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2 09:21: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詩歌的基礎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三語文復習;詩歌鑒賞;高效化
高三的詩歌鑒賞復習,不能是僅僅建立在高三的空中樓閣。高考語文要有成績,學生必須有足夠的積累,詩歌鑒賞更是如此。高三詩歌鑒賞復習要的是提高,而不是剛剛開始學習如何鑒賞詩歌。高三的詩歌鑒賞,應該是在透徹了解考綱、考題和學生學情的基礎上,注重知識的梳理和技巧上的指導,讓學生從練習當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詩歌鑒賞能力。
一、詩歌鑒賞中學生存在的一般問題
高考詩歌鑒賞的選題從來都不是佶屈聱牙、深奧難懂的,但學生仍然屢屢失分,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對詩歌理解不夠,卻急于下結論。
2.對詩歌表現手法等概念掌握不夠熟練和準確。
3.答題不規范。例如語言表達不會使用詩歌鑒賞的術語,或者表達沒有邏輯性,重點不突出。
二、提升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的對策
1.梳理詩歌相關基礎知識,讓學生能讀懂詩歌和問題
首先要明確梳理的前提是什么。對于學生,相關基礎知識是繁雜凌亂的,這就要求教師依托考綱,在分析高考真題的基礎上,結合教材進行有效梳理。
考綱要求學生有兩點,一是鑒賞詩歌的語言、形象和表達技巧;二是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對于考綱考題的掌握,不能僅僅停留在字面的了解,教師本身必須對高考考綱和考題認真分析,掌握考查的動向和變化,針對學生的情況作能動性的處理。更不能忽視學生的差異,聽了某某專家的經驗就生搬硬套,或者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采用統一的方法。
其次,具體梳理的內容不能脫離教材,應以教材的詩歌作為依托,做適當的擴展。
語文高考看上去考的都不是課內的,但是事實上都來源于課文,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在梳理詩歌的基礎知識時,例如詩歌體裁分類、表達技巧、表達方式、常見意象的意義……一定要結合課本的具體詩歌,逐一理解吃透,爛熟于心。這樣做,一是因為詩歌鑒賞的術語對學生來說還是有陌生感,如有熟悉的詩歌做依托,就能縮短學生掌握新概念的過程,為以后能熟練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是高一、高二在講練詩歌的時候,由于側重點不同,學生對于詩歌鑒賞的知識掌握并不系統,有意識地通過梳理,將熟悉的詩歌分類,有利于更快地形成知識網絡。
最后,要注重資源共享,發揮分層教學和小組合作的優點。
這里講的資源共享,側重于學生和老師、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資源共享。例如對于詩歌的梳理,特別是教材內熟悉詩歌的梳理,可適當地交予學生完成。學生層級不同、特點不同,在教師的指導之下,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任務,更符合梳理的特點。也可把詩歌分類和鑒賞技巧等綜合起來,形成知識網絡。這種資源共享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好處頗多!
2.技巧指導公式化,讓學生明確答題步驟和答題內容
就像前面我們對所學的詩歌梳理不能是簡單的重復一樣。詩歌鑒賞技巧的公式化,也并不是要統一學生答案,使學生沒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束縛學生的思維。恰恰相反,詩歌技巧的公式化,只是對學生答案的規范化和完整化。
例如煉字的題型。答題公式是:答出需要煉的字,解釋其本義+解釋語境意義+評價這樣寫的好處。
這樣的公式告訴學生答案應該是三部分,及每部分應該表達的內容方向。如此學生在做答的時候,就能避免答案混亂、沒有層次、羅列堆砌的毛病了。
3.精心設置習題,重課本,重層次,逐步提高
無論是對基礎知識的梳理,還是對詩歌鑒賞技巧的指導,要想落實這些,都離不開習題。只有通過練習磨合,才能讓學生答案完美不失分。
而詩歌鑒賞習題的選擇,內容多,范圍廣。要想復習有效率,一定要從課本起步。課本中有很多極其經典而又鮮活的詩歌素材,以課本復習為切入點,以教材中的典型詩句為例子,重視課本中的練習,能較好地實現知識積累和能力遷移。例如將課文上的詩句設計成題,讓學生練習,以練習促復習。
