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4 15:56: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市場監管行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建筑市場的參與者包括政府、業主方、承包商以及監理單位等,這些參與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聯系。但是在市場運營的過程中,參與者的一些行為會導致市場秩序的混亂,甚至導致大量違規行為的發生。市場行為的不規范會導致技術創新的停滯,因此對這一問題的討論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建筑市場違規行為發生的因素及表現
具體來說,導致當前建筑市場出現違規行為的因素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政府行為出現偏頗。政府應當在建筑市場中扮演協調各方關系、監督市場行為的角色。但是政府在參與市場活動時,可能會將利益的制定更傾向于關系相對密切的企業,這種行為會引發競爭的不公平甚至造成行業的壟斷,地方市場還易盛行保護主義。政府的不作為或者不公正作為使建筑市場的權威性與嚴肅性遭到破壞,因而違規行為大量發生。另外,政策與制度上可能將更大的利益歸于國有企業與集體企業,而民營企業由于缺乏政策上的扶持,難以適應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對短期利益、高額利益的追逐更為熱衷,當違規利益超出常規利益時,很多企業可能會做出違規甚至是違法的行為。
第二個因素可歸結于業主方的行為,一般來說建筑市場呈現買方市場的狀態,業主方在招標時可能會惡意壓低價格,這樣承包商或者監理部門的利潤就會降低,為了將利益擴大化,他們可能會采取轉包、偷工減料等方法。部分業主在項目建設時資金不足,因而將債務轉嫁給承包商,承包商在繳納基本的資金外,還要墊付工程項目的施工費用,當工程竣工后,可能會有業主拖欠費用。
第三個因素是承包商因素,最主要的一點是承包商想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另外業主方惡意壓價、轉嫁債務負擔等行為引發承包商的違規行為,出現將工程轉包給資質較低的企業,或者用拖交欠款、克扣工資等方法將危機轉嫁給其他人。
第四個因素是建立單位的因素,監理費用一般較低,因此監理單位必須通過裁員或簡化工序的方法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因而監理工作很難發揮實際的作用,承包商的一些違規與違法行為得不到應有的監督。
二、對建筑市場監管機制的博弈分析
(一)市場準入監管
建筑市場準入監管的主體為政府的市場監管部門以及業主,其客體為承包商與監理單位。承包商與監理單位在進入市場之前要接受監管部門與業主在綜合素質、誠信信譽、項目業績以及違規現象等方面的考核。綜合成績優良的承包商與監理單位才可進入市場,信譽低、業績低的承包商與監理單位則不具備進入市場的資格。
將監管成本設置為C,將合格的監管客體的預期收入設定為R,不合格的預期收入設為R1,一般情況下R>R1,將不合格的監管客體進入市場后造成的損失預期設定為L。
由此可見,該博弈模型中存在著混合策略納什均衡,其解為(3)、(4)所示,。可以從中推斷,如果β大于β*表示監管對象的行為具有較高的規范程度,監管部門可不予以監管;如果α大于α*則表示監管對象均能夠達到合格標準,因此最終結論α=1-R/R1。
監管概率受R與R1的影響,R越大則監管工作的難度越?。欢鳵1越小,則監管工作的難度越大。這種情況下,如果工作規范合格的承包商與監理單位以正常的方式進入市場后預期收入達不到滿意的程度,那么其就很有可能選擇不融入建筑市場;如果工作不合格的承包商與監理單位發現進入市場后自身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預期時,那么其就很可能從一些非常規的途徑進入到市場中。大量不合格的承包商與監理單位進入市場導致監管難度不斷增大。
而合格率則受到C與L的影響。C越大,則合格率越低;而L越大,監管力度就會相應增加,因而合格率可能會有所特高。監管成本增加,監管難度隨之增加,合格概率就會受到影響。
(二)項目運營監管
項目運營中監管主體與客體間有重疊的部分,這部分為監理單位與業主方,除此之外,監管主體還有政府,而監管客體還有承包商。其主體管理的對象各部相同,政府負責總體的監督,業主方負責監督監理單位與承包商,而監理單位有對承包商予以監督。在博弈模型的建設中,可將監管雙方進行簡化,同樣將監管成為設定為C,將監管客體的正常收入設定為R,不合格客體的違規收入設為R1,不合格客體帶來的損失設定為L,違規者受到的經濟處罰設為F,其被沒收收入被設為R2,其博弈矩陣設定如下:
公式計算步驟同市場準入監管,最終得出有效的監管概率為α>R1/(R+R1+F-R2)??梢酝茢喑霰O管概率的影響因素包括三個R1、F以及 , 表示信譽下降所造成的損失( )。R1越大,則表示建筑市場的整體秩序越為混亂,這種情況加大了市場監管工作的難度,因此監管的力度應隨之增加;F與 的值越大,則表示受監管者即監管客體出現違規行為的概率越小,因此監管實施的可能性也就隨之降低。
監管客體發生違規行為的概率受到C、R1以及F的影響。C值高意味著監管成本的增加,監管方很可能因為成本過高而失去監管的動力,監管不嚴格或者罰款數額較低都會導致違規事件發生的概率增加。R1為違規收入,收入的增加會提高監管客體發生違規事件的概率。
三、監管機制與建筑行業技術創新的關系
監管機制的完善能夠有效的規范建筑市場的行為,使建筑市場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有利于該行業的技術創新。而技術的創新又能夠推動市場監管工作的健康發展??茖W、政治、經濟等多種因素都會制約技術創新的發展,具體來說,科學發展為技術創新奠定了基礎;市場需求為技術創新提供動力,同時又能推動科技成果向著商業化的方向發展;政府政策的支持與法規的協調能夠為技術創新打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當前建筑市場存在著很多違規違法的行為,制約著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進而導致科技創新受到阻礙。這些違規違法行為具體表現為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粗制濫造、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視了建筑質量等。而監管力度的缺乏使大量的劣質產品充斥著市場,優質產品得不到發展空間,建筑市場機制發展畸形,甚至出現了劣勝優汰的現象。這種情況使建筑市場對技術的要求降低,難以對技術創新形成拉動作用,技術創新的動力與活力缺乏。
只有建立健全監管機制,規范建筑市場的行為,才能夠從根本上推動科技的創新與發展。政府應當加大監管力度,保證執法與監督行為的客觀與公正,將有違法與違規行為的企業進行曝光,用嚴苛的手段保障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形成正常的市場秩序,為技術創新營造良好的環境。
結語:
監管力度的缺乏使大量的劣質產品充斥著市場,優質產品得不到發展空間,建筑市場機制發展畸形。而技術創新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環境的支持,因此政府、業主、承包商以及監理單位都應當規范自己的行為,推動技術創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凱.基于數據大集中的建筑市場聯動監管信息平臺設計與實現[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5(02).
