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2 09:21: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辯論入門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旅游學概論 課程建設 教學方法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05-177-02
《旅游學概論》是國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程之一,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入門”課程,在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以及高校擴招和教學環境的變化,對旅游學概論課程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旅游業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充分發揮旅游學概論課程在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根據旅游學概論課程的特點,進行旅游學概論課程教學創新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根據筆者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分別從課程定位、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選擇、教學實踐環節以及考核形式等幾方面談幾點看法,與各位同行探討,以期共同提高旅游學概論課程的教學質量。
1 課程定位
在旅游學概論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學單位或主講教師將其定位為旅游經濟學、旅游市場學、旅游心理學、旅游飯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資源學等學科內容的簡單羅列。由于課程定位不準確,旅游學概論的教學必然出現缺乏特點、內容膚淺、泛泛地對旅游各層面所涉及的內容進行介紹、與后續課程大量重復等問題,影響教學的效果,也影響學生對于該課程學習積極性。旅游學概論課程作為旅游管理專業基礎入門課,具有基礎性、綜合性和變動性的特點,旅游學概論課程的定位應側重于解決學科最基礎的議題,諸如研究對象與任務、學科屬性、理論體系、分析范式、研究方法、課程性質等基本問題,并同時注重內容的動態更新。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旅游活動有一個宏觀的認識和把握,對旅游行業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對本學科的知識體系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初步學會運用旅游學基本理論方法分析和解決旅游問題。
2 教學內容的確定
從目前較流行的旅游學概論教材看,其教學內容大體包括三部分:(1)旅游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部分,主要介紹旅游的產生與發展歷史、旅游的概念、性質和特點等基礎知識;(2)旅游活動的構成部分,著重介紹旅游活動的三要素:旅游者、旅游業和旅游資源;(3)旅游活動的影響部分,包括旅游市場、旅游組織等內容。從教學實踐來看,基礎理論部分內容過于簡單,不能全面反映旅游學基礎研究的成果。旅游活動構成部分對旅游者、旅游業和旅游資源的介紹又與后續課程大量重復,重點不突出。而旅游活動的影響部分的旅游組織和旅游市場等內容在旅游經濟學和旅游市場營銷學等課程中又會重復講述。此外,教材內部各章之間缺乏緊密的聯系,泛泛而談,使整個旅游學概論課程更像是旅游管理專業各門專業課程的大雜燴。
根據旅游學概論課程基礎入門課的定位,建議在教學內容上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增加基礎理論和方法部分的內容和學時,包括旅游學學科所涉及的基礎理論、基礎研究方法、旅游學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其他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理論以及旅游學研究中的新成果。對于涉及其它后續專業課程的內容,應重點講解最基本的理論內容,而不必展開深入講解。任課教師不僅要對本門課程的內容體系非常熟悉,同時對其它專業課程也要了解,這樣在內容選擇和講解的詳略上更便于把握。此外,教學內容要注意及時更新,緊跟旅游業發展,教師要時刻關注行業發展動向,快速反饋旅游業發展的前沿信息和熱點問題及時將最新研究成果和案例補充到教學實踐中,理論聯系實際,增強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的興趣。
3 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進
目前大多數院校旅游學概論課堂教學模式仍以教師為中心,更多的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教師一統天下,學生上課只是記記筆記,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效果差。在教學手段上,大部分教師能采用多媒體教學,但有些只是把教案簡單地復制在電腦上,沒有真正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而有些教師又過度依賴多媒體,在課堂上大量播放視頻資料,占用教學時間,本末倒置,同樣影響教學效果。
3.1 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主體作用
建議根據旅游學概論課程的特點及學生的能力、水平,采取以下幾種可行的方法:
(1)學生主講模式。學生主講模式主要是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通過課下精心的準備,由學生自己搜集、整理并講解相關的知識。如課前5分鐘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搜集和講解近期旅游業重大新聞、事件、國內和國際旅游界動態、旅游熱點問題等,通過對旅游業發展動態的關注,培養學生的旅游情節和專業思維,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模擬教師,為同學們講解某一章節或某一專題,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
