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3 15:49: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社會科學;數學;數學方法
Abstract: Mathematics regarding science development extremely vital role. Mathematics already entered social sciences each department. In social sciences’ mathematics question, involves to the philosophy and the mathematical relation again understanding. Regarding this question’s research,is helpful in increases to the human sciences knowledge system's overall assurance, is also helpful to the revelation nature and the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common rule. This article applies from mathematic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reason, the performance, and significance three aspects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Key words: social sciences; mathematics; mathematical method
馬克思在100多年前曾經預言:“一門科學只有在其中能成功地運用了數學,才算是真正發展了的。”1980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關于科學研究主要趨勢的調查報告也明確指出:目前科研工作的主要特點是各門學科數學化,也就是數學和數學方法在各門學科的研究發展中開始被廣泛應用。在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各門學科的數學化成為一個重要趨勢,自然地,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應用數學也成為必然。
1 數學應用于社會科學的緣由
1.1 現代化的社會科學研究必須要依據定量的精確化
數學是關于量、量的關系和規律的科學,對事物和現象作出精確的定量分析,是數學的重要功能。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許多社會科學問題都需要從定量進行分析研究,諸如經濟、能源、文化、城市、物資、人口、交通、教育等等。特別是在現代社會管理中,為了使研究結果達到一定的精確度和可靠性,這就要求必須提供數量的根據和劃分空間范圍的界限。而只有作出了定量的精確化的研究,才能夠滿足現代社會的實踐需要。現代化的社會管理需要精確化的定量依據,這是促使數學應用于社會科學最根本的因素。
1.2 現代化的社會科學研究必須要確立理論體系的精確化
傳統上,社會科學是以模糊性研究為研究模式的,這使得有些概念與命題在闡明事物的規律性時無法定量地、準確地進行,其結果往往模棱兩可。因為在某些方面缺乏精確性,因此如何解釋、如何運用似乎都有道理,這是不完善性的表現。隨著自身理論體系的逐步發展,社會科學已不再單純地做模糊性研究,而是要求向精確的、完善的科學發展。為達到這一要求,社會科學就必須進行定量化的研究,那么,將數學行之有效地運用其中就是必然的。一般而言,一門科學越是成功地運用數學,它的精確性也就越高,從而也就越完善。因此,社會科學作為一門科學,為提高精確性,將數學應用于其是發展的必然。
1.3 數學由研究精確關系向研究模糊關系的轉變
數學自身的發展、數學理論體系的逐步完善是數學可以應用于社會科學研究的另一重要原因。數值一一對應曾是數學的顯著特性,但當代數學的發展是由常量向變量、由實數向非實數、由連續向不連續、由考察簡單的數量關系向綜合分析方法的方向發展。如此,數學與社會科學,這樣一門具有多參數、多變量的動態體系和非數值特征的學科的融合已不再是問題。特別是1965年查得創立的模糊數學,為數學應用于社會科學的研究奠定了更為深厚的基礎。
在當代數學發展的眾多顯著特征之中,由研究精確關系轉向研究模糊關系是最具深遠意義的。這一特征與社會科學從模糊研究轉向精確研究的趨勢有著深刻的內在關聯。傳統的數學研究是精確性研究,而傳統的社會科學研究是模糊性研究,這樣,兩者之間就產生了不可逾越的鴻溝。而今天,數學已經由精確化研究向模糊化研究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為社會科學由模糊研究轉向精確研究提供了更為深厚的基礎和更為廣闊的空間。這樣,社會科學與數學這兩門原先似乎平行的學科,也漸漸有了相交點,從而可望延伸出一批相關學科,實現理論實踐上的重大突破。
1.4 新的數學分支的產生
從精確數學發展到隨機數學和模糊數學,從描述連續性的數學發展到描述非連續性的突變理論,在數學自身不斷發展、數學理論體系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新的數學分支隨之出現了。概率論、離散數學、數理邏輯、模糊數學、突變理論等一批新的數學分支的產生,為社會科學的研究提供了更為便利的工具。
2 數學應用于社會科學的表現
2.1 無處不在的數與形
數學是關于量、量的關系和規律的科學,這門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客觀世界中的數與形。因為數與形的問題在客觀世界中比比皆是,因此,客觀世界的各個領域也就都有著數學的存在。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在《大哉數學之為用》一文中精彩地敘述了數學的各種應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等各個方面,無處不有數學的重要貢獻。”他指出:“數學是一切科學得力的助手和工具。任何一門科學缺少了數學這一工具便不能確切地刻畫出客觀事物變化的狀態,更不能從已知數據推出未知的數據,因而就減少了科學預見的可能性,或者減弱了科學預見的精確度?!?/p>
數與形的問題遍及客觀世界的一切領域,作為客觀世界重要組成部分的人類社會也不例外。特別是當社會科學由模糊研究轉向精確研究,定性描述轉向定量描述后,數學應用于社會科學的表現更加突出。諸如數量經濟學、經濟統計學、心理統計學、教育統計學、人口統計學、數理語言學、計算語言學等新學科的建立,都是數學應用于社會科學的具體表現。
2.2 計算機帶來的福音
計算機的出現,使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成為一種普適性的技術。由于社會現象的復雜性和人工計算的簡單性,通常認為很多社會科學領域的問題是不可計算的。計算機的出現與應用,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運算的繁瑣性,使人工無法進行的多元回歸分析成為可能,從而使眾多社會問題得以精確化的計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為數學方法在社會科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必要條件,而大量使用計算機來運算,也成為數學應用于社會科學的另一個重要表現。
2.3 利用新興橫斷學科
20世紀40年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等學科的相互交融滲透產生了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合稱“老三論”?!袄先摗本哂懈叨鹊某橄笮院蛷V泛的綜合性,并帶有橫向的方法論的特征。它們的發展,為社會科學系統確立結構、建立數學模型注了一臂之力,為我們分析社會現象提供了新方法、開辟了新思路。例如,金觀濤在《在歷史的表象后》一書中,運用系統論、控制論方法,建立了“中國封建王朝周期性崩潰”的數學模型,通過精確的分析計算,在“中國封建社會為什么長期延續”這一一直困擾史學界的問題上作出了富有意義的探索。
3 數學應用于社會科學的意義
3.1 使數學思維越來越廣泛地成為一般科學的思維方法
具有嚴格科學性和獨特藝術性的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一門技術,更是一種思維方法,這是迄今為止人類認識史上最為科學、效用最為顯著的一種方法。將數學應用于社會科學,將抽象的數學思維、科學的數學方法應用到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經濟、文化、教育、交通等社會問題,有助于數學思維的方法能被廣泛地吸收,有助于數學思維的方法能被更為容易地接受,更有助于數學的思維方法逐漸滲透到其他領域。
3.2 提高社會科學研究的質量和效率,使社會科學更加完善
在未引入數學方法及計算機的使用前,社會科學的研究多是模糊研究、定性研究,甚至某些概念都是人為地、感性地在進行描述。數學應用于社會科學成為可能后,社會科學的研究有了精確化的定量依據,其研究結果的準確性也大大超越以前。而數學模型、新興理論、計算機的介入,也使得社會科學的研究效率不可再與從前同日而語。
3.3 促進哲學與數學的交融
摘 要: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系統科學研究方法。當前部分院校研究生在研究方法方面缺乏問題意識、方法意識和規范的意識,且實際運用能力也比較低。對于研究生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習其是解決學位論文撰寫乃至今后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問題,也是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結合現狀開展的《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課程,為加強研究生科學研究法訓練提供了渠道。
關鍵詞:研究生;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問題;訓練對策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系統科學研究方法。當前部分院校研究生在研究方法方面缺乏問題意識、方法意識和規范的意識,且實際運用能力也比較低。近十年來,隨著研究生的招生和畢業數成倍增長,提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日益成為研究生教育關注的焦點。中央從2011年秋開始在全國有關高校增設碩士生選修課《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為研究生加強科研方法的訓練提供契機。
一、研究生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課的主要任務
