域金融發展與企業信貸融資
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的挑戰與變革
異質資本邊際替代率與技術資本配置水平分析
高管薪酬、在職消費、薪酬差距與企業績效
高管的銀行背景、所有權性質與會計穩健性
基于公共受托責任的政府管理會計應用探究
會計自由裁量事項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證券公司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設與實施
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后的注冊資本核算方法探討
黑龍江省會計專業人才供需調查與分析
福建省尤溪縣林下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
上市公司碳會計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
論長期股權投資準則中的順流、逆流交易
平衡記分卡在公益科研事業單位管理中的應用
黑龍江省財政支農惠農政策培訓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公司環境信息披露與社會貢獻的相關性研究
內部控制、審計意見與年報披露及時性
林業行業會計決算報表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上市銀行社會責任與現金股利政策關系研究
實施會計從業資格等級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跨國公司融資決策的稅收效應實證分析
林業行業會計決算報表編報的幾點體會
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環保項目跟蹤審計研究
黑龍江森工加強資金管理的幾點做法
夯實基礎強化管理努力提高林業財務決算工作水平
森林資源核算及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研究初探
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履職行為的審慎度與業績波動
中外期刊公司財務與會計研究質量比較分析
基于股東資源的公司治理研究:一個新的視角
產權性質、真實和應計盈余管理與股權資本成本
平衡計分卡非財務績效影響財務績效的機理研究
CEO信息分享與獨立董事角色發揮的聯動效應研究
系統視角下的企業經營失敗形成機理與財務預警研究
李常青,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管理學(會計學)博士,中國注冊會計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入選者,廈門大學工商管理教育中心主任,兼任福耀玻璃、廈門建發等多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1990年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工程系工業會計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93年畢業于廈門大學工商管理教育中心,獲中―加聯合培養經濟學(MBA)碩士學位,1999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會計系,獲管理學(會計學)博士學位。2001年加拿大康克迪亞大學訪問學者,2002年澳大利亞陽光海岸大學進修,2005年美國哈佛商學院進修,2008年美國紐約市立大學訪問學者。
二、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會計與公司理財領域的教學研究工作。曾在《經濟研究》、《金融研究》、《審計研究》、《會計研究》、《投資研究》、《中國工業經濟》、《經濟管理》、《財務與會計》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公開出版著作(含合作)7部。近年來李常青教授主要圍繞資本市場中的會計與財務問題開展理論與實證研究,具體如下:一是股利政策研究:1996年就借中―加大學產業合作基金的資助開展股利政策的研究,是“我國在這一領域進行研究的先驅者之一”。首次對股利政策理論進行了梳理和綜合性評述,為國內股利政策研究提供了借鑒性理論基礎;并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對股利信號內涵進行實證檢驗,為政府保護股東權益、規范股利分配行為和上市公司制訂股利政策提供了實證依據。其中專著《股利政策理論與實證研究》被譽為“挑戰公司財務研究中的理論迷題”,具有“高、新、實”特點,獲得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和廈門市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二是公司治理研究:2002年中標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聯合招標課題“我國上市公司董事會效率研究”,以此為契機,對公司治理問題進行了較深入研究,提出董事會影響企業業績的基本模型和研究范式,并以ROE、EPS和EVA度量公司績效,較為全面地研究了董事會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情況,首次將高管變更的類型分為高管雙向變更、高管離職和高管新任三種類型,對我國公司的高管變更展開研究。最近李常青教授正帶領團隊開展公司治理的新領域媒體治理的研究。三是會計審計問題研究:李常青教授一直關注資本市場的會計審計問題,其認為真金白銀也有瑕疵,現金流量表也可以粉飾,提出了識別現金流量表粉飾的四種方法,并率先在國內開展非經常性損益的實證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國非經常性損益披露制度的具體對策,李常青教授還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在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規模與審計質量無關,會計師事務所聲譽也不能影響IPO折價,盲目引進國際四大所對上市公司進行補充審計意義不大。