有人認為,高考語文復習如同大海撈針,難于奏效;其實某些考點所考察的范圍是有限的,只要指導學生采用系統、科學的方法進行復習,就會取得較好的效果。任教以來,我多年擔任高三語文教學工作,語文成績一直在語、數、外三科中名列第一。鑒于此,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采取了以下復習方略,收到了比較理想的復習效果。
1 注重復習的科學性
科學備考的前提是在認真研究考綱和考試說明的基礎上,確定教學思路?!墩Z文教學大綱》是語文教學的指導性文件,而《考試說明》是依據《大綱》編訂的,也是高考命題的直接依據。為了少走彎路,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復習的效率,在復習中首先要引導學生研究“兩綱”(所謂“兩綱”是指《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尤其要研究《考試說明》中所列的考項,要明確目標,逐項對照,務求落實;對《考試說明》中新修訂的內容,要有足夠的重視。其次,要引導學生研究近年來高考語文試題創新的基本思路及命題規律,總結各種題型的解題規律,掌握答題技巧。再次,要引導學生研究往屆高考試題,因為高考命題的基本特點是“穩中求變,變中求新”,而且往屆高考試題是眾多專家認真研究的結晶,較之其他個人命題或地區性命題具有更大的可信度、更強的典型性和更高的訓練價值。據此,要抓住試題中穩定的部分,落實“穩定部分”的知識點,確保拿到基礎知識分。此外,還要讓學生熟悉考題框架,熟悉各類題型,消除學生對試題的陌生感和畏懼心理。
2 注重復習的計劃性
要使復習有條不紊,環環相扣,不但要有宏觀上的總體安排,還要有微觀上的局部操作程序。一般說來,語文總復習安排四個階段為宜:
第一階段要有效的使用課本,這個階段的復習,重在掌握課本知識,提高能力。課本中的知識大多較為分散,必須對其進行歸納梳理,才能顯示出課本的優勢。如高中語文課本里170篇(首)詩文,可按小說、散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戲劇、詩歌、詞、散曲、應用文、文言文分成11類進行復習,分類梳理過關,分類加深和擴展,這樣就會使課本知識系統化,避免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v觀近幾年高考語文試題,直接來自課本的雖然不多,但很多題是課本知識的巧妙遷移和合理深化。所以語文復習備考,要善于把課本當作“例子”,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多功能的復習與訓練,做到“遷移”由課本出發,“加深”從課本實現,“綜合”以課本為例。一句話,就是“科學利用課本,注意對接高考”。
第二階段要按照《考試說明》的要求對知識點進行專題復習,使各知識點形成體系。針對考點,強化訓練,側重于掌握基本知識,形成基本能力,一般來講,一個考點的復習訓練就是一個循環周期,大體上可以分為五步進行:講、練、改、評、補。
第三階段是綜合訓練階段,通過一系列的練習,進行限時限量的訓練。通過一定數量的仿真套題訓練,側重于培養學生應試的技巧、方法、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同時還要訓練學生良好的應試心理和心態。一般一套仿真綜合題的訓練作為一個循環周期,大致又可以分四個階段:練、改、講、補。這一階段的復習旨在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各種能力,做好考前的練兵。
第四階段自由復習階段,學生查漏補缺,迎接高考。
3 注重復習的針對性
在復習備考中要集中力量,強化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彌補知識缺陷,不要輕易放過木桶中“最短的那塊木板”。就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學生的薄弱環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基礎知識、文言文翻
譯、詩歌鑒賞和作文。
對于基礎知識的復習,要注意長短線結合,對字音、字形、詞語、病句等內容在第一輪復習之后,穿插在下面各專題的復習中,進行不間斷的訓練,反復抓,抓反復。在穿插復習的過程中注意精選題目,做到短平快,盡量不影響專題復習的正常進行。