社會科學是人類認識和改造社會,促進社會進步的科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是指社會科學研究為發展和完善社會科學理論在搜集和整理社會科學實踐經驗數據并開展理性思維的過程中所采用的一切途徑、手段、工具和方式。[1]我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發展一直都比較緩慢,更新也比較滯后,特別是研究生階段的研究方法訓練嚴重不足,沒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科學性不強。
研究生階段的人才培養是培養研究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科學研究,提升其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研能力。而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提高研究生運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能力,提升論文寫作的質量。研究生階段的研究一般提倡實證研究,所以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實證研究方法訓練,使教育對象在研究生學習階段培養理論聯系實踐的意識,為以后的研究奠定扎實的基礎,為社會科學發展做出貢獻。
二、研究生培養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系統給國家培養輸送了數百萬名畢業生,他們為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十年,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研究生精英教育模式也逐漸向大規模教育模式發展,并且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也大不如前,沒有上升反倒下降。武漢大學的一項調查指出,導師們對于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的評價結果是:1.2%的人認為有很大提高,12.1%的人認為略有提高,25.2%的人認為基本穩定,45.4%的人認為略有下降,16%的人認為嚴重下降。[2]
首先,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研究生中的應用基礎比較薄弱。一方面,一些碩士研究生的導師所掌握的資源不足,包括縱向和橫向的課題經費問題,這樣就不能給實證研究提供資金支出。另一方面,導師和研究生之間處于分離狀態,雙方沒能達成一種優勢互補的和諧團隊局面,研究多屬于理論分析,而缺乏實證研究。其中部分導師自身對科學研究方法的掌握還不夠成熟,有的甚至重理論而輕方法。
其次,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教學的欠缺。平時學習生活中在與同學交流時,大家對關于論文方面的方法問題表現出很茫然的狀態,對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知之甚少,這樣的問題亟待解決。比如不會選題,對研究問題的確定性偏重于依賴導師意見,難以在專業方向的領域里提出感興趣有價值且有能力完成的論題。有的題目命名就不能過關,假命題問題嚴重,學生不知道如何界定研究問題,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命題,什么樣的命題能激發讀者興趣,什么命題有研究的潛能等等。部分論文沒有研究問題,研究的視角太窄,研究目的比較含糊,將研究具體化深刻化的能力不夠。雖然不能說這些不足都是研究方法學習缺乏導致的,但是只要通過這方面的指導引導,是可以改善的,并減少研究生在論文寫作中做無用功無效功。
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課提升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對策
1.注重提高研究生選題能力。雖然研究方法不能解決研究生在自己研究方法上選擇“合適”的研究題目,但在方法訓練的時候,應該在初期理解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問題,接著通過實際案例,引導研究生意識到哪些是合適的選題或有研究價值的選題,同時給學生一定的自,讓他們自己去鑒別、分析、討論和思考。這樣,在提高學生自主選題之前,首先學會鑒別他人的選題,還能了解自己研究領域的重要刊物和相關人物的文獻。比如,對于我們教育科學院的研究生來說,我們可以多讀教育學報,了解教育最新動態,知曉教育最近有哪些大事、哪些問題,這對于我們選題的幫助是十分大的,而且上面的數據也是權威可靠的。
2.重點解決研究規范性問題??茖W研究要遵循嚴格的學術規范,包括確定選題、設計研究課題、收集相關數據資料、陳述結果、安排論文結構等等,這些都有固定的格式規范要求,作為一個科學研究初探者,不僅要清楚地知曉,還要嚴格執行。加強研究生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訓練,重要的環節就是強調學位論文的撰寫必須遵循學術規范。一是了解研究程序,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據;另一方面,要加深對研究方法和方式選擇的適切性確定,各種研究方法要如何結合使用才能達到研究的目的,什么樣的問題適合什么樣的研究方法等。訓練過程中首要采用的應該是研究生論文的案例分析,通過這種方法能直接有效的找出研究生科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方法欠缺點在哪里,并找到優勢。從選題、研究問題、研究設計、研究分析、研究結論等方面分析研究生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規范,進行這樣的訓練,可以加深學生的直觀理解和印象??傊醚芯可恼撐倪M行指導訓練是解決規范問題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3.注重實踐訓練,從做中學。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與本科和其他階段的學習是不一樣的,研究方法的訓練在深度及課時安排上不同之外,訓練方法和側重點也不一樣,研究生階段應該是掌握實際科研能力,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研究與論文撰寫上,構建知識與實踐能力的有效結合。所以,研究方法訓練要特別重視實踐活動訓練。結合課堂上的實踐并安排一定強度的課下實踐任務,通過自身訓練,讓學生在做中掌握科學研究的規范與技巧,激發其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熱情。訓練方式很多,可以是文獻綜述的寫作、專題寫作、調查問卷報告等,要重點關注的是在寫作過程中學生研究方式的運用、問卷調查的設計、寫做技能等,要想提高這些能力,都要親自操作后才能有深刻印象。
參考文獻
[1] 林聚任,劉玉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M].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22-24.
1.優化會計環境。一般認為,會計環境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教育等因素。不難看出,這些因素均屬于社會科學范疇,并構成了社會科學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些因素的發展變化無疑對會計的發展變化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這已被諸多的研究成果所證實。通過會計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比較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會計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共性,更清晰、更全面地認識會計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內在聯系,更準確地把握影響會計學發展深度、發展廣度、發展方向的各項外部環境因素,從而為會計學更合理、有效地適應環境的發展,更好地發揮會計學的職能作用提供理論依據;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會計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差異,把握各自的矛盾所在,更深入了解有關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理論體系、方法體系等方面的特殊性,對各個會計環境因素為何作用于會計、如何作用于會計、何時作用于會計。作用于會計的程度等問題,提供更為清晰的思路,使我們更全面、深入、客觀地認識和利用會計環境,通過會計對有關環境因素的反作用,實現優化會計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
2.認識會計學本質。關于會計學的本質,主要有生產力論、生產關系論、上層建筑論、產權論等觀點。很顯然,會計學作為經濟學的分支學科,屬于社會科學范疇;同樣,會計學作為管理類中工商管理下的二級學科,仍然沒有脫離社會科學。因此,會計學不可能具備生產力性質,而作為管理類的學科專業,又不可能僅僅是一門技術、藝術、方法,也不可能僅僅以提供財務信息為目標。從資金運動及其所體現的財務關系看,會計學具有一定的生產關系性質;從會計準則、會計制度角度考察,會計學具有一定的上層建筑性質;從會計等式及其反映和監督的內容分析,會計學又具有一定的產權性質;從會計專業的學科地位及其工作性質考慮,會計學又屬于一項管理活動。從現有這些觀點看,會計學作為系統化的會計知識體系,本質上是有關產權方面的管理活動,這是基于會計學是經濟學的組成部分、是管理類中工商管理的二級學科所得出的結論。這一結論的正確與否,雖然有待于我們理論上的進一步討論和實踐中的不斷印證,但卻是與會計學的社會科學性質密切相聯的。會計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比較研究,也必然帶來對這一問題更科學、更合理的認識。
3.夯實會計研究基礎。會計學作為社會科學中的一個子學科,其發展和完善有賴于其他學科、尤其是相關學科的發展和完善,并以其相關上一級學科為基礎。通常認為,會計學的理論基礎是政治經濟學,也有人認為哲學、數學同樣是會計學的理論支柱。實際上,會計學的理論基礎與一定的經濟體制有關。在計劃經濟下,會計的主要任務是反映和監督國家計劃的完成進度及其結果,企業會計作為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手段,本質上已被納入國家財政體系,形成了國家宏觀上的大財政和企業微觀上的小財政,會計工作、會計研究與財政工作、財政理論形成了緊密的關系,這時會計學的理論基礎是政治經濟學和財政學。在市場經濟下,會計學的理論基礎應是經濟學(含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和金融學,許多新的會計問題均源于此,比如產權會計學問題、委托會計理論、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問題外幣拆算會計問題、通貨膨脹會計問題等等。當然,與會計學理論密切相關的還有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社會學、行為科學等學科。不管怎樣,會計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比較研究,是深化會計研究、強化對會計理論基礎的認識、構筑更加扎實的理論根基的需要。
