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 16:12: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程與倫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科研素質是理工科類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科研素質從組成要素來看,主要包括科研意識、科研態度、科研知識和科研能力4個方面??蒲幸庾R是科研素養的基礎,有了科研意識,端正了科研態度,豐富了科研知識,再加上動手能力的訓練,才能提高學生科研能力。具備了上述條件才能夠真正地開展科研實踐活動,進而幫助學生們將課堂知識、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蒲兴仞B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貫穿于整個本科階段教學中:(1)在課程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閱讀課本之外的課程的相關知識,并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關注一些熱點的學術問題,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這對于培養其科研素質是大有好處的;(2)進行“課程論文”訓練,根據課程性質,以小論文、讀書報告等形式代替傳統的作業,為學生最終撰寫畢業論文提供“練筆”的機會;(3)科研實驗研究是學生畢業論文中最重要的環節,是課程實驗的綜合運用,因此,應重視日常實驗教學,鼓勵學生自主完成實驗,獨立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4)進行科研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利用工作單位的科研條件,積極參與科研項目或課題,了解科研基本方法及流程。通過這些措施,激發學生科研興趣,培養科研意識,使學生逐漸認識到科研對護理專業發展和自身發展的重要性。
2重視相關課程教學
目前開放教育護理學專業本科教學計劃中設計了護理科研方法、文獻檢索、護理倫理學這三門課程,它們與畢業論文寫作直接相關。護理科研方法主要介紹護理研究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包括科研選題、科研設計、資料的收集方法、資料的整理與分析、護理論文的撰寫等內容。文獻檢索課程主要介紹醫學文獻檢索基礎、圖書館信息資料利用、電子圖書、電子期刊以及文摘數據庫檢索、引文數據庫檢索、全文數據庫檢索、特種文獻檢索、因特網醫學信息資源檢索以及醫學文獻的綜合利用。護理倫理學課程主要介紹護理倫理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及護理實踐中有關倫理學的問題。護理科研方法是畢業論文寫作的指南,文獻檢索是畢業論文寫作的工具,護理倫理學是畢業論文寫作的倫理規范,這些課程雖然各有側重,但都是從撰寫科研論文的理論知識上進行教學,為撰寫論文打好基礎。但這些課程往往被學生看做是可學可不學的“選修課”,直到寫作論文時才發現這些課程的重要性。這些課程的學習,除了提高學生的認識以外,更重要的是對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進。例如,對于護理科研方法課程采用參與式教學,讓學生跟隨教師教學進度,同步進行訓練,指導學生如何選題、科研設計、資料收集、統計分析、撰寫論文。學生在課程結束時,每人完成1份開題報告及相關課題綜述,既作為該課程的考核依據,同時也是畢業論文工作的開始。文獻檢索課程采用理論教學和上機操作并重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的操作能力。護理倫理學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學法,讓學生通過具體案例學習科研中涉及的各種倫理問題。
3提高畢業論文寫作的規范性
畢業論文寫作的規范性與論文的質量密切相關,護理論文有其固有的格式,寫作應符合其規范。學生往往由于對這些要求缺乏了解造成所寫論文的結構和格式不符合要求,給自己和指導教師都帶來很大的困擾。因此,提高論文寫作的規范性顯得尤為重要。護理論文主要有科研論文、文獻綜述、個案報告、經驗總結等形式,在學生論文寫作時,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護理論文的范文,這些范文可以是護理類期刊上的高質量論文,也可以是往屆學生的優秀論文。制定統一論文寫作的格式和畢業論文答辯的要求和評分標準,刊印成冊,發給畢業年級學生,在手冊中尤其要對論文寫作格式的細節問題做出詳細要求,如圖表排列、格式、字體字號、參考文獻格式等,使學生在撰寫論文時遵循統一的格式和要求,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讓他們了解畢業論文答辯的要求和評分標準,使學生處于主動的地位,把畢業論文寫好。此外,由于學生大多是初次寫作論文,往往語言不得體,敘述不簡潔,詞不達意,對醫學術語表達不規范,因此還需注意語言的簡潔、規范。
4發揮指導教師的作用
畢業論文的撰寫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過程。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啟發,認真閱讀文獻,精心選題,廣泛收集資料并反復修改初稿,完成定稿到答辯。在論文指導過程中,指導教師不僅教給學生論文寫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嚴謹、科學的學術態度,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畢業論文完成的質量與指導教師密切相關,必須充分發揮指導教師在論文指導中的作用,具體的措施是:
(1)建立指導教師遴選制度和激勵機制。
根據陳玉平等的調查顯示,學生希望論文指導教師科研能力突出、教學經驗豐富、理論水平高,同時要有責任心,關心學生的畢業論文工作并樂于幫助,并且能有充裕的時間指導學生的論文寫作。根據這些要求,建立指導教師的遴選制度,對教師的職稱、科研能力、指導論文的效果等方面做出詳細要求,同時引入競爭機制,競爭指導,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另外,啟動激勵機制,對于論文指導效果較好的教師,給予格外的物質及精神獎勵。
(2)指導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指導方式。
指導教師在指導學生論文過程中,主要的方式有面對面指導和非面對面指導。在學生開始論文寫作之前面對面的集中指導非常重要,它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論文撰寫的基本格式,科學地進行科研設計和規范地書寫畢業論文。除此之外,在學生寫作論文過程中,指導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情況,安排1~3次的面對面指導。開放教育學生基本都是在職人員,工作生活比較忙碌,大多數人很難經常與指導教師見面進行討論,那么選擇一些非面對面的指導方式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常見的方式有電話、QQ、電子郵件等。隨著開放教育的深入發展,我們還將建立基于網絡的畢業論文交流指導平臺,教師和學生將通過這種專業化的平成論文指導和交流。
(3)做好教師指導論文的過程監控工作。
論文指導過程一般都要幾個月以上,對這一過程的監督往往是管理的“盲點”,因此,除了要求指導教師做好指導記錄之外,管理部門可以通過舉行開題報告會,聽取學生開題報告從而了解教師指導情況,也可以召開指導教師交流會,由指導教師匯報指導情況,還可以召開學生座談會,由學生反饋指導教師的指導情況。通過這些方式,及時了解情況,對未對學生進行認真指導的教師進行撤換。
(4)加強指導教師的培訓。
