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2 09:21: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基本法律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當代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的現狀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當代大學生較之前人無論是在法律意識還是法制觀念上都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其法律意識不斷提高,法制觀念顯著增強。但不可否認,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法律素質仍有待進一步加強:
1.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有待提升。法律知識是法律素質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衡量一個人法律素質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有專家指出,人們的法律意識水平的高低應與其文化程度成正比,但現實情況卻并非如此。雖然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開設了法律基礎課程,但當代大學生的整體法律知識水平卻相對較低,普遍存在對法律知識一知半解的情況。
2.大學生運用法律知識來統領自身法律行為的意識與能力欠缺。這不但表現在大學生對法律規定的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等理解上,還表現在遇到各類社會問題時不能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法律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只是將這些法律知識停留在口頭上,缺乏實際應用的能力。
提高當代大學生法律素質的途徑
1.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素質培養
在我們以往的法律教育課堂上,通常著力于強調學生對基本法律條文的記憶與掌握,卻往往忽視對學生進行基本法律理念和法律原則的培養。事實上,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同領域的法律條文必將隨之不斷修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與之相反的是,那些長期積淀下來的基本法律理念和法律原則卻是不會輕易改變的。因此,高校在培養和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的過程中,應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在教授基本法律知識的基礎上注重探索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對社會法律現象進行觀察與思考,對法律案件進行分析、判斷與推理,著力培養當代大學生對基本法律理念和法律原則的把握,進而培養他們獨立運用法律武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并最終實現其法律素質的全面提升。
2.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
法律基礎課堂教學雖然是培養和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的主要渠道,但因其受時間與場所的限制,它不可能完全滿足培養和提高當代大學生法律素質的需要。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來不斷加深和強化法律課堂教育的效果。首先,我們可以開展不同專題的選修課來拓展學生的相關法律知識。另外,在課堂上我們可以采取多種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法律素質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電視錄像、電影和專題片,開展法律主題辯論賽,組織模擬法庭等等。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定期邀請校內外知名法學專家、公檢法等部門的知名人士來校講學,開設法制宣傳園地,印發普法小冊子,開展法律知識及咨詢活動,開展法律主題系列演講活動和文藝演出活動等,通過各種形式來普及法律知識、培養法律意識,從而使法制教育取得實效,為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法律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3.營造校園法制氛圍、創造良好育人環境
校園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基本上都是在大學期間形成的,校園的法制氛圍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因此,營造良好的校園法制氛圍、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可以有效地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教師和高校自身能否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直接影響到大學生法制意識的形成和法律素質的高低。只有高校堅持依法治校、教師堅持依法治教,按照法制社會的要求規范管理和教學行為,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營造良好的校園法制氛圍,才能夠讓身處校園的大學生真正感受到法制社會的存在,使其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進而提升其法律素質。
4.建設健康網絡環境
由于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成為了當今時代炙手可熱的事物,而與之接觸最多的人群恰恰是高校的大學生,他們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受網絡影響最大的一個群體。網絡帶來的海量信息及其環境的自由開放很容易使人產生自由感和放縱感,很多時候合法與非法,罪與非罪難以判斷清楚。對大學生來說,網絡秩序的維護僅僅依靠他們自身的道德意識和法律素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建立健全網絡管理的法律法規,而網絡負面作用的擴大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網絡法律教育的滯后現狀。因此,作為高校應該充分運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注意校園網上有關法制網站和網頁的建設與管理,營造法律教育的全新平臺,利用網絡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服務。另外,作為高校教師也可以通過QQ、微博這樣的網絡通訊工具向學生傳遞相關的法律常識,在溝通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Abstract: In the gradual process towards a society ruled by law in China, legal literac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ust-have qualiti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so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is important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egal literacy.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egal literacy, combined with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way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legal literacy for improving the actu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關鍵詞: 法律素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法律意識;教學
Key words: legal literacy;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legal awareness;teaching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19-0267-02
0 引言
黨的十報告中指出,要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中國社會正逐漸邁向法治社會,任何人尤其是大學生們都無法擺脫法律而生存,法律素養已成為大學生們必備的素養之一,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已成為高校必須承擔的任務,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以下簡稱“基礎”課)正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法制教育,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素養的最好切入點。
1 大學生法律素養現狀
