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4 15:56: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古代文學成就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古代文學;國學素養;路徑
一、國學素養的基本內涵
所謂國學是指所有與中華傳統文化和學術相關的內容,除了最主要的儒學以外,醫學、地理、戲劇、星相、術數、建筑等,既是國學的組成部分,也是國學的外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這些學科都發揮出極其重要的作用,體現出較強的國家性、時代性、發展性。國學素養,就是通過研習國學經典,使人們對國學經典產生正確、穩定的認識,能靈活運用國學解決工作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人的內在涵養、道德認知得以提升,構建起良好的價值體系。對國學素養的內涵進行解讀,實際上就是一種人格教育,通過修身養性來孕育出真正的“人”。當代大學生個性張揚,是陪伴著網絡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但他們的行為習慣、價值取向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偏差,培養他們的國學素養,能使他們受到傳統精華文化的熏陶,肩負起弘揚傳統文化的重擔。
二、國學素養培育與古代文學教學的關系
國學素養培育與古代文學教學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國學素養培養與古代文學教學之間的密切關系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國學素養培育與中國古文學教學互為滲透
深入研究與學習國學,有助于各個學派思想的統一與融合,在對古代文學作品進行解讀的過程中,能透徹理解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學習古代文學史。通過對古代文學作品的解析,可以使大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作者創作時的思想境界,從不同側面了解特定歷史時期的思想政治面貌。如,提起歐陽修,人們都會折服于他偉大的文學成就,關注他對變革文風所做出的成就,但實際上歐陽修在政治領域也頗負盛名,廣泛涉獵多個領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經學方面,他勇于向前人的見解發起挑戰,撰寫的《集古錄》在金石學領域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在農學方面,歐陽修所著的《洛陽牡丹記》一書,列舉了二十余種牡丹的種植技術;他的書法,更被后人給予了較高評價。
(二)培育國學素養有利于提升對古代文學思想的全面認識
多數人都能以客觀公正的心態對古代文學作品進行評價,也能遵循正確的評價原則,梳理出合理的評價標準,但對國學進行評價時,就出現了不同的呼聲,有人認為國學沒有清晰的界限,也有人認為國學踐踏了古代文學,持此論調者為數不少。從學術史角度出發,國學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概念,涵蓋了與中國古代文化相關的所有內容,無論對哪項內容進行研究,都不能孤立地進行,而要將其放進特定的歷史背景、融入更大的文化環境中,從橫向與縱向兩方面進行。唯有如此,才能使人們對古代文學思想產生更加全面、系統的認識。
三、基于國學素養培養的古代文學教學改革路徑
國學是中華民族活著的文化和歷史,傳承民族文化精神的血脈。新形勢下,應積極探索提高當代大學生國學素養的有效途徑。下文將圍繞基于國學素養培養的古代文學教學改革路徑進行探索。具體如下:
(一)立足本校資源,因地制宜定綱要
立足于當前時代背景,在準確把握大學生國學素養情況的基礎上,深入淺出地指導學生閱讀國學經典,使他們受到熏陶與感染。一方面,充分發揮出本校師資資源的優勢。課堂是學校教育活動中的主陣地,是提升學生國學素養的重要載體,要適時開設國學課程,著眼于學生的道德成長需求,與他們共同分析社會熱點道德話題,引導學生改變自己的道德認知。在教育實踐中,要盡量減少空洞乏味的說教,可以請教授、博士為學生帶來精彩的主題講座,也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或是依托于強大的網絡平臺組織專題討論,帶領學生走出去,參觀博物館等歷史古跡、考察調研古代文化遺址,在主題鮮明、生動活潑的活動中,使大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認,幫助他們了解祖先,認識優秀的中華文化,使他們的審美情趣、思想境界得以升華。另一方面,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德育綱要,使國學經典閱讀有據可依。每一部經典文學作品都是作者的嘔心瀝血之作,不僅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知識,還有著深刻的人文情懷,抒發出作者某種感情,對后世產生了深刻影響,是華夏兒女的靈魂導師。閱讀與賞析經典文學作品,能使大學生對社會、自然、人生、他人產生更加透徹的理解,有利于學生修養身心、凈化心靈、完善人格,具有較強的傳播價值。所以,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閱讀國學經典,提升課堂與課外閱讀的指導效率,最大化地發揮出古代文學教學的育人功能與價值。
(二)把握文學作品的教學標準,做好古代文學課程內容改革
在古代文學教學過程中,要準確把握文學作品的教學標準,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歸宿,根據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方向,結合專業發展需求,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進行適當調整。同時,也要注意不同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出他們的長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文學修養,在向學生傳授文學知識的同時,滲透一定的育人內容。面對師范類大學生,要深入解讀人才培養方案、中小學新課程標準,確定基本的文學篇目,從最基本的字、詞、句、篇等內容入手,通過技能訓練等手段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新學期教學活動正式開始之前,學校層面要通過各種途徑把握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情況,有針對性地安排課時、確定學習篇目,幫助學生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在選擇篇目時,要以夯實學生漢語言專業基礎為目的,與文學史研修保持一致,使學生把握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他們的學術探討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學科融合,不能只是強調古代文學學習的重要性,而要與其他學科融為一體,如外國文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等,培養學生的融會貫通能力,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使學生的理解與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合理優化課堂教學手段,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在古文學教學中,為促進學生國學素養的有效提升,應著力于對課堂教學手段予以優化,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具體如下:一是靈活選擇教學手段,擺脫“填鴨式”教學模式。