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3 15:49: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的學習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會計基礎》課程是一門各大中專院校會計專業必需開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財經職業院校的經濟管理、金融、貿易、旅游和酒店管理等非會計專業必須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學科。通過學習這門課程,不僅可以掌握會計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也可以使學生在對財經專業的認識方面有初步認知。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發現,初學者感覺學習吃力的往往不是《財務會計》、《財務管理》這些專業課程,反而學習入門時最先接觸的《會計基礎》課程感到困難重重。本文試圖以在當今經濟發展中占重要位置的、金融市場中最常見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學習為例,說明筆者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拋磚引玉,期望能與更多的會計學習者分享學習的快樂。
一、“望文生義”法,打消畏難情緒。
“望文生義”一詞,出自清?張之洞的名篇《軒語?語學》。這個詞原來的解釋是指不了解某一詞句的確切涵義,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的解釋。但筆者結合文科學習的特點,賦予了該詞新的含義。在教學中經常鼓勵學生望“文”生”義”。對于從未接觸過的的知識,不能完全理解和記憶一些名詞時,不妨先利用漢字象形會意的特點進行望文生義,雖然這樣做并不一定能準確地了解這個新知識的含義,但粗淺的了解或猜測,能一下子讓初學者消除到面對新知識的恐懼感,起到了消除畏難情緒的作用。
以交易性金融資產為例,說明該方法的運用。交易性金融資產是隨著新的社會經濟形勢發展而產生的新的會計科目,《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專門對該部分知識進行了規定,可見學懂、學好這部分知識的重要性。初學者可在接觸這個知識點之前,通過文字本身的含義,有如下分析:這是一種資產類科目,性質或持有的目的是為了交易、這個概念與金融緊密相關……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教材,可以了解到其概念:交易性金融資產(Held for trading financial assets)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如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債券、基金等。通過對比望文生義與嚴密的概念表述的差距,初學者會比較深刻地理解了概念。
二、粗細結合法,重復與舉例結合,掌握知識。
任何課程的學習,閱讀教材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文科類專業課的學習上,對內容的重復閱讀及練習非常有利于知識的吸收和掌握。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出在學習會計基礎知識時的“粗細結合法”。比如,學習交易性金融資產時的過程中,通過“望文生義”法在頭腦中建立了知識的基本構架。然后從粗讀教材入手,通過快速閱讀,掌握本節的內容梗概,找到理解和學習上的難點;所謂“細”指的是對教材的精讀。精讀教材的過程中,很多初學者座不住,看不進去整篇大段的內容,為了提高閱讀效率,借鑒螞蟻啃骨頭的做法,從粗讀教材時確定的理解相對較難的一小段,逐字逐句,通過反復重復與結合自身已知內容進行舉例的方法掌握知識精髓。這樣的做法不僅不會占用學習者太多的時間,也遵循了科學規律。記憶規律表明,對陌生知識的學習,進行一次性強化記憶60分鐘的效果,遠遠不如每次記憶6分鐘,重復10次更有效。
三、地基式學習法,通過逐層搭建知識架構,學以致用。
所謂“地基式學習法”指學習的過程必須如同建筑工程一樣,要想得到高質量的結果,必須重視基礎的作用。所以,學習的過程應與《企業會計準則》的內容相結合?!镀髽I會計準則》是為了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統一會計核算標準,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制定的。它的內容體現了會計核算的基本規律,是會計人員進行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和指南。也是學習會計基礎課程的過程中最需要的第一層‘地基’。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學習為例,初學者掌握了基本概念的含義、粗細結合閱讀了教材之后,還要對照《企業會計準則》規范,準確識記相應的會計科目名稱,為后面的賬務處理打下牢固的根基。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進一步學習相關賬務處理需要使用到的賬戶:分別是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通過反復閱讀教材,舉例和學習,使初學者準確掌握每個賬戶的性質,打下學習賬務處理的第二層‘地基’。后續學習的過程中,對會計業務的講解、分錄的處理及聯系實際舉例講解如何進行知識運用,一層層打牢地基。
四、學會用“會計語言”說話,化復雜學習為快樂發聲。
初學者對會計學的學習可以與學習一門語言進行類比。因為二者同屬于文科性質,有一些共通的特點。初學者都知道,學習一門語言,最主要的是掌握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并要不斷重復,學以致用才能掌握。其實,對會計這門專業課程的學習,也可以分析會計業務的表述方式,像學習語言一樣,了解如何使用會計專業術語如會計科目、賬戶等對會計業務進行表述,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把枯燥的專業課學習變成一門“會計語言”的學習,通過重復和練習,達到快樂發聲的目的。以交易性金融資產這個對初學者陌生的知識為例,一味讀書、看理論,會讓人摸不到頭腦,但通過舉例,聯想一個場景:初學者如何運用閑散資金通過購買股票、債券等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投資、產生收益并結合所學習的會計科目及賬戶去嘗試用會計語言表述這樣的過程,就輕松帶入了交易性金融資產賬務處理的三個步驟:即購入、持有、出售。同時,初學者要清楚學習的目的并不是將來在工作中面對一道道別人設定的題目,而是必須結合具體的業務,如何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結合,“會計語言”的學習也是一種重要的方法。通過分析每一筆業務所需要的原始憑證、分析上面內容的含義、結合自己所學的會計專業知識嘗試著解讀一張張紙質的憑證,成了有生命的、會說“會計語言”的活題,在這樣的快樂學習過程中,突破了初學者看見業務題找不到思路的學習難點。
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務處理中,初學者普遍感覺困難的出售環節為例,詳細闡述如何使用“會計語言”以說話方式快樂學習會計難點知識。購入環節:按購入時的公允價值,結合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戶性質,記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賬戶的借方;舉例說明買菜要到菜市場,買衣服要到服裝店,使初學者理解股票、債券等投資產品的購入需要到專門的證券交易場所,交易時還要發生相關的交易費用,需要使用所學的投資收益賬戶,借記“投資收益”科目;如果購買的股票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息,還要借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從交易性金融資產購入―持有―出售的過程,用會計語言進行分析舉例:
2007年1月1日,甲企業從二級市場支付價款1020000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20000元)購入某公司發行的債券,另發生交易費用20000元。該債券面值1000000元,剩余期限為2年,票面年利率為4%,每半年付息一次,甲企業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1)購入:企業購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時,結合例題及實務,分析所涉及的原始憑證、相應憑證表述的含義中可能會涉及到的會計科目及每個賬戶的性質、編制分錄、填制記賬憑證、模擬登記入賬。相應的賬務處理如下:
2007年1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0000
應收利息20000
投資收益20000
貸:銀行存款1040000
根據分錄填制記賬憑證、登記入賬環節限于篇幅,此處不具體展開。
(2)持有期間(及資產負債表日):
持有期間:
2007年6月30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150000元(不含利息);
分析:初學者應結合投資者的普遍心理,購入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均會持有一段時間,等待其市場價格(公允價值)達到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后,才會進行出售。但只要企業并未出售其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就不會產生真正的投資收益。但企業為追求投資收益的最大化,對所購入的投資產品會進行“連續觀察、全面記錄”,所以,持有期間,也需要根據公允價值(市場價值)變動及時進行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調整。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5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15萬-100萬)150000
2007年6月30日,確認債券公允價值變動和投資收益(上半年利息收入)
借:應收利息20000
貸:投資收益(100萬×4%÷2)20000
資產負債表日:
2007年12月31日,確認債券公允價值變動。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10萬-115萬)5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50000
確認投資收益(下半年利息收入)
借:應收利息20000
貸:投資收益20000
(3)出售:
2008年3月31日,將該債券予以出售
分析:觀察一個投資產品公允價值變動情況,遵循的是“連續觀察”的原則。因市場價值會不斷變化,企業都進行了及時而連續的核算,所以,出售環節必須完整地梳理整個交易性金融資產其公允價值的變動及調整情況,這也是很多初學者難以突破的瓶頸,但學習了使用“會計語言”的表述及本文所述的一些原則,再學習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務處理時,就會變得簡單而快樂。
本例中,初學者須明確,業務的發生是連續的,通過及時的核算和記錄,翻看之前的賬簿登記了解投資者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在出售前,進行過多少次公允價值的調整。對2007.6.30進行公允價值調整的時候,參照的對象是2007.1.1;
而對2007.12.31賬簿上“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調整的時候,參照的對象已經不再是2007.1.1,已經是2007.6.30,2008.3.31出售時,公允價值調整的
參照的對象是2007.12.31的公允價值。了解了以上知識的原則后,出售時的賬務處理的思路則非常清晰。在出售時(分步確認投資收益)
(1)按售價與賬面余額之差確認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投資收益
(2)按初始成本與賬面余額之差確認投資收益/損失
借:(或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或借)投資收益
所以,實例中的相應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118萬-1萬)11700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0000
――公允價值變動100000
投資收益170000
2008年3月31日,甲企業將該債券出售,確認1季度利息10000元。
借:應收利息10000
貸:投資收益(100萬×4%÷4)10000
收到利息時:
借:銀行存款10000
貸:應收利息10000
綜上,以會計基礎課程中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學習為例,介紹了一些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期望能對學習會計基礎知識的朋友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8 [M].人民出版社,2008.12.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會計處理能力,通過會計處理不斷掌握和理解會計理論和知識。然而,在我國現階段的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
一、“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新會計準則對“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的出臺導致一些財務會計標準發生變化,教學中的一些知識內容也大范圍的改變。為了能保證教學,教師需要快速的掌握和理解新會計準則,并將新會計準則的內容教導給學生。我國的“中級財務會計”課程也隨著會計準則的更新而不斷改變。其課程內容的變化不僅影響到教學的穩定,還降低了財務會計教學的效率。有些新會計準則上的內容在課程中沒有明確的講解,這樣使的有些教師不去注重講解這些內容,影響了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質量?,F階段我國的“中級財務會計”教材很多都沒徹底融入新會計準則,有些教材中還停留在老會計準則階段,導致教學中學生對新會計準則的學習不是很全面。并且根據新會計準則,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內容逐漸加大,繁多的教學內容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壓力,導致教學中容易出現問題[1]。
2.教學目標存在問題
現階段“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標并不是培養學生對于會計在實際中的運用能力,而只是一昧的講述課本上的知識點或就一些問題做出相關解析。由于財務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其要求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還需要掌握運用。教師教學目標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而非是為了應付考試。有些教師雖然是以實踐為教學目標,但也只是把它當作形式,沒有正真的貫徹到教學中。這些都導致學生實踐運用能力極差,違背教學的初衷。
3.教學模式和方法有待改善[2]
在現階段“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教學模式和方法存在很大的問題。教學模式和方法過于古板不僅降低了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并且教學質量和效率也受到相對的影響。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還停留在過去階段,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枯燥無味的就知識內容進行講解。(2)在課堂上缺少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大多數情況下是教師進行發言,這種情況降低了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影響到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度。(3)雖然有些教師已經逐漸開始重視教學模式和方法上的改革,但其“治標不治本”,沒有貫徹其它教學模式的精髓。總之,教學模式和方法還需要不斷改善,只有不斷改善教學模式,才能提高“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才能提高學生對會計課程的學習興趣。