(2)案例教學模式。它是將案例應用于教學,通過教師講授、組織學生討論、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教師歸納總結等過程來實現教學目的。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案例教學模式通過課堂分析、討論來解決實際問題,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在具體運用中要注意,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案例。案例選擇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真實性和時效性,即教學案例的選擇要與教學目標相適應、要是真實發生的事件、時間上最好是近期發生的;其次,師生定位準確,各司其職。教師工作的重點主要是選好恰當的案例和問題,督促學生做好討論前的準備。課堂討論中,要當好主持人,營造一種暢所欲言的氛圍,控制討論的進度與方向,鼓勵學生廣開思路,積極發言。討論結束后要做好總結。學生要做的主要有:認真閱讀案例資料,深入思考,準備發言提綱。討論中要積極發言,討論后認真撰寫分析報告。
(3)問題討論模式。問題討論模式是在學完相應的基礎知識之后,提出一個現實的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它不提供大段的案例資料,只就單獨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在教學實踐中,可將學生分成若干組討論,然后由一名代表闡述本組主要觀點,作總結發言,并接受老師和同學的提問。通過問題討論,將問題留給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辯論模式。對于一個問題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時,可以采用分組辯論的模式進行討論。如發展旅游到底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圍繞各自論題展開辯論,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大膽質疑、辯論,直至將問題分析透徹。
3.2 在教學手段方面,對多媒體技術要適當使用
結合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聲、光、影像等多種技術輔助,展示圖片、聲音或視頻資料,豐富教學內容,增強課程的趣味性、生動性,提高教學效果。如對旅游資源的展示、對旅游案例的介紹等。但教師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多媒體技術和傳統的板書等教學手段要結合使用。
4 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
旅游管理專業是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專業,它對學生的專業技能要求非常高,既要求從業人員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又要有實際操作和實施科學管理的能力。因此,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為旅游管理專業入門課程的《旅游學概論》,不僅要重視教授學生掌握旅游基本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在旅游學概論課程教學實踐中,結合教學內容,要及時安排實踐教學活動。一方面帶領學生“走出去”,到相關旅游企業進行短時間的學習調研。如在講解旅游資源時,可選取本地一處著名旅游景點,進行實地調研,使學生更加直觀感受旅游資源的特色,開發保護情況等;講授旅游企業時,可帶領學生到旅行社、飯店等企業參觀,了解旅游企業經營的特點、業務流程,感受到旅游企業的氛圍;另一方面是將專家“請進來”。如在講旅游組織、旅游市場和旅游影響時,請旅游業界專家或旅游局相關部門的人員到學校為學生進行相關專題的講座,通過與專家的交流,讓學生了解業界的動態,開拓視野,加深對知識的掌握。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使學生知識的學習從課堂移動到了景區、飯店等旅游企業,既滿足了學生了解社會的需求,又使課本知識得到了深化;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手段,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教學實踐中深受學生歡迎。
5 考試形式的改革
傳統的考試形式通常是課程結束后通過一張試卷決定學生本門課程的最終成績。這種單一的考核形式,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利人才的選撥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建議采用靈活的考核形式,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按照平時成績60%、期末成績40%的比例打分。平時成績主要結合學生課堂主講情況、課堂討論情況、案例分析情況、辯論演講情況、實踐教學表現情況以及出勤情況等設定評分標準。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使學生能夠重視平時的學習, 避免了平時不學習,考試突擊的現象,同時也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對知識的掌握。此外,期末考試的試題建議增加案例分析等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側重考核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那種死讀書、背死書就能得高分的現象,真正體現考試分數在區分人才層次上的作用。
中國旅游業的飛速發展對旅游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適應市場需求培養實用型復合型人才是學校教育的目標。旅游學概論作為旅游管理專業的入門課程,面對新形勢和新變化,要及時創新課程建設,使之不斷地發展和不斷地完善,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基金項目:本文為黑龍江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國際視野下旅游學課堂教學的定位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 陶衛寧.旅游學概論教材體系建設的現狀及其合理架構的建立[J].旅游學刊(人力資源與教育教學特刊),2005,(S1).
[2] 張欣.旅游經濟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J].教書育人,2011,(7).
[3] 盛蕾.關于《旅游學概論》課程建設的幾點看法[J].商場現代化,2011,(2).
[4] 王凱.關于旅游學概論課程的幾點思考[J].科教縱橫,2010,(12).
[5] 程麗,馬佳.《旅游學概論》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索[J].科技信息,2007,(36).