所謂素養,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在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質結構”[1]其實就是指人們能夠把所學的知識內化和融合,并對自己的思想、行為等產生影響。法律素養就是人們對法律知識的內化和融合,實踐運用法律的能力和自覺提高的綜合體現。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則是指大學生認識、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或素質,主要表現為法律知識、法律意識和法律能力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法律知識是理論基礎,法律意識和法律能力是法律素養的外在表現,三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當前大學生法律素養現狀主要表現在:
1.1 法律知識缺乏
當前,絕大多數學生都意識到學習法律知識的重要性,并想去學習法律知識,事實卻是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欠缺。
第一,基本法律知識缺乏?;痉芍R是指作為普通的社會公民所應具備的法律常識,包括一般的法律基本理論知識和我國主要的部門法知識。[2]調查發現學生對這部分法律知識缺乏整體上的了解,尤其對我國主要的部門法知識掌握情況更不樂觀。
第二,基本法律常識缺乏。很多學生無法分清違法與犯罪的區別,不清楚哪些是“可為”,哪些是“不可為”,不知道違反法律必須要接受法律的處罰,這些基本常識的缺乏使當前大學生的基本行為選擇出現了問題,導致犯罪率上升。
1.2 法律意識不強
法律意識是人們對于法(特別是現行法)和有關法律現象的觀點、知識和心理態度的總稱。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能促使公民積極守法。[3]
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不強主要體現在:
第一,混淆道德與法律。常常將法律問題道德化,習慣于從道德的角度去看待法律問題,不能準確地辨別道德與法律及二者的關系。
第二,對待一些社會現象和涉及情感因素的問題的評價和處理缺乏公平公正的標準,習慣將感情因素加入其中。
第三,對于一些涉及到個人權益的事件,很多學生不愿意采取法律的途徑來維護自身的權益。
1.3 法律能力欠缺 法律能力是體現大學生法律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現就是學生對于法律知識的內化與外化能力。當前,學生在這兩方面的表現不理想。首先,大學生自主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不強。很多非法律專業的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學習只是通過《基礎》課的課堂教學,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完成公共課任務,修滿學分,自然也不會在課后去主動學習法律知識。其次,大學生將自身法律知識外化的能力弱。很多學生沒有真正理解法律意義,沒有充分認識到法律意味著一種權利、一種保護,從而不善于將自己的法律知識運用于日常生活中,缺乏維權意識,不懂如何維權,更缺少維護法律尊嚴的行為。
2 《基礎》課在培養大學生法律素養上存在的問題
05方案改革后,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合并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主要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幫助大學生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面對新的變化,作為對非法律專業學生進行法律知識教育的主要途徑的《基礎》課的法律部分教學遇到了諸多困境,在培養學生的法律素養上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有:
2.1 教學課時無法容納全部教學內容 合并后的《基礎》課,教材幾經修改,但法律部分的內容并無突出變化,法律知識完整的章節只有第7、8兩章,另外第5、6兩章中也有少部分法律內容,從篇幅上看,法律部分只占教材的1/3稍多一點?;诖?,高校都大大縮減了法律部分的教學學時,而且大部分高校是按照理論學時和實踐學時來劃分教學,一般留給法律部分的教學學時在10到20學時之間,仔細分析教材,其涵蓋的內容與原先的《法律基礎》幾乎完全一樣,只是內容更為精簡而已,羅列出較多的法律條文,缺乏幫助理解的輔助型教學內容,知識晦澀難懂。這使原本就存在的課時少與內容多的矛盾更為突出,致使很多學生甚至是任課教師都覺得無所適從,影響了教學效果。
2.2 教師的教學能力難以達到教學要求 新的《基礎》課內容體系和講解上要求將道德與法律、德治與法治緊密結合起來,既能在德育中培養大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又能在傳授法律基礎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把握《基礎》課的真正目的,然而很多教師難以把握這一點,在教學中依舊遵循以前的教學模式,把二者割裂開進行教學,這對大學生在德育的過程中同時培養自身的法律素養是不利的;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來自原來的《思想道德修養》課,對法律知識掌握較少,不能及時調整自身知識結構,進而在教學中無法得心應手的講解法律部分,更不能從深層次上將德育和法制教育融匯貫通,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3 實踐教學優勢沒有充分發揮 實踐教學是一種以實踐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理論教學,成功的實踐教學可以引起學生學習理論的興趣,鞏固理論教學的成果,促進理論教學的發展,利于培養學生的法律情感,提升法律素養。然而很多教育者由于理論課教學學時的縮短,教學任務重等原因,就大大壓縮實踐教學或簡單安排實踐教學,沒有具體的規劃、制度約束等,致使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學生無法從教學實踐活動中獲得感性認識,提升學習興趣,反過來也不利于法律基礎知識的學習,實踐教學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也影響了教學效果。
3 《基礎》課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的途徑
3.1 注重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基礎》課的課堂仍然是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主渠道,這是所有教師不可忽視的重要一點。面對當前法律課時少、內容多的情況,教師應建立起清晰的法律知識框架,教學中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根據教學目標、學生可接受性、社會需求來安排教學內容;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案例式、亮點追蹤法、討論式。盡量利用社會中的熱點以及和學生有關聯的案例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啟發思考,引導其向正確的方向分析問題,得出結論。這些都有利于我們盡可能在短暫的課堂時間內向學生灌輸盡可能多的法律知識,激發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學習興趣,培養法律意識,提高運用法律的能力,進而增強課堂法律教學的實效性。
3.2 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 作為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基礎》課教學應盡可能多地、合理地安排法律實踐教學,組織學生到法院旁聽、參觀監獄;和學生一起觀看法律題材電影,并一同分析影片中的內容;組織學生開展法律辯論賽和模擬法庭;幫助學生組建法律社團;課程組可以與校外建立法律社會實踐基地等。這不但可以減少課堂教學的負擔,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親身體驗的機會,幫助學生實現對法律知識的內化和外化,激發學生學習、參與法律的熱情,提升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
3.3 提升教師的法律素養 合并后的《基礎》課要求教師既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又要有較高的法學素養。
第一,教師要充分利用較少的課時將法律知識講完、講好、講透,必然要求教師要全面掌握法律知識,總結法律知識特殊的教學方法,方能完成教學任務。
第二,教師必須樹立法治理念、公民意識、權利意識等,并在講授的過程中將其融入教學內容,使法律知識與法治理念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法律教學的目的。
第三,隨著我國法律體系的健全,新的法律條文等不斷出現,學生的法律需求也在不斷提升,這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應通過各種交流、培訓和自主學習不斷增加和更新法律知識,提升自身的法律能力,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
3.4 合理開發利用網絡教學平臺 網絡教育的輔助作用在信息社會和網絡時代顯得尤為突出,為此,應積極打造網絡教育平臺,充分延伸課堂教學,將課程內容延伸到網絡。建立教學網站,將教學課件、教案等教學資料傳到網上,實現與課堂教學的同步;建立法律交流論壇和QQ群等,對學生的法律困惑給予及時的解答;設置一些網絡虛擬法庭、案例追蹤、法律游戲軟件等,鼓勵學生參與其中,鞏固法律知識;開設法律視頻教學等豐富網絡課堂。網絡平臺的合理開發利用,不但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也能增強法律部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本門課的教學吸引力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面向2l世紀中小學素質教育論綱[M].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3.