4.加深會計研究深度。實踐證明,作為一門應用經濟學,會計學也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科學,為企業的經濟管理服務,因此才有技術論、工具論等觀點。但這不等于會計學沒有理論,否則也就不會產生各個會計學流派。而會計理論作為會計學的研究成果,其研究深度有賴于相關學科的深入了解及其理論的借用。例如,規范會計學派與實證會計學派的產生,源于經濟學中的規范研究、實證研究,而這些研究方法又來自于哲學中的方法論。研究會計問題,既要深入會計學內部把握其精髓,又要站在會計學之外的經濟學。管理學、哲學甚至倫理學等角度冷靜地分析會計,所謂“跳出會計看會計”、“跳出會計研究會計”的道理即在于此。惟有如此,才能增強我們研究會計的客觀性,減少和避免偏見。會計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比較研究,為此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和機會。目前采用經濟學、倫理學、行為科學等視角研究會計問題,對會計學的發展所作的貢獻,就是一個典范。
5.拓寬會計研究領域。關注和加強會計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比較研究,可以在它們的共性與個性中發現新的有用的結合點,進而拓展會計學的研究范圍,擴大會計學的研究視野,借鑒其他學科有關原理、理論豐富會計學,甚至形成新的邊緣會計學科。管理會計、產權會計、行為會計、破產會計、會計哲學、會計心理學。會計倫理學等邊緣學科的形成,都是會計學與其他社會科學比較研究的典型成果,是會計學與其他社會科學融合的結果。而三式簿記對物理學中的動力、摩擦等概念的引用以及現金流量表對物理學中的流量概念的引用等,是會計學與自然科學結合的結果。
6.完善會計學科體系。在現代會計學中,一方面會計學科不斷分化、細化,向縱深發展,使會計學科體系呈現出一種遞進的、專門化的趨勢,另一方面會計學科又不斷綜合,邊緣學科不斷涌現,使得會計學科體系呈現出一種橫向的、綜合化的趨勢。前者是會計學本身發展規律的結果,后者則是會計學與其他學科的比較、融合的具體體現,尤其是與其他社會科學比較的結晶。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這種既矛盾又相互促進的趨勢之所以將持續下去,是因為這是一種科學發展的必然規律。會計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比較研究,也必然帶來會計學科體系的深刻變化甚至革命。
7.把握會計學發展方向。20世紀以前的會計學,主要是研究記賬、算賬、報賬的理論和方法,實際上是簿記理論的研究,這與當時社會生產力及其他社會科學的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社會科學概念的形成及其突出作用的發揮,只是20世紀60年代以后的事。會計學中的管理會計形成于50年代。發展于60~70年代、更新于80~90年代,與同期有關社會科學的發展線路是基本吻合的。研究其他社會科學,進行會計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比較,可以從中總結和發現會計學的發展方向,以增強會計學研究的主動性、自覺性和能動性,提高會計研究效率、改善會計研究成果。
8.發現會計研究中的問題。既然有關其他社會科學的發展,預示著會計學的發展方向、引出新的會計學問題,那么通過會計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比較研究,就容易發現會計研究中的問題。比如,有人將會計研究方法分為規范研究法和實證研究法兩類,但將某個問題的研究也歸結為規范研究或實證研究,并不科學。因為如果從邏輯學、哲學角度考察,規范研究中包含著實證研究,或者理論實證,或者實務實證;而實證研究中也離不開規范,實際上,實證研究中的假設條件本身就是一種規范。再如,一般認為,會計的對象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而資金運動是價值運動的貨幣表現,那么財政的對象、稅收的對象又是什么?籠統的將價值運動(資金運動)作為會計的對象,必將模糊會計學與有關社會科學的界限,侵占其他有關學科的“領地”,造成學科間的混亂,因為劃分不同學科的根本界限在于不同學科的研究對象。如果不進行會計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比較,則很難發現這類問題。
[關鍵詞]社會科學;評價機制;評價文明
[中圖分類號]G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2)08—0154-03
1 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的必要性-
學術界對于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及其創新的必要性論述頗多。社會科學評價機制不僅在學術研究、現實應用、管理等不同層面極其必要,而且是“關系到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和創新的戰略性問題”。從社會科學“十二五”以及中長期發展看,社會科學評價機制的創新已經成為社會科學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其必要性更加突出。
1.1 評價機制創新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科學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的任務是研究與闡述各種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社會科學評價活動作為客觀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也是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之一,而在評價活動中形成的相互作用的各種關系——社會科學評價機制,自然也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秶艺軐W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在其主要任務中已明確提出:“圍繞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深入研究建立科學的文化產品評價標準、評價機制和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機制”。可以預見,在“十二五”乃至以后一段時間,對文化產品的重要生產活動之一的社會科學研究而言,其評價標準、評價機制的研究以及創新必將得到加強,并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2 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是實現中長期發展的重要保障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在其保障措施中明確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特點的分類評價標準,構建以創新和質量為導向的多元評價體系,更加注重學術原創性和實際應用價值”,可以說社會科學評價的創新事關“十二五”規劃任務的實現程度和實現質量。但是,不論是分類評價標準還是多元評價體系的建設,都離不開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這一基石。一方面,評價機制不僅決定評價標準或評價體系的創新程度,而且影響著評價標準或評價體系的實踐應用。具體而言,評價機制決定著誰來評價、評價什么、怎么評價。如果不能有效的解決評價機制創新問題,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的創新只能是“新瓶裝舊酒”,難以真正發揮出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創新對于社會科學創新的激勵、引導作用。另一方面,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的方向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導向。社會科學評價機制的創新,不僅涉及到社會科學研究的學科方向設置、人才隊伍建設、創新體系建設等宏觀內容,而且關系到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能否評職晉級、研究機構能否獲得資助、研究成果能否獲得認可和快速實現轉化等微觀層面,甚至能影響到社科研究人員乃至整個社科界在社會科學研究工作中對于數量與質量、產品與精品、短期與長期、利益與道德的選擇,是社會科學中長期發展的重要導向。
1.3 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有利于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
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在推動社會科學創新的基礎上,不僅能夠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的優化,而且能夠通過外部環境優化和科學思想的指導推動自然科學創新與應用,甚至有可能實現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發展之間的良性互動、交叉發展?!秶艺軐W社會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就已經提到“要促進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相互滲透”。因為,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雖然差別較大,但都遵循科學的發展規律。從實踐看,科技創新發展規律是社會科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社會科學評價機制正在廣泛借鑒自然科學的評價機制和評價方法。通過社會科學評價機制的創新,推動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互動發展,有益于創新型國家建設,能夠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2 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的障礙
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不僅極其必要,又極其復雜和困難,不僅受制于社會科學自身的特點、現行評價機制的障礙,更受制于經濟社會發展大環境中評價文明的缺失以及對社會科學各子學科發展規律認識的不足。