[2]秦旋,王敏,劉艷剛.制約發展綠色建筑的障礙因素研究[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1).
[3]本報記者 陳夢妤.建筑工程質量治理再下“軍令狀”[N].中華建筑報,2015(04).
一、做好頂層設計,完善市場監管體系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存、生活質量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雖然近年來我國的市場監管體系日趨成熟,成果顯著,但是在食品藥品、生態環境等領域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并造成了很多嚴重的后果。如天津濱海新區的“812爆炸事件”,造成了100多人遇難;近日來深圳等地學校的“毒跑道事件”,使學生不能正常學習等。深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理念和監管方式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和要求?!∮捎凇拔逯匚遢p”,造成了監管著力錯位、監管能力不足、監管效果欠佳等問題。因此,完善“監管者、市場主體、監管方式”三位一體的市場監管體系,已經成為提升市場監管能力的關鍵所在。
(一)監管者。監管者包括:(1)政府職能部門。當政府部門取消或下放審批權限后,監管手段方式也要隨之跟上,保證市場的良序運行;(2)行業協會。賦予他們相應的地位和權限,使之形成政府與社會在市場監管中的合力;(3)社會公眾。他們是各種市場行為的直接承受者,或是出于內心正義、或是出于外部利益,可能成為一股強大的監督力量,監督市場中的各種違規行為;(4)市場主體。他們靠法律、市場信用體系等形成自律,從根本上杜絕各類違法事件的出現。
(二)市場主體。泛指參與到市場運營中的各種組織,主要是企業、公民或事業單位等。市場主體做到“法無禁止即可為”,但同時要落實好市場主體的行為規范責任。
(三)監管方式??蓪嵭胁块T聯合監管、強制標準、責任追究、輿論監督、信用體系、行業自律等監管手段。
二、樹立服務理念,確定監管者責任
(一)克服畏難情緒,主動做好工作。隨著行政審批權限的取消下放,很多政府部門對審批事項的事中事后監管存有畏難情緒,因為權限下放了,責任并沒有下放。“誰審批,誰監管,你取消本部門的審批,但由此引起的一切監管責任由本部門負責!”正因如此,很多人怕擔責任,怕丟了烏紗帽,主觀上并不愿意下放權力,但又不得不下放。要解決此問題,政府部門人員首先應從心理上克服畏難情緒,樹立公仆意識,主動做好工作。
(二)認真學習法律,提高自身素質。監管者要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同時落實好各職能部門的監管責任。處理好經濟發展與市場監管之間的關系,明確監管是市場外的裁判,而不是市場中的運動員。明確政府的職能是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通過創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促使市場主體創造財富。
(三)機構獨立運作,保證公平公正。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保證監管機構的獨立性和專業性,才能保證監管結果的權威性和被接受性。因此,監管機構,特別是行業協會應獨立運作,才能保證監管的公平公正性。如果監管部門頻繁受上級領導干預,甚至與之不分彼此,則很難保證公正獨立地行使監管權。
(四)推行綜合監管,提高監管效率。目前,我國的市場監管很多是分段和分部門監管,這固然可以使之相互制約,避免職權濫用,但客觀上也造成由于各部門利益不同難以形成合力的現象,并由此出現監管上的重疊或空白。因此,應整合市場監管主體,推進跨部門、跨行業綜合執法??膳c大部門體制改革統籌考慮,相對集中執法權,組建綜合性、強有力的市場監管機構,把相關部門的監管事項統一到一個平臺上來,使監管者能夠對各個環節的違法行為進行全過程的監管,實現監管效能新突破。
三、創新監管方式,激發市場活力
(一)監管對象由市場主體轉向市場行為。改變以往監管對象主要是針對市場主體資質、資格的監管方式,轉向重點監管市場主體的行為。降低門檻,充分調動市場主體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但同時強化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讓企業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出現問題自己買單。通過這種轉變,使市場監管機構把主要精力放在企業不正當行為的監管上,提高監管效率,促進社會良性發展。
(二)監管標準盡量運用強制性標準。采用強制性標準是最理想的監管方式,但也不能將其無限放大,可以將其作為監管的底線。在國務院的文件中設定了強制標準適用的三大范圍:第一,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第二,國家安全;第三,生態環境安全。主要監管市場主體的四類行為:一是壟斷行為;二是不正當競爭行為;三是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四是假冒偽劣行為。市場主體嚴格執行標準,監管部門依據標準嚴格監管。
(三)監管基礎實現統一數據平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探索互聯網和“互聯網+”下的政府監管方式。充分利用各級政府現有的數據,加強數據分析應用,實現數據共享,將事中事后監管平臺合二為一,方便使用,如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就采用了監管信息共享管理試行辦法。如果一級政府的事中事后監管平臺暫時難以統一的話,也可以采用統一的信用監管平臺,如天津市市場主體信息公示系統,這樣也能保證監管的高效和準確。
(四)監管手段采取多樣化。隨著科技的進步,網絡、多媒體在不斷地涌進和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因此,監管手段也應與時俱進,避免單一的監管方式。如可以采用微信、微博等手段,發動群眾提供線索或匿名舉報,既保護了舉報者,也能擴大監管范圍,使微信、微博的用戶成為了潛在的監督員,助推了群眾監督。但在使用該方法時應避免侵犯隱私、網絡暴力等。
四、促進企業自律,引導行業發展
(一)加強企業自律,主動約束行為。由于目前市場普遍低迷,經濟下行,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發激烈,企業行為頻繁碰觸法律底線。固然我國有各種法律去規范企業行為,但企業不能只依靠被動的政府監管,自身自律其實更加重要,否則就會被無情的競爭洪流卷走。
(二)源頭追溯倒逼,迫使企業規范。這種方法主要用于食品行業監管,借鑒我國古代和近代國外對產品質量管理的方法,每一件產品標有生產者的名簽或編號,出現問題后嚴懲不貸。目前,我國已有部分省份試點食品的追溯,但由于前期投入和后期維護成本較高,還沒有被顧客和企業廣泛接受。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改進,成本的不斷降低,這必將是食品市場監管的趨勢。
本文對多元化監管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和建議,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究竟由哪些部門來配合煙草專賣部門來執行,應該采取怎樣的執行模式來實行多元化監管還沒有具體答案。我們發表這篇文章,旨在拋磚引玉,希望引起煙草界人士對此話題的更深思考。
隨著新型卷煙營銷模式的全面實施和深入發展,整個卷煙零售市場也呈現出更為市場化、實效化、一體化的良性發展格局。市場已經成為連接卷煙經營企業、零售業戶以及廣大消費者的橋梁和紐帶,煙草零售市場的穩步發展對整個卷煙經營活動的有效實施起到關鍵性作用。能否構建公正、規范、和諧、統一、開放的卷煙零售市場經營秩序,將對煙草行業進一步發展與不斷壯大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來說,促進煙草專賣管理工作向縱深方向發展,不斷拓展市場監管空間,提升涉煙案件的查處質量和效率,努力實現專賣監管體系多元化,著力凈化零售市場經營環境,必須成為卷煙經營企業推進市場監管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目標。因此,卷煙經營企業必須轉變落后的市場治理觀念,樹立市場多元化監管意識,加大煙草企業的內外聯系與溝通,積極協調各職能部門,特別是加強煙草專賣監管部門之內的協作,形成更為廣泛的市場監管網絡,實現梯次格局的市場監管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專賣監管能力和水平,促進卷煙零售市場的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實現市場監管體系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形成治理合力,構建卷煙零售市場長治久安的管理體系。
