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2 09:21: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德育實施路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校;德育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G40-0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2)08—126—03
德育實踐作為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意義與作用已越來越得到各高校的普遍認同和重視。當前,許多高校在德育實踐的開展與深化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時也顯現出了德育實踐的內容缺乏時代性、途徑較為單一、針對性不強等問題。為此,結合大學生的不同階段、不同特點、不同需要,加強德育實踐內容、形式和途徑的探索已成為擺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的課題。
一、高校實施德育實踐的作用和意義
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德育素質對人的成長極為關鍵,它統領著學生的成長方向,賦予學生發展的動力,決定學生做什么樣的人,如何做人的問題。馬克思認為,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更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大學生良好德育素質的形成既需要加強德育理論教育增強道德認知,更需要通過實踐活動將思想道德理念內化為學生的品德,進而轉化為學生的行為。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德育實踐,可以說是重要的教學形式,是高等教育的專業性要求。它是德育理論的深化,是德育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德育效果的檢驗。因此,開展好德育實踐工作有著重要和深遠的意義。第一,有利于大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通過組織德育實踐,讓學生走出校門,到社區、農村去體驗、感受,使他們充分了解在黨的領導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增加愛黨愛國的情懷。也使他們看到國家由于一些原因所造成的發展不平衡,尤其是農村、西部地區的滯后狀況,從而增加對國情、社會的認知,提高學生對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認識,使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強責任感。第二,有利于大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我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提出:“德者,行焉而有德于心之謂也,行而有得謂之德?!敝行乃枷刖褪侨说乃枷肫返滦纬呻x不開實踐。通過開展以公民道德規范、“八榮八恥”等為核心的實踐活動,鍛煉大學生的毅力,培養大學生的品格,使學生置身于具體活動環境中,耳濡目染,將法律制度、道德規范、價值觀念、情感意志等吸納到個人思想中,內化為個人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團結互助、誠實守信、艱苦奮斗、遵紀守法的良好品質。第三,有利于大學生提高認知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在德育實踐活動中,學生會帶著疑惑和爭論問題用眼睛觀察,用大腦思考,用雙手實踐,用心靈感知,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同時通過到企業實習,助工助學,到農村支教、支醫、支農等方式,將自己的所學知識、創造成果應用于社會。既能從實踐中得到鍛煉增長才干,又能通過社會實踐回報社會、奉獻社會。所以,高校實施德育實踐是我國高等教育全面提升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
二、高校實施德育實踐的內容
(一)教育性實踐
思想認識的高度取決于對理論的把握程度,德育取得實效的關鍵是使大學生在理論上有著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更是認識的最終目的。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礎上,做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計劃與理論性實踐的銜接,突出理論性實踐對理論教學的補充、深化和延伸效應。通過開展專題報告、專項社會調查、主題報告等形式,增加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闡述的新思想、新成果、新理論的認識和理解的認同,使學生運用中國化創新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世情,察國情,看黨情,始終做到與黨同心,與祖國同命運,與時代同步伐。
(二)道德實踐
道德既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和行為規范,也是一種實踐精神,道德實踐可以深化人對道德教育的認識與理解,將道德觀念、道德規范、道德操作轉化為內在的道德素養和道德需求。要以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和“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創新道德實踐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心靈得到凈華,思想得到升華,將社會主義榮辱觀內化為學生的道德追求和自覺行為,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鍛煉學生的道德意志,養成道德行為,形成高尚道德品質。
(三)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能力,培養品格,增強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將社會實踐作為深層教育的延伸和載體給予深化,圍繞實踐作用和功能給予細化,通過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有重點地開展社會實踐,讓學生走出校門,到社區、廠礦、農村等場所進行體驗和感受,接受教育和鍛煉,增加對國情、社會的認知,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公益實踐
公益實踐是一種直接服務于社會和他人的活動,也是處理自我與社會、他人關系的一種手段。通過服務社會與服務他人,使學生切實體會和感悟到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又能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親身感受到人民群眾的創造熱情和奉獻精神,真實體會到社會關系的發展以及對人的要求,培養學生的愛心、誠心、責任心,切實有效地受到道德陶冶,獲得道德境界提升。
[關鍵詞]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融合路徑
