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 16:12: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職業素養表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學前教育;學生職業素質;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幼兒園中老師是同兒童及家長打交道的工作。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樂觀開朗的態度,同兒童及家長交流的水平,良好的團隊觀念及服務精神,積極溝通的方法,情緒控制能力等綜合素養比相關的專業知識及技巧更為關鍵。所以,學校應重視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培養工作,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
一、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該具有的職業素養
(一)觀念
職業觀念是一名從業人員對自身行為的認知、評定及情感等心理的綜合反應。雪橇教育專業的學生應具備良好的職業觀念,具體包含以下內容:其一,愛崗、敬業的精神。敬業、愛崗就是需要學生喜愛自己的專業及工作,用嚴謹、恭敬的態度從事教學活動,喜愛幼教職業,喜愛孩子,具備良好的使命感及責任感;其二,無私、奉獻的態度。無私是忘卻自身利益,奉獻是不求回報的付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從事工作時應不計個人利益,用一顆真心對待每一名兒童;其三,執著、創新的觀念。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還應具備一份執著,勇于創新,敢于挑戰,不畏懼困難。這樣在未來的教學中,才可以更好的做好本職工作,幫助學前兒童奠定未來成長的基石。
(二)道德
職業道德指的是從業人員在行為活動中應該遵守的標準。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主要包含以下內容:其一,喜愛工作,喜愛兒童。如果缺少對兒童的喜愛,也就無法真正喜愛上幼教這份工作,從而更不可能在將來做好學前教育職業。所以,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樹立高度的責任心及喜愛感,對自己的職業產生濃濃的自豪感,情愿將一生投入教育事業中,為兒童做貢獻;其二,以自身為榜樣的意識。常言道:身教甚于言傳。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也應關注這一情況。在從業過程中,應以自身為榜樣,潛移默化的影響兒童的成長,培養品行高尚、價值觀正確的未來人才;其三,集體榮譽感。學前教育不是一個人的工作,而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所以,需要每一名教師具備良好的合作能力及集體榮譽感。在進行教學活動時相互合作,共同配合,取長補短,從而更好的進行幼教工作。
(三)能力
職業能力是一名從業人員在行為活動中所體現的才能。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具備的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其一,專業才能。指的是在從業過程中應用的專業知識及方法。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所具備的專業才能主要體現為:對兒童的日常生活進行指導及幫助,掌握兒童的心理變化,執行教學的能力,同家長溝通的能力等;其二,一般才能。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從業時不僅應具備專業才能,同時還應具備個人一般的才能,例如計算機的使用才能,寫作才能,表述才能,組織才能,社交才能等;其三,創新才能。創新才能指的是應用學習過的知識及能力在工作中創建更多的方法、業績或產品等,創新才能主要包含思維的創新才能、設計的創新才能、管理的創新才能等。創新才能同一般才能和專業才能三者需要相互輔助,相互作用,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
二、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職業素養的方法
(一)重視對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行熏陶
在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入學前,教師應利用多種方法、多種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專業化的教育,使學生明確了解學前教育職業的意義及特點,掌握從事學前教育職業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及相關能力及素養,增強學生們對學前教育職業的認識??梢岳迷O置講座、實地參觀等方法初步樹立學生的職業使命感。
(二)開設第二課堂,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在應聘過程中,同專業知識的成績對比,招聘企業更關注學生的口語表述才能、對事物的看法、對突況的應變、學習能力及成長潛力。所以,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大型的校園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綜合本領,增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例如:教師可以舉辦征文、演講等活動,激發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文學內涵及表述能力;舉辦專業知識比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等。
(三)邀請專家、領導舉辦座談會,增強學生職業素養
為了使學生更深入的了解學前教育工作對老師的需求,掌握學前教育老師的文化涵養,提高學生的自身水平,教師可以定期邀請一些經驗豐富、學識淵博的專家及領導舉辦座談會,讓學生可以零距離的接觸相關人士,對將來需要從業的工作細致分析,讓學生清楚認識自身,找尋差距,定制學習規劃,更自主的開展相關技能的學習。
三、為學生搭建更多平臺,促進學生增強職業素質及才能
(一)增強師資教育力量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來講,應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具體包含:能夠對教學方法進行改良,具備良好的動手操作能力,優秀的社交才能,同時在創新方面也十分突出。教師應以學生作為主體,有針對性的設置課程內容,選取相應的教學模式,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完善自身成長,從而促進學前教育的發展。
(二)重視實踐教學的內容
在學前教育專業進行實踐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們專業及非專業素質的培養。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教學的內容只要包含:專項實習、實驗教學、畢業試崗等。
(三)利用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
除了學校組織的教學活動以外,教師還應多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社會活動,在實際生活中鍛煉自己的意志及本領。例如:可以讓城市的同學深入農村進行短期實習,從而感受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的情況,激發對自身職業的熱愛,培養勤勞、不怕吃苦的精神。
總結:
總而言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其職業素養及能力同學生的個人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教師應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增強職業素養,更好的完善自身成長,同時也為相關教育單位選拔人才提供良好的保障。因此,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進行討論是值得相關教學工作者深入思考的事情。
參考文獻:
[1]龐文淥.高職生職業素質現狀及培養模式的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08).