三、主要論文和著作
《股利政策理論與實證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專著);《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現狀及其成因分析》,《中國工業經濟》,1999年第9期;《現金流量表的粉飾與識別》,《財務與會計》,2003年第4期;《會計師事務所聲譽能影響IPO折價關系實踐研究》,《廈門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董事會特征影響公司績效嗎?》,《金融研究》,2004年第5期;《滬市公司IPO業績效應研究》,《南開管理評論》,2005年第1期;《美國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的審計制度及對我國的借鑒》,《審計研究》,2006年第1期;《應用供應鏈理念發展商業銀行授信業務》,《投資研究》,2007年第3期;《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研究述評》,《廈門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上市公司管理層討論與分析披露質量影響因素研究》,《經濟管理》,2008年第4期;《中國上市公司年報重述公告效應研究》,《會計研究》,2009年第8期;《家族控制、審計監督與公司治理――來自年報補充更正公告的經驗證據》,《審計研究》,2009年第6期;《半強制分紅政策的市場反應研究》,《經濟研究》,2010年第3期;“Family Control, Governance Environment and Cash Dividend Policy in China”,2010,ISTP檢索;Family control,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cash dividend policy :Evidence from China,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1。
四、主持目及榮譽
企業集團進入集中管理后,由于有部分企業是在脫鉤時進入企業集團的,這就使得企業集團內部的企業有些同集團有產權關系,有些還沒有。這就要求企業集團對其子公司進行一次全面審計。通過審計,搞清資產現狀,產權在集團的,報財政部重新確認;產權不在的,報財政部批準后上劃企業集團母公司。在此基礎上,企業集團應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母子公司體制,母公司真正對子公司行使出資人權利并承擔相應責任。子公司按照《公司法》改制后,要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責,并規范動作。充分發揮董事會對重大問題統一決策和選聘經營者的作用,建立集體決策及可追溯個人責任的董事會議事制度。董事會中可設獨立于公司股東且不在公司內部任職的獨立董事。董事會與經理層要減少交叉任職,董事長和總經理原則上不得由一人兼任。
2加強現金管理
現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首先,現金是企業流動性最強的一種資產,所以它也是最容易出現被挪用、舞弊的資產之一,因此有進行集中管理的必要。而且現金的集中管理還可降低其分散的持有量,降低持有成本。其次,現金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短期證券。其都具有易于記錄、保存、控制、調度的特點,為集權管理提供了可能。
3推行全面預算管理
在企業集團內部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不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優化資源配置,而且可以明確母公司與子公司各自的責權利,實現集團的整體戰略目標。初步構建預算管理體系框架,成立預算管理機構,建立預算管理的組織網絡和業務網絡,并且制定預算編制的方法、原則、程序,建立預算調整、監控體系及考核機制。在信息化網絡平臺的基礎上,將集團公司的業務活動、資金流動、會計核算、資產管理、人力資源都納入到預算管理體系中,從而形成覆蓋集團公司生產、經營、管理各領域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預算是管理層制定的詳細的企業運作計劃,本身具有整體性,它是一份整體規劃。同時它的貫徹執行是以權威性為依托的,所以預算管理宜采用集權。
4加強財務信息控制系統建設
集團公司里母子公司間財務信息是否暢通,關系到整個財務控制系統的運行效率。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由母公司直接委派。被委派的財務總監,應組織和監控子公司日常的財務會計活動,參與子公司的重大經營決策,審核子公司的財務報告,負責對子公司所屬財務會計人員的業務管理,定期向集團公司報告子公司的資產運行和財務情況。集團公司通過委派財務總監來監督、控制子公司的重大財務會計活動和全部財務收支過程,不但使集團公司的總體經營方針和目標可以在子公司得到較完全的實現,而且能監督子公司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5及時編制企業年度財務預算和財務會計報告
