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 16:12: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物理全部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物理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初中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生活發展至關重要,所以,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的創新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增強教學效果,往往追求將教學內容講全、講透、講深,將初中學生的大腦思維束縛在教師所設置的框架之中。這樣不僅不能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利于初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將“留白式”教學法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去,在教學中巧妙地留有空白,可鍛煉初中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大腦思維,從而提升初中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在新知識導入時設計“留白”
在教授新一節的物理知識時,教師不要直接將教學內容和目標展示出來,而是應該先帶領初中學生復習上節課的知識,并且進行一系列的提問,讓初中學生在鞏固舊知識的過程中,逐漸探尋本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主要任務。同時,教師應該有效激發初中學生的好奇心理,精心設計新課程的導入內容,將新課程中較為有趣的知識內容透露給初中學生,給初中學生留有想象,激發初中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提高初中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1]。例如,在講授電路和電器等新課程時,教師可以提問:“你們一共知道多少種家電?”“我們所處的班級里有哪些家電?”這些簡單問題的提出可以讓初中學生回想自己見過的家電,并積極觀察教室中已有的家電,培養初中學生的記憶能力和觀察能力。在初中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教師可以再問:“那你們知道這些家電是怎樣正常工作的嗎?”教師可以讓初中學生大膽想象并回答,最后再逐漸導入電路這一知識內容。
二、在重點知識講解時設計“留白”
重點知識的掌握對于初中學生的物理學習非常重要,所以,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該分清主次關系,在講授重點知識時進行巧妙的設計,留有一定的空白讓初中學生自主分析和探究,潛移默化地接受物理知識內容[2]。例如,在講授“光的折射”時,重點內容是光的折射規律。教師不要立馬將其中的理論直接講授給學生,而是提出“光發生折射的時候會有怎樣的規律”這一問題,引導初中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想象力來回答,然后教師再利用已經準備好的實驗器材,讓初中學生以合作小組的形式來進行光的折射實驗,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確。初中學生通過實驗可以直觀地觀察光的折射情況,進而發現自己在思考時存在的不足和偏差。最后,教師再對光的折射規律進行總結。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初中學生對重點知識的記憶,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在課堂整體教學時設計“留白”
教師在進行物理課堂教學時,應該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整體的把握,科學合理地選擇留白階段和時間。不要為了將知識內容講全、講透、講深而占用全部的課堂時間,將初中學生固定在教師的思維框架之中。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了解物理知識內容,觀察初中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效果和狀態,合理地留出空白,讓初中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和探究,通過一定的提問引導和實驗,提高初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從而調動物理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初中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效率[3]。
四、在例題課堂板書中設計“留白”
教師應在課堂板書中設計“留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電學”例題講解中,應該在例題的內容中留出空白,讓初中學生根據以往的例題形式,自主提出例題的內容。同時,教師也可以先提出一個例題讓初中學生了解電學的基本題型,然后再讓初中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電學知識套用到例題中,形成一道新的例題,通過這種反向思維來加深初中學生對電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此外,教師在板書設計上應該以綱要符號形式為主,讓初中學生通過板書上留出的空白,回憶起全部的物理知識,并且順著板書框架逐漸推測出所有的知識內容。
五、結語
“留白”的合理設計,不僅有利于提升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初中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所以,教師應該在物理教學的課程導入、重點講解、例題板書等方面合理設置“留白”,為初中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分析和探究時間,逐漸提升初中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作者:陳春梅 單位:福建省廈門集美中學
參考文獻:
[1]吳會強.空白藝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1(4):151.