準確把握每一種教學手段的優勢與不足,靈活進行選擇,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以新思路、新理念面對教學,擺脫說服式、灌輸式教學模式的束縛,借助于先進的信息技術,使艱澀深奧的國學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活潑易懂,給學生帶來強烈的感官刺激,降低理解難度,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動,增強對話的平等性、有效性,發揮出非智力因素對于學習的重要作用,使學生真正有所得。二是合理優化教學流程,向課堂四十分鐘要效率。如今,網絡與智能手機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賦予古代文學教學新的生命力。教師要充分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心理需求與個性特征,采取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教學,給課堂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中保持高漲的情緒。通過調查了解到,幾乎所有學生都能深刻意識到古代文學學習的重要意義,但不能接受教師生硬而機械的講解。因此,要選擇新穎、活潑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使他們切實體會到古代文學學習的樂趣。三是善于組織多樣化活動,培養學習興趣。古代文學涉及到大量文學知識,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組織文學作品表演、詩詞朗誦會、課堂討論、文學創作等活動,幫助學生對古代文學由接受轉變為欣賞,再到自我陶醉,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此外,也可以成立興趣小組,積極組織實踐性活動,滿足學生多元化學習需求,使學生從古代文學中獲取人生啟迪,感悟生活真諦,更好地將知識轉化為素養。
(四)強化課程教學隊伍建設,提升古代文學教學能力
時代的發展向古代文學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掌握豐富的文學知識,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牢固樹立民族信念,以強大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將古代文學的精髓傳遞給學生。同時,也要意識到古代文學與現代生活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體現在語言表達、陳述形式、思想內涵等方面。因此,在正式踏上講臺之前,要對文學作品進行深入解讀,找到最容易讓學生接受的點,通過一定的點撥與引導,使學生理解作品的內涵。這就向教師提出了較高要求,不僅要廣泛閱讀古代文學作品,還要涉及其他學科,提升個人修養與道德水平。在解讀作品過程中,還要融入一定的情感,以清晰的論述、獨到的見解、風趣的語言吸引學生,使他們吸收更多的民族文化智慧。
(五)適時構建多元化考核體系,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
考核評估的最終落腳點,就是準確把握學生的真實水平,為調整教學策略做好準備。多年以來,古代文學課對學生的評價,除了日常出勤就是期末考試成績,考核方式具有明顯的滯后性,不能客觀公正地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也不能對學生的成長進行動態化描述,嚴重削弱了考核評估的激勵價值。所以,要適時構建起多元化考核體系,一方面,不能動搖考試成績的主體地位,也要打破一張試卷定成績的格局,合理確定卷面成績所占的比例,加大對學生情感態度、學習參與熱情等的考查力度。另一方面,豐富評價內容,適當增加活動、訓練所占的比例,將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創新創業活動、興趣小組的納入考核當中,使學生不再由面向書本發展轉變為面向生活發展。
關鍵詞:研究型學習;模式;《中國古代文學史》
一、高校古代文學教學中戲劇經典閱讀討論的缺失
由于現代科技的發展、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尤其是年輕人更愿意接受新媒體的新藝術,導致許多國學優秀傳統文化包括戲劇受到冷遇。高校古代文學的教學中關于戲劇部分包括元雜劇、南戲、明清雜劇與傳奇往往介紹得簡而又簡,而且將其類等于小說作品進行賞析,了解其主題思想、人物形象特點、藝術成就即可,忽略了結合戲劇本身的特點通過經典閱讀討論獲得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一)完全不讀作品
由于課時緊,教師課堂教學中對中國古代戲劇的介紹總是非常簡略。除了元雜劇中關漢卿的《竇娥冤》和王實甫的《西廂記》、明清傳奇《牡丹亭》《桃花扇》《長生殿》是重點講授的,白樸的《梧桐雨》《墻頭馬上》、馬致遠的《漢宮秋》、鄭光祖的《倩女離魂》、徐渭的《四聲猿》等是稍作簡介,其余的元代南北方戲劇圈作家作品、明代宮廷作家作品、清代花部雅部等作品頂多在課件中列一張表,只要求學生知道劇作家姓名、主人公名字、故事大概內容,除非學生非常感興趣或是作為論文研究對象才會閱讀作品全本。
(二)只讀賓白,不讀曲辭
對于重點講授的作品,教師會要求學生閱讀劇作原著,課堂上分析作品的思想、人物和藝術特點的時候結合具體文本進行例證,實現師生交流的效果。但由于戲曲的曲辭多用典雅或質樸的文言,這些對現在的學生來說都不易理解,參考注釋則很麻煩,甚至仍一知半解,他們只選賓白跳著看,大致了解故事情節而已。但人物豐富復雜細膩的心理感受和變化在劇作中都通過曲辭進行抒發,劇作的辭采及精湛的語言韻律和運用技巧也都通過曲辭進行表現。因此,只讀賓白不讀曲辭無法全面認識戲劇文學的偉大成就。
(三)流于文本表層,缺乏整體文化的感知
對作品的大致瀏覽,只是了解了作品的故事情節、人物關系,稍進一步能理解戲劇中所弘揚的時代精神和道德價值觀念,但缺乏對戲劇整體文化的感知。戲劇的主要特征包括綜合性、虛擬性、程式性,“這些特征,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構成了獨特的戲劇觀,使中國戲曲在世界戲曲文化的大舞臺上閃耀著它的獨特的藝術光輝。”閱讀和討論經典戲劇作品對培育學生高雅的藝術審美趣味,提升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戲劇經典閱讀討論在高校古代文學課程改革中的實施
高校古代文學課程如果要充分利用戲劇文學的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對不同歷史時期時代精神和文化思潮的理解,以豐富的想象能力拓展創新思維和提升藝術審美能力,應該重視經典戲劇作品的閱讀討論,并在實施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
(一)結合注釋,通讀作品,完全理解文本內容
經典閱讀討論的首要任務是通讀作品。元明清時期的戲劇劇本,年代越前,語言越是艱深,學生應該選擇有注釋的版本進行閱讀,包括賓白和曲辭。理解和積累不同戲劇劇本中涉及的不同朝代的語匯、典故、民俗、時令、物品工藝等知識,能更全面了解人物活動的環境、戲劇沖突的緣由,進而準確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
(二)通過現場或視頻觀看戲劇演出,加強藝術的形象感受
在準確而全面閱讀劇作文本的基礎上,可以選擇優秀的戲劇演出作品來加深對文本的印象。例如,在講授元雜劇王實甫的《西廂記》時,可以讓學生觀看越劇《西廂記》的表演視頻,如果課堂時間有限,可以選取其中的重點部分《賴簡》一出,讓學生在越劇柔婉回旋的聲腔中體會王西廂“花嬌月媚”的語言特色,形象地觀看到崔鶯鶯的“假意兒”、張生的“志誠種”、紅娘的“機智”的形象特點。在講授明代傳奇湯顯祖的《牡丹亭》時,介紹學生觀看青春版昆劇《牡丹亭》的視頻很有裨益。青春版《牡丹亭》思想主旨鮮明、敘事主線清晰集中,能幫助學生更準確地理解在明代心學左派思潮影響下的情理之爭的思想價值;伴著昆曲纏綿婉轉、柔曼悠遠的行腔,能讓學生充分欣賞作品中的曲辭,尤其《驚夢》一出中【繞池游】【皂羅袍】等的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舞臺上音樂直接訴諸聽覺的呈現,使戲曲語言所傳達的詩意更加真切直觀。以戲劇文學名著為底本的戲劇表演,以其鮮明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凝聚了國學精華,通過現場或視頻觀看演出能夠激發學生對戲劇的興趣和加強藝術的形象感受,對接受和繼承發揚傳統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三)以重點內容的話題討論完成對作品整體文化內涵的認知