【關鍵詞】高職語文教學改革課程定位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10)08-0075-02
高職語文是高等教育層面上的母語教育,是根據高職人才素質培養的需要而開設的重要公共基礎課程。教育部制定了《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了要以全面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為重點,應著力于“實踐基地建設,教學團隊建設,保障體系建設”的三大建設以及“加強素質教育,加強專業改革,加強課程建設,加強模式改革”的意見。
一、高職語文尷尬現狀
1.“高四語文”之尷尬
大學語文往往被戲稱為“高四語文”。關鍵是教師上課仍繼續進行語言文字的基本訓練,授課方式還像高中教學,比較單一。結果造成教師不好教、學生不愛學的尷尬局面。
2.教材之尷尬
目前各高職院校使用的高職語文教材基本上都存在著通病,即注重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缺乏針對性、實用性。
3.教學任務之尷尬
高職語文一般只開設一個學期,有些院系的課程一再被擠壓,甚至被取消。高職語文既要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又企圖在短時間內使學生語文能力全面提高,負載太多,不切實際,教學難度相當大。
二、高職語文課程定位原則及課程定位表述
針對高職語文面臨的諸多困惑,科學的課程定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癥結所在。
1.課程定位原則的確立
關于高職語文的課程定位,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有過表述:“當然大學也要繼續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但重心應該轉移到文學教育上來。所謂‘文學教育’重心有三:一是‘心靈’,二是‘語言’以及‘語言背后的文化’,三是‘美感’。因此,它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一般人文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人文教育如果沒有文學是有問題的?!?/p>
這段文字對高職語文的定位表達了這樣的信息:高職語文只有區別于高中語文,樹立“大語文觀”,區別于其它人文教育類課程,才能凸顯高職語文的特色,才能讓高職語文課程成為不可替代的公共基礎課程,才能逐步讓高職語文擺脫邊緣化的現狀,不斷走向核心。
“心靈”―― “語文是我們每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學語文是安身立命。別的東西可以是技能,學了之后打工、干活。語文不是這樣,語文是靈魂依靠的東西,或者說,它是一種以無用達到有用的一種學問”。孔慶東教授非常透徹地表達了語文與人類心靈的密切關系。
“語言背后的文化”――北京大學溫儒敏教授提出了要“走出語文,又回到語文”的觀點。“走出語文”是指突破舊有的僵化的教學體系方式,拓展“大學語文”的視野;“回到語文”是指雖然教學內容廣了,但還是要把“大學語文”作為語文課來教,并非講成一般的文學課。
“美感”――語文不僅是交際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內蘊豐厚的藝術魅力是學生精神生活、情感培養和智力發展的動力。可以說語文教學的本質就是審美教育。
2.課程定位表述
高職語文是一門面向高職非中文專業學生開設的綜合素養類公共必修課程。課程以經典文學為核心,通過引導學生感受、領悟語言文字的巨大魅力,培養人文素養,豐富職業人文精神,提高審美能力和語文能力。課程立足于職業教育,突出審美性、人文性,強化價值性、職業性,兼顧工具性和基礎性;強調貫徹兩個“本位”――文本本位、語文本位,突出學科特色,即強調通過經典文學作品的詩情之美、語言之美和思想之美滋潤學生,塑造學生。
三、高職語文教學改革建議
科學的課程定位只是高職語文改革的起步,要實現課程目標必須有具體而卓有成效的措施。
1.教學內容安排要立足職業需求,淡化學科體系,注重素養養成。
凸顯“人文性”與“職業性”。教師可針對各專業人文素養的培養目標,認準當下學生的精神狀況和未來職業特點重新構建課程內容體系。注意教學內容選取要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內容組織和安排要具有科學性,表現形式要具有先進性,讓文學為社會、職業、人生服務。
2.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一定要體現“開放性”,讓學生愛學,教師愛教。
教學過程要重在學生的參與體驗、探索領悟、自主內化,必須建立一套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要貫徹重情趣、重體驗、重合作、重差異、重創新的開放式教學理念,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高職語文教學方法的使用重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人文情感體驗、探索領悟人文精神、自主調動人文需求、強化行為內化發展。對傳統的經典的教學方法加以提升,更能突出課程的特色,更講求實效。