摘 要:初中物理“功和機械能”一章中“機械能及其轉化”的內容中有一類關于“蹦極”類的問題,是中考常見的考試題型,學好它對提高中考成績和掌握功和機械能這部分物理知識有重要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機械能;轉化;蹦極
在初中物理學習中,“機械能及其轉化”這節知識是教學的重點內容,特別是有關“蹦極”類的問題既是教學重難點問題,又是歷年中考熱點題型?!氨臉O”類問題包含的知識面較為廣泛,筆者結合初中物理教學實踐對此類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以期對物理教學有所幫助。
一、蹦極的物理原理分析
蹦極本身是一項人們非常喜愛的健身娛樂運動。在蹦極運動中包含重要的物理原理,只有深入了解蹦極中的物理原理才能更好地研究和解決蹦極類問題。下面以模擬蹦極小實驗為例來分析物理原理:如圖1所示,把一根橡皮筋一頭系上小石塊,另一頭固定于支架的A點,橡皮筋在不掛石塊自然下垂時下端位置是B點,橡皮筋在系上石塊靜止時所處的位置是E點,小石塊從最高點A處做自由落體運動,下落時能夠達到的最低位置是C點。
物理原理分析:(1)AB段能量變化情況:在石塊下落過程中,包含動能、重力勢能、彈力勢能相互轉化的過程。這一段橡皮筋沒有發生形體變化,自然就不會有彈性勢能,只有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的轉化。在石塊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小,而動能逐漸增加,因此,AB這一段過程是石塊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的過程;
(2)BE段能量變化情況:在這一段橡皮筋的長度增加,彈性勢能開始增加,而重力勢能還在逐漸減小,在E點位置時,橡皮筋的拉力等于石塊重力,在這一段橡皮筋的拉力小于石塊重力,而石塊下落時速度加快,動能增加,因此,BE段是石塊的重力勢能轉變成石塊的動能和橡皮筋的彈力勢能;(3)EC段能量變化情況:石塊重力勢能仍在減小,橡皮筋的彈力勢能仍在增加,但在此段中,橡皮筋對石塊的拉力要比石塊的重力大,石塊做減速運動,動能逐漸減小,因此,這一段主要是石塊的重力勢能和動能轉變成橡皮筋的彈力勢能這一過程。
二、蹦極的物理原型題
根據上面對蹦極過程的物理原理分析,引出如下關于蹦極的物理問題:
例題1:石塊從起始點A開始下落到達最低點C的整個下落過程中,以下哪個說法是正確的( )
(1)石塊的動能一直在持續增加;(2)石塊下落時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變成了動能;(3)石塊在落到C點時,其動能為零;
(4)石塊下落中經過B點時,橡皮筋已經具有彈性勢能;(5)石塊從A點降落到C點的過程中它的機械能總是在增加;(6)石塊從A點到C點的過程中其機械能總是在減少;(7)石塊在降落中減少的重力勢能都全部轉變成了動能;(8)石塊在降落到C點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9)石塊從A點降落到B點的過程中受到重力和彈力的作用;(10)從A點降落到C點的過程中,石塊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解析:根據以上的分析可知,只有第(3)個說法是正確的。解答此類蹦極問題,只有對上述問題全部理解掌握了其能量的相互轉化過程,才能準確解答。
三、蹦極類的相似引申題
蹦極類的題目范圍比較廣,許多題目跟蹦極類似,或者是由蹦極題目引申變化而來的,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掌握了蹦極的物理原理就能較好解決此類問題。舉例如下:
例2(引申題)(2015.河北)如圖2所示,將一個木塊放在彈簧上,用手壓木塊,彈簧被壓縮。松開手,木塊豎直向上飛起直到最高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手壓木塊時,手對木塊的壓力與彈簧對木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彈簧恢復原狀過程中,彈性勢能不變;
C.木塊在沒有離開彈簧前,所受彈力方向豎直向上;
D.木塊到達最高點時,只受到重力作用。
解析:此題與蹦極類似,運用蹦極的知識,非常容易解答,正確答案是D。
在蹦極類問題中涉及初中物理中的機械能與轉化知識,也就是重力勢能、動能、彈性勢能這三者之間的轉換過程,只要遵循機械能守恒這個定律,就不難解答此類試}。
參考文獻:
一、在初中物理實驗活動中實施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初中是整個物理學習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時期,所以在初中這個時期打好物理基礎是很有必要的,而在初中物理課程中,初中物理實驗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重難點,因此教師首先要重點培養學生在初中物理實驗活動中的能力。在操作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一起討論,然后教師再稍加指導,最后順利地完成物理實驗。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物理實驗,使得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物理現象及物理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對物理知識的運用也會更加得心應手,從而達到物理教學目的,最終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在彼此間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時,經常會出現觀點不一致的情況,尤其是在學習物理時,這種情況尤為突出。學生在討論中出現觀點不一致的情況時,他們彼此之間會反駁對方的觀點,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潛能,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同時,每個學生在思考和解決物理問題時,他們的角度和見解都是不同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教學任務,有利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看待以及解決物理問題,也拓寬了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思路。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該遵循的原則
1.以學生為本的原則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以生為本的基本原則。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遵循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激發學生參與物理實驗的積極性,關注學生在物理實驗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教師在平時的物理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學生能夠表達自己的見解,在合作中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碰撞,從而了解其他學生不同的看法,拓寬自己的思路。
2.平等參與的原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是處于主體地位,而是學生的指導者以及幫助者,因此,教師要恰當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實驗活動中,與學生進行平等、面對面的交流以及互動,能夠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消除對教師的恐懼心理,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會更加和諧。這樣便于教師快速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從而使得教師對于學生的問題能夠對癥下藥。
