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考
時間:2023-07-02 09:21: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引言
報告中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處理好“三農”問題的關鍵,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分,也是逐步成為促進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產業。隨著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當地的基礎設施也會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完善,進而產生許多工作崗位,為當地的貧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使人民的生活質量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村民通過美麗的自然環境,得到了源源不斷的收益,生活在生態宜居的地方,村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就會大大提高。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當地的少數民族文化也會被更深層次地發掘弘揚,一些古老建筑、優秀的傳統少數民族文化就會被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居民的思想會更加開放,與外界的交流會更多,為了更好地吸引外界游客,村民會積極學習,進而提升本村文明風氣,這對于鄉村精神文明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貴州經濟的發展增速雖然較快,但相對于一些發達地區增長空間較大,鄉村旅游業起步相對較晚,發展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因此,本文將貴州省旅游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與總結,并在此基礎上,對貴州旅游業實現鄉村振興提出了一些措施。
1貴州省旅游業的現狀
貴州是名副其實的旅游大省,打造了“爽爽的貴陽”等膾炙人口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而且旅游業也是全省經濟支柱產業。據貴州省統計局數據,2019年,貴州省接待游客113526.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2318.8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7.21%、30.07%,占據貴州省2019年GDP的很大一部分。在鄉村旅游業的推動下,國家政策的傾斜與扶持,特色農產品產業鏈、“旅游+農業”等模式的不斷發展,貴州省大部分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貧困鄉村擺脫了貧困,建成了新型的農村。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好花紅鎮好花紅村、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萬峰林街道處納灰村入選了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對于貴州省來說,鄉村旅游業一直是當地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重要依托產業。
1.1“山地旅游+地方特色”模式
貴州省依靠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擁有較多豐富多彩、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舒適宜人氣候條件。同時貴州的歷史文化底蘊頗為深厚,從1930—1936年,的足跡遍及貴州的68個縣(市、區),留下了眾多歷史遺跡,如婁山關戰斗遺址、會址、烏江渡口、四渡赤水等地點。這些豐富的資源條件,形成了目前貴州旅游產業的一個發展模式,創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主體功能區,形成了特色突破、多極拉動的旅游模式。
1.2“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模式
貴州省發揮交通與旅游區位優勢,做好荔波、赤水、七星關、碧江、玉屏、盤州、獨山、道真、威寧、桐梓、思南、從江、羅甸等多個旅游門戶,創建了多個優質的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了“云游貴州”全域智慧旅游服務平臺和相關旅游服務APP,形成了以花溪青巖古鎮、黃果樹瀑布等景區為代表的一批優秀智慧景區,引領帶動了貴州旅游產業的高質量、智慧型、全方位的發展態勢。
1.3產業融合模式
貴州省創建了旅游業和農業相互融合發展的特色旅游模式,形成了具有貴州獨有的特色鄉村旅游。在貴州山地特色的基礎上,探索研究出了觀光體驗、休閑創意等特色功能融合模式,通過發揮區域種植、養殖特色,合理系統地設計和規劃,建設鄉村商業品牌,充分利用品牌效應,同時依靠當地特色的民風民俗文化、生態田園風光等優質旅游資源,提供多種多樣的體驗式游玩服務,讓游客充分地沉浸式觀光暢游,創新打造了一批具有貴州獨有特點的農業與鄉村旅游休閑示范區,為突出“爽爽的貴陽”的城市形象定位和宣傳多彩貴州作出貢獻。
2貴州旅游業存在的問題
2.1鄉村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
由于地勢原因,貴州省山區較多,導致鄉村發展建設較為緩慢,一些公共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衛生等方面設施較為落后。而對于游客而言,這些公共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否和旅游體驗感息息相關,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今天,游客的反饋將決定這些旅游景點是否可以長久發展。很多景區在村鎮,然而有些道路坑坑洼洼,并未得到很好的修繕,停車場位置不足使得出行不方便,景點之間不能快速直達,基本沒有公共衛生間,衛生間多為村鎮村民自建,衛生環境較差,旅館多為自家房屋改造,住宿條件簡陋,衛生不達標等一些問題都將會帶來游客一些負面反饋,導致游玩時間縮短,經濟收益減少,甚至可能會產生負面宣傳,不利于景區的長久發展。
2.2缺乏專業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
對于旅游業的發展而言,不可或缺的就是專業化的管理人才。然而對于鄉村旅游業而言,很多景點都是依靠當地居民經營,以農家樂、民宿為主,性價比較低,村民由于缺乏專業的經營與管理知識,很多村民受教育程度較低,導致綜合素質偏低,服務水平和質量均有待提高。同時,還因為管理制度混亂,缺乏規范化統一的管理制度,使得鄉村旅游業呈現一種雜亂無章的粗放式經營狀態。要想實現鄉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多個部門之間協同合作促進旅游業的發展,然而現存的問題卻是難以形成統一的規章制度進行管理,以及缺乏現代化專業化的管理人才。
2.3鄉村旅游品牌缺失
對于旅游業而言,一個知名的品牌顯得尤為重要。一些知名旅游勝地和城市文化旅游景區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知名品牌,而對于貴州省當地的鄉村旅游業而言,則缺少品牌。鄉村旅游業主要依托于當地政府,靠政府的力量進行旅游資源開發,很少會與第三方合作,如旅行社、旅游公司等。同時,由于鄉村旅游規劃并沒有制定管理制度,因此政府對于鄉村旅游的財政支撐可能是有限的,會阻礙當地鄉村旅游業的優化配置和資源整合。臨近的鄉村之間未必能夠形成利益共同體,產生集群效應。大部分都還處于“農家樂”這個層面,不能創新推出更具有發展前景的旅游品牌,缺乏競爭力。
2.4安全意識薄弱
安全是鄉村旅游發展的保障,目前貴州省的鄉村旅游還存在一些安全問題。貴州地形比較復雜,有很多瀑布和大水潭,安全隱患較大。安全設施落實不到位,如,瀕臨水潭的地方沒有安裝防護欄,缺乏安全警告牌等。一些森林探險項目存在安全問題,如,一些巖洞沒有開發,就對游客開放,探險項目沒有配備專業的導游,而是由游客自行聯系當地的村民來引導,甚至在旅游旺季,人手不夠的時候,由當地未成年人充當導游,引導游客進山探險;而且山里部分地方沒有通信網絡,遇到突發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
2.5環境保護不力
對于發展鄉村旅游產業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過綠色手段,幫助實現鄉村振興。然而在實際的鄉村旅游產業開發過程中,有些人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對當地的旅游景點大肆開發,一些洼地、峰林、峰叢、溶洞、暗河等遭到破壞,甚至破壞了原有的歷史遺跡、生態資源等,使其變得面目全非,最終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而且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不夠,只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管生態環境的修復。如,直接將廢水排到河里,就地焚燒垃圾等行為。
3貴州旅游業實現鄉村振興的措施
3.1推動基礎設施與旅游區域的協調發展
推動鄉村旅游業發展的重要一環是要保證旅游景區有配套的基礎設施,如加寬美化鄉村連接縣城的道路,修建公共衛生間并配備工作人員定時清掃,對餐飲及住宿情況進行持續監督,通信網絡全覆蓋等。只有擁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安全舒適的景區環境,游客才能在游玩時感到身心舒暢,擴大景區的口碑,游玩人次才會增加,鄉村旅游才能更好地發展。由此可見,基礎設施的提升、人居環境的改善,是鄉村旅游提質升級的基礎性保障。因此,政府相關部門在規劃區域旅游時應將基礎設施建設考慮在內,將餐飲、住宿等行業與鄉村旅游融為一體,相輔相成,共推貴州旅游業的經濟發展。
3.2完善旅游業規劃,保障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自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后,貴州旅游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空間,緊抓這次機會,開發旅游資源,加大對外宣傳力度。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提出利于貴州將自然資源轉變為經濟資源,為鄉村振興的發展添磚加瓦。但是大開發不等于濫開發,不能以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要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中尋找平衡,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保障自然資源不受損害,要積極保護當地的峰林、峰叢、溶洞等自然景觀,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提高當地居民和游客保護環境的意識,只有在保障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下,旅游業經濟才能持續穩步增長。
3.3挖掘民族文化特色,突出鄉村旅游特色
通過挖掘各地民族的歷史文化、飲食文化、建筑文化、農耕文化等,把鄉村旅游和少數民族文化融合起來,保留少數民族村寨的原汁原味,提升鄉村旅游文化內涵,突出鄉村旅游發展的特色化,讓游客在游玩的同時感受當地的文化底蘊。鄉村旅游要準確地把握消費者的需求,將旅游產業延伸至其它產業。如,在保留傳承當地少數民族文化的同時,開發鄉村養老、影視基地、婚紗攝影基地等其它旅游產品,打造獨有的鄉村旅游品牌。
3.4加強人才培訓,提高鄉村旅游專業服務能力
鄉村旅游業面臨著人才緊缺的現狀,為了解決這種局面,要培養旅游專業人才,要開展好職員素質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的能力。對于鄉村旅游的經營者來說,可以將鄉村居民進行統一管理,進行培訓,并通過建立與培訓相關的考核制度來評價培訓情況,提高鄉村旅游職員的整體專業能力。此外,還可以采取校企聯合培養的模式為農村輸送旅游專業人才,這不僅能夠提高整體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質量,還能節省大量的培訓費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環境下,貴州省的鄉村憑借著特有的旅游資源和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化快速發展,但還存在鄉村旅游品牌缺失、安全意識薄弱等問題,貴州的鄉村旅游業要積極查找問題、改進問題,激發鄉村旅游市場,打造綠色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態旅游產業鏈,加快貴州省鄉村旅游業的蓬勃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鄧小海,肖洪磊.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鄉村旅游轉向研究———以貴州省為例[J].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38(05):42-49.