指導教師雖然都具備一定的教學和科研能力,但仍然需要不定期對教師進行統計學、英語、文獻檢索、論文寫作和教育學等方面的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指導水平。
5加強畢業論文交流和總結
逯高清說,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了加快科技發展是中國的一個重要戰略目標。近期和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制定為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指明了方向。中國科技的發展目前正經歷著一次重要的轉折,即將進入一個以人才為本,以自主創新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創新的重要發展新階段。
人才的培養,尤其是高層次國際型科技人才的培養,需要長期的資源投入和知識積累。企業創新文化的建立和創新能力的提高都需要一大批高素質科技人才的參與。雖然近年來國家在吸引留學人員回國就業或以不同形式為國貢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中國目前的世界級領軍人才還遠遠不夠。國家應站在文化和人才的角度認識和解決這些問題。
用國際化標準規范創新科研“生態環境”
一是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審批和評價如“863”,“973”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應盡可能地國際化。邀請國際有關專家學者,尤其是華人華僑中的杰出專家.以顧問或評審專家的身份參與,學習歐美發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立項和評估體系中的先進經驗。
二是在一些國際前沿的基礎學科和國家急需的核心技術領域,可以考慮組織以中國科學家為領導的國際攻關團隊,邀請國際上一流的科學家(包括華人科學家)參加。以國家重點支持為導向和引擎.組織有實力的國內企業大力投入.以科研合同的形式,用法律保障中方知識產權的主導地位。如能實現,此舉必將更有效地利用國際人才資源和科研基礎設施,對加速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有益貢獻,同時也為中國科學在這些領域走向世界領導地位奠定基礎。
三是為了能夠更有效地加快“985”高校的建設.為自主創新培養大批高級專門人才,建議國家有關部委聯合研究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高級人才培養計劃。比如在現有的長江學者和博士后體系基礎上,設立高級研究員基金計劃.基金獲得者任期至少5年,工資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支持(可定位于“985”高校教授平均工資和長江學者工資之間)。接收單位應配套較高數額的科研經費。這樣一個基金將會吸引一大批優秀的科研人員,尤其是博士后人員留在國內工作,為他們創造一個相對寬松自由,壓力較小的科研環境,為爭創國際一流大學和原創性科技創新提供高質量的人才保障。
四是繼續加大力度吸引海外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和以各種形式為國服務。為海外華人回國工作創造有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條件,高效地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如子女上學,醫療保險,退休金,科研經費申請和報獎等方面不能享受國民待遇的實際困難。政府應參與投資和協調,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設立留學人員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基金,這將對同時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有應用價值的知識產權大有益處。
教育是構建創新氛圍的起點
楊克儉說,我們國家目前的教育制度是以英才教育為主導。主要體現在,對于拔尖的學生給予大力關注和培養,讓他們迅速成為高尖端人才。雖然,國家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也得益于此,但是這樣的教育理念顯得有些偏頗。因為,建設創新型國家靠的決不只是處于最尖端的少數高科技人才,而是更大層面的人才,只有民眾的素質普遍提高,建設創新型國家才能成功。這不是通過英才教育,而是需要通過平等教育才能實現的。
所以,在重視英才教育的同時,建立以平等教育為基本理念的教育方針將會使我們永遠受益。我國應該借鑒平等教育政策的合理內核,結合目前的英才教育政策,制定科教發展戰略,改變目前領先的高科技與低素質的原始耕作并存的、畸形的、不平衡的經濟發展狀態,改變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支柱的經濟發展狀態,為國家下一步經濟騰飛打好人才基礎。
擺正實際應用與理論研究的關系
如何認識實際應用與理論研究的關系是創新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楊克儉認為,在這方面,科研成果的評價標準對科學研究的理念影響至深。我國對科研論文質量的評價過于片面強調理論水平,以至于工科論文竟然變得越來越難讀懂了,好像是在比賽誰的腦子好.今天你發明個公式,明天他發明個方法,用來參加學術交流會倒是互相啟發思路,但卻難以見到其科研論文的最終價值。這種現象的產生主要源于對科研成果評價的傳統意識。評定研究質量的標準過于偏重理論水平是這種科研成果畸形發展的癥結所在。在論文評價標準上,發表了論文就算萬事大吉,至于自己的理論或算法被不被人用就沒人管了。
但是,在日本,工科研究水平的最大標準是實用。無論你的論文有理論水平也好,無理論水平也罷,實用最重要。比如,你發明的東西或發表的理論,第一是要有再現性,每一個工程師拿了你的研究理論就能用,這很重要。另外,他們并不講究理論非常完備,而是重視實用,推向市場?!拔以谌毡咀鲞^關于樓房減震的研究,發明了一些公式做一些理論的推導,然后和實際結合起來。這樣研究做出來之后不是為了,而是直接用于解決相關問題?!?/p>
中國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階段,最需要的是出產品。摘下多少世界理論研究桂冠固然重要,但創造過硬的有形產品更重要。所以中國的科研成果評價理念需要更新與完善。在工科等應用學科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方面,要在培養出一個理論家的同時,培養出一百個或更多的能夠發明簡便實用方法的工程師才行,而不應該培養出來的工科學生不是理論家就是技術員。這個目標只有在更新了對工科領域科研人員和大學教師的科研成果的評價標準,糾正了目前科研成果評價的意識偏差后,才能夠實現。
成立科技協商會議至關重要
吳冠青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要靠人才,而如何落實選拔和使用建設創新型國家所需的海外人才是引進人才工作的重要環節。這一工作的開展既要讓國內的人才得意,又要讓國外回來的人才滿意。他建議成立一個類似于的科學協商會議.來系統地組織海外人才,促進國內外科學界協作。在建立和健全這一科學協商機制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國內各大學的作用,我們目前大部分的人才都是從國內務大學培養出來的,所以每一所大學,哪怕是規模很小的大學,對他們培養出來的海外驕子及其成功的程度都十分了解。因此,可以通過各大學校友會和教育部門這個渠道,無論是重點的還是非重點的,省屬的還是地區的,讓他們推薦自己的學校有哪些成功的學子。進而通過大學教育部門與大學的校友會舉薦其海外人才,然后把舉薦的人才名單列出來,根據其專業以及在學術界的地位,有哪些學術成就,統一報送給教育部。教育部就可以根據這個名單建立相關的數據庫,歸出學術界別。該數據庫一旦建成,既可以作為考核各大學教育發展的參考數據,又可以用于篩選各學術界別的代表人物或學術帶頭人。國家相關科