(1)講授法――人文解讀,營造人文氛圍。以文化為綱,充分挖掘作品所體現出的智慧謀略、價值認同、精神趣味、民俗風情等文化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審美品位,讓課堂的人文氛圍和教師的人性魅力成為學生精神成長的陽光、空氣與水。
(2)啟發引導、互動討論――培養思辨能力,激發創造性思維。學生通過教師的啟發、自主的討論,既能明白經典文學經久不衰的道理,又能獲得審美享受及生命的體驗,不斷提高人文素質、鑒賞能力和審美品位。啟發與討論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激發創造性思維。民主化的討論本身就是尊重和誘導學生的自由、民主、平等意識和情感的過程。
(3)案例教學、情境模擬――與生活對接,向專業延伸。讓學生從作品中感受到的人文精神與當下生活,和未來專業進行對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感悟力和人文價值的判斷力,促進人文精神的行為內化,培養合格“社會人”和“職業人”。
(4)誦讀法――培養語感,積累語言。通過誦讀,增加文化素養的深度和厚度,提高專業學習的質量和效率。促進綜合職業能力。
3.拓展教學空間,強調知行合一,實現可持續發展,體現“實踐性”。
“語文講的是人學,通過語文來調節人的心靈,體會世界的豐富性,知道真理的無限性。語文跟生活、跟人生結合起來,這是最根本的一點”。人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將人文知識內化為學生的人文精神。高職語文課程要注重專業知識與人文精神的結合,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在生活和專業學習中最大化踐行人文理念。
關鍵詞:教師 成長與發展的目標 職業素養
教師職業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得更加美好的職業。要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就要關注教師成長,強調教師發展中的個體性及內在因素。本文從關注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差異性、教師角色實現與完善,參加多種形式的教師職業素養培訓等方面,對如何提升教師職業素養談了筆者的看法。
一、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差異性
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客觀上是存在差異性的,每個人內在的期待就是他成長的動力。要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必須要善于設計教師的成長計劃。職業素養從本質上說,起主要作用的不是學歷、資歷、知識、技能等顯性職業素養,而在于職業態度及人格品質等隱性職業素養。莫雷認為,“我們可以把優秀教師的人格特征表述為處事熱情、情緒穩定和待人親切這三個方面”。優秀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受到有利環境因素影響,在職業素養方面具有一般教師所不具有的一些特點?!坝H其師而信其道”,教師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深刻的,它不僅表現在舉止言行,儀表服飾,而且表現在心靈深處。美國著名教育家保羅?韋地博士通過調查概括出作為一個好教師的人格魅力的12個方面:友善的態度、尊重課堂內的每個人、仁慈和寬容、耐性、興趣廣泛、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儀表、公正、幽默感、對個人的關注、坦率、有方法。人格面具的約束可以使教師與學生形成良好關系,創造有益的教學氣氛,實現有效的教學效果。
二、教師角色的實現與完善
角色,可理解為一個人在社會群體中的身份和與他的身份相適應的行為規范。“對學生來說,教師肯定不只是維持紀律的人、裁判、知己、提供道德標準的人和父母的代替者,還是一個能有效交流的、有知識的人”。教師的發展目標最終就是實現社會對教師的角色期待,教師是個“角色叢”,具有以下角色。
1.教員
教師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學科,能系統地向學生傳授一門或幾門課程的知識和技能,能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交給學生,幫助他們“學會學習”。
2.組織者
教師是學生的領導者,要能控制和指導學生,管理好一個班級,使學生群體中的每個成員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完成學習的各項任務。
3.人類靈魂工程師