企業集團每年年底都要根據集團上一年財務預算的執行情況,考慮本年度企業集團的發展規劃和國家經濟形勢,結合國內外市場情況編制本年度的財務預算報告。同時,要求成員企業根據集團的財務預算編制本企業的財務預算報告。企業集團的財務預算要以現金流量為重點,對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實施預算編制、執行、分析、考核,嚴格限制無預算資金預支出,最大限度減少資金占用,保證及時償還到期銀行貸款。預算內資金支出實行責任人限額審批制,限額以上資金支出實行集體聯簽制。
為確保企業集團財務會計報告真實、完整,企業集團應要求所屬企業必須按國務院《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的規定,編制和提供財務會計報告。嚴格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合理地確認和計量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等。每個企業只能設一套會計賬簿進行核算,不得賬外設賬。任何人不得授意、指使、強令財會部門和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對弄虛作假的行為,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6建立財務公司或資金結算中心,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強化集團管理和控制
隨著我國企業集團發展壯大,它迫切要求創建一個金融媒介,起到加強集團凝聚力,提供金融服務及促進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相互融合的作用,財務結算中心就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發展方向。對企業集團而言,母公司只有控制子公司的財務收支,控制其資金的流動,才能使子公司按照母公司所確定的發展戰略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資金的集中管理有多種實現方式,目前比較常見的是母公司設立資金結算中心或有集團內各成員企業共同出資成立財務公司,作為集團內部的一個獨立法人,財務公司是全面負責集團內所有成員企業資金管理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無法成立財務公司的企業集團,可在集團公司設置與財務公司功能相似的資金結算中心。其功能為:①結算功能。即集團內各成員企業統一在財務公司或資金結算中心開設帳戶,由財務公司或資金結算中心以一個戶頭對銀行辦理集團內務企業的資金結算業務。②內部監控職能。這種統一結算模式為各成員企業資金運做的合規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提供了保障,使集團公司能夠有效控制各成員企業的財務收支,及時掌握各下屬企業的資金狀況,便于其進行調控。③資金融通功能。財務公司或資金結算中心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將集團內部各企業暫時閑置和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以發放貸款的方式將其分配給集團內需要資金的企業,既滿足部分企業的需要,又減少資金的沉淀,可提高資金的使用率,財務公司還可以發行財務公司債券和進行同業拆借來為各成員企業融通更多的資金。
7建立財務風險監測與預警系統
一般來說,財務危機都有一個逐步暴露、不斷惡化的過程,國內外的大量案例表明,陷入經營危機的企業幾乎毫無例外地都是以出現財務危機為征兆的,因而可以建立危機的預警體系來對風險進行識別和防范。集團公司財務風險監測與預警是認綜合指數的形式,對財務運行的全過程進行監測,對監測結果進行識別,判定監測到的公司財務處于何種景氣狀態及預示著何種景氣狀態,集團公司可利用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將當期的財務數據輸入財務風險監測和預警模型,模型就可以綜合度量集團公司的財務風險水平,及早發現財務風險,從而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風險。財務風險監測與預警系統的應用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對集團公司財務風險的大小進行縱向和橫向比較。通過對不同時期財務風險的綜合度量,可以反映財務風險狀況的發展趨勢;通過對不同公司財務風險的比較,可以反映本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水平的高低。二是對財務風險的監測預警。通過監測與預警,可以對公司的總體財務風險水平進行良好的衡量與監測,及早發現財務存在的問題,防患于未然,這對公司健康發展非常必要。建立集團公司財務風險監測與預警系統,能使經營者提綱挈領,站在公司整體的高度上把握公司的財務運行情況,預先了解公司財務危機,以達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的目的。集團公司財務風險的最終形成來源于各單位,并且成因復雜,因此,集團公司應對各單位的財務運行情況進行監測與預警,建立各單位的財務風險監測及預警系統,即根據集團公司各單位的職能、特點等的不同,來分別設置相應的財務風險預警線。
8通過財務網絡電算化,實現會計集中核算與控制管理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為財務網絡電算化提供了可能,為提高集團公司財務信息的有效性創造了現實條件。在企業集團內部利用網絡技術,對管理手段和方式進行徹底變革,已是當務之急。實現對子公司的各類資產進行監管,對子公司的成本、費用進行監控;對子公司的財務成果核算與利潤分配進行統籌,在實時監控的基礎上統一協調規劃整體的財務目標,減少子公司為謀求小團體利益損害集團利益的不規范行為,實現集團利益最大化,如公司可以利用用友ERP軟件,使用財務、工資、固定資產等系統,既可獨立使用,又可有機融為一體,真正實現無縫連接,用友ERP在網絡環境下,財務、固定資產管理、工資管理等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實時傳遞,有利于部門之間的協調;管理者可以實時查看相關財務信息,了解企業資金運轉狀況。其優點主要體現在:①記賬憑證錄入分布在各工作站上同時進行,提高了財務信息的及時性;②各子系統可以自動轉賬,形成統一的總賬庫,減輕轉賬工作量,既增加了轉賬的準確率,又提高了轉賬速度;③主管領導可方便查詢各種財務數據,并通過應用軟件隨時制成各類統計分析資料與財務分析報告,為高層領導的經營決策提供及時可靠的數據。