眾所周知,卷煙零售市場的治理整頓與科學監管具有一定的長期性、復雜性與艱巨性。僅僅依靠煙草專賣管理部門現有的力量來實現卷煙零售市場的規范與穩定難度相對較大,也不符合卷煙零售市場科學發展的實際需要。實現以煙草專賣管理部門為主體的卷煙零售市場監管體系多元化發展,轉變傳統的市場監管模式和機制,增強專賣管理部門的監管能力與水平。煙草專賣管理部門必須立足當前,放眼長遠,積極研究和引入更多、更為廣泛的參與元素,提升煙草專賣人員、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廣大消費者對市場監管的重視程度,為整個市場監管工作的全面開展奠定基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形成更為有效的合力,搭建起覆蓋面更為廣泛的卷煙零售市場管理網絡。卷煙經營企業必須徹底杜絕“一枝獨秀”的狹隘思想,不能開展過于封閉的零售市場監管與打假工作,更不能過分排斥相關職能部門的參與和協作。必須增強市場監管網絡的覆蓋面,使得市場監管工作進一步細化、實化。
另一方面,形成聯動效應,對不法分子和違法行為起到震懾與打擊作用。
多元化的專賣監管體系是隨著卷煙零售市場的發展與變化應運而生的。專賣執法與市場整治所堅持的重要原則之一是“打防結合,預防為主”。而預防的前提就是形成廣泛的卷煙零售市場監管工作的聯動效應,通過不斷強化宣傳手段和有效措施,切實提升各部門之間的協同水平和全員參與意識,將各項強有力的打假機制和手段充分應用于各個細節、各個地區、各個層面,真正使之轉化成為市場治理整頓的強大動力。以煙草專賣管理部門為市場整治的主導因素,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的、能動的力量,密切協作,互相配合,真正成為高效的驅動力。使得制售假煙活動無可乘之機,讓各類違法經營活動無處藏身,無立足之地。以此,來進一步營造市場監管與打假聲勢,著力形成良好的市場監管局面。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卷煙經營企業在開展零售市場管理過程中缺乏較強的聯動效應,在查處各類涉煙案件時缺乏必要的線索和途徑,零售業戶支持率不高,缺少必要的職能部門協作,導致許多涉煙案件的查處效率不高,力度不強,市場治理整頓的效果不到位。因此,必須創新專賣監管體系,實現市場監管多元化發展,才能真正形成合力,真正構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監管“防線”。
此外,能夠進一步提升專賣監管人員的積極性,切實探索新型的市場監管模式。
實現卷煙零售市場監管體系多元化發展,能夠有效提升專賣監管人員的工作效率和積極性,市場治理整頓的效果會更加實效,科學、到位。實現卷煙零售市場監管多元化發展能夠進一步轉變專賣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為其深入探索新型的市場監管途徑和形式提供了更為廣泛的空間,有了更多的可利用資源和監管優勢。當前,卷煙零售市場營銷活動發生了新的發展和變化,那么,卷煙零售市場的監管與治理措施和方式也需要實現全新的轉變與發展。這需要我們卷煙經營企業在立足行業發展的基礎上,結合市場發展實際,全面提升市場管理與整治的質量和效率,將建立多元化的專賣管理體系作為實現市場監管新突破的重要內容和努力方向。著力建立更加符合市場發展規律要求、切實滿足卷煙零售業戶經營需要、有力打擊不法行為的新型監管體系。從而,使得整個專賣監管和執法體系更加科學化、效能化、規范化與制度化。
市場監管體系多元化發展必 須堅持的幾個原則
原則一:堅持規范化、實效化的原則
卷煙零售市場監管體系包含層面較多,應該是以專賣管理部門為主體的、有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密切聯系廣大零售業戶和消費者的、有較為健全的運行機制加以保障的多層次監管網絡。在此情況下,為了確保市場監管體系多元化發展能夠呈現出良好運行的態勢,必須著力完善體系框架建設,充實和豐富各項監管工作內容,健全和完善體系運行所需的各項制約與保障機制。使得整個市場監管體系得以規范化、實效化,真正能夠對卷煙零售市場的發展起到有效監管作用,更好地規范卷煙經營秩序,提升專賣打假與市場治理整頓水平,營造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從而,進一步促進卷煙零售市場經營活動得以規范化開展。
原則二:堅持密切協同 突出主體的原則
市場監管體系的多元化發展絕不是雜亂無章的,更不是無序開展的。在現有的煙草專賣管理體制下,必須突出煙草專賣管理體系的作用和主導地位,其他職能部門應該處于協作與配合的環節。這主要是因為卷煙零售市場治理整頓活動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涉及到煙草行業許多法律法規。而煙草專賣管理部門和執法人員是這些法律法規的具體執行者與實施者,負有履行法律法規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卷煙零售市場多元化監管體系必須突出煙草專賣管理部門和執法隊伍的主導作用。在突出專賣部門主體地位,堅持各個職能部門密切協同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積極作用,將卷煙零售市場治理整頓的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抓出更好成效。
原則三:堅持結合實際 不斷創新的原則
卷煙零售市場監管體系多元化發展不能脫離卷煙零售市場發展的實際,一味地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固守陳舊落后的市場管理觀念和打假手段,只能使得卷煙零售市場監管工作的開展出現諸多問題和困難,影響卷煙零售市場的進一步規范與和諧發展。煙草專賣管理部門必須從零售市場的實際出發,從行業發展需要出發,創新市場治理整頓措施以及監管體系多元化發展思路。特別是煙草專賣管理部門必須結合卷煙零售市場治理整頓工作所取得的經驗和成交,進行縱向、橫向的對比,認真總結和推廣專賣管理工作取得的經驗,查找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在此基礎上,大膽創新,探索市場監管工作的新方法和新路子。只有這樣,才能為卷煙零售市場規范化發展創造條件,更好地促進卷煙零售市場實現效能化發展,構建更為規范的市場秩序。
實現市場監管多元化發展的幾點對策
對策一:探索專賣管理工作的新措施和新方法,以此推動市場監管體系多元化進程。
作為卷煙零售市場治理整頓的重要主體,煙草專賣管理部門對市場的穩定規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煙草專賣管理部門能否出臺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和方法,實現卷煙零售市場治理整頓工作的新突破,將會對建立多元化的市場監管體系產生重要影響。這就要求我們煙草專賣管理部門必須謀求監管新模式。采取諸如定期“互檢互打”,“聯合行動”,“集中整治”等具有實效性的市場治理整頓措施,全力推進卷煙零售市場的規范與管理工作。
對策二:進一步加大輿論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市場治理整頓聲勢。
我們知道,卷煙零售市場治理整頓工作的開展,營造氣氛和聲勢極其重要。因此,煙草專賣管理部門必須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方式和措施,通過諸如報紙、媒體、座談、宣傳單以及其他一些有效手段,開展積極深入的與市場治理整頓有關的宣傳工作。讓廣大卷煙零售業戶充分認識和理解市場治理整頓工作的重要性。同時,全面提升煙草專賣管理部門、其他職能部門以及社會各界對卷煙零售市場治理整頓工作的積極性和重視程度,使之真正參與到市場監管工作中來,成為卷煙零售市場治理整頓的積極因素和重要力量。
對策三:實現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與協作,進一步強化各部門之間的聯系。