技部門可利用這一人才數據庫來挑選各學術領域里的代表性人物,并邀請他們定期參與國內科技會議,交流學術成果,評審科技項目,商討我國科技發展規劃和政策。建議每五年開一次有各種學術界別的科技協商大會。最好是每個五年計劃的前一年開一次會,就和政協會議一樣,實際上就是與國內的科技界就國家的長遠規劃跟國外的科學工作者協商,制定出比較合理的發展規劃。這是一種長久、穩定的國外學者對國內自主創新做貢獻的機制。
目前國家已經提出了科技發展的戰略綱要,制定了一些具體的落實措施,宏偉目標的實現需要依靠包括我們這些海外學人在內的廣大科技人員共同努力。現在的海外華人科學家實力越來越強,國外幾乎每個領域都有杰出的華人代表,科技協商大會可以為他們在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方面提供一個服務平臺,以有效的方式在制定國家科技方針、政策的時候參與進來,圍繞一些重大的選題、選項組織起來,為國家獻計獻策。
創新環境拒絕“近親繁殖”
吳冠青認為,為了建設和諧的創新環境,還需處理好留學回國人員與國內科技工作者和老海歸與新海歸之間的關系。他說,要處理好這種關系,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大量引進高水平人才,不能提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但也不能“近親繁殖”。比如美國,像耶魯、哈佛等一些頂尖大學基本上都采取引進外來人才的基本方針,并以優厚的條件吸引外來人才,對自己培養的教授除非特別優秀不會考慮提拔。另一個就是待遇問題。盡管國內與國外的工資有差別,但是回國人員的實際困難,國家也應盡量給予解決。畢竟,海外學子大多都懷有報國之心,為了使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每一個海外學子都希望用自己在外學習的知識和技能為國家多做貢獻。
自主創新講求多元化、多層次
談到自主創新的方式,徐德清說,從某種角度來講,創新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技術驅動,一種是市場驅動。我們以前都是強調技術驅動,以科研人員為主,產生的成果往往是叫好不叫座,單項來說技術是不錯的,但是不能批量生產。不能批量生產就不能形成生產力.那就只能是擺在實驗室的東西,所以現在改變為第一是企業創新,第二是市場驅動。這個方向是很正確的。
另外,講創新還要分階段,分層次。比如說,原始創新也就只有中國基礎大學和科研院所能夠做,它的主要目的是跟蹤國際上的最新技術,大的突破是很困難的。我們現在應該更多的做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比如在一個系統當中,哪怕是一個配件,一個非常不重要的部分,是由我們完全自主生產的,這就是我們特有的東西??傊?,創新一定不要追求高大全,而是要有所側重。
創新文化的根基是思想道德建設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合刊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創刊于2001年,河北省教育廳主管,河北經貿大學主辦,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編輯部編輯出版,武建奇教授任主編。主要設有如下欄目:政治理論、文化與新聞傳播研究、西柏坡研究、哲學研究、文學與語言學研究、法學研究、倫理學研究、經濟學與管理學研究、區域發展研究、教育教學研究、史學研究、生物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信息技術與管理等。本刊面向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中青年理論研究者征稿,嚴格遵守“質量第一”的原則。凡投至本刊的稿件,務請注意以下來稿要求。
1. 來稿應思想健康,主題鮮明,立論新穎,論述清晰,體例規范。來稿字數一般為5 000~12 000字。
2. 本刊實行專家匿名審稿制度,因此,來稿必須符合匿名審稿制度的要求。所寄稿件的正文不要出現作者信息。作者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市(縣)]、工作單位、專業技術職務、主要研究方向、詳細通訊地址、郵編、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必備內容請另頁附于正文前。
3. 提倡嚴謹治學,保證論文主要觀點和內容的獨創性。對他人研究成果的引用務必注明出處并附參考文獻;圖、表注明資料來源,圖題、表題內容精煉、準確。來稿不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否則,因抄襲等原因引發的知識產權糾紛作者將負全責,編輯部保留追究作者責任的權利,且一經發現此類情況,本刊三年內不予刊登該作者的文章。
4. 采用規范的學術語言,避免語言陳舊、文件式和口語化。請仔細通讀來稿全文,理順文中的不規范、拗口的語句,并校正各種筆誤及錯別字。
5. 為適應學術期刊文獻信息傳播現代化的需要,來稿請務必寫出:(1)中文摘要300字以內,關鍵詞3~8個。為了提高論文的引用率,論文摘要的寫作必須規范,即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要使用“作者”“我們”“筆者”等作為陳述的主語。論文摘要必須客觀、準確、簡明地表述論文主題內容和觀點,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自含性。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相對應并譯出文題,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稱及郵政編碼應全部列出。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應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和地區、人物、文獻等名稱,也可作為關鍵詞標注。(2)基金項目請注明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3)文末請列出注釋或參考文獻,其排列順序以正文中出現的先后為準,注釋在前,參考文獻在后。
6. 符合上述要求的稿件,請作者親自發至,切勿經他人代轉,以免影響文章的刊發。
7. 本刊實行優秀論文獎勵制度,凡在本刊發表的文章有積極社會反響的,如文章被其他報刊轉載、摘編、獲獎、引起爭鳴等,請把社會反響的復印件寄回本刊編輯部,本刊將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8. 本刊對稿件有修改權,如作者不同意刪改請附聲明。因編輯部人力有限,作者自投稿之日起3個月內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本刊一律不退稿。
9.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的投稿郵箱為,本刊不收取“審稿費”“外審費”等費用。
二、訂閱方式
關鍵詞:工程管理;專業教育;改革;人才培養
一、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素質情況調查
由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上述要求所定的本科教學,顯然面臨改革的必然。應該承認,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的本科教學,無論就其課程設置或教學組織,都與現實的市場需求有較大的差距。
對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走入社會就業后對其素質評價的調查有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意識層次不高,不能適應日臻成熟的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思維模式較單一化、思維方向不甚明確;缺乏對世界性、全球化市場動態的新概念;缺乏預見性、超前觀、系統性和動態觀,“工匠型”的特征較為突出。