[2]董菁,毛艷飛,張良.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鄉村旅游產業的優化升級研究[J].農業經濟,2018(09):50-52.
[3]王琳麗.鄉村振興背景下我國鄉村旅游業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20(06):40-41.
[4]黃快林,黃立霞.以鄉村旅游業助推鄉村振興[N].湖南日報,2018-11-18(002).
[5]陳永馳.河南省鄉村振興進程中鄉村旅游業發展路徑研究[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20.
地理是一門文理兼備的綜合性學科,涉及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多方面的知識,具有較強的廣泛性、區域性、實用性、綜合性以及實踐性。作為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使地理學研究及學習具有多維、動態等特點,地理學的空間表達方法也是復雜多樣的。也正因如此,地理在義務教育階段更應被廣泛重視,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地理學科背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目前的中學地理課程發展過程中,教育計劃的推行時暴露出很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專業性較差、地理學科不受重視、教學器材不足、學生學習地理課程興趣低下。
1.1教師專業性較差
由于農村地區交通不便,工資待遇較低,使大多數教師不愿去農村學校任教,從而農村學校專業地理教師極為匱乏,地理課程由其他專業老師代教。且農村教育資源的落后,老師本身又不進行專研,只是對地理書的內容照讀,就當教學任務完成,地理知識功底十分薄弱,創新意識不足,教學經驗較少,這些都十分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地理人才的培養。
1.2地理學科不受重視
如因前幾年東北地區地理尚未納入中考范圍之中,使地理這一“小科”更加不受重視。大部分的學校以及老師認為只要上課就可以,不對學生的學業水平進行測試。并且大多時間都留給語、數、外等主科,使學校給地理課程安排的課時過少,使教師急于完成教學進程而忽略學生的接受程度。此外,農村地區學生家長的教育觀念也很落后,認為孩子只要把主科學好,小科不重要。從而使學生養成了不重視地理課的觀念。
1.3地理教學器材不足
在一些農村學校由于不重視地理學科的教學與學習,有很多課程需要三維立體化的教具,但鄉村地區學校連基本的地圖和地球儀等器材都不足,甚至沒有,在地理教學器材上的投入較少,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地理教學的開展。
1.4學生學習地理興趣低下
由于地理課是個相對抽象以及空間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之前沒有接觸地理的情況下,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再綜合以上幾點,師資力量差,地理課不被重視,教具也較為缺乏,課堂氛圍不活躍,自然調動不了學生的興趣點。另外,傳統教學往往采用“教材+板書”模式,較為呆板、單一,難以捕獲學生眼球,教學效果也并不明顯,且只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使地理課堂失去活力。另外,教學案例較少,使學生難以理解教學內容。
1.5教學方法刻板單一
很多學校和教師并沒有依據新課標要求進行教學,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的培養,仍采用傳統教學方法以老師為主導和主體的教學方法,無法體現地理學科的特色,無法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交互性,無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容易使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與應用實踐脫節。
2建設共享案例庫的意義
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一些鄉村地區因為觀念落后等原因,以升學作為教育教學的重點,嚴重阻礙了地理學科課程的深化改革。針對以上鄉村地理課程現狀,地理學科案例庫可以充分解決好教與學的問題,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促進從原來以“教”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向現在以“學”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轉變,極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提升地理學科教學質量極為重要,有助于地理教學方法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符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理念。共享案例庫依托現代技術手段,創新了教學方式,這種創新,有望成為農村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開發建設鄉村地理案例庫,共享案例資源庫,對于實施地理新課程和深化地理教學改革及促進鄉村教育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2.1建設共享案例庫有利于增加鄉村地區對地理學科的重視程度
利用案例進行教學有利于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更新,提升了地理在鄉村學校的學科價值,使地理學科的影響力提高,社會價值進一步加大,進一步改善了鄉村學校不重視地理學科的觀念,促進鄉村學校對地理學科形成科學認知,減小城鄉教育差距,對于解決地理課堂教學問題具有實際意義。
2.2案例教學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
案例庫通過教師引導,使學生自己分析、理解、研究具體案例,或者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和運用地理基礎知識與地理技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全方位綜合發展。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地理綜合思維、創新思維、主觀能動性以及實踐能力。為未來培養綜合性地理人才,服務于家鄉、社會、鄉村振興奠定了思想基礎。
2.3有利于促進鄉村地區地理教師基本專業素質的提高
案例庫既可以為教師提供具體的教學情景描述,又充實完整了課堂的教學環節,同時也補充了教師欠缺的地理專業知識。對于一些雖具備專業地理知識但教學經驗不足的教師,拓展了教學模式與方法,提供了理論支撐,大大提高了從教技能和教學效率,在科學開展教學方面,也將會有較大的指導意義,進而促進農村地理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2.4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
地理案例是新的教學理念在地理課堂中體現的載體,建立在教師對實際問題的了解,進而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探究。案例教學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對實際案例的分析從而解決地理問題,從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改變學生的舊的學習觀念、舊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
2.5促進區域間地理案例庫的完善共享
推進案例庫向全面、綜合、完善發展,就要真正樹立起“全員共建、案例共有、平臺共管、利益共享”的案例庫建設理念,在加強校校合作、城鄉合作起到了特殊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教育的城鄉差距。
2.6對于新課程改革有較大推動作用
新課改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地位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新教學方向。案例教學要求學生主動分析、思考、探討問題,強調學生的自主性,且尊重學生個階段身心發展特點,制定個性化案例,使案例庫種類豐富,促進科學教學,有助于師生共同發展,符合新課程改革以及課程標準要求。
3地理共享案例庫建設與應用原則
3.1遵循科學性原則和地理教學性原則
共享案例庫建設所選擇的數據和信息必須要確保它的客觀性,絕不能胡編亂造、篡改數據、捏造事實,避免學生對地理知識形成錯誤的認知。為了確保案例及數據來源準確、可靠、客觀,要全面的查閱信息,保證論證充分,分析恰當。實施步驟應清晰有度,方案齊全。最重要的是案例要圍繞實際問題采集,并展開教學,據此可突出課程的實用性特點。案例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發展實際,符合教師教學水平實際,符合教育教學特點實際,有效針對教學特點,制定并遵守教學原則。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知識繁多復雜,要將案例庫建設有一定的規律性和興趣性,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習探究的興趣。中學生雖然具備一定的地理知識,但認知寬度較窄,且對科學方法的理解程度和認知不足,因而教師應秉持教學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聯系案例,在案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學認知。
3.2符合地理學科特性原則
地理是一門空間性和地域性較強的學科,與其他學科有很大差別,這就要求在進行地理教學時要依據圖表進行。因此,案例庫的建設要以圖表為主,使學生在學習時養成結合圖表的習慣,從而進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掌握學習地理的技巧,培養和優化學生科學方法、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并從中探索出地理學科的內在規律。