在2018年市場監管總局組建以來,張茅局長曾多次提出針對市場環境新特點新問題,要加快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強化市場主體責任,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提升信息化監管支撐。在機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需要充分發揮統一大市場監管的優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實現政府監管職責與企業自身市場主體職責的分離、行政監管與專業技術鑒定評審的分離,由政府保姆式監管向企業自證合規轉變,由單一部門、單一事項的監管向多部門協同監管轉變,由以罰代管向以服務促監管轉變,由傳統全覆蓋式監管向基于大數據的智慧監管轉變。
下面我們就以電梯監管為例,闡釋如何通過“四維共治”來構建新型市場監管機制?
電梯作為生活中常用的特種設備,其監管貫穿于制造、安裝、維保、使用的全過程,涉及制造企業、安裝企業、使用單位、檢測機構、維保單位等多方主體,存在故障和隱患未能很好地控制、安全主體責任未能有效落實、監管部門靠人海戰術進行監管等大量問題,一直是市場監管的重點和難點。
在當下信息化泛在的時代,新型電梯監管按照“以服務換取數據,用科技創新監管”的思路,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重構電梯生產、銷售、維保、使用等價值鏈各環節互聯網生態圈,并基于電梯互聯網平臺所積累和沉淀的電梯技術檔案、維修保養、使用管理、故障處理、檢驗檢測等留痕數據信息,建立涵蓋公開公示、主體信用、風險預警、質量安全追溯、隱患治理和應急處置的電梯監管體系,打造“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四維共治”監管新格局,形成有利于創業創新、誠信守法、公平競爭、市場逐劣的良性電梯市場環境共治。
一是依托互聯網平臺強化電梯相關各類市場主體責任。各類企業要基于電梯互聯網平臺,建立電梯制造安裝、使用管理、維修保養及企業誠信自律的“自我聲明+信用管理”等相關信息公示制度,并恪守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承擔社會責任,實現企業自治。
二是行業協會可組織企業制定和實施行業信用規約和標準規范。對維保服務質量進行分類評級,并推行對執行行業信用規約和標準規范的激勵與懲戒制度,淘汰低劣企業、限制惡性競爭,建立行業誠信體系,促使絕大多數企業做到依法誠信經營,實現行業自律。
本文所述的大市場監管體制,是指在縣級及以下層面將工商、質監以及食藥等涉市場監管的部門和執法隊伍進行整合,組建統一市場監管力量的管理模式。從歷史角度看,這次基層市場管理體制調整有著深厚的時代背景,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一)統一規范期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收權”。黨的十五大召開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在經歷了“制度破殼”和“價值認同”后,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各地的經濟建設熱情得以充分釋放,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但與此同時,由于頂層設計的滯后,商品經濟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價格雙軌制的實行導致了計劃內外倒買倒賣和權力尋租現象嚴重;再如,盲目的經濟發展沖動引發了部分地區惡性競爭,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嚴重影響了市場要素的自由流動。于是,如何盡快建立起規范有序的市場秩序,形成統一高效的經濟運行架構,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市場監管領域“集權式”改革應運而生。例如,1999年3月,經山東省政府魯政發〔1999〕19號文件批準,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劃省垂直管理;次年,政府機構改革又將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藥品監督管理局上劃省垂直管理。另外,這一時期其他省市也先后進行了相應改革??偟膩砜?,上述改革舉措的實施,緣于各地均希望通過上收權限,在更大區域范圍內對市場秩序進行重塑或規范,進而打破長期以來地方無序、粗放的市場格局,構建起更為科學完善的現代化市場體系。
(二)特色發展期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放權”。從20世紀末開始,經過十幾年的改革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日益成熟和完善。據統計,目前我國95%以上的商品資源已由市場來配置,四通八達、服務周到、種類齊全的市場體系已基本建立。與之相對應,我們也看到,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紅利的釋放,地方政府對市場經濟的認識在不斷加深,對市場的駕馭和管理能力也日益提高。然而,發展與問題總是相伴而行,經過十余年的高速發展,以投資驅動為主要形式的經濟發展模式逐漸式微,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進入“7時代”。面對新常態,如何培育出更為豐富多樣的市場樣本,形成多極拉動的經濟發展格局,亟需調動地方政府經濟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于是,將原先垂管的相關部門重新下放地方,便具備了條件。例如,2009年9月,經山東省委、省政府魯發〔2009〕18號文件批準,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由省以下垂直管理調整為市縣政府分級管理;2013年食品藥品工商質監管理體制改革,各地又將工商、質監下放地方,實行屬地管理。
二、問題分析
2014年6月,國務院下發《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0號),意見提出要加快縣級政府市場監管體制改革,探索綜合設置市場監管機構。于是,配合著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本著加強基層政府市場監管能力的需要,各地開始探索在縣級及以下層面將工商、質監、食藥等部門采取二合一或三合一的模式,組建統一的市場監管機構。但改革之初,由于沒有現成經驗可循,加之當前體制的運行慣性,使得改革陷入了雙重困境。
(一)專業化監管困境
根據馬克思的分工理論,社會生產現代化程度越高,分工就越精細,相應對管理的需求就越專業。據統計,按照發達國家行業界定與演變規則,目前我國行業種類大體可以分為機構組織、農林牧漁、醫藥衛生等21大類、770多小類(數據來源《財富中國》)。另外,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市場領域出現了許多新型經濟模式,例如,物聯網、互聯網+等,這些新生事物與傳統行業相結合,促使了部分市場領域近乎呈裂變式分化和成長。市場的高度分化,使得不同行業之間的專業壁壘更為明顯,具體到市場監管領域也是如此。比如,工商領域的電商監管、質監領域的特種設備監管和食品藥品監管之間就有著明顯的專業鴻溝。面對這種情況,在基層組建的大市場監管機構,能否統配好原先分散在不同部門的人員力量以及相關檢驗檢測和執法資源,進而對基層市場的各相關環節進行有效監管,成為當前基層大市場監管體制構建的一大困境。
(二)安全風險困境