2.1 社會科學自身特點的制約
社會科學作為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由于社會現象的復雜性,社會科學具有學科結構和研究成果多樣性、成果與質量具有主觀性和模糊性、價值實現周期長期性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社會科學評價必然要根據研究對象的差異以及不同時代人們對研究對象認識程度的差異而與時俱進。但多元評價標準在學術性與政治性、獨立性與社會性、質與量、本土性與國際性等4個關系上的難以調適,不可避免的引發了社會評價的困境。同時各學科領域之間相互交融、學科領域進一步細分、實證研究方法大量等現象,又導致社會科學學術評價與時俱進的難度不斷增大。
2.2 現行評價機制的障礙
現行的的評價機制是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的重要障礙,在現行評價機制上進行創新和突破不僅需要巨大的智慧和勇氣,更需要消除現行評價機制下形成的“權力”影響和“利益”關系。一方面,現行評價機制下形成的“權力”影響難以消除?,F行評價機制中學術價值評價與學術能力評價混淆、物的評價與人的評價混淆,造就了因行政因素或社會因素產生的評價者和評價機構的巨大“權力”。盡管這種“權力”已經引起了學術界對于評價主體的反思,但實質上由于評價工作中各個層面的“權力”與“利益”的微妙關系,即使實施第三方評價等辦法,仍難以消除“權力”的影響。另一方面,在現行評價機制下形成的“利益”關系難以協調?,F行評價機制下,評價主體、被評價者、評價對象以及期刊雜志等各方力量已經形成了復雜的“利益”關系,而現行評價機制的創新,必然對這種利益關系造成影響,正如有關學者分析的,“學術評價已經被期刊分級制度所主導,期刊評價機制成為了學術創新的絆腳石”,現行評價機制下形成的“利益”關系網中某些力量的必然會抵制評價機制創新。
2.3 評價文明的缺失
現行的評價機制,是在廣泛借鑒西方社會科學乃至自然科學的評價方法上形成的。不可否認,現行評價機制對于中國當代社會科學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西方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評價方法的產生,根源于西方的城市文明、工業文明、市場文明的連續發展。而中國的文明形態與西方迥異,斷展的儒家文明、巨變中社會轉型文明,不僅導致了“中國當代人文精神的構建……應清醒認識到農耕文明基礎上生成的中國古典人文精神的嚴重局限……但中國目前面臨的情況……不能直接將西方近現代人文主義、人本主義全盤搬來做現代化的觀念基礎”,更導致了中國評價文明的缺失,進而引發了學術浮躁、學術不端等問題的廣泛存在,使西方的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在中國產生了“橘生淮北則為枳”的現象。
2.4 學科發展規律認識的不足
“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分類評價標準和多元評價體系”的建立,迫切需要加大對社會科學子學科的發展規律的認識。然而,在中國知網的“哲學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Ⅰ輯”、“社會科學Ⅱ輯”和“經濟與管理科學”4個數據庫中以“學科”和“發展規律”為關鍵字段進行題名檢索,文獻記錄只有13篇,其中真正涉及到社會科學各學科發展規律的文獻更少。學科發展規律認識的缺乏,導致各學科評價方法、評價機制缺乏理論基礎,不論采用多么先進實用的評價方法,都難以促進學科發展。
3 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的思路與內容
綜上所述,社會科學學術評價機制創新不僅十分必要,而且障礙重重。從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創新的現實需要和發展需要來看,盡快推動社會科學學術評價機制創新已經迫在眉睫。
3.1 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的思路
當前,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既要堅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原則,把握住建立“分類評價標準和多元評價體系”的基本要求,又要積極打破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的各種制約因素。具體而言,要以為指導,在短期內,通過加大學科發展基本規律和學術評價基礎理論研究力度,支撐建立分類評價標準和多元評價體系;從中期看,通過推動學術價值評價和學術能力評價的分離,構建以創新和質量為導向的、更加注重學術原創性和實際應用價值的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和評價體系;從長期看,通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加強法制文明建設相結合,推動建設符合國情特色的社會主義評價文明。
3.2 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的內容
3.2.1 積極推動事關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創新的基礎理論研究
首先,現有社會科學及其子學科發展規律的研究。社會科學的子學科,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簡表(國家標準GBT 13745—2009)》標準有20個,進一步細分所涉及到的二級學科、三級學科更多。這些學科之間由于研究對象差異,發展規律必然不同。而通過加強對這些學科經典力作出現以及發揮作用、理論創新重大突破、重要學術會議交流活動、論文論著出版以及有關文獻資料解密等方面的周期性和規律性研究,并根據周期或規律的相似性對各學科進行歸類,是建立社會科學分類評價標準的重要依據。其次新興學科發展規律的探索。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新的社會現象和新的社會問題逐步涌現,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滲透進一步加劇、新興研究方法更加迅速的采用,社會科學新興學科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目前有些新興學科仍被就近歸納到原有學科中,并應用舊的評價機制、評價體系進行學術評價,這顯然不夠科學。為此,亟需在關注新興學科成長的同時,加大科研力量,在探索新興學科分類標準的基礎上,盡快發現新興學科的發展規律,通過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促進新興學科的發展。第三,依托學科發展規律大力推動學術評價理論創新。合理的分類評價標準,必須是學科發展規律與學術評價基本理論的有機結合。不同學科的成果側重不同,論文、研究報告、著作甚至秘密文件等應在不同的學科評價中占有不同的比重。必須在引進西方社會科學評價方法的基礎上,與我國的國情相結合,推動學術評價的理論創新,才能更有效的推動社會科學評價機制的創新,進而推動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
3.2.2 確定學術價值評價和學術能力評價分離的導向
學術價值評價和學術能力評價的分離,并進一步建立以學術價值評價作為學術成果原創性和實際應用價值依據、以學術能力評價作為研究人員能否升職晉級依據的社會科學評價機制。首先,必須明確學術價值評價和學術能力評價的評價對象、評價目標的本質差別。學術價值評價的對象是單獨的學術成果,是物,評價的目標是其對于學科發展的價值;而學術能力評價的對象是人或者團隊,評價的目標是該人或團隊創造學術價值的能力。兩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差別,學術作品的學術價值是其作者學術能力的體現,但卻不能等于作者的學術能力,學術能力還包括個人發展提升的能力、學術團隊持續發展的能力等等;同樣學術能力強的人或團隊的成果,如其早期成果或者資料類成果,也未必全都具有很強的創新性或學術價值。其次,必須認真選擇學術價值評價和學術能力評價的評價方法、評價指標。評價目標決定評價方法和具體指標。學術價值的評價,要更加重視社會科學的自身特點,在采取同行評價與定量評價的基礎上,要更加關注學術成果的歷史價值;而學術能力的評價,要以人為本,更加重視人或團隊的發展特性,更加關注學術團隊的可培養性和未來價值。簡而言之,學術價值評價和學術能力評價的評價方法、指標的選擇要注意時間價值的取向,學術價值偏重于歷史價值的實現,學術能力偏重于未來價值的實現。從評價方法上,學術價值的評價,因為標的固定,主要以單向評價為主;而學術能力的評價涉及到未來發展,則必須包括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互動的雙向評價。第三,必須明確學術價值評價和學術能力評價主體的差別。學術價值評價由于其評價目標僅僅是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其評價主體應以社會學術力量為主,如專業的學科學會等,行政、市場等非學術力量不宜參與過多;而學術能力評價由于涉及到升職晉級、項目資助甚至某一學科或某一方向的長期發展,其評價主體應在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和評價體系基礎上,以行政力量為主,社會學術力量為輔。
關鍵詞:體育社會科學;評價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7-3612(2010)08-0001-03
Build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SportSocial Science
CAI Youzhi,WANG Huizhai,CHEN Li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Evaluat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sport social science has a practic 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manage ment of China’s sport social science and to enable it to have a better referenc e function to the decision-making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ponents of the eva luation system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the sport social science and the rela tions among them. It proposes a r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ubjec t, object, standard, objectives and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evaluation.