二、改善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改善學生學習方法
現階段會計專業的學生大多數都沒掌握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迫于考試的壓力只能不斷的去做題。這種學習方法可能很容易應付考試,但沒能正在了解和掌握知識點。雖然考試中學生能做出正確答案,但卻不知道答案為什么是這樣的。提高學生學習方法的基礎方向就是培養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只有理解和掌握了知識點,才能舉一反三,才能應用到實踐中。
2.改善教學模式和方法
改善教學模式和方法可以提高“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并且有效加強學生對于會計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具體改善措施可從以下幾點出發:(1)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改善,改變過去那種枯燥無味的知識講解類型的教學模式。應該結合實際出發,把知識內容不斷的帶入到學生生活之中。并且要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可通過設計多環節教學內容從而促進學生對于學習知識的渴望。(2)對教師角色進行轉換,讓教學在學生學習過程更多的扮演幫助學習的角色。讓學生多思考多提問,教師配合解答。增加課堂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提高課堂學習氛圍。(3)對所學知識要進行總結,檢測學生對于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的掌握情況。可通過制定相關情景,把學生帶入到情景之中,然后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完成相關任務。(3)再進行課堂教學中,還要結合實際案例來分析知識內容。通過實際案例學生可以很快的理解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3]。
3.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
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具體是指加強新會計準則下教師的教學能力。通過前文所述,由于新會計準則的出臺對“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造成很大的影響,教師如何全方位的講解新會計準則內容成為了關鍵所在。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1)加強教師對新會計準則的理解掌握程度,可通過開設相關課程來提高。(2)要對教師理解掌握情況進行考核,避免因為教師沒有掌握新會計準則內容而誤導學生。(3)加強教師對會計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只有通過教師的不斷學習,才能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才能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中職會計 會計教學 教學改進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全球的經濟體制也在逐漸的向市場經濟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會計作為經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一部分,所需要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中職會計每年都會為社會輸送大量的專職會計人員,然而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會計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的經濟管理,學生也很難完全的掌握所學內容,導致學生在畢業后很難適應工作崗位,因此,必須對中職會計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
一、中職會計學習現狀
現行的中職會計教學模式基本就是在校期間學習,教師講、學生學,對于疑點難點采用多媒體教學輔助,在畢業前由學校推薦或學生自己尋找實習單位進行對知識點的實踐探索。由于我國學校的不斷擴招,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大部分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普遍存在厭學情緒或傾向,學爿自覺性、自律性,自信心差,沒有學習熱情;部分學生在學爿的過程中,態度變化非???,學爿的積極性維持時問不長:還有些學生表現為厭倦、逃避學習,尤其是理論課學習,上課紀律差,注意力不集中,不愿做作業,害怕考試或對考試麻木不仁。最后,大部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都很差,不能將知識轉變為實際的工作,導致中職會計的教學不能很好的完成。
二、中職會計教學存住的問題
經過總結,中職會計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學習方法落后,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
在實際的會計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對會計學習不感興趣,沒有良好的學爿方法和學習習慣,導致中職會計的學習效果很差,很多學生在畢業后還沒有掌握多少會計專業的知識,不能很好的進入到工作當中。
2.教學過程缺乏實踐
在學生學爿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是經過教師課堂講解,學到會計專業的理論知識,很少有學生可以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這種學習到的死知識很難幫助學生解決在工作中的各種問題,歸根結底,主要還是由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實踐機會,不能將知識與實際聯系到一起。
3.課程教材落后
現代化的會計管理對工作人員有很高的要求,但中職會計的教學很多都還使用的是傳統的教材,而這些教材的知識已經落后于現代經濟管理的需求,導致學生在學習現有中職會計的知識后,很難找到工作。
三、中職會計教學的改進
針對中職會計教學的現狀,本文總結了如下幾點改進教學方法的建議措施:
1.加強學習方法指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在中職會計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基數的增加,教師很難做到一對一的教學輔導,因此必須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學爿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自我學爿,在中職會計的課堂教學中,就應該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思考能力,學會在生活中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如教師限定閱讀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相互討論,同時教師加以總結引導,完成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目的。
2.加強會計模擬教學