安全風險作為市場監管的重要內容,在此將其單獨列出,并不是對上述專業化監管困境的重復強調,而是因為基層市場監管的食藥領域極易發生安全事故,并且這類風險一旦產生,其造成的社會影響和輿論、問責壓力,會直接對現行政府機構改革產生影響。具體而言,隨著社會文明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其對個體的“人”必然越發關注。那么,在日益民主的自媒體時代,食品、藥品作為可以直接對人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產生影響的產品,由其引發的安全事故,自然可以短時間內凝聚起強大的社會關注。然而,這種關注一旦轉為集體問責,就會對改革走向產生影響。例如,2008年由三鹿集團肇始的奶粉污染事件,以及隨后引起廣泛關注的毒豆芽、地溝油等食品安全事件,直接推動了后來的食藥監管體制改革。進而言之,也正是由于上述安全風險的存在,導致了部分地區在推動基層大市場監管體制改革時顧慮較大、態度謹慎,進退之間使改革陷入了又一困境。但縱觀改革大局,國家鼓勵在基層進行大市場監管實踐,具有一定前瞻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符合大部制改革方向。就縣級政府部門而言,日常工作中專業性政策的研究制定較少,更多情況下是相關改革舉措或政策規定的貫徹落實,這為組建綜合性工作部門提供了有利條件。另外,在縣級層面組建統一的市場監管機構,還能在有效緩解機構限額壓力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節省行政成本。二是有利于強化基層食藥監管力量。隨著市場經濟制度體系的日益完善,工商部門的管理和執法職能相較以前弱化趨勢明顯,但由于體制調整的惰性,基層沉淀了大量工作力量,工商管理人力資源閑置問題非常突出。在此前提下,推動基層組建大市場監管機構,可以在編制總量控制的前提下,實現人員編制的低成本轉移。三是有利于基層綜合執法改革。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推進綜合執法,大幅減少市縣兩級政府執法隊伍種類,重點在食品藥品監管、工商質監等領域內推行綜合執法。在基層組建市場監管機構,有利于統合工商、質監、食藥等涉市場監管領域的執法力量,進而為下步行政綜合執法改革積累有益經驗。
三、幾點建議
總而言之,從目前的改革實踐看,對于那些機構限額、人員編制相對緊張的地區,進行大市場監管體制改革有一定好處。針對當下基層大市場監管體制構建面臨的雙重困境,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統籌推進改革。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的紕漏,都有可能影響整體效果。在基層進行大市場監管體制改革,既有上下對口的調整陣痛,又有基層食藥監管的風險約束。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在推進改革時,要充分調研,切實摸準查實改革過程中可能涉及的問題,并相應做好預案處理。同時,要堅定改革決心,市委、市政府一旦做出改革部署,就要一抓到底。要加強統籌推進改革的制度設計,將各項改革的目標任務、推進措施、督查手段進行細化分解,確保改革工作環環相扣,取得實效。
(二)建立協調機制,優化監管流程。在基層進行大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并不是簡單地將工商、質監、食藥等部門進行物理合并,而是要通過對各種市場監管力量的優化整合,以圖發揮出“1+1>2”的效果。但想達到這一目的,首先要建立起新的上下級協調配合機制,并以制度的形式將基層市場監管部門如何與上級分設的對口部門進行協調配合予以明確,防止改革后出現“一對多”的混亂局面。其次,還要不斷優化部門內部業務流程,使不同模塊的業務,既能單向運轉流暢,又能與其他業務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切實提高基層市場領域的綜合監管能力。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nanbo”為你整理了這篇市場監管2020年亮點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武進區市場監管局牢記“高質量”發展要求,緊扣區委“六提工程”,以“抗疫情、守底線、保民生”為主線,全力推進市場監管領域各項工作,市場監管事業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市場監管領域2020年亮點工作
1.疫情防控方面:率先在全市開展民用口罩質量監管,推動區政府召開全區口罩及熔噴布行業綜合整治會議,并牽頭制定《武進區熔噴布及民用口罩行業規范整治提升輔導意見》,有力的遏制了區域性產品質量風險的發生。
2.質量提升方面:新譽集團有限公司榮獲2020年省長質量獎,也是2020年常州市唯一一家獲得2020年省長質量獎的企業。江蘇龍城精鍛有限公司成為我區首個入選“江蘇精品”的重點培育企業。
3.商標品牌方面:“禮嘉葡萄”獲評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這是繼2008年“陽湖”水蜜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后,我區第二件成功注冊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4.知識產權方面:聯合區委統戰部、區工商聯于4月啟動了“綠荷”知識產權強企行動,此項目納入到了區委改革創新項目之中。同時,聯合區法院、檢察院、公安分局,出臺《關于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行政與司法協同聯動 民事與刑事相互銜接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了區域內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5.信用監管方面:部門聯合雙隨機工作加速推進,全區16個部門建設了“一單兩庫”,開展跨部門聯合抽查任務17次。通過江蘇省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參與雙隨機工作的區級部門數達到28個,抽取主體數4107戶,結果回填率達93.62%。順利完成企業年報工作,全區企業年報率達90.8%。
6.食品安全方面:全面開展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并于今年9月順利完成了創建工作的省級現場復核考評。
7.安全生產方面:在嬉戲谷舉辦大型游樂設施應急演練活動。市、區兩級特種設備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以及雪堰鎮、太湖灣管委會參加本次游樂設施應急演練觀摩。
二、市場監管領域主要數據指標完成情況
今年以來,在疫情的影響下,市場監管領域依然保持了穩中向上良好趨勢,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均在預期之內。質量品牌取得新收獲。截至11月底,全區累計申請商標8900件,注冊5205件,有效注冊量為39940件。4家企業申報常州市市長質量獎,推薦4家“江蘇精品”重點培育企業。完成12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研制工作,1家企業獲得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試點立項,2項標準獲得省地方標準立項。助企服務取得新成效。全區共完成專利申請11322件,專利授權9647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為63.13件。共辦理動產抵押登記377件,擔保主債權26.5億元;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3件,完成質押融資3.2億元;協助豐田等知名汽車公司開展打假維權,得到企業高度認可。民生實事取得新成績。全年開展食品抽檢5610批次,完成藥品抽檢150批次,醫療器械國家級、省級抽檢共計58批次,總體情況平穩良好。全年新增2家“安心菜場”,新入網“陽光餐飲”單位2073家。推進醫院、學校、大型商超重點領域電梯安全責任保險,目前保險覆蓋率已達70%,預計年末可達85%。信用監管取得新進展。省市場監管信用平臺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全區共計用戶41個(區級機關31個,鄉鎮10個)。共錄入各類信息121064條,行政處罰公示率達到94%。同時,累計將7411戶(次)市場主體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清理吊銷1088家長期未經營企業,共為企業開出信用證明273份。執法護航取得新突破。共查處一般程序案件288起,受理調處投訴舉報16031件(全年預計約20000件)。其中,區市場監管局辦理的一起網絡刷單案入選長三角聯動執法十大案例目錄,辦理的一起惡意注冊“火神山、雷神山”商標案入選第二屆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執法協作會議典型案例匯編。