Key words: sport social science; evaluation system; building
在體育事業迅速發展的今天,要實現體育社會科學研究的高效化、獎勵的合理化、管理 的科學化,必須以建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科學評價體系為前提條件和基本依據??梢哉f ,體育社會科學評價活動是體育社會科學研究、獎勵、管理活動的基礎,科學合理的評價是 保障體育社會科學系統有效運行及推動體育社會科學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
1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實踐與現實意義
近些年來,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數量激增,成果質量良莠不齊。如何科學、客觀 、公正地評價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如何在體育學科自身特色的基礎上,建立與完善我國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機制、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已成為當前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發 展中刻不容緩、必須要解決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從宏觀的角度出發,開展體育社會科學 研究成果的評價無疑對提高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以及促進體育社會 科學更好地為決策服務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首先,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是調動體育科研人員積極性與創造性、促進體育社會 科學人才成長的重要措施。對于科研人員而言,科學研究的真正意義在于對其首創精神和創 新成果的認同。體育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大小與其研究工作和成果能否得到承認、 相應待遇和榮譽有關。只有對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進行合理的評價,才能造就一個公正競 爭的環境,才能充分調動體育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其次,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是體育科研項目管理的重要環節。一方面,通過建立 相對公平的成果評價標準,有利于增加科研項目管理的透明度和可實施性,并對項目承擔者 、申報者產生激勵效應;另一方面,在評價指標體系可衡量和可公開的條件下,會對體育科 研項目承擔者產生直接約束效應,從而達到提高科研項目完成質量,實現科研項目研究目標 的目的。
再次,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可以為體育社會科學研究者樹立良好學術道德規范提 供導向。當前體育學學術界存在著一些學術失范問題,而科學的“評價標準”和評價程序的 實施必將有助于改變這一現狀。
最后,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能為體育社會科學宏觀管理提供重要依據。只有通過 全面系統的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掌握當代體育社會科學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發現不 同研究人員、機構和地區的體育社會科學能力、水平、優勢和不足,才能依據評價結論制定 出相應的政策和規劃,以引導或指導體育社會科學活動,減少決策的主觀性與盲目性,實現 體育社會科學管理的科學化。可見,加強體育社會科學評價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建立完善的 體育社會科學評價體系,對于優化我國體育社會科學宏觀管理、推動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的發 展尤其重要。
2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體系的基本框架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是一個多目標、多層次、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評價的主 體、評價的對象、評價的標準和評價的目標體系等等。
2.1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體系構成要素及基本結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項目評價體系的構成要素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 互影響、相互制約,從而構成了有機的評價體系。對評價體系的組成及各要素之間關系的分 析,是評價設計階段的核心內容,也關系到評價活動能否順利實施以及能否取得準確、科學 ,并具有實踐指導意義和理論研究意義的評價結果[1]。
體育社會科學評價體系基本構成要素包括:主體、客體、標準、目標、方法和技術。其 中評價目標是由決策主體和評價主體所確定的,在評價過程中所希望做出判斷的主觀價值或 客觀價值的類型;評價標準是評價活動做出價值判斷的基準,可以是歷次評價活動結論的總 結,也可以是評價主體價值觀或主觀效用的體現;評價目標經過與評價客體屬性和評價客體 外部環境屬性相結合,形成了評價指標體系。而評價主體通過評價指標體系對評價客體的屬 性和對評價客體產生影響的外部環境特性進行分析,形成評價結論。成果評價系統基本結構 如圖1所示。
從認識論的視野出發,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需要由評價主體對評價對象的屬性或 特征進行認識,并與事先選定的評價標準進行比較和判斷。評價對象的屬性是否能夠被評價 主體認識,不僅取決于評價對象屬性的隱蔽性,還取決于評價主體的認識能力。評價主體進 行評價時依據其主觀評價目的確定評價標準,即從評價對象屬性中選擇部分屬性判斷其是否 符合客觀價值標準和主觀價值標準。
2.2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主體評價是主體對客體價值的認識活動。按照價值論觀點,價值是客觀的,但評價不同于對 客體的認識,而是對主體需要及其與客觀屬性關系的反映[2]。因此在評價中,評 價主體及其需求的確定將直接影響到評價的目的及對客體屬性的認識和判斷。
在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中,隱含著一個基本的假設,即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活動能 夠滿足一定主體的需求,即在主體與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活動中存在著一定的價值關系。在這 種價值關系中,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活動成為價值客體,而與其對應的主體就是價值主體。在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中,評價的內容是判斷價值客體符合主觀規律和客觀規律的程度 ,因此評價主體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價值主體與價值客體的特點與關系,還要考慮對價值客體 符合規律的認識需求。
2.3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客體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是評價主體對評價客體屬性的認識和對客體屬性滿足價值主 體需求程度的判斷過程。評價的客體是體育社會科學成果及體育社會科學成果與價值主體之 間的價值關系。
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主要特征被描述為:創造性的認識結果;具有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的;用科學方法產生的。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可以界定為:科研人員運用科學方法,收集 、加工、研究與體育社會科學有關的信息而生產出的具有新的價值的認識結果[3] 。
體育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是一種高度對象化的活動。體育社會科學成果不同于體育自然 科學成果的形式、性質和特點,在于它既作為對象性前提,也作為評價主體賴以生存和活動 的文化背景,而規定、制約和影響著體育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活動。從價值論和評價論的高 度來把握體育社會科學成果基本對象性特征,對體育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具有關鍵性意義。2.4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標準標準問題是評價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前提和基礎。評價標準在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 果評價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是實現科研成果評價客觀性與公正性的重要前提和保證,對成 果的評價、對科研人員及其機構的科研活動以及對學科的發展具有“引導和定向功能”。為 了客觀、科學、公正地評價成果價值,必須厘清標準問題,從而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基本評價標準涉及價值標準和驗證標準。其中價值標準是體育 社會科學成果評價標準體系的核心內容。依據價值標準評價體育社會科學成果的現實的或可 能的意義或功能,就能對成果中所包含的價值和意義作出合理的評判,這是體育社會科學成 果評價的基本內容和重要途徑。它通常通過評價主體對成果的一定態度表現出來,表達著評 價主體對于成果的肯定或否定、贊賞或厭惡的情感和思想傾向。總體上講,價值標準包含著 理論價值標準和社會價值標準。
科學的社會科學理論應是對于社會存在及其本質的科學反映。因此,體育社會科學成果 評價必須堅持真理性評價這一原則。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惟一標準,也是檢驗體育社 會科學成果的真理性的根本標準。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存在著一定的客觀性基礎,由此可 以得出,其驗證標準包含兩個方面的內涵:以事實作為驗證的根本依據;以邏輯作為驗證的 重要準則。
2.5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目標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目標的確定是評價設計的關鍵內容,根據評價目標確立評價 問題,并進而設置指標體系是評價的基礎工作。在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活動中,首先 就應有明確的評價目標,清楚地認識為什么而評,評什么。然后再以此為依據選用可行的科 研評價方法、制定合理的科研評價指標體系。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目標是整個評價活 動中最關鍵的因素,一切工作都要圍繞這一總目標展開。
2.6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指標評價指標是評價體系總體目標的具體標志。要對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進行評價,必須 確定對各個組成要素和各種影響因素進行衡量的統一尺度,即構建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 價指標體系。評價的依據和標準應當深植于評價指標體系之中??茖W、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 應是全面、系統、明確,并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的評價依據和評價標準。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 果評價指標體系是評價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和依據,它通過一系列科學、完整、系 統的指標衡量成果的實際情況,對評價結果的可靠性、有效性有很大影響,是體育社會科學 研究成果評價體系中最受關注同時也是爭議最大的部分。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指標體系的提出是一個循環反復的過程,它一般要包括信 息搜集、目標分析、指標體系結構的確定、指標的分析與篩選、指標的內涵與標度設計、指 標權重分析、指標體系的確定等步驟。特別指出的是,確定的指標體系還要經過實踐的檢驗 ,方能在實際評價活動中運用。本項目在專家調查的基礎上,為將繁雜的指標概化為少數關 鍵性指標,提高評價的可操作性,嘗試應用因子分析方法,根據各因子載荷,抽取特征根大 于1的公因子,共抽取出五個公因子。分別命名為:社會價值、學術價值、檢索、社會認同 、文獻參考因子。各因子含義分別為:
因子1:在該因子中,成果轉引率、成果影響廣度、資料收集處理難度等指標的載荷較大, 這幾項指標的共同特點是:他們是對科研項目的客觀評價,能夠收集到具體的數字作為論據 ,通過他們可以間接而客觀地驗證科研項目的重要程度,因而將因子1定義為檢索因子。
因子2:該因子中,研究成果獲獎等級、項目研究的社會價值、等級、項目來 源等載荷較大,這些指標的共性是:他們能直接或間接地反是映本項目對對該成果認可度, 因而定義為社會認同因子。
因子3:該因子中,文獻引證規范性、資料收集處理難度、項目研究的惟一性的載荷較 大,定義為文獻參考因子。
因子4:該因子中,項目的社會價值等指標的載荷較大,定義為社會價值因子。
因子5:該因子中,項目的學術價值等指標的載荷較大,定義為學術價值因子。
2.7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方法與技術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方法主要有定性評價方法、定量評價方法和綜合評價方法 。定性評價方法主要是同行評議方法,定量評價方法主要是計量評價方法。此外,在評價過 程中還需要結合專家評價法、層次分析法等其他評價方法。但需要強調的是,每一種評價方 法,包括量化方法,都有其方法所限定的內在目標,只有充分認識了這些內在目標才能更好 的建構評價體系。下面主要分析同行評價方法和計量評價方法。
2.7.1 同行評價方法體育社會科學成果的描述性、模糊性等特點使得它難以通過精確的計算、反復的科學實 驗加以驗證,也無法用某些數據或指標作簡單的測定。同時,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對體育事業 發展具有長期或者間接的作用和影響,因此,目前對體育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大多采用同行 評價的方法來進行。
2.7.2 計量評價方法為了使體育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結論盡可能地符合客觀性,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一些 體育社會科學管理部門和研究人員開始探索借助科學計量分析指標來評價體育社會科學成果 。計量評價方法是一種定量的評價方法,主要是把體育社會科學評價中的一些內容指標化、 數量化、數值化,然后根據一定的權重計算出分值,通過分值的比較來衡量體育社會科學的 價值。
3 結 語
一個成熟的評價體系不是理論思辨的結果,而是在實踐的互動中誕生的,其中評價主體 、評價對象、評價目標與評價方法的互動是極為重要的環節。事實上,方法的局限就是評價 的局限,不深入分析所采用方法的不足,就很難確實了解評價的真正內涵和指向[4] 。因 此,本文在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體系方面的探索只是一次嘗試,還有待于在今后的實 踐中不斷完善和深化。
參考文獻:
[1] 連燕華,馬曉光.評價要素系統結構分析及模型的建立[J].研究與發展 管理,2000,12(4):17-20.