中職會計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充分的掌握會計知識,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順利的解決會計問題,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不斷的加強學生對會計問題的處理能力。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很好的促進學生對實際情況的處理,學生缺乏將知識運用到實踐過程中的機會,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學??梢越⒁粋€會計實習基地,方便學生鞏固和學習會計知識,通過模擬的企業經濟活動,讓學生置身處地的實際操作,獲得對知識的實踐能力,進一步的通過實際操作來掌握所學的知識。
3.適應市場需求的課程改革
本文從遷移教學法的內涵、理論基礎以及會計專業教學特點出發,闡述了在會計專業中實施遷移教學法的意義,同時,具體闡釋了在會計專業中實施遷移教學法的策略:①學習方法的遷移;②概念教學中的遷移;③公式教學中的遷移;④問題解的遷移。最后,總結了在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局限性及對策。
關鍵詞:會計遷移教學法教學策略
遷移教學法一直被教師贊賞和使用,在教學實踐中散發著無窮魅力。實踐證明:遷移教學法在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筆者以為在職高階段的學習時間僅僅三年,教師無法把所有會計知識教給學生但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充分利用遷移教學,不失為一種良策,它能將會計專業知識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實現教學上的飛躍。
一、遷移教學法與理論基礎
遷移教學法是指教師依據“遷移規律”設法為教學新知識提供聯系的“認識橋梁”,通過“遷移”來發揮舊知識在學習新知識中的鋪墊作用。遷移教學法是基于學習者的學習遷移規律:一種學習會對另一種學習產生的影響,而產生影響的必要條件是學習者自身的思考??鬃诱f:“學而不思則罔”,學習如果不動腦筋思考,知識就不易理解,也不易記憶,更不能遷移。遷移教學法充分認識到了學習者的主體作用,給學習者留了自主學習的空間,體現了良好的師生互動的雙邊關系。另外,遷移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地去認識新舊知識的聯系,利于形成法知識網絡結構,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了基礎。美國心理學家M•L•比格指出:學校的效率,大半依學生們所學材料可能遷移的數量和質量而定。因而,學習遷移是教育最后必須寄托的柱石。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知識、能力的遷移有助于他們進一步沿著學術的程序,不但在目前,而且在以后生活中更有效地應付各種情境。
二、會計專業教學的特點
會計專業課程是文理兼并的課程,歷來被視為枯燥乏味的課程,因為在專業的知識中很多是與制度法規聯系在一起,不能隨意變更的。例如:提現200元的會計分錄就必須寫成:
借:現金200
貸:銀行存款200
其不能寫成其他的形式。另外,它不象語言教學中可以用不同的詞語表述同一個含義,或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同一個事物,而會計專業知識則要求表達得精確和嚴密,用詞的規范。比如:在購買生產用設備的業務中,借方所記的科目只能是“固定資產”,而不能任意地寫成“生產設備”或“勞動資料”。同時,會計專業教學也不完全象理科教學那樣具有嚴密的邏輯性,能夠完全進行邏輯推理,從現象推導到結果,享受邏輯推理的樂趣。比如:給生產工人發放的工作服,有的時候可以記入產品的生產成本,有的時候也可以記入企業的福利費開支。所以,會計專業的學習就象是走在一個迷宮里,看上去到處都有路,實際上只有一條是通往出口的路。因而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去尋找迷宮的規律,盡快找到出口。那么怎樣幫助學生找出口呢?利用遷移規律,在已有道路(知識)的基礎上,去探索新的道路(知識),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方法。
三、會計專業遷移教學法策略:“學習方法遷移”
會計專業教學中有許多相近相似且聯系緊密的內容,這就為遷移教學法的運用提供了前提。如當我們理解了流動資產的概念,就很容易理解流動負債的概念;當我們學會了記帳憑證會計核算形式,科目匯總表核算形式的理解就會變得簡單,這些都是遷移在其中起了作用??偨Y教學實踐,筆者歸納出遷移教學法在會計知識內部教學中應用的四種方法:
1、學習方法的遷移
在運用遷移法教學中,主要是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學習方法的遷移是第一位的,它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基石。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在遷移教學法中,學習方法可以概括為兩種:一是舉一反三,綜合貫通。也就是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的重組與擴大,培養學生分析、判斷、類推的能力,以達到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學習者通過思維,把握具體課題內容的實質,找到與它相應的知識關聯,從而把當前的課題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即把所學的概念原理、法則運用于解決新問題之中。引導學生“舉一”(即獲取知識)到“反三”(即知識的實際應用),引用遷移方法,在解決新問題的同時提高學習能力。二是引導學生溫故知新,循序漸進?!皽毓省本褪侵噩F舊知識,“知新”就是建立新的知識結構和學習心向,利用已內化儲存在頭腦中的知識,去影響和促進新知識新技能的理解掌握,溝通新舊知識、技能間的相互關系,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體系,以促使知識向能力轉化。會計專業教學中可以通過知識的歸納整理實現學習方法的遷移。如,在統計學科第一章六個基本概念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先引導學生找出統計總體與總體單位的關系(構成),再進一步找出標志與指標的關系;統計總體與指標的關系;總體單位與標志的關系;變異與變量的關系;最后形成一張綜合圖表:(如下圖示)
通過這樣的找聯系,畫圖表的方法,學生很容易掌握六個概念的區別和聯系。然后繼續引導學生將這種方法靈活運用在其他的概念學習和認識事物規律上,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概念教學中的遷移
學生專業知識概念形成的根本方法是教師引導他們分析大量的經濟現象,從這些現象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質屬性。概念教學除了進行合理抽象與概括,也可以在原有概念基礎上進行遷移獲得概念,認識這些現象的屬性.。概念的獲得可用圖1表示(見圖示).
(1)從相似概念中通過水平遷移獲得新概念。水平遷移是一種橫向遷移.其指先行學習內容在難度上和復雜程度上與后續學習內容大體屬于同一水平,并且相似,但兩者又有區別,且又發生遷移效果的現象。例如,在會計學中,學習了流動資產的流動性概念后,可遷移到流動負債、短期投資、短期借款等流動性概念的學習中;也可根據概念的對立特性,既而遷移到長期投資、長期借款、長期負債等概念的學習。另外,在統計學中,掌握了統計總體的概念,就可遷移到調查對象的概念;掌握總體單位的概念,可遷移到調查單位的概念。甚至不同學科中也會發生類似遷移。比如,學習了工業會計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概念,能對財務管理中現金周轉的現金概念的理解產生很大的幫助。
(2)通過異位概念的垂直遷移獲得概念。異位概念指存在包容關系的兩個概念。先行學習與后續學習是不同水平的學習,是某種下位能力的先行學習,進而對更高一級的后續學習發生遷移,或某種上位能力的先行學習,其表現為垂直關系。教師在教學中,如遇到呈現上述關系的教學內容,就可以充分運用垂直遷移法,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探究新知識。如權益和負債(債權人權益)、所有者權益之間存在包容關系,權益是債權人權益和所有者權益的上位概念,債權人權益和所有者權益是權益的下位概念。在學習了權益后,知道權益是指“企業的經濟資源表現的相應要求權,即這些經濟資源是如何取得的,為誰所有”,就容易明確債權人權益(從債權人處取得的)和所有者權益(從投資者處取得的)的限定。