在整個企業集團公司內部,應當統一執行由母公司組織制定的總體管理制度,子公司可根據母公司制定的財務管理制度及其原則,結合自身特點,自行制定本公司具體的財務管理實施細則,在企業集團公司進行財務管理制度建設的過程中,所有當事人(無論母公司還是子公司),都必須堅持科學、系統、精練、可行和易操作的原則,認真策劃,反復論證,廣泛征求意見,及時修訂,不斷完善。
企業集團是一個復雜的經濟組織,隨著社會和企業發展的不斷變化,一種管理模式不可能適用于所有的企業,也不會永遠適用于某個企業。集團財務控制體系的構建與運行是集團公司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國際市場競爭能力,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知識經濟發展所進行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一部分。要保證集團財務控制系統能良好地運行,還要提供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機制環境。以人為本,把董事會、經營者、財務管理者緊密結合起來,處理好監督、經營、決策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借鑒國外成功的激勵機制,比如股票期權制,與我國目前常用的工資、津貼或獎金形式結合起來,形成合理的、能促進集團公司發展的激勵機制。企業集團必須根據國際、國內市場及經營環境的變化不斷創新經營、創新管理,為適應新的經營戰略方針而不斷調整自己的財務管理模式,以充分發揮企業集團在人、財、物各方面的資源優勢,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產出,為社會創造最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志強.我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與構建[J].財務與會計導刊,2005(1)
2王素榮.集團公司財務風險防范及控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4(10)
3傅俊元,吳立成,吳文往.企業集團財務風險預警方法的構建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4(12)
4杜勝利.基于產業類型的財務公司業務模式比較[J].財務與會計導刊,2005(4)論文出處(作者):
【關鍵詞】 資產負債觀;現金凈流量;非經營性損益
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是對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結構性表述。所有投資者主要通過財務報告獲取相關信息,且新會計準則中涉及財務報告的準則就有九個。財務分析的基本職能是將大量的報表數據轉化為對特定決策有用的信息,減少決策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要學會如何有效地去閱讀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在閱讀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時,應特別關注重點、大額、異動的報表項目,并對一些重要的財務比率指標進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從中獲取與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
新會計準則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并采用了“資產負債觀”的核心理念,在會計確認、計量和披露方面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投資者在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告進行分析時,往往容易存在以下九大誤區。
誤區一:重視利潤,忽視資產和負債
利潤指標一直以來都是廣大投資者投資決策時所參考、甚至直接依據的主要財務指標。新會計準則采用資產負債表觀后,實質上一個公司的利潤不僅由收入和成本費用來決定,而且還由資產和負債期初和期末的變動情況來決定,且利潤中包含未實現的利得和損失。上市公司實施新會計準則后,利潤也呈現出越來越波動、越來越虛化兩個主要特點。在資產負債觀下,投資者更應該關注公司資產和負債未來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即未來的獲利能力,而不應該過于重視沒有太大信息含量的綜合性利潤指標。凈利潤指標不如毛利率或者營業利潤率指標對決策有用。
此外,大部分投資者習慣于分析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凈利潤增長率、市盈率等少數指標,對財務報表很少有較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因而,大部分進行盈余管理甚至財務欺詐的上市公司也主要是對利潤及相關指標進行操縱。
誤區二:重視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忽視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