2.思維理智的低層面導致了觀察、分析、決策、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差,特別是面對市場表象需要加以理性判別并決策方案時,往往因循守舊,莫衷一是,缺乏多方案決策思路和和多方案優化抉擇的敏銳。
3.缺乏定量解析與定性決策一體化思維、分析的實作手段,在進行策劃方案研究時,不善于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和有機整合。
4.缺乏現念,生活行為與工作行為不甚規范,主要表現為對個人的自信不足與對團隊作用的漠然。
5.計算機應用能力不足,僅僅因循于等級考試的基本要求,缺乏應用開發的思維方式和簡單的編程能力。
6.寫作能力低下,演講及陳述方式一般,與人溝通時抓不住主要因素,語言表達貧乏。
7.外語水平較差,其余諸如音樂、美學、藝術、哲學等范疇中的人文知識欠缺。
8.工程素質較差,主要表現在缺乏工程師基礎訓練和工程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對工程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1.教材的改革
我國的高校統編教材無論就其系統的嚴密或是規范程度,都是首屈一指的。作為理論的升華和系統整理,嚴密和規范理應成為教材編寫的主要準則。而教材與理論專著的不同之處在于教材應當具備對學習者的誘導和啟發。筆者認為在教材的改革中,我們可選擇地把哲學、倫理學、文學、歷史的片言只句,以最切合內容的方式引進到我們的教材中去,以增加、提高學生閱讀、學習教材的趣味。
2.教師應具有的素質
教師在教學中所表現的總體素質,是制約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從事建筑工程管理教學的專業課教師應當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養:應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組織開展第一課堂授課教學的能力;全球性經濟市場信息收集、整理和應用的能力;應對WTO市場新格局,調查并掌握市場動向,具備樣本組織~數理定型~趨勢預測~派生可行決策(往往應為多方案)的能力;創新意識強,善于學術整合,勤于習作,勇于投入,具有良好的市場經營顧問和企業管理顧問的知名度;理念清晰,懂法律,行為規范,具備直面市場、指導市場的理智心態。
3.互動參與式教學
根據近年來筆者組織的各類諸如“塑造杰出職業經理人”、“塑造杰出地產營銷人”、“塑造杰出物業管理人”的崗位素質提升培訓,深感這種互動式參與式教學方法,應引進到高校的教學中。互動參與式教學大大縮短了教與學雙方的距離,諸多參與式課程,如團隊合作的精神、非理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的轉化、現場銷售能力演練、即興式命題演講的思維聯想、溝通技巧、營銷策略、禮儀與公共關系等,能啟迪參與者的強烈個人意識,從而自主地積極投入其中互動參與式教學的方法不但對于建筑工程管理類的學生適用,而且適用于所有的本科專業。
4.畢業設計(論文)的自由選題
我們認為:畢業設計(論文)是學生對自己數年來學習進行總結并應用于實踐的檢閱,而并非指導教師的教學總結;畢業設計(論文)這一重大教學環節是展現本科人才全面素質和應用能力的考察,而并非指導教師學術思想的展現。因而,由教師主觀命題所設計的大綱,必然出現以下兩方面的弊端:一是事先的設計期望與最終成果的期望內容距離太大;二是教師個人意圖所框定的范圍將使學生在完成設計(論文)的過程中處于被動。從教育生態理論的觀點出發:處于這種被動狀態所進行的畢業設計(論文)完成者被置于相對封閉的狀態,因而其系統的熵增較大,不利于系統的自我調節與完善。
三、結語
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素質的全面提升,作為教育事業應對WTO的改革嘗試,應以試點方式組織開展。日新月異的市場期盼著高素質人才的涌現,教育作為一項巨大的社會產業,理應為市場輸出大批理念超群,業務扎實的優秀人才。不失時機地開拓教學思路,及時引進、充實、完善教學內容,改革現行的教學模式,啟動新型教學機制,是高校教師應予以深層思考并大力付諸實踐的探索課題??梢哉雇?不斷地處于動態演進過程中的教學改革,必能不辱使命地開創具有現代中國特色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舒達.素質教育全書[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
[2] 國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當代科學技術發展與教學改革――“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報告會”論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課程體系;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6-0109-02
一、前言
中國職業工程師總人數是美國的兩倍多,但大學文憑求職者被跨國公司錄用的,中國僅有10%,而印度和馬來西亞分別為25%、35%,只有建立與注冊工程師制度相銜接的工程專業認證體系,才能提升我國工程技術人員的國際競爭力。專業認證強調對工程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審核,認證通過的會優先取得住建部系列注冊工程師職業資格[1],因此本科階段工科教育必須以模擬“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為載體,反映學生畢業后5年左右在工程領域預期可能取得的成就。工程綜合與實踐能力是本科階段畢業生具有創新意識的基礎,融合理論課程與試驗課程以及實踐環節是必然趨勢,這對原有“科學教育”烙印的課程體系提出了挑戰。農業院校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重大,學校招生規模擴大,使其在辦學觀念、培養目標、專業發展等方面出現了弊端,因此以專業認證為導向,促進農業院校水利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提升專業教育質量和水平,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是我們應該關注的話題[2]。
二、農業院校水利水電專業特色
自2010年以來,教育部就引導高校走多樣化發展道路,認為應把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作為特色專業建設辦學目標。要堅持“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企業”,與時俱進,不斷提高,不斷注入時代內涵。2014年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表示,至少有一半的高校將向應用技術類轉型,這使本科院校尤其是獨立學院特色專業建設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工程類專業教育認證須加強專業認證標準體系建設,突出其特色[3],基本理念為以學生為中心,面向專業全體學生;實行以結果為導向的教學設計;持續改進建立全過程評價機制,且評價結果用于改進提高。農業院校特色專業建設必須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突出自身特色和特點,不斷創新,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4]。
(一)設置特色
根據自身興趣、結合就業前景和培養規模,遵循“志愿優先,成績優先”的原則,在第四學期選擇進入專業學習,對水利類學生專業分流為農業水土方向和水利水電工程方向,其課程體系設置也相應進行調整,但由于水利水電工程方向就業形勢好,出現兩年后農業水土方向分流人數少的情況。
(二)存在的問題