[6] 李耀珍.高職《旅游學概論》教學初探[J].繼續教育研究,2010,(11).
[關鍵詞]中學外語教學 師生關系建立 建立途徑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健康的情感能夠有效地強化人的智力活動,使學生精力充沛、意志堅強、思維敏捷、想象豐富、記憶增強,學生的心理潛能會得到高效發揮。反之,消極不健康的情感,則會使智力活動受到抑制,降低學習效果。認為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因素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學習者的個別因素,包括焦慮、態度、動機、個性、自尊與自信等。第二類是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課堂交流、跨文化意識等)。外語教學是一種語言教學,是師生有目的、積極主動參加的雙邊活動。師生情感的交流是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可見,外語教學中,師生關系對教與學的影響也是值得探索的課題之一。
一、“師生關系”的定義
“關系”是指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叭穗H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在相互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關系或心理距離。(皮連生,2002:326)在學校,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我們幾乎天天上課與學生接觸往來,因此,“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里傳遞信息、溝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過程,是教育和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媒介。
二、良好師生關系在中學外語教學中的地位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認識速度和質量與其認識密度、情緒、情感有著密切的關系。事實上,任何認識過程都伴隨著情感,學生對外語學習的態度,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們與老師的關系。當今的外語教學是以培養交際能力為目標的,它不象歷史、地理知識那樣靠背誦語言知識就能掌握,也不象數、理、化那樣靠透徹的理解、周密的分析。外語課堂教學比起其它學科來,在教學方法上、在師生關系的處理上,在教學設備的運用上都應更加先進。
外語教學過程中師生、學生之間相互交往是學生獲得有效輸入和內化課內外輸入并逐步轉化成輸出的最理想的途徑,外語教學只有通過相互交往活動,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實際運用能力)。因此,為了保證交往活動的順利進行,我們更應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三、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主要途徑
1.提高自身的素質,形成個性風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個文件中對外語教學質量提出了,“5個因素和1個公式”。這5個因素是:(1)國家對外語教學的政策;(2)學生的來源與素質;(3)教材的質量;(4)教學環境與條件;(5)教師的素質。這5個因素中,前4個是可變因素,而教師的素質是決定因素。1個公式是:教學質量=[學生(1分)十教材(2分)+環境(4分)+教法(3分)]X教師。這個公式中括號內4者相加是10分,而教師的素質分值越大,乘積越大,即教學質量越高。由此可見,外語教師的素質(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對提高外語教學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學的問題就是教師的問題。建立一直合格的、新型的中學外語教師隊伍是提高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計,是提高中學外語教學質量的關鍵。
2.真誠地理解、接納全體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理解與愛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是其它教育因素所不能代替的。教師可通過了解、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和學習的愛好、困難,實現應有的“移情”,調動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主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用外語的交往活動,時刻注意學生那段時間中的使用外語能力的進步。師生之間只有在相互理解、接受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良好的關系,學生才能對教師所教學科采取合作的態度,樂于為他們所喜愛的教師而努力學習。
3.給予學生期望與成功
根據“皮格馬利翁效應”,如果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給予肯定、贊揚和鼓勵。而學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勵后,會激起對教師的更真誠的信賴和尊敬,產生上進的信心與決心。如此良性循環,會產生教師所期望的效果。讓學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也是融洽師生關系、改善英語學習環境的途徑。
4.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
隨著政治、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外語教學也就更顯得日趨重要。作為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有意識地汲取某一方法的優點,篩除其不足之處以創造有效的方法來適應不同的教學環境和不同的學習對象。正如Robinet說的:“優秀的教師總是充分利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最好的教學材料?!豹ア俜椒ㄒ唬簞撛O適當的情景,在活動中學習。創造和利用情景組織課堂教學,可以給學生營造交際氛圍,引發學生參與交際的興趣,培養他們使用英語的能力。把教學內容和實際相聯系,模擬真實生活情景,將最大限度地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并力求課堂教學生動、形象、活潑。
②方法二:采用開放式或討論式教學。復述、表演、辯論、演講、口頭作文等訓練方法,均使學生通過實踐來鍛煉實踐英語的膽量和英語口語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表現自我。
③方法三: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隨著多媒體、影碟機、網絡的廣泛運用,英語教師應充分運用這些媒體,根據課文具體內容,制作直觀易懂的課件,使課文中角色鮮活起來,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先進的媒體還可以增加課文知識的信息量,加大課堂教學內容的容量,提高單位課時的效率,使英語教學實現“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的先進教學模式。
④方法四:開展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最好輔助形式,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外活動有利于增長知識,開闊事業,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課外活動的形式可多種多樣,如組建課外興趣小組,辦英語小報,出英語墻報,組織課外閱讀,開展英語歌曲、話劇表演等競賽,辦英語廣播、英語講座等活動。
另外,教育部新頒發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英語選修可作了初步的設想,也利于英語教師的借鑒,如語言知識與技能類(初級英語語法與修辭、英漢初級筆譯、英語應用文寫作、英語報刊閱讀、英語演講與辯論);語言應用類(文秘英語、科技英語、信息技術英語、初級旅游英語、初級經貿英語);欣賞類(英語文學欣賞入門、英語影視欣賞入門、英語戲劇與表演入門、英語歌曲欣賞)等。這些活動均能開闊學生視野,清除心理疲勞,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融洽師生情感,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孫鑫英語教學中師生情感協調與縮小兩極分化[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993(3).