學生對經典原著文本進行認真閱讀以及觀看戲劇演出后有了身臨其境般直觀感受之后,對作品整體文化的認知還應以重點內容的話題討論來進一步深化。教師可以圍繞作品思想主旨、人物形象、藝術表現方法、語言風格特點、發展影響等方面設置典型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帶著問題,再次回到經典原著認真梳爬剔抉、前后觀照、突出重點地理解作品,通過討論辨析找到問題的合理答案,完成對作品正確而全面的掌握。
三、戲劇經典閱讀討論對高校古代文學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在已經認識到課程教學存在不足的現實面前,經過思考和探討,也能大致明確改革的方向和實施方法,但想要達到預期效果,還得看到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應對辦法,才能達成所愿。
(一)課程總課時少,需合理規劃戲劇經典閱讀討論的課時安排
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古代文學課程一般學年,總共204/272課時,但從先秦到清代,文學史的內容那么龐博,在教學中這些課時仍然顯得緊;而在歷代作品中,戲劇相對于詩詞文而言畢竟沒有那么重要,但在元明清文學部分,因戲劇已達成熟繁榮階段,成為該時期代表性的文學樣式或重要文學現象,則應適當增加課時,并通過經典閱讀和討論重點掌握。
(二)學生不夠重視,教師對戲劇經典閱讀討論的各個環節要加強督促
由于語言的艱澀、形式的陌生、考查比重較低,學生往往不能按要求完成戲劇作品的閱讀。教師應該提前給學生列出元明清時期重要的戲劇文學作品篇目,課前完成閱讀,有條件的可以觀看相應作品的現場或視頻演出;課堂上教師圍繞教學重難點設置一二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教師給予引導和明確;課后以小組為單位將課堂討論的情況作總結,還可通過網絡查找相關資料加以補充,匯總后以作業形式交給教師進行評閱;期末考核出題時,應在論述題或分析題中占適當分值考查學生對戲劇作品的理解和掌握。
從孔子興辦私學,為門徒講授《詩經》等古代文學作品開始,中國古代的優秀典籍就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并發展成一個專門的學科。作為一門古老的學科,在長達兩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先輩們積累并總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和方法,體現了這一學科最鮮明的中國特色。
在春秋時代,孔子就提出“學思并重”“傳習結合”的教育理論,提出“學而時習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知新”的精辟見解,還指出教學中應遵循“有教無類”“循循善誘”的教育原則。中國古代文學在以后的歲月中,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始終遵循著這一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對于這些行之有效且經過實踐檢驗的、正確的教學方式方法,我們要很好地繼承。但我們又要清醒地看到,隨著現代社會政治、經濟的急遽發展,時代環境、社會環境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不僅中國傳統文化面臨著各種新信息、新思潮、新理念的沖擊,而且我們所面對的教育對象的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也在發生著變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古代文學,在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歷程后,如何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去熏陶、感染讀者,使讀者從中受到知識的啟迪、思想美和藝術美的熏陶,從而激發出更強烈的愛國激情、藝術才情、美善感情,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教師學者化
古代文學教師應是“學者型”教師所謂“學者型”教師,是指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參與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并取得一定的教學成就和科學研究成果的教育專家。一個能夠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高質量教師,首先應該成為他所從事專業領域的學者。教師學者化首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應該具有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中國古代文學源遠流長,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是中國文化基本精神重要而深刻的體現。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無論是文學家們純心靈、真性情的抒發,還是擔負著“載道”重任的言志之作,都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一部浩瀚的中國文學史,就是一部生動、真實的中國文化發展史。作為“學者型”教師,應該全面把握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歷程,并對不同時期文學發展的特征、走向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深刻理解影響文學走向的文化動因和文學得以生成的文化土壤。例如,如果教師不深刻領會春秋戰國時代社會大分化、大瓦解所導致的“士”階層的蓬勃興起,就很難使學生理解何以在那一時代會出現“百家爭鳴”的文學現象;如果教師授課時不聯系魏晉士風的變化、魏晉玄學的發展和佛教的傳入,就很難使學生理解“竹林七賢”的怪誕、正始文學隱晦曲折的特征和玄言詩的風行;如果教師不結合宋代“理學”進行講授,學生就難以理解中國文學的風度氣韻何以在很短的時間里會由唐代的雄渾、壯闊而轉向了宋代的內省、自斂。教師必須準確把握中國古代文學深刻的文化內涵,把握文學與科學、宗教、哲學、藝術的關系,才能使學生在研讀文學史、涵詠文學作品的同時,去探尋古人與今人心靈相通的東西,從古代優秀文化遺產中汲取營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認識到古代文學不是故紙堆,而是有著鮮活生命的。比如在講到《史記·貨殖列傳》的時候,筆者首先向學生介紹了司馬遷的經濟觀點,之后又結合現實,將20世紀改革開放前后的經濟政策做對比,使學生認識到正確的經濟政策對國家、民族發展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把他們對司馬遷的經濟觀和對現有經濟政策的認識與感受談出來。這不僅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必須以自己學者的風范去感染學生,使學生逐漸認識到學習古代文學不只是讀幾首詩、背幾篇文章那么簡單,古代文學中別有洞天。