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解決學生人生方向問題,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4.心理醫生
教師要善于為學生提供一個能諒解和寬容的人際環境,幫助學生減輕焦慮和緊張,給學生以情感和心理方面的支持,運用心理技術矯治學生的心理障礙和困惑。
5.青少年朋友
教師應是學生的益友,善于縮短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與他們心心相印,幫助他們解決各方面的困難。不過師生間不是完全以個人感情為支配主線的私人朋友,不能對學生的過失和錯誤采取不應有的容忍和諒解。
6.父母
教師應像父母對孩子那樣給予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慈愛,但不能出現家長的專制作風。
7.榜樣
“師者,人之模范也”,不論是在教育情境中,還是在非教育情境中,教師都要“行可以為表儀”,努力使自己成為徐特立先生極力倡導的“身教主義者”。
8.學校管理者
在學校每個教師都有權利參與學校的整體管理過程,處理校內外的各種關系。隨著學校管理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教師擔任這種角色的趨勢一定會更加明顯。
9.研究者
這樣的教師被稱為學者型教師,他們具有廣博的學科知識,深厚的教育理論修養,廣闊的教育前沿視野,敏感的教育問題意識,過硬的教育科研能力。
10.被攻擊的對象
這是一種負性角色,是教師難以接受的角色。學生遇到痛苦和挫折,常常責怪、挖苦甚至攻擊教師,社會對教師也有不公正的地方。
教師的角色如此之多,各個角色之間難免會發生沖突,面對多種角色引起劇烈沖突時,可以選擇其中比較重要者而放棄其他來解決沖突。要不斷提高自我調整能力,運用心理學方面的防御機制來緩解沖突的強度,注意提高角色扮演的技巧,在沖突中“游刃有余”。
三、教師職業素養培訓
教師職業素養培訓可采取多種形式,如教師自修反思式、教師參與互動式、骨干教師引領式、新老教師接對式、請進走出式、課題牽動式等??蒲心芘d校,科研也能興師,這條路是許多教師的成才之路。
關鍵詞:中職 語文教學 職業素養 培養
從教育部新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對中職語文課程任務的表述中我們可明確了解到,中職語文擔負著為培養中職生走上未來職業崗位所必需的語言文字運用基本能力的重任,更擔負著提高中職生全面綜合職業素養,增強就業競爭力的使命與責任。因此,中職語文教學必須在提高中職生語言文字運用基本能力的同時,將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作為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重點任務目標。本文筆者根據實際教學經驗,對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談談一些認識。
一、對中職學生應具備的職業素養的界定
所謂職業素養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是職業內在的要求,是一個人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它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是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在的和相對穩定的基本品質,是一個人職業生涯成敗的關鍵因素。
那么,職業素養對一個職場人、對用人企業和國家所產生的重要影響力是什么。達爾文在其著作《物種起源》中闡述了一個觀點,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就從業者個人而言,適者生存,如果身上缺乏從事某項或某一類職場所應具備的良好職業素養,即便擁有高超的專業技術技能也極難在職場中取得突出業績,又何談事業有成;職場中,更多時候我們從專業角度去評判衡量一個人在職業上所表現出的成熟度的一個相當重要的指標就是他身上是否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而站在企業的角度去分析,企業的效益來源于哪里?我想但凡一個稍有頭腦的企業領導者都很清楚,只有聚集了一批具備較高職業素養的管理人才和一線員工才是企業實現生存與發展的目標和希望。這些具備高職業素養的管理人才和一線員工能夠幫助企業節省成本,提高生產工作效率,進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前兩者都是從微觀上分析。那么,上升到宏觀的國家層面又當怎么理解呢?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我們總說要提高全民素質,每個個體的素質提高了,全民素質自然就提高了。全民素質提高對國家事業發展都是有利的。同樣,國民職業素養的高低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將產生最直接的重要影響,更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梢姡瑢χ新毶訌娢幕R和專業技能培養教育的同時,還應關注對他們的職業素養培養教育,將其貫穿至整個教學活動中。