[2]叢光.影響學生英語學習心理的因素及對策[J].山東外語教學,1993(l).
[3]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關鍵詞】地理 興趣 生活
不止一個學生向我抱怨:地理太不好學了,地圖太多,眼花繚亂的地點,紛雜的氣候現象等,甚至還有計算等,太難了。真的是這樣嗎,作為新課程改革下的地理教育,到底該怎樣才能征服孩子的心呢?理想的地理教學應該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同步發展的過程。在眾多的非智力因素中,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是非智力因素中最為活躍的一個,是入門的向導,是學生探求知識、促進思維發展的巨大動力。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應注重對興趣這個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下面,我將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利用生活事例啟迪學生思維
在教學中列舉學生司空見慣的地理現象,以豐富學生的感知,從這些現象中,挖掘蘊含的地理知識。生活經驗是學生經過自己的實踐檢驗過的感性認識,是學生最為可信、也是最能從淺顯中見深奧、最能說明問題的事實材料。授課時及時聯系生活,可使教學內容變得親切可感,使難點易化。還能使學生感到地理就在身邊,并不神秘。生活中處處有地理,處處有地理思想。教師要創設問題情景關鍵在于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離不開平常在生活中的觀察和積累,善于從生活中提煉地理知識。利用生活現象提煉地理知識,引入新的教學課程,才能隨心所欲,隨口而出。
二、講授生活地理,讓學生體驗地理的魅力
1.運用地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如: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有自然環境烙印,教師可結合教材,讓學生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如我國南方房頂是陡斜的?為什么夏天喜歡穿白色衣服?為什么冬天農民用熏煙方法來保護農作物?為什么本地正午日影總朝北?……,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現象,引起他們的探究心理,他們會體驗到地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從而對地理建立一種需求感。讓學生將所學原理擴展,學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2.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與地理有關,引導學生用地理知識來解決一些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應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是地理學習的終結目標。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地理知識的用途,使學生能自覺地在生活中應用地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必然要用到許多地理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建筑中房屋、街道的朝向;太陽能熱水器的安放角度和朝向。如何根據交通圖選擇出行的路線和交通工具,如何根據旅游景區圖選擇游覽路線,如何根據天氣預報安排生產和生活等。如何利用文化擴散規律,選擇適當商品推銷方式。近階段房地產很熱,假若你是購房者你會選擇怎么樣的房子等。
三、在地理課外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思索、求真
教師要加強教學的實踐性,創設一切條件,引導學生把課堂中學習的知識和方法,應用到實踐中去,引導學生運用地理知識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現實生活中的客觀事物。通過地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用地理眼光看問題,用地理的角度觀察現實生活,增強學生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意識。利用地理課外活動,參觀氣象站,進行天氣預測、物候觀測;組織學生看星空,找星座,觀月相等。讓學生在自然環境中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大膽求真求新,主動探索科學知識。從課題研究實踐活動中看出,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初步形成主動參與決策意識。其活動的過程,可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品德。培養學生關心愛護環境、關心他人、關心社會,樹立了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通過鄉土地理的調查,使學生了解自己家鄉的變化和發展,看到家家鄉美麗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經濟的變化就能使學生樹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情操??梢?,通過學生親身實踐,親身體驗,不僅能豐富見聞,擴大視野,培養了學生生活實踐能力,還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敢于創新精神,讓學生去欣賞體會自然及人文景觀的美和美育價值,對學生進行環境觀、道德觀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和生態意識。培養學生自覺去保護和美化生活環境的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這樣不僅能發展了智育,而且能發展了德育、美育、體育。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實現知識遷移,發展興趣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五份,試講次數為五次,上課節數為五節。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迎主題班會》觀摩課。
3、教育報告;完成一份教育調查報告。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比如在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在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師范學校里沒學過、沒想過的難題。即當自任口才出眾的我繪聲繪色地講完一節課后,我問學生:“你們聽完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學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迸d趣對于一個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興趣是學習入門的階梯興趣孕育著愿望,興趣溢生動力。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在班主任實習工作中,實習報告我在班上開展了“迎”主題班會活動。起初,我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學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當時,實習報告有人建議我使用強制方法。比如說罰站、罰蹲等。誠然,這種方法可以勉強維持班級秩序。然而,這也無疑加深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設法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活動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而且,教師要把自己當成活動中的一員,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發者,是學生的學習伙伴、知心朋友。