2014年9月19日,同志在接見云南民族大學留印學生時指出:“要砥礪品德,篤志好學,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闭_方向的指引,為促進少數民族大學生全面發展增添了正能量,同時也為民族高?!叭绾闻囵B人,培養什么樣的人”賦予了新的涵義。近年來,民族高校將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列入學??傮w發展規劃,納入日常教學實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歸屬于育人體系,是高校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建設,有效融合施教路徑,有助于高校課程改革創新,有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對于民族高校來講,應促進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研究,促進施教主體種好綜合育人的“責任田”,擔當核心價值培育的“承載體”及推進民族團結的“動力源”。為此,準確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內涵,認清兩者之間的關系,明確融合構建的根本原則,探討推動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融合發展的科學路徑,顯得尤為重要且迫切。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概述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心理健康教育又稱心理素質教育。它是教育者運用心理科學的方法,對教育對象心理的各層面施加積極的影響,以促進其心理發展與適應、維護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實踐活動。[1]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民族高校大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穿插運用課堂講授、心理干預、校園文化熏陶等方法,宣講心理知識,增進民族感情;在教育目標上,旨在幫助民族高校大學生挖掘認知潛能,進行自我適度調控,防治心理困惑,提升環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身心抗挫能力和職業生涯規劃能力,進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民族高校開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既完成了教育教學課業安排、開展心理學術研究、培育良好人格等工作,又滿足了民族高校大學生端正動機、培養情感、心理矯正的主觀訴求;結合大學生身心特點,按年級和所學專業的不同,幫助其消除心理障礙,改進亞健康狀態,提高心理素質,開發潛能,培養其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2]同時,針對民族高校大學生來自不同民族地區,具有不同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化、思維模式等特點,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使各民族學生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形成正確的民族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民族高校德育的內涵
德育在宏觀上是指所有有目的及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3]微觀層面的民族高校德育是指民族高校按照國家和社會的要求,基于自身教育屬性,本著教育人、引導人、塑造人的原則,結合不同少數民族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受教育者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4]幫助其走出自我閉塞和自我放任的心理誤區,有效消解“心理貧困”,[5]加強自我約束,克服厭煩情緒及疲倦、敏感、依賴、逆反心理,確保其心理行為不偏向、政治覺悟不降低、人格品行不脫軌。對于民族高校來講,德育是一種細節、一種關愛、一種責任,在少數民族學生點滴的日常行為、教師的為人師表、高校的育人環境中,無不蘊含著人性的塑造、品行的規正、核心價值的引領。從本質上講,民族高校德育具有施教目的一元及學生訴求多元、內容認知及內化體悟、體系精神及方法精確等特性。民族高校應注重吸收優秀傳統民族文化,從培育“人”的德性出發,將“民族文化特色”融入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
(三)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關系
1.涵容與內驅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簡稱《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完善道德培育方式,豐富立德樹人內容,持續增強德育的熏陶力和教育力?!毒V要》對德育工作職責、教育目標、擔負任務、施教方式及內容的進一步明確,旨在通過對大學生思想意識形態領域的引導和影響,使其知、情、意、行與時代要求相合拍,與品德修養相吻合,與實現“中國夢”進程同節奏。心理健康教育側重于解決學生心理層面的問題和維護其心理健康,有利于緩解大學生心中的壓力和消除不良心理,使他們能從容地面對各種磨難與壓力,防止其采取錯誤、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6]塑造其民族精神,提升其人格素養。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雖然施教發力角度不同,教學內容、具體目標及施教路徑存在差異,但心理健康教育被德育所涵容,內驅德育順暢開展,為高校立德樹人提供精神滋養和文化補充。
2.支撐與依賴
在高校課程體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被納入通識教育必修課。當前,有的高校將兩者進行量分細化,與學業衡量相掛鉤,與評比優秀大學生和取得獎學金資格相聯系;注重規范考核制度,調動學生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主動性,促使其自覺參與各種學生團體活動和社會實踐。縱觀德育發展歷程,其本身具有較強的民族性,其施教基本原理、原則、內容前后銜接,一脈相承。本質上,它是一種“大德育”,涵蓋著思想、政治、道德等內容。[4]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能夠助力德育施教主體轉變觀念,主動將系統的心理知識寓于以學生為本的德育體系。實踐證明,教師由權威者到指導者角色的轉變,可以有效拓寬德育的理論傳授、榜樣示范路徑,發揮品德塑造功能,幫助大學生在順利完成學業的過程中,進行適度的心理調整,克服自我發展障礙,使其思想上更加成熟、心理品質上愈加豐富和完善。
3.獨立與一致
民族高校德育依托于“兩課”,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將哲學原理、政治建設融于其中,注重打牢思想品德基礎,促使大學生德、智、體、美綜合發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質、開發智力潛能、增強心理適應能力、激發內在動力、維護心理健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7]為此,兩者在施教目標上有著本質的相同性,又存在運行渠道的不同。從施教內容看,兩者有著明顯的區別。德育以轉變民族高校大學生道德理念為基點,宣傳思想政治理論,加大優秀品德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則將心理專業知識與心理輔助活動有機結合,關注民族高校大學生情感的培育和個性的形成,開展預防性和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優化其心理素質,促進其健康心理潛能的最大開發。[8]兩者各司其職,互為借鑒提升,良性推進民族高校整體育人工作。
二、加強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所需
高校要發展,改革創新是必經之路。實踐證明,不管高校位于何種層次、何種學科領域,只要定好位,瞄準突破點,堅持內蓄正能量,聚力治理短板,就能充分發揮“科研”與“服務社會”的職能,創出高水平的治學之道和辦學之路。民族高校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也有著厚實的民族學科基礎和人文底蘊。事實上,民族課程構建運行的基礎,在于育人本體功能的發揮。當前,民族高校正以“中國夢”為牽引,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機結合,并站在立德樹人的高度,倡導愛國、敬業、奉獻理念,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內化于心、外踐于行。[9]民族高校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兩類學科的有機融合,不斷優化育人路徑,調整教學資源配置,進而夯實學術研究的著力點。建立心理與德育雙輪驅動的融合發展路徑,對于拓展與其他學科內在的銜接面、促進民族高校課程體系改革創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另外,在教學改革中,堅持交叉內容不平行、互補方法不偏頗、融合目標不孤立的原則,通過兩者教學理念、路徑、手段的融合,形成了特色鮮明、符合民族高校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育人體系。不僅做到了以人為本、以心育德,使兩項教育價值實現有機統一,而且能夠增強民族高校的“話語權”,提升學科創新的“顯示度”。
(二)學生健康良性成長所需