1.擔任本科教育的教師工程背景知識不足。目前,工科大學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多為博士、碩士,科研任務重,知識結構為學術型,長于理論研究而疏于工程實踐,導致導師無暇和企業加強聯系,校企之間缺少溝通,在指導學生上出現了實踐環節弱化的現象。
2.課程結構不合理。合理設置課程結構是保證學生形成系統、合理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的途徑。本專業額定學分為174學分,其中公共基礎課共計3分,占22.41%;專業基礎課共計49.5學分,占28.45%;專業主干課共計16.5學分,占9.48%;專業選修課共計15學分,占8.62%;實踐教學環節36學分,占20.69%;公共選修課12學分,占6.0%;大學生素質拓展活動教育6學分,占3.45%。
3.實踐教學不達目標。經過多年實踐,學習期間設置的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能與相關領域企業單位的生產實踐相結合,并形成一定實習及考核評價的有效機制,但“畢業設計(論文)”不能說明學生具有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學生實踐效果與預期的目標有差距,難以實現培養學生成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專業人才的目標。
因此,農業院校必須認識清楚各方面所具備的優勢和劣勢,根據自己學校的教學資源和能力情況對水利水電工程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改新,明確符合專業認證要求的12項目標,使學生在學校規定的年限內,取得全部學分。
三、課程體系改革創新的主要途徑
(一)優化人才培養結構
人才培養方案涉及培養目標定位、課程內容設置、實驗及實踐方式等方面,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所在地有少數民族地區及跨境、涉外項目,會涉及到對健康、安全、文化等制約因素,必須致力于培養具有深厚人文底蘊、扎實專業知識、強烈創新意識、寬廣國際視野的國家棟梁和社會精英,畢業后5年左右,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具備勝任工程師或相應職稱的專業技術能力和條件,能夠在水利、水務等部門從事勘測、評價、規劃、設計、預測預報和管理等方面的生產實踐以及教學和科學研究等工作。教學團隊的水平高低決定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改革程度。因此,本科院校要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勇于創新,建立先進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教學團隊,根據實際情況,加強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趨勢及人才需求研究,制定出與生產需要相結合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并形成特色[5]。
(二)專業課程創新改革
課程建設要強調倫理維度的作用[1],要通過制度化途徑構建全面的工程專業倫理教育體系[6],根據社會對水利類專業所需的知識和能力結構設置科學、合理、創新的特色課程體系,使學生在規定期限內取得通識教育基礎課、大類學科基礎課、專業主干課、集中實踐環節等全部學分。開設《工程建設法規及安全環保》、《工程倫理學》、《工程監理》、《人文與科學類選修課程》等課程,使學生了解健康、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內容,使課程設置能體現在本專業的應用能力培養、系統設計和實現能力的培養上,其中通識基礎課至少占總學分的15%,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15%,基礎類課程與專業類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30%,通識基礎課考教分離,而專業課程由課程負責人按照教學大綱來安排考核環節,并結合項目、案例、課題來進行把關。
教材的選用是否合適,直接關系到培養質量,改革課程內容、加強教材建設是特色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教學團隊的水平決定了課程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科學性,課程內容要充分反映相關產業和領域的發展前沿,體現新時期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和專業認證的要求。農業院??筛鶕厣枰?,結合教學實踐和經驗,組織教師自編適合自身專業發展的教材,真正做到將教學和實踐、學習與就業、專業設置與社會發展需要相聯系。
(三)加強實踐課程比例
與企業合作開展實習、實訓,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同時也完善了實踐教學體系,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至少占總學分的20%,選題結合本專業的工程實際問題,指導和考核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
1.提高師資隊伍水平,補充社會權威專家為教學力量。教師隊伍中應有企業的權威人士或一定領域里的專家作為兼職教師,數量要能滿足教學需要,結構合理,也應有足夠的教學能力,保證能參與學術交流和工程實踐問題研究。這要求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改革,為學生提供指導咨詢,并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指導。
2.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堅持教學質量檢查與評估。利用PDCA循環模式構建、改進和完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推進教學團隊的水平不斷提高[5],積極鼓勵學生結合校級、省級、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項目和教師科研項目參加各類競賽,取得成績代替相應研學學分。
四、結語
本論文通過對農業院校水利類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改革創新課程體系的幾點建議,建議對各主要教學環節提出明確的質量要求,建立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與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和社會評價體系,對培養目標是否達成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被用于專業持續改進,使水利水電學生畢業后具有發現、分析水利工程的實際問題,設計解決方案,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掌握與工程有關的實驗方法,能夠具備合理分析和解釋實驗數據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藝蕓,王前.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倫理維度探析[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11,32(4):79-83.
[2]何娜梅.獨立學院特色專業建設辨析[J].科教文匯,2014,(7):65-66.
[3]趙琦.切實做好專業認證,正確導向教育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09,(2):20-22.