3、公式教學中的遷移
會計專業課里的公式的學習和熟練運用是非常重要的,而會計計算公式之間存在著共同的要素,因此,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注重這些要素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引用遷移方法去認識公式。例如,材料運雜費的分配與制造費用的分配,成本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的分配都是非常接近的,通過遷移,學生很容易理解掌握。(公式的掌握見圖2)
以水平遷移為例。在工業會計教學中,復習階段,教學中,可以把一些分配的計算公式匯總,幫助學生找出規律,以便更好的掌握。
舉例:2003年2月24日,從東風工廠購入A材料10000千克,買價98980元,B材料2400千克,買價720元,C材料15000千克,買價3000元,增值稅計2329元,款項用銀行存款支付。同時支付A、B、C三種材料的運雜費5480元。要求按三種材料的重量比例分配運雜費。
這是一道比較簡單的題,學生很容易解出答案。
第一步:計算材料運雜費的分配率:
第二步:計算各種材料應負擔的運雜費:
A材料應負擔的運雜費=A材料的重量×分配率=10000千克×0.2元/千克=2000元
B材料應負擔的運雜費=B材料的重量×分配率=2400千克×0.2元/千克=480元
C材料應負擔的運雜費=C材料的重量×分配率=15000千克×0.2元/千克=3000元
然后將題目略為調整:要求按三種材料的買價比例分配運雜費。題目難度并沒有增加,解法如下:
第一步:計算材料運雜費的分配率:
第二步:計算各種材料應負擔的運雜費:
A材料應負擔的運雜費=A材料的買價×分配率=9980元×0.4=3992元
B材料應負擔的運雜費=B材料的買價×分配率=720元×0.4=288元
C材料應負擔的運雜費=C材料的買價×分配率=3000元×0.4=1200元
從這兩題的解法中,學生很容易總結出分配的一般公式:
某項費用(或收入、成本等)分配率=需分配金額/分配依據之和
某種材料(或產品等)應承擔的費用(或收入、成本等)
=該種材料(或產品等)的分配依據×分配率。
進而可以遷移到制造費用的分配,如:一車間生產甲、乙兩種產品,2003年2月份發生在車間的制造費用共50400元,本月甲產品生產了3000件,乙產品生產了1000件。要求以甲、乙產品的生產量比例分配制造費用。
解題如下:
第一步:計算制造費用分配率:
第二步:計算各種產品應承擔的制造費用
某種產品應承擔的制造費用=該種產品的分配依據(產量)*分配率
甲產品應承擔的制造費用=3000件×12.6元/件=37800元
乙產品應承擔的制造費用=1000件×12.6元/件=12600元
通過這樣的遷移引導,學生就可以容易而快速掌握其公式。其外,在財務管理教學中,水平遷移也是常用的方法,如借款資金成本率、債券資金成本率、股票資金成本率、留存收益資金成本率的計算也可以通過水平遷移來鞏固。
除了公式的水平遷移外,垂直遷移也是經常會出現的。如:財務管理中個別資金成本率到綜合資金成本率,就是垂直遷移的過程。
4、問題解決的遷移策略
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需要有一定的策略作為指導。從信息加工理論的觀點來看,“新手”在解決問題時使用大腦的零散信息來處理問題,而“專家”則往往用由零散知識組成的有序“知識組塊”來處理信息,所以易產生“直覺”或“頓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利用遷移過程讓學習者利用已有的“知識組塊”來處理新的問題,這有利于使“新手”向“專家”過渡,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如在工業會計產品成本的計算時,可以建議學生把大問題分解成若干小問題,先解決小問題,這樣一來大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例:新華廠有供電、機修兩個輔助生產車間,××年10月歸集的費用和提供的產品,勞務數量如下:
輔助生產車間待分配費用提供的產品勞務數量
計量單位供電車間機修車間第一生產車間第二生產車間廠部合計
甲產品乙產品車間用丙產品車間用
供電5600度40001200070007006300500150032000
機修4290工時500150012006003800
要求: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各輔助生產費用。
此題初看是非常復雜的,但細細分析一下,它不過是兩次分配問題,先是輔助生產車間交互分配,再是輔助生產費用在外部受益部門之間分配,經過這樣的分析,題目就顯得簡單化。
四、結論與局限性
在會計專業教學中實施遷移教學法,可以使知識點深入淺出,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認識新事物,解決新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同時,遷移教學法對會計專業教學所產生的作用不只是表現在內部知識的教學,還可體現在會計專業與其他課程的知識聯系上。與其他學科間遷移認識,促進其他學科學習。象在財務管理中,材料的經濟批量就是利用了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求最小值的方法;還有貨幣的時間價值年金終值的計算就可以通過數學等比數列求和的方法等。
然而,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任何事物有它的好的一面,也有它的不足之處。遷移也有正遷移和負遷移之分。正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積極的促進作用;負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消極、干擾或抑制作用。那么,在專業教學中怎樣利用遷移才能多起正作用,讓負遷移少出現,甚至不出現,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知識傳授的速度和難易度,要與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保持相對平衡。
經常保持使學生“跳一跳便能摘到桃子”的狀態,每次遷移均應使學生感到既不難,但也要化一定力氣才能完成遷移,每次學習使學生有新鮮感,感到學到了新東西。
2.知識的傳授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能趕進度。
必須建立在原有知識鞏固掌握的基礎上再傳授新知識,就比較容易引起遷移,同時也能防止負遷移情況的產生。
【關鍵詞】會計基礎;學習;技巧
《基礎會計學》這門課主要講述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識,是經濟類、管理類學生的必修課和會計學專業、財務管理專業的基礎課。因此經濟及管理學科各專業的學生必須學好這門課程。從課程本身的特點來看,基礎會計學課程既有一定理論性,又有一定的實踐操作性,而對于初次接觸會計的人來說,會計理論晦澀難懂方法枯燥乏味,不少同學認為這門課很難,上課跟不上,考前復習無處下手等等。但是,只要抓住課程的特點,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努力也是能夠取得好成績的。下面就本人結合自己在學習基礎會計學這門課程的一些方法,與大家共磋。
一、充分利用教材,認真學習每一章節的內容
首先,要了解教材的總體結構。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學科領域一直處于變化之中,要求學者要與時俱進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我們南京審計學院近幾年所選的《基礎會計學》教材,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這種變化。本教材由中國人民大學朱小平教授和徐洪教授主編。從教學大綱以及教材的體系結構來看,本課程的內容可以大致劃分為這這樣幾個部分:第一、二、三、四章介紹的是會計學科的理論基礎;第五、六、七、八、九章是會計工作的主要步驟,也是會計循環的主要內容(從憑證到報表);第十章是會計核算組織程序進行了介紹;第十一章介紹的是會計工作組織的有關問題(如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這樣劃分以后,具體學習某一章節時,就能夠根據它在全書中的位置,把它與其他章節聯系起來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其次,要準確地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和原則。本課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有關的基本概念多,對于這些概念一定要準確地理解其含義,只有基本概念把握準確了,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相關內容。對于基本原理(原則)和基本公式,一方面要掌握其內容,另一方面要能夠靈活運用,如復式記賬原理,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會計恒等式等,在編制會計分錄和試算平衡表以及編制會計報表等業務中都有體現。如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在學習時不僅要了解其規則,同時還要了解為什么會出現此規則,此規則在具體操作中如何運用。概念和公式是基礎,如果不能準確的了解概念,那么在學習或做題中會把許多知識點弄混。為了方便記憶,同學們可以在每章學習結束之時,把本章所涉及的專業名詞總結一下,這樣在復習時就覺得會很方便,很省時間。