民族高校大學生作為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量上占有一定的比例。他們具有真摯的民族情感、刻苦的學習精神、強烈的求知欲望。但同時部分學生存在心理上的自我封閉、盲目的民族自尊或自卑、單一固化的思維方式、狹窄的人際交往理念等特點。[10]這些個性特征,在心理品質塑造、核心價值觀培育等方面面臨著較多的問題和困難。為此,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具體教育目標,將兩者教育內容、方法、理念與教育制度相融合,以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德育的路徑,以德育模式承載運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構建將心理、品德、思想、政治等因素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進而在民族高校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土壤中栽培心靈的“生長樹”。另外,在推進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融合中,民族高校要將其作為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按照實地調研、歸納分析、合理排序、科學重組的思路,既要搞好與其他學科、校園文化、課程體系、學術研究、高校改革發展的無縫對接,又要有組織和有計劃地進行融合任務分析、教學領域歸納、學習領域轉換、教育情境設計和實地論證,通過高校系統規范地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體系,促使民族高校大學生健康良性成長。
(三)增強民族團結教育實效所需
民族團結教育在民族高校教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育人作用。反觀我國歷年來的民族問題,一些民族沖突難以在短時間內徹底消除,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社會個體思想道德滑坡、人生觀和價值觀偏移、心態扭曲變形導致。民族高校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和民族地區發展的重要力量,肩負著歷史賦予的責任,需要其固守民族團結的底線,不越違法亂紀的紅線。而這些基本素養的獲得,既需要民族團結教育,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支撐,[10]否則高校教育工作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融合,要注重啟發師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兩者對教育融合創新的主動性,營造濃郁的融合氛圍,探索科學的施教路徑,形成前瞻性研究成果,以提升指導實踐的實效性,增強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本質上講,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歸屬于文化范疇。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融合發展,切合了各種文化滲透發展的現實需求,進一步凝練了學科教育發展方向,能夠有效解決大學知識生產、養成、傳播的時代問題,孕育民族團結要素,增強民族高校人文教育功能。
三、構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徑的基本思路
(一)在教學路徑上“融”,增強互補實效
構建運行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徑是大勢所趨。當前可從三方面入手。
1.解構原有體系
針對當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平行發展且既成體系的現狀,應以德育實效為融合的起始和歸宿,強化心理知識的內化和心理干預活動功能,消除心理教育著力面窄的問題。暢通思想道德修養與形勢政策教育主渠道,將理論知識與心理問題案例相結合,努力在網絡、科技、環境道德宣講上下工夫。
2.重建融合體系
結合民族高校學生心理特點,以明確教育目標、靈活課堂教學、豐富學習資源、增強育人實效為基點,破解兩項教育融合瓶頸,對接學生現實心理、文化、實踐活動需求,對學校課程設置進行動態調整,形成“綜合育人牽引、民族專業支撐、施教內容補充”的新格局。
3.搭建滲透式教育平臺
要固本守基,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理論依托,夯實綜合育人的“點”;以道德養成教育為主,規范施教主渠道,鏈接社會、高校、家庭的“線”;加強校園心理文化建設,整合施教目標與內容,拓展融合的“面”。同時,可運用收集、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等方式,積極融入社區、企業、軍隊及外來文化,增強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融合的普適性、綜合性和完整性。通過這三方面的立體構建,推進兩項教育深度融合。
(二)在施教主體上“合”,打牢素質基礎
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機融合,涉及內容多、涵蓋范圍廣。然而,最關鍵的就是施教主體上的“合”,既要規避簡單的拼湊、機械的組合,又要防止施教主體入口無標準、考核無依據的問題。
1.人無我有,健全隊伍
分類優化兩項教育教師結構,將熟悉民族政策、精通教學業務、了解心理知識、掌握德育技能的教師吸收進來,并按照學校、機關教輔、二級院(系)、班級四個層次,調取不同民族的學生骨干,組建團體,增強融合教育的力量。
2.人有我優,提升素質
改變當前的“柔性”學習為“剛性”培訓,定期組織專題教師學習研討,并與教師晉級、評定職稱相掛鉤,使其教有勁頭、研有盼頭。針對輔導員隊伍薄弱的問題,在把好“入口關”、“培訓關”的同時,組織其深入學生中間,了解其心理動態,摸清德育底數,增強心貼心、面對面幫帶效果。
3.人優我專,突出特色
針對一些民族高校學生自我封閉、自信心不強等問題,創建融合教育的質量論證制度,堅持“韌性”原則,注重保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連續性。樹立勇于擔當、善于擔當的意識,將兩項教育融合機制納入民族高校育人工程,大力排解學生的煩心事、撓頭事。通過“惠生工程”的實施,激發大學生奮發向上的正能量,達到“水利萬物生”的效果。
(三)在學術研究上“統”,搭建融合平臺
創辦有特色、高水平的民族高校,需要規避同質化的問題,打造特有的辦學理念與風格。當前,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融合是民族高校辦學的一條創新之路,而創新的層次與領域必須在學術研究上進行有效的“統”,進而統一搭建融合的平臺,提供創新施教的舞臺。
1.加強“以心育德”實施辦法研究
要以學生綜合發展為研究課題,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校正思想偏差,使其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的基本道理,進而夯實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重點在“以心育德”的教學工作計劃、教學內容、教學組織上下工夫,特別是將融合內容進行目標分層、過程分層、練習分層、考試分層、輔導分層。同時,要特別關注集體備課、課堂觀察、練習、作業等工作重點。
2.加強破解“各自為政”模式研究
民族高校要加強各學科之間的銜接,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上,要打破“各行其道”教學模式的桎梏。比如,針對部分少數民族學生不善交際的問題,要分析主客觀原因,找到心理干預的契合點,引導其樹立良好的交友觀。
3.加強“以德育人”的路徑研究
在加強“以心育德”實施辦法和破解“各自為政”模式研究的基礎上,鞏固研究成果,使民族高校師生自覺運用科學理論指導工作實踐。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構建“橫到邊、縱到底”的融合教育機制,探索知行合一教學實踐模式,引導大學生加強社會公德的培育和實踐,進而實現以德育人的目標。比如,在民族高校建立德育基地,利用升國旗儀式等活動抓緊抓實傳統美德教育的日常行為規范,特別是與政治課、各科教學、社會實踐活動等相結合,使學術研究的成果自覺運用于育人環境體系中。在社會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融合路徑必須動態構建,持續改進。為此,民族高校要準確把握融合的規律,不斷加大課程開發力度,匯聚多方資源,優化教學過程方案設計,增強施教主體功能,加大學術理論研究,通過多維構建、科學推進,完成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融合。
[參考文獻]
[1]劉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成功(教育版),2013,(20).