[4]梁淑君,譚英杰.加強特色專業建設,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1):9-11.
關鍵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7)06-0057-02
2015年兩會政府報告提出“中國制造2025”、“以體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等新的發展戰略和論斷,在這種人才、創新要素驅動的新常態下,如何結合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特點,提高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工程素質,以適應國家對高層人才競爭力的多樣化需求,提升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軟實力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1]。
一、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
與傳統的學術型研究生的教育模式相比較,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它以培養研究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全面提高研究生人才的適應性和競爭力,具有重點突出專業素質培養、重視學業與職業相接軌和強化錘煉工程創新能力的特征。
研究生在學習期間既要重點掌握學術領域的理論知識,又要掌握職場領域的相關專業知識,形成高技術含量和高專業化程度行業所需的專業素質,對他們的教育要突出培養具有明確、獨特行業背景并與職業資格相接軌的專業素質。我們的教育提出了“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職業教育目標,并把就業定位于實際工作部門,具有明顯的職業指向性,通過校企聯合培養平臺、社會化學習、職業任職資格教育等一些方式改善了職業化進程,對他們的培養側重于工程創新,即運用系統性工程思維,投入工程活動中的設計、試驗、制造、管理、服務等領域或環節中一個或多個方面,開展創新性的生產活動。工程實踐創新能力體現了工程意識、工程思維、工程的綜合與集成理念,這正體現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二、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價值
教育部在2009年增招的碩士研究生,全部都是攻讀碩士專業學位的本科應屆畢業生,這說明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轉變了以在職攻讀學位為主的情況,已經成為研究生招生、教育重要的組成部。
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教育對于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及國際地位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重視研究生工程素質的培養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高等工程教育的共同的新的發展趨勢。隨著國家的發展,只有提高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素質的培養,才能滿足多樣化的社會高級人才的需求,這也是工科高等院校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搭建全日制R笛位研究生工程素質培養的路徑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工程素質是指該教育體系培養的高端人才面對工程問題所具有的潛能和適應性,體現在遵循工程規律的能力,追求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自覺性上,也是工程人才知識儲備和能力結構的綜合表現,決定著工程人才在專業工作領域的質量和水平分[2]。工程素質的培養,滲透到教育教學全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教育對于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及國際地位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重視研究生工程素質的培養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高等工科院校改革與與創新發展主要趨勢。
(一)工程教育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工程教育理念是在工程知識的積累過程中形成的思維模式,培養學生的工程理念和創新思維需要在學生的潛意識里植入。潛意識會在某種外因的刺激下,不自覺地從大腦深層躍至大腦表層轉為意識。潛意識動力一旦被挖掘,將會產生無窮無盡的力量。因此,如果能將工程教育理念植入教師和學生的潛意識之中,在理論和實踐環節無疑將會起到很大作用。
在培養過程中,要樹立融合自然科學、新技術、人文社會科學、思想道德規范和工程實踐的教育理念。重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將理論知識應用到行業企業的實際工作當中去,強調工程教育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重視培養研究生形成工程教育理念和工程思維、提高工程實踐能力和工程素養。課程教學體系使研究生的思維方法得到熏陶,創新精神得到培養,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得到提升。同時,它使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設計研究方案、收集研究資料、選擇研究方法、調整研究過程、得出研究結論和撰寫研究報告等多個環節的工作中體現出較高的工程能力和水平,以及良好的工程素質。
(二)以理論結合實踐,注重行為的正強化
理論課程知識教學與實踐動手能力培養有機結合,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模式,在課程設置時,就要大幅度增加實踐環節所占的比重,要求研究生走進實驗室、走進工程現場,將理論知識體系與生產實踐有機結合,將基本理論應用于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啟發活躍學生工程思維和工程意識,培養掌握分析與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實際工作經驗的豐富,能夠有效地縮短學生就業期限,提高就業和創業能力。學校需要聘請行內企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給學生授課,或者開設博后講壇,讓學生們了解到更多的國際前沿發展動態。
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應用強化理論,強化能夠使行為發生改變,所以可以通過控制強化物來控制行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用分段正強化模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來選擇強化物,比如說學生的學分和成績,教師的微笑和贊揚等。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強化手段達到強化的目的,比如說如果將前面提到的工程理念潛移默化地植入到學生的潛意識當中,在學生的潛意識當中將傳遞的信息進行強化, 逐一建立起工程理念,這樣就能夠不斷地提高學生自身的工程實踐能力和水平。
(三)加強實踐,促進教育轉型
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要側重將本學科領域的客觀規律應用于實際工作中的能力,實踐環節不容忽視。保證不少于半年的集中或分段相結合的方式的企業實踐,校企雙方共同實施教育管理,企業在參與教學組織和管理時,要加強指導,不能流于形式,可以采取參與導師橫向項目或自主發現生產實踐中現實問題的方式來完成[3]。高水平穩定的實踐基地的建設是確保學生完成學位論文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依托平臺。學位論文環節要采用雙導師制的校企聯合培養方式,論文主要應該以校內導師的指導為主,而選題和實踐過程的研究等環節可以由外聘的兼職導師參與指導。通過雙導師的共同培養保障培養質量,學位論文實行“雙盲”評審制度,盲評通過之后方可以參加答辯。研究生的培養要突出其特色,注重提高工程素質和工程創新技能,注重培養綜合素質和適應能力,注重培養標準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標準接軌,注重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工程倫理規范、敬業精神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激發其追求科學、追求真知的潛能。
(四)注重師資工程實踐經歷,優化教師工程知識結構
授課教師應當具有實際的工程經歷,導師也應當有工程項目研究背景和素養,堅持人才引進、校內選拔和兼職選聘相結合的原則,構建適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雙師型師資隊伍,要注重加強教師自身工程教育教學理念的形成,面對工程教育的要求,教師也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工程意識,并不斷完善、豐富自身的知識水平。鼓勵教師積極從事與企業生產相關的橫向課題,提升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鼓勵他們到企業中鍛煉,將自己的科研成果產業化等,使教師具備工程實踐經歷和較高的工程素養[4]。