二、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實踐探索
時下,越來越多企業以“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作為用人標準。筆者認為,這里的“德”便是企業對員工職業素養的一種標準取向。作為一名中職語文教師,筆者深感在學科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培養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在。本文所指的職業素養包括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等方面。在中職語文學科教學中,筆者結合教材中的有關課文內容有意識地進行了一些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培養的探索與嘗試。
1.將職業理想信念教育融于課堂教學中,樹立學生職業自信。
中職學生群體中很多都是中考落榜者,絕大多數甚至由于各種原因未參加中考而通過注冊入學進入中職學校的。他們早已被貼上了“失敗者”的標簽,學校、家長早已不對他們抱有希望,甚至其本人都對自己散失了信心。難道他們真的無藥可救了嗎?當然不是。那么,中職教育應該教給這些中職生什么呢?我想,建立中職生這一群體的自信,應當成為日常教學中的一個首要任務。
為此,我在教授《我的信念》這篇課文時,通過組織學生討論文章中心句“生活對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蘊含的深層內涵,及對居里夫人一生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原因的分析,讓學生們領會到了居里夫人崇高的人生信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進而提升了自己的走好人生每一步的自信心和勇氣。
又如,我在講授《山永遠在》一文時,結合作者由觀看委內瑞拉盲人登山隊攀登安第斯山的電視報道后發出的“人,需要遠大的目標,宏偉的理想;更需要腳踏實地的決心、從小處做起的耐性、水滴石穿的韌勁和沉著冷靜的精神,把計劃落實到具體的哪怕是最初的行動上,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只有這樣,目標才能達到,理想才能實現”感慨與議論,鼓勵學生們要學習盲人登山隊的精神,克服自身不足,增強自信心,敢于挑戰自我,樹立一個奮斗目標,積極為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而努力。
2.融職業道德教育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操守。
品德是成就事業的基石。一個人要想成就一段精彩人生,事業有成,具備正直、誠信的品德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中職教育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一技之長,還應該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筆者認為,兩者對中職生今后的職業生涯同等重要。
在教學中,筆者充分挖掘課文中蘊含的有關職業道德教育方面的素材內容對學生加以教育引導。如在《列出上的偶然相遇》一文的授課過程中,筆者通過讓學生在感知全文后再探討博西先生會幫助作者的父親的真正原因,告誡學生對任何事情都要執著認真的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才會抓住機遇,最終走向成功。引導學生從《為你配副好眼鏡》一文中學習眼鏡商人以誠待人、誠信從商的優秀品質。
3.結合教材內容,聯系現實對中職生進行敬業愛崗精神教育。
在教學中,筆者注重把現實生活中的一些鮮活案例與課文內容有機結合起來,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教育效果。中職語文教材中的一些內容,客觀地說離現在的中職生有些久遠,但這并非說已經過時了。筆者在進行《敬業與樂業》一文教學時,通過播放央視《時代先鋒》視頻,結合新時期全國敬業奉獻模范、當代產業工人楷模青島港工人許振超和藍領專家、天津港北碼頭工人孔祥瑞等優秀產業工人的先進事跡引導學生樹立敬業樂業的信念,讓學生感受到舊內容與新時代精神的一脈相承。
總之,職業素養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每一名中職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在教育教學的各環節過程中,積極為培養中職生能夠在未來職場中擁有能夠廣闊發展空間所具備的良好職業素養而做出自己應有的工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M].2009.