通過和學生的接觸也使得我對班上的一些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班上有幾個同學家庭相當困難,于是有人向我提議:在主題班會上為這些同學獻愛心為他們捐款??墒?,經過我的再四考慮,我還是把他否定了。因為,為貧困生捐款獻愛心動機非常好,可是這樣做卻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沒有了自尊,也就很難再有強烈的學習興趣了。最終,我還是把班會主題敲定為一個十分時尚的主題迎。為了辦好這個班會,我努力為每一個同學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覺到自我的價值,品嘗到其中的樂趣。結果,在準備班會的過程中,同學們都很積極。班會的節目花樣繁多,唱歌、跳舞等應有盡有,而且還組織一次辯論會。論題為:體育是否可以創造友誼。辯論中雙方各執異詞,辯論深刻到位。另外,為了普及知識,我還在班會上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知識有獎搶答活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都很濃烈、熱情也很高漲。最后一曲笛子獨奏歌唱祖國將班會推向了。當然,在開展班會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我曾經問過班上的同學一個問題:一斤棉花和一斤鐵哪個重?盡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為數不少的人回答:“當然是一斤鐵重了!”
最近,我還在學生的習作中發現這樣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藍色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色的圓月?!背χ?,天空中又怎么可能出現一輪金黃色的圓月呢?嚴重失真,近乎荒謬。其實,這僅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這樣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好,問題似乎就變得復雜了,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這些常識的學生,又怎能擁有完整的人生?這樣的教育能被稱作素質教育嗎?
此外在一些觀摩課上,還常常呈現表演的風氣。一個學生回答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后。教師說:“講得真好!”其余同學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來。另一個同學回答了另一個簡單的問題,也得到了同樣的“殊榮”。一節課下來,表揚不斷,掌聲此起彼伏。這就是明顯的弄虛作假,這種現象很值得我們去深思。
針對以上問題,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1、教師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弄虛作假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因為從教師的職業道德,從教師在學生、家長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從教師的高尚責任來看教師都不應該弄虛作假。而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只有這樣,教育才能更富于魅力。2、針對學生所犯的常識性的錯誤。教師應該科學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綜合的發展。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五份,試講次數為五次,上課節數為五節。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迎奧運主題班會》觀摩課。
3、教育報告;完成一份教育調查報告。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比如在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在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師范學校里沒學過、沒想過的難題。即當自任口才出眾的我繪聲繪色地講完一節課后,我問學生:“你們聽完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學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迸d趣對于一個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興趣是學習入門的階梯興趣孕育著愿望,興趣溢生動力。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在班主任實習工作中,我在班上開展了“迎奧運”主題班會活動。起初,我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學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當時,有人建議我使用強制方法。比如說罰站、罰蹲等。誠然,這種方法可以勉強維持班級秩序。然而,這也無疑加深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設法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活動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而且,教師要把自己當成活動中的一員,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發者,是學生的學習伙伴、知心朋友。
通過和學生的接觸也使得我對班上的一些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班上有幾個同學家庭相當困難,于是有人向我提議:在主題班會上為這些同學獻愛心為他們捐款??墒?,經過我的再四考慮,我還是把他否定了。因為,為貧困生捐款獻愛心動機非常好,可是這樣做卻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沒有了自尊,也就很難再有強烈的學習興趣了。最終,我還是把班會主題敲定為一個十分時尚的主題——迎奧運。
為了辦好這個班會,我努力為每一個同學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覺到自我的價值,品嘗到其中的樂趣。結果,在準備班會的過程中,同學們都很積極。班會的節目花樣繁多,唱歌、跳舞等應有盡有,而且還組織一次辯論會。論題為:體育是否可以創造友誼。辯論中雙方各執異詞,辯論深刻到位。另外,為了普及奧運知識,我還在班會上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奧運知識有獎搶答活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都很濃烈、熱情也很高漲。最后一曲笛子獨奏——歌唱祖國將班會推向了。
當然,在開展班會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我曾經問過班上的同學一個問題:一斤棉花和一斤鐵哪個重?盡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為數不少的人回答:“當然是一斤鐵重了!”