[2] 李連科.哲學價值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83.
[3] 蔡有志,等.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標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 ,30(12).
[4] 劉大椿.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若干問題[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2).
[5] 吳平.社會科學評價程序與方法運用[J].情報科學, 2006(6): 814-818.
[6] 陳力丹.關于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評價標準的幾點意見[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 院學報,2003(1):56-59.
關鍵詞:體育科學;學科;屬性;分類;體系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1307-3612(2006)11-1453-04
1 體育科學學科屬性及分類研究沿革
20世紀90年代盡管國家已將體育科學歸屬于社會科學,但體育科學領域許多專家,還有科學學科研究的有些專家對于體育科學學科屬性及分類問題都提出了異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研究成果。
田雨普認為體育科學是介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綜合科學,其學科體系由基礎科學(包括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技術科學(包括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專業技術3個學科體系組成(圖1)。
熊斗寅認為體育科!學隸屬于科學體系中的“技術科學”。學科體系分為體育自然科學類、體育管理科學類和體育社會科學類(圖2)。
胡曉風認為體育科學學科體系由體育社會學學科、基礎學科、運動學學科3大類學科群組成(圖3)。
1982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卷中,體育科學分支學科共有12個,即體育學、運動學、運動形態學、運動解剖學、運動人體測量學、運動局部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心理學、運動醫學、運動訓練。對上述學科劃分為3個層次和3大類(圖4):第1層次是體育學,第1層次向第2層次過渡的學科是體育哲學和體育情報學,第2層次是體育基礎學科、運動技術學科和體育社會學科3大類,第3層次是下屬各門學科。
徐忠、屈世瓊認為,體育科學是屬于一門綜合性科學,與自然科學、人文、管理科學、交叉科學綜合融合而構成了體育科學學科群。從而提出體育科學體系結構為6個學科群:哲學方法學科群、人文社會學科群、自然生物學科群、運動科學學科群、管理信息學科群、交叉邊緣學科群(圖5)。
王續琨、劉永振認為:“體育科學現已發展成為一個包含眾多分支學科、邊緣學科,介于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睂w育科學分類提出了自己的構想,將體育科學的分支學科、邊緣學科區分為5個群組(圖6)。
邵偉德、馬楚紅在“體育學科分類體系的科學性探討”一文中認為體育科學簡單地歸為社會科學不夠合理,并指出了在體育學科分類時需注意的4個原則:科學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實用、可行、方便性原則,統一性原則,由此而提出體育學科分類體系的構想圖(圖7)。
羅加冰對體育新學科進行了分類:體育自然科學類新學科,體育社會科學類新學科,體育管理科學類新學科,體育人文科學類新學科,體育綜合科學類新學科(圖8)。盡管是新學科分類,實際是他對體育科學學科的分類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與意義。 上述關于體育科學學科屬性及分類研究后繼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科學學科分類研究
科學作為一種觀念形態和知識體系,是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和反映??茖W結構與它所反映的客體結構即整個客觀世界的結構是一致的。我國對科學學科體系的探索,有二元論、三元論和多元論之爭。二元論即認為科學學科分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三元論認為科學學科分為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多元論認為科學學科分為許多學科體系。恩格斯早在1874年提出對科學分類的觀點:“每一門科學都是分析某一個別的運動形式或一系列互相關聯和互相轉化的運動形式的。因此,科學分類就是這些運動形式本身依據其內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類和排列,并將科學分為數學、力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及地理學6類。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根據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認為整個客觀世界從自然界發展到人類,同時出現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由此而提出科學大廈由自然科學、人體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數學科學、系統科學6大部分組成。陳文化等學者依據“自然一人一社會”的演化次序與科學本身的“固有發展次序”有內在的聯系,認為科學學科分為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三大門,并構建了現代科學體系――以人文科學為主體、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為兩翼的立體結構。由于當代跨學科的廣泛研究,出現了許多交叉性學科,如運籌學、環境學、人才學、管理學、信息學等,許多新學科的學科屬性屬于綜合性,難以隸屬于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這3大科學,更難以涵蓋如雨后春筍日益冒出的大量復雜性、綜合性的新學科,因此,必須有一門科學學科可以涵蓋不隸屬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外的一門學科――綜合學科。據統計,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學學科已發展成約有5550門學科,其中非交叉學科約有2 969門,而交叉學科總量已達2581門,占全部學科總數的46.58%。交叉學科僅在100年左右增加的學科數量就占總學科數量的一半,并繼續呈迅猛增長勢頭。有的學者將管理科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并列,并將交叉的綜合性學科歸屬至管理科學內,這是不妥的。追究管理科學,實際它介于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是一門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性學科,理應隸屬于綜合科學。特別現有許多交叉新學科根本沒有管理的屬性,按科學邏輯性無論如何也不能隸屬于管理科學,只有將管理科學和許多交叉新學科隸屬于綜合科學才比較合理,而不能將交叉性綜合學科歸屬于管理科學。這一隸屬關系不能顛倒。本人認為,現代科學學科應分為4大類學科相對比較正確,即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綜合科學(圖9、圖10)。
3 體育科學學科屬性及其分類研究
對于體育科學學科屬性,劉仲林在《現代交叉科學》一書中指出,體育科學是一門由生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生物力學等20多門學科的滲透融合,廣泛應用電子計算機技術、聲像技術、遙控技術等現代技術的一門綜合學科。國外專家研究認為,一個運動員成績的提高是素質、體質、機能、心理、戰術、技術、智力等150多個因素綜合效應的結果。社會中的體育現象和運動中人的多樣性與復雜性決定了體育科學的跨學科性和綜合性。但體育科學的綜合性又不是各個學科研究結論的簡單相加,而是運用各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手段取得各種參數進行綜合運算,以得出比較全面的結論。隨著體育科學的迅猛發展,其綜合性屬性越來越凸顯。俄羅斯體育科研的綜合試驗臺,可對人的運動能力進行學科問的綜合性基礎研究。遺傳學家、教育家、生物力學家、生理學家、生物化學家、心理學家、計算機專家可在統一的試驗對象身上進行分子的、亞細胞的、細胞的、各器官的、各系統的以及整個有機體的試驗研