三、市場監管領域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1.始終站在“抗疫”一線。從1月23日起,區市場監管局迅速動員,全員投入到“抗疫”之中。一是全面落實責任分工。加強集貿市場監管,杜絕野生動物及活禽交易。累計檢查農貿市場及花鳥市場2886個(次),關?;钋萁灰椎氖袌?8家,檢查各類野生動物經營戶9919個(次),監測電商平臺(網站)673個次。勸阻256家飯店取消宴席接待807場次,勸阻農村集體聚餐441場次。檢查藥械經營企業500余家(次),統計排查購買發熱感冒藥品2萬余人次。二是開展防疫物資質量監管。率先在全市開展民用口罩質量監管,推動區政府召開全區口罩及熔噴布行業綜合整治會議。疫情期間,共排查全區口罩生產市場主體892家,熔噴布市場主體數量225家。牽頭制定《武進區熔噴布及民用口罩行業規范整治提升輔導意見》,受理關于口罩及熔噴布的投訴舉報1200余件,并立案查處78起。三是積極助力復工復課。我局通過聯合排查、實地走訪、現場指導等多項舉措保障疫情期間的企業及學校安全。累計檢查食品生產企業近100家,現場指導企事業單位食堂近500家,學校食堂及大型商超做到了全覆蓋。全區沒有發生因為食品及餐飲導致的疫情傳播事件。采取“兜底式”特事特辦助力復工企業員工用餐,批準了7家大中型餐飲單位供應團餐,既筑牢了疫情防控堡壘,又解決了企業員工的用餐問題和緩解了餐飲業的經營困境。
2.始終保持安全監管壓力。今年以來,區市場監管局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為抓手,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區關于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會議精神,全力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一是夯實監管基礎。制定印發了《武進區市場監管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在特種設備監管科加掛安全生產科牌子,統一協調相關條線及各分局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開展。針對安全生產領域新形勢、新要求,制定《關于強化市監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指導意見》,細化有關特種設備和產品質量相關案件的裁量標準,在法定的處罰幅度內加大處罰力度。二是明確清單內容。制定了《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任務清單》,進一步梳理出《特種設備專項整治企業檢查參考清單》,對涉?;菲髽I,大型游樂設施單位、氣瓶充裝單位、電站鍋爐企業進行再明確,為開展監督檢查提供更明確的企業信息。三是開展自查自糾。要求各企業嚴格按照特種設備相關管理規定和操作規程使用,真正做到“三落實、兩有證、一預案”,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下發了《特種設備隱患自查自糾表》,收到5058企業反饋的31337臺特種設備的自查情況,其中自查發現一般隱患1232個,覆蓋全區79%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82%的特種設備,均已督促企業進行整改。四是強化監管力度。根據責任分工,區市場監管局積極組織開展燃氣灶具及配件、特種設備、電動自行車等安全專項整治,督促企業落實隱患整改。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區市場監管局共組建檢查組1300個,出動檢查人員3188人(次),檢查企業1764家次,其中涉危化品企業60家(含充裝單位),涉及特種設備3973臺套,累計發現隱患4133條,已整改完成3408條,開具監察指令書212份,其中對發現的42起嚴重隱患進行立案調查。全區特種設備超期未檢率保持在0.5%以內,特種設備本體安全可控。
3.始終關注民生領域需要。一是扎實做好為民實事。以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為抓手,全力提升群眾食品安全體驗。加大食藥風險預警力度,共抽檢各類食品5610批次,已出具檢測結果的4514批次,合格率為98.8%。完成食用農產品快檢約5萬余批次,完成藥品抽檢150批次,醫療器械國家級、省級抽檢共計58批次,總體情況較為良好。今年全區新入網“陽光餐飲”單位2073家,基本完成全區5500家的目標任務。二是強化食藥安全保障力度。在日常監管的基礎上,針對食藥安全重點領域,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冷凍冷藏肉品風險排查、中藥飲片,醫療器械“清網”等各類專項檢查20余次,累計檢查食藥經營主體近2萬家(次),發現的問題隱患均已整改完畢。以區政府名義《武進區食品小作坊禁止生產經營品種目錄》,全面實施食品小作坊“負面清單”管理。完成中高考、“兩會”、體育賽事等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9次。著力加強疫苗質量、冷鏈管理等重點領域監管,先后對1家疾病控制機構、18家疫苗接種單位、醫療器械第三方平臺開展檢查,總體情況符合要求。三是強化市場價格保障。在全省率先實現縣區級公平競爭審查引入第三方機構評估試點工作。會同發改、司法、財政、商務四部門,在全區范圍組織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緊緊圍繞“米袋子”、“菜籃子”和有關民生商品市場價格,開展價格監管。嚴格執行涉企收費“三不準、三確?!币?,加強水、電、氣等領域價格監管,積極調動行業協會積極性,配合開展專項治理,退還電費52萬元,有力的支持了全區企業的復工復產。四是強化消費權益保障。舉辦了以“凝聚你我力量”為主題的“3?15”線上宣傳活動,通過電視臺、電臺、局微信公眾號、報紙、企事業單位顯示屏等平臺,廣泛開展消費權益保護宣傳,取得了較好效果。進一步加強投訴舉報的受理處置,累計接收、分流、轉辦各類投訴舉報計16031件,辦結15384件,辦結率達95.96%,共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23.56萬元。繼續做好消費投訴公示工作,在區政府網站公示各類投訴信息共計10大類4073條,倒逼市場主體規范自身經營行為。
4.始終突出營商環境優化。一是積極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全力推進“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牽頭開展部門聯合雙隨機17次,完成部門內雙隨機任務74項。持續擴大省市場監管信用平臺應用范圍,全區41個(區級機關31個,鄉鎮10個)部門共錄入各類信息121064條,行政處罰公示率達到94%。落實“列異企業”清理吊銷工作,累計將7411戶(次)市場主體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清理吊銷1088家長期未經營企業。扎實開展企業年報工作,全區企業年報率為90.8%。積極開展信用服務工作,為企業開出征信證明273份。二是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強企行動。全區共完成專利申請11322件,專利授權9647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為63.13件。積極開展項目申報工作,共組織企業申報省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19項、省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1項、市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項目20項。積極組織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貫標備案,全區近300家企業完成備案工作。持續加強商標指導工作,禮嘉葡萄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成功注冊為地理標志,成為我區第二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三是加大質量提升和標準化建設助企力度。加大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的推廣力度,組織4家企業申報常州市市長質量獎,推薦4家江蘇精品重點培育企業,新譽集團有限公司榮獲2020年江蘇省省長質量獎,10家企業獲得2020年度質量信用A級企業。穩步推進標準化建設,完成12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研制工作,1家企業獲得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試點立項,2項標準獲得省地方標準立項,全區今年新增自我聲明公開企業的標準達1168個。四是積極強化重點領域執法工作。結合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要求,區市場監管局圍繞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等方面加強執法,著重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全面禁售長江非法捕撈漁獲物專項行動。立案查處各類案件288起,惡意注冊“火神山、雷神山”商標案入選第二屆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執法協作會議典型案例匯編。