最近,我還在學生的習作中發現這樣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藍色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色的圓月?!背χ?,天空中又怎么可能出現一輪金黃色的圓月呢?嚴重失真,近乎荒謬。其實,這僅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這樣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好,問題似乎就變得復雜了,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這些常識的學生,又怎能擁有完整的人生?這樣的教育能被稱作素質教育嗎?
此外在一些觀摩課上,還常常呈現表演的風氣。一個學生回答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后。教師說:“講得真好!”其余同學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來。另一個同學回答了另一個簡單的問題,也得到了同樣的“殊榮”。一節課下來,表揚不斷,掌聲此起彼伏。這就是明顯的弄虛作假,這種現象很值得我們去深思。
針對以上問題,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1、教師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弄虛作假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因為從教師的職業道德,從教師在學生、家長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從教師的高尚責任來看教師都不應該弄虛作假。而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只有這樣,教育才能更富于魅力。2、針對學生所犯的常識性的錯誤。教師應該科學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綜合的發展。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五份,試講次數為五次,上課節數為五節。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迎奧運主題班會》觀摩課。
3、教育報告;完成一份教育調查報告。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比如在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在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師范學校里沒學過、沒想過的難題。即當自任口才出眾的我繪聲繪色地講完一節課后,我問學生:“你們聽完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學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對于一個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興趣是學習入門的階梯興趣孕育著愿望,興趣溢生動力。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在班主任實習工作中,我在班上開展了“迎奧運”主題班會活動。起初,我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學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當時,有人建議我使用強制方法。比如說罰站、罰蹲等。誠然,這種方法可以勉強維持班級秩序。然而,這也無疑加深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設法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活動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而且,教師要把自己當成活動中的一員,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發者,是學生的學習伙伴、知心朋友。
通過和學生的接觸也使得我對班上的一些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班上有幾個同學家庭相當困難,于是有人向我提議:在主題班會上為這些同學獻愛心——為他們捐款??墒?,經過我的再四考慮,我還是把他否定了。因為,為貧困生捐款獻愛心動機非常好,可是這樣做卻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沒有了自尊,也就很難再有強烈的學習興趣了。最終,我還是把班會主題敲定為一個十分時尚的主題——迎奧運。
為了辦好這個班會,我努力為每一個同學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覺到自我的價值,品嘗到其中的樂趣。結果,在準備班會的過程中,同學們都很積極。班會的節目花樣繁多,唱歌、跳舞等應有盡有,而且還組織一次辯論會。論題為:體育是否可以創造友誼。辯論中雙方各執異詞,辯論深刻到位。另外,為了普及奧運知識,我還在班會上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奧運知識有獎搶答活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都很濃烈、熱情也很高漲。最后一曲笛子獨奏——歌唱祖國將班會推向了。
當然,在開展班會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我曾經問過班上的同學一個問題:一斤棉花和一斤鐵哪個重?盡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為數不少的人回答:“當然是一斤鐵重了!”
最近,我還在學生的習作中發現這樣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藍色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色的圓月?!背χ?,天空中又怎么可能出現一輪金黃色的圓月呢?嚴重失真,近乎荒謬。其實,這僅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這樣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好,問題似乎就變得復雜了,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這些常識的學生,又怎能擁有完整的人生?這樣的教育能被稱作素質教育嗎?