“學者型”教師還應該具有前瞻的眼光,具備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但他不應該只沉浸在舊紙堆中去考據、索引,而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和著眼點放在研究和了解古代文學中那些與現實人生聯系密切或能給人帶來審美愉悅,能陶冶情操、培養健康人格的人文色彩濃郁的文化精髓上。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把自己的科研心得和成果及時傳授給學生,把當今科研領域的新觀點、新理念、新動態及時介紹給學生。這樣使教學始終與現實接軌、與時代同步。
(二)教師應該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所謂先進的教學理念,包括:新的教學觀、學生觀、師生觀。作為“學者型”教師應認識到自己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是學生發展的合作者、參與者、促進者與指導者。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欲望,引導他們去嘗試學術研究,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梢栽谡n外搞一個有教師參與的學術論壇,讓學生把自己的學習心得通過論壇這個平臺表述出來。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又可以提高學生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從而形成知識的良性循環。
新的學生觀認為,學生不但是教育的對象,而且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每個學生作為獨立的人都有其自身的獨特性,教師應關注每個學生,因材施教,在注重學生整體發展時,注意張揚個性。近年來,隨著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研究視角的變化,出現了很多新觀點和新理念,因此,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不能一味因循傳統,要具有創新意識。同時,新的師生觀也要求教師重新審視傳統的師生關系,即所謂的“師道尊嚴”。教師應該是知識的權威,但不應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去講授知識或以挑剔、審視的眼光去面對學生,而應該是在釋疑解惑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學術交流和溝通,為學生創設快樂的學習氛圍。新型的師生關系既有利于教學的開展,也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更有利于學生潛力的開發。
(三)教師應該是美、善的傳播者和塑造者中國古代文學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審美風尚和美學精神,具有豐厚的人生意蘊和體驗。研讀古代文學作品對人的審美意識的培養、道德情操的樹立、心靈世界的凈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優秀的文學作品往往通過生動的形象、深刻的理趣、豐富的想象和高超的藝術手段來表現作家的人生理想和審美情感,使讀者在閱讀后產生或輕松、或愉悅、或超脫、或悲哀、或感嘆的情感體驗,從而獲得極大的精神滿足和真正的審美享受。
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文學作品的怡情作用,在教學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美的啟迪和塑造,就像魯迅先生說的“發揚真美,以娛人情”①,要將美育融于古代文學的教學中。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可感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潛移默化地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如屈原那為了實現“明君”“賢臣“”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而“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孟子那“道不同,不相為謀”“辭萬鐘”的優厚待遇,“富貴不能,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志節品格;杜甫那“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和范仲淹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的精神品格;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氣節等都使同學受到極大的精神震撼,同時也受到心靈的洗滌和凈化。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雄渾“;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淡靜;“江流婉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飄渺朦朧,使學生在對賞心悅目的自然美景的鑒賞中感受到一種生活的美,從而生發出對自然人生的無比熱愛之情。
二、教學手段現代化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及時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入古代文學課堂,在本學科領域進行多媒體教學實踐,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下制作出不同風格的,更具有直觀性、生動性、趣味性的多媒體課件,從而使古老的教學內容借助現代化的手段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這樣就會提高教學水平,增加教學信息量,更好地適應信息時代古代文學教學的需要。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達到如下教學效果:
(一)使復雜的事件圖表化如《秦晉之戰》,講述的是秦、晉、鄭三方的軍事、外交沖突和糾葛。其中重要的情節有“蹇叔哭師“”王孫滿觀師“”弦高犒師“”鄭皇武子辭杞子“”先軫論戰”“秦師敗“”文嬴請三帥”等,事件復雜、關系錯綜、頭緒紛繁,敘述起來,須費很多口舌,可學生理解的效果并不好。但如果運用電腦課件,將其繪成圖表,則一目了然,且避免了繁瑣的敘述。
(二)將相關的背景材料文字化在介紹古代作家、引證材料、相互比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書,如果運用電腦課件直接提供給學生,再輔之以簡單的闡釋,即可節約教學時間。
(三)使熟悉的內容新穎化筆者在講授中學課本中就已出現的《陌上?!窌r,主要針對其側面描寫的手法。這本來也不是什么新鮮的創意,但筆者借助多媒體的手段,為課文配上深情的朗誦,同時為突出側面描寫的妙處,將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李延年的《佳人歌》、《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與《悲慘世界》中冉阿讓走出采石場時的畫面用課件展示出來,使學生通過生動的畫面去體悟側面描寫的妙處,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對此詩有全新的審美感受。
例1 (2012?湖南懷化)有西方學者曾說:“直至18世紀中葉,在中國刊印的書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總數還要多?!边@種現象的出現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術的發明和普及( )
A.造紙術
B.火藥
C.活字印刷術
D.指南針
例2 (2012?湖南株洲)中醫學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明代有一部醫書收入了藥物1892種,收入藥方11096個,被西方國家稱為“東方醫學巨典”。它是以下哪一部醫書( )