3.3關注各學科間相互聯系原則
各個學科從不同方面闡述知識和理論體系,各學科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密不可分。因此,建設案例庫時還要關注其他各學科對地理的影響及作用,利用學科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分析案例,且地理是一門文理兼備的學科,案例的選擇要兼顧文理思維,使學生建立多方位,更加全面的知識體系。
3.4依據課程標準建設共享案例庫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反應現代社會要求國民能夠在科學地認識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相互協調發展的基礎上,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形成文明的生活與生產方式。課程標準要求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出發,構建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反應地理科學發展、適應社會生產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課程。整體強調素質教育與核心素養,因此教師要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從而順應地理課程改革這一富有挑戰性的新課題。而案例庫的建設要依據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培養學生地理科學素養和綜合素質為根本宗旨,引導學生關注全球問題以及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地理問題,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強化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3.5以鄉村振興為根本開發目的
開發與建設共享案例庫應以滿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人才培養需求為基本出發點,以面向現代地理學為基本戰略,服務鄉村振興為主要責任。共享案例庫的建設應充分發揮地理學科的優勢和特色,利用案例教學提高地理學科的重視程度,促進學生整體水平提升,使教學和科技發展有力結合,從而促進鄉村教育振興,闡釋新時代鄉村振興科學研究的前沿問題及科技需求,進一步深化中國鄉村科學與鄉村振興地理學研究。
3.6確保案例時效性與實用性
吸納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保持案例庫不斷更新,案例的選擇最好為近期發生或當下存在,不宜選擇時間過長或歷史時間悠久的案例,并保證案例內容的完整與更新的及時,且最好是當前社會熱點問題,將真實發生的實際案例引入教學環境,并且對特定案例的背景、發生條件、發生過程和結果進行描述,讓學生感受到案例的真實情況,能夠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共鳴,秉持與時俱進原則。同時案例要與生活和學習內容緊密相連,加強學生在生活中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使學生易于理解,確保知識為社會生產、現代化建設服務。
4地理共享案例庫建設與應用建議
4.1加強案例庫區域間的共享機制
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是促進教育公平、實現農村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途徑。案例庫建設需要不斷完善,就要依靠區域間各學校的交流、合作、對案例的補充,依靠團隊的力量,推動建立基于區域共享的教學案例庫,增強共享意識,建立教育資源共享體系。案例間的區域共享不僅可以促進教學模式和方法的轉變,更有利于加強鄉村地區學校與城鎮學校之間的觀念交流,從而對鄉村教育振興產生較大影響。
4.2靈活運用多種形式呈現地理案例庫
多媒體教學方法的迅速發展和普及,雖然相比于傳統教學方法先進,但運用形式依然較為單一、呆板,通常只是通過圖片形式呈現。案例教學應打破傳統模式,多方式、多角度、多元化的呈現地理案例。例如,可借助現流行的短視頻平臺,通過將地理案例與視頻、音樂、圖片的結合制成地理案例短視頻,增大地理案例的影響力與共情力,拓寬傳播途徑,從而有利于共享案例庫的進一步推廣和提高,同時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4.3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
課堂改革是素質教育的必然結果。教師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擔任對整個教育活動的領導組織作用,而學生使學習認知活動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案例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學生是案例分析、探究的主體,不僅要了解案例的問題本身,還要學會掌握和運用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的方法,因此,在案例選擇上要與教材緊密聯系,使學生易于理解,使教師方便講授,提高教師與學生的交互性,有力的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溝通能力、探究意識以及協調、組織、溝通能力,完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的創新。
4.4優化案例庫實施過程
建設前,大量收集數據真實案例,豐富案例種類,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需求;建設時,將不同種類案例進行有規律分類,同時進行嚴格篩選,將時效性較差,違背科學原則案例刪除;建設后,積極收取各學校教師及用戶的反饋,及時改正案例庫中的不足,滿足用戶需求。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不僅是鄉村和鄉村產業的振興,也應是鄉村教育的振興。只有辦好鄉村教育,才能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鄉村要全面振興,產業是關鍵,教育當先行。鄉村振興必須依靠人才,人才培養必須依靠教育。農村教育因此要保障各學科均衡發展,促進農村教育振興,是決策者和教育研究者亟待解決的問題。辦好鄉村教育有利于培養鄉村產業人才,有利于留住鄉村產業人才。地理共享案例庫的建設不僅僅是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案例庫,也是為學生提供素材的平臺,更是老師與學生之間交流溝通的橋梁。它的建設不但有利于促進地理學科的發展,而且也有利于平衡各學科發展,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培育地理人才,支撐和引領鄉村振興戰略。
[參考文獻]
[1]朱學堯.基于區域共享的高中人文地理案例庫建設[J].教學與管理,2020(11).
[2]張文娟.鄉土地理教學案例開發與應用的實踐研究——以"農業的區位選擇"為例[D].河南大學,2020.
[3]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劉彥隨.新時代鄉村振興地理學研究[J].地理研究,2019(03).
[5]陳家焱,洪濤,周娟,等.以案例庫建設為載體的運籌學課程教學改革[J].大學教育,2019(08).
關鍵詞新時期;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策略建議
1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重點還是要從實際出發,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的工作力度,增加經濟收入。同時,還要共同促進農村的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優化和提升農村的財務管理能力,做好農村的土地承包工作和合作社工作,還要加強對農民的責任監督。為了能夠不斷提升發展我國農村經濟管理科學化、合理化、規范化,農村和各級政府以及相關部門都要在黨的領導監督下,以堅持我國的農業經濟國策為首,結合自身的特點,探索出富有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道路。
2我國農村經濟目前的工作任務
2.1適當減輕農民自身負擔
農村在稅改后負擔有所減輕,各級政府與相關部門要做好監督工作,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減輕農民負擔的增長,落實各項惠民政策、扶貧政策,尤其是貧困兒童的教育工作,加強監督力度和法律力度。
2.2農村產業化的運營
各級政府部門要鼓勵農民推廣農業產業化的運營發展,農業發揮自身的優勢,改變經濟的發展模式,將先進的經濟制度與科技培訓,加入到農業的產業運營中,從而不斷完善和推廣農業的經營化管理。
2.3解決土地承包管理問題
目前我國農村的少數地區還存在著土地承包管理的漏洞和不足,導致農戶之間產生糾紛與矛盾,給農業發展帶來了很多的困難,因此需要不斷強化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政策,堅決實行法律法規。
2.4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社會服務系統
農村的經濟發展不再是從前的傳統農業,而是不斷發展和改變的加工型和服務業產品,要做好基礎的農作物生產時,還要提升相關的加工業以及服務業,從而實現新型農業的經濟發展模式。
3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目前的現狀和不足
3.1經濟管理模式過于傳統和陳舊
經濟管理體制是提升和強化管理工作的基礎,目前我國的經濟管理模式過于陳舊,已經不能滿足新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已有很多農村共同建立的新的經濟管理模式進行嘗試,前期出現很多的問題與不足,如何找到完善合理的創新經濟管理工作的方法,這是我們要面臨的新挑戰。
3.2農村經濟管理的隊伍力量不足