第三,理論聯系實際,加強操作練習。由于本課程的實踐性較強,而其理論又比較抽象,特別是對于從未接觸過會計工作的同學來說,更是感到難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學習中一定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同時加強操作聯系,培養動手能力。簡而言之,就是多做題!但不要為了做題而做題,學習一定要有效率。當你發現一種類型的題你已經掌握,就不要再做大量的無用功,要把剩下的精力放在下一問題上。萬變不離其宗,老師再怎么出題也離不開最基礎的知識,只要跟上老師的節奏,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不懂就問,別有顧慮,不要想你提的問題是不是很簡單,老師和同學會看不起你等等,不要羞于問老師和同學問題,抱著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加之勤奮并且高效率的學習,基礎會計滿學分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在具體學習各章節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學習第一章時應注意“兩條線”:一條是會計發展史中的許多重大事件和社會經濟環境與會計的聯系;一條是由會計的定義引伸出來的若干概念,如會計對象、會計職能、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會計目標、資金運動、會計核算、會計監督、貨幣計量等;對第一條線應側重于記憶,準確記住會計發展史中重大事件發生的時間、意義等;對第二條線應側重于理解消化,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學習第二、三章時首先應在正確理解會計要素的基礎上理解會計恒等式的原理和經濟意義。其次應弄清楚什么是會計科目,為什么要設置會計科目,設置會計科目的原則,設置會計科目的意義,設置哪些基本會計科目及每個科目核算的內容是什么;同時要掌握會計科目和帳戶的概念、兩者的聯系與區別;帳戶的結構,“T”形帳戶的格式、本期發生額和余額的概念也應正確理解;然后要重點掌握借貸記帳法的內容(“借”、“貸”記帳符號的含義、各類帳戶的結構、記帳規則、會計分錄的編制、試算平衡的方法),通過學習借貸記帳法,加深對復式記帳法優點的認識。最后要弄清楚帳戶按經濟內容、用途和結構可以分為哪些類別,以及各類中都有哪些帳戶。本章內容是基礎會計學會計基本原理的核心,非常重要,認真做習題、多做題是比較有效的學習方法。
學習第四章時,應掌握賬戶的運用,復式記賬的運用,會計分錄的編制;掌握制造加工企業在籌集過程、供應過程、生產過程、銷售過程及財務成果等過程所發生的業務處理。
學習第五章時應緊密聯系實際,可通過觀摩單位的財會部門工作現場,直接感受各種會計憑證的格式、填制要求、具體作用等,可通過模擬實驗操作的訓練,掌握會計憑證的知識和技能。
學習第六章時不僅在理論上了解諸如會計帳簿的設置、登記、試算平衡、更正錯誤、結帳和對帳等知識,更需要通過觀摩和模擬操作了解掌握帳簿的種類、格式、登記要求和處理方法。
學習第七章時要會處理制造加工企業經營過程的成本計算(本章在11年教學過程中沒有單獨講解,與第四章一起介紹,成本會計還將會具體學習)。
學習第八章時應抓住兩個主要問題,一是財產清查的概念、作用和財產盤存制度,一是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同時要掌握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編制方法。
學習第九章時主要應掌握會計報表的概念、作用、種類和編制要求,對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的概念、結構和基本內容要熟悉,通過做模擬實驗能熟練的編制簡單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學習本章應注意與前面章節內容的聯系。
學習第十章時主要是了解幾種主要的會計核算形式。學習時應注意各種主要的會計核算形式的特點以及它們的區別。
學習第十一章時主要是掌握我國會計規范體系的內容以及了解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會計電算化之間的內在聯系。
所以說:整個基礎會計課程的內容就是圍繞如何形成、匯集并對外提供經濟信息,也就是如何實現會計目標來展開的。如果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始終不忘會計目標這根紅線,那么你就能夠從總體上去把握課程的學習內容了,在學習每一個章節的時候也就能夠把握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及其與其他章節的關系,就不會陷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迷途了。
二、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
1.學會與教師溝通,向老師尋問專業知識。我認為在校大學生與老師溝通的非常少,讓老師難以琢磨學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學知識,不能促進老師教學方法的更新。還有一些同學不懂裝懂,不敢向老師問題目,怕老師說。我在學校里我非常的喜歡與老師溝通,喜歡問老師自己難以理解的知識。其實老師不但不會說那些喜歡溝通交流、問專業問題的學生,反而會更加關心這類學生。
2.充分利用圖書館與網絡,查找學習資料。我們學校圖書館里面,有許多會計專業書籍,我們要充分利用,提高自己專業知識的學習,其次在很多的網站有開放教育專欄,在基礎會計課程下有教學輔導、電子教案、模擬試題、往屆試卷等十多個欄目,供同學進行自主學習所使用。還有一些同類財經院校由以搞精品課程建設,會將一些資料提供給同學們使用;另外各大在線網站也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同學們可以注冊后進入基礎會計課程頁面查找相關學習資料。
3.充分利用網絡,收看直播課堂。同學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收看會計視頻,如收看由中華會計網校,東奧會計在線等播放的會計課堂視頻,加深理解與學習會計知識內容,以便解決教材中的重難點,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教材的有關內容。積極參加網上答疑。多種形式的答疑方式可以為你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如可以參加論壇形式,百度知道搜索等形式,進行不懂知識的答疑。
三、認真完成作業
完成一定量的作業練習是學好本門課程的關鍵,因為基礎會計涉及到大量的業務計算,只有通過練習才能理解并掌握。同學之間可以在學習完一章節內容后,自己編題目相互交換做,提高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在做完應該完成的作業后,向任課老師要求一些題目,進行強化知識。自己要合理安排學習及復習進度,基礎會計教學一體化設計方案已對學習及復習進度做了安排。同學們應按照教學要求循序漸進的進行學習。
總之,學習基礎會計課程的基本方法就是多看、多聽、多練。只有理解加記憶原理,并加以靈活運用,才能學好會計。最后,我希望學習會計專業的同學,能早日探索出學習會計的捷徑方法,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并成為會計能手。
參考文獻:
一、行動學習法的概述
行動學習法是由英國教授瑞文斯提出的,在行動學習中要求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則退居教學活動的幕后。行動學習要去學生在學習中以結構化的知識為基礎,自主的探索未知的領域,在探索的過程中通過反思詢問來進行學習。在瑞文斯的概念中行動學習是通過掌握相關專業知識與解決關鍵性問題的能力相結合來完成的。從本質上看,行動學習法是一種教與學的理念,它能夠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實現學生的高效學習。
二、教學設計的可行性分析
在行動學習的背景下進行教學設計,應該讓教學設計滿足2個條件。教學中的問題容易確定,學生之間通過討論能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整個課程可以分解成為多個需要獨立解決的問題,把分解的問題整合起來又可以集合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這樣才能夠滿足行動學習的教學要求。行動學習方法在財務會計中的可行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財務會計理論體系的來源,一方面是財務會計教學課程的構成。在財務會計理論來源上,財務會計的理論主要來源于企業的實踐,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存在著大量的財務會計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的解決就是財務會計理論的案例資料依據,這些資料為行動學習中以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討論來得出解決問題方案的要求提供了可能。在在財務會計教學課程構成上,財務會計教學課程的構成除了負債、債務報告等章節需要劃分對個問題之外,其他的章節一般是一個章節一個準則,其中的問題是相對獨立的,而且這些問題中重點的問題大都以確認要素、計量和報告為主。把所有章節的問題整合起來又可以構成完整的財務會計理論知識體系,這點也和行動學習的要求相似。
三、行動學習背景下財務會計的教學設計
(一)劃分學習小組
行動學習方法的教學行動一般是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的,所以在運用行動教學法進行財務會計教學之前要先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在每一個學習小組中選擇出小組長,小組長的職責是協調小組內部的學習活動。
(二)介紹知識并提出問題
學生在開始財務會計學習之前一般沒有相關的基礎知識,所以在行動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基礎知識進行講解,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習的知識有大概的認識,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就行動學習的進行提出具體的問題,以便學生的討論和思考能夠圍繞具體的問題進行。介紹知識和提出問題在行動學習中不是核心的環節,所以教師一定要嚴格控制這個過程的用時,不要在這個過程中耽擱太多的時間,這個過程的課時一般可以控制在總課時的五分之一之內。
(三)小組協商討論
小組協商討論的主要內容是上一個課時教師要求學生預習的內容和在基礎知識講解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小組協商討論要圍繞這些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對于存在多個解決方案的問題要分析不同方案的優劣和運用解決方案之后對企業產生的后續影響。
(四)解決問題并匯報
小組通過協商討論之后應當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找出解決方案的思路,之后應當派一名組員在課堂上匯報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思路。為了保證每一名組員都認真的參與了小組的協商討論,小組內部可以通過抽簽的方式選擇做匯報的組員。
(五)測試
測試能夠檢驗小組在行動教學中的學習效果,測試的方法可以是讓小組在討論的過程中設計一個測試題。教師把測試題分配給另一個小組進行解答,出題的小組對另一小組的完成結果進行評改。
(六)教學總結
在課時結束時對教學進行總結的時候,教師可也在課堂上隨機抽取兩名學生為教學做總結,同學在總結中的不足可以由教師進行補充。
四、行動學習中運用的教學方法
行動學習法是關于教與學的理念,為了在教學中實現行動學習的目的,需要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在行動學習中能夠更好提高學習效果的教學方法是案例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法。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的過程依靠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在財務會計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在案例的選擇上,要從公開的財務信息和資料中選取案例,在選取案例的時候還要注意案例的業務背景、會計核算方法、財務核算經濟后果等方面。在角色扮演教學中,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為了完成角色扮演教學,教師要合理的設計學習模塊,學生要積極的參與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合理的引導和組織學生學習。
五、結束語
在行動學習的背景下,對財務會計教學進行科學的設計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 中專 基礎會計 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Effective Strategy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utonomic Learning Ability
in "Basic Accountancy" of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JIANG Xiujuan
(Huaqia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own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Kunshan, Jiangsu 215300)
Abstract"Basic Accountancy" is the basic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accounting and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term in professional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If we can do well, it will be helpful for us to study the subsequent major courses. An ancient proverb says, "Give a man a fish and he eats for a day. Teach him how to fish and he eats for a lifetime", that is to say, the teacher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m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Dur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 teach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building good learning atmosphere, gradually improv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forming the habit of active learning.