[2]眾心.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為本[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4,(6).
[3]聶美琦.試述社會化心理機制及對改進中學德育的啟示[J].金色年華(教學參考),2013,(6).
[4]檀傳寶.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金荷香.基于積極心理學理念的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與創新———以西北民族大學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6).
[6]李婭.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實踐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11.
[7]吳盈英.基于主體性教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美與時代(下旬刊),2014,(4).
[8]汪滿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D].河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4.
[9]陶元.以美育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J].前沿,2013,(8).
>> 精準扶貧的華潤路徑 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的戰略與路徑選擇 職業教育服務精準扶貧的路徑探索 實施精準扶貧的思考 對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問題的思考 精準扶貧背景下的旅游扶貧路徑研究 精準扶貧中科技創新的思考 關于精準扶貧的幾點思考 完善精準扶貧專項貸款的思考 對精準扶貧中精準監督的思考 關于加強精準執紀護航精準扶貧的思考 教育扶貧,助力精準扶貧 教育扶貧:精準扶貧的根本之策 路徑創新是精準扶貧的關鍵一環 內蒙古地區精準扶貧的路徑研究 黃岡市精準扶貧路徑的SWOT分析 精準扶貧的難點、對策與路徑選擇 基于人力資本理論的精準扶貧路徑探討 論精準扶貧的文化功能及其釋放路徑 提升教育精準扶貧持續性和有效性的思考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人民網.30年來中國累計減少逾6億農村貧困人口[OL],2014:1
[3]新華網. 全球脫貧成果九成屬中國:減少貧困人口6.6億[OL],2014:1
[7]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 :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OL],2015:1
[8]人民網.朱永剛:首先在于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OL],2015:1
[9]新華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讓貧困家庭的孩子接受公平的有質量的教育[OL],2014:1
[12]新華網. 五年來中高職畢業生就業率保持九成以上[OL],2015:1
http:///mrdx/2015-12/03/c_134879708.htm
關鍵詞:高職院校;德育;路徑選擇
高職院校德育工作是指院校對學生在高職教育階段所推行的德育活動,是旨在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所具備的優秀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職業心理素質的教育活動。隨著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數量增多,學校規模擴大,辦學特點鮮明,高職院校德育工作面臨許多新的情況,如何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德育工作?這項工作有何更好的方式和路徑選擇?這些都是目前的研究亟待加強的問題。
一、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1.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改革給予了高度重視,并使其得到了迅速發展,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為我國制造業的升級換代和區域經濟的突飛猛進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據統計到2008年為止,我國現有高職(專科)院校已達到1184所之多,高職類在校生總數已超過1000萬以上。目前中國的高職高專在校生人數已發展到高等教育總人數的一半左右。高等職業教育大發展的趨勢,為高職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高職院校的德育工作的成效也將直接影響到我國高等教育整體德育工作的成果,甚至直接影響到整個中華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的發展進程。
2.高職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首先,由于近幾年隨著高職教育的迅猛發展,許多高職院校只重視擴大規模,建設新校區和迎接教育部人才培養水平評估,而忽視了德育工作,認為建設新校區、擴大規模是硬目標,是顯性工程,德育工作是軟任務,是隱性工程,可抓可不抓,德育工作首先在領導層面缺失了地位。再加上德育經費投入不足,學校的德育管理、德育的設施建設和學生德育活動缺乏必要的財力支撐,德育工作的開展將是一句空話,德育的效果必定難以保證。
其次,由于市場經濟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影響日益加劇,相當一部分職教工作者只重視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學校的根本功能是“育人”,放松了對學生的德育和人文教育。而這樣沒有德育的職業教育必然是失敗的教育。正如我國職業教育的奠基人黃炎培先生曾經講過:“僅僅教學生職業,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種很好的教育變成‘機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藝徒培訓,不能稱之為職業教育?!?/p>
再次,絕大多數高職院校是從原中專學?;蚵殬I大學升格改制而來,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缺乏文化的積淀和文化氛圍,無論是有形德育資源或無形德育資源都相對匾乏。許多高職院校沒有建立起專職的德育工作隊伍,僅有的少量德育工作者對德育工作的理論缺乏了解和研究,對德育工作實踐也缺乏理論思考和理論升華的思維習慣,德育工作除了政治課的“教”之外,就是對學生的“管”了,德育工作難以形成針對性、指導性、系統性和完整性。
最后,從高職生的現實狀況來看,絕大多數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學生是沒有考上本科院校的高中畢業生。這部分學生在思想、心理和行為上存在四個顯著特征:一是意志、品質方面與本科生相比存在明顯差距。二是文化基礎較差,對學習理論知識缺乏興趣,但往往活潑好動,喜歡動手實踐。三是自卑心理和自尊心都比較強烈,自信心不強,容易封閉自我。四是高職學生更多的來自農村和欠發達地區,承受著更多的經濟和就業壓力。這些都將給高職院校有效地開展德育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二、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徑選擇
1.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常規路徑選擇