(五)依托技術創新載體,拓展工程素質教育外延
高校工程教育受到實踐條件不足、教師缺乏工程實踐背景、企業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不高等問題的制約,目前全日制專業研究生工程素質的培養水平相差懸殊。工程素質的培養可以通過研究生參與技術創新,申請專利和轉化實施專利加以改善,技術創新的融入是素質教育的繼續。當前高校技術轉移有利于高校面向行業和企業實際問題開展創新活動,也有利于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全過程培養。研究生參與專利的撰寫和專利的轉化實施可以使大學在科學研究上一直保持前沿,為學校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同時企業也可以為研究生的分配就業創造機會。在專利的創造、保護與實施運用的過程中,參與的研究生通過撰寫專利文件可以濃縮創新靈感、體現創新意識、保護創新成果。
(六)構建政產學研平臺和協同創新平臺,全面提升研究生工程素質
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實踐教學環節尤為重要,在設置課程時就必須考慮增加其學分比例,在完成企業實踐、學位論文、創新實踐過程中,還應注重充分吸納和使用社會資源,合作建立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政產學研就是政府、產業、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優勢互補,集先進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系統建立于一體,在運行過程中能夠體現出綜合優勢。政產學研用是技術創新上、中、下游及創新環境與最終用戶的對接和耦合。政產學研用將推進知識創造、轉移、擴散過程的集約化、規?;?、市場化和科學化。高校具有參與協同創新的重要基礎,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對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起到重要作用,也為研究生選擇就業發揮更大的作用。協同創新平臺的建設應以企業為主導,訓練研究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企業的生產實踐當中去。同時建立反饋機制,高校依據協同創新平臺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教學培養體系和培養模式,使理論教學機制和創新實踐機制有機連接和良性互動[5]。
總之,隨著我國由人才資源大國向人才資源強國的轉變,社會對工程創新人才的需求日漸增多,這就要求我們高校必須轉變思想教育觀念和培養理念,增強與企業的緊密聯系,科學定位培養目標,改革課程體系,更新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方法,強化實踐環節,盲審學位論文,建設具有工程踐能力的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實踐基地等,才能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質量要求,并盡快形成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相統一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體制。
參考文獻:
[1]黃寶印.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新時代[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0).
[2]高文波.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實踐與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2,(34).
[3]于?,摚釢h宏.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探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9).
【關鍵詞】學困生 學習興趣 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7-0131-02
什么是數學學習困難生?數學學習困難生,指的是智力屬于正常范圍,但在數學學習上暫時遇到困難,難以達到《數學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基本要求,與實際教學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學生。
學困生一般都是后天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數學學困生一般有兩類:一類是智力型學困生,另一類是非智力型學困生。非智力型學困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興趣、意志、情感、動機、信心、習慣、性格、毅力)較差的學生。這類學生的特征是: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學習目標不明確,或根本無目標,缺乏學習意志,喪失學習信心,上課無精打采,走神或者睡覺,課后不能完成作業或者抄襲作業等等。
形成非智力型學困生的原因主要有: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響。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從不過問。2.學校不良因素的影響。如教師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處理問題不公正;學生學習上的困難得不到教師的及時幫助和指導。3.同輩群體不良因素的影響。如部分學生認為讀書沒多大用處,讀成了也不容易找到好工作。4.社會不良因素等影響。在教學工作中,我們所遇到的學困生多數是非智力型學困生。下面對新課程下的數學學困生在學習上的成因進行簡要的分析并提出轉化的對策。
一、成因分析
1.學生自身的原因。
(1)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學困生對學習數學知識普遍缺乏興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他們厭惡數學,認為數學很悶、很煩。上數學課悶悶不樂,煩躁不安,開小差,搞小動作,極少舉手回答問題。作業經常不完成,或者隨便抄襲以應付老師。對于數學的公式概念不能記憶,更加不能靈活運用于解決問題之中。
(2)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知識的斷層。數學學困生在學習上的成因主要不是他們的智力低下,而是由于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知識斷層?;A知識對學困生現有學業成績的影響最為顯著,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性、系統性很強,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前面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后邊學習的基礎。很多學困生由于一些知識點沒有學好,造成知識缺陷,在學習新知識時就遇到了很多障礙,這樣的障礙未能得到及時解決,長此以往,導致知識的斷層,致使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意志和毅力而成為學困生。
(3)學習習慣不良和學習方法不妥。學困生往往未能養成上課認真聽講的良好學習習慣。他們自控能力比較差,容易受外來因素的干擾,會出現邊聽課邊玩的情況。他們上課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愿意開動腦筋去思考并解決問題,不會對信息進行加工儲備,不會反思調控自己的數學認知過程與方法,未能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先復習、后做作業的良好學習習慣。對知識一知半解,甚至不求甚解,只是機械地進行記憶,未能把所學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從而造成學困生的學習困難。
2.教師的原因。
(1)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沒有抓住重點、難點。只是照本宣科完成任務。例如:整個小學階段應當把口算、筆算作為重點教學。但很多教師平時教學中沒有突出這點。只是抓應用題;在沒有熟練運算掌握法則下過多地追求算法多樣化的問題,認為學生的計算方法越多越好。又如:對于很多的知識點,教材中都沒有給出結論,只是通過提出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去觀察、討論,如“你能發現什么規律?”。而有些教師在學生討論及七嘴八舌地匯報后,并沒有引導學生總結出規律和方法,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仍沒有一個正確完整的認識。
(2)教師對課后作業處理不夠完善。除了《課后作業練習冊》外,還有其他《練習冊》教師認為學生必須全部完成才是好學生。致使基礎差的只能抄襲完成任務,沒有邏輯思維能力,感受不到數學中自然規律的樂趣,日積月累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一些很簡單的問題反復多次地練習,如小學一年級人教版第一冊《數學》。整點、半點的認識一課,《課后作業練習冊》上出現三頁之多的相關習題,還有其他練習冊也有相關的練習題。而很多題目已經不是訓練整點半點的問題了,而是深入到計算時間的難題。結果部分學生本來對整點、半點時間就沒有學會。而完成這些作業后還是沒有學會整點、半點的時間認識??上攵@種學生以后怎么會對時間計算有興趣。