財務的核心是“現金流為王”。因此,不僅上市公司管理層非常重視現金流的管理,而且投資者也非常關注上市公司的現金流量狀況。新準則實施后,上市公司將確認越來越多的持有利得或損失以及非經常損益,但這些損益往往沒有相應的現金流量,導致凈利潤與現金流量相關性下降。
投資者在分析上市公司時,往往習慣用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和凈利潤的對比來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質量,或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和流動負債的對比來分析償付能力。而實質上,這是較難看出上市公司盈利質量和償付能力的。比如,當前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主營業務是制造或外貿,但其較大比重的資產卻是對外投資,投資可能成了該公司利潤和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的主要來源,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可能一直為負,但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卻可能很好。
誤區三:重視合并財務報表,忽視母公司個別財務報表
合并財務報表是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財務報表。合并財務報表所反映的會計主體是會計意義上的“主體”,合并財務報表不反映任何現存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由于母、子公司之間業務的多元化和差異化、合并范圍的影響以及合并抵銷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因此合并財務報表很難為投資者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
誤區四:重視年報,忽視季報
投資者往往重視對上市公司經過審計的半年報和年報的分析,并據此作出投資決策。實質上年報往往掩蓋了季度之間的波動,是較為滯后甚至嚴重滯后的會計信息,據此決策可能會受嚴重誤導。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后,很多上市公司第一、第二季度的季報數據還比較理想,從第三季度開始出現了大幅度的波動和惡化,但從上市公司披露的2008年年報來看,大部分上市公司總體業績同比卻并沒有嚴重惡化,有些甚至還有不錯的增長,這就是年報嚴重掩蓋了季度之間的波動情況。
誤區五:重視報表數據,忽視數據的質量分析
投資者在閱讀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時,往往直接拿財務報表數據進行盈利能力、償付能力、運營能力和發展能力方面的分析,而沒有對這些數據進行一些必要地剔除(如對非正常和未實現利潤的剔除、對不真實資產和負債的剔除)和處理。一般投資者通常容易忽視對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潤質量、資產和負債質量、所有者權益質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
誤區六:重視財務信息,忽視非財務信息
雖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提供了大量的會計信息,但這些財務信息往往是滯后的、綜合性的、靜態的會計信息,并且財務報表上既包括歷史成本信息,還包括公允價值信息,這些會計信息遠不足以作為投資者投資決策的依據甚至全部依據。而我國廣大投資者對上市公司進行財務分析時,往往過于重視對財務信息的分析,忽視了對非財務信息的分析。非財務信息包括那些不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不一定與企業財務狀況相關,但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密切聯系的各種信息。投資者如果忽視對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產品和服務質量、市場地位和競爭力等非財務信息的分析,可能就很難對上市公司的未來盈利能力作出準確的判斷。
誤區七:重視財務報表,忽視報表附注
財務報表數據是用貨幣高度概括的結果。因而,如果單純用總括數據進行分析,就可能無法得到決策有用的信息。而附注是財務報表的必要補充和說明,投資者在對上市公司進行財務分析時,忽視了報表附注的分析,尤其是或有事項、承諾事項、關聯交易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分析,則很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此外,投資者需要注意:在新準則體系下,關聯方交易披露的范圍擴大了。這可能使得廣大投資者容易分散對重要關聯方交易的關注程度。
比如,利潤表中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項目,來源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和交易性金融負債公允價值的變動、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的變動。假設某上市公司2009年半年報利潤表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3000萬元,而報表附注里關于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說明是:600萬元為交易性金融資產,2 400萬元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變動。雖然,這利潤表中3 000萬元都是“浮盈”,但投資性房地產的2 400萬元“浮盈”是評估的結果,而不是實際價格變動的結果。