文言文翻譯是對考生文言能力的一種綜合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由于這類試題有溝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翻譯成現代漢語的過程中,既要顧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對很多考生來說,譯句的難易程度,主要取決于對文言詞語和句式的理解。而理解文言詞語是文言語句翻譯的關鍵。筆者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夯實課本中的基礎知識。文言文閱讀材料盡管取自“課外”,但所考的知識點在“課內”,因此,較為典范的史傳散文要熟讀成誦;單元基礎知識要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常用文言實詞表中的實詞的詞義、《考試說明》中所列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要結合課文中的例子逐個整理消化。只有夯實課本基礎,才能形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當然也要掌握一些譯文言文的方法,用順口溜的形式便于記憶:文言語句重直譯,把握大意斟詞句,人名地名不必譯,古義現代詞語替。倒裝成分位置移,被動省略要體現,碰見虛詞要分析,領會語氣重流利。
對于詩歌鑒賞,可以分三步進行復習:首先進行題型示例,精選出詩、詞、曲鑒賞題作為例子,讓學生對這類題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消除其神秘感。其次把詩歌中常見的意象、表現手法等整理出來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領悟詩歌中的意象,體會其思想感情,把握其表現手法。最后歸納詩歌鑒賞的一般方法,引導學生理清鑒賞思路,注意答題的針對性和完整性。
作文是高考考試的半壁河山,作文訓練要從整體上考慮,由于高三年級模擬考試的作文訓練可以采用以下兩種形式:一是靈活性訓練,這主要是指平時綜合性仿真套題、歷次大型模擬考試中的作文訓練,這種訓練一般隨考題而進行。二是規范性訓練,教師要根據高考作文的命題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作文訓練計劃。計劃的制訂要綜合考慮記敘、議論、說明等各種文體,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各種表達方式,開頭、展開、收束等篇章結構,各種類型作文材料的審讀等幾個方面,每一次作文在都力求解決一個方面的問題,做到有的放矢。
4 注重復習的扎實性
語文總復習制定了計劃,除了時間和內容的安排,還有教學方法的安排。某一階段某一單元某一課時采取什么樣的方法必須具體縝密,切實可行。筆者在教學中注重過程管理,主要從四個方面落實教學任務:
(1)細化內容?;摓閷?,化大為小,每節課要求學生干什么,都有明確的目標,對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認真督促、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力爭把目標落到實處;
(2)序化訓練。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練習上做到訓練有序,合理安排各個考點的訓練思路、訓練內容,做到層層深入,不斷推進,反復強化;
(3)量化分析。對平時的每次練習考試,我們都進行全面的梳理分析,認真統計分析每個學生答題情況,找出學生學習中的“軟肋”,建立學生的學情檔案,確定下一步的教學思路,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XX-XX學年第一學期,我擔任高一(13)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做為一個剛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新手,一學期以來,我在學校的領導下,在學科組的統一部署下,在辦公室所有老師的幫助下,完成了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及必修二的教學工作。依照高一抓基礎的整體思路,著力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習慣,夯實學科基礎,基本上完成了學校、科組托付的任務。有收獲,也有遺憾。
收 獲
本學期,我一直以高昂的熱情去工作,時刻銘記自己的責任,認真去做每一件事,并從開學堅持到了期末,我也因此而獲得學生的尊敬和喜愛。我想這應該是很大的收獲,以后的工作里,我仍然會保持這種責任心和工作熱情。心里有學生,學生心里就會有你。關愛學生,我想我做到了。大概也是因此,學生才很少在我的課堂有睡覺的吧!大家積極性都很高,很多時候也理解我。以后的生活中我更應該一如既往!