關鍵詞 語文素養 修養品質 情感態度 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1 努力提升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
要完成新課程標準目標,教師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化素養,聽說讀寫能力強,還要具有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態度。語文教師只有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提高個人思想素養,更新知識結構,發展職業能力,才能獲得自身長足的發展,才能確保新課程改革的成功。初中語文教學語言更多的是教師對教材的感悟結合對生活的體驗表述,教師在表述過程中要讓學生感受美,教師的教態、語言要富有激情,它是教師語文素養的綜合展現,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是學生的楷模,教師的身教作用不可忽視。目前,農村初中語文教育普遍存在專業水平不足、師資力量薄弱,要完成初中語文課程標準目標,教師自己必須要大力提升自身語文修養。一是,多讀、多寫、多思考、多練習,做學者型教師;二是培養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做智者型教師;三是,走出校園,體驗生活,參加實踐,做實踐型教師。
2 優化課堂教學,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造樂學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一個自由空間,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要讓學生感到“想學”,學習沒有壓力,學習是一種快樂、輕松的求知過程,學生才會進行積極的思考。教師要努力營造民主、平等、輕松的氛圍,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肯定,讓學生敢于直抒己見,敢于標新立異。鼓勵學生競爭,爭鳴和創新,要欣賞學生的觀點,讓學生真正自主。這樣才會讓學生在學習中沒有壓力,環境輕松,思維才能放開。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不會猜測教師所需要的答案,不會看教師的臉色進行回答,而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稍诮虒W過程中教師可有意無意地采用一些說笑、表演等手段,調和課堂氣氛,增加教師的親和力。
(2)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允許有不同聲音。教學過程教師放低姿態,和學生共同探討。
(3)建立不同階段發展目標和良好的評價系統,體會成功的快樂。在教學中要立足學生實際,共同制定學生個人學習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對學生的成功及時肯定表揚,同時要結合學生自評,學生相互評,教師評等評價系統,要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4)精研教材把握精髓,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教師要導出個性主張。要發揮好教師主導作用,教師首先要精研教材,領會內容精髓,體會其情感,這樣才能導出個人意見,個性主張。
(5)讓學生去思考、去品味、去體驗。教學過程中,不要一味強調教學進度,要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去品味、去體驗。這樣才能激感,學生思維品質,道德修養才能提高。
(6)課堂教學注重情感滲透。新課標認為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的教學不僅僅給學生以語言文字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給學生以文化的熏陶,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3 教學方式多元化,課堂教學向課外、社會延伸,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學知識是為了用知識,只有通過實踐活動,學生才能領會知識,理解知識,同時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興趣。
建立開放的語文課堂教學,生活與教材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大自然中去觀察、體驗、思考,尋找解決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升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利用圖書館、網絡等多種渠道獲取信息,培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引導學生課外閱讀,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方式。目前農村學校80%的學生沒有課外閱讀習慣,更多的時間是看電視。閱讀時更多是對故事情節感興趣,沒有在閱讀中去積累、感悟。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教師正確引導。一是,閱讀內容要加以選擇,根據新課標要求制定閱讀目錄;二是,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方法,閱讀過程注重知識的積累、思考、揣摩、感悟、體驗;三是,引導交流,讓學生體會表述的快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當今社會高校教師培訓多元化及自主學習多樣化的教育背景下,要使高校教師實現自身的多方位培養,從而促進應用型大學轉型成功,就要探究與重視多維度培養理念在高校教師培訓中的設置。筆者通過對中西部高校新入職教師國培課程的深刻分析與實踐應用,從定位維度、路徑維度及應用維度三個層面分析培訓的重要性,實現教師培訓的力度、廣度及深度,進而起到促進高校實現應用型轉型,提升教師質量及價值的作用。