誤區八:重視報表數據分析,忽視業務實質的判斷
投資者進行財務報表分析,一定要結合上市公司的業務情況對數據進行分析判斷,而不能僅從財務數據得出分析結論。當然,一部分投資者可能由于財務知識的欠缺,對財務數據本身的涵義都不太了解,更別提財務數據背后的業務實質分析了。
比如存貨數據,不同上市公司披露的存貨數據,其信息含義是大不相同的。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后,一部分上市公司在年初為了預防通脹進行了大量采購,而下半年隨著市場的萎縮,產品又嚴重滯銷,從而導致構成存貨的原材料和庫存產品嚴重偏高。但存貨數據較高或很高并不能就此得出該公司經營出現問題的結論,一定要結合公司實際、行業情況、所處階段和采、購、銷情況來進行全面分析。公司存貨偏高,有些可能是為了囤積獲利、有些是供應商集中供貨、有些可能是提前采購等原因所致。
誤區九:重視經營性損益分析,忽視非經營性損益分析
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發生的與主營業務和其他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主營業務和其他經營業務相關,但由于該交易或事項的性質、金額和發生頻率,影響了正常反映公司經營、盈利能力的各項交易、事項產生的損益。按照證監會的規定上市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包括十五個方面的內容。
經營性損益是經常性的、持久的,是對上市公司未來盈利能力進行預測的基礎;非經常性損益是偶然的、非持續的,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是長期以來,我國上市公司出于各種需要,操縱非經常性損益的行為已司空見慣。目前,許多投資者在進行報表分析時,要么只關注經營性損益的增長情況,要么只關注凈利潤的實現情況,而忽視對非經常性損益進行全面深入地分析。
【參考文獻】
[1] 蒲濤,蒲適.摩根大通財務報表分析與啟示[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2] 張素云.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新視角[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8(12).
[3] 黃世忠.財務報表分析的邏輯框架――基于微軟和三大汽車公司的案例分析[J].財務與會計,2007(19).
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正在或打算進行IPO,去年以來已有三家成功上市。面對目前的資本市場環境,IPO之前企業應做什么樣的準備?新三板企業需充分關注財務與會計、規范經營、信息披露等方面,洞悉自己的問題所在,以順利通過監管審核。
IPO提速同時監管趨嚴
2016年以來,企業上市周期縮短,已過會企業的擠壓情況得到緩解。2017年加速趨勢更明顯。新股發行雖然被提速,但企業的過會率卻在下降,2017年首月企業IPO過會率由2016年均值93%降至82%。統計顯示,2016年共有268家企業申請上市,其中18家未通過審核;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2日共有49家企業上會,7家未通過審核。
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簡稱《辦法》)綜合發行條件中對主體資格、規范運行、財務與會計、信息披露四個方面的相關要求,統計這一期間發審會審核結果公告中對企業提出的87問題可以發現,財務與會計、規范運營問題最為受到關注,占比超過70%,信息披露次之。主體資格方面,2016年僅有錦和商業存在發行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變化受到發審委發問的情況。分板塊來看,信息披露問題詢問中主要集中于申請主板上市的企業中,財務與會計、規范運營方面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中均為主要問詢點。
而從此間發審委審核公告中對每個企業提出的審核回復看,企業被問及的問題涉及的監管方面中,2015年為2.07個,2016年為2.11個,截至2017年2月8日,2017年平均涉及2.14個方面,并且該數據有保持上升的趨勢。
財務與會計問題問詢占比最高
根據對發審委的審批公告分析,發問主要關注點集中財務控制、報表規范、會計核算、信息真實、關聯關系和持續盈利能力六個方面。其中,前四個方面可歸納為財務規范問題。
公司內部財務內控制度完善
根據《辦法》中第二十一條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簡稱《創業板辦法》)第十八條的相關內容,財務控制指的是在審核公告中主要包括企業在勞務、采購、關聯交易等具有法律效應的流程控制等重大方面所涉及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是有效的,并由注冊會計師出具了無保留結論的內部控制鑒證報告。結合發審委的會議審核公告,將對應企業面臨的監管要求列出如下:
公司財務報表規范
根據《辦法》中第二十三條和《創業板辦法》第十七條中的規定,該項主要是發行人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務報表的編制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發行人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并由注冊會計師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會計核算符合規定