三、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進行恰當合理的分組,提升合作學習效率
物理實驗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因此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活動就需要結合初中學生的特點。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如果教師想要使全部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中,就需要對學生進行恰當合理的分組。研究表明,比較有效的分組方法是中和差或優和差結合,這樣,能夠激發學困生參加物理實驗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不能忽略在物理實驗過程中對學困生的指導,應幫助學困生完成物理實驗,從而加強對物理知識的學習。
2.明確主題與任務
STS教育是以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society(社會)三者為基準進行教學,在基礎知識中融入STS教育理念,物理教學本身就是一門具有超強科學性和邏輯性的教學,而STS教育思想正好迎合了物理教學的這種趨勢,把科技教育滲透到初中物理基礎教育中,不僅傳授基本知識給學生,而且重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強調了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把理論聯系實際,在學習的過程中重視技術的形成,然后在根據這些去解決社會生活中的生產和生活問題,踐行了新課標課程改革的理念。因此,我們對STS教育在初中物理學中的滲透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STS教育,就成為當前物理教學中首要問題。
1.STS教育對初中物理教學產生的影響
1.1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內涵,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物理教學在內容上是為學生介紹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識,然而如果僅僅指示局限于書本知識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而STS教育以多方位的知識教學讓學生在接觸基礎知識后,對科學、技術、社會的知識有所了解,同時在課堂中適當拓展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未知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
1.2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做到真正意義上地理論聯系實際。物理這門學科是和我們生活的息息相關的,科技帶來的社會進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我們要讓教學適用于社會發展,而不是一味地一成不變,STS教育加強了物理與科學、技術、社會的聯系,讓學生用所學知識去解釋社會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而且科學實驗教學的開展,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通過自主實踐來體現,加深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
1.3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與社會接軌,讓學生能適應社會生活。科技的快速發展不管是對于經濟還是教學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科技讓教學手段的變得多樣化,也讓我們的社會生活變得紛繁復雜,很大程度上對學生適應社會提出了很大的挑戰,特別是對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STS教育結合當前學生的年齡特征進行教學,把物理教學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去了解科技的魅力,立足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為他們日后步入社會打下一定的基礎。
2.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滲透STS教育
STS教育的實施對于物理教師素質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專業知識,在現有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更多地是對多方面知識的汲取,尤其是科學、技術、社會三方面,因為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而初中學生由于認知能力的局限,那么對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種種都會視為權威,所以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滲透STS教育成為中學物理教師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特此針對當前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性格差異,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以下的教學策略:
2.1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傳統的課堂教學就是一本書、一只粉筆、一塊黑板,這樣長期下來會給學生帶來一種枯燥無味地課堂氛圍,讓學生對物理教學失去學習興趣,但是現代物理課堂有了多媒體教具的加入讓傳統課堂變得豐富有趣,比如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圖片、視頻、聲音等方式來進行教學,在物理聲音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找到不同的音頻文件讓學生來感受聲音,然后在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
2.2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實驗來滲透STS教育。物理教學中如果了實驗的操作,那么物理課堂就會變得索然無味,因為實驗課能提高學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課堂積極性,同時也能活躍課堂氣氛,以這樣的方式來滲透STS教育更能為初中生所接受,在做實驗的過程中穿插一些小科技知識,比如在初中物理中電學的學習中讓學生進行電路圖的連接,不僅能加深理論知識的印象,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知道電的產生,以及對現在生活產生的影響。