一、基礎知識的教學
基礎知識教學包括字詞、成語、病句、標點、關聯詞、修辭等知識的教學。在教研組的領導下,我們每星期有一套日積月累訓練,在這個學期的教學中,我們帶領學生完成了近15套日積月累。
同時,我個人引導學生進行了課本單元基礎知識總結,還安排班上每名同學在早晚自習花幾分鐘時間堅持在黑板上展示語文基礎知識(成語等),我相信,這個班的學生在基礎方面已經達到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語文模塊學習的要求。并養成了去關注、積累基礎知識的良好習慣。
二、閱讀教學
必修一、必修二閱讀教學單元有傳記、散文、詩歌、文言文等單元。
散文的教學立足于讀懂文章和訓練一定的題目分析解答能力。針對學生解題能力不強的現狀,在講練習時重點培養學生的答題能力,訓練其答題的層次性。
關于詩歌教學,我一直堅持對詩歌基本素材的把握,如情與景的把握,如意象的分析,如基本意思的理解等,訓練多次后,多數同學可以按照這種方式自己分析詩歌。我還布置學生在周記中試著寫詩歌,部分學生完成得很好。
文言文教學是教學的重點,我們的基本策略是讓學生能背誦、能默寫、能理解、能翻譯,所以十分強調學生的背誦默寫能力。我以課本為主,力爭做到字字落實,力爭讓學生學有所獲。堅持朗讀背誦,注重基礎知識的歸納總結,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很多學生有了文言文學習的扎實觀念,杜絕了文言文教學的只追求熱鬧,追求表面的浮躁心理,我想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三、寫作表達能力的訓練
系統連貫的“周記”訓練,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動筆能力和創作興趣,每周都布置給學生相應的寫作訓練內容,這些內容既形式活潑,貼近學生實際,又能對正規寫作教學形成有效輔助。
對于作文的教學,本學期主要確定了記敘文的教學,進行分步訓練,如:卷面過關、如何圍繞中心進行選材、學習對人物進行細節描寫、學習教材中的寫作方法(如運用小標題、運用修辭手法等),這些訓練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作文訓練還不夠充分,對學生的寫作訓練也不夠,指導性也不強,使他們在這方面顯得薄弱。今后還應該加強,并且重點訓練。
四、日常教學工作
在日常的教學中,以一個新老師擁有的激情,做到備課充分、授課認真,批改作業仔細,基本完成語文教學任務。課下常常和學生交流,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盡到一個導師和副班主任的職責。而且,學生都真心與我交流,也給我的教學和管理提出真誠的意見。
遺 憾
收獲有,遺憾更有。雖然我一直在努力地去做好工作,認真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和學習教學、管理的方法,但是,由于能力有限、經驗不足,我在教學和班級管理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
1、我講課時語速快,也沒有多少語調變化,不能抑揚頓挫,盡管在努力克服,但是還是需要很大改進。上課的效果,容易受學生反應的影響,學生要是不聽話,我很拘謹,思維也打不開,常常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學達不到了自己設定的效果的。這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改進!
2、剛開始對學生很嚴厲,但是與學生相處時間長了,慢慢對他們不夠嚴厲,導致課堂秩序有時比較混亂。導致后來在管理班級的紀律時常常力不從心。這是學生和我自身都意識到的問題,就這個問題我自己也進行了反思,以后一定盡力改正。真正做到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既做學生的朋友,更要認識自己教師這個角色,不與他們走得太近。
3、沒有空出足夠的課外時間為自己充實教學理論知識,沒有給自己留出自我提升的時間。由于一切都在摸索階段,更需要理論知識來指導自己,但花在備課和批改作業上的時間太多,在教學上遇到問題沒有及時找出根源,因此不能快速地在教學方面提升自己。
一、處理好教材與復習資料的關系
精選練習,處理好課內課外的關系。高考試題直接出自課本的比較少,這是客觀情況,這就導致一些教師與考生忽視語文教材,而將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復習資料上去。還有些教師和學生以為高考是以能力來立意的,所以扎進題海,置語文課本于不顧。其實,這種備考方法是不佳的。
首先因為課內有基礎,高考試題中,基礎知識(字音、字形、詞語、文言文實詞虛詞等)的賦分并不少?;A知識上的失分,有時很難用試題后面“能力”方面的“優勢”徹底彌補上來。其次,高考考查內容有時也會直接涉及課本內容,再次,課內有為學生作文所需要的豐富的材料。最后,課內亦有對有效答題非常有幫助的觸發。優秀的教師會把對學生能力的養成有效地安排在高中三年學習的各個階段。復習課本,再現場景,就是復活當日教學強調的重難點,這些重難點往往就是高考的要求。事實上,只要課內知識點掌握得牢固而靈活,變成學生自己的能力,是能夠應對不斷變化的高考的。字詞、背誦等基礎知識的考查不少是源自課本的,就是古詩文閱讀中難理解的詞語也都是課本上出現過的。因此要圍繞教材課本做文章,復習好基礎知識,不要過早丟掉課本,不必為應付高考引入過多的復習資料。