A.《黃帝內經》
B.《傷寒雜病論》
C.《本草綱目》
D.《千金方》
第一題四個選項考查四大發明知識,但學生只要知道北宋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即可得到正確答案,答案為C;第二題考查醫學成就,考生只要知道《本草綱目》是明朝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的醫學巨著即可,答案為C。此類中招試題直問直答,考查的范圍和難度都不算大。
但也有一些試題時間跨度大、考查知識點較多,難度較大。如下面一道中招試題:
例3 (2012?山東濟寧)詞是一種文學體裁,起源于唐朝民間,兩宋時期達到頂峰。下列文學家屬于宋代杰出詞人的是( )
①蘇軾 ②湯顯祖 ③辛棄疾 ④屈原 ⑤李清照 ⑥曹雪芹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該題考查的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相關知識。要得到正確的答案,學生首先要熟知:蘇軾是北宋著名詞作家、湯顯祖是明朝著名戲劇家、辛棄疾是南宋著名詞作家、屈原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李清照是兩宋之交的著名女詞人、曹雪芹是清朝時期偉大的文學家。同時還必須對中國朝代先后順序了如指掌。答案為B。
我國學術界對于“東方文學”的研究從五四時期開端,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但其真正勃興是源于2000年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的建立。比較文學中國學派興起之后,更多的東方裔的諾貝爾文學獎和布克獎獲獎者進入研究者的視野之中,這一研究視角恰好與20世紀80年代開始席卷全球的后殖民文化理論重合,殖民問題、民族問題、歷史視角和文化沖突都是東方文學中的敏感話題,進而把整個東方文學的研究方向帶入到國際視野中。齊園博士、劉靜教授、賈華副教授的新著《東方文學創作研究》(受到河北省社會科學資金項目資助,中國書籍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把這樣的文化背景和東方文學結合在一起并進行梳理和解讀,具有較強的學術價值。
首先,該著作按時間順序對上古至當代的東方文學進行梳理,用大量的作品和詳盡的文本分析建構文學史線索。東方文學與西方文學相比,其最突出的特點是歷史悠久但發展緩慢,從文藝復興開始落后于西方文學,現有我國高校中文專業東方文學史教材和課程的側重點大多是古代文學。 然而從歷史事實看,東方各個民族在近代化和現代化的過程中縱然經受了痛苦的蛻變過程,但是其文學創作也在西方文明強大的沖擊力中頑強地生存下來,并展現了每一個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征。在課程內容上,近現代時期的文學成就講得不充分就不能完整地體現出這一重要的歷史進程,從而對東方文學的整體評價缺乏公允。因此,該著作有其作為高校東方文學史教材的實用性。
其次,該著作從東方文學的基本特征入手論述其悠久性、民族特色、發展歷程,挖掘出東方文學不同于西方文學的宇宙觀、內傾化思維和倫理關系基礎。東方文明古國的發展歷程都頗為類似,古代源起于大河文明,近代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現代化過程中經歷了大致相同的困難和挫折,《東方文學創作研究》把基于共同經濟、政治、歷史背景下而形成的東方文化特征總結為東方文學的“文化潛質”,并由此引申出東方文學的美學根源:生態美、靈性美、情境美與宗教、世俗的矛盾統一。該書在理論研究方面具有可資借鑒的學術意義。
再次,《東方文學創作研究》在部分章節中有意識地以后殖民主義視角切入進行作品梳理和文本分析,不僅關注東方各民族的民族意識以及從中衍生出的傳統詩學,而且關注各民族在現代化進程中以何種方式處理西方文化的侵襲,最終以什么樣的形態與本民族文化互溶。20世紀之后的東方文學在當今的東方文學研究領域中還有大量的空白和缺失,尤其是東方裔的英語創作,無論從創作語言、文化身份和階段性流變方面都有相當的學術價值,從已有成就來看也是把東方文學推向國際文壇的最佳途徑。該著作對于這方面內容的重視是對東方文學領域的補充性研究,具有創新價值。
總之,《東方文學創作研究》跨越歷史、社會、哲學、語言等相關學科,涉及到流散寫作、民族主義等熱點話題,用理論解釋文本,以具體的創作梳理為文學史的階段性變化提供依據,并總結規律性特點,始終以東、西方文化交流作為宗旨,在闡述東方文學的同時以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學作為潛在參照系,一方面認清東方文化和東方文學的歷史邊緣性,一方面探討沖擊西方中心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對于東方文學和東方文化的研究而言不失為有益探索。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課程;重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14-0251-02
隨著中國社會和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體系和教學范式,在根本路徑上仍舊停留在改革開放之初的思路上,雖然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斷改進,但與社會文化發展水平相比,仍顯得日益滯后和不適應。尤其是諸如馬列文論等課程,不少高校的教學仍延續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教學內容與方式。而自然科學、信息科學等非傳統文科學科門類,仍未真正受到重視,在高校中文專業課程體系中處于非常邊緣的位置。與內容上的滯后相比,教學手段雖略顯進步,但從根本上說并未改變灌輸式、講義式的教學模式。高校中文專業教學中的這些弊病,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生培養的整體質量,與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時代性相背離,給學生畢業后順利進入社會實踐帶來諸多難題。改變這些落后教學模式的基本導向即是按照新時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訂制中文專業本科生的培養方案。在制定新培養方案的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根據社會人才市場的現實需求,對高校中國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進行徹底改革,重新構建適應社會人才市場需求的培養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重構的過程中,一個不能忽略的方面是某些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并無太多直接的市場需求,但這些學科或是實踐發展的重要指導,或涉及民族精神、國學傳統的發揚光大,同樣需要得到發展,也須得到足夠的重視。
從以上兩個方面出發,新時期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體系的總體構想與目標即傳統國學與現代精神相結合,大眾與小眾并重,使之能系統傳授給學生包括東西方哲學、文學、藝術、社會學,以及部分必要的自然科學知識。從而建立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備科學精神與民主意識,能夠適應多種需求,具有一定創新意識的復合型人才。