Key words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Basic Accountancy; autonomic learning ability
《基礎會計》課是中專會計專業學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課,也是入門課,這門課程能否學好對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起決定性作用。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能簡單地滿足授人以“魚”――教好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用不著教”,這句話既道出了教學目的,又指明了學生只有掌握學習方法后才能自主獲取知識,尋求發展。中專學校在《基礎會計》課的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傳授學科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更應在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科探究能力,特別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下功夫。
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才會積極地開動腦筋、認真思考,以最有效的方式獲得知識。沒有興趣,就沒有求知欲。沒有求知欲的學習是痛苦的學習,也是學生沉重的負擔。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方法有:(1)上好第一堂課,喚醒學生學習專業的興趣?!昂玫拈_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堂會計課,對于培養學生今后學習會計的興趣尤為重要。學生剛接觸這門課時,感到很陌生,此次教師要以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把學生帶入會計學科知識的殿堂。如在概論部分,教師可搜集大量的歷史資料和相關的圖片,運用生動的語言,聯系生活,講述會計的產生、發展以及由此產生的影響,使學生產生驚喜、新奇、實際的感覺,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本學科的欲望。(2)強調動手操作的訓練,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的特點就是活潑好動,動手操作的訓練不僅可鍛煉學生的感性思維,更易直觀上給學生成就感。例如在講授憑證填制時,讓學生動手填發票、支票,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很快就能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來。
2 通過不同教學方法的運用,點化學生如何去學基礎會計課
《基礎會計》課既有很強的理論性,又有實踐操作,對于中專學生來說學習有一定困難,如不注重學習方法的引導,易造成學生死記硬背不懂運用,甚至學完了課程還不知道會計是干什么的。因此,教師在講授知識時要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點化學生如何去學。
2.1 理論教學
(1)啟發式教學方法?!皢l式教學方法”是指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循循善誘,逐層深入,最終由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通過積極思維找到問題的答案,比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問題解決方案的效果更佳。通過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教會學生如何從專業角度去思考問題,要做到會思考,重理解。比如在講述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眾所周知,這個公式是會計的靈魂公式,它是復式記賬法的基礎,同時也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基礎,對于初學者往往只知其相等,卻不能深刻去理解為什么相等,我們要求學生不僅僅知道這個公式,而且還要清楚這個公式的內在含義。在講授之前,就可以先提出問題“這個公式為什么在會計核算中是恒等的?”并以舉例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公式就如同人的手,公式的左邊和右邊如同人的手心和手背,他們是從不同的側面去反應了相同的一只手,公式的左邊表示資產存在的形態,并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自行舉例都存在哪些資產形態,公式的右邊反映了資產的來源渠道,同樣也由學生自己舉例,教師從旁設置情景,比如設置融資的渠道和要求,之后讓學生自己計算公式左邊存在的資產是否與右邊的來源渠道相等,從而讓學生明白這個公式恒等性的道理。
(2)模擬情景教學法。模擬情景教學法是指教師模擬情景,讓學生要在課堂上分角色進行模擬演練的一種教學方法。此種方法用在《基礎會計》教學中,對幫助學生理解一些賬戶的性質很奏效。在教學中,學生在掌握應收、應付、預收、預付等帳戶的類型時,往往很吃力。這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模擬情景交易,讓一組學生處于應收或者預付方,另外一組學生處于應付或者預收方,幫助學生去了解掌握債權債務的關系。這樣不僅寓教于樂,而且學生也記憶理解得更加深刻。
2.2 實踐教學
對于中專生來說,《基礎會計》的教學方式應采取“理論夠用,突出實踐”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實踐操作,實踐教學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任務驅動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 通過這些方法,教會學生實務操作方法,“熟能生巧”,唯有多練勤練才能做好。
(1)任務分解驅動法任務。分解驅動教學法是指:教師在學習內容的框架上,把總目標細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并把每一個小的學習內容細化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通過這些小的“任務”來體現總的學習目標。學生在完成《基礎會計》這門課程學習的時候,都應該掌握財務人員核算職能的基本程序,能對簡單的經濟業務進行賬務處理,能夠編制并讀懂資產負債表和利潤分配表。具體而言,就是要求學生會編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試算平衡表,最后編制報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運用任務分解驅動教學法來實施。
(2)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會計核算是一個完整的程序,同時也有專業的要求,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把這個程序分解開來有利于學生掌握,在學習終了時,我們就應該將這個程序合并有利于學生融會貫通。因此,在每學期《基礎會計》學習結束前,我們都會給學生安排一周的綜合練習時間,給每個學生下任務書,在任務書中安排一個月份的業務,要求學生模擬實際工作中的賬務處理程序以及賬務登記載體,對這套賬進行賬務處理,并最終給出成果――資產負債表和利潤分配表。通過這樣的項目練習,學生不僅僅能將前面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片段進行有效的鏈接,同時也更加能夠吃透理論學習的難點,更為關鍵的是,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模擬做賬,增加了學習樂趣和成就感的同時,也實現了我們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充分和實踐的接軌。
3 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
(1)孔子曰:”親其師信其道?!苯⒘己玫膸熒P系是學生親近教師、主動學習的基礎。為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對學生情感的投入,了解學生、熱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盡力為學生創造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學生遇到困難時,則給予他們幫助,成功時給予其獎勵,正確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不同的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獨特見解的機會。評價時不褒此貶彼。
(2)創造一個應允許出錯的氛圍 “教室――允許出錯的地方”,這種理念對人的價值和精神生活的關懷和尊重,對基礎會計這門課有特別有意義。剛開始會計課程時,學生對許多專業術語都不了解,教師不要急著進行講解,而是要鼓勵學生說出各自的理解,不要怕錯,嘗試讓學生“猜一猜”,教師再針對學生的理解進行講解說明,學生就會印象深刻。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課堂中應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習方法的引導,培養和諧的師生情感,營造良好的課內外學習氛圍,在教學實踐中逐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體會學習的樂趣,做學習的主人,為終身學習及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亞平.高職高專財務會計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