究。在綜合監督訓練過程中可運用近300種檢測演技的方法,檢測出3000多種訓練水平參數,在總訓練時間中約25%的時間用于進行各種檢測。因此,有人稱之體育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窗口。體育的許多方面研究,都走到了科學的研究前沿,如檢測運動員興奮劑方面研究,運動生物力學方面研究,運動免疫學方面研究,運動康復研究等等,都與相關學科或母系學科的前沿科學研究并駕齊驅??梢哉f,在體育方面通過一系列實證,證實屬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綜合性科學方面的許多具體學科內容。體育科學學科有十足的理由分為4大類:體育自然科學、體育社會科學、體育人文科學和體育綜合科學。隸屬于體育自然科學類學科有:運動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等;隸屬于體育社會科學類學科有:體育社會學、體育產業學、社會體育學、體育經濟學、體育法學、體育人口學、體育傳播學、體育教育學等;隸屬于體育人文科學類學科有:體育史、體育心理學、體育哲學、體育美學、體育科學學等;隸屬于體育綜合科學類學科有:體育控制論、體育信息論、體育系統論、體育決策學、體育運籌學、體育環境學、體育人才學等。因此.體育科學隸屬于科學學科體系中的綜合科學是非常正確的學科歸屬。
而國家將體育科學歸屬于社會科學,是否符合科學邏輯?首先要了解分析社會科學是一門什么學科?社會科學是一門以社會為研究的知識體系。我國的《辭海》中說:“社會科學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的任務是研究并闡述各種社會現象及其規律。”由此可見,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就是社會,社會科學的性質與其研究對象本身的規定性是直接同一性的。社會科學的任務是揭示并闡明各種社會現象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等。從學科研究理論可以準確地告訴我們,科學的內在的直接同一性和邏輯辯證關系是學科分類的依據與方法:體育社會科學的母學科是社會科學,體育自然科學的母學科是自然科學,體育人文科學的母學科是人文科學,體育綜合科學的母學科是綜合科學。國家將體育科學歸屬于社會科學,依據科學學科的內在邏輯,體育科學是難以分化出體育自然科學、體育人文科學、體育社會科學和體育綜合科學的,而現實的體育科學恰恰能科學地梳理出體育自然科學、體育人文科學、體育社會科學和體育綜合科學,這些難道社會科學能包容得了嗎?即使硬包容著體育自然科學、體育人文科學等學科,這本身就違背了科學的內在邏輯性及其分類原則,產生了嚴重的自相矛盾和錯位現象。因此,硬將體育科學歸屬于社會科學是“牽強附會”的,是缺乏科學依據的,更是扭曲了體育科學的本質。隨著近幾年科學理論專家對科學學科分類研究的深入及其研究成果的不斷涌現,積極影響著體育科學學科研究的深化,逐步取得明朗化的研究進展。
我們研究認為,體育科學學科屬性是綜合性科學,是隸屬于科學學科體系中的綜合科學;體育科學學科分類類似于科學學科分類,是“大科學”學科體系的“縮影”,同樣分為4大類:體育自然科學、體育社會科學、體育人文科學和體育綜合科學(圖11)。從圖12可清楚地看出4個方面的學科群,而且在不斷地發展和龐大。仔細研究體育科學下屬4大學科,各學科發展“勢均力敵”。本研究為什么將田徑運動(學)、球類運動(學)、體操運動(學)等運動技術學科隸屬于體育自然科學類,這是因為體育自然科學是涵蓋著體育的“自然世界”。這些運動技術學科的本質都是具有自然科學屬性。從田徑的跑、跳、投到劉翔奧運會得金牌的神速跨欄動作;從籃球、排球、足球的跑、跳、投到姚明的扣籃等以及俄羅斯名將涅莫夫單杠上6個空翻抓杠動作等等運動技術,無不顯示出運動生物力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營養學、運動生物化學等方面的知識特征,顯示出運動技術科學的前沿科學知識,都是顯示出自然科學知識的屬性,應該隸屬于體育自然科學中的分支學科。這些學科還夠不上資格與體育自然科學、體育社會科學、體育人文科學和體育綜合科學相提并論的一門學科。田徑運動(學)、球類運動(學)、體操運動(學)等運動技術學科,這些成熟學科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應該規范學科名稱,在后面加上“(學)”。
目前,國家頒發的許多文件和權威性雜志里都認為體育科學是一門綜合性科學。在2004年10月20日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體育社會科學的意見”中指出,“體育科學是綜合性科學,實施科教興體戰略包括繁榮發展體育自然科學和體育社會科學兩個方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事業,離不開體育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005年《體育科學》雜志編輯部在第1期版2的序言“開拓創新任重道遠”中指出:“《體育科學》雜志記錄了這20多年來中國體育科學發展的成長歷程。記得在本刊創刊之初,學者們曾就‘體育’的科學屬性進行過熱烈的討論。而今,這種爭論也是不爭自明:因為隨著科技全球化的迅猛發展,體育科學研究的廣度、深度和研究的手段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體育既與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基因納米技術等當今世界的熱點科學與技術有著不解之緣,又與國家的政治體制、經濟發展、人文地理環境等有著密切的聯系。體育科學,已發展成為一門集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于一體的綜合性應用性的交叉學科?!?/p>
4 結論
一、自然科學視野中的檔案學
18世紀末19世紀初,西方世界檔案館運動興起,亟須能夠勝任具體工作的館員。因此,“最初的檔案學教育就是從職業技術訓練中發展而來的”[1]。當時的檔案學缺乏以科學為基點的長遠規劃,還沒有從“自在”走向“自為”。
20世紀以來,自然科學以其“實證”信念使自己更像“科學”,并成為人文社會科學門類的學科競相效法的目標。誠然,“如果說古典力學是成熟科學的理想形式,那么生物學,尤其是進化理論,則成了社會思想各種主導流派更為直接的靈感”[2]。在此背景下,檔案學也和其他學科門類一樣,努力以自然科學的方法與程序來規范自身,并希望最終能夠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學科。直到今天,檔案學的自然科學化訴求仍然是學者們追逐的目標[3]。自然科學視野中的檔案學研究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誤以為科技即科學
“科學”作為西方文明的產物,長期被中國學者所誤讀。余英時指出:“中國‘五四’以來所向往的西方科學,如果細加分析即可見其中‘科學’的成分少,‘科技’的成分多,一直到今天仍然如此,甚至變本加厲。……中國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真正認識到西方‘為真理而真理’、‘為知識而知識’的精神。我們所追求的仍是用‘科技’來達到‘富強’的目的。”[4]以科技為科學,在檔案學研究中也不乏表征。例如,認為“有關檔案存貯技術、傳遞技術方面的分支學科具有明顯的自然科學屬性”[5];又如,認為“現代科學技術在檔案工作中的應用與發展,極大地激發了檔案科學精神,檔案科學精神體現在崇尚科學,尊重科學,重視科學技術在檔案工作中的作用,積極研究與利用各種先進的技術設備與手段來提高檔案工作效率”[6]。
第二,重視其他具體自然科學在檔案學研究中的運用
科學的實質是邏輯實證精神。檔案學想要成為一門“科學”,就必須遵循自然科學的模式,其邏輯框架應該闡述類似自然科學的問題。然而,在現實檔案學研究中,科學理性更多地表現為其他具體自然科學在檔案學研究中的運用。例如,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是系統思維與辯證法結合運用的產物;檔案存儲環境控制技術、有害生物防治技術和修復技術、有關檔案變質的各種因素等問題的研究,直接涉及生物學、物理學及天文學領域;而檔案縮微復制技術、計算機輔助檔案管理研究則與現代光電技術和計算機科學的進展有關。
第三,自然科學化不是檔案學的發展取向
檔案學的自然科學化只是整個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化的一部分,是自然主義方法論在20世紀初強勢地位的一種必然反映,其突出意義是解決了檔案學的相關“技術”問題。然而,“在檔案技術裝備不斷更新的同時,檔案利用率卻持續低迷”[7] 。同樣,1898年荷蘭學者繆勒、斐斯、福羅英《檔案整理與編目手冊》以來注重科學實證“精神”所帶來的學術效力,也沒有提升檔案學的學科地位。這表明檔案學并不完全符合自然科學的學科規定性,自然科學的方法或自然主義的方法論不能直接套用于檔案學研究。
二、社會科學視野中的檔案學
在自然科學化道路上的迷失,使得檔案學努力成為一門新興的社會科學。學者們宣稱,“檔案學是一門社會科學”[8]。事實上,檔案學的社會科學化訴求由來已久。早在官僚體制下,檔案作為行政管理的附庸,一直與行政學、政治學淵源甚密。英國檔案學家詹金遜甚至認為“鑒定原則在于查明檔案文件原初的行政目的”[9]。以社會科學化為訴求的檔案學研究,根據某些社會因果關系解釋檔案館活動——盡管,館員和用戶作為檔案活動的主體能夠明白自己的目標及其實現手段,但檔案學家仍需揭示出促使我們這樣做、而我們又不知道的真正原因。總體上,社會科學視野中的檔案學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和其他具體社會科學門類相結合
在認識到檔案和檔案工作中隱含著若干類似社會科學發展中的某種價值選擇之后,檔案學開始比過去更多地向社會科學的鄰近學科開放。由此出現了與社會科學相關學科交叉而形成的一些檔案學的分支學科,如檔案社會學、檔案美學、檔案館管理學、檔案館經濟學、檔案館哲學、檔案心理學等分支學科。目前,無論是檔案學整體的社會科學化還是有關分支學科的社會科學化都已是不爭的事實,這無疑超越了以往檔案及檔案管理“內部”的狹窄領域,拓展了學科視野。