農村的經濟管理工作的隊伍建設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的人才基地,推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支撐,然而由于大部分的人員都是當地農民,他們缺少先進的經濟管理水平和綜合素質,還有部分高素質的農業人員選擇外出發展,導致了當地人才的流失,沒有了人才的支撐和保障,我國經濟管理隊伍起不到好的領導作用,無法帶領農民走上新型的農業化道路。
3.3對于農業經濟管理的資金和精力投入不足
農業的投入資金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優化和提升農村管理工作的資金支持,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改革不斷發展和完善,農村結構轉型的新時期,農村的資金投入為未來的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雖然扶持政策和扶持力度、建設資金、教育資源等方面向農村傾斜,然而由于農村的范圍較大、人員較多、農業項目復雜,在進行投資實踐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導致扶持無法完成全面的配置,另一方面,由于農村的經濟建設相對于城市,周期較長,效率較低,因此,很難吸引到社會資金的大量投入與建設。
4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策略和建議
4.1農村經濟管理模式需要創新和發展
在我國長期堅持的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基本經營體制上不斷改革,加快農村經營模式的創新發展,引導農民不斷積極發展新型的集體農業經濟模式,在政府的指導和幫助下成立農村經濟發展的服務型農業新經濟模式,不再進行傳統的農作物輸出,而是進行產品包裝和服務結合起來進行。例如很多農村與城市住戶建立了直接的合作關系,不再通過商戶的中介轉賣農作物,而是直接將新鮮的蔬菜賣給城市居民。通過互聯網建立直接聯系,農民可以通過快遞等形式直接送往城市,不僅免去了中介費用,還能夠增加自身的新型服務實力,深受城市住戶的歡迎,大大的提高了自身收入,也改變了自身的經濟管理模式。
4.2對農村經濟管理加大投入和建設
政府需要不斷地為農村基礎建設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從而保障農村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對于新型經濟模式下的發展項目,要大力進行資金投資和支持,鼓勵新型的經濟模式的項目不斷的擴大和發展,從而激勵其他的項目運營,刺激農村的新型企業發展。其次政府應當制定符合新型經濟發展的融資政策,提高農村的新型項目對于社會資金的吸引力,鼓勵城市資金逐漸流入農村的新型項目,更好的運用資金壯大農業的經濟。政府及相關部門還要加強農業資金流動的監督力度從而更好的優化配置,高效的利用資金提升農村的經濟實力。例如當下比較流行的采摘園、蔬果定制園等新型經濟管理項目,大多數都與城市建立了合作關系,越來越多的社會資金流入農村,發揮了農業的新型價值。
4.3提升農戶的經營水平和綜合素質
隨著改革的不斷加深,農業經濟管理面臨的不再是普通的農民,而是需要一支專業的經濟運營隊伍,這就需要對農民進行專業的培訓和政治素質教育,不斷培養提高農民的責任心和工作素養,建立一支專業化、綜合化、創新化的農村企業家隊伍。例如我國對于農民的扶持惠民政策中就有相關的經營管理培訓,通過專業的教育和培訓工作能夠使得農民可以更好地做好自身的農業運營工作,在培訓中還會學習到新的經濟管理模式,同時也加快了傳統經濟運營模式的變革
4.4加大政府的監督和執行力度
政府以及相關部門要做好監督工作,要求領導干部、管理工作者、運營者都要做好監督管理,保障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進程。把督導考核落實到位。要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績考核制度。把鄉村振興擺上優先位置,必須用好督導考核這個利器,建立責任清單和工作臺賬,定期開展跟蹤評估和專項督查,把督導考核結果作為干部任免、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據,層層壓實各地各部門推進鄉村振興的責任,推動縣級黨委政府當好鄉村振興“一線指揮部”,建設一支堅強有力的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一、日本“六次產業化”的核心與舉措
2008年,日本提出《農山漁村第六產業發展目標》,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政策大綱中提及“第六產業”。2010年,對農業產供銷實行一體化管理的日本農林水產省制訂《六次產業化?地產地消法》,標志著“六次產業化”戰略正式實施?!傲萎a業化”的核心內容是促進“地產地消”,即強調在深入挖掘地域資源、發現農村核心產業的基礎上,通過“引入代替”和“引出代替”,將農業相關的工商活動內化于鄉村地域系統,從而激活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崔振東,2010)。
梳理近年來日本政府推進以“地產地消”為核心的“六次產業化”戰略,其重大舉措主要包括強化政府引導和政策支持、培育多元化經營主體、推進農工商協同合作、推行直銷所流通模式等。
(一)強化政府引導和政策支持
第一,日本政府出臺《農工商合作促進法》(2008),并將“六次產業化”納入《糧食、農業、農村基本計劃》(2010)、《日本振興戰略》(2013)等?!都Z食、農業、農村基本計劃》(2010)明確提出,“通過發展農業和農村的‘第六產業’來增強農村經濟活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以維持村落功能和保護生態系統及包括景觀在內的農村環境”。日本農林水產省相繼出臺《農業六次產業化》(2009)、《六次產業化?地產地消法》(2010)、《農山漁村六次產業化政策實施綱要》(2010)、《農山漁村六次產業化政策工作相關補助金交付綱要》(2010)等,全面規劃“六次產業化”相關事項。第二,日本政府自上而下成立“六次產業化”戰略推進組織機構,如2011年水產廳成立“水產業六次產業化推進團隊”,都道府縣相繼組建“六次產業化?地產地消推進委員會”。第三,農民或企業圍繞“六次產業化”制定經營改善計劃,經農林水產和經濟產業大臣認定,可提高無息農業改良貸款年限和額度,獲得新產品開發和新市場開拓支出補助、相關加工和銷售所需設施購置支出補助等。農林水產省制定“農林水產技術基本研究計劃”,加大對革新性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的支持。日本內閣會議同意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成立農林漁業成長產業化基金,通過政策補助金、“劣后”貸款(即沒有優先還債義務的貸款方式)、股權投資等形式支持農民投資“六次產業化”,最高可將經營資本分別擴大到自有資本的2倍、5倍和20倍。
(二)培育多元化經營主體
橛行Ъせ釓寰濟發展活力,日本“六次產業化”注重因地制宜培育多元化經營主體。一是農業生產者主導型,以從事農業生產的專業農戶為經營主體。二是社區主導型,以難以從事農業生產維持生計、留守農村的婦女和老齡者為經營主體。三是企業主導型,以涉農企業為經營主體,將業務范圍擴大到農產品加工、直銷、宅配以及農村飲食和住宿業等。由于日本政府嚴格限制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直接從事農業相關產業經營的工商企業數量較少。四是自治體主導型,以農協為主導建立農產品加工設施、培育農產品地域品牌、拓展農產品市場網絡等。農協在“六次產業化”中發揮著聯結農戶、整合資源、區域協作等作用。例如,農協聯合農業生產者基于自律合作設立直銷所,作為面向“地產地消”的農產品共同銷售市場,實行會員準入制度并不以盈利為目的,盈余通過農協轉發分紅。農協還通過開展飲食文化教育、農業體驗活動等,提高消費者對地域農產品、農產加工品和傳統飲食文化的認同感。五是農工商連帶型,由農業生產者聯合食品加工及流通企業共同成為經營主體,這被認為是推進“六次產業化”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形式,但“六次產業化”推進過程中始終面臨著農戶、農協、工商資本等經營主體利益再分配的矛盾。由于本土化農業生產者自主推進“六次產業化”存在諸多困難,需要外部植入的工商資本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農工商合作的目標是提升農業生產者參與“六次產業化”的能力并自我成長為農工商經營主體,強調農業生產者與工商企業在業務支持、知識共享和產業關聯的基礎上建立創新平臺和經濟網絡,而不是讓現有工商資本前向整合兼并農業。
(三)推進農工商協同合作
一是培養“協調者”?!皡f調者”是指既具有農業技術、又具有商品開發和銷售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日本政府注重對“協調者”的培養及其活動的支持,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協調者”組織,以此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召開交流會。在中央層面開展全國產業集群協議會、先進事例研討會、品牌培育研修會等,在地方層面開展農林水產商品展示會等,促進經驗交流和銷路對接。三是提供信息支持。在中央層面推廣農工商協作的典型事例、支援措施、研修會和產地信息等,在地方層面提供以食品產業為核心的產地信息。四是提供技術指導。包括制定全國食品產業開發戰略,開展區域性農業技術開發合作,召開農工商協作技術交流會,對實施地域食品品牌化戰略提供技術指導等。
(四)實行直銷所流通模式
為有效推進“地產地消”,日本實行以直銷所為核心的流通模式(李鳳榮,2014)。直銷所最初主要設在城市近郊區,重點面向城市消費者,后來逐步拓展到農村和山區。如2009年日本共有近17000所直銷所,其銷售額占全國農產品流通總額的10.9%,成為日本農產品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直銷所經營主體主要包括生產者及生產者聯盟、農協、地方公共團體、第三方部門、民間企業等,運營主體多元化但都實行會員制并采取委托銷售方式,經營事務由直銷所負責,農戶負責生產包裝及農產品搬入取回,同時參加直銷所舉辦的各種促銷及生產者與消費者交流活動。農戶只需交納少量會費就可以加入直銷所,但直銷所將按銷售額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通常手續費的比例為15%。直銷所堅持經營產品地產化,即在直銷所銷售的產品主要是本地生產的農產品。如2009年日本直銷所全年銷售額中本地化農產品銷售額占73.2%,65.8%的直銷所只銷售當地農產品。直銷所還與地域內的學校、幼兒園、保育園、醫院、福利院等集中消費機構開展地域連攜合作,供應當地農產品。
二、對我國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考與啟示