目前,各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主要包括文學、語言學、文藝學三個方面。而在這三個方面中,包括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在內的文學類課程又長期占據高校中文專業課程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而語言學、文藝學以及古典文獻學、文章學等學科,在本科教學中長期得不到重視。從本科畢業生的畢業論文選題來看,選擇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作為學士論文選題的學生比例往往能夠達到全部應屆畢業生的80%,甚至90%以上,而以文藝學、語言學為選題的學生數量則少得多。而歷年來以古典文獻學為選題的學生數量極少。河南大學文學院從2005年以來,僅有兩人選擇這一方向作為選題。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顯然與培養單位在本科教學過程中對不同課程的重視程度有差異存在緊密聯系。這也反映出我們的學生在知識結構上存在缺陷,為此,我們必須對中文專業的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徹底的改革。
第一,真正做到打通文史哲,把傳統國學的精髓更為系統、全面地教授給學生。在高校教學中,文史哲三個專業通常分屬文學院、哲學系、歷史系三個不同的院系,在教學上也是各司其職,三個專業所學各有側重,并無深入到聯系。中國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過于狹窄,一直集中在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學概論、寫作、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這樣幾門課程上。選修課則集中表現為對專業課的延伸和深化,如《紅樓夢》研究、莊子研究、《史記》研究、李白研究、杜甫研究、魯迅研究等等。但國學不等同于文學,不等于中國歷史,也不等于傳統哲學,國學至少是三者的融合。因此,中文專業要傳授好國學,必須賦予中國古代哲學與中國古代歷史在中文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合理地位。而在今天的課程體系中,并沒有系統學習這兩個重要學科的結構模塊。即便有先秦諸子著作這樣的哲學選文,《史記》這樣的經典史學著作,但中文專業所講授的內容更側重于其文學成就,其中簡單地敘述一些與之有緊密關系的歷史與哲學片段。學生無法形成系統、完整的哲學與歷史認知體系,在這種情況下對文學作品內容的理解當然也會出現偏離。而學生的素質僅僅停留在對文學現象的了解、對文學家的認識、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上,遠遠沒有把這些文學現象同傳統學術結合起來,在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往往缺乏歷史文化感,缺乏學術精神。而所謂的文史哲兼通,國學精神的傳承在這種課程模式下根本無法實現。
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今天,國學的傳播已經成為社會的重要需求,而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正是傳承與發揚國學傳統的最佳場所。為了做到這一點,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有必要開設系統的中國哲學、學術思想史、經學史、文化史、宗教思想等課程。這些哲學與歷史相結合的課程,會讓學生對傳統國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從而構建更完整的知識結構,而不再是語言、文學、哲學等互相孤立的知識碎片。
摘要:《史記》中的成語歷來是學術界探討的熱點問題,但多是討論《史記》中成語的形成方式以及句法構成,在討論《史記》中成語的來源時缺少具體而明確的語料支撐,也忽視了成語的使用對《史記》所起到的作用。因此,本文即從《史記》中的成語入手,先考證其成語的具體來源,再論述其作用。
關鍵詞:成語;《史記》;來源;特點;作用
司馬遷的《史記》作為中國文學作品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著不可撼動的重要地位?!妒酚洝废啾惹按氖窌髌啡纭渡袝贰ⅰ秶Z》、《戰國策》等,其最大的文學成就在于司馬遷對人物的刻畫,作為紀傳體史書的開端,司馬遷以人物為中心,從人物的語言神態、行為動作、思想品質、生平遭遇等幾個方面入手,展開歷史的畫卷,將歷史性與文學性高度統一起來。而在對人物的刻畫過程中,成語的運用不得不說是其中的一大亮點。司馬遷以高超的語言技巧,用簡潔而凝練的文字,或承襲前人引據史料,或自成體系善于創造,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
一、《史記》成語的來源
《史記》中的成語來源于前人著作典籍據統計有五十二個,絕大多數來自于《史記》之前的史書如《尚書》、《左傳》、《戰國策》等,也有少部分取自于前人優秀的散文奏疏如賈誼《過秦論》、李斯《諫逐客書》等。下面就筆者的統計逐一作以說明:
(一)《戰國策》
1.百發百中(《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
出自《戰國策?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p>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
出自《戰國策?趙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師?!?/p>
3.以一當十(《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出自《戰國策?齊策一》:“必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p>
4.廢私立公(《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出自《戰國策?燕策一》:“寡人聞太子之義,將廢私而立公,飭君臣之義,正父子之位?!?/p>
5.猶豫不決(《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出自《戰國策?趙策三》:“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p>
6.披堅執銳(《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二》)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吾被堅執銳,赴強敵而死?!?/p>
7.天府之國(《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出自《戰國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p>
8.痛入骨髓(《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出自《戰國策?燕策三》:“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
9.前倨后恭(《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列傳第九》)
出自《戰國策?秦策一》:“蘇秦曰:‘嫂何前俾而后卑也。’”
10.勢不兩立(《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列傳第十五》)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強則秦弱,楚弱則秦強,此其勢不兩立。”
12.不遺余力(《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出自《戰國策?趙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遺余力矣,必以倦而歸也?!?/p>
13.圖窮匕見(《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出自《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V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p>
14.無可奈何(《史記卷一百二十?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出自《戰國策?燕策三》:“太子聞之,弛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p>