2.3把物理教材中的內容生活化。其實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與我們社會生活相關的例子,因為教材的產生來源于生活,最終我們的學習還是要回到生活中。初中物理有大部分內容都在講力學,而力學在生活中涉及的面那么多,如果全部都按照書上的內容來講解的話,學生不僅不能夠理解而且時間長了會對這種授課方式產生一種排斥。如果我們能把書本上的內容生活化,比如在講彈力這一內容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進行帶一個皮筋來讓他們拉伸,用不同的力度拉伸看產生的彈力大小。
2.4舉行科技小發明比賽,讓學生變廢為寶。創造是打開思維最好的方式,初中物理的教學目標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現在社會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我們的生活環境出現了許多問題,舉辦科技發明比賽,讓學生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也讓他們把生活中的一些廢物經過自己的發揮創造賦予新的意義,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教學;整合分析
一、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的必要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斷加強,現代教育技術中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其作用和優勢也越來越明顯。信息技術的主要特點是信息豐富、傳輸速度快且能及時反饋。在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通過聲形圖文等各種形式,對知識點進行提煉和創設情境,形象生動地展現完整的物理現象和過程,讓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和理解物理知識的趣味性,為教師提供了強有力的教學工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信息技術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工具和手段,有效整合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勢在必行。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應用
(一)創設物理情境,物理知識具體化
初中物理教學的關鍵在于把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化。而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聲音、顏色、形狀、圖畫等各種展現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感興趣的狀態下積極主動地學習并理解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內容。運用信息技術,創設生動形象的物理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比如,在學習左手定則的時候,利用信息技術,通過軟件模擬,可以展現通電導線受到的作用力方向和電流方向、磁場方向三者之間動態情境,而不是教材上抽象的概念,讓學生對這三個物理量相互之間的關系更容易理解和記憶,降低了物理學習的枯燥性和抽象化的難度,保持良好的心態并主動學習。
(二)輔助物理實驗,提高教學效果
物理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但影響實驗效果的限制性因素比較多。例如,在“摩擦起電”的實驗中,空氣濕度和器材的干燥度都是影響實驗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是在陰雨天做這個實驗,結果就不會理想甚至失敗。而有的實驗可見度低,學生很容易觀察不到,如果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看清楚的話,就要輪流逐個實驗觀察,但受器材數量和時間的限制很難實現。實驗過程一閃而過,可視度低,加上實驗誤差性大,沒有令人信服的實驗結果,往往不能讓學生印象深刻。而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輔助實驗,能加強實驗現象且可以重復演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學習“牛頓第二定律”的時候,實物實驗中小車的運動時間和速度很難控制成實驗理想狀態,而且實驗過程非???,實驗效果也不好。通過多媒體利用動畫形式,把小車的運動過程放慢演示,可以讓學生根據直觀的觀察實驗現象理解定律內容,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三)提煉知識,提高效率
在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往往只是片面地表現某一個物理現象和知識點。由于物理知識的系統性,在教學中要對知識點歸納總結后進行提煉,讓學生把學到的物理知識理解透徹并融會貫通,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應用多媒體手段提煉知識,可以擺脫傳統的語言描述性的歸納總結,通過更多、更生動形象的表現方式,來形象地對知識進行提煉。特別是在系統復習階段,備課時將要復習的重點主線框圖集中突出,利用幻燈片投影在屏幕上,讓學生對相關知識在較短的時間內有系統的認識,突出物理知識的關聯性,梳理物理知識主線,加強理解和記憶,節約時間提高效率。比如,對發電機和電動機進行對比學習的時候,通過構造、判斷方法等決定因素各方面的比較,運用多媒體模擬實驗展現原磁場與感應電流磁場的動態物理現象,引導學生理解楞次定律并對其物理現象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在提煉知識的學習中融會貫通,提高學習效率。
三、整合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一)信息技術的輔助地位
信息技術在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中主要是起輔的作用。首先,要確立教學的主體是教師。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主導者,而信息技術知識作為教學工具的一種,利用多媒體功能進行師生交流和互動,對所學知識進行組織設計,進行教學策劃實施教學方法。教師對其要進行合理利用和控制,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質量和教學效果。其次,信息技術作為教學手段不可完全取代物理實驗。實物實驗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科學的實驗態度,這些都是多媒體展現的模擬實驗所不能代替的。
(二)信息技術應用的實用性
信息技術作為眾多教學工具的一種,并不是適用于全部的物理教學內容。在使用信息技術的時候要考慮到教學內容和資源,創設物理情境合理化,發揮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動力,是信息技術實用性的體系。教師要對不同的教學工具進行合理運用,豐富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比如用模擬實驗來形象表現天體運動、核裂變等這些現實中不能做的實驗。
四、結語
總之,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科學有效整合推動了物理教學的進步,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實踐能力,也為扎實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夯實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明哲,張安.淺談信息技術在物理探究式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理科園地,2014.