一、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許多高校都相繼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但是創業教育并沒有形成系統完善的創業教育理論和培訓體系,尤其表現在創業教育中忽視法律教育。法律是現在社會運行的一種常規形式,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活動,都必須采用合法的形式有秩序、有規則的進行。
(一)大學生創業教育忽視創業法律教育。目前,相當一部分高校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側重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能力、創業品質等,在增長大學生的創業知識及培育創業技能上又著重于創業團隊、創業計劃、營銷計劃、創業融資等方面。對與創業有關的法律知識涉及甚少,有的也只是簡單介紹一下企業法的相關內容。大學生創業教育中法律教育的缺失,導致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法律知識欠缺、法律意識淡薄,創業成功率低,甚至在創業的過程中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社會的法治化要求。現代社會,一方面,法律取得了社會中的至上地位,全部的社會關系被置于法律的調控之下[2];另一方面,法律規則的普遍化又使得學習法律成為人的社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人將不得不像學習勞動技能、生活經驗、道德規范那樣學習法律。[3]這在大學生創業的過程中體現的尤為明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發展,企業的管理策略、經營中的法律問題、法律風險都成為創業者必須深思熟慮的重要課題。在企業生產運營的具體環節中,來自法律的風險有時遠大于來自市場本身的風險,看似微小的疏忽與問題可能迫使企業和創業者付出慘重的代價。韓國文在《創業學》中指出:“作為創業者,如果懂法就可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他人侵害,更為重要的是,現代社會的任何創業行為,都是一種法律行為,必須依照法律程序,得到法律的認可。”[4]所以必須廣泛深入地開展創業法律教育,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與運用,對大學生進行創業知識、技能和素質的綜合塑造,加強創業活動的科學性,減小盲目,降低風險,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二、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的目的與內涵
開展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就是要在傳授創業基本法律知識的基礎上,整合、創新創業法律知識,進而培養法律思維方式和創業法律意識,訓練和提升法律技能,提高在創業過程中預防爭議和解決爭議的能力。(
一)獲得與創業相關的基本法律知識。在創業過程中,任何企業都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法律問題,如企業組織形式的選擇、企業的注冊、注冊商標的確定、設計專利的保護、合同的簽訂等都與法律有著密切的關系。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律是規范企業活動的準繩。創業教育首先就是要傳授基本法律知識,使創業者明了現行企業、創業相關的法制體系、法律內容、各種權利義務關系以及救濟程序。
(二)培養創業法律意識。在傳授基本法律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大學生樹立創業法律思想觀念、培養健康的創業法律心理,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法律認知,進而塑造大學生理性的創業法律意識,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正如黑格爾所說:“法律必須普遍地為人知曉,然后它才有拘束力?!盵5]
(三)提高創業過程中解決爭議的能力。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的另一個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的用法能力。法律賦予當事人許多權利救濟手段,企業應充分合理地行使相關權利,放棄相關權利就等于放棄了維護利益的可能性或無法實現利益的最大化。[6]在實踐中,某些大學生面對復雜繁瑣的創業法律程序,缺少耐心與信心,往往不能充分運用法律賦予的權利,爭取在法律上可能存在的積極利益。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旨在使創業者依法律規定,做出合乎事理的規劃,預防爭議的發生在先,處理已發生的爭議在后,從而在創業的過程中協助建立、維護一個公平和諧的社會秩序。
三、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存在的問題
相對于國外較成熟的創業教育教學體系而言,中國的創業教育教學才剛剛起步,并未形成正規的課程教育和專業教育。創業教育只是在學生原有學習體系不變的基礎上,另行“添加”的教育活動。而其中創業法律這部分的內容更是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并且存在諸多的問題:
(一)創業相關法律繁雜,創業法律教育課程沒有形成合理體系。要創辦企業,創業者首先要確定適合自己創業的企業組織形式,因為每一種形式在稅負、責任、存續性、籌資等方面均有重要區別。[7]明確企業注冊的具體流程,與此相關的法律主要有《公司法》《企業法人登記條例》《合伙企業法》《合伙企業登記條例》《個人獨資企業法》《中小企業促進法》等。此外,企業的運營,還必須了解《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票據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產品質量法》《勞動法》等。而且,與創業相關的具體法規甚多,各地區還存在著很大差別,所以說,創業相關法律繁雜,不利于形成一個完整體系。我國現有高校開設的創業教育課程,大多采用了國外創業教育中的核心課程,即大多以美國的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內利合著的《創業學》為藍本[8],內容主要集中在“商機選擇”、“創業者和創業團隊”、“商業計劃”、“企業創建與運營”等方面。另外,我國的創業教育基本上停留在專題講座層面,未能將其作為一門體系化的課程來講授;創業教育理論重視創業者的精神與心理的培養和與經濟學、管理學知識的結合,對于創業與法學的交叉與融合并未得到足夠關注,其法律教育體系更是無從談起。
(二)創業法律教育認知觀念不到位。1.高校創業教育目標設定具有功利性:這種功利性的目標導向造成了高校的創業教育活動主要局限于操作層面和技能層面,而不注重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的培養,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依然對法律問題知之甚少,一是不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優惠政策,另一個是在經營過程中由于缺乏法律意識而增大創業法律風險。2.大學生對創業法律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很多同學認為創業只需要懂管理、能策劃、有資金即可,缺忽略了法律法規對創業的保障因素和約束因素,沒有學習法律知識的意識,創業法律教育處于被動的不利地位。