四、市場監管領域2021年工作計劃
2021年,區市場監管局將緊緊圍繞“一區一城”目標定位,以助力“高質量”發展為己任,全面落實“六穩六?!币螅β男泻靡咔榉揽睾桶踩a職能責任,為爭創“美麗常州”建設的武進示范貢獻更加積極的力量。
1.以系統化為目標,完善體系制度提實效。一是完善“審管聯動”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與區行政審批局的“審管聯動,告知承諾”工作制度,理順審批部門與監管部門的協同機制,從源頭抓好市場主體信息的收集和反饋,形成體系化的“事前準入、事中監管、事后懲治”工作機制,推動市場主體責任有效落實。二是切實貫徹監管執法一體化。強化制度執行的剛性力度,破除監管與執法之間的藩籬和障礙,著重于簡化程序、保障規范,把監管過程中形成的證據作為執法的基礎,當場處罰和簡易處罰在監管環節上就予以解決。在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在一些領域探索實施模塊化、標準化程序。三是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機制。牽頭制定《武進區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系統化推進全區市場監管領域的16個部門開展聯合雙隨機監管。真正形成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2.以科學化為指導,助力高質量發展促實效。一是積極推進質量提升行動。加大各級標桿企業培育工作,建立培育庫名單。年內組織1-2家企業申報省長質量獎;3-5家企業申報市長質量獎。做好“江蘇精品”認證工作和省質量信用等級AA級及以上企業評價現場核查工作。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標準的研制工作,力爭全年企業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5項以上。積極申報地方標準項目,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團體標準的研制工作,完成1項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的驗收工作。二是強化知識產權助企行動。高水平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在全區高新技術企業中的覆蓋率達100%。針對省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項目、中國專利獎、江蘇省專利獎等,組織服務機構對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進行培訓輔導,力爭在知識產權重點項目和重點獎項上獲得新突破。加大與行業協會、法律服務機構等的對接交流,優化“綠荷”系列培訓課程,為企業提供完善的知識產權維權及援助服務。三是開展營商環境提優行動。進一步鞏固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年報率,2021年全區企業年報率力爭達到90%以上。強化“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結果在信用聯合懲戒工作中的運用,加強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持續清理長期未經營企業,并將企業征信證明、企業檔案查詢與市場主體年報一同納入到信用監管之中。2021年計劃召來“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2次,開展部門聯合抽查18次。持續推進非法金融活動廣告監測排查,開展互聯網廣告抽查,加強開展網絡交易市場日常巡查,積極維護廣告行業和網絡點航的市場秩序。同時,針對不公平格式合同泛濫的領域開展重點監管整治,嚴厲查處違法行為。四是實施重點領域執法亮劍行動。重點推進全面禁售長江非法捕撈漁獲物專項行動,加大涉?;?、電動汽車(自行車)、機動車、油品等涉及市場監管領域的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開展打擊假冒偽劣、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執法行動,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關鍵詞:道路運輸 市場監管 從業人員
目前,交通部《關于促進道路運輸業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未來5到10年,道路運輸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道路運輸業的比較優勢,著實提高市場監管能力,推進道路運輸業實現運輸安全高效、服務文明誠信、節能減排主導、技術裝備先進、市場規范有序、站運協調發展的目標。道路運輸市場監管作為道路運輸業的管理部門,落實《意見》,就是要以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管理,構建和維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道路運輸市場秩序,提供安全、便捷、可靠、經濟、優質的道路運輸公共服務,充分地滿足道路運輸服務消費者和道路運輸經營者的需求,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但是近年來,我國道路系統已發生多起重大運輸災害事故,這暴露出道路運輸安全仍存在許多薄弱環節,應引起有關管理機構高度重視。因此,在這種形勢下,對道路運輸現狀加以研究尤為必要,并有針對性地改善道路運輸條件,提高道路運輸的市場監管。
一、我國道路運輸市場監管的必要性
從道路運輸業的業態,尤其是我國道路運輸業的現狀及發展前景看,我國道路運輸業基本不具備自然壟斷的條件,決定其必須要在政府主導的市場監管下進行工作。某些公用事業性質的企業并不是自然壟斷的,并且也不是所有的自然壟斷企業都是公用事業。當前對道路運輸行業進行監管主要是出于以下的考慮。第一,包括汽車運輸在內的交通運輸業對公眾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政府不能對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系的道路運輸失去控制和主導。第二,道路運輸業內存在著極其不公平的惡性競爭,嚴重地影響了行業內眾多守法企業和行業外消費者的公共利益。所以盡管道路運輸業內的自然壟斷并不明顯,但作為一類公用事業的道路運輸業,政府對其進行監管是完全必要的。在市場監管中,政府具有以下權:政府保留控制進人的權利;政府保留管制價格的權利;政府保留為公共利益而指定質量標準和某些其他服務條件的權利;被授權者有責任向所有的消費者提供上述兩條確定的合理務??傊?,政府主管部門為了保證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條件,必須對該行業的市場進人進行監管,必要時還可對價格進行管制。但是監管并不是對競爭的全然抹殺,恰恰相反,監管的主要任務就是建立或者保持一種必不可少的條件,使全社會的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時保持競爭的機制。
二、當前道路運輸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
1、立法環節步伐緩慢