[2]王冬蘭,教育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J].考試周刊,2012.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
一、蘇科版初中物理“實驗”的變化
1.教材中的“實驗”內容全部以“活動”的形式出現,沒有明顯的“實驗”、“觀察”、“操作”之類的說法.“活動”的安排比其他版本的教材詳細,通常有“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等溫馨提示語.例如,奇妙的物理現象“活動”0.1觀察有趣的物理現象:(1)看一看,圖0-1中所示的長蠟燭先滅,還是短蠟燭先滅?(2)猜一猜,如圖0-2所示,用酒精燈加熱燒瓶的頸部,小金魚會怎樣?
2.蘇科版初中實驗教材,實驗報告格式靈活多變,各有側重,但從根本上圍繞“科學探究”的七個環節展開,沒有“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的嚴格劃分,這樣有利于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對“活動”進行處理.
3.蘇科版教材的實驗呈現比較集中,主要體現在“正文”、“生活?物理?社會”“WWW”中,“正文”中主要為“演示實驗”、“分組實驗”;“生活?物理?社會”中為一些趣味實驗,“WWW”主要為課小實驗,社會調查,小制作等.
4.蘇科版教材增加了一些課外小實驗,豐富了實驗教材的內容,以達到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加動手動腦機會的目的.
5.蘇科版初中物理實驗對于器材的要求比較多樣化,條件較為充足,學??梢酝ㄟ^實驗室器材完成實驗.在課外可以鼓勵學生用身邊的器材來驗證,而器材不足的學校就可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器具來完成實驗.
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1.創設情景,發現問題
引導學生思考、實驗和釋疑,使學生對物理知識能夠融會和重組,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主要任務.情景是誘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外部因素,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首先就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點燃思維的火花,課堂上的一些演示實驗,可以創設問題情景,啟發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組裝直流電動機模型實驗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情景,發現問題.在發現通電后電動機轉速很慢,學生就會猜測是什么因素造成的.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質疑的因素進行探究實驗:如何驗證線圈太重、電流太小,或者摩擦力太大會影響電動機轉速?這時候,學生的好奇心就會被激發起來,有的學生會提出換上輕一些的線圈,有的說用錫箔紙代替線圈,有的會調高電壓,還有的將電刷磨亮.
2.演示實驗,啟發思考
按照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同一個物理概念或物理規律的“活動”有好幾個,教師可以從中挑選一些有適合課堂演示與講解的“活動”開展教學.在演示實驗中,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猜想、分析、歸納總結,甚至在實驗操作上讓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充分了解實驗的內容,多次重復,加深印象,鞏固記憶.教師還應當設計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在關鍵時刻提問學生,讓學生邊思考,邊通過演示實驗來分析,以求達到培養學生思維的目的.
3.分組實驗,培養探究思維.
心理學認為,只有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學習者的大腦才能處于適度的興奮的狀態,而這種狀態的出現,是掌握知識的最佳時機.以平等合作、互助互進為特征的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探究思維的關鍵,學生親自操作、觀察、記錄、分析和總結物理現象,是對知識的再認識、再學習和再提高的過程.
例如,在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可以讓學生從多角度設計實驗方案,并動手實踐,從中比較各類方法的優劣.在分組實驗中,教師要指導、啟發、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去做,使每一位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確保實驗能夠順利進行.分組實驗前,讓學生根據實驗選題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并按實驗方案向學校實驗器材室借取所需器材,制定表格收集實驗數據和撰寫實驗報告.教師對學生實驗情況,作出適當的評價,并作適當的點撥,從而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結論
實驗教學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實驗教學的設計、器材準備、課堂控制等方面都比理論教學復雜與繁瑣.教師要對實驗教學高度重視,使學生通過實驗課堂提高學習興趣、建立基本概念、培養科技精神.
參考文獻:
[1]李昭偉.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 學周刊,2011(8).