(三)匱乏創業法律教育資源。中國的創業教育教學剛剛起步,教學方式單一,現行的教學模式都是課堂講授加案例討論。教學內容因學校、教師等因素差異很大,沒有統一的基礎性課程設置和培養教學目標。各大學在開創創業法律教育活動時,大都依托經濟管理學院和法學院開設的經濟學與經濟法課程或講座。有的甚至只設有事后咨詢機制,缺乏系統的創業法律教育資源。
四、完善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的幾點建議
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不能僅僅以傳授知識為理念,而是要把知識傳授與思維引導和技能訓練結合在一起。黑格爾認為:“關于理念或絕對的科學,本質上應是一個體系,因為真理作為具體的,它必定是在自身中展開其身軀,而且必定是聯系在一起和保持在一起的統一體。”[9]創業法律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就是要樹立一種創業法律理念,并形成科學合理的體系,具體建議有:
(一)依托大學法學院,創建創業法律教育體系。創業者本身并不是一類獨立的法律關系主體,他們是民事主體中一個特殊的群體,與創業相關法律法規很多,但我國并沒有獨立的專門性法律來調整這一特殊群體,只有一系列法律法規組成的法律群。繁多而又復雜的創業法律決定了開展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必須依托法學院,由法學專業教師將相關法律內容統籌為一門獨立學科,并逐漸形成一套科學體系,從課程設置方面入手,為創業者形成合理科學的知識結構打下基礎。明確開展創業法律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與創業相關的法律制度,掌握企業運營過程中的法律與政策問題,熟悉各種創業法律規范;在此基礎上培養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必需的法律意識,進而能夠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合理規避法律風險,提高解決糾紛的能力。創業法律教育主要應涵蓋創業主體、創業運行、創業規制、創業救濟四個方面的法律法規內容,此外,還要研究與創業相關的各種法律制度:如,對私有財產保護的各種法律制度,物權制度,擔保制度,對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度,法律風險的規避制度、企業和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等。值得一提的是,貫穿其中的是創業法律功能和價值的探討以及法律思維和法律意識的培養。
(二)開展創業法律診所教育,提高創業法律技能。診所教育自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興起后,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法學院校已經廣泛而成功的引進了這種教學方式。[10]學生通過法律診所的平臺,實踐能力和法律思維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利用診所教育的優勢開展創業法律教育是必要的。第一個階段,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后,利用創業法律診所進行模擬實習訓練,參與課程講授和案例分析,加強對基礎創業法律知識的理解和消化;第二階段,在掌握一定創業法律知識后,將參加創業法律診所學習的學生安排進入模擬工商機構或者律師事務所進行辦案見習,充分了解創業創辦階段的法律流程和創業過程中法律糾紛的解決機制,理論聯系實踐,提高法律技能水平。
民法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作為未來職業人的高職生通過學習“基礎”課民法的基本原則、合同法以及知識產權法等知識可以提高職業法律素養,高職生具備一定的職業法律素養對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基礎”課中民法的相關法律規范教育對培養高職生基本的法律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基礎”課民法教育教學培養高職生職業法律素養的科學含義及作用
社會越文明進步就越需要用法律來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作為未來公司的員工和社會的公民,懂得法律特別是懂得某一工作崗位的法律規范是十分必要的。高職生通過高職院校的培養直接走向社會變成公司的員工和社會的公民,高職院校對于培養高職生基本法律素質的責任重大,那么高職院校應該重點講解哪些法律知識和觀點呢?筆者經過調研和分析得出,高職“基礎”課主要應培養高職生如下三個方面的法律素養:一是基本法學理論;二是應用法律知識;三是專業法律知識。高職生應掌握的基本法學理論主要有:法律是什么?高職生為什么要懂得法律?生活和工作中哪些行為是違法的,當發生違法事件時應如何解決?高職生應掌握的應用法律知識主要有:如何簽訂合同?如何寫起訴書?如何打官司?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公務員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消費者的權利和義務、社會治安有關法律規范、環境保護有關法律規范等。應掌握的專業法律知識主要有:未來準備當教師的要熟悉教師法、義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等;未來準備當醫生和藥劑師的要熟悉行醫的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準備當公務員的要熟悉公務員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準備當會計的要熟悉會計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準備當藝術家的要熟悉出版法、著作權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準備當焊接工和模具工以及機械制造工的要熟悉企業法、公司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準備當營銷員、從事經濟貿易等工作的要熟悉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準備當計算機程序員的要熟悉信息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等等。高職生的法律素質培養一方面可以通過在校學習進行培養,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在實際工作中接觸法律事務學習提高法律水平,在高職院校就讀期間培養法律素養尤為重要?!盎A”課民法教育教學培養高職生職業法律素養主要側重于培養高職生掌握應用法律知識的能力,懂得保護自己、與人相處、謀求發展的技巧和方法,從而提高適應社會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二、“基礎”課民法教育教學培養高職生職業法律素養的內容