此外在一些觀摩課上,還常常呈現表演的風氣。一個學生回答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后。教師說:“講得真好!”其余同學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來。另一個同學回答了另一個簡單的問題,也得到了同樣的“殊榮”。一節課下來,表揚不斷,掌聲此起彼伏。這就是明顯的弄虛作假,這種現象很值得我們去深思。
針對以上問題,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1、教師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弄虛作假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因為從教師的職業道德,從教師在學生、家長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從教師的高尚責任來看教師都不應該弄虛作假。而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只有這樣,教育才能更富于魅力。
2、針對學生所犯的常識性的錯誤。教師應該科學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綜合的發展。
關鍵詞:有效性;課堂教學;高中思想政治
一、高中政治課堂要有“人氣味”
教師在講臺上拿著教材說個不停,點著課件翻得飛快;學生一手支著教材,一手托著下巴昏昏欲睡。這樣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枯燥無味,死氣沉沉,教學效果自然不好。因此,教師需要轉換教學思維,創建互動、開放、參與的課堂,讓課堂充滿“人氣味”。設計課堂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例如,我們在講述“如何正確認識金錢”的時候,可以設計一個主題辯論活動:金錢到底是不是萬能的?學生分成兩組,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這使得每個學生都可以盡情發表自己的觀點,課堂氣氛活躍,最后教師總結、學生代表總結。在辯論中,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有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從而因材施教,最終實現高效課堂。
另外,教師的語言要風趣幽默,肢體動作形象豐富,用有趣的游戲體驗,讓政治課堂充滿趣味,人氣高漲。例如,教師在執教“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時,可以采用搶答、必答模式,把課堂設計成知識競賽模式,課堂生動有趣,學生興趣自然高漲、受益匪淺,教學效果自然良好。
二、高中政治課堂要有“生活味”
政治課程雖然理論知識多,但多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高度總結概括。一堂好的政治課,必須緊跟時代、貼近潮流、走進學生、回歸生活。在教學中,教師選用的事例要最貼近學生生活,探討的問題必須是對學生有益的。教師要恰當地運用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哲學等方面的概念和方法,把基本的觀點、原理融入生活事例中,圍繞學生關注的社會生活問題組織教學。
例如,在學習了《經濟生活》這一本教材后,學生對儲蓄的基本知識已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舉行模擬銀行儲蓄活動;并利用所學的儲蓄知識,對自己的零花錢進行有效管理和利用。學習了《政治生活》這本教材后,可以在班上進行民主選舉班干部活動,讓學生對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活動有深一步的體會。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區活動,從而對政治生活更深入的理解。
三、高中政治課堂要有“學術味”
高中政治知識理論性強、系統性強、結構龐雜,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因此,要求教師科學、正確、系統的把握課堂教學知識點,并能夠通俗、易懂的語言教授給學生,即深入淺出。學術的知識需要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比喻、形象的事例的傳授。這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以提升自己。
例如,在講述“世界的多極化趨勢”這一課時,教師需要對“多極化”這一概念作出解釋,并對多極化形成的背景、原因要分析得頭頭是道。世界政治多極化尚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哪些國家最終能發展為多極化中的一極,現在還無法確定。西方國家很少用“格局”這個概念,傳統使用“體系”或“秩序”來表述,如雅爾塔體系、冷戰體系政治“秩序”、經濟體系等。無論是“格局”還是“秩序”,都是一個綜述性、全局性戰略性的概念。教師對這些知識信手拈來,頭頭是道,學生自然聽得津津有味,課堂教學效果自然提高。
四、高中政治課堂要有“思想味”
教師要率先示范、以身作則,才能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思想的形成來自于課堂教學的潛移默化,來自于學生的自我品味和覺悟。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深度、有厚度,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理性思考、理性看事、看人、看世界,真正地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例如,在教學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與哲學”之前,可推薦學生看一些哲學類的入門書籍,如《蘇菲的世界》,讓學生對中外哲學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對哲學產生興趣從而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在課前,要求學生上臺講一個哲學生活小故事,讓學生品味人生的哲理;也可以師生一起對某一事、某一種現象進行分析、解讀,從中得到感悟與啟發。
高中政治因其學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師擁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和高度的道德修養,從而在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達到高效教學。另外,教師還需要運用巧妙的教學技巧,激發學生的興趣,讓教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