關鍵詞 提高 農村 物理
一、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當前不少教師存在這樣一個心理:由于留守兒童回家無人指導督促,上課總怕漏講,學生考不好又怕領導責怪,于是越講越多,越講越細,抱著學生滿堂灌。要扭轉這種局面,首先教師要認真學習現代的教學思想,要認識到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是生動活潑,具有獨特個性,富于進取精神的知識探索者。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智力和能力的發展,主要是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和教育的作用。教師靠“灌”是教不好,教不活的,學生靠“逼”也是學不好,掌握不了的。在教學中我的做法是:(一)改進教學方法,實行引導和啟發式相結合的教學。
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智力能力,情感等個性因素,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從感性到理性,由淺入深,逐漸引導和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和提出問題,盡量為學生創造研究問題的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經自己努力能學懂、學會。
(二)培養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的能力。
課本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基本工具,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依據。我通過印發閱讀提綱,引導學生推敲概念和定律中的重要字句,掌握課本中用什么物理現象及實例說明概念和規律。在講評習題和試題時緊密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解題的依據,使學生明白:習題和試題盡管千變萬化,但都沒有離開課本的基本知識,即“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認真閱讀課文,弄懂、掌握好課文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公式,學好物理是不難的。
(三)培養學生獨立能力,改變教師“滿堂灌”的做法。
凡教材中比較簡單的問題,學生能通過自學掌握的知識,在課堂上讓學生看書,討論解決,演示實驗,凡學生能操作的就讓學生上講臺當“小老師”;學生提出的問題,凡能通過閱讀教材解決的,就引導他們閱讀課文有關內容自己解決。這樣,不僅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增強了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教師雖然在課堂上講課時間相對少了,但學生閱讀、討論,動手的時間卻增加了。更重要的是學生能高度集中精力,認真聽教師講課,把主要的知識掌握好。
二、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師生親密合作,相互配合,情緒愉快,心情舒暢,這是調動教與學雙方積極性的一種內驅力。良好的師生關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我的做法是:(一)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上第一節物理課,一定要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好印象。除了注意自己的衣著言行及有禮貌地向學生介紹自己的姓名,聯系電話等情況外,還推心置腹地向學生宣布:無論學習好壞,只要是勤學好問的學生我都喜歡,特別喜歡勇于向老師提問題和問問題的同提高農村初中物理學生群體成績的探討沈振斌(寶應縣城北初中 江蘇省 225800)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全面快速的發展,農村中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由此自然的使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產生了無法避免的缺陷,初中教育由于面對全部小學畢業生,學生素質差異大,學習成績差異也大。如何使農村學生群體在學習物理過程獲得素質上全面提高,是每個物理教師需要探討,解決的課題。現談我們的做法和體會。
關鍵詞 提高 農村 物理 學,無論什么時候,我都樂意回答同學們提的問題。使學生感到任課教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打好基礎。
(二)平等對待學習差的學生,并對他們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好評。
初中學生處于半成熟半幼稚時期,可塑性較大,比較天真,淘氣,不穩定。教師都較喜歡成績好的,聽話的學生,對學習差,淘氣學生往往比較反感,容易造成學習差,淘氣學生的失落感。因此,對待他們一定不能“歧視”,“挖苦”,不能打擊他們的上進心,而是相信他們,幫助他們,給他們一份愛心,積極主動地深入到他們之中,及時了解他們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狀況,從實際出發進行因材施教。
(三)嚴格要求學生,同時老師也要嚴以律己。
“嚴師出高徒”,但必須嚴而有度,嚴而有方,要掌握教育分寸,不能隨心所欲,感情用事。有威信的教師教的課,說的話,提的要求,學生容易接受,效果就好。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提高認識能力正如古人言:“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用,教人以漁,則終身用之無窮?!彼晕以诮虒W中很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做法是:(一)教會學生如何學好和用好物理概念和規律。
物理概念和規律是打開物理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因此必須重視引導學生對物理實驗和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從物理現象、物理實驗等感性知識中概括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
(二)在解題訓練中指導學法。
解題教學是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講解習題時除了幫助學生分析和理解題意,找出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總結此習題涉及哪幾個知識點,而這些知識點在課本哪章節,哪一頁,哪一行,跟以前做過的哪個習題類似,即注意前面知識的復習,從而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課本的基礎內容,而不是死記課本。特別是抓住典型題目,巧設疑難,一題多變,增強學生洞察知識內涵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教學生看插圖,從插圖中實現“學會”物理到“會學”物理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