(一)市場機制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加強組織領導和政策支持
第一,由于我國涉農部門職能交叉重疊、職權劃分不清等問題突出,借鑒日本自上而下成立“六次產業化”推進委員會的經驗做法,建議在中央層面建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委員會或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組織制定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或實施綱要,統籌協調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各項工作。第二,由于我國現有惠農資金“撒胡椒面”現象嚴重,支農政策重農業生產、輕農產品加工和流通問題突出,借鑒日本成立農林漁業成長產業化基金的經驗做法,建議中央財政設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引導基金,重點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加強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新增補貼向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和新型經營主體傾斜。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在農村生產和生活設施建設的推廣應用,全面改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基礎設施條件。
(二)產業延伸與功能拓展相結合,培育農村內生發展新動力
第一,順應個性化、體驗化、綠色化、品牌化的農產品消費趨勢,圍繞“舌尖上的安全”和“舌尖上的美味”加快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特色農業、品牌農業等適銷對路農業生產(,2015)。第二,針對重農業生產、輕農產品加工和流通的普遍問題,引入產業鏈和價值鏈發展理念,促進農業產業鏈增值更好留在農村。優先支持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電商平臺與實體流通相結合的農產品產銷對接等。結合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成為農村青年創業新平臺和縣域經濟發展新引擎。第三,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結合美麗鄉村創建示范、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創建以及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與利用,打造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休閑產品。
(三)農民自主與多元主體相結合,保障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
第一,農民在r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處于弱勢地位,需要完善多元融合主體的利益聯結和風險防控機制,有效保障農民從產業鏈增值中獲取更多利益。借鑒日本推進農工商合作但限制工商資本股權比重的經驗做法,建立工商資本參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和誠信公示制度,完善土地流轉和訂單農業等風險保障金制度,推進訂單農業、股份合作、聯合營銷等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借鑒日本通過培養“協調者”推進農工商合作的經驗做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和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第二,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資源整合和市場開拓等方面優勢突出,需要將其培養成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主力軍。支持大中專畢業生、新型農民、務工經商返鄉人員等興辦家庭農場和合作社,推進示范家庭農場和示范社創建活動。借鑒日本農協推進“六次產業化”的經驗做法,開展綜合農協創新試點(張義博,2015)。發揮供銷合作社根植農村、貼近農民、組織體系完整、流通網絡發達的綜合優勢,拓展農業產業鏈全程服務和城鄉社區綜合服務,將其打造成為中國特色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綜合服務商。第三,城市工商資本參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可以給農業農村帶來現代生產要素和新興商業模式,有利于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需要強化工商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與本土化農業生產者開展多種形式合作,發展現代種養業、農產品精深加工、農業社會化服務等,推動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四)統籌規劃與因地制宜相結合,推進分類指導和試點示范
一、產業協調:正確處理一、二、三產業之間的關系
1我區快速經濟增長的旗縣,大都有第二產業發展迅速的特點。和林格爾縣在產業結構的調整中,第二產業的發展速度很快。這使得全縣的勞動生產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因為農業生產率的提高速度慢于工業,因此,第二產業的擴大,是整個和林格爾縣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過程。與此同時,還實現了第二產業與第一產業的耦合與協調,第二產業在迅速擴張的同時,對第一產業產生了強大的帶動作用,體現在促進了第一產業的技術進步,吸收了農民就業,增加了對第一產業的資本援助,推動第一產業的制度創新的等諸多方面。
2第二產業有了一個較大的發展后,從戰略上應將第三產業的發展提到議事日程。以和林格爾縣為例,較第二產業,其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相對要慢一些,2002年,與全區相比,和林格爾縣的第三產業比重還不及全區的一半,有待進一步發展第三產業。
3在第一、第二產業發展的基礎上,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第三產業是和林格爾縣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的重點。
第三產業的發展與否是衡量一個社會是否進步的重要標志,第三產業越發達,人類社會就越進步,美國早在1981年,其第一產業的比? ,根據我們的測算,和林格爾縣工業部門中,就職人員不足全部勞動人口的10%,如果總的勞動人口每年按2%增長,那么工業部門每年提供20%的就業機會,才能吸收這些勞動力(01×02=002),這是很難甚至是不可能的,迫切需要擴張第三產業使得更多的勞動力就業。
二、地區協調:正確處理增長極與一般地區、城鎮與農村特別是與偏遠農村之間的關系
1作為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和林格爾縣在經濟發展戰略上,過去采取極化戰略無疑是正確的。
首先選擇距呼和浩特市較近的地區,發揮地緣優勢,集中有限資源建設工業園區,建設了一處適合二、三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完備,投資環境優良的對外開放的平臺,培育一批對縣域經濟發展有輻射帶功能的項目。目前,已累計完成11平方公里的道路框架以及兩水、兩電、兩汽基礎設施建設,形成16―20億元的土地資本。先后引進了280多家工業和商業企業,其中工業項目20多家,引進資金65億元,稅金達427多億元,安置就業人員15萬人。在一個點上或一個極尋求經濟發展的突破口,這既符合同志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思想,又與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增長極理論相一致,法國經濟學家佩魯等人提出,任何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都是不平衡的,經濟增長不會同時在每個地方出現,而是集中在一些點上,如各種經濟要素比較密集的城鎮或起點較高,人才濟濟的地方,生成增長中心或發展極,并依靠其吸引力,聚集外界的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推動其自身快速發展。
2但是,和林格爾縣在充分鞏固盛樂園區等點的經濟成果后,必須轉向在更大范圍內尋求發展空間,正確處理增長極與一般地區、城鎮與農村特別是偏遠農村之間的關系。
經濟學中的經濟效率最大化原則告訴我們:只有避免二元經濟在一個縣域范圍內形成剛性,才能實現總書記所倡導的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振興中華民族全面實現小康的奮斗目標,否則,落后的一元最終會成為拖經濟發展后腿的桎梏。南美國家,如阿根廷的經濟發展所遭遇的挫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3正確處理增長極與一般地區,城鎮與農村特別是偏遠農村之間的關系就要作到以下幾點:
第一,充分發揮增長極的輻射作用,處理好點、軸、面的關系。經濟輻射既包括“攤餅式”的逐漸向增長極周邊的滲透,又包括隔開一些鄉村的直接輻射。形成園區內,城關鎮企業密集分布,之外又有許多企業星羅棋布的經濟格局。以點帶軸,以軸帶面,全面發展。
第二,進入園區的企業要考慮其對偏遠農村,如山區的經濟帶動作用,山區適合飼養羊和兔子,應讓能深加工這兩項養殖業的企業進入。位于和林格爾縣的內蒙古綠鑫集團冷凍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解決養兔農戶的“三難”――銷售難,缺資金,缺技術,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該企業以現代化的肉兔加工廠收購農民的肉兔,解決了農民賣兔難問題;協調落實農民養兔的專項貸款;組織養兔專業人員下鄉入村到戶,從飼養管理,配種,防疫等方面對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分片包村巡回服務,宣傳科學養兔知識。到2003年6月,和林格爾6個鄉加上其它鄉鎮共發放1,300多組,將近16,000只肉兔,對肉兔養殖基地的建設起了巨大作用。