(1)加強思政理論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落實德育課程設置目的。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基礎、主渠道和基本環節。學校必須要按國家要求保證課時和基本教學條件,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作為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根據自身特點建立起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和高職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動手實踐的特點,改革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將課程內容中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為人民服務、社會主義榮辱觀等主要思想具體化,使之成為高職院校學生德育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時加強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
(2)搞好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搞好校園文化建設的德育功能關鍵是要以加強校風、學風、教風建設為著力點,創造和諧向上、健康活躍、富有感染力的校園文化氛圍,最大限度地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美化校園,綠化環境,提高校園文化品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提倡一定的文化理念,在無形中積淀文化氛圍;制定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倡導學生實行自我管理;開展各項文化活動,樹立典型,弘揚正氣,提高學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惡的能力。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創建文明的環境中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加強修養、規范言行,主動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與水平。
(3)以心理素質教育為突破,搞好高職學生的德育工作。可以說,現代高職德育工作中的某些問題實質上就是心理教育的問題,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現代德育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高職的德育工作更應該是重視通過學生開展心理咨詢輔導及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正視現實、正視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引導學生注意培養和發展自己的業余愛好,學會自我娛樂,使生活充實,富有情趣,從而使自己具備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引導學生學會生存,學會競爭,培養學生的愛心和責任心,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
(4)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德育工作隊伍是高職德育的直接實踐者,其工作開展得如何直接影響到德育工作的成效。為此學校要加強德育工作者的培養,切實提高其學歷層次和專業水平,使之進一步向專業化、專家化方向推進。德育隊伍的高水平應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高素質,二是高學歷,三是專業化。古人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就德育而言,教師的人格力量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作為德育教師或專職干部,如果自身素質和學識不能高于學生,那么其作為教育主體的權威就不能確立,更談不上傳道和解惑。所以要提高高職德育工作的水平,就必須要不斷地加強對德育工作者的培養,花大力氣提高高職德育工作隊伍的整體能力和工作水平,強化隊伍建設。只有德育工作隊伍建設搞好了,高職學校的德育工作的水平才能有質的提高。
2.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新型路徑選擇
(1)積極利用網絡來開展德育工作。21世紀是信息和知識的時代,網絡文化正在全方位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健康有序的文化環境有利于大學生主體意識沿著正確、合理的方向發展,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所帶來的機遇和有利條件,讓高校德育工作去占領網絡文化陣地,進一步加強對當代學生的德育教育。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網絡優勢,使用聊天室、BBS論壇、電子郵件、飛信、QQ網上聊天、網上辯論和網上咨詢等網絡對話方式,“面對面”聽取教育對象的意見,有針對性地回答教育對象提出的問題,同他們溝通思想、交換意見、討論問題,使學生和教師在平等對話的交流中,縮短心理距離,減弱抵觸情緒,教師所說的道理也就容易被接受,從而達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2)發揮“校企合作”模式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校企合作,是指職業院校主動與企業接軌,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參與人才的培養過程,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德育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采用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實際工作有機結合,以培養適合企業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辦學模式。通過學校與企業的信息合作、交流,學校的德育工作者可以深入挖掘企業的德育育人需求,了解畢業生在各企業的表現和職業生涯發展狀況,探討學校德育滿足企業需求的途徑。深層次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可以開發德育資源,把德育過程向企業延伸。學校在合作企業建立大學生德育基地,可以讓學生熏陶企業文化,領悟職業職責。實施校企互動、師生互動、生企互動的德育教育教學模式,豐富高校德育教育的形式和教學內容。