(二)《左傳》
1.退避三舍(《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
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p>
2.唯唯否否(《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
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
(三)《禮記》
1.亡國之音(《史記卷二十四?樂書第二》)
出自《禮記?樂記》:“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庇郑骸吧ig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p>
2.發揚蹈厲(《史記卷二十四?樂書第二》)
出自《禮記?樂記》:“發揚蹈厲,太公之志也。”
3.喜怒哀樂(《史記卷二十四?樂書第二》)
出自《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p>
5患難與共(《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
出自《禮記?儒行》:“儒有聞善以相告也,見善以禮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難相死也?!?/p>
6.流言蜚語(《史記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
出自《禮記?儒行》:“久不相見,聞流言不信。”
(四)《國語》
1.山崩川竭(《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
出自《國語?周語上》:“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p>
2.眾口鑠金(《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
出自《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p>
(五)《韓非子》
1.一鳴驚人(《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出自《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p>
2.論功行賞(《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出自《韓非子?八說》:“計功而行賞,程能而授事?!?/p>
3.良藥苦口(《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良藥苦于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p>
4.道不拾遺(《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第八》)
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p>
6.危如累卵(《史記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列傳第十九》)
出自《韓非子?十過》:“其君之危,猶累卵也?!?/p>
7.兔死狗烹(《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下》:“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p>
(六)《老子》
1.天道無親(《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第一》)
出自《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2.無為自化(《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出自《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尤物將自化。”
(七)《莊子》
1.一日千里(《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出自《莊子?秋水》:“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p>
2.白駒過隙(《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出自《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s,忽然而已。”
3.善始善終(《史記卷五十六?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出自《莊子?大宗師》:“善妖善老,善始善終。”
(八)《荀子》
1.后發制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出自《荀子?議兵》:“后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p>
2.變心易慮(《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
出自《荀子?儒效》:“四海之內,莫不變心易慮以化順之?!?/p>
3.博聞強志(《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出自《荀子?解蔽》:“博聞強志,不合王制,君子賤之?!?/p>
4.順風而呼(《史記卷一百二十四?游俠列傳第六十四》)
出自《荀子?勸學》:“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九)《淮南子》
1土崩瓦解(《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出自《淮南子?泰族訓》:“紂之地,左東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師起容關,至蒲水;士億有余萬,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戰。武王左操黃鉞,右執白旄以麾之,則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
2.攻城略地(《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出自《淮南子?兵略訓》:“攻城略地,莫不降下?!?/p>
(十)《墨子》
1.不可勝數(《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出自《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勝數?!?/p>
(十一)《論語》
1.社稷之臣(《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出自《論語?季氏》:“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2.季孟之間(《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出自《論語?微子》:“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
3.言信行果(《史記卷一百二十四?游俠列傳第六十四》)
出自《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nn然小人哉?!?/p>
4.無所不至(《史記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出自《論語?陽貨》:“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十二)《楚辭》