首先,從道路運輸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來看,客觀上要求有一部效力相應的全國性法律文件引導、規范道路運輸行業的健康發展。但是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分歧很難形成統一的制度安排,所以長期以來國家依靠部門規章對全國龐大的道路運輸行業進行引導、規范。受效力的影響,部門規章往往起不到統一監管的作用,這種局面,客觀上造成了道路運輸行業管理的地方化、多元化。其次,從1985年開始起草的《道路運輸條例》,歷時19年才出臺,立法步伐緩慢,對道路運輸業的秩序要求回應遲滯,從一個側面反映國家對道路運輸行業管理重要性認識的艱難轉變。還有一些地方道路運輸行業立法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淪為國家立法的翻版使得地方道路運輸立法對中央立法的具體化、補充性功能弱化,缺乏可操作性。在實踐中往往表現為國家立法沒有解決的問題,地方立法也沒有解決,國家立法的空白恰巧也是地方立法的空白。
2、?,F多頭監管局面
《意見》對道路運輸的各個環節做出了嚴格的規定,設置了多個運管機構,各機構均可對外執法。但相互之間協調、配合不夠,人員、車輛調動不便。因此,不能形成管理合力,對運輸市場監管力度不夠。在一些地方幾個運管機構分屬多個領導分管,管理層級多、關系復雜、內部協調困難、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管理關系不順。比如,2007年液氯泄漏事故中肇事車本身,按現有管理體制,就涉及到3個部門,槽罐歸質檢部門管,車體屬交通部門管,車輛上路通行又涉及公安部門。安全監管各部門之間存在著管
理職能交叉的問題,進而造成了安全監管的漏洞。
3、安全監管不到位
近年來,我國在道路運輸安全監管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針對道路運輸的安全監控與事故應急處置能力仍相對較弱,難以適應道路運輸迅猛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一是靜態管理嚴謹,動態監管薄弱。道路運輸的證書情況、運輸狀況等進行檢查詢問仍未跳出靜態監管的模式,運輸汽車的整個運輸、裝卸過程監管不夠,未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從靜態監管到動態監管的轉變:二是全程動態監管體系尚未建立。人力、物力資源的不足制約了全程動態監管的實施,科技設備不能滿足動態監管的需要;三是道路管理機構內部管理、運政等部門對危險品運輸的監管行政執法效率不高:四是道路運輸信息化管理十分落后,大部分部門和單位依靠經驗進行管理,遠遠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如果沒有信息系統,就難以為危險貨物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提供技術支持和應急處理指導,難以對道路進行有效的跟蹤管理。
4、從業資格證的定位存在偏差
目前人員資質成為道路運輸市場安全一作的重要一關。但是我們認為,從業資格證不具有安全管理功能,只有駕駛證才具有安全管理職能。《營業性道路運輸駕駛員職業培訓管理規定》提出從業資格證制度的目的是“為規范營業性道路運輸駕駛員職業培訓活動,提高營業性道路運輸駕駛員職業素質,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管理,提高道路運輸服務質量”。這可以看出,從業資格證制度中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管理的職能相對較弱。相比而言,安全管理職能應該是駕駛證的職能,駕駛員持有從業資格證只是要求其必須掌握關于營業生運輸的知識。
5、道路基礎設施薄弱
我國很多道路特別是農村道路點多、面廣、戰線長,大多數是農民群眾自籌自建。坡陡彎急,路況差,晴通雨阻現象嚴重。
三、加強道路運輸市場監管的措施
1、規范道路運輸管理行政執法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既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和諧社會目標的重要措施。道路運輸管理系統要堅持依法行政理念,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依法履行《道路運輸條例》賦予的道路運輸監督檢查的職能,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公正、規范、嚴格、文明執法,切實尊重和保護道路運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要進一步強化行政執法監督,繼續完善執法責任制,落實執法責任追究制度。以全面貫徹《交通行政執法檢查制度》等行政執法責任制度為重點,健全完善道路運輸執法監督機制,做好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層級監督,主動接受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要創新法律培訓和普法宣傳機制,提高道路運輸管理人員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文明執法水平,提高廣大道路運輸經營者的守法意識。
2、強化道路運輸管理服務職能
道路運輸關系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關乎千家萬戶切身利益。因此,道路運輸管理系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強務理念,創新管理制度,推行陽光化作業,簡化辦事程序,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和便民。比如要努力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大力開拓跨省和農村客運班線,建設“三優”、“三化”標準客運汽車站,為社會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道路運輸服務。同時圍繞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要求,積極引導貨運企業利用現有場地、設備、設施,建立集倉儲、包裝、修車、加油、貨運、停車食宿為一體的等級貨運站,鼓勵運輸企業與生產企業、銷售企業聯合拓展物流配送業務,創造安全、高效、便民、和諧的道路運輸環境。
3,健全高效應急指揮體系
道路運輸突發事件具有突發性、快速性和嚴重危害性,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健全完善應急指揮體系、提高應急反應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道路運輸事故的危害。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形成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道路運輸應急指揮網絡,以促進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的形成。確保各級應急指揮機構成員的結構合理。指揮機構中,既要考慮相關部門代表的合理性,也要考慮道路運輸的特殊性,確保應急人員中專業技術人員的合理比例。通過建
立健全應急工作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完善落實應急會議制度、演習制度和培訓制度,提高應急指揮機構的指揮權威和指揮效能。
4、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
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關系到道路運輸的各項法律、法規、規章、技術標準和作業規范能否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管理措施能否落實到位。當前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多數素質偏低,不能完全適應道路運輸特別是危險品貨物運輸和管理工作的需要,一些環節的不安全隱患不能發現,對執行法律、法規和運輸生產過程的監督到不了位,這是當前管理中的一個薄弱環節。為了迅速提高道路危險品貨物運輸從業人員的素質,必須通過多種渠道,采取多種形式,做好人才培訓工作,使駕駛員、押運員人人技術熟練、個個職業素質好。比如裝卸管理、押運人員應持相應工種的《崗位資格證》上崗作業,駕駛人員必須獲得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其中所有危險貨物運輸從業人員都要嚴格按照《汽車運輸、裝卸危險貨物作業規程》進行操作。
5、加強基礎建設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