第三,加強對偏遠農村農民的人力資本投資和信息資源傾斜。通過培訓手段加快偏遠農村農民的就業步伐。
第四,農民要建立自身的協會等組織,以確保農民利益在與龍頭企業的交易中能討價還價,實現農民利益的最大化。
三、快慢協調:正確處理高速跨越式發展與平穩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1和林格爾縣自1998年以來,特別是近兩年以來,抓住了劃歸呼和浩特市等歷史性機遇,猶如一列一再提速的列車,步入了高速跨越式發展的軌道。2002年底,全縣GDP1811億元,是1997年的8倍,財政收入156億元,是1997年的8倍;農民可支配收入達到4500元,在1998年2300元的基礎上翻了一番,接近全區平均水平;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2億元,是1997年的20倍。事實證明,抓住歷史性機遇,在一定的歷史時期,能快就不要慢,迅速壯大自己,是完全正確的戰略選擇。
2從長遠來看,經濟規律表明,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周期是客觀存在的,幾乎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在經歷了飛速跳躍式發展后步入了相對平穩可持續發展時期,如日本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經歷了一段高速發展階段,后來逐漸發展速度趨緩,經濟成長中的諸多不確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等因素客觀上是不允許一直呈高速發展態勢,宏觀經濟學認為,經濟波動有其必然性,不管產生波動的原因是外生(exogenous)的,還是內生(endogenous)的。對此,縣領導、企業家和廣大人民群眾要有清醒的認識。經濟發展速度的快與慢,經濟要素的積累與釋放是一個辯證統一的關系。
3從上級部門、新聞媒體乃至廣大群眾都不應給和林格爾縣在經濟發展速度上長期高速的期望值??h領導和企業家也不要因經歷了高速發展后,經濟發展速度一旦有一大變緩而產生一種挫折感。目前需要縣領導和企業家考慮的問題是,科學冷靜的判斷和預測出和林格爾縣高速跳躍發展的時間表,即在這一時期內,能快就不要慢。當經過了這一時期后,要認真思考一些能夠帶來經濟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長期效應因素的積累和聚集,我們認為以下三個因素是重要的,即人力資本的提高,生態環境的根本改善和政治體制的制度創新。
4應提倡有效益的快速增長觀、穩步扎實的快速增長觀、健康的快速增長觀,使速度、質量、環境保護和效益統一起來,比如財政收入占GNP的比重,西方發達國家高達40%,我國平均17%左右,內蒙古11%左右,而和林格爾還不到9%。因此,快速增長的地區一定要作到力戒泡沫經濟,力戒大起大落,力戒無發展的增長,力戒以過大的環境破壞為代價。在對各級領導的考核方面,不能單純以一個所謂的GDP指標作為評價的標準。
四、內外協調:正確處理面向國內、國外市場與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關系
1眼睛朝內打造核心競爭力是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前提。為此要認真研究快速增長地區競爭力的內涵和外延,尋找不足,迅速提升。提升自身競爭力是面向國內、國際市場的保證。按照現代管理學的理論,競爭力包括外顯競爭力,內在競爭力。其中外顯競爭力是內在競爭力的體現,內在競爭力是外顯競爭力的基礎,而這兩者的前得則是體制競爭力。
一、青海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內涵
青海省有悠久的人文歷史,獨特的民族風情,遼闊的地域空間和復雜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資源、民族文化資源,這為發展民族特色經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同時,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青海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問題較為突出。青海區域經濟中非均衡是長期的,即有產業、部門之間的非均衡,又有城鄉之間的非均衡。因此,青海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應以區域經濟非均衡協調發展理論為指導。
區域經濟非均衡協調發展理論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種新理論,其基本含義可以概括為:把非均衡發展與協調發展兩者有機地統一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全過程。即在非均衡發展中實現動態協調發展,開創一個國民經濟整體效益最佳,各地區比較優勢得充分發揮,區域之間聯動發展,相互支持,共同繁榮的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新格局。可以說,非均衡協調發展理論主要有兩方面的特點,一是既有重點突破又有整體推進。沒有重點突破就沒有整體發展,沒有整體發展,重點突破難以持續。要依據整體發展要求,用重點帶動整體,用整體保證重點,實現兩者的良性循環。二是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異。要在不削弱優勢區域發展能力的前提下,逐步縮小欠發達地區與優勢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
青海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依據區域經濟非均衡協調發展理論,結合青海的特點,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經濟發展要注重各區域之間的合理分工與合作,逐步縮小經濟發展差距,實現共同發展。另一方面,經濟發展要與社會系統相結合,同時,不能逾越生態系統的承載力。也就是說,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注重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縮小的同時,強調區域經濟發展要與文化、政治等社會其他方面的發展相結合,還要求考慮自然系統支持未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也就是保證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
二、青海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影響因素
區域經濟網絡的形成是一個自組織的過程,但政府行為、文化因素等影響區域經濟系統構成元素行為模式的重要因素,通過改變系統元素的自主行為模式,改變著整個區域經濟網絡的結構、功能和整體狀態。青海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強調在逐步扭轉區域差距拉大的同時,還強調要形成各區域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格局。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響青海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呢?
(一)區位因素
多樣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構成我國各地區開發和發展的不同自然地理基礎,也是認識我國區域發展差異性和制定各自發展戰略的基礎之一。區位差異對青海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一方面體現在不同的自然社會環境條件,不同的自然社會條件提供了不同的經濟發展基礎。西寧和海東地區處于湟水谷地和黃河谷地;氣候溫暖,歷史上開發較早,基礎較好。其中,西寧市是青海省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商貿中心,又是青藏高原交通樞紐。一年一度“郁金香節”、“青洽會”、“藏毯博覽會”、“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節”等重大活動的舉辦,極大地提高了西寧市的知名度,農業、工業、商貿服務業等均發展較快;海東地區以種植業為主,是本省的糧食、蔬菜生產基地。而其余的6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海北州、海南州、玉樹州、果洛州、黃南州5個自治州由于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較差,歷史上多以畜牧業為主,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而且海北州、海南州地處青海湖周圍,玉樹州、果洛州屬于三江源地區,黃南州地處黃河之南,湖泊棋布,生態功能較突出。只有海西州地處柴達木盆地,鹽湖、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豐富,自上世紀50年代起,國家就著手進行開發,現已成為全省重要的工業基地。另一方面,區位差異對青海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通過對交通運輸的制約表現出來。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建設,交通通訊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在航空方面,現有西寧、格爾木、玉樹機場實現通航;在鐵路方面,現擁有東去的蘭青鐵路、西進的青藏鐵路兩條主要干線,北線有(西)寧大(通)、柴達爾、茶卡三條支線;在公路方面,西寧是通往全省各地交通樞紐,形成了以西寧為中心。以通往各州縣的輻射線為骨干,伸向廣大農村牧區和廠礦的公路交通網。交通發達的區位優勢使西寧和海西州交易成本低,效率高,并進一步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其他區域,尤其是果洛州和玉樹州則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閉塞,大大增加了交易費用,降低了交易效率,嚴重阻礙了經濟社會發展。
(二)地域文化因素
經濟體系總是沉浸于文化環境的大海之中,在這種文化環境中,每個人都遵守自己所屬群體的規則、習俗和行為模式。