1.短兵相接(《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出自《楚辭?九歌?國殤》:“車錯轂兮短兵接?!?/p>
2.延年益壽(《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第八》)
出自《楚辭?高唐賦》:“九竅通郁,精神察滯,延年益壽千萬歲。”
3.懷瑾握瑜(《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出自《楚辭?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4.彈冠振衣(《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出自《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十三)《諫逐客書》
1.隨俗雅化(《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出自李斯《諫逐客書》:“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悅耳目者,必出地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也?!?/p>
2.土壤細流(《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出自李斯《諫逐客書》:“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p>
(十四)《過秦論》
1、同心并力(《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下》:“且天下嘗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險阻而不能進者。”
2.甕牖繩樞(《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上》:“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m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p>
3.揭竿而起(《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上》:“斬木為兵,揭竿為旗?!?/p>
通過以上對于《史記》中成語來源的總結,我們可以看出《史記》中有些詞語首見于《史記》以前的古代典籍,這些詞語在當時不一定是成語,由于以后不斷地使用,就成了漢代成語寶庫中穩定的一員。從《史記》如何繼承和使用它們的情況來看,又分為三種情況:首先是《史記》從古代著作中,以一個固定詞組的形式作為一個意義完整的單位,完全繼承下來;其次是古代著作中的一個句子或一個詞組,經司馬遷在實際運用中加以修改提煉,后來在語言發展中約定俗成,逐漸發展為成語;還有就是古代著作中的一句話或一段話,《史記》繼承其原意,文字上有較多的加工,后在長期運用中逐漸凝煉為四字格的成語。
二、《史記》中成語的特點及作用
(一)《史記》成語的特點
可以說,《史記》文學成就上的閃光點主要在于對人物的描寫,作為代表著古代歷史散文最高成就的文學著作,它所撰寫出的一系列人物傳記,以歷史和當時的人物為中心,在宏觀描繪歷史畫卷的同時,也微觀地表現出個別人物的具體情態。這其中,對于成語的使用則是一大亮點。
首先,《史記》中的成語有一部分是根據故事傳說而來的,這些豐富的文學素材通過書面文字的記敘或者是人民群眾的口耳相承,而變得為大家所熟知,從而有了廣泛的受眾群體?!妒酚洝吩谶\用這些故事的時候,往往會對其進行文學性的加工,使得《史記》出于表意的需要,在用這些歷史故事時,用最精煉的語言把它們概括成后世常用的成語典故。這一類成語使《史記》的敘述更加形象傳神,因為讀者一看到它們,自然而然就會在腦海里浮現出一個個生動完整的故事。而成語背后的故事又是那么耳熟能詳,無須多費筆墨,僅靠簡單的幾個字,就可令人對作者所要傳遞的信息和言外之意能夠心領神會,《史記》的語言也因此而更為簡潔精煉。
其次,《史記》中的成語數量頗多,內容涵蓋面廣?!妒酚洝酚形迨嗳f言,形成了成百條成語,數量頗多,內容涵蓋天文、星象、地理、動物、植物等?!妒酚洝分械膬热莅_萬象,使得書中各式各樣的成語層出不窮。《史記》成語從內容來看,以表現人物特點為主。它是以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成為它的一大特色?!笆炯o”、“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從王侯到將相,從權貴到平民,從君子到小人,從政治大家到文人學士等都能在《史記》中找到相應位置,表明了司馬遷對那些人物的態度。對人物細致生動的刻畫,呈現出豐富的人物特點,是《史記》成語的另一大特點。
(二)《史記》成語的作用
1.《史記》中成語使用的意義
1.對前代文學的繼承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說道:“于是卒述陶唐以來,至于麟止,自黃帝始?!庇终f:“余述歷黃帝以來至于太初而訖,百三十篇?!庇纱丝梢姡抉R遷的著史抱負是宏偉的,他要著述的是一部從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一直到當時社會的長篇巨制,時間跨度長達三千年。《史記》的思想內容和編撰體制也反映了司馬遷的著史抱負:從記述的人物看,上自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從反映的社會面看,既有反映政治、社會生活的紀傳,也有反映文化、科技、軍事、經濟的八書;從涵括的疆域看,既有漢朝的統治區,也有匈奴、南越、東越、朝鮮、西南夷、大宛等異族生活區。而司馬遷要建造這樣一部囊括中外、貫通古今的歷史“大廈”,就需要大量的歷史資料作為“磚瓦”。在當時“詩書往往間出矣”、“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太史公”,身為太史公的司馬遷可以“史記石室金匱之書”,查閱大量的文獻。但是在早期發展的各民族中,它們最初的歷史總是以‘口耳相傳’的方法流傳下來的?!妒酚洝吠ㄟ^運用成語記述等方式最大程度的保存了這些寶貴的文學遺產。
另外,先秦文獻資料先天不足,后來又大量散失。如《尚書》所的各種文告,不載日月,算不上合格的歷史著作。《春秋》是以魯國十二國君為編年線索的大事綱要,它記事非常簡單,類似于今天報紙的新聞標題,且還殘缺不全,嚴格地說來,也難以稱為一部合格的史書。到戰國時期,史官制度漸趨完備,史料也漸趨豐富,但“秦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保存下來的史料極為有限。楚漢之爭的戰火又進一步破壞了先秦的文化典籍。司馬遷的《史記》某種程度上是對于這些文獻典籍的篩選和總結,其中成語的使用也可以說是對于前代文學的繼承。
2.對后世文學作品的影響
《史記》是傳記文學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寫作技巧、文章風格、語言特點,無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從唐宋古文家,到明代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對《史記》推崇備至,他們的文章也深受司馬遷的影響?!妒酚洝吩谡Z言上平易簡潔而又富有表現力,把許多詰屈聱牙的古書詞句譯成漢代書面語,還適當地引用成語,口語、諺語,顯得生動鮮活。
《史記》中的成語擴大了漢語語言的詞匯量,出自于史記的成語故事也成為后代文學的源泉和養料,《史記》的許多成語故事在古代廣為流傳,成為后代小說戲劇的取材對象。元代出現的列國故事平話,明代出現的《列國志傳》,以及流傳至今的《東周列國志》,所敘人物和故事有相當一部分取自《史記》。明甄偉的《西漢通俗演義》,也是大量利用《史記》中的材料。《史記》的許多人物故事相繼被寫入戲劇,搬上舞臺,據博惜華《元代雜劇全目》所載,取材于《史記》的劇目有180多種。據李長之統計,在現存132種元雜劇中,有16種采自《史記》的故事。(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楊樹增,《史記》語言的藝術特征[J].東北師大學報,19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