一、從定位維度出發設置師德培養及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環節,樹立新手型教師的精品意識,培養其綜合素養,提升自身道德修養
對培養教師的綜合素養、提高其道德修養進行明確的課程定位,使教師在育人的前提下樹立自身精品人格觀念。國培項目設置《教書育人,師德為先》《高校青年教師心理健康與工作壓力應對》等課程,由“教書育人”的行動理念出發,通過對教師職業的解讀及人生規劃的思考等方面進行闡述導入,提出嚴格要求學生的前提要嚴格要求教師自身的行為習慣,利于樹立教師“為人師表”的精品理念,促進教師深刻理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的涵義并能夠付諸行動;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當今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并且結合高校教師工作的特點,建議采取合理適當的減壓解決方法,有利于高校教師樹立科學的健康觀念,修養其創新性人格,對于學生“以身示范”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從路徑維度出發設置教學觀摩課課程、觀課評課及主題研討環節來提升教師教學技能和及時應變能力
通過對教學觀摩課程的學習,總結相關學科的學習興趣點,分析課堂導入的方法,從而選擇與自身所授學科以多種角度出發穿插趣味性故事進行課堂導入,語言適當表述形式的采用及互動方式的新穎都可以促使課堂氣氛的活躍;在觀課評課環節中,設置四種不同學科的微課視頻進行觀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梳理總結不同的教學設計方式。例如:教師(教)――學生(學)――知?R吸收檢驗(回顧實際應用)的總分總結構;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翻轉課堂教學結構;圖示導入――引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首尾呼應的完整教授結構等多種教學設計方法,使教師通過討論、總結、梳理、反思四個過程結合教師自身教授的學科特點選擇與之相匹配的教學設計,進一步明確教學策略及目標;在主題研討交流的環節中,小組形式的發散思維、頭腦風暴,可以提升教師的溝通能力及知識梳理的表述能力,多角度促進教師教學技能及應變能力的提升。
三、從應用維度出發激發教師創造力,設置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及信息化的手段課程環節輔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信息化時代下教學方式的更新換代促使教師不斷學習新技能,而熟練掌握教學配套模式成為目前教師教學的最大化需求,在增添教師的教學藝術方面也相當必要。因此,對于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課程的講解與深化,能夠使新入職教師在教學的實踐、教學方法的創造、課堂操作的表演及課程安排的審美方面有所提高;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制作相關學科的可視化圖表、以動襯靜的多樣化視頻及實時的場景疊加效果,可以加強教師教學過程的質量。
關鍵詞:《外貿函電》;職業素養;職業技能
《外貿函電》是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它將國際貿易實務和外貿英語相結合,通過介紹國際商務往來的書信、貿易術語以及相關的英語專業表述使學生具備用英語撰寫商務信函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因此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實踐性。職業素養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和職業意識等方面。
一、《外貿函電》傳統教學的缺憾
1. 純課堂教育,超出學生已有的生活閱歷和知識積累,學生不感興趣,職業技能培養的目標難以實現。雖然學生認同這門功課的重要性,但由于學生沒有在相關公司工作的背景,不了解工作的流程,所以對專業知識接收很被動;同時該門功課對英語能力要求較高,所以英語基礎不好的同學學起來就更加吃力。
2. 教學以技能為導向,以學生能通過所學技能找到工作為該課程的最高肯定,因而忽略了學生內在職業素養的培養。長期以來,我們過分片面地追求教育的功利價值,學校無論教什么、學什么,怎樣教、怎樣學,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功利性十足,似乎教育和受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為升學、就業、出國、晉級、升遷等功名利祿,只有能達到這些目的的教育才是有用的教育,否則教育就是空談,讀書就無用。正是由于這種狹隘的教育價值觀,導致教育內容和學校生活變得相當貧乏和單調,學生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相當空虛和乏味,嚴重阻礙了學生生活活潑的人格的完善。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僅僅作為有用的工具來培養,而首先必須把他們作為一個完整而豐富的人來培養。