在“基礎”課中,民法是涉及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法律制度,而在民法里合同法是一個重要內容。高職生畢業后不管從事什么工作都要接觸勞動合同、經濟合同等內容。就拿簽訂勞動合同來說,勞動者(員工)必須對公司(甲方)和員工(乙方)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及一些規定非常清楚和了解。首先要看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否違背了國家法律規定和道德要求;其次要看公司(甲方)是否為員工(乙方)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條件和人身安全條件以及基本的生活、學習保障條件;再次要看如果員工(乙方)違反了勞動合同所受的處罰程序如何。勞動合同既對公司(甲方)有約束力。也對員工(乙方)有約束力。如果勞動合同只對一方有約束力,那么該勞動合同就有失公允,是無效勞動合同。此外,如果公司強迫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也是無效的,勞動合同的簽訂必須雙方自愿。簽訂經濟合同也是一樣的,員工常常代表公司與另外一家公司簽訂供輸合同或者是租賃合同、產銷合同等。因此,高職生必須熟悉供輸合同、產銷合同和租賃合同的相關法律法規,供輸合同中供輸雙方對標的物的要求、數量與質量要求、價格和時間要求、貨款支付要求,代表公司簽訂經濟合同必須征得公司法人代表的同意,多聽取法人代表的意見。員工違背公司法人代表意愿所簽訂的合同是無效合同,違反道德和法律規定的經濟合同也是無效合同。高職生對民法的了解不限于合同法內容,還包括知識產權法中的著作權法、專利權法和商標權法。高職生對于著作權法,主要是了解不管是公開發表的論文還是未公開發表的文章都擁有著作權,都受法律保護,凡是引用別人的文章內容都要注明出處,不要照抄別人的文章或者作品等相關法律知識。高職生在就讀期間一方面要充實知識、培養能力,特別是寫作能力和創作設計能力,另一方面要了解學習、模仿、創作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在模仿和創作中不能侵犯別人的著作權。高職生成為員工之后對自己的創作設計作品要知道怎樣保護,對別人創作設計的作品不能侵權。對專利權也一樣要重視,專利權是指對創造、發明、外觀設計、實用新型等擁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是別人不能享有的權利。專利必須申請保護,高職生在校期間進行的發明創造需要申請專利,對自己的權利進行保護,同時要知道使用別人的創造發明要購買專利,給予權利人經濟上的補償,不能侵權產生違法行為。同時對商標權也要重視,商標一旦注冊就受法律保護,別人不能使用該商標,同樣也不能使用別人的注冊商標??傊?,通過民法教學可以使高職生懂得職業活動中必須具備的基本法律素養。高職生的法律素養不是天生就形成的,也不是其他課程能夠培養的,必須通過專門的法律教育,特別是“基礎”課來進行培養,在該課程中強化民法中相關法律法規教育對培養高職生職業法律素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基礎”課民法教育教學培養高職生法律素養的方法
高職生法律素養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基礎”課教學來實現的,事實上“基礎”課的法律教學時間特別是民法教學時間很少,并且在法律課教學中所講案例大多帶有普遍性而缺乏針對專業特點的內容,對學生畢業之后的工作指導意義不大,造成學生的學習與工作在內容上完全脫節,出現學生畢業之后面對工作感到十分陌生的難堪情形。因此,在“基礎”課教學中需要特別重視民法的教學,那么如何通過民法內容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呢? 1.“基礎”教學中改變民法教學理念
一般來說,高職生到實際崗位上工作必須具有三種能力:一種是專業能力,另一種是合作能力,第三種是運用法律能力。學生的專業能力必須通過學校專業課教學才能實現;學生的合作能力必須通過文化教育和典型事例教育才能實現;學生的運用法律能力必須通過法律專業課或“基礎”課教學才能實現。學生的法律能力培養方法包括熏陶法、滲透法以及課堂講授。過去對學生法律素質的培養較多地重視熏陶法和滲透法,而輕視課堂教學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講熏陶法和滲透法對形成學生法律素養有一定的作用。所謂熏陶法就是指學生通過向同學、社會和自己的父母親戚朋友學習,接受影響和相互學習;所謂滲透法就是指一些文化課或社會的宣傳教育活動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是由于受這兩種方法的影響而具有簡單的法律運用能力,這兩種方法能自發地培養人的法律素養。但在市場經濟十分發達的今天,光靠自發培養法律意識已遠遠不夠,因為經濟活動、民事活動、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保護等法律問題經常發生,如果沒有經過專門的法律課教育,就很難具有一定的法律運用能力,對有關具體的法律權利保護問題就很難弄清楚,甚至無法真正行使保護自己的權利,法律課正好能彌補這個不足。而傳統的法律課側重于法律基本知識的傳授,對公民在經濟活動別是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等法律知識和運用這些法律的能力強調得較少。同時在法律課中教師對法律原理講授得較多,而對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講得很少,學生參與教學較少,對職業崗位中法律的運用接觸得太少,因此造成一些學生畢業后對法律略知一二,要真正在經濟活動和生活中運用法律就成為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據調查,有80%的學生在畢業后對經濟活動和生活中的法律掌握得較少,特別是熟練運用法律的能力較低。因此,改變高職“基礎”課中法律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尤其重要。
2.在“基礎”課中構建民法教學的新模塊
“基礎”課中民法部分涉及的內容主要有:民法基本知識、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在民法基本知識部分應突出民法的基本原則、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在民法基本原則中對平等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和等價有償原則要進行詳細分析闡述;其次要對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進行分析闡述;再次就是合同法中合同的簽訂、違反合同需要承擔的責任;最后就是知識產權法中的著作權法、專利法和商標法。
3.在“基礎”課中講授民法要突出高職生職業法律要求
教師在“基礎”課中教授民法知識時要考慮到學生今后工作的需要,重點突出對學生職業法律素養的培養。例如,講民法基本原則的平等原則時不講授平等原則的科學含義、為什么要堅持平等原則等內容,而主要講授高職生在職業活動中如何踐行平等原則,在不同的工作崗位如何踐行平等原則,在民事活動中公民如何踐行平等原則。又如在講合同法時,不要糾纏合同法的具體條款,而應更多地提醒學生注意哪些是無效合同,違反合同應承擔什么責任。在講授知識產權法時不要過細講述什么叫著作權法、什么叫專利法、什么叫商標法等,而應重點講述哪些行為違反著作權法、哪些行為違反專利法、哪些行為違反商標法,以及違反上述法律需要承擔什么責任等。