語文基礎知識應該首先從課本中去獲取,現代文閱讀分析也應從課文的具體分析中去進一步感悟,至于文言文復習,更要重視從各模塊文本中積累實詞、虛詞、通假及其他文言知識,進而掌握文言翻譯、分析的基本技能。立足于課本,才能系統歸納并掌握知識要點。同時教材里面蘊藏著大量的寫作素材,需要去挖掘、儲存、運用。
很多教師都要求學生擁用一定的復習資料,有的甚至是幾套復習資料,學生做了這套做那套,整日忙碌于題海之中。就目前各種復習資料的質量來說,可以說是泛濫成災,魚目混珠。關于如何選擇復習資料的問題,只是簡單的談談教材和復習資料的使用問題。教師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可以擁有多套復習資料,而學生只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用好一套比較系統的資料就行了。不能貪多求全,廣種薄收。教師在指導學生復習時,可以將自己手中的資料綜合一下,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試題補充出來就行了。教師在評講練習題時,不能就題講題,而要善于綜合教材與資料中的相關內容,以點帶面,讓學生看到這個題,就能夠聯想到多個類似或相關的知識點。以此將資料與教材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復習效率。
二、處理好知識積累與思維訓練的關系
在復習安排上,一部分學生對語文只重視知識積累,而往往忽視了思維訓練,這樣的備考其實是很低效的。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讀”與“寫”都離不開嚴整清晰的思維過程。一道語言表達題,表面看考查的是語言運用能力,實際上考查的也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因為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是并生在一起,二者從來都不可分開。現代文閱讀中,難度較大的題目往往需要對零散的信息進行高度概括與整合,需要看出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關系,看出整篇文章的文脈,這些任務的完成都需要良好思維能力的支撐。在作文上,知識的積累與思維的訓練更要二者并重,決不可偏廢其中之一。沒有知識的積累,文章就沒有新鮮豐富的材料;而缺乏了思維訓練,不但這些材料運用不好,甚至可能連文章的題旨都把握不住,寫成跑題作文。近些年來,高考作文越來越重視思維能力的考查,2011年遼寧卷“蘋果”這則材料作文,就是這樣類型的題目。
規律性知識的獲得,主要不是靠教師的講授,而是靠學生自己的思考和探究。要摒棄教師繁瑣分析的做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例如,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就要在學習具體的篇目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詩歌鑒賞的一般規律,然后用這一規律去鑒賞其他的詩歌。當然,也不排除教師關于詩歌鑒賞知識的必要講解。
三、處理好閱讀與訓練的關系
絕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在語文復習上都是重做題輕讀書。有不少教師和學生熱衷于大搞題海戰術,一是深信“量的積累會引起質的飛躍”,甚至寄希望于同高考題撞車;二是對鋪天蓋地、泥沙俱下的復習資料失去鑒別力,覺得這也好那也好,于是統統采取“拿來主義”;三是不少教師不敢放開手讓學生去閱讀,認為復習不做題是危險的。殊不知,題目做的太多,勢必減少讀書時間。這樣囫圇吞棗、昏天黑地地做下去,對提高語文能力沒有什么大作用。大量做題而不讀書,是徒勞無功的。真正有效的復習應該是精練,舉一能反三,觸類能旁通,宜少忌多,宜精忌濫,宜巧忌偏。只有精練,才能保證有時間讀書。而只有廣泛閱讀,讀字詞、讀課文、讀作文、讀課外書,才能增強自己的語感能力,積累豐富的知識,因此通過大量閱讀才能獲得語文能力。因此作為高三語文教師應該慧眼識題,精選題目;學生應該精做習題,留出寶貴的時間去閱讀。當然,讀什么也要教師把好關,師生做到閱讀資源共享。
語文是一門綜合學科,不能突擊,靠的是平時不斷地積累,“厚積”才能“薄發”。課外閱讀不能忽視,但是課外閱讀是在復習好課內內容的基礎上展開的。課外閱讀應處理好粗讀與精讀的關系,精讀為主,不求量多,重要的內容可做些卡片,從而加深記憶。語文儲備的豐厚,必能使語文學習如虎添翼,在作文中更能派上大用場,會下筆妙語如珠,文思泉涌。古文方面可選一些淺顯的紀傳體文章來做練習,如《古文觀止》就是一本好書,篇幅不長,韻味獨特,里面的短文也常出現在各類試卷中。
四、處理好分冊復習與分類復習的關系
關鍵詞:復習;實效性;語文學習;積累
《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復習”這一詞語的名詞解釋是“重復學習學過的知識,使之鞏固”。不難理解,根據這一定義進行細分析就可得知:“重復學習”即復習方法,“學過的知識”即復習內容,而“使之鞏固”則為預期達到的復習效果。所以,復習方法的運用對學生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如何恰當應用復習方法來幫助學生復習?