從宗教和民族傳統文化兩個方面對青海省的地域文化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青海省的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傳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從宗教同人們經濟生活的關系上看,首先,寺院不僅是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一個區域性的經濟中心。根據1996年青海對寺院的調查,全省共有大小藏傳佛教寺院666座,有清真寺1339座,這些寺院在滿足信教群眾的宗教需求的同時,也作為一種獨特的經濟形態存在。其次,從宗教活動同人們的日常消費來看。信教群眾的衣食住行都受到宗教的影響,并形成了特殊的消費習慣。最后,從信教群眾的宗教支出來看,改革開放前后的人均宗教支出已由人均純收入的2%-5%下降到0.5%-2.5%左右,但人均支出的絕對額在逐步增加。
另外,就民族傳統文化而言,全省世居的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將本民族所具有的生活習俗沿之成俗,雖不成文,但無形中約束著本民族成員的生活方式,逐漸形成了各民族的風土人情。
(三)資金、技術因素
資本作為一種稀缺的生產資源,是人們從事生產活動的投入要素之一。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資金是一個普遍短缺的要素,資金投入的增長及其區際流動對地區經濟的增長有重要影響。各地區經濟增長率差異的積累,勢必導致地區經濟發展差距擴大。
隨著市場體系的逐步發育,市場機制和市場價格波動引起的利益導向,會導致資金向能夠獲得較高回報的經濟發達區域流動。青海各區域的資本形成差異較大,一方面,青海各區域財力以及金融資金投入的區域不均是青海各區域資本形成差異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由于西寧市和海西州在吸引投資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投資在這些區域的聚集,必然加速其資本積累,進一步拉大與其他區域的資本存量差距,因而各區域之間的資本形成差異越來越大。
另外,“當今的技術主要是勞動稀缺、資本相對豐裕經濟中的產物,它往往是節約勞動和資本密集型的。由此,可能超過了該地區非常貧窮、資本匱乏經濟的資力?!?992年開始,青海先后建設了格爾木昆侖經濟開發區、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青海生物科技產業園、青海甘河工業區等。2005年,柴達木盆地被列為國家首批13個循環經濟試點的產業園區,已擁有格爾木工業園區、德令哈工業園區、大柴旦工業園區、烏蘭工業園區四個功能園區。產業聚集效應已經顯現??梢哉f。西寧市和海西州在引進技術方面具有優勢。而其他區域引進技術的條件不充足,尤其是農牧區的技術水平滯后。嚴重影響了欠發達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青海各區域自然科學研究機構分布不均,技術的不平衡性會進一步拉大青海發達區域與欠發達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
(四)政策因素
國家對民族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目的在于幫助民族經濟發展追趕上經濟發達地區的效率狀態。創造一種能夠展開公平競爭的發展平臺。
青海產業政策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的重大變化,第一個階段(1950—1957年),青海省沒有明確提出產業發展戰略,主要根據青海當時的經濟基礎和條件,恢復和發展了一些輕工、建材、電力、煤炭等工業,規模不大,比重不高,國民經濟仍以農業經濟為主。第二階段(1958—1985年),是奠定青海省工業基礎的時期。青海省經濟發展戰略側重于優先發展重工業,產業結構由農牧業為主逐步轉向以工業為主。第三階段(1986一今),在深化對省情認識的基礎上,青海省提出了“改革開放、治窮致富、開發資源、振興青海”的經濟發展戰略,特別是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支持下,以優勢資源為主的水電、鹽湖、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等資金密集型重化工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這一階段第三產業也有了長足進步??梢钥闯?,產業政策的演變,再加之區域資源稟賦的差異,逐漸形成了青海各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
同時,扶持民族經濟發展的政策在民族發展政策中一直占據重要地位,充分體現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理念。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加速發展的政策重點傾向城鎮還是鄉村,直接關系到是否側重少數民族群體的問題。在具體的政策實施過程,往往存在這樣一種傾向,即城市在資源配置的競爭過程中普遍占據有利地位,并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在青海,農牧業產業化的發展迫切需要財政、金融政策等多方面共同提供支持和服務。但目前,財政方面。全省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基本限于減免稅、財政貼息和政府扶持資金等優惠政策。雖然2006—2008年扶持力度逐年增長,但平均一戶企業能獲得的補貼不60萬元,對企業發展可謂杯水車薪;金融方面。由于貸款品種單一,大多偏重于固定資產貸款和流動資金貸款。
(五)教育發展因素
舒爾茨認為教育的目標除了發展文化以外,還可能會提高一個民族的工作能力以及管理各種事務的能力,而人的能力得以提高,又會增加國民收入。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全省平均受教育年限為6.15年。其中,西寧市和海西州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余的海東地區、海北州、海南州、黃南州、玉樹州、果洛州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玉樹州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最低,為2.13年。
一方面,由于農牧區藏族學校教學模式套用了內地學校的“應試教育”模式,但因其自然環境的惡劣、教育相對落后的客觀原因,使得升人大學的人數畢竟只有少數,大部分的學生在畢業后仍然是回到家中放牧。由于應試教育的內容與農牧區的生產、生活實際相脫離,學生畢業后并沒有學到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技能,教育的投資并沒有產生應有的收益,從而影響了農牧區學生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青海民族普通高中教育發展不平衡也造成了青海省各區域教育發展水平的差異。第一,地方經濟落后,貧困生人數多。雖然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實行了免費教育,但對高中貧困生尚未制定相關的資助措施和政策。青海省農牧民群眾收入偏低,據測算,供一名高中生就讀,每年約需花費1500—1600多元,寄宿生為2500元左右。青?,F有2/3的高中生為農牧民子女,因家庭無力承擔學習費用而無法完成高中學業的現象比較突出。第二,師資力量不足。在牧區民族高中,有近50%的教師不會用雙語進行教學。此外,有些學科的教師,特別是英語、計算機等專業教師嚴重短缺。第三,青海省141所普通高中,除西寧市和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外,普遍存在辦學條件較差的問題。尤其是民族地區,由于自然條件艱苦、地方財力不足、教育經費緊缺、硬件設備差、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夠高、優質教師流失嚴重等方面的原因,造成薄弱學校多,優質教育資源緊缺。據統計,玉樹、果洛、黃南三個藏族自治州16所普通高中,體育場面積、體育器材配備、音樂器材配備、美術器材配備、理科實驗儀器達標、建立校園網的學校比例分別只有37.77%、7.69%、0%、O%、15.38%、38.46%。
參考文獻:
[1]茶洪旺.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三種理論:非均衡協調發展[J].學術月刊,2008,(10):73.
[2]李曉蕙.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183.
[3]郭嵐.中國區域差異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2008:71.
[4]翟松天,崔永紅.青海經濟史(當代卷)[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60.
[5]佩魯.新發展觀[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19,.
[6]高新才,姜安印.西北區域經濟發展藍皮書(青海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2.
[7]張忠孝.青海地理(第二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222.
[8]郭嵐.中國區域差異與區城經濟協調發展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2008:101-102.
[9][瑞典]岡納·繆爾達爾.亞洲的戲劇一對一些國家貧困問題的研究[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2:47-48.
[10]王文長.民族視角的經濟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336.
[11]“十一五”一“十二五”期間青海產業政策選擇與保障充分就業問題研究[EB/OL].青海經濟信息網,2007-03-15.
[12]王文長.民族視角的經濟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323.
[13]彭芬艷.金融支持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調查[J].青海金融,2010(4):57.