4.教師在“基礎”課授課中要巧妙地運用有關方法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悟到作為職業人所必需的法律素養
比如,教師在講授合同法時可以設置現場合同簽訂,由學生在課前做準備,教師在課前對學生進行指導,在課堂上讓學生代表作為甲、乙雙方簽訂合同,然后給學生布置一個簽訂合同的課外作業,合同內容由兩個同學互相討論擬定,雙方簽字后交給任課教師備查。教師在講授著作權法時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討論作為一個職業人對撰寫論文、設計作品、繪畫書法以及發明創造等應該持什么樣的心態,特別是借鑒別人的成果時應該如何處理,對少數人在網絡上全盤抄襲別人成果或在書上竊取別人成果的行為應如何看待,并要求學生把社會上存在的問題列舉出來。教師在講授商標法時要求學生討論商標的重要性,特別是注冊商標的法律效力,課后組織學生到超市、市場、商店對商品商標進行考察、調查,撰寫《關于市場商品商標存在問題及原因》《我國公民商標意識調查》等文章。教師在教授民法有關內容時可以列舉與學生專業接近的職業領域常常出現的一些現象和法律問題,讓學生去領悟其中的道理并吸取其中的教訓。當學生畢業之后進入職業隊伍時就會熟練地運用法律處理與職業活動相關的法律問題,不會出現法律盲區。
總之,高職生具備一定的法律素養非常重要,在校期間接受法律教育更是必要的。教師在“基礎”課中突出學生職業法律素質培養是關鍵,同時需要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從而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高職人才。
關鍵詞:農民工 法律知識 勞動力轉移 法制教育
農村勞動力轉移中農民工面臨的環境分析
(一)農民工轉移前后面臨不同的制度環境
由于城鄉二元社會的分割和對立,農民工在轉移前,長期生活在相對封閉的農村社會環境中。他們沿襲傳統社會靠地域范圍內的相關主體對風俗、道德、習慣、禮制、規約等非正式制度的普遍認可,靠宗法、血緣、情感、心理認同及社會輿論來維持和調控社會關系,基本不依賴或者較少依賴政府所提供的正式制度。這導致農民對國家正式法律制度掌握不夠,法律知識欠缺,輕法、畏法、無訴意識還在很大的范圍內盛行。而城市發展長期得到正式制度的傾斜,工業化、現代化、市場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法制化的過程,市民主動地學習法律并自覺地運用法律規范調節社會關系已經成為客觀事實。城鄉分割的這種制度安排,使農村勞動力在轉移后面臨截然不同的社會環境,迫切需要對法律“補課”,以適應轉移后的環境,迅速融入市場經濟的大潮。
(二)農民工轉移前后面對不同的經濟環境
主動接觸、自覺學習是增加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的根本途徑。而主動接觸的前提是人們對法律的需求,尤其是保護其經濟利益的需求。農民工在轉移前,長期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市場化程度低,經濟關系簡單,基本不需要或者很少需要國家法律制度來調節、保障其利益,農民就沒有主動學習法律的動力。轉移后,農民工一下投入了市場經濟的洪流,市場經濟本身就是法制經濟,市場規則由法律規范來保障和調節。經濟環境的變化,凸顯出農民工法律知識缺乏,外在的市場壓力和農民工迫切轉移的內在動力相結合提升了農民工增強法律意識的愿望。
(三)農民工轉移時面臨的工作環境
農民工工作不穩定,經常在城市和農村中徘徊流動。即使轉移順利,也可能在各個不同的城市之間奔波,工作不固定。而且他們數量龐大,年齡差異大,文化素質偏低,分布行業廣、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相對較大,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這種特點使勞動力流出地在普法教育時很難對他們進行集中的教育,流入地又因為流動性太強難以保證參與率。這種兩難境地,常使對農民工的普法宣傳流于形式,難以落到實處,形成農民工普法的盲點和真空地帶。
“公民的法律知識是現代法律觀念的物質基礎,它使得人們對法的性質、價值、功能和作用有一個科學的、正確的認識,并以此作為公眾自覺守法、護法的知識基礎”。通過法制宣傳和教育,有助于增加農民的法律知識,提高其法律水平,增強其對法律的認同和信仰,達到自覺地遵守法律、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力轉移的目的。
農民工法律知識缺乏影響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
(一)影響到農村勞動力能否順利轉移
由于法律知識缺乏,農民外出務工經商時,還是首先依賴于親戚、朋友、熟人,信任情感化、倫理化與道德化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因為這種信任,農民在求職時對介紹人、職業中介和招聘單位減少了警惕,放棄了招聘資格、招聘手續等方面必要的法律審查。結果不斷有農民遭遇虛假招工、非法招工,輕者以報名費、工作押金、保證金等方式被騙財騙物,嚴重的甚至人身安全都受到傷害。這使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產生巨大的疑慮,嚴重阻礙了勞動力的正常轉移。
(二)影響勞動合同簽訂和勞動權利和義務的履行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對于農民工來說,勞動合同不過是一紙文書,可有可無,找到工作意味著有活干,就可以賺到錢,而不問及由什么來界定他們在工作中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誰來保障他們的工資和勞動的基本權益。由于沒有簽訂合同,沒有在合同中具體詳細地規定農民工各種權益的行使方式、時間、違約責任等條件,結果,侵犯農民工權益的事情屢屢發生。
(三)影響轉移后的生活狀況
法律知識缺乏,使得農民工的報酬還經常被克扣、拖欠。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2006年調查顯示,農民工被克扣過報酬的,占被調查農民工總數的兩成、被拖欠過報酬的占被調查農民工數的兩成。農民工不清楚相關法規,在簽訂勞動合同時也沒有約定具體的支付方式,結果常被拖欠工資,使農民工生活陷于困境,也波及其家人的基本生活,為討薪采取極端方式也屢屢發生。打工難,討薪更難,成為農民工的心聲,成為阻礙農村勞動力順利、持續轉移的重要因素。
農民工法律知識缺乏,使農民工勞動時間過長,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傷害。我國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長時間超負荷的勞動使其長期處于緊張狀態,極大地損害了農民工的身心健康,同時減少了農民工進修培訓的時間,使其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難以得到提高,長期停留在重活、臟活、累活、難活、險活的范圍之內。
轉貼于