一、“分層”法,打好基礎知識的基石
子曰:“溫故而知新?!睆土晫W過的內容,要進行總結歸納,讓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起一個知識網并運用“分層”復習法,幫助學生對學過的內容進行復習。
1.豎向復習,即按照教材介紹的順序進行復習
如在復習五年級上冊教材時可以按教材的編寫順序一單元、一單元地進行字、詞、句、段鞏固復習。而將教材中詞語盤點中的內容則需要幫助學生畫樹形圖,將重點進行復習鞏固,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脫離平時讀、寫的訓練方法,改用查缺補漏法進行字詞的填充復習。
2.橫向復習,即將所有內容回歸到整體,將教材的基礎逐類、逐層進行針對性和條理性的專門訓練
如復習五年級下冊教材時,可以將本冊教材中生字分為會認和會寫的兩類;而詞可以分為ABB、AABB、ABAC進行復習;還可以將詞分類別復習。如形近字組詞、多音字組詞、填字組詞、一字組多詞、換偏旁組詞、添偏旁組詞、照樣子寫詞語、選擇近義詞填空、寫出帶有數字的詞語、寫出有相反意思的詞語等……同時要在復習中加大復習的難度,在加深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擴大語文字、詞、句、段的專類積累。
3.階段復習
如我根據復習的時間分成四個階段,每個階段五天左右,第一階段我安排語文基礎知識的單項復習,第二階段我安排閱讀和習作的復習,第三階段我安排的是單元綜合和模擬綜合的測試,第四階段我安排的是自由復習和個別輔導相結合。
二、“日積月累”法,做好課外知識的補充
荀子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闭Z文知識平時積累很重要,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積累知識的習慣,平時就將積累本、積累卡帶在身邊,隨時記錄新知識,做到時時刻刻學語文。一個學期下來我們可以在復習時,整理本學期積累的語文知識來給教材進行補充。如我在復習人教六年級上冊教材中“叩開詩歌的大門”時,讓學生在積累自己喜歡的詩歌并讓學生給詩根據內容、題材、作者分類,從而加深學生對詩歌的認識。同時讓學生將積累的詩詞名篇進行“積累點評”“積累對對碰”的形式,將本冊教材中詩歌內容進行補充和擴展。
在學習中積累,積累中學習,逐漸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
三、“空想”法,用好大腦練習記憶
“空想”復習法其實就是回憶法,不用動筆練習背誦積累。這種復習方法同盯著課本死記硬背相比,所用時間更少,但是卻更容易找到記憶中的“盲點”。在回憶難以為繼時,翻開課本,那么這一段知識對神經元的刺激就非常強烈,因而也就容易刻入頭腦
中。如果單純地要求學生大聲背誦,究竟背誦的效果怎樣不能只用寫來代替,所以,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在復習時,常常會采用“空想”復習法來幫助學生背誦。如我在復習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教材時,讓學生在頭腦中將需要背誦的課文在頭腦中形成想象記憶,然后采取不同形式的背誦,如指名背誦、小組背誦、接力背誦、男女生背誦等形式讓學生將課文進行復習,使平時的用嘴背誦、用筆檢查背誦轉換形式變成充分利用大腦記憶背誦。
四、“分散”復習法,選好復習的時間段
每個人都有遺忘曲線之說,復習不一定非要在期末時再進行復習。所以我們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能在學習的一段時間后再返回來復習鞏固,中間可以間隔幾天、幾個星期,反復幾次進行。如:(1)我將每日積累,周末反饋匯報的形式進行了改變,調動學生主動展示積累的積極性。我借鑒了課程標準中強調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觀念,讓學生自主選擇要積累的內容,即“營養自助”復習,根據自己平時知識上的漏洞,找出適應自己的方法和需求。(2)兩天開展一次小組交流。交流自助餐的筆記,小組里談談收獲和體會。(3)每周評選一次“最佳配餐師”。評比誰的復習內容最符合自己的實際需求,采用的復習方法比較科學。由于平時教學中學生接受的學習的機會不均勻,出現了知識上的差異,學生的自我監控的能力也是不平衡的。教師要盡量協調好學生自我學習系統中的各種因素的作用。
萬丈高樓平地而起,必須有夯實的地基;參天大樹枝繁葉茂,必須有深深的樹根。在課本復習中提高教材復習的效率,就是決勝高考的根基。但很多人認為學過的教材好像是食之無味的“雞肋”,“課本無用論”的思想尤為突出。大多數學生認為,看兩遍課本也不如做一套綜合訓練題來得實在。其錯誤根源在于沒有真正挖掘出課本的價值。即使教材是“雞肋”,只要肯用心嚼,也是能嚼出滋味的,何況入選高中課本的文章都是專家精心挑選的經過時間考驗的文質兼美的各類經典作品呢!因此,在高三復習備考階段,教師的首要任務便是提高學生復習教材的興趣,引導學生去樂看會看巧看課本。引領著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開掘課本這座“礦藏”,把“死”課文讀“活”。