(3)重視實踐性教育在德育過程中的作用。德育是一種實踐活動,而我們往往比較重視教師“教學”的實踐,而忽視學生“學習”的實踐。高職院校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好動”的特性盡可能多地建立一些學生組織,如學生會、學生宿管會、各種學生社團和協會等,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組織、自己參與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在人與人交往中領悟和體會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道德分析、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另一方面,學生在學校實踐的最好辦法就是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包括社會實踐活動,實踐中通過活動和交往來獲得相應的價值、觀念,并養成相關的行為習慣。并且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既服務了群眾,又鍛煉了自己;既密切了同廣大群眾的關系,也融洽了師生、同學的感情;既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和獻身于社會的精神,又可以有力地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這些都將為高職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發揮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在發展青少年的素質教育道路上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青少年的才智、審美和道德水平等綜合素質都有著顯著的提升。素質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合理結合是我國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新方向,而舞蹈藝術教育學因其重要的社會作用與意義也成為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加強了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同時也提升了其審美水平,還進一步的推進了青少年道德思想的發展。而素質教育的深層次和全面的推行又在舞蹈藝術教育中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目前舞蹈藝術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關系成為國民廣泛關注的話題,而教育者也在探索兩者互不相悖的教學新路徑。
本文將結合呂藝生編著的《舞蹈教育學》一書展開了解我國現代舞蹈藝術教育的現狀,從舞蹈藝術教育者視角探索利于舞蹈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有效路徑。呂藝生編著的《舞蹈教育學》共分為四個板塊。在該書中以舞蹈教育的社會地位與作用為研究基礎,首先從原理上講解了現代舞蹈藝術教育的目的與制度,其次循序漸進的在舞蹈教學的計劃、原則、組織形式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敘述,又層層遞進的分析了舞蹈教育與德育之間的定位與兩者的關系,并探索出了科學管理原理在舞蹈教育管理系統中的應用方法。舞蹈教育與素質教育有著相同的目的,推行舞蹈藝術教育可以深化加強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我國多年來的教育實踐證明,青少年的道德與思想建設在舞蹈教育學下已經取得良好的成效,實施高效的舞蹈藝術教育路徑是當代中國素質教育的必要手段。此書在原理篇的第三章節敘述到,舞蹈教育目的要以教育目的為基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理念,通過推進受教者的全面參與,最后實現舞蹈生在審美和藝術素質等方面的高度提升。雖然我國現代舞蹈藝術教育仍存在一些弊端,但這也為新時代的教育者提供了新的目標和方向,由此本書在教學篇第六章開始為舞蹈教育者提供了重要指引,想要培養德、智、體全方位優秀的舞蹈人才必須要在黨的教育方針貫徹下,制定創新的教育方案。舞蹈藝術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相互糅合,是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在教學課程的安排上,要依據受教者的時間進行分配,傳統應試教育包含的學科以及舞蹈專業課程和思想政治、文化課程應該遵從長期分散、短期集中的原則。在教學內容方面,舞蹈課程應該具備相當的專業性,讓學生可以得到循序漸進的縱向發展,思想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可以讓學生橫向全面發展,這類課程的內容需要有更寬、更遠見的知識面。
課堂教學是現在舞蹈藝術教育的主要組織形式,該書從課堂的構成、類型、環節三個方面展開探討,為教學者具體實施者日后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提供了準確、有效的信息。由于我國對于綜合性人才需要的緊迫性,課堂教學與線下教育和實習等方式的結合也變得極其重要。課堂教學要重視學生舞蹈專業技能的培養,而素質教育是比較抽象的,教育者要以長遠的目光探索出可以讓受教者全面發展的有效渠道和高效方式,達到舞蹈藝術教育和素質教育效果悉數提高的最終目的。德育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基本保證,呂藝生老師在該書中也闡述了舞蹈藝術教育過程中德育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德育所承擔的艱巨任務。舞蹈受教者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素質的建設,樹立起舞蹈生正確的道德觀、政治觀、價值觀,才能真正培養出一批能為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奮斗的人民藝術家。
舞蹈藝術和素質教育的開展,首先要依據我國關于該方向政策和法規的宏觀約束,又受到中觀管理部門的布局與調整,最后由舞蹈院校為主的微觀管理系統具體實施。三個管理環環相扣,每個環節中的教育者都要懷揣愛才之心,并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才能為我國培養出優秀的全方面的舞蹈人才。該書對舞蹈院校管理的具體內容和方法有著獨特的見解,在行政、教學、科研、后勤管理方面都進行了深化的分析,并對教職工思想和行為管理提出了明確的方案。舞蹈是藝術的表現形式,舞蹈藝術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主旋律之一。舞蹈藝術教育推進了素質教育的發展,而素質教育又升華了舞蹈對青少年的影響,兩者由點及面,由面到點相互進步。舞蹈教育者作為藝術教育中的重要構成部分,應該充分考慮自身的價值與地位,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擴展知識深度、培養愛國的政治情操,方能在舞蹈教育中展現獨特的教育功能。
作者:柯媛媛 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大多數技校學生在畢業之后直接就業,缺乏系統的社會實踐鍛煉。由于他們年齡小,心理尚不夠成熟,因此對于自己選擇的職業的認識往往較模糊,這導致他們的素質和社會需求存在差異,而德育教育就是消除這種差異的橋梁。因此實施生活化德育教育就成為技校的重要課題。
一、技工學校生活化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自身的特點,技工學校比較重視結合理論與實踐,但德育類基礎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依舊存在就理論談理論、忽視與實際生活的對接等問題,嚴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技校的教師應堅持探索生活化德育教育方法及途徑,使學生獲得開放的受教育的環境,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由被動作為轉化成主動作為,釋放個體潛能,用生活化的德育教育讓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二、技工學校生活化德育教育的具體路徑
1.促進德育課教學方法生活化