第二,設法使檔案學的理論發展和社會理論的原則相結合
在檔案學社會科學化研究中,學者們秉承關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論斷,一方面,以社會理論為原則演繹檔案學的學科理論;另一方面,在檔案學史研究中,努力揭示檔案學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內在聯系,從而將檔案學史視為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生、發展的一個經典注腳。這固然擴大了方法學手段,但遭到了脫離實際的批評。
第三,社會科學化不是檔案學的發展取向
應該說,檔案學在建立自己的學術譜系時,對于社會科學有著天然的認同感。但正像國際檔案理事會電子文件委員會在1997年制定的《電子文件管理指南》所指出的那樣,檔案館應在歸檔文件的整個生命周期,指導和監督由其他參與者采取的措施,這些參與者匯集了文件的責任者、管理員、制定法規和行為準則的領導以及調配資源的負責人。因此,檔案和檔案工作無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精神和價值問題,檔案學必然具有人文學科的某些特征。而在社會科學的學科規定性中,其研究對象必須是社會現象和社會活動,研究旨趣是揭示社會規律。檔案和檔案工作雖然也是一種社會現象和社會活動,但該現象和活動時刻涉及人及其價值問題,本質上表明檔案學并不完全符合“社會科學”的學科規定性。所以,通過“社會科學化”使檔案學真正成為社會科學意義上的“學科”,總體上是失敗的。
三、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檔案學
在18世紀自然科學興起和19世紀學科制度化完成之前,檔案學和幾乎所有學科一樣都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人文知識。以“實證”為核心價值的學科制度化,促使了人文與科學的分途,并使得作為一門人文知識的檔案學接受了科學的洗禮,它的人文取向得到了及時“糾正”,并出現了上述“自然科學化”和“社會科學化”訴求。以文件生命周期為代表的實證理論,甚至成為現代檔案學成熟的標志[10]。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檔案學研究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關注“人”自身的研究
檔案和檔案工作中的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人在檔案收集、整理、鑒定、保存和利用中的主體認識和現實感受成為研究的重點,表現出強烈的人文關懷。這樣,“關注人——檔案業務工作者、檔案行政管理者、檔案教育工作者、檔案學研究者、檔案利用者——的未來行為與整體行為,關注更大時空內的人的社會責任,從而構建現代檔案學的新體系”[11],成為檔案學界的學術目標。20世紀以來,隨著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技術在檔案理論與實踐中實現無限擴容。面對新一輪的檔案學“技治主義”,人文性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其實質是要找回一個與物質世界相呼應的人的精神世界。
第二,重視人的價值
在具體研究中強調檔案和檔案工作的“應然理想”而不是“知識真理”。以人文信念摒棄科學實證,其動力源自“人的發現”,而“人的特有本性在于其價值性”[12],由此導致了檔案學研究中價值論范式的產生。價值論范式立足于人的主體價值,在研究取向上致力于從實然到應然的轉變,意味著人對自我主體地位的確認以及對自身認識之自覺程度的提高。由此,“一些過去不為檔案學關注的問題,比如:檔案工作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科技文化發展與檔案工作改革問題、檔案信息總量飛速增加與檔案部門適應問題、信息時代來臨與檔案工作對策問題、 檔案工作國際化問題等等 , 陸續進入檔案學關注的視野”[13]。顯然,價值論范式的理論思考受到了西方人文主義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而其現實基礎則是檔案由傳統的國家管理模式向社會管理模式的轉變。
第三,人文科學化不是檔案學的發展取向
人文科學視野下的相關研究圍繞“價值”概念建立檔案學理論,努力解決現實檔案工作中的價值問題,從而影響人們的價值觀,表達某種最終目標或善良愿望。其基本思路是:預設某個理想,然后希望現實檔案工作能夠達到理論所描繪的那個理想圖景。這一研究思路不是基于具體“事實”,而是基于自我的主觀“價值”想像,從而將價值問題與事實問題對立了起來。例如,提倡檔案個性化服務的理想是善良的,但人的個性是千差萬別的,考慮這部分用戶的個性難免會顧此失彼地無視那部分用戶的個性;考慮全體用戶的個性,則會失去個性。其癥結在于:研究者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檔案世界,形成了外在評論式的研究,從而既懸置了事實問題,也遮蔽了價值問題,個性化服務的價值弘揚變成社會和檔案學者賞賜給用戶的恩典。顯見,由于事實與價值的對立,使得人文檔案學也未能構成關于檔案學的完整表述。盡管,作為一種學術視角與價值選擇,人文檔案學自有其學術意義,但檔案學作為一門學科在整體上并不符合人文科學的學科規定性。
四、構建超越學科依附的、具有自主學科地位的檔案學
在目前的自然、社會、人文學科三分體系中,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分別固守客觀性和價值性的兩端,社會科學以客觀性與價值性的雙重關聯而處在二者之間。在這種學科分類框架下,檔案學的學科屬性是模糊的。早期的檔案學研究混跡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兩者思維方式的互競與妥協也幾乎完整地表現在檔案學的發展歷程中。“人文”概念的提出,使得檔案學增添了視角,并從二元對立的傳統學科分類模式中分離了出來。人們發現,檔案學與價值、性質等人文科學的范疇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檔案和檔案工作中,始終存在無法實證或未經證實的理論而又為人們所相信并信仰。例如,法國《穡月7日檔案法令》第37條所規定的“每個公民都有權了解在任一檔案庫房保存的檔案的內容”,就是一個人文價值選擇,它在本質上是不可論證的。所以,E·希格斯認為,《穡月7日檔案法令》是浪漫主義的,“因為將一切檔案向公眾開放,只能是革命時期的權宜之策,事實證明任何統治者都難以完全做到”[12]。相反,一些經過“實證”的結論卻可能很快被拋棄。例如,某些基于“科學實證”的鑒定方法在現實檔案鑒定中反而表現出無能。
我們認為,科學、社會和人文都只反映了檔案學的某一側面,而沒有也不可能反映檔案學的全部本質屬性,因而未能有效地提升檔案學的學科地位。它們的歷史功績更多地在于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揭示了檔案學發展的多種路徑??傮w上,檔案學既然以研究檔案、檔案工作以及檔案學自身的有關問題為職志,就必然涉及人和社會,不能僅僅借用自然科學中的實證和邏輯來建立檔案學。同樣,檔案學也不可能是典型的社會科學或人文科學,不能簡單地套用社會、人文科學的視角和方法來建構檔案學科的理論體系。因為,社會科學以“社會”為核心,是“社會”之學;而人文科學以“人”為核心,是“人”學。檔案學同時關注“社會”與“人”,檔案與社會、檔案與人,是檔案學的永恒命題。所以說,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或人文科學的學科標準都不能規范與框定檔案學的發展。
我們相信,檔案學有自身學科的特殊性,檔案學科需要建立的是以檔案與檔案工作為起點和終點的獨立科學。檔案學雖然需要相關學科的加入并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的結論,但它的學科獨立性不應受相關學科介入的影響。誠如李財富、丁華東指出:“檔案學的可持續發展主要還是依靠自我發展,鮮明的學科特色只能出自自我創新,真正的動力也只能來源于檔案學界內部而非其他學界?!盵15]惟其如此,檔案學才有希望構建為一門成功整合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學科優勢的新的綜合性學科。
注 釋:
[1]譚琤培:《對檔案學學科性質研究的新見解(下)》,《蘭臺世界》2000年第7期。
[2][英]吉登斯·安東尼:《為社會學辯護》,周云紅、陶傳進、徐陽譯,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3]潘玉民:《檔案科學研究需用科學精神》,《檔案學通訊》2001年第4期。
[4]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譚琤培:《對檔案學學科性質研究的新見解(上)》,《蘭臺世界》2000年第6期。
[6][7]李圭雄、黃力:《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在檔案工作中的融合與共建》,《湖北檔案》2004年第9期。
[8][13]蔡麗娜、張利:《也談檔案學的學科定位》,《檔案學通訊》2005年第3期。
[9]武文秀:《國外現代檔案學思想的總體特點分析》,《湖北檔案》2008年第4期。
[10]傅榮校、韓云云、陸加敏:《論檔案學研究角度的轉變》,《浙江檔案》2008年第5期。
[11]王協舟:《基于學術評價視閾的中國檔案學闡釋與批判》,《檔案學通訊》2008年第1期。
[12]常江、胡海波:《從實在論走向價值論的當代哲學》,《理論探討》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