二、解決問題的方法措施
1.整合教材,突出文體特征
有些地區使用的蘇教版,課文編排是以思想內容的相近性即話題為單元編排的,文體特征不鮮明。而高考的現代文閱讀題往往有一種題型是考查文本的文體特征,而且作文要求文體特征必須要鮮明,忌“四不像”。為此,要將五冊書中的重點篇目,按文體重新歸類劃分,將同一種文體的課文集中在一起復習,這樣不同文體閱讀的重點就突出了,便于學生掌握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不同題型的答題思路,也便于學生寫作時借鑒教材寫法。
2.深挖教材基礎知識,滲透高考考點
課本復習可將教材中的基礎知識設計成練習題的形式加以整合。如現代文的基礎知識整合,可將其分為以下幾個模塊:一、字音辨識。這部分又分為單音字、多音字辨識,主要是填空的形式。二、字形辨認。主要是形似字,也以填空的形式設計。三、詞語辨析。主要是教材中出現的雙音節近義詞的辨析,這部分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其中練習題中要再現教材里的原句。四、熟語積累。主要將教材中的成語、俗語、格言、諺語等整理出來,然后讓學生強化記憶。
文言文語基的整合,主要分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重點實虛詞、詞類活用、文言句式、名句名段等模塊,也是以練習題的形式再現給學生的。
另外,還要注意語基的拓展延伸,如復習《季氏將伐顓臾》,可以把《論語》中的重點名句匯集編印成講義,讓學生全面掌握孔子的“仁政”思想;復習《沁園春.長沙》可整理了詩詞中的名句名篇,這樣將名句默寫化整為零,分解到平時課本的復習中去,還能通過積累名句為作文添文采,一石三鳥。
3.利用文本,滲透題型,授之以漁
詩歌鑒賞和現代文閱讀是很多學生的薄弱點,可在課本復習中將這兩個專題的題型化整為零,穿插滲透,這樣既能扎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能力,又能減緩專題復習的壓力??上染C合最近幾年這兩類題的高考常考題型,然后研究出應試技巧與策略,利用教材進行分解訓練。
如復習“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讓學生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通過復習《山居秋暝》集中了解山水田園詩的思想感情;通過“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讓學生了解詩歌中景物描寫的作用;復習《祝?!妨私忤b賞文章題目的技巧及環境描寫的作用;復習《林黛玉進賈府》讓學生掌握人物形象賞析的方法、刻畫人物的手法;復習《項鏈》了解伏筆及留白的妙處……這樣通過學生熟悉的課文來進行題型滲透,更便于學生掌握答題技巧。
4.利用教材,讀寫一體化
首先,有些課文本身就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與地壇》等,不僅內容感染學生,就是作者海倫·凱勒、史鐵生本身也是可寫“挫折、磨難”話題作文的典型素材,2010的山東卷作文,很多優秀作文就寫到了海倫·凱勒和史鐵生。
可要求學生摘抄教材中的佳句妙語,積累寫作素材,甚至寫讀后感。
其次,可以結合課文中的某些語段,讓其仿寫,錘煉自己的寫作語言。
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初步總結出幾條較為有效的方法。
一、強化知識積累
讓學生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強化詩詞知識的積累,提升語文能力,增加文化積淀,是提高語文詩詞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障。加強基礎知識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形成扎實的古詩詞學習基礎,是提高語文詩歌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和不可或缺的環節?;A知識教學的內容包括:
(一)識記常見意象的常用象征意義。意象是組成詩詞的基本單位,是客觀人事景物和主觀思想情感融會的復合體。同時在詩歌的發展過程中,許多意象已經擁有了特定的象征意義。我們只有識記了這些意象和意象的常見意義,才能很好地理解詩歌內容。
(二)識記常見的作者、作品及創作風格。特定的時代、特定的社會鍛造了一些特定的詩人、詞人,而這些詩人詞人由于家庭環境、社會閱歷、性格等各方面原因,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其很多作品都能w現其創作風格。
(三)識記意境、語言風格等方面的常用術語?,F代高中生由于閱讀量的不足,詞匯積累顯得異常匱乏,面臨詩詞鑒賞的題目時,往往有能會其意,卻難以準確表達的感覺。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注重積累意境、語言風格等方面的常用術語,這對提高詩詞鑒賞成績不無裨益。
二、創設良好情境