二、技能培養中“模擬公司”教學的必要性
在大多數院校中,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實習和實訓已成一大難題。商務英語實訓基地的嚴重缺乏和學生見習時間的匱乏都使學生無法通過實踐對所學內容進行檢驗和深化。純理論的學習最終的結果就是與實踐脫節,學生對專業知識一知半解或只會“紙上談兵”,動手能力很差,不能適應實際的業務操作。
教學過程和結局中所有的缺憾歸結到一點就是沒有能夠調動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只有讓學生參與實際的操作流程,身臨其境,才能有效的學習。“模擬公司”實際上就是教師根據外貿業務的實際流程,創設仿真的工作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經歷各項操作過程。在筆者看來,“模擬公司”的創設是必要的:
首先,以國際貿易為例,從買賣雙方建立業務關系、迂回談判、簽訂合同、開立信用證、繕制單據到交貨結匯,持續的時間都比較長,讓學生呆在企業里進行跟蹤學習是不可能的。所以“模擬公司”是比驕快速有效的教學方法。
其次,實際的經濟活動中,各項業務的開展不僅涉及到各部門之間的聯系,而且關鍵還涉及到業務活動所需要的資金,如果每項業務活動都采用真實操作,那必將是一筆巨額開支,對學校和學生本人都是不現實的。所以“模擬公司”的教學將是相當經濟的教學方法。
再次,“模擬公司”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讓學生在教師設定的商務情境中進行業務往來和函電寫作,學生能夠逐漸體統了解整個商貿業務流程和所涉及的理論系統,在操作和檢驗的過程中明確自己的不足,迅速進行調整。
如假設給學生分配兩種不同的角色,一出口企業和一進口企業;創設的模擬情境是:從陌生到建立業務關系,經過價格協商、支付方式協商、包裝、運輸及保險等幾個方面的談判,到簽訂合同、開立信用證、發貨、付款及結束貿易等執行合同步驟的完成。那么學生會根據自己所代表的企業立場,草擬建立業務關系的信函。在學生躍躍欲試的情況下,教師趁熱打鐵給學生講解如何撰寫建交函,并當場讓學生寫作。隨后,教師必須及時批改,以便發現問題糾正。然后教師可就學生建立業務的要求發出回函,即詢盤,展開下一個教學主題。
相應的該課程的考核也須創新,分成二塊:模擬信函、個人獨立撰寫兩篇外貿信函和期末試卷,教師應考察學生信函的格式、語言的準確和應變能力等綜合方面。
三、課堂教學是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便捷有效的途徑
從提升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具體途徑來看,幾乎都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進行的“業余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經費問題;管理問題,在課程安排上會碰到很多麻煩;教育目標問題。實際經驗的學習往往與系統學習之間沒有任何關聯,與學科專業關系不大,致使職業素養教育失去了學科專業這一最有力的依靠,學子們激情有余而內功不足,從而忽視最終的教育目標。而充分發揮專業課對大學生素質培養的作用,可以節省大量資金,可以用于所以大學生,也可以緩解理論學習與實踐經驗培養之間的沖突。
在“模擬公司”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常以“我們公司”自稱,有一種職業自豪感。由于模擬是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模擬過程中的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培養了企業所要求的員工應具備的學會如何與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的團隊精神。這種模擬演練使相當以部分學生畢業后進入一些私企或鄉鎮進出口企業從事國際商貿工作,由于在校進行過模擬操作,學生工作上手快,得心應手,壓力小,精神面貌好。
四、提升教師自身的職業素養
外貿函電這門課程的性質與特點決定了教師一要具備普通英語寫作教學能力,二要精通外貿業務。目前這兩者兼備的教師微乎其微。講授這門課的教師可大致分兩類;一部分來自英語教師隊伍,雖長時間從事英語語言教學并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但外貿專業知識嚴重缺乏。另以部分老師來自于國貿專業教師隊伍,雖長時間從事國貿專業教學,并有一定的專業英語閱讀能力,但不了解語言教學規律。因此,加大師資培訓力度,培養搞素質的國際商務人才尤為迫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決定著外貿函電教學的質量。函電教學對教師提出了高要求。教師需要主動鉆研教學理論、學科知識、還應聯系企業、海關等相關單位,做到多請教、多實踐、多總結、借此提高教學水平。另外,應該有計劃地進行師資培訓,培養更多既懂語言教學規律又懂商務專業知識的人才來從事該課的教學,方能培養出精兵強將。再者,從外貿相關部門、企業聘請業務人員來校給來是做報告或兼職教師,加強教學與社會實際的融合。
參考文獻
[1]平蕓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J]現代商貿工業,2007
[2]侯曉莉外貿英語函電教學探討[J]北方經貿,2004
[3]蔣德勤大學生就業指導教程[M]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