農民工法律知識缺乏,使農民工生產和生活安全無保證。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但是,常有企業為了經濟利益違反這些法規,而農民工為了保住飯碗,也聽之任之,有的甚至幫助企業欺瞞有關機關的檢查。由于缺乏勞動安全保障,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職業病的防范不理想,最終給自己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農民工法律知識缺乏,使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率低,缺乏保障。農民對各項社會保險的法規基本都不了解,認為只有工資才是自己勞動所得,繳付保險金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開支,很少把國家法律規定上繳的各項保險金作為自己的收益和基本權益。由于參加社會保險率低,農民在遭受損失和困難時只能自己默默承擔,因此而致貧、返貧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四)影響到勞動力轉移后農民工的職業穩定性
法律既是防御武器,也是自救自衛的武器。而農民工法律知識的缺乏、法律意識的低下,使其在正當權益遭受侵犯后,還是求助于自己最為便利的鄉土資源,導致權益難以維護。據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2006年的調查顯示,當農民工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固定崗位就業的農民工尋求法律援助的占18.34%,流動就業的農民工尋求法律援助占16.92%,與用人單位自行協商解決、找親友幫忙的還是占了很大比重,有部分農民工還選擇了自己忍了或是向有關部門舉報等。而且,依賴法律維權的時間、資金成本又太高,農民承擔不了。在維權無門的情況下,一部分農民工選擇退出打工潮。
(五)引發轉移后一系列社會問題
一些文化技術水平低的農民長期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又無法拿到報酬,或為了維權失去工作而流落城市街頭,成為無業游民或貧民,給城市的治安、衛生、教育等管理工作帶來了一系列困難。而法律知識缺乏加上經濟上的貧困往往使其鋌而走險,偷盜、搶劫等各種“自救式”犯罪活動也因此而生。農民工因為被拖欠工資、工傷等權益賠償等引發各種突發事件,致使勞資沖突呈激化態勢。
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農民工法制教育對策
(一)夯實農村基礎教育并強化法律知識教育
首先,在基礎教育階段就要把法制教育納入教學大綱,保證課程的安排落實,配備兼職或者專職的法律人員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使法制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環節能得以落實。其次,農村學校法制教育要與農村社會的經濟實際、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幫助學生運用法律基本知識來正確認識和理解生活中各種現象和問題,使學生能學有所思、學有所用,并以自身的感觸,來影響家庭其他成員。再次,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基本法律觀念的培養上,通過對《憲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的學習,促進青少年權利意識、契約觀念、訴訟意識的形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意識來源。
(二)舉辦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專業法律培訓
各級政府要健全針對勞動力轉移的法律教育工作。首先,勞動力輸入和輸出政府都要針對勞動力轉移的具體情況進行法制教育。其次,要始終注意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和優勢,按職能分工,實行齊抓共管,協同行動。最后,建立勞動力流入和流出地的法律學習課程對接和交流轉移制度,使農民工的法律學習能夠通過信息系統的記錄而轉移,從而全面監控、保障學習過程,使農民工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得以切實提高。
(三)在農民工職業技術培訓中滲透法制教育
我國農民工的職業技術教育逐漸發展起來并形成一定的規模。據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2006年的調查顯示,有50.20%的農民工參加過職業技能培訓。農民工認可職業技術化教育,在其中滲透法制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職業技術資源,向協同教育要效益。例如,在建筑技術、裝潢設計的培訓中增加《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法》等內容,增加法律課程的內容和課時量,將技術課程和法律課程的內容銜接起來,使技術可行性和法律可行性結合起來,使農民工既體會到技術對找工作的意義,也懂得相關技術對自身安全、身體健康、社會環境和社會秩序的影響,使勞動力的轉移更加健康和穩定。
(四)加大針對農民工的法律援助
2006年《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把農民工列為法律援助的重點對象。以此為契機,應加強法律援助制度建設,建立農民工法律援助的長效機制。首先,應該健全專門針對農民的法律援助機構,為農民提供免費咨詢和法律援助。比如,2007年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以及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共同建立的“推動律師深入參與農民工法律援助”項目,在一年之內建立起覆蓋21個省的工作站。這些針對農民工的法律援助項目應該在更大的范圍內多層次、全方位地展開。其次,在資金保障上,建立由國家財政資金投入為主的法律援助基金,同時輔之以社會各界人士的慈善捐助和國際資金的援助。第三,建立農民法律援助信息系統,集中參與援助的法律專家和律師、典型案例、受援農民的相關情況、案件處理過程和結果,使農民工法律援助的參與者有一個交流平臺,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享,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真正幫農民工解決法律后顧之憂。
參考文獻
1.楊明.中國公眾法律知識水平現狀之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
1.突出學習憲法。堅持把學習憲法放在首位,深入學習憲法確立的基本原則、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國體和政體、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內容,培養憲法意識,樹立憲法至上理念,自覺遵守憲法,維護憲法實施。
2.學習國家基本法律。認真學習憲法、經濟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國防法以及國際法等方面的法律,認真學習黨的以來制定修改的法律,努力掌握法律基本知識,不斷提高法律素養。
3.學習行政許可發制度、行政處罰法律制度、行政復議法律制度、行政監察法律制度。
4.學習與履行崗位職責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有針對性地加強與履職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切實提高依法辦事能力。