創設良好情境就是創設相應的古詩詞意境,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古詩詞的文化內涵。大量數據資料顯示,這種教學方式行之有效,效果十分明顯。古詩詞本身具有一定的意境美,給人一種美感。如果我們將這種意境想方設法模擬出來,引導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古詩詞的意蘊,再配以聲情并茂、富有激情的朗讀,勢必會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我們一味采用傳統的授課模式,老師高高在上、一講到底,學生被動接受、昏昏欲睡,那么學生就很難較為準確地理解詩詞內容,更談不上品味意境,體會底蘊了。如在學白的《將進酒》時,筆者先通過學生展示、學生補充、教師點撥補充的方式了解李白的一生和當時玄宗沉溺女色,不理朝政,奸臣當道,賢良難以作為的社會背景。然后播放一段凄美的背景音樂,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感受李白當時遭遇排擠、打壓,只好借酒抒發心中塊壘的無奈。而在具體詩歌鑒賞中,又通過抑揚有致、起伏錯落背景音樂的播放,加之教師學生富于激情、抑揚頓挫的投入朗讀讓學生感受詩歌“悲――歡――憤(激)――狂(放)”的感情主線,體悟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邁人生。因此結合詩詞內容,創設良好意境就可以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印象,逐漸激活他們的情感體驗,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
三、運用優質資源
語文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一個真正的語文老師,一定要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善于開發課外資源。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去感受自然風光,增加生活體驗,進而產生運用詩詞表達情感的內在想法。當然在課堂教學中,網絡資源的廣泛運用、多媒體手段的積極使用更是必不可少。在姜夔《揚州慢》的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分別展示“昔日揚州”和今時揚州“兩組圖片,就可以讓學生充分體味揚州慘遭金兵兩次侵犯后的破敗不堪,就能讓學生更為深刻地感受到詞人憂國憂民的“黍離之悲”以及詞人痛恨戰爭的情愫。又如學習杜甫的《登岳陽樓》時,學生雖然能夠較快地熟悉并背誦全詩,但對該詩歌的意境卻未必能夠把握,特別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兩句。此種情況下,教師就有必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方式,通過圖片和音樂的展示,把學生帶入到那種氣勢磅礴、宏偉壯麗的意境中,感受詩人雖然長期漂泊、無家可歸,但仍有寬廣的胸懷和恢弘的氣度。當前是一個信息特別發達的時代,網絡給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作為新時代的語文老師,一定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并且利用好網絡資源。
四、強化自主理解
高中語文詩詞鑒賞的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不斷提高自主理解的能力,努力使自主學習落到實處。教學陶淵明《歸園田居》的過程中,筆者在指導學生充分理解詩歌內容,領略、品味陶淵明淡泊名利,追求自然、閑適之情之后,話題陡然一轉,向學生拋出問題: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如何看待陶淵明的隱居生活?問題剛一拋出,學生的思維就打開了,個個躍躍欲試,真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但筆者并沒有讓學生馬上回答,而是讓他們下去之后重新閱讀詩歌文本,再次深入理解,再體會,再感悟;同時,多角度、多層面查找資料,進一步理解陶淵明其人其作;并通過查閱資料、訪談社會等方式了解我們所處時代的特征,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然后再利用一節課時間專門交流、展示、辯證。這樣一來,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視野,又強化了學生自主理解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時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詩詞知識和詩詞鑒賞能力,我們要引導學生自主理解文本內容,自主感悟情感,形成自己的體驗,進一步提升審美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