技校生活化德育教育要求教師創新德育課教學方法,在德育課教學中盡可能避免德育教育的生硬說教和純學科化,采取淡化教育痕跡的無意識教育、生活化教育。教師要發揮學生在德育課中的主體地位,用學生喜歡的生活化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提高道德水平。當德育課的話題涉及助人為樂時,很多學生覺得助人為樂是惹禍上身,教師就可組織學生以“究竟該不該扶摔倒的老人”為主題開展辯論活動,讓正反兩方各抒己見。學生依托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進行理性的思考,在辯論中闡述自己的觀點,逐漸達成共識:要扶摔倒的老人。這樣就把枯燥的道德說教變成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2.引導技校學生日常人際交往
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進步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行為發生巨大改變。教師要注意引導技校學生日常的人際交往,促使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如一些技校學生很可能遭遇人際關系不協調的窘境,他們渴望教師的關心、同伴的友情和父母的關愛;一些技校學生缺乏義務感、責任感,只想著享受,玩樂等。面對這些問題,教師要利用生活化德育教育引導技校學生學習基礎的人際交往知識,培養他們的人際溝通能力,使他們慢慢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同時,教師要引導技校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消費,熱愛勞動,為構建和諧的人際交往環境創造條件。
3.堅持德育關系的技巧
技校學生如果只是被動地依據教師的要求去接受問題,往往會產生倦怠甚至是逆反的心理。為改變學生的這一不良心理狀態,教師可利用技校學生愛上網的特征,隱藏自己的身份,用同齡人的口吻和學生網聊,了解學生真實的思想動態,隱蔽德育教育意圖,讓學生產生心理認同和情感共鳴,然后因勢利導轉化學生思想,潛移默化地實現德育教育的目的。這種生活化的德育教育體現德育教育的技巧性與師生互動性,使德育教育的過程更輕松、效果更顯著。
4.重視開展德育實踐教育活動
生活化德育教育是實踐性的工作,要求技校依托校園文化活動,促使學生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接受先進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形成優良道德品質。如教師要讓技校學生直接參與實踐活動,在德育實踐中直接體驗。教師可組織模擬面試、模擬招聘等德育實踐教育活動,或開展技能節、禮儀表演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充實技校學生的精神世界,激發其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讓他們看到自身的價值。
三、小Y
【關鍵詞】中職學校;體驗德育;上海商業學校;德麗苑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36-0063-03
【作者簡介】張宏旭,上海市商業學校(上海,200072)副校長,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及學生管理。龔來芳,上海市商業學校(上海,200072)學生處主任,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學生德育。
目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正急需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高素質專門人才,而中等職業學校的職業技術教育仍然受到社會的忽視,學生的基本素質也不容樂觀,如何進一步加強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成為緊迫的課題。
一、中職學校引入體驗德育的背景
長期以來,傳統學校德育強調將學生培養成無私奉獻、大公無私、公而忘私的“高、大、全”式“圣人”,重視教師從外部對學生的塑造、改造,突出用社會道德規范對學生進行約束、限制,偏重學生對道德知識的接受與學習,隨著我國社會生活方式變化的加速以及學校教育改革的推進,傳統德育模式已愈發不能適應當代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以及教育教學的規律,改革已經成為學校德育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當下,學校德育改革有如下幾個趨向:[1]
第一,轉向重視現實生活的生活德育。德育與生活有天然的內在聯系,德育具有生活價值,起源于生活需要,與生活共存亡,作用于生活的改造與創新;生活具有德育的價值,生活需要德育,提供了德育的手段和目的,形成和發展了學生的個體道德。因此,必須圍繞學生的生活、立足學生的生活、依托學生的生活,展開德育的目標、內容、過程、方法和評價,引導學生親身體驗生活,通過學生完整的生活,提升學生道德生活的素質,使學生愿過、會過健康的、有意義的生活。
第二,轉向突出親身經歷的體驗德育。體驗是形成和發展學生品德的重要途徑,有著其他途徑難以替代的作用。體驗是主體以實踐為基礎對事物的直接接觸,能使其獲得一般認識途徑難以獲得的更為深刻、鮮活的道德認識;體驗需要主體身體力行地從事相關活動,能引發其具體情感體驗,有助于升華主體的道德情感、堅定主體的道德意志;體驗既有感性特點,又具有理性特點,既有認識屬性,也有價值屬性,能夠推動主體形成與發展道德信仰;體驗是實踐中進行的體驗,是主體實踐的過程、實施道德行為的過程,故有助于形成道德行為。
除此之外,與普通中學的學生相比,中職學生除了具備一般青春期學生的特點之外,還有著一些新的特征。他們大多來自弱勢家庭,家長以“中低層”(包括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和就業水平)為主要特點;他們在基礎教育階段處于學生群體中的弱勢地位,多數文化課學習成績比較差,缺乏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長期受到教師和同學的冷落,自卑心理比較嚴重,常常感到前途無望。如果在中職階段,能讓他們體驗到成功和快樂,將是他們人生路途中的轉折點,對他們以健康的心態走向社會無疑是大有益處的。[2]
由此可見,無論是要改變傳統學校德育的困境以順應當今德育改革走向,還是更加符合中職學生的心理特征,構建一種尊重德育對象主體地位的,重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等德育合力形成的,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以學生發展為主體且面向未來的體驗德育模式都尤為必要。
二、中職學校創建體驗德育的路徑――以上海商業學校為例
中職學校創建體驗德育的目的,關鍵在于改變傳統的德育模式,讓學生通過個體參與和現實體驗投入到道德生活中,學習積極的生活態度與情感,善于過充滿智慧、道德的生活。自2005年2月起,上海商業學校單獨劃出40畝地,著手建設“‘德麗苑’校外德育實踐基地”,專門用于開展學生德育實踐活動,以探索在中職學校推動體驗德育的路徑。至今已有超過2300人到基地參與德育實踐,取得了眾多成果與有效經驗。
(一)堅持學生為本,建構學生主動參與的德育活動體系
中職學校體驗式德育,應當按照“主體參與體驗”的德育模式建構一種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德育活動體系,使德育能夠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和實踐的方方面面。上海市商業學?!暗蔓愒贰钡掠龑嵺`基地強調“以生為本”,在實踐中充分尊重學生的自覺能動性和內在潛能,以學生的實際為出發點,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為根本目的,構建了德育實踐活動模塊新體系,并且融入了專業教學計劃,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主體性,促進學生人格的全面提升與素質的全面完善。
1.活動創新:構建德育實踐活動模塊新體系