根據《辦法》中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會計核算主要關注編制財務報表應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在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對相同或者相似的經濟業務,應選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
財務報表信息真實
根據《辦法》中第二十條和《創業板辦法》第十七條和第十八條的規定,財務信息真實具體指企業在披露信息時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發行人編制財務報表應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在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對相同或者相似的經濟業務,應選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隨著發審委審委愈加細致、企業IPO現場檢查工作的展開,信息披露的準確和真實將越發重要。
完整披露關聯方關系
根據《辦法》中第二十五條的規定,發審委要求申報企業在申報材料中對有大筆資金往來或交易占比較高的擔保方、客戶、采購方以及發行人實際控制人的其他關聯公司等,發行人應完整披露關聯方關系并按重要性原則恰當披露關聯交易。關聯交易價格公允,不存在通過關聯交易操縱利潤的情形。
公司應有持續盈利能力
企業持續盈利的問題主要包括經營模式、產品和服務以及經營能力等。根據《辦法》第三十條和《創業板辦法》中第十四條的相關規定,該項監管內容主要包括經營模式、產品或服務的品種結構已經或者將發生重大變化,并對發行人的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行業地位或發行人所處行業的經營環境已經或者將發生重大變化,并對發行人的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最近1個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或凈利潤對關聯方或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客戶存在重大依賴;最近 1 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主要來自合并財務報表范圍以外的投資收益;在用的商標、專利、專有技術以及特許經營權等重要資產或技術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變化的風險;以及其他可能對發行人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的情形。
企業持續盈利能力涉及方面較多,發審委主要從企業所處的行業、自身的經營模式以及企業外部關系三個角度剖析企業的持續盈利模式。發審委在審核中不僅關注企業自身的價值創造活動,也對其他社會問題例如環保等有所關注。
把控企業規范運營
除了百合醫療存在發行人實際控制人任職資格和實際控制人收入來源合規性判定外,規范運行方面所涉及的監管內容,主要集中在內部控制和操作規范兩方面。
內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
根據《辦法》中第十七條和《創業板辦法》第十六條的相關規定,發行人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能夠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生產經營的合法性、營運的效率與效果。
公司經營規范合規
根據《辦法》中第十八條和《創業板辦法》第十九條中的相關規定,申報企業不得存在以下情形:最近3年內違反工商、稅收、土地、環保、海關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受到行政處罰,且情節嚴重;報送的發行申請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或者不符合發行條件以欺騙手段騙取發行核準;或者以不正當手段干擾中國證監會及其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工作;或者偽造、變造發行人或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簽字、蓋章;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等。發審委關注了有違反相關規定嫌疑的企業行為,現將相關企業面臨的監管要求列出如下:
公司控制人和董監高人員
滿足任職資格
根據《辦法》中第十六條和《創業板辦法》中第二十條中的相關規定,發行人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規定的任職資格,且不得有相關違法行為。《創業板辦法》第十五條規定,發行人的股權清晰,控股股東和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所持發行人的股份不存在重大嗍艟婪住0俸弦攪粕昵朐詿匆蛋逕鮮校發審委就發行人實際控制人提出相關問詢。
企業的財務管理與核算存在的問題
1.陳舊的管理理念,財務管理漏洞百出
企業財務管理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和制約,沒有完全走上新的企業財會管理發展軌道。陳舊的管理觀念導致企業財會管理漏洞百出,漏賬、死賬情況在企業財會管理活動中時有發生。這將導致企業經濟管理不力,財會犯罪案件時有發生,企業經濟效益蒙受損失。
2.企業每年發展預算不切實際
企業每年的發展預算不切實際,過度夸大企業年收入的虛假預算數目,或者過于保守地對企業經濟年收入的預算。從而導致企業年預算不合理,不切實際。這樣的企業預算失真而導致企業在年內發展中無章可循,從而致使企業經濟發展通常以投石問路式發展,無法達到企業所真正要求的發展目標。