二、轉化的對策
針對以上的成因分析,從轉化原理和指導要求出發,我認為要轉困、脫困必須從學困生的學習動機、教師的課堂教學等方面多管齊下,研究對策,切實有效地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
1.提高教師素養,準確把握教材。
要防止學困生的大量出現和學困生的低齡化,以及對學困生進行有效的幫助和轉化。教師一定要深入學習新課程理論和發展性評價理論,盡快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課改的要求。教師要通過校本教研等多種途徑,認真鉆研教材,深入理解和把握實驗教材的編寫意圖,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了解與所教年級相關的知識的來龍去脈。根據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目標分層,提出不同要求。如:乘法口訣不熟,背熟口訣,法則不熟練就要補法則。加減法不熟就補加減法。要讓學生掌握小學數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不要過多地追求難題、應付式地完成練習冊的任務。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關注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學生一丁點兒的優點,我們都要加以表揚和肯定。實踐證明,量體裁衣,因材施教,給學生一縷陽光,學生會還你一片草地。
2.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習習慣。
對待學困生,首先要善待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對他們加強目的性教育,促進學困生對數學學習的自覺性,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作為老師要堅持對學生施行激勵性評價,高度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困生走入正軌,獲得成功的體驗。
【摘要】本文結合環境工程學科的專業特點,探討了環境工程專業《環境倫理學》課程開設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問題,并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課程考核體系等方面提出該課程的教學與實踐改革措施。
【關鍵詞】環境倫理學 環境工程專業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8-0212-01
一、《環境倫理學》課程在高校開設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環境污染與生態問題的日益突出,對公民實施環境教育越來越重要,而環境教育的理論基礎應當是“知識――態度――行為”轉化模式[1]。新時期的大學生是否具備良好的生態道德素養?這一標準將成為衡量其道德的一個新水準。高等院校對如何開展并有效實施環境倫理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通過環境倫理教育,使大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消費觀,為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環境倫理學本質上是關于人類對待自然的態度,如何調節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規范的研究,屬于倫理學的研究范疇[2]。目前,高等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環境倫理學教學師資比較薄弱,授課教師多為自學為主,沒有機會參加《環境倫理學》課程的相關教學培訓,任課教師的水平在不同院校情況有所差異[3]。
二、《環境倫理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與更新
1.對教材的掌握與選擇
對于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相對比較缺乏倫理學的相關專業知識,因而在選擇教材時應注重系統性與科普性。環境倫理學學科交叉性較強,包含了生態學、倫理學、環境科學等學科知識,在選擇教材時,要考慮教材的系統性、連貫性,在理論知識方面應具有一定的廣度與深度;同時,就環境專業的學生來說,對倫理學的專業知識相對欠缺,所選教材應具有具體的實例分析,用簡單的論述闡明復雜的哲學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4]。
2.課程內容的更新優化與整合
目前《環境倫理學》課程使用的教材主要是2004年余謀昌和王耀先先生主編的教材,一般為32學時。而環境倫理學是一門前沿性很強的課程,西方關于環境倫理方面的相關案例與著作內容更新較快,我國近些年存在的重大環境事件新聞報道的不少,但真正寫入教材,對其進行系統分析的不多。根據環境工程的專業特點,有針對性的對教材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與整合,讓學生了解環境倫理學的學科性質,掌握環境倫理學四大流派、環境污染與環境惡化的根源,使學生從思想上深入理解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及意義。對于實踐部分,結合案例重點講授,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科學決策的重要性,科學技術可能帶來的環境災害和生態破壞。
三、環境工程專業《環境倫理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
1.充分發揮多媒體網絡教學的優勢
多媒體具有直觀,圖文并茂、生動等諸多優點在高等院校已普遍使用。在理論部分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方式,在講述中西方環境倫理學演變歷程、環境倫理學四大流派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勢,搜集具有代表性的圖片、視頻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
2.調動積極性的辯論式課堂教學
《環境倫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強,又密切聯系實際的綜合性課程,理論部分比較偏重于哲學倫理學知識的闡述,對于環境專業的學生比較枯燥乏味,學生聽課沒有積極性。因此,通過辯論式教學方法授課,打破被動的單方灌輸式教學,將學生隨機組合分組,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整理制作PPT,在課堂上以闡述、辯論的形式發表自己的觀點。不僅鍛煉了學生查閱文獻、口頭表達能力的能力,也使課堂氣氛得到活躍,教師的點評與鼓勵也與學生得到良好的互動與溝通,對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非常有益。
3.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
如何將環境倫理學理論轉化為實踐,這需要在課堂上培養、鼓勵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所學理論進行具體的實踐活動。授課時可根據近些年有關環境污染及突發性環境事件相關的熱點問題,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相輔相成的授課模式。鼓勵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積極參加環保組織,參與環保宣傳,通過實地考察、社會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自己身邊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人們的環境意識,有針對性的開展環保活動。
四、環境工程專業《環境倫理學》課程考核體系的構建
《環境倫理學》作為環境工程專業的專業選修課,若以卷面考試的方式,則勢必會出現學生平時不學,考試時突擊死記硬背,這種考試不僅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對課程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同時也違背環境倫理學課程開設的初衷。因此,筆者根據本課程的實際情況,采用考察為主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時成績權重20%,主要考察學生的出勤率,課堂提問學生文字組織與口頭表達能力等;隨堂測試及辯論賽成績權重30%,根據授課內容考察學生隨堂掌握程度,通過辯論賽考察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應用能力;論文成績權重50%,考察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綜合理解與掌握程度。實踐證明該考核方式能較客觀的反應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徐蕾. 高等院校開展環境倫理教育的思考[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 17(4): 97-99
[2]余謀昌, 王耀先. 環境倫理學[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