上海商業學校在“德麗苑”德育實踐基地創建過程中,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以能力為本位”的方針,力求每個德育項目活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全面涵蓋中職學生“成人、成長、成才”的需要。
2.課程滲透:作為課程融入“專業教學計劃”
要保證德育平臺的有序長效發展,不僅需要有完善的考核獎勵機制,更根本的還在于實現與學校課程、教學改革的全面融合,保證學生發展所必需的持續不斷的動力支持與力量保障。為此,上海商業學校一方面將“德麗苑”德育實踐項目活動依據內容主題、培養目標、方式方法,從活動參與態度、參與行為、實踐效果和成果展示四個方面,建立教師或教官評價、小組互評、個人自評、專業人員評價等相結合的完善的評價體系;另一方面又將“校外德育實踐活動”作為一門必修公共課程納入全校各專業教學計劃中。課程通常安排在第二學年,由學校統一分批安排2―3個班級參與,課時1周,計25個課時,共3個學分。通過評價體系的完善與教學計劃的融入,上海商業學校實現了“德麗苑”德育實踐活動與學校未來改革發展趨勢的契合,努力將其融為學校優質特色發展核心力量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以實踐為取向,創新中職學校體驗德育的新方法
在中職學校體驗德育實施過程中,實踐體驗是一種有效的德育方式,遠勝于其他任何形式的說教,中職學校體驗德育模式的德育方法必須依托于學生的實踐體驗。上海市商業學校在創建“德麗苑”的過程中,結合中職學生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創建了“行―知―悟”的“五?三”德育實踐模式。
1、“行―知―悟”的內涵
(1)“行”:指行蹤、從事、進行。指為中職學生專門設計符合其成長需要的活動。“行”放在首位,是對傳統德育教學的改革,讓學生行動起來、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活動中學知明理。
(2)“知”:指明了、知道、知覺(有感覺而知道)。在這里指明了事物的過程,稱為認知。在活動和游戲中,事物的變化過程能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更能讓學生對眾多的道德知識有感性認識。
(3)“悟”:是指理解、明白、領悟。這里指明白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則,在活動或游戲中,加深對德育理論的理解和記憶。
2、“五?三”的內涵
(1)“五”:是指五大德育模塊,15個活動項目。具體為:勞動體驗、自理能力、團隊協作、職業意識、 生命感悟。
(2)“三”:是指每一模塊包含3項活動,讓學生達成“三知、三自、三互、三樹、三悟”的德育目標。
三知:針對中職學生缺乏對民族精神的正確理解,開展勞動體驗模塊教育,通過“知民俗、知民風、知民情”的三知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區域文化,傳承民族精神。
三自:針對中職學生生活自理能力較低的現象,開展自理能力訓練,通過“整理內務、快樂理財、自救自護”活動和游戲,使學生形成自理、自立、自強的生活理念。
三互:針對中職學生普遍自卑、合作溝通意識欠缺等特性,開展團隊協作能力的訓練,通過“極速60秒、信任背摔、生化危機”游戲,構筑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幫助的良好氛圍及和諧的人際關系。
三樹:針對中職學生求職所需,開展職業素養訓練,通過“國防教育、職業禮儀、職業規范”活動,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三悟:針對中職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較強等特性,開展生命感悟訓練,通過“愛心奉獻、敬老愛老、心理疏導”等實踐活動,培養具有愛心、孝心和責任心的志愿者服務精神。
(三)以發展為目標,營造校園體驗式德育環境
在影響學生心理和行為的社會因素中,校園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中職學校創建體驗德育,應該努力營造一種良好的校園文化,使學生時刻受到熏陶,激發他們強烈的道德情感,完成對理想人格的塑造,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不教而教”的生態體驗德育效果。[3]為此上海市商業學校投資建設了校外德育實踐基地――德麗苑,為學生打造實踐體驗的良好環境,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使體驗式德育更好落到實處。
三、中職學校創建體驗德育的經驗借鑒
由上海商業學?!暗蔓愒贰钡掠龑嵺`基地建設的經驗成果可知,中職學校創建體驗德育的關鍵在于,要注重體驗德育主體性、體驗式和人本化三個特征。
首先,強調學生能動作用。學生成長不單純是外部塑造的結果,而主要是自我塑造的結果。中職學校創建體驗德育,要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即重視學生按照自己的主觀愿望、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自己的客觀規律。但是,學生德性的自我生成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與指導,因此要重視學生能動性與教師引導的相互結合。
其次,重視各種生活體驗。生活性是體驗德育的最重要特征之一,體驗與生活交織在一起,滲透于生活之中。中職學校構建體驗德育,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各種生活體驗,在學生的學習生活、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交往生活中開展德育活動,引導學生體驗課程中的德育觀念、原則、規范的正確性,升華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學生的道德意志,形成學生的道德行為。
最后,強化以人為本。所謂體驗,就是主體親身見過、做過或遭受過某件事情而獲得相應認識和情感的活動,即主體自我的經歷。因此,體驗德育是自我教育的一種形式,學生是體驗的主體,在體驗過程中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主建構自己的品德。因此,中職學校體驗德育,不是教育者把成人的觀念、社會的規范灌輸給受教育者,而是通過創設一系列情景、構造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通過自身各種形式的體驗,理解并內化這些觀念、規范、感悟人生的意義。
中國社會變革的不斷加速,迫切需要大量有較高素質的勞動者,亟須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德育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自我教育,中職學校效率低下的德育亟須做出改變。當前德育改革,強調將德育工作回歸到學生主體,重視通過學生體驗形成主體的品德。因此,在中職學校開展體驗德育模式的創新與實踐是一條值得繼續嘗試的路徑。
【參考文獻】
[1]范樹成.當代學校德育范式轉換與走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曹魯興.中職學校德育模式創新及路徑選擇研究[D].秦皇島: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1.
[3]王承欣.中等職業學校體驗德育模式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6.
[4]高燕.中職學??茖W德育方法實施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6.
[5]張延琪..中職學?!叭吮镜掠睂嵤┓桨傅难芯縖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6]王鵬.生活化德育在中職學校的應用研究:以濰坊市某中等職業學校為例[D].煙臺:魯東大學,2013.
[7]王家平.農村學校實施體驗德育的困難及轉變策略[J].基礎教育參考,2010(1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