3.資金融通與控制不合理
企業資金融通方面。影響企業融資主要表現在企業規模大小、實力強弱、聲譽好壞等方面。企業在想銀行借款的同時,企業誠信度和實力直接影響企業的融資能力。當前,我國不少企業在企業融資方面面臨著極大地挑戰,主要是因為企業沒有充分利用企業本身能夠融資的誠信度及發展潛力進行融資。
企業資金控制方面。企業資金的有效控制主要表現在企業理財能力方面,理財權限的大小直接關系到企業資金控制能力的大小。但目前很多企業對于大額的資金支付沒有規定一定的批準權限,導致巨額資金輕率付出而造成失誤。
4.企業財務機構在財務監督方面存在的漏洞
企業財務監管權力不明,全責分不清等因素直接影響企業財務監管力度。由于集團公司擁有明顯高于其他部門的權利,直接參與企業的最高決策。經濟活動日趨復雜,財務監督變得更有深度和廣度。切實有效地發揮會計監督的職能,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體現市場經濟要求的會計監督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很多企業缺乏健全的財務監督機制,讓眾多人在“利欲”的驅使下,利用會計信息進行非法經濟活以提高自己的提高經濟效益,從而導致和經濟犯罪犯罪產生。
企業財務管理與核算的解決措施
1.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理念的更新發展
新時期,新階段,財務管理應該摒棄原來歷史發展中的陳舊管理觀念,推陳出新,實現財務管理觀念的創新發展機制。企業只有全方位更新財務管理觀念,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當前環境下企業應樹立財務管理戰略國際化、資本多元化、人本化理財、風險理財等四個方面的觀念。
2.實現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綜合能力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
企業在整體發展中如能實現全方位的財務管理機制,就必須不遺余力地實現實現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綜合能力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越是規模大的企業,就越需要層級高的管理人員,對此現象的認同感越強。因此,要實現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綜合能力素質的提高。不斷引進和不斷培養具備高級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能力素質的人才隊伍。
3.企業財務法制化管理方式的完善
改革企業會計人員管理制度,從根本上實現有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從而使企業在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制度上有法可依。財務與會計關系層面嚴格劃清界限,財務與會計職能界限明晰化處理。企業在財務的日常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嚴格的財會管理制度,明確權責,獎懲分明,有財務管理和會計方面違法違規現象必須嚴格追究到底,從嚴治理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實現企業財務法制化管理方式,以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為企業財會制度的管理藍本。從我國相關法律出發,轉變企業財會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的工作觀念,轉變企業財會管理人員和會計管理人員的人生價值觀念,從而優化企業財務管理制度。
4.建立健全會計監管機制
不少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一些違法違規現象,主要原因是企業人力資源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夠。為維護會計法的權威以及強化執法,應建立建立會計人員統一管理機構和完善會計委派制。將執行會計監督的會計人員與被監督單位分離,使會計人員與單位之間不存在經濟利益關系,真正發揮會計的監督作用。會計的監督機構應與行政行為主管部門在領導關系“人事關系”經濟利益方面脫鉤,讓會計監督機構在國家統一的財務制度與財經法紀的規范和制約下獨立、平等、跨行業地開展會計監督活動,形成自我生存、自我發展、自我承擔風險的運行機制,客觀、公正、獨立、嚴明地開展監督活動。
5.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核算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企業會計的核算能力培養制度,實現企業預算和決算的真實化和健康發展目標。優化企業預算、決算、的財務核算體系,是預算、決算出入甚少,企業支出與收入兩方面賬目明晰化和科學化管理,科學監管和科學監督,嚴格監督好每一次企業預算和決算,從而達到企業財務管理的高效優化管理。會計的主要功能是實現企業核算的優化目標。會計在企業財會管理中占據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實現會計的優化管理,實現會計人員素質能力的不斷培養,建立健全企業會計管理體系。建設一支高素質,強有力的企業會計隊伍,為企業財務管理做好基礎性保證。
企業的財務管理與核算相關文章:
1.公司財務管理制度范本
2.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區別與聯系
3.最新公司財務管理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