關鍵詞:農村公共文化;文化服務;保障;思想文化;運營資金;轉企改制
中圖分類號:G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3(2012)10-0163-02
一、中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在需求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任務
文化作為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筑,它對農業的發展、農村的進步和農民的致富起著重要的哺育和支撐作用,要想全面提升農村的整體實力和農民的整體素質,就離不開農村文化的大跨步發展,這樣,也才能從根本上吻合與實現新農村建設的初衷和終極目標,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實踐經驗已經充分證明,新農村建設各項目標的實現,僅僅依靠經濟的發展單一發展是不夠的,必須依靠政府資源、服務資源、社會資源、設備資源、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的融合,也就是離不開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調動農民的生產生活積極主動性,培養文化、技術和管理齊備的新型農民,改變農村社會風貌風氣,農村各項事業必定長足發展。
(二)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觀需要
開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就是對農民群眾求新、求美、求職,寓教于樂需求的滿足,就是對農民群眾“真、善、美”的需求的滿足。農民群眾通過豐富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特別是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培訓,不僅使他們掌握不斷更新的致富技術和信息,而且從社會整體上來講,也充分發揮了文化作為一種教育因素所具有的潛在教育功能。豐富和健康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更好地滿足了農民享受和發展的需要,提高消費層次和質量,不僅能促進農民的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科學文化、文學藝術的全面發展,而且能培育優良的社會機體,大大有利于促進社會文明和社會全面進步,也稱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可忽視的推動力量。
(三)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文化體制改革是政府履行服務職能的一個體現,而這項改革的實施必須是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大力發展產業為前提,前者是從社會整體效益出發,實現、維護和發展好農民的基本文化權益;后者是從經濟效益出發,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但很清楚的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本身就是服務型政府經濟體制、文化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多項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的一項具體實踐,也是不斷完善其公共管理職能的充分體現。
(四)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的根本手段
建立完善系統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通過提供豐富健康的文化服務產品、勞動技能培訓、就可以使農民更多的閑暇時間讓更有意義的文化互動所替代和充實,這種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就會抵御不斷弱化和走向歧途的思想。同時,通過這樣的有益活動,也可以改變農村地區文化事業底子薄、基礎差和發展滯后的現狀。
二、中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面臨的困境
(一)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預算中的問題
1.支出總量不足。是農民對文化需求的總量和質量日益增加,然而文化運營經費預算嚴重不足,這給政府文化支出預算帶來了巨大壓力,這也是造成廣大農村地區文化設施強調建設、輕視運營、功能減退的重要原因;二是預算總量增速不足,長期以來,我們仍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仍然強調經濟效益,這沒有錯,但是對于現代社會服務型政府而言,公共服務也是其職能充分發揮與否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但是基于各級政府政績考核重點的傾向,忽視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支出也在所難免;三是公共文化預算制度的二元體制導致了農村公共文化預算不足,各級政府沒有充分考慮城市和農村文化需求差異,沒有重視或強調農村公共文化對文化基礎設施固有高依賴性的特征,沒有對文化預算結構做出傾斜性調整。
2.制定預算的依據不合理。第一,未考慮地區差異,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有無數個村落,無論是地理區域、發達程度、人口密集度等等都會對農村公共文化需求產生影響,使之呈現出多樣化、差異化和穩定性,而政府在制定公共文化服務預算時并未加以考慮和權衡。第二,資金投入重點未及時調整,目前,國家各級政府對于公共文化服務的預算仍然保持長期以來的均等化和固有剛性,但實際上,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客觀上要求政府財力和實際投資需求與預算的吻合,重建設輕運營的思想無疑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第三,缺乏系統科學的發展規劃。長期以來,無論是有關農村文化建設的政策還是措施調整都是在一個尚未成熟的整體戰略的狀態下進行的,而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具有動態性和多樣性的特征,所以理論與現實嚴重脫節,也使財政公共文化服務預算和投資基于短期考慮、缺乏總體戰略目標而成效不大。
(二)設施投資建設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1.資金投入條塊分割。一方面預算部門間由于缺少協調和溝通而形成的多頭管理往往導致運營管理資金不到位,另一方面政府對農村公共文化設施的治理也存在著利益部門間的互相博弈而導致治理成本增加和治理成效減損的問題。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的管理體系不僅有各級行政管理部門組成的橫向“塊狀”管理體系,也有文化行政管理系統及基層文化基礎設施的事業運營單位組成的縱向“條狀”管理體系,行政管理主體、業務管理主體和行業管理主體的多頭管理必然導致資金投入的分割和效率的低下。
2.缺少資金使用的考核和問責。資金投入和資金管理的種種問題使績效考核缺少標準化的流程和系統的制度設計,無法起到激勵和約束的作用。管理制度上農民基本文化權益和監督的缺失、服務機構及人員競爭意識的淡薄、政府監管體制的不完善,都使得運營資金的管理及考核流于形式。農民群眾是農村公共文化活動的主體,但是很少能夠通過更多的參與渠道反映他們自身對于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和利益,這也是導致農村文化建設的決策質量較低、服務水平和質量落后、運營機構松散和運營成本不斷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應該加強農民對文化基礎設施運營機構和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提供者——政府的問責。
(三)現有運營和管理制度中的問題
1.運營資金嚴重短缺,缺乏保障。全國農村除了一些經濟實力較好的區縣擁有較完善的文化服務體系之外,大部門經濟實力較差的地區運營經費仍然不足,文化站和文化室供暖等基礎設施仍然無法保障,根據資料顯示,全國農村年文化活動經費在1000元以下的大約占到了64%左右,還有很多特別貧困但也對文化活動有所需求的鄉村根本沒有任何活動經費。
2.運營模式單一化。社會結構和社會需求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日益呈現出多樣化和多元化的趨勢,這樣要求政府職能隨之發生轉變,而不必要直接提供所有社會公共服務,應該按照社會公共服務的分類和政府職責的定位合理確定政府的角色地位,這也要求當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運營和管理模式也要多樣化,當前農村文化基礎設施運行低效的核心問題就在于運營模式的單一化。
三、中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投入
1.建立完善公共財政對農村文化事業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一是必須積極爭取財政轉移支付。我國各地區由于先天地理、歷史和后天體制、政策等原因,經濟發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務不平衡,這限制了各地文化事業的順利開展。為了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財政必須擴大轉移支付的規模,逐步縮小地區差距,尤其要重點扶持中西部地區。二是必須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目前,我國好多縣、鄉、鎮等基層政府用本來就好呢薄弱的財政支撐著最為沉重的農村公共服務供給,這是明顯的事權和財權失衡現象。所以,必須堅持服務型政府提供均等公共服務的導向,進行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以增強基層政府財政保障能力。
2.廣辟多元化的資金投入渠道。第一,政府應加大對農村文化事業的金融扶持。擴大金融機構的信貸范圍和規模,把發展農村公共文化事業也納入到其信貸范圍,對發展前景和信用好的文化事業運營者提供資產抵押業務等資的優惠政策。第二,鼓勵各種社會力量參與農村文化市場設施建設,并對在農村進行各種文化投資的個人和民營企業在稅收、選址征地和立項等方面給予優惠和社會榮譽;在農村文化市場中引入競爭機制和多樣化運營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充分肯定、扶持和發揮民間藝人和特色團隊。第三,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基金、農村文化發展專項基金、農村文化出版專項基金和振興民間戲曲基金。
(二)創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主體和服務方式
1.以政府為主體的公益服務。當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主體依然是政府,其提供的公益性文化服務不僅是其最不要的文化服務方式,也是服務型政府職能的充分體現。服務型政府的職能體現不僅是制定有助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事業開展的政策,還應該充當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主體,這一主體所應從事的工作包括文化設施的建設、激勵機制的構建、公益性文化活動的規劃組織和實施,文化信息資源的提供等等。如果這些職能能充分履行和發揮,農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必將能得到長足發展。
2.以企業為主體的市場文化服務。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是引入競爭,并且充分發揮競爭的激勵約束作用,這種作用能夠激發公共行政體制的活力和公共服務產品的生產效率。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主體,也是市場經濟競爭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主體,具有公共責任和社會責任,有企業的參與,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健全和高效運作,一定程度上比政府具有優勢。因此,政府應該通過多種途徑引導眾多的企業通過諸如委托、外包、特許、貸款貼息等方式參與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中,其最終的目的就是更好滿足更多農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三)推進農村文化事業單位改革
1.深化農村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在農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和開展文體活動的主要部門就是農村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所以,他們組織結構運作是否有序良好、團隊活力是否充足飽滿、用人機制是否科學完善、業務水平是否完整高質,直接影響著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順利開展,因此,應該不斷優化農村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組織結構、整合組織內部有效資源、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完善考核和問責機制,順應市場經濟的新要求和新趨勢不斷深化改革。
2.逐步推進農村經營性國有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F代企業制度改革不僅僅是經濟領域企業的重大任務,文化領域中的經營性國有文化事業單位也應該根據這一原則進行體制、機制的創新和改革。比如給予改制企業財稅、勞動保障、人事安排等方面的政策優惠;進行機制創新和產權制度改革,開辟渠道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文化事業單位的改造;鼓勵文化團體與企業實現多種方式的合作。
(四)選拔、吸引和培養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人才
選拔人才必須科學設計競聘競崗、優化配置的用人制度,打破地域和資歷等等條條框框的限制,充分發揮民間藝人、能人和經紀人在農村公共文化事業開展中的作用;吸引人才必須制定、完整和落實相關政策和保障措施,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環境,完善社會保障解除農村文藝工作者的后顧之憂以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培養人才必須采取合作、交流等多種培養方式和途徑,加強農村文化經營團體和專業團體的文化管理,并綜合運用走出去和請進來的辦法。
(五)制定農村文化建設政策法規
農村居民基本文化權益的維護必須依靠法律法規的制定、完善和落實,從而真正依靠法律治理文化領域亟需解決的問題。這不僅有效杜絕了農民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隨意性問題,也使全社會所有領域真正實現了依法治國。這些法律主要包括農村公共文化管理體制的法規政策、農村公共文化經費投入的法規政策、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機構資質認定的法規政策、農村公共文化項目招投標的法規政策、鼓勵扶持社會力量提供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法規政策等。
參考文獻
[1] 張云峰.黑龍江省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0.
[2] 王曉峰.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
[3] 曹愛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制度變遷與協同[J].天府新論,2009,(4).
[4] 顧金孚.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市場化的途徑與模式研究[J].學術論壇,2009,(5).
[5] 安世綠.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率的制度設計[D].中國社會科學院,2010.
[6] 楊曉蔚.新農村建設中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思考[J].經濟研究參考,2007,(4).