5.深入推進法治實踐。堅持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把法治實踐成效作為檢驗機關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工作的重要標準,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履行職責,不斷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6.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本單位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
7.堅持法制培訓制度。普法工作領導小組把法制教育列入領導干部整體培訓計劃,精心組織實施。根據形勢和任務要求,按時參加上級舉辦的各種領導干部法制專題培訓班。
9.堅持舉辦法制講座制度。結合工作和形勢需要,就有關重要決策和法律問題,開展專題法律知識學習。普法工作領導小組不定期舉辦適合本單位領導干部需要的法制講座,有針對性地對領導干部學法進行輔導。
10.堅持自學與輔導相結合。領導干部要結合自身的工作性質和特點,聯系工作實際,確定學習內容。堅持自學,持之以恒,并主動接受各種形勢的輔導,努力提高學習效果。
關鍵詞:案例教學 法律基礎知識課 應用
法律基礎知識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中職學生進行相關法制教育,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密切相關的法律基礎知識,提高法律素養。而中職法律基礎課在培養學生自覺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方面發揮著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效果,是使之真正發揮主渠道作用的重要環節。而案例教學對提高法律基礎課教學效果的有效性是普遍關鍵在于如何合理安排并應用案例教學。
一、案例教學法釋義
所謂案例,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生的典型事件,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所謂案例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進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
二、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一)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法律基礎課的學習興趣。
知識的獲得依賴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案例教學適時地引入案例,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這樣會使學生感到回答法律概念和條文比較枯燥,但學起來并不乏味,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之由被動的接受型學習狀態轉為主動進取型學習狀態。生動有趣的案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新鮮感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活躍豐富。
(二)案例教學法符合一般性的認知規律,有助于學生對法律的理解。
法律法規的規定既抽象又原則,案例是理解法律的基礎,案例教學以具體的案例進行教學,使得抽象的規則具體化,原則的法律生動化。課堂上運用的案例有助于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和特征,使學生把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結合起來,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這也恰恰為學生理解法律提供了基礎。因此,案例教學符合認識由感性到理性規律,即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規律。
(三)案例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法律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
法律基礎課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法律知識,是為了在生活中不斷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在處理和判斷有關問題時,能夠活學活用所學的法律基礎知識做出相應的分析和判斷。在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學生可以接觸到大量的案例,通過教學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而且使學生了解了法條指定的初衷,這樣就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條文的具體含義。
三、法律基礎課教學案例的選擇
法律基礎課教學案例, 要在吃透教材精神的基礎上, 根據教學目的, 教學任務, 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案例。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圍繞教材所闡述的基本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
教學實踐中, 教師不應為迎合學生的心理、提高學生的興趣片面選擇一些熱點問題或現實性、針對性強但卻脫離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案例, 防止偏離教材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的現象。應當在教學基本要求的指導下, 選擇成熟、典型、針對性強的案例, 盡量避免選擇尚不成熟或自己把握不準的案例, 以免誤導學生。
(二)貼近現實生活。
許多學生對法律基礎課興趣不大。老師講到的案例大多成了調劑學生情緒的平衡器, 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其原因之一就是貼近現實生活不夠, 導致學生在心理上缺乏親切感。法律是在動態中運行的, 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選擇貼近社會、貼近生活, 包括發生在學生自己身邊, 哪怕是很小的事件都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 培養他們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或他人合法權益的意識。
(三)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
由于法律是一個以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則為主線, 各知識點和各基本原理相結合的知識體系。所以教學實踐中, 選擇案例應注意知識點與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的結合。
四、案例教學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